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78573A - 养殖鱼的投饵方法及投饵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养殖鱼的投饵方法及投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78573A
CN102378573A CN2010800150244A CN201080015024A CN102378573A CN 102378573 A CN102378573 A CN 102378573A CN 2010800150244 A CN2010800150244 A CN 2010800150244A CN 201080015024 A CN201080015024 A CN 201080015024A CN 102378573 A CN102378573 A CN 1023785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it throwing
bait
throwing
fish
autom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1502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78573B (zh
Inventor
陈衛民
三星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ssu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Suisan Kaish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Suisan Kaisha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Suisan Kaisha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78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85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785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85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80Feeding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Feeding And Watering For Cattle Rais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AREA)

Abstract

一种养殖鱼的投饵方法,利用根据所提供的投饵时间表进行投饵的自动投饵机(20)、以及检测养殖鱼摄饵要求的摄食传感器(22),其特征在于,根据摄食传感器(22)的检测结果,对自动投饵机(20)的投饵进行调整。

Description

养殖鱼的投饵方法及投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殖鱼的投饵方法及投饵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有一种自动投饵方法,可按照事先设定的投饵量和投饵时间向养殖鱼投饵。采用这种方法,可节约投饵作业的劳动力,但是难以适应鱼的食欲变化,很容易造成投饵量过多或不足。投放过多的饵料不仅会降低利润率,还会导致现场海域的污染。相反,如果饵料过少则会延缓鱼的生长。此外,还有一种自动供料式的投饵方法,这种方法根据鱼的主动摄饵要求投放饵料,从而给鱼投放必要且充足的饵料(例如日本专利特开2001-155571号公报)。然而,采用自动供料式的投饵方法时,实际上鱼在吃饱前就会停止主动摄饵行为,因此可能导致鱼不能充分生长(养殖2009年2月号,P5~8)。此外,还有报告称,如果对鱼群采取自动供料式的投饵方法,则有主动摄饵行为的鱼会仅限于特定的少数个体(Physiology&Behavior 2002年76,P281~287),因此在鱼群中可能造成摄饵量不均、投饵效率降低的情况。
发明内容
发明拟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开发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适当时段进行适量投饵的养殖鱼的投饵方法及投饵系统。
发明内容
(1)本发明提供一种养殖鱼的投饵方法,利用根据所提供的投饵时间表进行投饵的自动投饵机、以及检测养殖鱼摄饵要求的摄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摄食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对所述自动投饵机的投饵进行调整。
利用本发明,可根据摄食传感器检测养殖鱼摄饵要求的检测结果,对所述自动投饵机的投饵进行调整,由此可根据鱼的食欲变化进行适量投饵。
(2)此外,本发明中,
所述自动投饵机的投饵调整也可以是停止投饵、开始投饵、增加投饵量、以及减少投饵量中的至少一种。
(3)此外,本发明中,
也可在所述摄食传感器以规定时间为单位的检测次数满足规定条件时,对所述自动投饵机的投饵进行调整
利用本发明,可根据鱼的食欲变化进行适量投饵
(4)此外,本发明中,
也可由所述自动投饵机进行间歇性投饵,并根据投饵停止期间内的所述摄食传感器检测结果,对所述自动投饵机的投饵进行调整。
利用本发明,可根据鱼的食欲变化进行适量投饵。
(5)本发明提供一种投饵系统,包含根据所提供的投饵时间表进行投饵的自动投饵机、对所述自动投饵机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以及检测养殖鱼摄饵要求的摄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是
根据所述摄食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对所述自动投饵机的投饵进行调整。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并非只将自动投饵与主动投饵简单组合,而是将主动投饵中使用的摄食传感器输出信息用于自动投饵的投饵时间表调整。利用本发明,可根据摄食传感器检测养殖鱼摄饵要求的检测结果,对所述自动投饵机的投饵进行调整,由此可在确保自动投饵机投饵优点的情况下,根据鱼的食欲变化进行适量投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所述投饵系统的构造之一例的示意图。
图2是摄食传感器之一例的说明图。
图3A是投饵时间表的设定信息之一例的示意图。
图3B是投饵时间表中各设定项目的说明图。
图4是用自动投饵机进行投饵调整之一例的说明图。
图5A是用自动投饵机进行投饵调整之一例的说明图。
图5B是用自动投饵机进行投饵调整之一例的说明图。
图6是本实施例所述投饵系统的第1试验结果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所述投饵系统的第2试验结果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所述投饵系统的第3试验结果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施例所述投饵系统的第4试验结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施例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本实施例,对权利要求范围中记载的本发明内容并无不当限定。此外,本实施例中说明的构造均不一定是本发明必须的构成要件。
1.构造
图1是本实施例所述投饵系统的构造之一例。
本实施例所述的投饵系统包含自动投饵机20、控制自动投饵机20的控制装置10、摄食传感器22、水下灯24、环境感应器26、服务器30、以及信息处理装置40(PC(个人电脑)、可执行程序的手机等)。服务器30与信息处理装置40是通过互联网50连接,服务器30与控制装置10是通过互联网50及无线通信网60连接。
自动投饵机20固定于架在鱼塘上的栈桥等位置,根据控制装置10发出的控制信号驱动螺旋运输机,将饵料(颗粒饲料)由饵料箱搬运至出口,使饵料从出口落下进行投饵。
摄食传感器22用于检测养殖鱼的摄饵要求。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是使用接触开关CS作为摄食传感器22。在接触开关CS的柄部安装特多龙(Tetoron)线TS,在特多龙线TS的前端,于水面之下设置类似颗粒饲料的模拟饵料AB。当养殖鱼拉扯模拟饵料AB时,接触开关CS启动,由接触开关CS向控制装置10输出信号,并在控制装置10中进行判断,反映为从自动投饵机20投放饵料。另外,接触开关CS是用于检测养殖鱼摄饵要求的感应器,可替换为能够检测摄饵要求的其他感应器,例如对鱼的行为进行光学识别的红外线感应器、进行热力学识别的热感应器、以及进行化学识别的化学感应器等。
水下灯24是与自动投饵机20的投饵动作联动的水面下发光装置,用于诱导养殖鱼主动摄饵。水下灯24也可由发出声音或震动(上下震动等)的装置取代。
环境感应器26是检测现场海域的水温、照度、流速、以及溶解氧浓度等指标的感应器,并将检测出的数据输出至控制装置10。
虽然图中未标示,但水中还可设置与控制装置10连接的水下摄像机,并通过互联网查看由水下摄像机发出的信息。摄食传感器以及自动投饵机的工作状况可通过直接目视进行远程管理。
服务器30发挥Web服务器以及数据库的功能,向用户提供旨在对自动投饵机20的预定投饵时间表(投饵时间、数量、频率等)进行设定的界面、以及旨在对控制装置10发出的摄食传感器22及环境感应器26测量值进行查看的界面。此外,服务器30向控制装置10发送由用户设定的投饵时间表设定信息。即,用户利用PC等信息处理装置40访问服务器30,便可远程设定自动投饵机20的投饵内容,同时查看或下载摄食传感器22及环境感应器26的测量值。
控制装置10包含处理部12、储存部14、通信部16、显示部17、以及输入部18。
处理部12根据输入部18的输入信息或程序等,进行控制装置10的各种处理。处理部12的功能可通过各种处理器(CPU、DSP)、ASIC等硬件、或程序来实现。
此外,处理部12可根据从服务器30接收的投饵时间表设定信息,以及由摄食传感器22输出的信号、程序等,对自动投饵机20以及水下灯24进行控制。即,处理部12对自动投饵机20输出控制信号,使自动投饵机20根据用户设定的投饵时间表进行投饵。此外,也可每当摄食传感器22检测出摄饵要求时,处理部12控制自动投饵机20投放一定量的饵料。此外,处理部12还将摄食传感器22以及环境感应器26输出的测量数据储存在储存部14中,并通过通信部16将储存部14中储存的测量数据发送到服务器30。
此外,处理部12还会根据摄食传感器22的检测结果,更改投饵时间表的设定信息,调整自动投饵机20的投饵。即,也可根据摄食传感器22的检测结果,停止/开始自动投饵机20的投饵,或者增加/减少投饵量。
此外,也可在摄食传感器22以规定时间为单位的检测次数满足规定条件时,处理部12对自动投饵机20的投饵进行调整。此处,也可根据检测次数是否在规定阈值以上或以下,对检测次数是否满足规定条件进行判断。
此外,也可在自动投饵机20进行间歇性投饵时,处理部12根据投饵停止期间内的摄食传感器22检测结果,调整自动投饵机20的投饵。
储存部14储存程序以及数据等内容,并且是处理部12以及通信部16的工作区域,其功能可通过存储器(ROM、RAM)实现。
通信部16进行各种控制,旨在实现与服务器30之间的通信,其功能可通过各种处理器或通信用ASIC等硬件、程序等实现。
显示部17显示向服务器30进行发送之前的程序及数据,其功能可通过液晶显示器等实现。当通信发生故障、或需要在现场一边观察情况一边作业时,用户可借助显示部17查看数据。
输入部18用于让用户输入数据,其功能可通过按钮、键盘、触摸屏等实现。当通信发生故障、或需要在现场一边观察情况一边作业时,用户可借助输入部18输入数据。
2.本实施例的方法
图3A是本实施例中用户可进行设定的投饵时间表设定信息之一例,图3B是投饵时间表中各设定项目的说明图。
此处,“开始时间”是指自动投饵机20进行投饵的投饵时段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是指自动投饵机20进行投饵的投饵时段的结束时间,当根据摄食传感器检测出的摄饵要求进行投饵时,可对其响应结束时间进行设定。通过如此限定投饵时段,可防止鱼群内摄饵要求发生过度分散。此外,通过设定投饵次数的上限,可在发生疾病或赤潮等通常饲料效率下降的情形时,防止饲料过度供应。此外,“投饵次数”是指在投饵时段内的投饵次数(工作次数)。此外,“投饵量”是指每次投饵的投饵量。
“主动摄饵工作抑制时间”是指抑制主动摄饵(根据摄食传感器22检测出的摄饵要求而实施的投饵)的时间。即,距离上一次主动摄饵的时间在主动摄饵工作抑制时间内时,即使摄食传感器22检测出摄饵要求,也不投放饵料。通过设定这样的时间,可防止饵料的过剩供应。
此外,“投饵间隔”是指从投饵开始时间到下一次投饵开始时间的间隔。此外,“单位时间投饵量”是指单位时间内的投饵量(出饵率)。此外,“最大投饵量”是指1天内投饵的最大投饵量。当1天的投饵量达到最大投饵量时,自动投饵机停止工作。
此外,还可设定“日投饵率”。“日投饵率”是用饲养期间内的总投饵量除以鱼的中间总重量与饲养天数,其值以百分比表示。鱼的中间总重量可通过计算开始饲养时总重量与结束饲养时总重量的平均值来求得,也可在饲养期间通过适当取样来推算。
即,当设定了图3A所示的投饵时间表时,自动投饵机20每天将以6:01及18:01为开始时间,在2个投饵时段分别以5分钟为间隔进行20次投饵,每次100g。此外,该投饵时段内,将根据摄食传感器22检测出的摄饵要求,由自动投饵机20进行一定量的投饵。
本实施例中,将根据摄食传感器22的检测结果,对自动投饵机20的投饵进行调整。例如图3B所示,在进行间歇性投饵的投饵时间表中,也可当投饵停止期间内摄食传感器22的检测次数(启动次数)在规定阈值以下时,判断该时段内鱼的食欲低,并更改投饵时间表,停止之后的投饵。另外,此时也可不停止投饵,而是延长投饵时间表中之后的投饵间隔,或者减少之后每次投饵的投饵量。此外,也可根据摄食传感器22检测出的摄饵要求减少投饵量,或者延长主动摄饵工作抑制时间。
另一方面,也可当投饵停止期间内摄食传感器22的检测次数在规定阈值以上时,判断该时段内鱼的食欲高,并更改投饵时间表,缩短之后的投饵间隔,或者增加之后每次投饵的投饵量。此外,也可在投饵停止期间内,根据投饵时间表再次开始投饵。此外,也可根据摄食传感器22检测出的摄饵要求增加投饵量,或者缩短主动摄饵工作抑制时间。
另外,也可当摄食传感器22的检测次数在规定阈值以下或以上时,随即更改投饵时间表,或者储存摄食传感器22的检测次数,并以此为参考,更改第二天之后的投饵时间表。
如此,利用本实施例,可根据投饵时间表进行一定量的投饵,并根据鱼的食欲变化调整投饵时间表,由此在适当的时段进行适量的投饵。
此外,也可在投饵时段内,于规定时间对摄食传感器22的检测次数进行测量,据此算出每单位时间的检测次数(检测率),并利用该检测次数(检测率)对自动投饵机20的投饵进行调整。例如,当规定时段(检测率测量时间)为300秒,最终300秒内的检测次数为2次时,检测率是0.4次/分钟。另外,最终300秒的检测次数将保存在移位寄存器中。
然后,如图4所示,在投饵时间表设定的投饵时段内,当计算的检测率超过阈值TH时,则继续按照投饵时间表设定的单位时间投饵量进行投饵,当检测率小于或等于规定的阈值TH时,则停止投饵。如此,可根据鱼的食欲进行适当投饵。此外,当检测率超过阈值TH时,不论摄食传感器22的检测次数如何,均按照投饵时间表设定的单位时间投饵量进行投饵,由此可防止过量投饵。
此处,与自动投饵机20的螺旋运输机相连的电动机启动时,单位时间的投饵量(最大单位时间投饵量)一定,因此控制装置10是通过控制该电动机的启动时间与停止时间,使投饵量与投饵时间表设定的单位时间投饵量一致。例如,假设自动投饵机20的最大单位时间投饵量为3000g/分钟,投饵时间表设定的单位时间投饵量为147g/分钟,电动机启动时间与停止时间的合计,即周期时间为20秒,则1个周期内电动机的启动时间为20秒×147/3000=0.98秒,停止时间为20秒-0.98秒=19.02秒。即,控制部10使自动投饵机20的电动机启动0.98秒后,停止19.02秒,并以此为周期不断重复。
另外,检测率测量时间和阈值TH可由用户自由设定。例如,通过将阈值TH设为“-1”,可不论摄食传感器22的检测结果如何(即使检测率为0),均在投饵时段的整个期间内按照投饵时间表进行投饵。
此外,如图5A、图5B所示,也可在开始投饵时,设定一段期间(前置期间),该期间内忽略摄食传感器22的检测结果(检测率),按照投饵时间表进行投饵。通过设定前置期间,可以提醒鱼,投饵时间已经开始,并诱导鱼主动摄饵。这是因为,假设鱼在投饵开始时是空腹,则会浮至水面附近,吞食自动投饵机20落下的饵料,同时启动摄食传感器22。
在图5A的示例中,前置期间促进了摄食传感器22的启动,前置期间结束时,检测率超过了阈值TH。因此,前置期间结束后,仍继续投饵,直至检测率低于阈值TH。
另一方面,在图5B的示例中,前置期间结束时检测率低于阈值TH,因此在前置期间结束的同时,投饵结束。另外,在图5B的示例中,投饵时段的剩余期间内,当检测率超过阈值时,将开始投饵。
另外,前置期间可由用户自由设定。例如,通过将前置期间设为“0”,可如图4所示,开始投饵后,在检测率超过阈值TH之前,不进行投饵。
利用这种投饵系统进行养殖鱼的投饵时,优选用于可识别摄食传感器并能够学习的鱼。作为可识别摄食传感器并能够学习的鱼,例如有鰤鱼、小鰤鱼等鰤鱼类;油甘鱼、青甘鱼等油甘鱼类;鲹鱼类;真鲷鱼、血鲷鱼、平鲷鱼等鲷鱼类;金枪鱼类;以及鲑鱼、鳟鱼等鲑鳟类。
投饵时,优选在养殖鱼投饵活跃度高的时期集中进行,并优选每天1次或2次,将投饵时段设定在早晨及/或傍晚。为刺激鱼的摄饵要求,进一步维持并实现摄饵要求行为的学习,优选在可投饵时段的最初,通过自动投饵来促使摄食传感器启动。
为提高饲料效率,优选仔细调查鱼的摄饵要求,在摄饵要求多的时间更多地投饵。为了解摄饵要求多的时间,可设为在开始饲养时,24小时随时根据主动摄饵启动投饵。如此,可通过获得的摄食传感器响应时间,了解摄饵要求多的时间,并通过在该时间进行自动投饵,在摄饵要求多的时间更多地投饵。我们知道,通常在将近日出和日落的时段,鱼的摄饵活跃度最高,因此也可将其中一个或两个时间作为开始饲养时的自动投饵时段。摄饵时间表将反映主动投饵的结果并进行适当修正,但作为开始时的设计例,可例举以下条件。
·总投饵量相对于鱼的总重量宜为5.0%~0.5%,优选为3.5%~0.5%,因此需将总投饵量设定在此范围内。
·根据鱼的品种,将自动投饵的投饵时间设为日出及/或日落时。
·在每天的总投饵量中,自动投饵约为5%~50%,优选10%~40%,更优选15%~35%,其余则通过主动投饵让鱼摄饵。
·自动投饵的时间优选为10分钟~60分钟左右。
·依据摄食传感器的主动投饵单位时间投饵量,是自动投饵单位时间投饵量的50%~200%左右。
·主动投饵可24小时启动,或者如果是夜间不摄饵的鱼,也可仅在日出到日落期间启动。此外,如果了解摄饵模式,则也可根据该模式,仅在摄饵行为多的时间启动主动投饵。
·为抑制风浪等外部环境变化所致干扰而需要限制一天的投饵时段时,也可在投饵时段的开始时间即开始自动投饵,并将自动投饵结束后再过2小时以上(优选1小时以上)之后的时间设为投饵时段的结束时间。
在上述范围内设定的投饵时间表,可根据之后摄食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进行适当调整。例如,当自动投饵后摄食传感器的响应较少,认为自动投饵的投饵量过多时,可减少自动投饵的投饵量。此外,当摄食传感器的响应较多,认为自动投饵的投饵量过少时,可增加自动投饵的投饵量。
进而,可在适当取样的同时,对投饵量进行调整,使日投饵率为5.0%~0.5%,优选为3.5%~0.5%。
3.实例(试验结果)
3-1.实例1
图6表示本实施例所述投饵系统的试验结果(实例1)。
此处,设置仅根据投饵时间表进行自动投饵的鱼塘(自动投饵试验区);仅使用摄食传感器进行主动摄饵的鱼塘(主动摄饵试验区);以及采用本实施例方法,将自动投饵与主动摄饵加以组合的鱼塘(组合试验区),共计3片鱼塘,鱼塘分别容纳200尾鰤鱼,进行约2个月的试验。
在自动投饵试验区,每天从傍晚(开始为17:00,后来为16:30)开始,按照间隔2分钟、每次200g进行规定次数(开始为60次,后来为30次)的投饵,并调整为日投饵率占鱼总重量的1.3%~0.6%。
此外,在主动摄饵试验区,24小时随时都是可主动摄饵(根据摄食传感器22检测出的摄饵要求进行投饵)的状态,回报量(摄食传感器22启动1次的投饵量)为白天200g、夜间50g。另外,为了让鱼学习主动摄饵,试验开始后的4天是采用自动投饵与主动摄饵相组合的方法进行投饵。
此外,在组合试验区,24小时随时都是可主动摄饵(根据摄食传感器22检测出的摄饵要求进行投饵)的状态,并且每天从傍晚(开始为17:00,后来为16:30)开始,按照投饵时间表进行投饵,每次100g。另外,在组合试验区,根据摄食传感器22的检测结果,对投饵时间表中的投饵次数、投饵间隔、以及主动摄饵工作抑制时间进行调整。例如投饵次数,开始为30次,并在10次到70次的范围内进行调整。此外,投饵间隔是开始60秒,之后调整为80秒。
如图6所示,平均增重量是组合试验区最大。此外,虽然总投饵量是组合试验区最大,但增肉系数是组合试验区最小。即,可知与自动投饵试验区及主动投饵试验区相比,组合试验区的鱼长得更大,且投饵效率更好。此外,不均匀度是组合试验区最小,可知组合试验区的鱼得到了均衡生长。此外,幽门垂指数是3个试验区之间未发现显著性差异,其数值相对较低,可认为内脏未囤积脂肪。即,根据图6所示的试验结果综合来看,可知组合投饵试验区的饲养成绩最佳。
3-2.实例2
图7表示实例2的结果。
此处,设置由熟练工手工撒饵的鱼塘(手工撒饵试验区);以及采用本实施例方法,将自动投饵与主动摄饵加以组合的鱼塘(组合试验区),共计2片实际养殖用鱼塘,鱼塘大小10m×10m,分别容纳11908尾和12599尾鰤鱼,在低水温期进行约2个月的试验。熟练工手工撒饵时,会一边观察水面上鱼的摄饵状态,一边对饵量进行微调,因此与自动投饵试验区及主动摄饵试验区相比,通常平均增重量较大,增肉系数和不均匀度较小,实际上人员比较富余的养殖场就是采用手工撒饵进行投饵。
在手工撒饵试验区,每周6天在16:00前后投饵约20分钟,并调整为日投饵率占鱼总重量的2.9%~1.8%。
此外,在组合试验区,每天从傍晚(开始为16:00,后来为16:30、17:00)开始的2小时时段内,设定2分钟+10分钟作为前置期间,并在开始的2分钟以1200g/分钟的投饵速度(单位时间投饵量)进行诱导投饵(自动投饵),然后在10分钟内以3600g/分钟的投饵速度进行诱导投饵。剩下的108分钟是可主动摄饵(根据摄食传感器22检测出的摄饵要求进行投饵)的状态,检测率测量时间为1分钟,检测率(在检测率测量时间内的摄食传感器22检测次数)阈值为1次/分钟,且只在检测率超过阈值的时间内根据投饵时间表,以3600g/分钟或3000g/分钟的投饵速度进行投饵。并随着水温下降,调整为日投饵率占鱼总重量的3.5%~0.5%。
如图7所示,平均增重量是组合试验区较大。此外,虽然总投饵量是组合试验区较大,但增肉系数是组合试验区较小。即,与手工撒饵试验区相比,组合试验区的鱼长得更大,且投饵效率更好。此外,不均匀度是组合试验区较小,可知组合试验区的鱼得到了均衡生长。即,根据图7所示的试验结果综合来看,可知组合投饵试验区的饲养成绩较佳。
3-3.实例3
图8表示实例3的结果。
此处,为调查其他鱼种是否也能取得同样的效果,设置了由熟练工手工撒饵的鱼塘(手工撒饵试验区);以及采用本实施例方法,将自动投饵与主动摄饵加以组合的鱼塘(组合试验区),共计2片实际养殖用鱼塘,鱼塘大小8m×8m,分别容纳6450尾油甘鱼种苗,进行37天的试验。在手工撒饵试验区,每天2次(8:00和14:00前后)投饵20~30分钟,并调整为日投饵率占鱼总重量的6.6%~2.6%。
此外,在组合试验区,24小时随时都是可主动摄饵(根据摄食传感器22检测出的摄饵要求进行投饵)的状态,并且每天在6:01~8:00和17:01~19:00的时段内,按照投饵时间表进行投饵,每次100g。夜间(19:01~第二天6:00)主动摄饵的回报量为5g。另外,在组合试验区,根据摄食传感器22的检测结果,将投饵时间表中的投饵次数设为20次/天,投饵间隔维持为6分钟,但主动摄饵工作抑制时间由开始的3秒缩短为2秒。
如图8所示,平均增重量是组合试验区较大。此外,虽然总投饵量是组合试验区较小,但增肉系数也是组合试验区较小。即,与手工撒饵试验区相比,组合试验区的鱼长得更大,且投饵效率更好。此外,不均匀度是组合试验区较小,可知组合试验区的鱼得到了均衡生长。即,根据图8所示的试验结果综合来看,可知组合投饵试验区的饲养成绩较佳。
3-4.实例4
图9表示实例4的结果。
此处,为进一步调查其他鱼种是否也能取得同样的效果,设置了2片由熟练工手工撒饵的鱼塘(手工撒饵试验区);以及2片采用本实施例方法,将自动投饵与主动摄饵加以组合的鱼塘(组合试验区),共计4片实际养殖用鱼塘,鱼塘大小8m×8m,分别容纳5500尾真鲷鱼,进行约1个月的试验。在手工撒饵试验区,每天上午和下午分2次投饵,直至看不到鱼有投饵行为,并调整为日投饵率占鱼总重量的4.2%~3.4%。
此外,在组合试验区,每天在7:01~9:00和17:01~19:00时段的开始时间分别设定6分钟作为前置时间,并以300g/分钟的投饵速度各进行6分钟诱导投饵(自动投饵)。在上述投饵时段中诱导投饵之外的时间、以及9:01~17:00时段是可主动摄饵(根据摄食传感器22检测出的摄饵要求进行投饵)的状态,且只在检测率超过设定阈值的期间根据投饵时间表,以300g/分钟的投饵速度进行投饵。并调整为日投饵率占鱼总重量的3.4%~2.3%。
如图9所示,平均增重量是组合试验区较大。增肉系数是组合试验区较小。即,与手工撒饵试验区相比,组合试验区的鱼长得更大,且投饵效率更好。即,根据图9所示的试验结果综合来看,可知组合投饵试验区的饲养成绩较佳。
符号说明
10控制装置
12处理部
14储存部
16通信部
17显示部
18输入部
20自动投饵机
22摄食传感器
24水下灯
26环境感应器
30服务器
40信息处理装置
50互联网
60无线通信网

Claims (5)

1.一种养殖鱼的投饵方法,利用根据所提供的投饵时间表进行投饵的自动投饵机、以及检测养殖鱼摄饵要求的摄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摄食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对所述自动投饵机的投饵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投饵机的投饵调整是停止投饵、开始投饵、增加投饵量、以及减少投饵量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投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摄食传感器以规定时间为单位的检测次数满足规定条件时,对所述自动投饵机的投饵进行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投饵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自动投饵机进行间歇性投饵,并根据投饵停止期间内的所述摄食传感器检测结果,对所述自动投饵机的投饵进行调整。
5.一种投饵系统,包含根据所提供的投饵时间表进行投饵的自动投饵机、对所述自动投饵机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以及检测养殖鱼摄饵要求的摄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是根据所述摄食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对所述自动投饵机的投饵进行调整。
CN201080015024.4A 2009-04-07 2010-04-06 养殖鱼的投饵方法及投饵系统 Active CN1023785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93112 2009-04-07
JP2009093112 2009-04-07
PCT/JP2010/056257 WO2010117001A1 (ja) 2009-04-07 2010-04-06 養殖魚の給餌方法及び給餌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78573A true CN102378573A (zh) 2012-03-14
CN102378573B CN102378573B (zh) 2015-05-20

Family

ID=42936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15024.4A Active CN102378573B (zh) 2009-04-07 2010-04-06 养殖鱼的投饵方法及投饵系统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8955457B2 (zh)
EP (1) EP2417851B1 (zh)
JP (1) JP5706816B2 (zh)
CN (1) CN102378573B (zh)
AU (1) AU2010235527B2 (zh)
BR (1) BRPI1011623A2 (zh)
CA (1) CA2757340C (zh)
CL (1) CL2011002476A1 (zh)
WO (1) WO2010117001A1 (zh)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7000A (zh) * 2013-01-08 2013-04-10 龙文凯 一种大型自动喂鱼器
CN103202259A (zh) * 2013-03-13 2013-07-17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投饵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3399514A (zh) * 2013-08-09 2013-11-20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深海网箱投饵机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与方法
CN103704162A (zh) * 2013-12-01 2014-04-09 宁波大学 一种工业化水产养殖的自动投饵方法
CN103858807A (zh) * 2012-12-11 2014-06-18 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投饵机终端
TWI459896B (zh) * 2013-01-16 2014-11-11 Jung Hong Yen 控制水產養殖時間之生產方法
CN104472417A (zh) * 2014-12-05 2015-04-01 宁波保税区华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鱼塘防钓装置
CN104872042A (zh) * 2015-06-24 2015-09-02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利用红外触发式鱼类自主采食系统及采食方法
CN106614152A (zh) * 2017-03-02 2017-05-10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鱼类行为学模式的悬多叉树感器阵列
CN106665447A (zh) * 2015-11-04 2017-05-17 黄壹圣 水产养殖动物的喂食控制装置
CN106886179A (zh) * 2017-03-02 2017-06-23 武汉大学 一种水产养殖精准投喂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889004A (zh) * 2017-03-02 2017-06-27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鱼类行为学模式的拉线传感器阵列
CN107182881A (zh) * 2017-04-28 2017-09-22 全椒县鮰鱼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新型自动调节投食量的鮰鱼养殖系统
CN108402000A (zh) * 2018-02-01 2018-08-17 周建军 一种仿生饵料智能打窝器
CN109213017A (zh) * 2018-11-20 2019-01-1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水产养殖智能投饲系统及方法
CN109640641A (zh) * 2016-09-05 2019-04-16 渔觅创新私人有限公司 投饵系统及投饵方法
CN112385588A (zh) * 2019-08-12 2021-02-23 中山大学 智能养殖系统与方法
CN113854221A (zh) * 2021-10-29 2021-12-31 广州市蓝得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喂食控制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51735B1 (ko) * 2012-11-20 2015-09-09 주식회사 글로비트 해상 가두리 시설 지능형 통합 관리 시스템
GB201305725D0 (en) * 2013-03-28 2013-05-15 Univ Leuven Kath Automated monitoring of animal nutriment ingestion
KR101575930B1 (ko) * 2013-06-15 2015-12-09 구골홀딩스 주식회사 민물뱀장어의 인공 배란 및 산란 유도방법
EP2818864B1 (en) * 2013-06-28 2019-12-11 Fujitsu Limited Remote assistance for aquarists
CN103875576B (zh) * 2014-02-28 2015-09-09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一种投饵机的投饵方法
WO2016023071A1 (en) * 2014-08-12 2016-02-18 Barnard Roger Merlyn An aquatic management system
CN107105630B (zh) * 2014-09-22 2020-07-17 日本水产株式会社 鱼用接触感测装置
CN104335948B (zh) * 2014-10-17 2017-01-11 浙江海洋学院 智能化饲料供给的集约化养殖装置
NO343791B1 (no) * 2016-01-06 2019-06-11 Vidar Myhre Framgangsmåte for beregning av fôrmengde som funksjon av tid i en oppdrettsmerd for fisk, for påfølgende fôringsdag.
US10716297B2 (en) 2017-02-28 2020-07-21 Clarence Johnson Automatic fish feeder
CN111954465B (zh) * 2018-03-02 2022-07-22 渔觅创新私人有限公司 自动投饵支援装置、自动投饵支援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JP6739049B2 (ja) * 2018-11-14 2020-08-12 株式会社 アイエスイー 養殖魚の自動給餌方法並びに自動給餌システム
KR102099447B1 (ko) * 2019-03-05 2020-04-09 블루오션영어조합법인 가두리 양식장의 사료공급 제어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6866983B2 (ja) * 2019-03-13 2021-04-28 パシフィックソフトウエア開発株式会社 給餌制御器及び給餌制御方法
US10856520B1 (en) * 2020-01-10 2020-12-08 Ecto, Inc. Methods for generating consensus feeding appetite forecasts
CN112262802B (zh) * 2020-10-26 2021-07-20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养殖用移动式定量投饵及喷药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US11864537B2 (en) 2021-03-07 2024-01-09 ReelData Inc. AI based feed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land-based fish farms
US11297247B1 (en) * 2021-05-03 2022-04-05 X Development Llc Automated camera positioning for feeding behavior monitoring
CN113207783B (zh) * 2021-06-22 2022-08-02 重庆工商大学 一种养鱼智能投食系统及方法
CN114885872B (zh) * 2022-03-29 2023-05-23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一种垂直式对虾自动化养殖装置及养殖方法
CN115067257B (zh) * 2022-07-26 2023-05-26 金华市水产技术推广站(金华市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中心) 一种精准控制投喂量的投饵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45463U (zh) * 1987-03-17 1988-09-26
JPH02227014A (ja) * 1989-03-01 1990-09-10 Hitachi Reinetsu Kk 養殖魚の給餌装置
JPH04126028A (ja) * 1990-09-14 1992-04-27 Furuno Electric Co Ltd 生簀用自動給餌機
JPH05252846A (ja) * 1992-01-14 1993-10-05 Sanshin Ind Co Ltd 魚類用自動給餌装置
JP2898776B2 (ja) * 1991-03-29 1999-06-02 日清製粉株式会社 自動給餌装置
CN2549733Y (zh) * 2002-07-05 2003-05-14 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集中控制自动投饵机系统
CN201035351Y (zh) * 2007-04-13 2008-03-1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渔机试验厂 投饵系统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27627A (en) * 1975-03-06 1977-06-07 Romeo Fillion Automatic food feeding device for fish, fowl and the like
US4399769A (en) * 1978-02-01 1983-08-23 Casey Robert F Procedures for raising fish
US4221187A (en) * 1978-02-01 1980-09-09 Casey Robert F Apparatus for raising fish
SE438239B (sv) * 1983-09-09 1985-04-15 Mikael Sterner Anordning for utmatning av fiskfoder innehallande ett for ljud- eller tryckvagor kensligt element
JPS6066927A (ja) * 1983-09-22 1985-04-17 日本農産工業株式会社 養魚用飼料投餌方法及び装置
JPH086241B2 (ja) 1986-10-16 1996-01-24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伸縮性複合繊維シ−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US4922856A (en) * 1987-05-15 1990-05-08 Sweeney Enterprises, Inc. Vibrationally activated control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signals from fish to enable demand feeding
GB2221059A (en) * 1988-07-21 1990-01-24 Williamson & Sons H Timing control system
JPH0475544A (ja) * 1990-07-18 1992-03-10 Furuno Electric Co Ltd 生簀用自動給餌機
US5133287A (en) * 1991-01-18 1992-07-28 Genesis Aquaculture, Inc. Continuous fish feeding system
US5317645A (en) * 1991-02-28 1994-05-31 Kirby Les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recognition and counting of discrete objects
FR2673809B1 (fr) 1991-03-15 1994-08-26 Fontana Roch Bernard Dispositif d'autoalimentation controle pour l'elevage aquacole.
ES2107330B1 (es) 1994-03-08 1998-08-01 Univ Murcia Dispensador automatico de alimento para peces.
AUPN681495A0 (en) * 1995-11-24 1995-12-21 Blyth, Peter John System for the automatic feeding of cultured fish species
FR2781644B1 (fr) * 1998-07-30 2000-10-13 Centre Nat Rech Scient Procede de nourrissage d'animaux aquatiques
US6116471A (en) 1999-01-19 2000-09-12 Miller; Gary E. Particulate material dispen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3598365B2 (ja) 1999-11-26 2004-12-08 独立行政法人水産総合研究センター スイッチ及び該スイッチを備える自動給餌装置
JP2002050269A (ja) * 2000-08-04 2002-02-15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Aquaculture 感磁性スイッチ装置及び該スイッチ装置を備える自動給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45463U (zh) * 1987-03-17 1988-09-26
JPH02227014A (ja) * 1989-03-01 1990-09-10 Hitachi Reinetsu Kk 養殖魚の給餌装置
JPH04126028A (ja) * 1990-09-14 1992-04-27 Furuno Electric Co Ltd 生簀用自動給餌機
JP2898776B2 (ja) * 1991-03-29 1999-06-02 日清製粉株式会社 自動給餌装置
JPH05252846A (ja) * 1992-01-14 1993-10-05 Sanshin Ind Co Ltd 魚類用自動給餌装置
CN2549733Y (zh) * 2002-07-05 2003-05-14 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集中控制自动投饵机系统
CN201035351Y (zh) * 2007-04-13 2008-03-1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渔机试验厂 投饵系统控制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吕泉: "《现代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30 June 2006, article "实现自动控制功能", pages: 304-307 *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8807A (zh) * 2012-12-11 2014-06-18 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投饵机终端
CN103027000A (zh) * 2013-01-08 2013-04-10 龙文凯 一种大型自动喂鱼器
TWI459896B (zh) * 2013-01-16 2014-11-11 Jung Hong Yen 控制水產養殖時間之生產方法
CN103202259A (zh) * 2013-03-13 2013-07-17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投饵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3202259B (zh) * 2013-03-13 2014-07-30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投饵机的控制方法
CN103399514A (zh) * 2013-08-09 2013-11-20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深海网箱投饵机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与方法
CN103704162A (zh) * 2013-12-01 2014-04-09 宁波大学 一种工业化水产养殖的自动投饵方法
CN103704162B (zh) * 2013-12-01 2016-06-29 宁波大学 一种工业化水产养殖的自动投饵方法
CN104472417A (zh) * 2014-12-05 2015-04-01 宁波保税区华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鱼塘防钓装置
CN104872042A (zh) * 2015-06-24 2015-09-02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利用红外触发式鱼类自主采食系统及采食方法
CN106665447A (zh) * 2015-11-04 2017-05-17 黄壹圣 水产养殖动物的喂食控制装置
CN106665447B (zh) * 2015-11-04 2020-05-22 黄壹圣 水产养殖动物的喂食控制装置
CN109640641A (zh) * 2016-09-05 2019-04-16 渔觅创新私人有限公司 投饵系统及投饵方法
CN106614152A (zh) * 2017-03-02 2017-05-10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鱼类行为学模式的悬多叉树感器阵列
CN106889004A (zh) * 2017-03-02 2017-06-27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鱼类行为学模式的拉线传感器阵列
CN106614152B (zh) * 2017-03-02 2019-10-25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鱼类行为学模式的悬多叉树感器阵列
CN106886179A (zh) * 2017-03-02 2017-06-23 武汉大学 一种水产养殖精准投喂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7182881A (zh) * 2017-04-28 2017-09-22 全椒县鮰鱼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新型自动调节投食量的鮰鱼养殖系统
CN108402000A (zh) * 2018-02-01 2018-08-17 周建军 一种仿生饵料智能打窝器
CN108402000B (zh) * 2018-02-01 2020-06-09 周建军 一种仿生饵料智能打窝器
CN109213017A (zh) * 2018-11-20 2019-01-1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水产养殖智能投饲系统及方法
CN112385588A (zh) * 2019-08-12 2021-02-23 中山大学 智能养殖系统与方法
CN113854221A (zh) * 2021-10-29 2021-12-31 广州市蓝得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喂食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757340C (en) 2016-08-09
BRPI1011623A2 (pt) 2016-03-22
JP5706816B2 (ja) 2015-04-22
AU2010235527B2 (en) 2014-11-13
EP2417851A4 (en) 2013-12-18
US20120055412A1 (en) 2012-03-08
EP2417851B1 (en) 2017-02-08
AU2010235527A1 (en) 2011-11-03
EP2417851A1 (en) 2012-02-15
CL2011002476A1 (es) 2012-03-02
JPWO2010117001A1 (ja) 2012-10-18
WO2010117001A1 (ja) 2010-10-14
US8955457B2 (en) 2015-02-17
CA2757340A1 (en) 2010-10-14
CN102378573B (zh) 2015-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78573A (zh) 养殖鱼的投饵方法及投饵系统
JP3493029B2 (ja) 養殖種用の給餌装置
JP6695585B1 (ja) 水棲動物養殖支援システム、昇降装置、給餌装置、水棲動物の養殖方法、及び水棲動物養殖支援プログラム
NO20100718A1 (no) System og fremgangsmate for styrt f“ring av oppdrettsfisk
JP6739049B2 (ja) 養殖魚の自動給餌方法並びに自動給餌システム
Diana Simulation of mechanisms causing stunting in northern pike populations
CN103858807A (zh) 基于物联网的投饵机终端
CN108375548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鱼塘养殖投料评估系统
CN107242176A (zh) 一种网箱养殖系统
KR102185637B1 (ko) 스마트양식장 사료공급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Árnason et al. Long‐term rearing of Arctic charr Salvelinus alpinus under different salinity regimes at constant temperature
CN207473633U (zh)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畜牧业环境监测系统
Hillgruber et al. Estuarine ecology of juvenile salmon in western Alaska: a review
TWI721851B (zh) 自動投料養蝦養殖監控系統
Bernreuther et al. Laboratory experiments on the gastric evacuation of juvenile herring (Clupea harengus L.)
CN104663556A (zh) 鱼食多次自动投放装置
CN112088819A (zh) 一种自动化观赏鱼养殖系统
Subakti et al. Preliminary study of acceleration based sensor to record nile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feeding behavior at water surface
Ludwig et al.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larval sunshine bass growth and survival to the fingerling stage
RU30498U1 (ru) Бункерная кормушка для выращивания бройлеров
WO2024011681A1 (en) An aquarium management system and a computer implemented method of determining quality of an aquatic environment thereof
JP7088080B2 (ja) 動物の育成方法及び動物育成装置
RU113975U1 (ru) Платный аттракцион "аквариум"
CN218104577U (zh) 一种斑马鱼产卵用防误食繁殖与取卵装置
CN210808852U (zh) 鱼类养殖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en Xiaomin

Inventor after: San Xingheng

Inventor before: Chen Xiaomin

Inventor before: San Xingheng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