CN102543318A - 包覆金属线的设备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包覆金属线的设备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43318A
CN102543318A CN2012100007069A CN201210000706A CN102543318A CN 102543318 A CN102543318 A CN 102543318A CN 2012100007069 A CN2012100007069 A CN 2012100007069A CN 201210000706 A CN201210000706 A CN 201210000706A CN 102543318 A CN102543318 A CN 1025433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line
clad metal
advance
metal wire
c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0070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43318B (zh
Inventor
阮小磊
谢明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ong Wire & Cable Technology (wu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ong Wire & Cable Technology (wu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ong Wire & Cable Technology (wu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ong Wire & Cable Technology (wuj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0070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433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433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33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433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33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包覆金属线的设备及方法,包覆金属线的设备包括模具治具,模具治具包括预先成型区和固定区,预先成型区用于将包覆带包覆在金属线上,形成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所述固定区用于将包覆带与金属线牢固结合。包覆金属线的方法包括,在模具治具的预先成型区中将包覆带包覆在金属线上,形成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将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输送到模具治具的固定区,固定区对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进行固定,形成包覆金属线。本发明一种包覆金属线的设备及方法的优点是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且能够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Description

包覆金属线的设备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覆的设备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遮蔽或非遮蔽材料包覆金属线的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已经融入到普通大众的生活中,成为了大众消费品。在电子产品的内部为了实现电连接,则各个部件之间或多或少都会采用金属线连接,而由于金属线比较柔软,其在线束内部会发生弯折,或者在电子器件产品组装的过程中发生弯折。弯折会导致金属线容易断裂,而且金属线的弯折还会影响线束内部其他线材,并且可能对其他线材造成破坏。
为了避免在电子产品的使用及组装过程中金属线发生上述情况,一般会在金属线外面包覆一些包覆带作为金属线的防护,包覆带的材料可以是遮蔽材料也可以是非遮蔽材料,可以根据金属线使用的具体情况而定。目前,在金属线上包覆防护材料全部是采用人工贴合与加工的方式来进行。据调查,人工贴合与加工的方式在金属线上包覆带,加工一米单金属线产品约耗时5分钟,且不能连续生产,以江苏最低工资标准1120元/每月,则每米单金属线产品加工人力成本为0.53元人民币。因此,采用人工贴合与加工的方式在金属线上包覆包覆带,加工效率低且成本高。在人工贴合与加工时,为了保证包覆带能够与金属线结合紧密需要使用人力将包覆带按压在金属线上,而由于每个操作人员操作的习惯不同,会影响产品的一致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覆金属线的设备及方法。本发明包覆金属线的设备及方法简单易行,且能够提高产品加工效率,降低产品加工成本,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覆金属线的设备,包括模具治具,所述模具治具包括预先成型区和固定区,所述预先成型区的入口允许金属线和包覆带进入并在预先成型区内部形成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预先成型区的出口与固定区的入口相对并允许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传输出来,所述固定区的入口允许从预先成型区的出口传输出的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进入,所述预先成型区用于将包覆带包覆在金属线上,形成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所述固定区用于将包覆带与金属线牢固结合。
进一步,还包括给线装置的出口与模具治具的入口即预先成型区的入口相对,所述给线装置用于将金属线和包覆带传输到模具治具。
进一步,还包括一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入口与模具治具的出口即固定区的出口相对,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模具治具传输出来的包覆金属线进行加热,加热装置的出口将加热后的包覆金属线传输出来。
进一步,还包括长度记录器,所述长度记录器的入口与模具治具的出口即固定去的出口或加热装置的出口相对,所述长度记录器用于计算模具治具传输出来的包覆金属线的或加热装置域传输出来的加热后的包覆金属线的长度,当达到一定长度时,所述包覆金属线的设备停止运行,长度记录器的出口用于将包覆金属线传输出来。
进一步,还包括收线装置,所述收线装置的入口与模具治具的出口相对设置,所述收线装置用于将包覆金属线聚集成束。
一种采用上述设备包覆金属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在模具治具的预先成型区中将包覆带包覆在金属线上,形成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
(2)    将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输送到模具治具的固定区,固定区对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进行固定,形成包覆金属线。
进一步,在步骤(1)之前还包括给线步骤,所述给线步骤自动将金属线和包覆带传输到预先成型区。
进一步,在步骤(2)后还包括加热步骤,所述加热步骤加热从模具治具传输出来的包覆金属线。
进一步,在步骤(2)或加热步骤后还包括长度记录步骤,所述长度记录步骤是计算从模具治具或加热装置传输出来的包覆金属线的长度,在包覆金属线的长度达到预设值时,控制设备停止运行。
进一步,在步骤(2)或加热步骤后还包括收线步骤,所述收线步骤是将从前一步骤传输来的包覆金属线聚集。
进一步,使用多种包覆带混合包覆金属线,所述多种包覆带中的每一种的材料各自独立地选自于遮蔽材料或者非遮蔽材料。
所述遮蔽材料选自含有金属或石墨等的纤维带、聚酯带中的一种。
所述非遮蔽材料选自纤维带、聚酯带、棉质带中的一种。
所述金属线为单芯金属线或者多芯金属线。
本发明包覆金属线的设备及方法的优点在于利用预先成型装置及模具治具将包覆金属线的生产工艺自动化,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且能够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包覆金属线的设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单面一种包覆带20对折包覆金属线10的示意图;
图2B是两种包覆带20对贴包覆金属线10的示意图;
图2C是两种包覆带20复合包覆金属线10的示意图;
图2D是两种包覆带20两边对折包覆金属线10的示意图;
图3A是包覆带包覆单芯金属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包覆带包覆多芯金属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包覆金属线的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模具治具;2.预先成型区;3.固定区;4.给线装置;5.加热装置;6.长度记录器;7.收线装置;21.预先成型区入口;22预先成型区出口;31.固定区入口;32.固定区出口;41. 给线装置出口;51.加热装置入口;52.加热装置出口;61.长度记录器入口;62.长度记录器出口;71.收线装置入口;10.金属线;20.包覆带;30.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40.包覆金属线;50.加热后的包覆金属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包覆金属线的设备及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虽然本发明只是列举了几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的实施并不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包覆金属线的设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一种包覆金属线的设备包括模具治具1,所述模具治具1包括预先成型区2和固定区3。
所述模具治具1的入口即预先成型区2的入口21允许金属线10和包覆带20进入。在预先成型区2内部设置有模版,所述模版根据包覆带20包覆金属线10的形式确定。在本发明中,金属线10可以是单芯金属线即包覆带只包覆一根金属线,也可以是多芯金属线即包覆带包覆多根金属线。为了更好地包覆金属线,所述包覆带20最好为扁平状,当然,根据用户的需求,包覆带也可以为其它形状。
在本发明中,当只有一种包覆带20包覆金属线10时,包覆带20的材料为遮蔽材料或者非遮蔽材料,当多种包覆带20包覆金属线10时,每种包覆带20的材料各自独立地选自于遮蔽材料或者非遮蔽材料。本发明的遮蔽材料选自含有金属或石墨等的纤维带、聚酯带中的一种或几种。非遮蔽材料选自纤维带、聚酯带、棉质带中的一种或几种。包覆带20选择什么样的材料以及选择几种包覆带20包覆金属线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自行选择。
图2A~D是包覆带包覆金属线的形式,参见图2A ~D所示。
图2A是单面一种包覆带20对折包覆金属线10的示意图。所述包覆带20从金属线的侧面对折包覆金属线10,所述包覆带20可以选择遮蔽材料也可以选择非遮蔽材料,图中只是示意性地标示出包覆带20包覆金属线10的形式,当然,金属线10可以为多芯金属线。
图2B是两种包覆带20对贴包覆金属线10的示意图。所述第一种包覆带201包覆在金属线10的一侧,第二种包覆带202包覆在金属线10的另一侧,两种包覆带协同作用,将金属线包覆在其中,当然,第一种包覆带201和第二种包覆带202的材料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各自独立地选自遮蔽材料或非遮蔽材料中的一种。
图2C是两种包覆带20复合包覆金属线10的示意图。所述第一种包覆带201包覆在金属线10的一侧并且从金属线10的两个侧面向另一侧延伸弯曲,所述第二中包覆带202包覆在金属线10的另一侧,其宽度小于第一种包覆带201的宽度,这样,第一种包覆带201从金属线10的侧面向另一侧延伸弯曲后会包覆第二种金属线202的一部分,形成复合包覆的情形。当然,第一种包覆带201和第二种包覆带202的材料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各自独立地选自遮蔽材料或非遮蔽材料中的一种。
图2D是两种包覆带20两边对折包覆金属线10的示意图。第一种包覆带201从金属线10的侧面对折包覆金属线10,第二种包覆带202从金属线10的另一个侧面对折包覆金属线10,两种包覆带在金属线10的中间相接,形成完整的包覆金属线10的形状。当然,第一种包覆带201和第二种包覆带202的材料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各自独立地选自遮蔽材料或非遮蔽材料中的一种。
当然,本发明包覆带20包覆金属线10的形式不限于上述的几种,设计者也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包覆形式,比如可以在金属线表面实行多层包覆,即使用一种包覆带20包覆金属线后再使用另一种包覆带20包覆金属线,实现多层包覆。
模具治具1中的预先成型区2的模版根据包覆带20包覆金属线10的形式进行选择,比如当采用图2A所示的包覆形式时,在预先成型区2更换上该包覆形成的模版,然后将包覆带20和金属线10传输到预先成型区2内,在其中形成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30。由于已经知道了包覆形式,所以模版可以由设计者根据包覆形式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方法自行设计,每一个模版对应一种包覆形式,当更换包覆形式的时候,需要更换模版。
包覆带20与金属线10在预先成型区2的模版的作用下形成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30。包覆带20的面对金属线10的表面有粘结剂的存在,所以从预先成型区2传输出来的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30的包覆带30已经与金属线10初步粘合,本发明所指的粘结剂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普通的粘结剂,与日常使用的透明胶带内层的粘结剂相同,另外一种是热熔性粘结剂,常温下处于半固化状态,加温后(一般80~200摄氏度)会变成软态 起到粘合的作用,设计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粘结剂。预先成型区2的的出口22与固定区3的入口31相对,预先成型区2的出口22允许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30传输出来,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30从预先成型区域2传输出来后传输到固定区3,固定区3的入口31允许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30进入。在本发明中,预先成型区2的出口22和固定区3的入口31可以是紧密相连的,当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30从预先成型区2的出口22传输出后立刻进入固定区3的入口31;预先成型区2的出口22和固定区3的入口31也可以隔有一定距离。实际设计情况可以根据设计者的需要自行选择。
固定区3具有按压的功能,当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30传入到固定区3内时,固定区3对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30进行按压,使得包覆带20与金属线10结合的更紧密。在本发明中,固定区3按压功能的实现可以是在固定区中设置有滚轮,在滚轮的转动下对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30进行碾压,或者在固定区设置有按压板,当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30进入固定区3后,按压板对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进行按压。固定区3按压功能的实现可以根据设计者需要从现有技术中的按压方式中自行选择,只要不违背本发明的目的即可。固定区3内可以放置与预先成型区2中的模版相同的模版,这样可以更好地将包覆带20包覆在金属线10上。
固定区3的入口31允许从预先成型区的出口22传输出的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30进入,在固定区3内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30被按压,形成包覆金属线40,包覆金属线40从固定区出口32传输出来。
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一可选的给线装置4,所述给线装置4的出口41与模具治具1的入口即预先成型区2的入口21相对设置,给线装置4将金属线10和包覆带20传输向模具治具1。本发明中,给线装置4可以是动力给线装置,比如转动轴,利用机械动力将金属线10和包覆带20传动向模具治具,采用动力给线装置可以避免对金属线10和包覆带20的拉扯,保证金属线10和包覆带20在传输过程中不变形。当然,本发明中也可以不使用动力给线装置,而是采用其它给线装置,只要能将金属线10和包覆带20传输到模具治具1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一可选的加热装置5,所述加热装置5的入口51与模具治具1的出口即固定区3的出口32相对设置。包覆金属线40从模具治具1传输出来后直接传输进加热装置5,加热装置5对包覆金属线40进行加热,加热后包覆带20表面的胶融化,使得包覆带20能够与金属线10更好地结合。本发明中加热装置5加热的温度可以根据选择的粘结剂设定,只要让粘结剂融化将包覆带20与金属线10更牢固地粘结即可。加热装置可以采用烘箱,也可以采用加热管道,只要能够使包覆金属线40通过并将其加热即可。加热后的包覆金属线50从加热装置5的出口52传输出来。
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一可选的长度记录器6,所述长度记录器6的入口61与加热装置5的出口51相对设置,所述长度记录器6用于计算加热装置5传输出来的加热后的包覆金属线50的长度。从加热装置5的出口51传输出来的加热后的包覆金属线50传输入长度记录器6,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在长度记录器6上设置一个预设值,当经过长度记录器6的加热后的包覆金属线的长度达到预设值时,计数器6会控制包覆金属线的设备停止运行。本发明所用的计数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计数器。
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一可选的收线装置7,所述收线装置7的入口71与上一装置的出口相对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与长度记录器6的出口62相对设置,收线装置7用于将加热后的包覆金属线50聚集成束,供给用户。本发明中,所述收线装置7可以为动力收线装置,这样可以避免对包覆金属线的拉扯,从而保证了包覆金属线不受损坏。在本发明不设置加热装置5和长度记录装置6时,收线装置7可以设置在加热装置后,将从模具治具1传输出的包覆金属线40聚集成束,在本发明不设置长度记录装置6时,收线装置7可以设置在加热装置5后,将加热后的包覆金属线50聚集成束。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省略或者用其他装置代替给线装置4、加热装置5、长度记录器6和收线装置7,只要不违背本发明的目的即可。
图3A是包覆带包覆单芯金属线的结构示意图,图3B是包覆带包覆多芯金属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A和图3B,扁平状的包覆带20包覆在金属线10上,图中所示的是一种包覆带20从金属线10的侧面对折包覆金属线的情况。
图4是本发明包覆金属线的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4,一种采用上述的包覆金属线的设备包覆金属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40,自动将金属线和包覆带传输到预先成型区;步骤S41,在模具治具的预先成型区中将包覆带包覆在金属线上,形成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步骤S42,将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输送到模具治具的固定区,固定区对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进行固定,形成包覆金属线;步骤S43,加热从模具治具传输出来的包覆金属线,形成加热后的包覆金属线;步骤S44,计算从加热装置5传输出来的包覆金属线50的长度,在包覆金属线50的长度达到预设值时,控制设备停止运行;步骤S45,自动将从前一步骤传输来的包覆金属线聚集。
参见步骤S40,所述给线步骤是将金属线10和包覆带20传输到预先成型区2。本步骤为可选步骤。在此步骤中,利用给线装置4将金属线10和包覆带20传输到模具治具1。本发明中,给线装置4可以是动力给线装置,利用机械动力将金属线10和包覆带20传动向模具治具,采用动力给线装置可以避免对金属线10和包覆带20的拉扯,保证金属线10和包覆带20在传输过程中不变形。
参见步骤S41,在模具治具1的预先成型区2中将包覆带20包覆在金属线10上,形成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30。在本发明中,金属线10可以是单芯金属线即包覆带只包覆一根金属线,也可以是多芯金属线即包覆带包覆多根金属线。为了更好地包覆金属线,所述包覆带20最好为扁平状,当然,根据用户的需求,包覆带也可以为其它形状。
在本发明中,当只有一种包覆带20包覆金属线10时,包覆带20的材料为遮蔽材料或者非遮蔽材料,当多种包覆带20包覆金属线10时,每种包覆带20的材料各自独立地选自于遮蔽材料或者非遮蔽材料。本发明的遮蔽材料选自含有金属或石墨等的纤维带、聚酯带中的一种或几种。非遮蔽材料选自纤维带、聚酯带、棉质带中的一种或几种。包覆带20选择什么样的材料以及选择几种包覆带20包覆金属线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自行选择。
在预先成型区2内设置有模版,所述模版根据包覆带20包覆金属线10的形式进行选择,包覆带20包覆金属线10的具体形式在图2A~D中有列举,在此不赘述。不同的包覆形式对应不同的模版,当需要进行新的包覆形式时,使用者可以根据包覆形式选择相应的模版。
参见步骤S42,将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30输送到模具治具1的固定区3,固定区3对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30进行固定,形成包覆金属线40。
固定区3具有按压的功能,当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30传入到固定区3内时,固定区3对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30进行按压,使得包覆带20与金属线10结合的更紧密。在本发明中,固定区3按压功能的实现可以是在固定区中设置有滚轮,在滚轮的转动下对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30进行碾压,或者在固定区设置有按压板,当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30进入固定区3后,按压板对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进行按压。固定区3按压功能的实现可以根据设计者需要从现有技术中的按压方式中自行选择,只要不违背本发明的目的即可。固定区3内可以放置与预先成型区2中的模版相同的模版,这样可以更好地将包覆带20包覆在金属线10上。
参见步骤S43,在步骤S42后还包括一加热步骤。所属加热步骤是加热从模具治具1传输出来的包覆金属线。本步骤为可选步骤。在此步骤中,通过加热装置5将从模具治具1传输出来的包覆金属线40加热。通过加热装置5的加热包覆带20表面的胶融化,使得包覆带20能够与金属线10更好地结合。本发明中加热装置5加热的温度可以根据选择的粘结剂设定,只要让粘结剂融化将包覆带20与金属线10更牢固地粘结即可。加热装置可以采用烘箱,也可以采用加热管道,只要能够使包覆金属线40通过并将其加热即可。
参见步骤S44,在步骤S43后还包括一长度记录步骤S44,所述长度记录步骤是计算从加热装置5传输出来的包覆金属线50的长度。此步骤为可选步骤。此步骤中,利用长度记录器6计算从加热装置5传输出来的包覆金属线50的长度,在包覆金属线50的长度达到预设值时,控制设备停止运行。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在长度记录器6上设置一个预设值,当经过长度记录器6的加热后的包覆金属线的长度达到预设值时,计数器6会控制包覆金属线的设备停止运行。本发明所用的计数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计数器。
参见步骤S45,,在步骤S43后还设置有一收线步骤S45,所述收线步骤自动将从前一步骤传输来的包覆金属线聚集。此步骤为可选步骤。在此步骤中,利用收线装置7自动将从前一步骤传输来的包覆金属线聚集。在本实施方式中,收线步骤利用收线装置7将从长度记录器6中传输来的包覆金属线50聚集供给用户。本发明中,所述收线装置7可以为动力收线装置,这样可以避免对包覆金属线的拉扯,从而保证了包覆金属线不受损坏。本发明中也可以不设置收线装置7,比如,可以手动收线,具体情况需要根据设计者的需要而确定。当然,在本发明不设置加热步骤和长度记录步骤时,收线步骤可以设置在步骤(2)后,将从模具治具1传输出的包覆金属线40聚集成束,在本发明不设置长度记录步骤时,收线步骤可以设置在加热步骤后,将从加热装置5传输出的包覆金属线50聚集成束。
本发明利用模具治具,采用机械设计将原本由人力完成的加工过程改进为设备与模具治具完成,与传统的人力加工相比,产品精准度与一致性都有很大提高;采用本发明的包覆金属线的方法加工一米此类单芯产品仅需要3秒钟,并可以连续生产,没有人力加工所必须的时间间隔性;本发明的包覆金属线的方法比传统的人力加工更多样化,比如图2C和图2D中所示的包覆形式,采用传统的人力加工形式无法精准完成,而本发明则可以精确完成;与传统人力加工形式相比,本发明的包覆金属线的方法极大地降低了传统人力的成本,根据发明人的统计,与传统人力加工相比,本发明包覆金属线的方法约降低成本83%。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包覆金属线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治具,所述模具治具包括预先成型区和固定区,所述预先成型区的入口允许金属线和包覆带进入并在预先成型区内部形成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预先成型区的出口与固定区的入口相对并允许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传输出来,所述固定区的入口允许从预先成型区的出口传输出的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进入,所述预先成型区用于将包覆带包覆在金属线上,形成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所述固定区用于将包覆带与金属线牢固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金属线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给线装置,所述给线装置的出口与模具治具的入口即预先成型区的入口相对,所述给线装置用于将金属线和包覆带传输到模具治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金属线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入口与模具治具的出口即固定区的出口相对,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模具治具传输出来的包覆金属线进行加热,加热装置的出口将加热后的包覆金属线传输出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包覆金属线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长度记录器,所述长度记录器的入口与模具治具的出口即固定区的出口或加热装置的出口相对,所述长度记录器用于计算模具治具传输出来的包覆金属线的或加热装置传输出来的加热后的包覆金属线的长度,当达到一定长度时,所述包覆金属线的设备停止运行,长度记录器的出口用于将包覆金属线传输出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金属线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线装置,所述收线装置的入口与模具治具的出口相对设置,所述收线装置用于将包覆金属线聚集成束。
6.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设备包覆金属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模具治具的预先成型区中将包覆带包覆在金属线上,形成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
(2)将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输送到模具治具的固定区,固定区对预先成型的包覆金属线进行固定,形成包覆金属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覆金属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之前还包括给线步骤,所述给线步骤是将金属线和包覆带自动传输到预先成型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覆金属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后还包括加热步骤,所述加热步骤是加热从模具治具传输出来的包覆金属线。
9.根据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包覆金属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后还包括长度记录步骤,所述长度记录步骤是计算从模具治具或加热装置传输出来的包覆金属线的长度,在包覆金属线的长度达到预设值时,控制设备停止运行。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或8所述的包覆金属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或加热步骤后还包括收线步骤,所述收线步骤自动将从前一步骤传输来的包覆金属线聚集。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覆金属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多种包覆带混合包覆金属线,所述多种包覆带中的每一种的材料各自独立地选自于遮蔽材料或者非遮蔽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包覆金属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材料选自含有金属或石墨等的纤维带、聚酯带中的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包覆金属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遮蔽材料选自纤维带、聚酯带、棉质带中的一种。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覆金属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线为单芯金属线或者多芯金属线。
CN201210000706.9A 2012-01-04 2012-01-04 包覆金属线的设备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433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00706.9A CN102543318B (zh) 2012-01-04 2012-01-04 包覆金属线的设备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00706.9A CN102543318B (zh) 2012-01-04 2012-01-04 包覆金属线的设备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43318A true CN102543318A (zh) 2012-07-04
CN102543318B CN102543318B (zh) 2014-05-14

Family

ID=46349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0070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43318B (zh) 2012-01-04 2012-01-04 包覆金属线的设备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4331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1349A (zh) * 2016-08-09 2017-03-22 深圳市科奈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线材成型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48308A (ja) * 1981-09-16 1983-03-22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ケ−ブル用縦添えテ−プ成形装置
GB2258644A (en) * 1991-08-05 1993-02-17 Pirelli General Plc Wrapping tape about core
WO1998038651A1 (en) * 1997-02-27 1998-09-03 W.L. Gore & Associates Gmbh 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lines made by a laminations process
CN2411544Y (zh) * 1999-12-13 2000-12-20 朱克超 一种电线电缆粘合纵包设备
CN2606954Y (zh) * 2003-02-13 2004-03-17 河北宝丰线缆有限公司 防水电缆铝塑复合纵包模具
CN2938339Y (zh) * 2006-06-30 2007-08-22 浙江富春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电缆护套纵包搭接成形刀模
CN201732632U (zh) * 2010-07-05 2011-02-02 东莞市昊通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电线电缆包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48308A (ja) * 1981-09-16 1983-03-22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ケ−ブル用縦添えテ−プ成形装置
GB2258644A (en) * 1991-08-05 1993-02-17 Pirelli General Plc Wrapping tape about core
WO1998038651A1 (en) * 1997-02-27 1998-09-03 W.L. Gore & Associates Gmbh 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lines made by a laminations process
CN2411544Y (zh) * 1999-12-13 2000-12-20 朱克超 一种电线电缆粘合纵包设备
CN2606954Y (zh) * 2003-02-13 2004-03-17 河北宝丰线缆有限公司 防水电缆铝塑复合纵包模具
CN2938339Y (zh) * 2006-06-30 2007-08-22 浙江富春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电缆护套纵包搭接成形刀模
CN201732632U (zh) * 2010-07-05 2011-02-02 东莞市昊通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电线电缆包覆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1349A (zh) * 2016-08-09 2017-03-22 深圳市科奈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线材成型方法
CN106531349B (zh) * 2016-08-09 2018-06-29 深圳市科奈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线材成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43318B (zh) 201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31223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tack of laminations
WO2010047526A3 (ko) 열가소성 플라스틱-연속섬유 혼성복합체 제조방법
CN101986772B (zh) 软性电路板的制造方法
CN104570955B (zh) 一种复合材料自动铺丝机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2543318A (zh) 包覆金属线的设备及方法
CN102570237A (zh) 一种led模组连接导线的自动焊接方法及其系统
CN107891263A (zh) 一种移动终端
JP5630349B2 (ja) 保護部材付電線及び保護部材付電線の製造方法
CN103415172B (zh) 带金属引线脚的外壳及其加工方法
CN103507302A (zh) 一种自动生产冷气格滤芯的方法和装置
TWM502510U (zh) 塗膠機之多相供膠裝置
CN104020542B (zh) 光缆纵包装置
CN105728270B (zh) 涂胶机的多相供胶装置
CN103489507B (zh) 一种自粘性玻璃丝包复合薄膜绕包电磁线的制造设备
MY183242A (en) Two-layered injection molded field joint for pipeline applications
CN203756308U (zh) 一种汽车散热器
CN109059096B (zh) 一种基于双管道温度调和的电锅炉精确供暖系统及方法
CN102510183A (zh) 一种电磁线绕组匝间固化的工艺方法
CN208101279U (zh) 膜类热熔胶制品的粘接复合设备
CN109931501B (zh) 一种分段式加热气体输送系统
CN109059097B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电锅炉补热的精确供暖系统及方法
CN206986025U (zh) 一种热弯机
CN207975090U (zh) 一种线性马达的胶水贴合装置
CN205355079U (zh) 一种led灯珠的固晶机
CN203863768U (zh) 经篾成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14

Termination date: 201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