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65345A - 荧光体粒子组以及使用该荧光体粒子组的发光装置、液晶电视 - Google Patents

荧光体粒子组以及使用该荧光体粒子组的发光装置、液晶电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65345A
CN102365345A CN2010800142498A CN201080014249A CN102365345A CN 102365345 A CN102365345 A CN 102365345A CN 2010800142498 A CN2010800142498 A CN 2010800142498A CN 201080014249 A CN201080014249 A CN 201080014249A CN 102365345 A CN102365345 A CN 1023653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fluorophor particle
emitting device
particle group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142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花本哲也
增田昌嗣
寺岛贤二
江本秀幸
长崎浩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ka Co Ltd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Denki Kagaku Kogy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Denki Kagaku Kogyo KK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365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653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8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883Arsenides; Nitrides; Phosph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8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59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silic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8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64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alum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8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77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rare earth 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8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77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rare earth metals
    • C09K11/7728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rare earth metals containing europium
    • C09K11/77348Silicon Aluminium Nitrides or Silicon Aluminium Oxynitrid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14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or physical composition or the arrangement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or by the simultaneous addition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in or onto the light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0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s
    • H01L33/501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e.g. binder
    • H01L33/502Wavelength conversion materia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uminescent Composition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11)、以及使用该发光装置(11)的液晶电视,其中,该发光装置(11)在波长转换部(13)中使用荧光体粒子组,该荧光体粒子组是由一般式:EuaSibAlcOdNe(在式中,是满足0.005≤a≤0.4、b+c=12、d+e=16的数。)表示的β型SiAlON、即2价的铕活化氮氧化物绿色类发光荧光体粒子(1)的粒子组,其是用短径除长径后得到的值的平均值为1.75以下的荧光体粒子组。由此,提供一种使用β型SiAlON的高效率且稳定的发光装置以及用于发光装置的荧光体粒子组。

Description

荧光体粒子组以及使用该荧光体粒子组的发光装置、液晶电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于发光装置用的荧光体粒子的粒子组(荧光体粒子组)以及将其用于波长转换部的发光装置、液晶电视。
背景技术
将半导体发光元件和荧光体组合起来的发光装置作为期待低消耗电力、小型、高亮度、广范围的颜色再现性、以及高颜色表现性的下一代发光装置而被关注,正在活跃地进行研究/开发。从发光元件发出的一次光通常从长波长的紫外线开始使用蓝色的范围即380~480nm的范围。此外,也提出有采用适合于该用途的各种荧光体的波长转换部。
现在,作为该种白色的发光装置,主要使用蓝色发光的发光元件(峰值波长:460nm左右)、和由该蓝色激励并表示黄色发光的由3价的铈活化的(Y,Gd)3(Al,Ga)5O12荧光体或者由2价的铕活化的2(Sr,Ba,Ca)O·SiO2荧光体的组合。同时,利用了这些发光装置的彩色液晶显示器(LCD)的颜色再现性(NTSC比)是70%左右,在小型LCD中也要求更良好的颜色再现性。
进一步地,最近,对于该种发光装置,不只是转换效率(明亮度),也尝试使输入的能量更高、并进一步变明亮。在使输入能量变高的情况下,需要包括波长转换部在内的发光装置整体的有效放热。由此,发光装置整体的构造、材质等开发也正在进行,但是现状是无法避免工作时的发光元件以及波长转换部的温度上升。
同时,特别在由3价的铈活化的(Y,Gd)3(Al,Ga)5O12荧光体中,在设25℃下的亮度(明亮度)为100%的情况下,为了将100℃下的亮度降低至85%左右,具有不能将输入能量设定得较高的技术课题。因此,对于该种发光装置,所使用的荧光体的温度特性的改善也是当务之急。
对于这些技术课题,已知有如下技术,即,通过使用由EuaSibAlcOdNe表示的β型SiAlON即2价的铕活化氮氧化物绿色类发光荧光体,来得到颜色再现性(NTSC比)以及温度特性良好的发光装置。
但是,β型SiAlON即2价的铕活化氮氧化物绿色类发光荧光体基本上是柱状结晶体,关于荧光体的粒子组(荧光体粒子组),容易生成用短径除长径后得到的值超过5的粒子。在使用用短径除长径后得到的值超过5的粒子大量存在的荧光体粒子组的情况下,当将该荧光体粒子组分散在树脂中时,会产生被推测为形状因子的凝集等现象,无法得到均匀的分布,具有无法得到良好的特性(明亮度)这样的技术课题。
因此,由控制形状后的EuaSibAlcOdNe表示的β型SiAlON即2价的铕活化氮氧化物绿色类发光荧光体粒子、以及使用其的高效率发光装置的开发就成为当务之急。例如,在JP特开2005-255895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关于β型SiAlON记载有,纵横比(aspect ratio:用粒子的短轴的长度除粒子的长轴的长度后得到的值)的平均值具有1.5以上20以下的值。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实施例中,没有记载各实施例的荧光体粒子的纵横比,并且也没有关于纵横比和特性作任何提及。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仅在图2中示出柱状形状(照片)。
进一步地,在WO2009/008250A1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关于β型SiAlON记载有,关于特征是纵横比超过1.0且为3.0以下的荧光体粒子为60%以上的荧光体粒子组,与现有的荧光体粒子组相比,明亮度显著提高。
但是,对于近年来对薄型电视等大型LCD的应用,期待胜过现有的冷阴极管的优异的颜色再现性。因此,在上述荧光体粒子组以及使用其的发光装置中,也要求特性更加稳定化(明亮度、色度的变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5-255895号公报
专利文献2:WO2009/008250A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形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了β型SiAlON的、高效率且特性稳定的发光装置以及用于该发光装置的荧光体粒子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者们进行锐意调查、研讨和开发的结果发现,通过使用相比现有技术对结晶形状更加严密控制的β型SiAlON粒子组,能够得到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特性(明亮度以及色度)的变动显著变小的发光装置。也就是说,本发明如以下所述。
本发明的荧光体粒子组的特征在于,其是由一般式(I):EuaSibAlcOdNe(在一般式(I)中,是满足0.005≤a≤0.4、b+c=12、d+e=16的数。)表示的β型SiAlON、即2价的铕活化氮氧化物绿色类发光荧光体粒子的粒子组,用短径除长径后得到的值的平均值是1.75以下。
本发明的荧光体粒子组优选,用短径除长径后得到的值超过1.0且为2.0以下的荧光体粒子是荧光体粒子整体的60%以上。
此外,本发明的荧光体粒子组更优选,用短径除长径后得到的值超过1.0且为2.0以下的荧光体粒子是荧光体粒子整体的80%以上。
本发明的荧光体粒子组优选,在一般式(I)中,c≥0.3。
本发明的荧光体粒子组优选,在一般式(I)中,0.01≤a≤0.2。
此外,本发明的荧光体粒子组优选,中径在10~25μm的范围内。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具备:发光元件,其是发出峰值波长为430~480nm的一次光的氮化镓类半导体;以及波长转换部,其吸收上述一次光的一部分,并发出具有比一次光的波长更长的波长的二次光;上述波长转换部包括由一般式(I):EuaSibAlcOdNe(在一般式(I)中,是满足0.005≤a≤0.4、b+c=12、d+e=16的数。)表示的β型SiAlON、即2价的铕活化氮氧化物绿色类发光荧光体粒子的粒子组,该粒子组是用短径除长径后得到的值的平均值是1.75以下的荧光体粒子组。
本发明的发光装置优选,上述荧光体粒子组中,用短径除长径后得到的值超过1.0且为2.0以下的荧光体粒子是荧光体粒子整体的60%以上。
此外,本发明的发光装置更优选,上述荧光体粒子组中,用短径除长径后得到的值超过1.0且为2.0以下的荧光体粒子是荧光体粒子整体的80%以上。
在本发明的发光装置中,上述荧光体粒子组优选,在一般式(I)中,c≥0.3。
在本发明的发光装置中,上述荧光体粒子组优选,在一般式(I)中,0.01≤a≤0.2。
此外,在本发明的发光装置中,上述荧光体粒子组优选,中径在10~25μm的范围内。
此外,本发明也提供一种使用了上述各种本发明的发光装置的液晶电视。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发光装置以及适合于该发光装置使用的荧光体粒子组,其中,该发光装置特性(明亮度以及色度)极其稳定,能够效率良好地吸收来自发光元件的一次光,并且能够得到高效率且优异的颜色再现性(NTSC比),并进而得到良好的温度特性的白色光。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表示构成本发明的荧光体粒子组的荧光体粒子1的图。
图2是示意表示本发明的优选的一例的发光装置11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的发光装置的液晶电视的例子的照片。
图4是表示针对实施例9~19、比较例9的结果的图表,纵轴是发光装置的明亮度(相对值),横轴是用短径除长径后得到的值的平均值。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荧光体粒子组由以下粒子构成,即,由下述一般式(I)表示的β型SiAlON(sialon:硅铝氧氮聚合材料)即2价的铕活化氮氧化物绿色类发光荧光体的粒子。
一般式(I):EuaSibAlcOdNe
在一般式(I)中,a的值是0.005≤a≤0.4,b+c=12,d+e=16。在一般式(I)中,如果a的值不足0.005,则会有无法得到充分的明亮度这样的不合适,并且如果a的值超过0.4,则由于浓度消光等,会有明亮度大幅降低这样的不合适。另外,根据特性的稳定性、母体的均匀性,一般式(I)中的a的值优选为0.01≤a≤0.2。
作为由一般式(I)表示的β型SiAlON(sialon)即2价的铕活化氮氧化物绿色类发光荧光体,具体地,能够列举出Eu0.05Si11.50Al0.50O0.30N15.70、Eu0.10Si11.00Al1.00O0.40N15.60、Eu0.30Si9.80Al2.20O1.00N15.00、Eu0.15Si10.00Al2.00O0.50N15.50、Eu0.01Si11.60Al0.40O0.20N15.80、Eu0.005Si11.70Al0.30O0.15N15.85、Eu0.25Si11.65Al0.35O0.30N15.70、Eu0.40Si11.35Al0.65O0.35N15.65等,当然也不限定为这些。
这里,图1是示意表示构成本发明的荧光体粒子组的荧光体粒子1的图。本发明的荧光体粒子组是图1所示柱状形状的粒子,其特征在于,用其短径y(沿着短轴的直线距离)除长径x(沿着长轴的直线距离)后得到的值(纵横比)的平均值为1.75以下。根据这样的本发明的荧光体粒子组,在使用其的发光装置中,能够显著提高明亮度。
用上述短径除长径后得到的值的平均值能够通过利用了光学显微镜和CCD照相机的、使用粒度/形状分布测定器(PITA-1,(株)セイシン企業製:セイシン企业制)自动进行摄像/测量/运算而得到。
本发明的荧光体粒子组优选,用短径除长径后得到的值超过1.0且为2.0以下的荧光体粒子是荧光体粒子整体的60%以上。在上述纵横比超过1.0且为2.0以下的情况下,能够得到明亮度以及色度的变动小,且特性(明亮度以及色度)极其稳定的发光装置。此外,在用短径除长径后得到的值超过1.0且为2.0以下的荧光体粒子不足荧光体粒子组的60%的情况下,在使用这样的荧光体粒子组的发光装置的波长转换部(后述)中,不能使荧光体粒子致密且均一地分散,难以得到特性(明亮度以及色度)稳定的发光装置。此外,由于能够形成使荧光体粒子非常致密且均一地分散的良好的波长转换部,并能够实现特性极其稳定的发光装置,所以更优选,用短径除长径后得到的值超过1.0且为2.0以下的荧光体粒子是荧光体粒子组的荧光体粒子整体的80%以上,特别优选,用短径除长径后得到的值超过1.0且为2.0以下的荧光体粒子是荧光体粒子组的荧光体粒子整体的90%以上。
另外,用构成上述荧光体粒子组的荧光体粒子的短径除长径后得到的值能够使用例如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或者光学显微镜来测定。此外,在荧光体粒子组中,用短径除长径后得到的值超过1.0且为2.0以下的荧光体粒子是按照多少比例被包含,也能够使用例如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或者光学显微镜来测定。
此外,在本发明中,为了得到特性(明亮度以及色度)稳定的发光装置,荧光体粒子组优选,中径(D50值)为10~25μm的范围内,更优选为13~20μm的范围内。这是因为,在本发明的荧光体粒子组的中径不足10μm的情况下,结晶成长不充分,在使用了这样的荧光体粒子组的发光装置中,会担心不能得到充分的明亮度以及色度的稳定性,此外,在超过25μm的情况下,会担心难以形成使具有本发明的纵横比的荧光体粒子均匀分散的波长转换部。另外,上述中径(D50值)指的是:使用粒度分布测定装置(LA-920,(株)堀場製作所製:堀场制作所制)测定后的值。
本发明的荧光体粒子组除了控制用短径除长径后得到的值超过1.0且为2.0以下的荧光体粒子为荧光体粒子整体的60%以上以外,还能够由现有公知的适当方法来制作。作为构成本发明的荧光体粒子组的60%以上的荧光体粒子,作为控制成为用荧光体粒子的短径除长径后得到的值超过1.0且为2.0以下的一个方法,通过使Al浓度(在一般式(I)中,c的值)为0.3以上,就能够比较容易地得到所希望的荧光体粒子组。在该方法以外,例如,列举如下这样的方法,即,或者精度良好地控制氧浓度,或者精度良好地控制煅烧容器中的原材料的密度以及体积,以使合成时的温度配置最佳化,但是并不限定于这些。
本发明也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本发明的荧光体粒子组的发光装置。也就是说,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基本具备:发光元件,其发出一次光;以及波长转换部,其吸收上述一次光的一部分,并发出二次光,其中,该二次光具有长度为一次光的波长以上的波长;该波长转换部包括上述本发明的荧光体粒子组。这里,图2是示意表示本发明的优选的一例的发光装置11的剖面图。图2所示例子的发光装置11基本具备发光元件12和波长转换部13,波长转换部13包括多个荧光体粒子1,该多个荧光体粒子1构成上述这样的本发明的荧光体粒子组。
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具备波长转换部,该波长转换部包括用上述短径除长径后得到的值的平均值为1.75以下的本发明的荧光体粒子组。由于这样的本发明的发光装置使用用短径除长径后得到的值的平均值为1.75以下的本发明的荧光体粒子组,所以明亮度显著提高。
在本发明的发光装置中,荧光体粒子组优选,用上述短径除长径后得到的值超过1.0且为2.0以下的荧光体粒子为荧光体粒子整体的60%以上(优选为80%以上)。具备包括这样的荧光体粒子组在内的波长转换部的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其能够效率良好地吸收来自发光元件的一次光,并且能够得到高效率且优异的颜色再现性(NTSC比),并进而得到良好的温度特性的白色光。
此外,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发光装置中,上述荧光体粒子组优选,在一般式(I)中,c≥0.3,此外,优选0.01≤a≤0.2。此外,本发明的发光装置中的荧光体粒子组的中径优选如上所述为10~25μm的范围内。
在用于本发明的发光装置11的发光元件12中,从效率的观点出发,使用氮化镓(GaN)类半导体。此外,作为本发明的发光装置11中的发光元件12,使用发出峰值波长为430~480nm范围的一次光的元件。这是因为,在使用峰值波长不足430nm的发光元件的情况下,蓝色成分的贡献变小,颜色表现性变差,从而不实用,此外,在使用峰值波长超过480nm的发光元件的情况下,白色的明亮度降低,从而不实用。从效率性的观点出发,本发明的发光装置11中的发光元件12优选发出440~470nm范围的一次光。
在图2所示例子的本发明的发光装置11中,如果波长转换部13含有上述本发明的荧光体粒子组,吸收从发光元件12发出的一次光的一部分,并能够发出具有长度为一次光的波长以上的波长的二次光,则不特别限制该介质15。作为介质(透明树脂)15,例如能够使用环氧树脂、硅酮树脂、尿素树脂等,但是并不限定于这些。此外,波长转换部13在不妨碍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中,当然可以含有适当的SiO2、TiO2、ZrO2、Al2O3、Y2O3等添加剂。
在本发明的发光装置11的波长转换部13中,如图2所示的例子,当然可以含有上述本发明的荧光体粒子组以外的荧光体粒子14。作为在本发明的荧光体粒子组以外能够包含在波长转换部13中的其他的荧光体粒子,虽然没有特别限制,但是本发明的荧光体粒子组由于通过绿色类发光荧光体粒子来构成,所以从能够通过混色来实现呈现白色光的发光装置的观点出发,由下面一般式(II)表示的2价的铕活化氮化物红色类发光荧光体的粒子是适合的。
一般式(II):(MI1-fEuf)MIISiN3
在一般式(II)中,MI是碱土类金属,表示从Mg、Ca、Sr、以及Ba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元素。此外,在一般式(II)中,MII是3价的金属元素,表示从Al、Ga、In、Sc、Y、La、Gd、以及Lu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元素。其中,由于能够更高效率地发出红色类光,所以MII优选是从Al、Ga、以及In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元素。此外,在一般式(II)中,f的值是0.001≤f≤0.10,优选为0.005≤f≤0.05。这是因为,如果f的值不足0.001,则存在不能得到充分的明亮度的倾向,如果f的值超过0.10,则通过浓度消光等,存在明亮度大幅降低这样的倾向。
作为这样的2价的铕活化氮化物红色类发光荧光体,具体地,能够列举(Ca0.99Eu0.01)SiAlN3、(Ca0.97Mg0.02Eu0.01)(Al0.99Ga0.01)SiN3、(Ca0.98Eu0.02)AlSiN3、(Ca0.58Sr0.40Eu0.02)(Al0.98In0.02)SiN3、(Ca0.999Eu0.001)AlSiN3、(Ca0.895Sr0.100Eu0.005)AlSiN3、(Ca0.79Sr0.20Eu0.01)AlSiN3、(Ca0.98Eu0.02)(Al0.95Ga0.05)SiN3等,但是当然并不限定于这些。
另外,在使用上述2价的铕活化氮化物红色类发光荧光体的情况下,作为与波长转换部13中的本发明的荧光体粒子组的混合比率,虽然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优选,相对本发明的荧光体粒子组,重量比为1~35%的范围内,更优选为5~25%的范围内。
本发明的发光装置11中的波长转换部13在不妨碍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当然可以包括上述2价的铕活化氮化物红色类发光荧光体以外的、本发明的荧光体粒子组以外的荧光体粒子。此外,这样的本发明的荧光体粒子组、上述2价的铕活化氮化物红色类发光荧光体以外的荧光体粒子,除了本发明的荧光体粒子组以及上述2价的铕活化氮化物红色类发光荧光体,还可以包括在波长转换部13中。
本发明的发光装置11能够通过现有公知的适当方法来制造,并不特别限制其制造方法。例如,例示如下情况,即,作为介质15,使用热硬化型的硅树脂制的密封材料,将其与本发明的荧光体粒子组(以及按照需要与本发明的荧光体粒子组以外的荧光体粒子)进行捏炼(knead),对发光元件12进行密封来成形,从而进行制造。
图3是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的发光装置的液晶电视的例子的照片。如上述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发光装置11,特性(明亮度以及色度)极其稳定,能够效率良好地吸收来自发光元件的一次光,并且能够得到高效率且优异的颜色再现性(NTSC比),并进而得到良好的温度特性的白色光,能够适合适用于具有薄型电视等大型LCD的液晶电视。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这样的本发明的发光装置的液晶电视。
以下,列举实施例以及比较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
<实施例1、比较例1>
作为发光元件,使用在450nm具有峰值波长的氮化镓(GaN)类半导体。在波长转换部中,使用具有Eu0.05Si11.40Al0.60O0.75N15.25(β型SiAlON)(D50值:15.2μm)构成的组份的绿色类发光荧光体粒子的粒子组,即,使用由用短径除长径后得到的值超过1.0且为2.0以下的粒子按照85%来构成的荧光体粒子组。另外,该荧光体粒子组通过将Al浓度(在一般式(I)中,c的值)控制为0.60来调制。另外,作为粒度分布测定装置,使用LA-920((株)堀場製作所製:堀场制作所制)。使该荧光体粒子组按照规定的比例分散到作为介质的热硬化型的硅酮树脂制的密封材料中进行分散,对发光元件进行密封,制作波长转换部,从而制作实施例1的发光装置。制作一万个这样的实施例1的发光装置,分别测定它们的明亮度以及色度,调查其变动。
另外,关于明亮度,用正向电流(forward current)(IF)20mA点亮,测定来自发光装置的光输出(光电流),关于色度,使用MCPD-2000(大塚電子製:大塚电子制)来进行测定。
另一方面,除了使用具有Eu0.05Si11.90Al0.10O0.10N15.90(β型SiAlON)(D50值:8.7μm)构成的组份的绿色类发光荧光体粒子的粒子组,即,使用由用短径除长径后得到的值超过1.0且为2.0以下的粒子按照35%来构成的荧光体粒子组以外,设为与上述相同,制作比较例1的发光装置,并同样地评价特性。
表1中示出实施例1、比较例1的结果。根据表1可知,实施例1的发光装置与比较例1的发光装置相比较,明亮度以及色度的变动显著变小。
[表1]
Figure BPA00001444215400101
<实施例2~7、比较例2~7>
除了使用如表2所示的用短径除长径后得到的值超过1.0且为2.0以下的粒子的比例(%)、D50值以及发光元件以外,设为与实施例1相同地,分别制作实施例2~7、比较例2~7的发光装置。表3中合并示出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的特性(明亮度以及色度)的结果。根据表3可知,实施例2~7的发光装置与比较例2~7的发光装置相比,明亮度以及色度的变动显著变小。
[表2]
Figure BPA00001444215400111
[表3]
Figure BPA00001444215400112
<实施例8、比较例8>
作为发光元件,使用在460nm具有峰值波长的氮化镓(GaN)类半导体。在波长转换部中,使用具有Eu0.25Si11.65Al0.35O0.35N15.65(β型SiAlON)(D50值:16.2μm)构成的组份的绿色类发光荧光体粒子的粒子组,即,使用由用短径除长径后得到的值超过1.0且为2.0以下的粒子按照85%来构成的荧光体粒子组、和具有(Ca0.99Eu0.01)AlSiN3(D50值:12.8μm)构成的组份的2价铕活化氮化物红色类发光荧光体。另外,该荧光体粒子组通过精密控制氧浓度来调制。
使该荧光体粒子组以及红色类发光荧光体按照规定的比例分散到作为介质的热硬化型的硅酮树脂制的密封材料中进行分散,对发光元件进行密封,制作波长转换部,从而制作实施例8的发光装置。制作一万个这样的实施例8的发光装置,分别测定它们的明亮度以及色度,调查其变动。
另一方面,使用具有Eu0.25Si11.85Al0.15O0.10N15.90(β型SiAlON)(D50值:8.6μm)构成的组份的绿色类发光荧光体粒子的粒子组,即,使用由用短径除长径后得到的值超过1.0且为2.0以下的粒子按照40%来构成的荧光体粒子组,这一点与实施例8相同,制作比较例8的发光装置。
针对这些实施例8、比较例8的发光装置,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特性(明亮度以及色度)的评价。表4中示出结果。根据表4可知,实施例8的发光装置与比较例8的发光装置相比较,明亮度以及色度的变动显著变小。
[表4]
Figure BPA00001444215400121
<实施例9~19、比较例9>
除了使用如下面表5所示的用短径除长径后得到的值的平均值、D50值的荧光体粒子组以外,设为与实施例1相同地,分别制作实施例9~19、比较例9的发光装置。表5中也示出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的明亮度的结果。此外,图4是表示实施例9~19、比较例9的结果的图表,纵轴是发光装置的明亮度(相对值),横轴是用短径除长径后得到的值的平均值。
[表5]
Figure BPA00001444215400131
根据表5、表4可知,实施例9~19的发光装置,在用短径除长径后得到的值的平均值为1.75以下时,发光装置的明亮度能够显著提高。
在实施例9~19、比较例9中,作为荧光体粒子组的形状分布测定器,使用PITA-1((株)セイシン企業製:セイシン企业制),作为粒度分布测定装置,使用LS-230(ベツクマンコ一ルタ一(株)製:ベツクマンコ一ルタ一制)。LS-230的测定值与LA-920的测定值很好地一致,能够几乎忽视机器差异的影响。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波长转换部,虽然使用具有Eu0.05Si11.40Al0.60O0.75N15.25构成的组份的绿色类发光荧光体粒子,但是在由一般式(I):EuaSibAlcOdNe(在一般式(I)中,是满足0.005≤a≤0.4、b+c=12、d+e=16的数。)表示的β型SiAlON内,在Al浓度(在一般式(I)中,c的值)为0.3以上的情况下,能够比较容易地得到明亮度以及色度的变动较小的发光装置,作为上述以外的荧光体,具体地,能够列举Eu0.05Si11.50Al0.50O0.30N15.70、Eu0.10Si11.00Al1.00O0.40N15.60、Eu0.30Si9.80Al2.20O1.00N15.00、Eu0.15Si10.00Al2.00O0.50N15.50、Eu0.01Si11.60Al0.40O0.20N15.80、Eu0.005Si11.70Al0.30O0.15N15.85、Eu0.25Si11.65Al0.35O0.30N15.70、Eu0.40Si11.35Al0.65O0.35N15.65等。
这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实施例、以及比较例应当认为并不是用所有的点来例示,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不是上述已说明的内容,而是由权利请求的范围示出,意图是包含与权利请求的范围同等的意思以及范围内的所有的变更。
符号说明:
1荧光体粒子、11发光装置、12发光元件、13波长转换部、14本发明的荧光体粒子组以外的荧光体粒子、15介质。

Claims (13)

1.一种荧光体粒子组,其特征在于,是由一般式(I):EuaSibAlcOdNe表示的β型SiAlON、即2价的铕活化氮氧化物绿色类发光荧光体粒子(1)的粒子组,其中,在一般式(I)中,满足0.005≤a≤0.4、b+c=12、d+e=16,
用短径除长径后得到的值的平均值是1.75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体粒子组,其特征在于,
用短径除长径后得到的值超过1.0为2.0以下的荧光体粒子(1)是荧光体粒子整体的60%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体粒子组,其特征在于,
用短径除长径后得到的值超过1.0且为2.0以下的荧光体粒子(1)是荧光体粒子整体的80%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体粒子组,其特征在于,
在一般式(I)中,c≥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体粒子组,其特征在于,
在一般式(I)中,0.01≤a≤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体粒子组,其特征在于,
中径在10~25μm的范围内。
7.一种发光装置(11),具备:发光元件(12),其是发出峰值波长为430~480nm的一次光的氮化镓类半导体;以及波长转换部(13),其吸收上述一次光的一部分,并发出具有比一次光的波长更长的波长的二次光,
上述波长转换部(13)包括由一般式(I):EuaSibAlcOdNe表示的β型SiAlON、即2价的铕活化氮氧化物绿色类发光荧光体粒子(1)的粒子组,并且该粒子组是用短径除长径后得到的值的平均值是1.75以下的荧光体粒子组,其中,在一般式(I)中,满足0.005≤a≤0.4、b+c=12、d+e=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装置(11),其特征在于,
上述荧光体粒子组中,用短径除长径后得到的值超过1.0且为2.0以下的荧光体粒子(1)是荧光体粒子整体的60%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装置(11),其特征在于,
上述荧光体粒子组中,用短径除长径后得到的值超过1.0且为2.0以下的荧光体粒子(1)是荧光体粒子整体的80%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装置(11),其特征在于,
在一般式(I)中,c≥0.3。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装置(11),其特征在于,
在一般式(I)中,0.01≤a≤0.2。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装置(11),其特征在于,
上述荧光体粒子组的中径在10~25μm的范围内。
13.一种液晶电视,其特征在于,
使用了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装置(11)。
CN2010800142498A 2009-04-06 2010-04-02 荧光体粒子组以及使用该荧光体粒子组的发光装置、液晶电视 Pending CN10236534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92253 2009-04-06
JP2009092253 2009-04-06
PCT/JP2010/056073 WO2010116953A1 (ja) 2009-04-06 2010-04-02 蛍光体粒子群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発光装置、液晶テレ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65345A true CN102365345A (zh) 2012-02-29

Family

ID=42936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142498A Pending CN102365345A (zh) 2009-04-06 2010-04-02 荧光体粒子组以及使用该荧光体粒子组的发光装置、液晶电视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000664B2 (zh)
EP (1) EP2418265A4 (zh)
JP (1) JPWO2010116953A1 (zh)
KR (1) KR101250838B1 (zh)
CN (1) CN102365345A (zh)
TW (1) TW201042008A (zh)
WO (1) WO20101169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67218B2 (ja) 2006-11-24 2013-12-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蛍光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3215036B (zh) 2007-07-09 2014-11-05 夏普株式会社 荧光体粒子组以及使用其的发光装置
KR102353443B1 (ko) 2014-12-22 2022-01-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산질화물계 형광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색 발광 장치
JP6288061B2 (ja) * 2015-12-10 2018-03-07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508368B2 (ja) * 2018-02-07 2019-05-08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
JP7282744B2 (ja) * 2018-03-29 2023-05-29 デンカ株式会社 β型サイアロン蛍光体及び発光装置
JP2019186537A (ja) * 2018-03-30 2019-10-24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波長変換部材及び発光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08250A1 (ja) * 2007-07-09 2009-01-1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蛍光体粒子群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発光装置
CN101821356A (zh) * 2007-10-10 2010-09-01 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β-硅铝氧氮陶瓷荧光体粉末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83508B (en) * 1996-07-29 2000-03-01 Nichia Kagaku Kogyo Kk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display
US6608332B2 (en) * 1996-07-29 2003-08-19 Nichia Ka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display
JP3609709B2 (ja) * 2000-09-29 2005-01-12 株式会社シチズン電子 発光ダイオード
WO2003107441A2 (en) 2002-06-13 2003-12-24 Cree, Inc. Saturated phosphor solid emitter
KR100609830B1 (ko) 2003-04-25 2006-08-09 럭스피아 주식회사 녹색 및 적색형광체를 이용하는 백색 반도체 발광장치
JP2005003436A (ja) * 2003-06-10 2005-01-06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輝尽性蛍光体の製造方法と、それを用いた放射線画像変換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921545B2 (ja) 2004-03-12 2007-05-30 独立行政法人物質・材料研究機構 蛍光体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01712868A (zh) 2005-02-28 2010-05-26 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荧光体及其制造方法及使用了该荧光体的发光元件
US8003011B2 (en) * 2005-05-12 2011-08-23 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terials Science β type sialon fluorescent substance
WO2007066733A1 (ja) * 2005-12-08 2007-06-14 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terials Science 蛍光体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発光器具
JP4238269B2 (ja) 2006-02-02 2009-03-18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複合酸窒化物蛍光体、それを用いた発光装置、画像表示装置、照明装置及び蛍光体含有組成物、並びに、複合酸窒化物
KR101204573B1 (ko) * 2006-05-10 2012-11-26 덴끼 가가꾸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사이알론 형광체 및 그 제조 방법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조명기구 및 발광소자
JP2007332324A (ja) 2006-06-19 2007-12-27 Denki Kagaku Kogyo Kk サイアロン蛍光体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発光素子
JP5122765B2 (ja) * 2006-06-09 2013-01-16 電気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蛍光体の製造方法、蛍光体と照明器具
CN101600778B (zh) * 2006-11-20 2013-10-23 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荧光物质及其生产方法、以及发光器件
JP4740379B1 (ja) 2010-02-25 2011-08-03 電気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β型サイアロン蛍光体、その用途及びβ型サイアロン蛍光体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08250A1 (ja) * 2007-07-09 2009-01-1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蛍光体粒子群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発光装置
CN101821356A (zh) * 2007-10-10 2010-09-01 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β-硅铝氧氮陶瓷荧光体粉末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18265A4 (en) 2012-09-19
KR20110122765A (ko) 2011-11-10
US9000664B2 (en) 2015-04-07
TW201042008A (en) 2010-12-01
JPWO2010116953A1 (ja) 2012-10-18
WO2010116953A1 (ja) 2010-10-14
US20120026426A1 (en) 2012-02-02
EP2418265A1 (en) 2012-02-15
KR101250838B1 (ko) 2013-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59997B2 (en) Phosphor,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and light emitting apparatus
US8084942B2 (en) Phosphor particle group and light emitt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9455381B2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CN102365345A (zh) 荧光体粒子组以及使用该荧光体粒子组的发光装置、液晶电视
US9496463B2 (en) Phosphor, light emitt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KR101267413B1 (ko) 실리케이트계 형광체 및 이를 갖는 발광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