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71581B - 手动、电动两用划线器 - Google Patents

手动、电动两用划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71581B
CN102371581B CN201110269211.1A CN201110269211A CN102371581B CN 102371581 B CN102371581 B CN 102371581B CN 201110269211 A CN201110269211 A CN 201110269211A CN 102371581 B CN102371581 B CN 1023715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gear
wire spool
hand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692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71581A (zh
Inventor
余闻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Great Star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Great Star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Great Star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Great Star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6921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715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715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15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715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158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动、电动两用划线器,属于手动工具,现有划线器同时具有手动模式和电动模式的鲜见,本发明的绕线盘经设于其前侧的第一离合结构连接摇柄、经设于其后侧的第二离合结构连接电机,转轴可轴向移动的穿设在绕线盘的中心,转轴位于一个离合位置时第一离合结构合上、第二离合结构分离,转轴位于另一个离合位置时第一离合结构分离、第二离合结构合上。通过控制转轴的轴向移动改变第一离合结构、第二离合结构的状态实现手动操作和电动操作两种模式的转换,且两种模式互不干扰。

Description

手动、电动两用划线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手动工具,具体是一种可手动、电动两用的划线器。
背景技术
常用的划线器是手动模式的或者电动模式的,同一划线器同时具有手动模式和电动模式的鲜见,因为实际使用时往往择一的选用手动模式或者电动模式,若两种模式同时工作,则会相互干扰,不便使用。进一步的,由于划线器的墨线是柔性的,其仅能够被动的由绕线盘卷绕,因此在使用中若转动绕线盘的方向错误,则易被反向卷绕,造成墨线的卷绕混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动、电动两用划线器,以便在使用时根据情形选用合适的操作模式且两种模式不会相互干扰。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手动、电动两用划线器,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绕线盘,所述的绕线盘上绕有墨线,所述的墨线经设于壳体上的引出口引出并连接挂钩,其特征是:
所述的绕线盘经设于其前侧的一第一离合结构连接一用于驱使绕线盘转动的摇柄,所述的摇柄位于所述壳体外;
所述的绕线盘经设于其后侧的一第二离合结构连接一用于驱使绕线盘转动的电机,所述的电机设于所述的壳体内并由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源供电,所述的壳体上设有控制电机的开关;
一转轴可轴向移动的穿设在所述绕线盘的中心,该转轴在其轴向移动范围内具有两个离合位置,该转轴位于其中一个离合位置时所述的第一离合结构合上、第二离合结构分离,该转轴位于其中另一个离合位置时所述的第一离合结构分离、第二离合结构合上。
作为优选,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采用以下附加的技术手段:
首先,所述的绕线盘具有一花键孔,所述的转轴上具有一花键段,所述的花键段插装在所述的花键孔内实现所述的转轴可轴向移动的与所述的绕线盘装配。
其次,所述的第一离合结构包括装配在所述绕线盘前侧的第一齿轮、与该第一齿轮相配的手摇齿轮、从所述的手摇齿轮上向所述壳体之外延伸出的手摇转轴,所述的手摇转轴上可翻转的连接所述的摇柄,所述的摇柄上与所述手摇转轴连接的部位设置成偏心头部;
所述的第二离合结构包括所述的转轴及设于所述绕线盘后侧的由所述的电机驱动的通过所述转轴的轴向移动实现与转轴驱动配合或者脱离驱动的第二齿轮;
所述的摇柄翻起时通过所述偏心头部产生的轴向位移令所述的转轴向一个方向移动促使所述的手摇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的转轴与第二齿轮脱离驱动,所述的摇柄收拢时通过所述偏心头部产生的轴向位移令所述的转轴向另一个方向移动促使所述的手摇齿轮与第一齿轮脱离啮合、所述的转轴与第二齿轮驱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齿轮具有一六角孔,所述的转轴上设一六棱柱段,所述的六棱柱段随所述转轴轴向移动而与所述六角孔配合或脱离配合实现所述的转轴与第二齿轮驱动配合或脱离驱动。所述的壳体包括前盖板、前壳体、后壳体、后盖板,所述的前壳体与后壳体对接形成容纳所述绕线盘的空间,所述的前盖板装配在前壳体上并在二者之间形成容纳所述手摇齿轮的空间,所述的后盖板装配在后壳体上并在二者之间形成容纳所述第二齿轮的空间。所述转轴的前端支撑在所述的手摇齿轮上,所述的转轴上作用有对转轴施加弹力的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的弹力令转轴支撑在所述的手摇齿轮上;尤其是,所述转轴的前端设轴向支撑部,所述的复位弹簧为螺旋状压力弹簧且其两端分别支撑在所述的轴向支撑部与第一齿轮上。所述的手摇齿轮上作用有令所述的偏心头部接触在所述壳体上的保持弹簧。所述的第一齿轮通过一圆柱段可转动安置在设于所述绕线盘前端面的轴向圆孔内,在所述圆柱段的圆周面上或者轴向圆孔的孔壁上设置倾斜的容纳部并在该容纳部内置放滚针。
第三,所述的第一离合结构包括装配在所述转轴前端的第一齿轮、与该第一齿轮相配的手摇齿轮,从所述的手摇齿轮上向所述壳体之外延伸出手摇转轴,所述的手摇转轴上可翻转的连接所述的摇柄;
所述的第二离合结构包括所述的转轴及设于所述绕线盘后侧的由所述的电机驱动的通过所述转轴的轴向移动实现与转轴驱动配合或者脱离驱动的第二齿轮;
所述转轴的后端设位于所述壳体之外的可控部,操控所述的可控部令所述转轴轴向移动实现所述的手摇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的转轴与第二齿轮脱离驱动或者所述的手摇齿轮与第一齿轮脱离啮合、所述的转轴与第二齿轮驱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齿轮具有一内齿圈,所述的转轴上设一外齿轮,所述的外齿轮随所述转轴轴向移动而与所述内齿圈啮合或脱离啮合实现所述的转轴与第二齿轮的驱动配合或脱离驱动。所述的转轴上作用有对转轴施加轴向弹力的复位弹簧。
第四,所述的第二齿轮与所述的壳体上设有第一圆周配合缘。
第五,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推钮,所述的推钮内安装对应所述第二齿轮的锁止齿。
第六,所述壳体的内壁与绕线盘的前、后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圆周配合缘。
第七,所述壳体的内壁与绕线盘的前、后侧面之间置有第一羊毛毡;所述壳体的引出口设有第二羊毛毡。
第八,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加粉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具备手动操作和电动操作两种模式,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选用其中一种模式且另一种模式不会干扰;
2、电动模式下通过设定电机的转向可避免绕线盘反转造成绕线混乱,手动模式下可通过单向传递结构使得正向操作时可手动驱动绕线盘转动进行绕线,若反向操作则通过单向传递结构使该手动操作空转而不驱动绕线盘转动,避免绕线盘反转造成绕线混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手动、电动两用划线器的一种结构的前侧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1的后视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并显示图中D-D局部剖视的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结构的另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2、5中所示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的B-B向剖视图;
图8是图2的C-C向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手动、电动两用划线器的另一种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壳体,2-转轴,2′-转轴,3-绕线盘,4-墨线,5-引出口,6-挂钩,7-第一齿轮,7′-第一齿轮,8-手摇齿轮,8′-手摇齿轮,9-手摇转轴,9′-手摇转轴,10-摇柄,10′-摇柄,11-偏心头部,12-电机,13-第二齿轮,13′-第二齿轮,14-主动齿轮,15-传递齿轮,16-电源,17-电池盒盖,18-开关,19-花键段,20-六棱柱段,21-前盖板,22-前壳体,23-后壳体,24-后盖板,25-第一圆周配合缘,26-第二圆周配合缘,27-第一羊毛毡,28-第二羊毛毡,29-复位弹簧,29′-复位弹簧,30-轴向支撑部,31-保持弹簧,32-圆柱段,33-容纳部,34-滚针,35-推钮,36-锁止齿,37-加粉盖,38-盖板,39-可控部,40-内齿圈,41-外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手动、电动两用划线器,如图1-8及图9所示,其包括壳体1、位于壳体1内的绕线盘3,绕线盘3上绕有墨线4,墨线4经设于壳体1上的引出口5引出并连接挂钩6;
绕线盘3经设于其前侧的第一离合结构连接用于驱使绕线盘3转动的摇柄10,摇柄10位于壳体1外;
绕线盘3经设于其后侧的第二离合结构连接用于驱使绕线盘3转动的电机12,电机12设于壳体1内并由设于壳体1内的电源16供电,壳体1上设有控制电机的开关18;
转轴2可轴向移动的穿设在绕线盘3的中心,该转轴2在其轴向移动范围内具有两个离合位置,该转轴2位于其中一个离合位置时第一离合结构合上、第二离合结构分离,该转轴2位于其中另一个离合位置时第一离合结构分离、第二离合结构合上。
鉴于该结构,通过改变转轴2的轴向位置来令第一离合结构合上、第二离合结构分离或者第一离合结构分离、第二离合结构合上,第一离合结构合上、第二离合结构分离时,用摇柄10驱使绕线盘3转动卷绕墨线,因第二离合结构分离而使电机12与绕线盘3之间脱离传动,不会干扰摇柄10驱使绕线盘3转动,第一离合结构分离、第二离合结构合上时,用电机12驱使绕线盘3转动卷绕墨线,因第一离合结构分离而使摇柄10与绕线盘之间脱离传动,不会干扰电机12驱使绕线盘3转动。由此,即可通过改变转轴2的轴向位置来实现电动模式与手动模式的切换。
作为转轴与绕线盘装配的一种结构形式,绕线盘3中心设一花键孔,转轴2上设一花键段19(参见图6),花键段19插装在花键孔内实现转轴可轴向移动的与绕线盘装配,且可借助该装配关系由转轴带着绕线盘转动卷绕墨线。鉴于转轴与绕线盘装配的这种结构形式,还可用等同的结构形式来替换,如用方孔替换花键孔、方轴段替换花键段,又如在绕线盘中心设圆孔并设键槽、在转轴上设一圆柱段并在该圆柱段上设平键,令圆柱段传在圆孔内、平键对应键槽等。
所述的通过改变转轴的轴向位置来实现电动模式与手动模式的切换,视第一离合结构、第二离合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可有不同的切换方式。
实现电动模式与手动模式切换的第一种方式如图1-8所示:
第一离合结构包括装配在绕线盘3前侧的第一齿轮7、与该第一齿轮7相配的手摇齿轮8、从手摇齿轮8上向壳体1之外延伸出的手摇转轴9,手摇转轴9上可翻转的连接(如通过销轴连接)摇柄10,摇柄10上与手摇转轴9连接的部位设置成偏心头部11;该偏心头部11如同凸轮一样,翻转时给予偏心头部11支撑便可使偏心头部产生轴向位移促使手摇齿轮8轴向动作,具体实施时作为一种简便的结构,该偏心头部11可以接触在壳体1上得到支撑,为了提高接触耐磨性,接触部位可用金属如不锈钢或者铝合金等,如下文所述的前盖板即是金属件;
第二离合结构包括转轴2及设于绕线盘3后侧的由电机12驱动的通过转轴2的轴向移动实现与转轴驱动配合(即能够传递扭矩的配合形式)或者脱离驱动(即从传递扭矩的工作位置脱离开)的第二齿轮13;电机可直接驱动第二齿轮,也可间接驱动第二齿轮,间接驱动时可在电机轴与第二齿轮之间设齿轮或者齿轮组,如图2、5所示是通过一个主动齿轮14、一个传递齿轮15实现电机12对第二齿轮13的驱动;为了便于更换电源,在壳体1上设有可开启的电池盒盖17(参见图3、4),壳体1上设有控制电机的开关18(参见图3),根据需要,开关18可是各种形式的如点动开关、按钮开关等;
摇柄10翻起时(参见图5)通过偏心头部11产生的轴向位移令转轴2向一个方向移动(图5所示为转轴向后侧方向轴向移动后的状态,该图示状态为转轴的一个离合位置)促使手摇齿轮8与第一齿轮7啮合、转轴2与第二齿轮13脱离驱动,摇柄10收拢时(参见图2)通过偏心头部11产生的轴向位移令转轴2向另一个方向移动(图2所示为转轴向前侧方向轴向移动后的状态,该图示状态为转轴的另一个离合位置)促使手摇齿轮8与第一齿轮7脱离啮合、转轴2与第二齿轮13驱动配合;
图2、5示出了通过翻转摇柄改变转轴的移动方向实现手摇齿轮与第一齿轮、转轴与第二齿轮的配合状态转换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而在实际实施时,可以令转轴向前轴向移动时促使手摇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转轴与第二齿轮脱离,转轴向后轴向移动时促使手摇齿轮与第一齿轮脱离啮合、转轴与第二齿轮插装配合,这种情形,结合图2、5所示结构,适当改变手摇齿轮与第一齿轮的配合位置、转轴与第二齿轮的插装配合位置即可实现,如可将手摇齿轮(此时手摇齿轮设置为外齿轮为佳)设于第一齿轮左侧、将第二齿轮的位置向后移动一定距离即可。鉴于这种情形下转轴的移动方向与图2、5所示情形相反,因此可通过改变偏心头部的轮廓实现。这种情形下,转轴的两个离合位置与图2、5所示相反。
作为对上述第一种切换方式的补充,本发明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首先,第二齿轮13具有一六角孔,转轴2上设一六棱柱段20(参见图6),六棱柱段20随转轴2轴向移动而与六角孔配合或脱离配合实现转轴2与第二齿轮13驱动配合或脱离驱动,如图2所示,六棱柱段20位于六角孔内实现驱动配合,如图5所示,六棱柱段20位于六角孔外脱离驱动,为了便于转轴的装配,该六棱柱段20通过轴用挡圈限位在转轴上且能够与转轴传递转矩(如通过键六棱柱段20套在转轴上并在二者之间用键配合);鉴于前述花键孔与花键段的配合、六角孔与六棱柱段的配合均是可传递扭矩的,因此二者可互换,且具体实施时还可以采用其它结构形式来实现扭矩传递及轴向移动时的配合。
其次,壳体1包括前盖板21、前壳体22、后壳体23、后盖板24,前壳体22与后壳体23对接形成容纳绕线盘3的空间,前盖板21装配在前壳体22上并在二者之间形成容纳手摇齿轮8的空间,后盖板24装配在后壳体23上并在二者之间形成容纳第二齿轮8的空间。如此以来,可以对绕线盘3、手摇齿轮8、第二齿轮13形成合理的防护,保证其工作配合关系,避免被干扰。
第三,转轴2的前端支撑在手摇齿轮8上,转轴2上作用有对转轴施加弹力的复位弹簧29,该复位弹簧29的弹力令转轴2支撑在手摇齿轮8上,可通过手摇齿轮8的轴向动作直接驱使转轴轴向动作,结构简单紧凑,该复位弹簧29的作用在于通过摇柄10促使转轴移动后,摇柄复位时转轴在该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一起复位,如图2、5所示是设置复位弹簧29的一种具体形式:转轴2的前端设轴向支撑部30(如轴用挡圈),复位弹簧29为螺旋状压力弹簧且其两端分别支撑在轴向支撑部30与第一齿轮7上,而且这种设置方式可以避免复位弹簧相对转轴、第一齿轮转动导致转动不灵活;鉴于复位弹簧的作用,其还可以设置在其它位置如支撑在转轴的左端与后盖板之间。
第四,手摇齿轮8上作用有令偏心头部11接触在壳体1上的保持弹簧31,如图2、5所示,该保持弹簧31为螺旋状压力弹簧且其两端分别支撑在手摇齿轮8与前盖板21上。
第五,第一齿轮7通过一圆柱段32可转动安置在设于绕线盘3前端面的轴向圆孔内,在圆柱段32的圆周面上(或者轴向圆孔的孔壁上)设置倾斜的容纳部33并在该容纳部33内置放滚针34,为了防止滚针34脱出,可用盖板38将容纳部端部的敞口盖设,或者将容纳部33设计成两端封口的结构。参见图8,手摇摇柄10令第一齿轮7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滚针34向容纳部的较浅的位置滚动而被挤压在圆柱段32与绕线盘3之间对绕线盘3传递转扭矩,从而使绕线盘转动绕取墨线;而手摇摇柄10令第一齿轮7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滚针34滚至容纳部33的较深部位不对绕线盘3传递转扭矩,第一齿轮空转,绕线盘不转动,避免两个方向绕取墨线。欲改变第一齿轮的空转方向,可改变容纳部的倾斜方向实现。鉴于该结构实现了单向扭矩传递,属于单向传递结构,因此可用等同的结构如棘轮棘爪结构来替代:将棘轮、棘爪分设在圆柱段与第一齿轮上即可实现。
实现电动模式与手动模式切换的第二种方式如图9所示:
第一离合结构包括装配在转轴2′前端的第一齿轮7′、与该第一齿轮7′相配的手摇齿轮8′,从手摇齿轮8′上向壳体1之外延伸出手摇转轴9′,手摇转轴9′上可翻转的连接摇柄10′;
第二离合结构包括转轴2′及设于绕线盘3后侧的由电机12驱动的通过转轴2的轴向移动实现与转轴驱动配合或者脱离驱动的第二齿轮13′;
转轴2′的后端设位于壳体之外的可控部39(为了便于装配,该可控部39为装配在转轴上的结构为佳),操控(如轴向按压或者拉动)可控部39令转轴2轴向移动实现手摇齿轮8′与第一齿轮7′啮合、转轴2′与第二齿轮13′脱离驱动或者手摇齿轮8′与第一齿轮7′脱离啮合、转轴2′与第二齿轮13′驱动配合。图9所示是转轴向后侧方向轴向移动后的状态,该图示状态为转轴的一个离合位置,该图示状态下,手摇齿轮8′与第一齿轮7′脱离啮合、转轴2′与第二齿轮13′驱动配合;按图9所示状态控制转轴2′向前侧方向轴向移动可令手摇齿轮8′与第一齿轮7′啮合、转轴2′与第二齿轮13′脱离驱动达到转轴的另一个离合位置。
作为对上述第二种切换方式的补充,本发明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首先,第二齿轮13′具有一内齿圈40,转轴2′上设一外齿轮41,外齿轮41随转轴2′轴向移动而与内齿圈40啮合或脱离啮合实现转轴2′与第二齿轮13′的驱动配合或脱离驱动。按照图9所示,转轴2′上的外齿轮41与第二齿轮13′上的内齿圈40啮合实现转轴2′与第二齿轮13′驱动配合,按图9所示状态控制转轴2′向前侧方向轴向移动转轴2′上的外齿轮41与第二齿轮13′上的内齿圈40脱离啮合。鉴于图9中内齿圈与外齿轮的位置、手摇齿轮8′与第一齿轮7′的位置,转轴在图示位置时转轴2′上的外齿轮41与第二齿轮13′上的内齿圈40啮合,按图9所示状态控制转轴2′向前侧方向轴向移动转轴2′上的外齿轮与第二齿轮13′上的内齿圈脱离啮合的,显然的,可通过将外齿轮位于内齿圈的后侧(如图2、图5中的)、第一齿轮7′位于手摇齿轮8′的前侧(可将手摇齿轮8′的宽度即轴向尺寸加大,在内齿右侧留出较大直径的空间即可)可实现转轴处于向后侧方向移动后的状态时转轴2′上的外齿轮与第二齿轮13′上的内齿圈脱离啮合、第一齿轮7′与手摇齿轮8′啮合,转轴处于向前侧方向移动后的状态时转轴2′上的外齿轮与第二齿轮13′上的内齿圈啮合、第一齿轮7′与手摇齿轮8′脱离啮合。
其次,转轴2′上作用有对转轴施加轴向弹力的复位弹簧29′。图9所示复位弹簧29′置于壳体(具体是后盖板)与可控部之间对转轴施加向后侧移动的弹力,因此,在该弹簧的作用下转轴常态下处于图9所示状态,需要转换模式时,只需要轴向按压可控部即可。若复位弹簧29′如图2、5所示的复位弹簧29一样对转轴施加向后侧移动的弹力,则在该复位弹簧29′的作用下转轴的常态则从图9所示转变为向前侧方向轴向移动后的状态,此时若欲转换模式,则需拉动可控部。无论是按压可控部还是拉动可控部,该复位弹簧的设置均可应用到前段所述的两种转换模式上。
无论采用上述任一种电动模式与手动模式的切换方式,本发明均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其一、第二齿轮13与壳体上设有第一圆周配合缘25。具体的,第二齿轮13与后盖板24或/和后壳体23上(即第二齿轮与后盖板上、或者第二齿轮与后壳体上、或者第二齿轮与后盖板和后壳体上)设有第一圆周配合缘25,通过该第一圆周配合缘可保证第二齿轮13与转轴2在轴向对位利于精准配合。前壳体与后壳体、前盖板与前壳体、后壳体与后盖板均可通过螺钉连接。
其二,参见图7,壳体1上设置有推钮35,推钮35内安装对应第二齿轮13的锁止齿36,向下推动推钮35令锁止齿36卡在第二齿轮13上将第二齿轮锁止,可在转轴2与第二齿轮13驱动配合下(此时摇柄10处于收拢状态)避免绕线盘3转动,此时,若有墨线拉出,可将划线器作为铅锤使用。
其三,壳体1的内壁与绕线盘3的前、后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圆周配合缘26,通过该第二圆周配合缘26可将绕线盘精准的装配在壳体内,不会摆动,同时可对转轴2精确定位。而为了保证手摇齿轮8在轴向移动时能够与第一齿轮精准配合,可以在壳体1上设一销轴,将手摇齿轮8可轴向移动地装配在该销轴上。
其四,壳体1的内壁与绕线盘3的前、后侧面之间置有第一羊毛毡27(图示的该第一羊毛毡为密封圈状的环状,但并不排除可以是其它形状),可避免装配间隙造成绕线盘的晃动,同时具有一定的密封作用可避免墨粉泄漏影响齿轮之间的配合;壳体1的引出口设有第二羊毛毡28,具有一定的密封作用可避免墨粉泄漏,拉出墨线时可将墨粉均匀的粘附在墨线上,卷绕收回墨线时可对墨线产生一定的张力,使得墨线卷绕整齐。
其五,参见图1,壳体1上设置有加粉盖37,开启该加粉盖37可向壳体1内增加墨粉。
而且,本发明的划线器,为了快速将墨线收回,电机对转轴的驱动、摇柄对转轴的驱动均设为增速传递为佳。

Claims (17)

1.手动、电动两用划线器,包括壳体(1)、位于壳体(1)内的绕线盘(3),所述的绕线盘(3)上绕有墨线(4),所述的墨线(4)经设于壳体(1)上的引出口(5)引出并连接挂钩(6),其特征是:
所述的绕线盘(3)经设于其前侧的一第一离合结构连接一用于驱使绕线盘(3)转动的摇柄(10),所述的摇柄(10)位于所述壳体(1)外;
所述的绕线盘(3)经设于其后侧的一第二离合结构连接一用于驱使绕线盘(3)转动的电机(12),所述的电机(12)设于所述的壳体(1)内并由设于所述壳体(1)内的电源(16)供电,所述的壳体(1)上设有控制电机的开关(18);
一转轴可轴向移动的穿设在所述绕线盘(3)的中心,该转轴在其轴向移动范围内具有两个离合位置,该转轴位于其中一个离合位置时所述的第一离合结构合上、第二离合结构分离,该转轴位于其中另一个离合位置时所述的第一离合结构分离、第二离合结构合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电动两用划线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绕线盘(3)具有一花键孔,所述的转轴(2)上具有一花键段(19),所述的花键段(19)插装在所述的花键孔内实现所述的转轴可轴向移动的与所述的绕线盘装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电动两用划线器,其特征是:
所述的第一离合结构包括装配在所述绕线盘(3)前侧的第一齿轮(7)、与该第一齿轮(7)相配的手摇齿轮(8)、从所述的手摇齿轮(8)上向所述壳体(1)之外延伸出的手摇转轴(9),所述的手摇转轴(9)上可翻转的连接所述的摇柄(10),所述的摇柄(10)上与所述手摇转轴(9)连接的部位设置成偏心头部(11);
所述的第二离合结构包括所述的转轴(2)及设于所述绕线盘(3)后侧的由所述的电机(12)驱动的通过所述转轴(2)的轴向移动实现与转轴驱动配合或者脱离驱动的第二齿轮(13);
所述的摇柄(10)翻起时通过所述偏心头部(11)产生的轴向位移令所述的转轴(2)向一个方向移动促使所述的手摇齿轮(8)与第一齿轮(7)啮合、所述的转轴(2)与第二齿轮(13)脱离驱动,所述的摇柄(10)收拢时通过所述偏心头部(11)产生的轴向位移令所述的转轴(2)向另一个方向移动促使所述的手摇齿轮(8)与第一齿轮(7)脱离啮合、所述的转轴(2)与第二齿轮(13)驱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动、电动两用划线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齿轮(13)具有一六角孔,所述的转轴(2)上设一六棱柱段(20),所述的六棱柱段(20)随所述转轴(2)轴向移动而与所述六角孔配合或脱离配合实现所述的转轴(2)与第二齿轮(13)驱动配合或脱离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动、电动两用划线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包括前盖板(21)、前壳体(22)、后壳体(23)、后盖板(24),所述的前壳体(22)与后壳体(23)对接形成容纳所述绕线盘(3)的空间,所述的前盖板(21)装配在前壳体(22)上并在二者之间形成容纳所述手摇齿轮(8)的空间,所述的后盖板(24)装配在后壳体(23)上并在二者之间形成容纳所述第二齿轮(13)的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动、电动两用划线器,其特征是:所述转轴(2)的前端支撑在所述的手摇齿轮(8)上,所述的转轴(2)上作用有对转轴施加弹力的复位弹簧(29),该复位弹簧(29)的弹力令转轴(2)支撑在所述的手摇齿轮(8)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动、电动两用划线器,其特征是:所述转轴(2)的前端设轴向支撑部(30),所述的复位弹簧(29)为螺旋状压力弹簧且其两端分别支撑在所述的轴向支撑部(30)与第一齿轮(7)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动、电动两用划线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手摇齿轮(8)上作用有令所述的偏心头部(11)接触在所述壳体(1)上的保持弹簧(31)。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动、电动两用划线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齿轮(7)通过一圆柱段(32)可转动安置在设于所述绕线盘(3)前端面的轴向圆孔内,在所述圆柱段(32)的圆周面上或者轴向圆孔的孔壁上设置倾斜的容纳部(33)并在该容纳部内置放滚针(3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电动两用划线器,其特征是:
所述的第一离合结构包括装配在所述转轴(2′)前端的第一齿轮(7′)、与该第一齿轮(7′)相配的手摇齿轮(8′),从所述的手摇齿轮(8′)上向所述壳体(1)之外延伸出手摇转轴(9′),所述的手摇转轴(9′)上可翻转的连接所述的摇柄(10′);
所述的第二离合结构包括所述的转轴(2′)及设于所述绕线盘(3)后侧的由所述的电机(12)驱动的通过所述转轴(2′)的轴向移动实现与转轴驱动配合或者脱离驱动的第二齿轮(13′);
所述转轴(2′)的后端设位于所述壳体(1)之外的可控部(39),操控所述的可控部(39)令所述转轴(2′)轴向移动实现所述的手摇齿轮(8′)与第一齿轮(7′)啮合、所述的转轴(2′)与第二齿轮(13′)脱离驱动或者所述的手摇齿轮(8′)与第一齿轮(7′)脱离啮合、所述的转轴(2′)与第二齿轮(13′)驱动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手动、电动两用划线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齿轮(13′)具有一内齿圈(40),所述的转轴(2′)上设一外齿轮(41),所述的外齿轮(41)随所述转轴(2′)轴向移动而与所述内齿圈(40)啮合或脱离啮合实现所述的转轴(2′)与第二齿轮(13′)的驱动配合或脱离驱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手动、电动两用划线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转轴(2′)上作用有对转轴施加轴向弹力的复位弹簧(29′)。
13.根据权利要求3或10所述的手动、电动两用划线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齿轮(13)与所述的壳体上均设有第一圆周配合缘(25),通过该第一圆周配合缘保证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的转轴在轴向对位精准配合。
14.根据权利要求3或10所述的手动、电动两用划线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1)上设置有推钮(35),所述的推钮(35)内安装对应所述第二齿轮(13)的锁止齿(36)。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电动两用划线器,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的内壁与绕线盘(3)的前、后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圆周配合缘(26),通过该第二圆周配合缘将所述的绕线盘精准的装配在所述的壳体内,并对所述的转轴精确定位。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电动两用划线器,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的内壁与绕线盘(3)的前、后侧面之间置有第一羊毛毡(27);所述壳体的引出口(5)设有第二羊毛毡(28)。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电动两用划线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1)上设置有加粉盖(37)。
CN201110269211.1A 2011-09-13 2011-09-13 手动、电动两用划线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715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69211.1A CN102371581B (zh) 2011-09-13 2011-09-13 手动、电动两用划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69211.1A CN102371581B (zh) 2011-09-13 2011-09-13 手动、电动两用划线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71581A CN102371581A (zh) 2012-03-14
CN102371581B true CN102371581B (zh) 2014-09-03

Family

ID=45791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6921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71581B (zh) 2011-09-13 2011-09-13 手动、电动两用划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7158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12875A (en) * 1992-01-15 1993-05-25 Corso Joseph R Chalk line assembly having multiple lines and a motorized winding mechanism
CN1098353A (zh) * 1993-02-26 1995-02-08 克雷斯电气电动马达有限公司 电动工具的换挡装置
US5444919A (en) * 1994-03-01 1995-08-29 Alves; Antonio D. Battery powered chalk line systems
CN1162517A (zh) * 1996-03-05 1997-10-22 美国工具有限公司 白垩线卷取器
US6931742B1 (en) * 2003-09-18 2005-08-23 Vanwinkle Michael Motorized chalk line apparatus
CN201040377Y (zh) * 2007-04-11 2008-03-26 上海协枫机械工具有限公司 迷你倍速墨斗
CN202208021U (zh) * 2011-09-13 2012-05-02 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手动、电动两用划线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12875A (en) * 1992-01-15 1993-05-25 Corso Joseph R Chalk line assembly having multiple lines and a motorized winding mechanism
CN1098353A (zh) * 1993-02-26 1995-02-08 克雷斯电气电动马达有限公司 电动工具的换挡装置
US5444919A (en) * 1994-03-01 1995-08-29 Alves; Antonio D. Battery powered chalk line systems
CN1162517A (zh) * 1996-03-05 1997-10-22 美国工具有限公司 白垩线卷取器
US6931742B1 (en) * 2003-09-18 2005-08-23 Vanwinkle Michael Motorized chalk line apparatus
CN201040377Y (zh) * 2007-04-11 2008-03-26 上海协枫机械工具有限公司 迷你倍速墨斗
CN202208021U (zh) * 2011-09-13 2012-05-02 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手动、电动两用划线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71581A (zh) 2012-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02234Y (zh) 可转换手动或电动操作模式的扳手工具
CN201944206U (zh) 一种电动车两档变速器
CN102371581B (zh) 手动、电动两用划线器
CN215565628U (zh) 一种上梁内置电机的卷帘驱动装置
CN109592590B (zh) 一拖二正反转同步可调节卷扬机传动装置
CN202208021U (zh) 手动、电动两用划线器
CN102059674B (zh) 螺丝刀
CN204539749U (zh) 微耕机换挡机构
CN205532261U (zh) 一种钻机动力输出分时驱动装置
CN201524983U (zh) 螺丝刀
CN202208020U (zh) 防止墨线卷绕混乱的划线器
CN2892337Y (zh) 功丝手枪钻
CN206578752U (zh) 往复式棘轮扳手
WO2022166952A1 (zh) 同轴电驱系统及车辆
CN201874363U (zh) 全自动遥控门用定位器
CN102797802A (zh) 压路机整体式变速箱
CN205206711U (zh) 一种卷帘控制器
CN204992915U (zh) 用于轮椅电机的传动结构
CN203148202U (zh) 辊底炉驱动电动手动快速切换装置
CN203590780U (zh) 一种步进电机驱动的喷灌机转盘
CN203627657U (zh) 一种双动力切换系统
CN202833884U (zh) 压路机整体式变速箱
CN209871481U (zh) 一种两极移动装置
CN219473805U (zh) 一种远程供暖控制装置
CN203515913U (zh) 免拉启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03

Termination date: 202009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