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59994A -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59994A
CN102459994A CN2010800263492A CN201080026349A CN102459994A CN 102459994 A CN102459994 A CN 102459994A CN 2010800263492 A CN2010800263492 A CN 2010800263492A CN 201080026349 A CN201080026349 A CN 201080026349A CN 102459994 A CN102459994 A CN 1024599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ight source
base plate
lighting device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2634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清水敬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59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99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11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means for improving the brightness uniformit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9/00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 G02B19/0004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tical means employed
    • G02B19/0009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tical means employed having refractive surfaces only
    • G02B19/0014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tical means employed having refractive surfaces only at least one surface having optical pow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9/00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 G02B19/0033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 G02B19/0047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for use with a light source
    • G02B19/0061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for use with a light source the light source comprising a LE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3Direct backlight with LE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4Direct backlight with lamps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简便的构成提供作为整体可以得到大致均匀的照明亮度分布的照明装置。本发明的照明装置(12)的特征在于,具备:多个光源(17),其并列配置;和底座(14),其具有配置上述光源(17)的底板(14a),在上述底板(14a)中,在上述多个光源(17)的并列方向的中央部划上中央线(CL)时,在夹着该中央线(CL)的两侧,存在相邻的上述光源(17,17)彼此之间的距离与周围相比较小的光源高密度区域(HD)。

Description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液晶电视等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的液晶面板本身不发光,因此,另外需要作为照明装置的背光源单元。众所周知该背光源单元设置在液晶面板的里侧(与显示面相反的一侧),具备多个光源(例如,荧光灯)。
在该背光源单元中,当等间隔地配置多个荧光灯时,易于产生如下现象:在中央部来自荧光灯的光易于集中,因此,亮度比较高,另一方面,在端部亮度比较低。因此,作为将荧光灯的配置间隔按照每一部位进行了变更的背光源单元,已知在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装置。该背光源单元成为如下构成:将多个荧光灯分为位于上方侧的第1组和位于该第1组的下方侧的第2组,第1组的相邻的荧光灯的间隔与第2组的相邻的荧光灯的间隔相比较窄。根据该构成,可以在背光源单元的上方侧抑制亮度降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5-251437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背光源单元仅设想了以其前面沿着铅垂方向的方式而使用的情况。但是,具备背光源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实际上可设置在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的方向上等,设置形态是各种各样的,存在根据设置环境在下端部、侧端部会产生亮度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根据上面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以简便的构成提供作为整体可以得到大致均匀的照明亮度分布的照明装置。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备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以及具备该显示装置的电视接收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多个光源,其并列配置;和底座,其具有配置上述光源的底板,在上述底板中,在上述多个光源的并列方向的中央部划上中央线时,在夹着该中央线的两侧,存在相邻的上述光源彼此之间的距离与周围相比较小的光源高密度区域。
根据该构成,在配置有光源高密度区域的部分,可以增大照明光量。在照明装置中,在遍及整体以等间隔配置有光源的情况下,该照明装置的上下端部、左右端部与中央部相比,亮度易于降低。但是,根据本发明的构成,例如在夹着中央线的上下端部、左右端部配置光源高密度区域,由此可以提高该上下端部、左右端部的亮度。这样,可以用简便的构成部分地调整照明亮度,可以涵盖整个照明装置得到大致均匀的照明亮度分布。
另外,可以是,在本发明的照明装置中,上述光源以夹着上述中央线成线对称的方式配置。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使照明装置上下(左右)反转的情况下,也成为相同的光源配置形态,因此,无论照明装置的使用形态如何,均可以涵盖整个该照明装置得到大致均匀的照明亮度分布。
另外,可以是,上述光源高密度区域存在于上述底板的两端部。
在这种情况下,在照明装置中可以提高亮度易于降低的上下端部、左右端部的亮度,因此,可以涵盖整个照明装置得到大致均匀的照明亮度分布。
另外,可以是,在上述中央线和上述光源高密度区域之间,存在相邻的上述光源彼此之间的距离与周围相比较大的光源低密度区域。
例如,在照明装置的中央部附近的亮度过高的情况下,在中央线和光源高密度区域之间配置光源低密度区域,由此在该光源低密度区域照明光量减少,因此,可以降低中央部附近的亮度。
另外,可以是,遍及整个上述底板地配置有上述光源。
这样,遍及整个底板地配置上述光源,由此可以从照明装置的照明面的整个区域照射照明光。
另外,可以是,上述光源是点状光源,上述点状光源安装于光源安装基板,上述光源安装基板在上述底板中并列地配置有多个,通过缩小相邻的上述光源安装基板彼此之间的距离而形成了上述光源高密度区域。
根据该构成,不是将点状光源一边逐一改变间隔一边在底板中配置,而是改变安装有点状光源的光源安装基板的配置间隔,由此可以改变相邻的光源彼此之间的距离,可以提高作业效率。
另外,可以是,在上述光源安装基板上,安装有多个上述点状光源,通过缩小相邻的上述点状光源彼此之间的距离而形成了上述光源高密度区域。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在1个光源安装基板上形成光源高密度区域来提高目标部位的亮度。
另外,可以是,上述光源安装基板为长条状,上述点状光源沿着上述光源安装基板的长度方向在直线上配置有多个。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光源安装基板的设置形态来单义地决定点状光源的设置形态,因此,点状光源的配置设计变得容易。
另外,可以是,上述底板在俯视时为矩形,上述光源安装基板为长条状,以其长度方向与上述底板的长边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
根据该构成,与使底板的短边方向与光源安装基板的长度方向一致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光源安装基板的数量。因此,可以减少例如对点状光源的点亮、熄灭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的数量,因此,可以实现低成本化。
另外,可以是,以覆盖上述点状光源的方式装配有能够扩散来自该点状光源的光的扩散透镜。
在这种情况下,用扩散透镜扩散光,因此,即使在增大相邻的点状光源彼此的间隔的情况下,也难以产生点状的灯像。因此,可以通过削减所配置的点状光源的数量来实现低成本化,且得到大致均匀的亮度分布。
另外,可以是,上述扩散透镜是能够扩散光的光扩散部件。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扩散透镜进行良好的光的扩散。
可以是,上述扩散透镜是上述基板侧的面被实施了表面粗糙化处理的扩散透镜。
这样,可以通过对扩散透镜进行例如咬花处理等表面粗糙化处理来进行更进一步良好的光的扩散。
另外,可以是,上述点状光源是LED。
这样的话,可以实现光源的长寿命化和低功耗化等。
另外,可以是,上述光源是线状光源。
这样,可以通过并列配置线状光源,改变其排列间隔来容易地形成光源高密度区域。
另外,可以是,上述底板在俯视时为矩形,上述线状光源以其长度方向与上述底板的长边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
根据该构成,与使底板的短边方向与线状光源的长度方向一致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线状光源的数量。因此,可以减少例如控制线状光源的点亮、熄灭的控制单元的数量,因此,可以实现低成本化。
下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照明装置;和利用来自该照明装置的光进行显示的显示面板。
根据该显示装置,在照明装置中可以得到大致均匀的亮度分布,因此,在该显示装置中也可以得到大致均匀的显示亮度。
作为上述显示面板,可以示例液晶面板。该显示装置作为液晶显示装置可以在各种用途、例如电视机、电脑的显示器等中使用,特别适用于大型画面。
另外,本发明的电视接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显示装置。
根据该电视接收装置,可以提供视觉识别性优异的装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照明装置,能以简便的构成得到整体大致均匀的照明亮度分布。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备该照明装置而成,因此,可以得到大致均匀的显示亮度。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电视接收装置,具备该显示装置而成,因此,可以提供视觉识别性优异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视接收装置的概要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出电视接收装置所具备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要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沿着液晶显示装置的长边方向的截面构成的截面图。
图4是示出沿着液晶显示装置的短边方向的截面构成的截面图。
图5是示出装配在LED基板的部件的构成的主要部分放大截面图。
图6是示出装配在LED基板的部件的构成的主要部分放大平面图。
图7是示出底座中的LED的配置形态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底座中的LED的配置形态的一个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底座中的LED的配置形态的一个不同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底座中的LED的配置形态的另一个不同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背光源装置所具备的冷阴极管的概要构成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底座中的冷阴极管的配置形态的示意图。
图13是示出底座中的冷阴极管的配置形态的一个变形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根据图1至图7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
首先,说明具备了液晶显示装置10的电视接收装置TV的构成。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视接收装置TV具备液晶显示装置10、夹着而收纳该液晶显示装置10的表里两机箱Ca、Cb、电源P、调谐器T以及台座S而构成。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0作为整体成横长的方形,在纵置的状态下被收纳。如图2所示,该液晶显示装置10具备作为显示面板的液晶面板11和作为外部光源的背光源装置(照明装置)12,它们被框状的外框13等一体地保持。
下面,说明构成液晶显示装置10的液晶面板11和背光源装置12(参照图2至图4)。
液晶面板(显示面板)11是如下构成:一对玻璃基板在隔开规定的间隔的状态下被贴合,并且在两玻璃基板之间封入液晶。在一方玻璃基板中,设置有:开关元件(例如TFT),其与相互正交的源极配线和栅极配线连接;像素电极,其与该开关元件连接;以及取向膜等,在另一方的玻璃基板中,设置有:彩色滤光片,其是R(红色)、G(绿色)、B(蓝色)等各着色部按照规定排列配置;相对电极;以及取向膜等。此外,在两基板的外侧配置有偏光板。
如图2所示,背光源装置12具备:成大致箱形的底座14,其在光出射面侧(液晶面板11侧)开口;光学片群15(扩散板15a;和配置在扩散板15a和液晶面板11之间的多个光学片15b),其以覆盖底座14的开口部的方式配置;框架16,其沿着底座14的外缘配置并将扩散板15a的外缘部夹在和底座14之间来保持。而且,在底座14内配置有LED(光源,点状光源)17。此外,在该背光源装置12中,比LED 17靠扩散板15a侧成为光出射侧。
底座14由金属制成,具有:底板14a,其与液晶面板11同样地成矩形;侧板14b,其从底板14a的各边的外端立起;以及支承板14c,其从各侧板14b的立起端向外突出,作为整体成向表侧开口的浅的大致箱形。如图3和图4所示,在底座14的支承板14c中,载置有框架16,在该支承板14c和框架16之间夹持着后述的反射片18和光学片群15的外缘部。而且,在框架16的上面穿设有装配孔16a,可以通过螺丝19等将外框13、框架16以及底座14等一体化。
在底座14的开口部侧配设有包括扩散板15a和光学片15b的光学片群15。扩散板15a是在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板状部件中分散混合光散射颗粒而成的,具有扩散从作为点状光源的LED 17射出的点状光的功能。如上所述,扩散板15a的外缘部载置在底座14的支承板14c上,不会受到上下方向的牢固约束力。
配置在扩散板15a上的光学片15b与扩散板15a相比,成板厚较薄的片板,层叠2张来配置。作为光学片15b的具体的种类,存在例如扩散片、透镜片、反射型偏光片等,可以从它们之中适当地选择来使用。该光学片15b具有使从LED 17射出、通过了扩散板15a的光成为面状光的功能。在该光学片15b的上面侧设置有液晶面板11。
另一方面,在底座14的底板14a和侧板14b的内面侧,以覆盖其大致整体的方式配设有反射片18。反射片18由合成树脂制成,其表面是光反射性优异的白色。在该反射片18中的、与后述的扩散透镜21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孔部18a。因此,成为如下构成:虽然由反射片18覆盖底座14的整个底板14a,但是扩散透镜21通过该孔部18a向光学片群15侧露出。另外,反射片18成为如下构成:在底板14a的缘部倾斜地立起,覆盖侧板14b的内面侧,其外缘部载置于底座14的支承板14c。通过该反射片18,可以将从LED 17射出的光向扩散板15a侧反射。
而且,在底座14的底板14a的内面侧设置有LED基板(光源安装基板)20,在该LED基板20中,装配有LED 17和扩散透镜21。LED基板20由合成树脂制成,采用在其表面形成有包括铜箔等金属膜的配线图案(未图示)的构成。LED 17通过在发出蓝单色光的蓝色发光芯片上涂敷在黄色的区域中具有发光峰值的荧光体来发出白色光。各LED 17通过形成在LED基板20中的配线图案串联地电连接。
扩散透镜21是光扩散性优异的光扩散部件,例如由丙烯酸等合成树脂制成。如图5所示,该扩散透镜21成半圆球状,是覆盖各个LED 17的形状。在扩散透镜21的下面的周缘部突设有3个腿部23。如图6所示,3个腿部23沿着扩散透镜21的周缘部以大致等间隔(约120度间隔)配置,例如,用粘接剂、热固化性树脂固定在LED基板20的表面。在扩散透镜21的下面(与LED 17和LED基板20相对的面)中的与LED 17俯视重叠的部位,形成有向上方侧凹陷状态的大致圆锥形的入射凹部21a,来自LED 17的光射入该入射凹部21a。在该扩散透镜21的下面实施了咬花处理等表面粗糙化处理。另一方面,在扩散透镜21的上面(与扩散板15a相对的面),在中央部(与LED 17俯视为重叠的部位)形成有向下方侧凹陷状态的凹部21b,由此形成有2个平缓的圆弧相连的形状的出射面21c。从LED 17射出的光在空气层和入射凹部21a以及出射面21c和空气层之间折射,由此面状地扩散,涵盖广角范围从出射面21c向扩散板15a侧照射。
如图5所示,LED基板20通过铆钉24固定于底座14的底板14a。铆钉24具有圆盘状的按压部24a和从该按压部24a向下方侧突出的卡止部24b。在LED基板20中,穿设有用于插通卡止部24b的插通孔20c,另外,在底座14的底板14a中,穿设有与该插通孔20c连通的装配孔14d。铆钉24的卡止部24b的顶端部成为可以进行弹性变形的大宽度部,插通到插通孔20c和装配孔14d后,可以卡止到底座14的底板14a的里面侧。由此,铆钉24可以用按压部24a按压LED基板20且将该LED基板20固定于底板14a。
另外,如图2所示,在铆钉24中的、位于底座14的底板14a的中央部附近的铆钉24的表面突设有支撑销25。支撑销25是顶端变细的圆锥形,当扩散板15a向下方侧挠曲时,该扩散板15a与支撑销25的顶端点接触,由此可以从下方支撑扩散板15a。另外,还具有通过把持该支撑销25来使铆钉24的操作变得容易的功能。
接着,用图7说明LED基板20和LED 17的配置形态。图7是示出底座中的LED的配置形态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LED基板20为长条状的板状部件,8个LED 17沿着该LED基板20的长度方向在直线上(一列地)配置。更详细地说,该8个LED 17在各LED基板20上等间隔地表面安装。
LED基板20以其长度方向与底座14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另外,当从底座14的短边方向(Y轴方向)看时,LED基板20并列配置有18列。各LED基板20中的LED 17的配置形态是相同的,LED 17在底座14的短边方向上并列配置。在该LED基板20中,连接有未图示的外部控制单元,从该控制单元提供LED 17的点亮所需的电力,并且可以进行LED 17的驱动控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如下构成:底座14的短边方向与电视接收装置TV的上下方向一致,长边方向与左右方向一致。
但是,在LED 17的并列方向(底板14a的短边方向,Y轴方向)的中央部沿着底板14a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划中央线CL时,各个LED 17(LED基板20)以夹着该中央线CL成线对称的方式配置。更详细地说,在底板14a的短边方向上离中央线CL最远的部位(底板14a的短边方向的两端部),与其它的部位相比较密地排列有LED基板20。其结果是:在底板14a的上下方向(短边方向)的两端部,在夹着中央线CL的两侧,形成有在并列方向(底板14a的短边方向)上相邻的LED 17、17彼此之间的距离与周围的部位相比较小的光源高密度区域HD。
另外,在配置有该光源高密度区域HD的部位的内侧(中央线CL侧,光源高密度区域HD和中央线CL之间),与其它的部位相比较稀地排列有LED基板20。其结果是:形成有在并列方向(底板14a的短边方向)上相邻的LED17、17彼此之间的距离与周围的部位相比较大的光源低密度区域LD。
而且,从光源低密度区域LD到中央线CL,LED基板20在与光源高密度区域HD相比较稀、且与光源低密度区域LD相比较密的状态下配置。换言之,在光源低密度区域LD和中央线CL之间,在并列方向(底板14a的短边方向)上相邻的LED17、17彼此之间的距离比光源高密度区域HD的LED17、17彼此之间的距离大,且比光源低密度区域LD的LED17、17彼此之间的距离小。这样,LED17在其排列上具有光源高密度区域HD和光源低密度区域LD,且遍及底座14的整个底板14a而配置。
如上面所说明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在底座14的底板14a中在多个LED17的并列方向(Y轴方向)的中央部划上沿着X轴方向的中央线CL时,在夹着该中央线CL的两侧,形成有相邻的LED17、17彼此之间的距离与周围相比较小的光源高密度区域HD。
根据该构成,在配置有光源高密度区域HD的部分可以增大照明光量。在背光源装置12中,在遍及整体以等间距配置有LED17的情况下,该背光源装置12的上下端部、左右端部与中央部相比亮度易于降低。但是,如本实施方式的构成那样,在夹着中央线CL的上下端部配置光源高密度区域HD,由此可以提高该上下端部的亮度。这样,可以以简便的构成部分地调整亮度,可以涵盖整个背光源装置12得到大致均匀的照明亮度分布。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LED17以夹着中央线CL成线对称的方式配置。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使背光源装置上下(左右)反转的情况下,LED17的配置形态是相同的,因此,无论背光源装置12的使用形态如何,可以涵盖整个该背光源装置12得到大致均匀的照明亮度分布。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源高密度区域HD在底座14的底板14a的两端部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在背光源装置12中可以提高亮度易于降低的上下端部的亮度,因此,可以涵盖整个背光源装置12得到大致均匀的照明亮度分布。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中央线CL和光源高密度区域HD之间形成有相邻的LED17、17彼此之间的距离与周围相比较大的光源低密度区域LD。该构成在背光源装置12的中央部附近的亮度过高的情况下是优选的。即,在中央线CL和光源高密度区域HD之间配置光源低密度区域LD,由此在该光源低密度区域LD中照明光量减少,因此,可以降低中央部附近的亮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遍及整个底板14a而配置LED17,因此,可以从背光源装置12的照明面的整个区域照射照明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有LED17的LED基板20在底板14a中并列地配置有多个,缩小相邻的LED基板20、20彼此之间的距离,由此形成有光源高密度区域HD。
根据该构成,不是将LED17一个个地一边改变间隔一边在底板14a中配置,而是改变安装有LED17的LED基板20的配置间隔,由此可以改变相邻的LED17、17彼此之间的距离,可以提高作业效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LED基板20为长条状,LED17沿着LED基板20的长度方向在直线上配置有多个。在这种情况下,通过LED基板20的设置形态来单义地决定LED17的设置形态,因此,LED17的配置设计变得容易。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底板14a在俯视时为矩形,LED基板20以其长度方向与底板14a的长边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
根据该构成,与使底板14a的短边方向与LED基板20的长度方向一致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LED基板20的数量。因此,可以减少例如控制LED17的点亮、熄灭的控制单元的数量,因此,可以实现低成本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覆盖LED17的方式装配有可以扩散来自该LED17的光的扩散透镜21。在这种情况下,用扩散透镜21扩散光,因此,即使在增大相邻的LED17、17彼此的间隔的情况下,也难以发生点状的灯像。因此,可以通过削减所配置的LED17的数量来实现低成本化,且得到大致均匀的亮度分布。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扩散透镜21是可以扩散光的光扩散部件,因此,可以进行良好的光的扩散。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扩散透镜21在LED基板20侧的面实施了表面粗糙化处理。这样,通过对扩散透镜21进行例如咬花处理等表面粗糙化处理,可以进行更进一步良好的光的扩散。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LED17作为光源,因此,可以实现光源的长寿命化和低功耗化等。
上面,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可以采用如下所示各种变形例。此外,在下面的各变形例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构成部件附上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实施方式1的第1变形例]
作为LED17的配置形态的一个变形例,可以采用图8示出的形态。图8是示出底座中的LED的配置形态的一个变形例的示意图。
如图8所示,安装有LED17的LED基板20在使其长度方向与底座14的底板14a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一致的方式下,沿着底板14a的短边方向(Y轴方向)并列配置。更详细地说,在底板14a的短边方向上离中央线CL最远的部位(底板14a的两端部),与其它的部位相比较密地排列有LED基板20,在夹着中央线CL的两侧,形成有在并列方向(底板14a的短边方向)上相邻的LED17、17彼此之间的距离与周围的部位相比较小的光源高密度区域HD-A。另外,在光源高密度区域HD-A和中央线CL之间,形成有在并列方向(底板14a的短边方向)上相邻的LED17、17彼此之间的距离与周围的部位相比较大的光源低密度区域LD-A。即,在本例中,成为如下构成:在底板14a的中央部侧配置有光源低密度区域LD-A,在底板14a的短边方向的两端部侧配置有光源高密度区域HD-A。
该本例的构成在抑制背光源装置12的中央部过度地高亮度化且提高端部的亮度的情况下是优选的。另外,在除了底板14a的端部以外的整个部位配置光源低密度区域LD-A,因此,可以减少LED17和LED基板20的数量,可以有助于该背光源装置12的低成本化。
[实施方式1的第2变形例]
作为LED17的配置形态的一个变形例,可以采用图9示出的形态。图9是示出底座中的LED的配置形态的一个不同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如图9所示,安装有LED17的LED基板20-A在使其长度方向与底座14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一致的方式下,沿着底座14的底板14a的短边方向(Y轴方向)配置有多个。更详细地说,LED基板20-A沿着底板14a的短边方向以等间隔并列配置有6个。
在各LED基板20-A中,20个LED 17沿着该LED基板20-A的长度方向在直线上(一列地)并列配置。在此,当在LED 17的并列方向(底板14a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的中央部沿着底板14a的短边方向(Y轴方向)划中央线CL-A时,各个LED17以夹着该中央线CL-A成线对称的方式配置。更详细地说,在与中央线CL-A相邻的部位,形成有在并列方向(底板14a的长边方向)上相邻的LED17、17彼此之间的距离与其它的部位相比较大的光源低密度区域LD-B。另外,在配置有光源低密度区域LD-B的部位的外侧(与中央线CL-A相反的一侧),在夹着中央线CL-A的两侧,形成有在并列方向(底板14a的长边方向)上相邻的LED17、17彼此之间的距离与其它的部位相比较小的光源高密度区域HD-B。而且,在光源高密度区域HD-B的外侧(与中央线CL-A相反的一侧、底板14a的长边方向的端部),相邻的LED17、17彼此之间的距离比光源高密度区域HD-B的LED17、17彼此之间的距离大、且比光源低密度区域LD-B的LED17、17彼此之间的距离小。
上面,根据本例,在1个LED基板20上,可以通过缩小相邻的LED17、17彼此之间的距离来形成光源高密度区域HD-B,提高目标部位(在本例中为左右端部)的亮度。特别是根据本例的构成,在背光源装置12的中央部侧(与中央线CL-A相邻的部位)形成光源低密度区域LD-B,在其外侧形成光源高密度区域HD-B,因此,在抑制背光源装置12的中央部过度地高亮度化、且提高端部的亮度的情况下是优选的。
[实施方式1的第3变形例]
作为LED17的配置形态的一个不同的变形例,可以采用图10示出的形态。图10是示出底座中的LED的配置形态的另一个不同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如图10所示,安装有LED17的LED基板20-B在使其长度方向与底座14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一致的方式下,沿着底座14的底板14a的短边方向(Y轴方向)并列配置。在此,当在LED17的第1并列方向(底板14a的短边方向,LED基板20-B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沿着底板14a的长边方向划中央线CL时,各个LED17以夹着该中央线CL成线对称的方式配置。更详细地说,在底板14a的短边方向上离中央线CL最远的部位(底板14a的上下方向的两端部),与其它的部位相比较密地排列有LED基板20-B,在夹着中央线CL的两侧,形成有在第1并列方向(底板14a的短边方向,LED基板20-B的宽度方向)上相邻的LED17、17彼此之间的距离与周围的部位相比较小的第1光源高密度区域HD-C。另外,从第1光源高密度区域HD-C到中央线CL,形成有在第1并列方向(底板14a的短边方向,LED基板20-B的宽度方向)上相邻的LED17、17彼此之间的距离与周围的部位相比较大的第1光源低密度区域LD-C。即,在本例中,成为如下构成:在底板14a的短边方向的中央部侧配置有第1光源低密度区域LD-C,在上下方向的两端部侧配置有第1光源高密度区域HD-C。
另外,在各LED基板20-B中,20个LED17沿着该LED基板20-B的长度方向在直线上(一列地)并列配置。在此,当在LED17的第2并列方向(底板14a的长边方向,LED基板20-B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沿着底板14a的短边方向划中央线CL-A时,各个LED17以夹着该中央线CL-A成线对称的方式配置。更详细地说,在与中央线CL-A相邻的部位,形成有在第2并列方向(底板14a的长边方向,LED基板20-B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LED17、17彼此之间的距离与其它的部位相比较大的第2光源低密度区域LD-D。另外,在配置有第2光源低密度区域LD-D的部位的外侧(与中央线CL-A相反的一侧),在夹着中央线CL-A的两侧,形成有在第2并列方向(底板14a的长边方向,LED基板20-B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LED17、17彼此之间的距离与其它的部位相比较小的第2光源高密度区域HD-D。而且,在第2光源高密度区域HD-D的外侧(与中央线CL-A相反的一侧,底板14a的长边方向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相邻的LED17、17彼此之间的距离比第2光源高密度区域HD-D的LED17、17彼此之间的距离大、且比第2光源低密度区域LD-D的LED17、17彼此之间的距离小。
根据该本例的构成,在底座14的底板14a的短边方向和长边方向的中央部侧形成第1光源低密度区域LD-C和第2光源低密度区域LD-D,在其外侧形成第1光源高密度区域HD-C和第2光源高密度区域HD-D。因此,可以抑制背光源装置12的中央部过度地高亮度化,且在上下端部和左右端部可以提高照明亮度。
<实施方式2>
下面,根据图11和图1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在该实施方式2中,示出从实施方式1改变了光源的形态的方式,其他与上述实施方式1是相同的。对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分附上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
图11是示出冷阴极管的概要构成的立体图,图12是示出底座中的冷阴极管的配置形态的示意图。
如图11所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光源的冷阴极管(线状光源)40具备:细长的玻璃管41,其两端被密封;截面为圆形的细长的由金属制成(例如,铁镍合金)的外引线42,其从该玻璃管41的两端部突出;以及大致筒状的金属盖43,其配置在玻璃管41的两端部。在玻璃管41的内部封入了水银等,并且在其内壁面涂覆有荧光体,被两端部的金属盖43被覆的部位成为非发光部位,除此以外的中央的部位(即,涂覆有荧光体的部位)成为发光部位。
如图12所示,该冷阴极管40在使其长度方向(轴线方向)与底座14的底板14a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一致的状态下,在底板14a的短边方向(Y轴方向)上并列配置有多个。在此,当在冷阴极管40的并列方向(底板14a的短边方向,Y轴方向)的中央部沿着底板14a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划中央线CL-B时,各个冷阴极管40以夹着该中央线CL-B成线对称的方式配置。更详细地说,在底板14a的短边方向上离中央线CL-B最远的部位(底板14a的短边方向的两端部),在夹着中央线CL-B的两侧,形成有在并列方向(底板14a的短边方向)上相邻的冷阴极管40、40彼此之间的距离与周围的部位相比较小的光源高密度区域HD-E。
另外,在配置有该光源高密度区域HD-E的部位的内侧(光源高密度区域HD-E和中央线CL-B之间),与其它的部位相比较疏地排列有LED基板20,形成有在并列方向(底板14a的短边方向)上相邻的冷阴极管40、40彼此之间的距离与周围的部位相比较大的光源低密度区域LD-E。
而且,从光源低密度区域LD-E到中央线CL-B,在并列方向(底板14a的短边方向)上相邻的冷阴极管40、40彼此之间的距离比光源高密度区域HD-E的冷阴极管40、40彼此之间的距离大,且比光源低密度区域LD-E的冷阴极管40、40彼此之间的距离小。这样,冷阴极管40在其排列上具有光源高密度区域HD-E和光源低密度区域LD-E,且遍及底座14的整个底板14a而配置。
如上面所说明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在底座14的底板14a中,在多个冷阴极管40的并列方向(Y轴方向)的中央部划上沿着X轴方向的中央线CL-B时,在夹着该中央线CL-B的两侧,形成有相邻的冷阴极管40、40彼此之间的距离与周围相比较小的光源高密度区域HD-E。
根据该构成,在配置有光源高密度区域HD-E的部分,可以增大照明光量。在背光源装置12中,在遍及整体以等间隔配置有冷阴极管40的情况下,该背光源装置12的上下端部、左右端部与中央部相比亮度易于降低。但是,如本实施方式的构成那样,在夹着中央线CL-B的上下端部配置光源高密度区域HD-E,由此可以提高该上下端部的亮度。由此,可以涵盖整个背光源装置12得到大致均匀的照明亮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作为线状光源的冷阴极管40作为光源,因此,可以通过并列配置该冷阴极管40,改变其排列间隔来容易地形成光源高密度区域HD-E。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冷阴极管40以其长度方向与底板14a的长边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根据该构成,与使底板14a的短边方向与冷阴极管40的长度方向一致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冷阴极管40的数量。因此,可以减少例如控制冷阴极管40的点亮、熄灭的控制单元的数量,因此,可以实现低成本化。
[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
作为冷阴极管40的配置形态的一个变形例,可以采用图13示出的形态。图13是示出底座中的冷阴极管的配置形态的一个变形例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冷阴极管40在使其长度方向与底座14的底板14a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一致的方式下,沿着底板14a的短边方向(Y轴方向)并列配置。更详细地说,在底板14a的短边方向上离中央线CL-B最远的部位(底板14a的短边方向的两端部),在夹着中央线CL-B的两侧,形成有在并列方向(底板14a的短边方向)上相邻的冷阴极管40、40彼此之间的距离与周围的部位相比较小的光源高密度区域HD-F。另外,从光源高密度区域HD-F到中央线CL-B,形成有在并列方向(底板14a的短边方向)上相邻的冷阴极管40、40彼此之间的距离与周围的部位相比较大的光源低密度区域LD-F。即,在本例中,成为如下构成:在底板14a的短边方向的中央部侧配置有光源低密度区域LD-F,在底板14a的短边方向的两端部侧配置有光源高密度区域HD-F。
这样的本例的构成在抑制背光源装置12的中央部过度地高亮度化、且提高端部的亮度的情况下是优选的。另外,在除了底板14a的端部以外的整个部位配置光源低密度区域LD-E,因此,可以减少冷阴极管40的数量,可以有助于该背光源装置12的低成本化。
<其它的实施方式>
上面,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根据上述记述和附图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下面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是沿着底座的底板的长边方向配置有1个LED基板的构成,但是也可以是例如沿着底板的长边方向配置多个LED基板,将该LED基板相互用连接器等电连接起来或物理地连接起来的构成。
(2)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示例了如下构成的LED:在发出蓝单色光的蓝色发光芯片上涂覆了在黄色区域具有发光峰值的荧光体,但是也可以是面安装有例如红色、绿色、蓝色3种LED芯片的构成。
(3)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示例了将各LED在纵横方向上格子状地排列配置的构成,但是也可以是例如将各LED六角最密状地、即相邻的LED之间的距离完全均等地配置,或各LED交错地配置。
(4)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示例了以覆盖LED的方式配置扩散透镜的构成,但是不一定必须配置扩散透镜。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较密地配置LED来抑制点状的灯像的发生。
(5)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将配置于LED基板的LED的数量设为8个或20个,但是配置于LED基板的LED的数量是任意的。
(6)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示例了将LED用作点状光源的构成,但是也可以使用LED以外的点状光源。
(7)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示例了将冷阴极管用作线状光源的构成,但是也可以使用例如热阴极管等其它的线状光源。
(8)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例了将扩散板与扩散片、透镜片、反射型偏光片组合为光学片群的构成,但是也可以采用例如将2个扩散板层叠为光学片的构成。
附图标记说明
10 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1 液晶面板(显示面板),12:背光源装置(照明装置),14:底座,14a:底座的底板,17:LED(光源,点状光源),20(20a,20b):LED基板(光源安装基板),21:扩散透镜,40:冷阴极管(线状光源),CL:中央线,HD:光源高密度区域,LD:光源低密度区域,TV:电视接收装置

Claims (18)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光源,其并列配置;和
底座,其具有配置上述光源的底板,
在上述底板中,在上述多个光源的并列方向的中央部划上中央线时,在夹着该中央线的两侧,存在相邻的上述光源彼此之间的距离与周围相比较小的光源高密度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以夹着上述中央线成线对称的方式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高密度区域存在于上述底板的两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中央线和上述光源高密度区域之间,存在相邻的上述光源彼此之间的距离与周围相比较大的光源低密度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遍及整个上述底板地配置有上述光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是点状光源,
上述点状光源安装于光源安装基板,
上述光源安装基板在上述底板中并列地配置有多个,
通过缩小相邻的上述光源安装基板彼此之间的距离而形成了上述光源高密度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光源安装基板上,安装有多个上述点状光源,通过缩小相邻的上述点状光源彼此之间的距离而形成了上述光源高密度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6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安装基板为长条状,
上述点状光源沿着上述光源安装基板的长度方向在直线上配置有多个。
9.根据权利要求6至权利要求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底板在俯视时为矩形,
上述光源安装基板为长条状,以其长度方向与上述底板的长边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权利要求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覆盖上述点状光源的方式装配有能够扩散来自该点状光源的光的扩散透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扩散透镜是能够扩散光的光扩散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权利要求1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扩散透镜的上述基板侧的面被实施了表面粗糙化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6至权利要求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点状光源是LED。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是线状光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底板在俯视时为矩形,
上述线状光源以其长度方向与上述底板的长边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
1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和
利用来自上述照明装置的光进行显示的显示面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面板是使用了液晶的液晶面板。
18.一种电视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6或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
CN2010800263492A 2009-06-15 2010-04-06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Pending CN10245999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42328 2009-06-15
JP2009-142328 2009-06-15
PCT/JP2010/056219 WO2010146920A1 (ja) 2009-06-15 2010-04-06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59994A true CN102459994A (zh) 2012-05-16

Family

ID=43356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263492A Pending CN102459994A (zh) 2009-06-15 2010-04-06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057097A1 (zh)
CN (1) CN102459994A (zh)
WO (1) WO201014692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57097A1 (en) * 2009-06-15 2012-03-0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CN106249475A (zh) * 2015-06-12 2016-12-2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背光单元和包括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PI1012268A2 (pt) * 2009-06-30 2016-04-05 Sharp Kk dispositivo de iluminação, dispositivo de exibição e receptor de televisão.
JP5372053B2 (ja) * 2011-03-10 2013-12-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面光源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WO2012133894A1 (ja) * 2011-03-31 2012-10-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CN103104858B (zh) * 2011-11-15 2016-08-31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JP5848612B2 (ja) 2012-01-10 2016-01-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面光源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KR102092048B1 (ko) * 2012-11-23 2020-03-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과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JP6269159B2 (ja) * 2014-02-25 2018-01-31 岩崎電気株式会社 照射器
WO2016068590A1 (en) * 2014-10-31 2016-05-06 Lg Electronics Inc.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backlight unit
JP6826036B2 (ja) * 2015-08-26 2021-02-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WO2020150867A1 (zh) * 2019-01-21 2020-07-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31604A (ja) * 2002-05-16 2003-11-21 Harison Toshiba Lighting Corp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CN1684318A (zh) * 2004-04-12 2005-10-19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CN1853068A (zh) * 2003-09-19 2006-10-25 索尼株式会社 背光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940680A (zh) * 2005-09-30 2007-04-04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背光源照明装置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WO2009020214A1 (ja) * 2007-08-09 2009-02-1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発光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照明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17023A (ja) * 2003-09-19 2005-04-28 Sony Corp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543813B2 (ja) * 2004-08-04 2010-09-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この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JP4856463B2 (ja) * 2005-10-17 2012-01-18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液晶表示装置
JP4877552B2 (ja) * 2007-07-13 2012-02-15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US20120057097A1 (en) * 2009-06-15 2012-03-0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31604A (ja) * 2002-05-16 2003-11-21 Harison Toshiba Lighting Corp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CN1853068A (zh) * 2003-09-19 2006-10-25 索尼株式会社 背光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684318A (zh) * 2004-04-12 2005-10-19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CN1940680A (zh) * 2005-09-30 2007-04-04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背光源照明装置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WO2009020214A1 (ja) * 2007-08-09 2009-02-1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発光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照明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57097A1 (en) * 2009-06-15 2012-03-0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CN106249475A (zh) * 2015-06-12 2016-12-2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背光单元和包括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146920A1 (ja) 2010-12-23
US20120057097A1 (en) 2012-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59994A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CN100442123C (zh) 照明装置、照明组件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KR101020992B1 (ko) 발광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라이트 유닛
CN101514781B (zh) 背光单元
CN102681234B (zh) 液晶显示器
EP3667405B1 (en)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US8432499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CN102803822A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US8596806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1231354A (zh) 光学透镜板、背光单元和显示装置
US8721150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I412688B (zh) 光源及具有光源之顯示裝置
CN1920642A (zh) 直下式背光单元和液晶显示器
KR20070009149A (ko) Led를 이용한 면광원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lcd 백라이트유닛
CN102472441A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CN102803821A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CN102086995A (zh) 背光单元及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
CN105068320A (zh) 一种背光模组
US20060203484A1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light emitting diode module, and related backlight system
US9116385B2 (en) Light source unit base material,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US20120154691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CN101688649A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电视接收装置
CN102449380A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US9081227B2 (en) Lighting device having reflecting sheet and connector for fastening said reflecting sheet and display device
KR101323387B1 (ko) 직하형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 표시 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