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85476B -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85476B
CN102385476B CN201110182493.1A CN201110182493A CN102385476B CN 102385476 B CN102385476 B CN 102385476B CN 201110182493 A CN201110182493 A CN 201110182493A CN 102385476 B CN102385476 B CN 1023854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mobile terminal
polyhedral
region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8249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85476A (zh
Inventor
金民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385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54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854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547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5Interaction with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or interaction object displayed as three-dimensional, e.g. changing the user viewpoint with respect to the environment or objec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2Selection of displayed objects or displayed text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包括在显示单元上显示包括至少一个3D对象的3D用户接口,通过经由用户输入单元的第一输入从所述3D用户接口中选择至少一个立体区域,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与所选择的至少一个区域中的每一个对应的至少一个多面体,并且与经由所述用户输入单元的第二输入对应地改变所述至少一个多面体中的每一个的显示状态,其中改变所述显示状态的步骤被执行为根据所述第二输入放大、缩小、旋转或滚动所述至少一个多面体。因此,本发明利用在虚拟3D空间中布置的3D对象提供3D用户接口,由此以新的视觉效果方便了用户操纵移动终端。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更具体地,涉及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虽然本发明适用于很宽的应用范围,但是它尤其适用于向3D用户接口提供放大、缩小和旋转的功能。
背景技术
通常,终端可以分为移动/便携式终端和固定终端。根据用户是否能直接携带终端,可以将移动终端分为手持终端和车载终端。
随着终端功能的多样化,终端例如被实现为设置有诸如拍摄照片或运动图像、重放音乐或运动图像文件、玩游戏、广播接收等复合功能的多媒体播放器。
为了支持和增加终端的功能,可以考虑改进终端的结构部件和/或软件部件。
近来,由于利用三维(以下简称为3D)对象能够在终端的显示单元上实现各种3D用户接口,因此对便于执行3D用户接口的显示形式改变(例如,放大、缩小、旋转等)的操纵方法的需求日益增多。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致力于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陷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的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供更方便的3D用户接口的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其能够以向包括位于虚拟3D空间中的3D对象的立体用户对象指定预定区域的方式,方便地改变所指定区域的显示状态。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的及特征将在以下的说明书中部分地进行阐述,并且部分内容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通过对以下说明书进行检验而变得明了,或者可以通过对本发明的实践而得知。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在书面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在此具体实施和广泛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包括:用户输入单元,其被配置为从用户接收命令输入;显示单元,其被配置为显示用于布置在虚拟立体空间中具有预定的3D深度的至少一个3D对象的3D用户接口;和控制器,如果根据经由所述用户输入单元的第一输入从所述3D用户接口选择了至少一个局部立体区域,则控制包含有所选择的区域的多面体被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多面体的显示状态与经由所述用户输入单元的第二输入对应地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显示状态的改变包括从由所述多面体的放大、缩小、旋转和滚动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项。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移动终端包括:触摸屏,其被配置为显示用于在虚拟立体空间中将至少一个3D对象布置为预定形式的3D用户接口;和控制器,如果通过经由所述触摸屏的第一输入从所述3D用户接口选择了至少一个立体区域,则控制与所选择的至少一个立体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多面体显示在所述触摸屏上,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多面体中的每一个的显示状态与经由所述触摸屏的第二输入对应地进行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显示状态的改变包括从由所述多面体的放大、缩小、旋转和滚动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项。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显示单元上显示包括至少一个3D对象的3D用户接口;通过经由用户输入单元的第一输入从该3D用户接口选择至少一个立体区域;在显示单元上显示与所选择的至少一个立体区域中的每一个对应的至少一个多面体;以及与经由所述用户输入单元的第二输入相对应地改变所述至少一个多面体中的每一个的显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改变所述显示状态的步骤被执行为根据所述第二输入放大、缩小、旋转或滚动所述至少一个多面体。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效果和/或优点。
首先,根据利用3D用户接口的本发明的至少一种实施方式,方便了用户操纵移动终端。
第二,本发明方便用户改变包括位于3D空间中的3D对象的3D用户接口的显示状态。
应该理解,本发明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具体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对要求保护的本发明提供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进来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并被并入且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前视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用以说明移动终端的一种操作状态的移动终端的前视图;
图4是用于描述双目视差的原理的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移动终端中实施的3D用户接口的控制方法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移动终端中实施的3D用户接口的显示形式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7是如果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移动终端上显示的3D用户接口的预定区域被指定为显示状态改变区域,所显示的改变区域多面体形式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向3D用户接口指定显示状态改变区域的方法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移动终端中的3D用户接口上显示改变区域多面体的形式的一种示例的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移动终端中滚动改变区域多面体的方法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移动终端中旋转改变区域多面体的方法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移动终端中放大/缩小改变区域多面体的方法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移动终端中经由触摸输入操纵改变区域多面体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移动终端中放大并显示改变区域多面体的一个面的方法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在移动终端中选择多个改变状态显示区域的方法的一个示例的图;以及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在移动终端中显示多个改变区域多面体的形式的一个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具体描述中,参照在此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并且作为示例示出了本发明特定实施方式的附图。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其他实施方式,并且可以进行结构、电气以及程序改变。只要可能,将在整个附图中利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
如在此使用的,仅为了便于公开将后缀“模块”和“单元”和“部件”用于元件。因此,没有向这些后缀本身赋予重要的含义或者作用,并且应当理解“模块”和“单元”和“部件”可以一起使用或者可以互换。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终端。这样的终端的示例包括移动终端以及固定终端,诸如移动电话、用户设备、智能电话、DTV、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个人数字助理、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和导航仪。
然而,仅仅作为非限制性的示例,将针对移动终端100进一步进行描述,并且应当注意的是这样的教导可以相同地应用于其他类型的终端。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100的框图。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包括无线通信单元110、音频/视频(A/V)输入单元120、用户输入单元130、感测单元140、输出单元150、存储器160、接口单元170、控制器180和供电单元190等。图1中示出了移动终端100具有各种部件,但是应当理解的是不需要实现所有示出的部件。可以另选地实现更多或更少的部件。
在以下描述中,依次解释移动终端100的上述元件。
首先,无线通信单元110典型地包括使得在移动终端100与移动终端100所在的无线通信系统或网络之间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一个或多个部件。例如,无线通信单元110可以包括广播接收模块111、移动通信模块112、无线互联网模块113、短距离通信模块114和位置定位模块115等。
广播接收模块111通过广播频道从外部广播管理服务器接收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
广播频道可包括卫星频道和地面频道。
广播管理服务器通常指的是生成并发送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的服务器、或被提供先前生成的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并且然后将被提供的信号或信息发送给终端的服务器。其中,广播信号可以被实现为电视广播信号、收音广播信号、和数据广播信号等。如果需要,广播信号还可以包括与电视广播信号或收音广播信号组合的广播信号。
广播相关信息包括与广播频道、广播节目、广播服务提供商等有关的信息。并且,广播相关信息可经由移动通信网络提供。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移动通信模块112接收广播相关信息。
广播相关信息可以以多种形式实现。例如,广播相关信息可以包括数字多媒体广播(DMB)的电子节目指南(EPG)和手持数字视频广播(DVB-H)的电子服务指南(ESG)。
广播接收模块111可被配置为接收从各种类型的广播系统发送的广播信号。作为非限制性的示例,这样的广播系统包括地面数字多媒体广播(DMB-T)、卫星数字多媒体广播(DMB-S)、手持数字视频广播(DVB-H)、称为仅媒体前向链路(MediaFLO)的数据广播系统和地面综合业务数字广播(ISDB-T)。可选地,广播接收模块111可以被配置为适于除上述数字广播系统之外的其他广播系统。
可将通过广播接收模块111接收的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存储在诸如存储器160的适当设备中。
移动通信模块112向一个或多个网络实体(例如,基站、外部终端、服务器等)发送无线信号/从一个或多个网络实体(例如,基站、外部终端、服务器等)接收无线信号。这样的无线信号可以表示音频、视频、或根据文本/多媒体消息的收发的数据等。
无线互联网模块113支持移动终端100接入互联网。该模块可以内部地或外部地耦接至移动终端100。在这种情况下,无线互联网技术可以包括无线LAN(WLAN)(Wi-Fi)、无线宽带(Wibro)、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等。
短距离通信模块114便于进行相对短距离通信。例如,用于实现该模块的适当技术包括射频识别(RFID)、红外数据联合(IrDA)、超宽带(UWB)、以及通常称为Bluetooth和ZigBee的联网技术。
位置定位模块115识别或用其他方式获得移动终端100的定位。如果需要,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模块来实现这个模块。
参照图1,A/V输入单元120被配置为向移动终端100提供音频或视频信号输入。如图所示,A/V输入单元120包括相机121和麦克风122。相机121接收并处理图像传感器在视频呼叫模式或照相模式获得的静止图像或视频的图像帧。并且,可在显示器151上显示经过处理的图像帧。
由相机12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存储在存储器160中,或可经由无线通信单元110发送到外部设备。可选地,可以根据使用环境对移动终端100设置至少两个相机121。
麦克风122在便携式设备处于诸如电话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的特定模式下时接收外部音频信号。该音频信号被处理并转换为电音频数据。在呼叫模式的情况下,处理后的音频数据被变换为可以经由移动通信模块122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麦克风122典型地包括各种噪声去除算法以去除在接收外部音频信号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用户输入单元130响应于对关联的输入设备或者多个输入设备的用户操纵生成输入数据。这样的设备的示例包括键盘、薄膜开关(dome switch)、触摸板(例如,静压式/电容式)、拨轮(jog wheel)、拨动开关(jog switch)等。
感测单元140利用移动终端100的各方面的状态测量来提供用于控制该移动终端操作的感测信号。例如,感测单元140可以检测移动终端100的打开/闭合状态、移动终端100的部件(例如,显示器和键盘)的相对定位、移动终端100或移动终端100的部件的位置改变、用户是否与移动终端100接触、移动终端100的方向和移动终端100的加速/减速。
作为一个示例,考虑移动终端100被配置为滑盖式移动终端。在这种配置中,感测单元140可感测移动终端的滑动部是打开的还是闭合的。其他的示例包括感测单元140感测是否存在由电源单元190提供的电力、在接口单元170与外部设备之间是否存在耦接或其他连接。并且,感测单元140可包括接近传感器141。
输出单元150产生与视觉、听觉、触觉等相关的输出。并且,输出单元150包括显示器151、音频输出模块152、告警单元153、触觉模块154、投影模块155等。
显示器151通常实现为可视地显示(输出)与移动终端100相关联的信息。例如,如果移动终端工作在电话呼叫模式下,则显示器通常将提供包括与发起(placing)电话呼叫、执行电话呼叫和终止电话呼叫相关联的信息的用户接口(UI)或图形用户接口(GUI)。作为另一示例,如果移动终端100处于视频呼叫模式或拍照模式,则显示器151可以另外地或另选地显示与这些模式、UI或GUI相关联的图像。
可以使用公知的显示技术来实现显示模块151,公知的显示技术例如包括液晶显示器(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LED)、柔性显示器和三维显示器。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这些显示器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上述显示器中的一些可以被实现为透明型或光透射型,可被称为透明显示器。TOLED(透明OLED)等为透明显示器的代表示例。显示器151的后部构造也能实现为光透射型。在这种构造中,用户能够经由由终端机体的显示器151所占的区域看到终端机体背后的对象。
根据移动终端100的实现构造,可以为移动终端100提供至少两个显示器151。例如,可以按照彼此间隔开或者一体设置的方式将多个显示器布置在移动终端100的单个面上。另选地,可以将多个显示器设置在移动终端100的不同面上。
在显示器151与用于检测触摸动作的传感器(在下文中称为“触摸传感器”)形成相互层结构(在下文中称为“触摸屏”)的情况下,可以将显示器151用作输入装置以及输出装置。在这种情况下,能将触摸传感器配置为触摸膜、触摸片、触摸板等。
触摸传感器可以被配置为将施加到显示器151特定部分的压力或从显示器151特定部分产生的电容变化转换为电输入信号。此外,能够将触摸传感器配置为检测触摸压力以及触摸位置或大小。
如果对触摸传感器进行了触摸输入,则对应于触摸的信号被传送到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对所述信号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信号传送到控制器180。因此,控制器180能够知道是否触摸了显示器151的规定部分。
参照图1,能将接近传感器(在图中未示出)设置到移动终端100的由触摸屏包围的内部区域或触摸屏周围。接近传感器是不进行机械接触而使用电磁场强度或红外线来检测是否有正在接近规定检测表面的对象或是否有存在于接近传感器周围的对象的传感器。因此,接近传感器的寿命比接触式传感器更长,并且还具有比接触式传感器更广泛的应用。
接近传感器可以包括透射型光电传感器、直接反射型光电传感器、镜面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射频振荡型接近传感器、静电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磁接近传感器、红外接近传感器等传感器中的一种。在触摸屏包括静电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的情况下,其被配置为利用电场随着指点器接近而发生的变化来检测指点器的接近。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触摸屏(触摸传感器)归类为接近传感器。
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清楚的目的,将指点器接近但不接触触摸屏而被识别为位于触摸屏上方的动作称作“接近触摸”。并且,将指点器实际接触触摸屏的动作称作“接触触摸”。由指点器在触摸屏上接近触摸的位置的意思是指指点器的、当指点器进行接近触摸时与触摸屏垂直相对的位置。
接近传感器检测接近触摸和接近触摸模式(例如,接近触摸距离、接近触摸持续时间、接近触摸位置、接近触摸位移(shift)状态等)。并且,可以将与检测到的接近触摸动作和检测到的接近触摸模式相对应的信息输出到触摸屏。
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在包括呼叫接收模式、呼叫发起模式、录制模式、语音识别模式、广播接收模式等多种模式下发挥作用,以输出从无线通信单元110接收或存储在存储器160中的音频数据。在运行时,音频输出模块152输出与特定功能(例如,呼叫接收、消息接收等)相关的音频。通常使用一个或更多个扬声器、蜂鸣器、其它音频产生设备及其组合来实现音频输出模块152。
告警单元153输出用于通知发生了与移动终端100相关联的特定事件的信号。典型事件包括呼叫接收事件、消息接收事件和触摸输入接收事件。告警单元153能够通过振动以及视频信号或音频信号来输出用于通知事件发生的信号。视频信号或音频信号能经由显示器151或音频输出模块152输出。因此,可以将显示器151或音频输出模块152视为告警单元153的一部分。
触觉模块154生成用户可以感测的各种触觉效果。振动是由触觉模块154生成的触觉效果的一个代表。由触觉模块154生成的振动的强度和模式是可控制的。例如,不同振动可以以合成在一起的方式输出,或者可以依次输出。
触觉模块154不仅能够生成振动,还能够生成多种触觉效果。例如,触觉模块154生成相对于接触皮肤表面垂直移动的针列的效果、通过喷孔/吸孔的空气喷力/吸力的效果、掠过皮肤表面的效果、接触电极的效果、静电力的效果、利用吸热或放热装置再现热/冷感的效果等。
触觉模块154可被实现为使得用户能够通过手指、手臂等的肌觉(muscle sense)来感觉触觉效果,以及通过直接接触传递触觉效果。可选地,根据移动终端100的相应构造类型,可以为移动终端100提供至少两个触觉模块154。
投影模块155是利用移动终端100执行图像投影功能的元件。并且,投影模块155能够根据控制器180的控制信号在外部屏幕或墙壁上显示与在显示器151上显示的图像相同或至少部分不同的图像。
具体地,投影模块155可以包括:光源(未在图中示出),其产生用于向外部投射图像的光(例如,激光);图像产生装置(未在图中示出),其用于使用从光源产生的光来生成图像,以向外部输出;以及透镜(未在图中示出),其用于按照预定焦距放大图像,以向外部输出图像。并且,投影模块155还可以包括用于通过机械地移动透镜或整个模块来调整图像投射方向的装置(未在图中示出)。
根据显示装置的设备类型,可以将投影模块155分为CRT(阴极射线管)模块、LCD(液晶显示器)模块、DLP(数字光处理)模块等。具体地,DLP模块利用使得从光源生成的光可以在DMD(数字微镜装置)芯片上反射的机制(mechanism)来工作,并且DLP模块可以有利于减小投影模块155的尺寸。
优选地,可以将投影模块155设置在移动终端100的侧向、正向或后向的长度方向上。并且,应该理解,可以根据需要将投影模块155设置在移动终端100的任何部分。
存储单元160通常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移动终端100的处理、控制和存储需求。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移动终端100上运行的应用的程序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音频、静止图像、运动图像等。并且,可以将各种数据的最近使用历史或累计使用频率(例如,各个电话薄、各个消息或各个多媒体的使用频率)存储在存储单元160中。此外,可以将用于在触摸输入到触摸屏的情况下输出的多种模式的振动和/或声音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160中。
存储器160可以利用任意类型的合适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存储设备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这些存储器或存储设备包括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闪存、磁盘或光盘、多媒体卡微型存储器、卡式存储器(例如,SD存储器、XD存储器等)或其它类似的存储器或数据存储设备。并且,移动终端100能够与用于在网络上执行存储器160的存储功能的网络存储器相关联地进行工作。
接口单元170通常实现为将移动终端100与外部设备耦接。接口单元170从外部设备接收数据,或被提供电力,然后将数据或电力传送到移动终端100的各个元件,或使得移动终端100内的数据可以被传送到外部设备。可以使用有线/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充电器端口、有线/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耦接到具有识别模块的设备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端口、视频输入/输出端口、耳机端口等来配置接口单元170。
识别模块是用于存储用于认证移动终端100的使用权限的各种信息的芯片,并且可以包括用户识别模块(UIM)、订户识别模块(SIM)、通用订户识别模块(USIM)等。具有识别模块的设备(在下文中称为“识别设备”)可以制造为智能卡。因此,该识别设备可以经由相应的端口连接到移动终端100。
当移动终端100连接到外部托架(cradle)时,接口单元170成为用于从托架向移动终端100提供电力的通路,或用于将用户从托架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传送给移动终端100的通路。从托架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中的每一个或所述电力可以被用作使移动终端100能够确认其已经正确地装载在托架中的信号。
控制器180通常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总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80执行与语音呼叫、数据通信、视频呼叫等相关联的控制和处理。控制器180可以包括提供多媒体回放的多媒体模块181。多媒体模块181可以配置为控制器180的一部分,或实现为独立的部件。
此外,控制器180可以执行用于将在触摸屏上进行的写入输入和画图输入分别识别为字符或图像的图案识别处理。
电源单元190向移动终端100提供各个部件所需的电力。电力可以是内部电力、外部电力或其组合。
这里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例如使用计算机软件、硬件或它们的某些组合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实现。对于硬件实现,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一个或更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设计为执行在此描述的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选择性组合之中实现。这些实施方式还可以由控制器180来实现。
对于软件实现,在此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利用独立软件模块(例如,过程和功能)来实现,每个软件模块都执行在此描述的一个或更多个功能和操作。软件代码可以用以任意合适的编程语言编写的软件应用程序来实现,并且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例如,存储器160)中,并由控制器或处理器(例如,控制器180)执行。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正视立体图。
图中所示的移动终端100具有直板式(bar-type)终端机体。不过,可以利用多种不同的构造来实现移动终端100。这些构造的示例包括折叠式(folder-type)、滑盖式(slide-type)、旋转式(rotational-type)、旋盖式(swing-type)及其组合。出于清楚的目的,以下公开将主要涉及直板式移动终端100。然而,这些教导同样适用于其它类型的移动终端。
参照图2,移动终端100包括形成其外表(exterior)的壳体(壳(casing)、罩(housing)、盖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壳体分为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在前壳体101与后壳体102之间的空间中装载了各种电气/电子部件。可选地,在前壳体101与后壳体102之间还可以进一步设置至少一个中间壳体。
壳体101和102例如通过合成树脂的注塑成型(injection molding)来形成,或可以由诸如不锈钢(STS)、钛(Ti)等的金属材料形成。
可以在终端机体上,更具体地,可以在前壳体101上设置显示器151、音频输出模块152、相机121、用户输入单元130/131和132、麦克风122、接口单元170等。
显示器151占据了前壳体101的大部分主表面。音频输出模块152和相机121设置在与显示器151的两个端部中的一个端部相邻的区域,而用户输入单元131和麦克风122设置在与显示器151的另一端部相邻的另一区域。用户输入单元132和接口单元170可以设置在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的侧面。
输入单元130被操纵为接收用于控制终端100的操作的命令。并且,输入单元130可以包括多个操纵单元131和132。操纵单元131和132可称作操纵部,并且可以采用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触觉感受而执行操纵动作的任何触觉方式的机制。
可以将由第一操纵单元131或第二操纵单元132输入的内容设置为互不相同。例如,将诸如开始、结束、滚动等的命令输入到第一操纵单元131。并且,可以将用于对从音频输出模块152输出的声音进行音量调整的命令、用于切换到显示器151的触摸识别模式的命令等输入到第二操纵单元132。
以下参照图3对显示器151与触摸板135之间的互相关联的操作机制进行解释。
图3是用于解释终端的操作状态的、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终端的前视图。
首先,可以在显示器151上显示各种类型的视觉信息。并且,可以以字符、数字、符号、图形、图标等显示这些信息。
为了输入信息,将字符、数字、符号、图形和图标中的至少一个表示为要以键盘形式实现的单个预定阵列。并且,该键盘形式可以称为“软键盘”。
图3示出了通过终端机体的前表面输入施加给软键盘的触摸。
可以通过显示器151的整个区域或通过将显示器151划分为多个区域而操作显示器151。在后一种情况下,该多个区域可以被配置为能协同操作。
例如,在显示器151上显示了输出窗口151a和输入窗口151b。代表用于输入电话号码等数字的软键151c被输出到输入窗口151b。如果软键151c被触摸,则与被触摸的软键对应的数字被输出至输出窗口151a。如果对第一操纵单元131进行操纵,则尝试针对显示在输出窗口151a上的电话号码进行呼叫连接。
此外,显示器151或者触摸板135可以被配置为接收通过滚动输入的触摸。用户滚动显示器151或者触摸板135以移动位于在显示器151上显示的实体(例如,图标等)处的光标或指针。而且,在手指在显示器151或者触摸板135上移动的情况下,移动手指的路径可以视觉地显示在显示器151上。这对于编辑显示在显示器151上的图像很有用。
为了应对在预定时间范围内一起触摸了显示器(触摸屏)151和触摸板135的情况,可以运行终端的一个功能。上述同时触摸的情况可以对应于用户利用拇指和食指持有(夹紧)终端机体的情况。上述功能可以包括显示器151或触摸板135的激活或失活。
同时,诸如箭头、手指等用于在显示单元上的特定对象处指点或者从显示单元选择菜单的图形被称为指点器或光标。不过,指点器经常用来指用于触摸操纵等的手指、手写笔等。为了在本公开中清楚地将指点器和光标彼此区分开,将显示在显示单元上的图形称为光标,并将诸如手指、手写笔等用于执行触摸、接近触摸、手势等物理装置称为指点器。
在以下描述中,解释可应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在移动终端中显示3D图像的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的显示单元的结构。
首先,在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100的显示单元151上实现的3D图像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在这种情况下,关于该分类主要取决于是否不同的图像被分别提供给双眼。
以下描述第一3D图像类型。
首先,第一类型是向双眼提供相同图像的单视场方案,并且具有能够利用常见的显示单元151实现的优点。具体地说,控制器180在虚拟3D空间中布置通过组合点、线、面中的至少一个及其组合而生成的多面体,并且使得通过在特定的视角观看该多面体而生成的图像能够显示在显示单元151上。因此,这样的立体图像实质上可以包括平面图像。
其次,第二类型是分别向双眼提供不同图像的立体方案,该方案利用了用户通过人眼看对象时能够感受到立体效果的原理。具体地说,由于双眼之间的距离、人眼被构造为在看相同的对象时会看到不同的平面图像。这些不同的图像经由视网膜被转发给人脑。人脑通过将这些不同的图像结合在一起能够感受到3D图像的深度和真实感。因此,尽管或多或少存在双目视差的个体差异,但是由于双眼之间的距离引起的双目视差使得用户能够感受到立体效果。因此,双目视差成为第二类型的最重要的因素。以下结合图4来具体解释双目视差。
图4是用于解释双目视差的原理的图。
参照图4,假设放置六面体作为要通过人眼看到的、在眼睛高度的下前方的物体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左眼只能看到展现了包括六面体410的顶侧、前侧和左侧面的三个面的左眼平面图像420。右眼只能看到展现了包括六面体410的顶侧、前侧和右侧面的三个面的右眼平面图像430。
即使真实的物品实际上没有放置在用户双眼的前面,如果左眼平面图像420和右眼平面图像430被设置为分别到达左眼和右眼,用户就能够基本上如同实际在看六面体31那样感受到六面体431。
这样,为了在移动终端100中实现属于第二类型的3D图像,相同对象的图像应当以利用预定的视差针对该相同对象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彼此区别的方式到达双眼。
在本公开中为了将上述两种类型彼此区分开,属于第一类型的立体图像将被称为“单视场3D图像”,并且属于第二类型的立体图像将被称为“3D立体图像”。
以下描述3D立体图像的实现方法。
首先,如在以下描述中提及的,为了实现3D立体图像,针对右眼的图像和针对左眼的图像需要以彼此区别的方式到达双眼。为此,以下解释各种方法。
1)视差栅栏方案
视差栅栏方案以通过电驱动设置在常用显示器与双眼之间的遮断设备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的方式,使不同的图像能够到达双眼。
可以以常用显示设备与切换LC(液晶)相结合的方式配置用于显示3D图像的视差栅栏型显示单元151的结构。通过激活提供给切换LC的光学视差栅栏来控制光的传播方向,由此光被分离为分别到达左眼和右眼的两路不同的光。这样,当通过将针对右眼的图像和针对左眼的图像合并在一起而生成的图像显示在显示设备上时,用户会看到分别与左右眼对应的图像,由此感觉到3D或者立体效果。
另选地,用电力控制视差栅栏以允许全部光传输通过,由此避免了由于视差栅栏导致的光分离。因此,通过左眼和右眼会看到相同的图像。在这种情况下,与传统显示单元相同的功能是可用的。
同时,视差栅栏针对一个轴提供3D立体图像。不过,本发明可以采用根据来自控制器180的控制信号允许在至少两个轴向上的平移的视差栅栏。
2)双凸透镜
双凸透镜方案涉及采用设置在显示器与双眼之间的双凸透镜屏幕的方法。具体地说,光的传播方向经由该双凸透镜屏幕上的透镜折射,由此不同的图像分别到达双眼。
3)偏光眼镜
根据偏光眼镜方案,偏振方向被设置为互相正交以向双眼分别提供不同的图像。在采用圆偏光眼镜的情况下,偏光眼镜被执行为具有不同的旋转方向,由此,可以向双眼分别提供不同的图像。
4)有源快门
该方案是一种眼镜方案。具体地说,以预定的周期在显示单元上交替地显示右眼图像和左眼图像。并且,当显示对应方向的图像时,用户的眼镜在相反(opposite)的方向上关闭其快门。因此,对应方向的图像能够到达对应方向中的眼球。也就是说,在显示左眼图像时,右眼的快门被关闭以使得只有左眼图像到达左眼。另一方面,在显示右眼图像时,左眼的快门被关闭以使得只有右眼图像到达右眼。
为了清楚地进行描述,假设以下描述中的移动终端包括至少一个图1中示出的部件。具体地说,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包括能够通过上述单视场3D图像和3D立体图像实现方案中的至少一种方法、显示包含3D对象的3D用户接口的显示单元。在这种情况下,3D对象指的是通过以在虚拟立体空间中具有预定的3D深度的方式来组合点、线、面中的至少一项或者其组合而生成的多面体。并且,3D用户接口指的是包含至少一个3D对象的图形用户接口(GUI)。因此,在3D用户接口被实现为单视场3D图像的情况下,其指的是向用户提供通过在特定视角观看包含3D对象的3D用户接口而生成的平面图像。在3D用户接口被实现为3D立体图像的情况下,其指的是通过在特定视角观看3D用户接口而生成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被设置为分别到达用户的对应眼睛。
3D用户接口的显示状态改变
提供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具体地说,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当在显示单元上显示包含虚拟立体空间中的至少一个3D对象的3D用户接口时,如果选择了该3D用户接口的至少一个局部区域,则所选择的区域的显示状态可以根据用户的输入而改变。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移动终端中实现的3D用户接口的控制方法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参照图5,可以利用通过用户输入单元130输入的预定命令或者默认为与电源供应同时运行的应用,在显示单元151上激活3D用户接口[S501]。
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不受3D用户接口的类型和形式限制。例如,3D用户接口可以对应于一种用于显示在移动终端中的桌面上显示的主菜单的方法,或者可以包括通过增强现实应用提供的用户接口。
随后,如果用户通过用户输入单元执行了预定的菜单操纵,则可以运行显示状态改变模式[S502]。另选地,根据对应的用户接口的设置可以默认运行显示状态改变模式[S502]。
在这种情况下,显示状态改变模式指的是3D用户接口的至少一部分的显示状态可以改变成与用户的命令输入相对应。
一旦运行了显示状态改变模式,则可以利用用户的输入指定3D用户接口上的、与用于改变状态的区域对应的显示状态改变区域[S503]。
在这种情况下,显示状态改变区域变成显示在3D用户接口上的虚拟空间的至少一个局部空间。为了指定这样的空间,如果首先选择了包围对应空间的多面体的一个面,则可以利用将基侧设定为所选择的面而形成预定高度的多面体柱的方法。另选地,可以利用用户通过预定输入直接指定多面体柱的高度的方法。后面将解释指定目前区域的具体实现。
一旦指定了显示状态改变区域,就生成包含对应区域的预定形状的多面体,即,改变区域多面体。并且,可以以预定的视觉效果显示所生成的改变区域多面体。
在这样做时,该改变区域多面体以预定比率被放大或缩小为比所选择的显示状态改变区域大或者小。经放大/缩小的改变区域多面体通过被叠加在该3D用户接口上而被显示为OSD(在屏显示),或者可以显示在独立的区域或窗口上。
而且,改变区域多面体可以被显示为3D立体图像。在这种情况下,改变区域多面体可以仅被显示为3D立体图像。另选地,只要显示了改变区域多面体,就可以将整个显示器显示为3D立体图像。为此,控制器180能够向改变区域多面体和除了该改变区域多面体之外的3D用户接口中的每一个赋予不同的3D深度。结果,用户可以感觉该改变区域多面体好像该改变区域多面体比除了该改变区域多面体之外的其他3D用户接口位置更靠近用户(即,该改变区域多面体看起来好像是浮动的)。
如果显示了改变区域多面体,则用户能够经由预定的菜单操纵或者提供给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来输入用于移动(滚动)/放大/缩小该多面体的命令[S505]。
如果输入了这样的命令,则改变该多面体的显示状态。然后可以在显示单元上显示改变后的显示状态[S506]。
在参照图5进行的描述中选择了一个改变区域多面体,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选择多个改变区域多面体。如果这样,用户可以通过选择性地操纵对应的改变区域多面体而改变多个改变区域多面体中的每一个的显示状态。
在以下描述中,利用3D用户接口的具体形式来具体解释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改变3D用户接口的显示状态的方法。
图6是在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中实现的3D用户接口的显示形式的一个示例的图。
参照图6,假设经由用于通知用户周边(perimeter)定位信息的应用提供3D用户接口。具体地说,在显示单元上运行与周边定位信息相关的应用时,可以在2D地图上显示三棱柱型建筑610、矩形柱型建筑620以及用户的当前位置630(图6的(a))。在这种情况下,在用户经由预定的菜单操纵将2D地图改变成3D形式时,可以经由3D用户接口显示将各个建筑表示为3D对象的3D地图(图6的(b))。
在以下描述中,参照图7解释显示形式改变区域的构成。
图7是在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上显示的3D用户接口的预定区域被指定为显示状态改变区域的情况下所显示的改变区域多面体形式的一个示例的图。
参照图7,假设在显示图6的(b)中示出的3D用户接口时,通过预定的方法指定显示状态改变区域的情况。
首先,显示形式改变区域710可以被指定为包含矩形柱型建筑620的立方体形式[图7的(a)]。
如果指定了显示形式改变区域,则改变区域多面体(例如,立方体形式)可以显示为如图7的(b)或图7的(c)中所示。具体地说,参照图7的(b),对应面的前视图的图像可以显示在改变区域多面体的每个面上。参照图7的(c),在与观看该3D用户接口相同的视角看到的改变区域多面体的预定区域的图像可以显示在改变区域多面体的每个面上。
在以下描述中,参照图8解释指定显示状态改变区域的方法。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向3D用户接口指定显示状态改变区域的方法的一个示例的图。
参照图8,假设显示单元151包括被配置为识别用户的触摸输入的触摸屏。假设以如下方式选择显示状态改变区域。首先,显示状态改变区域是多面体柱型。第二,在已经指定了变成多面体柱的基侧(base side)的多边形后,向所指定的多边形赋予高度。
如图6的(a)所示在激活3D用户接口之前,可以利用选择多边形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经由指点器800输入的拖动从起始点810开始并然后返回该起始点(图8的(a))。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向多边形的轮廓线赋予预定的视觉效果而沿着拖动输入的轨迹在显示单元上显示该多边形的轮廓线。
一旦指点器800到达了拖动输入的起始点810,可以向所选择的多边形赋予预定的视觉效果830[图8的(b)]。在这种情况下,如在前述假设中所提及的,所选择的多边形可以变成显示状态改变区域的基侧。具体地说,通过向对应的多边形赋予预定高度或者用户选择的高度,将其基侧设置为对应的多边形的多面体柱可以被指定给显示状态改变区域。
同时,如果已经激活了3D用户接口,则首先指定变成与显示状态改变区域对应的多面体柱的基侧的多边形830,并且然后拖动指点器800以指定该多面体柱的高度[图8的(c)]。
因此,可以选择如图8的(d)所示的显示状态改变区域840。
在前述显示状态改变区域指定方法中,可以利用依次触摸相同形状的多边形的顶点的步骤来替代利用拖动输入来勾画多边形的步骤。在这样做时,可以以拖动多边形的一个顶点的方式改变多边形的形式和/或尺寸。
另选地,如果选择了特定的3D对象,则包括所有对应的对象的多面体可以直接被选作显示状态改变区域。例如,在图的7(a)中触摸了矩形柱型建筑620,则与在3D用户接口中的特定建筑对应的虚拟空间(或者以预定比率大于该特定建筑的虚拟空间)可以被指定给该显示状态改变区域。
在以下描述中,参照图9解释将所选择的显示状态改变区域显示为改变区域多面体的处理。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移动终端中的3D用户接口上显示改变区域多面体的形式的一个示例的图。
参照图9,如果从3D用户接口选择了显示状态改变区域910[图9的(a)],则可以以叠加在该3D用户接口上的方式显示通过以预定比率放大该显示状态改变区域而生成的形式的改变区域多面体920[图9的(b)]。在这样做时,可以将比先前显示的3D用户接口浅的3D深度赋予该改变区域多面体(即,该改变区域多面体看起来好像位置比3D用户接口更靠近用户)。而且,改变区域多面体920可以以被放大为大于所选择的显示状态改变区域910的方式显示。
另选地,除了通过被叠加在3D用户接口上对改变区域多面体进行显示之外,改变区域多面体还可以以向其赋予透明效果的方式或者避免与3D用户接口叠加的方式,作为独立的区域或窗口显示在显示单元151上。
在以下描述中,参照图10至图14解释通过操纵显示改变区域多面体来改变该改变区域多面体的显示状态的具体形式。
在包括图10在内的以下附图中,利用通过上述方法中的一种从随机3D用户接口选择的显示状态改变区域生成的改变区域多面体被显示为立方体(即,六面体)。为了使以下描述清楚,在该立方体的每个面上显示不同的示意图,以进行区分。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移动终端中滚动改变区域多面体的方法的一个示例的图。
参照图10的(a),显示了立方体型的改变区域多面体1000。当显示了该改变区域多面体1000时,根据设置可以默认自动地显示用于改变该改变区域多面体的显示状态的图标盒1010。另选地,如果用户经由用户输入单元130输入了预定命令,则可以显示该图标盒1010。
在用于改变显示状态的图标盒1010中,可以包括滚动模式图标1011、旋转模式图标、放大/缩小模式图标等。
如果用户选择了滚动模式图标1011,则可以在该改变区域多面体的附近显示用于左右滚动的滚动键按钮1020和用于上下滚动的滚动键按钮1030。
参照图10的(b),如果用户操纵了与向左方向对应的滚动键按钮1025,则可以滚动显示在该改变区域多面体1000的每个面上的图像。在这样做时,与该滚动方向垂直的面上的图像可以不滚动。
在以下描述中,参照图11解释旋转改变区域多面体的方法。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移动终端中旋转改变区域多面体的方法的一个示例的图。
参照图11的(a),假设在与图10的(a)中示出的情况类似的情况下选择图标盒1010中的旋转模式图标1013。因此,可以在该改变区域多面体的附近显示水平滚动键按钮1040和垂直滚动键按钮1050。
参照图11的(b),如果用户操纵了与水平的顺时针方向对应的滚动键按钮1045,则能够在对应的方向旋转该改变区域多面体1000。
在以下描述中,参照图12解释放大/缩小改变区域多面体的方法。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移动终端中放大/缩小改变区域多面体的方法的一个示例的图。
参照图12的(a),假设在与图10的(a)中示出的情况类似的情况下选择图标盒1010中的放大/缩小模式图标1015。因此,可以在该改变区域多面体的附近显示放大键按钮1210和缩小键按钮1220。
参照图12的(b),如果用户操纵了放大键按钮1210,则可以放大在该改变区域多面体1000的每个面上显示的图像。参照图12的(c),如果用户操纵了缩小键按钮1220,则可以缩小在该改变区域多面体1000的每个面上显示的图像。
在上述滚动或放大/缩小方法中,用于执行每个功能的键按钮优选地包括通过被显示在显示单元上可以经由触摸输入或指点器操纵的虚拟键按钮。如果在显示单元上没有显示对应的键按钮,则其可以由对用户输入单元130设置的预定硬件键按钮替代。
同时,为了滚动或放大/缩小该改变区域多面体,可以利用对该改变区域多面体的触摸输入,而不是参照图10至12中描述的键按钮。以下参照图13对此进行解释。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移动终端中经由触摸输入操纵改变区域多面体的一个示例的图。
参照图13,其上显示有改变区域多面体的显示单元包括触摸屏。
参照图13的(a),用户以如下方式执行触摸及拖动输入以旋转改变区域多面体[图13的(b)]。首先,用户经由指点器800向改变区域多面体的一个点施加触摸输入,通过保持该触摸状态将该对应的触摸移动至另一个点,然后释放该触摸输入。
而且,通过利用两个指点器800和805分别向改变区域多面体同时施加被设定为远离这些初始触摸点的触摸及拖动输入的方法(即,多个触摸及拖动)[图13的(c)],用户可以放大在该改变区域多面体的每个面上显示的图像[图13的(d)]。在以靠近每个指点器的初始触摸点的方式施加触摸及拖动的情况下,可以缩小在该改变区域多面体的每个面上显示的图像。
同时,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可以再次放大改变区域多面体的一个面。以下参照图14对此进行解释。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移动终端中放大并显示改变区域多面体的一个面的方法的一个示例的图。
参照图14,假设以下情况。首先,在触摸屏上显示改变区域多面体。第二,没有激活前述图标盒1010。第三,参照图13描述的前述利用触摸对改变区域多面体的操纵不适用。
参照14的(a),当显示了改变区域多面体1000时,可以利用指点器800指定要放大的区域1410,以放大在该改变区域多面体的前表面上显示的图像。
因此,参照14的(b),可以以向所显示的图像赋予比该改变区域多面体1000的3D深度浅的3D深度的方式,显示通过以预定比率放大所指定的区域所生成的图像。
此外,前述放大所述面的至少一个部分的方法可以以多种方式与前述改变区域多面体操纵方法相结合。
多个改变区域多面体
同时,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至少两个改变区域多面体被选择并且然后可以同时或者选择性地进行显示。为此,以下参照图15和16分别对生成多个改变区域多面体的方法和这些改变区域多面体的形式进行描述。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在移动终端中选择多个显示状态改变区域的方法的一个示例的图。
参照图15,假设以下情况。首先,显示单元包括被配置为识别用户的触摸输入的触摸屏。第二,显示状态改变区域具有立方体的形式。第三,以指定变成立方体的基侧的矩形并且然后向所指定的基侧赋予高度的方式选择显示状态改变区域。第四,显示在触摸屏上的3D用户接口是用于通知用户如图6所示的周边定位信息的应用。
参照图15的(a),为了向2D地图指定立方体型的显示状态改变区域,用户利用指点器1500绕着矩形柱型建筑以与该立方体的基侧对应的轨迹1510执行拖动输入。
如果指出了该立方体的基侧(即,以拖动轨迹与起始点会和的方式完成了封闭环),可以显示用于询问立方体基侧的选择是否已完成的菜单窗口1530(图15的(b))。在这种情况下,菜单窗口1530包括表示选择完成的完成菜单1531、表示还要指派另一个显示状态改变区域的附加选择菜单1535以及用于取消先前的选择的取消菜单1537。
如果用户选择了完成菜单1531,则例程转到确定自所选择的基侧的高度的步骤(参见图15的(d))。如果用户选择了取消菜单1537,则例程转回到图15的(a)中示出的步骤。
如果用户选择了附加选择菜单1535,则参照图15的(c),菜单窗口1530消失并且将预定的视觉效果赋予先前选择的基侧1550。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按照利用与三棱柱型建筑的外周对应的轨迹1560描画封闭环的方式、执行拖动输入而选择第二显示状态改变区域的基侧。
如果完成了第二基侧的选择,则再次显示图15的(b)中示出的菜单窗口1530。在这种情况下,假设用户选择了完成菜单1531。
如果选择了完成菜单1531,则参照图15的(d),2D地图被切换为3D地图并且显示在先前的步骤中选择的基侧1550和1565。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从被选择作为矩形柱型建筑外周的基侧1550的一个点1555开始的拖动输入来确定对应的显示状态改变区域的高度。具体地说,该拖动及触摸输入的释放点变成对应的显示状态改变区域的高度。
如果完成了高度确定,则赋予预定的视觉效果1580以表示该显示状态改变区域已经被确定了[图15的(e)]。并且,可以通过从被选择作为三棱柱型建筑外周的基侧1565的一个点1567开始的拖动输入来确定第二显示状态改变区域的高度。
图15示出了同时选择两个显示状态改变区域的方法,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在已经选择了一个显示状态改变区域之后,可以通过预定的菜单操纵从图15的(c)中示出的步骤附加地选择另一个显示状态改变区域。
图15示出了如何选择两个显示状态改变区域,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应当可以选择更多的显示状态改变区域。
在以下描述中,参照图16解释改变区域多面体的显示形式和对改变区域多面体的显示状态进行改变的方法。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在移动终端中的多个改变区域多面体的显示形式。
参照图16,假设完成了图15中示出的步骤的情况。
参照图16的(a),两个显示状态改变区域被改变了并且分别被显示为改变区域多面体1610和1620。如在参照图9的(b)的前述描述中所提及的,可以将预定的视觉效果赋予每个改变区域多面体。而且,如在参照图10至图12的前述描述中所提及的,在改变区域多面体的附近显示有图标盒1630和1640以分别改变这些多面体的显示状态。由于对该图标盒的描述与对图10至图12中的图标盒的描述类似,为了清楚起见,将在以下描述中省略重复的描述。此外,参照图13和图14描述的之前的显示状态改变方法也同样适用。
参照图16的(b),改变区域多面体的显示形式与图16的(a)中示出的显示形式类似。不过,针对这些改变区域多面体附加地显示了缩略图1650和1660。如果用户利用指点器1600选择了与包含有矩形柱型建筑的改变区域多面体1610对应的缩略图1660,可以向所选择的缩略图1660赋予预定的视觉效果,以表示对应的选择。之后,用户可以经由显示在对应的缩略图1660附近的图标盒1670改变所选择的改变区域多面体1610的显示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参照图16的(c),如果用户选择了与包含有三棱柱型建筑的改变区域多面体1620对应的缩略图1650,则在最上层显示被包含有矩形柱型建筑的改变区域多面体1610遮挡的包含有三棱柱型建筑的改变区域多面体1620。在这样做时,如果每个多面体被显示为3D立体图像,则所选择的多面体的3D深度被进一步减小为使得用户能感到好像该所选择的多面体更靠近用户。之后,如果用户操纵了图标盒1670,则控制器180将该操纵识别为用于改变所选择的多面体1620的显示状态的输入。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可以在程序记录介质中将上述方法实现为计算机可读代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存储有计算机系统可读的数据的各种类型的记录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包括ROM、RAM、CD-ROM、磁带、软盘、光数据存储设备等,并且还包括载波类型的实现(例如,经由互联网传输)。
通过以预定的方式结合本发明的结构元件和特征而实现了前述实施方式。除非单独地指出了,否则这些结构元件或特征中的每一个应当被看作是选择性的。这些结构元件或特征中的每一个可以不与其他结构元件或特征结合而被实现。而且,某些结构元件和/或特征可以互相结合而构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因此,本发明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范围内的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型。

Claims (18)

1.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
用户输入单元,其接收输入;
显示单元,其显示用于布置至少一个三维(3D)对象的可感知的3D用户接口;以及
控制器,其按以下方式控制所述显示单元:当基于经由所述用户输入单元接收到的第一输入从所显示的3D用户接口选择了区域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显示单元显示包括所选择的区域的多面体,并且所述控制器基于经由所述用户输入单元接收到的第二输入来改变所显示的多面体的显示状态,
其中,所述控制器通过放大、缩小、旋转或者滚动所显示的多面体而改变所述多面体的显示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输入包括用于选择与至少一个所述多面体的基侧对应的区域的第一拖动输入和用于确定具有所述基侧的至少一个所述多面体的高度的第二拖动输入,并且
其中,所述可感知的3D用户接口包括地图应用,并且所述至少一个3D对象中的每一个对象都对应于地理对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显示单元按照放大方式将所述多面体显示为所述3D用户接口上的在屏显示(OS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响应于基于来自所述用户输入单元的第三输入对所述多面体的一个面的选择来控制所述显示单元放大与所选择的面对应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在显示所述3D用户接口时,所述多面体被显示为可感知的3D图像。
5.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
触摸屏,其显示用于提供至少一个三维(3D)对象的可感知的3D用户接口,所述触摸屏接收至少第一输入和第二输入;和
控制器,其基于所述第一输入从所显示的3D用户接口中选择区域,所述控制器显示与所选择的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多面体,并且所述控制器响应于经由所述触摸屏接收到的所述第二输入来改变所述至少一个多面体的显示状态,
其中,所述控制器通过放大、缩小、旋转或者滚动所述至少一个多面体来改变所述至少一个多面体的显示状态,
其中,经由所述触摸屏接收到的所述第一输入包括用于选择与所述至少一个多面体的基侧对应的区域的第一拖动输入和用于确定具有所述基侧的所述至少一个多面体的高度的第二拖动输入,并且
其中,所述可感知的3D用户接口包括地图应用,并且所述至少一个3D对象中的每一个对象都对应于地理对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在所述触摸屏上显示两个多面体,并且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触摸屏向所述两个多面体中的每一个提供相同的可感知3D深度或者不同的可感知3D深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触摸屏显示与旋转、平移、放大或缩小中的一项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图标,并且其中当选择了所述至少一个图标时,所述控制器识别接收到了所述第二输入并且基于所选择的图标来改变所述至少一个多面体的显示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触摸屏显示用于接收对所述第一拖动输入是否完成的确认的菜单窗口,并且其中响应于经由所述菜单窗口接收到表示所述第一拖动输入完成的输入,所述控制器将下一个拖动输入识别为所述第二拖动输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触摸屏显示与每个所显示的多面体对应的至少一个缩略图。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响应于经由所述触摸屏接收到关于选择所述至少一个缩略图的输入来改变与所选择的缩略图对应的多面体的显示状态。
11.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显示包括至少一个三维(3D)对象的可感知3D用户接口;
基于第一输入来确定所显示的3D用户接口的至少一个区域;
在显示单元上显示与所确定的至少一个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多面体;以及
基于第二输入来改变所述至少一个多面体的显示状态,
其中,改变所述显示状态的步骤包括放大、缩小、旋转或滚动所显示的至少一个多面体,
其中,所述第一输入是用于选择与所述至少一个多面体的基侧对应的区域的第一拖动输入和用于确定具有所述基侧的所述至少一个多面体的高度的第二拖动输入,并且
其中,所述可感知的3D用户接口包括地图应用,并且所述至少一个3D对象中的每一个对象都对应于地理对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与旋转、平移、放大或者缩小中的一项对应的至少一个图标;和
响应于确定对所述至少一个图标的选择,基于所选择的至少一个图标来改变所述至少一个多面体的显示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显示用于接收对所述第一拖动输入是否完成的确认的菜单窗口,并且其中响应于经由所述菜单窗口接收到表示所述第一拖动输入完成的输入,将下一个拖动输入识别为所述第二拖动输入。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显示与每个所显示的多面体对应的至少一个缩略图。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关于选择了所述至少一个缩略图的输入,并且其中基于所选择的缩略图来改变所述至少一个多面体的显示状态。
16.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
显示器,其显示可感知的三维(3D)用户接口和至少一个3D对象;以及
控制器,其基于第一输入来确定选择了所显示的3D用户接口的区域,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显示器显示包括所选择的区域的多面体,所述控制器基于第二输入来放大所显示的多面体,并且所述控制器还基于第三输入来改变所显示的多面体,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输入包括用于选择与至少一个所述多面体的基侧对应的区域的第一拖动输入和用于确定具有所述基侧的至少一个所述多面体的高度的第二拖动输入,并且
其中,所述可感知的3D用户接口包括地图应用,并且所述至少一个3D对象中的每一个对象都对应于地理对象。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三输入对应于放大、缩小、旋转或滚动所显示的多面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显示器显示与视觉效果对应的图标,并且其中当选择了至少一个图标时,所述控制器识别接收到了所述第三输入并且基于所选择的图标来改变所述至少一个多面体。
CN201110182493.1A 2010-08-31 2011-06-30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854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084648 2010-08-31
KR1020100084648A KR101674957B1 (ko) 2010-08-31 2010-08-31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5476A CN102385476A (zh) 2012-03-21
CN102385476B true CN102385476B (zh) 2017-03-01

Family

ID=45491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8249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85476B (zh) 2010-08-31 2011-06-30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063649B2 (zh)
EP (1) EP2423795B1 (zh)
KR (1) KR101674957B1 (zh)
CN (1) CN1023854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68385B2 (ja) * 2010-09-17 2015-02-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US20130257692A1 (en) 2012-04-02 2013-10-03 Athe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go-centric 3d human computer interface
EP2648086A3 (en) * 2012-04-07 2018-04-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bject control method performed in device including transparent display, the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thereof
US9829996B2 (en) * 2012-06-25 2017-11-28 Zspace, Inc. Operations in a three dimensional display system
US10241638B2 (en) * 2012-11-02 2019-03-26 Athe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three dimensional interface
DE102013015156B4 (de) * 2013-09-11 2016-10-20 Unify Gmbh & Co. Kg 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Ermitteln des Präsenzstatus eines in einem Netzwerk registrierten Benutzers
WO2015186069A2 (en) * 2014-06-03 2015-12-10 Realitygate (Pty) Ltd Display and interaction method in a user interface
US10451875B2 (en) 2014-07-25 2019-10-2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mart transparency for virtual objects
US10311638B2 (en) 2014-07-25 2019-06-0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nti-trip when immersed in a virtual reality environment
US9904055B2 (en) 2014-07-25 2018-02-2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mart placement of virtual objects to stay in the field of view of a head mounted display
US9766460B2 (en) 2014-07-25 2017-09-1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Ground plane adjustment in a virtual reality environment
US9858720B2 (en) 2014-07-25 2018-01-0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Three-dimensional mixed-reality viewport
US10416760B2 (en) 2014-07-25 2019-09-1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Gaze-based object placement within a virtual reality environment
US9865089B2 (en) * 2014-07-25 2018-01-0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Virtual reality environment with real world objects
KR102132406B1 (ko) 2015-04-29 2020-07-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CN106325653B (zh) * 2015-06-19 2020-04-28 深圳超多维科技有限公司 图形用户界面交互方法、装置及触摸终端
US10620807B2 (en) * 2015-09-16 2020-04-14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Association of objects in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with time-related metadata
CN106802754B (zh) * 2017-01-12 2020-09-04 珠海市横琴新区龙族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图标显示方法及装置
WO2019014856A1 (zh) * 2017-07-18 2019-01-24 朱小军 一种3d立体显示交互方法及智能移动终端
CN112448825B (zh) * 2019-08-30 2022-03-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会话创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11875013B2 (en) * 2019-12-23 2024-01-16 Apple Inc. Devices, methods,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for displaying applications in three-dimensional environments
US11983382B2 (en) * 2022-06-13 2024-05-14 Illuscio,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three-dimensional menus and toolbars to control computer operation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7419A (zh) * 2008-05-21 2009-11-2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控制触摸屏图标显示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64354A (en) 1998-07-01 2000-05-16 Deluca; Michael Joseph Stereoscopic user interface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050034084A1 (en) * 2003-08-04 2005-02-10 Toshikazu Ohtsuki Mobile terminal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method
GB0601943D0 (en) 2006-02-01 2006-03-15 Johnson Matthey Plc Microporous layer
US20080094398A1 (en) * 2006-09-19 2008-04-24 Bracco Imaging, S.P.A.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nteracting with a 3D visualization system using a 2D interface ("DextroLap")
TWI418200B (zh) * 2007-04-20 2013-12-01 Lg Electronics Inc 行動式終端機與其螢幕顯示方法
US7856370B2 (en) * 2007-06-15 2010-12-21 Saama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playing predictions on a spatial map
US8432365B2 (en) * 2007-08-30 2013-04-30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feedback for three-dimensional touchscreen
TWI460621B (zh) * 2008-01-21 2014-11-11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可供進行多物件操作之觸控板及應用其中之方法
KR100943906B1 (ko) * 2008-03-14 2010-02-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입체 영상 디스플레이
US8749497B2 (en) * 2008-12-12 2014-06-10 Apple Inc. Multi-touch shape drawing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7419A (zh) * 2008-05-21 2009-11-2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控制触摸屏图标显示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20020801A (ko) 2012-03-08
US20120052917A1 (en) 2012-03-01
CN102385476A (zh) 2012-03-21
EP2423795B1 (en) 2019-07-03
KR101674957B1 (ko) 2016-11-10
US9063649B2 (en) 2015-06-23
EP2423795A3 (en) 2016-05-11
EP2423795A2 (en) 2012-0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85476B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3369130B (zh) 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KR101728725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8826184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image display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TWI471820B (zh) 行動終端機及其操作控制方法
KR101728728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1873747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2736843B (zh) 移动终端及其三维(3d)多角度视图控制方法
CN102595157B (zh) 显示3d图像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EP2824559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101634388B1 (ko)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에서 방송 데이터를 표시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CN102402379A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4049740A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KR20140016495A (ko)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EP2597557B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20110054256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1873746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20120007195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1633336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1709500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1723413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20130071059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1740442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1833826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1753033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1

Termination date: 202006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