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96578B - 面条块解开装置 - Google Patents

面条块解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96578B
CN102396578B CN201110091960.XA CN201110091960A CN102396578B CN 102396578 B CN102396578 B CN 102396578B CN 201110091960 A CN201110091960 A CN 201110091960A CN 102396578 B CN102396578 B CN 1023965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face
untiing
noodles
noodles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9196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96578A (zh
Inventor
永山嘉昭
石田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Food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Food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0/065591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2032648A1/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0680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6788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1196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52409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Food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Food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96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965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965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965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1/00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to facilitate drying, e.g. mixing or backmixing the materials to be dried with predominantly dry sol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1BAKING; EDIBLE DOUGHS
    • A21CMACHINES OR EQUIPMENT FOR MAKING OR PROCESSING DOUGHS; HANDLING BAKED ARTICLES MADE FROM DOUGH
    • A21C9/00Other apparatus for handling dough or dough pieces
    • A21C9/02Apparatus for hanging or distributing strings of dough, such as noodles, spaghetti or macaroni, on ba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1BAKING; EDIBLE DOUGHS
    • A21CMACHINES OR EQUIPMENT FOR MAKING OR PROCESSING DOUGHS; HANDLING BAKED ARTICLES MADE FROM DOUGH
    • A21C15/00Apparatus for handling baked arti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7/00Cereal-derived products; Malt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7/10Cereal-derived products
    • A23L7/109Types of pasta, e.g. macaroni or noo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PSHAPING OR WORKING OF FOODSTUFFS, NOT FULLY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A23P30/00Shaping or working of foodstuff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r apparatus
    • A23P30/10Mould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210/00Drying processes and machines for solid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the drying good
    • F26B2210/06Long pasta, e.g. spaghetti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Noodles (AREA)
  • Manufacturing And Processing Devices For Dough (AREA)
  • Toys (AREA)
  • Meat, Egg Or Seafoo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一种面条块解开装置。将面条块通过解开杆做成解开性状良好的面条。在箱体(11)内,在水平方向设置旋转轴(12),在该旋转轴(12)的放射方向相向的两个方向,呈梳齿状地突出设置多个弯曲的规定长度的解开杆(13)。在箱体(11)内,以比解开杆(13)的前端(13a)通过的旋转圆稍大的直径设置以旋转轴(12)的轴为中心的圆筒状的内壁(14)。从与内壁(14)的旋转轴(12)的中心相同高度的水平位置(h)到投入口(15)的下端之间,做成相对于解开杆(13)空隙小的截面圆弧状的解开面(17)。从投入口(15)投入到箱体(11)内的每一次食用量的面条块(N)通过解开杆(13)的高速旋转运动被送向逆时针方向,在解开面(17)的入口(17a)附近,面条块(N)由解开杆(13)反复多次地敲解。

Description

面条块解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进行将蒸面或煮面裁断成规定的长度后的面条块的良好的解开的面条块解开装置。
背景技术
在方便面的大量生产线中,存在将面条块对折进行干燥处理的两折面和将面条彼此粘接而成为束的面条块解开进行干燥处理的解开面这两种,但是,在这些两折面、解开面中分别存在优点和缺点。
由于两折面是将面条折叠成两部分进行干燥处理,所以,能够加快生产速度,但是,烹饪时的解开状况差。另外,解开面与两折面相比,烹饪时的解开状况良好,但是,生产速度慢。
在解开面的制造装置中,例如如专利文献1~3公开的那样,作为面制造工序中的油炸干燥处理、热风干燥处理、微波干燥处理等干燥工序的前处理工序,设置了解开工序。在此解开工序中,在将被揉和、压延、裁断、进行了蒸煮或煮处理了的面条切断成规定长度后,强制性地将面条间的粘合解开。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0185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昭54-4474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实公昭47-425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面条块的后解开工序中使用的旋转解开机,但是,作为旋转解开机的构造,停留在高速旋转的两片叶片的说明。
在专利文献2、3中,作为方便面的解开装置,表示了使用旋转的打面件的装置。如图17所示,由通过旋转轴1旋转的多个杆体构成的排列成梳齿状的打面件2将被加水并从上方的投入口3落下来的一次食用量的面条块敲打到壁面上进行解开。但是,与投入口3相连的壁面4被做成铅直面,进而,形成从与旋转轴1同样高度的位置向下方延伸的圆弧状的内壁5,打面件2在与此圆弧状的内壁5之间进行解开作用。
打面件2将面条块通过内壁5向下方敲击进行敲打解开,但是,由于面条块容易向下方移动,所以,在短时间内通过了内壁5,要想有效地将面条块解开则是不充分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得到在上述的解开面中解开性更好的面条的面条块解开装置。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有关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面条块解开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箱体的上部具有投入口,并且在上述投入口的下方具有排出口,在上述投入口的下方的箱体内朝向水平方向配置由驱动组件驱动的旋转体,相对于该旋转体朝向放射方向设置解开部件,在上述箱体的内壁面上,从与上述旋转体的中心相同的高度位置朝向上述投入口沿着上述解开部件的前端描绘的旋转圆设置解开面,使该解开面的上部的入口附近与从上述投入口朝向上述解开面旋转的上述解开部件的旋转圆接近,在上述解开面的入口附近由上述解开部件将从上述投入口投入的面条块解开。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有关本发明的面条块解开装置,能够由解开部件和解开面强制性地将蒸面或煮面切断成规定长度后的面条块解开,得到解开状况良好的面条。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主要部位立体图。
图2是剖视图。
图3是作用说明图。
图4是解开前的面条块的照片。
图5是解开后的面条块的照片。
图6是没有解开面的情况下的解开现象的说明图。
图7是有解开面的情况下的解开现象的说明图。
图8是改变了解开面的解开角的情况下的剖视图。
图9是内壁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10是解开杆的形状例的立体图。
图11是实施例2的主要部位立体图。
图12是实施例3的主要部位立体图。
图13是实施例4的主要部位立体图。
图14是实施例5的剖视图。
图15是作用说明图。
图16是改变了预备解开面的空隙的情况下的剖视图。
图17是以往的面条块解开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施发明的方式
[实施例1]
图1是实施例1的面解开装置的主要部位立体图,图2是剖视图。在面制造工序的蒸煮工序和干燥工序之间设置了解开工序。在此解开工序中使用的面解开装置中,在金属制的箱体11的中央部,在水平方向设置了由未图示的电动机等驱动组件驱动的旋转轴12。而且,在与此旋转轴12的轴向正交即相对于旋转轴12在放射方向的相向的例如两个方向,即按照两列,作为解开部件,呈梳齿状地排列固定了由金属制的杆体构成并以向旋转方向鼓出的方式弯曲的规定长度的多个解开杆13。
旋转轴12例如做成截面为正六边形的多边杆,解开杆13由螺钉或焊接固定在正六边形的一边上,由此被正确地定位,并通过旋转轴12,在图1、图2中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另外,解开杆13例如做成直径8mm的圆杆,解开杆13的前端13a做成半球状,最好是,解开杆13以带有圆度的方式制作,以便不将面条块切断。进而,解开杆13彼此例如隔开与其直径相同程度的间隔排列,但是,在向两个方向突出的解开杆13中,也可以不是固定在旋转轴12的相同长度的位置,而是在一方侧的解开杆13的间隙位置配置另一侧的解开杆13。
在箱体11内,设置了直径比解开杆13的前端13a通过的旋转圆稍大的同心圆且曲率半径例如为9cm的截面圆弧状的内壁14。另外,在箱体11的上部中央设置了面条块的投入口15,在下部设置了排出口16。箱体11的宽度能够与面条制造线的宽度对应地改变,例如,做成几十cm~1m左右,投入口15、排出口16的宽度也做成相同程度。
通过旋转轴12,解开杆13向图2的箭头方向所示的逆时针方向高速旋转,解开杆13的前端13a向内壁14接近地移动。从与内壁14的旋转轴12相同高度的水平位置h到投入口15的下端15a之间的内壁14被做成相对于解开杆13空隙小的圆弧状的解开面17。由蒸面或煮面构成的前工序中的面条块或在投入口15和解开面17的边界部中成为了一块的面条块,在通过解开面17的入口17a附近时,由解开杆13有效地解开。另外,作为投入口15和解开面17的边界部的解开面17的入口17a,为了面条块不被解开杆13的压力切断,最好是,不是做成角状而是以带有些许圆度的方式形成。
解开面17是形成在内壁14的上方并向内侧覆盖的面,特别是其入口17a是为了有效地将面条块解开所需要的部位。如图3所示,从投入口15投入到箱体11内的一次食用量的面条块N在混入水的同时由与旋转轴12的旋转相伴的解开杆13向逆时针方向输送,到达解开面17的入口17a附近。解开面17和解开杆13之间的空隙被做得小,面条块N主要在被强制性地送入此狭窄的空间的过程中,通过以由解开杆13产生的高速反复的敲击动作解开。
在面条块N存在于解开面17的入口17a附近的期间,解开杆13的前端13a相对于面条块N交替反复十几次到几十次敲解面条块N,面条块N不会被切断,而是由解开杆13轮流地解开。
图4是投入解开装置前的面条块N的照片,图5是从解开装置排出的面条块N的照片。在解开前的面条块N上可以看到多根面条彼此粘接的束,但是,在解开后,此束减少,产生了解开效果。
为了使解开效果更有效,解开面17和解开杆13的空隙,合适的是4~5mm左右。虽然使空隙越小,越能得到用于在解开面17的入口17a附近保持面条块N的阻力,但是,若过小,则存在损伤面条块N或解开杆13与解开面17接触的危险性。另外,当然,若使此空隙过大,则不能对面条块N给予阻力,面条块N在短时间内通过了解开面17。
表1、表2是通过有无此解开面17进行的解开状况的比较试验,有解开面17是图2所示的状态,与解开杆13之间的空隙是5mm,而没有是图17所示的状态。为了得到蒸面,相对于面粉900g、土豆淀粉100g的粉原料,使用在330ml水中溶解了碳酸钠3g、食盐10g的搅拌水进行揉和、压延,以20号切刀切出面厚为1.2mm的面条,对面条实施波浪成形,连续地进行了蒸煮。然后,在将切成长60cm左右的重量100g的一次食用量的面条块在喷洒30ml淡水后投入面解开装置,各进行了20次的通过试验。另外,由秒表测量了时间。
旋转轴12的转速为1000rpm(旋转/分),作为解开杆13使用了实施例1那样的圆杆弯曲臂。另外,下面的解开状况的评价的◎为极好,○为良好,△为普通,×为坏。
表1直到投入的面条块被排出为止的时间(秒)和解开状况的性状
试验次数 没有解开面 有解开面
1 0.59 0.80
2 0.55 0.85
3 0.54 0.83
4 0.52 0.78
5 0.55 0.85
6 0.55 0.86
7 0.58 0.85
8 0.57 0.84
9 0.56 0.85
10 0.56 0.84
11 0.52 0.82
12 0.55 0.83
13 0.53 0.86
14 0.55 0.83
15 0.58 0.84
16 0.57 0.80
17 0.56 0.83
18 0.56 0.84
19 0.57 0.83
20 0.58 0.82
平均 0.557 0.833
解开状况
表2直到从投入口15看不到投入的面条块为止的时间(秒)
试验次数 没有解开面 有解开面
1 0.30 0.64
2 0.35 0.65
3 0.33 0.64
4 0.32 0.62
5 0.30 0.66
6 0.32 0.64
7 0.32 0.65
8 0.31 0.63
9 0.30 0.62
10 0.32 0.64
11 0.30 0.65
12 0.34 0.63
13 0.32 0.63
14 0.33 0.62
15 0.30 0.60
16 0.32 0.64
17 0.35 0.63
18 0.32 0.65
19 0.30 0.62
20 0.32 0.64
平均 0.319 0.635
在表1中,有解开面的效果能够由时间判断。即,时间中的大多数,在没有解开面的情况下,是在图17中面条块N滞留在内壁5的上部的时间,在有解开面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是面条块N滞留在解开面17的入口17a附近的时间。因此,面条块N受到的阻力的大小能够由时间表示,时间的不同成为面的解开效果的差别。在表1、表2的任意一种情况下,都表示有解开面17的情况下的时间长,解开杆13的相对于面条块N的作用时间长。
图6是图17的以往装置中的解开现象的说明图。以往例的解开装置在从面的投入口3投入了面条块N时,在进行解开的内壁5的圆弧面的上部位置,面条块N本身的重力的方向和打面件2对面条块N给予的力的矢量方向都同样朝向下方。即,在以往例中,由于由打面件2给予了与面条块N的落下方向相同方向的力,所以,面条块N容易通过内壁5,在内壁5的入口附近滞留的时间短。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例的面条块解开装置中,如图7所示,在将面条块N从投入口15投入了时,在面条块N通过解开面17的入口17a时,解开杆13对面条块N给予的力的矢量方向是水平方向,与面条块N本身的重力的方向即落下方向不同。因为存在此力的方向的相互差异,所以,对面条块N不仅施加落下方向的力还施加水平方向的力,面条块N滞留在解开面17的入口17a附近的时间增加。在此期间,解开杆13能够与解开面17协作,对面条块N连续性地给予敲击、梳理动作。
这样,在本实施例1中,通过缩小解开面17和解开杆13之间的空隙,面条块N在进入此狭窄的空间的过程中,通过解开杆13强制性地受到解开作用,面条块N被有效地解开。
若考虑解开杆13相对于面条块的作用,则将解开面17的入口17a设置在内壁14的何处是重要的。通过将解开面17设置在与内壁14的高度位置h相比为上游的一侧,能够得到解开效果,越将解开面17设置在更上游,越能进一步增大用于解开面条块的阻力。但是,像以往例那样,即使将解开面设置在与内壁14的高度位置h相比为下侧的位置,面条块也在短时间内通过,不能得到用于获得解开效果的足够的阻力。
表3、表4表示因解开面17的部位的不同产生的解开效果。试验方法与前面的比较试验同样,改变解开面17的解开角α进行了试验。图8(a)~(c),通过改变解开面17的入口17a的位置,来表现解开面17的解开角α的不同,将从通过旋转轴12的水平轴上的相同高度位置h到投入口15的下端15a即解开面17的入口17a的角度作为解开角α。另外,图8(d)表示以往的解开装置,不具有解开面17,解开角α为0°。
表3直到投入的面条块被排出为止的时间(秒)和解开状况的性状
表4直到从投入口15看不到投入的面条块为止的时间(秒)
从表3、表4可以看出,解开面17的解开角α越大,将解开面17的入口17a附近的面条块解开的时间即解开时间越长,解开效果越大。这是因为,解开角α越大,在图7中所说明的解开杆13对面条块施加的力的方向越是朝向水平,面条块的滞留时间越长。
作为解开面17的最上游,可以认为是在解开杆13的前端13a达到正上方的位置即解开角α为90°时大致为最大。由于若与之相比在更上游侧,则解开杆13的相对于面条块施加的力的矢量方向朝向上方,所以,存在面条块向上方跳起并从投入口15飞出的危险性,是不现实的。
另外,表5是旋转轴12的转速和解开状况的关系。试验方法与前面的实验相同,以解开面17的解开角α为90°进行了试验。
表5针对旋转轴12的转速的解开状况
rpm 100 300 500 800 1000 1200 1500
解开状况 × × ×
从表5的结果来看,最好是,旋转轴12的转速在800rpm以上。若转速过低,则面条块不会钩挂在解开杆13上,而向旋转轴12的方向落下。而且,相对于一次食用量的面条块,表现出由解开杆13进行的作用次数越多,解开状况越好。
图9是内壁14的变形例的剖视图。与内壁14的水平位置h相比在下方的圆弧面被省略。此下方的圆弧面在以往例中作为解开面使用,并非没有解开效果,但是,若像实施例那样,将解开面17设置在上方,则几乎没有效果,在上方只要存在解开面17即足够。
另外,解开杆13的形状除图1所示的梳齿状以外,也可以如图10(a)~(c)所示,适当地选择将解开杆13彼此连结,或在板体上安装解开杆13,或由直杆构成的解开杆13等。
进而,为了有效地解开面条块,通过对解开杆13实施调整解开杆13相对于解开面17的空隙或挠面条块那样的方法,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开效果。例如,与单纯的圆杆相比,最好是,采用在其前端设置凹凸的方法,通过使用实施例那样的弯曲臂,能够将面条块向解开杆13的缠绕减少。
另外,虽然在实施例1中,使解开杆13从旋转轴12向两方向突出,但是,此解开杆13也可以设置在一方向或相对于旋转轴12等角度分割的三方向以上的多个方向。但是,由于此数与旋转轴12的转速也有关,所以,只要适当地选择即可。
进而,为了对面条块给予更大的阻力,合适的是在解开面17上设置压花等凹凸部或在解开面17的与面条块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设置微小的突条。
[实施例2]
图11是表示实施例2的主要部位立体图,作为解开部件,最好是,将板体状的两张解开板18固定在旋转轴12上,此解开板18以向旋转方向鼓出的方式弯曲。
在此情况下,合适的是将解开板18的前端18a做成截面半圆状,以便不损伤面条块。另外,在此解开板18上,为了减少风的产生,适当地设置通风孔18b也有效。
此实施例2的解开板18与解开杆13相比,虽然没有梳理面条块这样的作用,但是,在将面条块在解开板18的前端18a和解开面17的入口17a附近解开这方面,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也可以说是像解开杆13那样与没有间隙的量相应地解开效果大。
[实施例3]
图12是实施例3的主要部位立体图。在大直径的旋转鼓19的表面设置两列与实施例1的解开杆13的前端形状同样的短的解开突起20。在此实施例3中,也与实施例1的情况同样,能够实施对面条块的解开作用。
在此实施例3中,由于使用大直径的旋转鼓19,所以,即使旋转鼓19的旋转为低速,也不存在像实施例1那样面条块在旋转轴的方向落下的情况。另外,旋转鼓19不必须是圆筒形,也可以是椭圆筒形、方筒形。而且,也可以将它们的顶部作为解开部件或在顶部设置解开部件。
[实施例4]
图13是实施例4的主要部位立体图。在旋转鼓19的表面设置了两列解开突条21,兼具实施例2、实施例3的作用效果。
[实施例5]
图14是表示实施例5的剖视图,在此实施例5中,在实施例1的投入口15的下端15a和解开面17的入口17a之间设置了预备解开面22。此预备解开面22具有比解开面17和解开杆13的前端13a的空隙大的空隙。而且,解开面17的解开角α做成大约60°。
在此实施例5中,从投入口15投入的面条块或面条如图15所示,也在预备解开面22中被解开杆13敲击,被预备性地解开,进而在解开面17的入口17a附近的狭窄的空间中,面条块N由解开杆13以高速反复的敲击动作解开。
在此实施例5中,因为预备解开面22的存在,所以面条块N容易滞留,能够有效地进行预备解开。
表6是表示因预备解开面22的相对于解开杆13的图17所示的空隙的不同而产生的解开效果。试验方法与前面的实验同样,改变预备解开面22的空隙进行了试验。图16(a)的预备解开面22的相对于解开杆13的空隙为10mm,(b)是15mm,(c)是20mm,解开面17的空隙均为5mm。另外,从与旋转轴12的中心高度相同的水平位置h到解开面17的入口17a的解开面17的解开角α是60°。
另外,作为比较,作为没有此预备解开面22的装置,使用图8(a)所示的装置进行了试验。另外,此解开面17的空隙是5mm,解开角α是90°。
表6直到投入的面条块被排出为止的时间(秒)
试验次数 (a) (b) (c) (d)
1 0.91 0.91 0.76 0.81
2 0.88 0.87 0.78 0.82
3 0.91 0.84 0.82 0.78
4 0.88 0.90 0.81 0.79
5 0.94 0.88 0.86 0.81
6 0.92 0.87 0.78 0.78
7 0.91 0.86 0.79 0.80
8 0.89 0.89 0.76 0.77
9 0.90 0.92 0.80 0.82
10 0.94 0.91 0.79 0.83
11 0.92 0.87 0.81 0.82
12 0.89 0.91 0.80 0.84
13 0.90 0.91 0.76 0.79
14 0.91 0.89 0.79 0.78
15 0.92 0.90 0.77 0.79
16 0.88 0.88 0.81 0.80
17 0.88 0.91 0.82 0.81
18 0.90 0.91 0.79 0.83
19 0.91 0.89 0.78 0.80
20 0.93 0.87 0.79 0.79
平均 0.906 0.890 0.794 0.803
从此表6可以知道,通过将预备解开面22做成比解开面17的空隙大的适当的空隙,具有将在预备解开面22中成为了一块的面条块预备性地解开的效果。
预备解开面22的空隙为20mm,能够得到与没有预备解开面的情况大致同等的效果,通过将预备解开面22的空隙做成10~15mm,得到预备解开面22的效果。即,因为通过设置适当的空隙的预备解开面22,能够长地获得解开时间,所以,能够更有效地解开面条块。
另外,此预备解开面22在实施例1~4中也可以适用。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使得解开面17的圆弧面与作为解开部件的解开杆13、解开板18、解开突起20、解开突条21的各前端13a、18a、20a、21a描绘的旋转圆是同心圆。但是,不需要一定使它们为同心圆,因为在解开面17的入口17a的附近,即解开面17和投入口15或预备解开面22的边界部中,面条块主要由与解开部件的前端之间的空隙解开,所以,只要此入口17a的部分具有足够将面条块解开的空隙即可。因此,在解开面17的下部,也可以在不与解开部件碰撞的程度上扩大间隔,解开面17的圆弧面相对于解开部件的前端描绘的旋转圆偏心。
进而,解开面17、预备解开面22不需要一定是圆弧面,只要与解开部件之间保持某种程度的空隙即可。另外,就与解开面17、预备解开面22相反侧的内壁14而言,也不需要是圆弧状,只要将箱体11内覆盖至被解开了的面条块不飞出的程度即可。
符号说明
11:箱体;12:旋转轴;13:解开杆;14:内壁;15:投入口;16:排出口;17:解开面;18:解开板;19:旋转鼓;20:解开突起;21:解开突条;22:预备解开面。

Claims (14)

1.一种面条块解开装置,在箱体的上部设置投入口,并且在上述箱体的下部设置排出口,在上述箱体内设置以水平方向的轴线为中心旋转的旋转体,夹着该旋转体地设置在上方和下方的上述投入口和上述排出口,在上述旋转体的轴线方向配置在相同的位置;在上述旋转体上朝向放射方向设置解开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从上述投入口至上述排出口的上述箱体的内壁面上,从与上述旋转体的中心相同的高度位置朝向上方的上述投入口地遍及最大90°地设置解开面,该解开面在与上述解开部件的前端描绘的旋转圆之间具有空隙,并做成具有比上述旋转圆大的半径的圆弧面,
在上述解开面中由上述解开部件将从上述投入口投入了的一个面条块反复敲击而解开,从上述排出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条块解开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解开部件固定在作为上述旋转体的旋转轴上或固定在作为上述旋转体的旋转鼓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条块解开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投入口及上述排出口的宽度与上述箱体的宽度做成相同程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条块解开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解开面的入口与上述投入口的下端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条块解开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解开面的圆弧面与解开部件的前端通过的旋转圆同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条块解开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解开面与上述解开部件之间的上述空隙做成了4~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条块解开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体的转速在800rpm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面条块解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解开面和上述投入口之间设置预备解开面,该预备解开面具有比在上述解开面与上述解开部件之间具有的空隙大的空隙。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面条块解开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解开部件设置在相对于上述旋转体进行了等角度分割的多个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面条块解开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解开部件的前端做成了截面半圆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面条块解开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解开部件以朝向旋转方向鼓出的方式弯曲。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面条块解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将由圆杆构成的多个上述解开部件沿上述旋转体的表面的轴向呈梳齿状地排列。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面条块解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板体状的上述解开部件设置在上述旋转体的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面条块解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将由突条构成的上述解开部件设置在上述旋转体的表面。
CN201110091960.XA 2010-09-10 2011-04-13 面条块解开装置 Active CN1023965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PCT/JP2010/065591 2010-09-10
PCT/JP2010/065591 WO2012032648A1 (ja) 2010-09-10 2010-09-10 麺線塊ほぐし装置
JP2011-006803 2011-01-17
JP2011006803A JP5667889B2 (ja) 2011-01-17 2011-01-17 麺線塊ほぐし装置
JP2011-011967 2011-01-24
JP2011011967A JP5524099B2 (ja) 2011-01-24 2011-01-24 麺線塊ほぐ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96578A CN102396578A (zh) 2012-04-04
CN102396578B true CN102396578B (zh) 2016-05-04

Family

ID=45804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91960.XA Active CN102396578B (zh) 2010-09-10 2011-04-13 面条块解开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163874B2 (zh)
KR (1) KR101480586B1 (zh)
CN (1) CN102396578B (zh)
CA (1) CA2746123C (zh)
HK (1) HK1165960A1 (zh)
RU (1) RU2560623C2 (zh)
TW (1) TWI5177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9679A (zh) * 2020-05-23 2020-09-01 安徽德旺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非油炸面饼脱水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742553Y1 (zh) * 1970-11-20 1972-12-22
JPS5444742B1 (zh) * 1970-12-08 1979-12-27
CN1033233A (zh) * 1987-11-27 1989-06-07 比勒兄弟有限公司 面食品用面团的制作方法和设备
EP0533975A1 (en) * 1991-09-25 1993-03-31 BARILLA G. e R. F.lli - Società per Azioni A device for forming nests of elongate pasta products such as noodles, fettuccine, and the like
JP3260136B1 (ja) * 2001-07-05 2002-02-25 株式会社ニッセーデリカ 茹麺のほぐし装置
CN2507266Y (zh) * 2001-10-12 2002-08-28 苏明祥 米粉打松机
JP3421921B2 (ja) * 1999-12-21 2003-06-30 日清食品株式会社 連続麺線のほぐし装置及び連続麺線のほぐし方法
JP3494632B2 (ja) * 2001-07-04 2004-02-09 富士測範株式会社 麺ほぐし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3761A (en) * 1908-06-01 1910-10-25 Robert F Cline Spice-mill.
US960577A (en) * 1909-12-30 1910-06-07 Harvey Nichols Seed-extracting machine.
GB191503339A (en) * 1915-03-02 1916-03-02 Emanuel Kardos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Materials.
US2803634A (en) * 1954-05-20 1957-08-20 C C D Processes N Y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overing fat
SE346068B (zh) * 1969-04-24 1972-06-26 Ingenioers Fa Vvs Utrustning A
IT1156743B (it) * 1978-05-16 1987-02-04 Falconi Sergio Metodo di produzione di pasta cotta
JPS55144534U (zh) * 1979-04-03 1980-10-17
US4699710A (en) * 1985-02-26 1987-10-13 Williams Paul J Separator for particulates
JPH01101855A (ja) 1987-10-14 1989-04-19 Nissin Food Prod Co Ltd 即席麺類の製造方法
JPH0443035Y2 (zh) * 1987-11-30 1992-10-12
SU1576012A1 (ru) * 1988-02-22 1990-07-07 В Ф. Члаидзе, Т. В. Члаидзе и 3. В. Члаидзе Чаесборочный аппарат "Лали
JPH072099B2 (ja) * 1988-12-27 1995-01-18 東洋水産株式会社 袋詰め即席麺、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装置
JP2799206B2 (ja) * 1989-12-28 1998-09-17 日清製粉株式会社 即席冷凍スパゲティの製造法
US5092490A (en) * 1990-07-09 1992-03-03 Daisey Machinery Co., Ltd. Quantitatively supplying apparatus
JP3058290B2 (ja) * 1991-05-15 2000-07-04 株式会社冨士製作所 麺の製造装置
DE4222062A1 (de) * 1992-07-04 1994-01-05 Lieder Maschinenbau Gmbh & Co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schonenden Abfüllen eines Produktes
US5393217A (en) * 1993-10-25 1995-02-28 Cheng; Chun-Pin Noodle forming device
EP0980340A2 (en) * 1997-05-09 2000-02-23 Solutions Mabarex Inc. Method for reducing moisture content
WO2000030512A1 (en) * 1998-11-23 2000-06-02 Attilio Alfredo Pratolong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rapid cooking of edible pastas such as spaghetti and the like, particularly for home use
US6360870B1 (en) * 1999-11-22 2002-03-26 Batching Systems, Inc. Feeding and sorting apparatus
US6530307B2 (en) * 2001-02-16 2003-03-11 Romar Llc Cooking machine
US6523457B1 (en) * 2001-08-24 2003-02-25 Lectrix, Llc. Pasta machine
US6799684B2 (en) * 2002-10-15 2004-10-05 Batching Systems, Inc. Multi-head portioning system
ITMI20041156A1 (it) * 2004-06-10 2004-09-10 Acanto S R L Macchina per la cottura rapida di pasta in particolare spaghetti
JP4803397B2 (ja) 2007-11-13 2011-10-26 常陽機械株式会社 麺類のほぐし装置
KR20080000053U (ko) * 2007-12-20 2008-01-10 하복진 반죽기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742553Y1 (zh) * 1970-11-20 1972-12-22
JPS5444742B1 (zh) * 1970-12-08 1979-12-27
CN1033233A (zh) * 1987-11-27 1989-06-07 比勒兄弟有限公司 面食品用面团的制作方法和设备
EP0533975A1 (en) * 1991-09-25 1993-03-31 BARILLA G. e R. F.lli - Società per Azioni A device for forming nests of elongate pasta products such as noodles, fettuccine, and the like
JP3421921B2 (ja) * 1999-12-21 2003-06-30 日清食品株式会社 連続麺線のほぐし装置及び連続麺線のほぐし方法
JP3494632B2 (ja) * 2001-07-04 2004-02-09 富士測範株式会社 麺ほぐし装置
JP3260136B1 (ja) * 2001-07-05 2002-02-25 株式会社ニッセーデリカ 茹麺のほぐし装置
CN2507266Y (zh) * 2001-10-12 2002-08-28 苏明祥 米粉打松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060702A1 (en) 2012-03-15
TW201210515A (en) 2012-03-16
CA2746123A1 (en) 2012-03-10
RU2011137366A (ru) 2013-03-20
US9163874B2 (en) 2015-10-20
TWI517794B (zh) 2016-01-21
CN102396578A (zh) 2012-04-04
CA2746123C (en) 2015-06-23
RU2560623C2 (ru) 2015-08-20
KR101480586B1 (ko) 2015-01-08
HK1165960A1 (zh) 2012-10-19
KR20120026957A (ko) 2012-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89248A (zh) 一种方便出料的多功能提取罐
CN102396578B (zh) 面条块解开装置
CN108999789A (zh) 一种防堵排污泵叶轮结构
BR112016023451B1 (pt) Secador de pá horizontal
CN207430785U (zh) 铝瓶盖的清洁处理设备
CN105084707A (zh) 一种污泥破碎式干化设备
CN104315817B (zh) 双锥干燥机
JP4669092B1 (ja) 麺線塊ほぐし装置
CN204830745U (zh) 脱水离心机
CN205048882U (zh) 新型闪蒸干燥机
CN210875494U (zh) 一种离心式直接口服中药饮片打粉机旋料装置
CN215388504U (zh) 一种乙撑双四溴邻苯二甲酰亚胺生产用干燥机
CN203331065U (zh) 一种生姜切片机
CN105707774A (zh) 魔芋片预前加工工艺
JP5667889B2 (ja) 麺線塊ほぐし装置
JPH0670734A (ja) レーズン洗浄装置
CN212357747U (zh) 一种具有滚筒的电器设备
CN221099216U (zh) 一种用于聚合氯化铝的干燥塔
CN204310934U (zh) 污泥破碎式干化设备
CN105000772A (zh) 一种污泥干化装置
CN212944273U (zh) 一种中药饮片炮制装置
CN218002063U (zh) 聚丙烯酰胺的干燥设备
CN220160156U (zh) 一种甜叶菊叶渣用的处理系统
CN109077100A (zh) 一种快速鱼肉切碎设备
CN211476580U (zh) 一种豆渣加工烘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6596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6596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