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21976B - 一种综合客运枢纽的客流识别与诱导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综合客运枢纽的客流识别与诱导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21976B
CN102521976B CN201110417751.XA CN201110417751A CN102521976B CN 102521976 B CN102521976 B CN 102521976B CN 201110417751 A CN201110417751 A CN 201110417751A CN 102521976 B CN102521976 B CN 1025219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enger flow
information
flow
passenger
network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1775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21976A (zh
Inventor
郭亚中
季锦章
肖全
臧正保
戴鹏飞
施展
明小梅
王慧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Design Group Beijing Civil Aviatio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41775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219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21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219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219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219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客运枢纽的客流识别与诱导方法及系统,其中识别与诱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综合客运枢纽中的场站出入口分别进行编号;将每个分叉节点的每一个分叉通道作为一个网元并编号,相邻节点公用的分叉通道使用同一个编号;每个网元内安装客流设备,并安装信息板;在信息板上发布出口直行距离值以及导向信息,当客流识别设备识别出客流的主要趋向时,则优先发布相邻的网元导向信息,疏导客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每个网元设置信息板发布当前网元到下一个网元的导向信息,把所有出口路径变成相邻网元之间的简单导向信息,提供了对目的地的准确识别、明确了客流趋向,导向方式简易清楚,可以有效地减少人员的滞留以及阻塞。

Description

一种综合客运枢纽的客流识别与诱导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交通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客流识别与诱导的方法和系统,尤其是涉及综合客运枢纽等公众密集型区域的内部信息公告服务和诱导。目前,在综合客运枢纽、大型场站等场所已有的信息发布系统并不具备诱导功能,该发明具备客流识别和诱导功能,可满足公众在综合客运枢纽内的出行需求。
背景技术
智能交通系统是对通信、控制、信息处理和发布技术在运输系统中集成应用的统称,这种集成应用产生的综合效益主要体现在挽救生命、时间和金钱的节省、能耗的降低以及改善环境等方面。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智能交通正将研究重点转向服务和管理。加强服务和管理方面先进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以节能减排、提高效能为目标,是发展智能交通运输的重要使命之一。
智能交通发展的目标也因此成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趋势和重要内容。美国于1990年开始建立ATPS,该系统的目标是通过先进的信息发布技术,高效率的使用汽车,为出行者提供多种技术服务。欧洲将信息提供最小化和采集最大化作为研究的目标,将提供多样化的信息作为五年内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国内,各地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正在建立,更多的电子站牌、信息发布系统正在陆续建立起来。可提供更多数量和多样的信息服务,出行者和管理者可以在考虑诸如交通状况、服务可靠性、可能影响旅行时间的道路养护和建设工作及影响道路网与安全的天气状况等因素基础上,最终做出基于拥有充分信息的决定。
当多种交通工具在同一区域内可以同时换乘时,借各种诱导标志是完成顺利换乘的重要条件。日本换乘站的各类诱导标识和导向系统,可较好的指示换乘与人流的有序移动。在台北新火车站内设置了一套完整而明确美观的“进出动线系统”,用不同的颜色区分,指导人流循线出入。国内对出行诱导的研究并不多,有的只是通过改变道路或标记颜色进行的诱导,大多数综合客运枢纽中并没有建设信息发布及诱导系统。作为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的关键,通过研究枢纽内的客流识别和诱导,实现提供全方位信息的研究刚刚起步。
综合交通枢纽的诱导已由静态诱导发展至动态诱导阶段,静态诱导的思路是从乘客的需求特征入手,以出行者为轴心开展设计,使出行者能方便、快捷、有效地获取交通信息,确保乘客清晰枢纽换乘系统的平面布局,准确引导乘客的路径,减少不必要滞留,节约换乘时间。作为静态导向设施要求设置在明显处,其发布信息应该完整清晰、易懂;换乘通道的诱导信息应按规律布设,连续诱导的形式;站厅内的静态诱导信息则主要用于避免乘客长时间滞留,其提供的内容应具有针对性、易读性和醒目性。动态诱导主要用于枢纽的换乘,许多枢纽应用能够快速刷新的电子信息牌为乘客提供车辆状态,但由于动态信息具有容量大、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同时,动态信息应确保内容的准确、有效、信息更新周期需要结合车辆运行状态、换乘者对信息变化的感知能力及换乘行为模式来确定,乘客的拥挤程度及运行特征等实时诱导信息很难发布。
针对综合客运枢纽目前出现的诱导及信息发布系统,主要是综合客运枢纽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环形线圈检测技术、视频分析检测技术、车牌检测与识别技术、SCATS系统数据分析检测等多种技术,采集枢纽出入的各种信息,利用信息融合处理功能,采用通过数量的状态检测模型、交通事件检测模型,系统能够准确,快速地检测拥挤与确认拥挤类型,实现全程客流诱导功能。综合客运枢纽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在综合客运枢纽对外的交通,主要是对其趋势进行预测,并没有综合客运枢纽内的客流识别、疏导及诱导功能。在应用中,通常用于对内部客流识别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但诱导的方法和手段并不充分。目前,枢纽内的客流识别主要基于两种原理,一是设置客流识别的视频检测设备;二是设置客流识别的激光断面扫描设备。对于场站等大型场所,有一种思路是将门票或车票上安装RFID标签,进行区域内主动统计RFID标签的数量,确定客流数量,该方法主要用于客流统计,如果能够利用识别卡号就是可以具备趋势分析和诱导功能。
为了解决乘客拥挤程度、运行特征难于获取的难题,有一种研究思路是加强管理,通过管理降低拥挤程度,获取运行特征。吉林大学杨兆升教授提出一种依托目前道路交通控制中心,进行交通流诱导与控制的协同,但该方法数据源于红绿灯等控制信息,无法用于综合客运枢纽。Belletal提出交通流最佳路径诱导和交通控制协同的机制,该方法在用于综合客运枢纽时,并没有提供对交通流趋向的确定方法,其数据来源依然是基于经验的OD确定方法。
专利文献:已有的专利中,有的利用视频图像的处理确定密集客流的程度,实现对客流计数和行人步行速度,该方法要求在客流通道上方安装视频采集设备,且分析算法复杂;有的专利通过量化步行空间和服务水平,提出对综合客运枢纽的安全评价进行分析,确定安全等级;有的专利提出一种铁路客运站出站旅客交通诱导系统,包括出站通道顶部间隔悬挂的多个信息提示板、出口通道两侧的多个信息扩展区内的换乘数字地图和信息查询机以及出站通道内的信息诱导标识子系统,不具备识别功能;有的专利提供一种综合客运枢纽行人彩色导向标识设置方法,将行人彩色导向标识包括综合客运枢纽空间彩色图形标识和方向诱导彩色箭头标识。
综上所述,国内现有的综合交通枢纽仅是利用标识进行的区分,不具备客流识别和诱导功能。因此,影响了出行效率和乘车秩序把握。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目前,在综合客运枢纽的大型场站内,对客流识别与诱导,并无统一、有效的方式,并且没有专用于综合客运枢纽和大型场站的客流识别与诱导系统。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实际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导向明确且能对客流识别并具有疏导作用的综合客运枢纽的客流识别与诱导方法及系统。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综合客运枢纽的客流识别与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综合客运枢纽中的场站出入口分别进行编号;
2)将枢纽内部每个分叉节点的每一个分叉通道作为一个网元并编号,相邻节点公用的分叉通道使用同一个编号;
3)每个网元内安装用于识别客流流量以及客流趋向的客流设备,并安装信息板,同时对每个网元设置确定的流量阈值;
4)在上述信息板上发布每一出口直行距离值以及左转、右转或直行的导向信息,其中距离值为相邻两个网元之间的距离,左转、右转或直行信息为相邻两网元的方位信息;
5)当客流识别设备识别当前客流流量超过流量阈值,则进一步识别该网元内客流进方向上的流量和出方向上的流量,当进方向上的流量大于出方向上的流量,则导引客流到出方向的相邻网元。
一种综合客运枢纽的客流识别与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客流识别设备和信息发布屏部分,其中,客流识别设备包括:
一客流触发模块,用于识别客流方向及计数;
一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的客流触发模块采集的客流信息并发送至控制单元;
一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信息接收模块的客流信息,并提供优先权;
一信息接口模块,用于向信息发布屏传输控制单元发出的导向信息;
以及一存储模块,与所述的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存储客流信息。
所述的客流触发模块由微波传感器和视频采集仪组成,所述的微波传感器发出触发信号;所述的视频采集仪采集图像,并对比分析,获得客流趋向及流量等信息。
其中,信息发布屏部分包括一显示屏,显示控制单元发出的导向信息。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的客流识别与诱导系统,首先对客运枢纽划分网元,并在每个网元设置信息板发布当前网元到下一个网元的导向信息,把所有出口路径变成相邻网元之间的简单导向信息,提供了对目的地的准确识别、客流趋向的明确,导向功能更加容易清楚,可以有效地减少人员的滞留以及阻塞。
同时,本发明识别与诱导系统还对每个网元的流量设定阈值,并针对超阈值的流量,通过流向的比较引导单方向的客流到相反的相邻网元,极大了减少了人员的阻塞,提高了安全性能。
有用性能的出现,增加多个信息板,或手持机,与客流识别设备交互,实现了对乘客在场站及枢纽内的快速定位,明确了主要客流的趋向,提高了综合客运枢纽的信息服务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发明客流识别与诱导系统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2是一个客运枢纽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是图2是客运枢纽网元的划分示意图。
图4是对客运枢纽A出口到D出口的导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客流设备的构成:客流触发模块,识别客流及计数;信息收发模块;控制单元;存储模块;电源模块等。其中,客流触发模块由微波传感器和视频共同构成,微波传感器负责发出触发信号,视频开始连续采集图像,并对比,确定行人数量及走向。
信息发布屏为LED形式的条状屏,根据行人走向滚动播放诱导信息。
1、综合交通枢纽的系统实现
以某平面布设的综合交通枢纽为例说明,如图2所示:
1)将综合客运枢纽的出入口编号A、B、C、D、E、F;
2)将枢纽或场站内的通道、走廊等划分网元,并编号1、2、……、15,参见图3;
3)明确相邻网元;
网元1,相邻网元2和网元4。
网元3,相邻网元2和网元5。
……
网元15,相邻网元14、网元13和网元11。
4)每个网元内安装客流设备。
如从A入口进入,网元1安装的信息板,离网元间的距离已知,则各位置的信息板分别显示;
B出口,10米左转;
C出口,10米左转;
D出口,25米直行;
E出口,25米直行;
F出口,15米右转。
5)乘客将目的地输入查询终端,查询终端显示。
如A进D出,如图4所示,则依此经过网元1、网元2、网元3、网元5、网元6、网元7、网元8、网元10以及网元12。
6)乘客进入后的信息板,显示:
如从A入口进入,D出口出:
1号信息板,D出口,25米直行;
2号信息板,D出口,15米直行;
3号信息板,D出口,5米左转;
5号信息板,D出口,40米直行;
6号信息板,D出口,5米左转;
7号信息板,D出口,10米直行;
8号信息板,D出口,5米左转;
10号信息板,D出口,20米直行;
12号信息板,D出口,5米右转。
7)客流设备具备计数功能,当某一网元内的客流设备计数,超过一定阈值时,则进一步识别该网元内客流进方向上的流量和出方向上的流量,当进方向上的流量大于出方向上的流量,则导引客流到出方向的相邻网元。
如在网元7中,如果在2分钟内客流检测统计数量超过50(50人为该网元的阈值)人,此时,则继续对该网元进出方向的流量再做判断,以网元6到网元7的方向为进,网元8到网元7的方向为出,当进的客流大于出的客流,则引导网元6的客流分流至网元5、网元4或者网元9等相邻的网元。
客流设备的构成:客流触发模块,用于识别客流及计数;信息收发模块;控制单元;存储模块;电源模块等。
客流触发模块,由YTMW8631微波传感器和HIKVISION的DS-2DF1-6XY系列网络高速智能球型摄像机共同构成,微波传感器发出触发信号,视频连续采集,通过网线传回存储模块或外接存储单元。
信息发布屏为LED形式的条状屏。

Claims (4)

1.一种用于综合客运枢纽的客流识别与诱导的系统,其中进行客流识别与诱导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综合客运枢纽中的场站出入口进行编号(A、B、C、D、E、F…);
2)将枢纽内部每个分叉节点的每一个分叉通道作为一个网元并编号(1、2、3、4、5、…9、10、11、12..),相邻节点公用的分叉通道使用同一个编号;
3)每个网元内安装用于识别客流流量以及客流趋向的客流识别设备,并安装信息发布屏,同时对每个网元设流量阈值;
4)在上述信息发布屏上发布每一出口直行距离值以及左转、右转或直行的导向信息,其中距离值为相邻两个网元之间的距离,左转、右转或直行信息为相邻两网元的方位信息,当客流识别设备识别的客流流量超过流量阈值,则导引客流到相邻的网元;
5)当客流识别设备识别当前客流流量超过流量阈值,则进一步识别该网元内客流进方向上的流量和出方向上的流量,当进方向上的流量大于出方向上的流量,则导引客流到出方向的相邻网元;
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一客流识别设备和信息发布屏,其中客流识别设备包括:
一客流触发模块,用于识别客流方向及计数;
一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的客流触发模块采集的客流信息,并发送至控制单元;
一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信息接收模块发送的客流信息,并提供优先权;
一信息接口模块,用于向信息发布屏传输控制单元发出的导向信息;
以及一存储模块,与所述的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存储客流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外接存储单元,该外接存储单元与所述的控制单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客流触发模块由微波传感器和视频采集仪组成,所述的微波传感器发出触发信号;所述的视频采集仪采集图像,并对比分析,获得客流流量及客流趋向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息发布屏包括一显示屏,用于显示控制单元发出的导向信息。
CN201110417751.XA 2011-12-14 2011-12-14 一种综合客运枢纽的客流识别与诱导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25219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17751.XA CN102521976B (zh) 2011-12-14 2011-12-14 一种综合客运枢纽的客流识别与诱导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17751.XA CN102521976B (zh) 2011-12-14 2011-12-14 一种综合客运枢纽的客流识别与诱导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21976A CN102521976A (zh) 2012-06-27
CN102521976B true CN102521976B (zh) 2014-08-27

Family

ID=46292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17751.XA Active CN102521976B (zh) 2011-12-14 2011-12-14 一种综合客运枢纽的客流识别与诱导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219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1668B (zh) * 2014-06-26 2016-03-09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公共交通供需状态检测与预测系统及方法
CN106887146B (zh) * 2017-04-01 2019-09-03 北京广育德视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导向标识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与导向标识系统
CN111996947A (zh) * 2020-08-13 2020-11-27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机场综合交通枢纽潮汐性客流智能移动人流隔断系统
CN113378366B (zh) * 2021-06-03 2023-08-18 北京建筑大学 一种综合客运枢纽导向标识导向信息布设方法
CN114255585B (zh) * 2021-12-07 2023-12-22 广东惠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5g基站的目标区域人群导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1857A (zh) * 2005-12-30 2007-07-04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路径引导系统及方法
JP2008056086A (ja) * 2006-08-31 2008-03-13 Toshiba Corp 航空灯火管制卓
CN101144722A (zh) * 2006-09-05 2008-03-19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便携式定位导航系统
CN101727794A (zh) * 2008-10-13 2010-06-09 张惠刚 商场购物导图与商品广告一体化的购销、广告商业模式
CN101872545A (zh) * 2010-06-30 2010-10-27 武汉理工大学 铁路客运站出站旅客交通诱导系统
CN101944289A (zh) * 2010-08-31 2011-01-12 中山大学 一种地铁乘客疏导管理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1968897A (zh) * 2010-09-10 2011-02-09 哈尔滨工业大学 综合客运枢纽行人彩色导向标识设置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1857A (zh) * 2005-12-30 2007-07-04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路径引导系统及方法
JP2008056086A (ja) * 2006-08-31 2008-03-13 Toshiba Corp 航空灯火管制卓
CN101144722A (zh) * 2006-09-05 2008-03-19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便携式定位导航系统
CN101727794A (zh) * 2008-10-13 2010-06-09 张惠刚 商场购物导图与商品广告一体化的购销、广告商业模式
CN101872545A (zh) * 2010-06-30 2010-10-27 武汉理工大学 铁路客运站出站旅客交通诱导系统
CN101944289A (zh) * 2010-08-31 2011-01-12 中山大学 一种地铁乘客疏导管理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1968897A (zh) * 2010-09-10 2011-02-09 哈尔滨工业大学 综合客运枢纽行人彩色导向标识设置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21976A (zh) 2012-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14641B (zh) 一种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02622871B (zh) 智能停车场公共服务系统的工作方法
CN201489666U (zh) 基于无线技术的超低功耗停车场车位信息采集和管理系统
CN102521976B (zh) 一种综合客运枢纽的客流识别与诱导方法及系统
CN204596177U (zh) 基于云平台的停车管理系统
CN203552312U (zh) 一种智能停车管理系统
CN101635090A (zh) 一种停车诱导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6128130B (zh) 基于地磁车辆检测器的施工区运行状态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3383811A (zh) 基于gid的智能交通解决方案
CN201918030U (zh) 一种停车场停车管理系统
CN202534162U (zh) 智能停车场公共服务系统
CN102637365A (zh) 利用i-RFID技术实现城市交通智能化的系统和方法
CN102800212B (zh) 一种物联网环境下的智能泊车系统
CN103295416A (zh) 车辆引导方法及系统
CN112927549A (zh) 隧道车辆智能调度指挥系统
CN107180403A (zh) 一种公共交通客流量统计管理方法及系统
Huang Research on internet of vehicle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CN104594147A (zh) 一种用于环形快速路网的新型快速公交系统
CN103473820A (zh) 基于续接式处理的自由流电子不停车收费车道系统及方法
CN205788801U (zh) 一种智慧停车停车场信息数据采集设备
CN111071298A (zh) 一种轨道交通用客流智能引导系统
CN209641068U (zh) 一种多信息采集发布一体化智能路侧系统
CN114708741A (zh) 一种基于v2x技术的多相位公交优先控制方法
Yang et al. The research on the key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efficiency of parking guidance system
CN103325148A (zh) 两阶段处理的自由流电子不停车收费车道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0014 Ziyun Road, Qinhuai District, Jiangsu, No. 9, No.

Patentee after: CHINA DESIGN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210005 Zhongshan South Road, Jiangsu, No. 342, No.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514

Address after: 101312 No. 5 Building, No. 2 Courtyard, Zhuyuan Second Street,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401 (Tianzhu Comprehensive Bonded Zone)

Patentee after: Central Design Group Beijing Civil Aviatio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0014 No. 9 Ziyun Avenue, Qinhuai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INA DESIGN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