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38815A - 轮胎骨架建造方法和鼓 - Google Patents

轮胎骨架建造方法和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38815A
CN102438815A CN2010800212255A CN201080021225A CN102438815A CN 102438815 A CN102438815 A CN 102438815A CN 2010800212255 A CN2010800212255 A CN 2010800212255A CN 201080021225 A CN201080021225 A CN 201080021225A CN 102438815 A CN102438815 A CN 1024388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itudinal axis
pearl
drum
hinged rod
hi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2122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维斯卡多·巴尔多尼
弗拉维奥·鲍斯考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rangoni Meccanica SpA
Original Assignee
Marangoni Meccanica Sp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rangoni Meccanica SpA filed Critical Marangoni Meccanica SpA
Publication of CN1024388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88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8Building tyres
    • B29D30/20Building tyres by the flat-tyre method, i.e. building on cylindrical drums
    • B29D30/24Drums
    • B29D30/244Drums for manufacturing substantially cylindrical tyre components with cores or beads, e.g. carca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8Building tyres
    • B29D30/20Building tyres by the flat-tyre method, i.e. building on cylindrical drums
    • B29D30/32Fitting the bead-rings or bead-cores; Folding the textile layers around the rings or cores
    • B29D2030/3214Locking the beads on the drum; details of the drum in the bead locking areas, e.g. drum shoul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yre Mould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为建造一种轮胎骨架(2),围绕一建造鼓(1)形成一管状骨架主体(2),该建造鼓具有纵轴(3)和外表面(4),所述外表面(4)与所述纵轴(3)同轴,并至少部分由位于通过该纵轴(3)的平面的束的各平面内的一圈纵向铰接棒(21)限定;该建造鼓(1)将两个珠捆(28)锁定到管状骨架主体(2)上,并通过在铰接棒(21)的平面内移动铰接棒(21)和/或对它们变形而对所述管状骨架主体(2)进行环形加工。

Description

轮胎骨架建造方法和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骨架建造方法和鼓。
背景技术
轮胎骨架通常在第一级建造鼓上制成,该鼓包括两个同轴的半鼓,所述半鼓可通过驱动装置沿一共同的纵轴向相反方向移动。
每个半鼓包括通常由一圈扇区限定的可膨胀的珠承载器,所述扇区可相对于共同纵轴大致沿径向移动,通常由气动驱动装置驱动,来回于一膨胀位置,在一给定轴向位置沿该半鼓并沿在该建造鼓上的平空骨架径向向外夹住各珠捆。
每个半鼓还包括至少一个翻起装置,该装置通常由一囊所限定,该囊在空闲时在半鼓上平置,沿珠承载器轴向向外,并可膨胀以将该空骨架的一环形侧部分翻起并沿珠捆向外。
此翻起操作通常由在仍旧平的珠捆之间的骨架体的中央部分(在本例中,不需要半鼓)执行,或在通过互向移动两个半鼓而凸形该中央部分,并将压缩空气直接和/或利用囊的中间位置进给到环面中之后进行,所述囊在环面中膨胀以设法使该翻起囊的外轴向力平衡。
在第一例中,该翻起操作包括将该骨架体的纵向侧部分翻起180°,从而不可避免地在珠捆上施加有害的扭曲移动。
在第二例中,该翻起操作限制在基本无扭曲移动的大约90-100°的翻起,但要求更复杂的以内囊为特征的鼓,和/或密封以使骨架体的中央部分膨胀,并形成沿各珠捆轴向向内的环形肩。
与上文相联系,应该指出所讨论的骨架体仍然是未加工的,因此无法安全地承受平衡该翻起囊的推力并确保将该翻起纵向侧部分粘接到该骨架体的中央部分所需要的内压。
为避免不得不将压缩空气进给到该骨架体中以形成环形肩,建造鼓在例如US-3414446,US-3684621,US-2008/264570,EP-0459728,US-3833445,EP-0468580,和US-4149927中被推荐,其中包括位于珠承载器之间的不同类型的可变形笼,其径向向外膨胀以从内部机械地支撑该骨架的中央部分,并平衡该翻起囊的推力。
尽管解决了形成环形肩和机械地平衡该翻起囊的推力的问题,所描述类型的可变形笼严重地使通常设计很简单的鼓的中央部分复杂化,而通常复杂设计的鼓的端部分并未改变。换句话说,已知的上述类型的鼓很复杂,不可靠。
而且,当膨胀时,所描述类型已知鼓的笼产生两个单独的结构或一个轴向脆弱结构。换句话说,这种鼓不能保证轴向对称轮胎,而且不能用来制造相对较大的轮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轮胎骨架建造方法,其设计用来消除上述缺点。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如权利要求1,优选如直接或间接从属于权利要求1的下列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轮胎骨架建造方法。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权利9,优选如直接或间接从属于权利要求9的下列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轮胎骨架建造鼓。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一些非限定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建造鼓的优选实施例在第一操作结构的轴向截面;
图2-图4显示在图1中其他各操作结构中的细节的放大轴向截面;
图5显示图2-4中细节的为清楚而去除零件的透视图;
图6-8显示图1中各不同操作结构中的第一细节的放大图;
图9显示图1中第二细节的变化的透视爆炸图。
具骨架实施方式
图1-4中的1作为整体表示为形成轮胎(未示出)的骨架2的第一级建造鼓。
鼓1具有纵轴3,并包括大致圆柱形的与轴3同轴的作为整体由4表示的外表面;和与轴3同轴的管状中心轴5,其安装在已知的支撑(未示出)上,以在已知的驱动机构(未示出)控制下围绕轴3旋转。
鼓1该包括一盒体6,其固定在轴5的中央部分,并反过来包括固定在轴5上的内套7;与轴3和套7同轴的外管状体8;以及两个垂直于轴3的环形端壁9,它们分别与套7和管状体8的对应端相连以与套7和管状体8形成一圆柱形环形腔,该圆柱形环形腔通过平行于环形壁9的一中央环形部分11而沿轴向分成两个半腔10a和10b(图1)。
鼓1还包括两个半鼓12(在图2-5中仅显示一个),它们与轴3同轴,以轴向滑动的方式连接到轴5上,并位于盒体6的相对侧上。
在图2-5中更清楚地显示,每个半鼓12包括以轴向滑动方式与轴5固定的内套13;与轴3和套13同轴,并且与管状体8具有大致相同外直径的外管状体14;和外环形端壁15,其与套13和管状体14的面对盒体6的端部相连,以与套13和管状体14形成环形腔16。在套13内部具有一些径向附件17(在图1的示例中,径向附件17为2个,但也可为一个或多于两个),其每个通过轴5与各轴向狭槽18接合并在该狭槽18内横向滑动,以在轴5内支撑一由中央螺杆20的相应螺旋部分接合的内螺旋毂19,该中央螺杆20与轴3同轴,以旋转和轴向固定方式由已知装置(未示出)支撑,并连接到已知驱动机构以围绕轴3旋转。毂19具有与螺杆20的相应螺旋部分相反的螺旋,以使螺杆20沿一个方向的旋转以已知方式对应于该两个半鼓沿轴5的相对轴向移动。
鼓1的外表面4由一圈铰接纵向棒限定,各棒作为整体以21表示,与轴3等距离,位于通过轴3的平面的束的各平面内。
如图2-4中更清晰所示,各铰接棒21包括一中央部分22,该中央部分沿盒体6的管状体8径向向外,其平行于轴3,在盒体6外的各端部轴向突出,并与其他铰接棒21的中央部分22共同限定外表面4的圆柱形中央部分23。每个铰接棒还包括两个端部分24,其每个位于相关半鼓12的外管状体14的径向外部,在相关半鼓12的外侧的一端朝盒体6轴向突出,并与其他铰接棒21的相应端部分24限定一环形珠承载器25,其外表面限定外表面4的端部分26,并具有环形鞍27,环形鞍27与轴3同轴,用于容纳并夹紧定位骨架2的相关珠捆28。
每个铰接棒21还包括两个中间部分,每个中间部分由用于将相关端部分24铰接到中央部分22的相关端部的连接棒29所限定。每个连接棒29与其他铰接棒21的对应连接棒29共同限定外表面4的一相关中间部分30。
在图6-8中更清楚地显示,每个连接棒29具有一轴向外端,其通过铰链31与相关铰接棒21的相关端部分24的中间点相连,该轴向外端具有一垂直于相关铰接棒21的平面的轴,并在相关端部分24上限定一从铰链31朝盒体6突出的齿32,该齿32与相关连接棒29的内边缘配合(图6)以在其围绕铰链31的轴朝轴5摇摆时阻止连接棒29超过一延伸的水平位置。每个连接棒29还具有一轴向内端,该轴向内端通过带有垂直于相关铰接棒21的平面的轴的铰链33与相关铰接棒21的中央部分22的相关端部相连,并具有一凹部,该凹部容纳中央部分22的相关端,并具有垂直于连接棒29的边缘34,其与中央部分22的内边缘相配合以防止连接棒29在其围绕铰链33的轴朝轴5摇摆时超过一升起的垂直位置。
换句话说,各铰接棒21的两个连接棒29的摇摆通过齿32和边缘34限制在该延伸水平位置与该升起垂直位置之间的大致90°的角度内,其中在该延伸水平位置,该两个连接棒29相互同轴并与相关铰接棒21的其余部分同轴,在该升起垂直位置,该两个连接棒29相互平行并与轴3和相关铰接棒21的其余部分垂直。
参见图2-4,每个半鼓12的环形腔16以滑动方式容纳一环形活塞35,其面对盒体6的表面36为截锥形,其顶点面对盒体6,其轴与轴3一致。表面36与一些从动杆37配合,各从动杆37从各端部分24朝轴3延伸,与相关铰接棒21共面,延伸滑动通过一对应狭槽38,狭槽38穿过相关半鼓12的外管状体14而形成,并在其内端具有一蹄,该蹄以滑动方式与相应槽39相接合(图5),该槽39沿表面36的母线延伸并与相关铰接棒21共面。
换句话说,每个狭槽38与相应的槽39配合,以在相关铰接棒21的平面中引导相关的从动杆37,并使从动杆37始终在关于轴3的一径向位置保持。其结果是,活塞35通过未示出的已知驱动装置从图1的位置朝向彼此的移动,使端部分24径向向外平移,从而使珠承载器25膨胀,并在使用中将珠捆28夹紧定位(图2-4)。
各铰接棒21的中央部分22具有一各自的从动板40,该从动板与相关铰接棒21共面,经过穿过盒体6的外管状体8并平行于轴3而形成的狭槽41而穿入盒体6中,通过以滑动方式由中央部分11接合的中央狭槽42分为两部分,并通过两个平行的斜边缘(43a,43b)侧向限定为梯形形式(图1)。边缘43a延伸到半腔10a内,并与一沿与轴3共轴并安装为沿半腔10a滑动的截锥形环形活塞44的母线形成的槽(未示出并类似于槽39)接合;边缘43b延伸到半腔10b内,并与一沿与轴3共轴并安装为沿半腔10b滑动的截锥形环形活塞45的母线形成的槽(未示出并类似于槽39)接合(图1)。
换句话说,每个狭槽41与在活塞44和45中的对应槽(未示出)相配合,以在相关铰接棒21的平面内引导相关从动板40,并使从动板40始终保持在相对于轴3的径向位置。其结果是,活塞44和45的移动,通过未示出的已知驱动装置,沿相同方向在图1中向右进行,导致中央部分22向外移动,从而使外表面4的中央部分23膨胀。就此,应当指出,上述移动纯粹是平移,因为从动板40由中央隔离部11接合,阻止中央部分22的任何轴向移动。
为使外表面4的中央部分23连续,不管其半径如何,铰接棒21的中央部分22作为整体用弹性套46覆盖。
如图1所示,每个半鼓12是完整的,管状附件47与轴3同轴,并安装到相关外管状体14的轴向外端。管状附件47具有圆柱形的外表面48,当铰接棒21在延伸的图1结构中时,外表面48具有与外表面4大致相同的直径,因此大于相关管状体14的外直径,并与珠承载器25限定在相关外管状体14附近的环形槽49。
如图1-3中所示,每个半鼓12配备有环形密封囊50,和环形翻起囊51。
更具体地,囊50具有一第一环形蹄,其插入形成在相关珠承载器25中的槽内,接近鞍27的轴向外端;以及一第二环形蹄,其插入形成在相关外管状体14中的槽内,接近外管状体14的轴向外端,在相关环形槽49内。当铰接棒21在延伸的图1位置时,囊50在相关槽49内折叠。
囊51是一受控的差异膨胀囊,并具有一环形内蹄,该内蹄插入形成在相关珠承载器25中的槽内,接近鞍27的轴向内端;以及一环形外蹄,其插入形成在相关管状附件47中的槽内,接近外表面48的轴向外端。换句话说,囊51位于相关囊50径向外侧,当空闲时(图1),平置于相关鞍27的表面上,并位于相关管状附件47的外表面48上。
囊51通过申请人的2008年10月16日公开的专利申请WO 2008/122852而获得公知,在此引用,其完全公开,因此不作细节描述。更具体地,在附图中显示的实施例大致对应于专利申请WO 2008/122852中参照图1-5所描述的实施例,并包括一相关刚性外部分52,该外部分连接到所述外蹄,从该外蹄变形为一锥形,当空闲时,平置于该相关附件的外表面48上;以及一相关弹性内部分53,该内部分介于部分52和内蹄之间,并在空闲时折叠到部分52上。
囊51当以已知未示出方式使用压缩空气注入而膨胀时的变形方式详细记载在专利申请WO 2008/122852中。
鼓1的操作将参照图1-4而进行描述。
关于铰接棒21在以下描述中:
-术语“延伸结构”意欲表示大致直的结构,其中中央部分22、端部分24和每个铰接棒21的连接棒29大致沿一平行于轴3的直线相互对正;
-术语“初始延伸结构”意欲表示一结构(图1),其中中央部分22、端部分24和各铰接棒21的连接棒29沿平行于轴3并从轴3的一最小距离的一直线相互对正,以使鼓1在套46具有基本等于管状附件47的外半径的最小外半径R1;
-术语“膨胀延伸结构”意欲表示铰接棒21的一结构(图2),其中中央部分22、端部分24和各铰接棒21的连接棒29沿平行于轴3并与轴3有这样一最小距离的一直线相互对正,以使鼓1具有大于R1的外半径R2;和
-术语“最终膨胀结构”意欲表示铰接棒21的一结构(图3和4),其中各铰接棒21弯成大致Ω形,以使鼓1在套46具有大于R2的外半径R3。
首先,鼓1设置为图1中显示的初始结构,其中半鼓12被从盒体6抽回最大距离,以使铰接棒21保持在该延伸位置,活塞35位于该抽回位置以使铰接棒21保持在初始延伸结构中。
鼓1,仍然在此初始结构中,其中其外表面是圆柱形的,具有沿其整个长度大致恒定的半径,围绕轴3旋转,同时,连续的管状层被置于鼓1的外表面上,以形成大致圆柱形的管状体2的主体,其外直径小于珠捆28的内直径。该圆柱形的管状体2的主体形成在鼓1上,使得该骨架的两个环形侧部分54沿对应鞍27轴向向外突出,并置于对应囊51上。骨架2于是完成,关于其组成部分,通过组装珠捆28,其每个沿轴向移动至对应鞍27上的位置中。
在此点(图2),在不移动半鼓12的情况下,活塞35被驱动以从该抽回移动到大致接触相关环形端壁15的向前位置;同时,活塞44和45被移动(在图2中向右)至一中间位置。更准确地,仅活塞44被驱动,活塞45被动地模仿活塞44的移动。
这些移动的结果是,铰接棒21在它们的各自平面中,通过从动棒37和从动板40被转到所述膨胀延伸结构,鼓1进行所谓的珠锁操作,即将珠捆28锁到骨架2的主体上。在鼓1的例中,此操作不仅通过膨胀珠承载器25执行,而且通过同样膨胀鼓1的所有零件和珠承载器25之间的骨架2的主体来实现。
在鼓1的情况中,此操作还包括将囊50大致延伸到相关从动杆37的轴向外表面上。
在这点(图3),在活塞35在向前位置固定的情况下,活塞44和45被进一步移动(图3中向右)至最终位置,中央螺杆20同时被驱动以将半鼓12朝向彼此移动至大致接触盒体6的向前位置。
这些移动的结果是,各铰接棒21的中央部分22进一步通过相关从动板40向外平移到其平面中,而端部分24在锁定珠捆28的位置保持径向固定,并朝向彼此轴向移动,以使各连接棒29从平行于轴3的初始位置向外旋转,至一关于轴3的最终径向位置。换句话说,上述移动的结果是,每个铰接棒21移动到其最终膨胀结构中,该鼓进行一环形操作,其中,鼓1,利用连接棒29,恰从各鞍27向内形成两个环形肩55,骨架2采取一膨胀结构,其中骨架2包括通过一接触相关环形肩55并将中央部分56连接到相关环形侧部分54上的内环形法兰57而被限制在各端部的一桶形中央部分56。
在这点(图4),压缩空气注入由相关囊50,51和相关管状附件47限定的各环形腔中,以使囊51的部分53逐渐膨胀,之后使囊51的部分52逐渐锥形膨胀,相关环形侧部分54关于相关珠捆28向外翻起到相关环形法兰57上,如专利申请WO 2008/122852中所详细描述的那样,通过沿相关环形肩55逐渐滚转部分53,并大致将相关环形侧部分54“滚转”到相关环形法兰57上。
如果,如在所示例子中,各囊51的部分53相对于环形肩55、部分53过大,到达相关环形法兰57的外边缘,朝向彼此轴向跳过边缘,还滚过中央部分56的各轴端部分。为形成骨架2,如在例中所示那样,在特别高翻起的情况下,以任何高于环形肩55的比率,囊51的跳过还提供将环形侧部分54的端部滚到中央部分56的外表面上。
通过相反地执行上述操作,利用中央螺杆20和活塞45,铰接棒21恢复到初始延伸结构,形成的骨架2从鼓1轴向卸载。
关于上述说明,应当指出:
-具有一外表面,该外表面在任何结构中保持刚性,鼓1提供为非常准确地形成骨架2的主体;
-在鼓1上,环形操作完全是机械的,无压缩空气被注入骨架2,这意味着该鼓设计简单(无需密封件或密封支撑件),该操作更准确地进行,无由于未加工的骨架经历内压而造成的缺点;
-除了以特别高的翻起形成骨架2之外,在环形操作期间形成环形肩55还防止珠捆28在翻起操作期间受到扭曲运动,该扭曲运动是在完成的轮胎(未示出)的珠区域中内失灵和存在缺陷的主要原因。
图9的变形涉及铰接棒21的中央部分22、板40和套46的一具体实施例,使得可调整两个珠承载器25之间的距离。
如图9中所示,各铰接棒21的中央部分22分为两个同轴的部分22a和22b,它们平行于轴3,通过相关板40分离,在面对轴3的侧面,通过互相对正并与轴3平行的各内边缘58限定,并在朝外一侧,通过平行于各内边缘58的各外边缘59限定。板40由平行于轴3的边缘60限定在边缘60的顶部,并从其中央部分径向向外突出一大致与相关中央狭槽42对正的附件61,并具有大致等于各内边缘58与相关外边缘59之间距离的高度。各部分22a,22b沿其外边缘59具有一凹部62,接近面对其他部分22b,22a的端部;并且,类似地,附件61具有一中央凹部63,类似于凹部62,在其自由端。
板40跨着边缘60整体地安装有鞘64,该鞘为U形,其凹面面对轴3,由板40的径向外部分部分地接合,并与边缘60在内部限定一通过暴露附件61的中央窗66分为通道65a和65b的通道。通道65a和65b沿边缘60对正,并以滑动方式由相关铰接棒21的中央部分22的部分22a的部分和部分22b的部分分别接合,所述部分22a和22b的部分通过它们的接触边缘60的内边缘58定位。
各铰接棒21的中央部分22还包括桥型连接构件67,该构件由大致矩形的板限定,该板的宽度大致等于附件61的高度,其长度选自一给定数量的长度。该连接构件板配备有沿垂直于该板并从该板突出的三个间距相等的销。该三个销中的一个,表示为68,位于沿连接构件67的中途,并横向接合凹部63以将连接构件67纵向固定到相关板40上;而其他两个销,显示为69,位于销68的相对侧,彼此的距离与相关连接构件67的长度成比例,将相应凹部62横向接合以将部分22a和22b纵向固定到板40上,彼此的距离与销69之间的距离成比例。
连接构件67通过固化被整体固定到套46的内表面上,并被套46固定就位在相关窗66内。
换句话说,具有一给定数量的套46,每个具有各自的连接构件67,并且各连接构件67的长度互相不同,可通过选择合适的套46,以建立在两个珠承载器25之间的一给定距离,从而制造长度适合于骨架2尺寸的鼓1。

Claims (18)

1.一种建造轮胎骨架(2)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建造鼓(1),该建造鼓(1)具有纵轴(3)、两个珠承载器(25)和外表面(4),所述承载器和外表面与所述纵轴(3)同轴;该两个珠承载器(25)和该外表面的至少部分由位于通过该纵轴(3)的平面的束的各平面内的一圈纵向铰接棒(21)限定;
-围绕该圈铰接棒(21)形成一管状骨架主体(2),其定位为使得该骨架主体(2)的两个环形侧部分(54)延伸超过由该圈铰接棒(21)支撑的各翻起装置(51);
-将两个珠捆(28)固定到该管状骨架主体(2)上,每个珠捆(28)位于该圈铰接棒(21)附近,在相关的珠承载器(25)处并从各所述环形侧部分(54)轴向向内;以及
-通过该两个珠承载器(25)将珠捆(28)锁定到该管状骨架主体(2)上,并通过在铰接棒(21)的平面内移动铰接棒(21)和/或对它们变形而对所述管状骨架主体(2)进行环形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铰接棒(21)包括一中央第一部分(22);位于该第一部分(22)相对端的两个端部第二部分(24);和两个位于该第一部分(22)的相对端部并将所述第二部分(24)铰接到所述第一部分(22)上的中间第三部分(29);每个珠捆(28)在各所述第二部分(24)附近固定,其限定一各自的所述珠承载器(2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所述管状骨架主体(2)的步骤和固定到珠捆(28)上的步骤在将各铰接棒(21)设置为一大致直的延伸结构之后,并在将全部铰接棒(21)定位为平行于该纵轴(3)并与该纵轴(3)具有相同距离(R1)之后进行。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珠捆(28)通过沿径向膨胀该圈铰接棒(21)而被锁定到所述管状骨架主体(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圈铰接棒(21)被沿径向膨胀,各铰接棒(21)在一大致直的延伸结构中,并平行于该纵轴(3),通过在各铰接棒(21)的平面内将各铰接棒(21)平移以移动该铰接棒(21)从离所述纵轴(3)的一第一距离(R1)至一大于该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R2)。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将该管状骨架主体(2)进行环形加工通过在各铰接棒(21)的平面内将各铰接棒(21)从一大致平的第一结构变形为大致Ω形的第二结构而进行,其中该第一结构是平行于纵轴(3)的延伸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方法,其中各铰接棒(21)在其平面内通过以下步骤从所述第一结构变形为所述第二结构:
-从所述纵轴(3)平移所述第一部分(22);同时,
-朝向彼此沿轴向移动所述第二部分(24),以将该第三部分(29)移动到大致径向位置中,其中该第三位置(29)沿所述鼓(1)并连同该另一铰接棒(21)的第三部分(29)限定两个环形肩(55),每个肩都邻近该相关珠承载器(25)并从其轴向向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操作该翻起装置(51)以将该骨架主体(2)的两个环形侧部分(54)围绕各珠捆(28)翻起并抵靠各环形肩(55)的步骤。
9.一种用于轮胎骨架(2)的建造鼓,该鼓(1)具有纵轴(3)、与所述纵轴(3)同轴的外表面(4),和两个珠承载器(2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圈纵向铰接棒(21),所述纵向铰接棒(21)位于通过纵轴(3)的平面的束的各平面内,并限定两个珠承载器(25)和所述外表面(4)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沿所述纵轴(3)并在该圈铰接棒(21)相对端的翻起装置(51);用于将所述铰接棒(21)在它们的平面内移动和/或变形的驱动装置(20,12,35,44,4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鼓,其中每个铰接棒(21)包括一中央第一部分(22);位于该第一部分(22)相对端部的两个端部第二部分(24);和两个位于该第一部分(22)的相对端部并将该第二部分(24)铰接到该第一部分(22)的中间第三部分(29);所有铰接棒(21)的第一部分(22)作为整体限定该外表面(4)的一中央部分(23);所有铰接棒(21)的第二部分(24)作为整体限定所述两个珠承载器(25)。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鼓,其中每个第一部分(22)安装为在其平面内平行于其自身并平行于该纵轴(3)平移;每个第二部分(24)安装为在其平面内平行于其自身并平行于该纵轴(3)平移,同时在其平面内,沿平行于所述纵轴(3)的方向移动;每个第三部分(29)为一连接棒(29),用于将相关第二部分(24)铰接到所述相关第一部分(22)的相关端部;该第一部分(22)安装为沿它们各自的平面,沿关于所述纵轴(3)的各径向方向平移;该第二部分(24)安装为沿轴向移动,同时沿它们各自的平面,沿关于所述纵轴(3)的各径向方向平移;所述珠承载器(25)中的每个与各所述翻起装置(51)相联系。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鼓,还包括第一和第二从动装置(40,37),所述第一和第二从动装置由所述第一部分(22)并分别由所述铰接棒(21)的第二部分(24)的每个所承载;第一和第二径向推力装置(44,35)分别连接到第一从动装置(40)和第二从动装置(37),以分别在第一部分(22)和第二部分(24)的平面内并关于所述纵轴(3)径向平移第一部分(22)和第二部分(24)。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鼓,其中所述第一径向推力装置(44)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纵轴(3)共轴并可沿所述轴(3)移动的第一活塞(44);该第一活塞(44)具有以滑动方式连接到所述第一从动装置(40)的圆锥形外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鼓,其中该第二径向推力装置(35)包括两个第二活塞(35),所述第二活塞(35)与所述纵轴(3)同轴并可沿该纵轴(3)以相反方向移动;每个所述第二活塞(35)具有以滑动方式连接到相关第二从动装置(37)的一圆锥形外表面(36),其顶点面对另一第二活塞(35)。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鼓,还包括一与所述纵轴(3)同轴的中央轴(5);以及两个与所述纵轴(3)同轴,并固定到所述中央轴(5)上以沿所述中央轴(5)以相反方向滑动的环形半鼓(12);每个半鼓(12)可沿所述纵轴(3)移动,带有各自的一圈第二部分(24),以滑动方式容纳各自的第二活塞(35),并具有引导装置(38)与所述相关第二从动装置(37)相联系以关于所述纵轴(3)沿各自径向方向引导该相关第二从动装置(37)。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鼓,还包括中央环形体(6),该中央环形体(6)与所述中央轴(5)同轴,并在一固定位置在该两半鼓(12)之间安装到该中央轴(5)的中央部分;所述中央环形体(6)以滑动方式容纳所述第一活塞(44),并具有引导装置(41)与所述第一从动装置(40)相联系,以关于所述纵轴(3)沿各自的径向方向引导所述第一从动装置(40)。
17.根据权利要求10-1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鼓,其中所述两个珠承载器(25)以一可调节的距离分隔开。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鼓,其中每个第一部分(22)包括两个零件(22a,22b),它们相互对正,每个均连接到相应的所述第三部分(29)上;和一可拆除地连接所述两个零件(22a,22b)上的中间构件(67);该中间构件选自一些不同长度的中间构件(67)。
CN2010800212255A 2009-03-13 2010-03-12 轮胎骨架建造方法和鼓 Pending CN10243881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TO2009A000191 2009-03-13
IT000191A ITTO20090191A1 (it) 2009-03-13 2009-03-13 Metodo e tamburo di formatura per carcasse di pneumatici
PCT/IB2010/000527 WO2010103393A1 (en) 2009-03-13 2010-03-12 Tire carcass building method and dru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38815A true CN102438815A (zh) 2012-05-02

Family

ID=41059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212255A Pending CN102438815A (zh) 2009-03-13 2010-03-12 轮胎骨架建造方法和鼓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764924B2 (zh)
EP (1) EP2406064A1 (zh)
JP (1) JP2012520188A (zh)
CN (1) CN102438815A (zh)
BR (1) BRPI1006407A2 (zh)
IT (2) ITTO20090191A1 (zh)
WO (1) WO201010339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16934A (zh) * 2013-08-29 2015-03-18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成型轮胎的方法
CN104416935A (zh) * 2013-08-29 2015-03-18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轮胎成型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001837A1 (de) * 2011-04-06 2012-10-11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s Fahrzeugreifens
US20140048213A1 (en) * 2012-08-15 2014-02-20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Sleeveless tire building drum with interchangeable width elements
FR3018219B1 (fr) * 2014-03-07 2016-04-15 Michelin & Cie Tambour d'assemblage pour la fabrication de pneumatiques
JP6332368B2 (ja) * 2016-09-06 2018-05-30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の成形方法および装置
NL2021843B1 (en) * 2018-10-19 2020-05-13 Vmi Holland Bv Tire building drum and method for tire building
CN113650332B (zh) * 2021-08-03 2023-05-23 揭阳市天阳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更换反包胶囊的机械助推反包胶囊鼓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62062A (en) * 1969-06-03 1971-02-09 Nat Standard Co Tire building drum having a radially movable intermediate assembly
US3684621A (en) * 1970-06-18 1972-08-15 Nat Standard Co Tire building drum
US3767509A (en) * 1971-02-15 1973-10-23 G Gazuit Drum for making radial tire carcasses
US4290472A (en) * 1978-09-21 1981-09-22 National-Standard Company Tire building apparatus
CN1668453A (zh) * 2002-09-12 2005-09-14 米其林技术公司 轮胎的制造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14446A (en) * 1965-10-22 1968-12-03 Nat Standard Co Methods for building pneumatic tires
US3645818A (en) * 1968-12-02 1972-02-29 Nat Standard Co Tire building method
US3833445A (en) * 1972-01-14 1974-09-03 Nat Standard Co Tire building apparatus for building tires
US4149927A (en) * 1978-03-24 1979-04-17 The General Tire & Rubber Company Tire building apparatus with improved drum shoulder
JPH0429835A (ja) * 1990-05-28 1992-01-31 Bridgestone Corp タイヤ成型ドラム
NL9001645A (nl) * 1990-07-19 1992-02-17 Vmi Epe Holland Mechanisme voor het steunen en vastleggen van de hielen bij het bouwen van luchtbanden.
JPH07100954A (ja) * 1993-10-06 1995-04-18 Bridgestone Corp 生ケースの芯出し方法
NL1026334C2 (nl) * 2004-06-04 2005-12-06 Vmi Epe Holland Bandentrommelsamenstel met opslagmechanisme voor het bouwen van een ongevulcaniseerde band.
ITTO20070240A1 (it) 2007-04-04 2008-10-05 Marangoni Meccanica Metodo e tamburo per la formatura di una carcassa di pneumatico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62062A (en) * 1969-06-03 1971-02-09 Nat Standard Co Tire building drum having a radially movable intermediate assembly
US3684621A (en) * 1970-06-18 1972-08-15 Nat Standard Co Tire building drum
US3767509A (en) * 1971-02-15 1973-10-23 G Gazuit Drum for making radial tire carcasses
US4290472A (en) * 1978-09-21 1981-09-22 National-Standard Company Tire building apparatus
CN1668453A (zh) * 2002-09-12 2005-09-14 米其林技术公司 轮胎的制造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16934A (zh) * 2013-08-29 2015-03-18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成型轮胎的方法
CN104416935A (zh) * 2013-08-29 2015-03-18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轮胎成型鼓
CN104416934B (zh) * 2013-08-29 2017-10-13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成型轮胎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764924B2 (en) 2014-07-01
WO2010103393A8 (en) 2010-12-23
ITTO20090755A1 (it) 2010-09-14
WO2010103393A1 (en) 2010-09-16
ITTO20090191A1 (it) 2010-09-14
EP2406064A1 (en) 2012-01-18
US20120111480A1 (en) 2012-05-10
BRPI1006407A2 (pt) 2016-02-10
JP2012520188A (ja) 2012-09-06
IT1396397B1 (it) 2012-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8815A (zh) 轮胎骨架建造方法和鼓
KR850001423B1 (ko) 래디얼타이어 제조방법 및 장치
EP1509387B1 (en) Tyre building drum with turn-up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green tyres
US7036600B2 (en) Technique for deploying expandables
CN103429420A (zh) 用于制造用于车轮的充气轮胎的方法和设备
CN106662133B (zh) 膨胀销
US20120318460A1 (en) Drum
KR101440897B1 (ko) 차륜용 타이어를 제조하는 공정 및 장치
EP2463086A1 (en) Tire support apparatus
CN102049871B (zh) 生轮胎成型装置以及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
NL8601975A (nl) Werkwijze en inrichting voor de vervaardiging van een luchtband.
US10946602B2 (en) Drum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an adapter for mounting a tire on a wheel rim
CN204896900U (zh) 用于缠绕带状材料的卷筒装置
JP6638081B2 (ja) タイヤビルディングドラム及びタイヤビルディングドラムを動作させるための方法
CN107856333B (zh) 轮胎成型鼓
CN106604813B (zh) 用于构建用于车辆车轮的轮胎的设备和工艺
CN102092141A (zh) 生胎形成方法以及生胎形成装置
JP6564398B2 (ja) タイヤを製造するためのプロセス及び装置
CN104903085B (zh) 用于制造用于车轮的轮胎的方法和设备
CN111572076A (zh) 一种空气弹簧成型方法
US10259182B2 (en) Method for making a vehicle tire
EP1412169B1 (en) Carcass shaping method and drum for manufacturing a tyre for vehicle wheels
CN100436114C (zh) 用于制造车轮轮胎的成型方法和转鼓
EP3511157B9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lding pneumatic tire
SU1375118A3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 покрышек пневматических шин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