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61410A - 一种富硒窑归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富硒窑归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61410A
CN102461410A CN2010105616986A CN201010561698A CN102461410A CN 102461410 A CN102461410 A CN 102461410A CN 2010105616986 A CN2010105616986 A CN 2010105616986A CN 201010561698 A CN201010561698 A CN 201010561698A CN 102461410 A CN102461410 A CN 1024614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lenium
soil
content
kiln
sp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616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61410B (zh
Inventor
廖朝林
胡蔚红
何银生
由金文
王秀松
郭汉玖
赵仁君
艾伦强
张国华
刘海华
何美军
王�华
廖璐婧
Original Assignee
ENSHI TUJIA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SELENIUM PRODUCTS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INSTITUTE
ENSHI JIYUAN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SHI TUJIA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SELENIUM PRODUCTS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INSTITUTE, ENSHI JIYUAN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SHI TUJIA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SELENIUM PRODUCTS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01056169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614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614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14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614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141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硒窑归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以下步骤:(a)土壤有效硒含量测量与地块选择:(b)土壤处理:(c)叶面喷施:在7月下旬至9月中旬,窑归生长进入地下部分物质积累期后,每亩每次用亚硒酸钠10g~20g;钼酸铵1g~2g;硼酸2g~5g;尿素173g~187g;天门冬氨酸25mg;谷氨酸25mg;甘氨酸25mg;胱氨酸25mg;加水80~100kg搅拌均匀配成富硒营养液;每隔15天左右喷施叶面,共喷3次。本发明一种富硒窑归生产方法,通过叶面肥加入硒,生产出来的窑归其硒含量能稳定在2.8mg/kg-3.1mg/kg之间。

Description

一种富硒窑归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硒窑归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当归是著名的大宗常用中药材,历来被认为是“补血要药“、“妇科第一圣药”,其临床用量大,出口量大,而且其整体开发已入围保健原料(如用于糖尿病的调养),因而年需求量巨大。湖北省有较大范围的当归适生区,其中湖北恩施是全国五大当归产区之一,所产石窑当归(习称“窑归”),因其品质优良,向被誉为“归中上品”,为历代医家首选,是是该省著名的传统地道药材。现代研究表明,窑归精氨酸含量高,当归多糖含量为全国之冠,其补血效果尤为卓著,且天然富硒,是值得开发的优质当归原料药材。
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是联合国卫生组织确定的继碘、锌之后第三位重要微量元素,被科学家誉为“生命火种”和“抗癌之王”。硒对维持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又是强抗氧化剂。科学研究证实,硒对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大骨节病、克山病、冠心病等多种疾病具有预防保健作用。
由于硒的生物半衰期为11d,其在人体内的代谢相当快,所以人的一生中必须不断补硒,以维持体内硒的健康含量,达到抗衰老及延年益寿的效果。
硒的最终来源是土壤,土壤中的硒状况对人、动物和植物的硒营养起着决定性作用。据调查,我国约有三分之二的地区缺硒,其中三分之一的地区严重缺硒。土壤中硒的含量较低,常导致该地区谷物中硒含量偏低;而目前我们通过饮食每日摄取的硒平均量,远低于健康卫生标准,因此,适当补硒尤为重要。摄取植物有机硒补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补硒方法;现阶段获取植物有机硒的途径大多依靠植物转化,其中包括土壤施硒或作物喷硒。
湖北省恩施州硒矿资源极为丰富,有“世界硒都”之誉,目前其硒产业发展势头正方兴未艾;目前中药材产业已成为该州高山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富硒中药材开发作为硒产业经济群的组成之一,正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重点。窑归天然富硒,是当地大力发展的药材品种之一;然而由于窑归忌连作,常需重新确定适宜的窑归种植地块,且恩施各地土壤硒分布不均匀,存在高硒区、富硒区、相对低硒区之分异,局部地方土壤甚至存在着极度贫硒的状况,不同种植户产出的窑归中硒含量参差不齐。为顺应当前绿色、保健这一农业发展要求,更好地利用恩施州“全球第一富硒区”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彰显恩施富硒中药材这一凸出特色,增加窑归的产品附加值,提升窑归的产品质量,增强其市场竞争力,结合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进行了大量试验、示范,在传统名牌产品的基础上嫁接高科技生物技术,以人工控制窑归生长环境条件,开发生产富硒窑归。本发明能稳定地提高产品中硒的含量,符合国家相关富硒农产品标准的硒安全范围,使窑归更具有营养保健作用,品质更高,并为进一步开发其富硒当归提取物奠定基础。
据研究,土壤中全硒安全范围大致为0.1-3mg/kg,超出此范围将导致缺硒或明显的硒中毒。土壤硒主要来自于成土母质,而土壤表面硒主要是母质风化和植物富集的结果。土壤中的硒可以不同价态存在,主要有元素硒、硒酸盐、亚硒酸钠和挥发性硒等形态,最易被植物吸收的是硒酸盐,其次是亚硒酸钠和有机硒。土壤中有效硒的含量与全硒含量是正相关的关系,土壤有效硒是决定食物链系统中硒水平的最主要因素,植物吸收硒和水溶性硒显著相关,目前,人们一般使用土壤中水溶性硒来代表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土壤有效态硒。
现有的一些富硒农产品生产技术,基本上采用叶面喷施或树干滴注的方式让植物吸收以生产富硒产品。如申请号为CN02148409.0,名为“一种富硒梨的生产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富硒梨的生产方法,将由硒、硼、钼和吸收促进剂配合成的硒营养液喷在梨花和梨树叶面上,并在梨树干上滴注硒营养液,生产出来的梨的硒含量达到30~60mg/kg。又如申请号为CN200310111689.7,名为“一种富硒米及其生产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布了一种富硒米及其生产方法,先将稻种在硒溶液里浸泡2天,然后再对叶面喷洒硒溶液,得到硒含量为0.045~0.6ppm的富硒大米。但这两种方法都存在因为土壤中硒含量不确定,从而难以准确掌握硒溶液浓度的问题,若浓度过高,植物可能中毒死亡,若浓度过低,植物含硒量又会很少;导致在不同地方生产的农产品硒含量波动较大,不稳定。而申请号为200610021088.0,名为“一种富硒黑花生及其生产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虽然解决了硒含量稳定性问题,但该方法所提及的硒肥为常规配方,只含亚硒酸钠或硒酸钠等无机化合物和N、P、K等无机营养成分;而亚硒酸钠或硒酸钠在以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为载体的情况下更便于作物吸收,但该方法并未涉及,且操作较复杂,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因窑归等药材的道地性极强,窑归扩大种植区域也仅限于鄂西尤其是恩施州当归种植适宜区一带。该种植区环境无污染;其土壤环境相对均一,土壤均为较酸性的山地黄棕壤或棕壤土。土壤硒是植物硒的最终来源,而种植窑归的水源均为自然雨水;当地雾多湿重的气候特征使得其空气中硒含量极低,雨水中硒含量也极为低微,故空气和水中的硒对作物硒含量的影响与土壤中硒的影响相比极不显著。恩施虽然是世界上土壤硒水平最高的地区,但有关研究表明,土壤中硒的迁移和硒的有效性与环境条件有关,通常多雨湿润的气候有利于硒的迁移,碱性条件有利于土壤中硒向其有效态转化。水溶性硒常被人们作为土壤有效硒的评价指标,有关研究表明,恩施州不断被淋失的硒矿矿体硒含量是稳定的,恩施土壤中水溶性硒仅占总硒的13.9%;而多年的风调雨顺,甚至连年雨量充沛,致使恩施土壤中的水溶性硒不断淋失;又因当地农民大量使用化肥,使得土壤贫瘠又缺乏有机质;恩施当地虽然没有大工业,工业酸污染很小,但近年来深受南方大气酸污染之害,频仍的酸雨侵蚀导致其土壤酸化严重;以上因素导致了土壤中硒的形态改变,土壤板结,透气性差,自然氧化能力减弱,活性硒大大减少,不利于植物吸收。而有关研究表明,硒在植物体内是可以移动的;因此在土壤硒活化剂研究进展滞后的情况下,需要在土壤改良的基础上,努力寻求以喷施方式提升窑归硒含量水平的更好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硒含量能稳定在2.8mg/kg-3.1mg/kg之间的窑归生产方法。
本发明一种富硒窑归生产方法,包括常规肥处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a)土壤有效硒含量测量与地块选择:当土壤中有效硒含量≤2mg/kg时,该土壤适合生产富硒窑归;当土壤中有效硒含量>2mg/kg时,该土壤不适合生产富硒窑归,需另选地块;
(b)土壤处理:当土壤中有效硒含量<1mg/kg时,每亩土地施用0~50kg的生石灰处理土壤,有效硒含量越低,则施加的生石灰越多;
(c)叶面喷施:在7月下旬至9月中旬,窑归生长进入地下部分物质积累期后,每亩每次用亚硒酸钠10g~20g;钼酸铵1g~2g;硼酸2g~5g;尿素173g~187g;天门冬氨酸25mg;谷氨酸25mg;甘氨酸25mg;胱氨酸25mg;加水80~100kg搅拌均匀配成富硒营养液;每隔15天左右喷施叶面,共喷3次。
本发明一种富硒窑归生产方法,在叶面喷施的富硒营养液配制用水量,第一次喷施为100kg,第二、三次喷施分别为80kg。
本发明一种富硒窑归生产方法,通过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并了解土壤全硒和有效硒,对追施的叶面肥加入数种氨基酸进行调配,提高了硒吸收率,保证了生产出来的窑归,其硒含量能稳定在2.8mg/kg-3.1mg/kg之间,且简化了操作程序,易于大面积推广。
土壤有效硒是植物吸收硒的关键因素。土壤中有效硒含量为1mg/kg-2mg/kg时能保证窑归有较高的安全含硒量。土壤有效硒含量小于1mg/kg时,该土壤属于低硒土壤,土壤有效硒含量为1mg/kg-2mg/kg时,该土壤属于富硒土壤;土壤有效硒含量大于2mg/kg时,该土壤属于高度富硒土壤,会导致硒中毒。由于酸性土壤和中性土壤中的硒大多被三氧化二铁凝固,土壤中的硒和铁形成了溶解性极低的氧化铁-亚硒酸盐复合体,窑归难以吸收,弱碱性土壤中硒以溶解性极高的硒酸盐形式存在,易被窑归吸收。一般而言,土壤中有效硒含量小于1mg/kg时,土壤也为酸性或中性,需要添加生石灰,使氧化铁-亚硒酸盐复合体与生石灰反应形成容易溶解的亚硒酸盐,使全硒中的硒部分转化为有效硒便于窑归吸收。在每年7月下旬至9月中旬,窑归生长进入地下部分物质积累期后,每亩用亚硒酸钠10g~20g;钼酸铵1g~2g;硼酸2g~5g;尿素173g~187g;天门冬氨酸25mg;谷氨酸25mg;甘氨酸25mg;胱氨酸25mg;加水80~100kg搅拌均匀配成富硒营养液;每隔15天左右喷施叶面,共喷3次。若喷施后8小时内遇雨,须补喷1次。本发明方法的最佳叶面施肥期较长,一般为30天左右,易掌控;用本方法生产的富硒窑归,其硒的含量可稳定控制在2.8mg/kg-3.1mg/kg;对土壤状况做了检测,使得在不同环境中生产出来的窑归均能够保持较稳定且较高的硒含量,且窑归药材中的硒是经植物转化的有机硒,对人体补硒更安全高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对比例:
测量:种植地667m2,窑归种子7.5kg,棕壤土,土壤有效土层40cm,有机质8.6g/kg,全氮0.86g/kg,碱解氮135.2mg/kg,有效钾132mg/kg,有效镁39mg/kg,全磷0.85mg/kg,有效磷18.4mg/kg,有效锌3.8mg/kg,全硒1.18mg/kg,有效硒0.165mg/kg,PH值6.2。
分析:土壤肥力中,有机质未达标(最低为15mg/kg),有效钾较多(最低为80mg/kg),有效硒含量较低(最低应为1mg/kg);有效硒含量符合低硒土壤标准(<1mg/kg),属于低硒土壤。
处理:施常规肥:用农家肥3000kg,过磷酸钙50kg,碳铵30kg,氯化钾10kg作底肥,整地前均匀撒施,翻入耕作层。
结果: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出窑归硒含量为1.42mg/kg。
实施例1
测量:种植地667m2,窑归种子7.5kg,棕壤土,土壤有效土层40cm,有机质9.3g/kg,全氮0.88g/kg,碱解氮140.7mg/kg,有效钾146mg/kg,有效镁41mg/kg,全磷0.92mg/kg,有效磷19.6mg/kg,有效锌3.6mg/kg,全硒1.22mg/kg,有效硒0.170mg/kg,PH值6.1。
分析:土壤肥力中,有机质未达标(最低为15mg/kg),有效钾较多(最低为80mg/kg),有效硒含量较低(最低应为1mg/kg);有效硒含量符合低硒土壤标准(<1mg/kg),属于低硒土壤。
处理:(一)施常规肥:用农家肥3000kg,过磷酸钙50kg,碳铵30kg,氯化钾10kg作底肥,整地前均匀撒施,翻入耕作层。
(二)富硒栽培过程
(1)调整PH值以提高土壤有效硒含量
本土壤属微酸性土壤,整地前,称取30kg生石灰均匀播洒于种植地,并翻入耕作层。
(2)叶面喷施
共喷施3次。每次称取亚硒酸钠12克,钼酸铵1.5克,硼酸4克,尿素182.5克,天门冬氨酸25mg,谷氨酸25mg,甘氨酸25mg,胱氨酸25mg混合均匀,第一次溶于100kg水,第二、三次溶于80kg水中,调整PH值为7.5~8.0,分别于窑归苗齐后80天、95天、120天时,用农用喷雾器均匀喷施到窑归植株叶面上。
结果: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出窑归硒含量为2.94mg/kg。
实施例2
测量:种植地667m2,窑归种子7.5kg,山地黄棕壤土,土壤有效土层40cm,有机质9.6g/kg,全氮0.75g/kg,碱解氮138.6mg/kg,有效钾136mg/kg,有效镁43mg/kg,全磷0.86mg/kg,有效磷22.3mg/kg,有效锌3.8mg/kg,全硒1.07mg/kg,有效硒0.151mg/kg,PH值6.4。
分析:土壤肥力中,有机质未达标(最低为15mg/kg),有效钾较多(最低为80mg/kg),有效硒含量较低(最低应为1mg/kg);有效硒含量符合低硒土壤标准(<1mg/kg),属于低硒土壤。
处理:(一)施常规肥:用农家肥3000kg,过磷酸钙50kg,碳铵30kg,氯化钾10kg作底肥,整地前均匀撒施,翻入耕作层。
(二)富硒栽培过程
(1)调整PH值以提高土壤有效硒含量
本土壤属微酸性土壤,整地前,称取25kg生石灰均匀播洒于种植地,并翻入耕作层。
(2)叶面喷施
共喷施三次。每次称取亚硒酸钠14克,钼酸铵2克,硼酸3.5克,尿素179克,天门冬氨酸25mg,谷氨酸25mg,甘氨酸25mg,胱氨酸25mg混合均匀,第一次溶于100kg水,第二、三次溶于80kg水中,调整PH值为7.5~8.0,分别于窑归苗齐后80天、95天、120天时,用农用喷雾器均匀喷施到窑归植株叶面上。第二次喷施后8小时内下雨,于第4天天晴后补喷1次。
结果: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出窑归硒含量为2.8mg/kg
实施例3
测量:种植地667m2,窑归种子7.5kg,山地黄棕壤土,土壤有效土层40cm,有机质9.3g/kg,全氮0.69g/kg,碱解氮136.8mg/kg,有效钾129mg/kg,有效镁38mg/kg,全磷0.82mg/kg,有效磷19.8mg/kg,有效锌3.9mg/kg,全硒0.96mg/kg,有效硒0.135mg/kg,PH值6.3。
分析:土壤肥力中,有机质未达标(最低为15mg/kg),有效钾较多(最低为80mg/kg),有效硒含量较低(最低应为1mg/kg);有效硒含量符合低硒土壤标准(<1mg/kg),属于低硒土壤。
处理:(一)施常规肥:用农家肥3000kg,过磷酸钙50kg,碳铵30kg,氯化钾10kg作底肥,整地前均匀撒施,翻入耕作层。
(二)富硒栽培过程
(1)调整PH值以提高土壤有效硒含量
本土壤属微酸性土壤,整地前,称取25kg生石灰均匀播洒于种植地,并翻入耕作层。
(2)叶面喷施
共喷施三次。每次称取亚硒酸钠13克,钼酸铵1.5克,硼酸4克,尿素182.5克,天门冬氨酸25mg,谷氨酸25mg,甘氨酸25mg,胱氨酸25mg混合均匀,第一次溶于100kg水,第二、三次溶于80kg水中,调整PH为7.5~8.0,分别于窑归苗齐后80天、95天、120天时,用农用喷雾器均匀喷施到窑归植株叶面上。第三次喷施后6小时内下雨,于第3天天晴后补喷1次。
结果: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出窑归硒含量为3.1mg/kg。
实施例4
测量:种植地667m2,窑归种子7.5kg,山地黄棕壤土,土壤有效土层40cm,有机质8.4g/kg,全氮0.66g/kg,碱解氮133.7mg/kg,有效钾126mg/kg,有效镁35mg/kg,全磷0.84mg/kg,有效磷17.5mg/kg,有效锌3.7mg/kg,全硒1.03mg/kg,有效硒0.132mg/kg,PH值5.8。
分析:土壤肥力中,有机质未达标(最低为15mg/kg),有效钾较多(最低为80mg/kg),有效硒含量较低(最低应为1mg/kg);有效硒含量符合低硒土壤标准(<1mg/kg),属于低硒土壤。
处理:(一)施常规肥:用农家肥3000kg,过磷酸钙50kg,碳铵30kg,氯化钾10kg作底肥,整地前均匀撒施,翻入耕作层。
(二)富硒栽培过程
(1)调整PH值以提高土壤有效硒含量
本土壤属微酸性土壤,整地前,称取35kg生石灰均匀播洒于种植地,并翻入耕作层。
(2)叶面喷施
共喷施三次。每次称取亚硒酸钠16克,钼酸铵1克,硼酸2克,尿素181克,天门冬氨酸25mg,谷氨酸25mg,甘氨酸25mg,胱氨酸25mg混合均匀,第一次溶于100kg水,第二、三次溶于80kg水中,调整PH为7.5~8.0,分别于窑归苗齐后80天、95天、120天时,用农用喷雾器均匀喷施到窑归植株叶面上。
结果: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出窑归硒含量为2.96mg/kg。
实施例5
测量:种植地667m2,窑归种子7.5kg,山地黄棕壤土,土壤有效土层40cm,有机质8.0g/kg,全氮0.63g/kg,碱解氮138.1mg/kg,有效钾139mg/kg,有效镁41mg/kg,全磷0.79mg/kg,有效磷19.1mg/kg,有效锌4.0mg/kg,全硒0.89mg/kg,有效硒0.124mg/kg,PH值5.0。
分析:土壤肥力中,有机质未达标(最低为15mg/kg),有效钾较多(最低为80mg/kg),有效硒含量较低(最低应为1mg/kg);有效硒含量符合低硒土壤标准(<1mg/kg),属于低硒土壤。
处理:(一)施常规肥:用农家肥3000kg,过磷酸钙50kg,碳铵30kg,氯化钾10kg作底肥,整地前均匀撒施,翻入耕作层。
(二)富硒栽培过程
(1)调整PH值以提高土壤有效硒含量
本土壤属微酸性土壤,整地前,称取50kg生石灰均匀播洒于种植地,并翻入耕作层。
(2)叶面喷施
共喷施三次。每次称取亚硒酸钠20克,钼酸铵1.5克,硼酸4克,尿素180克,天门冬氨酸25mg,谷氨酸25mg,甘氨酸25mg,胱氨酸25mg混合均匀,第一次溶于100kg水,第二、三次溶于80kg水中,调整PH值为7.5~8.0,分别于窑归苗齐后80天、95天、120天时,用农用喷雾器均匀喷施到窑归植株叶面上。第二次喷施后3小时内下雨,于第3天天晴后补喷1次。
结果: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出窑归硒含量为2.98mg/kg。

Claims (2)

1.一种富硒窑归的生产方法,包括常规肥处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a)土壤有效硒含量测量与地块选择:
当土壤中有效硒含量≤2mg/kg时,该土壤适合生产富硒窑归;当土壤中有效硒含量>2mg/kg时,该土壤不适合生产富硒窑归,需另选地块;
(b)土壤处理:
当土壤中有效硒含量<1mg/kg时,每亩土地施用0~50kg的生石灰处理土壤,有效硒含量越低,则施加的生石灰越多;
(c)叶面喷施:
在7月下旬至9月中旬,窑归生长进入地下部分物质积累期后,每亩每次用亚硒酸钠10g~20g;钼酸铵1g~2g;硼酸2g~5g;尿素173g~187g;天门冬氨酸25mg;谷氨酸25mg;甘氨酸25mg;胱氨酸25mg;加水80~100kg搅拌均匀配成富硒营养液;每隔15天左右喷施叶面,共喷3次。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窑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面喷施的富硒营养液配制用水量,第一次喷施为100kg,第二、三次喷施分别为80kg。
CN201010561698.6A 2010-11-14 2010-11-14 一种富硒窑归生产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614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61698.6A CN102461410B (zh) 2010-11-14 2010-11-14 一种富硒窑归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61698.6A CN102461410B (zh) 2010-11-14 2010-11-14 一种富硒窑归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61410A true CN102461410A (zh) 2012-05-23
CN102461410B CN102461410B (zh) 2015-01-28

Family

ID=46065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6169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61410B (zh) 2010-11-14 2010-11-14 一种富硒窑归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61410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99443A (zh) * 2016-11-30 2017-05-24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一种促进含硒旱地土壤中硒活化的调理剂
CN110073875A (zh) * 2019-03-18 2019-08-02 田阳县鲜达康果蔬专业合作社 一种富硒芒果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10367028A (zh) * 2019-08-20 2019-10-25 广西大学 一种改良多年芒果园酸性土壤生产富硒芒果的方法
CN110419404A (zh) * 2019-08-28 2019-11-08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一种蔬菜栽培专用土壤硒活化的活化剂
CN110432106A (zh) * 2019-08-28 2019-11-12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一种土壤硒活化的活化剂及富硒香葱的栽培方法
CN113519340A (zh) * 2021-08-19 2021-10-22 湖南梦九里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茶叶的种植栽培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7052A (zh) * 2006-06-02 2006-11-08 赵宇 一种富硒黑花生及其生产方法
CN101139228A (zh) * 2006-09-05 2008-03-12 蒋新东 一种培植大田高硒蒜的硒肥
CN101138295A (zh) * 2006-09-05 2008-03-12 蒋新东 一种大田高硒蒜的茎、叶、薹、头的培植方法
CN101376612A (zh) * 2008-10-10 2009-03-04 浙江大学 一种氨基酸叶面肥料及应用
CN102167643A (zh) * 2011-01-10 2011-08-31 青海宏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马铃薯富硒能力的叶面肥
CN102190525A (zh) * 2010-03-18 2011-09-21 李林奇 一种富硒植物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84445A (zh) * 2012-02-17 2012-07-18 四川省三台永生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氨基酸硒肥
CN102627505A (zh) * 2012-04-24 2012-08-08 谭宏伟 提高土壤含硒低地区作物吸收硒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7052A (zh) * 2006-06-02 2006-11-08 赵宇 一种富硒黑花生及其生产方法
CN101139228A (zh) * 2006-09-05 2008-03-12 蒋新东 一种培植大田高硒蒜的硒肥
CN101138295A (zh) * 2006-09-05 2008-03-12 蒋新东 一种大田高硒蒜的茎、叶、薹、头的培植方法
CN101376612A (zh) * 2008-10-10 2009-03-04 浙江大学 一种氨基酸叶面肥料及应用
CN102190525A (zh) * 2010-03-18 2011-09-21 李林奇 一种富硒植物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67643A (zh) * 2011-01-10 2011-08-31 青海宏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马铃薯富硒能力的叶面肥
CN102584445A (zh) * 2012-02-17 2012-07-18 四川省三台永生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氨基酸硒肥
CN102627505A (zh) * 2012-04-24 2012-08-08 谭宏伟 提高土壤含硒低地区作物吸收硒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彭祚全: "微量元素硒与恩施硒资源", 《湖北社会科学》, no. 06, 10 June 2000 (2000-06-10)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99443A (zh) * 2016-11-30 2017-05-24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一种促进含硒旱地土壤中硒活化的调理剂
CN110073875A (zh) * 2019-03-18 2019-08-02 田阳县鲜达康果蔬专业合作社 一种富硒芒果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10367028A (zh) * 2019-08-20 2019-10-25 广西大学 一种改良多年芒果园酸性土壤生产富硒芒果的方法
CN110419404A (zh) * 2019-08-28 2019-11-08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一种蔬菜栽培专用土壤硒活化的活化剂
CN110432106A (zh) * 2019-08-28 2019-11-12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一种土壤硒活化的活化剂及富硒香葱的栽培方法
CN113519340A (zh) * 2021-08-19 2021-10-22 湖南梦九里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茶叶的种植栽培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61410B (zh) 2015-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37243B (zh) 一种水溶性植物生长营养液及制备方法
CN104151079B (zh) 葡萄专用有机-无机微生物水溶性肥料的制备方法
CN108440146A (zh) 一种高浓度全营养功能型悬浮液体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93638B (zh) 一种番茄专用肥的制备及施用方法
CN102408262B (zh) 一种蓝莓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13157B (zh) 缓释保水复混肥组合物
CN102461410B (zh) 一种富硒窑归生产方法
CN101525260A (zh) 南方水稻专用富硅钙控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72496A (zh) 一种蓝莓富硒叶面肥及制备方法和施用方法
CN102731220B (zh) 一种柑橘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80740A (zh) 一种多元保水保肥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13158B (zh) 缓释保水剂肥料组合物
CN101475809A (zh) 老参地土壤改良剂
CN102485704A (zh) 一种长江中下游丘陵地区茶树专用肥
CN102531765A (zh) 有机植物营养矿质除残素及其制法
CN103553781A (zh) 桉树肥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23725A (zh) 一种腐殖酸冲施肥
CN103833440A (zh) 一种核桃树复合营养追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98570A (zh) 一种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31261A (zh) 枸杞套餐肥及其施肥方法
CN109247112A (zh) 一种大棚西瓜化肥减施增效的施用方法
CN106348865A (zh) 一种以蚕沙和烟梗为有机原料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24250A (zh) 一种高pH值的氮磷钾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78533A (zh) 一种猕猴桃种植缓释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41244A (zh) 一种烟草有机营养调控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ENSHI TUJIA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SELENIUM PRODUCTS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INSTITUTE

Effective date: 2015021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216

Address after: 445000 No. 253, Xueyuan Road, Hubei, Enshi

Patentee after: Enshi Jiyuan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445000 No. 253, Xueyuan Road, Hubei, Enshi

Patentee before: Enshi Jiyuan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atentee before: Enshi Tujia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Selenium Products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Institut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8

Termination date: 2019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