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66248A - 电磁灶 - Google Patents

电磁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66248A
CN102466248A CN2010105306848A CN201010530684A CN102466248A CN 102466248 A CN102466248 A CN 102466248A CN 2010105306848 A CN2010105306848 A CN 2010105306848A CN 201010530684 A CN201010530684 A CN 201010530684A CN 102466248 A CN102466248 A CN 1024662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coil
magnetic stripe
electromagnetic screen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306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66248B (zh
Inventor
黄国庆
吴辛
马佐·特内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SH Electrical Appliances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SH Electrical Appliances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SH Electrical Appliances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BSH Electrical Appliances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53068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662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662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62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662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624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灶,所述电磁灶包括机壳、位于机壳内的线圈组件、电磁屏蔽装置,所述线圈组件包括线圈和磁条,所述电磁屏蔽装置位于所述线圈组件周围,以降低线圈组件对外部的电磁辐射。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改善的磁条、利用特殊的方式安装电磁屏蔽装置等多种方式降低电磁灶对环境的电磁辐射。

Description

电磁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制成的电气烹饪器具,更具体地说,涉及降低烹饪器具对外电磁辐射的方法和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磁灶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家用电器。但是,长时间和近距离操作是我国消费者使用电磁灶的独有特点,因此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生产厂家开始关心电磁灶的电磁辐射问题。与过去相比,现在市场上的电磁灶在减少电磁辐射方面已有不少改进。 
发明名称为“一种电磁线盘及其制作方法以及具有该线盘的电磁灶”、申请号为200910015779.3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降低电磁灶电磁辐射的方法,其通过在线盘盘架中 直接增加磁性物的方式,使线盘盘架本身充当了原有磁条的作用,可以取消现有技术中所用的磁条,由于磁性物的作用,使磁力线聚集,从而提升热效率,减少磁泄漏,降低电磁辐射。但是,这种方法降低电磁辐射的效果不理想,并不能完全 
Figure BSA00000330852300012
电磁灶对外的电磁辐射降低至对人体完全无害的程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低辐射的电磁灶,以避免对用户造成伤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磁灶,包括机壳、位于机壳内的线圈组件、电磁屏蔽装置,所述机壳包括底壳、安装在底壳上方的上面板,所述线圈组件包括线圈和磁条,所述电磁屏蔽装置位于所述线圈组件周围,以降低线圈组件对外部的电磁辐射。 
优选的,所述电磁屏蔽装置由顺磁体或逆磁体材料制作而成。 
优选的,所述电磁屏蔽装置的材料为铝。 
优选的,所述电磁屏蔽装置包括底壁和垂 直于底壁的侧壁,所述线圈组件位于所述底壁和侧壁围成的空间内。 
优选的,所述磁条的数目为多个,每个磁条包括平坦的底部及位于底部两侧并与底部垂直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顶面与所述电磁屏蔽装置的侧壁的顶面齐平。 
优选的,所述磁条的凸起部的顶面、所述电磁屏蔽装置的侧壁的顶面分别与所述上面板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电磁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以受压变形的方式夹持在电磁屏蔽装置与底壳之间,所述弹性件对电磁屏蔽装 置的推力使电磁屏蔽装 
Figure BSA000003308523000211
压靠在上面板。 
优选的,所述电磁灶还包括导柱与弹性件;所述导柱的一端预先固定在所述底壳上,导柱的另一端具有凸起结构,所述电磁屏蔽装置设有与凸起结构相对应的孔,所述凸起结构远离底壳的一侧具有导引结构以导引所述凸起 结构进入所述孔,所述凸起结构靠近底壳的一侧具有防退出结构以防止进入所述孔的凸起结构从所述孔内退出;所述弹性件以受压变形的方式夹持在电磁屏蔽装置与底壳之间,所述弹性件对电磁屏蔽装置的推力使电磁屏蔽装置压靠在上面板。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嵌套于所述导柱。 
优选的,所述弹簧、导柱的数目均为三个或三个以上。 
优选的,所述磁条的数目为多个,每个磁条包括平坦的底部、位于底部两侧并自底部向上延伸的凸起部;所述线圈中心位置处形成有一通孔。 
优选的,所述磁条位于所述线圈与所述电磁屏蔽装置之间,每个磁条的底部沿所述线圈的半径放置每个磁条的其中一个凸起部穿过所述线圈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电磁灶还包括位于线圈和磁条之间的云母片或塑料线圈盘。 
优选的,所述云母片通过粘贴的方式与上方的线圈、下方的U型磁条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整体通过粘贴的方式粘贴在电磁屏蔽装置上方。 
优选的,所述塑料线圈盘上表面设有槽,下表面设有沟道,线圈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收容在塑料线圈盘的槽内,磁条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在塑料线圈盘的沟道内,所述线圈、塑料线圈盘、磁条的组合通过粘贴的方式粘贴在电磁屏蔽装置上方。 
优选的,所述电磁屏蔽装置所述云母片或所述塑料线圈盘的中心处均形成有一通孔,并且这些通孔均和线圈的通孔连成一线,以利于散热。 
优选的,所述磁条与其上方的线圈、下方的电磁屏蔽装置分别通过绝缘胶的粘合而形成一个整体。 
优选的,所述电磁屏蔽装置通过一导线连接至电源线的接地线上。 
优选的,所述电磁屏蔽装置设有通孔,以利于散热。 
优选的,所述线圈上涂有绝缘漆。 
优选的,所述电磁屏蔽装置呈圆形、椭圆形、方形或多边形。 
本发明提供的电磁灶通过在线圈组件外增设电磁屏蔽装置使用U型磁条取代传统磁条、利用特殊的方式安装电磁屏蔽装置等多种方式,大幅降低了对环境的电磁辐射。 
附图说明
图1-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3-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5-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由磁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电磁灶中电磁线圈与铝盘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电磁灶的安装过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至三实施例所提供的弹性支撑系统的放大图; 
图10-16为本发明提供的电磁灶中铝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图2为本发明电磁灶的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图与爆炸图,图3、图4为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图与爆炸图,图5、图6是第三实施例的组合图与爆炸图。在上述附图中,相同的元件会用相同的数字或字母标示。请参照图1-6,电磁灶100、200、300包括机壳5、位于机壳5内的线圈组件、电磁屏蔽装 置4,该线圈组件包括线圈1和磁条3,电磁屏蔽装 置4位于线圈组件周围,以降低线圈组件对外部的电磁辐射。在具体实施中,电磁屏蔽装置可以是由铁磁体外的其它金属(例如,可以是能被磁铁轻微吸引的顺磁体,比如铝;也可以是会被磁铁轻微排斥的逆磁体,比如铜)制作而成的金属薄片,也可以是表面镀有金属的空心绝缘体。在本发明给中的第一、二、三实施例中,电磁屏蔽装 置4均由铝片制作而成。在具体实施中,线圈1表面通常会涂有绝缘漆,以与外界电绝缘。 
另外,电磁屏蔽装 置4可以是平面金属板,也可以是具有多个面以最大程度包围线圈组件的金属盒。在图1至6提供的这三个实施例中,电磁屏蔽装 置4是具有多个面的铝盘4。铝盘4包括圆形底壁41和在底壁41边缘处垂直向上延伸而成的侧壁42,底壁41与侧壁42共同围成一个顶面带有开口的空间。铝盘4顶面的开口可以方便线圈组件安装在铝盘4上,而安装完毕后的线圈组件整体会位于上述由底壁41和侧壁42定义的空间内,这样可最大程度防止电磁辐射逸出。 
作为对现有技术的另一个改进点,本发明线圈组件中采用的磁条是六个U型磁条3,每个U型磁条3包括平坦的并呈梯形的底部31及自底部31两端边缘处竖直向上延伸的凸起部32。与线圈1进行组装时,六个U型磁条3沿线圈1均匀排布,每个U型磁条3的底部31沿线圈1的半径放置,U型磁条3内侧的凸起部32穿过位于线圈1中央的通孔11而露出,而U型磁条3外侧的凸起部32贴近线圈1外缘。与传统的条形磁条与L型磁条相比,U型磁条的使用可以提高电磁灶的效率和减少电磁灶的电磁辐射。 
本发明还提供了几种不同的线圈组件。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线圈组件由线圈1、云母片2和U型磁条3组成,其中云母片2位于中间以隔绝线圈1与U型磁条。组装时,线圈1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在云母片2的顶面,然后云母片2的底面也通过粘贴的方式粘贴在U型磁条3,最后线圈1、云母片2、U型磁条3组成的整体也通过粘贴的方式与铝盘4固定。 
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线圈组件由线圈1和U型磁条3组成。组装时,U型磁条3的上、下表面均会涂上可耐高温的绝缘胶,利用绝缘胶即可 
Figure BSA00000330852300071
U型磁条3、其上方的线圈1、下方的铝盘4连接成一个整体。 
在第三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线圈组件由线圈1、塑料线圈盘8和U型磁条3组成,其中塑料线圈盘8顶面设有槽81以容纳线圈1,塑料线圈盘8的底面(未图示)设有用来容纳U型磁条3底部31的梯形沟道(未图示)。组装时,线圈1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在望料线圈盘8的槽81内;而后U型磁条3的底部31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在塑料线圈盘8的沟道内,U型磁条3一端的凸起部32紧贴塑料线圈盘8的外缘,U型磁条3另一端的凸起部32压入塑料线圈盘8中心的通孔82内;最后,塑料线圈盘8以粘贴的方式固定在铝盘4的顶面。 
为改善线圈的散热效果,本发明还在铝盘4、云母片2(或塑料线圈盘8)中心处开设了通孔(未标示),并且这些通孔均和线圈1中心的通孔11在竖直方向上连成一线,请参照图2、图4、图6所示。在本发明给出的实施例中,这些通孔均为圆形,但在其他实施例中,这些为散热而开设的通孔也可以是方形、扇形、多边形或其它形状,不应以此而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另外,本发明还 将U型磁条3一端的凸起部32的尺寸设计得较为狭小,这样可以防止进入通孔11的凸起部32 
Figure BSA00000330852300074
通孔11堵住而影响散热。 
机壳5包括底壳51、上面板(未图示),底壳51由矩形的底壁53和垂 直于底壁53的四个侧壁55组成,上面板通常呈板状并由微晶玻璃材料制成。安装时,线圈组件、铝盘4放置于由底壁53和侧壁55定义的半封闭空间内,上面板则会封盖在底壳51顶面的开口处,从而与底壳51围成一个大致封闭的空间。当然,机壳5的结构不应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通常情况下,不管何种结构的机壳,只要能为线圈组件、铝盘4及其它必要元件提供一个大致密闭的空间,都是符合本发明要求的。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改进点,每个U型磁条3凸起部32的顶面都与铝盘4侧壁42的顶面齐平(即处于同一高度),如图7所示。当机壳5的上面板组装至底壳51时,线圈组件、铝盘4都可很好的接触到机壳的上面板。经检测后发现,与线圈组件、铝盘4中至少一个没与上面板接触的情况相比,线圈组件、铝盘4都与上面板接触时,电磁灶外环境受到的电磁辐射要少7%到12%。 
铝盘4可以通过一弹性支撑系统安装在机壳5上,该弹性支撑系统使得线圈组件、铝盘4与它们上方的上面板保持稳定接触。所述弹性支撑系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弹性件,如图8所示。在无外力状态下,如图8(a)所示,铝盘4、底壳51之间的弹性件7使得铝盘4、线圈组件(图8中用标号“9”标记,其可以是第一实施例中的线圈1、云母片2与磁条3的组合,可以是第二实施例中的线圈1与磁条3的组合,也可以是第三实施例中的线圈1、绝缘线 圈盘8与磁条3的组合)自机壳5的上表面突伸出。安装时,持续用力向下按压上面板10,上面板10会带动其下方的铝盘4、线圈组件9下移。在这过程中,上面板10会不断靠近底壳51,铝盘4、线圈组件9也会逐渐被压入底壳51内部。当上面板10抵靠在底壳51后,请参照图8(b),(用螺钉紧固或焊接等方式)固定上面板与底壳51,整个安装过程完成。当然,为了防止铝盘4在竖直方向外的其它方向的运动,可采用常用的方式对铝盘4作限制。由于铝盘4在竖直方向上的安装是弹性的,可以避免由于安装偏差或零部件在工作过程中受热变形等而导致铝盘与安装于其上的上面板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从而保证线圈组件、铝盘4与上面板的良好接触,减少电磁灶的电磁辐射。 
在图1至6给出的实施例中,弹性支撑系统由弹性件6和导柱7、7’组成,而图9则是弹性件6与导柱7、7’的放大图。导柱7、7’的一端预先固定在机壳5上,导柱7、7’的另一端具有凸起结构71、71’。铝盘4设有与导柱7、7’相对应的孔47,凸起结构71、71’远离机壳5的一侧具有导引结构73、73’以导引所述凸起结构71、71’进入铝盘4的孔47,凸起结构71、71’靠近机壳5的一侧具有防退出结构(未标示)以防止进入孔47的凸起结构71、71’自进入方向退出。当铝盘4通过孔47和导柱7、7’组装至机壳5后,弹性件6以受压的方式矗立在铝盘4、机壳5之间,受压迫的弹性件6对铝盘4的推力会阻挡铝盘4靠近下方的机壳5。优选地,导柱的导引结构为凸起结构71、71 顶端的倒角73、73’,导柱的防退出结构为凸起结构的陡峭的底面。优选地,弹性件为嵌套于导柱7、7’上弹簧6。进一步优选地,弹性支撑系统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导柱、孔与弹簧组成。 
图9还给出了两种不同的弹性支撑系统(a)和(b),两种弹性支撑系统的区别在于导柱。在弹性支撑系统(a)中,导柱7呈标准的圆柱形,并且导柱7的 
Figure BSA00000330852300101
径要小于弹簧6的直径,这样弹簧6在嵌套于导柱7后仍可自由收缩、拉伸。在弹性支撑系统(b)中,导柱7’分为宽度不同的上、下两段,其中,下段圆柱75’的 直径与弹簧6的 直径相当,这样弹簧6嵌套于导柱7’后就会被松散地固定;上段圆柱77’的直径明显小于弹簧6的直径、这样在受到上面板压迫后,弹簧6上端就仍可收缩,向上面板提供向上的推力。 
在上述实施例中,电磁灶100、200、300还具有一电源线(未图示)。为改善电磁屏蔽的效果,铝盘4会通过一导线(未图示)连接至电源线(未图示)的接地线上,从而可及时 
Figure BSA00000330852300107
铝盘4上产生的电荷导出。 
在本发明给出的三个实施例中,铝盘4的形状都是圆形,并且位于铝盘4边缘、用于固定铝盘4的孔47的数量都是三个。但是,在其它实施例中,铝盘4也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方形、多边形或其它形状,用于固定铝盘4的孔47的数量和位 置也是可变化的,如图10至图16所示。另外,在同一个铝盘4上也可以放置多个线圈组件,以组装成多头电磁灶。 
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电磁灶的用来放置锅的一侧被定义为电磁灶的顶面,与顶面相对并通常会与灶台靠近或贴合的一侧被定义为电磁灶的底面;并根据这里所说的顶面和底面确定上方、下方、物体的上表面、下表面等,并进而确定上下方向或竖 直方向。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 
Figure BSA00000330852300113
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 
Figure BSA00000330852300114
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21)

1.一种电磁灶,包括机壳、位于机壳内的线圈组件,所述机壳包括底壳、安装在底壳上方的上面板,所述线圈组件包括线圈和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灶还包括电磁屏蔽装置所述电磁屏蔽装 置位于所述线圈组件周围,以降低线圈组件对外部的电磁辐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屏蔽装置由顺磁体或逆磁体材料制作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屏蔽装置的材料为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屏蔽装 置包括底壁和垂 直于底壁的侧壁,所述线圈组件位于所述底壁和侧壁围成的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条的数目为多个,每个磁条包括平坦的底部及位于底部两侧并与底部垂 直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顶面与所述电磁屏蔽装 置的侧壁的顶面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条的凸起部的顶面、所述电磁屏蔽装 置的侧壁的顶面分别与所述上面板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以受压变形的方式夹持在电磁屏蔽装 置与底壳之间,所述弹性件对电磁屏蔽装 置的推力使电磁屏蔽装置压靠在上面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灶还包括导柱与弹性件;所述导柱的一端预先固定在所述底壳上,导柱的另一端具有凸起结构,所述电磁屏蔽装 置设有与凸起结构相对应的孔,所述凸起结构远离底壳的一侧具有导引结构以导引所述凸起结构进入所述孔,所述凸起结构靠近底壳的一侧具有防退出结构以防止进入所述孔的凸起结构从所述孔内退出;所述弹性件以受压变形的方式夹持在电磁屏蔽装置与底壳之间,所述弹性件对电磁屏蔽装置的推力使电磁屏蔽装置压靠在上面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嵌套于所述导柱。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导柱的数目均为三个或三个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条的数目为多个,每个磁条包括平坦的底部、位于底部两侧并自底部向上延伸的凸起部;所述线圈中心位置处形成有一通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条位于所述线圈与所述电磁屏蔽装置之间,每个磁条的底部沿所述线圈的半径放置每个磁条的其中一个凸起部穿过所述线圈的通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线圈和磁条之间的云母片或塑料线圈盘。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母片通过粘贴的方式与上方的线圈、下方的U型磁条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整体通过粘贴的方式粘贴在电磁屏蔽装置上方。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线圈盘上表面设有槽,下表面设有沟道,线圈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收容在塑料线圈盘的槽内,磁条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在塑料线圈盘的沟道内,所述线圈、塑料线圈盘、磁条的组合通过粘贴的方式粘贴在电磁屏蔽装置上方。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屏蔽装置所述线圈的中心位置处分别形成有通孔,所述云母片或所述塑料线圈盘的中心处也形成有通孔,所述云母片或所述塑料线圈盘的通孔与线圈的通孔、电磁屏蔽装置的通孔连成一线,以利于散热。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12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条与其上方的线圈、下方的电磁屏蔽装置分别通过绝缘胶的粘合而形成一个整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屏蔽装置通过一导线连接至电源线的接地线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屏蔽装置设有通孔以利于散热。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上涂有绝缘漆。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屏蔽装置呈圆形、椭圆形、方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状。 
CN201010530684.8A 2010-10-29 2010-10-29 电磁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662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30684.8A CN102466248B (zh) 2010-10-29 2010-10-29 电磁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30684.8A CN102466248B (zh) 2010-10-29 2010-10-29 电磁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66248A true CN102466248A (zh) 2012-05-23
CN102466248B CN102466248B (zh) 2016-06-15

Family

ID=46070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3068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66248B (zh) 2010-10-29 2010-10-29 电磁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66248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5388A (zh) * 2013-05-16 2014-11-26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电磁灶
CN106131991A (zh) * 2016-07-28 2016-11-16 杭州信多达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环绕屏蔽辐射功能的线盘组件
CN110397975A (zh) * 2019-06-18 2019-11-01 合肥锟特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烫伤装置
CN110864335A (zh) * 2019-11-25 2020-03-06 朱小菊 防辐射电磁炉
WO2021017879A1 (zh) * 2019-07-26 2021-02-04 卢驭龙 电焰灶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10944Y (zh) * 1997-03-24 1999-03-17 邓志雄 增设金属框屏蔽电磁波的电磁炉
CN2793609Y (zh) * 2005-04-30 2006-07-05 创维应用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电磁波辐射屏蔽装置的电磁炉
CN201001207Y (zh) * 2007-01-05 2008-01-0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家电实业有限公司 电磁炉线圈盘的安装装置
CN201121939Y (zh) * 2007-10-23 2008-09-24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防泄漏的电磁炉线盘
CN201310954Y (zh) * 2008-09-04 2009-09-16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防辐射电磁炉线盘
CN201416925Y (zh) * 2009-05-15 2010-03-03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电磁炉加热线圈盘的限位固定装置
CN201435843Y (zh) * 2009-04-24 2010-03-31 佛山市顺德区金泰利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作电磁炉加热装置的加热线圈盘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10944Y (zh) * 1997-03-24 1999-03-17 邓志雄 增设金属框屏蔽电磁波的电磁炉
CN2793609Y (zh) * 2005-04-30 2006-07-05 创维应用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电磁波辐射屏蔽装置的电磁炉
CN201001207Y (zh) * 2007-01-05 2008-01-0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家电实业有限公司 电磁炉线圈盘的安装装置
CN201121939Y (zh) * 2007-10-23 2008-09-24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防泄漏的电磁炉线盘
CN201310954Y (zh) * 2008-09-04 2009-09-16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防辐射电磁炉线盘
CN201435843Y (zh) * 2009-04-24 2010-03-31 佛山市顺德区金泰利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作电磁炉加热装置的加热线圈盘
CN201416925Y (zh) * 2009-05-15 2010-03-03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电磁炉加热线圈盘的限位固定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5388A (zh) * 2013-05-16 2014-11-26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电磁灶
CN104165388B (zh) * 2013-05-16 2018-07-10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电磁灶
CN106131991A (zh) * 2016-07-28 2016-11-16 杭州信多达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环绕屏蔽辐射功能的线盘组件
CN110397975A (zh) * 2019-06-18 2019-11-01 合肥锟特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烫伤装置
WO2021017879A1 (zh) * 2019-07-26 2021-02-04 卢驭龙 电焰灶
CN110864335A (zh) * 2019-11-25 2020-03-06 朱小菊 防辐射电磁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66248B (zh) 2016-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66248A (zh) 电磁灶
AU2014224800B2 (en) Induction hob
CN205196001U (zh) 线圈盘及电磁炉
CN203761610U (zh) 电磁加热线圈组件及具有它的电磁加热线圈盘
CN205666983U (zh) 电磁炉及线圈盘
US8952303B2 (en) Cooking device, especially domestic cooking device
CN203436162U (zh) 一种电压力锅的电磁加热盘
CN201910943U (zh) 一种加热线圈盘
CN210670628U (zh) 电磁加热线圈盘
CN204761182U (zh) 用于吊扇的直流电机及吊扇
CN104110708B (zh) 磁条设于支架上侧的电磁炉
CN202907244U (zh) 线圈盘支架
CN208709551U (zh) 加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4318394U (zh) 烹饪组件及电饭煲
KR20190005145A (ko) 코일판 어셈블리와 전자기 조리기구
CN204993926U (zh) 线圈盘架、线圈盘及电磁炉
CN203828677U (zh) 一种压力烹饪装置
CN203407032U (zh) 一种电磁加热线圈盘、线圈盘架及电磁炉
CN209748847U (zh) 线圈盘和烹饪器具
CN208046955U (zh) 一种电磁烹饪器具
CN205664442U (zh) 电磁炉及线圈盘
KR20180120138A (ko) 분리형 전기 밥솥
CN203708527U (zh) 一种用于电磁热水器的锥状电磁加热器
CN202050555U (zh) 一种线圈盘支架
CN203120199U (zh) 一种电磁炉双导磁加热线圈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15

Termination date: 202110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