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5627A - 用于无线通信中的中继基站的预通信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无线通信中的中继基站的预通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05627A CN102405627A CN2010800181628A CN201080018162A CN102405627A CN 102405627 A CN102405627 A CN 102405627A CN 2010800181628 A CN2010800181628 A CN 2010800181628A CN 201080018162 A CN201080018162 A CN 201080018162A CN 102405627 A CN102405627 A CN 10240562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 base station
- ofdm code
- code element
- transmis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5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9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153 supple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KLDZYURQCUYZBL-UHFFFAOYSA-N 2-[3-[(2-hydroxyphenyl)methylideneamino]propyliminomethyl]phenol Chemical compound OC1=CC=CC=C1C=NCCCN=CC1=CC=CC=C1O KLDZYURQCUYZB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27 coher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750 conditio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1000001098 delayed sleep phase syndrom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33921 delayed sleep phase type circadian rhythm sleep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897 system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5429 Mirabilis expans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294411 Mirabilis expans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7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6 consolid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81 data capt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536 miso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37 neu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1 process auto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58 re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480 semicircular cana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06 support-vector machin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2—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e.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03—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physical layer control
- H04B7/2606—Arrangements for base station coverage control, e.g. by using relays in tunne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common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multiple users or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Quality of the received signal, e.g. BER, SNR, water fil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6—Half-duplex systems; Simplex/duplex switching; Transmission of break signals non-automatically inverting the direction of transmiss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文描述了提供涉及补充无线节点的无线通信。作为示例,在宏基站与相关联补充节点集合之间采用在前信令以支持与用户终端的待决无线通信。在一些方面,在前信令可包括传送给或接收自用户终端的控制或数据话务。此外,补充节点可将对该控制或数据话务传输的传送或接收与宏基站的类似传送或接收同步。在一些方面,补充节点还可在宏基站用于导频信号的OFDM码元上复制导频信号传输,以给予用于话务和导频信号两者的一致下行链路信道。相应地,用户终端观察到各个时隙上的一致导频传输、以及一般可用公共参考信号来解码的并发话务传输。
Description
根据35U.S.C.§119的优先权要求
本专利申请要求题为“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ENABLE PRECOMMUNICATION FOR TRANSPARENT RELAYS,PICO CELLS,RRHs,AND SMART REPEATERS(用于为透明中继、微微蜂窝小区、RRH和智能转发器实现预通信的方法和装置)”且2009年4月21日提交的临时专利申请S/N.61/171,387的优先权,该临时专利申请被转让给本申请受让人并由此通过援引明确纳入于此。
背景
I.领域
以下描述一般涉及无线通信,尤其涉及促成预信令补充无线节点以增强在网络部署中的无线覆盖。
II.背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部署以提供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诸如语音内容、数据内容等等。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发射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通信的多址系统。此类多址系统的示例可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等。另外,这些系统可遵照诸如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3GPP长期演进(LTE)、超移动宽带(UMB)之类的规范或诸如演进数据优化(EV-DO)、其一个或多个修订版等多载波无线规范。
一般,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同时支持多个移动设备的通信。每个移动设备可经由前向和反向链路上的传输与一个或更多个基站通信。前向链路(或下行链路)是指从基站至移动设备的通信链路,而反向链路(或上行链路)是指从移动设备至基站的通信链路。此外,移动设备与基站之间的通信可以经由单输入单输出(SISO)系统、多输入单输出(MISO)系统、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等来建立。
无线通信中的近期技术进步是在现有宏基站部署内整合相对小的低功率基站或无线接入点。这些低功率基站可由附近的宏基站管理,或者可被无线网络当作独立基站。典型地,低功率基站可被部署在室内,诸如在购物中心、办公楼、公寓大楼等之内,以向给定建筑物提供瞄准的蜂窝覆盖,或者在不良覆盖区域内分散在室外,例如以便为特定地理区域提供瞄准的蜂窝覆盖。这些基站具有多个用于补充宏部署的优点。第一,小型低功率基站一般比全宏基站便宜,并且可以较低成本补充宏部署。第二,由于这些基站通常以低得多的功率且在较短距离上发射,因此,低功率基站的补充部署可以定制以限制对周围网络的干扰。
存在各种类型的补充或低功率基站。一个常见示例是中继节点。中继节点是指可以耦合到或可以不耦合到有线回程的类基站实体。此外,与典型的50瓦或类似宏基站相比,中继节点一般是具有小覆盖区域的低功率基站。另外,中继节点通常辅助一个或更多个施主宏基站且由一个或更多个施主宏基站控制。
在操作中,中继节点在空中接收来自施主基站的数据,并且可将该数据转发给由该中继节点(以及由该施主基站)服务的接入终端(AT)。中继节点可利用与施主基站相同的无线频谱将数据转发给AT(带内中继),或者可在第一频谱上接收数据并在第二频谱上重传该数据(带外中继)。带内中继往往是在给定时间帧中可以或者传送或者接收但不能两者兼顾的半双工实体,而带外中继往往可以是能够同时接收和传送(在不同频带上)的全双工。
除了以上描述的一般特性外,存在中继节点的若干变型。例如,透明中继节点是指AT不可见或不被AT识别为单独实体的中继节点。确切而言,至少从AT的观点而言,透明中继是不能与施主基站区分开的。因此,透明中继通常仅重复施主基站的蜂窝小区身份信息、获取和同步信息等。透明中继的一个常见功能是提升施主基站的发射功率。在一些情形中,透明中继可解码、滤波并随后重传那些信号以提供更高的信号质量,这与仅提供信号幅度的增加不同。被称为增量冗余中继(IR中继)的一种特定中继可在空中监视基站调度消息,并且标识旨在去往该AT的数据或控制话务。IR中继可解调由基站发送的下行链路数据并且可辅助该下行链路数据至AT的后续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传输(例如,若AT指示该数据的一部分或全部未被接收到)。类似地,IR中继可解码来自AT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并且可辅助该上行链路数据的后续HARQ传输。由于IR中继一般比AT观察到该话务的更好信噪比(SNR),因此其可更早解码该话务并减少用于后续HARQ传输的定时(与更远基站的HARQ传输相比)。
尽管中继节点具有若干优点,但也的确存在关于将这些实体整合到宏部署中的一些缺点和设计挑战。例如,由于半双工操作的本质,半双工节点具有较少的传送和接收资源。这趋向于降低中继节点的功效并且可能降低潜在负载能力(例如,可并发地服务多少个AT)。另外,管理基站与中继节点之间、或基站与AT之间的控制信令的复杂性增大,因为AT一般被配置成在特定时隙中查看特定控制信号,这些特定时隙中的一些可能不可用作去往半双工中继节点的传输时隙。这些及其他挑战是无线联网中的当前研究的焦点。
概述
以下给出一个或更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标识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目的是以简化形式给出本公开一个或更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作为稍后给出的更详细描述之序。
本公开提供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环境中采用补充基站或接入点的改进。根据一些所公开方面,在宏基站与相关联补充节点集合之间采用在前信令以支持与用户终端的待决无线通信。在一些所公开方面,在前信令可在宏基站与补充基站之间传达涉及用户终端的控制或数据话务。因此,宏基站将控制或数据话务转发给补充基站,补充基站可将其自己对该控制或数据话务的传输重新配置成与宏基站并发。此外,补充基站可在由宏基站用于导频信号传输的OFDM码元上传送导频信号。以此方式,宏基站和补充基站提供在用户终端处观察到的用于控制和数据话务两者以及用于导频信号的一致下行链路信道。相应地,用户终端可用公共参考信号来解调该下行链路信道,从而改善下行链路信号测量的准确性并降低用户终端处的接收机复杂度。
在特定方面,可分析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信号测量以标识用户终端的相对位置。当用户终端位于宏基站或补充基站的覆盖区域深处时,联合传输可被挂起,并且一旦该状况结束就恢复。在其他方面,宏基站可发送该控制或数据话务的子集以由补充基站进行联合传输。该子集可包括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上的选定话务流、选定子带、时隙等。在这些方面,特定话务流或特定无线资源可通过补充基站来增强。
在至少一个方面,补充基站可包括半双工无线收发机,其被配置成在信号时隙(例如,第三代伙伴项目长期演进[3GPP LTE]子帧)的毗邻OFDM码元上在传送和接收之间交替。例如,补充基站可被配置成在该信号时隙的至少一个OFDM码元上接收信号,该至少一个OFDM码元在时间上介于该信号时隙的用于传送导频信号的至少两个非毗邻OFDM码元之间。在一个方面,补充基站可在与控制或数据话务的传送或接收分开的信号时隙中传送导频信号。在其他方面,补充基站可在至少一个信号时隙中一起传送导频信号以及控制或数据话务。相应地,补充基站可以是与控制基站协调无线活动以提供用于无线通信的一致下行链路信道的灵活实体。
再进一步,在一个或更多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中采用半双工补充无线节点(HD-SWN)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在第三代伙伴项目长期演进信号子帧(LTE信号子帧)中的第一正交频分复用码元子集(第一OFDM码元集合)上传送信号。此外,该方法还可包括在该LTE信号子帧内的第二OFDM码元集合上接收无线信号,其中第二OFDM码元集合的至少一个OFDM码元在时间上介于第一OFDM码元集合的在时间上非毗邻的至少两个OFDM码元之间。
在其他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该装置可包括半双工无线收发机,其被配置成在长期演进信号子帧(LTE信号子帧)的分开的OFDM码元上传送和接收信号。此外,该装置可包括用于存储指令的存储器,这些指令被配置成使得半双工无线收发机在毗邻OFDM码元上在传送和接收之间切换。此外,用于实现这些指令的模块可包括:获取模块,其标识由网络基站用于导频传输的OFDM码元集合;以及配置模块,其使得半双工无线收发机在LTE信号子帧的第一OFDM码元上传送信号,在该LTE信号子帧的第二OFDM码元上接收进一步信号,以及在第三OFDM码元上重传该信号,其中第二OFDM码元在时间上在该LTE信号子帧内介于第一OFDM码元与第三OFDM码元之间。
根据再其他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该设备可包括用于在第三代伙伴项目长期演进信号子帧(LTE信号子帧)中的第一正交频分复用码元集合(第一OFDM码元集合)上传送信号的装置。此外,该设备可包括用于在该LTE信号子帧内的第二OFDM码元集合上接收无线信号的装置,其中第二OFDM码元集合的至少一个OFDM码元在时间上介于第一OFDM码元集合的在时间上非毗邻的至少两个OFDM码元之间。
根据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配置成用于在无线通信中采用半双工无线收发机的至少一个处理器。该(诸)处理器可包括使得半双工无线收发机在第三代伙伴项目长期演进信号子帧(LTE信号子帧)中的第一正交频分复用码元集合(第一OFDM码元集合)上传送信号的模块。此外,该(诸)处理器可包括使得半双工无线收发机在该LTE信号子帧内的第二OFDM码元集合上接收无线信号的模块,其中第二OFDM码元集合的至少一个OFDM码元在时间上介于第一OFDM码元集合的在时间上非毗邻的至少两个OFDM码元之间。
在附加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用于使计算机采用半双工无线收发机在第三代伙伴项目长期演进信号子帧(LTE信号子帧)中的第一正交频分复用码元集合(第一OFDM码元集合)上传送信号的代码。此外,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用于使计算机采用半双工无线收发机在该LTE信号子帧内的第二OFDM码元集合上接收无线信号的代码,其中第二OFDM码元集合的至少一个OFDM码元在时间上介于第一OFDM码元集合的在时间上非毗邻的至少两个OFDM码元之间。
除了前述方面,本公开的其他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由网络基站向与该网络基站相关联的远程无线节点发送为下行链路传输(DL传输)所调度的控制或数据信令信息。此外,该方法可包括在单个DL载波上与该远程无线节点对该控制或数据信令信息的传输并发地传送该DL传输。
此外,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置成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该装置可包括通信接口,其被配置成用于与基站进行电子通信以及用于与用户装备(UE)进行无线通信。该装置还可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用于协调该装置和该基站的无线通信的指令;以及数据处理器,用于执行用于实现这些指令的模块。此外,这些模块可包括协作模块,其从该基站至少获得涉及该UE的话务子集以及用于该话务子集的传送或接收的信号时段。此外,这些模块可包括通信模块,其采用该通信接口在单个载波频率上与该基站对该话务的传送或接收并发地传送或接收该话务子集。
本公开的进一步方面包括一种配置成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该设备可包括用于由网络基站在耦合该网络基站和远程无线节点的回程网络上向该远程无线节点发送为DL传输所调度的控制或数据信令信息的装置。此外,该设备可包括用于使该网络基站在单个DL载波上与该远程无线节点对该控制或数据信令信息的传输并发地传送该DL传输的装置。
在附加方面,公开了一种配置成用于无线通信的至少一个处理器。该(诸)处理器可包括由网络基站在耦合该网络基站和远程无线节点的回程网络上向该远程无线节点发送为DL传输所调度的控制或数据信令信息的模块。该(诸)处理器还可包括使该网络基站在单个DL载波上与该远程无线节点对该控制或数据信令信息的传输并发地传送该DL传输的模块。
在至少一个附加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用于使计算机由网络基站在耦合该网络基站和远程无线节点的回程网络上向该远程无线节点发送为下行链路传输(DL传输)所调度的控制或数据信令信息的代码。此外,该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可包括用于使计算机在该网络基站处在单个DL载波上与该远程无线节点对该控制或数据信令信息的传输并发地发起该DL传输的代码。
为了实现前述及相关目标,这一个或更多个方面包括在下文中全面描述并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以下描述和附图详细阐述了这一个或更多个方面的某些解说性特征。但是,这些特征仅仅是指示了可采用各种方面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若干种,并且本描述旨在涵盖所有此类方面及其等效方案。
附图简述
图1解说所公开方面中的为补充基站采用在前信令的示例无线环境的框图。
图2描绘根据进一步所公开方面的利用联合通信装置的样例无线通信的框图。
图3解说根据特定方面的示例联合通信装置的框图。
图4解说具有宏基站和补充基站的同步导频传输的样例无线通信的框图。
图5描绘根据进一步方面的用于提供并发导频传输的示例性导频同步装置的框图。
图6解说根据一个或更多个其他方面的用于提供在前信令以支持补充基站的样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7描绘在服务给定覆盖区域的各基站间提供一致导频传输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8解说根据附加方面的提供用于用户装备话务的在前信令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9和9A描绘根据再其他方面的经由补充基站促成改进的话务覆盖的样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10和11描绘配置成用于在前信令以支持无线通信的示例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12描绘可实现本公开各个方面的样例无线通信装置的框图。
图13解说根据进一步方面的用于无线通信的样例蜂窝环境的框图。
图14描绘适合一个或更多个所公开方面的基于蜂窝小区的示例无线通信安排的框图。
详细描述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各个方面,其中贯穿始终使用相似附图标记来指代相似要素。在以下描述中,出于解释目的阐述了众多的具体细节以提供对一个或更多个方面的透彻理解。但是显然的是,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也可实践此(诸)方面。在其他实例中,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框图形式示出以帮助描述一个或更多个方面。
此外,以下描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应当明显的是,本文中的教示可以各种形式来体现,并且本文中所公开的任何特定结构和/或功能仅是代表性的。基于本文的教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领会本文所公开的方面可独立于任何其它方面来实现并且这些方面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可以各种方式被组合。例如,可以使用本文中所阐述的任何数目的方面来实现装置和/或实践方法。另外,可用除本文所阐述的方面中的一个或更多个之外或与之不同的其他结构和/或功能性来实现装置和/或实践方法。作为示例,本文描述的这些方法、设备、系统和装置中有许多是在为补充基站进行在前信令以尤其提供关于导频传输以及用户话务的一致性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类似技术可应用于其他通信环境。
无线通信系统通过局部基础设施部署和通信地耦合局部基础设施(例如,基站)的中央网络来达成位于远程的无线节点之间的电子通信。一般而言,局部基础设施可利用各种原理来与这些节点交换无线信息。在一些情形中,基础设施可采用在施主基站控制下的一组远程无线节点来补充由该施主基站服务的特定地理区域(例如,蜂窝小区)中的无线接入覆盖。这种安排可提供多种益处。第一,远程无线节点可在接收来自施主基站的不良覆盖的地理区域部分中提供成本高效的补充无线电服务。第二,远程无线节点可在许多环境中提高蜂窝小区容量。第三,这些无线节点的附加天线可被用来达成多天线增益,类似于MIMO天线安排或协作多点(CoMP)安排。其他益处可包括信噪比(SNR)的降低、蜂窝小区边界处改进的性能、减少的蜂窝小区间或蜂窝小区内干扰等等。
透明中继是重复控制宏基站的蜂窝小区标识符或其他标识标记的特定类型的补充无线节点。一般地,从用户装备(UE)的观点而言,透明中继是不能与宏基站本身区分开的。在实现中,透明中继可产生若干设计挑战。
透明中继的一个问题涉及半双工操作。尽管全双工操作更加灵活,但全双工无线节点可能比半双工更昂贵。相反,这导致对半双工无线节点的至少一些偏好。然而,半双工节点不能在单个频带上并发地传送和接收信号。因此,对于单载波环境,半双工节点在单个时隙或其他传输时隙(例如,子隙)中具有较少资源用于分配给传送和接收。在常规操作(例如,第三代伙伴项目长期演进[3GPP LTE],本文中也被称为LTE)中,半双工中继节点在施主基站(例如,施主eNB)传送参考信号、导频信号或获取/同步信号等的所有时隙中不重传或重复施主基站的这些信号。这会显著扰乱UE的信道测量。具体地,若一个时隙子集仅具有施主eNB的信号,而另一时隙子集具有重复信号和eNB的信号两者,则通常用于信道测量的时间平均会被破坏。
透明中继的附加挑战涉及UE反馈。一般地,由UE接收、分析并测量相异的信号,且此类测量的报告被回传给发送这些信号的实体。这使得发送实体能调整后续传输,包括发射功率、波束成形等,以及重传丢失的数据等。然而,由于透明中继在常规情况下是不能与宏基站区分开的,因此由UE进行的信号测量是组合的基站/中继信号。相应地,因信号而异的调整即使能进行也要求附加的处理复杂度。本公开的各个方面解决无线通信中的这些及其他情况,且将在下文更详细地描述。
图1解说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方面的示例无线通信环境100的框图。无线通信环境100涉及若干实体之间的无线通信。具体地,无线通信环境100包括与补充无线节点集合通信地耦合的宏基站(也被简称为基站102),该补充无线节点集合包括无线节点1 104A和无线节点N 104B,其中N为正整数(被统称为无线节点104A-104B)。此外,基站102可与众多用户装备(或用户装备[UE]集合)106在与该UE集合106的相应UE、或该UE集合106的相应子群的一条或更多条无线链路上通信地耦合(例如,其中UE子群可形成协作多点通信[CoMP]安排)。此外,一个或更多个无线节点104A-104B可与该UE集合106中的一个或更多个UE通信地耦合。
基站102经由回程网络(未描绘)与无线节点104A-104B通信地耦合。回程网络实现基站102与无线节点104A之间的双向通信。此外,该回程网络可包括有线电子链路(例如,以太网线路、同轴电缆线路、光纤线路等)或无线链路(例如,专用于基站至基站通信的载波)、或其合适组合。
无线节点104A-104B可为无线通信环境100提供各种实践优点。例如,一个或更多个无线节点104A-104B可被定位在其中基站102具有不良信号渗透的区域中。在这种情形中,无线节点104A-104B可被用于提升(或重复)基站102与UE集合106之间的UL或DL信号,解调、滤波并重传该UL或DL信号的一部分或全部等等。在此示例中,无线节点104A-104B可用于增大基站102的有效范围,减少由基站102服务的地理区域内的干扰、改善信号质量等。另一优点包括地理区域的提高的UE负载,因为由无线节点104A-104B提供的附加收发机有效地增加了该地理区域内的可用无线资源数量。
若干设计约束增大了对实现无线节点104A-104B的挑战。第一,对于单载波回程环境,无线节点104A-104B将包括半双工无线收发机。这将相应节点限制为在特定信号时隙中或者传送或者接收,但不能两者兼顾。相应地,在无线节点104A-104B被用于重复基站102的导频信号的场合,在常规情况下一些导频信号时隙将仅包括基站102的导频,而其他时隙(其中一个或更多个无线节点104A-104B被配置成传送的那些导频信号时隙)将包括基站102的导频以及一个或更多个无线节点104A-104B的导频。在一些时隙中但不在其他时隙中观察联合导频传输的UE可能难以获得准确的下行链路(DL)信号测量。
附加挑战涉及UE接收和处理基站102和无线节点104A-104B的DL传输。若无线节点104A-104B是透明节点,则UE集合106的相应UE一般将把来自基站102或无线节点104A-104B的任何DL话务信号标识为源自单个源。然而,在没有用于每个发射机的相应参考信号的情况下,UE可能难以解码相应DL信号,这降低了无线通信功效。
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基站102可在向UE集合106广播导频传输或传送专用控制或数据信息之前向一个或更多个无线节点104A-104B传送信息。该在前传输在本文中也被称为预通信、或在前信令等。在前传输可为无线通信环境100提供各种益处,但一般而言这些益处涉及协调基站102与一个或更多个无线节点104A-104B之间的传输以便为UE集合106提供一致的DL信道。这些协调传输导致一条或更多条组合链路,诸如涉及基站102和无线节点1 104A以及UE集合106的一个或更多个UE的组合链路1 110A、以及涉及基站102、无线节点N 104B以及UE集合106中的至少一个UE的组合链路N 110B(被统称为组合链路110A-11B)。应领会,组合链路110A-11B可在DL中组合,其中基站102和无线节点的传输被协调;可在UL中组合,其中基站102和无线节点的接收机处理被协调;或这两者。
在一些所公开方面中,基站102向相应的无线节点104A-104B传送共享传送或接收数据。该共享传送或接收数据可包括用于相应节点的不同数据集,诸如用于无线节点1 104A的共享传送或接收数据1 108A、以及用于无线节点N104B的共享传送或接收数据N 108B(被统称为共享传送或接收数据108A-108B)、或用于每个节点的公共数据集。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共享传送或接收数据108A-108B可包括无线消息,该无线消息包括基站102在其上传送导频信号的无线信号时隙集合。术语信号时隙、或者传送时隙或接收时隙可以是指用于无线网络所采用的不同无线接入技术的无线信号的各个基于时间的细分。作为示例,对于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接入技术的无线网络,信号时隙可包括一个或更多个信号子帧、一个或更多个OFDM码元、或一个或更多个交织等。然而应领会,无线信号的其他合适的基于时间的细分可与术语信号时隙一致,且被认为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广义术语信号时隙不应被限定于任何单个解读,除非上下文要求或明确提到。
该无线消息可被无线节点104A-104B中是半双工补充无线节点(HD-SWN)的一个无线节点用于至少将传输同步至基站102在其上传送导频信号的无线信号子帧集合。以此方式,UE集合106将观察到来自基站102和无线节点104A-104B中至少该HD-SWN的一致联合导频信号,从而促成UE处的准确解码和信号测量。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同步是指不同传送实体对两个或更多个信号的并发传送或者两个或更多个接收实体对信号的接收。由此,若基站102被配置成在OFDM码元集合上传送公共参考信号,则当无线节点(例如,无线节点104A-104B)也在相同的OFDM码元集合上传送该公共参考信号时被同步至该基站。这也适用于数据话务的同步传送(或数据的同步接收)。因此,作为一个特定示例,基站102可向无线节点104A发送标识基站102在其上传送导频信号的OFDM码元的此类无线消息。在另一示例中,在基站102所在的OFDM码元是预定(例如,在网络协议或标准内指定)的场合,无线节点104A可在存储器中预加载这些OFDM码元,或者可在向与基站102相关联的网络注册时接收标识这些OFDM码元的传输。在任一种情形中,无线节点104A可采用这些OFDM码元并在与基站102相同的OFDM码元上传送其中继导频。以此方式,UE集合106将一致地观察到包括基站导频和中继导频的导频传输。
一旦与基站102同步了中继导频传输,无线节点104A就可在其他OFDM码元、其他信号时隙上(例如,在另一子帧或另一交织上)等接收无线信号。该联合传输可针对导频信号以及其他控制信号、或针对涉及UE集合106的数据传输进行。对于控制和数据话务,基站102向无线节点104A-104B中的一个或更多个传送话务数据。该话务数据可包括为基站102至UE集合106中的一个或更多个UE的DL传输所调度的控制或数据信令信息。该话务随后可被调度成与基站102的DL传输并发地传送。结果,UE集合106中看到基站102以及一个或更多个无线节点104A-104B两者的传输的UE将并发地获得这些相应传输,且可采用公共参考信号(CRS)来解码这些信号。相应地,在至少一个方面,UE集合106可准确地将诸相应话务信号当作单个信号。在其他方面,基站102可确定UE集合106的UE是否观察到特定基站作为优选接入点(例如,在UE处于该接入点的覆盖范围深处的场合)。若是,则只要该优选接入点条件存在,就可由该优选接入点排他地传送(或接收)话务数据(参见下文图3)。
图2解说根据本公开进一步方面的示例无线通信系统200的框图。无线通信系统200涉及控制基站202,控制基站202至少部分地管理远程无线节点206的无线通信。远程无线节点是与控制基站202相关联并服务控制基站202的补充基站,并且可包括中继节点、微微蜂窝小区、转发器节点、透明节点、透明转发器、透明无线中继、透明微微蜂窝小区、远程无线电头端、增量冗余中继、或智能转发器节点、或其合适组合。此外,控制基站202和远程无线节点206经由相应的直接无线链路与UE通信地耦合,如所描绘的。
控制基站202耦合至联合通信装置204,联合通信装置204促成控制基站202、远程无线节点206和UE 208之间的UL或DL通信的整合。具体地,联合通信装置204可促成协调涉及UE 208的话务数据的传送或接收。在至少一个方面,该协调包括控制或信令话务的并发传输,使得UE 208能用CRS来解码该并发传输。相应地,UE 208可将并发传输当作来自或者控制基站202或者远程无线节点206的单个传输。这可以帮助促进补充无线节点部署甚至能服务不被配置成区分多个链接的发射机的常规UE。
根据本公开的具体方面,联合通信装置204可包括通信接口210,其被配置用于与远程无线节点(例如,远程无线节点206)的电子通信以及与UE的无线通信。通信接口210可包括控制基站202的无线传送-接收链(例如,参见下文图12),或者替换地可用信令命令远程地控制控制基站202的传送-接收链。通信接口210可进一步包括与耦合基站202和远程无线节点206的有线回程链路的接口,或者替换地可通过改为向控制基站202发出合适的信令命令来控制此类接口。
联合通信装置204可进一步包括:存储器212,其用于存储用于协调联合通信装置204和远程无线节点206的无线通信的指令;以及数据处理器214,其用于执行用于实现这些指令的模块。具体地,联合通信装置204可包括分配模块216,其标识涉及UE 208的话务216A并分配话务216A的至少子集以由远程无线节点206进行传送或接收。话务216A的该子集被提供给分发模块218。分发模块218标识适用的信号时段(例如,子帧、或子帧集合、OFDM码元集合、选定子帧集合上的一个或更多个OFDM码元等、或其合适组合)以供由控制基站202传送该话务。分发模块218随后采用通信接口210来与远程无线节点206共享用于传送或接收的话务216A的该子集和该信号时段。该话务和时段可被包括在发送给远程无线节点206的捆绑消息218A中(如由从通信接口210至控制基站202和远程无线节点206的虚线所指示的)。
再进一步,联合通信装置204可包括通信模块220。通信模块220在该适用的信号时段期间采用通信接口210在联合通信装置204处传送或接收话务。这使得控制基站202处对该话务的传送或接收能与远程无线节点206对话务216A的该子集的传送或接收并发进行。相应地,UE 208可采用CRS来解码该联合传输,从而使得UE 208能将两条相应的无线链路当作单条链路。在至少一个方面,该CRS可由联合通信装置204供应(例如,参见下文图3)。在其他方面,CRS或适合仿效CRS的码元也可被提供给远程无线节点206,例如用于实现解调、滤波和重传信息给UE 208的智能转发器的操作。
图3解说根据本公开各方面的示例联合通信装置300的框图。联合通信装置300可被配置成为与基站耦合的无线节点集合(未描绘,但参见上文图1)提供同步通信。在至少一个方面,联合通信装置300可基本上类似于联合通信装置204,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其他方面,联合通信装置300可与补充无线节点耦合以同步补充无线节点与宏基站之间的下行链路通信。该后一方面在以下联合通信装置300的描述中讨论,然而应领会,本公开纳入了在宏基站处实现的联合通信装置300的类似应用和特征,以达成宏基站与补充无线节点之间的控制或话务数据的同步下行链路通信。
联合通信装置300可包括通信接口302,其被配置用于与基站(例如,上述宏基站)以及与UE的有线或无线通信。在一些方面,通信接口302可采用远程无线节点的有线或无线通信能力。另外,联合通信装置300可包括:存储器,其用于存储用于协调远程无线节点与基站的无线通信的指令;以及数据处理器,其执行用于实现这些指令的模块集合。
具体地,该模块集合可包括协作模块308,其从基站获得涉及UE的话务的至少子集、以及用于该话务子集的传送或接收的信号时段(例如,如本文中定义的传输时隙,诸如LTE子帧或一个或更多个此类子帧内的OFDM码元集合)。此外,协作模块308可向通信模块310提供话务308A的至少该子集。具体地,通信模块310采用通信接口302在单个载波频率上与基站对该话务的传送或接收并发地传送或接收该话务子集(例如,包含在由通信模块310传送给UE的消息312内,或者由通信模块310从UE接收)。在一个方面,与远程无线节点的电子通信涉及经由有线回程链路上的有线电子通信来传送话务308A的该子集。在另一个方面,该电子通信涉及经由无线回程链路上的无线电子通信来传送话务308A的该子集。
在另一个方面,联合通信装置300可包括编码模块314,其生成用于解调话务308A的至少该子集的CRS。编码模块314可将包括该CRS的第二消息314A转发给通信模块310,通信模块310进而采用通信接口302将包括该CRS的第二消息314A发送给UE。具体地,通信模块310在由基站用于传送该CRS的OFDM码元集合上传送该CRS。以此方式,联合通信装置300可促成针对UE的一致下行链路信道,其包括由基站和补充无线节点进行的CRS和至少该话务子集的联合传输。以此方式,UE不会观察到该话务子集的联合传输以及导频信号的独立传输,导频信号的独立传输会导致不一致的下行链路信道以及UE处不准确的下行链路信号测量(尤其是在UE跨多个信号时隙对下行链路信号测量取平均的场合)。
在进一步方面,编码模块314可被配置为采用通信接口302从基站接收调制码元集合的模块,该调制码元集合可被用于解调由协作模块308获得的至少该话务子集。在一个示例中,该调制码元集合包括可被远程无线节点用作CRS的代理的预定时频码元及其预定值。
在本公开的特定方面,联合通信装置300可促成解调和接收或重传涉及UE的话务的部分。这在例如与联合通信装置300耦合的补充基站是透明增量冗余节点的场合可能是有用的。在这方面,协作模块308从基站获得涉及UE的完整话务集合(或至少话务超集,其包括以上话务子集)。此外,联合通信装置300可包括优先级模块316,其执行指令以从该完整话务集合提取该话务子集。具体地,这些指令可包括参考存储在存储器304中的管理远程无线节点的增量冗余策略304A。此外,协作模块308可被指令成基于增量冗余策略304A来标识和区分话务308A的该子集与该完整话务集合的其余部分。这可包括根据增量冗余策略304A来标识和区分特定频率子带、特定类型的话务(例如,控制话务或数据话务)、特定话务流(例如,与特定应用、或与特定类型的数据话务相关联,诸如web浏览话务或语音话务等)、或特定时频资源等、或其合适组合,以便分配给补充基站。此外,这些指令可使优先级模块316向通信模块310提供该话务子集以在为该话务指定(也在该完整话务集合中指定,或在基站与补充基站之间的早先通信上传达,例如上文在图2讨论的)的信号时段协同基站进行并发传送或接收。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具体方面,优先级模块316可被进一步配置为采用对由UE接收或传送的信号的UL或DL信号测量的模块。该信号测量可被优先级模块316用于推断UE是否落在或者基站或者补充基站的优选范围内(例如,在优选范围位于一个或另一个基站的覆盖区域深处的场合)。在一个实例中,该推断范围是基于UL或DL信号测量从阈值信号特性推导出的。在一个示例性实例中,该阈值信号特性包括阈值信号质量、阈值信号强度、或阈值信号路径损耗特性等、或其合适组合。若UL或DL信号测量指示UE的确位于超过阈值信号特性的范围(优选范围)内,则优先级模块316可在存储器304的优先级文件304B中存储将该基站或远程无线节点标识为优选接入节点的优先级指示316A。此外,优先级模块316将后续话务的至少一部分排他地分配给或者该基站或者该远程无线节点。该排他性分配可持续,直至优先级模块316稍后确定UE不再处于超过阈值信号特性的范围内(例如,通过将后续UL或DL信号测量与该阈值信号特性作比较)、或UE改为落在不同接入节点的阈值信号特性范围内。在后一种情形中,优先级模块316更新存储在优先级文件304B中的优先级指示符316A,并将后续话务的至少一部分分配给该不同接入节点。
图4解说根据其他所公开方面的另一示例无线通信环境400的框图。无线通信环境400包括服务网络基站404的无线节点402。另外,无线节点402和基站404被配置成与UE 406进行无线通信。无线节点402可包括如本文中所描述的补充无线节点的一个或更多个特性。例如,无线节点可包括透明转发器、透明无线中继、透明微微蜂窝小区、远程无线电头端、智能转发器、增量冗余中继等、或其合适组合。
无线节点402与导频同步装置408耦合,导频同步装置408被配置成将无线节点402的中继导频信号与基站404的原始导频信号同步。该同步可包括在公共传输时隙(例如,公共OFDM码元、公共信号子帧、公共信号子隙等)上传送相应导频信号,从而UE 406一致地观察到DL信道和公共参考信号,其包括由无线节点402传送的中继导频信号和基站404的原始导频信号。该同步可帮助UE 406获得一致导频测量,从而促进基站标识、无线接入、恰当的信号解码等。
导频同步装置408可包括半双工无线收发机410(或采用无线节点402的半双工无线收发机的接口),其被配置成在长期演进信号子帧(LTE信号子帧)的分开的OFDM码元上传送和接收信号。此外,导频同步装置408可包括用于存储指令的存储器412,这些指令被配置成使得半双工无线收发机在毗邻OFDM码元上在传送和接收之间切换。这些模块可包括获取模块416,其标识网络基站用于导频传输的OFDM码元集合。在一个实例中,该OFDM码元集合可被预加载在导频同步装置408的存储器412中(或无线节点402的存储器中,在各个方面,无线节点402可包括相同的存储器或分开的存储器)。在另一实例中,该OFDM码元集合可由基站404在导频传输调度410A中指定。
另外,导频同步装置408可包括配置模块418,配置模块418使得半双工无线收发机在LTE信号子帧的第一OFDM码元上传送导频信号,在该LTE信号子帧的第二OFDM码元上接收信号,以及在该LTE信号子帧的第三OFDM码元上重传该导频信号,其中第二OFDM码元在时间上在该LTE信号子帧内介于第一OFDM码元与第三OFDM码元之间。在一个方面,配置模块418使得半双工无线收发机410在该OFDM码元集合的每个OFDM码元上传送导频信号。在特定方面,该导频信号是由无线节点402和基站404在该OFDM码元集合上传送的CRS。相应地,配置模块418可达成CRS的同步通信。在该CRS是与由无线节点402和基站404联合地传送的控制或数据话务协同地传送的场合,UE可获得对该同步的CRS传输和联合话务传输的可靠测量,且更容易采用该CRS来解码该话务。
下面提供特定实例以解说可由无线节点402在充当服务基站404(以及UE 406)的补充基站时采用导频同步装置408的方式。作为一种实现,无线节点402可补充基站404的数据或控制话务。该数据或控制话务可在基站404至UE 406的传输之前从基站404信令给无线节点402。这可使得无线节点402能补充于或代替基站404传送数据或控制话务(例如,在UE 406观察到无线节点402处比与基站404更优选的无线连接的场合)。在与基站404并发地向UE 406传送话务时,无线节点402也将传送由基站404采用的公共参考信号。为了使UE 406观察到与针对话务传输所观察到的类似的针对导频传输的下行链路信道,无线节点402可采用导频同步装置408在与基站404相同的OFDM码元集合中传送公共参考信号,如本文中所描述的。然而,在这些OFDM码元期间,半双工无线收发机410不能用于从UE 406或基站404接收数据。相应地,导频同步装置408在除用于公共参考信号传输或话务传输的那些OFDM码元以外的OFDM码元上接收信号。
在实践中,随后导频同步装置408可使半双工无线收发机410分别在第一信号时隙子集以及第二信号时隙子集上从传送切换到接收。应领会,第一和第二信号时隙子集无需必然要包括连贯时隙。因此,例如在LTE系统中,在第一信号时隙子集包括OFDM码元0、4、7和8的场合,第二信号时隙子集可包括OFDM码元1-3、5、6和9-13。在这种情形中,半双工无线收发机410将在恰适的OFDM码元(或其他合适的传输时隙)在传送与接收之间来回切换,以在第一信号时隙子集上传送并在第二信号时隙子集上接收。在至少一个方面,导频同步装置408可基于导频传输调度410A的后续或周期性信令来动态地重新配置半双工无线收发机410的传送和接收定时,如下文在图5更详细地描述的。
图5解说根据本文所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其他方面的示例无线系统500的框图。无线系统500包括与导频同步装置504耦合的补充无线节点502。导频同步装置504可基本上类似于上文图4的导频同步装置408。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且导频同步装置504可具有导频同步装置408的一些或全部特征和组件、以及以下描述的其他特征和组件。
导频同步装置504可包括通信接口506,其被配置成与无线节点502的半双工无线收发机通信或控制无线节点502的半双工无线收发机。该半双工无线收发机初始被配置成用于在第一信号时隙子集上接收以及在第二信号时隙子集上传送。然而,这些时隙子集可能不必然与相关联的基站所采用的时隙子集重合。作为示例,对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LTE系统中的导频信号传输,若网络基站用单天线或双天线安排进行传送,则用于导频传输的OFDM码元集合包括LTE信号子帧的OFDM码元0、4、8和10。而对于四天线安排,若网络基站用四天线安排进行传送,则该OFDM码元集合包括LTE信号子帧的OFDM码元0、1、4、7、8和10。若无线节点502不知晓天线安排,则中继导频传输可能与基站导频信号的传输不一致。
如以上关于导频同步装置408所讨论的,导频同步装置504可包括:用于存储指令的存储器510,这些指令被配置成补充与无线节点502相关联的网络基站的无线通信;以及数据处理器508,其用于执行实现那些指令的模块。具体地,获取模块512可被执行以从存储器510获得或参考由网络基站用于传送基站导频信号的OFDM码元的调度512A。在一个实例中,调度512A指定用于导频信号传输的天线安排(例如,单天线、双天线、四天线、或其他多天线安排),而获取模块512基于该天线安排从存储器510获得由网络基站用于导频信号传输的OFDM码元。
一旦被获取模块5112获得,配置模块514就可利用调度512A来修改为由半双工无线收发机进行传送所建立的第二信号时隙子集。经修改信号时隙子集514A被存储在存储器510中的信号时隙文件510A中。数据处理器508可采用经修改信号时隙子集514A来使得半双工无线收发机与基站导频信号并发地传送无线节点502的中继导频。在至少一个方面,基站导频信号和中继导频信号两者皆可包括CRS,该CRS可被由无线节点502服务的UE用来联合地解码这些导频信号。
在本公开的附加方面,导频同步装置504可包括反馈模块516。反馈模块516经由通信接口506获得信道报告,该信道报告包括在UE处观察到的基站导频信号的测量。在至少一个实例中,该测量是对单独的基站导频信号的测量(例如,在中继导频信号的同步或传输之前)。反馈模块516可将信道报告516A存储在存储器510中的测量文件510C中,并且可进一步将信道报告516A转发给网络基站。通过分析信道报告516A,网络基站可生成对适于UE解码由半双工无线收发机传送的中继导频的调制及编码方案(MCS)的估计。该MCS被传送给导频同步装置504,导频同步装置504随后可根据该MCS来传送中继导频。
再进一步,导频同步装置504可包括仲裁模块518,其标识LTE信号子帧内不可用于供无线节点502传送和接收的OFDM码元子集。该OFDM码元集合可以是半双工无线收发机的硬件时间切换约束的结果。在一个实例中,对不可用信号时隙的标识可在配置模块514提供经修改信号时隙子集514A之后建立。相应地,这些不可用OFDM码元可指示半双工无线收发机在与基站导频信号同步之后的传送或接收约束。仲裁模块518随后调整由半双工无线收发机传送的导频信号的传输时间,以使得不可用于传送或接收的该OFDM码元子集至少不与LTE信号子帧的第一OFDM码元和第三OFDM码元重合。经调整传输时间518A可被存储在存储器510的调整文件510B中。利用经调整传输时间518A,数据处理器508随后可减轻半双工无线收发机的硬件约束将影响中继导频信号与基站导频信号的同步的可能性。在一个特定方面,仲裁模块518修改半双工无线收发机的接收时间(例如,第一信号时隙子集),以使得该OFDM码元集合不与LTE信号子帧的第二OFDM码元重合。以此方式,导频同步装置可减轻无线节点502被调度成在不可用于传送和接收的OFDM码元上接收信号的可能性。以此方式,仲裁模块518可微调无线节点502的传送和接收。
已关于若干组件、模块和/或通信接口之间的交互描述了前述系统或装置。应领会,此类系统和组件/模块/接口可包括本文指定的那些组件/模块或子模块、所指定组件/模块或子模块中的一些、和/或附加模块。例如,无线通信系统可包括与联合通信装置204耦合的控制基站202、与导频同步装置504耦合的远程无线节点206、以及UE 208,或这些或其他实体的不同组合。子模块也可以被实现为通信地耦合至其他模块而非被包括在父模块内的模块。另外,应该注意,一个或更多个模块可以被组合成提供集合功能性的单个模块。例如,协作模块308可包括通信模块310,或反之,以便于借助单个组件来获得用于中继信令的话务子集和在基站处接收或传送该话务子集。这些组件也可以与本文未具体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组件交互。
此外,如将领会的,以上公开的系统以及以下方法的各个部分可以包括或包含基于人工智能或知识或规则的组件、子组件、进程、装置、方法或机制(例如,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专家系统、贝叶斯置信网络、模糊逻辑、数据融合引擎、分类器……)。此类组件尤其并且除了本文中已描述的组件之外的组件可以使所执行的某些机制或进程自动化,由此使得系统和方法的各部分变得更加自适应、高效及智能。
鉴于以上描述的示例性系统,参考图6-9的流程图将更好地领会依照所公开的主题实现的方法。尽管为使解释简单化将这些方法图示并描述为一系列框,但是应当理解并领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不受这些框的次序所限,因为一些框可按不同次序发生和/或与来自本文中描绘和描述的其他框并发地发生。而且,实现下文所描述的方法并非需要全部所解说的框。另外还应该领会,下文以及贯穿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方法能够被存储在制品上以便将此类方法输送和传递给计算机。所使用的术语“制品”意在涵盖可以从任何计算机可读设备、结合载体的设备、或存储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
图6解说根据本公开进一步方面的用于采用HD-SWN的示例方法600的流程图。在602,方法600可包括在3GPP LTE信号子帧中的第一OFDM码元集合上传送导频信号。在604,方法600可包括在该LTE信号子帧的第二OFDM码元集合上接收无线信号,其中第二OFDM码元集合的至少一个OFDM码元在时间上介于该第一OFDM码元集合的在时间上非毗邻的至少两个OFDM码元之间。在至少一个方面,方法600可包括采用CRS作为导频信号,以及对第一OFDM码元集合采用控制基站在其上传送导频信号(其也可以是该CRS)的OFDM码元,其中该控制基站位于HD-SWN远程处。以此方式,HD-SWN和控制基站可被配置成联合地传送该CRS。这例如在HD-SWN和控制基站还联合地向UE传送话务的场合可能尤其有用。以此方式,UE一致地观察到CRS和控制或数据话务两者的联合传输,从而呈现在UE处一致的下行链路信号测量。
图7解说根据本公开再其他方面的样例方法700的流程图。在702,方法700可包括获得传输调度,该传输调度包括用于控制基站的导频信号(基站导频信号)的传输的OFDM码元集合。在704,方法700可包括将HD-SWN的导频传输同步到至少该OFDM码元集合。在706,方法700可包括接收或标识排除该OFDM码元集合中的每个OFDM码元的第二OFDM码元集合。这可被用于根据该OFDM码元集合来区别HD-SWN处的传送和接收。
再进一步,在708,方法700可包括分配第二OFDM码元集合的子集以接收来自控制基站的传输。对于该第二OFDM码元集合,HD-SWN可被配置成在HD-SWN与控制基站之间的无线回程链路上接收基站传输。另外,在710,方法700可包括分配第二OFDM码元集合的第二子集以接收来自与HD-SWN无线地耦合的UE的传输。相应地,方法700可建立与由HD-SWN用于传送的OFDM码元集合分开的用于控制基站和UE的接收信道。
在712,方法700可包括从由HD-SWN服务的UE获得信道质量指示符(CQI)或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其中该CQI或PMI包括在由HD-SWN服务的UE处观察到的由控制基站传送的控制导频信号(控制导频)的测量。此外,在714,方法700可包括将该CQI或PMI转发给控制基站以便于估计用于传送HD-SWN的导频信号的MCS。
在716,方法700可附加地包括从控制基站接收该MCS。在718,方法700可任选地包括标识或接收用于区别控制导频和导频信号的天线、虚拟天线端口、或天线群指派。在720,方法700可包括根据该MCS和导频调度来传送导频信号,并且可任选地进一步包括按照天线、虚拟天线端口或天线群指派通过对导频信号采用与其上传送控制导频的天线或天线群不同的天线或天线群、或者替换地通过对导频信号采用与其上传送控制导频的虚拟天线端口不同的虚拟天线端口来促成区别控制导频与导频信号的并发传输。在722,方法700可包括接收第二CQI或第二PMI,该第二CQI或第二PMI包括如在UE处观察到的控制导频和导频信号的并发传输的测量。该第二CQI或第二PMI可被转发给控制基站。在此类情形中,方法700可附加地包括从控制基站接收被配置用于控制导频和导频信号的并发传输的经更新MCS,以及在后续LTE信号子帧中根据该经更新MCS来传送导频信号。
图8描绘根据本公开另一方面的样例方法800的流程图。在802,方法800可包括由网络基站向与该网络基站相关联的远程无线节点发送为DL传输所调度的控制或数据信令信息。另外,在804,方法800可包括在单个DL载波上与远程无线节点对该控制或数据信令信息的传输并发地传送该DL传输。该并发传输还可包括CRS,该CRS可被接收UE用于将该DL传输和远程无线节点对该控制或数据信令信息的传输作为单个信号来解码。此外,该并发传输可辅助未被配置成区别网络基站的传输与远程无线节点的传输的UE接收和解调该控制或数据信令信息。相应地,网络基站可在补充无线通信中涉及透明无线节点,即使对于不能单独地区分该透明无线节点的常规UE亦然。
图9和9A描绘根据本公开特定方面的示例方法900、900A的流程图。在902,方法900可包括标识为网络基站的DL传输所调度的控制或数据信令信息。用于DL传输的控制或数据信令信息可包括例如确收(ACK)、或否定ACK(NACK)信息、CQI信息、请求消息、包括下行链路数据话务的下行链路信号(DL信号)、包括上行链路数据话务的上行链路信号(UL信号)、或其他合适的控制或数据话务、或其合适组合。
在904,作出关于分发策略是否与该DL传输相关联的确定。该确定可包括例如参考将该控制或信令信息的一部分或涉及UE集合的所指派资源子集分配给远程无线节点的分发策略。由分发策略进行的分配可基于各种无线特性、UE负载、UE调度等。在至少一个方面,该分发策略至少部分地基于对该UE集合的调度、UL信号强度测量、或DL信号强度测量、或其合适组合将该控制或信令信息的该部分或该所指派资源子集分配给远程无线节点。若该分发策略的确涉及该DL传输,则方法900可前进至906。否则,方法900前进至908。
在906,方法900可包括根据该分发策略来标识和区别分配给远程无线节点的控制或信令信息的该部分或该所指派资源子集。在908,方法900可包括将用于DL传输的该控制或数据信令信息发送给远程无线节点。替换地,若该分发策略与该DL传输相关联,则将用于DL传输的该控制或数据信令信息发送给远程无线节点包括:仅发送该控制或信令信息的该部分,或指定由分发策略分配给远程无线节点的该所指派资源子集。在任一种情形中,发送控制或数据信令信息可进一步包括:采用通信地耦合网络基站和远程无线节点的有线或无线回程网络来将该控制或数据信令信息(或其部分)传送给远程无线节点。
在910,方法900可包括将CRS传送给UE集合,其中该UE集合采用该CRS来解码将分别由网络基站和远程无线节点传送的该DL传输和该控制或数据信令信息。在912,方法900可包括向远程无线节点传送用于解码该控制或信令信息的调制码元集合,其中远程无线节点采用该调制码元集合作为参考信号来解调该控制或信令信息的至少一部分(或标识该指定的所指派资源子集)。该解调可在与DL传输并发地传送该控制或信令信息之前。
在914,方法900可包括在单个频率DL载波上与远程无线节点对该控制或数据信令信息或其部分的传输并发地传送该DL传输。在916,方法900可包括从该UE集合中的至少一个UE接收对DL信号的测量。在918,方法900可包括确定对于该UE集合的该至少一个UE是否存在优选节点。在一个示例中,该确定可包括标识该UE集合中观察到来自或者远程无线节点或者网络基站的优选DL信号的至少一个UE。在该示例的特定方面,该确定可包括:通过从该UE集合的该至少一个UE接收网络基站和远程无线节点的相应DL信号测量,以及基于信号强度、信号质量或信号路径损耗、或其合适组合将相应DL信号测量与优选阈值作比较来标识优选DL信号。在替换示例中,该确定可替代地包括:测量来自该UE集合中的该至少一个UE的UL信号,接收来自远程无线节点的该UL信号的相称测量,通过将网络基站处对该UL信号的测量和该相称测量与阈值作比较来标识对于该UE集合中的该至少一个UE的优选无线节点。若为该UE集合中的该至少一个UE标识出优选节点,则方法900可前进至922;否则方法900返回参考标号902。
在922,方法900可包括调度第二控制或数据信令信息集合以经由远程无线节点或网络基站中是该优选DL信号的源的那一个排他地传送给该UE集合中的该至少一个UE。方法900从参考标号922前进至图9A和方法900A。
在902A,方法900A可包括从该UE集合中的该至少一个UE接收关于该优选DL信号的DL信号测量。在904A,方法900A可包括相对于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阈值监视该优选DL信号。在906A,方法900A可确定优选DL信号强度是否落在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阈值内。若是,则方法900A返回方法900的922;否则,方法900A返回方法900的参考标号902。
图10和11解说根据本公开各方面的配置成促成涉及一个或更多个补充无线节点的无线通信的相应示例装置1000、1100。例如,装置1000、1100可至少部分地驻留在无线通信网络内和/或无线接收机内,诸如节点、基站、接入点、用户终端、与移动接口卡耦合的个人计算机等。将领会,装置1000、1100被表示为包括功能块,它们可以是表示由处理器、软件、或其组合(例如,固件)所实现的功能的功能块。
装置1000可包括用于存储配置成执行装置1000的功能的指令的存储器1002、以及用于执行实现那些指令的模块的处理器1010。装置1000可进一步包括用于在LTE信号子帧中的第一OFDM码元集合上传送导频信号的模块1004。模块1004可从与装置1000相关联的网络基站(未描绘)获得该第一OFDM码元集合,或者可从存储器1002获得该第一OFDM码元集合。在至少一个方面,模块1004可接收基于传输安排(例如,天线数目)的变化对导频传输采用不同OFDM码元的网络基站的传输安排,并根据该传输安排参考存储器1002来获得第一OFDM码元集合。再进一步,装置1000可包括用于在该LTE信号子帧内的第二OFDM码元集合上接收无线信号的模块1006。具体地,第二OFDM码元集合包括在时间上介于第一OFDM码元集合的(在时间上非毗邻的)至少两个OFDM码元之间的至少一个OFDM码元。作为一个示例,数据处理器1108可使装置1000的半双工无线收发机按照第一OFDM码元集合和第二OFDM码元集合在该LTE信号子帧内的各个OFDM码元上传送和接收。结果,装置1000可在连贯OFDM码元上多次从传送改变为接收,从而提供用于补充网络基站的无线通信的灵活且反应迅速的无线收发机。在一个实例中,该半双工无线收发机与装置1000整合。然而在另一实例中,该半双工无线收发机可与通信地耦合至装置1000的另一实体(例如,补充基站或其他合适的补充无线节点)整合。
装置1100也可包括用于存储促成装置1100的特征的指令的存储器1102、以及用于执行实现那些指令的模块的处理器1108。具体地,装置1100可包括用于由网络基站(未描绘)在耦合该网络基站和远程无线节点的回程网络上向该远程无线节点发送为DL传输所调度的控制或数据信令信息的模块1104。另外,装置1100可包括用于使网络基站在单个DL载波上与远程无线节点对该控制或信令信息的传输并发地传送该DL传输的模块1106,如本文中所描述的。应注意,该并发传输一般可使用CRS来解码,且作为结果,接收该DL传输和该控制或信令信息的传输两者的常规UE可将这些传输作为共同信号来解码。
图12描绘根据本文所公开的一些方面的可促成无线通信的示例系统1200的框图。在DL上,在接入点1205处,发射(TX)数据处理器1210接收、格式化、编码、交织、和调制(或码元映射)话务数据并提供调制码元(“数据码元”)。码元调制器1215接收并处理这些数据码元以及导频码元并提供码元流。码元调制器1215将数据和导频码元复用并将其提供给发射机单元(TMTR)1220。每个发射码元可以是数据码元、导频码元、或零值信号。导频码元可在每个码元周期里被连续发送。导频码元可被频分复用(FDM)、正交频分复用(OFDM)、时分复用(TDM)、码分复用(CDM)、或其合适组合或类似调制和/或传输技术的合适组合。
TMTR 1220接收码元流并将其转换成一个或更多个模拟信号并进一步调理(例如,放大、滤波、以及上变频)这些模拟信号以生成适合在无线信道上传输的DL信号。该DL信号随后通过天线1225向终端发射。在终端1230处,天线1235接收该DL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信号提供给接收机单元(RCVR)1240。接收机单元1240调理(例如,滤波、放大、以及下变频)收到信号并将经调理的信号数字化以获得采样。码元解调器1245解调接收到的导频码元并将其提供给处理器1250作信道估计。码元解调器1245进一步从处理器1250接收针对DL的频率响应估计,对接收到的数据码元执行数据解调以获得数据码元估计(其为对所传送的数据码元的估计),并将这些数据码元估计提供给RX数据处理器1255,后者解调(即,码元解映射)、解交织、并解码这些数据码元估计以恢复所传送的话务数据。由码元解调器1245和RX数据处理器1255进行的处理分别与接入点1205处由码元调制器1215和TX数据处理器1210进行的处理互补。
在UL上,TX数据处理器1260处理话务数据并提供数据码元。码元调制器1265接收这些数据码元并将其与导频码元复用,执行调制,并提供码元流。发射机单元1270随后接收并处理此码元流以生成UL信号,此UL信号由天线1235向接入点1205发射。
在接入点1205处,来自终端1230的UL信号被天线1225接收,并由接收机单元1275处理以获得采样。码元解调器1280随后处理这些采样并提供收到导频码元和针对UL的数据码元估计。RX数据处理器1285处理这些数据码元估计以恢复终端1230所传送的话务数据。处理器1290对在UL上进行传送的每个活跃终端执行信道估计。多个终端可在UL上在其各自被指派的导频子带集合上并发地传送导频,其中各导频子带集合可被交织。
处理器1290和1250分别指导(例如,控制、协调、管理等)接入点1205和终端1230处的操作。相应处理器1290和1250可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的存储器单元(未示出)相关联。处理器1290和1250还可执行用以推导分别针对UL和DL的基于频率和时间的冲激响应估计的计算。
对于多址系统(例如,SC-FDMA、FDMA、OFDMA、CDMA、TDMA等),多个终端可在UL上并发地传送。对于此类系统,诸导频子带可在不同终端间被共享。这些信道估计技术可在给每个终端的导频子带跨越整个工作频带(可能频带边缘除外)的情形中使用。此类导频子带结构对于要为每个终端获得频率分集可能是期望的。
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可以藉由各种手段来实现。例如,这些技术可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中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其可以是数字的、模拟的、或数字和模拟两者,用于作信道估计的各个处理单元可在一个或更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件(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设计成执行本文中描述的功能的其他电子单元、或其组合内实现。在软件情况下,实现可通过执行本文中描述的功能的模块(例如,规程、函数等等)来进行。软件代码可被存储在存储器单元中并由处理器1290和1250来执行。
图13解说诸如可结合一个或更多个方面使用的具有多个基站1310(例如,无线接入点、无线通信装置)和多个终端1320(例如,AT)的无线通信系统1300。基站1310一般是与终端通信的固定站,并且也可被称为接入点、B节点、或某个其他术语。每个基站1310提供对特定地理区域或覆盖区域的通信覆盖,在图13中解说为三个地理区域,标记为1302a、1302b和1302c。术语“蜂窝小区”取决于使用该术语的上下文可指基站或其覆盖区域。为改善系统容量,可将基站地理区域/覆盖区域划分成多个较小的区域(例如,根据图13中的蜂窝小区1302a为三个较小的区域)1304a、1304b和1304c。每个较小的区域(1304a、1304b、1304c)可由各自的基收发机子系统(BTS)来服务。术语“扇区”取决于使用该术语的上下文可指BTS或其覆盖区域。对于扇区化的蜂窝小区,该蜂窝小区中所有扇区的BTS典型地共同位于该蜂窝小区的基站内。本文中描述的传输技术既可用于具有扇区化的蜂窝小区的系统也可用于具有非扇区化的蜂窝小区的系统。出于简单化,在本描述中,除非另行指定,否则术语“基站”被普适地用于服务扇区的固定站和服务蜂窝小区的固定站。
终端1320通常分散在系统中各处,并且每个终端1320可以是固定的或移动的。终端1320也可被称为移动站、用户装备、用户设备、无线通信装置、接入终端、用户终端、或某个其他术语。终端1320可以是无线设备、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卡等等。每个终端1320在任何给定时刻可在下行链路(例如,FL)和上行链路(例如,RL)上与零个、一个、或多个BS 1310通信。下行链路是指从基站至终端的通信链路,而上行链路是指从终端至基站的通信链路。
对于集中式架构,系统控制器1330耦合到基站1310并提供对这些基站1310的协调和控制。对于分布式架构,各基站1310可按需彼此通信(例如,借助于通信地耦合各基站1310的有线或无线回程网络)。前向链路上的数据传输往往在该前向链路或通信系统可支持的最大数据率上或接近此最大数据率上从一个接入点向一个接入终端发生。前向链路的附加信道(例如,控制信道)可从多个接入点向一个接入终端传送。反向链路数据通信可从一个接入终端向一个或更多个接入点发生。
图14是根据各个方面的规划或半规划无线通信环境1400的解说。无线通信环境1400可包括一个或更多个蜂窝小区和/或扇区中的一个或更多个BS1402,它们彼此和/或与一个或更多个移动设备1404接收、传送、重复无线通信信号等。如所解说的,每个BS 1402可提供对特定地理区域的通信覆盖,解说为四个通信区域,标记为1406a、1406b、1406c和1406d。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每个BS 1402可包括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其各自又可包括与信号传送和接收相关联的多个组件(例如,处理器、调制器、复用器、解调器、分用器、天线等,参见上文图12)。移动设备1404可以是例如蜂窝电话、智能电话、膝上机、手持通信设备、手持计算设备、卫星无线电、全球定位系统、PDA、或任何其他适用于在无线通信环境1400上进行通信的设备。如本文阐述的,无线通信环境1400可与本文描述的各个方面联用以促成在无线通信中利用补充无线节点。
如本公开中所使用的,术语“组件”、“系统”、“模块”等意指计算机相关实体,任其是硬件、软件、执行中的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和/或其任何组合。例如,模块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件、执行的线程、程序、设备和/或计算机。一个或更多个模块可驻留在进程或执行的线程内,并且模块可局部化在一个电子设备上或分布在两个或更多个电子设备之间。此外,这些模块也能从其上存储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执行。各模块可借助于本地或远程进程来通信,诸如根据具有一个或更多个数据分组的信号(例如,来自借助于该信号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中的另一组件进行交互、或在诸如因特网等网络上与其他系统进行交互的一个组件的数据)来进行此通信。另外,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本文描述的系统的组件或模块可被重新编排或由附加组件/模块/系统来补充以便于达成关于其所描述的各个方面、目标、优势等等,并且不限于在给定附图中阐述的精确配置。
此外,本文中结合UE来描述各方面。UE也可被称为系统、订户单元、订户站、移动站、移动台、移动通信设备、移动设备、远程站、远程终端、AT、用户代理(UA)、用户设备、或用户终端(UT)。订户站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或促成与处理设备的无线通信的类似机制的其他处理设备。
在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功能可以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或其任何合适组合中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各功能可作为一条或更多条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借其进行传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两者,其包括促成计算机程序从一地向另一地转移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物理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这样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智能卡、以及闪存设备(例如,闪存卡、闪存条、钥匙型驱动……)、或能被用来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程序代码且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web网站、服务器、或其他远程源传送而来,则该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就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之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多用碟(DVD)、软盘和蓝光碟,其中盘(disk)往往以磁的方式再现数据,而碟(disc)用激光以光学方式再现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应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对于硬件实现,结合本文公开的各方面描述的处理单元的各种解说性逻辑、逻辑块、模块、和电路可在一个或更多个ASIC、DSP、DSPD、PLD、FPGA、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设计成执行本文描述的功能的其他电子单元、或其组合内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协作的一个或更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他合适配置。此外,至少一个处理器可包括可用于执行本文描述的一个或更多个步骤和/或动作的一个或更多个模块。
而且,本文描述的各个方面或特征可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被实现为方法、装置、或制品。此外,结合本文公开的各方面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和/或动作可直接在硬件中、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在这两者的组合中实施。另外,在一些方面,方法或算法的步骤或动作可作为代码或指令中的至少一个或任何组合或集合驻留在可被纳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机器可读介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在至少一个方面,如本文使用的术语“制品”、“模块”或“装置”旨在涵盖可以从任何合适的计算机可读设备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
另外,本文使用词语“示例性”来表示用作示例、实例或解说。本文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方面或设计并非必然被解释为优于或胜过其他方面或设计。确切而言,使用词语示例性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各个概念。如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或”旨在表示“包括性或”而非“互斥性或”。即,除非另行指定或从上下文可以清楚,否则“X使用A或B”旨在表示任何自然的包括性排列。即,如果X采用A;X采用B;或X采用A和B两者,则在任何前述实例中,都满足“X采用A或B。”另外,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冠词“一”和“一个”一般应被解释为表示“一个或更多个”,除非另行指定或从上下文可以清楚指的是单数形式。
另外,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推断”或“推论”泛指从如经由事件或数据捕捉的观察集合来推理或推论系统、环境、或用户的状态的过程。举例而言,可采用推断来标识具体的上下文或动作,或可生成关于各状态的概率分布。推断可以是概率性的——即,基于数据和事件的考虑,计算关于感兴趣的状态的概率分布。推断还可以指用于从事件或数据集合组合出更高层次的事件的技术。此类推断导致从观察到的事件和/或存储的事件数据的集合构造出新的事件或动作,无论这些事件在时间接近性意义上是否密切相关,也无论这些事件和数据是来自一个还是数个事件和数据源。
以上已描述的包括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各方面的示例。当然,不可能出于描述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目的而描述每一个可以想到的组件或方法的组合,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认识到,所公开的主题的许多进一步组合和排列都是可能的。相应地,所公开的主题旨在很涵盖落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些改变、修改和变动。另外,就术语“包括”、“具有”或“具备”在本详细描述或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范畴而言,此类术语旨在以与术语“包括”于权利要求中被用作过渡词时所解释的相类似的方式作可兼之解。
Claims (50)
1.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中采用半双工补充无线节点(HD-SWN)的方法,包括:
在第三代伙伴项目长期演进信号子帧(LTE信号子帧)中的第一正交频分复用码元集合(第一OFDM码元集合)上传送信号;以及
在所述LTE信号子帧内的第二OFDM码元集合上接收无线信号,其中所述第二OFDM码元集合的至少一个OFDM码元在时间上介于所述第一OFDM码元集合的在时间上非毗邻的至少两个OFDM码元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采用导频信号作为所述信号,且任选地采用公共参考信号(CRS)作为所述导频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以下至少一者:
对所述第一OFDM码元集合采用控制基站在其上传送导频信号(控制导频)的OFDM码元;或
对所述第一OFDM码元集合采用所述控制基站在其上传送CRS的OFDM码元;
且其中所述控制基站位于所述HD-SWN远程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分配所述第二OFDM码元集合的子集以接收来自所述控制基站的传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分配所述第二OFDM码元集合的第二子集以接收来自与所述HD-SWN无线地耦合的用户装备(UE)的传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从由所述HD-SWN服务的UE获得信道质量指示符(CQI)或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其中所述CQI或所述PMI包括由控制基站传送并在由所述HD-SWN服务的所述UE处观察到的控制导频信号(控制导频)的测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将所述CQI或所述PMI转发给所述控制基站以便于估计用于传送所述信号的调制及编码方案(MCS)。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控制基站的所述MCS;
根据所述MCS传送所述信号;以及
接收第二CQI或第二PMI,所述第二CQI或第二PMI包括在所述UE处观察到的所述控制导频和所述信号的并发传输的测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从所述控制基站接收经更新MCS,所述经更新MCS被配置成用于所述控制导频和所述信号的所述并发传输;以及
在后续LTE信号子帧中根据所述经更新MCS传送所述信号。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通过对所述信号采用与其上传送控制导频的天线或天线群不同的天线或天线群来促成区别所述控制导频和所述信号的并发传输。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通过对所述信号采用与其上传送控制导频的虚拟天线端口不同的虚拟天线端口来促成区别所述控制导频和所述信号的并发传输。
12.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半双工无线收发机,其被配置成在长期演进信号子帧(LTE信号子帧)的分开的OFDM码元上传送和接收信号;
用于存储指令的存储器,所述指令被配置成使得所述半双工无线收发机在毗邻OFDM码元上在传送和接收之间切换;以及
数据处理器,其执行配置成实现所述指令的模块,所述模块包括:
获取模块,其标识由网络基站用于导频传输的OFDM码元集合;以及
配置模块,其使得所述半双工无线收发机在所述LTE信号子帧的第一OFDM码元上传送信号,在所述LTE信号子帧的第二OFDM码元上接收进一步信号,以及在所述LTE信号子帧的第三OFDM码元上重传所述信号,其中所述第二OFDM码元在时间上在所述LTE信号子帧内介于所述第一OFDM码元与所述第三OFDM码元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使得所述半双工无线收发机在所述OFDM码元集合的每个OFDM码元上传送所述信号。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是公共参考信号(CRS)。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获得信道报告的反馈模块,所述信道报告包含在由所述装置服务的用户装备(UE)处观察到的基站导频信号的测量。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模块将所述信道报告转发给所述网络基站以估计适于所述UE解码由所述半双工无线收发机传送的中继导频的调制及编码方案。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仲裁模块,其作为所述半双工无线收发机的硬件时间切换约束的结果来标识所述LTE信号子帧内不可用于供所述装置传送和接收的OFDM码元子集。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仲裁模块调整所述信号的传输时间以使得所述OFDM码元子集不与所述第一OFDM码元和所述第三OFDM码元重合。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仲裁模块修改所述半双工无线收发机的接收时间以使得所述OFDM码元子集不与所述第二OFDM码元重合。
20.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网络基站用单天线或双天线安排进行传送,则所述OFDM码元集合包括所述LTE信号子帧的OFDM码元0、4、7和10。
21.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网络基站用四天线安排进行传送,则所述OFDM码元集合包括所述LTE信号子帧的OFDM码元0、1、4、7、8和10。
22.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以下至少一者:
透明转发器;
透明无线中继;
透明微微蜂窝小区;
远程无线电头端;
智能转发器;或
增量冗余中继,或其组合。
23.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用于在第三代伙伴项目长期演进信号子帧(LTE信号子帧)中的第一正交频分复用码元集合(第一OFDM码元集合)上传送信号的装置;以及
用于在所述LTE信号子帧内的第二OFDM码元集合上接收无线信号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OFDM码元集合的至少一个OFDM码元在时间上介于所述第一OFDM码元集合的在时间上非毗邻的至少两个OFDM码元之间。
24.一种配置成用于在无线通信中采用半双工无线收发机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包括:
使得所述半双工无线收发机在第三代伙伴项目长期演进信号子帧(LTE信号子帧)中的第一正交频分复用码元集合(第一OFDM码元集合)上传送信号的模块;以及
使得所述半双工无线收发机在所述LTE信号子帧内的第二OFDM码元集合上接收无线信号的模块,其中所述第二OFDM码元集合的至少一个OFDM码元在时间上介于所述第一OFDM码元集合的在时间上非毗邻的至少两个OFDM码元之间。
2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
用于使计算机采用半双工无线收发机在第三代伙伴项目长期演进信号子帧(LTE信号子帧)中的第一正交频分复用码元集合(第一OFDM码元集合)上传送信号的代码;以及
用于使所述计算机采用所述半双工无线收发机在所述LTE信号子帧内的第二OFDM码元集合上接收无线信号的代码,其中所述第二OFDM码元集合的至少一个OFDM码元在时间上介于所述第一OFDM码元集合的在时间上非毗邻的至少两个OFDM码元之间。
26.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由网络基站向与所述网络基站相关联的远程无线节点发送为下行链路传输(DL传输)所调度的控制或数据信令信息;以及
在单个DL载波上与所述远程无线节点对所述控制或数据信令信息的传输并发地传送所述DL传输。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控制或数据信令信息进一步包括:采用通信地耦合所述网络基站和所述远程无线节点的有线或无线回程网络来将所述控制或数据信令信息传送给所述远程无线节点。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向用户装备集合(UE集合)传送公共参考信号(CRS),其中所述UE集合采用所述CRS来解码所述DL传输和所述控制或数据信令信息。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标识所述UE集合中观察到来自或者所述远程无线节点或者所述网络基站的优选DL信号的至少一个UE。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调度第二控制或数据信令信息集合以经由所述远程无线节点或所述网络基站排他地传送给所述UE集合中的所述至少一个UE。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通过从所述UE集合的所述至少一个UE接收所述网络基站和所述远程无线节点的相应DL信号测量,以及基于信号强度、信号质量或信号路径损耗将所述相应DL信号测量与优选阈值作比较来标识所述优选DL信号。
32.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测量来自UE的上行链路信号(UL信号);
从所述远程无线节点接收所述UL信号的相称测量;
通过将所述网络基站处对所述UL信号的测量和所述相称测量与阈值作比较来标识所述UE的优选无线节点;以及
调度用于所述UE的第二控制或数据信令信息集合排他地去往或来自所述优选无线节点。
33.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用于所述DL传输的控制或数据信令信息进一步包括确收(ACK)或否定ACK(NACK)信息、信道质量指示符(CQI)信息、请求消息、下行链路数据话务、上行链路数据话务、或其组合。
34.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参考将所述控制或信令信息的一部分或涉及UE集合的所指派资源子集分配给所述远程无线节点的分发策略;以及
标识所述控制或信令信息的所述部分或所述所指派资源子集;其中向所述远程无线节点发送用于所述DL传输的控制或数据信令信息包括:仅发送所述控制或信令信息的所述部分,或指定由所述分发策略分配给所述远程无线节点的所述所指派资源子集。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发策略至少部分地基于UE调度、UL信号强度测量、或DL信号强度测量、或其组合将所述控制或信令信息的所述部分或所述所指派资源子集分配给所述远程无线节点。
36.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向所述远程无线节点传送用于解码所述控制或信令信息的调制码元集合,其中所述远程无线节点在与所述DL传输并发地传送所述控制或信令信息之前采用所述调制码元集合作为参考信号来解调所述控制或信令信息的至少一部分。
37.一种配置成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通信接口,其被配置成用于与基站进行电子通信以及用于与用户装备(UE)进行无线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储用于协调所述装置和所述基站的无线通信的指令;以及
数据处理器,用于执行用于实现所述指令的模块,所述模块包括:
协作模块,其从所述基站至少获得涉及所述UE的话务子集以及用于所述话务子集的传送或接收的信号时段;
通信模块,其采用所述通信接口在单个载波频率上与所述基站对所述话务的传送或接收并发地传送或接收所述话务子集。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基站的所述电子通信是有线回程链路上的有线电子通信。
39.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基站的所述电子通信是无线回程链路上的无线电子通信。
40.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编码模块,其生成用于解调至少所述话务子集的公共参考信号(CRS)。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采用所述通信接口将所述CRS发送给所述UE。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在由所述基站用于传送所述CRS的OFDM码元集合上传送所述CRS,以促成包括由所述基站和所述装置对所述CRS和至少所述话务子集的联合传输的对于所述UE的一致下行链路信道。
43.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模块采用所述通信接口从所述基站接收调制码元集合,所述调制码元集合能由所述装置用于解调至少所述话务子集,其中所述调制码元集合包括能用作所述CRS的代理的预定时频码元或其预定值。
44.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协作模块从所述基站获得涉及所述UE的完整话务集合,且此外其中优先级模块执行以下指令以从所述完整话务集合提取所述话务子集:
参考管理所述装置的增量冗余策略;
基于所述增量冗余策略来标识并区分所述话务子集与所述完整话务集合的其余部分;以及
向所述通信模块提供所述话务子集以在所述信号时段协同所述基站进行并发传送或接收。
45.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优先级模块,其采用涉及所述UE的UL或DL信号测量来推断所述UE是否落在或者所述装置或者所述基站的优选范围内,其中所述优先级模块将后续话务的至少一部分排他地分配给或者所述装置或者所述基站直至所述UE的推断范围不再位于所述优选范围内。
46.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断范围是基于所述UL或DL信号测量从阈值信号特性推导出的,且进一步其中所述阈值信号特性包括阈值信号质量、阈值信号强度、或阈值信号路径损耗特性、或其组合。
47.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以下至少一者:
中继节点;
微微蜂窝小区;
转发器节点;
智能转发器节点;
远程无线电头端;或
透明节点,或其组合。
48.一种配置成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用于由网络基站在耦合所述网络基站和远程无线节点的回程网络上向所述远程无线节点发送为下行链路传输(DL传输)所调度的控制或数据信令信息的装置;以及
用于使所述网络基站在单个DL载波上与所述远程无线节点对所述控制或数据信令信息的传输并发地传送所述DL传输的装置。
49.一种配置成用于无线通信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包括:
用于由网络基站在耦合所述网络基站和远程无线节点的回程网络上向所述远程无线节点发送为下行链路传输(DL传输)所调度的控制或数据信令信息的模块;以及
用于使所述网络基站在单个DL载波上与所述远程无线节点对所述控制或数据信令信息的传输并发地传送所述DL传输的模块。
5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
用于使计算机由网络基站在耦合所述网络基站和远程无线节点的回程网络上向所述远程无线节点发送为下行链路传输(DL传输)所调度的控制或数据信令信息的代码;以及
用于使所述计算机在所述网络基站处在单个DL载波上与所述远程无线节点对所述控制或数据信令信息的传输并发地发起所述DL传输的代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7138709P | 2009-04-21 | 2009-04-21 | |
US61/171,387 | 2009-04-21 | ||
US12/763,788 | 2010-04-20 | ||
US12/763,788 US9154352B2 (en) | 2009-04-21 | 2010-04-20 | Pre-communication for relay base sta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PCT/US2010/031959 WO2010124033A2 (en) | 2009-04-21 | 2010-04-21 | Pre-communiction for relay base sta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05627A true CN102405627A (zh) | 2012-04-04 |
CN102405627B CN102405627B (zh) | 2015-11-25 |
Family
ID=42980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18162.8A Active CN102405627B (zh) | 2009-04-21 | 2010-04-21 | 用于无线通信中的中继基站的预通信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154352B2 (zh) |
EP (1) | EP2422501B1 (zh) |
JP (3) | JP5797639B2 (zh) |
KR (2) | KR101540989B1 (zh) |
CN (1) | CN102405627B (zh) |
TW (1) | TW201126947A (zh) |
WO (1) | WO2010124033A2 (zh) |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82093A (zh) * | 2012-10-31 | 2015-07-15 |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远程通信分配系统中的数字基带传输 |
CN107172709A (zh) * | 2017-04-17 | 2017-09-15 | 南京邮电大学 | 一种基于中继网络的无线虚拟化资源管理分配方法 |
CN108282275A (zh) * | 2017-01-06 | 2018-07-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08432337A (zh) * | 2015-10-13 | 2018-08-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管理向用户设备分发多个文件的基站和方法 |
CN110536406A (zh) * | 2018-09-27 | 2019-12-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传输定时方法及装置、基站、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800234A (zh) * | 2017-06-22 | 2020-02-14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物理共享信道传输至确收延迟优化 |
CN111405655A (zh) * | 2016-04-01 | 2020-07-10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增强型分量载波的定时提前设计 |
CN111615796A (zh) * | 2018-01-23 | 2020-09-01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协调式多点网络中的空间分集的技术和装置 |
CN111869293A (zh) * | 2018-03-16 | 2020-10-30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话务类型的资源划分 |
CN112889231A (zh) * | 2018-10-31 | 2021-06-01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使用不同空间参数的传输块传输重复 |
CN113300759A (zh) * | 2014-08-27 | 2021-08-24 |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 用于suda系统的控制器 |
CN113875163A (zh) * | 2019-05-13 | 2021-12-31 |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 与协调基站进行并行波束成形训练 |
CN114175515A (zh) * | 2019-09-19 | 2022-03-11 |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 用户设备协调集合选择性参加 |
CN114629617A (zh) * | 2016-09-28 | 2022-06-14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对相位噪声补偿参考信号设计和加扰的增强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873585B2 (en) | 2006-12-19 | 2014-10-28 |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for MIMO technologies |
CN102017553B (zh) | 2006-12-26 | 2014-10-15 | 大力系统有限公司 | 用于多信道宽带通信系统中的基带预失真线性化的方法和系统 |
CN102177665B (zh) | 2008-08-12 | 2015-04-22 | 黑莓有限公司 |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实现下行链路透明中继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US9118386B2 (en) * | 2009-04-22 | 2015-08-2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reference signal in a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1882978A (zh) * | 2009-05-04 | 2010-11-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中继站下行协作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
CN101895925B (zh) | 2009-05-22 | 2014-11-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中继站下行协作重传的方法及中继站 |
US8665775B2 (en) * | 2009-05-24 | 2014-03-0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hich a relay station makes a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 a multi-carrier system |
CA2764574C (en) * | 2009-06-19 | 2015-06-02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 for type ii relay |
FR2947414A1 (fr) * | 2009-06-24 | 2010-12-31 | Thomson Licensing | Procedes d'emission pour un reseau sans fil et procede de reception correspondant. |
US20100329216A1 (en) * | 2009-06-29 | 2010-12-30 | Yu-Chih Jen | Method of Handling Mobile Device Mobility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
US9014138B2 (en) * | 2009-08-07 | 2015-04-21 | Blackberry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virtual carrier for multi-carrier and coordinated multi-point network operation |
JP5149257B2 (ja) * | 2009-10-02 | 2013-02-2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US9030971B2 (en) * | 2010-07-20 | 2015-05-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short range wireless systems with a mobile wireless broadband system |
KR101792510B1 (ko) | 2010-07-27 | 2017-11-0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다중 노드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이 노드를 반정적으로 단말에 할당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US10708818B2 (en) * | 2010-08-11 | 2020-07-0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1835254B1 (ko) * | 2010-08-17 | 2018-03-06 | 달리 시스템즈 씨오. 엘티디. | 분산 안테나 시스템을 위한 뉴트럴 호스트 아키텍처 |
CN103597807B (zh) | 2010-09-14 | 2015-09-30 | 大理系统有限公司 | 远程可重新配置的分布式天线系统和方法 |
CN102457965B (zh) * | 2010-10-15 | 2014-06-18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载波聚合场景下中继节点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设备 |
US8681651B2 (en) | 2010-11-05 | 2014-03-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ference signal reception an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determination for multiple nod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9185700B2 (en) * | 2010-12-07 | 2015-11-10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rmi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120163357A1 (en) * | 2010-12-24 | 2012-06-28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of re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acket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environment |
US9559884B2 (en) | 2011-02-07 | 2017-01-31 | Intel Corporation | Co-phasing of transmissions from multiple infrastructure nodes |
US9426703B2 (en) | 2011-02-11 | 2016-08-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operation and operation of macro node and remote radio head deployment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
US9544108B2 (en) | 2011-02-11 | 2017-01-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channel and interference estimations in macro/RRH system |
US8995400B2 (en) | 2011-02-11 | 2015-03-3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channel and interference estimations in macro/RRH system |
US9054842B2 (en) | 2011-02-14 | 2015-06-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RS (common reference signal) and CSI-RS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remote radio heads (RRHs) |
CN102932937B (zh) * | 2011-08-11 | 2015-11-25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蜂窝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调度方法和设备 |
JP5865505B2 (ja) * | 2011-11-04 | 2016-02-17 | インテル・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協調マルチポイント(CoMP)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ダウンリンク(DL)送信のためのタイミング同期 |
US9014085B2 (en) * | 2011-11-28 | 2015-04-21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Internet protocol session persistence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
GB2497939B (en) * | 2011-12-22 | 2017-01-04 | Sca Ipla Holdings Inc |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
US9275540B2 (en) * | 2012-02-06 | 2016-03-01 | Neocific,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ingency communications |
US10057032B2 (en) | 2012-03-28 | 2018-08-2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for half-duplex device |
EP2832012A1 (en) | 2012-03-30 | 2015-02-04 |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 Reducing location-dependent interference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operating in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configuration, and related components, systems, and methods |
US9253785B2 (en) * | 2012-05-04 | 2016-02-02 | Broadcom Corporation | Multi-cell incremental redundancy |
EP2858400B1 (en) * | 2012-06-05 | 2019-05-15 | Sony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controller,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
US8902907B2 (en) * | 2012-10-05 | 2014-12-02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Terminal based grouping virtua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
WO2014085115A1 (en) | 2012-11-29 | 2014-06-05 |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 HYBRID INTRA-CELL / INTER-CELL REMOTE UNIT ANTENNA BONDING IN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DASs) |
EP2941066B1 (en) * | 2013-04-07 | 2019-06-1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mmon signal |
CN104113881B (zh) * | 2013-04-16 | 2019-09-1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资源管理方法、宏基站及低功率节点 |
EP3576309B1 (en) | 2013-04-17 | 2020-12-02 |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 Extracting sub-bands from signals in a frequency domain |
US9264205B2 (en) * | 2013-10-22 | 2016-02-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mixed full and half duplex users |
US9525472B2 (en) | 2014-07-30 | 2016-12-20 | Corning Incorporated | Reducing location-dependent destructive interference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DASS) operating in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configuration, and related components, systems, and methods |
US9729267B2 (en) | 2014-12-11 | 2017-08-08 |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 Multiplexing two separate optical links with the same wavelength using asymmetric combining and splitting |
CN105356979A (zh) * | 2015-12-11 | 2016-02-24 | 中山大学 | 一种基于双路径并行传输的无线传感网络代码分发方法 |
WO2018058636A1 (zh) * | 2016-09-30 | 2018-04-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响应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
US11166262B2 (en) * | 2017-01-05 | 2021-11-02 |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 Long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design for 5th generation (5G) new radio (NR) |
KR102559576B1 (ko) | 2017-01-10 | 2023-07-25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엑스홀 네트워크에서 저지연 서비스를 위한 통신 방법 |
EP4145753A1 (en) * | 2017-02-06 | 2023-03-08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ort pdcch operation |
CN110337790B (zh) * | 2017-03-24 | 2020-10-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
US11063715B2 (en) | 2017-03-29 | 2021-07-1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ulti numerology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8216999A1 (ko) * | 2017-05-24 | 2018-11-29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Miso 동작을 위한 게이트웨이 시그널링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KR102465266B1 (ko) * | 2017-05-24 | 2022-11-11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Miso 동작을 위한 게이트웨이 시그널링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WO2018226028A1 (ko) * | 2017-06-07 | 2018-12-13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주파수/타이밍 옵셋을 위한 게이트웨이 시그널링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KR20180133804A (ko) * | 2017-06-07 | 2018-12-17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주파수/타이밍 옵셋을 위한 게이트웨이 시그널링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US11178726B2 (en) | 2018-10-19 | 2021-11-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ser equipment cooperative multipoint reception and transmission |
US11122442B2 (en) | 2018-12-11 | 2021-09-14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Transferring coverage enhancement information from terminal adapter to terminal equipment |
CN111565454A (zh) | 2019-02-14 | 2020-08-21 | 索尼公司 | 电子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CN112235710B (zh) * | 2019-06-26 | 2024-04-09 | 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室内定位的方法、基站、定位标签及室内定位系统 |
CN112073353B (zh) * | 2020-09-09 | 2023-07-04 | 浙江树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 | 基于fpga的lte-u通信系统 |
US20240171219A1 (en) * | 2021-03-09 | 2024-05-23 | Google Llc |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ue and wirelessly interconnected base stations |
CN118234006B (zh) * | 2024-05-23 | 2024-09-03 | 山东浪潮数据库技术有限公司 | 提高自组网同步性能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047284A1 (en) * | 2002-03-13 | 2004-03-11 | Eidson Donald Brian | Transmit diversity framing structure for multipath channels |
US20080032744A1 (en) * | 2006-08-01 | 2008-02-0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roadcast Pilot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20080227386A1 (en) * | 2007-03-16 | 2008-09-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ilot transmission by relay stations in a multihop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090059838A1 (en) * | 2007-09-03 | 2009-03-0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efficiently using radio resour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d on relay station (R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768354B2 (ja) | 1996-07-15 | 1998-06-25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中継方式及びこれに用いる送信装置及び中継装置 |
US7020110B2 (en) * | 2002-01-08 | 2006-03-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IMO-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s |
CA2632191A1 (en) | 2005-11-29 | 2007-06-07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Scheduling in a wireless multi-hop relay network |
JP4952138B2 (ja) * | 2006-08-17 | 2012-06-13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中継局、無線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
KR100995531B1 (ko) * | 2006-12-27 | 2010-11-1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다중 홉 중계 방식을 사용하는 광대역 무선접속 통신시스템에서 중계국간 간섭 신호 정보를 수집 및 보고하기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US8417255B2 (en) | 2007-03-16 | 2013-04-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ata transmission and power control in a multihop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1402252B1 (ko) | 2007-07-11 | 2014-06-2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릴레이 시스템에 있어서, 최적 전송 모드 결정 방법과 최적전송 모드 결정을 위한 프레임 구조 |
CN102177665B (zh) * | 2008-08-12 | 2015-04-22 | 黑莓有限公司 |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实现下行链路透明中继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US8036137B2 (en) * | 2008-11-25 | 2011-10-11 | General Dynamics C4 Systems,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a half-duplex mode of operation for user equipment communications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100157826A1 (en) * | 2008-12-19 | 2010-06-2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 Loc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mobile stations via one or more relay stations |
-
2010
- 2010-04-20 US US12/763,788 patent/US9154352B2/en active Active
- 2010-04-21 CN CN201080018162.8A patent/CN102405627B/zh active Active
- 2010-04-21 EP EP10716191.1A patent/EP2422501B1/en active Active
- 2010-04-21 WO PCT/US2010/031959 patent/WO2010124033A2/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04-21 JP JP2012507364A patent/JP5797639B2/ja active Active
- 2010-04-21 KR KR1020117027753A patent/KR101540989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0-04-21 TW TW099112571A patent/TW201126947A/zh unknown
- 2010-04-21 KR KR1020147004401A patent/KR20140040273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3
- 2013-09-19 JP JP2013194703A patent/JP2014042261A/ja active Pending
-
2015
- 2015-06-10 JP JP2015117572A patent/JP6113786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047284A1 (en) * | 2002-03-13 | 2004-03-11 | Eidson Donald Brian | Transmit diversity framing structure for multipath channels |
US20080032744A1 (en) * | 2006-08-01 | 2008-02-0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roadcast Pilot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20080227386A1 (en) * | 2007-03-16 | 2008-09-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ilot transmission by relay stations in a multihop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090059838A1 (en) * | 2007-09-03 | 2009-03-0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efficiently using radio resour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d on relay station (RS) |
Cited By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841923B2 (en) | 2012-10-31 | 2020-11-17 |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 Digital baseband transport in telecommunications distribution systems |
US11419119B2 (en) | 2012-10-31 | 2022-08-16 |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 Digital baseband transport in telecommunications distribution systems |
CN104782093B (zh) * | 2012-10-31 | 2018-02-27 |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远程通信分配系统中的数字基带传输 |
US9967885B2 (en) | 2012-10-31 | 2018-05-08 |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 Digital baseband transport in telecommunications distribution systems |
CN104782093A (zh) * | 2012-10-31 | 2015-07-15 |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远程通信分配系统中的数字基带传输 |
CN113300759A (zh) * | 2014-08-27 | 2021-08-24 |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 用于suda系统的控制器 |
CN108432337A (zh) * | 2015-10-13 | 2018-08-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管理向用户设备分发多个文件的基站和方法 |
CN108432337B (zh) * | 2015-10-13 | 2021-05-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管理向用户设备分发多个文件的基站和方法 |
CN111405655B (zh) * | 2016-04-01 | 2022-04-26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增强型分量载波的定时提前设计 |
CN111405655A (zh) * | 2016-04-01 | 2020-07-10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增强型分量载波的定时提前设计 |
CN114629617A (zh) * | 2016-09-28 | 2022-06-14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对相位噪声补偿参考信号设计和加扰的增强 |
CN114629617B (zh) * | 2016-09-28 | 2024-04-09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对相位噪声补偿参考信号设计和加扰的增强 |
CN108282275B (zh) * | 2017-01-06 | 2021-09-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08282275A (zh) * | 2017-01-06 | 2018-07-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US10965416B2 (en) | 2017-01-06 | 2021-03-3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CN107172709B (zh) * | 2017-04-17 | 2019-10-01 | 南京邮电大学 | 一种基于中继网络的无线虚拟化资源管理分配方法 |
CN107172709A (zh) * | 2017-04-17 | 2017-09-15 | 南京邮电大学 | 一种基于中继网络的无线虚拟化资源管理分配方法 |
CN110800234A (zh) * | 2017-06-22 | 2020-02-14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物理共享信道传输至确收延迟优化 |
CN111615796A (zh) * | 2018-01-23 | 2020-09-01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协调式多点网络中的空间分集的技术和装置 |
CN111869293A (zh) * | 2018-03-16 | 2020-10-30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话务类型的资源划分 |
CN111869293B (zh) * | 2018-03-16 | 2024-03-19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话务类型的资源划分 |
CN110536406A (zh) * | 2018-09-27 | 2019-12-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传输定时方法及装置、基站、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US11765670B2 (en) | 2018-09-27 | 2023-09-19 | Zte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timing, base station,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CN110536406B (zh) * | 2018-09-27 | 2023-05-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传输定时方法及装置、基站、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2889231A (zh) * | 2018-10-31 | 2021-06-01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使用不同空间参数的传输块传输重复 |
CN112889231B (zh) * | 2018-10-31 | 2024-04-26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使用不同空间参数进行传输块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CN113875163A (zh) * | 2019-05-13 | 2021-12-31 |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 与协调基站进行并行波束成形训练 |
CN114175515A (zh) * | 2019-09-19 | 2022-03-11 |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 用户设备协调集合选择性参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154352B2 (en) | 2015-10-06 |
CN102405627B (zh) | 2015-11-25 |
KR20120023004A (ko) | 2012-03-12 |
WO2010124033A3 (en) | 2011-04-14 |
JP2015208022A (ja) | 2015-11-19 |
JP2014042261A (ja) | 2014-03-06 |
US20100265874A1 (en) | 2010-10-21 |
JP6113786B2 (ja) | 2017-04-12 |
JP5797639B2 (ja) | 2015-10-21 |
EP2422501A2 (en) | 2012-02-29 |
JP2012525069A (ja) | 2012-10-18 |
WO2010124033A2 (en) | 2010-10-28 |
KR20140040273A (ko) | 2014-04-02 |
TW201126947A (en) | 2011-08-01 |
KR101540989B1 (ko) | 2015-07-31 |
EP2422501B1 (en) | 2016-05-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05627B (zh) | 用于无线通信中的中继基站的预通信 | |
CN102405681B (zh) | 在无线通信中实现对透明中继的支持 | |
CN102845118B (zh) |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5659515B (zh) | 用于覆盖增强的伺机harq重复 | |
CN102511177B (zh) | 通信系统、中继节点、用户设备和基站 | |
EP3139695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distributed processing in multiple-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
CN109845180A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支持短传输时间间隔的终端发送或者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 |
US20130028218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in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 |
CN104272690A (zh) | 用于协同多点接收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传输 | |
CN101789815B (zh) | 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 |
CN102484569A (zh) | 具有减少的反馈延迟的无线通信 | |
CN107087442A (zh) | 用于向用户设备(ue)发送组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2511194A (zh) | 通信系统、中继装置、通信终端和基站 | |
CN103109472A (zh) | 用于中继回程链路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分配的方法 | |
CN104221300A (zh) | 具有载波聚集的异构网络中的通信 | |
CN105141391A (zh) | 无线电通信系统中减少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0476379A (zh) | 用于无线电通信网络的节点和操作方法 | |
CN102474734A (zh) | 用于转发器/中继器控制的方法和布置 | |
CN101873609A (zh) | 一种中继系统中的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 | |
CN107113837A (zh) | 方法、基础设施单元、基站和网络单元 | |
US11863319B2 (en) | Multicast network coding | |
CN108809532A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6304352B (zh) | 多无线链路共享资源的配置方法、信号传输方法及节点 | |
US11876628B2 (en) | Fallback retransmission in sidelink | |
US20230262733A1 (en) | 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 for broadcast and multicas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