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48281A - 电子部件供给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部件供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48281A
CN102448281A CN2011102960755A CN201110296075A CN102448281A CN 102448281 A CN102448281 A CN 102448281A CN 2011102960755 A CN2011102960755 A CN 2011102960755A CN 201110296075 A CN201110296075 A CN 201110296075A CN 102448281 A CN102448281 A CN 1024482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p reel
state
tep
support
hold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960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平光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u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ki Corp filed Critical Ju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48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82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其可以防止在带盘更换作业时的带盘意外脱落。在该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中,带盘支架(1)构成为可以水平移动,在第1拉出状态下,使带盘保持部件(7)不动作,仅前侧的带盘(10L)可以更换。并且,伴随着从第1拉出状态向第2拉出状态转换,带盘保持部件(7)转动,在第2拉出状态下,保持前侧的带盘(10L)以使其无法从带盘支撑轴(3L)脱落,仅内侧的带盘(10R)可以更换。

Description

电子部件供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电子部件安装装置上且向该电子部件安装装置供给电子部件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向电子部件安装装置供给电子部件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带式供给器),逐渐从将外部气缸作为驱动源的机械构造转变为在带式供给器主体内内置电动机的电动带式供给器。
作为电动带式供给器,存在在1台电动带式供给器内设置2条8mm电子部件收容带的供给器(双带式供给器),其中最小型的双带式供给器的主体宽度小于或等于17mm。
在将双带式供给器设置在供给器储存箱上的情况下,如果双带式供给器的主体宽度比2个带盘的宽度窄,则无法将2个带盘沿带式供给器的宽度方向并列地排列。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例如存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该技术将2个带盘沿纵列方向排列以在双带式供给器的主体宽度方向内收容2个带盘。在这里,作为支撑带盘的方法,采用在带盘保持部中以与带盘直径相比更小的间隔分离的2个位置处设置支撑部件,在该2个位置的支撑部件上载置带盘外周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16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作为上述现有装置,虽然通过将2个带盘沿纵列方向排列而具有可以紧凑地收容这一优点,但是由于是将带盘载置在支撑部件上的结构,没有从上方限制带盘,因此,存在下述问题,即,在卷绕在带盘上的电子部件收容带到达末端部时,带盘被电子部件收容带牵引,空带盘从2个位置的支撑部件离开,在最差情况下,向供给器储存箱外倒下。
作为解决该空带盘脱落这一问题点的方法,考虑在带盘保持部上设置嵌入带盘中心的支撑轴。但是,例如在如17mm宽的电动双供给器这种以狭窄间距排列电动带式供给器的情况下,在供给器储存箱内固定带盘保持部的状态下,不可能将通常具有11mm左右宽度的带盘从设置在带盘保持部上的支撑轴上进行插拔。因此,必须将带盘保持部向供给器储存箱外拆卸,以进行带盘的设置或者更换作业。
但是,在将带盘保持部向供给器储存箱外拆卸时,成为纵列配置的2个带盘可以同时更换的状态。因此,如果在对一侧带盘的更换作业中,作业者接触另一侧带盘,则有可能使该另一侧带盘从带盘保持部脱落。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为提供一种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其可以防止在带盘更换作业时的带盘意外脱落。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将收容有电子部件的电子部件收容带从带盘中顺序抽出,从而将所述电子部件向利用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吸附嘴取出部件的位置顺序供给,该电子部件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多个带盘支架,其构成为,在所述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安装台上并列配置且连结,并且可以通过水平移动而与所述安装台连结·分离,对在分离方向侧和连结方向侧纵列配置的第1带盘和第2带盘进行保持,所述多个带盘支架各自具有:带盘托架,其具有对所述第1带盘以及第2带盘进行保持的带盘保持面;第1带盘支撑轴以及第2带盘支撑轴,其凸出设置在所述带盘保持面上,通过分别插入所述第1带盘以及所述第2带盘的卷芯内,从而分别可自由旋转地支撑所述第1带盘以及所述第2带盘;以及带盘保持部件,其与所述带盘保持面相对地配置,可自由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带盘托架上,所述带盘保持部件伴随着从第1拉出状态向第2拉出状态的转换而转动,从而将所述第1带盘从可以从所述第1带盘支撑轴脱落的状态保持为无法脱落的状态,其中,第1拉出状态为,将自身的带盘支架向所述分离方向拉出至所述第1带盘不与相邻配置的带盘支架干涉而可以从所述第1带盘支撑轴脱落的位置,该第2拉出状态为,将自身的带盘支架向所述分离方向拉出至所述第2带盘不与相邻配置的带盘支架干涉而可以从所述第2带盘支撑轴脱落的位置。
如上所述,保持纵列配置的2个带盘的带盘支架可水平移动地构成,可以与安装台连结·分离。由此,可以容易地进行带盘的更换作业。另外,在第1拉出位置处,仅可以对第1带盘进行更换,在第2拉出位置处,通过利用带盘保持部件将第1带盘保持为无法从带盘支撑轴脱落的状态,从而仅可以对第2带盘进行更换。由此,在对配置与内侧的带盘(第2带盘)进行更换时,即使作业者误接触到配置于前侧的带盘(第1带盘),也可以防止该带盘从带盘支撑轴离开而从带盘支架上脱落。
另外,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发明中,所述带盘保持部件在与所述带盘保持面相对面的相反侧表面上,在所述连结方向侧端部处凸出设置与规定的凸轮槽卡合的卡合部件,所述凸轮槽形成为圆弧状,随着所述带盘支架从所述第1拉出状态向所述第2拉出状态的转换,所述卡合部件在该凸轮槽中滑动,使得所述带盘保持部件转动。
如上所述,由于可以利用凸轮槽和滚子(卡合部件)实现带盘保持部件的动作,所以可以以比较简单的结构使带盘保持部件转动。
此外,技术方案3所涉及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发明中,所述凸轮槽形成在与所述带盘托架的所述带盘保持面相反侧的面上,所述卡合部件构成为,与相邻配置的所述带盘支架具有的所述带盘托架上所形成的所述凸轮槽卡合。
如上所述,由于在带盘托架上形成凸轮槽,所以无需另行设置形成有凸轮槽的部件,可以减少相应的部件数量,可以实现省空间化。
另外,技术方案4所涉及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或3所涉及的发明中,具有:预紧部件,其相对于所述带盘保持部件伴随着所述带盘支架从所述第1拉出状态向所述第2拉出状态转换而转动的方向,将所述带盘保持部件向相反的方向预紧;以及限制单元,其在所述第2拉出状态下,限制所述带盘保持部件的动作。
如上所述,在将卡合部件与形成为圆弧状的凸轮槽卡合的状态下从第1拉出状态向第2拉出状态转换时,如果作业者将手从带盘支架上离开,向带盘支架施加的沿分离方向的拉出力消失,则可以利用预紧部件的预紧力,使带盘支架返回至第1拉出状态。由此,为了将带盘支架固定为第2拉出状态,需要作业者有意直至第2拉出状态为止进行拉出动作。因此,作业者可以一边确认第1以及第2带盘中的哪一个进行更换作业一边可靠地进行作业,可以抑制人为的设置错误。
此外,技术方案5所涉及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4所涉及的发明中,所述限制单元为嵌合槽,其与所述凸轮槽一体形成,在所述第2拉出状态下,通过沿所述预紧部件的预紧方向嵌合所述卡合部件,从而限制该卡合部件的滑动。
由此,可以以比较简单的结构实现限制单元。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将带盘支架可水平移动地构成,在第1拉出位置处仅可以对前侧的带盘进行更换,在第2拉出位置处,可以一边防止前侧的带盘的脱落一边仅对内侧的带盘进行更换。由此,在内侧带盘的更换作业中,即使作业者误接触前侧的带盘,前侧的带盘也不会从带盘支架脱落。由此,可以防止带盘更换作业时的带盘意外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带盘支架1的具体结构的分解斜视图。
图3是表示凸轮导轨基座8的表面的斜视图。
图4是表示凸轮导轨基座8的背面的斜视图。
图5是表示带盘10L更换时的状态的图。
图6是表示带盘10R更换时的状态的图。
图7是说明带盘保持部件7的动作的图(通常状态)。
图8是说明带盘保持部件7的动作的图(第1拉出状态)。
图9是说明带盘保持部件7的动作的图(推回状态)。
图10是说明带盘保持部件7的动作的图(第2拉出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结构)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
在图中,标号20为电子部件供给装置。该电子部件供给装置20是利用集中更换台车31在未图示的电子部件安装装置上安装带式供给器32的装置。集中更换台车31通过滚动轮31a而可以在地面上自由水平移动,在该集中更换台车31上固定有供给器储存箱(安装台)33,其可拆卸地保持多个带式供给器32。上述多个带式供给器32以沿图1的与纸面垂直的方向并列的状态安装在供给器储存箱33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带式供给器32,使用在1台带式供给器内可以设置两条例如8mm的电子部件收容带的双带式供给器。
另外,电子部件供给装置20具有多个(与带式供给器32对应的数量)双带式供给器用的带盘支架1(以下简称为带盘支架1)。上述多个带盘支架1以沿图1的与纸面垂直的方向并列的状态安装在供给器储存箱33上。另外,在图1中,括号内的标号表示相对于某一个带盘支架1而在左侧(图1的纸面前方)或右侧(图1的纸面内侧方向)相邻配置的带盘支架,标号101表示左邻的带盘支架,标号201表示右邻的带盘支架。
另外,带盘支架1保持有两个带盘(第1带盘10L以及第2带盘10R),这两个带盘将由收容带主体和外封带构成的隔着固定间隔收容有多个部件的电子部件收容带T以卷绕在筒状卷芯上的状态进行保持。此外,该带盘支架1可以通过辊轮5沿前后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水平移动,通过固定在供给器储存箱33上的磁性捕捉部吸附被吸附部11,从而与供给器储存箱33连结固定。
即,带盘支架1构成为,可以通过水平移动而与供给器储存箱31连结·分离,对在分离方向侧(后侧)和连结方向侧(前侧)纵列配置的带盘10L和带盘10R进行保持。
如果将该电子部件收容带T从带盘10L、10R导出而向带式供给器32前方的拾取位置(部件取出位置)P引导,则在拾取位置P处,将外封带从收容带主体剥离而成为可以取出部件的状态。这样,可以利用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部件吸附嘴(未图示)进行部件的吸附。
在部件被吸附后,利用规定的抽出机构将电子部件收容带T每次以固定量抽出。在这里,没有特别地图示,但作为抽出机构,使用链轮等旋转体。具体地说,在带式供给器32中的拾取位置P的下方配置与收容带卡合的链轮,利用电动机使链轮旋转,将电子部件收容带T每次以固定量抽出。
另外,在本说明书的实施例中,将图1的左右方向设为带盘支架1的前后方向,将图1的左方设为前方,将右方设为后方。另外,将图1的与纸面垂直的方向设为带盘支架1的左右方向,将图1的纸面前方设为左方,将纸面内侧方向设为右方。
下面,详细说明带盘支架1的结构。
图2是表示带盘支架1的具体的结构分解斜视图。另外,在图2中,括号内的标号表示为带盘支架101的构成部件或带盘支架201的构成部件。即,对于带盘支架101的构成部件,与带盘支架1的构成部件相对应地标注100号段的标号,对于带盘支架201的构成部件,与带盘支架1的构成部件相对应地标注200号段的标号。
带盘支架1具有可以保持2个带盘10L、10R的带盘托架2。带盘托架2的左侧面为带盘保持面2f,在该带盘保持面2f上凸出设置有2个带盘支撑轴(第1带盘支撑轴3L以及第2带盘支撑轴3R)。并且,通过将带盘支撑轴3L、3R插入设置于带盘10L、10R中心的卷芯10La、10Ra中,从而带盘托架2可自由转动地保持带盘10L、10R。
另外,在带盘托架2上形成有:用于安装凸轮导轨基座8的贯穿孔2a;以及使设置在带盘保持部件7上的转动轴7a插入的贯穿孔2b。此外,带盘托架2在其下方具有向左方弯折形成的下表面部2c,在其前方具有向左方弯折形成的前表面部2d。在前表面部2d的下方形成有切口部2e。
在带盘托架2的下表面部2c的下表面固定有向下方开口的“コ”字状的辊轮托架4的上表面。辊轮托架4保持用于使带盘支架1可以沿前后方向水平移动的多个辊轮5。另外,在前表面部2d的前表面侧设置有被吸附部11,其被固定在供给器储存箱33上的磁性捕捉部吸附。
在带盘托架2的右侧面下方固定有引导杆6,其用于防止在向供给器储存箱3上安装时配置于右邻的带盘支架1抬起。引导杆6为剖面四边形形状的棒状材料,其剖面的尺寸与切口部2e相比较小地形成。
由此,在使带盘支架1沿前后方向移动而向供给器储存箱33安装时,通过将引导杆6与配置于右邻的带盘支架201的带盘托架202所形成的切口部202e嵌合,从而对安装进行引导。另外,在将带盘支架1安装并固定在供给器储存箱33上的状态下,通过使引导杆6的下表面与配置于右邻的带盘支架201的带盘托架202所形成的下表面部202c的上表面抵接,从而防止配置于右邻的带盘支架1抬起。
另外,带盘支架1还具有:带盘保持部件7,其与带盘保持面2f相对配置,可自由旋转地支撑在带盘托架2上;凸轮导轨基座8,其对配置于右邻的带盘支架201的带盘保持部件207的动作进行限制;以及扭簧(预紧部件)9,其在从左侧观察下将带盘保持部件7向顺时针方向预紧。
带盘保持部件7形成为“ㄑ”字状,在一侧表面(在这里为右侧面)的弯曲部分处固定有转动轴7a。带盘保持部件7的一端形成为带盘保持部7b,通过以转动轴7a为中心进行转动,从而可以将带盘10L保持为无法从带盘支撑轴3L脱落。另外,在带盘保持部件7的另一侧表面(在这里为左侧面)上,在与带盘保持部7b相反侧的端部固定有圆筒滚子(卡合部件)7c。此外,在带盘保持部件7上,在转动轴8a附近形成有用于固定扭簧9的端部9a的弹簧钩挂部7d。
图3以及图4是表示凸轮导轨基座8的结构的斜视图。在这里,图3是表示凸轮导轨基座8的表面(左侧面)的斜视图,图4是表示凸轮导轨基座8的背面(右侧面)的斜视图。另外,在图3以及图4中,括号内的标号表示为带盘支架101的构成部件,与带盘支架1的构成部件相对应地标注100号段的标号。
凸轮导轨基座8包含形成于前方侧的水平部分和形成于后方侧的圆弧部分在内而构成。
如图3所示,在凸轮导轨基座8中,在水平部分的后端上部(圆弧部分的前端上部)形成有嵌合孔8a。在该嵌合孔8a中,可自由转动地嵌合有固定于带盘保持部件7上的转动轴7a。另外,在凸轮导轨基座8的表面,在嵌合孔8a的外周部形成有扭簧9的收容槽8b,该扭簧9用于将带盘保持部件7在从左侧观察下向顺时针方向预紧。此外,在水平部分的前端上部设置有用于停止带盘保持部件7的旋转止动部8c,在其下部延伸有用于防止倒下的滑动面8d,其用于在带盘保持部件7的圆筒滚子7c以转动轴7a为中心如后所述在左侧相邻的带盘支架101和自身的带盘支架1之间进行圆弧运动时,防止圆筒滚子7c向自身的带盘支架1侧倒下。
如图4所示,在凸轮导轨基座8的背面,沿水平部分和圆弧部分的形状形成有凸轮槽8e,其使由右侧相邻的带盘支架201支撑的带盘保持部件207上所设置的圆筒滚子207c进行滑动。凸轮槽8e的后侧端部向上方隆起而形成锁止部(限制单元(嵌合槽))8f。该锁止部8f可以与圆筒滚子207c嵌合,通过圆筒滚子207c与锁止部8f嵌合,从而限制带盘保持部件207的动作。另外,凸轮槽8e的前侧端部开口而形成凸轮槽开放部8g。另外,标号8h表示凸轮槽8e中的水平部分和圆弧部分之间的边界。
在组装带盘支架1时,首先,在带盘托架2的下表面部2c上固定安装有辊轮5的辊轮托架4,在带盘托架2的右侧面下方固定引导杆6。然后,在带盘托架2的左侧面上安装凸轮导轨基座8。此时,配置为使得带盘托架2的贯穿孔2a与凸轮导轨基座8的凸轮槽8e、带盘托架2的贯穿孔2b和凸轮导轨基座8的嵌合孔8a分别对齐。
然后,在凸轮导轨基座8的收容槽8b中安装扭簧9,其在从左侧观察下向顺时针方向产生预紧力,在凸轮导轨基座8的左侧安装带盘保持部件7。带盘保持部件7以将转动轴7a经由凸轮导轨基座8的嵌合孔8a插入带盘托架2的贯穿孔2b中的状态进行安装。此时,将扭簧9的端部9a固定在凸轮导轨基座8的弹簧钩挂部7d上,由此,带盘保持部件7被扭簧9在从左侧观察下向顺时针方向预紧。此时,带盘保持部件7在与凸轮导轨基座8的旋转止动部8c抵接的状态下停止。
并且,在该状态下,将带盘10L、10R安装在带盘托架2上。即,向带盘10L的卷芯10La中插入带盘支撑轴3L,并且向带盘10R的卷芯10Ra中插入带盘支撑轴3R。由此,带盘10L、10R以上下以及前后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下支撑在带盘托架2上。此时,将带盘保持部件7的形状和带盘支撑轴3L的设置位置等设定为,形成为使得带盘保持部件7的带盘保持部7b略微覆盖带盘10L的外周部状态。
在将多个带盘支架1安装在供给器储存箱33上时,将带盘支架1从右端开始顺序安装。此时,利用辊轮5使带盘支架1向前方(连结方向)滑动,将固定在供给器储存箱33上的磁性捕捉部和设置在带盘支架1上的被吸附部11连接。如上所述,在将带盘支架1固定在供给器储存箱33上的状态(通常状态)下,成为右邻的带盘支架201所具有的圆筒滚子207c与自身的带盘支架1所具有的凸轮槽8e的凸轮槽开放部8g卡合的状态。并且,在左邻的带盘支架101固定在供给器储存箱33上时,自身的带盘支架1所具有的圆筒滚子7c,与该左邻的带盘支架101所具有的凸轮槽108e的凸轮槽开放部108g卡合。另外,在供给器储存箱33的左端安装仅形成有用于与左端的带盘支架1所具有的圆筒滚轮7c卡合的凸轮槽8e的部件。
(动作)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动作。
如果将电子部件供给装置20安装在电子部件安装装置上,在电子部件安装装置中进行电子部件的供给动作,则带式供给器32对电动机进行驱动控制,将电子部件收容带T从带盘10L、10R向拾取位置P送出。此时,在拾取位置P的前侧,外封带被从收容带主体剥离,在拾取位置P处,利用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部件吸附嘴吸附电子部件。将吸附后的电子部件向设置在电子部件安装装置上的电路基板上的规定位置安装。如上所述,从带盘10L、10R顺次抽出电子部件收容带T,并向电子部件安装装置供给电子部件,进行部件搭载。
然后,如果带盘10L、10R成为空盘,则作业者进行带盘10L、10R的更换作业。下面,针对带盘10L、10R的更换方法,参照图5以及图6进行说明。另外,在图5以及图6中,标号101为配置在带盘支架1的左邻的带盘支架,对于带盘支架101的构成部件,与带盘支架1的构成部件相对应地标注100号段的标号。带盘支架101的形状以及功能与带盘支架1相同。
首先,将带盘支架1向供给器储存箱33压入,从固定在供给器储存箱33上的磁性捕捉部上释放带盘支架1,如图5所示,将带盘支架1向前侧(箭头方向)拉出。在该第1拉出状态下,带盘10L与左邻的带盘托架102或带盘110L相比向前侧凸出,因此,在使带盘10L从带盘支撑轴3L脱落时,可以不与左邻的带盘支架101干涉而进行更换。另外,此时,带盘保持部7b仅对带盘10L的外周部略微覆盖,因此,可以容易地更换带盘10L。
在更换带盘10R时,从图5所示的第1拉出状态进一步如图6所示将带盘支架1向前侧(箭头方向)拉出。这样,与上述相同地,带盘10R与左邻的带盘托架102或带盘110L相比向前侧凸出,因此,在使带盘10R从带盘支撑轴3R脱落时,可以不与左邻的带盘支架101干涉而进行更换。
另外,此时,伴随着从图5所示的第1拉出状态向图6所示的第2拉出状态的转换,形成在带盘保持部件7上的带盘保持部7b转动,对带盘10L进行覆盖至使带盘10L无法从带盘支撑轴3L脱落的程度(例如,带盘10L的1/4程度)。由此,即使在带盘10R的更换作业中,作业者误接触带盘10L,带盘10L也不会从带盘支撑轴3L脱落。
如上所述,将带盘支架1构成为可沿前后方向水平移动,在第1拉出状态下,仅可以对前侧的带盘10L进行更换,在第2拉出状态下,可以一边防止前侧的带盘10L的脱落一边仅对内侧的带盘10R进行更换。
下面,参照图7~图10,详细说明在带盘10R更换时的带盘保持部件7的动作。另外,在图7~图10中,为了容易解释固定在带盘保持部件7上的圆筒滚子7c的动作,在带盘支架101中,示出将安装在带盘托架102上的带盘保持部件107、凸轮导轨基座108、扭簧109拆下的状态。圆筒滚子7c沿着形成于凸轮导轨基座108背面的凸轮槽108e滑动。
如图7所示,在将电子部件向电子部件安装装置供给的通常状态下,带盘支架1固定在供给器储存箱33上,在侧面观察下成为与左邻的带盘支架101重叠的状态。此时,固定在带盘保持部件7上的圆筒滚子7c位于形成在凸轮导轨基座108背面的凸轮槽108e(图4)的凸轮槽开放部108g(图4)处。
如果将带盘支架1从该通常状态拉出至图5所示的第1拉出状态,则如图8所示,圆筒滚子7c向形成于凸轮槽108e上的水平部分和圆弧部分之间的边界108h附近移动。即,在从图7所示的通常状态向图8所示的第1拉出状态转换的期间,圆筒滚子7c在凸轮槽108e的水平部分中滑动,因此,带盘保持部件7不进行转动。由此,维持形成于带盘保持部件7上的带盘保持部7b略微覆盖带盘10L的外周部的状态。
然后,如果进一步将带盘支架1向前侧拉出,则如图9所示,圆筒滚子7c插入凸轮槽108e的圆弧部分。这样,带盘保持部件7在从左侧观察下绕逆时针转动,带盘保持部7b和带盘10L之间的重叠量与图7所示的通常状态相比增加。由此,带盘保持部7b保持带盘10L,使得带盘10L不从带盘支撑轴3L脱落。
此时,带盘保持部7被扭簧9向顺时针方向始终预紧。因此,在圆筒滚子7c位于凸轮槽108e的圆弧部分中途的状态下,如果作业者放手而停止将带盘支架1向前侧拉出,则利用扭簧9的预紧力,使带盘保持部件7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与此相伴,带盘支架1自动返回图8(图5)所示的位置。
另一方面,如果将带盘支架1从图9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向前侧拉出,则如图10所示,圆筒滚子7c移动至形成在凸轮导轨基座108背面上的锁止部108f(图4)的位置。此时,利用扭簧9的预紧力,圆筒滚子8c与锁止部108f嵌合。因此,在该第2拉出状态下,即使作业者从带盘支架1放手,带盘支架1也不会返回图8(图5)所示的位置。
由此,在该图10所示的状态下,可以进行带盘10R的更换作业。如上所述,在进行带盘10R的更换作业的情况下,为了将带盘支架1以如图10所示的状态固定,作业者必须有意地进行将带盘支架1拉出的动作。因此,作业者可以一边确认对带盘10L、10R中的哪一个进行更换一边进行作业,可以抑制人为的设置错误。
另外,如上所述,在图9所示的状态下,作业者从带盘支架1放手时,带盘支架1自动返回图8(图5)所示的位置。因此,无论作业者是否有更换带盘10R的想法,都可以可靠地防止带盘10R成为可以进行更换作业的状态。因此,可以防止带盘10R从带盘支架1误脱落的情况。
此外,在图8(图5)所示的第1拉出状态下,如上所述,带盘保持部7b成为仅略微覆盖带盘10L的外周部的状态,因此,可以以不妨碍带盘10L的更换作业的程度保持带盘10L。因此,即使在作业者保持带盘支架1为第1拉出状态,但不进行带盘10L的更换作业而进行其他作业的情况等下,也可以避免带盘10L的意外脱落。
另外,在更换带盘10R后,与上述顺序相反地,将与锁止部108f嵌合的圆筒滚子7c解除嵌合,将带盘支架1向前方压入,利用供给器储存箱33的磁性捕捉部11将带盘支架1固定。
另外,安装在带盘支架1右邻的带盘支架201上的带盘保持部件207的圆筒滚子207c,在图7所示的通常状态下,收容在凸轮槽开放部8g中,在图8所示的带盘支架1的第1拉出状态下,由于凸轮槽开放部8g向后方移动,从而该圆筒滚子207c从凸轮槽开放部8g离开。
(效果)
如上所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向带盘中心的卷芯插入带盘支撑轴而保持带盘,因此,可以限制带盘除了左右方向以外的移动。因此,在部件搭载时电子部件收容带到达末端部时,即使通过电子部件收容带牵引空带盘,也可以防止空带盘从带盘支架上脱落。
另外,带盘支架构成为可以向前后方向水平移动,在第1拉出状态下,仅可以对前侧的带盘进行更换,在第2拉出状态下,可以在一边防止前侧的带盘的脱落一边仅对内侧的带盘进行更换。如上所述,由于可以将带盘支架拉出,所以可以容易地进行带盘的更换作业。另外,在内侧的带盘的更换作业中,即使作业者误接触前侧的带盘,带盘也不会从带盘支撑轴脱落。
在这里,伴随着从第1拉出状态向第2拉出状态的转换而使带盘保持部件转动,从而将前侧的带盘从可以从带盘支撑轴脱落的状态保持为无法脱落的状态,该带盘保持部的动作由圆弧状的凸轮槽和在该凸轮槽中滑动的圆筒滚子实现。由此,可以以比较简单的结构,进行上述可脱落状态和无法脱落状态的切换。
另外,上述圆筒滚子构成为与设置在相邻配置的带盘支架上的凸轮槽卡合。由此,不需要与设置在各带盘支架上的圆筒滚子相对应地另行设置形成有凸轮槽的固定部件。因此,可以减少相应的部件数量,并且实现省空间化。
此外,形成下述结构,即,在从第1拉出状态向第2拉出状态的转换中,如果作业者从带盘支架放手,则带盘支架返回至第1拉出状态。因此,在进行内侧的带盘的更换作业的情况下,作业者需要有意识地将带盘支架拉出至第2拉出状态。由此,作业者可以一边适当地确认对左右哪一个带盘进行更换作业一边进行作业。因此,在设置时,可以抑制对双带式供给器的右侧、左侧的人为设置错误。
(变形例)
另外,在上述本实施方式中,应用了在1台带盘供给器内设置2条电子部件收容带的双带式供给器,对将带盘支架1作为双带式供给器用带盘支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形成为,应用在1台带式供给器内设置1条电子部件收容带的单带式供给器,将带盘支架1所保持的带盘10L、10R的电子部件收容带分别设置在2台带式供给器上。

Claims (5)

1.一种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其将收容有电子部件的电子部件收容带从带盘中顺序抽出,从而将所述电子部件向利用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吸附嘴取出部件的位置顺序供给,
其特征在于,
具有多个带盘支架,其构成为,在所述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安装台上并列配置且连结,并且可以通过水平移动而与所述安装台连结·分离,对在分离方向侧和连结方向侧纵列配置的第1带盘和第2带盘进行保持,
所述多个带盘支架各自具有:
带盘托架,其具有对所述第1带盘以及第2带盘进行保持的带盘保持面;
第1带盘支撑轴以及第2带盘支撑轴,其凸出设置在所述带盘保持面上,通过分别插入所述第1带盘以及所述第2带盘的卷芯内,从而分别可自由旋转地支撑所述第1带盘以及所述第2带盘;以及
带盘保持部件,其与所述带盘保持面相对地配置,可自由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带盘托架上,
所述带盘保持部件伴随着从第1拉出状态向第2拉出状态的转换而转动,从而将所述第1带盘从可以从所述第1带盘支撑轴脱落的状态保持为无法脱落的状态,其中,第1拉出状态为,将自身的带盘支架向所述分离方向拉出至所述第1带盘不与相邻配置的带盘支架干涉而可以从所述第1带盘支撑轴脱落的位置,该第2拉出状态为,将自身的带盘支架向所述分离方向拉出至所述第2带盘不与相邻配置的带盘支架干涉而可以从所述第2带盘支撑轴脱落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盘保持部件在与所述带盘保持面相对面的相反侧表面上,在所述连结方向侧端部处凸出设置与规定的凸轮槽卡合的卡合部件,
所述凸轮槽形成为圆弧状,随着所述带盘支架从所述第1拉出状态向所述第2拉出状态的转换,所述卡合部件在该凸轮槽中滑动,使得所述带盘保持部件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轮槽形成在与所述带盘托架的所述带盘保持面相反侧的面上,
所述卡合部件构成为,与相邻配置的所述带盘支架具有的所述带盘托架上所形成的所述凸轮槽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预紧部件,其相对于所述带盘保持部件伴随着所述带盘支架从所述第1拉出状态向所述第2拉出状态转换而转动的方向,将所述带盘保持部件向相反的方向预紧;以及
限制单元,其在所述第2拉出状态下,限制所述带盘保持部件的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单元为嵌合槽,其与所述凸轮槽一体形成,在所述第2拉出状态下,通过沿所述预紧部件的预紧方向嵌合所述卡合部件,从而限制该卡合部件的滑动。
CN2011102960755A 2010-09-30 2011-09-28 电子部件供给装置 Pending CN10244828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22243 2010-09-30
JP2010222243A JP2012079842A (ja) 2010-09-30 2010-09-30 電子部品供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8281A true CN102448281A (zh) 2012-05-09

Family

ID=46010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960755A Pending CN102448281A (zh) 2010-09-30 2011-09-28 电子部件供给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2079842A (zh)
CN (1) CN10244828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15906A (zh) * 2015-06-08 2018-01-19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元件供给用工具保持装置
CN110857194A (zh) * 2018-08-24 2020-03-03 发那科株式会社 卷轴支架、带供给装置、机械手、机器人以及部件安装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80594B2 (ja) * 2012-06-29 2016-08-3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リールストッカ及び電子部品供給台車
JP6463990B2 (ja) * 2015-02-26 2019-02-06 ハンファエアロスペース株式会社Hanwha Aerospace Co.,Ltd. リールストッカ及び部品供給台車
WO2016142987A1 (ja) * 2015-03-06 2016-09-15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リール保持装置およびリール交換装置
JP6734871B2 (ja) * 2015-12-24 2020-08-05 株式会社Fuji リール保持装置
JP6771341B2 (ja) * 2016-09-02 2020-10-21 株式会社Fuji リール交換装置
JP6935341B2 (ja) * 2018-01-11 2021-09-15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部品実装装置
CN112868277B (zh) * 2018-10-22 2022-06-14 株式会社富士 电气元件供给装置以及电气元件供给方法
JP6867365B2 (ja) * 2018-12-26 2021-04-28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機に配置されるリール保持装置およびリール保持装置を備えるロボットシステム
JP7047041B2 (ja) * 2020-10-08 2022-04-04 株式会社Fuji テープフィーダ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15906A (zh) * 2015-06-08 2018-01-19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元件供给用工具保持装置
CN107615906B (zh) * 2015-06-08 2020-01-07 株式会社富士 元件供给用工具保持装置
CN110857194A (zh) * 2018-08-24 2020-03-03 发那科株式会社 卷轴支架、带供给装置、机械手、机器人以及部件安装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079842A (ja) 2012-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48281A (zh) 电子部件供给装置
US9137936B2 (en) Electronic-circuit-component supplying device
CN104025732B (zh) 带式供料器
CN104025731B (zh) 带式供料器
US10271469B2 (en) Component supply device and component installation device
CN103703876B (zh) 元件供给装置
CN101518173A (zh) 元件供给装置以及表面安装机
CN103262680A (zh) 元件供给装置、电子元件安装机、元件供给方法
CN107950083A (zh) 追加型带盘保持装置
JPWO2018220716A1 (ja) 部品供給装置
JP4852386B2 (ja) 部品供給装置、及び表面実装機
CN105500937B (zh) 打印机
JP5624657B2 (ja) テープフィーダ
CN102026538B (zh) 电子部件安装装置
JP5535380B2 (ja) テープフィーダ
JP4969398B2 (ja) 表面実装装置
CN217350266U (zh) 存储式smt料盘带料的自动收送料系统
JP2014239264A (ja) 電子回路部品供給装置
KR102309813B1 (ko) 릴 스토커 및 부품 공급 장치
JP6672335B2 (ja) リール保持装置
CN103068216B (zh) 带式供料器
JP2002362742A (ja) 育苗容器供給装置
JP5913508B2 (ja) テープフィーダ
CN107006141A (zh) 带式供料器
CN221252916U (zh) 用于管装芯片烧录和/或测试机的上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