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47505A - 具备紧固部件的燃料电池堆 - Google Patents

具备紧固部件的燃料电池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47505A
CN102347505A CN2011102052948A CN201110205294A CN102347505A CN 102347505 A CN102347505 A CN 102347505A CN 2011102052948 A CN2011102052948 A CN 2011102052948A CN 201110205294 A CN201110205294 A CN 201110205294A CN 102347505 A CN102347505 A CN 1023475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plate
fuel cell
load
secure component
duplex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052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47505B (zh
Inventor
森本刚
桑山贵司
田中广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6665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37286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8133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3051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475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75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475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75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24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 H01M8/2465Details of groupings of fuel cells
    • H01M8/247Arrangements for tightening a stack, for accommodation of a stack in a tank or for assembling different tanks
    • H01M8/248Means for compression of the fuel cell st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24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 H01M8/2465Details of groupings of fuel cells
    • H01M8/247Arrangements for tightening a stack, for accommodation of a stack in a tank or for assembling different tan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24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 H01M8/249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groupings of fuel cells, e.g. modular assembl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0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 H01M2008/1095Fuel cells with polymeric electroly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紧固部件的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堆(10)具备层叠有多个燃料电池(12)的层叠体(14),并且在所述层叠体(14)的层叠方向两端配设有第一及第二端板(20a、20b)。第一及第二端板(20a、20b)的各长边彼此通过一对紧固部件(60)一体固定。紧固部件(60)设有向第二端板(20b)的面方向弯曲并与加压调整装置(22)连结的折弯部(62)、以及设定成宽度尺寸朝向第一端板(20a)侧增大的宽幅部(64)。

Description

具备紧固部件的燃料电池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堆,其具备层叠有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和长方形的隔板的燃料电池,该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在电解质膜的两侧设有一对电极,该燃料电池堆在层叠有多个所述燃料电池的层叠体的层叠方向两端配设有一对端板,并且所述一对端板的各长边彼此通过紧固部件进行固定。
背景技术
例如,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具备由隔板夹持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MEA)的单位电池(发电单元),其中所述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在由高分子离子交换膜形成的电解质膜的两侧分别配设了阳极侧电极及阴极侧电极。该种燃料电池通常通过层叠规定个数的单位电池,而作为车载用燃料电池堆等使用。
在此种燃料电池堆中,为了得到所希望的发电性能并发挥密封功能,而需要对层叠方向施加良好的紧固载荷。
例如图11所示,日本特开2004-362940号公报所公开的燃料电池单元堆对利用端板1002、1003夹持多个燃料电池单元1001的层叠体进行保持,且具备多张紧固板1004。紧固板1004与层叠体的侧部抵接,且在所述层叠体的上部或下部的至少一方设有折弯部1004a。并且,紧固板1004的折弯部1004a经由螺栓1005及螺母1006固定于端板1002、1003。
在上述的日本特开2004-362940号公报中,使用长方形的四张紧固板1004,各紧固板1004的两端部即折弯部1004a被固定在端板1002、1003的各边的中央部。因此,在端板1002、1003上的紧固方向(层叠方向)的特定位置应力容易集中。由此,端板1002、1003会引起变形等,而无法对层叠体的整个面(尤其是发电面整个面)施加均匀的紧固力。
另一方面,尤其是在车载用燃料电池堆中,在行驶时等存在受到外部的载荷(冲击力)的情况,因而需要阻止单位电池的向与层叠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位置错动。
因此,已知有例如日本特开2009-70674号公报所公开的燃料电池堆。如图12所示,该燃料电池堆从一端依次层叠有端板1011a、绝缘板1012a、集电板1013a、多个单位电池1014、集电板1013b、绝缘板1012b及端板1011b。在端板1011a、1011b的四角固定有四棱柱状的紧固部件1015,以对所述端板1011a、1011b之间施加层叠方向的载荷。
燃料电池堆具备沿层叠方向延伸的四个外部限制部件1016a、1016b、1016c及1016d。在端板1011a、1011b、绝缘板1012a、1012b、集电板1013a、1013b及层叠的多个单位电池1014的各上侧长边、下侧长边、左侧短边及右侧短边的中央部形成有供外部限制部件1016a、1016b、1016c及1016d嵌合的凹部1017a、1017b、1017c及1017d。
在上述的日本特开2009-70674号公报中,在端板1011a、1011b之间固定有四个紧固部件1015,并且四个外部限制部件1016a~1016d固定在所述端板1011a、1011b上。因此,部件个数相应地增加且成本高涨。而且,燃料电池堆的组装作业烦杂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此种问题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小型且轻量的结构,在燃料电池的层叠方向上可靠地施加最佳的紧固载荷的燃料电池堆。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且少的部件个数,可靠地承受施加给燃料电池的外部载荷的燃料电池堆。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堆,其具备层叠有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和长方形的隔板的燃料电池,该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在电解质膜的两侧设有一对电极,所述燃料电池堆在层叠有多个所述燃料电池的层叠体的层叠方向两端配设有一对端板,并且所述一对端板的各长边彼此通过紧固部件固定。
在该燃料电池堆中,在一方的端板上设有加压调整装置,该加压调整装置能够对朝向层叠体施加的紧固载荷进行调整,并且,紧固部件在所述一方的端板侧的一端部设有折弯部,该折弯部向该一方的端板的面方向弯曲并与所述加压调整装置连结,在另一方的端板侧的另一端部设有宽幅部,该宽幅部的宽度尺寸朝向所述另一方的端板的长边侧增长。
另外,在该燃料电池堆中,在配置有各紧固部件的层叠体的层叠方向两侧面分别形成有凸部或凹部,另一方面,在所述紧固部件上设有与所述凸部或所述凹部嵌合的嵌合部。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构成紧固部件的折弯部上连结加压调整装置,因此不需要用于安装所述加压调整装置的专用板。因此,能够有效地削减部件个数,能够实现小型化及轻量化,并使结构简化。
而且,紧固部件在另一方的端板侧的另一端部设有宽幅部。因此,宽幅部和端板沿着所述端板的长边方向以比较宽的范围连结,从而能够良好地阻止应力集中于所述端板。
由此,能够以小型且轻量的结构,在燃料电池的层叠方向上可靠地施加最佳的紧固载荷。
此外,根据本发明,在将一对端板的各长边彼此连结的各紧固部件上设有嵌合部,该嵌合部与形成在层叠体的层叠方向两侧面上的凸部或凹部嵌合。因此,各紧固部件能够承受层叠方向的载荷,而嵌合部能够承受与所述层叠方向交叉的发电面方向的载荷。
而且,能够有效削减部件个数,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可靠地承受施加给燃料电池的外部载荷。
根据与附图协同合作的以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例的说明,能够更加清楚上述的目的、特征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燃料电池堆的简要立体说明图。
图2是所述燃料电池堆的主要部分分解立体说明图。
图3是所述燃料电池堆的局部分解立体说明图。
图4是所述燃料电池堆的图3中的IV-IV线剖视图。
图5是构成所述燃料电池堆的燃料电池的主要部分分解立体说明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燃料电池堆的简要立体说明图。
图7是所述燃料电池堆的主要部分分解立体说明图。
图8是所述燃料电池堆的局部分解立体说明图。
图9是构成所述燃料电池堆的燃料电池的主要部分分解立体说明图。
图10是所述燃料电池堆的图6中的X-X线剖视图。
图11是日本特开2004-362940号公报的燃料电池单元堆的立体说明图。
图12是日本特开2009-70674号公报的燃料电池单元堆的立体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堆10中,通过将多个燃料电池12沿箭头A方向(铅垂方向)层叠而构成层叠体14。在层叠体14的层叠方向下端(一端)层叠有第一接线板16a、第一绝缘板18a及第一端板(另一方的端板)20a。
如图1~图4所示,在层叠体14的层叠方向上端(另一端)层叠有第二接线板16b、第二绝缘板18b、第二端板(一方的端板)20b及加压调整装置22。加压调整装置22具备载荷测定机构24和加压机构26。需要说明的是,层叠体14也可以通过将多个燃料电池12沿水平方向(箭头B方向或箭头C方向)层叠而构成。
如图5所示,燃料电池12中,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30由长方形的第一及第二隔板32、34夹持。第一及第二隔板32、34由例如钢板、不锈钢板、铝板或镀敷处理钢板等金属隔板或碳隔板等构成。
在燃料电池12的箭头B方向(图5中的水平方向)的一端缘部,沿箭头C方向(水平方向)排列设置有沿层叠方向即箭头A方向相互连通的用于供给氧化剂气体例如含氧气体的氧化剂气体入口连通孔36a、及用于供给燃料气体例如含氢气体的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38a。
在燃料电池12的箭头B方向的另一端缘部,沿箭头C方向排列设置有沿箭头A方向相互连通的用于排出燃料气体的燃料气体出口连通孔38b、及用于排出氧化剂气体的氧化剂气体出口连通孔36b。
在燃料电池12的箭头C方向的两端缘部上、即在各长边上设有用于供给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入口连通孔40a及用于排出所述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出口连通孔40b。
在第一隔板32的朝向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30的面32a上设有与氧化剂气体入口连通孔36a和氧化剂气体出口连通孔36b连通的氧化剂气体流路42。
在第二隔板34的朝向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30的面34a上设有与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38a和燃料气体出口连通孔38b连通的燃料气体流路44。
在彼此相邻的构成燃料电池12的第一隔板32的面32b与第二隔板34的面34b之间设有将冷却介质入口连通孔40a和冷却介质出口连通孔40b连通的冷却介质流路46。
在第一隔板32的面32a、32b上一体或分别设有第一密封部件48,并且在第二隔板34的面34a、34b上一体或分别设有第二密封部件50。
第一及第二密封部件48、50使用例如EPDM、NBR、氟橡胶、硅橡胶、氟硅橡胶、丁基橡胶、天然橡胶,苯乙烯橡胶、氯丁二烯或丙烯酸橡胶等密封材料、缓冲材料、或填充材料。
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30例如具备水浸渍于全氟磺酸的薄膜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52、夹持所述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52的阴极侧电极54及阳极侧电极56。
阴极侧电极54及阳极侧电极56具有由碳素纸等构成的气体扩散层和将在表面担载有铂合金的多孔质碳粒子一样地涂敷于所述气体扩散层的表面上而形成的电极催化剂层。电极催化剂层形成在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52的两面。
如图1及图2所示,在金属制的(或者也可以是树脂制)例如铝制的第一及第二端板20a、20b之间架设有一对紧固部件60,而将所述第一及第二端板20a、20b之间的距离保持为固定。紧固部件60具有金属制的(或者也可以是树脂制)例如铝制的长条的板状,在燃料电池堆10的各长边侧(第一及第二端板20a、20b的长边侧)各配设一个。紧固部件60构成为左右对称形状。
紧固部件60在第二端板20b侧的一端部设有向所述第二端板20b的面方向弯曲并与加压调整装置22、具体而言与加压机构26连结的折弯部62,并且在第一端板20a侧的另一端部设有宽度尺寸朝向所述第一端板20a的长边侧增长的宽幅部64。折弯部62构成相对于主体部66折弯大致90°的折弯部。
紧固部件60具备在第一及第二端板20a、20b的各长边之间以同一宽度尺寸延伸的主体部66,并且在所述主体部66的另一端部侧设有一对加强板部68,所述一对加强板部68通过分别朝向第一端板20a的长边两端部向相互分离的方向延伸而构成宽幅部64。
主体部66的宽度尺寸设定为比第一及第二端板20a、20b的长边尺寸小,并且所述主体部66的宽度中心与所述第一及第二端板20a、20b的长边中心大体一致。
一对加强板部68从主体部66的下端缘部朝向下方向相互分离的方向倾斜,所述加强板部68的下端部经由横架板部70而与所述主体部66的下端部连结成一体。横架板部70的宽度尺寸比主体部66的宽度尺寸大。在主体部66及一对加强板部68上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肋72。也可以在主体部66及一对加强板部68之间设置肋。而且,还可以在主体部66与折弯部62之间设置肋。
如图2所示,主体部66及一对加强板部68设有供插入到孔部74中的螺钉76螺入的螺纹孔78,并经由所述螺钉76固定在所述第一端板20a上,其中该孔部74形成在第一端板20a的长边侧。此外,主体部66及一对加强板部68也可以从第一端板20a的侧面向底面回绕而以卡挂于所述第一端板20a的方式固定。
折弯部62具备沿铅垂方向延伸的一对(或三个以上)的内螺纹部80。各内螺纹部80离开规定的间隔,且沿铅垂方向延伸并贯通形成有螺纹孔80a。
如图2所示,在第一端板20a上设有分流器82a~82f,所述分流器82a~82f与氧化剂气体入口连通孔36a、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38a、冷却介质入口连通孔40a、氧化剂气体出口连通孔36b、燃料气体出口连通孔38b及冷却介质出口连通孔40b连通,并向外部延伸。
如图3所示,第二端板20b构成为平板状,并且在该第二端板20b的例如四个部位上分别形成有圆柱状的凹部84。
如图3及图4所示,载荷测定机构24具备一对连结部件86和收容于凹部84的载荷传感器例如测力传感器88。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取代一对连结部件86,而使用例如将一对连结部件彼此结合而一体构成为框架形状的连结部件(未图示)。
在测力传感器88中安装有按压部件90,并且所述按压部件90配置于凹部84。在测力传感器88上设有球面承受部92。在连结部件86的两端的与各球面承受部92对应的位置(同轴上的位置)上设置有底面具有球面的球面状凹部94。
加压机构26具备多个例如四个载荷调整螺栓96。各载荷调整螺栓96螺入到在紧固部件60的内螺纹部80上形成的螺纹孔80a中,并且各个球面状前端部96a配置在连结部件86的各球面状凹部94。各载荷调整螺栓96的中心与各测力传感器88的中心彼此配置在同轴上的位置。在载荷调整螺栓96上螺合有止旋螺母98。
以下,对该燃料电池堆10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5所示,向氧化剂气体入口连通孔36a供给含氧气体等氧化剂气体,并向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38a供给含氢气体等燃料气体。而且,向冷却介质入口连通孔40a供给纯水或乙二醇、油等冷却介质。
因此,氧化剂气体从氧化剂气体入口连通孔36a被导入第一隔板32的氧化剂气体流路42。氧化剂气体沿箭头B方向移动并向构成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30的阴极侧电极54供给。
另一方面,燃料气体从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38a被导入第二隔板34的燃料气体流路44。该燃料气体沿箭头B方向移动并向构成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30的阳极侧电极56供给。
因此,在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30中,向阴极侧电极54供给的氧化剂气体和向阳极侧电极56供给的燃料气体在电极催化剂层内通过电化学反应被消耗,进行发电。
接着,向阴极侧电极54供给而被消耗的氧化剂气体沿着氧化剂气体出口连通孔36b向箭头A方向排出。另一方面,向阳极侧电极56供给而被消耗的燃料气体沿着燃料气体出口连通孔38b向箭头A方向排出。
另外,向冷却介质入口连通孔40a供给的冷却介质在被导入第一及第二隔板32、34之间的冷却介质流路46后,向箭头C方向流通。该冷却介质在对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30进行冷却后,从冷却介质出口连通孔40b排出。
这种情况下,燃料电池堆10在堆组装时被预先施加有初始载荷。并且,伴随着燃料电池堆10的发电使用时间的经过,而内部的密封例如第一及第二密封部件48、50、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52或碳素纸等可能会产生因收缩引起的减弱现象。
此时,在燃料电池堆10中,第一及第二端板20a、20b之间通过两个紧固部件60保持固定的距离而进行固定。因此,燃料电池堆10伴随使用时间的经过而紧固载荷减少。
因此,如图4所示,构成加压机构26的载荷调整螺栓96被螺入到构成第二端板20b的内螺纹部80的螺纹孔80a中。因此,载荷调整螺栓96的球面状前端部96a将连结部件86的球面状凹部94的底面向层叠体14侧按压。
因此,在连结部件86处,与载荷调整螺栓96安装在同轴上的测力传感器88经由按压部件90将第二端板20b向层叠体14侧按压。由此,经由第二端板20b对层叠体14施加紧固载荷。
如此,通过对各载荷调整螺栓96加固,而与各载荷调整螺栓96配置在同轴上的各测力传感器88经由第二端板20b对层叠体14施加紧固载荷。因此,各测力传感器88对层叠体14施加加固载荷,并能够正确地检测该加固载荷的值。而且,能够在检测的同时进行加固,从而能够对面内施加均匀的载荷。
由此,能够正确地检测层叠体14的面内的载荷分布。因此,加压机构26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调整紧固载荷,以使向层叠体14施加的载荷分布在面内成为均匀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不使用测力传感器88而利用载荷调整螺栓96直接按压第二端板20b。
这种情况下,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紧固部件60设有折弯部62,该折弯部62向第二端板20b的面方向弯曲并与构成加压调整装置22的加压机构26连结。具体而言,折弯部62具备沿铅垂方向延伸的一对内螺纹部80,在所述内螺纹部80形成的螺纹孔80a中螺入有构成加压机构26的载荷调整螺栓96。
因此,不需要用于安装加压机构26的专用板,能够削减部件个数而实现小型化及轻量化,并且使结构简化。
此外,构成加压机构26的各载荷调整螺栓96在与各测力传感器88同轴上对连结部件86进行按压。因此,各载荷调整螺栓96产生的加固载荷直接传递给测力传感器88。因此,载荷调整螺栓96产生的加固载荷更直接地向层叠体14传递。
而且,因载荷调整螺栓96的加固载荷而作用在紧固部件60上的载荷减少。由此,可以减小紧固部件60所需的刚性,从而容易实现小型及轻量化。此外,在紧固部件60上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肋72。因此,能够实现紧固部件60的轻量化,并容易提高强度。
另外,紧固部件60在第一端板20a侧的另一端部设有宽幅部64,该宽幅部64设定成其宽度尺寸朝向所述第一端板20a侧而增大。由此,宽幅部64和第一端板20a沿着所述第一端板20a的长边方向以比较宽的范围连结,从而能够阻止应力集中于所述第一端板20a。
由此,能够以小型且轻量的结构,在燃料电池12的层叠方向上可靠地施加最佳的紧固载荷。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燃料电池堆110的简要立体说明图。需要说明的是,对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燃料电池堆10相同的结构要素附加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图6~图8所示,燃料电池堆110具备沿箭头A方向(铅垂方向)层叠有多个燃料电池112的层叠体114。如图9所示,第一隔板32在各长边的中央部形成有分别向外方突出的凸部116a、116b,所述凸部116a、116b分别位于一对冷却介质入口连通孔40a之间及一对冷却介质出口连通孔40b之间、即位于所述第一隔板32的长边方向的大致中央部。
第二隔板34在各长边的中央部形成有分别向外方突出的凸部116c、116d,所述凸部116c、116d分别位于一对冷却介质入口连通孔40a之间及一对冷却介质出口连通孔40b之间、即位于所述第二隔板34的长边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凸部116a~116d例如可以通过树脂材料与第一及第二隔板32、34一体成形或分体接合。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仅在第一隔板32或第二隔板34中的任一方设置凸部。
如图7所示,在主体部66上形成有嵌合部118,该嵌合部118与加强用的肋72平行,即,沿层叠方向(箭头A方向)延伸。嵌合部118向燃料电池112的外方鼓出形成。如图10所示,在一方的紧固部件60中,在嵌合部118嵌合燃料电池112的凸部116a、116c,并且在另一方的紧固部件60中,在所述嵌合部118嵌合所述燃料电池112的凸部116b、116d。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与上述相反,将燃料电池112的凸部116a~116d构成为凹部,而将紧固部件60的嵌合部118构成为凸部。
在该燃料电池堆110中,在第一及第二端板20a、20b之间架设有一对紧固部件60。因此,当对燃料电池堆110施加层叠方向的载荷时,能够通过一对紧固部件60良好地承受所述载荷。
而且,在紧固部件60上设有嵌合部118,该嵌合部118与凸部116a、116c或116b、116d嵌合,该凸部116a、116c或116b、116d形成在层叠体114的层叠方向两侧面,具体而言形成在燃料电池112的两长边侧。
因此,如图10所示,对燃料电池堆110向长边方向一方(箭头B1方向)施加载荷(冲击)G1时,一方的紧固部件60的嵌合部118与凸部116a、116c、以及另一方的紧固部件60的嵌合部118与凸部116b、116d能够良好地承受所述载荷G1。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没有测力传感器。
此外,在对燃料电池堆110向长边方向另一方(箭头B2方向)施加载荷(冲击)G2时,同样在各嵌合部118与凸部116a、116c及凸部116b、116d的作用下,能够良好地承受所述载荷G2。
另外,在沿燃料电池堆110的短边方向施加载荷(冲击)G3时,在一对紧固部件60的抵接作用下,能够良好地承受所述载荷G3。
需要说明的是,在燃料电池堆110中,在所述燃料电池堆110的各长边侧各设置了一个紧固部件60,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燃料电池堆10的各短边侧同样地各配设一个紧固部件60。
因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能够有效地削减部件个数,且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可靠地承受施加给燃料电池112的外部载荷。由此,能够对碰撞时的层叠体114进行良好地保持,并阻止密封性的下降。

Claims (7)

1.一种燃料电池堆,其具备层叠有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30)和长方形的隔板(32、34)的燃料电池(12),该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30)在电解质膜(52)的两侧设有一对电极(54、56),所述燃料电池堆在层叠有多个所述燃料电池(12)的层叠体(14)的层叠方向两端配设有一对端板(20a、20b),并且所述一对端板(20a、20b)的各长边彼此通过紧固部件(60)固定,所述燃料电池堆(102)的特征在于,
在一方的端板(20b)上设有加压调整装置(22),该加压调整装置(22)能够对朝向所述层叠体(14)施加的紧固载荷进行调整,并且,
所述紧固部件(60)在所述一方的端板(20b)侧的一端部设有折弯部,该折弯部向该一方的端板(20b)的面方向弯曲并与所述加压调整装置(22)连结,
在所述另一方的端板(20a)侧的另一端部设有宽幅部(64),该宽幅部(64)的宽度尺寸朝向该另一方的端板(20a)的长边侧增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堆,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部件(60)具备在所述一对端板(20a、20b)的各长边之间以相同的宽度尺寸延伸的主体部(66),并且,
在所述主体部(66)的所述另一端部侧设有一对加强板部(68),所述一对加强板部(68)通过分别朝向所述另一方的端板(20a)的长边两端部向相互分离的方向延伸而构成所述宽幅部(6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堆,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压调整装置(22)具备:
多个载荷传感器(88)与所述一方的端板(20b)连结的载荷测定机构(24);
加压机构(26),其具有多个载荷调整螺栓(96),所述多个载荷调整螺栓(96)螺入在所述折弯部(62)设置的螺纹孔(80a)中,将所述载荷测定机构(24)朝向所述层叠体(14)按压,从而用于经由所述多个载荷传感器(88)对所述层叠体(14)施加紧固载荷,并且,
所述载荷调整螺栓(96)相对于所述紧固部件(60)配置在与所述载荷传感器(88)同轴上的位置。
4.一种燃料电池堆,其具备层叠有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30)和长方形的隔板(32、34)的燃料电池(112),该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30)在电解质膜(52)的两侧设有一对电极(54、56),所述燃料电池堆在层叠有多个所述燃料电池(112)的层叠体(114)的层叠方向两端配设有一对端板(20a、20b),并且所述一对端板(20a、20b)的各长边彼此通过紧固部件(60)固定,所述燃料电池堆(110)的特征在于,
在配置有各紧固部件(60)的所述层叠体(114)的层叠方向两侧面分别形成有凸部(116a)或凹部,另一方面,
在所述紧固部件(60)上设有与所述凸部(116a)或所述凹部嵌合的嵌合部(1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电池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紧固部件(60)上设置有加强用肋(72),该加强用肋(72)与所述嵌合部(118)相邻且沿所述层叠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电池堆,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部件(60)在一方的端板(20b)侧的一端部设有向所述一方的端板(20b)的面方向弯曲的折弯部(62),并且,
在另一方的端板(20a)侧的另一端部设有宽幅部(64),该宽幅部(64)的宽度尺寸朝向所述另一方的端板(20a)的长边侧扩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料电池堆,其特征在于,
在一方的端板(20b)上设有加压调整装置(22),该加压调整装置(22)能够对朝向所述层叠体(114)施加的紧固载荷进行调整,并且,
所述加压调整装置(22)具备:
多个载荷传感器(88)与所述一方的端板(20b)连结的载荷测定机构(24);
加压机构(26),其具有多个载荷调整螺栓(96),所述多个载荷调整螺栓(96)螺入在所述折弯部设置的螺纹孔(80a)中,将所述载荷测定机构(24)朝向所述层叠体(114)按压,从而用于经由所述多个载荷传感器(88)对所述层叠体(114)施加紧固载荷,并且,
所述载荷调整螺栓(96)相对于所述紧固部件(60)配置在与所述载荷传感器(88)同轴上的位置。
CN201110205294.8A 2010-07-26 2011-07-21 具备紧固部件的燃料电池堆 Active CN1023475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66650 2010-07-26
JP2010166650A JP5372860B2 (ja) 2010-07-26 2010-07-26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JP2010-181334 2010-08-13
JP2010181334A JP5430518B2 (ja) 2010-08-13 2010-08-13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47505A true CN102347505A (zh) 2012-02-08
CN102347505B CN102347505B (zh) 2014-05-07

Family

ID=45493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05294.8A Active CN102347505B (zh) 2010-07-26 2011-07-21 具备紧固部件的燃料电池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802325B2 (zh)
CN (1) CN102347505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0679A (zh) * 2012-10-11 2014-04-1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组
CN104538663A (zh) * 2014-12-05 2015-04-22 江苏绿遥燃料电池系统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调整的燃料电池堆固定结构
CN109103485A (zh) * 2017-06-20 2018-12-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堆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CN111384423A (zh) * 2018-12-29 2020-07-07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加压组件、燃料电池堆及其第一端板组件、加压框架、组装方法和车辆
CN111600054A (zh) * 2019-02-21 2020-08-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堆
CN113140773A (zh) * 2020-01-20 2021-07-2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模块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29303B2 (ja) * 2012-02-07 2014-11-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US9997800B2 (en) 2014-07-09 2018-06-1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Fuel cell stack and assembly method of same
CN105304925B (zh) * 2015-11-27 2018-02-02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装配装置
EP3944385B1 (en) 2020-07-23 2023-04-19 AVL List GmbH Removable load cell design for fuel cell stack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8039B1 (en) * 1999-08-25 2001-04-17 Plug Power, Inc. Clamp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fuel cell
JP2005142042A (ja) * 2003-11-07 2005-06-02 Nissan Motor Co Ltd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およびその締付方法
CN2793938Y (zh) * 2005-09-29 2006-07-05 廊坊清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单元的级联装置
US20080318114A1 (en) * 2007-06-19 2008-12-25 Jae-Wook Lee Separator for fuel cell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fuel cell stack using the separa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62834B2 (ja) 1999-10-27 2010-10-1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
JP3673155B2 (ja) 2000-08-11 2005-07-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JP2004362940A (ja) 2003-06-04 2004-12-24 Yuasa Corp 燃料電池セルスタック
JP4789448B2 (ja) 2004-10-08 2011-10-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JP5082430B2 (ja) 2006-12-25 2012-11-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
US20080199751A1 (en) * 2007-02-20 2008-08-21 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sation Bipolar plate for an air breathing fuel cell stack
JP2008234985A (ja) 2007-03-20 2008-10-02 Toyota Motor Corp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用挟持部材、および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JP5217230B2 (ja) * 2007-04-27 2013-06-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用スタックおよび燃料電池搭載車両
JP2009070674A (ja) 2007-09-13 2009-04-02 Toyota Motor Corp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8039B1 (en) * 1999-08-25 2001-04-17 Plug Power, Inc. Clamp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fuel cell
JP2005142042A (ja) * 2003-11-07 2005-06-02 Nissan Motor Co Ltd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およびその締付方法
CN2793938Y (zh) * 2005-09-29 2006-07-05 廊坊清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单元的级联装置
US20080318114A1 (en) * 2007-06-19 2008-12-25 Jae-Wook Lee Separator for fuel cell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fuel cell stack using the separator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0679A (zh) * 2012-10-11 2014-04-1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组
CN103730679B (zh) * 2012-10-11 2016-03-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组
CN104538663A (zh) * 2014-12-05 2015-04-22 江苏绿遥燃料电池系统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调整的燃料电池堆固定结构
CN104538663B (zh) * 2014-12-05 2017-02-22 江苏氢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调整的燃料电池堆固定结构
CN109103485A (zh) * 2017-06-20 2018-12-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堆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CN109103485B (zh) * 2017-06-20 2021-08-3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堆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CN111384423A (zh) * 2018-12-29 2020-07-07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加压组件、燃料电池堆及其第一端板组件、加压框架、组装方法和车辆
CN111384423B (zh) * 2018-12-29 2021-04-27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加压组件、燃料电池堆及其第一端板组件、加压框架、组装方法和车辆
CN111600054A (zh) * 2019-02-21 2020-08-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堆
CN111600054B (zh) * 2019-02-21 2022-11-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堆
CN113140773A (zh) * 2020-01-20 2021-07-2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802325B2 (en) 2014-08-12
CN102347505B (zh) 2014-05-07
US20120021326A1 (en) 2012-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7505B (zh) 具备紧固部件的燃料电池堆
CN101867055B (zh) 燃料电池堆
US10033062B2 (en) Fuel cell stack and mount structure therefor
JP5628105B2 (ja)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US9711819B2 (en) Mount structure for fuel cell stack
US20090291350A1 (en) Electrolyte electrode assembly and fuel cell
JP5629303B2 (ja)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CN103178285A (zh) 燃料电池组
CN101399353B (zh) 燃料电池
US20100291458A1 (en) Fuel cell stack
CN101752589A (zh) 燃料电池组
CN101814619A (zh) 燃料电池堆
JP4450553B2 (ja) 燃料電池
JP5372860B2 (ja)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JP5430518B2 (ja)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JP2013193724A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4673194B2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US9065091B2 (en) Fuel cell
JP5802186B2 (ja) 車載用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KR100514375B1 (ko) 연료전지 스택 체결장치
US10923755B2 (en) Mount structure for fuel cell stack
JP5026616B2 (ja)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JP5431008B2 (ja)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JP2013098154A (ja)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JP2011003384A (ja) 燃料電池とこれを搭載した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