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80836A - 印刷线路板 - Google Patents

印刷线路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80836A
CN102480836A CN2011102134986A CN201110213498A CN102480836A CN 102480836 A CN102480836 A CN 102480836A CN 2011102134986 A CN2011102134986 A CN 2011102134986A CN 201110213498 A CN201110213498 A CN 201110213498A CN 102480836 A CN102480836 A CN 1024808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ed substrate
test board
wiring diagram
connecting portion
attached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134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尾浩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80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08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根据一个实施例,印刷线路板包括:产品部,在所述产品部上安装电子部件;端部,所述端部被定位成围绕所述产品部的周边边缘,并且被配置为形成包括所述产品部的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外形;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被配置为围绕所述产品部的所述周边边缘,并且被放置在所述产品部和所述边缘部之间以连接所述产品部和所述边缘部;以及附连测试板部,所述附连测试板部包括在夹在所述产品部和所述端部之间的所述连接部的区域上布线的图案。

Description

印刷线路板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是基于并要求2010年11月3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0-267819号的优先权的利益;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结合在这里。
技术领域
在此描述的实施例涉及印刷线路板。
背景技术
迄今,已经有使用附连测试板(test coupon)来测试印刷线圈的质量的方法。
发明内容
近年来,印刷线路板已经在生产率中需要更多的改进。
根据一个实施例,印刷线路板包括:产品部,在所述产品部上安装电子部件;端部,所述端部被定位成围绕所述产品部的周边边缘,并且被配置为形成包括所述产品部的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外形;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被配置为围绕所述产品部的所述周边边缘,并且被放置在所述产品部和所述边缘部之间以连接所述产品部和所述边缘部;以及附连测试板部,所述附连测试板部包括在夹在所述产品部和所述端部之间的所述连接部的区域上布线的图案。
根据上述印刷线路板,可以在生产率中获得更多改进。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用作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便携式计算机的立体图。
图2是显示根据实施例的在经受切割之前的印刷线路板的图。
图3是显示根据实施例的印刷线路板的连接部的周边的实例的图。
图4是显示形成在印刷线路板的连接部的表面上的附连测试板的放大图。
图5是显示形成在覆盖印刷线路板的连接部和端部构件两者的表面上的附连测试板的放大图。
图6是显示形成在印刷线路板的端部构件的表面上的附连测试板的放大图。
图7是显示另一种附连测试板,即,形成在印刷线路板的端部构件的表面上的附连测试板的变形例的放大图。
图8是显示制造根据实施例的单件印刷线路板的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图1到7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是适用于容纳根据本发明的印刷线路板的例如便携式计算机的电子装置的实例。图1是用作电子装置的便携式计算机1。便携式计算机1包括主单元2和显示单元3。
如图1所示,主单元2包括形成扁平盒状的第一壳体10。第一壳体10包括底壁11a、上壁11b、前壁11c、左右侧壁11d和11e、以及后壁11f。上壁11的外表面包括设置在靠近手侧(即,前侧)的掌托12。
第一壳体10的上壁11b包括设置在掌托12后面的键盘附接部13。被用于输入数值数据、字符等等的键盘14被附接到键盘附接部13。
第一壳体10包括在其后端部的一对连接凹部15a和15b。连接凹部15a和15b被配置在从第一壳体10向向前、向下和向后方向开口的凹陷部中。连接凹部15a和15b被设置为在主单元2的宽度方向(横向)上彼此分开。
显示单元3包括第二壳体20、和用作显示板的液晶显示板21。液晶显示板21被容纳在第二壳体20中。液晶显示板21包括具有用于显示图像的屏幕21a。第二壳体20设置有用于使屏幕21a露出的开口部20a。屏幕21a通过开口部20a露出到第二壳体20的外面。
第二壳体20包括在其端部的一对连接脚部23a和23b。通过在第二壳体20的宽度方向上彼此分开来布置连接脚部23a和23b。连接脚部23a和23b分别被引导到第一壳体的连接凹部15a和15b。连接脚部23a和23b通过铰链配件(未显示)分别被连接凹部15a和15b可旋转地支持。
因此,显示单元3被可旋转地配置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在闭合位置中,显示单元3平放在主单元2上以便覆盖掌托12、键盘14等等,在打开位置中,显示单元3相对于主单元2竖立从而露出掌托12、键盘14、屏幕21a等等。
用作电子部件的指示装置40、硬盘驱动器、印刷线路板(基板或印刷电路板)等等被容纳在第一壳体10中。
(印刷线路板的构成)
接下来,在下文中通过参考图2和3来描述容纳在根据实施例的个人计算机1中的印刷线路板201的构成。图2是显示安装在根据实施例的在经受切割之前的印刷线路板上的电子部件202的图。图3是显示根据实施例的印刷线路板201的连接部的周边的实例的图。
如图2和3所示,印刷线路板201是在制造布置在电子装置中的多个单独的单件印刷线路板201’的制造过程的中途阶段中产生的中间产品。就是说,印刷线路板201因此是许多产品部分301被布置在单个印刷线路板201上。在制造过程的随后的阶段中,印刷线路板201被切割成为各个产品部分301(即,单件印刷线路板201’)。根据本实施例,单件印刷线路板201’被布置在例如个人计算机1、电视接收机(未显示)和硬盘驱动器(未显示)的电子装置中,并且用作路径(或图案),用于控制这种装置的操作的电信号通过路径(或图案)被传送。
如图2和3所示,印刷线路板201包括电子部件(未显示)被安装在其上的产品部301(包括产品部分、第一部分、第一区域、本体部和中心部)、沿着产品部301的周边定位并且设置为与产品部301隔开的端部构件302(包括端部、废弃构件、第二部分、第二区域、周边部和圆周部)、以及设置在产品部301和端部构件302之间并且将产品部301连接到端部构件302的连接部303(包括接合部、连接部分、中间部、周边部、圆周边缘部、处理部、切割部、切断部、切除部、第三部分以及第三区域)。
图2显示没有从多件印刷线路板201切除端部302以及连接部303的状态。端部构件302以及连接部303是围绕印刷线路板201的产品部301的整个周边的部分。
如图3所示,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印刷线路板201上设置产品部301、端部构件302以及保护层部301a(包括涂料涂布部、涂料、着色构件涂布部、绝缘涂料涂布部、绝缘涂料、绝缘部、薄膜和层)。设置在产品部301上的保护层部301a延伸到遍布端部构件302和连接部303的区域。
根据本实施例的印刷线路板201包括设置在连接部303的一部分中的切除部303a。在通过模具冲孔方法等等切除该切除部303a之后,印刷线路板201进入在其上安装电子部件的步骤。然后,在产品部301和端部构件302通过连接部303被彼此连接的状态中,在安装电子部件的步骤完成时,通过诸如刨槽切割方法的切断加工来切断除了切除部303a以外的连接部301的余留区域303b,以使产品部301和端部构件302彼此分开。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印刷线路板201中,沿着进行刨槽切割时的刨槽的轨道(即,刨槽切割端),通过改变涂布的保护层301a的形状,例如,设置印刷线路板201的表面露出的区域,可以视觉地判定和确认切割是否被正常执行。因此,可以获得使用刨槽切割方法的在切割步骤中的工作效率上的改进。
如图2所示,在根据本实施例(要被切除的切除部303a保留的状态中)的印刷线路板201的连接部303或连接部303和端部构件302两者中设置附连测试板400(包括检验部、检查部、测量部、判定部和样件部)。附连测试板400被用于测量形成在印刷线路板201上的线路的差动阻抗或特性阻抗。与仅仅在端部构件302中设置附连测试板400的情况相比,通过在连接部303中或在连接部303和端部构件302两者中设置附连测试板400,可以更多减小端部构件302的面积。因此,从印刷线路板201产生的单件印刷线路板201’的数量难以受到附连测试板400的安装面积的影响。因此,在切割成为单件印刷线路板201’之前,可以从一个印刷线路板201产生较多的单件印刷线路板201’。
附连测试板400不需要对应于所有的单件印刷线路板201’分别形成。仅仅在实现切割之前的印刷线路板201的质量管理所需的位置形成附连测试板400就足够。
如果印刷线路板201被设计成除去废弃构件以及有效地布置产品部301,则端部构件302以及连接部303的面积被减少。可能难以在端部构件302和连接部303的内侧中形成附连测试板400。根据本实施例,设计附连测试板400的布置和形状,以使附连测试板400可以被适当地布置,而且每个附连测试板400的面积可以减少。因此,可以在端部构件302和连接部303中的每一个的内侧中形成附连测试板400。以下,描述使用根据本实施例的布置形成的附连测试板400的实例、和根据本实施例的其面积减小的附连测试板400的实例。
首先,参考图4和5描述使用根据本实施例的布置的附连测试板400的构成。
图4放大地显示形成在印刷线路板201的连接部303的表面中的附连测试板400。图5放大地显示形成为遍布印刷线路板201的连接部303和端部构件302的表面的附连测试板400。
如图4所示,在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部303中,特性阻抗样件部401被形成为用于质量管理的附连测试板400。特性阻抗样件部401包括两个信号端子411A、411B、两个接地端子412A和412B以及从一个信号端子411A延伸的一个布线图413。信号端子411B和接地端子412B被连接到位于印刷线路板201的中间层的布线图(未显示)。信号端子411A、信号端子411B、接地端子412A和接地端子412B中的每一个被设置为沿直线(基本上直线状或直线的形状)延伸。布线图413沿着这些端子被并列布置的方向延伸。所有的信号端子411A、信号端子411B、接地端子412A和接地端子412B被布置为容纳在连接部303上区域中。信号端子411A、信号端子411B、接地端子412A、接地端子412B和布线图413被布置在靠近印刷线路板201的圆周边缘201a的位置。信号端子411A、信号端子411B、接地端子412A、接地端子412B和布线图413被布置在靠近印刷线路板201的切除轨道的位置。
因此,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印刷线路板201中,特性阻抗样件部401被设置为容纳在连接部303中。其中形成特性阻抗样件部401的连接部303的区域被设置为沿着产品部301的一侧的矩形状。
利用这种构成,与仅仅在端部构件303中设置特性阻抗样件部401的情况相比,与其中形成特性阻抗样件部401的连接部303的区域邻接的端部构件302的领域可以被设计成在宽度上变窄。
如图5所示,在遍布端部构件302和连接部303的区域中,差动阻抗样件部501被形成作为质量管理的附连测试板400。差动阻抗样件部501包括两个信号端子511A和511B、两个接地端子512A和512B、以及分别从两个信号端子511A和511B延伸的两个布线图513A和513B。
信号端子511A和接地端子512A中的每一个被设置为沿直线(基本上直线状或直线的形状)延伸。布线图513A沿着这些端子被并列布置的方向延伸。所有的信号端子511A、接地端子512A和布线图513A被布置为容纳在连接部303上的区域中。信号端子511A、接地端子512A和布线图513A被布置在靠近印刷线路板201的切除轨道的位置。
信号端子511B和接地端子512B中的每一个被设置为沿直线(基本上直线状或直线的形状)延伸。布线图513B沿着这些端子被并列布置的方向延伸。所有的信号端子511B、接地端子512B和布线图513B被布置为容纳在端部构件302上的区域中。信号端子511B、接地端子512B和布线图513B被布置在靠近印刷线路板201的圆周边缘201a的位置。
因此,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印刷线路板201中,差动阻抗样件部501被配置为相等地(即,均等地)覆盖连接部303和端部构件302、并且被容纳在遍布连接部303和端部构件302的区域中。其中形成差动阻抗样件部501的遍布连接部303和端部构件302的区域沿着产品部301的一侧被设置为矩形状。
利用这种构成,类似于采用特性阻抗样件部401的构成的情况,与仅仅在端部构件303中设置差动阻抗样件部501的情况相比,与其中形成特性阻抗样件部501的连接部303的区域邻接的端部构件302的领域可以被设计成在宽度上变窄。
接下来,在下文中参考图6和7描述通过改变根据本实施例的形状和通过减少它们的面积而获得的附连测试板400的构成。图6和7中的每一个放大地显示印刷线路板201的端部构件302的表面和形成在其中的附连测试板400。
如图6所示,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端部构件302中形成差动阻抗样件部601作为用于质量管理的附连测试板400。特性阻抗样件部601包括两个信号端子611A和611B、两个接地端子612A和612B、和分别从两个信号端子611A和611B延伸的两个布线图613A和613B。
两个布线图613A和613B被彼此平行地设置以分别从两个信号端子611A和611B曲折地延伸。就是说,一个布线图613A被设置为从一个信号端子611A在端部构件302的内部中曲折地延伸。另一个布线图613B设置为平行于一个布线图613A,从而从另一个信号端子611B在端部构件302的内部中曲折地延伸。
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附连测试板601的布线图613A和613B的形状。在其中两个布线图613A和613B的相关的一个开始从两个信号端子611A和611B延伸的每个部分(即,基端接近部)中,相关的布线图(基端接近部)613A1和613B1分别倾斜地延伸,从而彼此趋近以使它们之间的距离达到预定值。两个接下去相关的布线图(即,基端线性延长部)613A2和613B2在它们之间的距离维持为定值的状态中线性地延伸。两个接下去相关的布线图(即,基端弯曲延长部)613A3和613B3在它们之间的距离维持为定值的状态中被平稳地弯曲,从而使布线图613A3和613B3延伸的方向改变90度。
两个接下去相关的布线图(即,第一线性延长部)613A4和613B4在它们之间的距离维持为定值的状态中,朝向端部构件302的右圆周边缘侧直线地延伸。两个接下去相关的布线图(即,第一弯曲延长部)613A5和613B5在它们之间的距离维持为定值的状态中被平稳地弯曲,从而使布线图613A3和613B3延伸的方向改变180度。
两个接下去相关的布线图(即,第二线性延长部)613A6和613B6在它们之间的距离维持为定值的状态中,从右圆周边缘侧朝向左圆周边缘直线地延伸。两个接下去相关的布线图(即,第二弯曲延长部)613A7和613B7在它们之间的距离维持为定值的状态中被平稳地弯曲,从而使布线图613A5和613B5延伸的方向改变180度。
两个接下去相关的布线图(即,第三线性延长部)613A8和613B8在它们之间的距离维持为定值的状态中,从左圆周边缘侧朝向右圆周边缘直线地延伸。两个接下去相关的布线图(即,第三弯曲延长部)613A9和613B9在它们之间的距离维持为定值的状态中被平稳地弯曲,从而使布线图613A7和613B7延伸的方向改变180度。
两个接下去相关的布线图(即,第四线性延长部)613A10和613B10在它们之间的距离维持为定值的状态中,从右圆周边缘侧朝向左圆周边缘直线地延伸。两个接下去相关的布线图(即,第四弯曲延长部)613A11和613B11在它们之间的距离维持为定值的状态中被平稳地弯曲,从而使布线图613A9和613B9延伸的方向改变180度。
两个接下去相关的布线图(即,第五线性延长部)613A12和613B12在它们之间的距离维持为定值的状态中,从左圆周边缘侧朝向右圆周边缘直线地延伸。两个接下去相关的布线图(即,末端弯曲延长部)613A13和613B13在它们之间的距离维持为定值的状态中被平稳地弯曲,从而使布线图613A11和613B11延伸的方向改变90度。两个接下去相关的布线图(即,末端线性延长部)613A14和613B14在它们之间的距离维持为定值的状态中,朝向端部构件302的下圆周边缘线性地延伸。
如此,因为每一个布线图613A和613B具有两个布线图613A和613B被设置为曲折延伸的形状,所以长的布线图613A和613B可以适当地被布置在端部构件(即,具有小面积的切除部)302中。
为了稳定地测量在高速信号传送期间的差动阻抗,附连测试板601的布线图613A和613B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条件:两个布线图613A和613B的长度是相等的。
第二条件:两个布线图613A和613B的弯曲部分是半圆形形状。
通过在每一个布线图613A和613B中设置偶数个弯曲延长部来满足第一条件。就是说,一个布线图613A的第一弯曲延长部比另一个布线图613B的第一弯曲延长部短。然而,一个布线图613A的第二弯曲延长部比另一个布线图613B的第二弯曲延长部长。因此,两个布线图613A和613B在长度上彼此相等。类似地,一个布线图613A的第三弯曲延长部比另一个布线图613B的第三弯曲延长部短。然而,一个布线图613A的第四弯曲延长部比另一个布线图613B的第四弯曲延长部长。因此,两个布线图613A和613B在长度上彼此相等。
一个布线图613A的基端弯曲延长部比另一个布线图613B的基端弯曲延长部长。然而,一个布线图613A的末端弯曲延长部比另一个布线图613B的末端弯曲延长部短。因此,两个布线图613A和613B被设定为在基端弯曲延长部和末端弯曲延长部的总长度上彼此相等。
通过将第一到第四弯曲延长部形成为半圆形形状来满足第二条件。就是说第一弯曲延长部、第二弯曲延长部、第三弯曲延长部和第四弯曲延长部具有彼此在半径上相等的几何精确的半圆形形状。
根据本实施例的附连测试板601是,两个信号端子611A和611B被布置在印刷线路板201的圆周边缘201a的附近,而且平行的两个布线图613A和613B被设置为分别从两个信号端子611A和611B曲折地延伸。因此具有预定长度的布线图613A和613B的附连测试板400可以被形成在小面积的印刷线路板201的端部构件302中。如此,可以从切割之前的一个印刷线路板201产生较多的单件印刷线路板201’。因此,可以获得印刷线路板201的成本降低。
如果附连测试板的形状被确定为根据本实施例的附连测试板400的形状,则电子装置的制造商通过供给表示单件印刷线路板201’的数据和表示附连测试板400的数据,来为印刷线路板201的制造商进行供应是可行的。印刷线路板201的制造商在切割之前的印刷线路板201上布置格子状的单件印刷线路板201’。此外,印刷线路板201的制造商可以确定适合于管理印刷线路板201的质量的附连测试板400的位置。印刷线路板201的制造商可以在确定的印刷线路板201的切除部中布置附连测试板400。
接下来,可以参考图7描述本发明的另一个变形例。
如图7所示,在邻近根据本实施例的印刷线路板201的角部(包括角、端部和边缘部)201的端部构件302中形成作为用于质量管理的附连测试板400的差动阻抗样件部701。特性阻抗样件部701包括两个信号端子711A、711B、两个接地端子712A和712B以及分别从两个信号端子711A和711B延伸的两个布线图713A和713B。
类似于图6中图解的样件的构成,两个布线图713A和713B被设置为从两个信号端子711A和711B彼此并行地、部分地曲折延伸。就是说,一个布线图713A被设置为在端部构件302中从一个信号端子711A部分地曲折延伸。另一个布线图713B被设置为在端部构件302中从另一个信号端子711B与一个布线图713A平行地延伸。
更详细地描述附连测试板701的布线图713A和713B的形状。在其中两个布线图713A和713B的相关的一个开始从两个信号端子711A和711B延伸的每个部分(即,基端接近部)中,相关的布线图(基端接近部)713A1和713B1分别倾斜地延伸,从而彼此趋近以使它们之间的距离达到预定值。两个接下去相关的布线图(即,基端线性延长部)713A2和713B2在它们之间的距离维持为定值的状态中线性地延伸。两个接下去相关的布线图(即,基端弯曲延长部)713A3和713B3在它们之间的距离维持为定值的状态中被平稳地弯曲,从而使布线图713A3和713B3延伸的方向改变90度。
两个接下去相关的布线图(即,线性延长部)713A4和713B4在它们之间的距离维持为定值的状态中,朝向端部构件302的右圆周边缘侧直线地延伸。两个接下去相关的布线图(即,弯曲延长部)713A5和713B5在它们之间的距离维持为定值的状态中被平稳地弯曲,从而使布线图713A3和713B3延伸的方向改变90度。
两个接下去相关的布线图(即,末端线性延长部)713A6和713B6在它们之间的距离维持为定值的状态中,朝向端部构件302的下圆周边缘线性地延伸。
如此,根据本实施例的样件400的变形例被成形为两个布线图713A和713B中的每一个部分地曲折延伸。如此,长的布线图713A和713B可以更好地被布置在位于印刷线路板201的角部201b附近的端部构件(即,切除部)302中。
类似于附连测试板601的情况,为了稳定地测量在高速信号传送期间的差动阻抗,附连测试板701的布线图713A和713B满足以下条件。就是说,第一条件是两个布线图713A和713B的长度是相等的。第二条件是两个布线图713A和713B中的每一个弯曲部分是半圆形形状。
根据本实施例的附连测试板701是,两个信号端子711A和711B被布置在印刷线路板201的角部201b的附近,而且平行的两个布线图713A和713B被设置为分别从两个信号端子711A和711B曲折地延伸。因此具有预定长度的布线图713A和713B的附连测试板701可以被形成在印刷线路板201的端部构件302中。如此,可以从切割之前的一个印刷线路板201产生较多的单件印刷线路板201’。因此,可以获得印刷线路板201的成本降低。
图7中所示的附连测试板701的形状适合的目的不局限于印刷线路板201的角部201b。附连测试板701的形状可以更好地适合于,例如,周边具有凹凸的产品部301的角部。例如,如图2所示,附连测试板701是,末端线性延长部711A6和711B6位于产品部301的凹部301b中。通过将附连测试板701形成为这种形状,印刷线路板201的外周可以被放置为通过某个量来靠近从产品部301的凹部301b突出的凸部301c的外周附近。如此,印刷线路板201可以在大小上减少那个量。
接下来,在下文中描述用于上述印刷线路板201的制造方法。图8是显示印刷线路板201的制造过程的流程图。
在第一步骤S1中,许多单件印刷线路板201’的布线图被印刷在印刷线路板201上。此外,多个附连测试板400的布线图被印刷在其上。附连测试板400的布线图具有上述形状。
在第二步骤S2中,印刷线路板201被切割成为多个单件印刷线路板201’。因此,获得许多单件印刷线路板201’。
在第三步骤S3中,从每一个单件印刷线路板201’切断连接部303。如此,完成每一个单件印刷线路板201’。切断部被设定在旁边以测量它们的特性阻抗和差动阻抗。
在第四步骤S4中,在切断部的附连测试板400上执行特性阻抗和差动阻抗的测量,以便检查印刷线路板201’的质量。当特性阻抗和差动阻抗被测量时,测量装置被连接到附连测试板400的每一个信号端子。然后,阻抗测量信号从测量装置被发送到布线图。附连测试板400的阻抗的结果被统计地处理。在那之后,判定单件印刷线路板201’是否满足质量标准。
根据如上所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印刷线路板,可以在生产率中获得更多改进。
在上述描述中,已经描述容纳根据实施例的印刷线路板的便携式计算机100。然而,本实施例不局限于此。可以通过适当地组合根据本实施例和它们的变形例的部件来实现本发明。
根据本实施例可以采用的电子装置不局限于个人计算机。本发明适用于各种电子装置,例如,数字摄像机、摄影机、个人数字助理、电视机和硬盘驱动器。
虽然已经描述了某些实施例,但是示范性实施例仅仅是通过举例说明而给出的,并不是想要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际上,在这里叙述的新的方法和系统可以以各式各样的其它形式具体化;此外,在没有违背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作出在这里叙述的本方法和系统中各种的省略,代替和改变。附带的权利要求书和它们的等效物意欲覆盖这种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形式或变形例。

Claims (10)

1.一种印刷线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产品部,在所述产品部上安装电子部件;
端部,所述端部被定位成围绕所述产品部的周边边缘,并且被配置为形成包括所述产品部的印刷电路板的外形;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被配置为围绕所述产品部的所述周边边缘,并且被放置在所述产品部和所述边缘部之间以连接所述产品部和所述边缘部;和
附连测试板部,所述附连测试板部包括在夹在所述产品部和所述端部之间的所述连接部的区域上布线的图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附连测试板部是设置为遍布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端部的区域的差动阻抗样件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附连测试板部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中的第一信号端子部和第一接地端子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端部中的第二信号端子部和第二接地端子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端子部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部被放置在与所述连接部相对定位的所述端部的圆周边缘区域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是当执行切除处理时与所述端部一起被切断、并且沿着所述产品部的一侧直线延伸的区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附连测试板部是仅仅设置在夹在所述产品部和所述端部之间的所述连接部的所述区域中的特性阻抗样件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刷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附连测试板部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的第一和第二信号端子部以及第一和第二接地端子部。
8.一种印刷线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区域,在所述第一区域上安装电子部件;
与所述第一区域分开放置的第二区域;
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第三区域;以及
测量部,配置为使得所述测量部的至少一部分图案被设置在所述第三区域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印刷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部是设置为遍布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的差动阻抗样件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印刷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附连测试板部是仅仅设置在所述第三区域中的特性阻抗样件部。
CN2011102134986A 2010-11-30 2011-07-28 印刷线路板 Pending CN1024808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67819A JP2012119487A (ja) 2010-11-30 2010-11-30 プリント配線板
JP2010-267819 2010-11-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80836A true CN102480836A (zh) 2012-05-30

Family

ID=46093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134986A Pending CN102480836A (zh) 2010-11-30 2011-07-28 印刷线路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2119487A (zh)
CN (1) CN10248083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5449A (zh) * 2018-05-24 2018-09-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Pcb拼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53865A (ja) * 1999-06-10 2000-12-19 Ngk Spark Plug Co Ltd 配線基板の導体層形成工程の検査方法
JP2004037219A (ja) * 2002-07-03 2004-02-05 Toshiba Corp インピーダンス測定方法及び配線板
JP3864947B2 (ja) * 2003-10-14 2007-01-10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コイル用アートワーク
CN101472389A (zh) * 2007-12-25 2009-07-01 株式会社东芝 印刷电路板以及该印刷电路板的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53865A (ja) * 1999-06-10 2000-12-19 Ngk Spark Plug Co Ltd 配線基板の導体層形成工程の検査方法
JP2004037219A (ja) * 2002-07-03 2004-02-05 Toshiba Corp インピーダンス測定方法及び配線板
JP3864947B2 (ja) * 2003-10-14 2007-01-10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コイル用アートワーク
CN101472389A (zh) * 2007-12-25 2009-07-01 株式会社东芝 印刷电路板以及该印刷电路板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119487A (ja) 2012-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18740B (zh) 具有到达角检测能力的电子设备
US871223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ssemblies
US9723709B2 (en) Method for assigning control channels
KR20170140691A (ko) 고주파 전송회로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US8448196B2 (en)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and electric apparatus and optical disc drive having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CN105337023A (zh) 天线装置
US10249944B1 (en)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to improve antenna performance in electronic devices
CN105682356A (zh) 柔性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KR20140148150A (ko) 안테나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장치
Luh et al. Measurement of effective reading distance of UHF RFID passive tags
CN111525238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2821042A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2480836A (zh) 印刷线路板
CN105578719A (zh) 柔性电路板及终端
US20090159324A1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CN1940580A (zh) 电路板特性阻抗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03633434A (zh) 整合于金属壳体的天线结构
CN100454685C (zh) 中继连接电路和中继连接器
CN201797652U (zh) 多个不同型号pcb板的拼接结构
CN101446697B (zh) 金属片部件、信息显示设备和面板单元制造方法
CN202262059U (zh) 一种金手指类fpc延长线
WO2021036996A1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8820049U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6927409U (zh) 一种基于gps双天线的无人机实时航线控制系统
CN101389188A (zh) 利用敷铜板做pcb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