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61001A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传输 - Google Patents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传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61001A
CN102461001A CN2010800253471A CN201080025347A CN102461001A CN 102461001 A CN102461001 A CN 102461001A CN 2010800253471 A CN2010800253471 A CN 2010800253471A CN 201080025347 A CN201080025347 A CN 201080025347A CN 102461001 A CN102461001 A CN 1024610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s
sent
power ratio
dci
multiple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2534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61001B (zh
Inventor
张建中
南英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3251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190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610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10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610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10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2TPC of broadcast or control channels
    • H04W52/325Power control of control or pilot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5Transmission of mode-switching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04L25/0228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with direct estimation from sounding signals
    • H04L25/023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with direct estimation from sounding signals with extension to other symbols
    • H04L25/0232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with direct estimation from sounding signals with extension to other symbols by interpolation between sounding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2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path lo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2TPC of broadcast or control channels
    • H04W52/327Power control of multicast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4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 H04W52/346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distributing total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15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one node acting as a reference for the oth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6Deriving transmission power values from another channel

Abstract

提供用于在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控制信息的装置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多个包括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的资源元素(RE),利用所述DCI,确定多个下行链路参考信号(DRS)可以映射至的RE的集合,将其余的RE确定为数据所映射至的RE,并且利用与所述MS对应的DRS的预编码矢量解调所述数据。

Description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传输。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用于在MU-MIMO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移动通信市场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对于在无线环境中的各种多媒体服务的更大的需求。近来,为了提供这样的包括大量的传输数据和增加的数据传送速率的多媒体服务,正在进行对多输入多输出(MIMO)无线通信系统的研究,其中多输入多输出(MIMO)无线通信系统提供对有限的频率的更有效率的使用。
与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相比,MIMO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在每一天线的单独信道上发送信号,并因而在没有使用额外频率或没有需要额外的传输功率的情况下增加了传输可靠性和数据吞吐量。而且,MIMO无线通信系统可以被扩展成在支持多个用户的多用户(MU)环境中的MIMO系统。这样的MU-MIMO系统使得多个用户能够共享由多个天线确保的空间资源,因而进一步提高了频谱效率。
在利用MU-MIMO的下一代通信系统中,积极进行研究以提供具有大约100Mbps的数据传送速率的各种服务质量(QoS)。这样的通信系统的代表性示例包括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6系统和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长期演进(LTE)标准。IEEE 802.16系统和LTE标准都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正交频分多址(OFDMA)方案以便在物理信道中能够支持宽带网络。
图1和2图解了在根据相关技术的采用OFDM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一般下行链路帧结构。
参照图1,在OFDM下行链路中使用的一般帧结构包括划分成20个相同的0.5ms的时隙103的10ms的无线帧101。子帧105由两个连续的时隙组成,从而一个帧包括10个子帧。
参照图2,图解了对于一个下行链路时隙103的持续时间的资源网格的一般结构。可用下行链路带宽由
Figure BDA0000117408690000021
个具有15kHz的间隔的子载波组成。
Figure BDA0000117408690000022
的值可以变化以便允许大到20MHz的可伸缩带宽操作。一个下行链路时隙又由
Figure BDA0000117408690000023
个码元组成,每一个码元包括被添加作为保护时间的循环前缀(CP),从而
Figure BDA0000117408690000024
的值依赖于CP的长度。如图1和2中所示,具有正常的CP长度的一般帧结构具有
Figure BDA0000117408690000025
个码元。
在采用OFDM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利用资源块109的资源元素(RE)107,数据分配到移动站(MS)。如图2所示,在频域中,资源块109由12个连续的子载波组成,而在时域中由个连续码元组成。取决于所需的数据速率,在1ms(即2个时隙或1个子帧)的每一传输间隔中,每一MS可被分配一个或多个资源块,资源分配由基站(BS)执行。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上承载用户数据,而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上承载用于向各个MS传送调度判决的下行链路控制信令。在时隙的第一OFDM码元中分配PDCCH。
OFDM技术的一个方面是使用在每一MS的资源块中提供的参考信号。参考信号被MS用来进行小区搜索、信道估计、相邻小区监视、移动测量等。而且,参考信号的类型包括特定于小区的参考信号(CRS)和特定于MS的参考信号(也称为专用参考信号(DRS))。
图3到9图解了根据相关技术的在1天线、2天线和4天线配置中使用的下行链路CRS。
参照图3到9,预定义的RE用于根据天线的数量来承载CRS序列。在图3中示出的单天线系统中,在时域中,CRS被置于与每一时隙的第0和第4码元相关联的RE中。在频域中,CRS被置于与每一第6子载波相关联的RE中,在码元之间存在3个子载波的交错。在图4到9的两天线系统和四天线系统中,CRS以与单天线系统类似的方式被置于RE中,对于不同的天线,在CRS之间存在3个子载波的偏移。而且,参照2天线系统(图4和5)和4天线系统(图6到9),用于一个天线的CRS传输的RE不用于在其他天线上的传输。
图10图解了根据相关技术的在采用OFDM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下行链路DRS。
参照图10,以资源块对和4天线系统的未编号的CRS来示出由元素(R5)指示的DRS式样。与每个资源块对使用8个RE的CRS相对,DRS在所述资源块对中使用12个RE。对于PDSCH的1天线传输,支持DRS,并且由高层通知MS关于是否存在DRS。而且,仅在相应PDSCH映射到的资源块上传输DRS,PDSCH和天线端口使用相同的预编码。
在PDCCH上承载用于向各个MS传送调度判决的下行链路控制信令,其中PDCCH位于时隙的第一OFDM码元中。在PDCCH上承载的信息称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取决于控制消息的目的,定义了不同格式的DCI。更具体地,3GPP技术规范(TS)36.212根据在调度时通信系统的不同需要而定义了各种格式的DCI。例如,DCI格式0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调度,而DCI格式1用于一个PDSCH码字的调度。在TS36.212中,存在10种DCI格式(即格式0、1、1A、1B、1C、1D、2、2A、3和3A),每一DCI格式包括可以与用于接收由BS发送的数据的参考信号结合使用的各种信息。
当与无线通信系统相关的技术继续推进时,更大量的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得到改善。这些改善常常要求从BS发送到MS的附加或不同的控制信息。相应地,需要改进的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和使用控制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至少解决上述问题和/或缺点,以及至少提供下面描述的优点。相应地,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用于在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和使用控制信息的改进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站(MS)接收无线通信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多个包括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的资源元素(RE);利用所述DCI,确定多个下行链路参考信号(DRS)可映射至的RE的集合;将其余的RE确定为数据所映射至的RE;并且利用与所述MS对应的DRS的预编码矢量解调所述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基站(BS)发送无线通信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码分复用多个专用参考信号(DRS),并且将复用的DRS映射到一个或多个相应的资源元素(RE)的集合;将数据映射到所述一个或多个RE的集合之外的RE;并且发送多个RE,多个RE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集合的RE、数据RE以及包括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的RE,其中,所述DCI包括用于复用DRS的扩频码索引。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MS接收无线通信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多个包括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的资源元素(RE);利用所述DCI,确定多个下行链路参考信号(DRS)所映射至的一个或多个RE的集合;将其余的RE确定为数据所映射至的RE;利用在所述DCI中包括的扩频码索引来对所述数据进行解扩;并且利用与所述MS对应的DRS的预编码矢量解调所述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仍一方面,提供一种MS接收无线通信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多个包括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的资源元素(RE);利用在所述DCI中的下行链路功率偏移,确定映射到相应RE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DRS)的数量;将其余的RE确定为数据所映射至的RE;并且利用与所述MS对应的DRS的预编码矢量解调所述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仍一方面,提供一种BS发送无线通信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多个专用参考信号(DRS)映射到相应的资源元素(RE);将数据映射到所述映射到相应DRS的RE之外的RE;并且发送多个RE,多个RE包括所述映射到相应DRS的RE、数据RE以及包括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的RE,其中,所述DCI包括指示映射到相应RE的DRS的数量的下行链路功率偏移字段。
根据本发明的仍一方面,提供一种BS控制无线通信信号的下行链路功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由所述BS发送的专用参考信号(DRS)的数量,并且利用所确定的DRS的数量来确定功率偏移的值。
根据本发明的仍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确定由MS发送的资源元素(RE)的功率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用于调制RE的调制的类型,如果调制的类型被确定为时分复用(TDM)和频分复用(FDM)中的一个,则确定由BS发送的专用参考信号(DRS)的数量是否是已知的;如果发送的DRS的数量是已知的,则设置功率比以对应于所发送的DRS的数量,并且如果所发送的DRS的数量是未知的,则确定可以发送的DRS的最大数量是否是已知的。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从下面结合附图的公开了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其他方面、优点和突出特点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清楚,在附图中:
图1和2图解了根据相关技术的在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一般下行链路帧结构;
图3到9图解了根据相关技术的在1天线、2天线和4天线配置中使用的下行链路的特定于小区的参考信号(CRS);
图10图解了根据相关技术的在采用OFDM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下行链路专用参考信号(DRS);
图11和12图解了根据相关技术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的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技术规范(TS)36.212的格式1D和第一建议格式之间的对比;
图13图解了根据相关技术的在采用2天线和使用建议的DCI格式1E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两个下行链路DRS的使用;
图14和15图解了根据相关技术的在接收到建议的DCI格式1E时的各移动站(MS)的行为;
图16到17图解了根据相关技术的在DCI的3GPP TS36.212的格式1D和第二建议格式之间的对比;
图18和19图解了根据相关技术的在接收到建议的DCI格式1F时的各移动站(MS)的行为;
图20和21图解了根据相关技术的在DCI的3GPP TS36.212的格式1D和第三建议格式之间的对比;
图22图解了根据相关技术的DCI的第四建议格式;
图23和24图解了根据相关技术的在DCI的3GPP TS36.212的格式1D和第五建议格式之间的对比;
图25图解了根据相关技术的DCI的第六建议格式;
图26到28图解了根据本发明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利用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和码分复用(CDM)的系统的双层RS式样;
图29和30图解了根据本发明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下行链路DRS式样;
图31图解了根据本发明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混合CDM/FDM DRS式样;
图32和33图解了根据本发明一示范性实施例的DCI格式;
图34和35图解了根据本发明一示范性实施例的DCI格式;
图36是图解根据本发明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确定功率比γ的方法的流程图;和
图37到39图解了根据本发明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用于秩-3(rank-3)传输的两个下行链路功率控制公式的组合。
贯穿附图,应当注意:相似的附图标记用于描述相同或类似的元素、特征和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下面参照附图进行的说明以帮助对由权利要求及其等效内容限定的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全面理解。它包括用于帮助理解的各种特定细节,但是应当理解这些仅仅是示范性的。相应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在此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且,出于清楚和简洁目的,省略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在下面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词汇不限于字面含义,而是仅仅由发明人用来使得能够清楚和一致地理解本发明。因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应当清楚:提供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下面说明仅仅是出于描述目的,而不是出于限制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内容限定的本发明的目的。
应当理解,单数形式“一”和“此”包括复数指代,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说明除外。因而。例如,“一个组件表面”的指代包括对于一个或多个这样的表面的指代。
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在从基站(BS)接收控制信息时控制移动站(MS)的操作的装置和方法。本发明的其他示范性实施例提供了由BS向MS提供的控制信息的改进的格式。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示范性实施例提供了BS控制用于向MS发送控制信息的功率电平的装置和方法。
下面的描述可以参考专用于特定移动通信技术的术语。然而,这不能被曲解为将本发明的应用限于特定技术。例如,虽然诸如作为与长期演进(LTE)通信标准相关联的术语的用户设备(UE)和演进节点B(eNB)之类的术语可以用在下面的描述中,但是应当理解:这些仅仅是针对MS和BS的通常概念的特定术语。也就是说,本发明不仅可以应用于采用LTE标准的系统,而且同样可以应用于任何通信系统,诸如采用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6m标准以及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论坛技术的通信系统。
在说明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之前,将提供对相关技术的描述以帮助对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理解。
为了方便利用单层数据传输的基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的专用参考信号(DRS),已提出了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的修改格式。具体而言,2009年2月2日提交的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的名称为“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多小区的MIMO传输”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1/206,597(其整体公开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在此公开了用于对基于MU-MIMO单层传输的DRS寻址的DCI格式。如将在下面所示的,所提出的DCI格式包括相对于在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技术规范(TS)36.212中说明的DCI格式1D的变化。
图11和12图解了根据相关技术的DCI的3GPP TS 36.212的格式1D和第一建议格式之间的对比。
参照图11,DCI格式1D包括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字段403、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字段405、传输的预编码矢量指示符(TPMI)字段407和其他字段401。参照图12,在临时申请61/206,597中建议的DCI格式(在此称为DCI格式1E)包括HARQ字段411、MCS字段413和其他字段409。与DCI格式1D不同之处在于:DCI格式1E不包括TPMI字段并且引入关于在相关传输中使用的DRS的索引的字段(i_DRS)415。i_DRS字段415指示在系统中哪一DRS将被接收该DCI的MS使用。i_DRS字段的位宽取决于在MU-MIMO系统中允许的DRS的最大数量。该最大允许DRS数量由M表示,从而i_DRS的位宽是
Figure BDA0000117408690000071
M的值或者在标准中被固定,或者由BS通过信号发送作为小区特定值。在一示范性实施中,可以在广播信道中提供M的值。
建议的DCI格式1E的使用导致BS和MS的下列动作。如果BS在MU-MIMO传输的调度分配(SA)期间使用DCI格式1E,则在由BS执行的数据到资源元素(RE)的映射步骤中,BS在由索引i_DRS指示的DRS RE的集合之外的RE上发送数据。当接收到DCI格式IE时,MS将假定由i_DRS指示的DRS RE的集合被使用与数据层相同的预编码矢量预编码,并且因而,可以用作数据层的解调导频。MS还将假定BS数据映射到由索引i_DRS指示的DRS RE的集合之外的RE。而且,MS将假定BS数据映射到在传输中使用的任意特定于小区的参考信号(CRS)之外的RE。下面的示例帮助理解具有由系统定义的DRS式样的DCI格式1E的使用。
图13图解了根据相关技术的在采用2天线和使用建议的DCI格式1E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两个下行链路DRS的使用。图14和15图解了根据相关技术的在接收到建议的DCI格式1E时的各MS的行为。
参照图13,假定M=2(存在在系统中指定的2个DRS式样)并且在资源块(RB)中存在两个CRS(即CRS1和CRS2)。而且,假定在一个子帧中调度两个MS(例如MS#1和MS#2),从而对于MS#1,i_DRS=1表示对于MS#1使用第一DRS式样DRS(1)。类似地,对于MS#2,i_DRS=2表示对于MS#2使用第二DRS式样DRS(2)。
参照图14和15,图14图解了MS#1的观察结果,而图15图解了MS#2的观察结果。如图14所示,MS#1仅仅将DRS(1)识别为导频RE,并且将其他RE(CRS1、CRS2和DRS(1)之外的)识别为数据RE。类似地,如图15中所示,MS#2仅仅将DRS(2)识别为导频RE,并且将其他RE(CRS1、CRS2和DRS(2)之外的)识别为数据RE。该方法的缺点在于MS#1将在其中DRS(2)出现的RE上发送数据。类似地,MS#2将在其中DRS(1)出现的RE上发送数据。MS的这样的发送将产生在一个MS的数据RE和另一MS的DRS之间的干扰。
图16到17图解了根据相关技术的在DCI的3GPP TS36.212的格式1D和第二建议格式之间的对比。
参照图16,图16图解了包括HARQ字段703、MCS字段705、TPMI字段707和其他字段701的DCI格式1D。参照图17,在临时申请61/206,597中建议的第二DCI格式(在此称为DCI格式1F)包括HARQ字段711、MCS字段713和其他字段709。与DCI格式1D的区别在于,DCI格式1F不包括TPMI字段,而是引入两个字段。类似于建议的DCI格式1E,DCI格式1F引入指示在该传输中使用的DRS的索引的字段(i_DRS)717。i_DRS字段717指示在系统中哪一DRS将被接收DCI的MS使用。i_DRS字段的位宽取决于在MU-MIMO系统中允许的DRS的最大数量。最大允许DRS数量由M表示,从而i_DRS的位宽是
Figure BDA0000117408690000091
M的值或者在标准中被固定,或者由BS通过信号通知作为小区特定值。在一示范性实施中,可以在广播信道中提供M的值。
建议的DCI格式1F还引入了指示在调度的频带中的DRS的总数量的字段(N_DRS)715。具体而言,字段N_DRS指示在调度频带中的包括用于该MS和在特定子帧中在相同频带中调度的其他MS的DRS的DRS的总数量。N_DRS字段的位宽也是
Figure BDA0000117408690000092
并且N_DRS的值范围为1≤N_DRS≤M。
一旦MS接收到N_DRS和i_DRS,它希望DRS的集合(即DRS(1)、DRS(2)、...、DRS(N_DRS))用于在该子帧中向多个用户发送数据。而且,MS希望DRS(i_DRS)用作用于解调它自己的数据的参考信号。
具体而言,建议的DCI格式1F的使用导致BS和MS的下列动作。MS假定由i_DRS指示的DRS RE是使用与数据层相同的预编码矢量来预编码的并且因而可以被用作数据层的解调导频。而且,如果BS在MU-MIMO传输的SA期间使用DCI格式1F,则就避免在BS传输的数据到RE映射步骤中的DRS RE而言,存在至少三个替代方案。
在替代方案1中,BS在由(DRS(1)、DRS(2)、...、DRS(N_DRS))指示的DRS RE的集合之外的RE上发送数据。在MS上,MS将假定BS数据映射到在由(DRS(1)、DRS(2)、...、DRS(N_DRS))集合指示的DRS RE的集合之外的RE。
在替代方案2中,类似于关于发送DCI格式1D的动作,BS在由索引i_DRS指示的DRS RE的集合之外的RE上发送数据。在MS上,MS将假定BS数据映射到在由索引i_DRS指示的DRS RE的集合之外的RE。
在替代方案3中,MS接收由BS利用高层配置的特定于小区或特定于MS的开关量(由DRS_region_switch表示)。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DRS_region_switch=0,则MS假定BS数据映射到在由集合(DRS(1)、DRS(2)、...、DRS(N_DRS))指示的DRS RE的集合之外的RE。另一方面,如果DRS_region_switch=1,则MS假定BS数据映射到在由索引DRS(i_DRS)指示的DRS RE的集合之外的RE。提供示例以帮助理解DCI格式1F的使用。
图18和19图解了根据相关技术的在接收到建议的DCI格式1F时的单个MS的行为。
再次参照图13,假定M=2,以及在RB中使用2个DRS式样和2个CRS式样。还假定BS使用数据到RE映射方法的替代方案1。而且,假定在一个子帧中调度两个MS(即MS#1和MS#2),从而,对于MS#1,N_DRS=2和i_DRS=1,表示第一DRS式样DRS(1)用于MS#1。而且,对于MS#2,N_DRS=2和i_DRS=2,表示第二DRS式样DRS(2)用于MS#2。
参照图18,MS#1仅将DRS(1)识别为导频RE,并且将其他RE(CRS1、CRS2、DRS(1)和DRS(2)之外的)识别为数据RE。参照图19,MS#2仅将DRS(2)识别为导频RE,并且将其他RE(CRS1、CRS2、DRS(1)和DRS(2)之外的)识别为数据RE。与图14和15中示出的方法相比,该方法不受由一个MS的DRS和另一MS的数据导致的干扰的影响。
图20和21图解了根据相关技术的在DCI的3GPP TS36.212的格式1D和第三建议格式之间的对比。图22图解了根据相关技术的DCI的第四建议格式。
参照图20,DCI格式1D包括HARQ字段903、MCS字段905、TPMI字段907和其他字段901。参照图21,在临时申请61/206,597中提出的第三DCI格式(在此称为DCI格式1G)包括HARQ字段911、MCS字段913和其他字段909。与DCI格式1D的区别在于,DCI格式1G不包括TPMI字段,而是引入两个字段。类似于提出的DCI格式1E和1F,DCI格式1G引入指示在相关传输中使用的DRS的索引的字段(i_DRS)917。i_DRS字段917指示在系统中哪一DRS将被接收DCI的MS使用。i_DRS字段的位宽取决于在MU-MIMO系统中允许的DRS的最大数量。最大允许DRS数量由M表示,从而i_DRS的位宽是
Figure BDA0000117408690000101
M的值或者在标准中被固定,或者由BS通过信号通知作为小区特定值。在一示范性实施中,可以在广播信道中提供M的值。
建议的DCI格式1G还引入了指示在到MS的相关传输中的层的数量的字段(N_L)915。相应地,通过使用建议的格式1G,BS将传达(1)有多少层用于数据传输和(2)用于这些层的相应DRS。而且,在DCI格式1G中,假定从BS向MS发送一个码字,而与在传输中使用的层的数量无关。
如果BS在MU-MIMO传输的SA期间使用DCI格式1G,则在数据到RE的映射步骤中,BS在由连续的DRS式样的集合(DRS(i_DRS)、...、DRS(i_DRS+N_L))指示的DRS RE的集合之外的RE上发送数据。当接收到该发送数据时,MS将假定由DRS(i_DRS)指示的RE的集合是使用与数据层#1相同的预编码矢量来预编码的并且因而可以被用作数据层#1的解调导频。类似地,DRS(i_DRS+1)用于解调层#2,...,DRS(i_DRS+N_L)用于解调层#N_L。MS还将假定BS数据映射到在由索引(DRS(i_DRS)、...、DRS(i_DRS+N_L))指示的DRS RE的集合之外的RE。
参照图22,作为格式1G的变型,如果在MU-MIMO中使用多达两个码字,则在临时申请61/206,597中还建议DCI格式2G。如图22所示,建议的DCI格式2G包括HARQ字段1003、N_L字段1009、i_DRS字段1011和其他字段1001。N_L字段1009和i DRS字段1011实质上与在DCI格式1G中建议的字段相同。但是,如图22所示,存在两组MCS字段1005和1007,每一个对应于分别与两个码字相关的给定传输块(TB)。
图23和24图解了根据相关技术的在DCI的3GPP TS36.212的格式1D和第五建议格式之间的对比。图25图解了根据相关技术的DCI的第六建议格式。
参照图23,DCI格式1D包括HARQ字段1103、MCS字段1105、TPMI字段1107和其他字段1101。参照图24,在临时申请61/206,597中建议的第五DCI格式(在此称为DCI格式1H)包括HARQ字段1111、MCS字段1113和其他字段1109。与DCI格式1D的区别在于,DCI格式1H不包括TPMI字段,而是引入三个字段。类似于建议的DCI格式1E、1F和1G,DCI格式1H引入指示在该传输中使用的DRS的索引的字段(i_DRS)1119。i_DRS字段1119指示在系统中哪一DRS将被接收DCI的MS使用。i_DRS字段1119的位宽取决于在MU-MIMO系统中允许的DRS的最大数量。最大允许DRS数量由M表示,从而i_DRS的位宽是
Figure BDA0000117408690000111
M的值或者在标准中被固定,或者由BS通过信号通知作为小区特定值。在一示范性实施中,可以在广播信道中提供M的值。
建议的DCI格式1H还引入了指示在到该MS的传输中的层的数量的字段(N_L)1115并且引入了指示在调度频带中的DRS的总数量的字段(N_DRS)1117。更具体而言,字段N_DRS 1117指示在调度频带中的包括用于该MS和在特定子帧中在相同频带中调度的其他MS的DRS的总数量。N_DRS字段的位宽也是
Figure BDA0000117408690000112
并且N_DRS的值范围为1≤N_DRS≤M。
在DCI格式1H中,假定从BS向MS发送一个码字,而与在传输中使用的层的数量无关。
如果BS在MU-MIMO传输的SA期间使用DCI格式1H,则MS将假定由DRS(i_DRS)指示的RE的集合是使用与数据层#1相同的预编码矢量来预编码的并且因而可以被用作数据层#1的解调导频。类似地,DRS(i_DRS+1)可用于解调层#2,...,DRS(i_DRS+N_L)可用于解调层#N_L。而且,就避免在BS传输期间的数据到RE映射步骤中的DRS RE而言,存在至少三个替代方案。
在替代方案1中,BS在由集合(DRS(1)、...、DRS(N_DRS))指示的DRS RE的集合之外的RE上发送数据。MS将假定BS数据映射到在由集合(DRS(1)、...、DRS(N_DRS))指示的DRS RE的集合之外的RE。
在替代方案2中,类似于在DCI格式1G的情形,BS在由集合(DRS(i_DRS)、...、DRS(i_DRS+N_L))指示的DRS RE的集合之外的RE上发送数据。MS将假定BS数据映射到在由集合(DRS(i_DRS)、...、DRS(i_DRS+N_L))指示的DRS RE的集合之外的RE。
在替代方案3中,MS接收由BS利用高层配置的特定于小区或特定于MS的开关量(由DRS_region_switch表示)。如果DRS_region_switch=0,则MS假定BS数据映射到在由集合(DRS(1)、...、DRS(N_DRS))指示的DRSRE的集合之外的RE。另一方面,如果DRS_region_switch=1,则MS假定BS数据映射到在由索引集合(DRS(i_DRS)、...、DRS(i_DRS+N_L))指示的DRS RE的集合之外的RE。
参照图25,作为格式1H的变型,如果在MU-MIMO中使用多达两个码字,则在临时申请61/206,597中还建议DCI格式2H。如图25所示,建议的DCI格式2H包括HARQ字段1203、N_L字段1209、N_DRS字段1211、i_DRS字段1213和其他字段1201。N_L字段1209、N_DRS字段1211和i_DRS字段1213实质上与在DCI格式1H中建议的字段相同。但是,如图25所示,存在两组MCS字段1205和1207,每一个对应于给定TB。
第一示范性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中,为使用DCI格式1E,提供了替代方法。更具体而言,提供其中当在MU-MIMO传输模式中配置MS时BS对于SA使用DCI格式1E的情形下的替代的BS-MS行为。在示范性实施中,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对于DRS式样,使用频分复用(FDM)或时分复用(TDM)。在另一示范性实施中,对于DRS式样使用码分复用(CDM)。
图26到28图解了根据本发明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利用FDM、TDM和CDM的系统的双层RS式样。
参照图26,图解了用于使用TDM信号的系统的RS式样。参照图27,图解了用于利用TDM/FDM信号的系统的RS式样。参照图28,图解了用于利用CDM信号的系统的RS式样。
如果在MU-MIMO传输的SA期间,BS使用DCI格式1E,则在由BS执行的数据到RE的映射步骤中,BS在所有的M个DRS RE的集合之外的RE上发送数据。在接收到传输时,MS假定由i_DRS指示的DRS RE的集合被利用与数据层相同的预编码矢量预编码,并且因而可以用做数据层的解调导频。MS还假定BS数据映射到在由所有M个DRS使用的RE之外的RE上,其中M是由高层半静态地指示的DRS的最大数量。下面描述该方法的一个示范性实施。
图29和30图解了根据本发明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下行链路DRS式样。
参照图29,MS#1仅将DRS(1)视为导频RE。然而,MS#1认为的数据RE将不包括DRS(1)和DRS(2)二者。参照图30,MS#2仅将DRS(2)视为导频RE。然而,MS#2认为的数据RE将不包括DRS(1)和DRS(2)二者以及任何CRS。在图29和30的示出的例子中,DRS(M)的最大数量是2,从而结果类似于图18和19的相关技术中示出的结果。然而,图29和30的示范性实施图解了使用DCI格式1E,而不是图18和19的建议的DCI格式1F。如上所示,DCI格式1E不包括在DCI格式1F中所要求的字段N DRS,并且因而不需要DCI格式1F的额外开销。而且,通过假定数据映射到在由最大数量的M个DRS RE使用的RE之外的所有RE,MS能够更有效率地接收和解调数据。
在示范性实施中,无线通信系统可以采用类似于在图28中示出的CDMDRS式样。如果采用这样的CDM式样,则DRS(1)和DRS(2)两者占用RE的相同集合。在该例子中,由于M=2,所以两个DRS被一起码分复用。因而,MS和BS行为与上述基本上相同,除了MS需要处理解扩以确定信道估计的额外步骤之外。为了完成此,注意,在DCI格式1E中,字段i_DRS继续指示DRS的索引,同时在CDM DRS(或混合CDM/FDM(DRS))的情形下,i_DRS也指示由BS使用的扩频沃尔什码。特别地,只要使用CDM或混合CDM/FDM方案,使用i_DRS指示DRS位置和扩频码也可应用于DCI格式1E、1F、1G、2G、1H和2H中的任一个。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例子,假定在MU-MIMO传输的SA期间BS使用DCI格式1E,则所有的M个DRS正使用如图28所示的CDM式样。在传输期间由BS执行的数据到RE的映射中,BS在整个DRS RE的集合之外的RE上发送数据。作为响应,MS假定DRS被利用与数据层相同的预编码矢量来预编码,并且根据由i_DRS指示的沃尔什索引被扩频到资源上。而且,MS将假定BS数据映射到在由M个DRS的整个集合使用的RE之外的RE上,其中,M是由高层半静态地指示的DRS的最大数量。
第二示范性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第二示范性实施例中,提供在混合CDM/FDM DRS式样的情况下使用DCI格式1F的替代方法。
图31图解了根据本发明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混合CDM/FDM DRS式样。
参照图31,DRS(1)和DRS(2)共享相同的第一集合的利用长度为2的沃尔什扩频的RE,同时DRS(3)和DRS(4)共享相同的第二集合的也利用长度为2的沃尔什扩频的RE。
在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方法中,MS假定由i_DRS指示的DRS RE被利用与数据层相同的预编码矢量来预编码,并且因而可以用做数据层的解调导频。而且,就避免在传输期间的由BS执行的数据到RE的映射步骤中的DRSRE而言,BS在由(DRS(1)、...、DRS(N_DRS))指示的DRS RE的集合之外的RE上发送数据。当从BS接收到该传输时,MS将假定BS数据被映射到由集合(DRS(1)、...、DRS(N_DRS))指示的DRS RE之外的RE上。
而且,由于假定混合CDM/FDM,所以在DCI格式1F中的i_DRS还指示由BS用于对i_DRS扩频的扩频沃尔什码。
作为另一示例,认为BS调度四个MS,并且每一MS具有秩-1(rank-1)的传输。还假定,系统使用在图31中的DRS式样。在这种情况下,MS#1-MS#4具有下列行为:
1)每一MS假定数据RE不包括CRS或DRS RE;
2)对于MS#1和MS#2,使用第一集合的DRS用于解调,但是,MS#1将使用沃尔什码[1,1]以解扩第一集合的DRS,同时,MS#2将使用沃尔什码[1,-1]来解扩第一集合的DRS;以及
3)对于MS#3和MS#4,使用第二集合的DRS用于解调,但是,MS#3将使用沃尔什码[1,1]以解扩第二集合的DRS,同时,MS#4将使用沃尔什码[1,-1]来解扩第二集合的DRS。
第三示范性实施例
图32和33图解了根据本发明一示范性实施例的DCI格式。
参照图32,图解了包括HARQ字段1603、MCS字段1605、N_DRS字段1607、i_DRS字段1609和其他字段1601的DCI格式1F。参照图33,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DCI格式(在此称为DCI格式1F_a)包括HARQ字段1613、MCS字段1615、i_DRS字段1619和其他字段1611。与DCI格式1F不同之处在于,DCI格式1F_a不包括N_DRS字段并且引入新的字段。更具体地,在DCI格式1F_a中,在DCI格式1F中建议的N_DRS字段被指示在子帧的传输中使用的DRS集合的总数量的字段(N_SET)1617代替。
根据使用DCI格式1F_a的示范性实施,在每一集合中,CDM用于复用N_SF个DRS,其中N_SF表示扩频长度。对于诸如在图31中示出的混合CDM/FDM DRS式样,与使用N_DRS字段相比,利用N_SET字段减少了在DCI格式1F_a中使用的位数。例如,如图31中所示,仅仅需要N_SET的两个状态。也就是说,N_SET可以具有N_SET=1(指示仅仅使用第一集合的DRS)的状态或N_SET=2(指示仅仅使用第二集合的DRS)的状态。由于仅存在两个状态,所以可以仅仅利用在DCI格式1F_a中的单个位来反映状态情形。与之相对,DCI格式1F的N_DRS字段必须反映四个可能的状态(即N_DRS=1、2、3、4),其需要2个位来反映在DCI格式1F中的N_DRS状态情形。因此,使用DCI格式1F减少了在传输控制信息时的开销。
在替代示范性实施例中,诸如1H和2H的其他DCI格式可以将N_DRS字段替换成本发明的N_SET字段。
第四示范性实施例
图34和35图解了根据本发明一示范性实施例的DCI格式。
参照图34,示出了包括MCS字段1703、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字段(TPMI)1705、下行链路功率偏移字段1707和其他字段1701的DCI格式1D。参照图35,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DCI格式(在此称为DCI格式1F_b)包括MCS字段1711、下行链路功率偏移字段1715和其他字段1709。与DCI格式1D的不同之处在于,DCI格式1F_b不包括TPMI字段并且引入关于在该传输中使用的DRS的索引的字段(i_DRS)1713。i_DRS字段1713类似于在上面参照建议的DCI格式1E、1F和1G描述的i_DRS字段。i_DRS字段1713的位宽依赖于在MU-MIMO中允许的DRS的最大数量。由M表示的最大允许DRS数量或者在标准中被固定,或者由基站作为特定于小区的值来发送。因而,i_DRS字段1713的位宽是
参照图35,为了支持在MU-MIMO模式中的多达两个的MS,设计了DCI格式1F_b。更具体地,DCI格式1F_b使用在DCI格式1D中得到的字段“下行链路功率偏移”以便也表示在传输中使用的DRS的总数量。也就是说,DCI格式1F_b使用字段“下行链路功率偏移”以消除对使用在DCI格式1F中的N_DRS字段的需要。
表1示出了在格式1F_b中使用现有的“下行链路功率偏移”字段来指示功率偏移和DRS的数量两者。
表1
Figure BDA0000117408690000162
根据示范性实施,在使用DCI格式1F_b时BS和MS的行为保持与在使用DCI格式1F时基本相同,除了BS和MS两者使用“下行链路功率偏移”字段以共同指示DRS的数量和功率偏移的额外步骤之外。
更具体地,一旦MS接收到下行链路功率偏移和i_DRS,它根据下行链路功率偏移值来确定在该子帧中使用的DRS的相关数量(即N_DRS)。MS希望该集合的DRS(即DRS(1)、DRS(2)、...、DRS(N_DRS)用于在该子帧中向多个用户发送数据。而且,MS希望DRS(i_DRS)被用作确定它自己的数据的参考信号。MS还假定由i_DRS指示的DRS RE被利用与数据层相同的预编码矢量来预编码,并且因而可以被用作数据层的解调导频。
利用下行链路功率偏移字段,BS还根据下行链路功率偏移值来确定在该子帧中使用的DRS的相关数量(即N_DRS)。一旦根据下行链路功率偏移字段确定了N_DRS,则在对于MU-MIMO传输的SA期间,就避免在BS传输的数据到RE的映射步骤中的DRS RE而言,存在至少三种替代。
在替代方案1中,BS在由(DRS(1)、...、DRS(N_DRS))指示的DRS RE的集合之外的RE上发送数据。在MS上,MS将假定BS数据映射到在由集合(DRS(1)、...、DRS(N_DRS))指示的DRS RE的集合之外的RE。
在替代方案2中,类似于关于发送DCI格式1D的行为,BS在由索引i_DRS指示的DRS RE的集合之外的RE上发送数据。在MS上,MS将假定BS数据映射到在由索引i_DRS指示的DRS RE的集合之外的RE。
在替代方案3中,MS接收由BS利用高层配置的通过DRS_region_switch表示的特定于小区或特定于MS的开关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DRS_region_switch=0,则MS假定BS数据映射到在由集合(DRS(1)、...、DRS(N_DRS))指示的DRS RE的集合之外的RE上。另一方面,如果DRS_region_switch=1,则MS假定BS数据映射到在由索引DRS(i_DRS)指示的DRS RE的集合之外的RE上。
第五示范性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中,提供控制下行链路功率的改进方法。
3GPP TS36.213的第5.2节解决在演进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于物理层的下行链路功率分配。在此关注该节以提供帮助理解本发明的示范性方面的背景。
如在第5.2节中所说明的,BS确定每一RE的下行链路传输能量。MS可以假定每一资源元素的特定于小区的RS能量(EPRE)在整个下行链路系统带宽上是恒定的并且在所有子帧上都是恒定的,直到接收到不同的CRS功率信息。下行链路参考信号EPRE可以从通过由高层提供的参数Reference-Signal-Power(参考信号功率)给出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发送功率推导得出。该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发送功率被定义为在工作系统带宽中的所有携带CRS的资源元素的功率分布(单位[W])上的线性平均值。
根据由表5.2-2[在此被再现为表2]给出的OFDM码元索引,每一OFDM码元的在PDSCH RE当中的PDSCH EPRE与CRS EPRE之比(不适用于具有零EPRE的PDSCH RE)由ρA或ρB表示。而且,ρA和ρB是特定于MS的。
表2
Figure BDA0000117408690000181
MS可以假定:对于16正交幅度调制(QAM)、64QAM(具有多于一层的空间复用)或对于与MU-MIMO传输方案关联的PDSCH传输,当MS接收利用根据3GPP TS36.211的第6.3.4.3节的具有4个特定于小区的天线端口的传输分集的预编码的PDSCH数据传输时,ρA
δpower-offset+PA+10log10(2)[dB],否则,
ρA=δpower-offset+PA[dB],其中,对于除MU-MIMO之外的所有PDSCH传输方案,δpower-offset是0dB,并且其中PA是由高层提供的特定于MS的参数。
如果在RB中存在DRS,则每一OFDM码元的PDSCH EPRE与DRSEPRE之比是相等的。而且,MS可以假定对于16QAM或64QAM,该比值是0dB。
根据由高层用信号通知的特定于小区的参数PB和配置的BS小区专用天线端口的数量,由表5.2-1[在此再现为表3]给出特定于小区的比值ρBA
表3
Figure BDA0000117408690000182
对于利用16QAM或64QAM的PMCH,MS可以假定PMCH EPRE与多播单频率网络(MBSFN)RS EPRE之比等于0dB。
3GPP TS 36.213的第7.1.5节解决在利用MU-MIMO方案的系统中的接收PDSCH的过程。
如在第7.1.5节中说明的,对于PDSCH的多用户MIMO传输方案,MS可以假定在PDSCH上的BS传输在一层上并且根据3GPP TS 36.213的第6.3.4.2.1节来执行。在表7.1.5-1(在此再现为表4)中给出通过使用下行链路功率偏移字段利用DCI格式1D在PDCCH上通过信号发送的δpower-offset的dB值。
表4
Figure BDA0000117408690000191
如在上面关于3GPP TS36.213的第5.2节和第7.1.5节讨论中所示出的,δpower-offset的值根据“下行链路功率偏移”字段的值被确定为0或-10log10(2)。在本发明的第五示范性实施例中,提供了用于确定δpower-offset的值的替代方法。更具体地,δpower-offset的值被确定为:
δpower-offset[dB]=-10log10(N_DRS)      ...公式(1)
在公式(1)中,N DRS指示在调度的频带中的DRS的总数量。通过利用公式(1),δpower-offset的值将更精确地反映其中在调度的频带中存在三个或更多DRS的情形。在示范性实施中,公式(1)可被用于其中包括了DRS的总数量(对应于层的总数)的MU-MIMO的任何DCI格式。例如,公式(1)可以与其中提供了字段N_DRS或N_L的DCI格式1F、1H、2H等中的任意一个一起使用。
第六示范性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中,提供了被表示为γ的在(每一层的)数据RE和(每一层的)DRS RE之间的功率比的关系。如将在下面明显看出的,当功率比γ可应用于所有调制时,特定地,它可以应用于16QAM和64QAM调制。而且,功率比γ可应用于单用户(SU)-MIMO和MU-MIMO操作两者。
图36是图解根据本发明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确定功率比γ的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36,在步骤1801,MS确定用于DRS信号传输的复用。也就是说,MS确定是使用了TDM或FDM,还是CDM,还是具有TDM或FDM的CDM的混合。如果在步骤1801中确定对DRS信号传输使用了TDM或FDM,则MS进行到步骤1803并且确定N_DRS是否是已知的。也就是说,MS确定在从BS接收的信号中是否提供了N_DRS。如果MS在步骤1803中确定字段N_DRS是已知的,则MS进行到步骤1805并且将功率比设置为γ[dB]=-10log10(N_DRs)。另一方面,如果MS在步骤1803中确定N_DRS的值是未知的,则MS进行到步骤1807并且确定M是否是已知的。也就是说,MS确定在DCI信令或其他信令中是否从BS提供了M的值。如果在步骤1807中确定M的值是已知的,则MS进行到步骤1809并且将功率比设置为γ[dB]=-10log10(M)。可替代地,如果在步骤1807中确定MS不知道M的值,则MS进行到步骤1811并且设置功率比γ[dB]=0dB。在替代示范性实施中,BS可以设置功率比γ[dB]=0dB而不管N_DRS和M的值是已知的。在这种情况下,BS将向MS提供关于功率比γ[dB]=0dB的信息。
如果在步骤1801中确定利用纯CDM进行DRS信号传输,也就是说,以RE的相同集合码分复用了所有DRS,则MS进行到步骤1811,并且设置功率比γ[dB]=0dB。
最后,当在步骤1801中确定利用CDM与FDM或TDM的混合进行了DRS信号传输(例如在图31中示出的),则MS进行到步骤1813并且确定N_DRS是否是已知的。也就是说,MS确定在从BS接收的信令中是否提供了字段N_DRS。如果在步骤1813中确定N_DRS的值是已知的,则MS将功率比设置为:
γ[dB]=-10log10(N_DRS)+10log10(N_SF)
其中,N_SF是沃尔什码扩频长度。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1813中确定N_DRS的值是未知的,则MS进行到步骤1817并且确定N_SET的值是否是已知的。如果对于MS来说N_SET的值是已知的,则MS进行到步骤1819并且将功率比设置为γ[dB]=-10log10(N_SET),其中,N_SET是如上所述的被码分复用的集合的数量。另一方面,如果N_SET的值是未知的,则MS进行到步骤1811并且设置功率比γ[dB]=0dB。在替代示范性实施中,BS可以设置功率比γ[dB]=0dB而不管N_DRS和N_SET的值是已知的。在这种情况下,BS将向MS提供关于功率比γ[dB]=0dB的信息。在下面描述的仍一示范性实施中,对于利用奇数秩(rank)的传输,可以使用两个公式的组合来确定功率比γ[dB]。
图37到39图解了根据本发明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用于秩-3(rank-3)传输的两个下行链路功率控制公式的组合。
参照图37,示出了分配两个层(L0和L1)的第一CDM DRS集合和分配了一个层(L2)的第二CDM DRS集合。使用不同数量的层使得能够进行对于依次允许不均等的错误保护的每一级的CDM DRS的不同功率分配。例如,如在图37中所示,第一CDM DRS的每一层(L0和L1)被分配P/2的EPRE值,而第二CDM DRS的层(L2)被分配P的EPRE值。在一示范性实施中,第一CDM DRS的两个层(L0和L1)被按照公式γ[dB]=-10log10(N_DRS)+10log10(N_SF)来分配功率,而第二CDMDRS的单个层(L2)使用公式γ[dB]=-10log10(N_SET)。如图38所示,第一CDM DRS可以包括被分配为P的EPRE的单个层(L0),而第二CDM DRS可以包括被分配为P/2的EPRE的两个层(L1和L2)。类似于图37的例子,第二CDM DRS的两个层(L1和L2)可被按照公式γ[dB]=-10log10(N_DRS)+10log10(N_SF)来分配功率,而第一CDMDRS的单个层(L0)可以使用公式γ[dB]=-10log10(N_SET)。最后,如图39中所示,CDM DRS可被分配三个层(L0、L1和L2),从而,每一层可被分配为P/3的EPRE值。
而且,如果还出于指示功率偏移的目的使用DCI格式的N_DRS或N_SET,则可以移除现有字段“下行链路功率偏移”。
工业应用性
虽然已经参照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内容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此进行形式上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

Claims (20)

1.一种基站(BS)发送无线通信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码分复用多个专用参考信号(DRS),并且将复用的DRS映射到一个或多个相应的资源元素(RE)的集合;
将数据映射到所述一个或多个RE的集合之外的RE;并且
发送多个RE,多个RE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集合的RE、数据RE以及包括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的RE,
其中,所述DCI包括用于复用DRS的扩频码索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CI包括关于在传输中包括的DRS的数量的字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CI包括关于经CDM复用的DRS所映射至的相应的RE的集合数量的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经CDM复用的DRS所映射至的集合的总数量是1或2。
5.一种移动站(MS)接收无线通信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多个包括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的资源元素(RE);
利用所述DCI,确定多个下行链路参考信号(DRS)所映射至的一个或多个RE的集合;
将其余的RE确定为数据所映射至的RE;
利用在所述DCI中包括的扩频码索引来对所述数据进行解扩;并且
利用与所述MS对应的DRS的预编码矢量解调所述数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DCI包括关于映射到用于该MS的RE的DRS的数量的信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CI包括关于所述DRS所映射至的一个或多个经码分复用的RE的集合的总数量的信息,以及所述MS在数据解调过程中排除这些经码分复用的RE的集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以DCI格式指示的所有经码分复用的RE的集合当中,至少一个这样的经码分复用的RE的集合不包括期望用于该MS的DRS。
9.一种用于确定由移动站(MS)发送的资源元素(RE)的功率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用于复用专用参考信号(DRS)RE的复用的类型;
如果复用的类型被确定为时分复用(TDM)和频分复用(FDM)中的一个,则确定由BS发送的DRS的数量是否是已知的;
如果发送的DRS的数量是已知的,则为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数据设置DRS功率比以对应于所发送的DRS的数量;并且
如果所发送的DRS的数量是未知的,则确定可以发送的DRS的最大数量是否是已知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可以发送的DRS的最大数量是已知的,则设置功率比以对应于可以发送的DRS的最大数量;否则,将功率比设置为0dB。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设置功率比以对应于所发送的DRS的数量包括:利用公式γ[dB]=-10log10(N_DRS),其中γ[dB]包括功率比,N_DRS包括所发送的DRS的数量。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设置功率比以对应于可以发送的DRS的最大数量包括:利用公式γ[dB]=-10log10(M),其中γ[dB]包括功率比,M包括可以发送的DRS的最大数量。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调制的类型被确定为码分复用(CDM),则将功率比设置为0dB。
14.一种用于确定由移动站(MS)发送的资源元素(RE)的功率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用于复用专用参考信号(DRS)RE的复用的类型;
如果复用的类型被确定为时分复用(TDM)和频分复用(FDM)中的一个,则确定由基站(BS)发送的DRS的数量是否是已知的;
如果所发送的DRS的数量是已知的,则为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数据设置DRS功率比以对应于所发送的DRS的数量;
如果所发送的DRS的数量是未知的,则确定可以发送的DRS的最大数量是否是已知的;
如果复用的类型被确定为CDM与FDM和TDM之一的混合,则确定由BS发送的DRS的数量是否是已知的;并且
如果所发送的DRS的数量是已知的,则设置功率比以对应于所发送的DRS的数量和用于CDM的扩频长度。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发送的DRS集合的总数量是已知的,则设置功率比以对应于发送的DRS集合的总数量;否则将功率比设置为0dB。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设置功率比以对应于所发送的DRS的数量和用于CDM的扩频长度包括:使用公式γ[dB]=-10log10(N_DRS)+10log10(N_SF),其中,γ[dB]包括功率比,N_DRS包括所发送的DRS的数量,和N_SF包括用于CDM的扩频长度。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复用的类型被确定为CDM与FDM和TDM之一的混合,则确定码分复用的DRS集合的数量和由BS发送的DRS的数量是否是已知的,以及确定总的传输层的数量是否是奇数并且是否大于1;并且
如果总的传输层的数量是奇数并且传输层被分成两个码分复用的DRS集合,则对在两个码分复用的DRS集合中的层应用不同的功率比。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确定三个传输层被分成两个码分复用的DRS集合,则对具有2层的集合应用如下的功率比:
γ[dB]=-10log10(N_DRS)+10log10(N_SF),而对具有1层的集合应用如下的功率比:
γ[dB]=-10log10(N_SET)
19.一种用于确定由移动站(MS)发送的资源元素(RE)的功率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用于复用专用参考信号(DRS)RE的复用的类型;
如果复用的类型被确定为时分复用(TDM)和频分复用(FDM)中的一个,则确定由基站(BS)发送的DRS的数量是否是已知的;
如果所发送的DRS的数量是已知的,则为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数据设置DRS功率比以对应于所发送的DRS的数量;
如果所发送的DRS的数量是未知的,则确定可以发送的DRS的最大数量是否是已知的;
如果复用的类型被确定为CDM与FDM和TDM之一的混合,则确定由BS发送的码分复用的DRS的集合的数量是否是已知的;并且
如果码分复用的DRS的集合的数量是已知的,则设置功率比以对应于所述码分复用的DRS的集合的数量。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设置功率比以对应于所发送的DRS集合的总数量包括:利用公式γ[dB]=-10log10(N_SET),其中,γ[dB]包括功率比,N_SET包括所发送的DRS集合的总数量。
CN201080025347.1A 2009-04-14 2010-04-14 发送和接收无线通信信号的方法 Active CN1024610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32514.XA CN104619002B (zh) 2009-04-14 2010-04-14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传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1265909P 2009-04-14 2009-04-14
US61/212,659 2009-04-14
US12/753,364 2010-04-02
US12/753,364 US8369885B2 (en) 2009-04-14 2010-04-02 Multi-user MIMO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PCT/KR2010/002297 WO2010120106A2 (en) 2009-04-14 2010-04-14 Multi-user mimo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32514.XA Division CN104619002B (zh) 2009-04-14 2010-04-14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传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61001A true CN102461001A (zh) 2012-05-16
CN102461001B CN102461001B (zh) 2016-02-17

Family

ID=4293430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25347.1A Active CN102461001B (zh) 2009-04-14 2010-04-14 发送和接收无线通信信号的方法
CN201510032514.XA Active CN104619002B (zh) 2009-04-14 2010-04-14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传输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32514.XA Active CN104619002B (zh) 2009-04-14 2010-04-14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传输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4) US8369885B2 (zh)
EP (2) EP2420008B1 (zh)
JP (2) JP2012524451A (zh)
KR (1) KR101705665B1 (zh)
CN (2) CN102461001B (zh)
RU (2) RU2526538C2 (zh)
WO (1) WO2010120106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70687A1 (zh) * 2012-05-18 2013-11-21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WO2022067649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dci传输方法、装置、芯片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73694B2 (en) 2003-07-02 2010-08-10 Panasoni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10125794A1 (ja) * 2009-04-27 2010-11-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8712399B2 (en) * 2009-05-06 2014-04-2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in a cellular network
CN102598522B (zh) 2009-06-19 2015-04-22 黑莓有限公司 由mimo系统中的网络单元执行的方法及其相关的网络单元和用户设备
WO2010146985A1 (ja) * 2009-06-19 2010-12-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送信機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1621492A (zh) * 2009-08-14 2010-0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专用解调数据参考信号的资源确定方法
KR101641968B1 (ko) 2009-09-14 2016-07-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입출력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2014099B (zh) * 2009-11-02 2013-04-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下行导频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076076B (zh) * 2009-11-20 2015-11-25 夏普株式会社 一种解调参考信号的资源分配通知方法
JP2013517649A (ja) * 2010-01-12 2013-05-16 アルカテル−ルーセント 制御シグナリングのオーバヘッドを低減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110255483A1 (en) * 2010-04-16 2011-10-20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ignaling of Precoding Granularity for LTE and LTE-A
WO2011132942A2 (ko) * 2010-04-20 2011-10-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참조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1792880B1 (ko) 2010-04-20 2017-11-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참조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WO2012150773A2 (ko) * 2011-05-03 2012-11-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 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8848638B2 (en) * 2011-06-27 2014-09-3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 for limited bandwidth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02256358B (zh) * 2011-07-08 2013-11-2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和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3024967A2 (ko) * 2011-08-16 2013-02-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이 하향링크 제어 채널을 다중화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3858361B (zh) * 2011-10-07 2017-05-31 黑莓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中的干扰管理
CN103067118A (zh) * 2011-10-18 2013-04-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WO2013113140A1 (en) * 2012-01-30 2013-08-08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lizing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CN104704786B (zh) 2012-10-04 2018-01-26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考虑天线端口关系收发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US9425946B2 (en) 2013-02-21 2016-08-23 Blackberry Limited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advanced receiver in LTE/LTE-A
WO2014175919A1 (en) * 2013-04-26 2014-10-30 Intel IP Corporation Shared spectrum reassignment in a spectrum sharing context
WO2015081108A1 (en) * 2013-11-26 2015-06-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scale-invariant symbol demodulator
US10541797B2 (en) * 2014-09-24 2020-01-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in transmitter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624039B2 (en) * 2015-08-28 2020-04-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wer offset adjustments for downlink communications
US10973018B2 (en) * 2015-11-23 2021-04-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resource blocks with integrated control and data
US10931413B2 (en) 2016-12-07 2021-02-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that configure positions of reference signals in frequency and time domains for each of a plurality of layers
JP6925385B2 (ja) * 2016-12-07 2021-08-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制御回路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8282202B (zh) * 2017-01-06 2021-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0255417A1 (ja) * 2019-06-21 2020-12-2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21070392A1 (ja) * 2019-10-11 2021-04-1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33060A (ko) * 2006-10-12 2008-04-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Mimo 시스템에서의 참조신호 배치 방법
CN101174875A (zh) * 2006-09-29 2008-05-07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中控制信号和基准信号的复用方法
KR20080054164A (ko) * 2006-12-12 2008-06-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참조 신호 전송, 참조 신호 전송 패턴 설정, 자원 블록설정 및 할당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080212702A1 (en) * 2007-02-16 2008-09-04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recoded pilot transmission for multi-user and single user mimo communic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24474B2 (en) 2003-10-21 2008-0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Initiated Data Services
US8243850B2 (en) * 2006-10-24 2012-08-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reference signa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530154B1 (ko) 2007-03-21 2015-06-19 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 전용 기준 신호 모드에 기초하여 리소스 블록 구조를 전송 및 디코딩하는 mimo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1287278A (zh) * 2007-04-11 2008-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配置信息的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EP2163004B1 (en) 2007-06-27 2015-02-25 Unwired Planet International Limited Method and arrangements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448309B1 (ko) * 2007-09-28 2014-10-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채널 모니터링 방법
US20100097937A1 (en) 2008-10-16 2010-04-2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 specific pilot signal transmission and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 specific pilot signal power boosting
EP3913843A1 (en) * 2008-11-04 2021-11-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380287B1 (en) * 2008-12-18 2014-09-24 Nec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veying scheduling information of overlapping users in an OFDMA MU-MIMO system
KR101635883B1 (ko) * 2009-02-03 2016-07-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하향링크 참조 신호 송수신 기법
US8472539B2 (en) * 2009-04-07 2013-06-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power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792445B2 (en) 2009-10-29 2014-07-29 Nec Corporation Downlink control signalling for downlink MIMO
CN102076076B (zh) 2009-11-20 2015-11-25 夏普株式会社 一种解调参考信号的资源分配通知方法
KR20110095823A (ko) 2010-02-19 2011-08-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레이어들을 복수의 안테나 포트들에 맵핑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4875A (zh) * 2006-09-29 2008-05-07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中控制信号和基准信号的复用方法
KR20080033060A (ko) * 2006-10-12 2008-04-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Mimo 시스템에서의 참조신호 배치 방법
KR20080054164A (ko) * 2006-12-12 2008-06-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참조 신호 전송, 참조 신호 전송 패턴 설정, 자원 블록설정 및 할당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080212702A1 (en) * 2007-02-16 2008-09-04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recoded pilot transmission for multi-user and single user mimo communication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70687A1 (zh) * 2012-05-18 2013-11-21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WO2022067649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dci传输方法、装置、芯片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19002A (zh) 2015-05-13
WO2010120106A2 (en) 2010-10-21
USRE47338E1 (en) 2019-04-02
EP3787201A1 (en) 2021-03-03
KR20120019447A (ko) 2012-03-06
KR101705665B1 (ko) 2017-02-23
EP2420008A2 (en) 2012-02-22
CN104619002B (zh) 2018-08-28
USRE48849E1 (en) 2021-12-07
RU2011141585A (ru) 2013-04-20
JP6618111B2 (ja) 2019-12-11
US20100260059A1 (en) 2010-10-14
JP2012524451A (ja) 2012-10-11
US8369885B2 (en) 2013-02-05
RU2526538C2 (ru) 2014-08-27
CN102461001B (zh) 2016-02-17
WO2010120106A3 (en) 2011-01-27
RU2649856C2 (ru) 2018-04-05
RU2014123513A (ru) 2015-12-20
JP2016027747A (ja) 2016-02-18
EP2420008B1 (en) 2021-03-31
EP2420008A4 (en) 2014-11-26
USRE46161E1 (en) 2016-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61001B (zh) 发送和接收无线通信信号的方法
US987163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pping pilot signals in multi-stream transmissions
US9621242B2 (en) Downlink control signalling for indication of interfering layers
RU2532531C2 (ru) Способ сигнализации конкретных типов элементов ресурсов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CN102511192B (zh) 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基站和通信设备
CN102742176B (zh) 用于解调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映射方法和装置
US8792445B2 (en) Downlink control signalling for downlink MIMO
US2010019574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ference signal pattern design in resource blocks
CN102148778B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4350693A (zh)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协作通信的信道估计方法和装置
CN103687042A (zh) 一种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2792725B (zh) 用于下行信道质量监测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02781098B (zh) 参数指示方法、装置及参数确定方法、装置
CN102014083A (zh) 一种信道估计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