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81219B - 床以及轮椅 - Google Patents

床以及轮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81219B
CN102481219B CN201180003764.0A CN201180003764A CN102481219B CN 102481219 B CN102481219 B CN 102481219B CN 201180003764 A CN201180003764 A CN 201180003764A CN 102481219 B CN102481219 B CN 1024812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late
chair
plate member
bed
kn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376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81219A (zh
Inventor
塚田将平
久米洋平
河上日出生
中村彻
上田敏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Appliances China Co Ltd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81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12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812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12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006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convertible to stretchers or be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02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 A61G7/015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adjustable sections, e.g. for Gatch pos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10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special adaptations of hoists thereto
    • A61G7/16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special adaptations of hoists thereto converting a lying surface into a chair
    • A61G7/165Chair detachable from be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ursing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在与床主体部(10)合体时形成能变更为膝部抬高姿势的床轮椅(9),其具有:座面部(15)、对椅子背部底板构件(15a)进行支承的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对椅子膝部底板构件(15b)进行支承的椅子膝部支承构件(14c)、与椅子膝部支承构件(14c)以自由弯曲的方式连结且对椅子腿部第一底板构件(15d)进行支承的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14d)、与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15d)以自由弯曲的方式连结且对椅子腿部第二底板构件(15e)进行支承的椅子腿部第二支承构件(14e)、以自由弯曲的方式连结着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以及椅子膝部支承构件(14c)且对椅子腰部底板构件(15b)进行支承的椅子基座部(13)、对椅子背部支承构件和椅子膝部支承构件进行连结的第一联杆部(21)、和对椅子背部支承构件和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进行连结的第二联杆部(22)。

Description

床以及轮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轮椅和床主体部合体而构成的床以及轮椅。
背景技术
在对睡着的高龄者或病人(以下,汇总起来简称为被护理者。)进行护理时,从轮椅向床移乘的被护理者的移乘作业对护理者来说是很大的负担。因此,为了减轻该负担,存在可以分离床的一部分并向轮椅变形的合体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8示出以往的合体床1。合体床1的床面由侧部床板2、中央部床板3、侧部床板4这三块形成。为了形成床面,有必要使台车5的中央部床板3向侧部床板2和侧部床板4之间的空间3a移动。最初,护理者以旋转装置1b为旋转中心,使侧部床板4向床主体1a的上方升高。
此外,护理者在使侧部床板4向床主体1a的上方升高的状态下,使台车5(中央部床板3)向空间3a移动。在使台车5向空间3a移动之后,使侧部床板4回到原来的位置,由此合体床1形成床面。
另外,从合体床1分离的台车5也可以用作轮椅。此时,使中央部床板3为轮椅的座面。
图9是台车5的侧视图。台车5按照使中央部床板3的姿势从平坦姿势简易地变成座位姿势的方式,具有椅子用的姿势变更装置。在这里,中央部床板3由背面部3b、腿部3c、和底部3d构成。使用椅子用的姿势变更装置,在使底部3d为水平面的状态下,与背面部3b的倾斜连动地使腿部3c进行倾斜,由此中央部床板3的姿势从平坦姿势变成座位姿势。此外,可以使用台车5作为轮椅。
成为这样的合体床1的一部分的轮椅(台车5),按照可以变更为平坦姿势的方式,使底部3d为水平面。但是,轮椅的底部3d为水平面时,容易发生被护理者的身体的错开跌落。
另外,作为对被护理者的身体从轮椅错开跌落的对策,提出了使轮椅的底部倾斜而防止被护理者的身体的错开跌落的全折叠式的轮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图10是以往的全折叠式的轮椅6的立体图。在图10所示的轮椅6中,按照前座高(底部7b的腿肚部7c侧的高度)比后座高(底部7b的背部7a侧的高度)更高的方式,使底部7b倾斜。通过该底部7b的倾斜、防止被护理者的身体的错开跌落。进而,也可以放倒背部7a,使所有由连动联杆8连结的底部7b、腿肚部7c、脚踏部7d都在同一水平面上,变更为平坦姿势。
图11是平坦姿势的轮椅6的侧视图。利用连动联杆8,护理者可以将轮椅6的姿势从座位姿势容易地变更成平坦姿势。
考虑将这样的全折叠式的轮椅6与床主体部合体而形成床。
另外,作为用于对被护理者进行护理的护理用床,有能变更为背部抬高姿势或膝部抬高姿势的床存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5-513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52459号公报
就护理用床而言,需要向用于被护理者的进食等作业的背部抬高姿势进行姿势变更的功能、和向用于消除被护理者的脚的浮肿或防止身体的错开跌落的膝部抬高姿势进行姿势变更的功能。但是,以往的轮椅不存在用于变更为膝部抬高姿势的构造。为此,在使床主体部与轮椅合体后的合体床中,无法变更为膝部抬高姿势。即,例如在使具有以往的全折叠式轮椅的构造的轮椅6为合体床的一部分的情况下,合体床存在所谓无法变更为膝部抬高姿势的课题。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里,膝部抬高姿势是指用水平面支承被护理者的臀部、用倾斜面支承大腿和腿肚,由胯关节、膝关节和脚尖形成三角形的姿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解决上述课题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床状态时变更为膝部抬高姿势,且可以在轮椅状态时防止被护理者的身体的错开跌落的床以及轮椅。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构成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1个方式,提供一种具有将轮椅和床主体部合体而构成的床面的床,
上述轮椅具有:
将椅子背部底板构件、椅子腰部底板构件、椅子膝部底板构件和椅子腿部底板构件以可以相互弯曲的方式加以连结而构成的座面部;
对上述椅子背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的椅子背部支承构件、对上述椅子腰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的椅子基座部、对上述椅子膝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的椅子膝部支承构件、和对上述椅子腿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的椅子腿部支承构件,
上述床主体部具有:
将床背部底板构件、床腰部底板构件、床膝部底板构件和床腿部底板构件以可以相互弯曲的方式加以连结而构成的床面部;
对上述床背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的床背面支承构件、对上述床腰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的床基座部、对上述床膝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的床膝面支承构件、和对上述床腿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的床腿面支承构件,
在上述轮椅和上述床主体部已合体的状态下,
上述床背部底板构件和上述床腰部底板构件之间的关节部、与上述椅子背部底板构件和上述椅子腰部底板构件之间的关节部,在同一直线上排列,
上述床腰部底板构件和上述床膝部底板构件之间的关节部、与上述椅子腰部底板构件和上述椅子膝部底板构件的之间的关节部,在同一直线上排列,
上述床膝部底板构件和上述床腿部底板构件之间的关节部、与上述椅子膝部底板构件和上述椅子腿部底板构件之间的关节部,在同一直线上排列。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提供一种能与床主体部合体而构成床的轮椅,其具有:
将椅子背部底板构件、由椅子腰部底板构件以及椅子膝部底板构件构成的椅子座部底板构件、椅子腿部第一底板构件、和椅子腿部第二底板构件以可以相互弯曲的方式加以连结而构成的座面部;
对上述椅子腰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的椅子基座部;
对上述椅子背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且配置成可以相对于上述椅子腰部底板构件弯曲的椅子背部支承构件;
对上述椅子膝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且配置成可以相对于上述椅子腰部底板构件弯曲的椅子膝部支承构件;
对上述椅子腿部第一底板构件进行支承且配置成可以相对于上述椅子膝部支承构件弯曲的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
对上述椅子腿部第二底板构件进行支承且配置成可以相对于上述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弯曲的椅子腿部第二支承构件;
与上述椅子背部支承构件的动作连动地使上述椅子膝部支承构件运动的第一联杆部;
与上述椅子背部支承构件的动作连动地使上述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运动的第二联杆部;
与上述椅子膝部支承构件的动作连动地使上述椅子腿部第二支承构件运动的脚踏连动联杆。
【发明效果】
关于本发明的床,可以在轮椅和床主体部合体后的床状态下,变更成膝部抬高姿势。另外,在轮椅状态下,可以防止被护理者的身体的错开跌落。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和特征,由有关附图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下列记述而明确。其附图如下所示:
图1是本发明的1个实施方式中的分离后的床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合体后的床的立体图,
图3A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座位姿势下的轮椅的侧视图,
图3B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图3A的座位姿势下的轮椅的椅子用第一弯曲部附近的放大图,
图3C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图3A的座位姿势下的轮椅的椅子用第三弯曲部附近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平坦姿势下的轮椅的侧视图,
图5A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轮椅的座位姿势的第一联杆部的部分侧视图,
图5B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轮椅的平坦姿势的第一联杆部的部分侧视图,
图5C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轮椅的座位姿势的气弹簧附近的部分侧视图,
图5D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轮椅的平坦姿势的气弹簧附近的部分侧视图,
图5E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轮椅的气弹簧向椅子基座部的安装状态的部分侧视图,
图6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膝部抬高姿势以及背部抬高姿势下的床的立体图,
图7A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膝部抬高姿势以及背部抬高姿势下的床的侧视图,
图7B是平坦姿势的状态下的本实施方式中的床主体部的联杆装置的简要侧视图,
图7C是座位姿势的状态下的本实施方式中的床主体部的联杆装置的简要侧视图,
图8是以往的将轮椅作为一部分的床的立体图,
图9是以往的合体成床的轮椅的侧视图,
图10是以往的座位姿势下的轮椅的侧视图,
图11是以往的平坦姿势下的轮椅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相同构成要件附加相同符号,也会省略说明。另外,为了容易理解附图,以各构成要件为主体示意性地示出。
图1是本发明的1个实施方式中的分离后的床的立体图。床11由轮椅9和床主体部10构成。
首先,轮椅9由座面部15、椅子支承构件(椅子引导构件)14、椅子基座部13、和行走轮12构成。
椅子支承构件14由多个椅子支承构件14a、14c、14d、14e、和椅子用弯曲部14j、14k、14m、14n构成。
座面部15用连结部分(后述的关节部20b、20d、20f、20g)以自由弯曲的方式连结多个板状的椅子底板构件(例如,5个椅子底板构件15a、15b、15c、15d、15e)而构成。另外,多个椅子底板构件是分别接触患者或被护理者等(以下,汇总起来简称为被护理者。)的身体的部分。
另外,座面部15由椅子背部底板构件15a、椅子腰部底板构件15b、椅子膝部底板构件15c、和椅子腿部底板构件(椅子腿部第一底板构件15d、椅子腿部第二底板构件15e)构成。在这些构件中,相邻的构件彼此借助薄板部或铰链部的连结部分以相互自由弯曲的方式连结。作为薄板部的连结部分,由厚度比从主要构成座面部15的椅子背部底板构件15a至椅子腿部第二底板构件15e的各自的厚度薄的部分形成等,而可以自由弯曲。椅子背部底板构件15a是与被护理者的脊背接触的部分。椅子腰部底板构件15b是与被护理者的腰接触的部分。椅子膝部底板构件15c是与被护理者的大腿接触的部分。椅子腿部第一底板构件15d是与被护理者的小腿接触的部分。椅子腿部第二底板构件15e是与被护理者的脚跟接触的部分。这些构件通常具有缓冲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椅子腿部第二底板构件15e在轮椅9为座位姿势(轮椅状态)时,成为被护理者的脚踏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由椅子腰部底板构件15b和椅子膝部底板构件15c构成椅子座部底板构件15h。
多个椅子支承构件14a、14c、14d、14e以及椅子腰部底板构件15b,借助由自由的旋转接头构成的椅子用弯曲部14j、14k、14m、14n连结成可以弯曲,而构成椅子用的姿势变更装置114。此外,用该椅子用的姿势变更装置114使座面部15进行姿势变更。
椅子基座部13在允许椅子支承构件14的弯曲动作的同时,对连结了椅子支承构件14的椅子腰部底板构件15b进行支承,在下部具有4个行走轮12。通过这4个行走轮12,轮椅9进行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轮椅9没有动力,成为手推式的轮椅。轮椅9通过由护士或护理者等(以下,汇总起来简称为护理者。)推在椅子支承构件14上设置的把手43进行移动。
行走轮12至少有一对,在本实施方式中有2对为4个,以自由旋转的方式位于椅子基座部13的下部,以自由移动的方式支承椅子基座部13。行走轮12可以在地面(或者轮椅9以及床主体部10的设置面)44上行走。
轮椅9构成为通过椅子支承构件14进行姿势变更时,座面部15的姿势与椅子支承构件14的姿势变更相一致地进行变更。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通过连结部分自由弯曲构成轮椅9的座面部15的板状椅子底板构件15a、15b、15c、15d、15e,为此,座面部15无法维持恒定的姿势。座面部15被轮椅9的椅子支承构件14支承。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座面部15是与椅子支承构件14的姿势连动进行姿势维持或姿势变更的构成。
椅子支承构件14如图3A~图3C所示,由方形框形状的椅子背部支承构件(椅子背部引导构件)14a、方形框形状的椅子膝部支承构件(椅子膝部引导构件)14c、方形框形状的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椅子腿部第一引导构件)14d、方形框形状的椅子腿部第二支承构件(椅子腿部第二引导构件)14e、和椅子用第一~第四弯曲部14j、14k、14m、14n构成。在这里,由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14d和椅子腿部第二支承构件14e构成椅子腿部支承构件。4个椅子用第一~第四弯曲部14j、14k、14m、14n,以自由弯曲的方式连结相邻的椅子支承构件彼此或椅子支承构件和椅子腰部底板构件。
在这里,图3B以及图3C示出连结部的放大图。
如图3B示出的放大图所示,椅子背部底板构件15a和椅子腰部底板构件15b借助第一旋转轴由关节部20b加以连结,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和椅子腰部底板构件15b借助相同的第一旋转轴由椅子用第一弯曲部14j加以连结。另外,虽然图示省略,但椅子腰部底板构件15b和椅子膝部底板构件15c借助第二旋转轴由关节部20d加以连结,椅子腰部底板构件15b和椅子膝部支承构件14c借助相同的第二旋转轴由椅子用第二弯曲部14k加以连结。
另外,如图3C示出的放大图所示,椅子膝部底板构件15c和椅子腿部第一底板构件15d借助第三旋转轴由关节部20f加以连结,椅子膝部支承构件14c和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14d借助相同的第三旋转轴由椅子用第三弯曲部14m加以连结。另外,虽然图示省略,但椅子腿部第一底板构件15d和椅子腿部第二底板构件15e借助第四旋转轴由关节部20g加以连结,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14d和椅子腿部第二支承构件14e借助相同的第四旋转轴由椅子用第四弯曲部14n加以连结。
另外,椅子背部支承构件(椅子背部引导构件)14a可以支承椅子背部底板构件15a。椅子基座部13对椅子腰部底板构件15b进行支承。椅子膝部支承构件(椅子膝部引导构件)14c可以支承椅子膝部底板构件15c。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椅子腿部第一引导构件)14d对椅子腿部第一底板构件15d进行支承。椅子腿部第二支承构件14e可以支承椅子腿部第二底板构件15e。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和椅子腰部底板构件15b由椅子用第一弯曲部14j以自由弯曲的方式加以连结。椅子腰部底板构件15b和椅子膝部支承构件14c由椅子用第二弯曲部14k以自由弯曲的方式加以连结。椅子膝部支承构件14c和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14d由椅子用第三弯曲部14m以自由弯曲的方式加以连结。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14d和椅子腿部第二支承构件14e由椅子用第四弯曲部14n以自由弯曲的方式加以连结。另外,在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的背面侧的顶端部固定有把手43。
在这里,椅子腰部底板构件15b、与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以及椅子膝部支承构件14c被连结,所以椅子底板构件15和椅子支承构件14不会发生错位。
在这里,在图4所示的平坦姿势中,椅子背部底板构件15a、椅子腰部底板构件15b、椅子膝部底板构件15c、椅子腿部第一底板构件15d、和椅子腿部第二底板构件15e,构成大致沿水平方向的1个平坦面。换言之,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椅子膝部支承构件14c、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14d、和椅子腿部第二支承构件14e,构成大致沿水平方向的1个平坦面。
另外,在图3A所示的座位姿势中,椅子背部底板构件15a以及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按照铅垂方向中的上端相对于下端位于后侧(图3A左侧)的方式,倾斜立起。椅子腰部底板构件15b的位置大致沿水平方向。椅子膝部底板构件15c以及椅子膝部支承构件14c,按照椅子腰部底板构件15b侧的端部与椅子腿部第一底板构件15d侧的端部相比位于下方的方式,位于稍微倾斜的位置。关于椅子腿部第一底板构件15d以及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14d,从椅子膝部底板构件15c侧的端部朝向椅子腿部第二底板构件15e侧的端部倾斜向下。关于椅子腿部第二底板构件15e以及椅子腿部第二支承构件14e,在大致水平方向上或者从椅子腿部第一底板构件15d侧的端部朝向椅子腿部第二底板构件15e的顶端稍微倾斜向上。
进而,轮椅9具有联杆部(第一联杆部21、第二联杆部22、脚踏连动联杆23),构成为与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的动作连动地使椅子支承构件14c、14d、14e运动。
图5A~图5E是轮椅9的部分侧视图。图5A以及图5B是座位姿势以及平坦姿势的第一联杆部21的部分侧视图。图5C以及图5D是座位姿势以及平坦姿势的气弹簧22a的部分侧视图。图5E是表示气弹簧22a向椅子基座部13的安装状态的部分侧视图。
使用图5A~图5E,对与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的动作连动地使椅子膝部支承构件14c、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14d和椅子腿部第二支承构件14e运动的装置进行说明。
第一联杆部21连结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和椅子膝部支承构件14c。此外,在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从放倒的状态立起(从平坦姿势变更为座位姿势)时,椅子膝部支承构件14c借助第一联杆部21起来。另一方面,在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从立起的状态被放倒(从座位姿势变更为平坦姿势)时,成为椅子膝部支承构件14c借助第一联杆部21被放倒的构造。
以下进一步说明。第一联杆部21由凸轮部36、和连结构件37构成。另外,如图3A~图5B所示,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与背侧机械臂构件35a连结。背侧机械臂构件35a比椅子腰部底板构件15b和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的连结部侧的端部附近向背面侧弯曲并延伸。背侧机械臂构件35a进一步具有从其顶端部35c分支的顶端部35e、和从顶端部35e分支的分支部35d。另外,凸轮部36是板构件,其下端部借助棒状的连结构件37与背侧机械臂构件35a的分支部35d连结。另外,凸轮部36,其中央部以能以凸轮部旋转轴36a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连结在椅子基座部13上,且在上端部具有半圆弧形状或凹形状的槽部38,槽部38中插入从椅子膝部支承构件14c突出固定的引导轴39。椅子膝部支承构件14c的引导轴39穿过该槽部38,由此将凸轮部36和椅子膝部支承构件14c连结。
由此,在图4中,将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从平坦姿势变更为座位姿势时(使轮椅9图5B的状态变成图5A的状态时),背侧机械臂构件35a绕椅子用第一弯曲部14j在顺时针方向上转动,背侧机械臂构件35a牵拉连结构件37。于是,借助连结构件37,凸轮部36绕凸轮部旋转轴36a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引导轴39在槽部38内移动,关于椅子膝部支承构件14c,其前端缘相对于后端缘立起。其结果,在座位姿势(轮椅状态)时,能使椅子腰部底板构件15b的前座高度高于后座高度。由此,可以防止坐在轮椅9上的被护理者的错开跌落。
另一方面,在图3A中,在使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从座位姿势变更为平坦姿势时(使轮椅9从图5A的状态成为图5B的状态时),背侧机械臂构件35a绕椅子用第一弯曲部14j在逆时针方向上转动,背侧机械臂构件35a推出连结构件37。由此,借助连结构件37,凸轮部36绕凸轮部旋转轴36a在逆时针方向上旋转,引导轴39在槽部38内移动,椅子膝部支承构件14c放倒,成为沿水平面平坦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调节位于凸轮部36的槽部38的形状,立起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时,可以调节椅子膝部支承构件14c的角度。
另外,第二联杆部22连结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和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14d。此外,在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立起时,成为借助第二联杆部22悬挂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14d的构造。另一方面,在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放倒时,成为借助第二联杆部22升高悬挂的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14d的构造。第二联杆部22由背侧机械臂构件35a、腿侧机械臂构件35b、和与顶端部35e连结的连结构件构成。
以下,对椅子用支承构件施力部进行说明。在这里,作为椅子用支承构件施力部的一例,使用了气弹簧22a,但也可以使用直动式致动器来代替气弹簧22a。使气弹簧22a工作的手柄(未图示)安装于把手43(参照图7A)旁的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用金属线连结手柄和气弹簧22a。气弹簧22a的活塞棒22b与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的背侧机械臂构件35a的顶端部35c连结。如图3A以及图4所示,腿侧机械臂构件35b向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14d的中间部的背面弯曲、延伸而构成,活塞棒22b以可以旋转的方式与背侧机械臂构件35a的顶端部35c连结。
气弹簧22a如下所示发挥作用。护理者握持把手43旁的手柄时,使气弹簧22a的作用力作用于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可以使气弹簧22a的活塞棒22b的突出量(长度)容易地进行变化。在护理者的手离开把手43旁的手柄时,气弹簧22a的活塞棒22b以此时的突出量(长度)被锁定,保持姿势。
由此,例如在使图4以及图5D所示的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从平坦姿势的状态立起至图3A以及图5C所示的座位姿势的状态时,如果护理者握持使气弹簧22a工作的手柄,则气弹簧22a的活塞棒22b的锁定被解除,能使气弹簧22a的作用力作用于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于是,即使被护理者坐在轮椅9上,用椅子背部底板构件15a和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支承被护理者的脊背,气弹簧22a的作用力和被护理者的体重也大致相消。为此,护理者能够使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容易地从沿水平方向的平坦姿势到立起的座位姿势进行姿势变更。需要说明的是,优选预先调节气弹簧22a的作用力的强度,以便能与被护理者的体重相消。如此,通过使气弹簧22a的作用力作用于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气弹簧22a的活塞棒22b进入气缸22c内,能够容易地使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绕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和椅子腰部底板构件15b之间的椅子用第一弯曲部14j,在图4以及图5D的顺时针方向上从平坦姿势向座位姿势转动。伴随该转动动作,背侧机械臂构件35a绕椅子用第一弯曲部14j在顺时针方向上转动,借助气弹簧22a,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14d的前端相对于后端在顺时针方向上转动,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14d随着向前而斜向下倾斜,成为用椅子用第三弯曲部14m的旋转轴悬挂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从图3A以及图5C所示的座位姿势放倒成图4以及图5D所示的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被放倒的状态(平坦姿势)时,护理者用一只手握持把手43,同时用另一只手握持手柄时,气弹簧22a的活塞棒22b的锁定被解除,可以使气弹簧22a的作用力作用于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此时,利用被护理者的体重,以手动的方式向下方放倒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即,可以使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绕椅子用第一弯曲部14j在图3A的顺时针方向上容易且缓慢地转动。于是,椅子膝部支承构件14c以及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14d从分别斜向倾斜的姿势变更成沿水平方向的平坦的姿势。关于该姿势变更,可以通过分别绕椅子用第二弯曲部14k、椅子用第三弯曲部14m和椅子用第四弯曲部14n相对转动来进行。即,通过气弹簧22a的逆向驱动,活塞棒22b在气缸22c内运动,使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绕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和椅子腰部底板构件15b之间的第一弯曲部14j从座位姿势向平坦姿势转动。伴随该转动动作,背侧机械臂构件35a绕椅子用第一弯曲部14j在逆时针方向上转动,借助气弹簧22a,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14d的后端相对于前端在逆时针方向上转动,升高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14d,成为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14d大致沿水平方向的平坦的状态。
另外,脚踏连动联杆23连结椅子膝部支承构件14c和椅子腿部第二支承构件14e,是按照使椅子膝部支承构件14c的轴方向和椅子腿部第二支承构件14e的轴方向平行的方式运动的联杆。
以下,进一步说明。脚踏连动联杆23是用棒状构件连结椅子膝部支承构件14c的椅子用第三弯曲部14m的附近部分和椅子腿部第二支承构件14e的附近部分而构成。通过脚踏连动联杆23的长度与椅子第一腿部支承构件14d的长度大致相同,在图4中,使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从平坦姿势变更为座位姿势时,随着椅子膝部支承构件14c借助第一联杆部21其前端缘相对于后端缘的立起,椅子腿部第二支承构件14e也是其前端缘相对于后端缘立起。其结果,椅子膝部支承构件14c的轴方向和椅子腿部第二支承构件14e的轴方向平行。
另一方面,在图3A中,在使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从座位姿势变更为平坦姿势时,椅子膝部支承构件14c放倒,成为其后端缘和前端缘沿水平面平坦的状态。与此同时,并且椅子腿部第二支承构件14e也是成为其后端缘和前端缘沿水平面平坦的状态。
通过这样的轮椅9的构成,椅子膝部支承构件14c、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14d和椅子第二腿部支承构件14e以与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的倾斜连动的方式运动。由此,仅仅是改变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的倾斜,其他支承构件也连动的改变倾斜,所以仅仅使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从立起的状态放倒,轮椅9就会从座位姿势成为平坦姿势。另外,仅仅是立起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轮椅9就会从平坦姿势成为座位姿势。由此,护理者可以通过手动容易地进行轮椅9的姿势的变更。
另外,关于单体的轮椅9,在座位姿势时,使椅子腰部底板构件15b为水平面,使椅子膝部底板构件15c相对于椅子腰部底板构件15b倾斜。具体而言,使椅子膝部底板构件15c按照椅子膝部底板构件15c的前端缘相对于后端缘向铅垂上方成10°~17°的角度的方式倾斜。由此,通过椅子背部底板构件15a、椅子腰部底板构件15b、椅子膝部底板构件15c制作凹陷,可以防止被护理者的身体的错开跌落。
另外,床主体部10具有:床面部17、对床面部17进行支承的床面支承构件(床面引导构件)18、和对床面支承构件18进行固定的床基座部19。需要说明的是,如前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床面部17和床面支承构件18构成为一体。
床面部17由作为多个板状的床底板构件(例如,4个作为床底板构件的、床背部底板构件17a、床腰部底板构件17b、床膝部底板构件17c、床腿部底板构件17d)经由连结部分以自由弯曲的方式连结而构成,是分别接触被护理者的身体的部分。也就是说,床面部17由4个床底板构件17a、17b、17c、17d构成,这些构件中相邻的构件彼此的3处,借助薄板部或铰链部的连结部分(后述的关节部20a、20c、20e)以相互自由弯曲的方式被连结。作为薄板部的连结部分,厚度比从主要构成床面部17的床背部底板构件17a至床腿部底板构件17d的各自的厚度薄的部分形成等,而可以自由弯曲。床背部底板构件17a是与被护理者的脊背接触的部分。床腰部底板构件17b是与被护理者的腰接触的部分。床膝部底板构件17c是与被护理者的大腿接触的部分。床腿部底板构件17d是与被护理者的小腿以及脚跟接触的部分。床背部底板构件17a、床腰部底板构件17b、床膝部底板构件17c和床腿部底板构件17d,通常具有缓冲功能。
床面支承构件18由多个床面支承构件18a、18c、18d、和床用第一~第三弯曲部18j、18k、18m构成。
多个床面支承构件18a、18c、18d,借助由自由的旋转接头构成的床面用弯曲部18j、18k、18m以可以弯曲的方式连结,构成床用的姿势变更装置119。此外,通过该床用的姿势变更装置119中,可以使床面部17进行姿势变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床背部底板构件17a和床背面支承构件18a成为一体化后的一个构件。同样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床膝部底板构件17c和床膝面支承构件18c成为一体化后的一个构件。同样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床腿部底板构件17d和床腿面支承构件18d成为一体化后的一个构件。
具体而言,床面支承构件18如图1、图7B以及图7C所示,由在一对长度方向的支承棒构件之间在宽度方向上固定有多个横档的梯子状的床背面支承构件18a、与床背面支承构件18a相同的梯子状的床膝面支承构件18c、与床背面支承构件18a相同的梯子状的床腿面支承构件18d、将相邻的支承构件彼此以自由弯曲的方式连结的3个床用第一~第三弯曲部18j、18k、18m构成。
床背面支承构件18a始终支承床背部底板构件17a,可以用在宽度方向上比床背部底板构件17a突出的突出部118来支承椅子背部底板构件15a。床膝面支承构件18c始终支承床膝部底板构件17c,可以用在宽度方向上比床膝部底板构件17c突出的突出部118来支承椅子膝部底板构件15c。床腿面支承构件18d始终支承床腿部底板构件17d,可以用在宽度方向上比床腿部底板构件17d突出的突出部118来支承椅子腿部第一底板构件15d和椅子腿部第二底板构件15e。
如此,床背面支承构件18a、床膝面支承构件18c、床腿面支承构件18d,分别形成有比床背部底板构件17a、床腰部底板构件17b、床膝部底板构件17c、床腿部底板构件17d分别向宽度方向的一侧突出并露出的突出部118。关于这些突出部118,在轮椅9与床主体部10合体之后,可以支承轮椅9的椅子背部底板构件15a、椅子膝部底板构件15c、椅子腿部第一底板构件15d、和椅子腿部第二底板构件15e。
在这里,床腰部底板构件17b、与床背面支承构件18a以及床膝面支承构件18c连结,在床底板构件17和床面支承构件18不会发生错位。
另外,在床背面支承构件18a和床膝面支承构件18c之间,在床面部17的宽度方向的左右任一方(例如在图1中为左侧)构成有凹部28。此外,该凹部28是在床背面支承构件18a和床膝面支承构件18c之间形成的、作为椅子基座部13的插入用空间的合体区域。此外,可以将轮椅9的椅子基座部13插入到作为合体区域的凹部28内。
需要说明的是,座面部15具有5个椅子底板构件15a、15b、15c、15d、15e,在4处弯曲。与此相对,床面部17具有4个床底板构件17a、17b、17c、17d,在3处弯曲。即,床面部17和座面部15的分割构造是不同的。其中,床面部17的3个床底板构件17a、17b、17c,分别与座面部15的3个椅子底板构件15a、15b、15c对应,床面部17的剩余的1个床底板构件17d与座面部15的剩余的2个椅子底板构件15d、15e对应。
床基座部19在允许该床面支承构件18的弯曲动作的同时,对连结有床面支承构件18的床腰部底板构件17b进行支承。在床基座部19的中间部与作为合体区域的凹部28对应的部分,在宽度方向上凹陷,可以插入轮椅9的椅子基座部13。
床用的行走轮25,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4个。此外,4个行走轮25以自由旋转的方式分别位于床基座部19的下部的前后,以自由移动的方式支承床基座部19。行走轮25在地面(或者,轮椅9以及床主体部10的设置面)44上行走。其中,在不需要使床主体部10移动的情况下,也可以没有行走轮25。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床主体部10的床面部17的床底板构件17a、17b、17c、17d构成为通过连结部分自由弯曲。为此,床面部17无法维持恒定的形状。由此,床面部17构成为与床面支承构件18的姿势成为一体来进行姿势维持或姿势变更。
使这样的轮椅9从座位姿势成为平坦姿势,而使平坦姿势的轮椅9与床主体部10合体,由此形成床11。为了使轮椅9和床主体部10合体,首先,使轮椅9为平坦姿势。然后,椅子基座部13在成为床面支承构件18的凹部28的合体区域、即使轮椅9在宽度方向上移动并在床背面支承构件18a和床膝面支承构件18c之间的床腰部底板构件17b的侧部空出的凹部28内,进行定位。通过平坦姿势的轮椅9的椅子基座部13进入凹部28,进行轮椅9相对于床主体部10的定位。然后,使床面支承构件18支承座面部15,完成轮椅9和床主体部10的合体。如此在轮椅9和床主体部10已合体的情况下,构成为对座面部15进行支承的构件从椅子支承构件14切换成床面支承构件18(即,关于座面部15,代替椅子支承构件14而仅由床面支承构件18支承的方式)构成。本发明的床11是如下的构成:通过对该座面部15进行支承的支承构件的切换,用床面支承构件18进行姿势变更时,床面部17以及座面部15成为一体来进行姿势变更。
图2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合体的床11的立体图。在轮椅9已与床主体部10合体时,床11中,座面部15以及床面部17成为一体而形成床面部16。此外,在床面部16中,使椅子背部底板构件15a以及床背部底板构件17a为背部模块16a,使椅子腰部底板构件15b以及床腰部底板构件17b为腰部模块16b,使椅子膝部底板构件15c以及床膝部底板构件17c为膝部模块16c,使椅子腿部第一底板构件15d、椅子腿部第二底板构件15e以及床腿部底板构件17d成为腿部模块16d,相邻的各模块相互可以自由弯曲。
另外,在床面部16中,在轮椅9已与床主体部10合体时,构成为按照在相邻的各模块可以自由弯曲的方式,床背部底板构件17a以及床腰部底板构件17b的关节部20a和椅子背部底板构件15a以及椅子腰部底板构件15b的关节部20b在同一直线上排列,床腰部底板构件17b以及床膝部底板构件17c的关节部20c和椅子腰部底板构件15b以及椅子膝部底板构件15c的关节部20d在同一直线上排列,床膝部底板构件17c以及床腿部底板构件17d的关节部20e和椅子膝部底板构件15c以及椅子腿部第一底板构件15d的关节部20f在同一直线上排列。
通过这样的构成,即便是由座面部15以及床面部17构成的床面部16,在各模块间可以自由弯曲。通过这样的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便是由轮椅9和床主体部10构成的床11,也可以变更为膝部抬高姿势。
需要说明的是,膝部抬高姿势是指在水平面(椅子腰部底板构件15b、或床腰部底板构件17b、或其双方)上支承被护理者的臀部、在倾斜面(椅子膝部底板构件15c以及椅子腿部第一底板构件15d、或者床膝部底板构件17c以及床腿部底板构件17d、或者全部这些构件)支承大腿和腿肚的姿势。该膝部抬高姿势是指由被护理者的胯关节、膝关节、脚尖形成三角形的姿势。
需要说明的是,在床面部16的长度方向上,椅子背部底板构件15a和床背部底板构件17a的长度相等,椅子腰部底板构件15b和床腰部底板构件17b的长度相等,椅子膝部底板构件15c和床膝部底板构件17c的长度相等,椅子腿部第一底板构件15d以及椅子腿部第二底板构件15e的总长度和床腿部底板构件17d的长度相等。
通过这样的构成,在轮椅9已与床主体部10合体的情况下,可以将座面部15的姿势的变更从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等上分开,而仅由床面支承构件18进行床面部17以及座面部15的姿势的变更。
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分离而成为单体状态的轮椅9时,座面部15被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椅子膝部支承构件14c、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14d、椅子腿部第二支承构件14e支承。
其中,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是接触支承椅子背部底板构件15a的状态,椅子膝部支承构件14c是接触支承椅子膝部底板构件15c的状态。另外,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14d是接触支承椅子腿部第一底板构件15d的状态,椅子腿部第二支承构件14e是接触支承椅子腿部第二底板构件15e的状态。
通过轮椅9和床主体部10合体而构成床11,在床面支承构件18升高座面部15时,座面部15分离成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椅子膝部支承构件14c、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14d、和椅子第二支承构件14e,分别被床面支承构件18支承。
如图6以及图7A所示,立起作为床面支承构件18的一部分的床背面支承构件18a,立起作为床面支承构件18的一部分的床腿面支承构件18d,弯曲成“V字”形状,由此可以将姿势变更成与通常的护理用床相同的背部抬高姿势、以及膝部抬高姿势。此时,椅子基座部13和床基座部19以没有错位的方式被锁定部40加以连结。关于该锁定部40,例如使未图示的连结杆在锁定位置和锁定解除位置之间手动地转动,用未图示的卡止构件对椅子基座部13和床基座部19进行连结固定或连结解除。该锁定部40设置于床基座部19。通过该锁定部40对椅子基座部13和床基座部19进行连结固定时,座面部15和床面部17成为一体而可以构成床面部16。只要解除座面部15和床面部17的连结固定,就能容易地分离座面部15和床面部17。
为了在床面部16能够独立进行背部抬高姿势以及膝部抬高姿势的姿势变更,床面支承构件18用床背面支承构件18a支承椅子背部底板构件15a以及床背部底板构件17a,用床膝面支承构件18c支承椅子膝部底板构件15c和床膝部底板构件17c。另外,用床腿面支承构件18d支承椅子腿部第一底板构件15d、椅子腿部第二底板构件15e和床腿部底板构件17d。
另外,在床主体部10的床基座部19具有:能够改变床背面支承构件18a、床膝面支承构件18c和床腿面支承构件18d等的倾斜的第一电驱动部41a、能够变更床膝面支承构件18c和床腿面支承构件18d等的姿势的该第二电驱动部41b。此外,通过该第一电驱动部41a和第二电驱动部41b,座面部15和床面部17成为一体后的床面部16的背部抬高动作以及膝部抬高动作可以独立进行(参照图7A~图7C)。
第一电驱动部41a借助机械臂42a使床背面支承构件18a立起或放倒。第二电驱动部41b借助机械臂42b使床膝面支承构件18c以及床腿面支承构件18d立起或放倒,或弯曲成“V字”形状或成为平坦面。
作为第一电驱动部41a的一例的背部抬高用直动式致动器41a的机械臂42a,与床背面支承构件18a的基端侧的背面接触,借助机械臂42a使床背面支承构件18a立起或放倒。由此,对背部抬高用直动式致动器41a进行驱动而使活塞棒42a进退,可以使床背面支承构件18a绕床背面支承构件18a和床腰部底板构件17b之间的床用第一弯曲部18j在座位姿势和平坦姿势之间转动。
另外,作为第二电驱动部的一例的膝部抬高用直动式致动器41b的机械臂42b,与床膝面支承构件18c的前端侧的背面接触,借助机械臂42b使床膝面支承构件18c立起或放倒,或使床膝面支承构件18c以及床腿面支承构件18d弯曲成倒V字形状,或成为平坦面。由此,对膝部抬高用直动式致动器41b进行驱动而使活塞棒42b伸展,相对于床腰部底板构件17b,床膝面支承构件18c绕床用第二弯曲部18k在顺时针方向上转动的同时,床腿面支承构件18d绕床用第三弯曲部18m在逆时针方向上转动。由此,如图7A所示,由此可以使床主体部10从平坦姿势变更为背部抬高姿势以及膝部抬高姿势。相反,对膝部抬高用直动式致动器41b进行驱动而使活塞棒42a回缩,相对于床腰部底板构件17b,床膝面支承构件18c绕床用第二弯曲部18k在逆时针方向上转动的同时,床腿面支承构件18d绕床用第三弯曲部18m在顺时针方向上转动。由此,如图4所示,可以使床主体部10从背部抬高姿势以及膝部抬高姿势变更为平坦姿势。
在这样的构成中,在作为床11进行电动驱动控制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在轮椅9设置电驱动部。为此,可以使轮椅9为简单的构成而轻量化。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适当组合上述各种实施方式或者变形例中的任意实施方式或者变形例,可以发挥各自具有的效果。
本发明参照附图对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充分记述,但对于熟悉该技术的人来说,自然会进行各种变形或修正。这样的变形或修正只要未超出基于技术方案的本发明的范围就应被理解为被本发明所包含。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床是能将一部分作为轮椅分离的床,由此对于被护理者的移乘作业能减轻护理者的劳力。另外,这种床可以将一部分作为轮椅分离且能够成为膝部抬高姿势。这样的床能够有效用在有需要护理的人生活的一般家庭、医院设施或者护理设施方面。

Claims (8)

1.一种床,其具有将轮椅和床主体部合体而构成的床面,其中, 
所述轮椅具有: 
将椅子背部底板构件、椅子腰部底板构件、椅子膝部底板构件、椅子腿部第一底板构件和椅子腿部第二底板构件以可以相互弯曲的方式加以连结而构成的座面部; 
对所述椅子背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的椅子背部支承构件、对所述椅子腰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的椅子基座部、对所述椅子膝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的椅子膝部支承构件、对所述椅子腿部第一底板构件进行支承的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和对所述椅子腿部第二底板构件进行支承的椅子腿部第二支承构件, 
所述床主体部具有: 
将床背部底板构件、床腰部底板构件、床膝部底板构件和床腿部底板构件以可以相互弯曲的方式加以连结而构成的床面部; 
对所述床背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的床背面支承构件、对所述床腰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的床基座部、对所述床膝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的床膝面支承构件、和对所述床腿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的床腿面支承构件, 
在所述轮椅和所述床主体部合体了的状态下, 
在所述床面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椅子腰部底板构件的长度和所述床腰部底板构件的长度相等,所述椅子膝部底板构件的长度和所述床膝部底板构件的长度相等,所述椅子腿部第一底板构件以及所述椅子腿部第二底板构件的总长度和所述床腿部底板构件的长度相等, 
所述床背部底板构件和所述床腰部底板构件之间的关节部、与所述椅子背部底板构件和所述椅子腰部底板构件之间的关节部在同一直线上排列, 
所述床腰部底板构件和所述床膝部底板构件之间的关节部、与所述椅子腰部底板构件和所述椅子膝部底板构件的之间的关节部在同一直线上排列, 
所述床膝部底板构件和所述床腿部底板构件之间的关节部、与所述 椅子膝部底板构件和所述椅子腿部第一底板构件之间的关节部在同一直线上排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其中, 
对于所述床面上的被护理者,由所述椅子腰部底板构件或所述床腰部底板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底板构件支承所述被护理者的臀部,由所述椅子膝部底板构件以及所述椅子腿部第一底板构件、或者所述床膝部底板构件以及所述床腿部底板构件、或者全部这些构件支承所述被护理者的大腿和腿肚,由此能够成为膝部抬高姿势。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床,其中, 
在所述轮椅和所述床主体部合体了的状态下, 
所述床背面支承构件与所述椅子背部底板构件接触而对所述椅子背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 
所述床膝面支承构件与所述椅子膝部底板构件接触而对所述椅子膝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 
所述床腿面支承构件与所述椅子腿部支承构件接触而对所述椅子腿部第一底板构件及所述椅子腿部第二底板构件进行支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床,其中, 
在所述轮椅从所述床主体部分离了的状态下, 
所述椅子背面支承构件与所述椅子背部底板构件接触而对所述椅子背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 
所述椅子膝面支承构件与所述椅子膝部底板构件接触而对所述椅子膝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 
所述椅子腿面支承构件与所述椅子腿部第一底板构件及所述椅子腿部第二底板构件接触而对所述椅子腿部第一底板构件及所述椅子腿部第二底板构件进行支承。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床,其中, 
在所述床主体部与所述轮椅合体了的状态下,所述轮椅的所述座面部,与由所述床背面支承构件、所述床膝面支承构件以及所述床腿面支承构件构成的床面支承构件连动地进行运动。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床,其中, 
所述轮椅具有与所述椅子背部支承构件的动作连动地使所述膝部支承构件或所述椅子腿部支承构件中至少一方进行运动的联杆部。 
7.一种床,其具有将轮椅和床主体部合体而构成的床面,其中, 
所述轮椅具有: 
将椅子背部底板构件、椅子腰部底板构件、椅子膝部底板构件和椅子腿部底板构件以可以相互弯曲的方式加以连结而构成的座面部; 
对所述椅子背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的椅子背部支承构件、对所述椅子腰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的椅子基座部、对所述椅子膝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的椅子膝部支承构件、和对所述椅子腿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的椅子腿部支承构件, 
所述床主体部具有: 
将床背部底板构件、床腰部底板构件、床膝部底板构件和床腿部底板构件以可以相互弯曲的方式加以连结而构成的床面部; 
对所述床背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的床背面支承构件、对所述床腰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的床基座部、对所述床膝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的床膝面支承构件、和对所述床腿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的床腿面支承构件, 
所述轮椅具有与所述椅子背部支承构件的动作连动地使所述膝部支承构件或所述椅子膝部支承构件中至少一方进行运动的联杆部, 
所述椅子背部支承构件具有:比所述椅子腰部底板构件和所述椅子背部支承构件的连结部向下方延伸的机械臂构件, 
所述联杆部具有:以可以旋转的方式与所述椅子腰部底板构件连结的凸轮部、和连结所述凸轮部的下端部与所述机械臂构件的连结构件, 
在立起所述椅子背部支承构件且所述连结构件将所述凸轮部的下端部向所述椅子背部支承构件的方向牵拉的状态下,所述凸轮部的上端部向上推所述椅子膝部支承构件, 
在放倒所述椅子背部支承构件且所述连结构件将所述凸轮部的下端部向所述椅子腿部支承构件的方向推压的状态下,所述凸轮部的上端部向下推所述椅子腿部支承构件。 
8.一种轮椅,其能够与床主体部合体而构成床,其中,具有: 
将椅子背部底板构件、由椅子腰部底板构件以及椅子膝部底板构件构 成的椅子座部底板构件、椅子腿部第一底板构件、和椅子腿部第二底板构件以可以相互弯曲的方式加以连结而构成的座面部; 
对所述椅子腰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的椅子基座部; 
对所述椅子背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且配置成相对于所述椅子腰部底板构件能够弯曲的椅子背部支承构件; 
对所述椅子膝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且配置成相对于所述椅子腰部底板构件能够弯曲的椅子膝部支承构件; 
对所述椅子腿部第一底板构件进行支承且配置成相对于所述椅子膝部支承构件能够弯曲的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 
对所述椅子腿部第二底板构件进行支承且配置成相对于所述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能够弯曲的椅子腿部第二支承构件; 
与所述椅子背部支承构件的动作连动地使所述椅子膝部支承构件运动的第一联杆部; 
与所述椅子背部支承构件的动作连动地使所述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运动的第二联杆部; 
与所述椅子膝部支承构件的动作连动地使所述椅子腿部第二支承构件运动的脚踏连动联杆, 
所述第一联杆部连结所述椅子背部支承构件和所述椅子膝部支承构件, 
在相对于所述椅子腰部底板构件使所述椅子背部支承构件从放倒的状态立起时,与所述椅子背部支承构件的动作连动地通过所述第一联杆部使所述椅子膝部支承构件立起,另一方面,在相对于所述椅子腰部底板构件使所述椅子背部支承构件从立起的状态放倒时,与所述椅子背部支承构件的动作连动地通过所述第一联杆部使所述椅子膝部支承构件放倒, 
所述第二联杆部连结所述椅子背部支承构件和所述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 
在相对于所述椅子腰部底板构件使所述椅子背部支承构件从放倒的状态立起时,与所述椅子背部支承构件的动作连动地通过所述第二联杆部使所述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悬挂,另一方面,在相对于所述椅子腰部底板构件使所述椅子背部支承构件从起来的状态放倒时,与所述椅子背部支 承构件的动作连动地通过所述第二联杆部使悬挂的所述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升高, 
所述脚踏连动联杆连结所述椅子膝部支承构件和所述椅子腿部第二支承构件, 
相对于所述椅子基座部,与所述椅子膝部支承构件的动作连动地通过所述脚踏连动联杆使所述椅子膝部支承构件和所述椅子腿部第二支承构件以平行的方式进行运动。 
CN201180003764.0A 2010-06-21 2011-06-20 床以及轮椅 Active CN1024812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40086 2010-06-21
JP2010-140086 2010-06-21
PCT/JP2011/003496 WO2011161928A1 (ja) 2010-06-21 2011-06-20 ベッド及び車椅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81219A CN102481219A (zh) 2012-05-30
CN102481219B true CN102481219B (zh) 2014-08-13

Family

ID=45371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3764.0A Active CN102481219B (zh) 2010-06-21 2011-06-20 床以及轮椅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677523B2 (zh)
EP (1) EP2583650B1 (zh)
JP (1) JP5340480B2 (zh)
CN (1) CN102481219B (zh)
WO (1) WO20111619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14980B2 (en) * 2010-06-08 2016-08-16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Bed, and combining method and separating method of bed
JP5554877B2 (ja) * 2011-03-16 2014-07-2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ベッド、及びその分離方法
GB201117056D0 (en) * 2011-10-04 2011-11-16 Betson Simon A bedstead
EP2764856B1 (en) * 2012-07-05 2015-09-09 Panasonic Corporation Movable bed
CN105250098A (zh) * 2012-11-19 2016-01-20 胡昌兴 一种用于护理床的卷扬式和往复拖卷式机电总成
JP6044891B2 (ja) * 2012-11-22 2016-12-14 本多 利春 リクライニング式車椅子体
US9101518B2 (en) 2013-01-17 2015-08-11 Leonel E. Enriquez Impaired person care system and method
CN104736119B (zh) * 2013-09-17 2016-08-1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轮椅以及组合床
CN104755055B (zh) * 2013-09-17 2016-06-2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能够分离的床
WO2015040848A1 (ja) 2013-09-17 2015-03-2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動ベッド
CZ305564B6 (cs) 2013-11-07 2015-12-09 MORAVSKĂť VĂťZKUM, s.r.o. Robotické mobilní modifikovatelné lůžko
US9603764B2 (en) 2014-02-11 2017-03-28 Medline Industr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locking caster
JP6361028B2 (ja) * 2014-04-15 2018-07-2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合体ベッド用マットレス、および合体ベッド
CN104146846B (zh) * 2014-09-05 2015-12-02 常州工学院 一种电动抬背屈腿病人护理多功能按摩床
CN104433486B (zh) 2014-10-29 2018-03-06 嘉兴赛诺机械有限公司 电驱动机构和电动家具
CN104306116B (zh) * 2014-11-13 2016-12-07 宋扬 一种机器人护理床中实现护理床背板和智能轮椅背板同步升降的同步系统和同步方法
CN105816282B (zh) * 2015-01-06 2018-07-03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床椅一体化机器人
CN105266978B (zh) * 2015-08-27 2017-11-28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心血管内科病人转运推车
CZ306563B6 (cs) 2015-11-10 2017-03-08 Robotsystem, S.R.O. Robotické mobilní a modifikovatelné lůžko s vertikalizací
JP6722868B2 (ja) * 2016-03-14 2020-07-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ベッド
US11076704B2 (en) 2016-11-16 2021-08-03 Sino International Group Limited Motorized bed
US20180271731A1 (en) * 2017-03-21 2018-09-27 Jiaxing Sino Hardware Manufacturing Company Limited Bed lifting frame
CN107485515A (zh) * 2017-09-18 2017-12-19 崔林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CN109966067B (zh) * 2017-12-28 2020-06-02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轮椅
CN108392335A (zh) * 2018-03-21 2018-08-14 河南省祥和康复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组合折叠床椅
CN109431703B (zh) * 2018-09-30 2023-12-08 湖北育达医塑科技有限公司 伸缩式轮椅床
CN110013400B (zh) * 2019-04-29 2024-04-09 重庆顺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多功能护理床
CN110037870B (zh) * 2019-05-08 2021-06-04 开封大学 一种组合式医用护理床
CN110037873A (zh) * 2019-05-20 2019-07-23 丹阳市国健培康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培康智能护理系统
CN111772965B (zh) * 2020-07-23 2021-07-16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 一种多用途残障人员辅助护理装置
CN112402140B (zh) * 2020-11-19 2022-11-18 邳州泰利恒商贸有限公司 轮椅拆分床
CN112451225B (zh) * 2020-11-26 2023-03-28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一种用于急救车的推床
CN112618245B (zh) * 2021-01-06 2022-12-09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一种产科临床用产前诊断检查装置
KR102571565B1 (ko) * 2021-07-27 2023-08-28 경북보건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휠체어용 다리부종 완화기구
CN115252300B (zh) * 2022-06-13 2023-07-14 东北大学 一种辅助翻身运转的自动护理床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87620A (en) * 1989-10-03 1991-01-29 Benjamin Sharon Combined bed and wheelchair
JPH0551330A (ja) 1991-08-22 1993-03-02 Asahi Chem Ind Co Ltd 異方性導電性有機薄膜
JPH0620504Y2 (ja) 1991-12-10 1994-06-01 フランスベッド株式会社 ベッド装置
US5555582A (en) * 1995-03-06 1996-09-17 Jerideau; Thomas H. Convertible bed
JPH08257061A (ja) * 1995-03-15 1996-10-08 Senshu Nin 起立補助椅子
JP3171562B2 (ja) 1996-08-09 2001-05-28 綱善 森川 リクライニング式車椅子
EP0997127A3 (en) * 1998-10-30 2001-01-17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Multifunctional bed
TW461811B (en) * 2000-04-17 2001-11-01 Murata Machinery Ltd Multifunctional bed
JP2002058709A (ja) * 2000-08-17 2002-02-26 Koichi Nishimura 介護用ベッド
JP2005304626A (ja) * 2004-04-19 2005-11-04 Toshiharu Honda 車椅子機能を有する介護用ベッドの構成方法及び介護用ベッド
JP2008131961A (ja) 2006-10-26 2008-06-12 Hohryo Co Ltd スライド式ベッド
EP2182906B1 (en) * 2007-07-08 2011-11-09 Precision Automation and Robotics India Ltd. A wheel chair with commode for a patient that converts in to a bed
CN101352391B (zh) * 2008-08-02 2011-08-31 雷明富 多功能健身床
CN201356724Y (zh) * 2008-12-19 2009-12-09 何乐平 一种组合式轮椅床
JP2010253192A (ja) * 2009-04-28 2010-11-11 Toyota Motor Corp 統合介護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83650A4 (en) 2015-01-07
EP2583650A1 (en) 2013-04-24
WO2011161928A1 (ja) 2011-12-29
US20120159705A1 (en) 2012-06-28
EP2583650B1 (en) 2016-04-20
US8677523B2 (en) 2014-03-25
JPWO2011161928A1 (ja) 2013-08-19
JP5340480B2 (ja) 2013-11-13
CN102481219A (zh) 2012-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81219B (zh) 床以及轮椅
CN102596140B (zh) 轮椅以及床
JP7174036B2 (ja) 患者へのアクセスを容易にするための主梁を備える手術用フレーム
CN104921892B (zh) 一种理疗床
CN106456432B (zh) 包括足部结构的外骨骼
CN108969239B (zh) 医疗床的可调节床面板及医疗床
EP2992866B1 (en) Wheelchair and combined bed
US20070095582A1 (en) Wheelchair with mechanical arm
KR20160149679A (ko) 상하지 재활운동 기능을 갖는 전동 휠체어
CN102802583A (zh) 换乘/移动装置
TWI722171B (zh) 斜倚式床
CN103892987A (zh)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ES2913124T3 (es) Dispositivo robótico para la verticalización y ayuda al movimiento de sujetos con discapacidades motrices severas
KR20210060031A (ko) 의료용 침대
CN106333828B (zh) 肢体运动康复器
CN106691719A (zh) 一种具有全姿态调节的电动轮椅
CN203802721U (zh) 卧床助理机构
CN108283551A (zh) 无线终端控制的智能化医用病床
CN209004487U (zh) 医疗床的可调节床面板及医疗床
CN110234307A (zh) 床系统
EP3373878B1 (en) Robotic mobile and modifiable bed with verticalization
CN209678915U (zh) 翻身床
JP2003275061A (ja) ベッド
JP3235502U (ja) 移乗機
WO2017134814A1 (ja) 介助ロボ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Hold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Japan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Japan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16

Address after: No. 2 Songqiao Street, Qiant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HOME APPLIANCES (CHINA)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 Hold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Jap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