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43665A - 一种用于检修门的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检修门的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43665A
CN102443665A CN2011103959083A CN201110395908A CN102443665A CN 102443665 A CN102443665 A CN 102443665A CN 2011103959083 A CN2011103959083 A CN 2011103959083A CN 201110395908 A CN201110395908 A CN 201110395908A CN 102443665 A CN102443665 A CN 1024436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stave
connecting leg
row
access door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9590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43665B (zh
Inventor
孙建设
孙家荣
孔菊
白玮
王志刚
朱振秀
陈年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iw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iw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iw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iw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9590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436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436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36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436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36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rnace Housings, Linings, Walls, And Ceilings (AREA)
  • Blast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修门的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包括:确定检修门处的位置为第n+1层第m+1列冷却壁到第n+i层第m+j列冷却壁,所述检修门处占有i×j块冷却壁,其中,n,m,i,j∈N;分别连接所述检修门下方冷却壁连管中相邻的切口和相邻的供水三通阀形成第一蛇形管;将所述第一蛇形管的至少一个端口与第m列冷却壁和第m+1+j列冷却壁中任意一个供水三通阀相连;分别连接所述检修门上方冷却壁连管中相邻的切口和相邻的供水三通阀形成至少两个第二蛇形管;将每个所述第二蛇形管的一个端口与第m列冷却壁和第m+1+j列冷却壁中任意一个回水三通阀相连,另一个端口与回水围管相连。本发明提供的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能够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检修门的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炉维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检修门的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高炉的炉壳与炉衬之间设置有多块冷却壁,用于高炉侧壁的冷却。请参阅图1,图1中的多块冷却壁沿纵向(O→A方向)和横向(O→B方向)布置,其中,纵向布置的冷却壁组成列200,每列中的冷却壁通过冷却壁连管相互连通;横向布置的冷却壁组成层100。为了方便描述,横向布置的冷却壁中,由O向A方向依次为第1层冷却壁,第2层冷却壁,第3层冷却壁,...,第n层冷却壁;纵向布置的冷却壁中,由O向B方向依次为第1列冷却壁,第2列冷却壁,第3列冷却壁,...,第n列冷却壁。每块冷却壁均设置有多个冷却壁连管,每块冷却壁中的冷却壁连管分别与同列中相邻的冷却壁中与之相对应的的冷却壁连管、供水围管104或回水围管101相连通,每列冷却壁中冷却壁连管由O到B方向依次为第1根冷却壁连管、第2根冷却壁连管、第3根冷却壁连管、...、第m根冷却壁连管;每层冷却壁中由O到B方向依次为第1根冷却壁连管、第2根冷却壁连管、第3根冷却壁连管、...、第m根冷却壁连管、...、第n-1根冷却壁连管、第n根冷却壁连管;每列中的第1层冷却壁中的冷却壁连管连通第2层冷却壁中的对应的冷却壁连管与供水围管104,该第1层冷却壁中的冷却壁连管上设置有供水三通阀103;每列中位于上端的最高层冷却壁通过冷却壁连管与回水围管101相连通,该冷却壁连管上设置有回水三通阀102。供水三通阀103和回水三通阀102的设置可以方便高炉的检修。上述回水三通阀102和供水三通阀103均包括三个阀口,分别为朝向下方的供水阀口,朝向上方的回水阀口和朝向其它冷却壁连管的侧阀口。
目前,高炉在运行几年后,其底部因各种原因会出现异常侵蚀,因而需要更换炉缸炉底的内衬耐材,对高炉进行大修,此时,大量的废旧耐材及新耐材进出炉内,需要在炉壳上开能进出小型挖掘机设备的检修门,将炉壳、冷却壁切割开。
例如,如图2所示,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检测在起点为第n+1层中的第m+1列冷却壁位置处切割i×j块冷却壁,以形成检测门,其中,与检修门一侧相邻的为第m列冷却壁,与检修门另一侧相邻的为第m+1+j列冷却壁,与检修门上侧相邻的为第n+1+i层冷却壁,与检修门下侧相邻的为第n层冷却壁。具体的,通过将确定的检修门位置处对应的炉墙和冷却壁切除,形成检修门,同时,检修门上方和下方形成多个冷却壁连管的切口。
但是,高炉停炉后,由于炉内仍留有大量未燃烧的焦碳和部分残铁,大量的炉料和热量留在炉内,因此,在切割检修门后,位于检修门处上方和下方冷却壁不能断水,以防止冷却壁受损害,并继续对炉内进行冷却,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炉缸炉底。
开设检修门后,需对检修门上、下方的冷却壁连管切口进行连接,以实现检修门上方和下方的冷却壁连管中有循环水。现有的连接方法是采用跨接的连接方式,具体地,依次用管道连接位于检修门下侧的各个冷却壁连管的切口和与该切口对应的位于检修门上侧的冷却壁连管的切口,即依次用管路连通第n层第m+1列与第n+1+i层第m+1列处相对应的冷却壁连管的切口,第n层第m+2列与第n+1+i层第m+2列处相对应的冷却壁连管的切口,...,第n层第m+1+j列与第n+1+i层第m+1+j列处相对应的冷却壁连管的切口。上述方法通过打开检修门处各列冷却壁的供水三通阀的回水阀口,以及回水三通阀的供水阀口即可使冷却壁连管中均有循环水,但是,该方法中,单根管道跨接长度是检修门高度再加上余量,使用的材料多,成本高。
另外,现有的冷却壁连管的跨接方法中,需逐个将检修门上方和检修门下方的冷却壁连管的切口相连,操作不便,且施工时间长。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能够节省材料,降低成本的用于检修门的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检修门的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以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检修门的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包括:
确定检修门处的位置为第n+1层第m+1列冷却壁到第n+i层第m+j列冷却壁,所述检修门处占有i×j块冷却壁,其中,n,m,i,j∈N;
分别连接所述检修门下方冷却壁连管中相邻的切口和相邻的供水三通阀形成第一蛇形管;将所述第一蛇形管的至少一个端口与第m列冷却壁和第m+1+j列冷却壁中任意一个供水三通阀相连;
分别连接所述检修门上方冷却壁连管中相邻的切口和相邻的供水三通阀形成至少两个第二蛇形管;将每个所述第二蛇形管的一个端口与第m列冷却壁和第m+1+j列冷却壁中任意一个回水三通阀相连,另一个端口与回水围管相连。
优选的,上述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中,所述分别连接所述检修门下方冷却壁连管中相邻的切口和相邻的供水三通阀形成第一蛇形管;将所述第一蛇形管的至少一个端口与第m列冷却壁和第m+1+j列冷却壁中任意一个供水三通阀相连具体为:
沿所述检修门的一侧到另一侧,由所述检修门下方的第一根冷却壁连管开始,通过第一连管将冷却壁连管的切口两两相连;由第二根开始,通过第二连管将冷却壁连管上的供水三通阀两两相连,使所述检修门下方的冷却壁连管、第一连管以及第二连管形成所述第一蛇形管;将所述第一蛇形管靠近第m列冷却壁的端口与所述第m列冷却壁中的供水三通阀相连,将所述蛇形管的另一端口与第m+1+j列冷却壁中的供水三通阀相连。
若检修门下方的冷却壁连管的根数为偶数,则上述第一蛇形管的两个端口可以是两个供水三通阀,此时可以将一个端口与其相邻列冷却壁的供水三通阀相连,也可以将两个端口分别与其相邻列冷却壁的供水三通阀相连;上述第一蛇形管的两个端口也可以是两个切口,此时需将两个端口分别与其相邻列冷却壁的供水三通阀相连。若检修门下方的冷却壁连管的根数为奇数根,则上述第一蛇形管的两个端口分别为供水三通阀和切口,此时,需将该切口与其相邻列冷却壁的供水三通阀相连;可以将该供水三通阀与其相邻列冷却壁的供水三通阀相连,也可以不连。
优选的,上述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中,所述第一蛇形管包括偶数根冷却壁连管。
优选的,上述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中,所述分别连接所述检修门上方冷却壁连管中相邻的切口和相邻的供水三通阀形成至少两个第二蛇形管具体为:
用第一连管将所述检修门上方冷却壁连管中相邻的切口两两进行连接;与之相对应的回水三通阀通过第二连管两两进行连接,所述冷却壁连管、第一连管和对应的第二连管形成第二蛇形管。
优选的,上述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中,每个所述第二蛇形管包括三根、四根、五根、六根、七根或八根冷却壁连管。
优选的,上述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中,所述第二蛇形管中两个端口均为回水三通阀时,将其中一个所述端口与第m列或第m+1+j列冷却壁中的回水三通阀相连。
优选的,上述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中,所述第二蛇形管中只有一个端口为所述冷却壁连管的切口时,将该端口与第m列或第m+j+1列冷却壁中的回水三通阀相连。
优选的,上述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中,所述第二蛇形管的两个端口均为所述冷却壁连管的切口时,将两个端口分别与第m列和/或第m+1+j列冷却壁中的回水三通阀相连。
优选的,上述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中,所述第一连管为金属软管。
优选的,上述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中,所述第二连管为金属软管,或无缝管和冲压弯头相连。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跨接方式,本发明提供的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采用将检修门上方和下方的冷却壁连管分别连接的方式。连接检修门下方的冷却壁连管时,由检修门一端到另一端,将冷却壁连管的切口和供水三通阀分别两两相连,以形成第一蛇形管。
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通过分别控制供水三通阀和回水三通阀的各阀口的开和闭,能够实现检修门上、下方的冷却壁连管分别组成多条和一条循环水通路。本发明提供的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中,相邻的冷却壁连管的切口和相邻的三通阀距离短,使其相连所耗材料少,且形成的第一蛇形管和多个第二蛇形管的端口分别与供水三通阀和回水三通阀相连所耗的材料亦很少,故,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检修门的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成本。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冷却壁连管的连接方法中,将冷却壁连管的切口和相邻的三通阀连接,操作方便,节省施工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冷却壁排布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用于检修门的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用于检修门的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检修门的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用于检修门下方的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用于检修门上方的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检修门的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以节省使用材料,节约成本。
请参阅图3和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检修门的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确定检修门处的位置为第n+1层第m+1列冷却壁到第n+i层第m+j列冷却壁,检修门处占有i×j块冷却壁,其中,n,m,i,j∈N;
步骤S200:分别连接检修门下方冷却壁连管中相邻的切口和相邻的供水三通阀形成第一蛇形管;将第一蛇形管的至少一个端口与第m列冷却壁和第m+1+j列冷却壁中任意一个供水三通阀相连;
步骤S300:分别连接检修门上方冷却壁连管中相邻的切口和相邻的供水三通阀形成至少两个第二蛇形管;将每个第二蛇形管的一个端口与第m列冷却壁和第m+1+j列冷却壁中任意一个回水三通阀相连,另一个端口与回水围管相连。其中,步骤S200和步骤S300的顺序可以改变。
上述实施例中,冷却壁连管的相邻的切口通过第一连管相连,相邻的供水三通阀和相邻的回水三通阀分别通过第二连管相连,其中,第一连管为金属软管;第二连管为无缝管和冲压弯头相连组成的连管或金属软管。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蛇形管的端口与供水三通阀,以及第二蛇形管的端口与回水三通阀分别通过金属软管相连。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通过分别控制供水三通阀和回水三通阀的各阀口的开和闭,能够实现检修门上、下方的冷却壁连管分别组成多条和一条循环水通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中,相邻的冷却壁连管的切口和相邻的三通阀距离短,使其相连所耗材料少,且形成的第一蛇形管和多个第二蛇形管的端口分别与供水三通阀和回水三通阀相连所耗的材料亦很少,故,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检修门的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成本。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冷却壁连管的连接方法中,将冷却壁连管的切口和相邻的三通阀连接,操作方便,节省施工时间。
为了方便理解上述方案,具体地,每块冷却壁上有四根冷却壁连管,确定检修门的位置为第2层第2列冷却壁到第3层第5列冷却壁,该检修门占有2×4块冷却壁,如图3所示。
第1层第2列冷却壁到第1层第5列冷却壁中的所有冷却壁连管,沿图1所示的O到B方向依次为第1根冷却壁连管、第2根冷却壁连管、...、第16根冷却壁连管,上述步骤S200具体为:由第1根冷却壁连管开始,通过第一连管将各个冷却壁连管的切口两两相连;由第2根冷却壁连管开始,通过第二连管将冷却壁连管上的供水三通阀两两相连;检修门下方的冷却壁连管、第一连管和第二连管形成第一蛇形管,其中,上述第一蛇形管的两个端口分别为第2列冷却壁中第1根冷却壁连管和第5列冷却壁中第4根冷却壁连管上的供水三通阀;如图5所示,将第2列冷却壁中第1根冷却壁连管的供水三通阀与第1列冷却壁中第4根冷却壁连管的供水三通阀相连;将第5列冷却壁中第4根冷却壁连管的供水三通阀与第6列冷却壁中第1根冷却壁连管的供水三通阀相连。
上述步骤S300具体为:在检修门上方的冷却壁连管中,在第2列冷却壁、第3列冷却壁、第4列冷却壁和第5列冷却壁中,通过第一连管分别将第1根冷却壁连管和第2根冷却壁连管、第3根冷却壁连管和第4根冷却壁连管的切口相连,通过第二连管分别将第2根冷却壁连管和第3根冷却壁连管的回水三通阀相连,形成四条第二蛇形管,每个第二蛇形管的两个端口都是回水三通阀;将第2列冷却壁中第1根冷却壁连管的回水三通阀与第1列冷却壁中第4根冷却壁连管的回水三通阀相连,将第3列冷却壁中第1根冷却壁连管的回水三通阀与第1列冷却壁中第2根冷却壁连管的回水三通阀相连,将第4列冷却壁中第4根冷却壁连管的回水三通阀与第6列冷却壁中第2根冷却壁连管的回水三通阀相连,将第5列冷却壁中第4根冷却壁连管的回水三通阀与第6列冷却壁中第1根冷却壁连管的回水三通阀相连,如图6所示。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使检修门下方形成一条第一蛇形管,使检修门上方形成四条第二蛇形管,能取得上述实施例的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每块冷却壁上有五根冷却壁连管,确定检修门的位置为第1层第2列冷却壁到第3层第4列冷却壁,该检修门占有2×3块冷却壁。
在检修门下方的所有冷却壁连管,沿第1列冷却壁到第5列冷却壁的方向,依次为第1根冷却壁连管、第2根冷却壁连管、...、第15根冷却壁连管,上述步骤S200具体为:由第1根冷却壁连管开始,通过第一连管将各个冷却壁连管的切口两两相连;由第2根冷却壁连管开始,通过第二连管将冷却壁连管上的供水三通阀两两相连;检修门下方的冷却壁连管、第一连管和第二连管形成第一蛇形管,其中,上述第一蛇形管的两个端口分别为第2列冷却壁中第1根冷却壁连管的供水三通阀和第4列冷却壁中第5根冷却壁连管的切口;将第2列冷却壁中第1根冷却壁连管的供水三通阀与第1列冷却壁中第5根冷却壁连管的供水三通阀相连;将第4列冷却壁中第5根冷却壁连管的切口与第5列冷却壁中第1根冷却壁连管的供水三通阀相连。
上述步骤S300具体为:
在检修门上方的冷却壁连管中,通过第一连管将第2列冷却壁中第2根和第3根,第4根和第5根冷却壁连管的切口分别相连;通过第二连管将第2列冷却壁中第1根和第2根,第3根和第4根冷却壁连管的回水三通阀分别相连;检修门上方的第2列冷却壁连管、第一连管和第二连管形成第一条第二蛇形管,其两个端口分别为第2列冷却壁中第1根冷却壁连管的切口和第2列冷却壁中第5根冷却壁连管的回水三通阀;将第2列冷却壁中1根冷却壁连管的切口与第1列冷却壁中第5根冷却壁连管的回水三通阀相连;
通过第一连管将第3列冷却壁中第2根和第3根冷却壁连管的切口相连;通过第二连管将第3列冷却壁中第1根和第2根,第3根和第4根冷却壁连管的回水三通阀分别相连;检修门上方的第3列冷却壁中第1根、第2根、第3根和第4根冷却壁连管,第一连管以及第二连管形成第二条第二蛇形管,其两个端口分别为第3列冷却壁中第1根和第3列冷却壁中第4根冷却壁连管的切口;将第3列冷却壁中第1根冷却壁连管的切口与第1列冷却壁中第4根冷却壁连管的回水三通阀相连;将第3列冷却壁中4根冷却壁连管的切口与第5列冷却壁中第2根或第1列冷却壁中第3根冷却壁连管的回水三通阀相连,优选的,与第5列冷却壁中第2根冷却壁连管的回水三通阀相连,此时耗费的材料少;
通过第一连管将第3列冷却壁中第5根冷却壁连管和第4列冷却壁中第1根冷却壁连管的切口相连,通过第一连管将第4列冷却壁中第2根和第3根,第4根和第5根冷却壁连管的切口分别相连;通过第二连管将第4列冷却壁中第1根和第2根,第3根和第4根冷却壁连管的回水三通阀分别相连;第3列冷却壁中第5根冷却壁连管、第4列冷却壁中的冷却壁连管、第一连管和第二连管组成第三条第二蛇形管,其两个端口分别为第3列冷却壁中第5根和第4列冷却壁中第5根冷却壁连管的回水三通阀;将第4列冷却壁中第5根冷却壁连管的回水三通阀与第5列冷却壁中第1根冷却壁连管的回水三通阀相连。
上述实施例中,检修门上方每块冷却壁上的冷却壁连管根数不同,第一蛇形管和第二蛇形管的端口发生变化,但通过控制供水三通阀和回水三通阀的各个阀口的开和闭亦能取得上述实施例的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检修门的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检修门处的位置为第n+1层第m+1列冷却壁到第n+i层第m+j列冷却壁,所述检修门处占有i×j块冷却壁,其中,n,m,i,j∈N;
分别连接所述检修门下方冷却壁连管中相邻的切口和相邻的供水三通阀形成第一蛇形管;将所述第一蛇形管的至少一个端口与第m列冷却壁和第m+1+j列冷却壁中任意一个供水三通阀相连;
分别连接所述检修门上方冷却壁连管中相邻的切口和相邻的供水三通阀形成至少两个第二蛇形管;将每个所述第二蛇形管的一个端口与第m列冷却壁和第m+1+j列冷却壁中任意一个回水三通阀相连,另一个端口与回水围管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连接所述检修门下方冷却壁连管中相邻的切口和相邻的供水三通阀形成第一蛇形管;将所述第一蛇形管的至少一个端口与第m列冷却壁和第m+1+j列冷却壁中任意一个供水三通阀相连具体为:
沿所述检修门的一侧到另一侧,由所述检修门下方的第一根冷却壁连管开始,通过第一连管将冷却壁连管的切口两两相连;由第二根开始,通过第二连管将冷却壁连管上的供水三通阀两两相连,使所述检修门下方的冷却壁连管、第一连管以及第二连管形成所述第一蛇形管;将所述第一蛇形管靠近第m列冷却壁的端口与所述第m列冷却壁中的供水三通阀相连,将所述蛇形管的另一端口与第m+1+j列冷却壁中的供水三通阀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壁连接管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蛇形管包括偶数根冷却壁连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连接所述检修门上方冷却壁连管中相邻的切口和相邻的供水三通阀形成至少两个第二蛇形管具体为:
用第一连管将所述检修门上方冷却壁连管中相邻的切口两两进行连接;与之相对应的回水三通阀通过第二连管两两进行连接,所述冷却壁连管、第一连管和对应的第二连管形成第二蛇形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蛇形管包括三根、四根、五根、六根、七根或八根冷却壁连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蛇形管中两个端口均为回水三通阀时,将其中一个所述端口与第m列或第m+1+j列冷却壁中的回水三通阀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蛇形管中只有一个端口为所述冷却壁连管的切口时,将该端口与第m列或第m+j+1列冷却壁中的回水三通阀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蛇形管的两个端口均为所述冷却壁连管的切口时,将两个端口分别与第m列和/或第m+1+j列冷却壁中的回水三通阀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管为金属软管。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管为金属软管,或无缝管和冲压弯头相连。
CN201110395908.3A 2011-12-02 2011-12-02 一种用于检修门的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 Active CN1024436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95908.3A CN102443665B (zh) 2011-12-02 2011-12-02 一种用于检修门的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95908.3A CN102443665B (zh) 2011-12-02 2011-12-02 一种用于检修门的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3665A true CN102443665A (zh) 2012-05-09
CN102443665B CN102443665B (zh) 2014-01-29

Family

ID=46006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95908.3A Active CN102443665B (zh) 2011-12-02 2011-12-02 一种用于检修门的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4366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54913A (zh) * 2022-05-19 2022-08-05 宝武集团鄂城钢铁有限公司 高炉中修冷却立管跳接的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92103A (en) * 1970-11-03 1972-09-19 Vsesoyuzny Nauchono I I Pi Och Device for evaporative cooling of metallurgical furnaces
DE2242524B1 (de) * 1972-08-30 1974-05-22 Ewald W. Dr.-Ing. 5905 Freudenberg Rohde Verdampfungskühlsystem für metallurgische Ofen, insbesondere Hochöfen
JPS5114801A (en) * 1974-07-24 1976-02-05 Vni Pi Ochistke T Gazov Yakinsetsubiniokeru hikanetsububunno johatsureikyakusochi
JPS5633410A (en) * 1979-08-25 1981-04-03 Maschf Augsburg Nuernberg Ag Cooling circuit for evaporating and cooling metallurgical furnace
JPS5867808A (ja) * 1981-10-19 1983-04-22 Nisshin Steel Co Ltd 溶鉱炉の炉体冷却方法
JPS60184609A (ja) * 1984-03-01 1985-09-20 Nippon Kokan Kk <Nkk> 高炉炉体冷却方法
JPH0873910A (ja) * 1994-09-02 1996-03-19 Nippon Steel Corp 高炉炉体の冷却方法
CN101693930A (zh) * 2009-10-16 2010-04-14 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软水高炉冷却壁用冷却水管连接网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92103A (en) * 1970-11-03 1972-09-19 Vsesoyuzny Nauchono I I Pi Och Device for evaporative cooling of metallurgical furnaces
DE2242524B1 (de) * 1972-08-30 1974-05-22 Ewald W. Dr.-Ing. 5905 Freudenberg Rohde Verdampfungskühlsystem für metallurgische Ofen, insbesondere Hochöfen
JPS5114801A (en) * 1974-07-24 1976-02-05 Vni Pi Ochistke T Gazov Yakinsetsubiniokeru hikanetsububunno johatsureikyakusochi
JPS5633410A (en) * 1979-08-25 1981-04-03 Maschf Augsburg Nuernberg Ag Cooling circuit for evaporating and cooling metallurgical furnace
JPS5867808A (ja) * 1981-10-19 1983-04-22 Nisshin Steel Co Ltd 溶鉱炉の炉体冷却方法
JPS60184609A (ja) * 1984-03-01 1985-09-20 Nippon Kokan Kk <Nkk> 高炉炉体冷却方法
JPH0873910A (ja) * 1994-09-02 1996-03-19 Nippon Steel Corp 高炉炉体の冷却方法
CN101693930A (zh) * 2009-10-16 2010-04-14 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软水高炉冷却壁用冷却水管连接网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付华等: "莱钢3~# 1080m~3高炉炉缸更换冷却壁实践", 《山东冶金》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54913A (zh) * 2022-05-19 2022-08-05 宝武集团鄂城钢铁有限公司 高炉中修冷却立管跳接的方法
CN114854913B (zh) * 2022-05-19 2023-06-27 宝武集团鄂城钢铁有限公司 高炉中修冷却立管跳接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3665B (zh) 2014-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43665B (zh) 一种用于检修门的冷却壁连管连接方法
CN104089103B (zh) 一种衬有玻璃钢管的循环水管道的衬入玻璃钢管法
CN203925415U (zh) 地下气化炉出气输配系统
CN202417520U (zh) 隧道二衬施工泵送混凝土分流装置
CN107178094A (zh) 一种装配式防降管廊
CN104374213B (zh) 对固体热料进行换热的换热装置
CN206942247U (zh) 一种煤仓间转运站下沉式输煤系统
CN202692031U (zh) 一种冷灰器
CN207935594U (zh) 船舶水气两用多头转接装置
CN202465744U (zh) 高炉炉壁冷却的辅助装置
CN102914185B (zh) 一种污水或地表水用疏导型宽流道换热装置
CN105986049B (zh) 一种高炉冷却壁进出水管的h型连接管及其使用方法
CN206667289U (zh) 一种多排压力管后背支墩
CN202902935U (zh) 污水或地表水用疏导型单宽流道式换热装置
CN102494112B (zh) 大型立式减速机内置高压组合轴承供油管路结构
CN103939698A (zh) 高炉冲渣管弯头
CN205917291U (zh) 一种高炉冷却壁进出水管的h型连接管
CN101749689B (zh) 一种汽化冷却烟道
CN202265801U (zh) 一种碾压混凝土坝诱导缝接缝灌浆排气系统
CN206143844U (zh) 一种可检修不间断供排水系统
CN104928423B (zh) 一种高炉冷却壁查漏装置
CN104328236A (zh) 一种高炉装料情况下更换冷却设备的方法
CN212296340U (zh) 平台多井测试流程模块化作业系统
CN102914183B (zh) 污水或地表水用疏导型单宽流道式换热装置
CN102373744A (zh) 一种用于管道交叉的给排水管网中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