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99180A - 一种豆丹放养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豆丹放养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99180A
CN102499180A CN201110317838XA CN201110317838A CN102499180A CN 102499180 A CN102499180 A CN 102499180A CN 201110317838X A CN201110317838X A CN 201110317838XA CN 201110317838 A CN201110317838 A CN 201110317838A CN 102499180 A CN102499180 A CN 1024991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ns
breed
soybean
new method
nutritive c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1783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胜军
夏振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ology filed Critical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ology
Priority to CN20111031783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99180A/zh
Publication of CN102499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991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豆丹放养新方法,包括:(1)营养钵大豆的种植及管理;(2)黑光灯或紫光灯诱引豆天蛾成虫产卵、孵化;(3)营养钵的移出及二龄豆丹的适应与转移;本发明的优点:豆天蛾交配率高;放养成本低、存活率高,管理方便;可提高豆丹产量和养殖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豆丹放养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昆虫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豆丹放养新方法。
背景技术
豆天蛾(Clanis Bilineata Walker)是鳞翅目天蛾科豆天蛾属昆虫,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安微、江苏、湖北、四川、陕西等省。豆天蛾一生包括卵、幼虫、蛹、成虫4个虫态。豆丹是对豆天蛾幼虫的俗称,幼虫期共有五龄。豆丹是大豆作物的主要害虫,也能危害绿豆、豇豆等。豆丹取食大豆叶片,可将叶片吃成缺刻,发虫多时,能将豆株吃成光秆。一只豆丹能吃光2~3株豆叶。
由于豆丹营养成分丰富,我国不少地区有食用豆丹的习惯。尤其是江苏省灌云县,据考已经有300多年食用豆丹的历史,开发出了上百种以豆丹为主料的菜肴,以及罐头、速冻豆丹等各种深加工产品。同时,灌云县已经发展成了全国最大的豆丹集散地,收购来自湖南、湖北、安徽、河南、河北,甚至东北等地的豆丹,销售给周边的县市。据了解,连云港市灌云县现在从事豆丹营销的经纪人有400多人,年成交量8000吨,年销售效益达1.8亿元,使1万多名妇女实现了季节性就业。据有关部门统计,2005年灌云县豆丹年成交量8000吨,全县依靠豆丹相关产业效益达到1.8亿元。2007年丹7月初刚上市的时候每斤价格高达三百元,八月底、九月初达到高峰期,即使此时也要七、八元钱一斤。
目前,针对春季新鲜豆丹的市场空缺,豆丹的人工大棚养殖已初具规模,面积达1000多亩。采用的是温室棚育种,大田种植大豆并罩网养殖的方式。具体流程为:(1)市场上选购入蛰豆丹作为豆丹种,埋入日光温室或弓棚土中育种;(2)来年春季豆天蛾成虫飞出后,自行交配、产卵、孵化,将1-2龄幼虫连同豆叶摘取,放养至事先种有大豆的养殖田;或捕捉交配后的雌蛾放入罩有防虫网的养殖田中;(4)捕获适龄豆丹上市销售。在从育种棚到养殖大田的放养过程中,无论是转移交配的雌蛾还是转移幼虫的方式,都存在虫口不齐的缺点,给田间管理、捕捉带来很多困难。另外,前者遗漏的雌蛾很多,并且需要防虫网;后者工作量大,且容易因幼虫受挤压、缺氧等不当操作导致死亡率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豆丹放养新方法,它具有交配率高、放养成本低、存活率高、方便管理等优点,有利于豆丹产量和养殖效益的提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豆丹放养新方法,包括:
(1)营养钵大豆的种植及管理:入蛰豆丹化蛹前,于豆丹育种的温室大棚中,选用营养钵种植大豆,每钵2-4株。施以肥水,并且营养钵每隔一段时间原地移动一次,避免大豆根须扎入地下,移出后难以存活。
(2)黑光灯或紫光灯诱引豆天蛾成虫产卵、孵化:育种温室大棚内均匀安装可移动黑光灯或紫光灯,发现有豆天蛾成虫飞出后,即开启黑光灯或紫光灯,引诱其集中到灯光附近,交配,产卵。每天移动一定距离至无卵附着的大豆上方,并记录下标记时间和位置。
(3)营养钵的移出及二龄豆丹的适应与转移:在二龄虫眠起前,将带有虫体的营养钵大豆移出至养殖大田中,每隔一段距离放置一钵,均匀摆放。经过短暂的适应期后,二龄虫陆续迁移至周边植株上,确保了眠起后有充足的新鲜饲料。
本发明的优点:
1.豆天蛾交配率高。
2.放养成本低、存活率高,管理方便。
3.可提高豆丹产量和养殖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豆丹放养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营养钵大豆的种植及管理:入蛰豆丹化蛹前1-1.5个月,于豆丹育种的温室大棚中,选用直径20-40cm的营养钵,种植大豆,每钵2-4株(随大豆品种而异)。施以肥水,并且营养钵每隔10-20天原地移动一次,避免大豆根须扎入地下,移出后难以存活。
(2)黑光灯或紫光灯诱引豆天蛾成虫产卵、孵化:育种的温室大棚内均匀安装可移动黑光灯或紫光灯,,每50-200平米装一只。发现有豆天蛾成虫飞出后,即开启黑光灯或紫光灯,引诱其集中到灯光附近,交配,产卵。每天移动1-3米距离至无卵附着的大豆上方,并用牛皮纸条或布条标记时间和位置。
(3)营养钵的移出及二龄豆丹的适应与转移:二龄虫眠起前1-2天,将带有虫体的营养钵大豆移出至养殖大田中,约6-15平米见方放置一钵,均匀摆放。经过3-6小时的适应期后,二龄虫陆续迁移至周边植株上,确保了眠起后有充足的新鲜饲料
本发明提供的豆丹放养新方法,通过黑光灯或紫光灯的引诱作用,使豆天蛾成虫集中交配,有效提高交配率,并且使虫龄一致,方便管理与捕捉上市。采用营养钵种植大豆,减少了操作不当导致低龄虫的死亡,减低了工作量,并且为其提供了充足的环境适应期。与放养交配的豆天蛾成虫相比,没有遗漏,且防虫网换成防鸟网甚至不需要网,大大降低了成本。此法具有交配率高、放养成本低、存活率高、方便管理等优点,能够有效提高豆丹养殖的产量和效益。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方案的实施。
实施例一:
3月初,于豆丹育种棚中,选用直径30cm的营养钵,种植大豆,每钵2-3株。适当施以肥水,并且每10天移动一次。育种大棚内均匀安装可移动黑光灯或紫光等,每80平米装一只。发现有豆天蛾成虫飞出后,即开启黑光灯或紫光灯,引诱其集中到灯光附近,交配,产卵。每天移动1.5米距离至无卵附着的大豆上方,并用牛皮纸条记录下时间和位置。二龄虫眠起前1天,将带有虫体的营养钵大豆移出至罩有防鸟网的养殖大田中,每10平米见方放置一钵,均匀摆放。经过3-6小时的适应期后,二龄虫陆续迁移至周边植株上,确保了眠起后有充足的新鲜饲料。
实施例二:
4月初,于豆丹育种棚中,选用直径25cm的营养钵,种植大豆,每钵3-4株。适当施以肥水,并且每15天移动一次。育种大棚内均匀安装可移动黑光灯或紫光灯,每100平米装一只。发现有豆天蛾成虫飞出后,即开启黑光灯或紫光灯,引诱其集中到灯光附近,交配,产卵。每天移动2米距离至无卵附着的大豆上方,并用牛皮纸条记录下时间和位置。二龄虫眠起前2天,将带有虫体的营养钵大豆移出至养殖大田中,每15平米见方放置一钵,均匀摆放。经过3-6小时的适应期后,二龄虫陆续迁移至周边植株上,确保了眠起后有充足的新鲜饲料。
实施例三:
8月初,于豆丹育种田中,选用直径30cm的营养钵,种植大豆,每钵2-3株。适当施以肥水,并且每10天移动一次。育种田内均匀安装可移动黑光灯或紫光灯,每120平米装一只。发现有豆天蛾成虫飞出后,即开启黑光灯或紫光灯,引诱其集中到灯光附近,交配,产卵。每天移动3米距离至无卵附着的大豆上方,并用牛皮纸条记录下时间和位置。二龄虫眠起前1天,将带有虫体的营养钵大豆移出至养殖大田中,每10平米见方放置一钵,均匀摆放。经过3-6小时的适应期后,二龄虫陆续迁移至周边植株上,确保了眠起后有充足的新鲜饲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豆丹放养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营养钵大豆的种植及管理:入蛰豆丹化蛹前,于豆丹育种的温室大棚中,选用营养钵种植大豆,每钵2-4株。施以肥水,并且营养钵每隔一段时间原地移动一次,避免大豆根须扎入地下,移出后难以存活。
(2)黑光灯或紫光灯诱引豆天蛾成虫产卵、孵化:育种温室大棚内均匀安装可移动黑光灯或紫光灯,发现有豆天蛾成虫飞出后,即开启黑光灯或紫光灯,引诱其集中到灯光附近,交配,产卵。每天移动一定距离至无卵附着的大豆上方,并记录下标记时间和位置。
(3)营养钵的移出及二龄豆丹的适应与转移:在二龄虫眠起前,将带有虫体的营养钵大豆移出至养殖大田中,每隔一段距离放置一钵,均匀摆放。经过短暂的适应期后,二龄虫陆续迁移至周边植株上,确保了眠起后有充足的新鲜饲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丹放养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在营养钵中种植大豆的时间为入蛰豆丹化蛹前1-1.5个月,确保豆丹卵孵化后一龄幼虫有足够的豆叶饲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丹放养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营养钵的直径为20-40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丹放养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种植有大豆的营养钵每10-20天移动一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丹放养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黑光灯或紫光灯在育种育种温室大棚内均匀安装,每50-200平米装一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丹放养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每天将黑光灯或紫光灯移动的距离为1-3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丹放养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将黑光灯或紫光灯移至无卵附着的大豆上方,并用牛皮纸条或布条标记时间和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丹放养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带有虫体的营养钵大豆移出时间为二龄虫眠起前1-2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丹放养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带有虫体的营养钵大豆在养殖大田中均匀摆放的密度为约6-15平米见方放置一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丹放养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二龄虫经过3-6小时的适应期后,可陆续迁移至周边的植株上。
CN201110317838XA 2011-10-19 2011-10-19 一种豆丹放养新方法 Pending CN1024991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17838XA CN102499180A (zh) 2011-10-19 2011-10-19 一种豆丹放养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17838XA CN102499180A (zh) 2011-10-19 2011-10-19 一种豆丹放养新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99180A true CN102499180A (zh) 2012-06-20

Family

ID=46211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17838XA Pending CN102499180A (zh) 2011-10-19 2011-10-19 一种豆丹放养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99180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1410A (zh) * 2013-02-06 2013-07-03 淮海工学院 一种生豆丹保鲜方法
CN103766287A (zh) * 2014-01-10 2014-05-07 淮海工学院 一种豆丹留种的方法
CN104886009A (zh) * 2015-04-27 2015-09-09 淮海工学院 一种蛾类低龄幼虫室内养殖方法
CN105075989A (zh) * 2014-06-30 2015-11-25 淮海工学院 一种豆丹室内养殖方法
CN105075988A (zh) * 2014-06-21 2015-11-25 淮海工学院 一种入土豆丹保藏的小室及其方法
CN105191864A (zh) * 2014-06-27 2015-12-30 夏振强 一种洋槐树养殖豆丹的方法
CN105265394A (zh) * 2015-10-26 2016-01-27 西南大学 一种促进人工饲养的桃蛀螟交配及产卵的红色光照方法
CN110476893A (zh) * 2019-08-12 2019-11-22 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青海)有限公司 一种继代蛹护理及羽化成虫交尾产卵收集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1868A (zh) * 2008-08-07 2008-12-3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一种小花蝽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01356905A (zh) * 2008-09-25 2009-02-04 吴胜军 豆丹高产养殖方法
CN101595857A (zh) * 2009-05-08 2009-12-09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广聚萤叶甲的人工大规模饲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1868A (zh) * 2008-08-07 2008-12-3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一种小花蝽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01356905A (zh) * 2008-09-25 2009-02-04 吴胜军 豆丹高产养殖方法
CN101595857A (zh) * 2009-05-08 2009-12-09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广聚萤叶甲的人工大规模饲养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北京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植物保护手册》", 31 August 1973, 北京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王振学等: "豆天蛾生活习性的初步观察", 《河南农业科技》 *
郭庆元: "《大豆农艺工培训教材》", 31 March 2008, 金盾出版社 *
闫茂华: "豆天蛾的人工饲养", 《生物学杂志》 *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1410B (zh) * 2013-02-06 2015-05-20 淮海工学院 一种生豆丹保鲜方法
CN103181410A (zh) * 2013-02-06 2013-07-03 淮海工学院 一种生豆丹保鲜方法
CN103766287A (zh) * 2014-01-10 2014-05-07 淮海工学院 一种豆丹留种的方法
CN103766287B (zh) * 2014-01-10 2016-01-06 淮海工学院 一种豆丹留种的方法
CN105075988A (zh) * 2014-06-21 2015-11-25 淮海工学院 一种入土豆丹保藏的小室及其方法
CN105075988B (zh) * 2014-06-21 2018-01-23 淮海工学院 一种小室保藏入土豆丹的方法
CN105191864A (zh) * 2014-06-27 2015-12-30 夏振强 一种洋槐树养殖豆丹的方法
CN105191864B (zh) * 2014-06-27 2018-05-18 淮海工学院 一种洋槐树养殖豆丹的方法
CN105075989B (zh) * 2014-06-30 2017-12-19 淮海工学院 一种豆丹室内养殖方法
CN105075989A (zh) * 2014-06-30 2015-11-25 淮海工学院 一种豆丹室内养殖方法
CN104886009A (zh) * 2015-04-27 2015-09-09 淮海工学院 一种蛾类低龄幼虫室内养殖方法
CN104886009B (zh) * 2015-04-27 2017-06-16 夏振强 一种蛾类低龄幼虫室内养殖方法
CN105265394A (zh) * 2015-10-26 2016-01-27 西南大学 一种促进人工饲养的桃蛀螟交配及产卵的红色光照方法
CN110476893A (zh) * 2019-08-12 2019-11-22 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青海)有限公司 一种继代蛹护理及羽化成虫交尾产卵收集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99180A (zh) 一种豆丹放养新方法
CN104642257B (zh) 一种桑园内规模化生态养鸡的方法
CN103891659B (zh) 池塘鱼稻共生饲养塘鳢鱼的方法
CN101356905B (zh) 豆丹高产养殖方法
CN101796940A (zh) 超级黄粉虫养殖技术
CN105165655A (zh) 一种鸡、菜同棚的土鸡养殖大棚及其方法
CN102144615A (zh) 蟑螂与土元规模化混养技术
CN102204522A (zh) 黄粉虫的人工饲养方法
CN106259182A (zh) 高密度集中圈养青蛙的养殖方法
CN104996364A (zh) 蝇蛆的人工养殖方法
CN102487900B (zh) 一种葛藤养殖豆丹的方法
CN104957090A (zh) 一种林下放养土鸡技术
CN110122423A (zh) 一种棘胸蛙生态养殖系统及方法
CN105918200A (zh) 一种蟹稻共生种养池及其综合调温方法
CN105475226A (zh) 一种林下养殖土鸡技术
CN109328819B (zh) 自然循环全生态高效农场及生物资源自然循环利用方法
CN106900538A (zh) 一种利用苍蝇进行洋葱制种的方法
CN102144585B (zh) 池蝶蚌与大宗淡水鱼混合养殖方法
CN104082238A (zh) 一种甲鱼养殖方法
CN110663476B (zh) 一种适用于广西地区的螺稻鳅共作的生态种养方法
CN109804967A (zh) 一种乌龟的新养殖方法
CN104041462A (zh) 一种调控斯氏侧沟茧蜂滞育的方法
CN107912371A (zh) 一种经济效益高的青蛙养殖方法
CN111066732B (zh) 一种繁育东亚小花蝽的方法
CN106305599A (zh) 一种草鸡养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