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11134A - 一种光纤识别方法、光线路终端以及识别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识别方法、光线路终端以及识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11134A
CN102511134A CN2011800034695A CN201180003469A CN102511134A CN 102511134 A CN102511134 A CN 102511134A CN 2011800034695 A CN2011800034695 A CN 2011800034695A CN 201180003469 A CN201180003469 A CN 201180003469A CN 102511134 A CN102511134 A CN 1025111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identified
information
optical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346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11134B (zh
Inventor
殷锦蓉
杨素林
李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11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111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111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111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a supervisory or additional signal
    • H04B10/0775Performance monitoring and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95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identification of connection, e.g. right plug to the right socket or full engagement of the mating par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39Auxiliary devices
    • G02B6/444Systems or boxes with surplus lengths
    • G02B6/4452Distribution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27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maintenance or provisioning [OAMP] of WDM networks, e.g. media access, routing or wavelength allocation
    • H04J14/0254Optical medium access
    • H04J14/0272Transmission of OAMP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11/0067Provisions for optical access 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e.g. Gigabit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GE-PON), ATM-bas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PON), PON-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79Operation or maintenance aspec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Testing Of Optical Devices Or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纤识别方法、光线路终端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光线路终端获取连接在光线路终端上的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所述光线路终端生成包括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所述光线路终端将根据所述数据帧生成的光信号发射至所述待识别光纤上,以使光纤识别仪完成对所述待识别光纤的识别标定。采用本发明,可简单方便的实现光纤识别,当在已布放网络中新增ONU用户时,也可避免正常使用的用户业务中断,并且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识别方法、光线路终端以及识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识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识别方法、光线路终端以及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带宽需求不断增长,“光进铜退”已经是接入网不可逆转的趋势。由于具有技术、成本等因素上的优势,近年来光纤接入网络得到快速的发展。光纤接入网络包括点到点(Point to Point,P2P)光接入网络和无源光网络(PassiveOptical Network,PON)。P2P光接入网络是一种点到点的技术,它由局侧的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用户侧的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Unit,ONU)或者光网络终端(Optical network terminal,ONT)以及光纤组成。一个光线路终端连接一个光网络单元或光网络终端。PON技术则是指一种点到多点(Point to Multi-Point,P2MP)的光纤接入技术,它由局侧的OLT、用户侧的ONU或者ONT、光网络终端以及光分配网络(Optical Distribution Node,ODN)组成。一个光线路终端连接一个或多个光网络单元或光网络终端。
在进行光纤网络施工、业务发放以及相关维护阶段,需要有效的手段来识别光纤,判断众多光缆、光纤的对应关系,以快速完成相应的光纤链路的接续和跟踪。
目前对光纤进行识别的系统中包括光源设备和光纤识别仪,其中光源设备可发射特定的信号,如直流光信号,光纤识别仪则提供光纤槽位以弯曲光纤,并探测因光纤弯曲产生的漏光信号,判定接收到的信号频率。具体使用过程为:一名操作人员在局侧将光源设备连接至待识别光纤,并发射特定信号至光纤进行传输,同时告知远端的检测人员本次所发射的信号,远端的检测人员将众多光纤逐一接至光纤识别仪探测是否有光源设备发射的信号,如果能检测到所发射信号,就表明两人操作的为同一根光纤,进而完成光纤的识别。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
在检测的过程中,需要一名操作人员在局侧将光源设备连接至待识别光纤,另一名操作人员需同时在远端将光纤识别仪连接至每一条待测的光纤并根据该条光纤上的光信号进行判断,两者配合完成光纤的跟踪定位。每标定一根光纤后,需要两端的人员同时切换以继续进行其他光纤的标定,而光纤网络的物理链路长度最长可达20km,这将给两名操作人员的配合带来一定难度,容易导致误判,且人工成本较大。
当在已布放网络中新增ONU用户时,需要确认ONU的光纤是否连接到正确的OLT端口时,则需要操作人员在局侧将连接到相应OLT端口的光纤拔出,连接至光源设备,这将可能导致已经布放的用户掉线,造成其业务中断。
该系统中的光源设备独立于OLT设备,通常只发射特定的信号,如直流光信号,无法携带光纤所连接的OLT端口信息,也就无法得知该光纤链路所连接的OLT端口信息,该独立的光源设备也导致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快速有效地识别标定待识别光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连接在光线路终端上的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包括:所述待识别光纤连接到所述光线路终端的端口信息,运营商信息,光线路终端端口的协议类型,光线路终端端口发射光功率,光线路终端端口功率预算等级,光线路终端端口为主用端口还是备用端口,光线路终端端口是否连接到拉远设备,光线路终端端口连接到拉远设备时拉远设备的发射光功率,光线路终端端口采用的线路编码方式,光线路终端接收到的光节点发射波长信息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生成包括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
将根据所述数据帧生成的光信号发射至所述待识别光纤上,以使光纤识别仪完成对所述待识别光纤的识别标定。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线路终端,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连接在光线路终端上的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包括:所述待识别光纤连接到所述光线路终端的端口信息,运营商信息,光线路终端端口的协议类型,光线路终端端口发射光功率,光线路终端端口功率预算等级,光线路终端端口为主用端口还是备用端口,光线路终端端口是否连接到拉远设备,光线路终端端口连接到拉远设备时拉远设备的发射光功率,光线路终端端口采用的线路编码方式,光线路终端接收到的光节点发射波长信息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信号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包括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
信号发射模块,用于将根据所述信号生成模块生成的数据帧生成光信号发射至所述待识别光纤上,以使光纤识别仪完成对所述待识别光纤的识别标定。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纤识别仪,包括:
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光信号;
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分析处理所述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光信号,恢复得到所述光信号中携带的标识信息,并根据所述恢复出的标识信息,完成对待识别光纤的识别标定。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纤识别系统,包括:光线路终端和光纤识别仪,待识别光纤连接在所述光线路终端上,其中,所述光线路终端用于获取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并生成包括获取的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并将根据所述数据帧生成的光信号发射至所述待识别光纤上;其中,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包括:所述待识别光纤连接到所述光线路终端的端口信息,运营商信息,光线路终端端口的协议类型,光线路终端端口发射光功率,光线路终端端口功率预算等级,光线路终端端口为主用端口还是备用端口,光线路终端端口是否连接到拉远设备,光线路终端端口连接到拉远设备时拉远设备的发射光功率,光线路终端端口采用的线路编码方式,光线路终端接收到的光节点发射波长信息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光纤识别仪,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光信号完成对所述待识别光纤的识别标定。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光纤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连接在光线路终端上的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
生成包括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
将根据所述数据帧生成的光信号发射至所述待识别光纤,其中所述数据帧携带的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用于指示光纤识别装置对传输所述光信号的光纤进行识别。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简单方便的实现光纤识别,只需一名检测操作人员即可完成,降低了人工成本,并且当在已布放网络中新增ONU用户时,可避免正常使用的用户业务中断。本发明的光纤识别系统并不需要独立于OLT设备的光源设备,这进一步的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光纤识别系统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光线路终端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光纤识别仪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具体数据帧格式的示意图;
图5是对二进制序列的PN序列的组合编码和正弦信号的组合编码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其中一种采用PN序列组合编码得到的数据帧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采用PN序列组合编码得到的数据帧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采用PN序列组合编码得到的数据帧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其中一种采用正弦信号组合编码得到的数据帧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具体数据帧格式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光纤识别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光纤识别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光纤识别系统的结构组成示意图,该系统包括:OLT1和光纤识别仪2,待识别光纤连接在所述OLT1中的某一端口上。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所述OLT1除了可进行现有的发射携带数据的光信号外,所述OLT1还用于获取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生成包括获取的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并将根据所述数据帧生成的光信号发射至所述待识别光纤上;其中,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包括:所述待识别光纤连接到所述光线路终端的端口信息,运营商信息,光线路终端端口的协议类型,光线路终端端口发射光功率,光线路终端端口功率预算等级,光线路终端端口为主用端口还是备用端口,光线路终端端口是否连接到拉远设备,光线路终端端口连接到拉远设备时拉远设备的发射光功率,光线路终端端口采用的线路编码方式,光线路终端接收到的光节点发射波长信息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光纤识别仪2则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光信号完成对所述待识别光纤的识别标定。
在进行光网络的施工、业务发放以及相关维护过程中,所述OLT1可在网元管理系统(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EMS)或网络管理系统(NetworkManagement System,NMS)或OLT1本地命令控制终端的控制下,或采用定期启动的方式采集获取每一个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并对每一个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进行编码并转换成光信号发射到连接到对应OLT1端口的待识别光纤上,远端的检测操作人员通过所述光纤识别仪2接收远端(如用户侧)的每一条光纤上的光信号,判断每一条光纤的光信号携带的信息是否为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从而从远端的多条光纤中识别标定出某一条为待识别光纤,以便后续对此光纤进行链路质量、接续质量的检测以及评估等工作。
所述OLT1是根据获取的编码方式信息生成包括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所述编码方式信息包括:PN序列组合编码方式信息、格雷互补序列组合编码方式信息以及正弦信号组合编码方式信息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OLT1是根据获取的发射指示信息将根据所述数据帧生成的光信号发射至所述待识别光纤上,所述发射方式指示信息包括:单次发射指示信息、周期突发发射指示信息以及周期连续发射指示信息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所述获取编码方式信息和发射指示信息可以是获取用户配置信息的方式获取。所述OLT1可包括一个用户接口用于获取用户配置的编码方式信息和发射指示信息。
所述光纤识别仪2对多条待测光纤进行识别,确定出其中的待识别光纤。具体的,所述光纤识别仪2用于接收待测光纤上的光信号,并分析处理接收到的光信号所对应的原始序列,确定所述原始序列的起始位置,恢复所述确定了起始位置的原始序列中携带的标识信息。所述光纤识别仪2可以仅将恢复得到的信息直接输出显示,由检测操作人员根据显示的信息确定传输该信息的光纤是否为待识别光纤。所述光纤识别仪也可自动判断所述恢复的信息是否与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相同,若相同,则确定传输该信息的光纤为所述待识别光纤。所述光纤识别仪可以在恢复的信息与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相同时,发出语音、文字等提示信息。
另外,为了确保判断准确,所述OLT1可采用周期突发发射或周期连续发射的方式将根据所述数据帧生成的光信号发射至所述待识别光纤上;所述光纤识别仪2连续接收每一条待测光纤上的光信号,并恢复得到多个数据帧,对多个数据帧进行平均运算,分别得到较为准确的每一条待测光纤上的信息,根据该信息与预置的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进行比较,从多条待测光纤中识别标定出待识别光纤。
另外,所述光纤识别仪2还可根据需要测量待识别光纤上传输的光信号的能量。
本光纤识别系统中,在开启识别检测后,并不需要拔掉已经接上OLT1的光纤,仅需一个检测操作人员在远端通过所述光纤识别仪2对多条光纤进行识别判断,根据光信号完成某一待识别的光纤的识别标定,并且还可以直接获取该光纤所在的OLT端口信息等信息。
具体的,请参见图2,是图1中的光线路终端的结构组成示意图,该OLT1包括:获取模块11、信号生成模块12以及信号发射模块13。
所述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连接在所述OLT1上的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
所述信号生成模块12,用于生成包括所述获取模块11获取的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
所述信号发射模块13,用于将根据所述信号生成模块12生成的数据帧生成光信号发射至所述待识别光纤上,以使光纤识别仪2完成对所述待识别光纤的识别标定。
所述获取模块11获取的标识信息具体可为:OLT1的OLT端口信息,OLT端口信息可包括所述光纤连接到OLT1的OLT端口的框号、槽号、端口号等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模块11还可用于获取编码方式信息,所述编码方式信息用于指示包括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的编码方式,其中,所述编码方式信息包括:PN序列组合编码方式信息、格雷互补序列组合编码方式信息以及正弦信号组合编码方式信息中的任意一种,以便于所述信号生成模块12采用上述的PN序列组合编码方式信息、格雷互补序列组合编码方式信息以及正弦信号组合编码方式信息中的任意一种对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进行编码,生成包括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
所述获取模块11还可用于获取发射指示信息,所述发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发射根据所述数据帧生成的光信号的发射方式,其中,所述发射方式指示信息包括:单次发射指示信息、周期突发发射指示信息以及周期连续发射指示信息中的任意一种,以便于所述信号发射模块13根据采用所述发射指示信息所指示的发射方式将根据所述数据帧生成的光信号发射至所述待识别光纤上。
所述获取模块11可在EMS或NMS或OLT1本地命令控制终端的控制下,或采用定期启动的方式获取连接在所述OLT1上的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所述编码方式信息和所述发射指示信息。
所述信号生成模块12为了便于所述光纤识别仪2识别数据帧的起始位置,对数据帧进行帧定界,其生成的数据帧包括帧头部分和携带包括OLT端口信息等信息的标识信息的内容部分,具体的数据帧可如图4所示。
具体可选地,为了使所述光纤识别仪2提高接收信号的信噪比,所述信号生成模块12可将包括所述OLT端口信息等信息的标识信息转换成二进制序列,然后采用伪噪声序列(Pseudo-noise Sequence,PN序列)或正弦信号对二进制序列进行组合编码,生成携带OLT端口信息等信息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例如图5所示,为对二进制序列的PN序列的组合编码和正弦信号的组合编码示意图。图5的PN序列的组合编码中,bit 1映射为特定的PN序列正序列如PNa+,bit 0映射为特定的PN序列负序列如PNa-,而在正弦信号中,则bit 1映射为特定频率如fa的正弦波,bit 0映射为特定频率如fb的正弦波。
采用PN序列组合编码的具体数据帧格式描述如下:
第一种携带包括OLT端口信息等信息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格式:
帧头部分可用特定的PN序列表示,如PNa+,而对于携带OLT端口信息等信息的标识信息的内容部分,以采用OLT端口所在的框号、槽号以及端口号表征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为例,可首先将其转换为一定位数的二进制数,若框号、槽号、端口号的取值范围为0~15,可采用4位二进制数表示,若框号、槽号、端口号的取值范围为0~255,可采用8位二进制数表示,然后将二进制数映射成对应的PN序列的组合,例如bit 1映射为特定的PN序列正序列如PNb+,bit 0映射为特定的PN序列负序列如PNb-。下面以OLT端口所在的框号、槽号、端口号分别为2、3、4为例来说明,假设框号、槽号、端口号的取值范围为0~15,分别采用4位二进制数表示,则所述信号生成模块12产生的携带包括OLT端口信息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格式如图6所示。
第二种携带包括OLT端口信息等信息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格式:
对于携带包括OLT端口信息等信息的标识信息的内容部分,以采用OLT端口所在的框号、槽号以及端口号表征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为例,可首先将其转换为一定位数的二进制数,若框号、槽号、端口号的取值范围为0~7,可采用3位二进制数表示,若框号、槽号、端口号的取值范围为0~255,可采用8位二进制数表示。然后对转换得到的二进制数进行再次编码,如采用n比特m比特(nbmb)编码,如3位二进制数表示时可采用3比特4比特(3b4b)编码,如8位二进制数表示时可采用8比特10比特(8b10b)编码。而帧头部分可用相同bit数的全1二进制数序列表示。然后将二进制数映射成对应的PN序列的组合,比如bit 1映射为特定的PN序列正序列如PNa+,bit 0映射为特定的PN序列负序列如PNa-。或者bit 1映射为特定的PN序列如PNx,bit 0映射为特定的PN序列负序列如PNy。
下面以OLT端口所在的框号、槽号、端口号分别为2、3、4为例来说明,假设框号、槽号、端口号的取值范围为0~7,分别采用3位二进制数表示,bit 1映射为特定的PN序列正序列如PNa+,bit 0映射为特定的PN序列负序列如PNa-,采用如下表1中3b4b编码方式:
表1:
  框号或槽号或端口号  3位二进制数表示   3b4b编码后二进制数表示
  0  000   0100
  1  001   1001
  2  010   0101
  3  011   0011
  4  100   0010
  5  101   1010
  6  110   0110
  7  111   0001
  帧头  /   1111
则所述信号生成模块12产生的携带OLT端口信息的数据帧格式如图7所示。
第三种携带包括OLT端口信息等信息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格式:
帧头部分可用特定PN序列表示如PNoffset,而对于框号、槽号、端口号可分别用PN(offset+frame_id+1)、PN(offset+slot_id+1)、PN(offset+slot_id+1)表示,其中,frame_id、slot_id、port_id分别为框号、槽号、端口号的数值,其取值通常从0开始。下面仍以OLT端口所在的框号、槽号、端口号分别为2、3、4为例,假设offset=7,则OLT内的信号生成模块产生的数据帧格式如图8所示。
具体可选地,所述信号生成模块12还可采用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组合来表示帧头部分和包括OLT端口信息(框号、槽号、端口号)等信息的标识信息的内容部分。此时,携带包括OLT端口信息等信息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格式如下:
帧头部分可用特定频率如fa的正弦波表示。而对于OLT端口的框号、槽号、端口号,可首先将其转换为一定位数的二进制数,若框号、槽号、端口号的取值范围为0~15,可采用4位二进制数表示,若框号、槽号、端口号的取值范围为0~255,可采用8位二进制数表示,然后将二进制数映射成对应的正弦波组合,例如bit 1映射为特定频率如fb的正弦波,bit 0映射为特定频率如fc的正弦波。为了计算方便,可采用等长的正弦波分别表示帧头信号,bit 0信号和bit 1信号。假设fa=2*fb=4*fc,若采用四个周期的频率为fa的正弦信号表示帧头,则需要采用两个周期的频率为fb的正弦信号表示一个bit 1,采用一个周期的频率为fc的正弦信号表示一个bit 0。
同样以OLT端口所在的框号、槽号、端口号分别为2、3、4为例来说明,假设框号、槽号、端口号的取值范围为0~15,分别采用4位二进制数表示,则所述信号生成模块12产生的数据帧格式如图9所示。
同样地,携带标识信息的数据帧也可以采用第二种携带包括OLT端口信息等信息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格式所述方法生成二进制数序列,然后将二进制数映射成对应的正弦信号的组合,例如bit 1映射为特定频率如fa的正弦波,bit 0映射为特定频率如fb的正弦波。
可选的,数据帧中还可包括运营商信息,协议类型,OLT端口发射光功率,OLT端口功率预算等级,OLT端口为主用端口还是备用端口,OLT端口是否连接到拉远设备,OLT端口连接到拉远设备时拉远设备的发射光功率,OLT端口采用的线路编码方式,OLT接收到的ONU发射波长信息,具体格式如图10所示。其中的运营商信息可采用数字编码方式定义,也可采用标准ANSI T1.220定义,根据定义,可采用上述OLT端口信息转换方式将运营商信息转换为对应的PN序列组合或正弦信号组合。协议类型,OLT端口发射光功率,OLT端口功率预算等级,OLT端口为主用端口还是备用端口,OLT端口是否连接到拉远设备,OLT端口连接到拉远设备时拉远设备的发射光功率,OLT端口采用的线路编码方式,OLT接收到的ONU发射波长信息可编码为二进制序列,并采用上述OLT端口信息转换方式将相应的协议类型转换为对应的PN序列组合或正弦信号组合。
所述信号发射模块13根据所述信号生成模块12生成的数据帧生成光信号,具体可包括:所述信号生成模块12将其生成的数据帧转换成特定的电平信号输出给所述信号发射模块13,所述信号发射模块13对所述信号生成模块生成的电平信号进行光电E/O转换生成光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发射模块13可直接将其生成的光信号发射至所述待识别光纤,也可与OLT1的用于发射包括数据信号的光信号的数据发射机发出的光信号进行耦合后,发射到所述待识别光纤上。如果信号发射模块13发射的光信号和数据发射机发射的光信号波长相同,耦合器可为分光器。如果信号发射模块13发射的光信号和数据发射机发射的光信号波长不同,耦合器可为波分复用器。其中,若所述信号生成模块12生成的数据帧是采用正弦波表示,此时信号发射模块13可为模拟模块,直接发射表征包括端口信息等信息的标识信息的模拟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发射模块13还可与OLT1的数据发射机共用,即所述信号生成模块12生成相应的数据帧后,直接将数据帧对应的特定电平信号输入至所述OLT1的数据发射机,由所述数据发射机发射携带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所对应的光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生成模块12还可与OLT1的数据媒介接入控制(MediaAccess Control,MAC)模块共用,信号发射模块13与OLT1中的数据发射机共用。所述获取模块11获取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后,即将该信息输入至所述OLT1的数据MAC中,经由数据发射机实现发射携带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所对应的光信号。
进一步的,当所述获取模块11位于OLT1单板上,而所述信号生成模块12位于OLT1光模块内部时,所述获取模块11可读取存贮或配置在OLT1上的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并把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通过OLT1的单板和OLT1的光模块之间的控制接口如内部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发送给所述信号生成模块12;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模块11还可通过OLT1的单板和OLT1的光模块的控制接口(如I2C接口)将编码方式信息发送给所述信号生成模块12。
进一步的,当所述信号生成模块12与OLT1的数据MAC共用时,所述信号生成模块12将位于OLT1的单板上,所述获取模块11可读取存贮或配置在OL1上的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并把所述的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通过OLT的单板的内部总线发送给所述信号生成模块12;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模块11还可通过OLT1的单板的内部总线将编码方式信息发送给所述信号生成模块12。
检测操作人员则通过所述光纤识别仪2从众多的光纤中,找到待识别光纤。
具体的,如图3所示,是图1中的光纤识别仪的结构组成示意图,所述光纤识别仪2可包括:信号接收模块21和信号处理模块22。
所述信号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光信号;
所述信号处理模块22,用于分析处理所述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光信号,恢复得到所述光信号中携带的信息,并根据所述恢复出的信息,完成对待识别光纤的识别标定。
所述光纤识别仪2通过所述信号接收模块21和所述信号处理模块22接收光信号完成对所述待识别光纤的识别标定的过程包括:
所述光纤识别仪2中的信号接收模块21接收到光信号,对其进行光电O/E转换,并进行相应的滤波处理、A/D转换,生成数字信号,输出至所述光纤识别仪2中的信号处理模块22。所述信号处理模块22接收到所述信号接收模块21输出的信号后,提取信号中携带的信息。
若所述局侧的待识别光纤中的光信号所对应的数据帧为将标识信息转换为二进制数序列比并映射为PN序列组合编码方式得到,则对于上述的第一种数据帧格式,所述信号处理模块22首先对所述光信号得到的原始序列进行帧定界,如可采用帧头参考序列PNa+和所述原始序列进行相关运算判断出帧头PNa+的位置,并对原始序列进行循环移位,进而将帧头PNa+移位至序列的起始位置。对于上述的第一种携带包括OLT端口信息等信息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格式,所述信号处理模块22对原始序列进行帧定界后,提取携带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序列与标识信息参考序列即PNb+进行相关运算,根据PN序列的相关特性,PNb+与PNb+序列相关将得到正冲击信号。而PNb+和PNb-相关将得到负冲击信号,即剥去帧头的序列和PNb+相关将得到一个正负冲击串,正冲击对应PNb+,即二进制的1,负冲击对应PNb-,即二进制的0。所以根据相关结果,可恢复出表征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二进制序列,进而所述光纤识别仪2可恢复出包括如OLT端口信息对应的框号、槽号、端口号等信息的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
而对于第二种携带包括OLT端口信息等信息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格式,所述信号处理模块22恢复相应的OLT端口信息等标识信息的方式与所述的第一种数据帧格式的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二种数据帧格式的恢复过程中,所述信号处理模块22采用的标识信息参考序列为PNa+。
对于第三种数据帧格式,所述信号处理模块22首先对所述光信号得到的原始序列进行帧定界,如可采用帧头参考序列PNoffset和所述原始序列进行相关运算判断出帧头PNoffset的位置,并对原始序列进行循环移位,进而将帧头PNoffset移位至序列的起始位置。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对原始序列进行帧定界后,提取携带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序列与标识信息参考序列PNoffset+x+1进行相关运算,根据PN序列的相关特性,PNoffset+x+1仅与PNoffset+x+1相关可得到冲击信号,而与PNoffset+y+1(x≠y)相关无法得到冲击信号,则当参考序列与PNoffset+x+1相关得到冲击信号时,可判断对应的标识信息部分为x,逐步进行,可恢复出标识信息的所有组成。进而所述光纤识别仪可恢复出包括如OLT端口信息对应的框号、槽号、端口号等信息的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
若所述光信号所对应的数据帧为经正弦信号组合编码方式得到,则所述信号处理模块22首先进行帧定界,如可采用帧头参考信号和所述光信号得到原始序列进行相关运算判断出帧头位置,并对原始序列进行循环移位,进而将帧头移位至序列的起始位置。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对原始序列进行帧定界后,提取携带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序列逐次取一定长度子序列进行频谱分析,如果其频率成分为fb,则对应bit为0,如果其频率成分为fc,则对应bit为1。所以根据频谱分析结果,可恢复出表征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二进制序列,进而所述光纤识别仪2可恢复出包括如OLT端口信息对应的框号、槽号、端口号等信息的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
具体的,所述光纤识别仪2中的信号处理模块22可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221,用于分析处理接收到的光信号所对应的原始序列,确定所述原始序列的起始位置;
第二计算单元222,用于恢复所述确定了起始位置的原始序列中携带的信息;
判断单元223,判断所述恢复的信息是否与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相同,若相同,则确定传输该光信号的光纤为所述待识别光纤。
如图3所示,所述光纤识别仪2还可包括:显示模块23。所述显示模块23用于显示所述信号处理模块22恢复得到的信息。即将所述信号处理模块22恢复得到的信息显示给用户,由用户来识别当前测试的光纤是否为待识别的光纤,若是,则完成标定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光纤识别仪20还可根据需要测量待识别光纤上传输的光信号的能量。
进一步的,所述光纤识别仪20还可集成至ONU或ONT设备中,此时,光纤识别仪可采用独立的数据接收机,也可与ONU共用数据接收机。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可知,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可简单方便的实现光纤识别,只需一名检测操作人员即可完成,降低了人工成本,并且当在已布放网络中新增ONU用户时,可避免正常使用的用户业务中断。本发明的光纤识别系统并不需要独立于OLT设备的光源设备,这进一步的节约了成本。
下面对本发明的一种光纤识别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见图11,是本发明的光纤识别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
S101:光线路终端获取连接在光线路终端上的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
所述待识别光纤连接在OLT中的端口上,所述OLT还可进行现有的发射携带数据的光信号。
所述OLT在所述S101中获取的标识信息包括:所述待识别光纤连接到所述光线路终端的端口信息,运营商信息,光线路终端端口的协议类型,光线路终端端口发射光功率,光线路终端端口功率预算等级,光线路终端端口为主用端口还是备用端口,光线路终端端口是否连接到拉远设备,光线路终端端口连接到拉远设备时拉远设备的发射光功率,光线路终端端口采用的线路编码方式,光线路终端接收到的光节点发射波长信息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S102:所述光线路终端生成包括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
所述OLT在S102中可根据获取的编码方式信息生成包括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所述编码方式信息包括:PN序列组合编码方式信息、格雷互补序列组合编码方式信息以及正弦信号组合编码方式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获取的编码方式信息可以是从存储器中获取的预先设置的编码方式信息,也可以是接收到的由工作人员配置的编码方式信息。
S103:所述光线路终端将根据所述数据帧生成的光信号发射至所述待识别光纤上,以使光纤识别仪完成对所述待识别光纤的识别标定。
所述OLT在S103中可根据获取的发射指示信息将根据所述数据帧生成的光信号发射至所述待识别光纤上,所述发射方式指示信息包括:单次发射指示信息、周期突发发射指示信息以及周期连续发射指示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获取的发射指示信息可以是从存储器中获取的预设的发射指示信息,也可以是接收到的由工作人员配置的发射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获取编码方式信息和发射指示信息可以是获取用户配置信息的方式获取。所述OLT可包括一个用户接口用于获取用户配置的编码方式信息和发射指示信息。
所述S103后,所述光纤识别仪在远端对多条待测光纤进行识别,标定出其中的待识别光纤。具体的,所述光纤识别仪接收相应的待测光纤上的光信号后,分析处理接收到的光信号所对应的原始序列,确定所述原始序列的起始位置,恢复所述确定了起始位置的原始序列中携带的信息。所述光纤识别仪可以仅将恢复得到的信息直接输出显示,由检测操作人员确定传输该光信号的待测光纤是否为待识别光纤。所述光纤识别仪也可自动判断所述恢复的信息是否与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相同,若相同,则确定传输该光信号的待测光纤为所述待识别光纤。所述光纤识别仪可以在恢复的标识信息与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相同时,发出语音、文字等提示信息。
另外,为了确保判断准确,所述OLT可采用周期突发发射或周期连续发射的方式将根据所述数据帧生成的光信号发射至所述待识别光纤上;所述光纤识别仪连续接收待测光纤的光信号,并恢复得到多个携带信息的数据帧,对多个数据帧进行平均运算,得到所述待测光纤的信息。
另外,所述光纤识别仪还可根据需要测量待识别光纤上传输的光信号的能量。
进一步的,所述S103可直接将其生成的光信号发射至所述待识别光纤,也可与OLT的用于发射包括数据信号的光信号的数据发射机发出的光信号进行耦合后,发射到所述待识别光纤上。如果所述S103发射的光信号和数据发射机发射的光信号波长相同,耦合器可为分光器。如果所述S103发射的光信号和数据数据发射机发射的光信号波长不同,耦合器可为波分复用器。其中,若所述S102生成的数据帧是采用正弦波表示,此时所述S103可通过一模拟模块,直接发射表征包括端口信息等信息的标识信息的模拟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S103还可通过OLT的数据发射机发射携带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所对应的光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S102还可通过OLT的数据MAC生成数据帧,所述S103通过OLT中的数据发射机发射携带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所对应的光信号。
在进行光网络的施工、业务发放以及相关维护过程中,所述OLT可在EMS或NMS或OLT本地命令控制终端的控制下,或采用定期启动的方式采集获取每一个需要识别标定的待识别光纤的包括端口信息的标识信息,并对每一个待识别的光纤的标识信息编码并转换成光信号发射到连接到对应OLT端口的待识别光纤上,远端的检测操作人员通过所述光纤识别仪接收每一条光纤上的光信号,并根据光信号提取相应的端口信息等信息的标识信息,以此识别标定出某一条待识别光纤,以便后续对此光纤进行链路质量、接续质量的检测以及评估等工作。
本光纤识别过程中,在开启识别检测后,并不需要拔掉已经接上OLT1的光纤,仅需一个检测操作人员在远端通过所述光纤识别仪对多条待测光纤进行识别判断,根据光信号完成光纤的识别标定,并且还可以直接获取该光纤所在的OLT端口信息。本发明可简单方便的实现光纤识别,只需一名检测操作人员即可完成,降低了人工成本,并且当在已布放网络中新增ONU用户时,可避免正常使用的用户业务中断。本发明的光纤识别系统并不需要独立于OLT设备的光源设备,这进一步的节约了成本。
再请参见图12,是本发明的光纤识别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所述光纤识别方法包括:
S201:光线路终端获取连接在光线路终端上的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包括:所述待识别光纤连接到所述光线路终端的端口信息,运营商信息,光线路终端端口的协议类型,光线路终端端口发射光功率,光线路终端端口功率预算等级,光线路终端端口为主用端口还是备用端口,光线路终端端口是否连接到拉远设备,光线路终端端口连接到拉远设备时拉远设备的发射光功率,光线路终端端口采用的线路编码方式,光线路终端接收到的光节点发射波长信息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获取的标识信息可以是从存储器中获取的预设的标识信息,也可以是接收到的由工作人员配置的标识信息。
S202:所述光线路终端获取编码方式信息,所述编码方式信息用于指示包括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的编码方式,其中,所述编码方式信息包括:PN序列组合编码方式信息、格雷互补序列组合编码方式信息以及正弦信号组合编码方式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获取的编码方式信息可以是从存储器中获取的预设的编码方式信息,也可以是接收到的由工作人员配置的编码方式信息。
S203:所述光线路终端根据获取的所述编码方式信息,生成包括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
所述数据帧的结构包括:用于标识所述数据帧的起始位置的帧头部分和包括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内容部分。
具体可选地,为了使光纤识别仪提高接收信号的信噪比,所述S203可将所述OLT端口信息等信息的标识信息转换成二进制序列,然后采用PN序列或正弦信号对二进制序列进行组合编码,生成携带OLT端口信息等信息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
具体的,以PN序列组合编码方式为例,所述S203对包括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进行编码得到数据帧可包括三种格式。
第一种携带包括OLT端口信息等信息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格式:
帧头部分可用特定的PN序列表示,如PNa+,而对于携带包括OLT端口信息等信息的标识信息的内容部分,以采用OLT PON所在的框号、槽号以及端口号表征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为例,可首先将其转换为一定位数的二进制数,若框号、槽号、端口号的取值范围为0~15,可采用4位二进制数表示,若框号、槽号、端口号的取值范围为0~255,可采用8位二进制数表示,然后将二进制数映射成对应的PN序列的组合,例如bit 1映射为特定的PN序列正序列如PNb+,bit 0映射为特定的PN序列负序列如PNb-。下面以OLT端口所在的框号、槽号、端口号分别为2、3、4为例来说明,假设框号、槽号、端口号的取值范围为0~15,分别采用4位二进制数表示,则所述信号生成模块12产生的携带包括OLT端口信息等信息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格式如图6所示。
第二种携带包括OLT端口信息等信息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格式:
对于携带包括OLT端口信息等信息的标识信息的内容部分,以采用OLT端口所在的框号、槽号以及端口号表征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为例,可首先将其转换为一定位数的二进制数,若框号、槽号、端口号的取值范围为0~7,可采用3位二进制数表示,若框号、槽号、端口号的取值范围为0~255,可采用8位二进制数表示。然后对转换得到的二进制数进行再次编码,如采用n比特m比特(nbmb)编码,如3位二进制数表示时可采用3b4b编码,如8位二进制数表示时可采用8b10b编码。而帧头部分可用相同bit数的全1二进制数序列表示。然后将二进制数映射成对应的PN序列的组合,比如bit 1映射为特定的PN序列正序列如PNa+,bit 0映射为特定的PN序列负序列如PNa-。或者bit 1映射为特定的PN序列如PNx,bit 0映射为特定的PN序列负序列如PNy,所述产生的携带包括OLT端口信息等信息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格式如图7所示。
第三种携带包括OLT端口信息等信息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格式:
帧头部分可用特定PN序列表示如PNoffset,而对于框号、槽号、端口号可分别用PN(offset+frame_id+1)、PN(offset+slot_id+1)、PN(offset+slot_id+1)表示,其中,frame_id、slot_id、port_id分别为框号、槽号、端口号的数值,其取值通常从0开始。下面仍以OLT端口所在的框号、槽号、端口号分别为2、3、4为例,假设offset=7,则OLT内的信号生成模块产生的数据帧格式如图8所示。
另外,对于包含运营商信息,OLT端口的协议类型,OLT端口发射光功率,OLT端口功率预算等级,OLT端口为主用端口还是备用端口,OLT端口是否连接到拉远设备,OLT端口连接到拉远设备时拉远设备的发射光功率,OLT端口采用的线路编码方式,OLT接收到的光节点发射波长信息等信息的标识信息,具体的数据帧格式如图10所示。
其中的运营商信息可采用数字编码方式定义,也可采用标准ANSI T1.220定义,根据定义,可采用上述OLT端口信息转换方式将运营商信息转换为对应的PN序列组合。协议类型,OLT端口发射光功率,OLT端口功率预算等级,OLT端口为主用端口还是备用端口,OLT端口是否连接到拉远设备,OLT端口连接到拉远设备时拉远设备的发射光功率,OLT端口采用的线路编码方式,OLT接收到的ONU发射波长信息可编码为二进制序列,并采用上述OLT端口信息转换方式将相应的协议类型转换为对应的PN序列组合。
S204:所述光线路终端获取发射指示信息,所述发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发射根据所述数据帧生成的光信号的发射方式,其中,所述发射方式指示信息包括:单次发射指示信息、周期突发发射指示信息以及周期连续发射指示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获取的发射指示信息可以是从存储器中获取的预设的发射指示信息,也可以是接收到的由工作人员配置的发射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S201、S202以及S204可在EMS或NMS或OLT本地命令控制终端的控制下,或采用定期启动的方式获取连接在所述OLT上的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所述编码方式信息和所述发射指示信息。
S205:所述光线路终端根据获取的所述发射指示信息将根据所述数据帧生成的光信号发射至所述待识别光纤上。
所述S205可直接将其生成的光信号发射至所述待识别光纤,也可与OLT的用于发射包括数据信号的光信号的数据发射机发出的光信号进行耦合后,发射到所述待识别光纤上。如果所述S205发射的光信号和数据发射机发射的光信号波长相同,耦合器可为分光器。如果所述S205发射的光信号和数据发射机发射的光信号波长不同,耦合器可为波分复用器。其中,若所述S203生成的数据帧是采用正弦波表示,此时所述S205可通过一模拟模块,直接发射表征包括端口信息等信息的标识信息的模拟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S205还可通过OLT的数据发射机发射携带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所对应的光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S203还可通过OLT的数据MAC模块生成数据帧,所述S205通过OLT中的数据发射机发射携带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所对应的光信号。
S206:所述光纤识别仪识别标定所述待识别光纤。
所述S206具体包括:所述光纤识别仪接收待测光纤上的光信号,并分析处理接收到的光信号所对应的原始序列,确定所述原始序列的起始位置,恢复所述确定了起始位置的原始序列中携带的标识信息。所述光纤识别仪可以仅将恢复得到的信息直接输出显示,由检测操作人员根据显示的信息确定传输该信息的光纤是否为待识别光纤。所述光纤识别仪也可自动判断所述恢复的信息是否与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相同,若相同,则确定传输该信息的光纤为所述待识别光纤。所述光纤识别仪可以在恢复的信息与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相同时,发出语音、文字等提示信息。
所述S206中,光纤识别仪中的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光信号,对其进行光电O/E转换,并进行相应的滤波处理、A/D转换,生成数字信号,输出至所述光纤识别仪中的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接收到所述信号接收模块输出的信号后,将进行信息的提取。
若所述光信号所对应的数据帧为将标识信息转换为二进制数序列并映射为PN序列组合编码方式得到,对于上述的第一种携带包括OLT端口信息等信息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格式,所述光纤识别仪的信号处理模块首先对所述光信号得到的原始序列进行帧定界,采用帧头参考序列PNa+和所述原始序列进行相关运算判断出帧头PNa+的位置,并对原始序列进行循环移位,进而将帧头PNa+移位至序列的起始位置。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对原始序列进行帧定界后,提取携带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序列与标识信息参考序列PNb+进行相关运算,根据PN序列的相关特性,PNb+与PNb+序列相关将得到正冲击信号。而PNb+和PNb-相关将得到负冲击信号,即剥去帧头的序列和PNb+相关将得到一个正负冲击串,正冲击对应PNb+,即二进制的1,负冲击对应PNb-,即二进制的0。所以根据相关结果,可恢复出表征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二进制序列,进而所述光纤识别仪可恢复出包括如OLT端口信息对应的框号、槽号、端口号等信息的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
对于上述的第二种携带包括OLT端口信息等信息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格式,所述信号处理模块恢复相应的OLT端口信息等标识信息的方式与所述的第一种数据帧格式的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二种数据帧格式的恢复过程中,所述信号处理模块采用的标识信息参考序列为PNa+。
对于上述的第三种携带包括OLT端口信息等信息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格式,则所述光纤识别仪的信号处理模块首先对所述光信号得到的原始序列进行帧定界,采用帧头参考序列PNoffset和所述原始序列进行相关运算判断出帧头PNoffset的位置,并对原始序列进行循环移位,进而将帧头PNa+移位至序列的起始位置。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对原始序列进行帧定界后,提取携带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序列与标识信息参考序列PNoffset+x+1进行相关运算,根据PN序列的相关特性,PNoffset+x+1仅与PNoffset+x+1相关可得到冲击信号,而与PNoffset+y+1(x≠y)相关无法得到冲击信号,则当参考序列与PNoffset+x+1相关得到冲击信号时,可判断对应的标识信息部分为x,逐步进行,可恢复出标识信息的所有组成。进而所述光纤识别仪可恢复出包括如OLT端口信息对应的框号、槽号、端口号等信息的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
若所述光信号所对应的数据帧为经正弦信号组合编码方式得到,则所述光纤识别仪的信号处理模块首先进行帧定界,采用帧头参考信号和所述光信号得到原始序列进行相关运算判断出帧头位置,并对原始序列进行循环移位,进而将帧头移位至序列的起始位置。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对原始序列进行帧定界后,提取携带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序列逐次取一定长度子序列进行频谱分析,如果其频率成分为fb,则对应bit为0,如果其频率成分为fc,则对应bit为1。所以根据频谱分析结果,可恢复出表征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二进制序列,进而所述光纤识别仪可恢复出包括如OLT端口信息对应的框号、槽号、端口号等信息的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
所述S205中,OLT可采用周期突发发射或周期连续发射的方式将根据所述数据帧生成的光信号发射至所述待识别光纤上,所述S206中光纤识别仪连续接收待测光纤的光信号,并恢复得到多个携带信息的数据帧,对多个数据帧进行平均运算,得到所述待测光纤所传输的信息,然后根据该信息与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进行比较实现待识别光纤的识别标定。这可使得识别标定更为准确。
另外,所述光纤识别仪还可根据需要测量待识别光纤上传输的光信号的能量。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可知,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可简单方便的实现光纤识别,只需一名检测操作人员即可完成,降低了人工成本,并且当在已布放网络中新增ONU用户时,可避免正常使用的用户业务中断。本发明的光纤识别系统并不需要独立于OLT设备的光源设备,这进一步的节约了成本。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光纤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连接在光线路终端上的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
生成包括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
将根据所述数据帧生成的光信号发射至所述待识别光纤,以使光纤识别仪完成对所述待识别光纤的识别标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包括:所述待识别光纤连接到所述光线路终端的端口信息,运营商信息,光线路终端端口的协议类型,光线路终端端口发射光功率,光线路终端端口功率预算等级,光线路终端端口为主用端口还是备用端口,光线路终端端口是否连接到拉远设备,光线路终端端口连接到拉远设备时拉远设备的发射光功率,光线路终端端口采用的线路编码方式,光线路终端接收到的光节点发射波长信息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包括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包括:
获取编码方式信息,所述编码方式信息用于指示包括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的编码方式;
根据获取的所述编码方式信息,生成包括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
其中,所述编码方式信息包括:伪噪声序列组合编码方式信息、格雷互补序列组合编码方式信息以及正弦信号组合编码方式信息中的任意一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帧包括:用于标识所述数据帧的起始位置的帧头部分和包括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内容部分。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根据所述数据帧生成的光信号发射至所述待识别光纤上包括:
获取发射指示信息,所述发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发射根据所述数据帧生成的光信号的发射方式;
根据获取的所述发射指示信息将根据所述数据帧生成的光信号发射至所述待识别光纤上;
其中,所述发射方式指示信息包括:单次发射指示信息、周期突发发射指示信息以及周期连续发射指示信息中的任意一种。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识别仪识别标定所述待识别光纤包括:
所述光纤识别仪通过分析处理接收到的光信号所对应的原始序列,确定所述原始序列的起始位置,恢复所述确定了起始位置的原始序列中携带的信息;
判断所述恢复的信息是否与预置的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相同,若相同,则确定传输该光信号的光纤为所述待识别光纤;或者,直接显示所述恢复出的标识信息。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根据所述数据帧生成的光信号发射至所述待识别光纤上,以使光纤识别仪对所述待识别光纤执行识别操作中,采用周期突发发射或周期连续发射的方式将根据所述数据帧生成的光信号发射至所述待识别光纤上,所述光纤识别仪连续接收光信号,并恢复得到多个数据帧,对多个数据帧进行平均运算,得到所述接收到的光信号携带的标识信息,并将所述接收到的光信号携带的标识信息与预置的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进行比较判断,以完成对所述待识别光纤的识别标定。
8.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光纤识别仪完成对所述待识别光纤的识别标定之后还包括:所述光纤识别仪测量待识别光纤上传输的光信号的能量。
9.一种光线路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连接在光线路终端上的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
信号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包括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
信号发射模块,用于将根据所述信号生成模块生成的数据帧生成光信号发射至所述待识别光纤上,以使光纤识别仪完成对所述待识别光纤的识别标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线路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编码方式信息,所述编码方式信息用于指示包括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的编码方式,其中,所述编码方式信息包括:PN序列组合编码方式信息、格雷互补序列组合编码方式信息以及正弦信号组合编码方式信息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信号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编码方式信息,生成包括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线路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发射指示信息,所述发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发射根据所述数据帧生成的光信号的发射方式,其中,所述发射方式指示信息包括:单次发射指示信息、周期突发发射指示信息以及周期连续发射指示信息中的任意一种;
信号发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指示信息所指示的发射方式将根据所述数据帧生成的光信号发射至所述待识别光纤上。
12.如权利要求9至11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路终端包括用户接口用于获取用户设置的编码方式信息和发射指示信息。
13.一种光纤识别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光信号;
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分析处理所述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光信号,恢复得到所述光信号中携带的信息,并根据所述恢复出的信息,完成对待识别光纤的识别标定。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纤识别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分析处理接收到的光信号所对应的原始序列,确定所述原始序列的起始位置;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恢复所述确定了起始位置的原始序列中携带的信息;
判断单元,判断所述恢复的标识信息是否与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相同,若相同,则确定传输该光信号的光纤为待识别光纤。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光纤识别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信号处理模块恢复得到的信息。
16.一种光纤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线路终端和光纤识别仪,待识别光纤连接在所述光线路终端上,其中,
所述光线路终端用于获取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并生成包括获取的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并将根据所述数据帧生成的光信号发射至所述待识别光纤上;
光纤识别仪,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光信号完成对所述待识别光纤的识别标定。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线路终端采用周期突发发射或周期连续发射的方式将根据所述数据帧生成的光信号发射至所述待识别光纤上;
所述光纤识别仪连续接收光信号,并恢复得到多个数据帧,对多个数据帧进行平均运算,得到所述接收到的光信号携带的标识信息,并将所述接收到的光信号携带的标识信息与预置的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进行比较判断,以完成对所述待识别光纤的识别标定。
18.一种光纤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连接在光线路终端上的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
生成包括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
将根据所述数据帧生成的光信号发射至所述待识别光纤,其中所述数据帧携带的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用于指示光纤识别装置对传输所述光信号的光纤进行识别。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包括:所述待识别光纤连接到所述光线路终端的端口信息、运营商信息、光线路终端端口的协议类型、光线路终端端口发射光功率、光线路终端端口功率预算等级、光线路终端端口为主用端口还是备用端口、光线路终端端口是否连接到拉远设备、光线路终端端口连接到拉远设备时拉远设备的发射光功率、光线路终端端口采用的线路编码方式、光线路终端接收到的光节点发射波长信息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包括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的数据帧包括:
通过伪噪声序列组合编码方式、格雷互补序列组合编码方式或者正弦信号组合编码方式对所述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进行编码,并将编码后的待识别光纤的标识信息作为数据帧的内容部分;
为所述数据帧添加帧头部分,所述帧头部分用于标识所述数据帧的起始位置。
CN201180003469.5A 2011-11-08 2011-11-08 一种光纤识别方法、光线路终端以及识别系统 Active CN1025111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1/081937 WO2012167540A1 (zh) 2011-11-08 2011-11-08 一种光纤识别方法、光线路终端以及识别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11134A true CN102511134A (zh) 2012-06-20
CN102511134B CN102511134B (zh) 2014-06-11

Family

ID=46222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3469.5A Active CN102511134B (zh) 2011-11-08 2011-11-08 一种光纤识别方法、光线路终端以及识别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54575B2 (zh)
EP (2) EP2763331B1 (zh)
CN (1) CN102511134B (zh)
WO (1) WO2012167540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3820A (zh) * 2013-01-10 2013-04-10 苏州恒知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光缆识别方法和设备
CN104363050A (zh) * 2014-10-11 2015-02-1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基于光纤传输的相控阵tr组件通道数据自动定位方法
CN106489250A (zh) * 2015-05-29 2017-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网络单元认证方法、光线路终端以及光网络单元
CN108802913A (zh) * 2018-05-30 2018-11-13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识别链路的aoc线缆
CN113037369A (zh) * 2021-05-12 2021-06-25 高勘(广州)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路由探测的系统及相应的路由探测方法
CN114785410A (zh) * 2022-04-25 2022-07-22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光纤编码的精准识别系统
RU2803977C1 (ru) * 2022-12-28 2023-09-25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Всероссий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проектно-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ий и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кабельной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 Способ идентификационных испытаний оптических волокон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63331B1 (en) * 2011-11-08 2017-01-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ptical fibre recognition method, optical line terminal and recognition system
CN104079515A (zh) * 2013-03-29 2014-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调制模式调整的方法及调制解调器
JP6323375B2 (ja) * 2015-03-26 2018-05-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5187958B (zh) * 2015-08-07 2019-10-25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光线路终端系统及光线路终端的索引方法
CN107566022B (zh) * 2016-06-30 2020-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训练序列设计方法及装置
US10644127B2 (en) 2017-07-28 2020-05-05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Process of form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 transistor structure
US10454584B1 (en) * 2018-10-29 2019-10-22 Dasan Zhone Solutions, Inc. Optical lin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implemented thereon
CN110971705B (zh) * 2019-09-09 2022-10-18 张成菊 一种光纤传输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2748500B (zh) * 2019-10-31 2023-06-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信息获取装置、光纤连接系统及方法
US11295135B2 (en) 2020-05-29 2022-04-05 Corning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Asset tracking of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via mixed reality based labeling
US11374808B2 (en) 2020-05-29 2022-06-28 Corning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Automated logging of patching operations via mixed reality based labeling
US20240031019A1 (en) * 2020-10-14 2024-01-25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Monitoring device and optical fiber identification method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08553A1 (en) * 2002-07-03 2004-10-21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cal layer network management
CN1863104A (zh) * 2006-01-09 2006-1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路由器中光纤链路的方法及装置
CN101150363A (zh) * 2007-08-22 2008-03-26 于金辉 一种手持式无源光网络链路监测装置
CN101754055A (zh) * 2008-12-05 2010-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元标识自动设置方法、标识管理服务器及代理网元
CN102123331A (zh) * 2011-01-14 2011-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终端标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67609A1 (en) * 1998-06-23 1999-12-29 Ditech Corporation Optical network monitor
FR2783774B1 (fr) * 1998-09-24 2000-12-15 Valeo Vision Ensemble d'un element de structure et d'au moins un projecteur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t procede de montage d'un tel ensemble dans la carrosserie du vehicule
US6920287B1 (en) * 2000-08-01 2005-07-19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mart connect
US20020054409A1 (en) * 2000-09-05 2002-05-09 Meir Bartur Fiber optic transceiver employing clock and data phase aligner
KR100434335B1 (ko) * 2001-11-27 2004-06-04 학교법인 한국정보통신학원 광 버스트 스위칭 네트워크의 제어패킷과 데이터 버스트생성방법
US20040136712A1 (en) * 2003-01-13 2004-07-15 Globespan Virata Incorporated Integrated PON processor
KR100503422B1 (ko) * 2003-06-13 2005-07-2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더넷 스위치, 포트다중화장치 및 방법
CN2643333Y (zh) * 2003-09-05 2004-09-22 上海闪宁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光纤识别仪
JP2005303809A (ja) * 2004-04-14 2005-10-27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心線管理配線盤及び集中制御装置
CN100440756C (zh) * 2004-12-13 2008-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光网络及其数据通信的方法
US20060221865A1 (en) * 2005-03-30 2006-10-05 Tellabs Operation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nomous link discovery and network management connectivity of remote access devices
US20060277324A1 (en) * 2005-06-02 2006-12-07 Alfredo Aldereguia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detecting a cable configuration
US8429502B2 (en) * 2005-11-16 2013-04-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ame format for millimeter-wave systems
US8433384B2 (en) * 2006-05-03 2013-04-30 Covidien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erebral oximetry
US8210755B2 (en) * 2006-12-29 2012-07-03 Alcatel Lucent Identifiable fiber optics
WO2008092397A1 (fr) * 2007-01-26 2008-08-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de repérage de point d'événement de fibre, et réseau optique et équipement de réseau associés
US8050556B2 (en) 2007-02-21 2011-11-01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In-band optical frequency division reflectometry
US7547150B2 (en) * 2007-03-09 2009-06-16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Optically addressed RFID elements
JP2008301153A (ja) * 2007-05-31 2008-12-11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受動光ネットワーク通信方法及び受動光ネットワーク通信システム
US20090148157A1 (en) * 2007-12-10 2009-06-11 Tellabs Vienna, Inc. Identifying communication errors caused by the exchange of unsupported messages among devices in a network
JP4941349B2 (ja) * 2008-02-19 2012-05-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Ponシステムに用いる光伝送装置
CN101516044A (zh) * 2008-02-20 2009-08-2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光网络系统
JP2009212778A (ja) * 2008-03-04 2009-09-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および光ファイバ接続状態認識方法
CA2723462A1 (en) * 2008-04-21 2009-10-29 Oplink Communications, Inc. Fiber network monitoring
US8731405B2 (en) * 2008-08-28 2014-05-20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RFID-bas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llecting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formation
US8384522B2 (en) * 2008-09-03 2013-02-26 Commscope, Inc. Of North Carolina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riangulation systems for communications patching systems and related methods of determining patch cord 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US8687957B2 (en) * 2008-10-17 2014-04-01 Exfo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riving parameters of optical paths in optical networks using two-wavelength OTDR and a wavelength-dependent reflective element
AU2010210771B2 (en) * 2009-02-03 2015-09-17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Optical fiber-based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components, and related methods for calibration thereof
US20100239257A1 (en) * 2009-03-20 2010-09-23 Motorola, Inc. Logical partitioning of a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WO2011109770A2 (en) * 2010-03-05 2011-09-09 Gtran Inc. Burst mode amplifier
CN101834663B (zh) * 2010-04-08 2015-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连接的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2244539B (zh) * 2010-05-11 2014-09-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支光纤检测方法及系统、无源光网络和分光器
CN101902277A (zh) * 2010-06-13 2010-12-01 邹美余 光纤资源信息显示方法及光纤配线架显示系统
US9106335B2 (en) * 2011-06-30 2015-08-11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utomatic wavelength recogni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2396172B (zh) * 2011-08-23 2014-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光纤连接关系的方法、节点设备及光网络系统
EP2763331B1 (en) * 2011-11-08 2017-01-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ptical fibre recognition method, optical line terminal and recognition system
CN102726057B (zh) * 2011-11-21 2014-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信号的传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571201B (zh) * 2012-01-18 2014-07-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网络管理方法、终端及系统
US9172465B2 (en) * 2012-01-19 2015-10-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ptical device, an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optical device
CN102684784B (zh) * 2012-05-30 2015-0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跳纤连接检测方法和跳纤连接检测装置
JP5940444B2 (ja) * 2012-12-10 2016-06-2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局側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04168068B (zh) * 2013-05-16 2018-08-14 爱斯福公司 用于集成相干接收器的共模抑制比表征的方法和系统
JP6277660B2 (ja) * 2013-10-16 2018-02-14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全二重光トランシーバ
CN104579459B (zh) * 2013-10-25 2018-03-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链路识别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JP6248551B2 (ja) * 2013-11-05 2017-12-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伝送システム及び光伝送装置
US9311992B2 (en) * 2014-02-07 2016-04-12 Seagate Technology Decod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electronic non-volatile computer storage apparatus
WO2018053179A1 (en) * 2016-09-14 2018-03-22 Fiber Mountain, Inc. Intelligent fiber port managemen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08553A1 (en) * 2002-07-03 2004-10-21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cal layer network management
CN1863104A (zh) * 2006-01-09 2006-1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路由器中光纤链路的方法及装置
CN101150363A (zh) * 2007-08-22 2008-03-26 于金辉 一种手持式无源光网络链路监测装置
CN101754055A (zh) * 2008-12-05 2010-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元标识自动设置方法、标识管理服务器及代理网元
CN102123331A (zh) * 2011-01-14 2011-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终端标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3820A (zh) * 2013-01-10 2013-04-10 苏州恒知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光缆识别方法和设备
CN104363050A (zh) * 2014-10-11 2015-02-1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基于光纤传输的相控阵tr组件通道数据自动定位方法
CN104363050B (zh) * 2014-10-11 2017-06-16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基于光纤传输的相控阵tr组件通道数据自动定位方法
CN106489250A (zh) * 2015-05-29 2017-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网络单元认证方法、光线路终端以及光网络单元
US10819708B2 (en) 2015-05-29 2020-10-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authenticating optical network unit, optical line terminal, and optical network unit
CN108802913A (zh) * 2018-05-30 2018-11-13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识别链路的aoc线缆
CN113037369A (zh) * 2021-05-12 2021-06-25 高勘(广州)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路由探测的系统及相应的路由探测方法
CN113037369B (zh) * 2021-05-12 2022-03-15 高勘(广州)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路由探测的系统及相应的路由探测方法
CN114785410A (zh) * 2022-04-25 2022-07-22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光纤编码的精准识别系统
CN114785410B (zh) * 2022-04-25 2024-02-27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光纤编码的精准识别系统
RU2803977C1 (ru) * 2022-12-28 2023-09-25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Всероссий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проектно-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ий и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кабельной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 Способ идентификационных испытаний оптических волокон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63331B1 (en) 2017-01-04
WO2012167540A1 (zh) 2012-12-13
US20150288446A1 (en) 2015-10-08
CN102511134B (zh) 2014-06-11
US10454575B2 (en) 2019-10-22
EP2763331A1 (en) 2014-08-06
EP3223052A1 (en) 2017-09-27
EP3223052B1 (en) 2023-08-30
EP2763331A4 (en) 2014-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11134B (zh) 一种光纤识别方法、光线路终端以及识别系统
CN101296038B (zh) 光网络、监控单元和监控方法
US20120288273A1 (en) Intelligent splitter monitor
US8805184B2 (en) Technology for fault allocation i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PON)
CN101729185B (zh) 光信号的标识或检测方法、装置以及标识及检测系统
CN102122989A (zh) 监测线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244539A (zh) 分支光纤检测方法及系统、无源光网络和分光器
CN104202084A (zh) 一种监测时分复用光网络链路故障的装置及方法
US900219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optical line
CN101494497A (zh) 一种线路管理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4506970A (zh) 基于光预编码的轮询式无源光网络光层检测方法
CN110518966B (zh) 一种基于正交编码的onu定位系统和定位方法
WO2024002267A1 (zh) 光网络拓扑的生成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6131931B (zh) 基于阵列光纤光栅编码的pon网络链路监测装置及方法
CN102684785A (zh) 基于噪声信号的光网络故障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Zhang et al. Remote coding scheme using cascaded encoder for PON monitoring
US9538266B2 (e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optical bit interleaving in a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using multi-level signals
JP4798457B2 (ja) Pon光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局側装置及び故障判定方法
US9735866B2 (e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the supervision of optical fibres
KR20120090303A (ko) Ftth pon용 원격 제어 및 모니터링을 통한 자동 광 선로 품질 측정 시스템
CN219659848U (zh) 光分路器、从网关和光通信系统
KR20130039225A (ko) 광 선로 감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1257346B (zh) 获取光路故障位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202353562U (zh) 一种具有扩容适应性和线路保护功能的光纤分配网络
KR100768646B1 (ko) 파장 잠김된 광원을 이용하는 파장분할 다중화 방식의 수동형 광 가입자망에서의 광 가입자망 장치의 광 성능 최적화 장치와 그 최적화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광성능 최적화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