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77092A - 微型马达换向器装配机 - Google Patents

微型马达换向器装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77092A
CN102377092A CN2011101740777A CN201110174077A CN102377092A CN 102377092 A CN102377092 A CN 102377092A CN 2011101740777 A CN2011101740777 A CN 2011101740777A CN 201110174077 A CN201110174077 A CN 201110174077A CN 102377092 A CN102377092 A CN 1023770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cylinder
skeleton
piston rod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7407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后江
张瑞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17407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77092A/zh
Publication of CN102377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70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马达换向器装配机,属于微型马达换向器自动组装设备;旨在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适用性强、装配质量稳定的微型马达换向器装配设备。它包括机架;机架(6)上设有六工位转盘机构(4),在六工转盘机构上对应于各工位处设有上模组件(3),在机架(6)上四号工位的位置设有胶圈送料器(1)和下模组件(2),在机架(6)上四号工位的位置各设有三个极片送料器(8)和三只机械手(9),在机架(6)上一号工位的位置各设有骨架送料器(5)。本发明装配的换向器不需对极片工作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因此能够大幅度延长微型马达的使用寿命;是一种理想的微型马达换向器自动组装设备。

Description

微型马达换向器装配机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马达装配机,尤其涉及一种微型马达换向器装配机。
背景技术:众所周知,微型马达换向器由骨架、设在该骨架上的三片极片、以及套在所述三片极片上将其压紧在骨架上的胶圈构成;其装配工艺通常都是先将极片组装在骨架上,然后再将胶圈压套在极片上。由于极片工作表面有贵金属层,在装配过程中胶圈容易损伤极片工作表面的贵金属层而影响微型马达的电气及机械性能,因此在马达组装之前常常需要对换向器工作表面进行抛光;不仅工序繁杂、而且还会影响微型马达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适用性强、装配质量稳定的微型马达换向器装配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六工位转盘机构,在该六工转盘机构上对应于各工位处设有上模组件,在机架上靠近四号工位的位置设有胶圈送料器和下模组件,在机架上靠近四号工位的位置各设有三个极片送料器和三只机械手,在机架上靠近一号工位的位置各设有骨架送料器;其中:
六工转盘机构由固定在机架上的主轴、套装在该主轴上的棘轮、套装在该棘轮上的齿轮、固定在该齿轮上的棘爪机构、固定在棘轮上的转盘、固定在主轴上的固定盘、设在该固定盘上的定位机构、固定在该固定盘一号和四号工位处的第一气缸、与该第一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顶杆、固定在该固定盘上的第二气缸、与该第二气缸活塞杆连接并与齿轮啮合的齿条构成,所述棘爪机构由设在齿轮上的棘爪、固定在该齿轮上的第一弹簧座、设在该第一弹簧座与所述棘爪之间的第一弹簧构成,所述定位机构由固定在固定盘上的第三气缸、与该第三气缸活塞杆连接并可插入设在转盘各工位处定位孔中的定位杆构成;
上模组件由固定在转盘上对应于各工位处的上模、插装在各上模中的芯轴、套在该芯轴的第二弹簧构成;
胶圈送料器由通过支架固定在机架上的胶圈料盘、固定在支架上与该胶圈料盘出口对接的胶圈滑道、固定在该胶圈滑道出口端的第一限位钢丝、以及固定在胶圈料盘背面的电磁铁构成;
下模组件由固定在机架上的第四气缸、与该第四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横拖板、固定在该横拖板上的立导轨和第五气缸、设在所述立导轨上并与该第五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立拖板架、固定在该立拖板架顶端的下模、通过下活塞杆固定在该立拖板架上的双行程气缸、与在该双行程气缸的上活塞杆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座、设在该第二弹簧座中并穿过下模向上伸出的下模芯轴、以及设在第二弹簧座中将该下模芯轴顶紧的第三弹簧构成;
极片送料器由固定在机架上的垫板、固定在该垫板上的极片振盘、通过直振设在垫板上并与该极片振盘出口对接的极片滑道、固定在垫板上且顶部设有异形定位孔的极片定位座、固定在该极片定位座上从侧面与所述异形定位孔连通的极片吸管构成,异形定位孔与极片滑道的出口端连接;
机械手由固定在机架上的第六气缸、与该第六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安装板、固定在该安装板上的调节螺母、安装在该调节螺母中的螺杆、与该螺杆固定连接的导轨、固定在该导轨上的第七气缸、设在导轨上并与该第七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进给拖板、固定在该进给拖板上的第八气缸、设在进给拖板上并与该第八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开合推板、固定在进给拖板上的固定夹、与该固定夹铰接的活动夹构成,开合推板上设有第一滑槽,活动夹通过插装在该第一滑槽中的第一拨销与开合推板活动连接;
骨架送料器由固定在机架上的底板、固定该底板上的骨架振盘和导向座、固定在该导向座上且顶部设有定骨架位孔的骨架定位座、固定在底板上的第九气缸、与该第九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线性轴承座、插装在该线性轴承座中可插入所述骨架定位孔中的送料针、固定在线性轴承座上的第十气缸、将该第十气缸活塞杆与送料针固定连接的升降块、固定在骨架振盘出口的第二限位钢丝、以及固定在骨架定位座上与定位孔连通的骨架吸管构成,导向座一端与骨架振盘的出口对接、另一端与骨架定位座的定位孔连接。
转盘的下方对应于六号工位的位置设有脱模机构,该脱模机构由固定在固定盘上的脱模座、固定在该脱模座上的导向杆、套装在该导向杆上设有脱模块的滑块、固定在脱模座上通过活塞杆与该滑块固连的第十一气缸构成。
在所述脱模机构的下方设有落料分类机构,该落料分类机构由铰接在机架上的翻板和第十二气缸、固定在该第十二气缸活塞杆上设有第二滑槽的接头、一端设在所述第二滑槽中另一端穿过设在机架墙板上的弧形滑槽与翻板连接的第二拨销、固定在翻板下方的两块滑料板构成。
机架上固定有光杆,立导轨套装在该光杆上。
主轴上固定有出口对准下模组件的吹气管。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因此能够首先将胶圈定位在夹具中(即最先装胶圈);然后再将三组极片都同时放入胶圈内孔装配定位,此时由于没有装骨架,所以在同时装配三组极片时不存在径向张力,极片外圆表面与胶圈之间就不存在摩擦力,从而不会破坏极片外圆工作表面;最后压入骨架时,由于胶圈与极片之间虽然也承受来自骨架组入时产生的径向力,但此时胶圈已经装配到位,与极片之间不存在相对运动,所以不会对极片的工作外表面造成损伤。本发明不仅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适用性强、装配质量稳定,而且装配完毕后不需对换向器极片工作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因此能够大幅度延长微型马达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胶圈送料器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胶圈送料器与下模组件的位置关系及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下模组件在套取胶圈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极片送料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是图7中的P处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与下模组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的A向视图;
图11是图9中的T处放大图;
图12是图10中的Q处放大图;
图13是图10中的R处放大图;
图14是图10中的S处放大图;
图15是胶圈和极片定位在下模组件上的示意图;
图16是图15的俯视图;
图17是本发明骨架送料器的结构示意图,以及与下模组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8是图17的俯视图;
图19是图17中的W处放大图;
图20是本发明六工转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以及与下模组件、骨架送料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六工转盘机构的转盘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0中的A-A剖视图;
图23是本发明上膜组件与下膜组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4是图23中的X处放大图;
图25是本发明脱模机构结构示意图,以及与上模组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落料分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微型马达换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图27中的右视图。
图中:胶圈送料器1  胶圈料盘1-1  第一限位钢丝1-2  胶圈滑道1-3  支架1-4  电磁铁1-5  下模组件2  下模2-1  下模芯轴2-2  第三弹簧2-3  第二弹簧座2-4  双行程气缸2-5  推板2-6第五气缸2-7  横拖板2-8  第四气缸2-9  光杆2-10  立拖板架2-11  立导轨2-12  上模组件3  上模3-1  芯轴3-2  第二弹簧3-3  六工位转盘机构4  转盘4-1  定位杆4-2  顶杆4-3  固定盘4-4  第一气缸4-5  连接快4-6  第三气缸4-7  齿轮4-8  棘轮4-9  齿条4-10  第二气缸4-11  主轴4-12  吹气管4-13  棘爪4-14  第一弹簧4-15  第一弹簧座4-16  定位孔4-17  骨架送料器5骨架振盘5-1  气缸支承板5-2  底板5-3  第九气缸5-4  支承板5-5  线性轴承座5-6  第十气缸5-7  升降块5-8  送料针5-9  骨架定位座5-10  骨架吸管5-11  导向座5-12  第二限位钢丝5-13机架6  落料分类机构7  第十二气缸7-1  接头7-2  第二拨销7-3翻板7-4  第二滑槽7-5  滑料板7-6  弧形滑槽7-7  极片送料器8极片振盘8-1  直振8-2  极片滑道8-3  极片吸管8-4  极片定位座8-5  高度调节快8-6  垫板8-7  机械手9  固定夹9-1  活动夹9-2  开合推板9-3  第八气缸9-4  第七气缸9-5  螺杆9-6  调节螺母9-7  安装板9-8  第六气缸9-9  导向柱9-10  导轨9-11  进给拖板9-12  第一滑槽9-13  第一拨销9-14  销轴9-15  脱模机构10脱模座10-1  第十一汽10-2  导向杆10-3  滑块10-4  脱模块10-5骨架11  胶圈12  极片13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比较清楚的描述本发明构成,在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之前,先对微型马达换向器的结构作简单介绍:微型马达换向器由骨架11、均匀分布在该骨架外圆柱面上的三块极片13、套在所述三块极片上将其压紧在骨架11外圆柱面上的胶圈12构成(图27和图28)。微型马达换向器的传统装配工艺是“由内向外”进行组装,即:传统装配设备是先将三块极片13装在骨架11,然后再用胶圈12套在三块极片13上将其压紧。而本发明是按“由外向内”的顺序对微型马达换向器进行组装,即:先将三块极片13组装定位在胶圈12中,然后在将骨架11插入三块极片13围成的圆形区域而将胶圈12撑涨开。
实施例1,本发明的构成如下:
如图1、图2所示,机架6为柜体结构,该机架的台面上设有六工位转盘机构4;在该六工转盘机构上对应于六个工位的位置均设有上模组件3,在机架6上靠近四号工位的位置设有胶圈送料器1和下模组件2,在机架6上靠近四号工位的位置各设有三个极片送料器8和三只机械手9,在机架6上靠近一号工位的位置各设有骨架送料器5。其中各部件的构成如下:
如图20、图21、图22所示,六工转盘机构4由竖立固定在机架6上的主轴4-12、通过轴承设在该主轴上的棘轮4-9、空套装在该棘轮上的齿轮4-8、设在该齿轮上的棘爪机构、固定在棘轮4-9上的转盘4-1、固定在主轴4-12上位于该转盘上方的固定盘4-4、固定在该固定盘上的定位机构、分别竖立固定在固定盘4-4的一号和四号工位处的两个第一气缸4-5、分别与所述第一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两根顶杆4-3、水平固定在该固定盘背面的第二气缸4-11、与该第二气缸活塞杆连接并与齿轮4-8啮合的齿条4-10构成;所述棘爪机构由通过销轴设在齿轮4-8上的棘爪4-14、固定在该齿轮上的第一弹簧座4-16、设在该第一弹簧座与所述棘爪之间并将该棘爪压紧在棘轮4-9上的第一弹簧4-15构成;所述定位机构由竖立固定在固定盘4-4上的第三气缸4-7、通过连接快4-6与该第三气缸活塞杆连接并可插入设在转盘4-1各工位位置处的定位孔4-17中的定位杆4-2构成。如图21所示,转盘4-1为“米”字形结构,其上设有以主轴4-12为圆心均匀分布的六个工位,各工位分别是位于“3点钟”方向的一号工位、位于“1点钟”方向的二号工位、位于“11点钟”方向的三号工位、位于“9点钟”方向的四号工位、位于“7点钟”方向的五号工位、以及位于“5点钟”方向的六号工位。相应地,固定盘4-4上也对应地划分为六个工位。
如图20、23、25所示,上模组件3由固定在转盘4-1上对应于各工位位置的上模3-1、插装在各上模3-1中的芯轴3-2、套在该芯轴上的第二弹簧3-3构成。
如图3、图4所示,胶圈送料器1由通过支架1-4固定在机架6上的胶圈料盘1-1、固定在支架1-4上与该胶圈料盘出口对接的胶圈滑道1-3、固定在该胶圈滑道出口端的第一限位钢丝1-2、以及固定在胶圈料盘1-1背面的电磁铁1-5构成。
如图4、图5、图9、图15、图16、图17、图20、图23所示,下模组件2由水平固定在机架6台板背面的第四气缸2-9、与该第四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横拖板2-8、竖立固定在该横拖板上的立导轨2-12和第五气缸2-7、设在所述立导轨上并通过推板2-6与该第五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立拖板架2-11、固定在该立拖板架顶端的下模2-1、通过下活塞杆固定在该立拖板架上的双行程气缸2-5、与在该双行程气缸的上活塞杆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座2-4、设在该第二弹簧座中并穿过下模2-1向上伸出的下模芯轴2-2、以及设在第二弹簧座2-4中将该下模芯轴顶紧的第三弹簧2-3构成。
如图6~8所示,极片送料器8由固定在机架6上的垫板8-7、固定在该垫板上的极片振盘8-1、通过直振8-2设在垫板8-7上并与该极片振盘出口对接的极片滑道8-3、通过高度调节块8-6固定在垫板8-7上且顶部设有异形定位孔的极片定位座8-5、固定在该极片定位座上并从侧面与所述异形定位孔连通的极片吸管8-4构成,异形定位孔与极片滑道8-3的出口端连接。
如图9~14所示,机械手9由竖立固定在机架6上的第六气缸9-9、固定在该第六气缸活塞杆上的安装板9-8、固定在该安装板上的调节螺母9-7、安装在该调节螺母中的螺杆9-6、与该螺杆固定连接的导轨9-11、固定在该导轨上的第七气缸9-5、设在导轨9-11上并与该第七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进给拖板9-12、水平固定在该进给拖板上的第八气缸9-4、设在进给拖板9-12上并与该第八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开合推板9-3、固定在进给拖板9-12上的固定夹9-1、通过销轴9-15与该固定夹铰接的活动夹9-2、以及上端固定在导轨9-11上下端穿过安装板9-8的两根导柱9-10构成;开合推板9-3上设有第一滑槽9-13,活动夹9-2通过设在其上并插装在该第一滑槽中的第一拨销9-14与开合推板9-3活动连接。
如图17、图18、图20所示,骨架送料器5由固定在机架6上的底板5-3、固定该底板上的骨架振盘5-1、通过支承板5-5固定该底板上的导向座5-12、固定在该导向座上且顶部设有骨架定位孔的骨架定位座5-10、通过气缸支承板5-2水平固定在底板5-3上的第九气缸5-4、与该第九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线性轴承座5-6、竖立插装在该线性轴承座中可插入所述骨架定位孔中的送料针5-9、竖立固定在线性轴承座5-6上的第十气缸5-7、将该第十气缸活塞杆与送料针5-9固定连接的升降块5-8、固定在骨架振盘5-1出口的第二限位钢丝5-13、以及固定在骨架定位座5-10上从侧面与定位孔连通的骨架吸管5-11构成;导向座5-12一端与骨架振盘5-1的出口对接、另一端与骨架定位座5-10的定位孔连接。
实施例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便于卸料,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图2、图25所示的结构:在转盘4-1的下方对应于六号工位的位置设有脱模机构10,该脱模机构由固定在固定盘4-4下方的脱模座10-1、竖立固定在该脱模座下端的导向杆10-3、套装在该导向杆上的滑块10-4、固定在该滑块上的脱模块10-5、竖立固定在脱模座10-1上的第十一气缸10-2构成;该第十一气缸的活塞杆与该滑块10-4固定连接。
实施例3,在上述两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便于将合格件与不合格件进行分类,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图1、图26所示的结构:在脱模机构10的下方设有落料分类机构7,该落料分类机构由铰接在机架6上的翻板7-4、铰接在机架6上的第十二气缸7-1、固定在该第十二气缸活塞杆上设有第二滑槽7-5的接头7-2、一端设在所述第二滑槽中另一端穿过设在机架6墙板上的弧形滑槽7-7与翻板7-4连接的第二拨销7-3、固定在翻板7-4下方的两块滑料板7-6构成。
实施例4,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保证胶圈12能够准确定位,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图4、图15、图16所示的结构:在机架6上固定有起导向作用的光杆2-10,立导轨2-12套装在该光杆上。
实施例5,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图20、图23所示的结构:在主轴4-12上固定有出口对准下模组件2的吹气管4-13。
工作原理:
如图3、图4所示,当胶圈送料器1通电后,在电磁铁1-5的吸放动作作用下产生振动,胶圈料盘1-1内的胶圈12向左移动进入胶圈滑道1-3内(多余的胶圈12会从胶圈料盘1-1中间开口处重新回到胶圈料盘1-1中继续循环送料),当胶圈滑道1-3内的胶圈12向右移动并碰到右端的第一限位钢丝1-2后即停止移动,等待被取走装配。装配时,双行程气缸2-5上下两端的活塞杆缩进,下模芯轴2-2下降并缩进下模2-1的孔中;同时,第五气缸2-7的活塞杆退回并带动立拖板架2-11下降到下极限位置;接着,第四气缸2-9的活塞杆缩进并带动横拖板2-8左移。当整个下模组件2移动到左极限位置时,下模芯轴2-2正好处于第一限位钢丝1-2已经定位完毕的那个胶圈12的正下方,双行程气缸2-5上下两端的活塞杆均伸出,下模芯轴2-2从下模2-1的孔中快速伸出而将胶圈12套装在下模芯轴2-2上,完成“套圈”动作(见图5)。下模芯轴2-2呈上小下大的结构,当下模芯轴2-2全部伸出时,与胶圈12的内孔之间刚好有0.02mm左右的过盈量,以确保胶圈12紧套在下模芯轴2-2上。“套圈”动作完毕后,第四气缸2-9的活塞杆杆伸出并推动横拖板2-8右移,下模芯轴2-2带动胶圈12脱开第一限位钢丝1-2的限位点,双行程气缸2-5下端的活塞杆缩进,将胶圈12定位在下模2-1的孔中(见图15、图16),完成胶圈12定位动作。
如图6、图7、图8所示,直振8-2通电后,极片振盘8-1振动而使极片13自动排列并自动进入极片滑道8-3中,极片13在直振8-2的振动作用下向左移动。极片13到达极片滑道8-3左端时,极片13在极片吸管8-4的真空吸附下快速进入极片定位座8-5的异形定位孔中(见图8),极片13送料及定位动作完成。
如图9~图14所示,当极片13定位完毕后,第六气缸9-9带动安装板9-8下降,同时第八气缸9-4的活塞杆缩进,开合推板9-3右移,第一拨销9-14拨动活动夹9-2绕销轴9-15逆时针转动,机械手指张开。当安装板9-8下降到位后,第六气缸9-9的活塞杆回缩停止,第八气缸9-4的活塞杆伸出并推动开合推板9-3左移,,第一拨销9-14拨动活动夹9-2绕销轴9-15顺指针旋转,机械手指将极片13夹紧。第六气缸9-9带动安装板9-8上升到位后,第七气缸9-5推动进给拖板9-12左移,夹有极片13的机械手向左进给到位后,极片13的内圆弧面完全贴合于下模芯轴2-2的外圆柱面。为了保证装配质量及装配效率,三组极片13同时进行送料组装。当三组极片13均与下模芯轴2-2的外圆面贴合后,第五气缸2-7推动垂直升降拖板立拖板架2-11上升,三组极片13自动进入胶圈12的内孔中(见图15、图16)。第八气缸9-4的活塞杆缩进,开合推板9-3右移,机械手指松开,极片13依靠重力自动下落并挂在压圈12的上端面。第七气缸9-5的活塞杆缩进并带动进给拖板9-12右移,整个极片送料、组装动作完毕。
如图17、图18所示,骨架振盘5-1通电后,在振动作用下骨架11自动定向排列并自动向骨架振盘5-1的出口方向移动,由于有第二限位钢丝5-13的阻挡作用,骨架11移动到振盘5-1的滑道出口处即停止移动。常态时,第九气缸5-4通过线性轴承座5-6带动送料针5-9停留在骨架振盘5-1出口处的正下方等待骨架11送料。当骨架11到达第二限位钢丝5-13处时,第十气缸5-7的活塞杆伸出并通过升降块5-8带动送料针5-9向上移动,送料针5-9穿入第二限位钢丝5-13正在限位的骨架11的内孔中,第九气缸5-4带动线性轴承座5-6向左移动。当第九气缸5-4将骨架11送到骨架定位座5-10中后即停止左移(图示17所示状态),第十气缸5-7的活塞杆缩进并带动送料针5-9下移并退出骨架11的内孔,由于有估计吸管5-11的真空吸附作用,骨架11立即被吸附定位于骨架定位座5-10中。第十当气缸5-7的活塞杆缩进后,第九气缸5-4带动线性轴承座5-6右移回倒原点,一个骨架送料周期完毕。
如图20~图22所示,第三气缸4-7通过连接块4-6带动定位杆4-2向上移动,该定位杆从定位孔4-17中退出。第二气缸4-11的活塞杆伸出并通过齿条4-10向左移动而带动齿轮4-8逆时针转动,同时,安装在该齿轮内部的棘爪4-14拨动棘轮4-9同步逆时针转动。接着,第三气缸4-7带动定位杆4-2向下移动并插入定位孔4-17中而实现精确定位。第二气缸4-11的活塞杆缩进并带动齿条4-10右移,齿轮4-8顺时针转动,该齿轮内部的棘爪4-14克服第一弹簧4-15的作用也顺时针转动,棘爪4-14自动卡入棘轮4-9的拨槽中。转盘4-1完成一个步进进给。转盘4-1每进给一次,设在该转盘上的上模组件3(见图20)就带着零件执行六个工位对应的功能动作:
一号工位,取骨架。第一气缸4-5的活塞杆向下移动,固定在该活塞杆端部顶杆4-3即顶压芯轴3-2克服第二弹簧3-3的压力向下移动。一号工位正下方,有定位于骨架定位座5-10上的骨架11,第一当气缸4-5下移到极限位置时,芯3-2刚好插入位于骨架定位座5-10上的骨架11内孔中(骨架11内孔与上模芯配合为过盈配合),穿套骨架动作结束。第一气缸4-5的活塞杆向上移动,在第二弹簧3-3的作用下,套在芯轴3-2上的骨架11被从骨架定位座5-10中取出并定位在一号工位的芯轴3-2上。二号工位,清洁。从一号工位过来的骨架11上可能沾有灰尘等污物,当骨架11动到此工位时,利用干燥压缩空气吹净零件表面的污物。四号工位,骨架组立(也称:总组工位)。如图23、图24所示,四号工位的正下方正好是定位于下模2-1中并且已经组装完毕的胶圈12和极片13,当芯轴3-2在第一气缸4-5的作用下向从上模3-1中向下伸出时,芯轴3-2的前端锥部首先插入下模芯轴2-2顶部的中心孔中,确保芯轴3-2与该下模芯轴同轴;当芯轴3-2继续往下移动时,位于下模芯轴2-2上端的倒锥就会撑开极片13,同时将骨架11导入三组极片13所形成的圆孔内而形成换向器。当第一气缸4-5的活塞杆退回时,芯轴3-2在第二弹簧3-3的作用下向上提起,同时也将已经组装完毕且仍套在该芯轴上的换向器从下模2-1中取出。当换向器从下模2-1中被取出后,压缩空气通过吹气管4-13将下模2-1中的粉尘吹净,以达到清洁的效果。五号工位,换向器总检。六号工位,卸料。如图25所示,第十一气缸10-2的活塞杆伸出并带动滑块10-4向下移动,脱模块10-5将套在芯轴3-2上的换向器卸下。
如图26所示,机架6的工作台板上设有一方孔,经六号工位卸下的换向器可经该孔落下。在六号工位执行卸料动作的同时,PLC根据总检结果判断正在被卸下换向器是否合格。若为合格品,翻板7-4则保持图示位置,被卸下的换向器经该翻板和右侧的滑料板7-6导向落入产品盒中;若为次品,第十二气缸7-1的活塞杆伸出并推动翻板7-4顺时针转动,被卸下的次品换向器经该翻板和左侧的滑料板7-6导向落入次品盒中。

Claims (9)

1.一种微型马达换向器装配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机架(6)上设有六工位转盘机构(4),在该六工转盘机构上对应于各工位处设有上模组件(3),在机架(6)上靠近四号工位的位置设有胶圈送料器(1)和下模组件(2),在机架(6)上靠近四号工位的位置各设有三个极片送料器(8)和三只机械手(9),在机架(6)上靠近一号工位的位置各设有骨架送料器(5);其中:
六工转盘机构(4)由固定在机架(6)上的主轴(4-12)、套装在该主轴上的棘轮(4-9)、套装在该棘轮上的齿轮(4-8)、设在该齿轮上的棘爪机构、固定在棘轮(4-9)上的转盘(4-1)、固定在主轴(4-12)上的固定盘(4-4)、固定在该固定盘上的定位机构、固定在该固定盘一号和四号工位处的第一气缸(4-5)、与该第一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顶杆(4-3)、固定在该固定盘上的第二气缸(4-11)、与该第二气缸活塞杆连接并与齿轮(4-8)啮合的齿条(4-10)构成,所述棘爪机构由设在齿轮(4-8)上的棘爪(4-14)、固定在该齿轮上的第一弹簧座(4-16)、设在该第一弹簧座与所述棘爪之间的第一弹簧(4-15)构成,所述定位机构由固定在固定盘(4-4)上的第三气缸(4-7)、与该第三气缸活塞杆连接并可插入设在转盘(4-1)各工位处定位孔(4-17)中的定位杆(4-2)构成;
上模组件(3)由固定在转盘(4-1)上对应于各工位处的上模(3-1)、插装在各上模(3-1)中的芯轴(3-2)、套在该芯轴的第二弹簧(3-3)构成;
胶圈送料器(1)由通过支架(1-4)固定在机架(6)上的胶圈料盘(1-1)、固定在支架(1-4)上与该胶圈料盘出口对接的胶圈滑道(1-3)、固定在该胶圈滑道出口端的第一限位钢丝(1-2)、以及固定在胶圈料盘(1-1)背面的电磁铁(1-5)构成;
下模组件(2)由固定在机架(6)上的第四气缸(2-9)、与该第四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横拖板(2-8)、固定在该横拖板上的立导轨(2-12)和第五气缸(2-7)、设在所述立导轨上并与该第五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立拖板架(2-11)、固定在该立拖板架顶端的下模(2-1)、通过下活塞杆固定在该立拖板架上的双行程气缸(2-5)、与在该双行程气缸的上活塞杆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座(2-4)、设在该第二弹簧座中并穿过下模(2-1)向上伸出的下模芯轴(2-2)、以及设在第二弹簧座(2-4)中将该下模芯轴顶紧的第三弹簧(2-3)构成;
极片送料器(8)由固定在机架(6)上的垫板(8-7)、固定在该垫板上的极片振盘(8-1)、通过直振(8-2)设在垫板(8-7)上并与该极片振盘出口对接的极片滑道(8-3)、固定在垫板(8-7)上且顶部设有异形定位孔的极片定位座(8-5)、固定在该极片定位座上从侧面与所述异形定位孔连通的极片吸管(8-4)构成,异形定位孔与极片滑道(8-3)的出口端连接;
机械手(9)由固定在机架(6)上的第六气缸(9-9)、与该第六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安装板(9-8)、固定在该安装板上的调节螺母(9-7)、安装在该调节螺母中的螺杆(9-6)、与该螺杆固定连接的导轨(9-11)、固定在该导轨上的第七气缸(9-5)、设在导轨(9-11)上并与该第七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进给拖板(9-12)、固定在该进给拖板上的第八气缸(9-4)、设在进给拖板(9-12)上并与该第八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开合推板(9-3)、固定在进给拖板(9-12)上的固定夹(9-1)、与该固定夹铰接的活动夹(9-2)构成,开合推板(9-3)上设有第一滑槽(9-13),活动夹(9-2)通过插装在该第一滑槽中的第一拨销(9-14)与开合推板(9-3)活动连接;
骨架送料器(5)由固定在机架(6)上的底板(5-3)、固定该底板上的骨架振盘(5-1)和导向座(5-12)、固定在该导向座上且顶部设有骨架定位孔的骨架定位座(5-10)、固定在机架(6)上的第九气缸(5-4)、与该第九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线性轴承座(5-6)、插装在该线性轴承座中可插入所述骨架定位孔中的送料针(5-9)、固定在线性轴承座(5-6)上的第十气缸(5-7)、将该第十气缸活塞杆与送料针(5-9)固定连接的升降块(5-8)、固定在骨架振盘(5-1)出口的第二限位钢丝(5-13)、以及固定在骨架定位座(5-10)上与定位孔连通的骨架吸管(5-11)构成,导向座(5-12)一端与骨架振盘(5-1)的出口对接、另一端与骨架定位座(5-10)的定位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马达换向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转盘(4-1)的下方对应于六号工位的位置设有脱模机构(10),该脱模机构由固定在固定盘(4-4)上的脱模座(10-1)、固定在该脱模座上的导向杆(10-3)、套装在该导向杆上设有脱模块(10-5)的滑块(10-4)、固定在脱模座(10-1)上通过活塞杆与该滑块固连的第十一气缸(10-2)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型马达换向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在脱模机构(10)的下方设有落料分类机构(7),该落料分类机构由铰接在机架(6)上的翻板(7-4)和第十二气缸(7-1)、固定在该第十二气缸活塞杆上设有第二滑槽(7-5)的接头(7-2)、一端设在所述第二滑槽(7-5)中另一端穿过设在机架(6)墙板上的弧形滑槽(7-7)与翻板(7-4)连接的第二拨销(7-3)、固定在翻板(7-4)下方的两块滑料板(7-6)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型马达换向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机架(6)上固定有光杆(2-10),立导轨(2-12)套装在该光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马达换向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机架(6)上固定有光杆(2-10),立导轨(2-12)套装在该光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型马达换向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主轴(4-12)上固定有出口对准下模组件(2)的吹气管(4-13)。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马达换向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主轴(4-12)上固定有出口对准下模组件(2)的吹气管(4-13)。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型马达换向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主轴(4-12)上固定有出口对准下模组件(2)的吹气管(4-13)。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型马达换向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主轴(4-12)上固定有出口对准下模组件(2)的吹气管(4-13)。
CN2011101740777A 2011-06-27 2011-06-27 微型马达换向器装配机 Pending CN1023770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740777A CN102377092A (zh) 2011-06-27 2011-06-27 微型马达换向器装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740777A CN102377092A (zh) 2011-06-27 2011-06-27 微型马达换向器装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77092A true CN102377092A (zh) 2012-03-14

Family

ID=45795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740777A Pending CN102377092A (zh) 2011-06-27 2011-06-27 微型马达换向器装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7709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1079A (zh) * 2012-08-31 2012-11-28 温州科奇比威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换向器用换向片的组装机及其插入机构
CN104009365A (zh) * 2014-05-28 2014-08-27 温州科奇比威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换向片自动插片装配机
CN108188736A (zh) * 2018-03-23 2018-06-22 浙江亿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换向器自动装配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88497Y (zh) * 2008-04-02 2009-01-28 孙银虎 换向器铜排插片机
CN201717749U (zh) * 2010-06-30 2011-01-19 宁波市恒极机电有限公司 全自动换向器塑料套插片机
CN202150622U (zh) * 2011-06-27 2012-02-22 段后江 微型马达换向器装配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88497Y (zh) * 2008-04-02 2009-01-28 孙银虎 换向器铜排插片机
CN201717749U (zh) * 2010-06-30 2011-01-19 宁波市恒极机电有限公司 全自动换向器塑料套插片机
CN202150622U (zh) * 2011-06-27 2012-02-22 段后江 微型马达换向器装配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1079A (zh) * 2012-08-31 2012-11-28 温州科奇比威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换向器用换向片的组装机及其插入机构
CN102801079B (zh) * 2012-08-31 2014-10-29 温州科奇比威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换向器用换向片的组装机及其插入机构
CN104009365A (zh) * 2014-05-28 2014-08-27 温州科奇比威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换向片自动插片装配机
CN108188736A (zh) * 2018-03-23 2018-06-22 浙江亿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换向器自动装配机
CN108188736B (zh) * 2018-03-23 2023-08-15 浙江亿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换向器自动装配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50622U (zh) 微型马达换向器装配机
CN105798609B (zh) 限位开关组装机
CN102009343B (zh) 一种锁芯自动装配机
CN201900451U (zh) 一种锁芯自动装配机
CN201757776U (zh) 太阳能电池自动测试装置
WO2018094678A1 (zh) 弹夹式自动上料机构
CN107791011B (zh) 一种全纹螺柱自动化装配系统及方法
CN201881016U (zh) 攻牙转盘作业装置
CN104190912B (zh) 铸铁件在线自动精整装置及铸铁件在线自动精整方法
CN101956766B (zh) 全自动轴承保持器装配机
CN106425465B (zh) 车门限位器的限位盒组装机
CN104779749A (zh) 智能全自动电机转子组装线
CN209110486U (zh) 一种锚具o型圈自动组装设备
CN209125240U (zh) 通用型环形工件压装机
CN108356517A (zh) 万向轮自动装配机
CN210504550U (zh) 一种环状工件上料装置
CN102377092A (zh) 微型马达换向器装配机
CN201786946U (zh) 全自动轴承保持器装配机
CN209175209U (zh) 一种平动搬运机构
CN205362693U (zh) 侧置式数控车床自动供料机械手系统
CN107322262B (zh) 风扇塔簧上料组装机构
CN206550629U (zh) 一种定影加热辊涂油及齿轮组装设备
CN111203713B (zh) 一种自动化铁芯膨胀螺丝组装机
CN209396477U (zh) 一种锚具合并机构
CN209110487U (zh) 一种夹取搬运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