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40372B - 水下一分多复合光缆分支器的装配工艺 - Google Patents

水下一分多复合光缆分支器的装配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40372B
CN102540372B CN201210046965.5A CN201210046965A CN102540372B CN 102540372 B CN102540372 B CN 102540372B CN 201210046965 A CN201210046965 A CN 201210046965A CN 102540372 B CN102540372 B CN 1025403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unk
branch
composite cable
end cap
plu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4696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40372A (zh
Inventor
叶杨高
朱家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Optical Fiber And Optical Cable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Eigh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Group Corp No8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Group Corp No8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Group Corp No8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21004696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403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40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03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403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03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一分多复合光缆分支器的装配工艺,其首先完成个各个分支端接头、主干端接头的装配,各自硫化成型后,将分支端接头和主干端接头按照要求装配在各自的位置上并与光纤分路器连接耦合,在整体装配和性能测试完毕后再进行整体硫化,从而使得生产出来的复合光缆分支器的密封性能好并能实现复合光缆在水下一分多。

Description

水下一分多复合光缆分支器的装配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组网设备的装配工艺,尤其涉及一种水下一分多复合光缆分支器的装配工艺。
背景技术
由于水下探测、水下工作平台离岸基距离越来越远,也越来越复杂,现有靠双绞线、同轴电缆等组网不能满足使用的需求,在传输距离、前端数据流量以及水下复杂环境都受到制约,是水下网络发展的技术“瓶颈”,而光纤具有光纤带宽宽、抗电磁干扰以及传输距离远等特点,是传统导线组网升级产品。水下光纤组网是国内近年来刚刚兴起系统,通过复合光缆分支器在水下组网中形成多个网络节点,大大扩展了组网空间面积与距离。我国拥有广阔海洋,海洋探测已成为国家发展重要环节,同时我国海岸线国家海防建设也在大力发展时期,国际互联网的普及和城域网、接入网的大量建设和扩容,加之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信息量的要求也越来越大,各种业务量成倍地增长,特别是海岛与海岛、海岛与中央通信枢纽之间通信,为复合光缆分支器提供使用的空间。
目前水下光缆分支常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利用海缆接头盒连接,其是将两端缆中光纤进行对接,该方式用以完成单对单结构模式;二是采用陆地上组网的方法,通过在陆地上利用通信用接头舱中完成光纤分路的复接,在通过复合光缆连接到前端基阵中。
但是,如果采用现有海缆接头盒连接,只能是一进一出,不能实现一对多结构,不能加载光纤分路模块;而采用陆地上接头舱结构,虽能加载光纤分路模块,但其在水下使用时密封无法满足需求,一旦渗水,会对前端设备造成毁灭性打击,海水甚至有可能沿着复合缆渗透,造成整个系统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一分多复合光缆分支器的装配工艺,使得按照该装配工艺生产出来的复合光缆分支器的密封性能好并能实现复合光缆在水下一分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一分多复合光缆分支器的装配工艺,该分支器包括耐腐蚀筒体、左端盖、带有注胶孔的右端盖、若干个分支端接头、主干端接头、内筒体、光纤分路器、堵头和锁紧螺母,其装配工艺如下:
步骤S1、装配分支端接头和主干端接头;
步骤S2、打磨、清洁装配好的分支端接头和主干端接头的待硫化部位;
步骤S3、将打磨、清洁好的分支端接头和主干端接头的待硫化部位分别进行硫化、固化处理;
步骤S4、将硫化后的分支端接头和主干端接头分别对应螺纹连接在左端盖和右端盖上,其螺纹缝隙用厌氧性螺纹胶密封,且连接处采用密封圈密封;
步骤S5、将光纤分路器固定在内筒体的内壁上,然后将光纤分路器的分支接线端和主干接线端分别对应与分支端接头和主干端接头内的预留复合光缆熔接耦合;
步骤S6、通过销钉分别将左端盖的外周边右侧、右端盖的外周边左侧对应与内筒体的左端内周边和右端内周边固定配合;
步骤S7、将上一步得到的装配体从左向右装入耐腐蚀筒体内,使分支端接头和主干端接头伸出耐腐蚀筒体外,并且左端盖和右端盖的外周边在与耐腐蚀筒体的内壁的接触处采用密封圈密封,然后将左端盖外周边左侧的法兰盘与耐腐蚀筒体左端的法兰盘对接,且连接处采用多级密封圈密封;
步骤S8、将上一步得到的装配体的右端抬起,然后通过注胶孔向耐腐蚀筒体、左端盖和右端盖围成的闭合舱内注满防水凝胶,待防水凝胶固化后,用堵头塞紧注胶孔;
步骤S9、将锁紧螺母套在主干端接头上,并将锁紧螺母的外螺纹与耐腐蚀筒体右端的内螺纹连接固定,且连接处采用密封圈密封;
步骤S10、在性能测试后,将上一步得到的装配体的相邻分支端接头之间的间隙、分支端接头与左端盖之间的间隙、主干端接头与右端盖之间的间隙分别进行硫化、固化处理。
本发明的水下一分多复合光缆分支器的装配工艺,每个所述分支端接头包括内设有第一环形凸台的第一外壳、锥形尾套、预留分支复合光缆、第一柱塞和第一垫块,所述装配分支端接头,具体步骤如下:
将第一柱塞和第一垫块顺次装入第一外壳内,使第一柱塞的右端面顶在第一环形凸台的左端面上;
其次将预留分支复合光缆的一端从左向右顺次从锥形尾套、第一垫块、第一柱塞和第一外壳中穿出;
然后将锥形尾套与第一外壳螺纹连接,使得锥形尾套与第一环形凸台配合压紧第一柱塞及第一垫块,而锥形尾套与第一外壳之间的螺纹缝隙用厌氧性螺纹胶密封。
本发明的水下一分多复合光缆分支器的装配工艺,所述主干端接头包括第二外壳、截头空心圆锥体、第二尾套、预留主干复合光缆、第二柱塞和第二垫块,其中,第二外壳的左端设有外大内小的截头锥形中心孔,第二外壳内设有第二环形凸台,所述装配主干端接头,具体步骤如下:
将第二柱塞和第二垫块顺次装入第二外壳内,使第二柱塞的左端面顶在第二环形凸台的右端面上;
其次将预留主干复合光缆的一端从右向左顺次从第二尾套、第二垫块、第二柱塞、第二外壳和截头空心圆锥体中穿出;
然后将第二尾套与第二外壳螺纹连接,使得第二尾套与第二环形凸台配合压紧第二柱塞及第二垫块,并将第二尾套与第二外壳之间的螺纹缝隙用厌氧性螺纹胶密封;
最后,将预留主干复合光缆左端的芳纶按照绞合方向均匀放置在截头锥形中心孔在第二外壳上形成的锥面上,均匀涂上环氧胶后,将截头空心圆锥体置入截头锥形中心孔内压紧、固化。
本发明的水下一分多复合光缆分支器的装配工艺,所述硫化、固化处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待清洁用的酒精或丙酮完全挥发后,套上硫化模具固定;
按照配比要求将硫化胶混合;
在模具开口处一端将混合后的硫化胶缓慢注入模具,待到完全注满为止,注入允许时间不超过3分钟;
当室温在20℃以上时,注入完毕后固化4小时即可拆除模具,当室温低于20℃时,固化时间要至少延长1小时后方可拆除模具。
本发明的水下一分多复合光缆分支器的装配工艺,所述截头空心圆锥体的母线与其轴线之间的夹角为6°至8.5°。
本发明的水下一分多复合光缆分支器的装配工艺,所述截头锥形中心孔在所述第二外壳上形成的锥面以及所述截头空心圆锥体的侧面的表面粗糙度均为6.4。
本发明的水下一分多复合光缆分支器的装配工艺,首先完成个各个分支端接头、主干端接头的装配,各自硫化成型后,将分支端接头和主干端接头按照要求装配在各自的位置上并与光纤分路器连接耦合,在整体装配和性能测试完毕后再进行整体硫化,从而使得生产出来的复合光缆分支器的密封性能好并能实现复合光缆在水下一分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水下一分多复合光缆分支器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水下一分多复合光缆分支器的装配工艺的工装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参考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水下一分多复合光缆分支器包括耐腐蚀筒体1,耐腐蚀筒体1的左右两端分别对应安装有密封连接的左端盖2和右端盖3,其中,左端盖2与耐腐蚀筒体1之间通过羊眼螺钉密封连接,右端盖3设置于耐腐蚀筒体1内壁右端,左端盖2上安装有三个密封连接的硫化密封分支端接头4,右端盖3上安装有一密封连接的硫化密封主干端接头5,耐腐蚀筒体1内设置有内筒体6,内筒体6的左右两端的分别通过销钉对应与左端盖2和右端盖3固定配合,防止其发生相对转动,内筒体6的内壁上装有光纤分路器7,光纤分路器7的主干接线端与硫化密封主干端接头5耦合,光纤分路器7的分支接线端分别对应与硫化密封分支端接头4耦合,右端盖3上开有注胶孔8,注胶孔8上装有配合的堵头9,耐腐蚀筒体1、左端盖2以及右端盖3围成的空腔内填充满防水凝胶10,硫化密封主干端接头5上套有锁紧螺母11,锁紧螺母11上设有悬挂孔12,锁紧螺母11与耐腐蚀筒体1的外周边密封螺纹连接。其中:
每个硫化密封分支端接头4包括与左端盖2的右端密封连接的第一外壳401,第一外壳401的左端安装有锥形尾套402,预留分支复合光缆403从右向左依次穿过第一外壳401和锥形尾套402,第一外壳401内设有第一环形凸台404,第一环形凸台404的左端面上安装有套在预留分支复合光缆403上的第一柱塞405,第一柱塞405的左端安装有套在预留分支复合光缆403上的第一垫块406,锥形尾套402与第一环形凸台404配合压紧第一柱塞405及第一垫块406,第一外壳401和锥形尾套402的外表面上敷设有第一硫化密封层407,为使第一硫化密封层407能更牢固的附着在第一外壳401和锥形尾套402上,第一外壳401和锥形尾套402的外表面上开有若干个环形的第一硫化加固槽408。
而硫化密封主干端接头5包括与右端盖3密封连接的第二外壳501,第二外壳501的左端面上设有外大内小的截头锥形中心孔502,截头锥形中心孔502内安装有配合的截头空心圆锥体503,截头锥形中心孔502和截头空心圆锥体503构成双锥面嵌套自锁结构,为实现自锁,一般情况下,所涉及的材料之间的摩擦系数不小于0.15,在本实施例中,为保证足够的摩擦系数,截头空心圆锥体503的母线与其轴线之间的夹角为6°至8.5°之间任意值,而且,截头锥形中心孔502在第二外壳501上形成的锥面以及截头空心圆锥体503的侧面要具有一定附着力,不能太光滑,其表面粗糙度约为6.4即可,第二外壳501的右端安装有第二尾套504,预留主干复合光缆505从左向右依次穿过截头空心圆锥体503、第二外壳501和第二尾套504,预留主干复合光缆505的芳纶按照绞合方向均匀粘接在截头锥形中心孔502在第二外壳501上形成的锥面上,并被截头空心圆锥体503与截头锥形中心孔502夹紧,第二外壳501内设有第二环形凸台506,第二环形凸台506的右端面上安装有套在预留主干复合光缆505上的第二柱塞507,第二柱塞507的右端安装有套在预留主干复合光缆505上的第二垫块508,第二尾套504与第二环形凸台506配合压紧第二柱塞507及第二垫块508,第二外壳501和二尾套504外敷设有第二硫化密封层509。为使第二硫化密封层509能更牢固的附着在第二外壳501和第二尾套504上,第一外壳401和锥形尾套402的外表面上开有若干个环形的第二硫化加固槽510。
结合图2所示,上述水下一分多复合光缆分支器的工装如下:
步骤S1、装配分支端接头4和主干端接头5,其中:
分支端接头4的具体装配步骤如下:
将第一柱塞405和第一垫块406顺次装入第一外壳401内,使第一柱塞405的右端面顶在第一环形凸台404的左端面上;
其次将预留分支复合光缆403的一端从左向右顺次从锥形尾套402、第一垫块406、第一柱塞405和第一外壳401中穿出;
然后将锥形尾套402与第一外壳401螺纹连接,使得锥形尾套402与第一环形凸台404配合压紧第一柱塞405及第一垫块406,而锥形尾套402与第一外壳401之间的螺纹缝隙用厌氧性螺纹胶密封。
而主干端接头5的具体装配步骤如下:
将第二柱塞507和第二垫块508顺次装入第二外壳501内,使第二柱塞507的左端面顶在第二环形凸台506的右端面上;
其次将预留主干复合光缆505的一端从右向左顺次从第二尾套504、第二垫块508、第二柱塞507、第二外壳501和截头空心圆锥体503中穿出;
然后将第二尾套504与第二外壳501螺纹连接,使得第二尾套504与第二环形凸台506配合压紧第二柱塞507及第二垫块508,并将第二尾套504与第二外壳501之间的螺纹缝隙用厌氧性螺纹胶密封;
最后,将预留主干复合光缆505左端的芳纶按照绞合方向均匀放置在截头锥形中心孔502在第二外壳501上形成的锥面上,均匀涂上环氧胶后,将截头空心圆锥体503置入截头锥形中心孔502内压紧、固化。
步骤S2、用砂布布打磨分支端接头4和主干端接头5的待硫化部位,然后采用酒精或者丙酮擦除需要硫化部位的油污、粉尘等杂质。
步骤S3、将打磨、清洁好的分支端接头4和主干端接头5的待硫化部位分别进行硫化、固化处理。具体如下:
待清洁用的酒精或丙酮完全挥发后,套上硫化模具固定;
按照配比要求将硫化胶(例如聚亚胺酯)混合;
在模具开口处一端将混合后的硫化胶缓慢注入模具,待到完全注满为止,注入允许时间不超过3分钟;
当室温在20℃以上时,注入完毕后固化4小时即可拆除模具,当室温低于20℃时,固化时间要至少延长1小时后方可拆除模具。
步骤S4、将硫化后的分支端接头4和主干端接头5分别对应螺纹连接在左端盖2和右端盖3上,其螺纹缝隙用厌氧性螺纹胶密封,且连接处采用密封圈密封;
步骤S5、将光纤分路器7固定在内筒体6的内壁上,然后将光纤分路器7的分支接线端和主干接线端分别对应与分支端接头4和主干端接头5内的预留复合光缆熔接耦合。
步骤S6、通过销钉分别将左端盖2的外周边右侧、右端盖3的外周边左侧对应与内筒体6的左端内周边和右端内周边固定配合;
步骤S7、将上一步得到的装配体从左向右装入耐腐蚀筒体1内,使分支端接头4和主干端接头5伸出耐腐蚀筒体1外,并且左端盖2和右端盖3的外周边在与耐腐蚀筒体1的内壁的接触处采用密封圈密封,然后将左端盖2外周边左侧的法兰盘与耐腐蚀筒体1左端的法兰盘对接,且连接处采用多级密封圈密封。
步骤S8、将上一步得到的装配体的右端抬起,然后通过注胶孔8向耐腐蚀筒体1、左端盖2和右端盖3围成的闭合舱内注满防水凝胶10(也可采用油封等其他防水密封措施),待防水凝胶10固化后,用堵头9塞紧注胶孔8;
步骤S9、将锁紧螺母11套在主干端接头5上,并将锁紧螺母11的外螺纹与耐腐蚀筒体1右端的内螺纹连接固定,且连接处采用密封圈密封;
步骤S10、在性能测试后,将上一步得到的装配体的相邻分支端接头4之间的间隙、分支端接头4与左端盖2之间的间隙、主干端接头5与右端盖3之间的间隙分别进行硫化、固化处理,即装配出如图1所示装配体。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水下一分多复合光缆分支器的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分支器包括耐腐蚀筒体(1)、左端盖(2)、带有注胶孔(8)的右端盖(3)、若干个分支端接头(4)、主干端接头(5)、内筒体(6)、光纤分路器(7)、堵头(9)和锁紧螺母(11),其装配工艺如下:
步骤S1、装配分支端接头(4)和主干端接头(5);
步骤S2、打磨、清洁装配好的分支端接头(4)和主干端接头(5)的待硫化部位;
步骤S3、将打磨、清洁好的分支端接头(4)和主干端接头(5)的待硫化部位分别进行硫化、固化处理;
步骤S4、将硫化后的分支端接头(4)和主干端接头(5)分别对应螺纹连接在左端盖(2)和右端盖(3)上,其螺纹缝隙用厌氧性螺纹胶密封,且连接处采用密封圈密封;
步骤S5、将光纤分路器(7)固定在内筒体(6)的内壁上,然后将光纤分路器(7)的分支接线端和主干接线端分别对应与分支端接头(4)和主干端接头(5)内的预留复合光缆熔接耦合;
步骤S6、通过销钉分别将左端盖(2)的外周边右侧、右端盖(3)的外周边左侧对应与内筒体(6)的左端内周边和右端内周边固定配合;
步骤S7、将上一步得到的装配体从左向右装入耐腐蚀筒体(1)内,使分支端接头(4)和主干端接头(5)伸出耐腐蚀筒体(1)外,并且左端盖(2)和右端盖(3)的外周边在与耐腐蚀筒体(1)的内壁的接触处采用密封圈密封,然后将左端盖(2)外周边左侧的法兰盘与耐腐蚀筒体(1)左端的法兰盘对接,且连接处采用多级密封圈密封;
步骤S8、将上一步得到的装配体的右端抬起,然后通过注胶孔(8)向耐腐蚀筒体(1)、左端盖(2)和右端盖(3)围成的闭合舱内注满防水凝胶(10),用堵头(9)塞紧注胶孔(8);
步骤S9、将锁紧螺母(11)套在主干端接头(5)上,并将锁紧螺母(11)的外螺纹与耐腐蚀筒体(1)右端的内螺纹连接固定,且连接处采用密封圈密封;
步骤S10、在性能测试后,将上一步得到的装配体的相邻分支端接头(4)之间的间隙、分支端接头(4)与左端盖(2)之间的间隙、主干端接头(5)与右端盖(3)之间的间隙分别进行硫化、固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一分多复合光缆分支器的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分支端接头(4)包括内设有第一环形凸台(404)的第一外壳(401)、锥形尾套(402)、预留分支复合光缆(403)、第一柱塞(405)和第一垫块(406),所述装配分支端接头(4),具体步骤如下:
将第一柱塞(405)和第一垫块(406)顺次装入第一外壳(401)内,使第一柱塞(405)的右端面顶在第一环形凸台(404)的左端面上;
其次将预留分支复合光缆(403)的一端从左向右顺次从锥形尾套(402)、第一垫块(406)、第一柱塞(405)和第一外壳(401)中穿出;
然后将锥形尾套(402)与第一外壳(401)螺纹连接,使得锥形尾套(402)与第一环形凸台(404)配合压紧第一柱塞(405)及第一垫块(406),而锥形尾套(402)与第一外壳(401)之间的螺纹缝隙用厌氧性螺纹胶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一分多复合光缆分支器的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干端接头(5)包括第二外壳(501)、截头空心圆锥体(503)、第二尾套(504)、预留主干复合光缆(505)、第二柱塞(507)和第二垫块(508),其中,第二外壳(501)的左端设有外大内小的截头锥形中心孔(502),第二外壳(501)内设有第二环形凸台(506),所述装配主干端接头(5),具体步骤如下:
将第二柱塞(507)和第二垫块(508)顺次装入第二外壳(501)内,使第二柱塞(507)的左端面顶在第二环形凸台(506)的右端面上;
其次将预留主干复合光缆(505)的一端从右向左顺次从第二尾套(504)、第二垫块(508)、第二柱塞(507)、第二外壳(501)和截头空心圆锥体(503)中穿出;
然后将第二尾套(504)与第二外壳(501)螺纹连接,使得第二尾套(504)与第二环形凸台(506)配合压紧第二柱塞(507)及第二垫块(508),并将第二尾套(504)与第二外壳(501)之间的螺纹缝隙用厌氧性螺纹胶密封;
最后,将预留主干复合光缆(505)左端的芳纶按照绞合方向均匀放置在截头锥形中心孔(502)在第二外壳(501)上形成的锥面上,均匀涂上环氧胶后,将截头空心圆锥体(503)置入截头锥形中心孔(502)内压紧、固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一分多复合光缆分支器的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固化处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待清洁用的酒精或丙酮完全挥发后,套上硫化模具固定;
按照配比要求将硫化胶混合;
在模具开口处一端将混合后的硫化胶缓慢注入模具,待到完全注满为止,注入允许时间不超过3分钟;
当室温在20℃以上时,注入完毕后固化4小时即可拆除模具,当室温低于20℃时,固化时间要至少延长1小时后方可拆除模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一分多复合光缆分支器的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截头空心圆锥体(503)的母线与其轴线之间的夹角为6°至8.5°。
CN201210046965.5A 2012-02-28 2012-02-28 水下一分多复合光缆分支器的装配工艺 Active CN1025403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46965.5A CN102540372B (zh) 2012-02-28 2012-02-28 水下一分多复合光缆分支器的装配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46965.5A CN102540372B (zh) 2012-02-28 2012-02-28 水下一分多复合光缆分支器的装配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40372A CN102540372A (zh) 2012-07-04
CN102540372B true CN102540372B (zh) 2014-04-02

Family

ID=46347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46965.5A Active CN102540372B (zh) 2012-02-28 2012-02-28 水下一分多复合光缆分支器的装配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403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32702B (zh) * 2018-06-01 2021-01-15 江西扬帆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光缆接头固定装置
CN111781687A (zh) * 2019-04-03 2020-10-16 无锡天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迷你型plc分路器封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33843B1 (fr) * 1995-05-03 1997-05-30 Alcatel Submarcom Dispositif organiseur de connexion de cables a fibres optiques et boite de jonction de cables optiques
JP4041177B2 (ja) * 1996-07-09 2008-01-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分岐挿入装置及び光分岐挿入装置を有する光伝送システム
CN100392457C (zh) * 2005-12-27 2008-06-04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海底光缆分支接头盒及其连接工艺
CN100495101C (zh) * 2007-11-15 2009-06-03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海光缆接头盒及其连接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40372A (zh) 2012-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40371B (zh) 水下一分多复合光缆分支器
CN205982742U (zh) 光纤连接器
CN202614993U (zh) 水下一分多复合光缆分支器
CN203786340U (zh) 保护帽、插芯组件、光纤连接器、牵引组件
CN102540372B (zh) 水下一分多复合光缆分支器的装配工艺
CN108646365A (zh) 一种海底光电复合缆深海终端分离装置
CN208399762U (zh) 一种海底光电复合缆深海终端分离装置
CN108535824A (zh) 一种多功能海缆水下终端光电分离器
CN205406837U (zh) 具有防水防尘结构的连接器
CN206195097U (zh) 光电复合水下插拔连接器
CN105487180B (zh) 一种零浮力光缆水密承力连接器
CN106654693B (zh) 光电混装纵向水密连接器
CN102593687B (zh) 可拔插光电复合连接器的装配工艺
CN110212485A (zh) 一种三芯高压海底电缆接头盒及其安装方法
CN203759311U (zh) 一种防尘光纤跳线
CN202737429U (zh) 水下电缆密封装置
CN209169920U (zh) 一种水下聚乙烯光电复合缆的密封结构
CN205544175U (zh) 一种用于水下光电分离接续腔
CN115764753A (zh) 一种用于水下密封舱的复合缆穿舱结构及方法
CN204230522U (zh) 防尘防液三通连接器
CN102862664A (zh) 用于连接拖曳缆和水下声纳电子系统的承重头
CN210578853U (zh) 一种智慧安防装置的连接机构
CN206195058U (zh) 光电混装纵向水密连接器
CN100421325C (zh) 水下电缆的密封构件
CN108761684B (zh) 一种自承式光缆护罩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ANHUI ZHONGDIAN GUANGD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HIN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 NO. 8 RESEARCH INSTITUTE

Effective date: 2014122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223

Address after: 232001 Anhui Province, Huainan city tianjia'an District National Road No. 369

Patentee after: Anhui Guangda 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32001 Anhui Province, Huainan city tianjia'an District National Road No. 369

Patentee before: Chin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 No. 8 Research Institut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20

Address after: 232001 No. 68 Luohe Avenue,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Huainan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optical fiber and optical cable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the eigh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Group Corp.)

Address before: 232001 No. 369, Guoqing Middle Road, tianjia'an District, Huainan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NHUI ZHONGDIAN GUANGD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