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47184B - 连接器及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及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47184B
CN102447184B CN201110258167.4A CN201110258167A CN102447184B CN 102447184 B CN102447184 B CN 102447184B CN 201110258167 A CN201110258167 A CN 201110258167A CN 102447184 B CN102447184 B CN 1024471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electric wire
main part
elastic por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5816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47184A (zh
Inventor
浦野哲
工藤高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filed Critical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471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71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471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71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Multi-Conductor Connection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具备将电线(28)与连接对象物(23)之间连接的连接构件(32)。该连接构件具有:形成为方筒状的主体部(41);形成在主体部的一侧且用于供电线插入的插入部(42);配置在主体部的另一侧且具备用于与电线连接的接触部的弹性部;与连接对象物连接的端子部(45、46)。弹性部由对置配置的第一弹性部(43)和第二弹性部(44)构成。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中至少一方的接触部的前端部形成为棱边形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照明装置。

Description

连接器及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连接构件的连接器及使用了该连接器的照明装置,其中,该连接构件将电线与连接对象物之间连接。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使用具备发光二极管(以下称为“LED”)作为发光元件的照明灯(以下,称为“LED灯泡”)的照明装置的开发不断进展。LED灯泡通常具备搭载有LED的电路基板。为了向电路基板供电,使用对电线进行插入连接的类型的连接器。该连接器通常通过螺纹紧固而相对于固定保持电路基板的框体进行固定。但是,在将连接器通过螺纹紧固而相对于框体进行固定的作业中,螺纹紧固所需要的工时和螺纹紧固的转矩的管理困难,照明装置的组装性出现问题。
日本实用新型注册第3069752号(专利文献1)或日本实用新型注册第3069754号(专利文献2)中公开一种电线连接端子,其构成为,通过对导电构件进行加工而形成具有弹性的成对的板部,并在上述的板部之间插入电线。在该电线连接端子中,成对的板部中的一方形成电线保持部,另一方形成接受电线的平坦的接触部。为了从电线连接端子拔掉电线而使用分体的构件。即,通过操作分体的构件而使电线连接端子的板部发生变形,从而容易拔出电线。
然而,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电线连接端子是使用分体的构件来拔掉电线的结构,因此存在部件件数变多的问题。若形成不需要使用分体的构件就能够容易拔掉电线的结构,则无法充分地得到电线的保持力。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例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增加电线的保持力且能够削减部件件数的连接器。
本发明的另一例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了上述连接器的照明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例示的方式,能够得到一种连接器,其具备将电线与连接对象物之间连接的连接构件,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有:形成为方筒状的主体部;形成在主体部的一侧且用于供所述电线插入的插入部;配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另一侧且具备用于与所述电线连接的接触部的弹性部;与所述连接对象物连接的端子部,其中,所述弹性部由对置配置的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构成,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中至少一方的接触部的前端部形成为棱边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例示的方式,能够得到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连接器、与所述连接器连接的电线、LED、搭载有所述LED的电路基板,所述连接器搭载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一面。
本发明的例示的方式涉及的连接器能够容易增加电线的保持力,且能够削减部件件数。
本发明的另一例示的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由于连接器搭载于LED搭载基板的一面,因此容易组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将图1的照明装置的罩取下后的立体图。
图3A是图1及图2所示的照明装置的一个部件即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B是从图3A的连接器的下面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3C是图3A的连接器的背面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4A是图3A至图3C所示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B是图4A所示的仅连接构件的剖视立体图。
图5A是在图3A至图3C所示的连接器上安装电线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B是在图3A至图3C所示的连接器上安装电线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C是表示图5B的状态下的电线与连接器的内部机构的关系的剖视图。
图6A是表示连接器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6B是从图6A的连接器的下面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6C是从图6A的连接器的背面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7A是将图6A至图6C所示的连接器搭载于电路基板而安装电线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B是将图6A至图6C所示的连接器搭载于电路基板而安装了电线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C是与图7B同样的状态的从背面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20  照明装置
21  散热构件
22  传热构件
23  电路基板(连接对象物)
24  螺钉
25  LED
26  罩
27  连接器
27′ 连接器
28  供电用电线(电线)
28a  单线部
29  部件固定用构件
31  灯头部
32  连接构件
33  壳体
34  吸附面
35  壳体的前表面
36  电线插入部
37  壳体的下表面
38  壳体的背面
41  主体部
42  插入部
43  第一弹性部
43a  接触部
44  第二弹性部
44a  接触部
45  第一端子部
45a  切口
46  第二端子部
46a  连接部
46b  连接部
47  固定部
48  上面板部
49  吸附面
51  绝缘膜
52  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及图2,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图1及图2的照明装置20是灯泡型电灯,在筒状的散热构件21的一端即上端侧通过螺钉等固定有大致圆板状的传热构件22。散热构件21是主要由铝等传热性优良的金属形成的压铸件,在外周面也可以形成多个散热用散热片。传热构件22分别由铝等传热性优良的金属制作。
在传热构件22的上表面通过多个螺钉24固定有大致四边形的电路基板23。在电路基板23的第一主面即上表面的中央部以一体化的状态搭载有一个或多个LED25。电路基板23的沿上下方向与第一主面对置的第二主面即下表面实质上与传热构件22的上表面紧贴。
在传热构件22的上表面还以具有间隔地覆盖电路基板23及LED25的方式安装有圆顶状的罩26。罩26通过玻璃或透明·半透明的树脂等制作。
在电路基板23的上表面搭载有彼此具有相同的结构的两个连接器27。这些连接器27经由在电路基板23的上表面设置的电路导体(未图示)而与LED25电连接。用于从两个连接器27向LED25供电的两根供电用电线28分别被引出,向筒状的散热构件21的内侧延伸。在此,各供电用电线28具有一根棒状的芯线。
在散热构件21的另一端即下端侧具备部件固定用构件29。部件固定用构件29的上部嵌合固定在散热构件21的下部的内侧。部件固定用构件29的下部从散热构件21向外部露出,且在部件固定用构件29的下部安装有灯头部31。上述的二根供电用电线28经由散热构件21的内侧的各种部件而与灯头部31电连接。这样,构成为能够经由灯头部31、两根供电用电线28、两个连接器27以及电路基板23向LED25供电。
参照图2和图3A~图3C,对连接器27进行说明。
连接器27具有将电线即供电用电线28与连接对象物即电路基板23之间连接的导电性的连接构件32和收容保持该连接构件32的绝缘性的壳体33。
壳体33在上表面形成有平坦的吸附面34,并且在前表面35上形成有电线插入部36。壳体33的下表面37敞开,连接构件32的一部分在此处露出。壳体33的背面38在此处敞开,但也可以封闭。吸附面34是适合于通过自动安装装置的吸附工具对连接器27进行吸附保持的部分。电线插入部36具有对供电用电线28的插入进行引导的功能。
参照图2~图3C和图4A及图4B,对连接构件32进行说明。
连接构件32通过对金属板实施切断加工、折弯加工以及镀锡而形成,一体地具有:形成为四方筒状等方筒状的主体部41;在主体部41的一侧形成的插入部42;在主体部41的另一侧形成的第一弹性部43及第二弹性部44;分别在连接构件32的两端侧形成的第一端子部45及第二端子部46;具有用于固定在壳体33上的固定部47的上面板部48。
插入部42与壳体33的电线插入部36对置配置,是供电用电线28所插入的部分。穿过插入部42而插入到方筒状的主体部41中的供电用电线28的振动被抑制。
第一弹性部43与第二弹性部44彼此对置配置,在对置面分别具备用于与供电用电线28接触的接触部43a、44a。第一弹性部43具有比较大的刚性,第二弹性部44具有比较小的刚性。并且,第一弹性部43及第二弹性部44中至少一方的接触部的前端部形成为棱边形状。在此,第二弹性部44的接触部44a的前端部形成为棱边形状。需要说明的是,图中示出的形状为锐角,但也可以为直角,只要是形成有棱边的角度即可。
第一端子部45及第二端子部46在壳体33的下表面37露出,是钎焊在电路基板23的电路上的部分。接近插入部42的第一端子部45具有向主体部41的下方折回的形状,以免成为供电用电线28向插入部42插入的障碍,并且第一端子部45设有在钎焊时用于将多余的焊料放掉的一个或多个切口45a。远离插入部42的第二端子部46分为两股,能够将两个部位的连接部46a、46b钎焊于电路基板23。
参照图5A~图5C,对连接器27与供电用电线28的关系进行说明。
图5A中示出向连接器27安装供电用电线28前的状态。为了向连接器27安装供电用电线28,而将供电用电线28的由导体构成的单线部28a插入到连接器27的电线插入部36中。此时的供电用电线28的插入方向成为实质上与连接对象物即电路基板23的一面平行的方向。
通过在与电路基板23平行的方向上插入供电用电线28,能够降低连接器27距电路基板23的高度,从而能够尽量避免妨碍来自LED25的照明。
图5B中示出向连接器27安装了供电用电线28后的状态。在处于图5B的状态时,如图5C所示,供电用电线28的单线部28a夹在连接构件32的第一弹性部43与第二弹性部44之间,而主要使第二弹性部44向外侧弹性地挠曲。其结果是,接触部43a、44a主要在第二弹性部44的弹性复原力的作用下与单线部28a的周面进行压力接触。在该状态下,由于接触部44a的前端部形成为棱边形状,因此单线部28a被牢固地保持而防止其脱落。这样,能够实现供电用电线28的保持力的增大。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取代单线部28a,而使用对多股线实施了焊料涂覆后的线材。
如上所述,能够通过简单的作业将供电用电线28可靠地与连接器27连接。因此,能够将连接器27与LED25同时安装于电路基板23,并且,也能够通过钎料简单地进行连接器27与电路基板23的连接。
接着,参照图2和图6A~图6C,对上述的连接器27的变形例即连接器27′进行说明。
该连接器27′与使用图2~图5C说明的连接器27中的连接构件32相同,为金属制。换言之,从使用图2~图5C说明的连接器27除去壳体33后的部分为连接器27′。因此,对于具有与该连接器27′的连接构件32相同的功能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说明,仅对具有不同的功能的部分进行说明。
该金属制的连接器27′在上面板部48的上表面形成有平坦的吸附面49。该吸附面49也是适合于通过自动安装装置的吸附工具对连接器27′进行吸附保持的部分。这样,可以在金属制的连接器27′上直接形成吸附面49。
参照图7A~图7C,对电路基板23、连接器27′和供电用电线28的关系进行说明。
图7A表示在搭载于电路基板23的连接器27′上安装供电用电线28前的状态。电路基板23的上表面由绝缘膜51覆盖。通过钎焊将连接器27′与局部除去绝缘膜51而露出的电路52连接。为了向连接器27′安装供电用电线28,而将供电用电线28的由导体构成的单线部28a插入到连接器27′的插入部42(参照图6A)。此时的供电用电线28的插入方向成为实质上与连接对象物即电路基板23的一面平行的方向。
在图7B及图7C中示出向连接器27′安装了供电用电线28后的状态。处于图7B及图7C所示的状态时的供电用电线28与连接器27′的关系由于与上述的连接器27同样,因此再次参照图5C进行说明。
在图5C中,供电用电线28的单线部28a夹在连接构件32的第一弹性部43与第二弹性部44之间,而主要使第二弹性部44向外侧弹性地挠曲。其结果是,接触部43a、44a主要在第二弹性部44的弹性复原力的作用下与单线部28a的周面进行压力接触。在该状态下,由于接触部44a的前端部形成为棱边形状,因此单线部28a被牢固地保持而防止其脱落。这样,能够实现供电用电线28的保持力的增大。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取代单线部28a,而使用对多股线实施了焊料涂覆后的线材。
如上所述,能够通过简单的作业可靠地将供电用电线28与连接器27′连接。因此,能够将连接器27′与LED25同时安装于电路基板23,且也能够通过钎料简单地进行连接器27′与电路基板23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并且,其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像以下的附注那样记载,但不局限于此。
(附注1)
一种连接器27,其具备将电线28与连接对象物23之间连接的连接构件32,所述连接器27的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构件具有:形成为方筒状的主体部41;形成在所述主体部的一侧且用于供所述电线插入的插入部42;配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另一侧且具备用于与所述电线连接的接触部43a、44a的弹性部43、44;与所述连接对象物连接的端子部45、46,
所述弹性部由对置配置的第一弹性部43和第二弹性部44构成,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中至少一方的接触部43a或44a的前端部形成为棱边形状。
(附注2)
根据附注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部从所述主体部的一侧和另一侧分别与所述主体部连接而形成,且具有与所述连接对象物的连接部进行钎焊连接的第一端子部45和第二端子部46。
(附注3)
根据附注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部和所述第二端子部中至少一方具有切口。
(附注4)
根据附注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部和所述第二端子部中至少一方通过向所述主体部的下方折回而形成。
(附注5)
根据附注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是搭载在所述连接对象物的一面而进行连接的连接器,所述电线在与所述连接对象物的一面平行的方向上向所述连接构件插入。
(附注6)
根据附注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是搭载在所述连接对象物上而进行连接的连接器,所述主体部的一面成为吸附面49。
(附注7)
根据附注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收容保持所述连接构件的绝缘性的壳体33。
(附注8)
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附注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27、与所述连接器连接的电线28、LED25、搭载有所述LED的电路基板23,所述连接器搭载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一面。

Claims (4)

1.一种连接器,其具备将电线与连接对象物之间连接的导电性的连接构件,搭载在所述连接对象物的一面,将所述电线在与所述连接对象物的一面平行的方向上向所述连接构件插入而进行连接,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构件具有:形成为方筒状的主体部;形成在所述主体部的一侧且用于供所述电线插入的插入部;配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另一侧且具备用于与所述电线连接的接触部的弹性部;与所述连接对象物连接的端子部,
所述弹性部由对置配置的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构成,所述第一弹性部具有比较大的刚性,所述第二弹性部具有比较小的刚性,所述第二弹性部的接触部的前端部形成为棱边形状,
所述端子部从所述主体部的一侧和另一侧分别与所述主体部连接而形成,且具有与所述连接对象物的连接部进行钎焊连接的第一端子部和第二端子部,
所述第一端子部从所述插入部的附近向所述主体部的下方折回而形成,
所述主体部的一面成为吸附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子部和所述第二端子部中至少一方具有切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收容保持所述连接构件的绝缘性的壳体。
4.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与所述连接器连接的电线、LED、搭载有所述LED的电路基板,所述连接器搭载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一面。
CN201110258167.4A 2010-09-30 2011-09-02 连接器及照明装置 Active CN1024471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21501 2010-09-30
JP2010221501A JP5626874B2 (ja) 2010-09-30 2010-09-30 コネクタ及び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7184A CN102447184A (zh) 2012-05-09
CN102447184B true CN102447184B (zh) 2015-04-15

Family

ID=46009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58167.4A Active CN102447184B (zh) 2010-09-30 2011-09-02 连接器及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626874B2 (zh)
CN (1) CN102447184B (zh)
TW (1) TWI4637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22992B2 (ja) * 2013-04-23 2016-11-09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照明装置
JP6955863B2 (ja) 2016-12-26 2021-10-27 株式会社ヨコオ コネクタ
JP2020119689A (ja) 2019-01-22 2020-08-06 株式会社ヨコオ コネクタ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69754U (ja) * 1999-12-17 2000-06-30 株式会社渡辺製作所 電線接続端子
CN101075717A (zh) * 2006-05-19 2007-11-21 金笔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线连接器
CN201498848U (zh) * 2009-03-23 2010-06-02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Led插座连接器
CN101784835A (zh) * 2007-08-16 2010-07-21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CN201547696U (zh) * 2009-07-28 2010-08-11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78288A (ja) * 1989-08-21 1991-04-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装置
JP3162354B2 (ja) * 1999-08-11 2001-04-25 北川工業株式会社 導電部材
US7513793B2 (en) * 2006-12-22 2009-04-07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Surface mount poke in connecto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69754U (ja) * 1999-12-17 2000-06-30 株式会社渡辺製作所 電線接続端子
CN101075717A (zh) * 2006-05-19 2007-11-21 金笔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线连接器
CN101784835A (zh) * 2007-08-16 2010-07-21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CN201498848U (zh) * 2009-03-23 2010-06-02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Led插座连接器
CN201547696U (zh) * 2009-07-28 2010-08-11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63754B (zh) 2014-12-01
TW201218561A (en) 2012-05-01
JP2012079462A (ja) 2012-04-19
JP5626874B2 (ja) 2014-11-19
CN102447184A (zh) 2012-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66583B (zh) 连接器
EP1735872B1 (en) Flexible high-power led lighting system
US20150345766A1 (en) Electric connecting member and led lamp using the same
CN105075022B (zh) 连接端子或接线端子
US20090317989A1 (en) Through board inverted connector
TWM472152U (zh) 安裝座與照明裝置
US8963410B2 (en) LED bulb
EP2579392A1 (en) Connector and illumination device
CN203771329U (zh) 一种直插型小连接器及使用该连接器的led灯
CN102155638A (zh) Led照明装置
US20180241141A1 (en) Connection module for an automotive vehicle
US6776651B1 (en) Stacked electronic connector
CN203703874U (zh) 一种直插小连接器及使用该连接器的led灯
CN102844935A (zh) 用于柔性发光二极管条密封件的电连接器
CN102447184B (zh) 连接器及照明装置
CN102062309A (zh) Led照明装置
WO2015139258A1 (zh) 一种直插小连接器及使用该连接器的led灯
JP5713713B2 (ja) Ledコネクタ
CN101926236B (zh) 容纳电气/电子组件的装置、方法以及用于这种装置的遮盖物
JP4587922B2 (ja) 端子台および照明器具
JP2007128875A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202432458U (zh) 具有电气互连部件的led照明装置
CN2321039Y (zh) 可分离式硬盘驱动器连接装置
CN2504791Y (zh) 具有固持装置的电连接器
CN2891379Y (zh) 电子卡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