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57265A - 一种表面改性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表面改性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57265A
CN102357265A CN2011102147149A CN201110214714A CN102357265A CN 102357265 A CN102357265 A CN 102357265A CN 2011102147149 A CN2011102147149 A CN 2011102147149A CN 201110214714 A CN201110214714 A CN 201110214714A CN 102357265 A CN102357265 A CN 1023572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al venous
venous catheter
polyurethane
catheter
surface mod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1471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祝方明
陈翠
丁侃贤
杨立
李志云
欧阳习浩
任宁生
刘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FUNIYA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FUNIYA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FUNIYA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UHAI FUNIYA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1471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57265A/zh
Publication of CN102357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572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改性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及其制备方法。该导管是以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为基体,表面接枝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为第一层修饰层,纳米银分布于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上作为第二层修饰层。该导管的制备方法是将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清洗后在乙烯基吡咯烷酮溶液中浸泡1~5min,取出后在氮气环境下通过紫外光辐照进行自由基接枝聚合反应,得到表面接枝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然后在硝酸银溶液中浸泡,取出后经紫外光辐照化学镀纳米银,反应结束后取出导管,去离子水冲洗,干燥,制备成表面改性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本发明的表面改性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抗菌效果好,亲水性和润滑性强,同时也改善了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抗凝血性。

Description

一种表面改性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改性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医用聚氨酯大多指具有嵌段聚氨酯(SPU)结构特征的非发泡弹性体。同其它介入导管材料(如PE、PVC、PTFE和硅橡胶)相比,它具有优良力学性能和血液相容性,是目前制作介入导管的理想材料。SPU由聚醚二醇形成的软段和二异氰酸酯与链增长剂低分子量二胺或二醇形成的硬段两部分构成。刚性硬段聚集的微区分散在柔性链段的连续相中而形成海岛结构。其硬段为疏水性且部分结晶, 软段为亲水性且非晶。由于这两部分无相容性,故形成所谓的微相分离结构,使它具有优于其他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如今,SPU已广泛用于制造各种介入导管。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上述提到的SPU独特的软段和硬段微相分离结构既提供了优良的血液相容性又提供了优良的综合机械性能,同时它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稳定性及抗凝血性。1967年,Boretor和Pietrce等首次成功地将这类嵌段聚醚聚氨酯弹性体植入狗体内。此后,人们研究开发了大量的嵌段聚氨酯生物医用材料, 并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实用价值的商品化聚氨酯生物医用材料。(罗兰,热固性树脂,2005, 5)而将具有抗菌性、亲水性和抗凝血性的物质或基团接枝在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表面,对其表面进行修饰改性,可以进一步提高导管的润滑性、抗菌性和抗凝血性。
近年来,随着高分子科学,医学和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和相互渗透,使生物医用高分子成为具有广泛研究和应用前景的功能性材料。目前,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推动现代医学进步和提高临床水平的重要领域。作为和人体血液环境相接触的血液相容性材料始终是研究的焦点,聚氨酯材料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弹性、生物相容性及抗凝血性, 是被研究最广的抗凝血医用高分子材料之一。近三十年来, 人们对经典的聚氨酯弹性体嵌段聚氨酯进行了各种改良、修饰,并在此基础上发展, 形成了接枝型聚氨酯、离子型聚氨酯和表面负载抗凝血活性物质的聚氨酯等各种类型的抗凝血聚氨酯材料。(计剑,功能高分子学报,1995,8(2))。
鉴于聚氨酯材料的抗凝血性能本质上取决于材料的表面性质, 那么就可以通过表面接枝反应, 在聚氨酯表面接枝各种功能性侧链, 以对经典的聚氨酯抗凝血材料进行改性。这样可在保留聚氨酯基材本体优越性能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聚氨酯材料表面的抗凝血性能。
Ikada在研究材料-血液相互作用的表面物理化学行为基础上, 指出极端亲水性的表面和极端疏水性的表面都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极端亲水性表面由于与界面的亲和性较大, 从而使界面自由能大大降低, 减少了材料表面对血液中多种组份的作用, 因而呈现优良抗凝血性能。而具有极端疏水性表面的材料, 由于其表面自由能低, 与血液各组份的作用小,同样可能呈现优良抗凝血性能。此后人们通过钵盐引发、过氧化物引发、辐射接枝聚合、光引发接枝聚合等各种表面接枝方法将丙烯酞胺、甲基丙烯酞胺及其它一些亲水性单体接枝聚合到聚氨酯及其它一些生物医用材料表面形成了一系列亲水性聚氨酯表面。血液相容性评价表明, 这类表面确实具有优良抗凝血性能。(计剑,功能高分子学报,1995,8(2))。
而Han等采用表面化学接枝反应在SPU表面接枝上全氟代烷基后,发现这种极端疏水性的聚氨酯表面也具有和极端亲水性的PEG链接枝聚氨酯相当的抗凝血性能。在接枝型聚氨酯的一系列研究中,具有长PEG接枝链表面的抗凝血性能尤其引人注目,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改善材料抗凝血性能的理想表面。Nagaoka等通过研究,对PEG接枝链的抗凝血机理提出了以下假设:由于PEG是一种高度亲水性和柔顺性的分子链,因而一方面可与水结合形成水合PEG链,以通过位阻排斥作用阻碍血液组份的吸附。这种阻碍作用随链的增长而增大。另一方面,水合链的快速运动可影响血液-材料界面的微区流体力学性质,即与柔性链段结合的水微流阻止了蛋白质在材料表面的停滞、粘附与变性。(计剑,功能高分子学报,1995,8(2):225-235)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作为一种医用高分子材料,已在药物中使用了几十年, 并且证明它是完全无毒性的,它本身带有亲水基团,很容易与水结合形成亲水凝胶,具有润滑性。通过实验,用特殊工艺将亲水的PVP有机地结合在具有疏水表面的医用导管上,遇水时迅速在其表面形成一层润滑薄膜且不会脱落,在临床插管时具有超润滑作用。用该技术生产的一次性超滑导尿管,经100多例临床验证,效果显著。 深受医务人员和病人的欢迎,已批量生产,其它品种的医用导管也在研究试制中。采用特殊工艺在普通医用导管表面结合上一层医用高分子材料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使导管遇水后具有极为润滑的表面,摩擦系数仅为普通导管的百分之一左右,而且润滑性持久;生物实验表明这种经PVP表面润滑处理的导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临床应用也取得满意效果。(夏毅然,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99,6(增刊))。
银的抗菌性能早在16 世纪就被广泛地应用于医药界,如用银片覆盖伤口预防溃烂,用银丝织成纱布包裹皮肤创伤,婴儿出生时滴上硝酸银溶液可防止黏膜感染。(袁鹏,化工矿物与加工,2002,31(10))20 世纪30 年代,抗生素的发现一度使人们忽视了对银抗菌性能的利用。然而,随着抗生素等化学药物的滥用,越来越多的微生物通过变异产生了耐药性,使得一些由耐药性细菌引起的疾病无法医治。同时也使具备高效、广谱及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的银系杀菌剂再次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纳米技术的迅猛发展,将金属银加工成纳米银后,原子排列表现为介于固体和分子之间的“介态”,其比表面积极大,显示明显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隧道效应,这种活性极强的纳米银微粒具备超强的抗菌能力。(刘伟,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5))如纳米银抗菌的有效浓度在纳摩尔水平,低于银离子的微摩尔水平近1000 倍(Dibrov P,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2002,46(8))。
纳米银是一种新兴的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超导、化工、医学、光学、电子、电器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制备纳米银粒子的常用方法是加热法和光化学法。(薛军,光子学报,2004,33(2))而其中与本实验相关的应用是在化纤中加入少量的纳米银,可以改变化纤品的某些性能,并赋予很强的杀菌能力。
现有的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虽然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但其抗菌能力不强,临床应用上受到限制。中国专利申请200810023957.2公开了一种复合纳米银-聚氨酯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为聚氨酯基质中均匀混合纳米银颗粒,可作为多种临床医疗器械的原材料和复合抗菌涂层。
中国专利申请201010018152.6公开了一种表面利用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修饰的聚氨酯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在聚氨酯材料的表面嫁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获得表面功能化的聚氨酯材料。所得产品可以显著提高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高分子材料聚氨酯的表面亲水性能和PVP与聚氨酯的结合问题,从而形成工艺简单、经济实用的新型聚氨酯功能材料。
李小兵、刘莹等人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为分子保护剂、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还原硝酸银,将纳米银颗粒还原并沉积在医用聚氨酯内支架管表面。这是采用了化学还原的方法将纳米银沉积在材料表面,制备工艺上比较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的表面改性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表面改性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表面改性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是以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为基体,表面接枝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为第一层修饰层,纳米银分布于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上作为第二层修饰层。
接枝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主要是为了改变材料表面的润滑性和亲水性,这方面也有文章报道过,但是没有结合纳米银来共同改造聚氨酯材料。其次,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起到高分子保护剂的作用,可有效控制纳米银的分散度,防止团聚,这在李小兵的文献里有提到,但是他们的方案中硝酸银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是同时加入反应的,最终得到的是纳米银修饰的材料,而不是同时有纳米银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两层修饰的材料。本发明的特色在于在改变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表面的润滑性的同时赋予材料较强的抗菌性。另一方面,该方法操作简单,参与反应的物质较少,原子利用率很高,所配制的溶液可重复利用多次,反应产生的废弃物较少,对环境的污染较少,体现了绿色化学的要求。
上述表面改性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清洗后在乙烯基吡咯烷酮溶液中浸泡1~5min,最佳为2min。取出后在氮气环境下通过紫外光辐照进行自由基接枝聚合反应,得到表面接枝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
(2)将表面接枝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在硝酸银溶液中浸润,取出后经紫外光辐照化学镀纳米银,或者将表面接枝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浸泡在硝酸银溶液中,经紫外光辐照化学镀纳米银,反应结束后取出导管,去离子水冲洗并浸泡,干燥,制备成表面改性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
步骤(1)所述乙烯基吡咯烷酮溶液的溶剂是无水乙醇,乙烯基吡咯烷酮的体积百分浓度优选20~50%,经过多次试验分析,发现在50%时效果最优。
步骤(1)所述紫外光辐照时间太短则达不到理想效果,太长则容易损坏管体,在5~30min范围内较为理想,最佳为20min。
步骤(1)所述紫外光辐照所用光引发剂优选Irgacure907,化学组成为α-氨基酮。所用光敏剂优选BP,化学组成为二苯甲酮。
步骤(2)所述硝酸银溶液的溶剂优选乙醇、水或者两者混合物。硝酸银在乙醇中的溶解度有限,因此当用乙醇作溶剂时,硝酸银浓度优选为0.1 mol/L以上,小于0.2 mol/L;当用水或者乙醇水溶液做溶剂时,硝酸银浓度优选为0.1~1.0mol/L。
最佳方案是先将硝酸银用乙醇溶解,余下不能溶解的部分加水助溶,最后将两部分溶液混合均匀,使硝酸银的最终浓度为0.2mol/L;其中加水量不超过溶液总体积的2%。
步骤(2)所述紫外光辐照化学镀纳米银的反应时间优选20min。
步骤(2)各参数优选如下:将表面接枝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在0.2mol/L的硝酸银溶液中浸润2min,取出后经紫外光辐照化学镀纳米银,辐照时间为20min,反应结束后取出导管,去离子水冲洗,干燥,制备成表面改性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
本发明中无水乙醇与乙醇通用,均为C2H5OH。
优选制备方法:
1. 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前处理
将适当长度的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浸泡于体积比为1:1的乙醇与去离子水的混合溶剂中,在超声下清洗1h,除去管表面的污垢,取出用去离子水充分冲洗后,放入真空干燥箱干燥后称重。
2. 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表面的紫外光辐照接枝聚合反应
将干燥的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浸泡在乙烯基吡咯烷酮乙醇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取出放入石英玻璃管中,反复充抽氮气除去空气后用橡胶塞塞紧。在室温下放在距离紫外灯10cm处紫外光辐照一定时间后,将导管取出,用大量水冲洗并在水中浸泡24h,并不断换水,以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和吸附在导管表面的均聚物,真空干燥到恒重。
3. 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表面紫外光辐照化学镀纳米银
将表面接枝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浸泡于AgNO3乙醇/水溶液中一段时间,取出后在距紫外灯10cm处紫外光辐照一定时间后,将导管取出,再用大量去离子水冲洗并在水中浸泡24h,并不断换水,最后真空干燥到恒重,得到产品。
本发明专利采用紫外光辐照自由基接枝聚合技术,先将亲水性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接枝到聚氨酯导管表面,然后经紫外光辐照化学镀反应,制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纳米银表面改性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优化了反应条件和工艺,包括乙烯基吡咯烷酮浓度、紫外光辐照时间、AgNO3的溶剂选择及浓度,AgNO3与中心静脉导管的接触方式等方面对表面改性的影响。同时确定了最佳的工艺参数:接枝聚合反应最佳引发体系是同时以Irgacure907作光引发剂,以二苯甲酮作光敏剂;乙烯基吡咯烷酮浓度是50%,紫外光辐照时间是20min,中心静脉导管在单体溶液中浸泡时间2min,AgNO3溶液以水或乙醇与水的混合物为溶剂,其浓度为0.2mol/L,接触方式采用浸润。
因为纳米银能够损伤细菌DNA,使细菌DNA不再随机分布在细胞的核区,而是在核区浓缩呈紧张态状态,所以分子会失去复制的能力。同时纳米银能够通过去磷酸化一些细菌蛋白从而中断细胞信号传导。此外,它也能通过进入细菌并与菌体中酶蛋白的巯基结合,使一些含巯基基团的脱氢酶失去活性来达到抑制细菌生长的目的。所以表面经纳米银修饰的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具有很好的抗感染性。初步的抗菌实验也表明,目标导管具有较强的抗菌和抗感染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表面改性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在物理外貌、颜色、深浅及抗菌性能等方面都与未改性的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有很大区别。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分析得到,通过化学镀修饰上纳米银的导管表面有更多的亮点,粒径在100 nm左右,颜色也较亮。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经过接枝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纳米银表面改性后,较其它的改性方法不但能够得到抗菌效果很好的改性导管,还能增加导管的亲水性和润滑性,改善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抗凝血性。
本发明的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属于血管内管的一种,放置于大静脉中,为双腔直管型。该材料热弹性好,但容易在溶剂浸泡或受热条件下变形,采取光化学镀的方法避免了材料表面长时间接触溶剂或受热的环境,很好地保护了材料表面形貌。现有技术中提供的大多是采用去离子水为硝酸银的溶剂,本发明优选用无水乙醇作溶剂,在增加改性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抗菌性能的同时,也在制备过程中节省了用料,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 扫描电镜下观察未经过表面改性的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表面的形貌。
图2. 扫描电镜下观察经过接枝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纳米银表面改性的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表面的形貌。
图3. 为图2放大后其中一个亮点的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15cm长的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浸泡于体积比为1:1的乙醇与去离子水的混合溶剂超声清洗1h,除去导管表面的污垢,取出用去离子水充分冲洗后,放入真空干燥箱干燥后,进行称重。
将干燥的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浸泡在乙烯基吡咯烷酮乙醇溶液(乙烯基吡咯烷酮的体积分数为50% )中2min后,取出放入石英玻璃管中,反复充抽氮气除去空气后用橡胶塞塞紧。在室温下放在距离紫外灯10cm处紫外光辐照20min,将导管取出,用大量水冲洗并在水中浸泡24h,并不断换水,以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和吸附在导管表面的均聚物,真空干燥到恒重,得到表面接枝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
将干燥的表面接枝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浸泡在0.2mol/L AgNO3水溶液(AgNO3直接溶解于水所得)中,并于距紫外灯10cm处辐照20min,最后将导管取出,再用大量去离子水冲洗并在水中浸泡24h,不断换水,真空干燥到恒重。分别取长度为15、25、35、45mm的改性后的导管进行抗菌能力测试,得到浊度分别为1.109、0.206、0.161、0.131;未改性的导管相同实验条件下的抗菌实验浊度按相同长度顺序为1.592、1.525、1.509、1.890。
实施例2 
将15cm长的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浸泡于体积比为1:1的乙醇与去离子水的混合溶剂超声清洗1h,除去导管表面的污垢,取出用去离子水充分冲洗后,放入真空干燥箱干燥后,进行称重。
将干燥的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浸泡在乙烯基吡咯烷酮乙醇溶液(乙烯基吡咯烷酮的体积分数为50%)中2min后,取出放入石英玻璃管中,反复充抽氮气除去空气后用橡胶塞塞紧。以Irgacure907作光引发剂,以二苯甲酮作光敏剂,在室温下放在距离紫外灯10cm处紫外光辐照20min,将导管取出,用大量去离子水冲洗并在水中浸泡24h,并不断换水,以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和吸附在导管表面的均聚物,真空干燥到恒重,得到表面接枝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
将干燥的表面接枝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浸泡在0.2mol/L AgNO3乙醇溶液中(AgNO3溶解于无水乙醇,余下不溶部分加入少于溶液总体积2%的水助溶,两者混合后所得),并于距紫外灯10cm处辐照20min,最后将导管取出,再用大量去离子水冲洗并在水中浸泡24h,不断换水,真空干燥到恒重。分别取长度为15、25、35、45mm的改性后的导管进行抗菌能力测试,得到浊度分别为1.242、0.745、0.310、0.429;未改性的导管相同实验条件下的抗菌实验浊度按相同长度顺序为1.592、1.525、1.509、1.890。
实施例3
将15cm长的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浸泡于体积比为1:1的乙醇与去离子水的混合溶剂超声清洗1h,除去导管表面的污垢,取出用去离子水充分冲洗后,放入真空干燥箱干燥后,进行称重。
将干燥的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浸泡在乙烯基吡咯烷酮乙醇溶液(乙烯基吡咯烷酮的体积分数为50%),经过2min后,取出放入石英玻璃管中,反复充抽氮气除去空气后用橡胶塞塞紧。在室温下放在距离紫外灯10cm处紫外光引发反应20min,将导管取出,用大量水冲洗并在水中浸泡24h,并不断换水,以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和吸附在PU管表面的均聚物,真空干燥到恒重,得到表面接枝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
将干燥的表面接枝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浸润在0.2mol/L AgNO3水溶液中2min后取出,再于距紫外灯10cm处辐照20min,最后将导管取出,再用大量去离子水冲洗并在水中浸泡24h,不断换水,真空干燥到恒重。分别取长度为15、25、35、45mm的改性后的导管进行抗菌能力测试,得到浊度分别为1.457、1.622、0.686、0.665;未改性的导管相同实验条件下的抗菌实验浊度按相同长度顺序为1.592、1.525、1.509、1.890。
实施例4
将15cm长的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浸泡于体积比为1:1的乙醇与去离子水的混合溶剂超声清洗1h,除去导管表面的污垢,取出用去离子水充分冲洗后,放入真空干燥箱干燥后,进行称重。
将干燥的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浸泡在乙烯基吡咯烷酮乙醇溶液(乙烯基吡咯烷酮的体积分数为50%)中,经过2min后,取出放入石英玻璃管中,反复充抽氮气除去空气后用橡胶塞塞紧。在室温下放在距离紫外灯10cm处紫外光引发辐照20min,将导管取出,用大量水冲洗并在水中浸泡24h,并不断换水,以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和吸附在导管表面的均聚物,真空干燥到恒重,得到表面接枝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
将干燥的表面接枝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浸润在0.2mol/L AgNO3的乙醇溶液(AgNO3溶解于无水乙醇,余下不溶部分加入少于溶液总体积2%的水助溶,两者混合后所得)中2min后取出,再于距紫外灯10cm处辐照20min,最后将导管取出,再用大量去离子水冲洗并在水中浸泡24h,不断换水,真空干燥到恒重,所得产品见图2和3。
分别取长度为15、25、35、45mm的改性后的导管进行抗菌能力测试,得到浊度分别为1.109、0.137、0.153、0.199;未改性的导管相同实验条件下的抗菌实验浊度按相同长度顺序为1.592、1.525、1.509、1.890。
表1 不同条件下制备的表面改性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抗菌性能力
Figure 964956DEST_PATH_IMAGE001
由表1结果很容易判断出实施例1和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表面改性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抗菌性较强。但实施例4的工业成本较低,即实施例4中AgNO3乙醇溶液可以多次重复使用,故该方法具有很广的工业前景,最后制得的表面改性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的表面呈红棕色。

Claims (10)

1.一种表面改性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是以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为基体,表面接枝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为第一层修饰层,纳米银分布于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上作为第二层修饰层。
2.权利要求1所述表面改性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清洗后在乙烯基吡咯烷酮溶液中浸泡1~5min,取出后在氮气环境下通过紫外光辐照进行自由基接枝聚合反应,得到表面接枝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
(2)将表面接枝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在硝酸银溶液中浸润,取出后经紫外光辐照化学镀纳米银,或者将表面接枝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浸泡在硝酸银溶液中,经紫外光辐照化学镀纳米银,反应结束后取出导管,去离子水冲洗并浸泡,干燥,制备成表面改性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表面改性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乙烯基吡咯烷酮溶液的溶剂是无水乙醇,乙烯基吡咯烷酮的体积百分浓度是20~5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表面改性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紫外光辐照时间为5~30min。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表面改性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紫外光辐照所用光引发剂为Irgacure907,化学组成为α-氨基酮;所用光敏剂为BP,化学组成为二苯甲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表面改性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硝酸银溶液的溶剂为水或无水乙醇,或两者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表面改性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硝酸银溶液溶剂为乙醇时,硝酸银浓度为0.1 mol/L以上,小于0.2 mol/L,硝酸银溶液溶剂为水或水和无水乙醇的混合物时,硝酸银浓度为0.1~1.0mol/L。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表面改性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硝酸银溶液是先将硝酸银用乙醇溶解,余下不能溶解的部分加水助溶,最后将两部分溶液混合均匀,使硝酸银的最终浓度为0.2mol/L;其中加水量不超过溶液总体积的2%。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紫外光辐照化学镀纳米银的反应时间为2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为:将表面接枝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在0.2mol/L的硝酸银溶液中浸润2min,取出后经紫外光辐照化学镀纳米银,或者浸泡在0.2mol/L的硝酸银溶液中进行光化学镀,辐照时间为20min,反应结束后取出导管,去离子水冲洗,干燥,制备成表面改性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
CN2011102147149A 2011-07-29 2011-07-29 一种表面改性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23572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147149A CN102357265A (zh) 2011-07-29 2011-07-29 一种表面改性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147149A CN102357265A (zh) 2011-07-29 2011-07-29 一种表面改性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57265A true CN102357265A (zh) 2012-02-22

Family

ID=45582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147149A Pending CN102357265A (zh) 2011-07-29 2011-07-29 一种表面改性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57265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1205A (zh) * 2012-05-16 2013-12-04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表面改性方法和表面改性弹性体
CN104046969A (zh) * 2014-05-14 2014-09-17 南昌大学 医用聚氨酯材料表面化学法镀纳米银涂层方法
CN104474588A (zh) * 2014-11-25 2015-04-01 苏州市贝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氨酯医用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84456A (zh) * 2015-05-25 2015-10-21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抗菌型聚氨酯类医疗器械、其制备方法及抗菌型留置针外周导管
CN105418955A (zh) * 2015-12-01 2016-03-23 赵亚平 一种聚氯乙烯表面改性方法、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37069A (zh) * 2017-09-05 2018-01-05 泉州市科茂利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乙二醇表面改性的纳米银聚氨酯医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68269A (zh) * 2017-12-12 2018-04-03 湖南平安医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避光输液器导管表面改性方法
CN110343284A (zh) * 2019-07-12 2019-10-18 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聚氨酯介入导管表面抗菌抗凝涂层制备方法
CN110408189A (zh) * 2019-07-29 2019-11-05 东南大学 一种提高医用聚氨酯材料血液相容性和抗菌性的方法
CN111514433A (zh) * 2020-02-21 2020-08-11 上海威高医疗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介入导管、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1894A (zh) * 2009-12-03 2010-05-26 珠海福尼亚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表面接枝改性的聚氨酯医用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US20110152843A1 (en) * 2009-12-18 2011-06-23 Wedlin Charlotte Medical device for short time use with quickly releasable antibacterial agent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1894A (zh) * 2009-12-03 2010-05-26 珠海福尼亚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表面接枝改性的聚氨酯医用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US20110152843A1 (en) * 2009-12-18 2011-06-23 Wedlin Charlotte Medical device for short time use with quickly releasable antibacterial agent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1205A (zh) * 2012-05-16 2013-12-04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表面改性方法和表面改性弹性体
CN104046969A (zh) * 2014-05-14 2014-09-17 南昌大学 医用聚氨酯材料表面化学法镀纳米银涂层方法
CN104474588A (zh) * 2014-11-25 2015-04-01 苏州市贝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氨酯医用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84456A (zh) * 2015-05-25 2015-10-21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抗菌型聚氨酯类医疗器械、其制备方法及抗菌型留置针外周导管
CN104984456B (zh) * 2015-05-25 2018-08-28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抗菌型聚氨酯类医疗器械、其制备方法及抗菌型留置针外周导管
CN105418955A (zh) * 2015-12-01 2016-03-23 赵亚平 一种聚氯乙烯表面改性方法、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37069A (zh) * 2017-09-05 2018-01-05 泉州市科茂利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乙二醇表面改性的纳米银聚氨酯医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68269A (zh) * 2017-12-12 2018-04-03 湖南平安医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避光输液器导管表面改性方法
CN110343284A (zh) * 2019-07-12 2019-10-18 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聚氨酯介入导管表面抗菌抗凝涂层制备方法
CN110343284B (zh) * 2019-07-12 2021-09-14 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氨酯介入导管表面抗菌抗凝涂层制备方法
CN110408189A (zh) * 2019-07-29 2019-11-05 东南大学 一种提高医用聚氨酯材料血液相容性和抗菌性的方法
CN111514433A (zh) * 2020-02-21 2020-08-11 上海威高医疗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介入导管、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57265A (zh) 一种表面改性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08341B (zh) 载银细菌纤维素水凝胶抗菌敷料制备方法及其制品
CN107096068A (zh) 一种牙科种植体及其生物活性抗菌表面的制备方法
CN103768700B (zh) 蛋白抑菌导尿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04307B (zh) 抗凝血复合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38992B (zh) 抗菌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11894B (zh) 表面接枝改性的聚氨酯医用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68984B (zh) 一种安全长效的多功能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
CN106421907A (zh) 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的杂化生物功能涂层的制备方法
Ma et al. Fabrication of bioactive glass-introduced nanofibrous membranes with multifunctions for potential wound dressing
Yao et al. Asymmetric wettable, waterproof, and breathable nanofibrous membranes for wound dressings
CN107974831B (zh) 一种海藻酸钙改性的丙纶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97399A (zh) 非释放型抗微生物黏附涂层在抗菌医疗器械中的应用
US20220062510A1 (en) Medical tub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8498859B (zh) 一种抗菌性生物活性玻璃纳米纤维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Liu et al. In situ synthesis of hybrid nanocomposite with highly order arranged amorphous metallic copper nanoparticle in poly (2-hydroxyethyl methacrylate) and its potential for blood-contact uses
CN108929543A (zh) 硅橡胶/载纳米银改性蒙脱土纳米抗菌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80130A (zh) 纳米银表面改性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72662A (zh) 一种抗菌膨体聚四氟乙烯面部植入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05148333B (zh) 一种抗菌型医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抗菌型医疗器械
CN108559118A (zh) 一种抗菌型载银硅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14141A (zh) 一种具有抗菌和抗粘连功能的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TW202007388A (zh) 聚合物-膠原蛋白複合膜及其製造方法
CN114699524B (zh) 一种跨尺度多功能智能疗修性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Kim et al. Study in bactericidal properties of chlorhexidine grafting on the modified titan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