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47641A - 给电系统、给电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给电系统、给电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47641A
CN102347641A CN2011102067854A CN201110206785A CN102347641A CN 102347641 A CN102347641 A CN 102347641A CN 2011102067854 A CN2011102067854 A CN 2011102067854A CN 201110206785 A CN201110206785 A CN 201110206785A CN 102347641 A CN102347641 A CN 1023476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electronic equipment
charging
electric power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0678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47641B (zh
Inventor
浦本洋一
田中正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3476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76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476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76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4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two or more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6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responsive to the presence of foreign objects, e.g. detection of living be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lding portable devices contain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一种给电系统包括:多个电子设备;和给电装置,具有使用磁场向所述多个电子设备进行电力输送的送电部件。每个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受电部件,接收从所述送电部件输送的电力,和开关部件,按照系统控制部件的时分控制切换是否根据所述受电部件接收的电力进行充电操作。

Description

给电系统、给电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向例如便携式电话之类的电子设备进行非接触供电(电力输送)的给电(feed)系统,并且还涉及应用这种给电系统的给电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使用电磁感应、磁共振等向诸如便携式电话或便携式音乐播放器之类的民用电子设备(CE设备)进行非接触供电的给电装置(非接触充电器、或无线充电器)(例如,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01-102974,No.2008-206233,No.2002-34169,No.2005-110399,以及国际公开No.WO00/27531)已获得关注。这使得能够仅通过在用于对电子设备充电的底座(充电底座)上放置电子设备就开始充电,而不是通过将诸如AC(交流)适配器之类的电源单元的连接器插入(连接到)该设备来开始充电。换句话说,可以消除电子设备与充电底座之间的端子连接。
发明内容
顺带提及,出于用户便利性考虑,可以想象地,可期望能够通过使用单个充电底座(给电装置)对于两个或更多电子设备如上所述进行非接触供电。然而,可以想象的是,当对于两个或更多电子设备同时进行这样非接触供电时(在“1∶N(两个或更多)”充电的情况),可能发生以下缺点。
首先,当对于同时位于充电托盘上的两个或更多电子设备尝试进行有效供电(充电)时,诸如在充电底座或电子设备中配备的阻抗匹配电路之类的电路的电路配置变得复杂。具体地,尤其在使用磁共振的非接触供电的情况下,期望使用精确的阻抗匹配电路,以便增加电力输送效率。然而,在“1∶1”充电的情况和“1∶N”充电的情况之间的控制范围上存在大差异。而且,通常,每个电子设备的阻抗根据其中内置的电池的充电状态而变化。因此,在“1∶N”充电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常常在充电的状态下变化。因此,在“1∶N”充电的情况下,当尝试对全部电子设备进行适当的阻抗匹配时,困难的控制是需要的。
另外,在“1∶N”充电中,来自充电底座侧的电力基本上被分为N份并且被供给各个电子设备。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由于互感应等,而彼此具有较小的影响,因此,相互地干扰电力的接收,这导致电力输送效率下降的缺点。
针对上述的形势,当使用磁场向电子设备进行电力输送时,需要建议一种使得能够通过简单结构有效地提供电力的技术。
有鉴于此,可期望提供一种给电系统、给电装置和电子设备,允许当使用磁场向两个或更多电子设备进行电力输送时通过简单结构有效地提供电力。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电子设备和给电装置的给电系统,所述给电装置具有使用磁场向电子设备进行电力输送的送电部件。每个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受电部件,接收从所述送电部件输送的电力;和开关部件,按照系统控制部件的时分控制对是否根据所述受电部件接收的电力进行充电操作进行切换。
按照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给电装置,包括:送电部件,使用磁场进行向多个电子设备的电力输送;和系统控制部件,进行时分控制以便对是否在每个所述电子设备中根据所述送电部件输送的电力进行充电操作进行切换。
按照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受电部件,接收从使用磁场进行电力输送的给电装置输送的电力;和开关部件,按照系统控制部件的时分控制对是否根据所述受电部件接收的电力进行充电操作进行切换。
在按照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的给电系统、给电装置和电子设备中,当使用磁场向电子设备进行电力输送时,进行时分控制以便对是否根据从送电部件(给电装置)输送到受电部件(电子设备)的电力进行充电操作进行切换。这实现了不使用复杂电路(例如,阻抗匹配电路等)地向电子设备的有效电力输送。另外,由于时分控制,避免了电子设备之间的互感应等,并且在这点上还提高了电力输送时的效率。
按照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的给电系统、给电装置和电子设备,进行时分控制以便对是否根据从送电部件(给电装置)输送到受电部件(电子设备)的电力进行充电操作进行切换。因此,能够避免使用复杂电路以及造成互感应等,从而实现向电子设备的有效电力输送。因此,当使用磁场向电子设备进行电力输送时,可以按简单结构有效地提供电力。
注意,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列详细描述两者是示例性的,并且旨在提供所主张的技术的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包含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被并入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图形例示了实施例,并且与本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技术原理。
图1是图示按照本公开实施例的给电系统的整体配置的示例的方框图。
图2是图示按照比较示例的给电系统的整体配置的方框图。
图3A到图3C是用于解释按照比较示例的给电系统中的阻抗匹配的电路图。
图4是用于解释按照比较示例的给电系统中的电子设备之间的互感应的电路图。
图5是图示按照实施例的在充电操作时系统控制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6是用于解释图5中图示的轮询(Polling)处理的概括的示意图。
图7的部分(A)到(C)是图示使用图6中图示的轮询处理的反冲突措施的示例(成功示例)的时序图。
图8的部分(A)到(C)是图示使用图6中图示的轮询处理的反冲突措施的示例(不成功示例)的时序图。
图9是图示按照实施例的充电操作的示例的方框图。
图10是图示按照实施例的充电操作的另一示例的方框图。
图11是图示按照修改1的给电系统中的充电操作的示例的方框图。
图12是图示按照修改1的给电系统中的充电操作的另一示例的方框图。
图13是图示按照修改2的给电系统的整体配置的示例的方框图。
图14A和图14B中的每一个是图示按照修改3的充电操作的示例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顺带地,将以下列顺序提供描述。
1.实施例(使用到充电部件的路径上的开关通过分时的充电操作的示例)
2.修改
修改1(使用对充电部件的禁用信号通过分时的充电操作的示例)
修改2(在电子设备之一中配备系统控制部件的示例)
修改3(按照优先级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操作的示例)
(实施例)
[给电系统3的配置]
图1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实施例的给电系统(给电系统3)的整体方框配置。该给电系统3使用磁场(使用电磁感应、磁共振等,也适用下面的描述)进行非接触电力输送(供电,给电),并且具有充电底座(给电装置)1(主要设备)以及两个或更多(这里,两个)电子设备21和22(辅助设备)。换句话说,在给电系统3中,当将电子设备21和22放置在(或拿到接近)充电底座1上时,进行从充电底座1到电子设备21和22的电力输送。即,该给电系统3是非接触给电系统。
[充电底座1]
充电底座1是使用如上所述的磁场向电子设备21和22进行电力输送的给电装置。该充电底座1具有送电部件10、AC信号源11、检测部件12、阻抗匹配电路13、控制部件14和系统控制部件30。
送电部件10被配置成包括线圈(初级线圈)L1。通过使用该线圈L1,送电部件10使用磁场向电子设备21和22进行电力输送(具体地,将要稍后描述的受电部件210和220)。具体地,送电部件10具有向电子设备21和22发射磁场(磁通量)的功能。注意,尽管将在稍后描述细节,但是该送电部件10也进行预定信号到电子设备21和22的输送和从电子设备21和22接收预定信号。
AC信号源11被配置成包括例如AC电源、振荡器、放大电路等,并且是将用于进行电力输送的预定AC信号提供给送电部件10中的线圈L1的信号源。
检测部件12检测例如充电底座1上的金属外来物质,或者检测充电底座1周围的温度(环境温度)、压力(环境压力)等。这使得能够避免金属外来物质等的温度的额外上升,并且根据环境温度或环境压力进行电力输送。
阻抗匹配电路13是当进行从充电底座1到电子设备21和22的电力输送时进行阻抗匹配的电路。具体地,此处,送电部件10中的阻抗(例如,线圈L1的阻抗)根据电子设备21和22每个中的阻抗的大小而改变(例如,分别在受电部件210和220中的将要稍后描述的线圈L21和L22的阻抗)。这提高了电力输送的效率(电力输送效率)。顺便提及,该阻抗匹配将在稍后得以更详细描述。
控制部件14控制充电底座1的整体操作,并且通过使用例如微计算机等来配置。具体地,控制部件14被配置成根据检测部件12中的检测结果或阻抗匹配电路13中的匹配结果来控制送电部件10和AC信号源11的操作。
系统控制部件30控制给电系统3的整体操作,并且也通过例如微计算机等来配置。该系统控制部件30具有用于测量电子设备21和22每个中的充电时间的长度的充电计时器30A。尽管将要稍后描述细节,但是系统控制部件30进行时分控制用以切换是否基于每个电子设备21和22中的送电部件10输送的电力来进行充电操作。
[电子设备21和22]
电子设备21具有受电部件210、充电部件211、电池212、控制部件213和开关SW21。类似地,电子设备22具有受电部件220、充电部件221、电池222、控制部件223和开关SW22。其中,每个控制部件213和223等效于按照本公开的先前所述实施例的“开关部件”的特别示例。
受电部件210被配置成包括线圈(次级线圈)L21。受电部件210具有通过使用该线圈L21接收从充电底座1中的送电部件10输送的电力的功能。类似地,受电部件220被配置成包括线圈(次级线圈)L22。受电部件220具有通过使用该线圈L22接收从充电底座1中的送电部件10输送的电力的功能。注意,尽管将要稍后描述细节,但是这些受电部件210和220的每一个进行预定信号到充电底座1的输送和从充电底座1接收预定信号。
充电部件211被配置成包括整流电路211A和充电电路211B,并且根据受电部件210接收的电力(AC电力)进行对电池212的充电操作。具体地,整流电路211A是对经由稍后描述的开关SW21从受电部件210提供的AC电源整流并且产生DC(直流)电力的电路。充电电路211B是根据从整流电路211A提供的DC电源对电池212充电的电路。
类似地,充电部件221被配置成包括整流电路221A和充电电路221B,并且根据受电部件220接收的电力(AC电力)进行对电池222的充电操作。具体地,整流电路221A是对经由稍后描述的开关SW22从受电部件220提供的AC电力整流并且产生DC电力的电路。充电电路221B是根据从整流电路221A提供的DC电力对电池222充电的电路。
开关SW21被配备在受电部件210和充电部件211中的整流电路211A之间的路径上。类似地,开关SW22被配备在受电部件220和充电部件221中的整流电路221A之间的路径上。这些开关SW21和SW22的每一个例如使用采用半导体元件的电开关、机械开关等来配置。
电池212和222分别按照充电电路211B和充电电路221B进行的充电来储存电力,并且每个例如使用诸如锂离子电池的二次电池来配置。
控制部件213控制电子设备21的整体操作,并且例如使用微计算机等来配置。具体地,控制部件213控制受电部件210、充电部件211和电池212的操作。而且,该控制部件213具有按照上述系统控制部件30进行的时分控制切换是否根据受电部件210接收的电力进行充电操作(充电部件211进行的充电操作)的功能。具体地,尽管稍后将要描述细节,但是控制部件213被配置成按照系统控制部件30进行的时分控制通过使用开关控制信号S21控制开关SW21的开-关操作来切换是否进行上述充电操作。
类似地,控制部件223控制电子设备22的整体操作,并且例如使用微计算机等来配置。具体地,控制部件223控制受电部件220、充电部件221和电池222的操作。而且,该控制部件223具有按照上述系统控制部件30进行的时分控制、切换是否根据受电部件220接收的电力进行充电操作(充电部件221进行的充电操作)的功能。具体地,尽管稍后将要描述细节,但是控制部件223被配置成按照系统控制部件30进行的时分控制通过使用开关控制信号S22控制开关SW22的开-关操作、来切换是否进行上述充电操作。
[给电系统3的操作和效果]
[1.充电操作的概述]
在本实施例的给电系统3中,在充电底座1中,AC信号源11按照控制部件14的控制向送电部件10中的线圈L1提供用以进行电力输送的预定AC信号。结果,在送电部件10中的线圈L1中产生磁场(磁通量)。这时,当用作给电目标(充电目标)的电子设备21和22的每一个被放置在(或拿到接近)充电底座1的顶面(电力输送表面)上时,充电底座1中的线圈L1以及电子设备21和22中的线圈L21和L22彼此靠近地接近充电底座1的顶面。
这样,当线圈L21和L22靠近产生磁场(磁通量)的线圈L1放置时,通过从线圈L1产生的磁通量在线圈L21和L22的每个中感应电动势。换句话说,通过电磁感应或磁共振,通过线圈L1与线圈L21和L22的每个之间的互连产生磁场,结果,进行从线圈L1侧(充电底座1侧,或送电部件10侧)到线圈L21和L22侧(电子设备21和22侧,或受电部件210和220侧)的电力输送。
然后,在电子设备21中,当线圈L21接收的AC电力经由开关SW21提供给充电部件211时,进行充电操作。换句话说,在该AC电力被整流电路211A转换为预定DC电力之后,根据该DC电力通过充电电路211B对电池212充电。这样,在电子设备21中,基于受电部件210接收的电力进行充电操作。类似地,在电子设备22中,当线圈L22接收的AC电力经由开关SW22被提供给充电部件221时,进行充电操作。换句话说,在该AC电力被整流电路221A转换为预定DC电力之后,根据该DC电力通过充电电路221B对电池222充电。这样,在电子设备22中,基于受电部件220接收的电力进行充电操作。
换句话说,在本实施例中,在对电子设备21和22充电时,例如,可以消除到AC适配器等的端子连接,并且仅仅通过将电子设备21和22放置在(将电子设备21和22带到更接近)充电底座1的顶面就能够容易地启动充电(执行非接触给电)。这减小了用户的负担。
[2.电子设备的充电操作]
接着,将通过利用比较示例做出比较来详细描述对两个或更多电子设备的充电操作(按照时分控制的选择性充电操作),这是按照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特征之一。
[2-1.比较示例]
图2图示了按照比较示例的给电系统(给电系统103)的整体方框配置。该比较示例的给电系统103像本实施例的给电系统3一样使用磁场来进行非接触电力输送,并且包括充电底座(给电装置)101和两个或更多(此处为2个)电子设备102-1和102-2。
充电底座101被配置成不具有(忽略)本实施例的充电底座1中的阻抗匹配单元13和系统控制部件30。
电子设备102-1被配置成不具有(忽略)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21中的开关SW21,而是进一步具有阻抗匹配电路102A。类似地,电子设备102-2被配置成不具有(忽略)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22中的开关SW22,而是进一步具有阻抗匹配电路102B。
阻抗匹配电路102A和102B是当进行从充电底座101到电子设备102-1和102-2的电力输送时进行阻抗匹配的电路。具体地,此处,受电部件210和220中的阻抗(例如,线圈L21和L22的阻抗)根据送电部件10中的阻抗(例如,线圈L1的阻抗)的大小而变化。
在该比较示例的给电系统103中,在针对两个电子设备102-1和102-2使用磁场进行非接触充电操作时,不同于稍后描述的本实施例的充电操作,同时(并行)对这些电子设备102-1和102-2进行充电操作。换句话说,如图2中的箭头P101和P102所示,通过单个充电底座101对于两个电子设备102-1和102-2同时地进行充电操作(进行“1∶N”(此处,N=2)充电)。然而,在该比较示例中,这样的“1∶N”充电操作导致以下缺点。
[阻抗匹配电路等中的电路配置复杂性]
具体地,以下是第一缺点。当尝试对同时位于充电底座101上的两个电子设备102-1和102-2进行有效供电(充电)时,在充电底座或电子设备中配备的阻抗匹配电路等的电路配置变得复杂。换句话说,在图2中图示的示例中,电子设备102-1和102-2中的阻抗匹配电路102A和102B的电路配置变得复杂。
具体地,尤其,在使用磁共振的非接触供电的情况下,期望精确的阻抗匹配电路,以便提高电力输送效率,但是首先,“1∶1”充电的情况和“1∶N”充电的情况之间的控制范围的差异变大。
例如图3A所示,在从单个充电底座101中的送电部件10(线圈L1)到单个电子设备中的受电部件200(线圈L2)的“1∶1”充电(参见图3A中的箭头P100)的情况中,通过将各个阻抗设置为相同值来提高电力输送效率。具体地,在该示例中,通过将送电部件10和受电部件200每个中的阻抗Z设置为50Ω,初级侧(充电底座1侧)上的阻抗Z1和次级侧(电子设备侧)上的阻抗Z2被设置为50Ω。
另一方面,在上述“1∶N”充电的情况中,如图3B所示,例如,当送电部件10以及受电部件210和220每个中的阻抗Z被设置为50Ω时,发生阻抗失配。换句话说,在该示例中,两个电子设备102-1和102-2同时操作,因此,次级侧上的阻抗Z2等于(50/2)=25Ω(≠初级侧上的阻抗Z1),降低了电力输送效率。因此,在该示例中,如图3C所示,例如,电子设备102-1和102-2中的阻抗匹配电路102A和102B将受电部件210和220中的相应阻抗Z设置为100Ω。结果,次级侧上的阻抗Z2等于50Ω(=初级侧上的阻抗Z1),从而达到阻抗匹配,这提高了电力输送效率。
此处,当尝试进行这样的阻抗匹配时,阻抗匹配电路102A和102B每个的电路配置变得复杂。而且,电子设备102-1和102-2每个的阻抗根据对其中内置的电池212和222充电的状态而变化。因此,在“1∶N”充电的情况下,当尝试进行对所有电子设备的适当阻抗匹配时,期望不同的控制,因为电子设备的充电状态通常彼此不同。这也使得阻抗匹配电路102A和102B每个的电路配置复杂。注意,尽管未给出图示,甚至当这样的阻抗匹配电路被配备在充电底座1侧(初级侧)上时,电路配置同样变得复杂。
[由于互感应等引起的电力输送效率下降]
而且,作为第二缺点,由于互感应而存在电力输送效率下降。换句话说,在按照上述比较示例的“1∶N”充电时,基本上,来自充电底座101侧的电力分为N份,并且被提供给相应电子设备。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由于互感应等而对彼此有少许影响,因此相互地干扰电力的接收,导致电力输送效率下降(例如参见图4中的箭头P103)。具体地,除了图4中的箭头P101和P102所示的使用磁场的电力输送以外,产生图4中的箭头P104所示的电动势和图4中的箭头P103所示的互感应。
这样,在该比较示例的充电操作中,阻抗匹配电路等的电路配置变得复杂,并且由于互感应电力输送效率下降。结果,存在的可能性是,当针对两个或更多电子设备进行使用磁场的电力输送时,通过简单的结构将难以有效地提供电力,这极大程度上增加了充电时间。
[2-2.本实施例中的充电操作]
相反,在本实施例中,当进行使用磁场(利用电磁感应、磁共振等)从充电底座1(送电部件10)到两个电子设备21和22(受电部件210和220)的电力输送时,通过系统控制部件30进行预定的时分控制。具体地,这时,系统控制部件30执行时分控制(通过时分系统进行的控制)用于切换是否根据输送到电子设备21和22中的受电部件210和220的电力进行充电操作。换句话说,不同于其中针对电子设备102-1和102-2同时(并行)进行充电操作的上述比较示例,电子设备21和22中的控制部件213和223在时分控制下,因此在电子设备21和22中通过时分选择性地(依次)进行充电操作。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施例中的该充电操作。
图5以流程图例示了在本实施例的充电操作中的系统控制(通过系统控制部件30进行的系统控制)的示例。
[使用轮询处理确定充电顺序]
首先,对于充电底座1以及电子设备21和22(控制部件14、213和223),系统控制部件30使用以下描述的轮询处理来确定充电顺序,同时采取反冲突措施。该反冲突措施是指防止电子设备21和22之间的处理冲突的发生的措施(此处,用于防止充电的次序变成相同)。
具体地,首先,系统控制部件30控制控制部件14、213和223进行充电底座1与电子设备21和22之间的预定轮询处理(步骤S11),从而发现并登记以充电为目的的电子设备的数量(此处为2个)(步骤S12)。如图6中具体所示,例如,通过将轮询信号(查询信号)P从充电底座1侧发送到电子设备21和22侧,并且将响应信号(应答信号)R1和R2从电子设备21和22侧发送到充电底座1侧来进行该轮询处理。这样,系统控制部件30一直核查以充电为目的的电子设备的数量的波动。
随后,通过使用这样的轮询处理,系统控制部件30确定电子设备21和22的充电顺序,同时采取上述反冲突措施(步骤S13)。具体地,例如图7的部分(A)到(C)所示,在对轮询信号的响应信号R1和R2中(此处,存在五个时隙(1)到(5)),规定充电顺序中的次序的预定时隙号被防止彼此匹配。换句话说,如图7的部分(A)到(C)中所示的示例中,当来自电子设备21的响应信号R1的时隙的号(号:“2”)和来自电子设备22的响应信号R2的时隙的号(号:“5”)不彼此匹配时,确定充电的次序。注意,相反,如图8的部分(A)到(C)中所示,例如,当这些响应信号R1和R2的时隙的号彼此符合(在该示例中,号都是“2”)时,不确定充电的次序。
[按照时分进行的选择性充电操作]
随后,系统控制部件30按照时分控制电子设备21和22的控制部件213和223,因此在电子设备21和22中按照时分选择性地进行充电操作。
具体地,首先,系统控制部件30控制控制部件14,因此将预定充电启动命令发送到以充电为目的的电子设备(步骤S14)。随后,系统控制部件30核查是否从该以充电为目的的电子设备发送预定响应(对充电启动命令的响应信号)(步骤S15)。换句话说,当没有响应时(步骤S15:N),重复该步骤S15中的处理,直到得到响应(直到步骤S15:实现Y)。
随后,当存在来自以充电为目的的电子设备的响应(步骤S15:Y)时,系统控制部件30随后使得以充电为目的的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操作(步骤S16)。具体地,系统控制部件30经由控制部件14、213和223,通过控制电子设备21和22中的开关SW21和SW22的开-关操作,切换是否在每个电子设备21和22中进行充电操作。
具体地,例如,如图9中的箭头P11所示,在用于从充电底座1到电子设备21的充电的选择性充电周期T1期间,系统控制部件30以下列方式通过控制部件213和223控制开关SW21和SW22的开-关操作的切换。在该充电周期T1期间,进行切换控制,使得电子设备21中的开关SW21接通,而电子设备22中的开关SW22断开。结果,如图9中的箭头P21所示,在电子设备21中,受电部件210接收的电力被提供给充电部件211,从而进行对电池212的充电操作。另一方面,在电子设备22中,电力未被提供给充电部件221,因此不进行对电池222的充电操作。注意,这时,电子设备22等待它的充电周期的次序,同时仅接收作为最小值的少量电力(可期望利用充电底座1侧进行轮询处理的电力)。
这时,系统控制部件30一直核查充电计时器30A是否已累加完(此处,是否达到预先设置的充电周期T1的长度)(步骤S17)。具体地,当该充电计时器30A未累加完(步骤S17:N)时,流程返回到步骤S16以便继续充电操作,并且当充电计时器30A已累加完(步骤S17:Y)时,流程继续到下一处理。在下一处理中,系统控制部件30核查是否存在对其仍要进行充电操作的电子设备(步骤S18)。此处,由于存在对其仍要进行充电操作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22),因此随后再次进行上述步骤S14到S17中的处理。
换句话说,例如,如图10中箭头P12所示,用于从充电底座1到电子设备22的充电的选择性充电周期T2开始,并且系统控制部件30以下列方式通过控制部件213和223控制开关SW21和SW22的开-关操作的切换。在该充电周期T2期间,进行切换控制,使得电子设备21中的开关SW21断开,而电子设备22中的开关SW22接通。结果,如图10中的箭头P22所示,在电子设备22中,受电部件220接收的电力被提供给充电部件221,从而进行对电池222的充电操作。另一方面,在电子设备21中,因为电力未被提供给充电部件211,因此不进行对电池212的充电操作。注意,电子设备21仅接收作为最小值的少量电力(可期望利用充电底座1侧进行轮询处理的电力)。
注意,在该示例中,在下一步骤S18中,确定是否不存在仍要充电的电子设备(步骤S18:N),并且图5中图示的整个处理结束。
这样,在本实施例的充电操作中,当使用磁场进行从充电底座1到电子设备21和22的电力输送时,系统控制部件30进行时分控制用以切换是否根据从送电部件10输送到受电部件210和220的电力进行充电操作。这不使用复杂电路地(例如,阻抗匹配电路等)实现了到电子设备21和22的有效电力输送。具体地,因为在每个充电操作期间进行“1∶1”充电操作,因此与类似上述比较示例的使用“1∶N”充电操作的情况相比,阻抗匹配电路的电路配置(此处为阻抗匹配电路13)是简单的。换句话说,取代针对“1∶N”充电操作使用复杂阻抗匹配电路,可以利用在针对“1∶1”充电操作的规模上简单的阻抗匹配电路。另外,本实施例的充电操作是电子设备21和22之间的时分控制,因此避免了在上述比较示例的充电操作中产生的电子设备21和22之间的互感应等,从而在这点上也提高了电力输送的效率。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当进行使用磁场从充电底座1到电子设备21和22的电力输送时,系统控制部件30进行时分控制用以切换是否根据从送电部件10输送到受电部件210和220的电力进行充电操作。因此,能够避免使用复杂电路以及造成互感应等,从而实现到电子设备21和22的有效电力输送。因此,当对于电子设备21和22进行使用磁场的电力输送时,通过简单结构可以有效地提供电力。
(修改)
随后,将描述实施例的修改(修改1到3)。注意,与实施例的那些元件相同的元件将提供有与实施例的那些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适当地将省略其描述。
[修改1]
图11和图12的每一个图示了按照修改1的给电系统(给电系统3A)的整体方框配置和充电操作。本修改的给电系统3A包括充电底座1和两个或更多(此处是2个)电子设备21A和22A。换句话说,除了代替电子设备21和22配备电子设备21A和22A以外,给电系统3A等效于上述实施例的给电系统3。
除了未配备(省略)开关SW1和SW2以外,电子设备21A和22A被配置成类似上述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21和22。另外,在这些电子设备21A和22A中,控制部件213和223向充电部件211和221提供禁用信号D21和D22,每个禁用信号D21和D22是用于切换是否进行充电操作的控制信号。结果,在本修改中,系统控制部件30也被允许切换是否在电子设备21和22中进行充电操作。
具体地,例如,在图11中图示的充电周期T1期间,系统控制部件30以下列方式控制通过控制部件213和223生成并输出禁用信号D21和D22的操作。也就是,在该充电周期T1期间,进行控制使得电子设备21A中的禁用信号D21变得无效(进行充电部件211的充电操作)和电子设备22A中的禁用信号D22变得有效(不进行充电部件221的充电操作)。结果,在电子设备21A中,通过充电部件211进行根据受电部件210接收的电力的充电操作(参见箭头P21),并且进行对电池212的充电操作。另一方面,在电子设备22A中,通过充电部件221不进行根据受电部件220接收的电力的充电操作(参见箭头P22),从而不进行对电池212的充电操作。
另一方面,在图12图示的充电周期T2期间,例如,系统控制部件30以下列方式控制通过控制部件213和223生成并输出禁用信号D21和D22的操作。在该充电周期T2期间,进行控制使得电子设备21A中的禁用信号D21变得有效(不进行充电部件211的充电操作)和电子设备22A中的禁用信号D22变得无效(进行充电部件221的充电操作)。结果,在电子设备21A中,不通过充电部件211进行根据受电部件210接收的电力的充电操作,从而不进行对电池212的充电操作。另一方面,在电子设备22A中,通过充电部件221进行根据受电部件220接收的电力的充电操作,从而进行对电池212的充电操作。
这样,在本修改中,控制部件213和223向充电部件211和221提供禁用信号D21和D22,每个禁用信号D21和D22是用于切换是否进行充电操作的控制信号,因此,与上述实施例一样,能够切换是否在电子设备21和22中进行充电操作。从而,在本修改中,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例类似的效果。
[修改2]
图13图示了按照修改2的给电系统(给电系统3B)的整体方框配置。本修改的给电系统3B包括充电底座(给电装置)1B和两个或更多(此处是2个)电子设备21B和22。换句话说,除了代替充电底座1配备充电底座1B以及代替电子设备21配备电子设备21B以外,给电系统3B等效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给电系统3。
除了未配备(省略)系统控制部件30以外,充电底座1B被配置成类似上述实施例中的充电底座1。通过将系统控制部件30添加到上述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21来配置电子设备21B。换句话说,除了在电子设备(次级侧)之一(此处为电子设备21B)中而不是在充电底座(初级侧)中配备系统控制部件30以外,本修改的给电系统3B等效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给电系统3。
这样,系统控制部件30可被配备在电子设备之一中而不是配备在充电底座中,因此也能够获得在这种情况下与上述实施例类似的效果。
注意,本修改被配置成在电子设备21B中配备系统控制部件30,但是可替换地这种系统控制部件30可以改为配备在电子设备22中。
而且,在本修改中,以类似于上述修改1的方式,使用禁用信号D21和D22可以切换是否在电子设备21B和22中进行充电操作。
[修改3]
图14A和图14B中的每一个以时序图图示了按照修改3的充电操作的示例。具体地,在目前为止描述的充电操作中,例如,充电周期T1和T2可以等于如图14A中图示的整个充电周期T内的长度。可替换地,例如,如图14B中图示,整个充电周期T内的充电周期T1和T2针对电子设备21和22可以在长度上变化。具体地,在系统控制部件30中,针对电子设备21和22的每个充电周期T1和T2调节充电计时器30A中设置的计数值,从而控制这种充电周期的长度。
这时,系统控制部件30可以按照每个电子设备21和22中设置的优先级的级别(充电操作的优先级)改变充电周期T1和T2的长度。具体地,系统控制部件30可以按照每个电子设备21和22中充电操作的执行频率设置每个电子设备21和22的优先级。换句话说,例如,针对具有高(或低)充电操作执行频率的电子设备可以设置高优先级,而针对具有低(或高)充电操作执行频率的电子设备可以设置低优先级。
这样,当充电周期T1和T2的长度按照针对每个电子设备21和22设置的优先级(充电操作的优先级)变化时,能够进一步提高用户便利性。
[其它修改]
至此,已经使用实施例和修改描述了本技术,但是本技术不限于这些实施例等,而是可以进行各种修改。
例如,针对在充电底座1(初级侧)中配备阻抗匹配电路的情况已经描述了实施例等,但是不限于这种情况,而是可以在电子设备(次级侧)中配备阻抗匹配电路。
而且,针对使用轮询处理进行的反冲突措施的情况已经描述了实施例,但是可以使用除了轮询处理以外的技术来进行反冲突措施。
而且,针对在充电底座(给电装置)或者在电子设备之一中配备系统控制部件30的情况已经描述了实施例等,但是不限于这种情况。换句话说,这样的系统控制部件30可以与充电底座和电子设备分离地配备在其它设备(系统控制设备)中。
另外,通过具体地配备充电底座和电子设备的每个元件,上面已经描述了实施例等,但是可以不配备所有元件,或者可以添加其它元件。
再者,针对在给电系统中配备了两个电子设备的情况,上面已经描述了实施例等,但是按照本公开实施例的给电系统可应用于配备三个或更多电子设备的情况。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等中,用于诸如便携式电话的小电子设备(CE设备)的充电底座1被当作按照本公开实施例的给电装置的一个示例。然而,按照本公开实施例的给电装置不限于家用的充电底座1,且可应用来用作各种电子设备的充电器。再者,可以不使用底座,且例如,可以使用像所谓的支架那样的用于电子设备的台架。
本公开包含与2010年7月29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 2010-170059中公开的主题相关的主题,特此并入其整体内容作为参考。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按照落入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价物的范畴之内的设计要求和其它因素,可以发生各种变化、组合、子组合和替换。

Claims (11)

1.一种给电系统,包括:
多个电子设备;和
给电装置,具有使用磁场向所述多个电子设备进行电力输送的送电部件,
其中每个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受电部件,接收从所述送电部件输送的电力,和
开关部件,按照系统控制部件的时分控制对是否进行根据所述受电部件接收的电力的充电操作进行切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电系统,其中所述系统控制部件被配备在所述给电装置或者所述多个电子设备之一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电系统,其中所述系统控制部件使每个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开关部件经受时分控制,从而允许在所述多个电子设备之间通过时分选择性地进行充电操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给电系统,其中所述系统控制部件按照每个所述电子设备中设置的优先级的级别改变进行充电操作期间的充电周期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给电系统,其中所述系统控制部件按照每个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充电操作的执行频率来设置所述优先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电系统,其中每个所述电子设备进一步包括:
充电部件,进行充电操作,和
配备在所述受电部件与所述充电部件之间的路径上的开关,
其中,所述开关部件通过控制所述开关的开-关操作对是否进行充电操作进行切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电系统,其中每个所述电子设备具有进行充电操作的充电部件,和
所述开关部件向所述充电部件提供控制信号以便切换是否进行充电操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电系统,其中所述送电部件使用磁共振进行到所述受电部件的电力输送。
9.一种给电装置,包括:
送电部件,使用磁场进行向多个电子设备的电力输送;和
系统控制部件,进行时分控制以便对是否在每个所述电子设备中进行根据所述送电部件输送的电力的充电操作进行切换。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受电部件,接收从使用磁场进行电力输送的给电装置输送的电力;和
开关部件,按照系统控制部件的时分控制对是否进行根据所述受电部件接收的电力的充电操作进行切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进一步包括所述系统控制部件。
CN201110206785.4A 2010-07-29 2011-07-22 给电系统、给电装置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023476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70059 2010-07-29
JP2010170059A JP5593926B2 (ja) 2010-07-29 2010-07-29 給電システム、給電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47641A true CN102347641A (zh) 2012-02-08
CN102347641B CN102347641B (zh) 2016-08-03

Family

ID=45526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06785.4A Active CN102347641B (zh) 2010-07-29 2011-07-22 给电系统、给电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52654B2 (zh)
JP (1) JP5593926B2 (zh)
CN (1) CN102347641B (zh)
TW (1) TWI44667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0767A (zh) * 2013-10-31 2015-05-06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
CN106464021A (zh) * 2014-05-20 2017-02-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电力传输控制方法以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08201B2 (ja) * 2010-09-16 2014-05-28 Necトーキン株式会社 非接触充電システム、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の充電方法
US20130026981A1 (en) * 2011-07-28 2013-01-31 Broadcom Corporation Dual mode wireless power
KR20130099445A (ko) * 2012-02-29 2013-09-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충전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무선 충전 장치
CN103326406A (zh) * 2012-03-21 2013-09-25 东莞万士达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
WO2013164831A1 (en) * 2012-05-03 2013-11-07 Powermat Technologies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iggering power transfer across an inductive power coupling and non resonant transmission
TWI580147B (zh) * 2012-05-20 2017-04-21 通路實業集團國際公司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in a wireless power supply system
JP2014017989A (ja) * 2012-07-10 2014-01-30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携帯端末、無接点充電システム及び無接点充電の管理方法
US9444270B2 (en) 2012-08-02 2016-09-13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JP6202489B2 (ja) * 2013-05-14 2017-09-27 石崎 俊雄 移動型無線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JP6229357B2 (ja) * 2013-07-31 2017-11-1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処理装置、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5128349A (ja) * 2013-12-27 2015-07-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送電装置、無線給電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3779867A (zh) * 2014-02-20 2014-05-07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可控串补电路的控制方法
WO2015177860A1 (ja) 2014-05-20 2015-11-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電力伝送制御方法および無線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EP3213387B1 (en) * 2014-10-27 2018-06-13 Koninklijke Philips N.V. Wireless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JP2016165172A (ja) 2015-03-06 2016-09-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処理装置
US10237870B2 (en) * 2015-05-05 2019-03-19 Apple Inc. Managing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uplink operations
WO2017094816A1 (ja) * 2015-12-04 2017-06-0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給電発光システム、発光素子パネル、および給電装置
EP3197006B1 (en) 2016-01-21 2021-06-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harging battery pack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45342A1 (en) * 2003-01-28 2004-07-29 Lyon Geoff M. Adaptive charger system and method
CN1604437A (zh) * 2003-09-30 2005-04-06 夏普株式会社 非接触供电系统
JP2005525705A (ja) * 2002-05-13 2005-08-25 スプラッシュパワー リミテッド 非接触式電力伝送に関する改良
JP2007089341A (ja) * 2005-09-22 2007-04-05 Fujifilm Corp 充電システム、電子機器、充電装置、電子機器の充電方法
JP2009296705A (ja) * 2008-06-02 2009-12-17 Sony Corp 電力供給装置、電力供給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91170A (en) * 1998-02-03 1999-11-23 Sony Corporation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electric power
US6024308A (en) 1998-11-11 2000-02-15 J&L Fiber Services, Inc. Conically tapered disc-shaped comminution element for a disc refiner
JP3777908B2 (ja) 1999-09-30 2006-05-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
JP2001211558A (ja) * 2000-01-27 2001-08-03 Sanyo Electric Co Ltd 複数の電池の充電方法
JP3631112B2 (ja) * 2000-07-14 2005-03-2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非接触型充電装置及び携帯電話機
JP2005143181A (ja) * 2003-11-05 2005-06-02 Seiko Epson Corp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DE102004063249A1 (de) * 2004-12-23 2006-07-13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Sensor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kapazitiven Messung elektromagnetischer Signale biologischen Ursprungs
US7948208B2 (en) * 2006-06-01 2011-05-24 Mojo Mobility, Inc. Power source, charging system, and inductive receiver for mobile devices
JP5049018B2 (ja) * 2007-01-09 2012-10-17 ソニー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非接触充電装置
JP4308858B2 (ja) 2007-02-16 2009-08-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送電制御装置、受電制御装置、無接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送電装置、受電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484686B2 (ja) * 2008-03-31 2014-05-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充電器、及び電子機器充電システム
JP5209391B2 (ja) * 2008-07-09 2013-06-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充電装置
US8446046B2 (en) * 2008-10-03 2013-05-21 Access Business Group International Llc Power system
JP2010116441A (ja) 2008-11-11 2010-05-27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コンデンサ電極用導電性組成物
JP5324901B2 (ja) * 2008-12-09 2013-10-23 日立コンシューマ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非接触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CN102362408B (zh) * 2009-03-30 2015-01-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供电系统、无线送电装置及无线受电装置
JP5645438B2 (ja) * 2010-03-25 2014-12-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及び給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525705A (ja) * 2002-05-13 2005-08-25 スプラッシュパワー リミテッド 非接触式電力伝送に関する改良
US20040145342A1 (en) * 2003-01-28 2004-07-29 Lyon Geoff M. Adaptive charger system and method
CN1604437A (zh) * 2003-09-30 2005-04-06 夏普株式会社 非接触供电系统
JP2007089341A (ja) * 2005-09-22 2007-04-05 Fujifilm Corp 充電システム、電子機器、充電装置、電子機器の充電方法
JP2009296705A (ja) * 2008-06-02 2009-12-17 Sony Corp 電力供給装置、電力供給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0767A (zh) * 2013-10-31 2015-05-06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
CN104600767B (zh) * 2013-10-31 2018-05-08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
CN106464021A (zh) * 2014-05-20 2017-02-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电力传输控制方法以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CN106464021B (zh) * 2014-05-20 2019-01-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电力传输控制方法以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952654B2 (en) 2015-02-10
JP5593926B2 (ja) 2014-09-24
TW201230587A (en) 2012-07-16
US20120025760A1 (en) 2012-02-02
CN102347641B (zh) 2016-08-03
JP2012034454A (ja) 2012-02-16
TWI446678B (zh) 2014-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7641A (zh) 给电系统、给电装置和电子设备
US8222860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control device,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power receiving control device, power receiv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8369905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control device,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power receiving control device, power receiv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8274254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control device,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power receiving control device, power receiving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ower transmission,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ower receiving
CN1956288B (zh) 通过感应方法无线地共享功率的设备和方法
JP5499534B2 (ja) 非接触受電装置、非接触受電装置における受電方法および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KR101255904B1 (ko) 유무선 전력 충전 장치 및 방법
CN104113144B (zh) 支持多负载的无线馈电装置及其供电方法
US10790710B2 (en) Power feeding unit, power feeding system, and electronic unit
JP6001355B2 (ja) 非接触給電装置
KR20130042992A (ko) 무선 전력의 크기를 조정하는 무선 전력 수신기
CN104025415A (zh) 电子设备和传输系统
CN104137386B (zh) 输电装置以及输电控制方法
CN103782485A (zh) 用于电力传输的装置和系统
CN103947074B (zh) 电子设备、馈电装置和馈电系统
CN105431993A (zh) 多线圈无线功率装置
US11088575B2 (en) Reliably informing user of electronic device state during charging
CN105122589A (zh) 无线电力输送装置
CN109193887A (zh) 电子装置与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CN103988396A (zh) 电子设备和馈电系统
US8981713B2 (en) Charging apparatus using pad type electrode contact point
KR20140117185A (ko) 재충전 모듈을 구비한 무선 충전 장치 및 유무선 복합 충전 시스템
CN102447312A (zh) 功率馈送器和功率馈送系统
CN105024408A (zh) 串联式无线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JP5874043B2 (ja) 非接触給電装置における1次コイルの励磁方法及び非接触給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