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43929B - 婴儿承载装置及其调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婴儿承载装置及其调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43929B
CN102343929B CN201010241519.0A CN201010241519A CN102343929B CN 102343929 B CN102343929 B CN 102343929B CN 201010241519 A CN201010241519 A CN 201010241519A CN 102343929 B CN102343929 B CN 1023439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plate
positioning pedestal
carrying device
frame
baby car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4151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43929A (zh
Inventor
陈舜民
崔宗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onderland Nurserygoods Co Ltd Hong Kong
Original Assignee
Wonderland Nurserygoods Co Ltd Hong Ko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onderland Nurserygoods Co Ltd Hong Kong filed Critical Wonderland Nurserygoods Co Ltd Hong Kong
Priority to CN20101024151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43929B/zh
Priority to GB201112989A priority patent/GB2482418B/en
Priority to DE102011108860.5A priority patent/DE102011108860B4/de
Publication of CN102343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39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439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39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9/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s carriages or perambulators
    • B62B9/10Perambulator bodies; Equipment therefor
    • B62B9/102Perambulator bodies; Equipment therefor characterized by details of the seat
    • B62B9/104Perambulator bodies; Equipment therefor characterized by details of the seat with adjustable or reclining backres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婴儿承载装置及其调整方法,所述婴儿承载装置,包括一支撑架、一座椅板、一背靠组件、以及至少一连杆,该座椅板与该支撑架相组接,该座椅板的纵轴方向由该座椅板的一前端延伸至该座椅板的一后端,且该座椅板在邻近该后端与该前端分别设有第一、第二锁定机构;该背靠组件包含一背靠架及至少一定位基座,该背靠架与该定位基座活动地相接;该连杆的二端分别与该定位基座及该座椅板相枢接,使该定位基座可向该座椅板的该后端与该前端调整并分别与该第一、第二锁定机构卡合。本发明另提供婴儿承载装置的调整方法。

Description

婴儿承载装置及其调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婴儿承载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婴儿承载装置及其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婴儿车为一种普遍的婴儿承载装置。当婴儿乘坐于婴儿车内时,大人通常位于婴儿车座位的后侧位置。因此,当大人推动婴儿车时,并无法让大人及婴儿可以相互看到。然而,若婴儿在座位上时可以看到自己的亲人会比较有安全感。为了响应如此的需求,许多厂商陆续推出了具有前、后双向使用状态的婴儿车,其主要将其背靠的设计改为可向前、后侧调整。当背靠向前倾斜时,可供面向后侧的婴儿乘坐于座椅上。当背靠向后倾斜时,则可供面向前侧的婴儿乘坐于座椅上。然而,目前坊间背靠可换向之婴儿车,其座椅都由前向乘坐表面及后向乘坐表面相组接而成,导致座椅的长度相较于传统背靠无法换向的婴儿车长了许多。因此,厂商在制作婴儿车时需要预留较大的空间以组装座椅,也可因此增加了包装材积和相应的成本。
有鉴于此,目前的需求为一种能改善上述缺失,提供更省使用空间的婴儿承载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承载装置及其调整方法,其可调整背靠组件沿座椅组件的位置,以充分利用座椅组件的使用空间,从而可达到背靠换向的效果。
依据本发明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撑架;一座椅板,该座椅板与该支撑架相组接,该座椅板的纵轴方向由该座椅板的一前端延伸至该座椅板的一后端,且该座椅板在邻近该后端与该前端分别设有第一、第二锁定机构;一背靠组件,其包含:一背靠架及至少一定位基座,该背靠架与该定位基座活动地相接,该背靠架沿其长轴设有一长槽孔,该定位基座具有数个排放于不同径向角度的定位凹槽,而且一枢销贯穿该定位基座及该背靠架的该长槽孔,使得该背靠架枢接于该定位基座,以便该背靠架能绕该枢销旋转并沿其长轴位移;一卡合件固定于该背靠架,该卡合件与该背靠架同步位移,该卡合件可与任一该定位凹槽相卡接,使该背靠架可相对该座椅板锁定于一角度位置;以及至少一连杆,该连杆的二端分别与该定位基座及该座椅板相枢接,使该定位基座可向该座椅板的该后端与该前端调整并分别与该第一、第二锁定机构卡合。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座椅板设有一开槽,其中该定位基座可容设于该开槽。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槽邻近该座椅板的一侧端面,该第一、第二锁定机构设置于该侧端面上并分别设有一第一卡合孔及一第二卡合孔。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基座设有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其中该第二侧壁上设有一弹片,该弹片具有一卡合凸,该卡合凸可与该第一卡合孔或该第二卡合孔相卡合。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锁定机构还设置有一操作件,该操作件可沿该第一卡合孔滑动,以顶推该卡合凸脱离该第一卡合孔。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杆穿设于该开槽中,且该连杆的一端枢接于该定位基座的第一侧壁。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壁的前、后端分别形成一肩部,该连杆于该第一侧壁上的枢接点乃位于该肩部之下方。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靠架与该定位基座相枢接。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靠架内更设有一弹簧件及一挡块,其中该弹簧件的一端与该枢销相接,而该弹簧件的另一端则与该挡块相接。
藉由前述的设计,该背靠组件可调整为邻近该座椅板之前侧的位置、或邻近该座椅板之后侧的位置,使得婴儿承载装置可依据使用需求而改变为前向乘坐或后向乘坐的状态。此外,前述设计的另一优点在于,该座椅板不需使用较大的面积,同样可实现背靠可换向的功能,故能改善习知的缺失。
【附图说明】
图1为绘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婴儿承载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绘示图1的婴儿承载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绘示婴儿承载装置中背靠组件处于邻近后端的放大图。
图4则沿图3的剖面4绘示背靠组件的剖面图。
图5为沿图3的剖面5绘示锁定机构的剖面图。
图6为绘示锁定机构的操作示意图。
图7及图8为绘示背靠组件往座椅板的前端位移的步骤示意图。
图9为绘示背靠组件定位于邻近座椅板的前端的示意图。
图10沿图9的剖面10绘示锁定机构的剖面图。
图11为绘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婴儿承载装置的侧视图。
婴儿承载装置100
支撑架102
座椅板104
后端104A
前端104B
上表面104C
侧端面104D
背靠组件106
前脚架110
后脚架112
侧扶手114
车轮116
推杆件118
侧杆119
开槽124
锁定机构126A、126B
背靠架131侧端部131A
定位基座133
第一侧壁133A
第二侧壁133B
卡合件134间隙135
连杆136
长槽孔137
枢销139弹簧件141
挡块143
突起145
定位凹槽147
肩部149
第一卡合孔151A
第二卡合孔151B
操作件153
连接体155
复位弹簧157
孔洞159
弹片161
卡合凸16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婴儿承载装置及其调整方法。图1及图2为分别绘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婴儿承载装置100的立体图及侧视图。婴儿承载装置100例如为婴儿车,其包括一支撑架102、设置于支撑架102中的座椅板104、以及一背靠组件106。依据一实施例,支撑架102可包含一前脚架110、一后脚架112、二个侧扶手114、数个车轮116、及一推杆件118。侧扶手114设置于座椅板104的左、右两侧,并可分别与前脚架110及后脚架112的顶端部相接。车轮116则分别设置于前脚架110及后脚架112的底端部。推杆件118可由U形管件组成,其中推杆件118的左、右两侧端可分别穿过各侧扶手114的后侧端而与后脚架112的顶端部相组接。此外,支撑架102的左、右两侧亦分别设有一侧杆119,其中各侧杆119的前端部及后端部分别与前脚架110与后脚架112相组接。
座椅板104组合于前脚架110及后脚架112之间。座椅板104的纵轴方向X是由座椅板104的后端104A延伸至座椅板104的前端104B。此外,座椅板104具有上表面104C、及连接于上表面104C左右两侧的侧端面104D,其中上表面104C在邻近各侧端面104D的左右两侧沿着纵轴方向分别设有二长形开槽124,且各侧端面104D在邻近座椅板104的后、前端104A、104B处分别设有锁定机构126A、126B。背靠组件106可透过锁定机构126A、126B分别锁定于座椅板104的后侧位置(如图1、图2所)及前侧位置(如图7所示)。此外,藉由操作锁定机构126A、126B,使用者可解除背靠组件106与座椅板104的卡合并按照使用需求将背靠组件106向前、后调整。
图3为绘示背靠组件106处于邻近后端104A的放大图,图4则沿图3的剖面4绘示背靠组件106的剖面图。同时参照图1、图3及图4所示,背靠组件106包括一背靠架131、二定位基座133、及二筒状的卡合件134。依据此实施例,背靠架131可由一U形管件组成,并具有左右二侧端部131A。
各定位基座133设有两平行的第一侧壁133A及第二侧壁133B,且第一、第二侧壁133A、133B之间形成有一间隙135,以供背靠架131的侧端部131A枢接于其中。此外,各定位基座133分别透过二大约互相平行的连杆136与座椅板104活动地组接,其中各连杆136的第一端枢接于第一侧壁133A,各连杆136的第二端则分别透过枢轴R1、R2枢接于座椅板104,使各定位基座133可相对于座椅板104及支撑架102向前、后位移。依据一实施例,各定位基座133可分别设置于对应各开槽124的位置,而连杆136的第二端可分别穿设于各开槽124并枢接于定位基座133的内侧面。
值得一提,所示的实施例为将各定位基座133透过二连杆136活动地组接于座椅板104,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亦可使用单一连杆将各定位基座与座椅板组接。
继续参照图3及图4,背靠架131的各侧端部131A大致沿背靠架131的长轴Z分别设有一长槽孔137,而枢销139分别穿过该长槽孔137,使背靠架131的侧端部131A可绕枢销139的枢轴Y相对于定位基座133旋转、并沿长轴Z的方向相对于定位基座133位移。另外,背靠架131的各侧端部131A在邻近末端处的内侧分别设有一弹簧件141,其中弹簧件141的第一端与侧端部131A内侧的挡块143组接,弹簧件141的第二端则与枢销139组接。
各卡合件134分别固定于背靠架131的侧端部131A,并可与背靠架131同步位移。各卡合件134朝第一、第二侧壁133A、133B分别凸设有一突起145,而第一、第二侧壁133A、133B的顶端部各形成有数个排放于不同径向角度的定位凹槽147,第一、二侧壁133A、133B的前、后端则分别形成一肩部149。定位凹槽147可用于锁定背靠架131在不同乘坐状态的位置,肩部149则可用于锁定背靠架131在平躺状态。当背靠架131的侧端部131A被拉动时,可促使卡合件134的突起145脱离与定位凹槽147的卡合并挤压弹簧件141。当背靠架131调整为欲设的角度并释放其侧端部131A后,弹簧件141的弹力将推动背靠架131的侧端部131A沿长轴Z位移,使卡合件134的突起145卡合于定位凹槽147或肩部149,从而锁定背靠架131的位置。
图5为沿图3的剖面5绘示锁定机构126A的剖面图。锁定机构126A设置于侧端面104C在邻近座椅板104的后端104A处,并包括一第一卡合孔151A、及设置于座椅板104外侧的操作件153。座椅板104的侧端面104C在对应第一卡合孔151A处可设有一连接体155,而操作件153为滑动地穿设于该连接体155并可沿第一卡合孔151A滑动,且操作件153上还连接有一复位弹簧157。
该定位基座133的第二侧壁133B具有一孔洞159,而孔洞159的内缘连接有弹片161,且该弹片161的外侧面具有一卡合凸163。该定位基座133可透过该弹片161及该卡合凸163卡合于座椅板104的锁定机构126A或126B,使得背靠组件106锁定于靠近座椅板104的后端104A或前端104B的位置。
如图5所示,当该背靠组件106定位于靠近座椅板104的后端104A时,该弹片161位于该侧端面104C的内侧,且该卡合凸163卡合于锁定机构126A的第一卡合孔151A,从而阻止该背靠组件106的位移。
图6为绘示锁定机构126A的操作示意图。当使用者欲调整该背靠组件106的位置时,可按压操作件153使操作件153挤压复位弹簧157并顶推卡合凸163往座椅板104的内侧移动,进而使得卡合凸163脱离座椅板104的第一卡合孔151A。当卡合凸163脱离第一卡合孔151A后,定位基座133可透过连杆136的连接相对于座椅板104位移,而操作件153可藉由复位弹簧157的弹力复位。
图7及图8为绘示背靠组件106往座椅板104的前端104B位移移动的步骤示意图。当背靠组件106(包括背靠架131及定位基座133)平行于座椅板104的纵轴方向X位移时,连杆136为穿过开槽124并绕枢轴R1、R2相对于座椅板104转动,而背靠架131及定位基座133可透过连杆136的连接带动维持相对于座椅板104的直立状态。
图9为绘示背靠组件106定位于邻近座椅板104的前端104B的示意图,图10则沿图9的剖面10绘示锁定机构126B的剖面图。如图10所示,锁定机构126B可与锁定机构126A具有相同结构,亦即包括第二卡合孔151B、及设置于座椅板104外侧的操作件153。座椅板104的侧端面104C在对应第二卡合孔151A处同样设有一连接体155,而操作件153为滑动地穿设于该连接体155并可沿第二卡合孔151B滑动,且操作件153上还连接有一复位弹簧157。
当该定位基座133调整为靠近座椅板104的前端104B且进入开槽126时,该弹片161将因座椅板104的抵触而被迫使变形。在卡合凸163到达对应锁定机构126B的第二卡合孔151B后,该弹片161的弹力即可促使卡合凸163由侧端面104C的内侧卡合于第二卡合孔151B,使得背靠组件106锁定于靠近座椅板104的前端104B的位置。随后,可将背靠架131调整为向前倾斜的位置,致使座椅板104及背靠架131形成一后向乘坐的空间。
若要使卡合凸163脱离第二卡合孔151B,同理使用者只需按压使操作件153挤压复位弹簧157并顶推卡合凸163往座椅板104的内侧移动,进而使得卡合凸163脱离座椅板104的第二卡合孔151B。当卡合凸163脱离第二卡合孔151B后,定位基座133可透过连杆136的连接带动相对于座椅板104位移,而操作件154可藉由复位弹簧157的弹力复位。
图11为绘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婴儿承载装置100的侧视图。与前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该支撑架102在邻近该座椅板104的该后端104A与该前端104B上分别设置该二锁定机构126A、126B。定位基座133乃设置于座椅板104的外侧与支撑架102之间,座椅板104的上表面104C不设有长形开槽124,各连杆136的二相对端部分别与该定位基座133及该支撑架102相枢接,使各连杆136可藉由旋转的动作带动定位基座133向该座椅板104的后端104A或前端104B调整并分别与该二锁定机构126A、126B卡合。
藉由前述的设计,背靠组件106可调整至靠近座椅板104的后端104A、或调整至靠近座椅板104之前端104B,使得婴儿承载装置100可依据使用需求而改变为前向乘坐或后向乘坐的状态。此外,前述设计的另一优点在于,座椅板104不需使用较大的面积,同样可实现可换向的功能,故能改善习知的缺失。此外,虽然上述的实施例为应用于婴儿车,相同的设计方式亦适用于其它的婴幼儿承载装置,诸如婴儿座椅或婴儿秋千等等。
以上叙述依据本发明多个不同实施例,其中各项特征可以单一或不同结合方式实施。因此,本发明实施方式之揭露为阐明本发明原则之具体实施例,应不拘限本发明于所揭示的实施例。进一步言之,先前叙述及其附图仅为本发明示范之用,并不受其限囿。其他元件之变化或组合皆可能,且不悖于本发明之精神与范围。

Claims (7)

1.一种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支撑架;
一座椅板,该座椅板与该支撑架相组接,该座椅板的纵轴方向由该座椅板的一前端延伸至该座椅板的一后端,该座椅板具有一侧端面,且该座椅板在邻近该后端与该前端分别设有第一、第二锁定机构,该第一、第二锁定机构设置于该侧端面上并分别设有一第一卡合孔及一第二卡合孔;
一背靠组件,其包含:
一背靠架及至少一定位基座,该背靠架与该定位基座活动地相接,该背靠架沿其长轴设有一长槽孔,该定位基座具有数个排放于不同径向角度的定位凹槽,而且一枢销贯穿该定位基座及该背靠架的该长槽孔,使得该背靠架枢接于该定位基座,以便该背靠架能绕该枢销旋转并沿其长轴位移;
一卡合件固定于该背靠架,该卡合件与该背靠架同步位移,该卡合件可与任一该定位凹槽相卡接,使该背靠架可相对该座椅板锁定于一角度位置;以及
至少一连杆,该连杆的二端分别与该定位基座及该座椅板相枢接,该定位基座设有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其中该第二侧壁上设有一弹片,该弹片具有一卡合凸,通过该卡合凸可与该第一卡合孔或该第二卡合孔相卡合,使该定位基座可向该座椅板的该后端与该前端调整并分别与该第一、第二锁定机构卡合,该第一锁定机构还设置有一操作件,该操作件可沿该第一卡合孔滑动,以顶推该卡合凸脱离该第一卡合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座椅板设有一开槽,其中该定位基座可容设于该开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槽邻近该侧端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杆穿设于该开槽中,且该连杆的一端枢接于该定位基座的第一侧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壁的前、后端分别形成一肩部,该连杆于该第一侧壁上的枢接点乃位于该肩部之下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靠架与该定位基座相枢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靠架内更设有一弹簧件及一挡块,其中该弹簧件的一端与该枢销相接,而该弹簧件的另一端则与该挡块相接。
CN201010241519.0A 2010-07-29 2010-07-29 婴儿承载装置及其调整方法 Active CN1023439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41519.0A CN102343929B (zh) 2010-07-29 2010-07-29 婴儿承载装置及其调整方法
GB201112989A GB2482418B (en) 2010-07-29 2011-07-27 Infant carrier apparatus and its adjusting method
DE102011108860.5A DE102011108860B4 (de) 2010-07-29 2011-07-28 Kleinkindertransportvorrichtung und ihr Einstellverfahr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41519.0A CN102343929B (zh) 2010-07-29 2010-07-29 婴儿承载装置及其调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43929A CN102343929A (zh) 2012-02-08
CN102343929B true CN102343929B (zh) 2015-11-25

Family

ID=44676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41519.0A Active CN102343929B (zh) 2010-07-29 2010-07-29 婴儿承载装置及其调整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43929B (zh)
DE (1) DE102011108860B4 (zh)
GB (1) GB24824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46985B1 (en) * 2013-01-15 2018-04-11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Baby strolle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9048A (zh) * 2000-02-13 2001-08-22 好孩子集团公司 座位可换向的童车
CN2471670Y (zh) * 2001-04-03 2002-01-16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前后换向的婴儿推车
CN101722975A (zh) * 2008-10-23 2010-06-09 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多向使用状态的婴儿承载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28700Y2 (zh) * 1979-12-11 1982-06-23
JPS5728699Y2 (zh) * 1979-12-11 1982-06-23
AU2002213783A1 (en) * 2000-09-07 2002-03-22 Goodbaby Group Corp. Three-wheeled stroller
CN101309813B (zh) * 2005-11-16 2010-09-29 英提尔汽车公司 可换向式座椅组件
CN102100463B (zh) * 2009-12-18 2014-03-26 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婴幼儿承载装置及具有安全锁的操作机构
CN102211609B (zh) * 2010-04-01 2013-09-25 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婴儿承载装置
CN102258291B (zh) * 2010-05-28 2013-10-16 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具多向使用状态的婴儿承载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9048A (zh) * 2000-02-13 2001-08-22 好孩子集团公司 座位可换向的童车
CN2471670Y (zh) * 2001-04-03 2002-01-16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前后换向的婴儿推车
CN101722975A (zh) * 2008-10-23 2010-06-09 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多向使用状态的婴儿承载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482418A (en) 2012-02-01
CN102343929A (zh) 2012-02-08
GB2482418B (en) 2013-02-27
GB201112989D0 (en) 2011-09-14
DE102011108860A1 (de) 2012-02-02
DE102011108860B4 (de) 2017-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11609B (zh) 婴儿承载装置
CN101722975B (zh) 具有多向使用状态的婴儿承载装置
CN102101490B (zh) 可收合式婴幼儿承载装置
US8100429B2 (en) Three dimensional folding stroller with infant carrier attachment and one hand actuated seat recline
CN102211602B (zh) 婴儿承载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4080687B (zh) 婴儿推车
US8657311B2 (en) Stroller frame with a swivel seat and a limiting mechanism
CN106541977B (zh) 婴儿承载装置
CN110254493A (zh) 婴幼儿推车和可拆卸地安装于婴幼儿推车的儿童座椅
CN102416975A (zh) 婴儿承载装置及其背靠组件的调整方法
CN102258291B (zh) 具多向使用状态的婴儿承载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RU2459720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держания в разблокированном положении шарнира регулируемого кресл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101919631A (zh) 整体调节式可折叠座椅
CN102126511B (zh) 具有多向乘坐状态的婴幼儿承载装置
CN102343929B (zh) 婴儿承载装置及其调整方法
GB2474334A (en) Child carrier apparatus and its operating method
CN102233893A (zh) 具有前后双向使用状态的婴儿承载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2632916B (zh) 可转换座向及型态的双座婴儿车
US20080122276A1 (en) Child vehicle seat
WO2017187066A1 (fr) Dispositif de support pour écran.
CN204120563U (zh) 一种用于抽屉前面板的锁离结构
CN204120565U (zh) 一种家具抽屉
CN111409682A (zh) 车架与婴儿车
JP4230056B2 (ja) シートのウォークインスライダー
JP2004105543A (ja)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