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83897A - 发动机及其润滑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及其润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83897A
CN102383897A CN2011102970992A CN201110297099A CN102383897A CN 102383897 A CN102383897 A CN 102383897A CN 2011102970992 A CN2011102970992 A CN 2011102970992A CN 201110297099 A CN201110297099 A CN 201110297099A CN 102383897 A CN102383897 A CN 1023838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guide pipe
arm
oil guide
lubric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970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滕建亮
石英
李同
贺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South Aviat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South Avia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South Aviat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South Avia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9709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83897A/zh
Publication of CN1023838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38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包括滑油箱、导油管,温度控制装置;导油管设有一第一支管,第一支管包括分别与导油管贯通的进口及出口;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恒温旁通阀及散热元件,恒温旁通阀安装于导油管上,且恒温旁通阀位于导油管的与第一支管的进口的交接处和导油管的与第一支管的出口的交接处之间的部位上;恒温旁通阀根据润滑油的温度使恒温旁通阀打开或者关闭;散热元件连接于第一支管,且位于第一支管的进口和第一支管的出口之间。本发明的润滑系统通过恒温旁通阀和散热器来调节润滑油的温度,以将进入发动机内的润滑油的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进入发动机内的润滑油的温度过高,而影响润滑油的润滑效果。

Description

发动机及其润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润滑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具有上述润滑系统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发动机通常设有滑油系统,润滑油通过滑油系统进入发动机,以对发动机的零件进行润滑,从而减少零件磨损,并作为航空发动机螺旋桨的变距工质。进入发动机的润滑油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以提高润滑效果。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发动机在空中工作状态靠自身发热进行润滑油加热,不能进行油温的整体控制,也保持不了润滑油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而润滑油的温度不同,则润滑油的粘度会发生变化,不利于润滑油发挥出最优状态。为了保证发动机的润滑油的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必须降低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并改变飞机的飞行状态,这样,不利于飞行,且也不易实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润滑油的温度不能控制的技术问题。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具有上述润滑系统的发动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包括滑油箱、用于将滑油箱内的润滑油输送至需要润滑的部位的导油管,润滑系统还包括温度控制装置;导油管设有一第一支管,第一支管包括分别与导油管贯通的进口及出口;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恒温旁通阀及散热元件,恒温旁通阀安装于导油管上,且恒温旁通阀位于导油管的与第一支管的进口的交接处和导油管的与第一支管的出口的交接处之间的部位上;恒温旁通阀根据润滑油的温度使恒温旁通阀打开或者关闭;散热元件连接于第一支管,且位于第一支管的进口和第一支管的出口之间。
进一步地,恒温旁通阀包括与导油管连接的进油口及可移动的堵塞进油口的阀芯;阀芯的外周上套设迫使阀芯复位的弹簧;阀芯内设有密封腔,密封腔内装有石蜡,石蜡遇热融化膨胀以迫使阀芯运动至堵塞进油口且使弹簧变形。
进一步地,导油管的入口连接于滑油箱,导油管的出口处安装有滑油滤清器;恒温旁通阀还包括连接于滑油滤清器的出油口。
进一步地,导油管还设有第二支管;第一支管包括分别与导油管贯通的进口及出口;第二支管上安装有调节阀,调节阀包括第一端口及第二端口;调节阀的第一端口与第二支管的进口贯通,且调节阀的第二端口与第二支管的出口贯通。
进一步地,调节阀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交接处设有一密封第一端口的密封垫;调节阀在第二端口的内壁处设有一止挡块;密封垫和止挡块之间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弹性顶抵密封垫和止挡块。
进一步地,导油管的入口连接于滑油箱;导油管的出口处安装有滑油滤清器;滑油滤清器位于导油管与第二支管的进口的交接处和导油管与第二支管的出口的交接处之间的部位上。
进一步地,导油管的入口处设有初级油滤。
进一步地,润滑系统还包括一齿轮式油泵,齿轮式油泵位于初级油滤和第一支管之间。
进一步地,散热元件为散热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润滑系统的发动机。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恒温旁通阀和散热器来调节润滑油的温度,以将进入发动机内的润滑油的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进入发动机内的润滑油的温度过高,而影响润滑油的润滑效果。而不用降低发动机的工作状态或改变飞机的飞行状态。此外,本发明的调节阀保证了润滑系统的安全性,防止了事故的发生。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润滑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润滑系统的恒温旁通阀、滑油滤清器及调压阀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左侧视图示意图;以及
图4是图3中沿着线A-A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请参见图1,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润滑系统设置在发动机内,且该润滑系统包括滑油箱10、导油管20、油泵30、温度控制装置40、滑油滤清器50及调压阀60。
导油管20包括位于第一端的入口21和位于第二端的出口23。导油管20的入口21和出口23之间依次设有第一支管25和第二支管27。其中,第一支管25包括进口251和出口253;第二支管27包括进口271和出口273。进口251、271和出口253、273均与导油管20相连。调压阀60安装于第二支管27上。
滑油箱10设置在发动机的机匣(未示出)的下部。导油管20的入口21连接至滑油箱10内,以便于将滑油箱10内的润滑油抽出。优选地,靠近导油管20的入口21处还安装设有初级油滤22,以便于过滤润滑油中的杂质,防止这些杂质进入发动机而损害发动机。发动机自身的运动发热用于加热滑油箱10内的润滑油。
油泵30安装在发动机的后盖内,且油泵30位于初级油滤22和第一支管25之间。油泵30用于将润滑油从滑油箱10中抽出并加压,加压后的润滑油流入导油管20,并由导油管20的出口23流到发动机的需要润滑的部位。优选地,油泵30为齿轮式油泵。
请结合参照图2至图4,滑油滤清器50安装于导油管20上,并和调压阀60并列连接;即是:滑油滤清器50位于导油管20的与第二支管27的进口271的交接处和导油管20的与第二支管27的出口273的交接处之间的部位上。滑油滤清器50用于再次过滤导油管20内的润滑油中的杂质。导油管20内的润滑油经滑油滤清器50过滤后,再通过导油管20的出口23流出,保证了润滑油的清洁度。优选地,调节阀60包括与滑油滤清器50的进口贯通的第一端口62及与导油管20贯通的第二端口64。也即是:调节阀60的第一端口62与第二支管27的进口271贯通,且调节阀60的第二端口64与第二支管27的出口273贯通。调节阀60的第一端口62和第二端口64的交接处设有一密封垫64。密封垫64盖封在第一端口62上。调节阀60的第二端口64处设有一止挡块65。止挡块65与第二端口64的内壁处留有间隙,以便于润滑油通过。密封垫64和止挡块65之间设有一弹簧66。弹簧66的两端弹性顶抵密封垫64和止挡块65。弹簧66的弹性力迫使密封垫64紧密盖合于第一端口62。
请再次参照图3,温度控制装置40包括散热器41及恒温旁通阀43。散热器41安装于第一支管25上,且位于第一支管25的进口251和出口253之间。散热器41放置于发动机的搁板上。从第一支管25的进口251内进入第一支管25内的润滑油流经散热器41之后,由第一支管25的出口251流入导油管20,以便于通过散热器41降低润滑油的温度。恒温旁通阀43安装于导油管20上,并和散热器41并列连接;即是:恒温旁通阀43位于导油管20的与第一支管25的进口251的交接处和导油管20的与第一支管25的出口253的交接处之间的部位上。优选地,恒温旁通阀43包括与导油管20连接的进油口431和出油口433。出油口433连接于导油管20,并通过导油管20流入滑油滤清器50。恒温旁通阀43内还设有可移动的阀芯435,且阀芯435的一端设有堵头436。阀芯435的外周上套设有迫使阀芯435复位的弹簧437。阀芯435上设有一密封腔,该密封腔内装有石蜡438。石蜡438在高温或低温时的状态变形推动阀芯435运动,进而控制恒温旁通阀43的关闭或开启。
使用本发明的润滑系统对发动机进行润滑的具体过程如下:当润滑油的温度高时,密封腔内的石蜡438融化膨胀,从而迫使阀芯435向靠近进油口431的方向运动,并带动堵头436堵塞进油口431,使得恒温旁通阀43关闭。在此过程中,弹簧437产生形变;润滑油流向第一支管25内,并经散热器41散热后,再流向滑油滤清器50,并由导油管20流入发动机需要润滑的部位。当润滑油的温度低时,密封腔内的石蜡438冷却收缩。此时,在弹簧437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阀芯435向远离进油口431的方向运动,并带动堵头436远离进油口431,使得恒温旁通阀43打开。部分滑油不经散热器41散热而直接从恒温旁通阀43流入导油管20,再流向滑油滤清器50,并由导油管20流入发动机需要润滑的部位。在上述润滑的过程中,调压阀60始终处于关闭状态。当滑油滤清器50的滤芯被堵塞时,导油管20内的润滑油的油压升高,并自第一端口62进入调节阀60。润滑油的油压将密封垫64顶开,并压缩进一步压缩弹簧66。此时,调节阀60打开,润滑油通过调节阀60的第二端口64流入导油管20,再由导油管20流入发动机需要润滑的部位。当滑油滤清器50的滤芯恢复正常时,润滑油由滑油滤清器50流出,从而使导油管20内的润滑油的油压降低。此时,弹簧66的弹性回复力迫使密封垫64再次盖合于第一端口62,调节阀60关闭。由此可见,调压阀60起安全保护作用,防止导油管20内的油压过高而破裂。优选地,发动机内还设有检测系统,当检测到润滑油流经调压阀60时,发出信号,以便于维护人员更换滑油滤清器50的滤芯。
本发明利用恒温旁通阀43和散热器41来调节润滑油的温度,以将进入发动机内的润滑油的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进入发动机内的润滑油的温度过高,而影响润滑油的润滑效果。而不用降低发动机的工作状态或改变飞机的飞行状态。此外,本发明的调节阀60保证了润滑系统的安全性,防止了事故的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包括滑油箱、用于将所述滑油箱内的润滑油输送至需要润滑的部位的导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系统还包括温度控制装置;
所述导油管设有一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支管包括分别与所述导油管贯通的进口及出口;
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恒温旁通阀及散热元件,所述恒温旁通阀安装于所述导油管上,且所述恒温旁通阀位于所述导油管的与所述第一支管的进口的交接处和所述导油管的与所述第一支管的出口的交接处之间的部位上;
所述恒温旁通阀根据润滑油的温度使所述恒温旁通阀打开或者关闭;
所述散热元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支管,且位于第一支管的进口和所述第一支管的出口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旁通阀包括与所述导油管连接的进油口及可移动的堵塞所述进油口的阀芯;
所述阀芯的外周上套设迫使所述阀芯复位的弹簧;
所述阀芯内设有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装有石蜡,所述石蜡遇热融化膨胀以迫使所述阀芯运动至堵塞所述进油口且使所述弹簧变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管的入口连接于所述滑油箱;
所述导油管的出口处安装有滑油滤清器;
所述恒温旁通阀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滑油滤清器的出油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管还设有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包括分别与所述导油管贯通的进口及出口;
所述第二支管上安装有调节阀,所述调节阀包括第一端口及第二端口;
所述调节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支管的进口贯通,且所述调节阀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支管的出口贯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交接处设有一密封所述第一端口的密封垫;
所述调节阀在所述第二端口的内壁处设有一止挡块;
所述密封垫和所述止挡块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弹性顶抵所述密封垫和所述止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管的入口连接于所述滑油箱;
所述导油管的出口处安装有滑油滤清器;
所述滑油滤清器位于所述导油管与所述第二支管的进口的交接处和所述导油管与所述第二支管的出口的交接处之间的部位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管的入口处设有初级油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系统还包括一齿轮式油泵,所述齿轮式油泵位于所述初级油滤和所述第一支管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元件为散热器。
10.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至9项中任意一项的润滑系统。
CN2011102970992A 2011-09-30 2011-09-30 发动机及其润滑系统 Pending CN1023838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970992A CN102383897A (zh) 2011-09-30 2011-09-30 发动机及其润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970992A CN102383897A (zh) 2011-09-30 2011-09-30 发动机及其润滑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3897A true CN102383897A (zh) 2012-03-21

Family

ID=45823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970992A Pending CN102383897A (zh) 2011-09-30 2011-09-30 发动机及其润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8389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6825A (zh) * 2013-12-09 2014-04-02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机油冷却系统及其节温器
CN103573415B (zh) * 2013-11-18 2016-04-20 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滑油滤清与燃滑油换热的组合装置及其换热方法
CN108643986A (zh) * 2018-06-16 2018-10-12 曲阜天博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燃油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用含控温及泄压功能的阀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91689Y (zh) * 1997-03-23 1998-09-16 刘毅 油滤清器堵塞补偿报警装置
CN201090260Y (zh) * 2007-07-27 2008-07-23 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润滑油的二次过滤装置
CN201129195Y (zh) * 2007-12-26 2008-10-08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油冷却器
CN201714446U (zh) * 2010-07-13 2011-01-19 李海东 内燃机车辆机油温度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91689Y (zh) * 1997-03-23 1998-09-16 刘毅 油滤清器堵塞补偿报警装置
CN201090260Y (zh) * 2007-07-27 2008-07-23 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润滑油的二次过滤装置
CN201129195Y (zh) * 2007-12-26 2008-10-08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油冷却器
CN201714446U (zh) * 2010-07-13 2011-01-19 李海东 内燃机车辆机油温度控制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73415B (zh) * 2013-11-18 2016-04-20 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滑油滤清与燃滑油换热的组合装置及其换热方法
CN103696825A (zh) * 2013-12-09 2014-04-02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机油冷却系统及其节温器
CN108643986A (zh) * 2018-06-16 2018-10-12 曲阜天博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燃油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用含控温及泄压功能的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59780B (zh) 具有旁通阀的润滑装置
CN202381670U (zh) 风电机组齿轮箱润滑冷却系统
GB2512170B (en) A fuel circuit of a turbine engine
DE112010004262B4 (de) Thermostatvorrichtung für Verbrennungsmotore
US9163596B2 (en) Thermal recirculation valve for fuel filtration module
CN102383897A (zh) 发动机及其润滑系统
CN101960122B (zh) 热交换器系统
CN203570384U (zh) 机油滤清器及机油冷却器总成
US9581237B2 (en) Transmission fluid expansion reservoir
CN104197776A (zh) 一种民用飞机燃油滑油热交换器的防爆清洗设备
JP6502327B2 (ja) 回路内の液体を調整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
CN208311430U (zh) 一种可降低风电齿轮箱油温的控制装置
JP6474537B1 (ja) 自動車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用の圧力オイルフィルタシステム
CN102720559B (zh) 柴油机用机油滤清器总成
CN106481456B (zh) 多功能一体化高压燃油滤
CN103573415B (zh) 一种滑油滤清与燃滑油换热的组合装置及其换热方法
CN215763616U (zh) 一种具有防冻功能的阀门
CN103883374A (zh) 一种柴油机机油温度调节系统
CN104421078B (zh) 具有阀和调节装置的过滤装置
CN203516754U (zh) 防卡堵调节阀
US20160108876A1 (en) Oil filter
CN204553955U (zh) 溢流阀
JP6502326B2 (ja) 回路内の液体を調整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
CN206054705U (zh) 一种风力发电齿轮箱润滑系统过滤器
CN104500473A (zh) 内燃机车静液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