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47981A - 以太无源光网络中经济有效地提供上行速率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以太无源光网络中经济有效地提供上行速率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47981A
CN102447981A CN2011102331698A CN201110233169A CN102447981A CN 102447981 A CN102447981 A CN 102447981A CN 2011102331698 A CN2011102331698 A CN 2011102331698A CN 201110233169 A CN201110233169 A CN 201110233169A CN 102447981 A CN102447981 A CN 1024479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odulation scheme
optical line
line terminal
physica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3316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爱德华·维尼·博伊德
瑞安·埃德加·赫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adcom Corp
Zyray Wireless Inc
Original Assignee
Zyray Wireles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yray Wireless Inc filed Critical Zyray Wireles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447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79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7Arrangements for networking
    • H04B10/272Star-type networks or tree-type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04B10/2581Multimode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16Details of coding or modulation
    • H04B10/524Pulse mod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在10GEPON中以经济有效地方式提供1Gbps到10Gbps上行传输速率的系统和方法。实施例中,光网络单元(ONU)发射器包括脉冲串收发器和具有高性能数模转换器(DAC)的物理层、用具有两个以上电平的调制方案编码终端用户数据的脉冲幅度调制(PAM)模块以及激光器。所述光网络单元发射器将已编码的终端用户数据发送到光线路终端(OLT)接收器,光线路终端接收器用PAM解调器解调数据并将其传送到服务提供商。

Description

以太无源光网络中经济有效地提供上行速率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太网通讯,更具体地说,涉及以太网通讯编码。
背景技术
目前的无源光纤网络的实现是由上行数据速率和下行数据速率组合而成,不能经济有效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终端用户应用所需要的不断发展和改变的上行和下行带宽比。
所需要的是以经济有效地方式在10GEPON(10G以太无源光网络)系统中提供1Gbps和10Gbps之间的上行速率的方法和系统。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光网络单元(ONU)发射器的系统,其中所述光网络单元(ONU)发射器包括:
使用具有两个以上电平的调制方案编码终端用户数据的脉冲振幅调制(PAM)模块;
与所述脉冲振幅调制模块的输出连接的数模转换器(DAC);
与所述数模转换器的输出连接的光发送装置,其中所述光发送装置用来发送所述已编码的终端用户数据。
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
光线路终端(OLT)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已编码的终端用户数据,其中,所述光线路终端接收器包括:
模数转换器(ADC),和
与所述模数转换器的输出连接的解调器。
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
与所述光线路终端接收器连接的无源光网络(PON)接口,和
与所述光线路终端接收器连接的背板,其中所述背板和服务提供商连接。
优选地,所述光线路终端接收器包括连接到多个光发射/接收模块的第二物理层(PHY),其中所述光发射/接收模块和多个光网络单元(ONU)通讯连接。
优选地,所述调制方案的阶数决定了所述第二物理层接收到的数据速率。
优选地,所述脉冲振幅调制模块根据所述调制方案的阶数支持下列数据传输速率:
1Gpbs;
2Gpbs;
5Gpbs;
7.5Gpbs;和
10Gpbs。
优选地,所述第二物理层包括:
雪崩光电二极管;和
与所述雪崩光电二极管连接的放大器。
优选地,所述光发送装置是激光器。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训练序列模块,用于向脉冲的开始增加一训练序列以用于所述调制方案使用的电平阀值的校准。
优选地,所述调制方案的阶数决定了所述光网络单元发射器的传输速率。
优选地,所述光发送装置被配置为每一符号传送预设数量的比特,其中所述每一符号预设数量的比特是基于所述调制方案的阶数确定的。
根据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光线路终端(OLT)的系统,其中所述光线路终端包括:
与多个光网络单元(ONU)连接的物理层,其中所述物理层包括:
模数转换器(ADC),和
基于所述光网络单元确定的调制方案解调终端用户数据的解调器,其中所述调制方案具有两个以上的电平。
优选地,所述调制方案的阶数决定了所述物理层接收的数据速率。
优选地,所述解调器是以下的一种:
脉冲振幅调制(PAM)解调器;
脉冲宽度调制(PWM)解调器;
频率调制解调器;或
副载波调制解调器。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光网络单元(ONU),其中所述光网络单元包括:
物理层,所述物理层包括:
使用具有两个以上电平的调制方案编码终端用户数据的调制模块,和
用于将所述已编码数据传送到所述光线路终端的光发送装置。
优选地,所述调制模块是下列其中之一:
脉冲振幅调制(PAM)模块;
脉冲宽度调制(PWM)模块;
频率调制模块;或
副载波调制模块。
优选地,所述调制方案的阶数决定了传输到所述光线路终端的传输速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包括:
用具有两个以上电平的脉冲振幅调制(PAM)方案编码终端用户数据;
将终端用户数据转换成模拟形式;和
将已编码的终端用户数据发送到光线路终端(OLT)接收器。
优选地,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已编码的终端用户数据转换成数字形式,和
基于所述调制方案解调所述已编码的终端用户数据,其中所述调制方案由光网络单元确定。
优选地,所述已编码的终端用户数据以每一符号包含预设数量比特的信号发送,其中所述每一符号预设数量的比特是基于所述调制方案的阶数确定的。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中的附图是说明书的组成部分,和上文的概括描述、下面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阐明本发明的实施例,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所述图中:
图1是中心局和若干用户通过光纤和无源光分路器连接在一起的无源光网络的示意图;
图2是包括单个OLT和多个ONU的无源光网络的示意图;
图3是PAM调制方案和相应符号率以及由此能达到的上行速率和上行/下行速率比的表格;
图4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OLT接收器的模块图;
图5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ONU发射器的模块图;
图6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从下文结合附图的详尽描述中,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将更加清楚,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全文表示相同的元件。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一般表示相同、功能相似、和/或结构相似的元件。元件第一次出现的附图用相应附图标记中最左边的数字表示。
具体实施方式
1、综述
无源光网络(PON)是一种给用户提供宽带服务的点到多点的网络结构,这种网络结构包括服务提供商端的光线路终端(OLT)和用户端的光网络单元(ONU)。IEEE 802.3av 10GEPON(10Gigabits per second Ethernet PassiveOptical Network)标准规定两种数据速率,即非对称的10/1数据速率(10Gbps的下行速率和1Gbps的上行速率)和对称的10/10数据速率(10Gbps的下行速率和10Gbps的上行速率)。
10GEPON中的10/1和10/10数据输速率组合不能经济有效地适应终端用户应用的不断变化(如IPTV和YouTube)所需要的不断发展和改变的下行和上行宽带比。例如,10/10数据传输速率需要高成本的光学器件(例如,用于ONU),但所述应用可能不需要10Gbps的上行带宽。另一方面,虽然10/1的数据速率比10/10数据速率更加经济有效,但是10/1的数据速率没有足够的上行带宽来支持繁重的上行服务,如个人出版和上传,或者未来的应用,特别是市场份额不断增长的高分路的光纤到户(FTTH)的部署。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使用现有的1Gbps的光纤设备(如,ONU和OLT)和高效的编码方案以经济有效的方式提供1Gbps至10Gbps的上行速率。因此,相对于10/10的系统,降低了每个用户的成本。优选地,依据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提供了多种上行速率,包括2.5Gbps、5Gbps、7.5Gbps。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支持变化的和不可预知的下行/上行带宽比。更进一步说,依据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为上行的高分路光纤到户的部署提供了足够的带宽。
2、无源光网络技术
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综合了以太网技术和廉价的无源光设备。因此,它给简单的、可扩充的以太网提供了经济有效且高容量无源光设备。特别是,由于光纤的高带宽,EPON能够同时容纳语音、数据和视频的宽带传输。进一步说,由于以太帧可以直接将本地IP数据包以不同尺寸封装,而ATM无源光网络(APON)使用固定尺寸的ATM信元,因此需要数据包的分割和重组,所以,EPON更适合网际协议(IP)传输。
通常,EPON在网络的“第一英里”中使用,用以连接服务提供商的中心局和商业或居民用户。理论上,所述“第一英里”是具有服务若干用户的中心局的点到多点的网络。EPON中可以使用树形拓扑结构,其中一根光纤将中心局和无源光分路器连接,无源光分路器用以切割和向用户分发下行光信号,并组合来自用户的上行光信号(见图1)。
在EPON中的传输通常在光线路终端(OLT)和光网络单元(ONU)之间进行(见图2)。所述OLT通常设在中心局,连接光纤接入网到城域主干网,城域主干网通常是属于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或本地交换运营商的外部网络。所述光网络单元(ONU)可以放置在路边或终端用户所在地,可以提供语音、数据、视频宽带服务。光网络单元通常连接至一分N(1xN)无源光耦合器,其中N指的是光网络单元的数量,而无源光耦合器通常通过一根光纤线路与光线路终端连接。这种配置方式可以显著节省光纤的使用数量和EPON所需的硬件数量。
EPON中的通讯可以分为上行传输(从ONU到OLT)和下行传输(从OLT到ONU)。在上行方向,ONU需要共享信道容量和资源,因为只有一条线路连接无源光耦合器和光线路终端。在下行方向,由于1xN无源光耦合器的广播特点,下行数据帧由OLT向所有ONU广播,随后它们的目的地ONU根据它们各自的逻辑链路标记(LLID)进行提取。逻辑链路标记(LLID)携带有帧的物理地址信息,并确定哪个ONU有权限提取该帧。
图1示出了无源光网络(PON),其中中心局和多个用户通过光纤和无源光分路器连接在一起。如图1所示,多个用户通过光纤和无源光分路器102连接至中心局101。无源光分路器102可以放置在终端用户位置附近,所以初始光纤铺设成本是最小化的。中心局101可以和外部网络103连接,比如和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经营的城域网连接。请注意,虽然图1描述的是树形拓扑结构,PON也可以基于其他拓扑结构,如环形结构或总线结构。
图2示出了包括单个OLT和多个ONU的无源光网络。OLT 201通过光纤和无源光耦合器205连接至ONU 202、203、204。如图2所示,ONU可以和若干联网设备例如个人电脑、电话、视频设备、网络服务器等兼容。按照IEEE802.3标准的规定,属于同一类的一个或多个联网设备通常分配到一个逻辑链路标记(LLID)。LLID在ONU和OLT之间建立逻辑连接以满足特定服务层协议(SLA)的要求。在本例中,分配LLID#1给ONU 202进行常规数据服务;分配LLID#2给ONU 203进行语音服务;分配LLID#3给ONU 203进行视频服务;分配LLID#4给ONU 204进行关键任务数据服务。
3、10GEPON上行物理层(PHY)实施例
如上文所讨论的,10/10数据传输速率需要高成本的光纤设备(例如,用于ONU202、203、和204以及OLT 201),而不是所有终端用户应用都需要10Gbps的上行速率。另一方面,尽管10/1的数据传输速率比10/10的数据传输速率更经济有效,但它并没有足够的带宽来支持上行繁重的带宽服务。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的10GEPON上行物理层(PHY)以实现1Gbps光设备的经济有效的使用,同时在上行方向提供高达10Gbps的数据传输速率。所述物理层结合一个或多个硬件或软件模块,实现不同电平的编码以实现不同的上行数据传输速率。实施例中,所述PHY运用比惯用的10GEPON系统更复杂的编码方案来实现更快的上行数据传输速率。由于ONU通常分配有以脉冲模式上行传输数据的时隙(例如,以时分多址的方式给ONU分配时隙),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上行方向特别有用。然而,尽管所述PHY通常用于上行方向,可以设想本发明的实施例亦可以应用在下行方向。优选地,可以在不改变上层MAC协议、管理层和应用层的情况下实现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PHY。
通常的编码方案使用不归零(NRZ)编码。NRZ编码是一种每个传输的符号只传送一个数据比特的二进制编码技术(因此仅有两个电平出现)。通过在编码方案中引入多个振幅电平,每个符号将使用更多的数据比特,因此可以使用更加经济有效的光纤设备。
实施例中,运用脉冲振幅调制在一系列信号脉冲的振幅中编码信息。依据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运用现有经济有效的1Gbps光纤设备和高效的编码方案,通过使用不同电平的PAM调制以提供多种上行速率,包括2.5Gbps、5Gbps、7.5Gbps和10Gbps。
例如,两位调制器(PAM-4)有四种可能的信号振幅电平(一种信号振幅电平对应于两个比特位的每一组合)。因此,在PAM-4调制方案中,用两个比特位(two bits)将信号的振幅映射到四种可能的电平之一。三位调制器(PAM-8)具有八种可能的电平(一种电平对应于三个比特位的每一组合)。因此,在PAM-8调制方案中,用三个比特位将信号的振幅映射到八种可能的电平之一。根据符号率(符号(脉冲)发送的速率),通过增加调制的阶数,上行速率达到10Gbps是可能的。比特率等于符号率乘以每秒传送的比特数。因此,用PAM-4调制方案(每秒传送两个比特)的1.25Gbps符号率(每秒发送1.25G脉冲)将产生2.5Gbps上行速率的比特率。同样,使用PAM-16调制方案(每秒传送四个比特)的2.5Gbps的符号率(每秒发送2.5G脉冲)将产生10Gbps的比特率。
图3描述了PAM调制方案、相应的符号率和由此产生的可以实现的上行传输速率和上行/下行速率比的表。本发明优选地给出了不同阶数的调制方案,实现不同的相应上行速率和上行/下行速率比。最佳的上行/下行速率比可能取决于终端用户应用的特点(或随着终端用户应用的特点而改变)。
因此,与每个符号只传输一个比特的传统NRZ编码方案相比,使用调制阶数逐渐增加的调制方案,每个符号会传输更多的比特。每个符号传输更多的比特能够让物理层在传输同样信息的同时发射的更慢,这就可以使用更便宜的光纤设备(例如,ONU中的激光器)。尽管上文讨论了PAM调制方案,但是应当注意(和考虑)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使用任何更高阶数的调制方案来每秒发送多个比特并由此用更便宜的光纤设备支持更高的上行速率。例如,使用脉冲宽度调制(PWM)、频率调制(FM)、副载波调制(SCM)的调制方案、模块、调制器、以及解调器也均在考虑之列。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灵活的传输方案,能够满足不同价位点(cost point)的不同比率需求。进一步,采用更高阶数的调制方案可能产生更高的信噪比或增加能量损失。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在EPON光纤设备中采用支持多种阶数调制方案的PHY,优选地提供可供选择的一系列传输比率,并基于变化的环境权衡成本、带宽、噪声和功率的影响以提供最优的传输方案。
3.1 OLT接收器PHY实施例
图4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OLT 201中OLT接收器402的框图400。支持多电平编码的多重速率PHY 401被整合在OLT接收器中。OLT接收器402连接至无源光纤网(PON)接口404和与服务提供商连接408的背板406。实施例中,依照XAUI标准410的10GB介质无关接口(XGMII)扩展器用来在介质访问控制层(MAC)412和PHY 401之间扩展所述XGMII。PHY 401连接至与ONU 202、203、204通讯连接的多个光发射/接收模块。如上文所讨论的,OLT接收器201配置有10Gbps的下行速率416,用以向ONU 202、203、204传输。进一步,如上文讨论,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用更高阶数的编码率418(例如1Gbps、2Gbps、5Gbps、7.5Gbps、10Gbps)配置上行速率。
图4还描述了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PHY 401的详细图420。实施例中,PHY 401通过与线性阻抗放大器(TIA)424连接的雪崩光电二极管(APD)422接收下行信息。所述下行信息通过模数转换器(ADC)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入到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多电平信号解调器428中,解调发送给ONU 202、203和204的下行信息。多电平信号解调器428依据ONU上选择的PAM调制电平提供多电平PAM解调。所述已解调信号经过解码和解串行430后送至服务提供商。
3.2 ONU发射器PHY实施例
图5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ONU发射器的框图500。所述ONU发射器实现在ONU 202、203、204中。图5展示了一个与EPON网络504连接的EPON片上系统(soc)502。SoC 502与EPON猝发收发器506连接,以通过内部集成电路(I2C)总线503和EPON网络504通讯连接507。实施例中,SoC 502包括EPON CPU 504、管理CPU 506、数据包处理引擎508、存储器(随机动态存储器(SDRAM))510、以及交换机512。实施例中,串行吉比特介质独立接口(SGMII)514用于连接EPON介质访问控制层(MAC)516和多速率物理层518,依照本发明实施例该物理层支持多电平编码。
图5还描述了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PHY 518的细节图520。实施例中,并串行转换器522接收并行数据,并将串行化的数据提供给调制器524。调制器524用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多电平调制方案调制来自并串行转换器的串行数据,随后数模转换器(DAC)526将数据转化成模拟形式。随后激光器将所述模拟数据发射。优选地,由于依照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多电平调制方案,可以使用更便宜的激光器来发射数据,因为多电平调制方案提供每个符号多个比特。实施例中,所述数据被发送给激光器控制模块(例如,二极管激光器(LD)控制器528),并随后传递给分布式反馈(DFB)激光器530,最后送至EPON猝发收发器506。
可选地,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整合附加的高编码增益前向纠错(例如,使用FEC模块)以提供附加的光功率预算,以支持市场份额不断增长的高分路光纤到户的铺设。进一步,实施例中,在脉冲的起始增加一训练序列用于所采用的多电平调制方案使用的电平阀值的校准。
4、方法
下面将参考图6描述基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方法600。步骤602中,利用具有多于两个电平的脉冲幅度调制(PAM)方案编码终端用户数据。然后可以将该数据转换为模拟形式。一个实施例中,在光网络单元(ONU)中编码终端用户数据。步骤604中,将编码的终端用户数据发送给光线路终端(OLT)接收器。一个实施例中,将编码的终端用户数据作为信号发送,该信号中,每符号包含预设数量的比特,其中每符号包含的比特的数量是基于调制方案的阶数确定的。一个实施例中,OLT接收器将编码的终端用户数据转换为数字形式。步骤606是可选的。步骤606中,根据ONU确定的调制方案解调编码的终端用户数据。
尽管图6描述了基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方法,但是应该注意,还可以考虑基于本发明的任意公开实施例的其它方法(例如,基于上述章节1-3.2中讨论的系统和装置的方法)。
5、结论
上述系统和方法可以作为机器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产品、或有形和/或非暂时性有存储功能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实现。
例如,本文所描述的功能可以通过可在计算机处理器或上文所列的任何一种硬件设备上执行的程序指令实现。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处理器执行本文所描述的信号处理功能。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如软件)可以存储在有形非暂时性(易失性)的计算机用介质、计算机程序介质、或任何可以被计算机或处理器访问的存储介质中。此类介质包括存储设备如RAM或ROM,或其他类型的电脑存储介质如电脑光盘或CD ROM。因此,任何有让处理器执行本文所述信号处理功能的计算机程序代码的有形非暂时性存储介质都在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内。
虽然上文对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应该理解为它们是仅作为例子出现,而非限制。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形式或细节的各种改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广度和范围不应受上文讨论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限,而应依照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来定义。

Claims (10)

1.一种包括光网络单元发射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网络单元发射器包括:
使用具有两个以上电平的调制方案编码终端用户数据的脉冲振幅调制模块;
与所述脉冲振幅调制模块的输出连接的数模转换器;
与所述数模转换器的输出连接的光发送装置,其中所述光发送装置用来发送所述已编码的终端用户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进一步包括:
光线路终端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已编码的终端用户数据,其中,所述光线路终端接收器包括:
模数转换器,和
与所述模数转换器的输出连接的解调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进一步包括:
与所述光线路终端接收器连接的无源光网络接口,和
与所述光线路终端接收器连接的背板,其中所述背板和服务提供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路终端接收器包括连接到多个光发射/接收模块的第二物理层,其中所述光发射/接收模块和多个光网络单元通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方案的阶数决定了所述第二物理层接收到的数据速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振幅调制模块根据所述调制方案的阶数支持下列数据传输速率:
1Gpbs;
2Gpbs;
5Gpbs;
7.5Gpbs;和
10Gpbs。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物理层包括:
雪崩光电二极管;和
与所述雪崩光电二极管连接的放大器。
8.一种包括光线路终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路终端包括:
与多个光网络单元连接的物理层,其中所述物理层包括:
模数转换器,和
基于所述光网络单元确定的调制方案解调终端用户数据的解调器,其中所述调制方案具有两个以上的电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方案的阶数决定了所述物理层接收的数据速率。
10.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具有两个以上电平的脉冲振幅调制方案编码终端用户数据;
将终端用户数据转换成模拟形式;和
将已编码的终端用户数据发送到光线路终端接收器。
CN2011102331698A 2010-08-20 2011-08-15 以太无源光网络中经济有效地提供上行速率的系统和方法 Pending CN10244798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7566510P 2010-08-20 2010-08-20
US61/375,665 2010-08-20
US13/150,802 2011-06-01
US13/150,802 US8903250B2 (en) 2010-08-20 2011-06-01 Cost-effective multi-rate upstream for 10GEPON based on high efficiency codi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7981A true CN102447981A (zh) 2012-05-09

Family

ID=44583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331698A Pending CN102447981A (zh) 2010-08-20 2011-08-15 以太无源光网络中经济有效地提供上行速率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903250B2 (zh)
EP (1) EP2421280B1 (zh)
KR (1) KR101455095B1 (zh)
CN (1) CN102447981A (zh)
TW (1) TWI50847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35163A1 (zh) * 2014-03-12 2015-09-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装置
WO2015172375A1 (zh) * 2014-05-16 2015-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756292A (zh) * 2017-11-01 2019-05-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源光网络系统,数据传输方法、装置
CN111163377A (zh) * 2018-11-08 2020-05-15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非对称epon mac实现方法、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42401B2 (en) * 2011-02-08 2013-05-1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fiber access physical layer unbundling using multiple uplink cards
US9071380B2 (en) * 2012-03-06 2015-06-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oint control protocol proxy architecture in a network with optical and coaxial domains
CN102916746B (zh) * 2012-10-09 2016-03-30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无源光网络及其光网络单元光模块
US9344195B2 (en) * 2013-04-30 2016-05-17 Broadcom Corporation Multiple level signaling for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JP6291361B2 (ja) * 2014-06-18 2018-03-14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光アクセスシステム、終端装置、宅内装置及び光アクセス方法
JP6291362B2 (ja) * 2014-06-18 2018-03-14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光アクセスシステム、終端装置、宅内装置及び光アクセス方法
CN104660375B (zh) * 2015-03-17 2018-01-3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基于突发通信的多速率调制解调器装置
AU2015395021B2 (en) * 2015-05-20 2018-12-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ra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nd system
FR3036563A1 (fr) * 2015-05-21 2016-11-25 Freebox Adaptateur de type unite de reseau optique onu pour le couplage d'un equipement formant passerelle domestique avec une fibre d'un reseau optique de type point-multipoint passif pon.
CN106921436B (zh) * 2015-12-26 2019-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对多种速率的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7359942B (zh) * 2016-05-10 2020-07-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生成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N108880691B (zh) * 2017-05-11 2020-07-31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解调信号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KR102204355B1 (ko) 2017-11-08 2021-01-18 한국전자기술연구원 심볼간 간섭이 최소화된 pam-4 수신기
US10601520B2 (en) 2018-02-07 2020-03-24 Infinera Corporation Clock recovery for digital subcarriers for optical networks
US11368228B2 (en) 2018-04-13 2022-06-21 Infinera Corporatio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digital subcarrier parameter modifications for optical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11095389B2 (en) 2018-07-12 2021-08-17 Infiriera Corporation Subcarrier based data center network architecture
CN111327367B (zh) * 2018-12-14 2022-01-18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光网络中的光发射器、方法和存储介质
US11258528B2 (en) 2019-09-22 2022-02-22 Infinera Corporation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optical subcarriers
US11075694B2 (en) 2019-03-04 2021-07-27 Infinera Corporation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optical subcarriers
US11336369B2 (en) 2019-03-22 2022-05-17 Infinera Corporation Framework for handling signal integrity using ASE in optical networks
US11418312B2 (en) 2019-04-19 2022-08-16 Infinera Corporation Synchronization for subcarrier communication
US10972184B2 (en) 2019-05-07 2021-04-06 Infinera Corporation Bidirectional optical communications
US11239935B2 (en) 2019-05-14 2022-02-01 Infinera Corporation Out-of-band communication channel for subcarrier-based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1296812B2 (en) 2019-05-14 2022-04-05 Infinera Corporation Out-of-band communication channel for subcarrier-based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1088764B2 (en) 2019-05-14 2021-08-10 Infinera Corporation Out-of-band communication channel for sub-carrier-based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1476966B2 (en) 2019-05-14 2022-10-18 Infinera Corporation Out-of-band communication channel for subcarrier-based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1190291B2 (en) 2019-05-14 2021-11-30 Infinera Corporation Out-of-band communication channel for subcarrier-based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1489613B2 (en) 2019-05-14 2022-11-01 Infinera Corporation Out-of-band communication channel for subcarrier-based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1483257B2 (en) 2019-09-05 2022-10-25 Infinera Corporation Dynamically switching queueing schemes for network switches
CA3157060A1 (en) 2019-10-10 2021-04-15 Infinera Corporation Optical subcarrier dual-path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for optical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US11356180B2 (en) 2019-10-10 2022-06-07 Infinera Corporation Hub-leaf laser synchronization
EP4042607A1 (en) 2019-10-10 2022-08-17 Infinera Corporation Network switches systems for optical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CN113746550A (zh) * 2020-05-27 2021-12-03 莫列斯有限公司 光接收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35997A1 (en) * 2000-01-17 2001-11-01 Agazzi Oscar E. High-speed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optical channels
US20060133809A1 (en) * 2004-12-17 2006-06-2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chieving multiple bit rates i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CN1889406A (zh) * 2005-06-27 2007-01-03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高高速下行分组接入系统传输速率的方法
CN101325467A (zh) * 2007-06-14 2008-12-1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和接收以太网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US20100028002A1 (en) * 2008-08-01 2010-02-04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system employing sub-carrier multiplexing an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modulation schem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51508B2 (ja) 2003-02-28 2009-10-28 アギア システムズ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パルス振幅変調技法を使用する光伝送システム用のデュオバイナリ・パルス整形
US9337948B2 (en) * 2003-06-10 2016-05-10 Alexander I. Soto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high-speed communications over fiber optical networks
KR20060067054A (ko) 2004-12-14 2006-06-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방송·통신 융합 시스템 및 그 시스템의 신호처리방법
ATE383686T1 (de) * 2005-09-13 2008-01-15 Alcatel Lucent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passiven optischen netzwerks, optischer leitungsabschluss und übertragungsrahmen
US7764886B2 (en) * 2005-11-28 2010-07-27 Alcatel Lucent Burst mode optical receiver
US7606490B2 (en) 2005-12-01 2009-10-20 Alcatel Lucent Adaptive preamble adjustment for burst-mode optical systems
US20090092394A1 (en) * 2007-10-08 2009-04-09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Based Virtual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VPON)
US7864794B2 (en) * 2007-10-12 2011-01-04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an energy efficient network utilizing audio video bridging
JP4969432B2 (ja) * 2007-12-19 2012-07-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Ponシステム、光信号受信方法及びolt
CN101640820A (zh) * 2009-09-04 2010-02-03 北京大学 一种正交频分复用无源光网络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35997A1 (en) * 2000-01-17 2001-11-01 Agazzi Oscar E. High-speed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optical channels
US20060133809A1 (en) * 2004-12-17 2006-06-2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chieving multiple bit rates i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CN1889406A (zh) * 2005-06-27 2007-01-03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高高速下行分组接入系统传输速率的方法
CN101325467A (zh) * 2007-06-14 2008-12-1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和接收以太网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US20100028002A1 (en) * 2008-08-01 2010-02-04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system employing sub-carrier multiplexing an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modulation schemes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35163A1 (zh) * 2014-03-12 2015-09-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装置
WO2015172375A1 (zh) * 2014-05-16 2015-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359433A (zh) * 2014-05-16 2016-0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756292A (zh) * 2017-11-01 2019-05-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源光网络系统,数据传输方法、装置
CN109756292B (zh) * 2017-11-01 2022-11-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源光网络系统,数据传输方法、装置
CN111163377A (zh) * 2018-11-08 2020-05-15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非对称epon mac实现方法、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163377B (zh) * 2018-11-08 2023-05-09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非对称epon mac实现方法、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21280A2 (en) 2012-02-22
TWI508471B (zh) 2015-11-11
US20120045209A1 (en) 2012-02-23
TW201220732A (en) 2012-05-16
US8903250B2 (en) 2014-12-02
EP2421280A3 (en) 2017-06-14
EP2421280B1 (en) 2020-04-15
KR20120018091A (ko) 2012-02-29
KR101455095B1 (ko) 2014-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47981A (zh) 以太无源光网络中经济有效地提供上行速率的系统和方法
US9654245B2 (en) Optimizing optical systems using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and/or 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US9344195B2 (en) Multiple level signaling for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WO2014079237A1 (zh) 光纤网络的发送、接收、通信系统及信号的调制方法
JP5328994B2 (ja) 中継装置、局側光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帯域割当方法
Kanonakis et al. Physical-layer-aware MAC schemes for dynamic subcarrier assignment in OFDMA-PON networks
CN102547491A (zh) 光线路终端、光网络单元和无源光网络系统
Houtsma et al. Recent Progress on 25G EPON and beyond
Borkowski et al. Operator trial of 100 Gbit/s FLCS-PON prototype with probabilistic shaping and soft-input FEC
JP5697518B2 (ja) 局側終端装置、加入者側終端装置及び光伝送システム
CN105359433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202245B (zh) 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JP5815499B2 (ja)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US960221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extending time divisio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services to plastic optical fiber in the home
Van der Linden Adaptive modulation techniques for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JP5761321B2 (ja) 局舎端末、加入者端末、並びに局舎端末及び加入者端末を備える光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
JP2016005193A (ja) 光アクセスシステム、終端装置、宅内装置及び光アクセス方法
CN101162947B (zh) 一种实现无源光网络系统组播业务安全传送的方法
JP2015056735A (ja)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Raddo et al. Multiservice, multirate IP transmission over OCDMA network
JP5768910B1 (ja) 局舎端末、光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並びに、変調フォーマット及びシンボルレートの最適化方法
Zhan et al. A novel design of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bas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US968601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resilience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8632682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光线路终端
Duong et al. Maximizing the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of DMT signal for next generation PON system by direct modulation of cost-effective and low bandwidth las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6797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7359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09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7359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6797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