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50786B - 吹塑成形装置及吹塑成形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吹塑成形装置及吹塑成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50786B
CN102350786B CN2011102645549A CN201110264554A CN102350786B CN 102350786 B CN102350786 B CN 102350786B CN 2011102645549 A CN2011102645549 A CN 2011102645549A CN 201110264554 A CN201110264554 A CN 201110264554A CN 102350786 B CN102350786 B CN 1023507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nner
bottle base
conveying device
blow molding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6455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50786A (zh
Inventor
杨文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BAN INDUSTRY Co Ltd
Chumpower Machiner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QUANBA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BA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BA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6455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507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507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507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507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5078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吹塑成形装置及吹塑成形方法,其入料装置输入瓶坯至回转装置,回转装置将瓶坯运送至相对设置加热装置的第一输送装置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瓶坯再被输送至双轮相切变距装置改变瓶坯间的间距,改变间距后的瓶坯再分流二路至两第二输送装置,该两第二输送装置分别配合夹料装置就能同时将分流后的瓶坯进行吹塑成形,生产效率高,而该双轮相切变距装置通过两转轮部分相切并配合导引板的导引就能达成分流变距的作用,完全不需造价高昂的精密机械就能实现,能降低整体设备成本,同时能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吹塑成形装置及吹塑成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吹塑成形装置及其运作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与塑料的吹塑成形有关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吹塑成形设备系统通常是包含一入坯装置,该入坯装置将预成形的瓶坯输送至一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上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对其上的瓶坯进行预热,最后该输送装置将加热后的瓶坯输送至成形装置内的模具进行吹塑成形。现有吹塑成形系统一般都是由一个输送装置对应设置一个成形装置,其生产效率有限,无法提供最佳的加工效率;
因此,亦有业内技术人员在该输送装置与该成形装置之间设置一变距装置,通过该变距装置改变输送装置输出的瓶坯的间距,提高输送瓶坯的效率。然而,一般的变距装置结构复杂,通过螺杆或机械手臂等精密传动装置配合产生变距的动作,除此之外,该变距装置更要配合另外的动力驱动装置驱动螺杆或机械手臂动作,由此可知,该变距装置的设备造价成本势必高昂,如此就会增加该吹塑成形设备系统及其运作方法整体的设备成本,当然同时也会增加产品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吹塑成形装置及吹塑成形方法,其无需造价昂贵的精密传动构件,仅通过简单的结构配置就能实现将瓶坯送至模具之前分流并改变间距,且还能使分流后的瓶坯同时进行吹塑成形,生产效率高且又兼具节能效果。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吹塑成形装置,包含:
一入料装置;
一回转装置,邻设于该入料装置,并与该入料装置相连;;
一第一输送装置,邻设于该回转装置,并与该回转装置相连;
复数个加热装置,相对设置于该第一输送装置外围;
一双轮相切变距装置,包含一第一转轮、一第二转轮以及复数个导引板,其中:
该第一转轮邻设于该第一输送装置,并与该第一输送装置相连,该第一转轮的外周缘间隔设置复数个用以夹持瓶坯的第一夹爪及复数个供瓶坯靠抵的第一过渡凹槽;
该第二转轮邻设于该第一转轮,并部分相切于该第一转轮,该第二转轮的外周缘间隔设置复数个用以夹持瓶坯的第二夹爪及复数个供瓶坯通过的第二过渡凹槽;而该第二夹爪相对相邻的第一过渡凹槽,该第二过渡凹槽相对相邻的第一夹爪;
二第二输送装置,分别邻设于该第一转轮51及该第二转轮52,且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轮及所述第二转轮;
所述复数个导引板设置于该第一输送装置与该第一转轮之间、该第一转轮及第二转轮与该二第二输送装置之间、该二第二输送装置60外周缘;
二夹料装置,分别邻设于该二第二输送装置的外边缘;
以及一成形装置,邻设于该二夹料装置设置,且该二夹料装置延伸至该成形装置内。
进一步地,该些导引板与该第一转轮之间形成一瓶坯输入口,该第一转轮与该第二转轮之间形成一瓶坯分流口,而该第一转轮及该第二转轮与该二第二输送装置之间分别形成一瓶坯输出口。
进一步地,该二夹料装置分别夹取该二第二输送装置的瓶坯并沿一送料轨道位移动,且该送料轨道延伸至该成形装置内。
本发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一种吹塑成形的方法,包含:
入料:将瓶坯输送至第一输送装置;
进入双轮分流阶段:第一输送装置将瓶坯由导引板构成的瓶坯输入口输送至该双轮相切变距装置的第一转轮,该第一转轮的第一夹爪夹持瓶坯,且该第一转轮的第一过渡凹槽与该导引板之间限止瓶坯;
开始双轮分流:该第一转轮持续运转,瓶坯旋转移动至导引板构成的瓶坯分流口时,靠抵于第一过渡凹槽及导引板之间的瓶坯受到导引板的导引而被导引至第二转轮,而第一转轮则变成仅有第一夹爪夹持瓶坯;
进入成形阶段:由第一转轮及该第二转轮通过导引板构成的二瓶坯输出口将瓶坯分别输送至二第二输送装置;
吹塑成形:二夹料装置夹取该二第二输送装置的瓶坯,并沿送料轨道将瓶坯送入成形装置内进行吹塑成形。
进一步地,入料时,在第一输送装置设置加热装置对该第一输送装置上的瓶坯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在进入成形阶段之前进行二次分流,通过改变第二输送装置夹持瓶坯的距离,使之与该第一转轮、第二转轮上夹持瓶坯的距离不同以进行二次分流。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该双轮相切变距装置改变由第一输送装置输出的瓶坯的间距,具体地是通过两部分相切的第一转轮及第二转轮配合导引板的导引实现,完全不需螺杆或机械手臂等造价高昂的精密机械就能实现,能降低整体设备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吹塑成形装置未运送瓶坯时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塑成形装置运送瓶坯且瓶胚变距时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吹塑成形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本实用新型的元件符号的简单说明:
入料装置10    回转装置20            第一输送装置30
加热装置40    双轮相切变距装置50    第一转轮51
第一夹爪511      第一过渡凹槽512    第二转轮52
第二夹爪521      第二过渡凹槽522    导引板53
第二输送装置60   夹料装置70         送料轨道71
成形装置80       瓶坯输入口A        瓶坯分流口B
瓶坯输出口C      瓶坯P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吹塑成形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如第1至4图所示,一种吹塑成形装置,包含:
一入料装置10,用以输入瓶坯P;
一回转装置20,邻设于该入料装置10,并与该入料装置10相连,该入料装置10输入瓶坯P至该回转装置20;
一第一输送装置30,邻设于该回转装置20,并与该回转装置20相连,该回转装置20上的瓶坯P输送至该第一输送装置30;
复数个加热装置40,相对设置于该第一输送装置30的外围,该些加热装置40对该第一输送装置30上的瓶坯P进行加热;
一双轮相切变距装置50,包含一第一转轮51、一第二转轮52以及复数个导引板53,其中:
该第一转轮51邻设于该第一输送装置30,并与该第一输送装置30相连,该第一输送装置30将瓶坯P输送至该第一转轮51,且该第一转轮51的外周缘间隔设置复数个第一夹爪511及第一过渡凹槽512,该第一夹爪511可夹持瓶坯P,而该第一过渡凹槽512则供瓶坯P靠抵;
该第二转轮52邻设于该第一转轮51,并部分相切于该第一转轮51,该第二转轮52的外周缘间隔设置复数个第二夹爪521及复数个第二过渡凹槽522,该第二夹爪521可夹持瓶坯P,而该第二过渡凹槽522可供瓶坯P通过,而该第二夹爪521相对相邻的第一过渡凹槽512;该第二过渡凹槽522相对相邻的第一夹爪511;
二第二输送装置60,分别邻设于该第一转轮51及该第二转轮52,且分别连接于该第一转轮及该第二转轮;
该些导引板53设置于该第一输送装置30与该第一转轮51之间、该第一转轮51及第二转轮52与该二第二输送装置60之间、该二第二输送装置60外周缘,且该些导引板53与该第一转轮51之间形成一瓶坯输入口A,该第一转轮51与该第二转轮52之间形成一瓶坯分流口B,而该第一转轮51及该第二转轮52与该二第二输送装置60之间分别形成一瓶坯输出口C;该第一输送装置30的瓶坯P由该瓶坯输入口A输入至该第一转轮51,该第一转轮51上靠抵于第一过渡凹槽512内的瓶坯P由该瓶坯分流口B分流至该第二转轮52,而夹持于该第一转轮51及第二转轮52的第一夹爪511和第二爪牙521上的瓶坯P再分别由该二瓶坯输出口C输出至该二第二输送装置60;
二夹料装置70,分别邻设于该二第二输送装置60的外边缘,该二夹料装置70分别夹取该二第二输送装置60的瓶坯P并沿一送料轨道71移动;
以及一成形装置80,邻设于该二夹料装置70,且该送料轨道71延伸设置至该成形装置80内,则该二夹料装置70就能夹取该二第二输送装置60上的瓶坯P并输送至成形装置80内进行吹塑成形。
以上为本发明中吹塑成形装置的结构关系,而其方法则如第5图所示,包含:
(a.)入料:该入料装置10连续输入瓶坯P至该回转装置20,而该回转装置20旋转并将瓶坯P输送至该第一输送装置30,该第一输送装置30再输送瓶坯P运转;
(b.)预热:第一输送装置30运转的同时,相对该第一输送装置30设置的该些加热装置40便同时对该第一输送装置30上的瓶坯P进行加热;
(c.)进入双轮分流阶段:接着,该第一输送装置30将加热后的瓶坯P由该瓶坯输入口A输送至该双轮相切变距装置50的第一转轮51,该第一转轮51的第一夹爪511夹持瓶坯P,且该第一转轮51的第一过渡凹槽512与该导引板53之间限止瓶坯P;
(d.)开始分流:接着,该第一转轮51持续运转且其上之瓶坯P随之旋转,当瓶坯P旋转移动至该瓶坯分流口B时,靠抵于第一过渡凹槽512及导引板53之间的瓶坯P失去限止,同时又受到导引板53的导引而被导引至第二转轮52,而又由于第二转轮52是以第二夹爪521相对第一过渡凹槽512,因此由该第一过渡凹槽512脱出的瓶坯P便会变成受到第二夹爪521夹持,则由于第一转轮51是间隔设置第一夹爪511及第一过渡凹槽512,当该第一过渡凹槽512通过瓶坯分流口B后便会将瓶坯P分流至第二转轮52,则原本分布于第一夹爪511及第一过渡凹槽512的瓶坯P改变成仅有第一夹爪511夹持瓶坯P,如此就改变了瓶坯P间的间距,且是改变瓶坯P间的间距为原来的两倍;
(e.)二次分流:当然,通过改变第二输送装置60夹持瓶坯P的距离,使之与该第一转轮51、第二转轮52上夹持瓶坯P的距离不同,实现对瓶坯P进行二次分流,也就相应改变了变距的倍数;
(f.)进入成形阶段:通过该双轮相切变距装置50的瓶坯P在改变间距之后,该第一转轮51及该第二转轮52通过该二瓶坯输出口C将瓶坯P输送至该二第二输送装置60;
(g.)吹塑成形:该二夹料装置70就能夹取该二第二输送装置60的瓶坯P,并沿该送料轨道71将瓶坯P送入该成形装置80内进行吹塑成形。
由此可知,该第一输送装置30上可充分地夹持瓶坯P,通过该双轮相切变距装置50就能改变瓶坯P间的间距,最后再由该二第二输送装置60分别搭载改变间距后的瓶坯P并由该二夹料装置70夹取瓶坯P进行吹塑成形,不仅该第一输送装置30的输送空间可充分地利用,且分流后的瓶坯P更能同时进行吹塑成形,能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且该双轮相切变距装置50是通过该第一转轮51及第二转轮52部分相切的配置方式,以及第一夹爪511、第二爪牙521交错设置的结构配置,再搭配该些导引板53的导引就能完成瓶坯P间距的改变,完全不需螺杆或机械手臂等精密传动机械就能达成,能大幅降低整体设备系统的设备成本,且产品的生产成本也随之降低,提升经济效益。同时,由于设置了该双轮相切变距装置50之后,该些瓶坯P是分流为两道且能同时进行吹塑成形的动作,能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也因如此,更同时能发挥节能的功效。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发明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吹塑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入料装置;
一回转装置,邻设于该入料装置,并与该入料装置相连;;
一第一输送装置,邻设于该回转装置,并与该回转装置相连;
复数个加热装置,相对设置于该第一输送装置外围;
一双轮相切变距装置,包含一第一转轮、一第二转轮以及复数个导引板,其中:
该第一转轮邻设于该第一输送装置,并与该第一输送装置相连,该第一转轮的外周缘间隔设置复数个用以夹持瓶坯的第一夹爪及复数个供瓶坯靠抵的第一过渡凹槽;
该第二转轮邻设于该第一转轮,并部分相切于该第一转轮,该第二转轮的外周缘间隔设置复数个用以夹持瓶坯的第二夹爪及复数个供瓶坯通过的第二过渡凹槽;而该第二夹爪相对相邻的第一过渡凹槽,该第二过渡凹槽相对相邻的第一夹爪;
二第二输送装置,分别邻设于该第一转轮及该第二转轮,且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轮及所述第二转轮;
所述复数个导引板设置于该第一输送装置与该第一转轮之间、该第一转轮及第二转轮与该二第二输送装置之间、该二第二输送装置外周缘;
二夹料装置,分别邻设于该二第二输送装置的外边缘;
以及一成形装置,邻设于该二夹料装置设置,且该二夹料装置延伸至该成形装置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个导引板与该第一转轮之间形成一瓶坯输入口,该第一转轮与该第二转轮之间形成一瓶坯分流口,而该第一转轮及该第二转轮与该二第二输送装置之间分别形成一瓶坯输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夹料装置分别夹取该二第二输送装置的瓶坯并沿一送料轨道移动,且该送料轨道延伸至该成形装置内。
4.一种吹塑成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入料:将瓶坯输送至第一输送装置;
进入双轮分流阶段:第一输送装置将瓶坯由导引板构成的瓶坯输入口输送至该双轮相切变距装置的第一转轮,该第一转轮的第一夹爪夹持瓶坯,且该第一转轮的第一过渡凹槽与该导引板之间限止瓶坯;
开始双轮分流:该第一转轮持续运转,瓶坯旋转移动至导引板构成的瓶坯分流口时,靠抵于第一过渡凹槽和导引板之间的瓶坯受到导引板的导引而被导引至第二转轮,而第一转轮则变成仅有第一夹爪夹持瓶坯;
进入成形阶段:由第一转轮及该第二转轮通过导引板构成的二瓶坯输出口将瓶坯分别输送至二第二输送装置;
吹塑成形:二夹料装置夹取该二第二输送装置的瓶坯,并沿送料轨道将瓶坯送入成形装置内进行吹塑成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塑成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入料时,在第一输送装置设置加热装置对该第一输送装置上的瓶坯进行加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塑成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入成形阶段之前进行二次分流,所述二次分流是通过改变第二输送装置夹持瓶坯的距离,使之与该第一转轮、第二转轮上夹持瓶坯的距离不同来实现的。
CN2011102645549A 2011-09-08 2011-09-08 吹塑成形装置及吹塑成形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507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645549A CN102350786B (zh) 2011-09-08 2011-09-08 吹塑成形装置及吹塑成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645549A CN102350786B (zh) 2011-09-08 2011-09-08 吹塑成形装置及吹塑成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50786A CN102350786A (zh) 2012-02-15
CN102350786B true CN102350786B (zh) 2013-12-04

Family

ID=45574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6455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50786B (zh) 2011-09-08 2011-09-08 吹塑成形装置及吹塑成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50786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22A (zh) * 1993-08-26 1996-08-21 赛德尔公司 通过吹制塑料预制坯来制造容器的设备
TWM336152U (en) * 2008-03-04 2008-07-11 Chum Power Machinery Corp Allocation structure for a blow molding machine
CN202264384U (zh) * 2011-09-08 2012-06-06 铨宝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吹塑成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22A (zh) * 1993-08-26 1996-08-21 赛德尔公司 通过吹制塑料预制坯来制造容器的设备
TWM336152U (en) * 2008-03-04 2008-07-11 Chum Power Machinery Corp Allocation structure for a blow molding machine
CN202264384U (zh) * 2011-09-08 2012-06-06 铨宝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吹塑成形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50786A (zh) 2012-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14712B (zh) 软管上部注肩装置及相关的软管上部注肩方法
CN202440073U (zh) 载具循环装置
CN103600865A (zh) 用于pcb板的自动包边设备及方法
CN102350786B (zh) 吹塑成形装置及吹塑成形方法
CN201483755U (zh) 直线式吹瓶机及其取坯、送瓶组合机构
CN103753759A (zh) 能连续在模内对埋入零件进行加工和埋入注塑的注塑机
CN207874889U (zh) 一种新型焊接机器人的自动定位输送系统
CN102358025B (zh) 一种吹塑成形机及其分流方法
CN202264384U (zh) 吹塑成形装置
CN201712082U (zh) 一种带快速冷却系统的塑胶模具
CN205929373U (zh) 塑料绝缘子成型模具冷却装置
CN203265382U (zh) 用于管件加工的生产线
CN103252853B (zh) 变距传输装置
CN209095858U (zh) 一种eva二次发泡成型用的换模装置
CN202264388U (zh) 吹塑成形机的分流装置
CN203512106U (zh) 用于pcb板的自动包边设备
CN203495906U (zh) 一种流水线装配工作台
CN107627666A (zh) 用于塑胶折盒机的自动粘取装置
CN107415238A (zh) 一种三维物体的分区成型方法和装置
CN205632728U (zh) 一种汽车仪表板装配线
CN104057601A (zh) 吹瓶机
CN209240345U (zh) 一种eva二次发泡成型用的冷却装置
CN206742407U (zh) 一种电池自动双压边设备
CN104070095A (zh) 一种弯管机
TWI491492B (zh) 吹塑成形設備系統及其運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04

Termination date: 201609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