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10584B - 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 - Google Patents

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10584B
CN102410584B CN2011103273651A CN201110327365A CN102410584B CN 102410584 B CN102410584 B CN 102410584B CN 2011103273651 A CN2011103273651 A CN 2011103273651A CN 201110327365 A CN201110327365 A CN 201110327365A CN 102410584 B CN102410584 B CN 1024105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type
type dust
supporting plate
belt
fil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2736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10584A (zh
Inventor
苏文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32736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105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105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05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105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05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包括污风进口、箱体、鼓风机和新风出口,鼓风机固定于箱体内或在箱体外与箱体连接安装,箱体设有出水口,污风进口和新风出口设有防护网,其特征在于:在箱体内还设置有带式滤尘装置和/或由除湿装置、加热器组成的室内除湿系统,所述带式滤尘装置采用带式结构,其设置方法是平面带式、或凸形曲面带式、或凸形筒体带式、或凹槽筒体带式、或凹槽曲面带式、或打复带式结构;所述的除湿装置是离心式、或板压式、或滚压式、或蜂巢转轮式;所述加热器设在除湿装置的下游。本发明不但能对室内高效滤尘换气,还能减少换气机的维护次数,或能对室内进行换气除湿。

Description

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办公室、会议室或者自己的家庭里,要求添置的电器逐步完善,从电视机、电脑、空调机,如今又增加到换气机、除湿机等等,换气机是为了解决因空气污染而产生的各种危害。目前,公开文献报道了多种多样的滤尘换气机,这些换气机是把滤尘网、风机、负离子发生器、热交换器等固定安装在箱体内,虽然能有效地过滤空气中的污染物,但这些换气机都存在着共同的缺点,就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人工经常清理或更换滤尘网,这就给用户带来很大的不便。众所周知,在相同时间内,滤尘效率越高,需要维护的次数越多。为了减少维护次数,只能采用粗效或中效滤尘网,降低了滤尘效率。有些采用反吹的方法,但也不能有效地把粘在滤尘网中的粉尘反吹出来。除湿机是为了解决因空气潮湿而将室内多余的水分吸收,让人们在干爽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潮湿空气对人体、家用电器都有很大的危害,每年的春季在我国许多地方尤其是南方的天气非常潮湿,空气中的湿度很大,并达到了结露条件。空气中的气态水被冷凝成微小的水滴,这些微小水滴遇到金属或光滑的表面时很容易被吸附,被吸附的水又在张力的作用下积聚更多的空气中的微小水滴,形成较大的水珠。由于毛细管现象,空气中的微小水滴就会被具有毛细管性质的材料如衣服、被子等吸收,使得衣被很湿润。人们在潮湿天气中感觉到很潮湿就是这个缘故。当人们把门窗关闭时室内的温度略比室外温度高,潮湿空气也有所减轻。这就说明了只要适当加温,使室内温度略有提高,就能使室内空气中的微小水滴重新汽化。然而,目前的换气机均没有除湿功能,这样,在潮湿天气里换气机必须停止工作,否则室内空气更潮湿,这就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而换气机是将室外空气经处理后送入室内,目前的除湿机是专门收集室内的水分,是两个毫无相关的装置,即使把它们设在同一箱体内,这两装置也是无法同时工作的。 
因此,如何开发出既能除湿又能同时进行换气的设备,是大家共同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带式滤尘网,不但能对室内进行高效滤尘换气,而且还能减少维护次数,或能对室内进行加热除湿换气的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包括污风进口(1)、箱体(3)、鼓风机(9)和新风出口(8), 鼓风机(9)固定于箱体(3)内或在箱体(3)外与箱体(3)连接安装,箱体(3)设有出水口(10),污风进口(1)和新风出口(8)设有防护网(2),其特征在于:在箱体(3)内还设置有带式滤尘装置(4)和/或由除湿装置(6)、加热器(7)组成的室内除湿系统,所述带式滤尘装置(4)采用带式结构,其设置方法是平面带式、或凸形曲面带式、或凸形筒体带式、或凹槽筒体带式、或凹槽曲面带式、或打复带式结构;所述的除湿装置(6)是离心式、或板压式、或滚压式、或蜂巢转轮式;所述加热器(7)设在除湿装置(6)的下游。上游、下游是按本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工作时空气的流动方向来定的,空气先流到的地方是上游,空气后流到的地方是下游。 
以上所述的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带式滤尘装置(4)和由除湿装置(6)、加热器(7)组成的室内除湿系统可以是分体结构,也可以是整体结构,分体结构是箱体(3)内单独设置带式滤尘装置(4)或是单独设置由除湿装置(6)、加热器(7)组成的室内除湿系统;整体结构是箱体(3)内设置有带式滤尘装置(4)和由除湿装置(6)、加热器(7)组成的室内除湿系统,并且带式滤尘装置(4)设在除湿装置(6)的上游。 
以上所述的带式滤尘装置(4)包括带式滤尘网(11)、主动轴(12)、多孔托板(14)、滤尘电机(15)和原卷带轴(16),滤尘电机(15)与主动轴(12)连接,带式滤尘网(11)展开的网面由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直接或通过导向装置(13)进入多孔托板(14),并完全覆盖紧贴于多孔托板(14)的多孔部分,再由多孔托板(14)的末端面移出,最后直接或通过导向装置(13)卷在在主动轴(12)上,多孔托板(14)中,始端面和末端面不开孔,为了使得带式滤尘网(11)能顺利进入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并完全覆盖紧贴于多孔托板(14)的多孔部分,以及能正常地进行卷带工作,主动轴(12)、原卷带轴(16)、导向装置(13)的轴线与带式滤尘网(11)移动的方向垂直。当一捆带式滤尘网(11)是实心柱体时,柱体的轴线附近范围内就看成是原卷带轴(16)。 
以上所述的带式滤尘装置(4),当带式滤尘网(11)展开的网面沿着贴向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并转向多孔部分的方向进入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时,须设置导向装置(13),导向装置(13)就设在带式滤尘网(11)的转弯处,并且能使带式滤尘网(11)贴在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的位置上,带式滤尘网(11)在其他方向进入始端面的可不设导向装置(13);当带式滤尘网(11)展开的网面由多孔托板(14)的末端面移出,并转向贴向多孔托板(14)末端面的相反方向时,须设置导向装置(13),导向装置(13)就设在带式滤尘网(11)的转弯处,并且能使带式滤尘网(11)贴在多孔托板(14)末端面的位置上,带式滤尘网(11)在末端面移出并且转向其他方向的可不设导向装置(13)。所述多孔托板(14)的端面是指多孔托板(14)中,处在多孔托板(14)的两端且不开孔的部分为端面,多孔托板(14)的端 面可以小到近似于一条线。多孔托板(14)的末端面是带式滤尘网(11)移出托板的那一端面,另一端面是始端面。凸形筒体带式滤尘装置(4)和凹槽筒体带式滤尘装置(4)的多孔托板(14)的两端面为一整体,但可看成两端面。当带式滤尘网(11)展开的网面贴在多孔托板(14)两端面时,带式滤尘网(11)才能完全覆盖紧贴于多孔托板(14)的多孔部分。导向装置(13)可以是轮式,也可以是轴式或板式等,只要能使带式滤尘网(11)顺利通过,并能把带式滤尘网(11)压在多孔托板(14)的端面上即可。箱体(3)形状主要由多孔托板(14)、主动轴(12)、原卷带轴(16)安装的位置而定。 
以上所述平面带式装置的多孔托板(14)为平面;凸形曲面带式装置的多孔托板(14)是凸形曲面,并且凸向带式滤尘网(11)的滤尘部分;凸形筒体带式装置的多孔托板(14)为筒体,多孔部分凸向带式滤尘网(11)的滤尘部分;凹槽筒体带式装置的多孔托板(14)为筒体,多孔部分至少设有一条凹槽,凹槽方向与带式滤尘网(11)移动方向垂直;凹槽曲面带式装置的多孔托板(14)的多孔部分是凹槽形,是在平面带式装置的平面多孔托板(14)的多孔部分至少设有一条凹槽,或是在凸形曲面带式装置的曲面多孔托板(14)的多孔部分至少设有一条凹槽,凹槽方向与带式滤尘网(11)移动方向垂直;打复带式滤尘装置是将带式滤尘网(11)的滤尘部分打复成至少两幅滤尘网,每一幅滤尘网都配有一块多孔托板(14),并且完全覆盖紧贴于多孔托板(14)的多孔部分,相邻两幅滤尘网之间是通过导向装置(13)由一幅过度到另一幅,每一块多孔托板(14)是平面带式、凸形曲面带式、凹槽曲面带式中的其中一种多孔托板(14),处在最下游的一块还可以是凸形筒体带式装置、凹槽筒体带式装置中的出气口(17)与径向相同的其中一种多孔托板(14); 
以上所述的带式滤尘装置(4)为单个结构或串联组合式结构,单个结构是把平面带式、凸形曲面带式、凸形筒体带式、凹槽筒体带式、凹槽曲面带式、打复带式中的其中一个单独设置在箱体(3)内,串联组合式结构是在箱体(3)内按轴向依次设置不少于两个的带式滤尘装置(4),并且都设在除湿装置(6)的上游,每个带式滤尘装置(4)是平面带式、凸形曲面带式、凸形筒体带式、凹槽筒体带式、凹槽曲面带式、打复带式中的其中一种。 
以上所述的由除湿装置(6)、加热器(7)组成的室内除湿系统,除湿装置(6)是离心式,其包括除湿电机(5)、圆形框架(18)、毛细管吸湿材料(19)和转轴(20),除湿电机(5)与转轴(20)连接,圆形框架(18)是毛细管吸湿材料(19)的固定装置,毛细管吸湿材料(19)固定在圆形框架(18)内,转轴(20)固定在圆形框架(18)中心,加热器(7)为电加热器或热交换器。 
以上所述的由除湿装置(6)、加热器(7)组成的室内除湿系统,除湿装置(6)是板压式,其包括除湿电机(5)、毛细管吸湿材料(19)、螺杆(21)、螺母(22)和多孔压板(23),除湿电机(5)与螺杆(21)连接,毛细管吸湿材料(19)设在两块多孔压板(23)之间,螺 母(22)与螺杆(21)相配套,螺母(22)套住螺杆(21),螺母(22)固定在多孔压板(23)中心,当两块多孔压板(23)都设有螺母(22)时,螺母的螺纹方向相反,加热器(7)为电加热器或热交换器。 
以上所述的由除湿装置(6)、加热器(7)组成的室内除湿系统,除湿装置(6)是滚压式,其包括除湿电机(5)、毛细管吸湿材料(19)、载带(24)、滚压主动轮(25)和滚压导向轮(26),除湿电机(5)与滚压主动轮(25)连接,装载有毛细管吸湿材料(19)的载带(24)夹在滚压主动轮(25)与滚压导向轮(26)之间,加热器(7)为电加热器或热交换器。 
以上所述的由除湿装置(6)、加热器(7)组成的室内除湿系统,加热器(7)为热交换器,除湿装置(6)为蜂巢转轮式,其包括除湿电机(5)、毛细管吸湿材料(19)、转轴(20)、蜂巢转轮(27)、滤尘后的空气进口(28)、高温气体进口(29)、扇形密封器(30)和高温高湿气体出口(31),除湿电机(5)与转轴(20)连接,转轴(20)固定在蜂巢转轮(27)的中心,毛细管吸湿材料(19)设在蜂巢转轮(27)的蜂巢气道内,扇形密封器(30)紧贴在蜂巢转轮(27)的轴向端面,高温气体进口(29)与扇形密封器(30)相连接,高温高湿气体出口(31)通过密封器(30)与热交换器(7)的进气口(32)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在箱体内设有采用带式滤尘网的带式滤尘装置和/或由除湿装置、加热器组成的室内除湿系统,不但能做到对室内进行高效滤尘换气,而且还能减少换气机的维护次数,或能对室内进行加热除湿换气。解决了现有的换气机在潮湿天气里无法使用和维护困难的技术问题,使人们在潮湿天气里也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新鲜空气,减少了疾病的发生,防止食品、衣物变质发霉,延长家具的使用寿命,减少电器故障的发生率。这是现有的换气机无法实现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平面带式滤尘装置(4)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平面带式滤尘装置(4)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平面带式滤尘装置(4)不设导向装置(13)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凸形曲面带式滤尘装置(4)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凸形曲面带式滤尘装置(4)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凸形筒体带式滤尘装置(4)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凸形筒体带式滤尘装置(4)滤尘后空气出口方向与轴向相同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凸形筒体带式滤尘装置(4)滤尘后空气出口方向与径向相同的结构示意图。 
图10凹槽筒体带式滤尘装置(4)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凹槽筒体带式滤尘装置(4)滤尘后空气出口方向与轴向相同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凹槽筒体带式滤尘装置(4)滤尘后空气出口方向与径向相同的结构示意图。 
图14和图13是凹槽曲面带式滤尘装置(4)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打复带式滤尘装置(4)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离心式除湿装置(6)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板压式除湿装置(6)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滚压式除湿装置(6)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蜂巢转轮式除湿装置(6)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5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6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7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8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实施例9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污风进口(1)、防护网(2)、箱体(3)、带式滤尘装置(4)、除湿电机(5)、除湿装置(6)、加热器(7)、新风出口(8)、鼓风机(9)、出水口(10)、带式滤尘网(11)、主动轴(12)、导向装置(13)、多孔托板(14)、滤尘电机(15)、原卷带轴(16)、滤尘后的空气出口(17)、圆形框架(18)、毛细管吸湿材料(19)、转轴(20)、螺杆(21)、螺母(22)、多孔压板(23)、载带(24)、滚压主动轮(25)、滚压导向轮(26)、蜂巢转轮(27)、滤尘后的空气进口(28)、高温气体进口(29)、扇形密封器(30)、高温高湿气体出口(31)、热交换器(7)的进气口(3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包括污风进口(1)、箱体(3)、鼓风机(9)和新风出口(8),鼓风机(9)固定于箱体(3)内或在箱体(3)外与箱体(3)连接安装,箱体(3)设有出水口(10),污风进口(1)和新风出口(8)设有防护网(2),其特征在于:在箱体(3)内还设置有带式滤尘装置(4)和/或由除湿装置(6)、加热器(7)组成的室内除湿系统,所述带式滤尘装置(4)采用带式结构,其设置方法是平面带式、或凸形曲面带式、 或凸形筒体带式、或凹槽筒体带式、或凹槽曲面带式、或打复带式、或串联带式结构;所述的除湿装置(6)是离心式、或板压式、或滚压式、或蜂巢转轮式;所述加热器(7)设在除湿装置(6)的下游。本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的电器系统是采用电脑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其工作的。启动鼓风机(9)即可以进行换气工作,再启动除湿装置(6)和加热器(7)就可进行室内换气除湿工作。 
下面以带式滤尘装置(4)以及由除湿装置(6)、加热器(7)组成的室内除湿系统来描述本发明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的具体结构。 
一.带式滤尘装置(4)的设置有以下方法: 
1.平面带式滤尘装置(4)的设置。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是本发明的平面带式滤尘装置(4),它包括带式滤尘网(11)、主动轴(12)、多孔托板(14)、滤尘电机(15)和原卷带轴(16),多孔托板(14)是平面,多孔托板(14)中,与多孔部分相连的两端面不开孔,滤尘电机(15)与主动轴(12)连接,带式滤尘网(11)由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进入,完全覆盖紧贴于多孔托板(14)的多孔部分,再由末端面移出,并连接在主动轴(12)上,形成平面带式滤尘装置(4)。如图2所示,带式滤尘网(11)展开的网面沿着贴向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并转向多孔部分的方向进入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须设置导向装置(13),导向装置(13)就设在带式滤尘网(11)的转弯处,并且能使带式滤尘网(11)贴在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的位置上;当带式滤尘网(11)展开的网面由多孔托板(14)的末端面移出,并转向贴向多孔托板(14)末端面的相反方向时,须设置导向装置(13),导向装置(13)就设在带式滤尘网(11)的转弯处,并且能使带式滤尘网(11)贴在多孔托板(14)末端面的位置上。如图4,是带式滤尘网(11)在与图2不同的其他方向进入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由于能直接贴在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上,因此可不设导向装置(13);带式滤尘网(11)在末端面移出时转向了与图2不同的其他方向,由于能直接贴在多孔托板(14)的末端面上,因此可不设导向装置(13)。为了使得带式滤尘网(11)能顺利进入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并完全覆盖紧贴于多孔托板(14)的多孔部分,以及使主动轴(12)能正常地进行卷带工作,主动轴(12)、导向装置(13)、原卷带轴(16)的轴线与带式滤尘网(11)移动的方向垂直。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带式滤尘网(11)的滤尘部分吸满了灰尘,利用滤尘电机(15)传递的动力,带动滤尘主动轴(12)转动,将粘满尘土的带式滤尘网(11)的滤尘部分卷起的同时,展开干净的带式滤尘网(11),继续进行下一轮的滤尘工作。 
2.凸形曲面带式滤尘装置(4)的设置。如图5、图6所示,是本发明的凸形曲面带式滤尘装置(4),它包括滤尘网(11)、主动轴(12)、多孔托板(14)、滤尘电机(15)和原卷带轴(16),滤尘电机(15)与主动轴(12)连接,多孔托板(14)的为凸形曲面,并凸向带式 滤尘网(11)的滤尘部分,多孔托板(14)中,与多孔部分相连的两端面不开孔,带式滤尘网(11)由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进入,完全覆盖紧贴于多孔托板(14)的多孔部分,再由末端面移出,并连接在主动轴(12)上,形成凸形曲面带式滤尘装置(4)。如图5所示,带式滤尘网(11)展开的网面沿着贴向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并转向多孔部分的方向进入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时,须设置导向装置(13),导向装置(13)就设在带式滤尘网(11)的转弯处,并且能使带式滤尘网(11)贴在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的位置上,当带式滤尘网(11)在其他方向进入始端面时,由于能直接贴在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上,因此可不设导向装置(13);带式滤尘网(11)展开的网面由多孔托板(14)的末端面移出,并转向贴向多孔托板(14)末端面的相反方向,须设置导向装置(13),导向装置(13)就设在带式滤尘网(11)的转弯处,并且能使带式滤尘网(11)贴在多孔托板(14)末端面的位置上,当带式滤尘网(11)在末端面移出并且转向其他方向时,由于能直接贴在多孔托板(14)的末端面上,因此可不设导向装置(13)。为了使得带式滤尘网(11)能顺利进入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并完全覆盖紧贴于多孔托板(14)的多孔部分,以及使主动轴(12)能正常地进行卷带工作,主动轴(12)、导向装置(13)、原卷带轴(16)的轴线与带式滤尘网(11)移动的方向垂直。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凸形曲面带式滤尘装置(4)的带式滤尘网(11)的滤尘部分吸满了灰尘,利用滤尘电机(15)传递的动力,带动滤尘主动轴(12)转动,将粘满尘土的带式滤尘网(11)的滤尘部分卷起的同时,展开干净的带式滤尘网(11),继续进行下一轮的滤尘工作。凸形曲面带式滤尘装置的带式滤尘网(11)的滤尘网面能获得较大面积,滤尘阻力较小。 
3.凸形筒体带式滤尘装置(4)的设置:如图7、图8和图9所示,是本发明的凸形筒体带式滤尘装置(4),它包括带式滤尘网(11)、主动轴(12)、多孔托板(14)、滤尘电机(15)、原卷带轴(16)和滤尘后的空气出口(17),滤尘电机(15)与主动轴(12)连接,多孔托板(14)是筒体,多孔部分为凸形,并凸向带式滤尘网(11)的滤尘部分,多孔托板(14)中,与多孔部分的两端相连接的两端面为一整体,整体的两端面不开孔,带式滤尘网(11)进入一侧可看成是始端面,另一侧是末端面,带式滤尘网(11)由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进入,完全覆盖紧贴于多孔托板(14)的多孔部分,再由末端面移出,并连接在主动轴(12)上,形成凸形筒体带式滤尘装置(4)。如图7所示,带式滤尘网(11)展开的网面沿着贴向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并转向多孔部分的方向进入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时,须设置导向装置(13),导向装置(13)就设在带式滤尘网(11)的转弯处,并且能使带式滤尘网(11)贴在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的位置上,当带式滤尘网(11)在其他方向进入始端面时,由于能直接贴在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上,因此可不设导向装置(13);带式滤尘网(11)展开的 网面由多孔托板(14)的末端面移出,并转向贴向多孔托板(14)末端面的相反方向,须设置导向装置(13),导向装置(13)就设在带式滤尘网(11)的转弯处,并且能使带式滤尘网(11)贴在多孔托板(14)末端面的位置上,当带式滤尘网(11)在末端面移出并且转向其他方向时,由于能直接贴在多孔托板(14)的末端面上,因此可不设导向装置(13)。为了使得带式滤尘网(11)能顺利进入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并完全覆盖紧贴于多孔托板(14)的多孔部分,以及使主动轴(12)能正常地进行卷带工作,主动轴(12)、导向装置(13)、原卷带轴(16)的轴线与带式滤尘网(11)移动的方向垂直。凸形筒体带式滤尘装置(4)的空气出口(17)方向与筒体形多孔托板(14)的轴线成0至90度角,如图8,空气出口(17)方向与筒体形多孔托板(14)轴向相同,即成0度角,如图9,滤尘后空气出口(17)方向与筒体形多孔托板(14)的径向相同,即成90度角。滤尘后空气出口(17)设置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如图8,将筒体形多孔托板(14)的一底封住,滤尘后的空气由另一底输出;另一种是如图9,滤尘后的空气由凸形多孔筒体托板(14)两底输出。安装凸形筒体带式滤尘装置(4)时,滤尘后的空气出口(17)方向指向除湿装置(6)。箱体(3)内,带式滤尘装置(4)和由除湿装置(6)、加热器(7)组成的室内除湿系统是通过空气出口(17)相连通的,滤尘的空气只有通过空气出口(17)才能进入由除湿装置(6)。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凸形筒体带式滤尘装置(4)的带式滤尘网(11)的滤尘部分吸满了灰尘,利用滤尘电机(15)传递的动力,带动主动轴(12)转动,将粘满尘土的带式滤尘网(11)的滤尘部分卷起的同时,展开干净的带式滤尘网(11),继续进行下一轮的滤尘工作。凸形筒体带式滤尘装置(4)的带式滤尘网(11)的滤尘网面能获得较大面积,滤尘阻力较小。 
4.凹槽筒体带式滤尘装置(4)的设置。如图10、图11和图12所示,是本发明的凹槽筒体带式滤尘装置(4),它包括带式滤尘网(11)、主动轴(12)、多孔托板(14)、滤尘电机(15)、原卷带轴(16)和滤尘后的空气出口(17),滤尘电机(15)与主动轴(12)连接,多孔托板(14)是筒体,多孔部分至少设有一条凹槽,凹槽方向与带式滤尘网(11)移动方向垂直,多孔托板(14)中,与多孔部分的两端相连接的两端面为一整体,整体的两端面不开孔,带式滤尘网(11)进入的一侧可看成是始端面,另一侧是末端面,带式滤尘网(11)由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进入,完全覆盖多孔托板(14)的多孔部分,再由末端面移出,并连接在主动轴(12)上,带式滤尘网(11)的滤尘部分是在鼓风机(9)工作时所产生的空气负压的作用下沿着凹槽凹陷后才能完全覆盖紧贴于多孔托板(14)的多孔部分,形成凹槽筒体带式滤尘装置(4),也可以用导向装置(13)把带式滤尘网(11)压在多孔托板(14)的凹槽处,使得带式滤尘网(11)能够完全覆盖紧贴于多孔托板(14)多孔部分。如图10所示,带式滤尘网(11)展开的网面沿着贴向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并转向多孔部分的方向进入多 孔托板(14)的始端面时,须设置导向装置(13),导向装置(13)就设在带式滤尘网(11)的转弯处,并且能使带式滤尘网(11)贴在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的位置上,当带式滤尘网(11)在其他方向进入始端面时,由于能直接贴在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上,因此可不设导向装置(13);带式滤尘网(11)展开的网面由多孔托板(14)的末端面移出,并转向贴向多孔托板(14)末端面的相反方向,须设置导向装置(13),导向装置(13)就设在带式滤尘网(11)的转弯处,并且能使带式滤尘网(11)贴在多孔托板(14)末端面的位置上,当带式滤尘网(11)在末端面移出并且转向其他方向时,由于能直接贴在多孔托板(14)的末端面上,因此可不设导向装置(13)。为了使得带式滤尘网(11)能顺利进入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并完全覆盖紧贴于多孔托板(14)的多孔部分,以及使主动轴(12)能正常地进行卷带工作,主动轴(12)、导向装置(13)、原卷带轴(16)的轴线与带式滤尘网(11)移动的方向垂直。凹槽筒体带式滤尘装置(4)的空气出口(17)方向与筒体形多孔托板(14)的轴线成0至90度角,如图11,空气出口(17)方向与筒体形多孔托板(14)轴向相同,即成0度角,如图12,滤尘后空气出口(17)方向与筒体形多孔托板(14)的径向相同,即成90度角。滤尘后空气出口(17)设置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如图11,将筒体形多孔托板(14)的一底封住,滤尘后的空气由另一底输出;另一种是如图12,滤尘后的空气由凸形多孔筒体托板(14)两底输出。安装凹槽筒体带式滤尘装置(4)时,滤尘后空气出口(17)方向指向除湿装置(6)。箱体(3)内,带式滤尘装置(4)和由除湿装置(6)、加热器(7)组成的室内除湿系统是通过空气出口(17)相连通的,滤尘后的空气只有通过空气出口(17)才能进入除湿装置(6)。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凹槽筒体带式滤尘装置(4)的带式滤尘网(11)的滤尘部分吸满了灰尘,利用滤尘电机(15)传递的动力,带动主动轴(12)转动,将粘满尘土的带式滤尘网(11)卷起的同时,展开干净的带式滤尘网(11),继续进行下一轮的滤尘工作。凹槽筒体带式滤尘装置(4)的带式滤尘网(11)的滤尘网面能获得较大面积,滤尘阻力较小。 
5.凹槽曲面带式滤尘装置(4)的设置。如图13、图14所示,是本发明的凹槽曲面带式滤尘装置(4),它包括带式滤尘网(11)、主动轴(12)、多孔托板(14)、滤尘电机(15)和原卷带轴(16),滤尘电机(15)与主动轴(12)连接,多孔托板(14)的多孔部分是凹槽形,是在平面带式装置的平面多孔托板(14)的多孔部分至少设有一条凹槽,或是在凸形曲面带式装置的曲面多孔托板(14)的多孔部分至少设有一条凹槽,凹槽方向与带式滤尘网(11)移动方向垂直,在多孔托板(14)中,与多孔部分相连的两端面不开孔,带式滤尘网(11)由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进入,完全覆盖多孔托板(14)的多孔部分,再由末端面移出,并连接在主动轴(12)上,带式滤尘网(11)的滤尘部分是在鼓风机(9)工作时所产生的空 气负压的作用下沿着凹槽凹陷后才能完全覆盖紧贴于多孔托板(14)的多孔部分,形成凹槽曲面带式滤尘装置(4),也可以用导向装置(13)把带式滤尘网(11)压在多孔托板(14)的凹槽处,使得带式滤尘网(11)能够完全覆盖紧贴于多孔托板(14)多孔部分。如图13和图14所示,带式滤尘网(11)展开的网面沿着贴向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并转向多孔部分的方向进入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时,须设置导向装置(13),导向装置(13)就设在带式滤尘网(11)的转弯处,并且能使带式滤尘网(11)贴在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的位置上,当带式滤尘网(11)在其他方向进入始端面时,由于能直接贴在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上,因此可不设导向装置(13);带式滤尘网(11)展开的网面由多孔托板(14)的末端面移出,并转向贴向多孔托板(14)末端面的相反方向,须设置导向装置(13),导向装置(13)就设在带式滤尘网(11)的转弯处,并且能使带式滤尘网(11)贴在多孔托板(14)末端面的位置上,当带式滤尘网(11)在末端面移出并且转向其他方向时,由于能直接贴在多孔托板(14)的末端面上,因此可不设导向装置(13)。为了使得带式滤尘网(11)能顺利进入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并完全覆盖紧贴于多孔托板(14)的多孔部分,以及使主动轴(12)能正常地进行卷带工作,主动轴(12)、导向装置(13)、原卷带轴(16)的轴线与带式滤尘网(11)移动的方向垂直。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凹槽曲面带式滤尘装置(4)的带式滤尘网(11)的滤尘部分吸满了灰尘,利用滤尘电机(15)传递的动力,带动滤尘主动轴(12)转动,将粘满尘土的带式滤尘网(11)卷起的同时,展开干净的带式滤尘网(11),继续进行下一轮的滤尘工作。凹槽曲面带式滤尘装置的带式滤尘网(11)的滤尘网面能获得较大面积,滤尘阻力较小。 
6.打复带式滤尘装置(4)的设置。如图15所示,是本发明的打复带式滤尘装置(4),它包括带式滤尘网(11)、主动轴(12)、导向装置(13)、多孔托板(14)、滤尘电机(15)和原卷带轴(16)。打复带式滤尘装置是将带式滤尘网(11)的滤尘部分打复成至少两幅滤尘网,每一幅滤尘网都配有一块多孔托板(14),并且完全覆盖紧贴于多孔托板(14)的多孔部分,相邻两幅滤尘网之间是通过导向装置(13)由一幅过度到另一幅,每一块多孔托板(14)是平面带式、凸形曲面带式、凹槽曲面带式中的其中一种多孔托板(14),处在最下游的一块还可以是凸形筒体带式、凹槽筒体带式中的出气口(17)与径向相同的其中一种多孔托板(14)。打复带式滤尘装置(4)的始端面是指处在最下游的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始端面处是否设置导向装置(13)与上述平面带式滤尘装置(4)相同;打复带式滤尘装置(4)的末端面是指处在最上游的多孔托板(14)的末端面,末端面处是否设置导向装置(13)与上述平面带式滤尘装置(4)相同。如图15所示,在始端面和末端面都设置导向装置(13),如图26所示的打复带式滤尘装置(4)的始端面和末端面都不设置导向装置(13)。为了使得带式滤 尘网(11)能顺利进入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并完全覆盖紧贴于多孔托板(14)的多孔部分,以及使主动轴(12)能正常地进行卷带工作,主动轴(12)、导向装置(13)、原卷带轴(16)的轴线与带式滤尘网(11)移动的方向垂直。当滤尘电机(15)带动主动轴(12)卷起带式滤尘网(11)时,只需卷起处在滤尘最上游的、污染最严重的第一幅,同时又由原来的第二幅接替原来的第一幅、原来的第三幅接替原来的第二幅进行滤尘进行滤尘工作,如此类推。打复式设置不但滤尘效率高,而且还能节约带式滤尘网(11)。 
7.带式滤尘装置(4)为单个结构或串联组合式结构。如图1所示的带式滤尘装置(4),是单个结构,是把平面带式装置、凸形曲面带式装置、凸形筒体带式装置、凹槽筒体带式装置、凹槽曲面带式装置、打复带式装置中单独一个设置在箱体(3)内,如图27所示的带式滤尘装置(4),是串联组合式结构,是在箱体(3)内按轴向依次设置不少于两个的带式滤尘装置(4),并且都设在除湿装置(6)的上游,每个带式滤尘装置(4)是平面带式装置、凸形曲面带式装置、凸形筒体带式装置、凹槽筒体带式装置、凹槽曲面带式装置、打复带式装置中的其中一种。目的是使得滤尘效率更高。处在上游的带式滤尘装置(4)卷起多幅粘满灰的尘滤尘网(11)后,处在下游且相邻的带式滤尘装置(4)才卷起一幅。串联组合式结构达到了即能高效滤尘,又能节约带式滤尘网(11)的目的。 
上述带式滤尘装置(4),带式滤尘网(11)采用柔软、滤尘效率高的带式滤尘材料,如口罩布等。多孔托板(14)在带式滤尘网(11)覆盖不到的地方不开孔,避免污染的空气通过孔洞直接进入室内。为使主动轴(12)卷带时卷得紧,可采用凹槽顶部增加摩擦力或设置压带轮等方法。更换带式滤尘网(11)时,把旧的带式滤尘网(11)和主动轴(12)整体换下,装上新的带式滤尘网(11)和新的主动轴(12)即可,可把原卷带轴(16)作为新的主动轴(12)。更换时可采用抽屉法和连接法等方法,抽屉法是将整个带式滤尘装置(4)拉出,将旧的带式滤尘网(11)和主动轴(12)换下,再换上新的带式滤尘网(11)和主动轴(12),推回原位即可;连接法是将旧的带式滤尘网(11)的末端与新的带式滤尘网(11)的始端相连接,利用旧的带式滤尘网(11)把新的带式滤尘网(11)带拉出,并且把新的带式滤尘网(11)接在主动轴(12)上即可。 
二.由除湿装置(6)和加热器(7)组成的室内除湿系统有以下方法: 
1.由离心式除湿装置(6)和加热器(7)组成的室内除湿系统。如图16所示,是本发明离心式除湿装置(6),包括除湿电机(5)、圆形框架(18)、毛细管吸湿材料(19)和转轴(20),除湿电机(5)与转轴(20)连接,毛细管吸湿材料(19)设在圆形框架(18)内,转轴(20)固定在圆形框架(18)的中心。利用离心力原理,通过除湿电机(5)带动圆形框架(18)高速旋转时,可将圆形框架(18)内的毛细管吸湿材料(19)中的水份进行脱掉甩干,达到除 湿的目的。脱掉的水经出水口(10)排出室外。干燥的空气经加热器(7)加热后由新风出口(8)进入室内,对室内进行换气除湿。加热器(7)为电加热器或热交换器。 
2.由板压式除湿装置(6)和加热器(7)组成的室内除湿系统。如图17所示,是本发明板压式除湿装置(6),包括除湿电机(5)、毛细管吸湿材料(19)、螺杆(21)、螺母(22)和多孔压板(23),除湿电机(5)与螺杆(21)连接,毛细管吸湿材料(19)夹在两块多孔压板(23)之间,螺母(22)与螺杆(21)相配套,螺母(22)套住螺杆(21),螺母(22)固定在多孔压板(23)的中心。利用除湿电机(5)传递的动力,通过螺杆(21)带动螺母(22),将压力传递到多孔压板(23)以轴向对毛细管吸湿材料(19)施加压力,对毛细管吸湿材料(19)进行推压挤出水分,达到除湿的目的。压挤出的水经出水口(10)排出室外。当两块多孔压板(23)都设有螺母(22)时,螺母的螺纹方向相反。干燥的空气经加热器(7)加热后由新风出口(8)进入室内,对室内进行换气除湿。加热器(7)为电加热器或热交换器。 
3.由滚压式除湿装置(6)和加热器(7)组成的室内除湿系统。如图18所示,是本发明滚压式除湿装置(6),包括除湿电机(5)、毛细管吸湿材料(19)、载带(24)、滚压主动轮(25)和滚压导向轮(26),除湿电机(5)与滚压主动轮(25)连接,载带(24)装载有毛细管吸湿材料(19),并夹在滚压主动轮(25)与滚压导向轮(26)之间。利用除湿电机(5)传递的动力,通过滚压主动轮(25)与滚压导向轮(26)带动载带(24)做环形运动的同时对毛细管吸湿材料(19)施加压力,把毛细管吸湿材料(19)中的液态水压挤出来,达到除湿的目的。压挤出的水经出水口(10)排出室外。毛细管吸湿材料(19)最好是以单元的形式设置,相邻两单元之间的水不能互相流通。干燥的空气经加热器(7)加热后由新风出口(8)进入室内,对室内进行换气除湿。加热器(7)为电加热器或热交换器。 
4.由蜂巢转轮式除湿装置(6)和加热器(7)组成的室内除湿系统。如图19所示,是本发明蜂巢转轮式除湿装置(6)和加热器(7),加热器(7)为热交换器,蜂巢转轮式除湿装置(6)包括除湿电机(5)、毛细管吸湿材料(19)、转轴(20)、蜂巢转轮(27)、滤尘后的空气进口(28)、高温气体进口(29)、扇形密封器(30)、高温高湿气体出口(31)和热交换器(7)的进气口(32),除湿电机(5)通过与转轴(20)连接,带动蜂巢转轮(27)转动。毛细管吸湿材料(19)设在蜂巢转轮(27)的蜂巢状气道内,扇形密封器(30)紧贴在蜂巢转轮(27)的轴向端面,高温气体进口(29)与扇形密封器(30)相连接,高温高湿气体出口(31)通过密封器(30)与热交换器(7)的进气口(32)相连接。扇形密封器(30)把蜂巢转轮分成除湿区和吸湿区两个扇形区,扇形密封器的区域内是除湿区,区域外是吸湿区。当空气经带式滤尘装置(4)滤尘后从空气进口(28)进入蜂巢转轮(27)的吸湿区,空气中的水分被毛细管吸湿材料(19)吸收,在除湿电机(5)的带动下缓慢转入除湿区进行高温除湿,除湿后的毛细管吸湿材料(19)又随着蜂巢转轮(19)转动进入吸湿区进行新一轮的吸湿,周而复始。除湿后的高温高湿气体由出口(31)通过扇形密封器(30)经热交换器(7)的进气口(32)进入热交换器(7),最后由出水口(10)排出室外。出水口(10)设在热交换器(7)的排气口处。吸湿后的干燥空气与热交换器(7)进行热交换,并由新风出口(8)进入室内,对室内进行换气除湿。高温除湿气体由进口(29)进入除湿区。高温除湿气体是在箱体(3)外通过蒸汽、燃气、煤、电等获得,当高温除湿气体是由电加热器获得时,电加热器可装在箱体(3)外,也可以装在与图(19)中高温气体进口(29)连接的密封器(30)内,此时,高温气体进口(29)为此扇形密封器(30)与蜂巢转轮(27)的贴口。当高温除湿气体的气压为常压时,还需要设置一个鼓风机,将高温气体吸进除湿区。鼓风机的位置可安装在高温高湿气体出口(31)与热交换器(7)进气口(32)之间,也可以安装在热交换器(7)的出水口(10)之处。 
上述由除湿装置(6)和加热器(7)组成的室内除湿系统,毛细管吸湿材料(19)是采用亲水的硅胶、植物纤维、活性炭、化学纤维、海绵等。滚压式除湿装置(6)的毛细管吸湿材料(19)采用弹性较好的海绵等材料,蜂巢转轮式除湿装置(6)的毛细管吸湿材料(19)采用耐高温的硅胶,板压式除湿装置(6)的毛细管吸湿材料(19)采用能压挤的毛细管吸湿材料即可,离心式除湿装置(6)的毛细管吸湿材料(19)采用能固定在圆形框架(18)内的毛细管吸湿材料即可。加热器(7)是电加热器或热交换器,电加热器能对滤尘除湿后的空气直接加热,热交换器的热源取自箱体(3)外,是通过蒸汽、燃气、煤、电等获得,经热交换,能对滤尘除湿后的空气间接加热。但对于由蜂巢转轮除湿装置(6)和加热器(7)组成的室内除湿系统,是按上述说明的方法对滤尘除湿后的空气进行间接加热。为了避免脱水后的水进入加热器(7),箱体(3)可在除湿装置(6)和加热器(7)之间设置环形隔板,但由蜂巢转轮除湿装置(6)和加热器(7)组成的室内除湿系统除外。 
以上所述的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带式滤尘装置(4)和由除湿装置(6)、加热器(7)组成的室内除湿系统可以是分体结构,也可以是整体结构。如图(20),是本发明的带式滤尘装置(4)分体结构换气机,是在箱体(3)内单独设置带式滤尘装置(4);如图21所示,是本发明的由除湿装置(6)、加热器(7)组成的室内除湿系统分体结构除湿换气机,是在箱体(3)内单独设置由除湿装置(6)、加热器(7)组成的室内除湿系统,并且除湿装置(6)设在加热器(7)的上游;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的整体结构,是在箱体(3)内设置带式滤尘装置(4)和由除湿装置(6)、加热器(7)组成的室内除湿系统,并且按上游往下游方向顺次设置带式滤尘装置(4)、除湿装置(6)、加热器(7)。 
工件原理:本发明的带式滤尘除湿机是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滤尘装置,专门负责对室外空气进行有效滤尘;第二部分是由除湿装置和加热器组成室内除湿系统,专门负责室内加热除湿。两部分可以是单独设置,也可以是整体设置。其具体原理如下: 
滤尘工件原理:在换气机的箱体(3)内设有带式滤尘装置(4),带式滤尘装置(4)的带式滤尘网(11)的始端接在主动轴(12)上,利用滤尘电机(15)带动主动轴(12)转动,通过电脑系统自动控制滤尘电机(15)工作。当带式滤尘装置(4)工作到所设定的时间,或带式滤尘网(11)因受到空气粉尘污损,使箱体(3)内气压降低到设定值时,在电脑系统的操作下,滤尘电机(15)带动主动轴(12)转动,将带式滤尘网(11)受污损部分卷起,同时又展开新的带式滤尘网(11)接替其滤尘工作,如此循环往复。卷带主动轴(12)每卷起一次,就相当于人工维护一次。直至一捆带式滤尘网(11)用完后换上新的,又可以继续进行下一阶段的滤尘工作,达到了减少人工维护次数的目的。在箱体(3)内设有网状的多孔托板(14),目的是防止带式滤尘网(11)在气流作用下发生变形,影响换气机的滤尘效果,启动鼓风机(9)即可进行换气工作。箱体(3)的污风进口(1)和新风出口(8)均安装有防护网(2),防止外物损坏换气机内部装置。 
由除湿装置(6)和加热器(7)组成的室内除湿系统的除湿工件原理:本发明对室内的除湿方法与现有的除湿方法截然不同。现有的除湿机是直接把室内空气中的水收集、清理,达到将室内除湿的目的。而本发明是将除湿装置(6)设在带式滤尘装置(4)滤尘后的气道中。除湿装置(6)设有毛细管吸湿材料(19)。当湿度较大的空气流经除湿装置(6)时,空气中已冷凝而成的微小水滴在张力作用下被毛细管吸湿材料(19)吸收,然后采用离心式(或板压式,或滚压式,或蜂巢转轮式)的方式进行脱水,并把废水经出水口(10)排出室外,如此反复循环:吸水——脱水——再吸水,不断获得干燥的空气。再利用加热器(7)对除湿后的空气进行直接或间接加热,并通过换气机的新风出口(8)输送到室内。加热后的空气又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加热,使室内冷凝的微小水滴又重新气化,并与室内污浊空气一起,在换气机的作用下排到室外,达到了对室内进行换气除湿的目的。由除湿装置(6)和加热器(7)组成的室内除湿系统是由电脑系统控制其工作的。由于潮湿天气的温度比较低,一般不超过20℃,所以将室内空气加温对人体有好处。排水口(10)还设有自动阀门,排水时阀门自动打开,换气时阀门自动关闭。 
本换气机的滤尘除湿是这样实现的:空气由室外污风进口(1)进入,通过带式滤尘装置(4)滤尘后流经除湿装置(6)进行吸湿,加热器(7)对滤尘除湿后的空气进行直接或间接加热,加热后的空气通过鼓风机(9)经新风出口(8)送到室内,室内温度得到提高,已经结露所成的液态水又重新汽化。在换气机的作用下,汽化后的水随室内的污浊空气一起排到室外,达到了换气除湿的目的。对于无潮湿天气或不需要除湿的场合,本换气机可以只设置带式滤尘装置(4),而不设置除湿装置(6)和加热器(7)。本换气机中的除湿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换气机,或单独设置成一个由除湿装置(6)、加热器(7)组成的室内除湿系统,配 合现有的换气机来使用。对空气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在箱体(3)内可增加设置固定的静电吸尘网、活性炭滤网、纳米银离子网、光触媒或负离子发生器、加湿器等,目的是吸收带式滤尘装置(4)滤尘后的漏网之尘,吸附有毒气体,对空气进行杀菌消毒,增加室内空气的负离子等。而这些新增加的装置在换气机的使用期限内,几乎不用清洗。对于有空调或暖气设备的场合,本换气机内可设置热交换器,室内废气先经过热交换器后再排出室外,经过热交换后换气机送出的清新空气温度与室内温度相接近,达到节能的目的。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是平面带式滤尘装置(4);加热器(7)为电加热器,离心式除湿装置(6)的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 
实施例2 
如图20所示,是平面带式滤尘装置(4)单体结构换气机。 
实施例3 
如图21所示,是电加热器(7),离心式除湿装置(6)组合的单体结构除湿换气机。 
实施例4 
如图22所示,是凸形曲面带式滤尘装置(4);加热器(7)为电加热器,离心式除湿装置(6)的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 
实施例5 
如图23所示,是凸形筒体带式滤尘装置(4);加热器(7)为电加热器,滚压式除湿装置(6)的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 
实施例6 
如图24所示,是凹槽曲面带式滤尘装置(4);加热器(7)为电加热器,离心式除湿装置(6)的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 
实施例7 
如图25示,是凸形曲面带式滤尘装置(4);加热器(7)为热交换器,蜂巢转轮式除湿装置(6)的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 
实施例8 
如图26所示,是打复带式滤尘装置(4);加热器(7)为热交换器,蜂巢转轮式除湿装置(6)的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 
实施例9 
如图27所示,是带式滤尘装置(4)的串联组合式结构;加热器(7)为电加热器,离心式除湿装置(6)的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 

Claims (9)

1.一种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包括污风进口(1)、箱体(3)、鼓风机(9)和新风出口(8),鼓风机(9)固定于箱体(3)内或在箱体(3)外与箱体(3)连接安装,箱体(3)设有出水口(10),污风进口(1)和新风出口(8)设有防护网(2),其特征在于:在箱体(3)内还设置有带式滤尘装置(4)和/或由除湿装置(6)、加热器(7)组成的室内除湿系统,所述带式滤尘装置(4)设置方法是平面带式、或凸形曲面带式、或凸形筒体带式、或凹槽筒体带式、或凹槽曲面带式、或打复带式结构,所述的设置方法都采用带式结构,所述带式结构包括带式滤尘网(11)、主动轴(12)、多孔托板(14)、滤尘电机(15)和原卷带轴(16),滤尘电机(15)与主动轴(12)连接,带式滤尘网(11)展开的网面由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直接或通过导向装置(13)进入多孔托板(14),并完全覆盖紧贴于多孔托板(14)的多孔部分,再由多孔托板(14)的末端面移出,最后直接或通过导向装置(13)卷在主动轴(12)上,多孔托板(14)中,始端面和末端面不开孔,主动轴(12)、原卷带轴(16)、导向装置(13)的轴线与带式滤尘网(11)移动的方向垂直;所述的除湿装置(6)是离心式、或板压式、或滚压式、或蜂巢转轮式;所述加热器(7)设在除湿装置(6)的下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式滤尘装置(4)和由除湿装置(6)、加热器(7)组成的室内除湿系统是分体结构或是整体结构,分体结构是箱体(3)内单独设置带式滤尘装置(4)或是单独设置由除湿装置(6)、加热器(7)组成的室内除湿系统;整体结构是箱体(3)内设置有带式滤尘装置(4)和由除湿装置(6)、加热器(7)组成的室内除湿系统,并且带式滤尘装置(4)设在除湿装置(6)的上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式滤尘装置(4),当带式滤尘网(11)展开的网面沿着贴向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并转向多孔部分的方向进入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时,须设置导向装置(13),导向装置(13)就设在带式滤尘网(11)的转弯处,并且能使带式滤尘网(11)贴在多孔托板(14)的始端面的位置上;当带式滤尘网(11)展开的网面由多孔托板(14)的末端面移出,并转向贴向多孔托板(14)末端面的相反方向时,须设置导向装置(13),导向装置(13)就设在带式滤尘网(11)的转弯处,并且能使带式滤尘网(11)贴在多孔托板(14)末端面的位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带式装置的多孔托板(14)为平面;凸形曲面带式装置的多孔托板(14)是凸形曲面,并且凸向带式滤尘网(11)的滤尘部分;凸形筒体带式装置的多孔托板(14)为筒体,多孔部分凸向带式滤尘网(11)的滤尘部分;凹槽筒体带式装置的多孔托板(14)为筒体,多孔部分至少设有一条凹槽,凹槽方向与带式滤尘网(11)移动方向垂直;凹槽曲面带式装置的多孔托板(14)的多孔部分是凹槽形,是在平面带式装置的平面多孔托板(14)的多孔部分至少设有一条凹槽,或是在凸形曲面带式装置的曲面多孔托板(14)的多孔部分至少设有一条凹槽,凹槽方向与 带式滤尘网(11)移动方向垂直;打复带式滤尘装置是将带式滤尘网(11)的滤尘部分打复成至少两幅滤尘网,每一幅滤尘网都配有一块多孔托板(14),并且完全覆盖紧贴于多孔托板(14)的多孔部分,相邻两幅滤尘网之间是通过导向装置(13)由一幅过度到另一幅,每一块多孔托板(14)是平面带式、凸形曲面带式、凹槽曲面带式中的其中一种多孔托板(14),处在最下游的一块还可以是凸形筒体带式装置、凹槽筒体带式装置中的出气口(17)与径向相同的其中一种多孔托板(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式滤尘装置(4)为单个结构或串联组合式结构,单个结构是把平面带式、凸形曲面带式、凸形筒体带式、凹槽筒体带式、凹槽曲面带式、打复带式中的其中一个单独设置在箱体(3)内,串联组合式结构是在箱体(3)内按轴向依次设置不少于两个的带式滤尘装置(4),并且都设在除湿装置(6)的上游,每个带式滤尘装置(4)是平面带式、凸形曲面带式、凸形筒体带式、凹槽筒体带式、凹槽曲面带式、打复带式中的其中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由除湿装置(6)、加热器(7)组成的室内除湿系统,除湿装置(6)是离心式,其包括除湿电机(5)、圆形框架(18)、毛细管吸湿材料(19)和转轴(20),除湿电机(5)与转轴(20)连接,圆形框架(18)是毛细管吸湿材料(19)的固定装置,毛细管吸湿材料(19)设在圆形框架(18)内,转轴(20)固定在圆形框架(18)中心,加热器(7)为电加热器或热交换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由除湿装置(6)、加热器(7)组成的室内除湿系统,除湿装置(6)是板压式,其包括除湿电机(5)、毛细管吸湿材料(19)、螺杆(21)、螺母(22)和多孔压板(23),除湿电机(5)与螺杆(21)连接,毛细管吸湿材料(19)设在两块多孔压板(23)之间,螺母(22)与螺杆(21)相配套,螺母(22)套住螺杆(21),螺母(22)固定在多孔压板(23)中心,当两块多孔压板(23)都设有螺母(22)时,螺母的螺纹方向相反,加热器(7)为电加热器或热交换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由除湿装置(6)、加热器(7)组成的室内除湿系统,除湿装置(6)是滚压式,其包括除湿电机(5)、毛细管吸湿材料(19)、载带(24)、滚压主动轮(25)和滚压导向轮(26),除湿电机(5)与滚压主动轮(25)连接,装载有毛细管吸湿材料(19)的载带(24)夹在滚压主动轮(25)与滚压导向轮(26)之间,加热器(7)为电加热器或热交换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由除湿装置(6)、加热器(7)组成的室内除湿系统,加热器(7)为热交换器,除湿装置(6)为蜂巢转轮式,其包括除湿电机(5)、毛细管吸湿材料(19)、转轴(20)、蜂巢转轮(27)、滤尘后的空 气进口(28)、高温气体进口(29)、扇形密封器(30)和高温高湿气体出口(31),除湿电机(5)与转轴(20)连接,转轴(20)固定在蜂巢转轮(27)的中心,毛细管吸湿材料(19)设在蜂巢转轮(27)的蜂巢气道内,扇形密封器(30)紧贴在蜂巢转轮(27)的轴向端面,高温气体进口(29)与扇形密封器(30)相连接,高温高湿气体出口(31)通过密封器(30)与热交换器(7)的进气口(32)相连接。 
CN2011103273651A 2011-10-25 2011-10-25 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 Active CN1024105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273651A CN102410584B (zh) 2011-10-25 2011-10-25 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273651A CN102410584B (zh) 2011-10-25 2011-10-25 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10584A CN102410584A (zh) 2012-04-11
CN102410584B true CN102410584B (zh) 2013-11-20

Family

ID=45912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273651A Active CN102410584B (zh) 2011-10-25 2011-10-25 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105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2444A (zh) * 2014-03-17 2014-05-28 苏文先 回流除湿式节能干物系统
ITUB20153550A1 (it) * 2015-09-11 2017-03-11 Signa Labs S R L Materiale, uso e metodo di realizzazione di tale materiale
CN105318473A (zh) * 2015-11-03 2016-02-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加湿结构和气体处理装置
CN108979703A (zh) * 2018-08-15 2018-12-11 朱保平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充填工艺的喷淋水浴除尘器
CN109126306A (zh) * 2018-10-08 2019-01-04 亚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自动清洗滤网的空气净化器
CN111964167B (zh) * 2020-08-10 2022-04-22 广东英为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转轮机构排水的转轮除湿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23820Y (zh) * 1995-07-21 1996-04-03 董军 室内空气过滤器
CN2721198Y (zh) * 2004-06-29 2005-08-31 徐胜进 无裙边带式过滤机
CN2726503Y (zh) * 2004-09-07 2005-09-21 苏文先 中央吸尘系统
JP2008175484A (ja) * 2007-01-19 2008-07-3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室内機ユニット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23820Y (zh) * 1995-07-21 1996-04-03 董军 室内空气过滤器
CN2721198Y (zh) * 2004-06-29 2005-08-31 徐胜进 无裙边带式过滤机
CN2726503Y (zh) * 2004-09-07 2005-09-21 苏文先 中央吸尘系统
JP2008175484A (ja) * 2007-01-19 2008-07-3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室内機ユニット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10584A (zh) 2012-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10584B (zh) 带式滤尘除湿换气机
CN100373101C (zh) 除加湿装置
KR100804306B1 (ko) 가습 및 냉난방이 가능한 공기청정기
CN110180268A (zh) 一种过滤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CN107560015B (zh) 一种加湿过滤装置及其清洗方法、新风系统
CN2531298Y (zh) 带无水加湿装置的空调器
CN108151176A (zh) 除湿机
CN107218686A (zh) 一种无加水式加湿装置及其方法
CN108469089A (zh) 加湿模块
CN108548266A (zh) 一种滤尘部件自清洁装置及新风系统
CN113566321B (zh) 除湿装置
CN208475476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07721687U (zh) 一种带有空气净化装置的饮水机
CN205481446U (zh) 一种带转轮除湿功能的双管壁挂新风净化机
CN108709274A (zh) 加湿模块
CN108253557A (zh) 多级分区转轮除湿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05747198U (zh) 空气净化器
CN205860206U (zh) 恒温恒湿恒氧恒净一体型风管式室内机
CN208170616U (zh) 用于空气处理装置的送风模块
CN107676888B (zh) 复合空气净化除湿的转轮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8644950A (zh) 加湿装置
CN113623758A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6420078U (zh) 一种卧式热泵新风换气装置
CN106500182A (zh) 一种加湿型空调及其加湿方法
CN207113118U (zh) 一种无加水式加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