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28303A - 阀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28303A
CN102428303A CN2010800219108A CN201080021910A CN102428303A CN 102428303 A CN102428303 A CN 102428303A CN 2010800219108 A CN2010800219108 A CN 2010800219108A CN 201080021910 A CN201080021910 A CN 201080021910A CN 102428303 A CN102428303 A CN 1024283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r sleeve
seal element
valve
backstop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2191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28303B (zh
Inventor
J.普费策尔
T.科特拉斯基
J.布劳恩
A.希尔斯
A.舍内曼
J.施密德
S.马福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bert Bosch GmbH
Original Assignee
Robert Bosch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bert Bosch GmbH filed Critical Robert Bosch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24283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283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283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283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16K1/34Cutting-off parts, e.g. valve members, seats
    • F16K1/46Attachment of sealing rings
    • F16K1/465Attachment of sealing rings to the valve sea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 F16K31/0644One-way valve
    • F16K31/0655Lift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alve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体积流的阀(1),该阀(1)具有阀壳体(6),所述阀壳体(6)则具有第一连接开口(3),其中在所述第一连接开口(3)上布置了用于闭合机构(26)的密封元件(36),其中所述密封元件(36)通过间隔套(31)朝止挡(16)张紧,其中所述密封元件(36)形状配合连接地和/或材料配合连接地固定在所述间隔套(31)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体积流的阀,该阀具有阀壳体,所述阀壳体则拥有连接开口,其中在所述连接开口上布置了用于闭合机构的密封元件,其中所述密封元件通过间隔套朝止挡张紧。
背景技术
机动车的冷却回路通常包括有待冷却的热源,比如内燃机,所述热源借助于冷却剂通过自由的或者强制的对流来冷却。热源上面的温差依赖于热量输入和冷却剂的体积流的大小。为了一方面防止内燃机过热并且另一方面利用内燃机的废热比如用于对机动车的乘客车厢进行加热,在内燃机中循环泵送冷却剂,所述冷却剂吸收来自燃烧过程的过剩的热量并且以所期望的程度将其排出。通过布置在冷却器支路中的冷却器或者辐射器来将冷却剂的过剩的热量排放给环境。加热换热器使通过其流动的空气变热,用于对乘客车厢进行加热。冷却剂流在内燃机的冷却或者说加热回路的不同的支路上的分布一般通过阀来控制。
为此使用能够以电气方式触发的阀。这些阀拥有非对称地布置的入口和出口以及类似于圆筒的阀壳体内腔,在所述阀壳体内腔中密封锥以能够移动的方式作为闭合机构支承在升降杆上并且只要所述阀关闭就朝密封元件挤压。所述密封元件布置在所述入口上并且借助于间隔套通过连接板朝阀壳体中的止挡张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得到改进的阀。
该任务通过一种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得到解决。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得到说明。
按本发明已经发现,通过以下方式可以避免通过间隔套来非对称地张紧所述密封元件的情况,即所述密封元件形状配合连接和/或材料配合连接地固定在所述间隔套上。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用于张紧间隔套的力流沿着所述密封元件导向。因为所述密封元件形状配合连接和/或材料配合连接地固定在所述间隔套上,所以对称地将所述密封元件张紧,使得所述闭合机构的密封锥可靠地中断穿过所述阀的体积流。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间隔套具有轴向的端面,该轴向的端面部分地被所述密封元件所覆盖并且朝向止挡。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所述密封元件安全且可靠地固定在所述间隔套与止挡之间,用于使所述止挡上的间隔套相对于阀壳体得到密封。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间隔套在朝向所述止挡的轴向的端面上具有径向环绕的凹槽,其中所述密封元件啮合到所述凹槽中。这样做的优点是,所述密封元件在其第一密封面上在未安装的状态中安全且可靠地固定在所述间隔套的轴向的端面上,使得所述密封元件的密封面在安装在阀壳体中的过程中不会在所述间隔套上滑动。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间隔套的轴向的端面上布置了环形面。该环形面在此相对于所述轴向端面具有凸肩并且所述密封元件夹紧在所述止挡与所述间隔套的环形面之间。这样做的优点是,张紧力不象通常一样通过所述密封元件导向所述止挡,而是所述间隔套支撑在所述止挡上并且就这样能够不依赖于所述间隔套的预应力来调节作用于所述密封元件的预应力。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元件至少在第三圆周表面上具有第一空隙,其中所述间隔套在与所述密封元件的第三圆周表面对置的情况下在第二圆周表面上具有第一隆起,所述第一隆起啮合到所述密封元件的第一空隙中。这样做的优点是,防止密封元件相对于间隔套进行径向扭转。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间隔套在里面的第二圆周表面上具有径向环绕的第二隆起。所述密封元件在分配给所述间隔套的外面的第三圆周表面的至少一个上具有径向环绕的第二空隙,其中所述第二隆起啮合到所述间隔套的第二空隙中。这样做的优点是,防止所述密封元件相对于所述间隔套进行轴向移动。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元件在分配给所述止挡的密封面上具有径向环绕的凸耳状的区域。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所述凸耳状地径向环绕的区域在张紧力下整齐且可靠地抵靠在所述止挡上。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间隔套在所述环形面的区域中具有凸耳状径向环绕的第三隆起,该第三隆起朝向所述密封元件并且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密封元件的凸耳状径向环绕的区域延伸。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所述密封元件可靠密封地抵靠在所述阀壳体的止挡上并且能够局部不独立地调节所述密封元件上的预应力。
但是,所述任务也通过一种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阀得到解决。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得到说明。
按照本发明已经发现,通过以下方式可以避免通过间隔套来不对称地张紧所述密封元件的情况,即所述间隔套具有多个优选均匀地布置在所述圆周表面上的开口。
通过这种方式,在使所述间隔套变热时将所述间隔套的热变形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将所述密封元件均匀地张紧在所述阀壳体的止挡上并且所述闭合元件的密封锥可靠地中断体积流。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间隔套具有上面的和下面的区域,其中上面的区域与下面的区域通过多根连接片相连接,其中所述连接片径向向外拱起。这样做的优点是,所述阀壳体中的间隔套能够通过所述向外拱起的连接片在径向上定心在所述阀壳体中。
不过,所述任务也通过一种按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阀得到解决。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得到说明。
按照本发明已经发现,在变热时通过以下方式可以避免通过间隔套来不对称地压紧密封元件的情况,即所述间隔套在圆周表面上在至少一个区域中具有至少一个所定义的压紧面,所述压紧面抵靠在所述阀壳体的内壁上并且构造用于将来自密封元件的朝所述连接开口的止挡张紧的状态的力通过所述压紧面导入到所述套阀中并且朝所述止挡将所述间隔套预张紧。
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所述密封元件以均匀且旋转对称地分布的方式以相同的预应力朝所述止挡张紧,其中通过经由所述压紧面来导入预应力这种方式所述间隔套构造得比较紧凑并且降低了用于阀壳体的结构空间需求。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间隔套连同密封元件以双组分注塑法来制造,其中间隔套和密封元件具有两种不同的材料。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容易且可靠地制造所述间隔套及密封元件。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解释。其中附图示出如下:
图1是按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阀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图2和图3是按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阀的间隔套的示意性的3D图;
图4是按第二种实施方式的阀的间隔套及密封元件的沿其纵轴线的空间的半剖面;
图5是按图4的阀的间隔套和密封元件的空间的分解图;并且
图6是按第三种实施方式的阀的剖视图的截取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按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阀1的示意性的剖视图。所述阀1在此具有阀壳体6,该阀壳体6围成阀壳体内腔,其中所述阀壳体6中的阀壳体内腔在下侧面上具有第一连接开口3并且在右侧上在所述阀壳体6的侧面上具有第二连接开口2。所述阀壳体6在所述第一连接开口3上具有环形面状的止挡16,环形的第一密封元件4抵靠在所述止挡16上。所述阀壳体内腔构造为类似于空心圆筒的结构并且在所述阀壳体6的整个高度的范围上延伸。在所述第一密封元件4的上方,第一间隔套5抵靠在所述第一密封元件4上。在所述阀壳体6的上侧面上布置了具有密封轴套7的连接板8,其中所述密封轴套7夹紧在连接板8与阀壳体6之间并且所述阀壳体6仅仅将所述密封轴套7的下侧面的一个部分区域覆盖。所述连接板8借助于螺栓22固定在所述阀壳体6上。所述密封轴套7以其下侧面在另一个部分区域上安放在所述间隔套5的上侧面上。销钉9的穿过密封轴套7的套管通过密封轴套27得到密封。
所述第一间隔套5构造为空心圆筒形并且具有上面的和下面的区域,其中所述上面的和下面的区域通过多根连接片17相连接。所述连接片17构造为梁状。所述连接片17在未安装的状态中径向向外拱起并且在安装的状态中抵靠在所述阀壳体6的内表面上。所述第一间隔套5的下面的区域具有轴向的第一端面18,该第一端面18支撑在所述第一密封元件4的上侧面上。
所述密封元件4构造为环形并且在朝向所述止挡16的轴向的端面上具有第一密封面19。在关闭的阀位置中,密封锥11抵靠在第二密封面25上。闭合机构26的这个密封锥11借助于销钉9固定在升降杆10上,所述升降杆10在所述第一间隔套5的纵轴线上穿过所述阀壳体6,其中所述升降杆10在上侧面上穿过所述连接板8从所述阀壳体6中伸出来并且穿过磁轭12。所述磁轭12以其下侧面安放在所述连接板8上并且在上侧面上具有圆锥状的区域,其中在当中的位置中所述升降杆10穿过所述磁轭12。在所述升降杆10的上面的区域中,电枢13在圆周侧固定在所述升降杆10上。该电枢13在此包围着所述升降杆10并且其下侧面上具有锥形的区域,该锥形的区域在其轮廓方面基本上相当于所述磁轭12的圆锥状的区域的轮廓。所述电枢13的另一个区域构造为空心圆筒形并且在部分区域中在径向上被挡环(Rückschlussring)14所包围。
所述电枢13具有多个未示出的绕组,所述绕组在通电的状态中形成电磁场。所述挡环14在电枢13中导引着该电枢13的电磁场。所述磁场在电枢13与磁轭12之间实现电磁吸引力的形成,所述吸引力实现所述电枢13并且由此实现整根升降杆10的朝磁轭12的方向的移动。如果降低电枢13与磁轭12之间的吸引力或者说加载在电枢13的绕组上的电压,那么所述升降杆10就被弹簧20拉回。通过所加载的电压的变化,来如此调节所述电枢13的锥形的接触面与所述磁轭12的锥状的接触面之间的间距,使得体积流能够通过所述阀来控制。通过所述闭合机构26的朝磁轭12的方向的移动,同样使所述密封锥11移到所述密封元件4上。如果所述密封锥11以其锥形的圆周表面抵靠在所述第一密封元件4的接触面上,那就通过所述阀中断体积流。
所述第一密封元件4通过第一间隔套5、密封轴套7和连接板8朝所述止挡16张紧,以便所述密封面在所述第一密封元件4上可靠地进行密封,但是也用于对制造公差进行补偿。如果所述阀1通过流过所述阀壳体6的冷却剂变热,那么所述间隔套5就通过其旋转对称的构造均匀地沿着其纵轴线膨胀,使得所述第一密封元件4附加于原始张紧力(Ausgangsverspannung)被对称地张紧。所述冷却剂的体积流通过所述设置在密封锥11的下侧面上的第一连接开口2流入到所述阀壳体6中并且在其体积流方面通过所述密封元件4与密封锥11之间的缝隙来控制。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元件5的对称的设计结构,所述间隔套在通过所述冷却剂变热时不会倾向于进行非对称的长度变化,从而均匀地将所述第一密封元件张紧。由此所述密封锥在阀变热时也可以可靠地控制并且中断冷却剂流。冷却剂在密封锥11与第一密封元件5之间的缝隙后面继续在所述第一间隔套5的内部流动,并且在侧面通过多个设置在所述第一间隔套5的圆周表面中的开口15离开所述第一间隔套5并且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开口2从所述阀壳体6中流出来。通过所述开口15的优选旋转对称的均匀的布置,在安装时不必使第一间隔套5径向定向,其中所述开口15的横截面优选相同。所述第一间隔套5相当于在图2和图3中示出的未安装的间隔套。所述连接片17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为梁状,用于容易地以注塑法来制造所述第一间隔套5,但是也用于可靠地传递来自所述第一间隔套5的张紧状态的力。
图2和图3分别示出了按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阀1的第一间隔套5的示意性的3D图。在此,图2示出了处于安装的状态中的所述第一间隔套5,相反图3则示出了处于未安装的状态中的所述第一间隔套5。所述第一间隔套5具有上面的区域21和下面的区域24,这两个区域借助于连接片17彼此相连接。所述连接片17通过多个设置在所述连接片17之间的开口15而中断。所述连接片17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构造为梁状,用于容易地以注塑法来制造所述第一间隔套5,其中通过所加入的开口15来相对于按现有技术的间隔套降低所需要的材料体积。通过所述梁状的连接片17,所述开口15具有基本上矩形的横截面。不过,作为替代方案,所述开口15也可以具有其它的横截面,比如椭圆形、圆形或者多面体形的横截面。
如在图3中示出的一样,在未安装的状态中所述第一间隔套5具有向外拱起的连接片17。这样做的优点是,所述第一间隔套5通过所述向外拱起的连接片17的外表面自主地定心在所述阀壳体内腔中。通过所述连接片17的沿圆周的均匀的分布,所述开口15也均匀地分布在圆周表面25中,从而不必使所述开口15相对于所述连接开口进行定向。这样做的结果是,在使所述第一间隔套5变热时所述第一间隔套5的轴向的端面沿轴向方向均匀地移动。此外,所述第一间隔套5的纵轴线相对于按现有技术的间隔套在该间隔套5变热时不容易进行倾翻。
图4示出了按第二种实施方式的阀的第二间隔套31及第二密封元件36的半剖面。所述第二间隔套31与所述第二密封元件36进行了形状配合连接和/或材料配合连接,并且在图1所示的阀中可以取代在那里示出的间隔套和在那里示出的密封元件来使用。所述第二间隔套31和第二密封元件36构造为空心圆筒形,其中其纵轴线放在彼此上面。所述第二间隔套31在左侧在第一圆周表面30中具有开口45。
比如在与所述开口45对置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圆周表面30上布置了具有矩形的横截面的定心筋条34。所述定心筋条34的轴向的端面在上侧面上构造为矩形并且在下侧面上设有斜面42。所述定心筋条34在此从所述第二间隔套31的第一圆周表面30中伸出来并且构造用于啮合到所述阀壳体中的相对应的凹槽中。所述开口45的定向通过所述定向筋条34得到保证,所述定心筋条34啮合到所述阀壳体中的相对应的凹槽中并且就这样确定所述间隔套31的开口45的径向定向。所述斜面42在安装间隔套31时方便将所述定心筋条34插入到所述阀壳体中的凹槽中。
所述第二间隔套31的下面的轴向的第二端面32至少部分地被所述第二密封元件36所覆盖。所述轴向的第二端面32在此具有径向环绕的凹槽33,所述第二密封元件36啮合到所述凹槽33中。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所述第二密封元件36在安装在图1所示的阀的阀壳体中时不会从所述轴向的第二端面32上滑脱,用于就这样保证所述第二密封元件36可靠地抵靠在所述连接开口上的在图1中示出的止挡上。所述轴向的第二端面32在安装的状态中抵靠在所述阀壳体的止挡上,其中在所述轴向的端面32中布置了环形面47,该环形面47由所述间隔套31的里面的第二圆周表面49限定并且在径向上在所述轴向的第二端面32中延伸。所述环形面47相对于所述轴向的端面32具有凸肩,使得所述第二密封元件36在安装的状态中夹紧在所述环形面47与所述阀壳体的止挡之间,其中所述预应力通过所述第二密封元件36的相对于抵靠在止挡上的轴向的第二端面32的轴向的过盈量来确定。
所述第二间隔套31在其第二圆周表面49上具有径向环绕的第二隆起37,其中所述第二密封元件36在分配给所述第二间隔套31的第三圆周表面50的至少一个上具有径向环绕的第二空隙48。所述第二隆起37在此啮合到所述密封元件36的第二空隙38中。通过这种方式来防止所述第二密封元件36相对于所述第二间隔套31进行轴向移动。为了使所述第二密封元件36整齐地抵靠在止挡上,所述第二密封元件36在分配给所述止挡的密封面上具有径向环绕的凸耳状的区域38,该区域38在未安装的状态中伸出超过所述第二间隔套31的轴向的第二端面32。在安装的状态中,所述凸耳状的区域38在止挡上如此有弹性地变形,使得所述轴向的端面32与凸耳状的区域38安放在所述止挡上。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密封元件36在未安装的状态中超出所述第二间隔套31的轴向的端面32大约0.3到0.7mm。所述第二间隔套31在所述环形面47中具有径向环绕的第三隆起39,该第三隆起39朝向所述第二密封元件36并且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密封元件36的凸耳状径向环绕的区域38延伸。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所述凸耳状的区域38通过所述第三隆起39最佳地压紧在止挡上。
图5示出了按图4的阀的第二间隔套31和第二密封元件36的3D分解图。所述第二间隔套31在里面的第二圆周表面49上具有第一隆起41,其中所述第二密封元件36对置地在第三圆周表面50上具有所述第一空隙40,所述第二间隔套31的第一隆起41啮合到所述第一空隙40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防止所述第二密封元件36相对于所述第二间隔套31进行径向扭转。此外,所述第一空隙40和第一隆起41的构造能够实现所述第二密封元件36的在第二间隔套31上的扩大的支承面,从而在以双组分注塑法制造所述第二间隔套31和第二密封元件36时所述密封元件36相对于间隔套31具有扩大的固定面。
所述第二间隔套31在其外面的第一圆周表面30上具有压紧面43,所述压紧面43以多个数目均匀地沿圆周分布在所述第一圆周表面30的下面的区域中。所述压紧面43具有矩形的横截面,其中所述外表面伸出超过所述第一圆周表面30。所述压紧面43在安装的状态中抵靠在所述阀壳体的内壁上,并且构造用于将来自于所述第二密封元件36的朝阀壳体中的止挡张紧的状态的力通过所述压紧面43导入到所述阀壳体中并且/或者使所述第二间隔套31与所述第二密封元件36一起定心在所述阀壳体中。为此,所述压紧面43在所述压紧面43的部分区域中相对于所述阀壳体的内直径具有过盈量。通过这种方式,所述第二密封元件36可以预张紧在止挡上,其中所述预应力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所述压紧面43导入到所述阀壳体中。所述第二间隔套31和第二密封元件36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以双组分注塑法来制造,其中所述第二间隔套31和第二密封元件36具有两种不同的拥有不同的硬度及材料特性的材料。
所述第二间隔套31及第二密封元件36的在图4和图5中示出的实施方式能够独立地调节作用于所述第二密封元件36上的压紧力。作用于所述第二密封元件36上的压紧力由此不依赖于处于张紧链中的构件比如第二间隔套31、第二密封元件36、密封轴套及连接板的热的膨胀特性。各个构件的制造公差的补偿通过所提到的构件的弹性变形来进行。作用于所述第二密封元件36上的预应力通过所述第二密封元件36的相对于轴向的第二端面32的过盈量来确定。
图6示出了按第三种实施方式的阀的剖视图的截取部分。在此,所述阀具有第三间隔套51,在该第三间隔套51上以形状配合连接的方式固定了在图4和5中示出的第二密封元件36。所述第三间隔套51布置在所述阀的第一连接开口3上。所述第三间隔套51在此具有压紧面43,所述压紧面43如此构成,使得其将全部的来自于所述第三密封元件51的张紧状态的力通过所述压紧面43导入到所述阀壳体6中。优选在此可以将比从所述第二压紧元件36的张紧状态中产生的力高的力通过所述压紧面43导入到所述阀壳体6中,用于就这样将所述第二密封元件36的可能导致更高的张紧力的制造公差同样导入到所述阀壳体6中。
所述第三间隔套51在此相对于在图4和5中示出的第二间隔套31被缩短并且没有侧面的开口45。所述第三间隔套51在其构造方式方面相当于所述空心圆筒的第二间隔套31,其中所述第三间隔套51的结构缩减到下面的具有压紧面43的部分区域。所述第三间隔套51在该实施方式中不仅可以与所述第二密封元件36一起构造为单构件的结构而且可以构造为多构件结构,其中所述张紧力仅仅通过所述压紧面43导入到所述阀壳体6中。所述第二密封元件36的实施方式在此相当于在图4和5中示出的第二密封元件36。为此,所述第三间隔套51在所述密封元件36的区域中具有和在图4和5中示出的第二间隔套31相同的空隙和隆起。为了中断体积流并且为了避免所述间隔套51与阀壳体6之间的泄漏电流,所述第二密封元件36以凸耳状的区域38抵靠在环形面状的止挡16上。所述第二密封元件36的张紧程度不仅能够通过所述第三间隔套51的相对于止挡16的间距而且能够通过所述第三间隔套51的环形表面47的相对于轴向的第二端面32的间距来调节。通过所述张紧力的径向支撑,相对现有技术来中断公差链,使得所述第二密封元件36在所述阀变热时没有额外地被张紧并且就这样闭合机构26以密封锥11可靠地抵靠在所述密封元件的第二密封面36上并且可以通过所述阀来中断冷却剂的体积流。此外,所述第三间隔套51的结构比较紧凑,从而也降低了阀中的结构空间需求。

Claims (15)

1. 用于控制体积流的阀(1),具有阀壳体(6),所述阀壳体(6)则拥有第一连接开口(3),其中在所述第一连接开口(3)上布置了用于闭合机构(26)的密封元件(36),其中所述密封元件(36)通过间隔套(31)朝止挡(16)张紧,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元件(36)形状配合连接地和/或材料配合连接地固定在所述间隔套(31)上。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1),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套(31)具有朝向所述止挡(16)的轴向的端面(32),其中所述轴向的端面(32)部分地被所述密封元件(36)所覆盖。
3. 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阀(1),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套(31)在朝向止挡(16)的轴向的端面(32)上具有径向环绕的凹槽(33),其中所述密封元件(36)啮合到所述凹槽(33)中。
4. 按权利要求2或3中任一项所述的阀(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向的端面(32)中布置了环形面(47),其中所述环形面(47)相对于所述轴向的端面(32)具有凸肩,并且所述密封元件(36)夹紧在所述止挡(16)与所述间隔套(31)的环形面(47)之间。
5. 按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阀(1),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元件(36)至少在第三圆周表面(50)上具有第一空隙(40),并且所述间隔套(31)在与所述密封元件(36)的第三圆周表面(50)对置的情况下在第二圆周表面(49)上具有第一隆起(41),所述第一隆起(41)啮合到所述密封元件(36)的第一空隙(40)中,用于防止所述密封元件(36)相对于所述间隔套(31)进行径向扭转。
6. 按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阀(1),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套(31)在里面的第二圆周表面(49)上具有径向环绕的第二隆起(37),并且所述密封元件(36)在分配给所述间隔套(31)的外面的第二圆周表面(49)的至少一个上具有径向环绕的第二空隙(48),其中所述第二隆起(37)啮合到所述密封元件(36)的第二空隙(48)中,用于防止所述密封元件(36)相对于所述间隔套(31)进行轴向移动。
7. 按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阀(1),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元件(36)在朝向所述止挡的密封面上具有径向环绕的凸耳状的区域(38)。
8. 按权利要求4到7中任一项所述的阀(1),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套(31)在所述环形面(47)的区域中具有径向环绕的第三隆起(39),该第三隆起(39)朝向所述密封元件(36)并且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密封元件(36)的凸耳状径向环绕的区域伸展。
9. 用于控制体积流的阀(1),具有阀壳体(6),该阀壳体(6)则具有用于体积流的第一连接开口(3),其中在所述第一连接开口(3)上布置了密封元件(36)并且所述第一连接开口(3)能够借助于闭合机构(26)通过抵靠到所述密封元件(4)上这种方式来封闭,其中所述密封元件(4)通过空心圆筒形的间隔套(5)朝止挡(16)张紧并且所述间隔套(5)在圆周表面(25)上具有用于体积流的第二连接开口(15),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套(5)具有多个优选均匀地布置在所述圆周表面(25)上的开口(15)。
10. 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置在间隔套(5)的圆周表面(25)上的开口(15)具有基本上相同的横截面。
11. 按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套(5)具有上面的和下面的区域(21、24),其中上面的区域(21)与下面的区域(24)通过多根连接片(17、23)相连接。
12. 按权利要求9到11中任一项所述的阀(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17、23)构造为梁状。
13. 按权利要求9到12中任一项所述的阀(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17、23)径向向外拱起,用于使所述间隔套(5)在径向上定心。
14. 用于控制体积流的阀(1),具有阀壳体(6),该阀壳体(6)则具有第一连接开口(3),其中在所述第一连接开口(3)上布置了用于闭合机构(26)的密封元件(36),其中所述密封元件(4;36)通过空心圆筒形的间隔套(51)朝止挡(16)张紧,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套(51)在圆周表面(49)上在至少一个区域中具有至少一个所定义的压紧面(43),所述压紧面(43)抵靠在所述阀壳体(6)的内壁上并且构造用于将来自所述密封元件(4;36)的朝所述第一连接开口(3)的止挡(16)的张紧状态的力通过所述压紧面(43)导入到所述阀壳体(6)中并且将所述间隔套(51)朝所述止挡(16)预张紧。
15. 按权利要求1到14所述的阀(1),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套(5;31;51)连同密封元件(4;36)以双组分注塑法来制造,其中所述间隔套(5:31;51)和所述密封元件(4;36)具有两种不同的材料。
CN201080021910.8A 2009-05-19 2010-04-15 Active CN1024283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9003227.4 2009-05-19
DE200910003227 DE102009003227A1 (de) 2009-05-19 2009-05-19 Ventil
PCT/EP2010/054931 WO2010133406A1 (de) 2009-05-19 2010-04-15 Venti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28303A true CN102428303A (zh) 2012-04-25
CN102428303B CN102428303B (zh) 2014-05-14

Family

ID=42357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21910.8A Active CN102428303B (zh) 2009-05-19 2010-04-15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433039B1 (zh)
CN (1) CN102428303B (zh)
DE (1) DE102009003227A1 (zh)
WO (1) WO201013340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88887A (zh) * 2015-02-12 2016-08-24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具有经改善的密封特性的气阀
CN106321869A (zh) * 2016-08-29 2017-01-11 张玉莲 密封环的安装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5200072A1 (de) * 2015-01-07 2016-07-07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Ventilsitzträger
DE102015207619A1 (de) * 2015-04-27 2016-10-27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Regelventil zur Regelung eines Fluidflusses
US10612657B2 (en) 2015-09-14 2020-04-07 Caterpillar Inc. Space plate with seal for joint assembly
DE102019130714A1 (de) * 2019-11-14 2021-05-20 Pierburg Gmbh Regel- oder Schaltventil für einen Kühlmittelkreislauf eines Kraftfahrzeugs
US11339688B2 (en) 2020-01-29 2022-05-24 Borgwarner, Inc. Variable camshaft timing valve assembly
CN117242414A (zh) 2021-03-09 2023-12-15 斯瓦戈洛克公司 提升件和阀座筒式阀子组件
EP4305500A1 (en) 2021-03-09 2024-01-17 Swagelok Company Poppet and seat cartridge valve subassembly
US20220340276A1 (en) * 2021-04-27 2022-10-27 Joseph Harris Drone Umbrella Devic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33000A1 (de) * 1969-06-28 1971-01-07 Mercier Jacques H Ventil
CN85107442A (zh) * 1985-10-07 1987-04-15 塞雷格公司 一种便于快速维修的带有可拆卸阀座的球阀
DE3636739A1 (de) * 1985-11-05 1987-05-14 Mowid Anstalt Ventil
US6095186A (en) * 1998-06-05 2000-08-01 Arca Regler Gmbh Plural valve seating arrange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64904A (en) * 1976-04-30 1977-12-27 Price Pfister Brass Mfg. Co. Washerless cartridge valve for faucets
FR2570790B1 (fr) * 1984-09-26 1987-03-20 Sereg Soc Robinet a soupape a siege demontable et a maintenance rapid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33000A1 (de) * 1969-06-28 1971-01-07 Mercier Jacques H Ventil
CN85107442A (zh) * 1985-10-07 1987-04-15 塞雷格公司 一种便于快速维修的带有可拆卸阀座的球阀
DE3636739A1 (de) * 1985-11-05 1987-05-14 Mowid Anstalt Ventil
US6095186A (en) * 1998-06-05 2000-08-01 Arca Regler Gmbh Plural valve seating arrangement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88887A (zh) * 2015-02-12 2016-08-24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具有经改善的密封特性的气阀
CN106321869A (zh) * 2016-08-29 2017-01-11 张玉莲 密封环的安装结构
CN106321869B (zh) * 2016-08-29 2019-08-06 张玉莲 密封环的安装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133406A1 (de) 2010-11-25
CN102428303B (zh) 2014-05-14
EP2433039A1 (de) 2012-03-28
DE102009003227A1 (de) 2010-11-25
EP2433039B1 (de) 2015-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28303B (zh)
CN106068540B (zh) 电磁阀以及安全相关的气动系统
KR101213917B1 (ko) 제어식 투웨이 밸브
KR101913982B1 (ko) 내연기관의 컴프레서를 위한 오버런 에어 재순환 밸브
CA2309103C (en) Elastically deformable nozzle for injection molding
JP4564087B2 (ja) 内燃機関のための気体燃料噴射装置
KR20040034340A (ko) 연료 분사 밸브
WO2016035595A1 (ja) ソレノイドバルブ
CN101769204A (zh) 关于工业机械的燃料输送系统的方法、装置和/或系统
CN100385107C (zh) 用于内燃机的燃料喷射装置的燃料配量单元
US9695735B2 (en) Thermostat valve with coolant stoppage function
CN105736308A (zh) 可变容量压缩机用控制阀
KR20110030326A (ko) 오일 필터 모듈
CN102686463A (zh) 电磁阀
CN107109973A (zh) 用于凸轮轴调节设备的中央阀
US10969031B2 (en) Movable valve core and electromagnetic valve comprising the same
DE102012214624A1 (de) Polrohr für eine Aktoreinrichtung
JPH0637946B2 (ja) 電 磁 弁
KR102211974B1 (ko) 연료 분사기
US11225003B2 (en) Hot runner system
CN107476899B (zh) 用于吹入气体的可电磁操纵的阀
CN105143658A (zh) 具有改进的打开和关闭特性的电磁阀
DE102012214620A1 (de) Polrohr für eine Aktoreinrichtung
WO2013060202A1 (en) Thermoregulator
RU2654802C1 (ru) Клапа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вкладыш для клапан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