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27082A - 电激发光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电激发光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27082A
CN102427082A CN2011103432234A CN201110343223A CN102427082A CN 102427082 A CN102427082 A CN 102427082A CN 2011103432234 A CN2011103432234 A CN 2011103432234A CN 201110343223 A CN201110343223 A CN 201110343223A CN 102427082 A CN102427082 A CN 1024270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lectro
emitting
layer
exciting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4322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27082B (zh
Inventor
张志榜
谢信弘
庄景桑
林裕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27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270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270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270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激发光显示器,其包含一第一显示装置、一第二显示装置,以及一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第一显示装置包含一第一发光元件及一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二显示装置包含一第二发光元件及一第二薄膜晶体管。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设置于第一显示装置与第二显示装置之间,且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具有一透光状态与一不透光状态。

Description

电激发光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激发光显示器,特别是关于一种双面电激发光显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电子产品的演进,市场对平面显示面板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的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已渐渐无法满足人们对于视角、速度、对比、亮度等的要求。因此,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Organic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Panel)遂被业界研发出来,以期取代传统的液晶显示器。搭配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的使用,主动式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具有广视角、反应速度快、高对比、高效率自发光性、高亮度、低驱动电压、全彩化等诸多优点,符合下一代平面显示器的需求。
由于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具有上述的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在移动电话、数字相机、个人数字助理、笔记型电脑、游戏机等消费性电子产品。随着电子产品的显示功能从单面显示朝双面显示进步,如何让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也能双面显示,亦是当前工业设计的课题与挑战。
请参考图1。图1为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的像素区(pixel)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100包括:下基板102、薄膜晶体管(TFT)108、第一保护层110、第二保护层116、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124、上基板126,以及封胶128。有机发光二极管124的阳极(Anode)114的材料为一呈透明状且具有导电特性的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而阴极(Cathode)122则由一层薄的银(Ag)组成。由于铟锡氧化物与薄的银均具有透光特性,因此可达成双面发光的效果。不过银同时会将自有机发光二极管124的发光层120所发出的光部分反射至另一面,导致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100在正面(上侧)的亮度比反面(下侧)还低的情况发生。
请再参考图2A与图2B。图2A为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于进行双面透明化显示时正面(上侧)所呈现影像的示意图,图2B为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于进行双面透明化显示时反面(下侧)所呈现影像的示意图。如图2A与图2B所示,由于双面透明化显示的缘故,也会造成正面(上侧)与反面(下侧)影像相反,而造成了应用上的限制。因此,正反两面亮度不同与影像相反的问题,是亟需被克服与改善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激发光显示器,以解决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在进行双面显示时正反两面亮度不同与影像相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激发光显示器,包含:一第一显示装置;一第二显示装置;以及一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其中第一显示装置包含一第一发光元件及一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二显示装置包含一第二发光元件及一第二薄膜晶体管。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设置于第一显示装置与第二显示装置之间,且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具有一透光状态与一不透光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在双面显示时,可由使用者选择出现相同画面或不同画面,解决了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在进行双面显示时的正反两面影像相反的问题。此外,在本发明的电激发光显示器中,利用内部元件相对位置的调整以及材料的选择,或者将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调整为不透光状态,可避免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在进行双面显示时的正反两面亮度不同问题。同时,通过控制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不论是透明化显示或非透明化显示,皆可轻易达成。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的一像素区的示意图;
图2A为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在进行双面透明化显示时正面所呈现影像的示意图;
图2B为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在进行双面透明化显示时反面所呈现影像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的第一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的第二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6A至图6F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在不同显示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的另一实施示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9A至图9C为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在不同显示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的另一实施示例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  102下基板
108薄膜晶体管          110第一保护层
114阳极                116第二保护层
120发光层              122阴极
124有机发光二极管      126上基板
128封胶                200电激发光显示器
200’电激发光显示器    202下基板
204驱动元件区          206透光区
208第一薄膜晶体管      210第一保护层
212开口                214导电层
216第二保护层          218开口
220发光层              222电极层
224第一发光元件        226上基板
228封胶                230第一显示装置
302下基板              304驱动元件区
306透光区              308第二薄膜晶体管
310第一保护层          312开口
314导电层              316第二保护层
318开口                320发光层
322电极层              324第二发光元件
326上基板              328封胶
330第二显示装置        428封胶
430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  440液晶层
450控制单元            460信号单元
470第一信号单元        480第二信号单元
500电激发光显示器
500’电激发光显示器    502下基板
504驱动元件区          506透光区
508第一薄膜晶体管      510第一保护层
512开口                514导电层
516第二保护层          518开口
520发光层              522电极层
524第一发光元件        526上基板
528封胶                530第一显示装置
602下基板              604驱动元件区
606透光区              608第二薄膜晶体管
610第一保护层          612开口
614导电层              616第二保护层
618开口                620发光层
622电极层              624第二发光元件
626上基板              628封胶
630第二显示装置        728封胶
730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  740液晶层
750控制单元            760信号单元
770第一信号单元        780第二信号单元
L1第一影像             L2第二影像
410第一偏光片          420第二偏光片
431第一电极    432第二电极
710第一偏光片  720第二偏光片
731第一电极    732第二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熟悉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下文特列举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构成内容及所欲达成的功效。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的第一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下基板202(例如可挠式基板、玻璃基板或石英基板)具有驱动元件区204与透光区206。第一薄膜晶体管208位于下基板202的驱动元件区204之中,其中第一薄膜晶体管208可为非晶硅薄膜晶体管、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或高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等各式晶体管。第一保护层210位于下基板202的驱动元件区204与透光区206内,且第一保护层210具有开口212曝露出第一薄膜晶体管208的漏极(Drain electrode)(图未示)。在部分第一保护层210上有导电层214,且导电层214通过开口212与第一薄膜晶体管208的漏极电性连接,而导电层214可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发光元件224(例如第一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之用。第二保护层216位于第一保护层210与导电层214上,且第二保护层216具有开口218位于驱动元件区204的至少部分第二保护层216中。在导电层214与第二保护层216上依序有发光层220与电极层222,其中发光层220可视所欲显示的像素颜色不同而选用不同的发光材质(例如红光、绿光、蓝光或白光发光材质),而电极层222可作为第一发光元件224的阴极之用。将上基板226(例如玻璃上盖)与下基板202利用封胶228封合,即构成第一显示装置230。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的第二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可利用与用来制作第一显示装置230的掩模设计相对称的掩模(亦即镜像对应的掩模)来制作第二显示装置330。第二显示装置330包括:下基板302(具有驱动元件区304与透光区306)、第二薄膜晶体管308、第一保护层310、开口312、导电层314(通过开口312与第二薄膜晶体管308电性连接)、第二保护层316、开口318(位于驱动元件区304的至少部分第二保护层316中)、发光层320与电极层322(位于导电层314与第二保护层316之上)、上基板326以及封胶328,其中上述的导电层314、发光层320与电极层322构成第二发光元件324。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第一显示装置230的驱动元件区204与透光区206分别与第二显示装置330的驱动元件区304与透光区306相对应。另外,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430,设置于第一显示装置230与第二显示装置330之间,且第一显示装置230的下基板202与第二显示装置330的下基板302以封胶428封合,即构成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200。在本实施例中,导电层214可作为第一发光元件224(例如第一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之用,而导电层314可作为第二发光元件324(例如第二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之用。同理,电极层222可作为第一发光元件224的阴极之用,而电极层322可作为第二发光元件324的阴极之用。
本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200可包含控制单元450,且控制单元450电性连接至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430。控制单元450可以是电源开关或感应开关,用以控制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430。此外,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430可包含电致调制装置例如液晶装置,液晶装置包含液晶层440、第一电极431与第二电极432,且第一电极431与第二电极432分别位于液晶层440的两侧。电激发光显示器200可包含第一偏光片410与第二偏光片420,其中第一电极431设置于液晶层440与第一偏光片410之间,且第二电极432设置于液晶层440与第二偏光片42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偏光片410可以置于第一电极431与第一显示装置230的下基板202之间,且第二偏光片420可以置于第二电极432与第二显示装置330的下基板302之间,但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第一偏光片410亦可置于第一发光元件224的阴极(电极层222)与第一显示装置230的上基板226之间,或置于第一显示装置230的上基板226外侧,或任何其他适当之位置。同理,第二偏光片420可以置于第二发光元件324的阴极(电极层322)与第二显示装置330的上基板326之间,或置于第二显示装置330的上基板326外侧,或任何其他适当的位置。另外,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430并不限定为电致调变装置,而也可包含光致调变装置、机械式开关或其它可控制光穿透的装置。本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200可包含信号单元460,且信号单元460电性连接至第一显示装置230及第二显示装置330,用以提供驱动信号给第一显示装置230及第二显示装置330。
为了改善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于进行双面显示时的正反两面亮度不同与影像相反的问题,以图5为例,本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200的第一发光元件224置于第一薄膜晶体管208的上方并互相重叠,第二发光元件324置于第二薄膜晶体管308的上方并互相重叠,且导电层(阳极)214,314由传统的透明导电材料,例如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铝锌(AZO)或上述组合,改为较厚的金属材料(不透光),例如铝(Al)、银(Ag)或上述组合,但不以此为限,而电极层(阴极)222,322则为较薄的金属材料(透光),例如铝(Al)、银(Ag)或上述组合,但不以此为限。换言之,导电层(阳极)214,314包含反射导电层,而电极层(阴极)222,322包含透明电极层,使发光层220,320射向导电层(阳极)214,314的光反射至另一面,并大部分穿透电极层(阴极)222,322,如此便可避免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于进行双面显示时的正反两面亮度不同问题,并且仍可维持整个显示器的穿透度。此外,因为两面对称式的设计,在双面显示时,可由使用者选择出现相同画面或不同画面,解决了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在进行双面显示时的正反两面影像相反的问题。
请参考图6A至图6F。图6A至图6F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在不同显示状态下的示意图。若欲透明化显示,可将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430调整为透光状态,如图6A至图6C所示。精确地说,若欲进行正面单面发光透明化显示,则可利用第一显示装置230提供第一影像L1,并将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430调整为透光状态(如图6A所示);若欲进行反面单面发光透明化显示,则可利用第二显示装置330提供第二影像L2,并将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430调整为透光状态(如图6B所示);若欲进行双面发光透明化显示,则可同时利用第一显示装置230与第二显示装置330分别提供第一影像L1与第二影像L2,并将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430调整为透光状态(如图6C所示)。另外,若不需透明化显示,则将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430调整为不透光状态,如图6D至图6F所示。精确地说,若欲进行正面单面发光非透明化显示,则可利用第一显示装置230提供第一影像L1,并将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430调整为不透光状态(如图6D所示);若欲进行反面单面发光非透明化显示,则可利用第二显示装置330提供第二影像L2,并将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430调整为不透光状态(如图6E所示);若欲进行双面发光非透明化显示,则可同时利用第一显示装置230与第二显示装置330分别提供第一影像L1与第二影像L2,并将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430调整为不透光状态(如图6F所示)。因此,透过控制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430,不论是透明化显示(单面发光透明化显示、双面发光透明化显示、双面不发光)或非透明化显示(单面显示、双面显示),皆可轻易达成。
本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200,可具有以下不同的实施示例,为了简化说明并易于比较,在下文的实施示例中,对于相同元件沿用相同的符号表示,并仅针对相异处进行详述。请参考图7。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的另一实施示例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示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200’包含第一信号单元470及第二信号单元480,第一信号单元470电性连接至第一显示装置230用以提供驱动信号给第一显示装置230,且第二信号单元480电性连接至第二显示装置330用以提供驱动信号给第二显示装置330。
由上述可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将第一发光元件224置于第一薄膜晶体管208的上方并互相重叠,第二发光元件324置于第二薄膜晶体管308的上方并互相重叠。电极层(阴极)222,322选用较薄的金属材料(例如铝、银或上述组合),导电层(阳极)214,314则改用较厚的金属材料(例如铝、银或上述组合)。换言之,导电层(阳极)214,314包含反射导电层,而电极层(阴极)222,322包含透明电极层,使发光层220,320射向导电层(阳极)214,314的光反射至另一面,且大部分穿透电极层(阴极)222,322。如此便可避免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于进行双面显示时的正反两面亮度不同问题,并且仍可维持整个显示器的穿透度。此外,因为两面对称式的设计,在双面显示时,可由使用者选择出现相同画面或不同画面,解决了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在进行双面显示时的正反两面影像相反的问题。同时,通过控制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430,不论是透明化显示(单面发光透明化显示、双面发光透明化显示、双面不发光)或非透明化显示(单面显示、双面显示),皆可轻易达成。
请参考图8。图8为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500包含第一显示装置530、第二显示装置630,以及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730设置于第一显示装置530与第二显示装置630之间。利用封胶728将第一显示装置530的下基板502,与第二显示装置630的下基板602封合。第一显示装置530包括:下基板502(具有驱动元件区504与透光区506)、第一薄膜晶体管508、第一保护层510、开口512、导电层514(通过开口512与第一薄膜晶体管508电性连接)、第二保护层516、开口518(位于透光区506的至少部分第二保护层516中)、发光层520与电极层522(位于导电层514与第二保护层516之上)、上基板526,以及封胶528,其中上述导电层514、发光层520与电极层522构成第一发光元件524。另外,第二显示装置630包括:下基板602(其上具有驱动元件区604与透光区606)、第二薄膜晶体管608、第一保护层610、开口612、导电层614(通过开口612与第二薄膜晶体管608电性连接)、第二保护层616、开口618(位于透光区606的至少部分第二保护层616中)、发光层620与一电极层622(位于导电层614与第二保护层616之上)、上基板626,以及封胶628,其中上述导电层614、发光层620与电极层622构成第二发光元件624。第一显示装置530的驱动元件区504与透光区506,分别与第二显示装置630的驱动元件区604与透光区606相对应。
本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500可包含控制单元750,且控制单元750电性连接至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730。控制单元750可以是电源开关或感应开关,用以控制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730。此外,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730可包含电致调制装置例如液晶装置,液晶装置包含液晶层740、第一电极731与第二电极732,且第一电极731与第二电极732分别位于液晶层740的两侧。电激发光显示器500可包含第一偏光片710与第二偏光片720,其中第一电极731设置于液晶层740与第一偏光片710之间,且第二电极732设置于液晶层740与第二偏光片72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偏光片710可以置于第一电极731与第一显示装置530的下基板502之间,且第二偏光片720可以置于第二电极732与第二显示装置630的下基板602之间,但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第一偏光片710亦可置于第一发光元件524的阴极(电极层522)与第一显示装置530的上基板526之间,或置于第一显示装置530的上基板526外侧,或任何其他适当的位置。同理,第二偏光片720可以置于第二发光元件624的阴极(电极层622)与第二显示装置630的上基板626之间,或置于第二显示装置630的上基板626外侧,或任何其他适当的位置。另外,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730并不限定为电致调制装置,而也可包含光致调制装置、机械式开关或其它可控制光穿透的装置。本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500可包含信号单元760,且信号单元760电性连接至第一显示装置530及第二显示装置630,用以提供驱动信号给第一显示装置530及第二显示装置630。
本实施例将第一发光元件524置于透光区506的上方,不与第一薄膜晶体管508互相重叠,而第二发光元件624置于透光区606的上方,不与第二薄膜晶体管608互相重叠。导电层(阳极)514,614使用透明导电材料,例如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铝锌(AZO)或上述组合,但不以此为限,电极层(阴极)522,622则选用较薄的金属材料,例如铝(Al)、银(Ag)或上述组合,但不以此为限。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导电层(阳极)514,614包含透明导电层,电极层(阴极)522,622包含透明电极层,阳极与阴极具有透光特性。此时若第一显示装置530与第二显示装置630不提供影像,且将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730调整为一透光状态,即可使电激发光显示器500呈现透明状态(双面不发光)。
请参考图9A至图9C。图9A至图9C为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在不同显示状态下的示意图。若不需透明化显示,则将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730调整为一不透光状态,如图9A至图9C所示。精确地说,若欲进行正面单面发光非透明化显示,则可利用第一显示装置530提供第一影像L1,并将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730调整为不透光状态(如图9A所示),此时第一影像L1会由电激发光显示器500的正面射出,但朝向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730前进的第一影像L1则会被阻挡;若欲进行反面单面发光非透明化显示,则可利用第二显示装置630提供第二影像L2,并将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730调整为不透光状态(如图9B所示),此时第二影像L2会由电激发光显示器500的反面射出,但朝向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730前进的第二影像L2则会被阻挡;若欲进行双面发光非透明化显示,则可同时利用第一显示装置530与第二显示装置630分别提供第一影像L1与第二影像L2,并将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730调整为不透光状态(如图9C所示),此时第一影像L1与第二影像L2会分别由电激发光显示器500的正面与反面射出,但朝向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730前进的第一影像L1与第二影像L2则会被阻挡。因此,本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500可避免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于进行双面显示时的正反两面亮度不同的问题。此外,因为两面对称式的设计,在双面显示时,可由使用者选择出现相同画面或不同画面,解决了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于进行双面显示时的正反两面影像相反的问题。因此,通过控制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730,不论是透明化显示(双面不发光)或非透明化显示(单面显示、双面显示),皆可轻易达成。
本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500,可具有以下不同的实施示例,为了简化说明并易于比较,在下文的实施示例中,对于相同元件沿用相同的符号表示,并仅针对相异处进行详述。请参考图10。图10为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的另一实施示例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示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500’包含第一信号单元770及第二信号单元780,第一信号单元770电性连接至第一显示装置530用以提供驱动信号给第一显示装置530,且第二信号单元780电性连接至第二显示装置630用以提供驱动信号给第二显示装置630。
由上述可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将第一发光元件524置于透光区506的上方,不与第一薄膜晶体管508互相重叠,而第二发光元件624置于透光区606之上方,不与第二薄膜晶体管608互相重叠。导电层(阳极)514,614使用透明导电材料,例如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铝锌(AZO)或上述组合,但不以此为限,电极层(阴极)522,622则选用较薄的金属材料,例如铝(Al)、银(Ag)或上述组合,但不以此为限。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导电层(阳极)514,614包含透明导电层,电极层(阴极)522,622包含透明电极层,阳极与阴极具有透光特性,此时若第一显示装置530与第二显示装置630不提供影像,且将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730调整为透光状态,即可呈现透明化显示(双面不发光)。若不需透明化显示,则将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730调整为不透光状态,可避免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于进行双面显示时的正反两面亮度不同问题。此外,因为两面对称式的设计,在双面显示时,可由使用者选择出现相同画面或不同画面,解决了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于进行双面显示时的正反两面影像相反的问题。因此,通过控制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730,不论是透明化显示(双面不发光)或非透明化显示(单面显示、双面显示),皆可轻易达成。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电激发光显示器为两面对称式的设计,在双面显示时,可由使用者选择出现相同画面或不同画面,解决了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在进行双面显示时的正反两面影像相反的问题。此外,在本发明的电激发光显示器中,利用内部元件相对位置的调整以及材料的选择,或者将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调整为不透光状态,可避免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在进行双面显示时的正反两面亮度不同问题。同时,通过控制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不论是透明化显示或非透明化显示,皆可轻易达成。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电激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显示装置,包含一第一发光元件及一第一薄膜晶体管;
一第二显示装置,包含一第二发光元件及一第二薄膜晶体管;以及
一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设置于该第一显示装置与该第二显示装置之间;
其中该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具有一透光状态与一不透光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另包含一控制单元,且该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至该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包含一液晶装置,且该液晶装置包含一第一电极、一第二电极以及位于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间的一液晶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另包含一第一偏光片与一第二偏光片,其中该第一电极设置于该液晶层与该第一偏光片之间,且该第二电极设置于该液晶层与该第二偏光片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发光元件与该第一薄膜晶体管相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发光元件包含一第一有机发光二极管,且该第一有机发光二极管包含一导电层、一发光层与一电极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导电层包括一反射导电层,且该电极层包括一透明电极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发光元件与该第一薄膜晶体管不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发光元件包含一第一有机发光二极管,且该第一有机发光二极管包含一导电层、一发光层与一电极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导电层包括一透明导电层,且该电极层包括一透明电极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发光元件与该第二薄膜晶体管相重叠。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发光元件包含一第二有机发光二极管,且该第二有机发光二极管包含一导电层、一发光层与一电极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导电层包括一反射导电层,且该电极层包括一透明电极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发光元件与该第二薄膜晶体管不重叠。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发光元件包含一第二有机发光二极管,且该第二有机发光二极管包含一导电层、一发光层与一电极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导电层包括一透明导电层,且该电极层包括一透明电极层。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另包含一信号单元,且该信号单元电性连接至该第一显示装置及该第二显示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另包含一第一信号单元及一第二信号单元,该第一信号单元电性连接至该第一显示装置,且该第二信号单元电性连接至该第二显示装置。
CN 201110343223 2011-08-26 2011-10-27 电激发光显示器 Active CN1024270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30704A TWI468775B (zh) 2011-08-26 2011-08-26 電激發光顯示器及其製作方法
TW100130704 2011-08-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27082A true CN102427082A (zh) 2012-04-25
CN102427082B CN102427082B (zh) 2013-07-10

Family

ID=45961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343223 Active CN102427082B (zh) 2011-08-26 2011-10-27 电激发光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27082B (zh)
TW (1) TWI46877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1407A (zh) * 2014-12-15 2015-03-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
CN105789241A (zh) * 2014-12-22 2016-07-2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可切换显示状态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TWI587278B (zh) * 2016-10-12 2017-06-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裝置及應用該光學裝置之顯示器
CN107544177A (zh) * 2016-06-28 2018-01-05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62594A (ko) * 2001-01-22 2002-07-26 세이코 엡슨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전기 광학 장치, 전기 광학 장치의 구동 방법, 전자 기기및 전자 기기의 구동 방법
CN1710711A (zh) * 2004-06-16 2005-12-2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标准单元、标准单元库和半导体集成电路
CN1870288A (zh) * 2006-06-20 2006-11-2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反射式有机电致发光面板与显示器
US20070166974A1 (en) * 2006-01-17 2007-07-19 Fujitsu Limited Fabrication process of a semiconductor device
US20090066626A1 (en) * 2007-09-06 2009-03-12 Au Optronics Corp. Pixel structure and forming method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20090134467A1 (en) * 2007-11-26 2009-05-28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8972A (zh) * 2002-10-08 2004-04-14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双面显示el背光之液晶显示装置
US9070647B2 (en) * 2004-08-05 2015-06-30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Dual emitt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tive matrix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TWI270834B (en) * 2005-04-15 2007-01-11 Au Optronics Corp Double-sided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KR100711882B1 (ko) * 2006-01-27 2007-04-2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 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2008293024A (ja) * 2008-05-26 2008-12-04 Fujifilm Corp 表示装置、その駆動方法、及び両面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62594A (ko) * 2001-01-22 2002-07-26 세이코 엡슨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전기 광학 장치, 전기 광학 장치의 구동 방법, 전자 기기및 전자 기기의 구동 방법
CN1710711A (zh) * 2004-06-16 2005-12-2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标准单元、标准单元库和半导体集成电路
US20070166974A1 (en) * 2006-01-17 2007-07-19 Fujitsu Limited Fabrication process of a semiconductor device
CN1870288A (zh) * 2006-06-20 2006-11-2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反射式有机电致发光面板与显示器
US20090066626A1 (en) * 2007-09-06 2009-03-12 Au Optronics Corp. Pixel structure and forming method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20090134467A1 (en) * 2007-11-26 2009-05-28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1407A (zh) * 2014-12-15 2015-03-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
CN104391407B (zh) * 2014-12-15 2017-04-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
CN105789241A (zh) * 2014-12-22 2016-07-2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可切换显示状态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89241B (zh) * 2014-12-22 2018-10-0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可切换显示状态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44177A (zh) * 2016-06-28 2018-01-05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7544177B (zh) * 2016-06-28 2021-01-26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TWI587278B (zh) * 2016-10-12 2017-06-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裝置及應用該光學裝置之顯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68775B (zh) 2015-01-11
CN102427082B (zh) 2013-07-10
TW201310115A (zh) 2013-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53649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4536179B (zh) 平板显示器
TWI224475B (en) Display unit
JP2023099595A (ja) 電子機器
TWI539428B (zh) 驅動液晶顯示裝置之方法
TWI436131B (zh) 影像顯示系統
CN110800036A (zh) 电子设备
CN102427082B (zh) 电激发光显示器
TW201137845A (en) Method for driv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7728383A (zh) 双面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模组
TWI263104B (en) A dual-display reflective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WO2018107736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1477268B (zh) 半穿透半反射型显示面板
TW201042352A (en) System for displaying images
CN109212832B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液晶显示装置
JP2008287068A (ja) 表示装置
TW201824221A (zh) 顯示裝置
CN1624532A (zh) 反射式双屏幕液晶显示面板
CN100499155C (zh) 双面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15200765A (ja) 発光素子表示装置
CN108920023B (zh) 智慧黑板
JP2003255375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214042914U (zh) 透明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0109289A (zh) 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面板及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装置
CN100362396C (zh) 双面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