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36741B - 潜能利用式自由活塞有机郎肯循环天然气压缩装置 - Google Patents

潜能利用式自由活塞有机郎肯循环天然气压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36741B
CN102536741B CN201210003751.XA CN201210003751A CN102536741B CN 102536741 B CN102536741 B CN 102536741B CN 201210003751 A CN201210003751 A CN 201210003751A CN 102536741 B CN102536741 B CN 1025367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ing medium
valve
compression
solenoid valve
natural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0375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36741A (zh
Inventor
韩永强
韩汛峰
谭满志
许允
王忠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00375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367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36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367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367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367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潜能利用式自由活塞有机郎肯循环天然气压缩装置属有机朗肯循环热能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动力活塞在工作缸内作线性往复运动,通过连杆带动压缩活塞压缩低压天然气,形成高压天然气;同时向完成做功循环的汽态工质中喷入低温液态工质,使做功后的工质放热成为液态,低温液态工质吸收做功后工质的热量,温度升高,成为不饱和工质;本发明通过改变动力活塞与压缩活塞的面积比,实现改变压缩天然气的压缩比;通过控制单元控制比例阀的开度,可以改变低温工质与高温工质在工质混合器中的混合比例;本发明可充分利用做功后工质的余热和工质的汽化潜热,提高有机朗肯循环的热效率,实现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Description

潜能利用式自由活塞有机郎肯循环天然气压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有机朗肯循环热能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潜能利用式自由活塞有机郎肯循环天然气压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飞速发展,能源消耗量急剧增加,节能已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由于石油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因此节约能源,减少能源消耗,成为各国争相研究的课题。
由于传统有机朗肯循环中工质的汽化潜热没有被有效利用,工质的汽化潜热完全被浪费了。因此,采用低温热式燃气型天然气压缩机,可以将工质吸收的大部分热量利用并且能利用工质的汽化潜热,提高有机朗肯循环的热效率,同时降低燃料消耗和CO2排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潜能利用式自由活塞有机郎肯循环天然气压缩装置,该装置以有机朗肯循环为依据,充分利用工质吸收的热量和工质的汽化潜热,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低压天然气,形成所需的高压天然气,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
本发明由低压天然气管路进气口1、低压天然气管路2、高压天然气管路出气口3、高压天然气管路4、出气恒压阀I 5、进气单向阀I 6、缸盖组件I 7、压缩缸I 8、压缩活塞I 9、活塞位置传感器I 10、环形连接体I 11、密封垫I 12、弹性限位器I 13、工作缸14、动力活塞15、连杆16、弹性限位器II 17、密封垫II 18、环形连接体II 19、活塞位置传感器II20、压缩活塞II 21、压缩缸II 22、缸盖组件II 23、进气单向阀II 24、出气恒压阀II 25、溢流平衡罐26、回流阀27、工质储存罐28、工质泵I 29、电磁阀I 30、工质收集槽I 31、工质泵II 32、电磁阀II 33、电磁阀III34、冷凝器35、限压阀36、电磁阀IV37、电磁阀V38、电磁阀VI39、工质泵III40、工质收集槽II 41、定压汽液分离器I 42、工质混合器I 43、比例阀I 44、电磁阀VII45、电磁阀VIII46、比例阀II47、工质混合器II48、定压汽液分离器II49、单向阀50、加热锅炉51、控制单元52组成,其特征在于低压天然气管路2上设有低压天然气管路进气口1,低压天然气管路2的两端分别与进气单向阀I 6和进气单向阀II24连接;高压天然气管路4上设有高压天然气管路出气口3,高压天然气管路4的两端分别与出气恒压阀I 5和出气恒压阀II 25连接;进气单向阀I 6和出气恒压阀I 5都安装在缸盖组件I 7上;进气单向阀II24和出气恒压阀II25都安装在缸盖组件II 23上;缸盖组件I 7与压缩缸I 8连接;缸盖组件II 23与压缩缸II 22连接;压缩缸I 8通过环形连接体I 11和密封垫I 12与工作缸14内的工作腔连通;环形连接体I 11与工作缸14之间加装密封垫I 12;压缩缸II 22通过环形连接体II 19和密封垫II18与工作缸14内的工作腔连通;环形连接体II 19与工作缸14之间加装密封垫II18;压缩活塞I 9置于压缩缸I 8内部;压缩活塞II 21置于压缩缸II 22内部;压缩活塞I 9与连杆16通过球形铰链连接;压缩活塞II 21与连杆16通过球形铰链连接;动力活塞15与连杆16通过销钉连接;动力活塞15置于工作缸14内部;弹性限位器I 13置于工作缸14内部,弹性限位器I 13的外边缘与工作缸14的外边缘齐平;弹性限位器II 17置于工作缸14内部,弹性限位器II 17外边缘与工作缸14外边缘齐平;活塞位置传感器I 10通过环形连接体I 11和密封垫I 12与工作缸14内部空间连通;活塞位置传感器II 20通过环形连接体II 19和密封垫II18与工作缸14内部空间连通;低压天然气管路2通过单向阀50与加热锅炉51连接;定压汽液分离器II49安装在工作缸14的靠近环形连接体I 11的一侧;工作缸14内部靠近环形连接体I 11的工作腔通过定压汽液分离器II 49与加热锅炉51连接;定压汽液分离器I 42安装在工作缸14的靠近环形连接体II 19的一侧;工作缸14内部靠近环形连接体II 19的工作腔通过定压汽液分离器I 42与加热锅炉51连接;工质储存罐28与工质泵I 29连接;工质泵I 29分别与电磁阀I 30、电磁阀IV37连接;电磁阀I 30、工质收集槽I31、工质泵II 32串联连接;工质泵II 32与比例阀II 47、工质混合器II 48串联连接;工质泵II 32还与电磁阀II33、加热锅炉51串联连接;工质泵II 32还与电磁阀III34、冷凝器35串联连接;冷凝器35和限压阀36连接;限压阀36与工质储存罐28连接;限压阀36还与溢流平衡罐26连接;溢流平衡罐26、回流阀27和工质储存罐28串联连接;电磁阀IV37、工质收集槽II41、工质泵III40串联连接;工质泵III40与比例阀I 44、工质混合器I 43串联连接;工质泵III40还与电磁阀VI39、加热锅炉51串联连接;工质泵III40还与电磁阀V 38、冷凝器35串联连接;加热锅炉51与电磁阀VII45、工质混合器I 43串联连接;加热锅炉51还与电磁阀VIII46、工质混合器II 48串联连接;活塞位置传感器I 10和活塞位置传感器II 20采集的信号向控制单元52传输,工质泵I 29、电磁阀I 30、工质泵II 32、电磁阀II33、电磁阀III34、电磁阀IV37、电磁阀V38、电磁阀VI39、工质泵III40、比例阀I 44、电磁阀VII45、电磁阀VIII46和比例阀II47均由控制单元52控制。
本发明的压缩比由下列公式计算:
ε=p2/p0               (1)
A1/A2=α(p2/p1)        (2)
其中:ε为压缩比,α为大于1.5的常数,p0为压缩缸I(8)或压缩缸II(22)压缩初期的压力,p1为工作缸(14)内部压力,p2为压缩缸I(8)或压缩缸II(22)压缩终了的压力,A1为动力活塞(15)的面积,A2为压缩活塞I(9)或压缩活塞II(21)的面积。
本发明的原理是:低压天然气管路2向压缩缸I 8提供需要压缩的低压天然气,并向加热锅炉51提供燃烧用天然气。工质泵I 29和工质泵III40将工质从工质储存罐28中输送到加热锅炉51中,工质吸热后,形成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过热蒸汽通过工质混合器I 43直接喷入工作缸14内部靠近环形连接体II 19一侧的工作腔中,或者与工质收集槽II 41中的工质按一定的比例在工质混合器I 43中混合后喷入靠近环形连接体II 19一侧的工作腔中,工质膨胀做功,推动动力活塞15向另一侧移动。动动力活塞15通过连杆16带动压缩活塞I 9压缩低压天然气,形成高压天然气,输送至高压天然气管路4中。控制单元52通过活塞位置传感器I 10和活塞位置传感器II 20采集的信号,判断动力活塞15在工作缸14内的位置。当动力活塞15移动至控制单元52内部设定的极限位置时,控制单元52根据喷入工作缸14内部靠近环形连接体II 19一侧工作腔内工质的量,判断出工作后工质的所携带的热量,计算将工作缸14内部工作后的工质变成液态所需要喷入的低温液态工质的量。控制单元52控制相应的电磁阀(电磁阀VI39关闭)开启或者闭合以及比例阀I 44的开度,只向工作缸14内部的靠近环形连接体II 19一侧工作腔喷入经过控制单元52计算的低温工质的量,使做功后的工质降低温度,变成液态;低温工质吸收热量形成不饱和工质,流向工质收集槽II41,为下一个工作循环提供工作用的工质,减少在加热锅炉51中燃料的消耗量。同时低压天然气管路2向压缩缸II22提供需要压缩的低压天然气,控制单元52并向加热锅炉51提供燃烧用天然气。工质泵I 29和工质泵II 32将工质从工质储存罐28中输送到加热锅炉51中,工质吸热后,形成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过热蒸汽通过工质混合器II 48直接喷入工作缸14靠近环形连接体I 11一侧的工作腔中,或者与工质收集槽I 31中的工质按一定的比例在工质混合器I 43中混合后喷入工作缸14内靠近环形连接体I 11一侧的工作腔中,工质膨胀作功,推动动力活塞15向另一侧移动,通过连杆16带动压缩活塞II 21压缩低压天然气,形成高压天然气,输送到高压天然气管路4中。
本发明以有机朗肯循环基本原理为依据,通过改进其基本结构,解决传统朗肯循环过程中工质热量利用率低以及工质的汽化潜热无法利用的难题,能充分利用做功工质的余热和汽化潜热,提高有机朗肯循环的热效率,实现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低温热式燃气型天然气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低压天然气管路进气口、2.低压天然气管路、3.高压天然气管路出气口、4.高压天然气管路、5.出气恒压阀I、6.进气单向阀I、7.缸盖组件I、8.压缩缸I、9.压缩活塞I、10.活塞位置传感器I、11.环形连接体I、12.密封垫I、13.弹性限位器I、14.工作缸、15.动力活塞、16.连杆、17.弹性限位器II、18.密封垫II、19.环形连接体II、20.活塞位置传感器II、21.压缩活塞II、22.压缩缸II、23.缸盖组件II、24.进气单向阀II、25.出气恒压阀II、26.溢流平衡罐、27.回流阀、28.工质储存罐、29.工质泵I、30.电磁阀I、31.工质收集槽I、32.工质泵II、33.电磁阀II、34.电磁阀III、35.冷凝器、36.限压阀、37.电磁阀IV、38.电磁阀V、39.电磁阀VI、40.工质泵III、41.工质收集槽II、42.定压汽液分离器I、43.工质混合器I、44.比例阀I、45.电磁阀VII、46.电磁阀VIII、47.比例阀II、48.工质混合器II、49.定压汽液分离器II、50.单向阀、51.加热锅炉、52.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阐述:本发明基于有机朗肯循环开发的动力活塞式低温热式天然气压缩机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启动阶段、工作阶段、停止阶段。
启动阶段:低压天然气从低压天然气管路进气口1进入低压天然气管路2,低压天然气管路2中的低压天然气通过单向阀50向加热锅炉51提供燃烧用燃料;低压天然气管路2中的低压天然气还通过进气单向阀I 6和缸盖组件I 7向压缩缸I 8提供低压天然气;低压天然气管路2中的低压天然气还通过进气单向阀II24和缸盖组件II23向压缩缸II22提供低压天然气。
控制单元52控制工质泵I 29工作以及电磁阀IV37开启,工质储存罐28中的过冷工质经工质泵I 29、电磁阀IV37进入工质收集槽II 41中,工质收集槽II 41中的工质是过冷工质;此时,控制单元52控制工质泵III40工作、电磁阀VI39开启,工质收集槽II41中的工质经工质泵III40、电磁阀VI39进入加热锅炉51,过冷工质在加热锅炉51中吸热后,成为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控制单元52控制电磁阀VII45开启以及比例阀I 44的开度;工质收集槽II 41中的工质经工质泵III40、比例阀I 44进入工质混合器I 43,同时加热锅炉51中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经电磁阀VII45进入工质混合器I 43,两者在工质混合器I 43中混合后,喷入工作缸14内部靠近环形连接体II 19一侧的工作腔里,高温、高压过热蒸汽在工作腔内部膨胀做功,推动动力活塞15向另一侧移动,动力活塞15通过连杆16带动压缩活塞I 9压缩压缩缸I 8中的低压天然气,形成高压天然气,经缸盖出口组件I 7和出气恒压阀I 5进入高压天然气管路4,通过高压天然气管路出气口3进入天然气压缩罐;同时低压天然气管路2中的低压天然气经进气单向阀II 24和缸盖组件II 23进入压缩缸II 22。控制单元52根据活塞位置传感器I 10和活塞位置传感器II20采集的信号,判断动力活塞15在工作缸14内部的位置,当动力活塞15运行至控制单元52内部设定的极限位置时,控制单元52控制电磁阀VI39关闭以及比例阀I 44的开度,此时只向工作缸14内部靠近环形连接体II 19一侧的工作腔里喷入过冷的工质,由于做功后的工质温度高于喷入工作腔内的过冷工质的温度,因此做功后的工质放热,温度降低,成为液态;喷入工作腔内的过冷工质吸热后成为不饱和工质,这样就可以利用工质的汽化潜热给过冷工质加热,减少下一个工作循环过程中在加热锅炉51中加热工质所用的天然气燃料的消耗量。工作缸14内部靠近环形连接体II 19一侧工作腔内的工质由于变成液态,压力降低,减少了下一个工作循环动力活塞15向该侧移动时的阻力。工作缸14内部靠近环形连接体II 19一侧工作腔内的液态工质通过定压汽液分离器I 42流入工质收集槽II41中,当工作缸14内部靠近环形连接体II 19一侧工作腔内的汽态工质变成液态工质时,控制单元52控制比例阀I 44关闭,工质泵III40停止工作。同时,控制单元52控制电磁阀VI37关闭,电磁阀I 30开启,工质储存罐28中的过冷工质经工质泵I 29、电磁阀I 30进入工质收集槽I 31中,工质收集槽I 31中的工质是过冷工质;此时,控制单元52控制工质泵II 32工作、电磁阀II 33开启,工质收集槽I 31中的过冷工质经工质泵II 32、电磁阀II 33进入加热锅炉51,过冷工质在加热锅炉51中吸热后,成为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控制单元52控制电磁阀VIII46开启以及比例阀II47的开度;工质收集槽I 31中的工质经工质泵II 32、比例阀II 47进入工质混合器II 48,同时加热锅炉51中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经电磁阀VIII46进入工质混合器II48,两者在工质混合器II48中混合后喷入工作缸14内部靠近环形连接体I 11一侧工作腔里,高温、高压的过热工质蒸汽在工作缸14内部靠近环形连接体I 11一侧工作腔内部膨胀做功,推动动力活塞15向另一侧移动,动力活塞15通过连杆16带动压缩活塞II 21压缩压缩缸II 22中的低压天然气,形成高压天然气,经缸盖组件23和出气恒压阀II25进入高压天然气管路4,通过高压天然气管路出气口3进入天然气压缩罐,同时低压天然气管路2中的低压天然气经进气单向阀I 6和缸盖组件I 7进入压缩缸I 8。控制单元52根据活塞位置传感器I 10和活塞位置传感器II20采集的信号,判断动力活塞15在工作缸14内部的位置,当动力活塞15运行至控制单元52内部设定的极限位置时,控制单元52控制电磁阀II 33关闭以及比例阀II47的开度,此时只向工作缸14内部靠近环形连接体I 11一侧的工作腔喷入过冷的工质,由于做功后的工质温度高于喷入工作腔内的过冷工质的温度,因此做功后的工质放热,温度降低,成为液态;喷入工作腔内的过冷工质吸热后成为不饱和工质,这样就可以利用工质的汽化潜热给过冷工质加热,减少下一个工作循环过程中在加热锅炉51中加热工质所用的天然气燃料的消耗量。工作缸14内部靠近环形连接体I 11一侧工作腔内的工质由于变成液态,压力降低,减少了下一个工作循环动力活塞15向该侧移动时的阻力。工作缸14内部靠近环形连接体I 11一侧工作腔内的液态工质通过定压汽液分离器II 49流入工质收集槽I 31中,当工作缸14内部靠近环形连接体I 11一侧工作腔内的汽态工质变成液态工质时,控制单元52控制比例阀II47关闭,工质泵II 32停止工作。
工作阶段:
经启动阶段后,工质收集槽II41收集的工质是吸收热量的不饱和工质;此时,控制单元52控制工质泵III40工作、电磁阀VI39开启,工质收集槽II 41中的不饱和工质经工质泵III40、电磁阀VI39进入加热锅炉51,不饱和工质在加热锅炉51中吸热后,成为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控制单元52控制电磁阀VII45开启以及比例阀I 44的开度,工质收集槽II41中的工质经工质泵III40、比例阀I 44进入工质混合器I 43;同时加热锅炉51中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经电磁阀VII45进入工质混合器I 43,两者在工质混合器I 43中混合后喷入工作缸14内部靠近环形连接体II 19一侧的工作腔里,高温、高压的过热工质蒸汽在工作腔内部膨胀做功,推动动力活塞15向另一侧移动;动力活塞15通过连杆16带动压缩活塞I 9压缩压缩缸I 8中的低压天然气,形成高压天然气,经缸盖组件I 7和出气恒压阀I 5进入高压天然气管路4,通过高压天然气管路出气口3进入天然气压缩罐,同时低压天然气管路2中的低压天然气经进气单向阀II 24和缸盖组件II 23进入压缩缸II 22。
接下来整个系统的工作过程与启动阶段相对应的工作过程完全一致,直到工作缸14内部靠近环形连接体II 19一侧工作腔内的工质成为液态并通过定压汽液分离器I 42流入工质收集槽II 41中,工质泵III40停止工作为止,节能原理也完全一致。
工作缸14内部靠近环形连接体II 19一侧工作腔内的工质由于变成液态,压力降低,减少动力活塞15向右移动时的阻力。工作缸14内部靠近环形连接体II 19一侧工作腔内的液态工质流入工质收集槽II 41中,当工作缸14内部靠近环形连接体II 19一侧工作腔内的汽态工质变成液态工质时,控制单元52控制比例阀I 44关闭,工质泵III40停止工作。同时,控制单元52控制工质泵II 32工作、电磁阀II 33开启,工质收集槽I 31中的不饱和工质经工质泵II 32、电磁阀II 33进入加热锅炉51,不饱和工质在加热锅炉51中吸热后,成为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控制单元52控制电磁阀VIII46开启以及比例阀II47的开度,工质收集槽I 31中的不饱和工质经工质泵II 32、比例阀II 47进入工质混合器II 48;同时加热锅炉51中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经电磁阀VIII46进入工质混合器II48,两者在工质混合器II48中混合后喷入工作缸14内部的靠近环形连接体11一侧的工作腔里,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在工作缸14内部的靠近环形连接体11一侧工作腔内部膨胀做功,推动动力活塞15向另一侧移动,动力活塞15通过连杆16带动压缩活塞II21压缩压缩缸II22中的低压天然气,形成高压天然气,经出缸盖组件II23和出气恒压阀II25进入高压天然气管路4,通过高压天然气管路出气口3进入天然气压缩罐;同时低压天然气管路2中的低压天然气经进气单向阀I 6和缸盖组件I 7进入压缩缸I 8。控制单元52根据活塞位置传感器I 10和活塞位置传感器II20采集的信号,判断动力活塞15在工作缸14内部的位置。当动力活塞15运行至控制单元52内部设定的极限位置时,控制单元52控制电磁阀II 33关闭,此时只向工作缸14内部靠近环形连接体11一侧的工作腔喷入低温不饱和工质。
接下来整个系统的工作过程与启动阶段相对应的工作过程完全一致,直到工作缸14内部靠近环形连接体I 11一侧工作腔内的工质成为液态并通过定压汽液分离器II49流入工质收集槽I 31中,工质泵II 32停止工作为止,节能原理也完全一致。
在工作阶段中,由于工质收集槽I 31和工质收集槽II 41中的不饱和工质喷入工作缸14内部时不断吸收热量,工质收集槽I 31和工质收集槽II 41内的工质温度会不断升高。当工质收集槽I 31中的工质温度达到工质的沸点时,控制单元52控制电磁阀III34开启以及工质泵II 32运转,工质收集槽I 31中的工质经工质泵II 32、电磁阀III34流入冷凝器35中。同理,当工质收集槽II41中的工质温度达到工质的沸点时,控制单元52控制电磁阀V38开启以及工质泵III40运转,工质收集槽II41中的工质经工质泵III40、电磁阀V38流入冷凝器35中。工质在冷凝器35中散热后温度降低,直到成为过冷工质;过冷工质经限压阀36流入工质储存罐28中。在工质回流管路中设置0.2MPa的限压阀36,保证冷凝相变可靠性。限压阀36上布置溢流平衡罐26,收集溢出工质。当系统工作正常时,打开回流阀27将液态工质补充至工质储存罐28中。
上述的工作过程是一个工作循环,在正常的工作过程中,潜能利用式自由活塞有机郎肯循环天然气压缩装置不断重复上述的工作循环,实现压缩低压天然气的过程。
在工作阶段中,控制单元52要实时检测工质收集槽31和工质收集槽41中工质的量,及时保证系统正常工作所需要的工质。
安装弹性限位器I 13和弹性限位器II 17的目的是当控制单元52对动力活塞15的位置检测不准确时,即动力活塞15越过控制单元52内部设定的极限位置时,弹性限位器I 13和弹性限位器II 17可以吸收动力活塞15的动能,避免动力活塞15通过连杆16带动压缩活塞I 9挤压缸盖组件I 7,或者避免动力活塞15通过连杆16带动压缩活塞II 21挤压缸盖组件II 23,使整个装置受到损坏。
停止阶段:当潜能利用式自由活塞有机郎肯循环天然气压缩装置停止工作时,控制单元52控制工质泵II 32、工质泵III40运转,以及电磁阀III34和电磁阀V 38开启,工质收集槽I31中的不饱和工质经工质泵II 32、电磁阀III34进入冷凝器35中;工质收集槽II 41中的工质经工质泵III40、电磁阀V 38进入冷凝器35中;工质从冷凝器35流入工质储存罐28中的过程以及限压阀36的作用与工作阶段相对应的过程和限压阀36的作用完全一致。
上述的工作过程是一个工作循环,在正常的工作过程中,潜能利用式自由活塞有机郎肯循环天然气压缩装置不断重复上述的工作循环,实现压缩低压天然气的过程。
本发明还可应用于压缩空气以及其他的可压缩气体;潜能利用式自由活塞有机郎肯循环天然气压缩装置压缩天然气的压缩比可通过改变动力活塞15和压缩活塞(压缩活塞I 9和压缩活塞II 21)的面积来实现,压缩比由下列公式计算:
ε=p2/p0             (1)
A1/A2=α(p2/p1)      (2)
其中:ε为压缩比,α为大于1.5的常数,p0为压缩缸I(8)或压缩缸II(22)压缩初期的压力,p1为工作缸(14)内部压力,p2为压缩缸I(8)或压缩缸II(22)压缩终了的压力,A1为动力活塞(15)的面积,A2为压缩活塞I(9)或压缩活塞II(21)的面积。

Claims (2)

1.一种潜能利用式自由活塞有机郎肯循环天然气压缩装置,由低压天然气管路进气口(1)、低压天然气管路(2)、高压天然气管路出气口(3)、高压天然气管路(4)、出气恒压阀Ⅰ(5)、进气单向阀Ⅰ(6)、缸盖组件Ⅰ(7)、压缩缸Ⅰ(8)、压缩活塞Ⅰ(9)、活塞位置传感器Ⅰ(10)、环形连接体Ⅰ(11)、密封垫Ⅰ(12)、弹性限位器Ⅰ(13)、工作缸(14)、动力活塞(15)、连杆(16)、弹性限位器Ⅱ(17)、密封垫Ⅱ(18)、环形连接体Ⅱ(19)、活塞位置传感器Ⅱ(20)、压缩活塞Ⅱ(21)、压缩缸Ⅱ(22)、缸盖组件Ⅱ(23)、进气单向阀Ⅱ(24)、出气恒压阀Ⅱ(25)、溢流平衡罐(26)、回流阀(27)、工质储存罐(28)、工质泵Ⅰ(29)、电磁阀Ⅰ(30)、工质收集槽Ⅰ(31)、工质泵Ⅱ(32)、电磁阀Ⅱ(33)、电磁阀Ⅲ(34)、冷凝器(35)、限压阀(36)、电磁阀Ⅳ(37)、电磁阀Ⅴ(38)、电磁阀Ⅵ(39)、工质泵Ⅲ(40)、工质收集槽Ⅱ(41)、定压汽液分离器Ⅰ(42)、工质混合器Ⅰ(43)、比例阀Ⅰ(44)、电磁阀Ⅶ(45)、电磁阀Ⅷ(46)、比例阀Ⅱ(47)、工质混合器Ⅱ(48)、定压汽液分离器Ⅱ(49)、单向阀(50)、加热锅炉(51)、控制单元(52)组成,其特征在于低压天然气管路(2)上设有低压天然气管路进气口(1),低压天然气管路(2)的两端分别与进气单向阀Ⅰ(6)和进气单向阀Ⅱ(24)连接;高压天然气管路(4)上设有高压天然气管路出气口(3),高压天然气管路(4)的两端分别与出气恒压阀Ⅰ(5)和出气恒压阀Ⅱ(25)连接;进气单向阀Ⅰ(6)和出气恒压阀Ⅰ(5)都安装在缸盖组件Ⅰ(7)上;进气单向阀Ⅱ(24)和出气恒压阀Ⅱ(25)都安装在缸盖组件Ⅱ(23)上;缸盖组件Ⅰ(7)与压缩缸Ⅰ(8)连接;缸盖组件Ⅱ(23)与压缩缸Ⅱ(22)连接;压缩缸Ⅰ(8)通过环形连接体Ⅰ(11)和密封垫Ⅰ(12)与工作缸(14)内的工作腔连通;环形连接体Ⅰ(11)与工作缸(14)之间加装密封垫Ⅰ(12);压缩缸Ⅱ(22)通过环形连接体Ⅱ(19)和密封垫Ⅱ(18)与工作缸(14)内的工作腔连通;环形连接体Ⅱ(19)与工作缸(14)之间加装密封垫Ⅱ(18);压缩活塞Ⅰ(9)置于压缩缸Ⅰ(8)内部;压缩活塞Ⅱ(21)置于压缩缸Ⅱ(22)内部;压缩活塞Ⅰ(9)与连杆(16)通过球形铰链连接;压缩活塞Ⅱ(21)与连杆(16)通过球形铰链连接;动力活塞(15)与连杆(16)通过销钉连接;动力活塞(15)置于工作缸(14)内部;弹性限位器Ⅰ(13)置于工作缸(14)内部,弹性限位器Ⅰ(13)的外边缘与工作缸(14)的外边缘齐平;弹性限位器Ⅱ(17)置于工作缸(14)内部,弹性限位器Ⅱ(17)外边缘与工作缸(14)外边缘齐平;活塞位置传感器Ⅰ(10)通过环形连接体Ⅰ(11)和密封垫Ⅰ(12)与工作缸(14)内部空间连通;活塞位置传感器Ⅱ(20)通过环形连接体Ⅱ(19)和密封垫Ⅱ(18)与工作缸(14)内部空间连通;低压天然气管路(2)通过单向阀(50)与加热锅炉(51)连接;定压汽液分离器Ⅱ(49)安装在工作缸(14)的靠近环形连接体Ⅰ(11)的一侧;工作缸(14)内部靠近环形连接体Ⅰ(11)的工作腔通过定压汽液分离器Ⅱ(49)与加热锅炉(51)连接;定压汽液分离器Ⅰ(42)安装在工作缸(14)的靠近环形连接体Ⅱ(19)的一侧;工作缸(14)内部靠近环形连接体Ⅱ(19)的工作腔通过定压汽液分离器Ⅰ(42)与加热锅炉(51)连接;工质储存罐(28)与工质泵Ⅰ(29)连接;工质泵Ⅰ(29)分别与电磁阀Ⅰ(30)、电磁阀Ⅳ(37)连接;电磁阀Ⅰ(30)、工质收集槽Ⅰ(31)、工质泵Ⅱ(32)串联连接;工质泵Ⅱ(32)与比例阀Ⅱ(47)、工质混合器Ⅱ(48)串联连接;工质泵Ⅱ(32)还与电磁阀Ⅱ(33)、加热锅炉(51)串联连接;工质泵Ⅱ(32)还与电磁阀Ⅲ(34)、冷凝器(35)串联连接;冷凝器(35)和限压阀(36)连接;限压阀(36)与工质储存罐(28)连接;限压阀(36)还与溢流平衡罐(26)连接;溢流平衡罐(26)、回流阀(27)和工质储存罐(28)串联连接;电磁阀Ⅳ(37)、工质收集槽Ⅱ(41)、工质泵Ⅲ(40)串联连接;工质泵Ⅲ(40)与比例阀Ⅰ(44)、工质混合器Ⅰ(43)串联连接;工质泵Ⅲ(40)还与电磁阀Ⅵ(39)、加热锅炉(51)串联连接;工质泵Ⅲ(40)还与电磁阀Ⅴ(38)、冷凝器(35)串联连接;加热锅炉(51)与电磁阀Ⅶ(45)、工质混合器Ⅰ(43)串联连接;加热锅炉(51)还与电磁阀Ⅷ(46)、工质混合器Ⅱ(48)串联连接;活塞位置传感器Ⅰ(10)和活塞位置传感器Ⅱ(20)采集的信号向控制单元(52)传输,工质泵Ⅰ(29)、电磁阀Ⅰ(30)、工质泵Ⅱ(32)、电磁阀Ⅱ(33)、电磁阀Ⅲ(34)、电磁阀Ⅳ(37)、电磁阀Ⅴ(38)、电磁阀Ⅵ(39)、工质泵Ⅲ(40)、比例阀Ⅰ(44)、电磁阀Ⅶ(45)、电磁阀Ⅷ(46)和比例阀Ⅱ(47)均由控制单元(52)控制。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能利用式自由活塞有机郎肯循环天然气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压缩比由下列公式计算:
ε=p2/p0     (1)
A1/A2=α(p2/p1)    (2)
其中:ε为压缩比,α为大于1.5的常数,p0为压缩缸Ⅰ(8)或压缩缸Ⅱ(22)压缩初期的压力,p1为工作缸(14)内部压力,p2为压缩缸Ⅰ(8)或压缩缸Ⅱ(22)压缩终了的压力,A1为动力活塞(15)的面积,A2为压缩活塞Ⅰ(9)或压缩活塞Ⅱ(21)的面积。
CN201210003751.XA 2012-01-03 2012-01-03 潜能利用式自由活塞有机郎肯循环天然气压缩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367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03751.XA CN102536741B (zh) 2012-01-03 2012-01-03 潜能利用式自由活塞有机郎肯循环天然气压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03751.XA CN102536741B (zh) 2012-01-03 2012-01-03 潜能利用式自由活塞有机郎肯循环天然气压缩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36741A CN102536741A (zh) 2012-07-04
CN102536741B true CN102536741B (zh) 2014-06-11

Family

ID=46344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0375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36741B (zh) 2012-01-03 2012-01-03 潜能利用式自由活塞有机郎肯循环天然气压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367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6827B (zh) * 2012-10-17 2015-06-10 吉林大学 潜能利用式自由活塞有机朗肯循环能量转化装置
CN103982260B (zh) * 2014-05-30 2015-05-13 吉林大学 一种单轴功元件有机朗肯循环低品质能源利用装置
CN105422182B (zh) * 2015-12-13 2018-06-29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自由活塞膨胀/压缩机-直线电机的增压系统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031631A1 (de) * 1980-08-22 1982-04-01 Rolf Dr.-Ing. 4200 Oberhausen Noack Waermepumpe mit mechanischem antrieb
US4783961A (en) * 1987-06-16 1988-11-15 Walters Randall W Natural gas pressure differential energy recovery system
JP2000199685A (ja) * 1998-12-28 2000-07-18 Sumitomo Metal Ind Ltd 気体排熱の回収装置
CN1494648A (zh) * 2001-12-03 2004-05-05 ������������ʽ���� 排热回收系统
PT103924B (pt) * 2008-01-08 2009-10-12 David Carlos Matos De Matos Motor de calor com recuperação do calor sensível e do calor latente
CN201568260U (zh) * 2009-09-04 2010-09-01 良品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空气压缩机系统的废热回收系统
CN101832158A (zh) * 2010-03-17 2010-09-15 昆明理工大学 水蒸汽-有机朗肯复叠式动力循环发电系统及方法
WO2010145001A1 (en) * 2009-06-16 2010-12-23 Cold Power Systems Inc. Energy transfer machines
CN201810420U (zh) * 2010-09-20 2011-04-27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余热能量回收装置
CN202493395U (zh) * 2012-01-03 2012-10-17 吉林大学 潜能利用式自由活塞有机郎肯循环天然气压缩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031631A1 (de) * 1980-08-22 1982-04-01 Rolf Dr.-Ing. 4200 Oberhausen Noack Waermepumpe mit mechanischem antrieb
US4783961A (en) * 1987-06-16 1988-11-15 Walters Randall W Natural gas pressure differential energy recovery system
JP2000199685A (ja) * 1998-12-28 2000-07-18 Sumitomo Metal Ind Ltd 気体排熱の回収装置
CN1494648A (zh) * 2001-12-03 2004-05-05 ������������ʽ���� 排热回收系统
PT103924B (pt) * 2008-01-08 2009-10-12 David Carlos Matos De Matos Motor de calor com recuperação do calor sensível e do calor latente
WO2010145001A1 (en) * 2009-06-16 2010-12-23 Cold Power Systems Inc. Energy transfer machines
CN201568260U (zh) * 2009-09-04 2010-09-01 良品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空气压缩机系统的废热回收系统
CN101832158A (zh) * 2010-03-17 2010-09-15 昆明理工大学 水蒸汽-有机朗肯复叠式动力循环发电系统及方法
CN201810420U (zh) * 2010-09-20 2011-04-27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余热能量回收装置
CN202493395U (zh) * 2012-01-03 2012-10-17 吉林大学 潜能利用式自由活塞有机郎肯循环天然气压缩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36741A (zh) 2012-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28200B (zh) 一种适用于低温环境的空气源热泵高温热水系统
CN105402926A (zh) 一种冷电联供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制冷、发电及冷电联供方法
CN102536741B (zh) 潜能利用式自由活塞有机郎肯循环天然气压缩装置
CN108426370A (zh) 一种废热回收型家用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及制热、除霜方法
CN104712403A (zh) 超临界蓄热式有机朗肯循环尾气余热综合利用装置
CN102563947B (zh) 一种热管热泵组合型制冷装置
CN2916522Y (zh) 低温水直燃单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
CN204476527U (zh) 超临界蓄热式有机朗肯循环尾气余热综合利用装置
CN103982260B (zh) 一种单轴功元件有机朗肯循环低品质能源利用装置
CN109028269A (zh) 一种吸收式热泵机组及回收低温水源余热的供热系统
CN202493395U (zh) 潜能利用式自由活塞有机郎肯循环天然气压缩装置
CN205174919U (zh) 用于轻烃回收的油田废热驱动的氨水吸收式制冷机
CN108120039A (zh) 停机后压缩机吸排气压力快速平衡的热泵循环
CN2909113Y (zh) 低温水/蒸汽单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CN203572022U (zh) 一种空气能热泵
CN206207774U (zh) 停机后压缩机吸排气压力快速平衡的热泵循环
CN203835477U (zh) 一种单轴功元件有机朗肯循环低品质能源利用装置
CN202109702U (zh) 火力发电厂水源热泵系统
CN204665744U (zh) 带热回收的电制冷联合蓄热电锅炉装置
CN203980711U (zh) 一种适用于船舶机舱的高效制冷装置
CN202947387U (zh) 热回收系统
CN203163338U (zh) 一种防爆油温控制机
CN103512271B (zh) 带烟气换热器的直燃三用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CN208238249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
CN205807905U (zh) 一种提高出水温度的水源热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1

Termination date: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