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61288A - 线缆固定构件和线缆固定结构 - Google Patents
线缆固定构件和线缆固定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61288A CN102361288A CN2011101304180A CN201110130418A CN102361288A CN 102361288 A CN102361288 A CN 102361288A CN 2011101304180 A CN2011101304180 A CN 2011101304180A CN 201110130418 A CN201110130418 A CN 201110130418A CN 102361288 A CN102361288 A CN 10236128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ble
- intermediate member
- collet member
- collet
- fixed compon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30—Installations of cables or lines on walls, floors or ceilings
- H02G3/32—Installations of cables or lines on walls, floors or ceilings using mounting cla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缆固定构件,包括:中间构件,其收紧并且紧固到线缆;一对托座构件,其用于通过所述中间构件来夹持和把持一根或多根线缆,所述线缆上具有紧固到其上的所述中间构件;和一个或多个凹槽,其形成在夹持所述线缆的所述一对托座构件的相对表面上,以通过所述中间构件夹持线缆,其中,所述凹槽的内表面形状成形以与收紧并且紧固到所述线缆的所述中间构件的外表面形状啮合。
Description
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2010年5月1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0-114693、No.2010-114694和No.2010-114695,所述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线缆固定到车身等的线缆固定构件和线缆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当电缆、电线等(后文简称“线缆”)进行布线或设置时,并且例如在汽车的悬架下面(后文称为“在汽车弹簧下面”)布线时,布线线缆的中间部分保持并固定到车身侧部,以由此防止轮胎或其他部件和线缆之间的接触。金属夹通常用于线缆的固定部分。金属夹具有从两侧通过金属部件夹紧线缆外周的功能,并且夹紧线缆的金属部件通过使用螺钉等固定到车身等,以由此保持线缆。
作为传统的金属夹的示例,专利文件1公开了一种夹,其位于用于保持向结合到汽车轮中的轮毂电机提供电能的电线的电线保持装置中,所述夹允许电线旋转,但是控制其轴向移动。这样的夹具有如下结构:通过粘合剂等附接(或装配)到电线外周的减振柱状构件由夹主体部件从两侧夹紧,通过在减振圆柱状部和夹主体部件之间提供轴承结构,将电线可旋转地支撑。根据具有这样结构的夹,通过允许电线旋转,可抑制由于车辆的垂直运动造成的电线反复弯曲而导致的电线断裂。
专利文件1
日本特开专利公开No.2007-276738
但是,根据传统的金属夹,用于夹紧并且固定线缆的力较小,因而涉及由于线缆从设计的固定部件脱离发生的断开等问题。特别地,当线缆用于汽车弹簧下面时,由于例如附着到线缆的泥或雪等外部杂物,线缆可能弯曲或振动,因而将过大的张力施加到线缆。在该情况下,如果固定和把持用来固定线缆的夹部分的力较小,则线缆移动,与周围部件接触,并且存在线缆损坏和断开的很大的可能性。
而且,当线缆由金属部件夹紧时,用于夹紧线缆的力很可能不均匀地增加,并且金属夹和线缆之间的位置关系变得与设计值不同。因此,意料之外的较大的力局部增加到线缆,结果线缆的设计布置位置偏离,由此涉及例如出现断开等麻烦问题。
即使前述文件1使用夹,当较大的力增加到电线时,由于减振圆柱状构件通过粘合剂等附接到电线外周的结构,用于固定和把持线缆的力较小,因此仍很难牢固地将电线固定。而且,根据专利文件1的夹,虽然通过轴承结构允许电线的旋转(扭转),但是电线的扭转由于车辆的垂直运动偶然并且不期望地出现,结果在电线中出现周围部件和电线彼此接触或未预料地拉紧等情况,进而导致电线断裂。而且,涉及扭转的线缆的运动特别复杂,因此在线缆增加扭转运动的情况下,事先很难估计和设计线缆布置。
发明内容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线缆固定构件和线路固定结构,其能够以高可靠性牢固地保持和固定线缆。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线缆固定构件,包括:
中间构件,其收紧并且紧固到线缆;
一对托座构件,其用于通过所述中间构件收紧和把持一根或多根线缆,所述线缆上具有紧固到其上的所述中间构件;和
一个或多个凹槽,其形成在夹持所述线缆的所述一对托座构件的相对表面上,以通过所述中间构件夹持线缆,
其中,所述凹槽的内表面形状成形以与收紧并且紧固到所述线缆的所述中间构件的外表面形状啮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线缆固定构件,包括:
中间构件,其收紧并且紧固到线缆;
一对托座构件,其用于通过所述中间构件夹持并且把持一根或多根线缆,所述线缆具有紧固到其上的所述中间构件;
一个或多个凹槽,其形成在夹持线缆的所述一对托座构件的相对表面上,以通过所述中间构件夹持线缆;
孔,其设置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凹槽上;和
突起,其设置在所述中间构件的外周部上,以插入所述孔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线缆固定构件,包括:
中间构件,其收紧并且紧固到线缆;
一对托座构件,其用于通过所述中间构件来夹持和把持一根或多根线缆,所述线缆上具有紧固到其上的所述中间构件;和
一个或多个凹槽,其形成在夹持所述线缆的所述一对托座构件的相对表面上,以通过所述中间构件夹持线缆,
槽口,其设置在所述中间构件上;和
突起,其设置在所述托座构件上,以插入所述槽口中。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线缆固定结构,其中在外周部件上具有加固编织物的线缆通过使用根据前述方面的任一个的线缆固定构件固定到线缆附接构件。
附图说明
图1A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线缆固定构件中托座构件的从相对表面相反的一侧看的视图。
图1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线缆固定构件中托座的从相对表面侧看的视图。
图1C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线缆固定构件中一对托座构件之间的相对表面的紧密接触状态的侧视图。
图2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线缆固定构件中中间构件的前视图。
图2B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线缆固定构件中中间构件收紧并且紧固到线缆的状态的视图。
图3是显示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线缆固定构件固定线缆的步骤之一的视图。
图4是显示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线缆固定构件固定线缆的步骤之一的视图。
图5是图4的沿线A-A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图4的沿线B-B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用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固定结构中的线缆的剖视图。
图8A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1的线缆固定构件中的一对托座构件的前视图。
图8B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1的线缆固定构件中的一对托座构件的侧视图。
图9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1的线缆固定构件中的中间构件的前视图。
图10是显示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1的线缆固定构件固定线缆的步骤之一的视图。
图11是显示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1的线缆固定构件固定线缆的步骤之一的视图。
图12A是图11的沿线A-A的放大剖视图。
图12B是图11的沿线B-B的放大剖视图。
图1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线缆固定构件的视图。
图1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2的线缆固定构件中的中间构件收紧并且紧固到线缆的状态的视图。
图15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2的线缆固定构件中一对托座构件的相对表面侧的视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2的线缆固定构件固定到线缆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7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3的线缆固定构件中的中间构件收紧并且紧固到线缆的状态的视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3的线缆固定构件固定到线缆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9A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1的线缆固定构件中的一对托座构件的前视图。
图19B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1的线缆固定构件中的一对托座的侧视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1的线缆固定构件中的中间构件的前视图。
图21是显示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1的线缆固定构件固定线缆的步骤之一的视图。
图22是显示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1的线缆固定构件固定线缆的步骤之一的视图。
图23A是图22的沿线A-A的放大剖视图。
图23B是图22的沿线B-B的放大剖视图。
图23C是图22的沿线C-C的放大剖视图。
图2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线缆固定构件的视图。
图25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2的线缆固定构件的中间构件收紧并且紧固到线缆的状态的视图。
图26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2的线缆固定构件中的一对托座构件的相对表面侧的视图。
图2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2的线缆固定构件固定到线缆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28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3的线缆固定构件中的中间构件收紧并且紧固到线缆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29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3的线缆固定构件中的托座构件的相对表面侧的视图。
图3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3的线缆固定构件固定到线缆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线缆固定构件和线缆固定结构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线缆固定构件中的托座构件。图1A是从相对表面相反的一侧看的托座构件的视图,图1B是从相对表面侧看的托座构件的视图,图1C是相对表面以紧密接触状态设置的一对托座构件的状态的侧视图。
如图1A到图1C中所示,本实施例的一对托座构件1,1用于把持三根线缆,并将其固定到车身等,用于夹持和把持三根线缆的三排凹槽形成在托座构件1的相对表面上。凹槽的横截面分别成形为半圆形,以与线缆的圆形横截面相对应(例如,参见图7),用于从托座构件1,1的两侧夹持和把持线缆的外周的,并且三排凹槽5平行于托座构件1的宽度方向形成。图1C显示了所述对托座构件1,1的相对表面4,4以紧密接触状态设置的状态,用于容纳、把持和固定线缆(实际上是由中间构件收紧并且紧固的一部分线缆)的把持孔6分别形成在面对的凹槽5,5之间。而且,具有半圆形横截面的突出部8沿凹槽5的圆周方向形成在托座构件1的凹槽5的内表面上。突出部8沿凹槽5的方向以特定间距在三个位置处设置在每一个凹槽5上。
沿与托座构件1的凹槽5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线缆的布置方向)的托座构件的两端成形有用于将线缆附接到例如车身等的线缆附接构件的附接部14,14。螺栓7为紧固构件,用于沿托座1,1的相对表面4,4之间的紧密接触方向紧固托座构件1,1,并且将托座构件1,1附接和固定到例如车身等的附接构件40。用于将螺栓7插入其中的插入孔15形成在附接部14上。两个插入孔15沿托座构件1,1的宽度方向(凹槽5的方向)并排设置。每一个附接部14成形为平板形状,并且托座构件1的具有形成其上的凹槽5的中部成形得比附接部14厚。
图2显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线缆固定构件中的中间构件。图2A是中间构件的前视图,图2B显示了中间构件收紧并且紧固到线缆的状态。
如图2A中所示,中间构件3具有线缆插入其中的插入孔12,并且为通过收紧紧固到线缆的金属圆柱状构件。如图2B中所示,在线缆30插入插入孔12中之后,中间构件3通过使用收紧工具(未显示)收紧,并且牢固地紧固到线缆30。在该实施例中,在中间构件3的三个部位收紧并且凹陷的环状收紧部成形为对应于形成在托座构件1的凹槽5的三个位置处的突出部8。
接下来将使用图3和图4描述通过该实施例的线缆附接构件将线缆附接和固定到线缆附接构件的步骤。图5是图4的沿线A-A的放大剖视图,图6是图4的沿线B-B的放大剖视图。
首先,如图3中所示,中间构件3安装在三根线缆30的特定位置上,所述三根线缆30由本实施例的线缆固定构件共同把持和固定,之后如上所述,通过收紧工具将中间构件3收紧,并且紧固到线缆30。
随后,如图3和图4中所示,紧固到三根线缆30的每一根的外周的中间构件30从两侧被夹持在所述对托座构件1和1的三个面对的凹槽5和5之间。之后,将螺栓7插入托座构件1,1的面对的插入孔15,15中,并且如图5中所示,将螺栓7拧紧并且固定到例如车身等线缆附接构件40。因而,将托座构件1,1固定到线缆附接构件40,托座构件1和1的相对表面4和4以紧贴或紧密接触状态形成,线缆30通过中间构件3把持并且固定在托座构件1和1的面对的凹槽5和5之间。
而且,当收紧并且紧固到线缆30的中间构件3被收紧并且把持在所述对托座构件1,1的凹槽5,5之间时,如图6中所示,凹槽5的突出部8与中间构件3的环状并且凹陷的收紧部3a的下压部分啮合。因此,通过凹槽5的突出部8和中间构件3的收紧部3a的外表面上的下压部分这样的接合结构,可防止线缆30沿轴向的位置偏移。
应注意的是,通过由托座构件1和1把持中间构件3,可能由于托座构件1的凹槽5和中间构件3之间接触表面上产生的摩擦抑制线缆的扭转(围绕轴线旋转)。而且,如果中间构件3的收紧部3a如上所述没有分别成形为连续的沿周向的环状,并且例如通过收紧中间构件3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不连续的下陷部分,以使凹槽的突出部5与下陷部啮合,则可能抑制或阻止包括线缆的扭转(围绕轴向旋转)等线缆运动。
图7显示了保持并且固定到车身等的线缆30的实施例的剖视图。如图7中所示,线缆30具有圆形横截面形状,中部具有多根绞接的导体31,并且导体31的外周依次以同中心模式包覆有绝缘层32、屏蔽层33、加固编织物34和套管35。加固编织物34通过编织例如树脂和金属等织物材料形成。由于加固编织物34设置到线缆30的外周部分,因此在中间构件3收紧时,收紧部3a有效地进入线缆30中,因而牢固地将中间构件3固定到线缆30,并且抑制由于收紧等造成的对增强编织物34内部的线缆结构(导体31、绝缘层32和屏蔽层33)的不利影响。
应注意的是,应用本发明的线缆当然不限于图7中所示的前述实施例的线缆30,并且包括电线等。具体地,本发明的线缆包括用于供电的具有电源线的线缆、用于传送信号的具有信号线的线缆和具有电源线和信号线的线缆。而且,本发明不限于用于汽车的线缆,并且可适用于在受到剧烈振动等的环境下使用的线缆。而且,该线缆可具有矩形剖面,代替圆形剖面形状。
根据实施例1,可获得如下所示的多个效果:
(1)通过具有这样的结构:中间构件3收紧并且牢固地附接到线缆30,并且线缆30通过中间构件3收紧并且把持在托座构件1和1之间,则线缆30可由足够的把持力固定。具体地,凹槽5的突出部8与中间构件3的收紧部3a的下压部分啮合,并且因此即使过大的张力增加到线缆30,该线缆30仍可通过凹槽5的突出部8和收紧部3a的下压部分的接合结构保持,因而使得可能尽可能地防止线缆30偏移。特别地,例如泥和雪等杂质附着到设置在汽车弹簧下面的线缆,并且具有附着到其的杂质的线缆有时弯曲或振动,此时在线缆中产生过大的张力。但是,同样,在这样的情况下,线缆可充分地固定并且保持。
(2)通过具有这样的结构:线缆30由托座构件1和1通过中间构件3固定和保持,则施加到线缆30的托座构件1和1的把持力由中间构件3均匀化,并且因此,即使较大的力增加到线缆30,仍不会出现不期望的力局部增加到线缆固定部位的线缆30的情况,因而可能防止线缆布置位置偏移,并且可能防止产生例如结果断开等麻烦。
(3)通过具有这样的结构:收紧并且紧固到线缆30的中间构件3由托座构件1和1收紧,以由此通过紧固构件(螺栓7)将其紧固来把持线缆30,则如果通过紧固构件紧固的托座构件1和1在附接和固定线缆过程中可松开,则可纠正线缆30的扭转。因此,当线缆附接时,例如纠正线缆30的扭转等略微的调整也是可能的,因此将线缆30装配到车身等的精度提高,并且可根据设计进行线缆的布置。
(4)通过具有这样的简单结构:收紧并且紧固到线缆30的中间构件3由托座构件1和1收紧,以由此把持线缆30,则质量可靠性较高,并且由于多根线缆30可一起固定,因此可抑制成本。
(其他实施例)
应注意的是,虽然前述实施例1的托座构件1把持并且固定三根线缆30,但是也可使用具有多个凹槽而不是一个或三个凹槽的托座构件。但是,从工作性能和确保固定位置考虑,当进行多根线缆布置时,优选多根线缆由用于多根线缆的托座构件共同把持和固定。
而且,在实施例1中的托座构件1中,附接部14和14的至少一个可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弯曲到具有用于把持线缆的凹槽5的托座构件1的中部。从将线缆安装和固定到窄位置时的安装空间或工作性能观点看,有时附件部件弯曲是适宜的。而且,当附接部弯曲时,优选在托座构件相对表面的相反的一侧的表面上设置肋,或将附接部制作得较厚。
而且,根据实施例1,如图5中所示,在托座构件1两侧的附接部14,14通过螺栓7拧紧并且固定到线缆附接构件40。但是,代替将附接部14中的一个固定到线缆附接构件40,可仅将托座间构件1和1之间紧固。
(实施例2-1)
图8A和图8B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1的线缆固定构件中的一对托座构件,其中图8A是前视图,图8B是侧视图。而且,图9是显示根据实施例2-1的线缆固定构件中的中间构件的前视图。
如图8A和图8B中所示,本实施例的一对托座构件101和101用于把持三根线缆,并且将其固定到车身等,用于把持线缆的三排凹槽5形成在托座构件101的相对表面104上。各个凹槽105的横截面104成形为半圆形,以对应于线缆的圆形横截面形状,并且线缆的外周由一对托座构件101和101的凹槽105和105从两侧收紧和保持。三排凹槽105平行于托座构件1的宽度方向形成。图11显示了所述对托座构件101和101彼此啮合的状态,以由此将相对表面104,104以紧密接触状态设置,并且用于容纳、把持和固定线缆(实际上是线缆的收紧并且紧固中间构件103(参见图2)的部分)的把持孔106形成在面对的凹槽105和105之间。
托座构件101的沿垂直于托座构件101的凹槽105的方向(线缆的布置方向)的两端成形为用于将线缆附接到例如车身等线缆附接构件的附接部114,114。螺栓107(见图11及12A)作为紧固构件设置用于将托座构件101,101附接并且固定到例如车身等线缆附接构件40。用于插入螺栓7的插入孔115形成在附接部114上。两个插入孔115沿托座构件101和101的宽度方向(凹槽105的方向)并排设置。附接部114成形为平板状,并且具有形成其上的凹槽的托座构件101的中部成形得比附接部114更厚。
圆形孔110形成在托座构件101中的一个的三个凹槽105上,并且孔110不形成在托座构件101中的另一个上。形成在托座构件101中的一个的每一个凹槽105中的孔110沿宽度方向设置到紧靠托座构件101的一个侧面的位置。而且,孔110成形为从凹槽105突出到托座构件101的相对表面104的相反的一侧的表面。
本实施例的中间构件3由金属制成,并且如图9中所示,具有线缆插入其中的插入孔112,并且具有通过收紧紧固到线缆的圆柱状部108和形成在圆柱状部108两端来沿径向以凸缘形状突出的止动部(突出部)109。止动部109和109之间的长度设置为与托座构件101和101之间沿凹槽105方向的宽度相同。因此,当紧固到线缆30的圆柱状部108由一对托座构件101和101收紧时,托座构件101,101的侧面和中间构件103的止动部109以接触状态设置。
而且,圆柱状突起111在靠近圆柱状部108的外周部位上的止动部109中的一个的位置处成形为从圆柱状部108的外周表面突出。突起111成形为在通过所述对托座构件101,101收紧紧固到线缆的圆柱状部108时,其被容纳在形成于每一个托座构件101的每一个凹槽105中的每一个孔110内。因此,可通过将圆柱状部108的突起111和托座构件101的孔110接合,确定托座构件101到线缆的附接位置和固定位置,特别是托座构件101到线缆的沿周向的附接角和固定角。
接下来,将通过使用图10、图11、图12A和图12B描述通过本实施例的线缆固定构件将线缆附接和固定到线缆附接构件的步骤。图10和图11是显示附接和固定线缆的步骤的视图,图12A是图11的沿线A-A的放大剖视图,图12B是图11沿线B-B的放大剖视图。
首先,如图10中所示,将中间构件103装配到由本实施例的线缆固定构件共同把持和固定的三根线缆30的每一个的特定位置,之后通过使用收紧工具(未显示)收紧中间构件103的圆柱状部108,以由此将中间构件103紧固到线缆30。图中,环状收紧部108a成形来在圆柱状部108的两个位置处凹陷。
随后,如图11中所示,在一对托座构件101和101的三个面对的凹槽105之间,从两侧夹持分别紧固到三根线缆30外周的中间构件103的圆柱状部108。此时,将托座构件101的凹槽105的孔110调节到圆柱状部108的突起111,并且将圆柱状部108的突起111插入托座构件101的孔110中,以由此容易地沿线缆30的周向设置托座构件101,101的附接角或固定角。
之后,如图11中所示,将螺栓107插入设置在线缆30上的托座构件101和101的面对的插入孔115和115中,并且进一步如图12A中所示,将螺栓107拧紧并且固定到例如车身等线缆附接构件40。因而,将托座构件101,101固定到线缆附接构件40,并且将托座构件101,101的相对表面104,104以紧密接触状态或紧贴接触状态设置,以由此将线缆30通过中间构件103把持和固定在托座构件101和101的相对的凹槽105和105之间。此时,如图12B中所示,托座构件101,101的两个侧面通过中间构件103的止动部109,109以接触状态设置,以由此通过在圆柱状部108两端处的止动部109,109抑制托座构件101,101沿线缆30的轴向移动。而且,圆柱状部位108的突起111以插入状态设置到托座构件101的凹槽105的孔110中,以由此控制或抑制线缆30的旋转(扭转)。
应注意的是,如图8A、图8B和图10中所示,根据实施例2-1,孔110设置在托座构件101的一个侧面上。但是,如图13中所示,孔110也可沿宽度方向设置在托座构件101的两侧。在该情况下,如图13中所示,突起111设置在中间构件103的圆柱状部108的两侧,以沿宽度方向对应于在托座构件101两侧的孔110。而且,根据实施例2-1,孔110形成在托座构件101中的一个上,另一个托座构件101上没有形成孔110。但是,孔110也可形成在所述对托座构件101和101中的两个上。在该情况下,多个突起111设置在圆柱状部108的外周部分上,例如沿圆柱状部108的外周方向以180度布置。而且,虽然实施例2-1的托座构件101把持和固定三根线缆30,但是也可使用具有多个凹槽而不是一个或三个凹槽的托座构件。
根据实施例2-1,可获得如下所示的一个或多个效果:
(1)通过将圆柱状部108的突起111和托座构件101的孔110接合,可容易地并且确切地确定托座构件101和101沿线缆30的外周方向的布置角,和托座构件101,101沿线缆30的轴向的附接位置。因此,可提高将线缆30装配到车身等的精度,并且可能根据设计布置线缆。而且,由于圆柱状部108的突起111插入托座构件101的凹槽105的孔110内,因此可抑制或阻止线缆30由于扭转(旋转)造成的移动,结果,可能降低由于外周部件和线缆的接触造成的断开的可能性。
(2)由于中间构件103收紧并且牢固地固定到线缆30,并且由托座构件101,101通过中间构件103将线缆30收紧并且固定,因此线缆30可通过足够的把持力固定。特别地,由于止动部109,109设置在中间构件103的圆柱状部108的两端处,因此增加到线缆30的力可由止动部109承受,即使过大的张力增加到线缆30,并且可尽可能防止线缆30的偏移。特别地,例如泥和雪等杂质附着到设置在汽车弹簧下面的线缆,并且具有附着到其的杂质的线缆有时弯曲或振动。此时,虽然线缆中产生过大的张力,但是同样,在该情况下,线缆可充分固定并且保持。
(3)由于线缆30由托座构件101,101通过中间构件103收紧并且固定,因此增加到线缆30的托座构件101,101的把持力均匀化。因此,即使较大的力增加到线缆30,也不会有不期望的力局部增加到线缆固定部分的线缆,因而使得可能防止产生例如结果断开等麻烦。
(4)由于仅收紧并且紧固到线缆30的中间构件103由托座构件101,101夹持,以由此把持线缆30,因此质量方面的可靠性较高,并且由于多根线缆30可共同固定,因此可抑制成本。
(实施例2-2)
图1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2的线缆固定构件中的中间构件收紧并且紧固到线缆的状态的视图。而且,图15A和图15B是分别显示根据实施例2-2的线缆固定构件中所述对托座构件的相对表面侧的视图。根据实施例2-2的线缆固定构件也用于把持三根线缆并且将其固定到车身等,后文将从不相同点描述根据该实施例的线缆固定构件。
实施例2-2的中间构件103中省略了实施例2-1的止动部109。即,如图14中所示,本实施例的中间构件103由圆柱状部108构成。圆柱状突起111沿轴向设置在圆柱状部108的外周表面上端部侧中的一侧。圆柱状部108的中部在三个位置处收紧并且紧固到线缆30。
本实施例的一对托座构件121,121的凹槽5的内表面形状成形来与圆柱状部108具有的外表面形状接合,从而与具有成形来在三个位置处以环状凹陷的收紧部108a的圆柱状部108的外表面形状相对应。即,如图15中所示,沿凹槽105的周向的突出部分127在沿凹槽105的方向的三个位置处形成在托座构件121,121的凹槽105内表面上,从而与以环状凹陷成形的收紧部108a相对应。而且,如图15A中所示,圆形孔110形成在托座构件121,121中的一个的三个凹槽105上,从而与圆柱状部108的突起111对应。
当收紧并且紧固到线缆30的中间构件103的圆柱状部108被把持并且把持在一对托座构件121和121的凹槽105和105之间时,如图16中所示,则凹槽105的突出部127与圆柱状部108的收紧部件108a的外表面下陷部啮合。即,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突出部127和收紧部件108a的接合结构,抑制了线缆30沿轴向的位置偏移。
而且,当圆柱状部108被夹持在所述对托座构件121和121的凹槽105和105之间时,托座构件121,121沿线缆30的周向的附接角和固定角可容易地通过将圆柱状部108的突起111插入托座构件101的孔110中确定。而且,可通过将圆柱状部108的突起111插入托座构件101的凹槽105的孔110中来控制或抑制线缆30的旋转(扭转)。
(实施例2-3)
图17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3的线缆固定构件中的中间构件收紧并且紧固到线缆的状态的视图,图18是根据实施例2-3的线缆固定构件固定到线缆的状态的剖视图。
如图17中所示,类似于前述实施例2-1,本实施例的中间构件103在圆柱状部108的两端处具有止动部109,突起111形成在圆柱状部108的外周表面上。中间构件103的圆柱状部108在三个位置处收紧并且附接到线缆30。
而且,类似于前述实施例2-2,沿着凹槽105的周向的突出部分127成形在沿所述对托座构件121,121的凹槽105的方向的三个位置处,从而与以环状凹陷成形的收紧部108a相对应。因此,当收紧并且紧固到线缆30的中间构件103的圆柱状部108被把持并且把持在所述对托座构件121,121的凹槽105,105之间时,如图18中所示,凹槽105的突出部分127与圆柱状部108的收紧部108a的外表面上的下陷部啮合。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除了止动部109的结构,通过凹槽105的突出部分127和收紧部108a的外表面上的下压部分的接合结构,可进一步牢固地抑制线缆30沿轴向的位置偏移。
而且,如图18中所示,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孔123形成在托座构件121中的一个的三个凹槽中,从而与圆柱状部108的突起111相对应。同样在本实施例中,当圆柱状部108被所述一对托座构件121和121夹持时,托座构件121,121沿线缆30的周向的附接角和固定角可通过将圆柱状部108的突起111插入托座构件101的孔123中容易地定位。而且,可通过将圆柱状部108的突起111插入托座构件121的凹槽105的孔123内,控制或抑制线缆30的旋转(扭转)。应注意的是,前述实施例的托座构件101和121的孔110从凹槽105突出到托座构件101,121的与相对表面相反一侧的表面。但是,本实施例的孔123没有成形为通孔,而是成形为下陷部。
(其他实施例)
应注意的是,虽然前述实施例2-1到2-3的托座构件101和121的孔110和123成形为圆形,但是其当然可成形为矩形形状,并且插入托座构件101和121的孔110和123内的中间构件103的突起111可不成形为圆柱状,而是棱柱状。而且,托座构件关于中间构件的附接角和固定角可通过将托座构件的孔制造得比中间构件的突起更大,并且使中间构件的突起的侧面与托座构件的孔的内表面接触来确定。
而且,在实施例2-1到2-3的托座构件101和121中,附接部114和114中的至少一个成形为弯曲到中部,以把持线缆。当线缆安装或固定到窄位置时,从安装空间和工作性能角度来讲,附接部的弯曲是适宜的。而且,当附接部弯曲时,附接部优选制造得较厚,以提高托座构件的强度,或可在与托座构件相对表面的相反一侧的表面上设置肋。
而且,在前述实施例2-1中,如图12A中所示,在托座构件101两侧处的附接部114,114通过螺栓107拧紧并且固定到线缆附接构件40。但是,一对托座构件101和101可彼此紧固,代替将附接构件114中的一个固定到线缆附接构件40。
(实施例3-1)
图19A和图19B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1的线缆固定构件中的一对托座构件,其中,图19A是前视图,图19B是侧视图。而且,图20是显示根据实施例3-1的线缆固定构件中的中间构件的前视图。
如图19A和图19B中所示,本实施例的一对托座构件201,201用于把持三根线缆,并且将其固定到车身等,用于夹持并且把持线缆的三排凹槽205形成在托座构件201的相对表面204上。每一个凹槽205的横截面成形为半圆形,从而与线缆的圆形剖面相对应,并且线缆的外周从两侧被夹持和把持在所述一对托座构件201,201的凹槽205,205之间。三排凹槽205沿托座构件201的宽度方向彼此平行形成。图19A和19B显示了所述对托座构件201,201彼此啮合的状态,并且其相对表面204,204以紧密接触状态设置,其中,用于容纳、把持和固定线缆(实际上是线缆收紧并且紧固中间构件203的部分(参见图20))的把持孔206形成在面对的凹槽205和205之间。
用于将线缆附接到例如车身等线缆附接构件的附接部214,214沿垂直于托座构件201的凹槽205的方向(线缆布置方向)形成在两端上。螺栓207(参见图22、图23A和图23B)设置到附接部214,所述螺栓207为紧固构件,用于将所述一对托座构件201,201的相对表面204,204沿紧密接触方向紧固,并且将托座构件201,201附接并且固定到例如车身等线缆附接构件40。用于插入螺栓207的插入孔215形成在附接部214上。两个插入孔215沿托座构件201,201的宽度方向(凹槽205的方向)并排设置。附接部124成形为平板状,具有形成其中的凹槽205的托座构件201的中部成形得比附接部214厚。
突起210设置到托座构件201中的一个。突起210成形为棱柱状,例如图中所示,并且成形在托座构件201沿宽度方向(凹槽205的方向)的一个侧面上,从而与每一个凹槽205面对。
本实施例的中间构件203由金属制成,并且如图20中所示,包括:插入孔212,其中插入线缆;圆柱状部208,其通过被收紧而紧固到线缆;和止动部(突出部)209,其沿径向以凸缘形状成形在圆柱状部208的两端上。止动部209和209之间的长度设置为与托座构件201和201之间的宽度相同。因此,当紧固到线缆30的圆柱状部208由所述一对托座构件201,201夹持时,所述托座构件201,201的侧面和中间构件203的止动部209以接触状态设置。
但是,突起210成形以沿凹槽205的方形从托座构件201的侧面突出,并且其中插入突起210的槽口(刻槽)211形成在中间构件203的止动部209上。托座构件201关于线缆的附接位置和固定位置,具体地,托座构件201沿线缆周向的附接位置和固定位置可通过突起210和槽口211的接合确定。
接下来将通过使用图21到图23C描述通过根据本实施例的线缆固定构件附接和固定线缆的步骤。图21和图22为显示附接和固定线缆的步骤的视图,图23A是图22沿线A-A的放大剖视图,图23B是图22沿线B-B的放大剖视图,图23C是图22沿线C-C的放大剖视图。
首先,如图21中所示,在中间构件203装配到由本实施例的线缆固定构件共同把持和固定的三根线缆30的每一根的特定位置之后,中间构件203的圆柱状部208通过使用紧固工具(未显示)收紧,以由此将中间构件203紧固到线缆30。图中,环状收紧部208a在圆柱状部208的两个位置处成形,从而形成凹陷。
随后,如图22中所示,分别紧固到三根线缆30外周的中间构件203的圆柱状部208从两侧被夹持在所述对托座构件201,201的三个面对的凹槽205和205之间。此时,托座构件201的突起210调节到止动部209的槽口211,以使突起210可插入槽口211中,以由此简单地沿线缆30的周向按照设计的附接角和固定角安装托座构件201,201。
之后,如图22中所示,将螺栓207插入设置到线缆30的托座构件201,201的面对的插入孔215,215中,进一步如图23A中所示,将螺栓207紧固并且固定到线缆附接构件40。因而,将托座构件201,201固定到线缆附接构件40,将托座构件201,201的相对表面204,204以紧密接触状态或紧贴接触状态设置,以由此在托座构件201,201的面对的凹槽205和205之间通过中间构件203把持和固定线缆。此时,如图23C中所示,托座构件201,201的两个侧面与中间构件203的止动部209,209以接触状态设置,由此通过圆柱状部208两端处的止动部209,209抑制托座构件201,201沿线缆30的轴向移动。而且,通过由托座构件201,201把持圆柱状部208,可由于在凹槽205和圆柱状部208以接触状态设置的情况下的表面摩擦,抑制线缆30的旋转(扭转)。但是,进一步如图23B和图23C中所示,托座构件201的突起210插入到止动部209的槽口211中或与止动部209的槽口211接合,以由此抑制或阻止线缆30的旋转(扭转)。
应注意的是,如图19和图21中所示,根据实施例3-1,突起210沿宽度方向设置在托座构件201的一个侧面上。但是如图24中所示,突起210可沿宽度方向设置在托座构件201的两侧。在该情况下,如图24中所示,槽口211设置到在中间构件203的两侧处的止动部209,以对应于沿宽度方向在托座构件201两侧处的突起210。而且,根据实施例3-1,突起210形成在所述对托座构件201,201中的一个上,突起210没有形成在另一个托座构件201上。但是,突起210可形成在所述对托座构件201,201的两个上。在该情况下,多个槽口211以180度的布置方式沿线缆周向设置到止动部209。而且,实施例3-1的托座构件201用于把持和固定三根线缆30。但是,也可使用具有多个凹槽而不是一个或三个凹槽的托座构件。
根据实施例3-1,可获得下面一个或多个效果。
(1)托座构件201,201沿线缆30周向的附接角和托座构件201,201沿线缆轴向的附接位置可容易地并且确切地通过托座构件201的突起210和中间构件203的槽口211的接合确定(当线缆通过视觉测量托座构件的附接位置来确定托座构件的附接位置进行把持,而没有前述定位结构或机构时,附接位置可能偏移)。因此,提高了将线缆30装配到车身等中的精度,并且可能将线缆根据设计布置。而且,由于托座构件201的突起210插入中间构件203的槽口211中,因此可抑制或阻止涉及扭转(旋转)的线缆30的移动,并且结果,可降低由于周围部件和线缆之间的接触造成的断开等的可能性。
(2)通过这样的结构:中间构件203收紧并且牢固地固定到线缆30,并且由托座构件201,201通过中间构件203将线缆30收紧并且固定,则线缆30可通过足够的把持力固定。特别地,由于止动部209,209设置在中间构件203的圆柱状部208的两端处,因此即使过大的张力增加到线缆30,这样的力仍可由止动部209承受,因而可尽可能防止线缆30的偏移。特别地,例如泥和雪等杂质附着到设置在汽车弹簧下面的线缆,因而使具有附着这样的杂质的线缆有时弯曲或振动,此时,过大的张力增加到线缆。但是同样,在该情况下,线缆可充分固定并且保持。
(3)由于线缆30由托座构件201,201通过中间构件203收紧并且固定,因此托座构件201,201对线缆30的把持力通过中间构件203均匀化。因此,即使较大的力增加到线缆30,也不会有不期望的力局部增加到线缆固定部件的线缆30,因而使得可能防止由于线缆布置位置偏移产生的例如结果断开等麻烦。
(4)由于收紧并且紧固到线缆30的中间构件203由托座构件201,201夹持,以由此把持线缆30这样的简单的结构,因此可获得质量方面的较高的可靠性,并且由于多根线缆30可共同固定,因此可抑制成本。
(实施例3-2)
图25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2的线缆固定构件中的中间构件收紧并且紧固到线缆的状态的视图。图26A和图26B是分别显示根据实施例3-2的线缆固定构件中所述一对托座构件相对表面侧的视图。根据实施例3-2的线缆固定构件还用于把持三根线缆,并且将其固定到车身等,因此后文将主要描述与根据实施例3-1的线缆固定构件的不同点。
如图25中所示,类似于实施例3-1,本实施例的中间构件203具有圆柱状部208和在其两端的止动部209。槽口211形成在止动部209上。中间构件203的圆柱状部208在三个位置处收紧并且附接到线缆30。
本实施例的一对托座构件221,221的凹槽205的内表面形状成形为与圆柱状部208的外表面形状接合,从而与具有成形以在三个位置处以环状凹陷的收紧部208a的圆柱状部208的外表面形状相对应。即,如图26A和图26B中所示,沿凹槽205周向的突出部227在沿凹槽205的方向的三个位置处形成,从而与成形以环状凹陷的收紧部208a相对应。而且,如图26A中所示,突起210形成在托座构件221中的一个的侧面上,以与止动部209的槽口211相对应。
当收紧并且紧固到线缆30的中间构件203的圆柱状部208被夹持并且把持在所述对托座构件221和221的凹槽205和205之间时,如图27中所示,则凹槽5的突出部分227与圆柱状部208的收紧部208a的外表面上的下压部分啮合。在该实施例中,除了止动部209的结构,通过凹槽205的突出部分227和收紧部208a的外表面上的下压部分的接合,可进一步牢固地抑制线缆30沿轴向的位置偏移。
而且,当圆柱状部208被夹持在一对托座构件221,221的凹槽205和205之间时,托座构件221,221沿线缆30的周向的附接角和固定角可容易地通过将托座构件201的突起210插入止动部209的槽口211中来确定。而且,线缆30的旋转(扭转)可通过将所述托座构件221的突起210插入止动部209的槽口211中来控制或抑制。
(实施例3-3)
图28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3的线缆固定构件中的中间构件收紧并且紧固到线缆的状态的视图,图29是显示根据实施例3-3的线缆固定构件中的托座构件的相对表面侧的视图。
在实施例3-3的中间构件203中,省略了实施例3-1、3-2的止动部209。即,如图28中所示,本实施例的中间构件203由圆柱状部208构成,并且圆柱状部208的中部在三个位置处收紧,并且紧固到线缆30。矩形槽口222分别设置在圆柱状部208的两端。在圆柱状部208的一端处的槽口222和在另一端处的槽口222沿线缆的周向以180度布置方式设置。
而且,如图29中所示,类似于实施例3-2,沿凹槽205的周向的突出部分227沿所述凹槽205的方向在三个位置处形成在所述对托座构件221,221的凹槽205上,从而与成形来以环状凹陷的收紧部208a相对应。而且突起223形成在所述一对托座构件221,221的每一个凹槽205的一端上,从而与圆柱状部208的每一个槽口222相对应。
当收紧并且紧固到线缆30的圆柱状部208被夹持并且把持在所述一对托座构件221,221的凹槽205和205之间时,如图29中所示,凹槽205的突出部227与圆柱状部208的收紧部208a的外表面上的下陷部分啮合。即,根据本实施例,线缆30沿轴向的位置偏移通过突出部分227和收紧部208a的接合结构抑制。
而且,当圆柱状部208被所述一对托座构件221和221夹持时,如图29中所示,托座构件221,221沿线缆30的周向的附接角和固定角通过将托座构件221的突起223插入圆柱状部208的槽口222中确定。而且,线缆30的旋转(扭转)可通过将托座构件221的突出部223插入圆柱状部208的槽口222中来控制或抑制。
(其他实施例)
应注意的是,虽然实施例3-1到3-3的中间构件203的槽口211,222成形为凹槽状或槽口状,但是中间构件的槽口可成形为孔或以台阶形态设置。而且,托座构件关于中间构件的附接位置和附接角可通过将中间构件的槽口形成得比托座构件的突起更大,并且通过使托座构件的突起的相对表面与中间构件的槽口内表面接触来确定。
而且,在实施例3-1到3-3的托座构件201和221中,至少一个附接部214和214可成形来弯曲到中部,以把持线缆。从安装空间和工作性能角度看,当线缆安装并且固定到窄位置时,附接部的弯曲有时是适合的。而且,当附接部弯曲时,为了提高托座构件的强度时,附接部优选成形得较厚,或在与托座构件的相对表面相反一侧的表面上优选设置肋。
而且,根据实施例3-1,如图23A中所示,在托座构件201两侧处的附接部214,214通过螺栓207紧固到线缆附接构件40。但是,可仅将托座构件201和201彼此紧固,代替将附接部214中的一个固定到线缆附接构件40。
Claims (14)
1.一种线缆固定构件,包括:
中间构件,其收紧并且紧固到线缆;
一对托座构件,其用于通过所述中间构件夹持和把持一根或多根线缆,所述线缆上具有紧固到其上的所述中间构件;和
一个或多个凹槽,其形成在夹持所述线缆的所述一对托座构件的相对表面上,以通过所述中间构件夹持线缆,
其中,所述凹槽的内表面形状成形为与收紧并且紧固到所述线缆上的所述中间构件的外表面形状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固定构件,其中,在所述凹槽的内表面上形成突出部分,并且所述突出部分与通过收紧到所述线缆而成形的所述中间构件的收紧部的下陷部分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固定构件,包括:
紧固构件,其用于紧固夹持一根或多根线缆的所述一对托座构件。
4.一种线缆固定结构,其中,在外周部上具有加固编织物的线缆通过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固定构件固定到线缆附接构件。
5.一种线缆固定构件,包括:
中间构件,其收紧并且紧固到线缆;
一对托座构件,其用于通过所述中间构件夹持并且把持一根或多根线缆,所述线缆具有紧固到其上的所述中间构件;
一个或多个凹槽,其形成在夹持线缆的所述一对托座构件的相对表面上,以通过所述中间构件夹持线缆;
孔,其设置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凹槽上;和
突起,其设置在所述中间构件的外周部上,以插入所述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固定构件,其中,所述凹槽的内表面形状成形为与收紧并且紧固到线缆的所述中间构件的外表面形状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固定构件,其中,所述中间构件包括:
圆柱状部,线缆插入其中,并且其收紧且紧固到线缆;和
止动部,其形成以沿线缆径向在所述圆柱状部两端处突出,以抑制线缆相对于所述一对托座构件沿轴向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固定构件,包括:
紧固构件,其用于紧固夹持一根或多根线缆的所述一对托座构件。
9.一种线缆固定结构,其中,在外周部上具有加固编织物的线缆通过使用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固定构件固定到线缆附接构件。
10.一种线缆固定构件,包括:
中间构件,其收紧并且紧固到线缆;
一对托座构件,其用于通过所述中间构件来夹持和把持一根或多根线缆,所述线缆上具有紧固到其上的所述中间构件;和
一个或多个凹槽,其形成在夹持所述线缆的所述一对托座构件的相对表面上,以通过所述中间构件夹持线缆,
槽口,其设置在所述中间构件上;和
突起,其设置在所述托座构件上,以插入所述槽口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缆固定构件,其中,所述中间构件包括:
圆柱状部,线缆插入其中,并且其收紧且紧固到线缆;和
止动部,其成形以沿线缆径向在所述圆柱状部两端处突出,从而抑制线缆相对于所述一对托座构件沿轴向的运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缆固定构件,其中,所述凹槽的内表面形状成形为与收紧并且紧固到线缆的所述中间构件的外表面形状啮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缆固定构件,包括:
紧固构件,其用于紧固夹持一根或多根线缆的所述一对托座构件。
14.一种线缆固定结构,其中,在外周部上具有加固编织物的线缆通过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缆固定构件固定到线缆附接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114693 | 2010-05-18 | ||
JP2010114695A JP2011244601A (ja) | 2010-05-18 | 2010-05-18 | ケーブル固定部材及びケーブル固定構造 |
JP2010114693A JP5391406B2 (ja) | 2010-05-18 | 2010-05-18 | ケーブル固定部材及びケーブル固定構造 |
JP2010-114694 | 2010-05-18 | ||
JP2010114694A JP2011244600A (ja) | 2010-05-18 | 2010-05-18 | ケーブル固定部材及びケーブル固定構造 |
JP2010-114695 | 2010-05-1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61288A true CN102361288A (zh) | 2012-02-22 |
CN102361288B CN102361288B (zh) | 2015-09-23 |
Family
ID=44971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130418.0A Active CN102361288B (zh) | 2010-05-18 | 2011-05-17 | 线缆固定构件和线缆固定结构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466364B2 (zh) |
CN (1) | CN102361288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68114A (zh) * | 2012-03-26 | 2013-10-23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电线保持件的固定结构 |
CN104295799A (zh) * | 2014-07-29 | 2015-01-21 | 惠州市华阳多媒体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卡线结构 |
CN112600144A (zh) * | 2019-10-02 | 2021-04-02 | 通用电气精准医疗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缆线管理系统的方法和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9058036B3 (de) * | 2009-12-14 | 2011-04-14 | Rattunde & Co. Gmbh | Spannvorrichtung für stangenförmige Profile |
JP5491472B2 (ja) * | 2011-09-26 | 2014-05-14 |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 ケーブル・配管類保護案内部材用取り付けブラケット |
FR2990806B1 (fr) * | 2012-05-21 | 2015-11-20 | Snecma | Systeme de fixation et de stabilisation d'un cable par rapport a un support |
US9971120B2 (en) * | 2012-10-31 | 2018-05-15 |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 Anchoring cables to rack with cable clamp arrangements |
US9933090B2 (en) * | 2014-08-05 | 2018-04-03 | Air International, Inc. | Pipe retainer |
US10054753B2 (en) * | 2014-10-27 | 2018-08-21 |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 Fiber optic cable with flexible conduit |
AU2015207954C1 (en) | 2015-07-31 | 2022-05-05 | Adc Communications (Australia) Pty Limited | Cable breakout assembly |
US11131821B2 (en) | 2016-03-18 | 2021-09-28 |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 Optic fiber cable fanout conduit arrangements; components, and methods |
US10890730B2 (en) | 2016-08-31 | 2021-01-12 |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 Fiber optic cable clamp and clamp assembly |
CN109716194B (zh) | 2016-10-13 | 2021-07-16 |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包含环氧树脂插塞和缆线应变消除件的光纤分支过渡组件 |
CN110622051A (zh) | 2017-05-08 | 2019-12-27 |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光纤分支过渡组件 |
JP6787281B2 (ja) * | 2017-08-31 | 2020-11-18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支持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空調装置 |
CN109065234B (zh) * | 2018-08-01 | 2020-05-15 | 扬州中大电缆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耐扭风能电缆 |
JP7151590B2 (ja) * | 2019-03-28 | 2022-10-12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ワイヤハーネス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48557A (en) * | 1977-07-11 | 1979-04-10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Adjustable fiber optic connector |
US6875918B2 (en) * | 2002-12-11 | 2005-04-05 |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 Joint for tubular cable cover |
CN1702479A (zh) * | 2004-05-27 | 2005-11-30 | Pgs美洲公司 | 水底电缆地震勘测的电缆及系统 |
US7581564B2 (en) * | 2007-05-07 | 2009-09-01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 Protecto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89666A (en) * | 1990-05-03 | 1992-02-18 | Ace Electronics Inc. | Cab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
JP2007276738A (ja) | 2006-04-11 | 2007-10-25 | Honda Motor Co Ltd | 電線保持装置 |
-
2011
- 2011-05-10 US US13/104,366 patent/US8466364B2/en active Active
- 2011-05-17 CN CN201110130418.0A patent/CN10236128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48557A (en) * | 1977-07-11 | 1979-04-10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Adjustable fiber optic connector |
US6875918B2 (en) * | 2002-12-11 | 2005-04-05 |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 Joint for tubular cable cover |
CN1702479A (zh) * | 2004-05-27 | 2005-11-30 | Pgs美洲公司 | 水底电缆地震勘测的电缆及系统 |
US7581564B2 (en) * | 2007-05-07 | 2009-09-01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 Protector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68114A (zh) * | 2012-03-26 | 2013-10-23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电线保持件的固定结构 |
CN104295799A (zh) * | 2014-07-29 | 2015-01-21 | 惠州市华阳多媒体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卡线结构 |
CN112600144A (zh) * | 2019-10-02 | 2021-04-02 | 通用电气精准医疗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缆线管理系统的方法和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61288B (zh) | 2015-09-23 |
US20110284285A1 (en) | 2011-11-24 |
US8466364B2 (en) | 2013-06-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61288A (zh) | 线缆固定构件和线缆固定结构 | |
JP5491983B2 (ja) | ケーブル固定部材及びケーブル固定構造 | |
JP3119840B2 (ja) | コントロールケーブルなどの端末を固定するための装置 | |
EP0617251B1 (en) | A bracket to be secured to a cylindrical object | |
EP3118084B1 (en) | Steering device | |
CN103890439B (zh) | 弹簧座构件和装备有该构件的弹簧组件 | |
JP6294261B2 (ja) | トルク検出装置 | |
RU2705542C1 (ru) | Крепежный узел для шнурообразного объекта | |
KR20180115304A (ko) | 프로파일형 클램프용 프리-포지셔너 및 프리-포지셔너를 가지는 연결 장치 | |
KR102274109B1 (ko) | 스프링 클램프용 위치선정 장치 | |
WO2012042855A1 (ja) | 回転コネクタ装置 | |
WO2017117187A1 (en) | Hose clamp bracket with positioning features | |
JP2019090526A (ja) | シール部材を有するプロファイルクランプ | |
CN110382939A (zh) | 排气夹具及方法 | |
US20030025329A1 (en) | Spacer-less type pipe joint and packing ring used for the same | |
EP1867884B1 (en) |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vehicle steering | |
KR101006471B1 (ko) | 자동차용 클리어런스 클립 | |
EP1939513B1 (en) | Clamp for a flexible pipe | |
JP5713860B2 (ja) | 固定機構及び自動車用ミラーアセンブリー | |
CN115989372A (zh) | 固定构造 | |
JP2010213426A (ja) |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クランプ | |
JP5180480B2 (ja) | シールドパイプと編組線との接続方法および接続構造 | |
KR100687818B1 (ko) | 파이프용 자동용접장치의 레일 장치 | |
JP5391406B2 (ja) | ケーブル固定部材及びケーブル固定構造 | |
JPH0765699B2 (ja) | ホース金具の取付け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ASS |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
Owner name: HITACHI METALS,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 CABL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306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306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Metals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Cable Co., Ltd.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