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09813B - 可换向式座椅组件 - Google Patents

可换向式座椅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09813B
CN101309813B CN2006800423828A CN200680042382A CN101309813B CN 101309813 B CN101309813 B CN 101309813B CN 2006800423828 A CN2006800423828 A CN 2006800423828A CN 200680042382 A CN200680042382 A CN 200680042382A CN 101309813 B CN101309813 B CN 1013098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coupled
control
link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4238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09813A (zh
Inventor
兹比格纽·A·帕卢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iel
Intier Automotive Inc
Original Assignee
Intie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iel filed Critical Intiel
Publication of CN1013098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98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098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981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rotatable, e.g. to permit easy acc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tiltable, e.g. to permit easy access
    • B60N2/203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tiltable, e.g. to permit easy access taking a position opposite to the original o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0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06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 B60N2/838Tiltable
    • B60N2/853Til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djusting mechanisms, e.g. electric mo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可换向式座椅包括一对隔开的升降器。坐垫可操作地耦联到所述升降器,以在第一倾斜位置和第二倾斜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在第一倾斜位置,前端比后端离地板更远,在第二倾斜位置,后端比前端离地板更远。座椅靠背可操作地耦联到所述升降器,以在分别在与坐垫的后端和前端相邻的第一竖直位置和第二竖直位置之间运动。坐垫控制机构包括一对可操作地耦联在该坐垫的前后端以及所述升降器之间的前连杆和后连杆,以响应于座椅靠背在第一竖直位置和第二竖直位置之间的运动而在第一倾斜位置和第二倾斜位置之间对坐垫进行自动控制,从而限定前向就座位置和后向就座位置。

Description

可换向式座椅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座椅组件,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可换向式座椅组件。
背景技术
例如运动型多用途车辆(SUV)、大型货车和小型货车等机动车辆通常包括前后驾驶员侧座椅组件以及乘客侧座椅组件,用于将乘坐者支撑在车辆中。这些座椅组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桶型座椅组件、长形的条凳型座椅组件、或者以上两者的结合,所述座椅组件在车辆的内部车厢内排列成一排或多排。
每个座椅组件通常包括大致水平的坐垫以及大致竖直或直立的座椅靠背,座椅靠背耦联到坐垫上,用于将座椅乘坐者在车辆地板上支撑在竖直就座位置中。座椅靠背通常由斜躺机构枢转地耦联到坐垫,斜躺机构用于提供座椅靠背相对于坐垫在多个斜躺就座位置之间的枢转运动。座椅靠背还可向前枢转到折叠放平位置或叠放位置,从而使得座椅靠背平坦地抵靠住坐垫,用于在车辆的内部车厢内提供附加的存储空间,或者允许从该座椅组件后方更容易出入。
在车辆座椅领域里,公知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旋转基座安装到车辆地板的后排座椅组件,以允许座椅组件绕其竖直轴线从常规的前向构造旋转或转动到后向构造。例如,该车辆包括位于前排的驾驶员座椅组件和乘客座椅组件后方的第二排和第三排座椅组件,其中第二排的座椅组件可以从常规的前向位置转动到后向位置,从而可以面朝第三排座椅组件。可选地,第三排座椅组件可从常规的前向位置转动到后向位置,从而朝向车辆的后方,通常被称为后挡板位置。
还希望提供一种移动式座椅组件或可换向式座椅组件,其中座椅靠背能够设置位置,或者能够在前向就座位置和后向就座位置之间换向,并可操作地耦联到坐垫,用于在第一倾斜位置和第二倾斜位置之间枢转坐垫。还希望提供一种可换向式座椅组件,其包括单个闩锁组件,用于将该座椅组件固定在每个前向就座位置和后向就座位置。还希望提供一种可换向式座椅组件,其包括座椅安全带带扣,该座椅安全带带扣相对于座椅组件自动地设置在前向就座位置和后向就座位置。还希望提供一种可换向式座椅组件,其包括头枕,当该座椅组件在前向就座位置和后向就座位置之间运动时,该头枕自动地枢转到叠放位置以避免车辆的头顶衬垫。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上的可换向式座椅组件,其包括一对相互隔开并适于将座椅组件安装到车辆地板上的座椅升降器。坐垫在座椅升降器的前端和后端之间延伸。该坐垫可操作地耦联到所述一对座椅升降器,用于在第一倾斜位置和第二倾斜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在第一倾斜位置,前端比后端离地板更远,在第二倾斜位置,后端比前端离地板更远。座椅靠背由一对平行的前控制连杆和后控制连杆可操作地耦联到所述升降器。前控制连杆在上端和下端之间延伸,所述上端可枢转地耦联到座椅靠背,所述下端由在座椅升降器之间延伸的前控制杆可枢转地耦联到座椅升降器。后控制连杆在上端和下端之间延伸,所述上端可枢转地耦联到座椅靠背,所述下端由在所述座椅升降器之间延伸的后控制杆可可枢转地耦联到所述座椅升降器。坐垫控制机构包括一对前连杆和一对后连杆,所述一对前连杆可操作地耦联在坐垫的前端和座椅升降器之间,所述一对后连杆可操作地耦联在坐垫的后端和座椅升降器之间。所述前连杆和后连杆响应于座椅靠背在与坐垫的后端相邻的第一竖直位置和与坐垫的前端相邻的第二竖直位置之间的运动而在第一倾斜位置和第二倾斜位置之间对坐垫进行自动控制,从而限定前向就座位置和后向就座位置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参照下列详细描述时,本发明的优点将更容易理解,并且变得更好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可换向式座椅组件的侧视图,其用实线示出前向就座位置,用虚线示出后向就座位置;
图2是可换向式座椅组件在前向就座位置的局部侧视图;
图3是可换向式座椅组件在中间位置的局部侧视图;
图4是可换向式座椅组件在后向就座位置的局部侧视图;
图5是可换向式座椅组件的局部侧视图,其示出闩锁组件将该可换向式座椅组件固定在前向就座位置中;
图6是图5的闩锁组件的局部立体图;
图7是可换向式座椅组件的局部立体图,其示出坐垫控制机构;
图8是可换向式座椅组件的局部立体图,其示出座椅靠背控制机构;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可换向式座椅组件在前向就座位置的立体图;
图10是可换向式座椅组件的第二实施方式在中间位置的立体图;
图11是可换向式座椅组件的第二实施方式在后向就座位置的立体图;
图12是可换向式座椅组件的局部内部立体图,其示出座椅靠背控制机构的外侧;
图13是可换向式座椅组件的局部内部立体图,其示出座椅靠背控制机构的内侧;
图14是可换向式座椅组件在前向就座位置的局部立体图;以及
图15是图14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附图标记10总体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机动车辆的移动式座椅组件或者可换向式座椅组件。该座椅组件10包括坐垫12和可操作地耦联到该坐垫12的座椅靠背14,该座椅靠背用来将乘坐者支撑在大致竖直的就座位置。坐垫12由座椅升降器组件18支撑在车辆中的地板16上方。座椅组件10可以是桶型座椅、长凳型座椅或分离式座椅——例如六四开的座椅,这一点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而不会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坐垫12包括前端20以及相对的后端22。座椅靠背14包括用于支撑头枕26的上端24以及相对的下端28,下端28设置为与坐垫12相邻。
图1公开了处于多个就座位置的座椅组件10。首先,用实线示出处于前向就座位置A的座椅组件10。众所周知,前向被定义为坐垫12和座椅靠背14设置为沿面朝车辆前部的方向支撑乘坐者。当座椅组件10处于前向就座位置A时,坐垫12处于第一倾斜位置,使得前端20比后端22离车辆地板16更远。另外,座椅靠背14处于第一大致竖直位置,其中下端28紧邻坐垫12的后端22。其次,用虚线示出处于后向就座位置B的座椅组件10。后向被定义为坐垫12和座椅靠背14设置为沿面朝车辆后部的方向支撑乘坐者。当座椅组件10处于后向就座位置B时,坐垫12处于第二倾斜位置,使得后端22比前端20离车辆地板16更远。另外,座椅靠背14处于第二大致竖直位置,然而,当前下端28紧邻坐垫12的前端20。
参照图2,座椅组件10是乘客侧座椅并示出为处于前向就座位置A。座椅组件10包括内侧座椅升降器30和外侧座椅升降器32,用于将座椅组件10稳固地固定在车辆地板16上,如图7所示。内侧座椅升降器30和外侧座椅升降器32是平行的、隔开的,并且二者之间通过在座椅升降器30、32之间横向延伸的前横杆34和后横杆36互连。前横杆34和后横杆36设置为与坐垫12的相应前端20和后端22相邻。坐垫12包括设置在其内的管状并且大致为矩形的坐垫框架38。座椅靠背14同样包括设置在其内的管状并且大致为U型的座椅靠背框架40。坐垫框架38和座椅靠背框架40各自可操作地耦联到内侧座椅升降器30和外侧座椅升降器32,稍后会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2到图4,内侧座椅升降器30和外侧座椅升降器32在前端42和后端44之间延伸。座椅升降器30、32各自包括底部边缘46,底部边缘46适于通过例如螺栓固定在车辆地板16上。座椅升降器30、32还各自包括分别从前端42和后端44延伸到位于前端42和后端44之间的中央最高点的上部第一倾斜边缘48和上部第二倾斜边缘50。前撞针52安装到前横杆34上的相对端部,并且位于座椅升降器30、32各自的外侧。同样地,后撞针54安装到后横杆36上的相对端部,并且位于座椅升降器30、32各自的外侧。
参照图7,坐垫框架38包括相邻于前横杆34的前侧管56和相邻于后横杆36的后侧管58。一对横向隔开的内侧管60和外侧管62与前侧管56和后侧管58互相连接。一对第一圆柱形支撑柱64和第二圆柱形支撑柱66分别从各个内侧管60和外侧管62向内突出。第一支撑柱64设置与前侧管56相邻,第二支撑柱66设置为与后侧管58相邻。
坐垫框架38还包括第一安装托架68和第二安装托架70。第一安装托架68通过螺栓、焊接等稳固地固定在内侧管60上,第二安装托架70通过螺栓、焊接等稳固地固定在外侧管62上。主枢转杆72在安装托架68、70之间横向地延伸,用于将安装托架68、70可枢转地耦联到相应的内侧座椅升降器30和外侧座椅升降器32上。更具体地,主枢转杆72在隔开的座椅升降器30、32之间延伸并穿过隔开的座椅升降器30、32,用来提供坐垫框架38的枢转运动,并且因而提供坐垫12提供相对于座椅升降器30、32的枢转运动。第一支撑柱64和第二支撑柱66将坐垫框架38设置并支撑在座椅升降器30、32的第一倾斜边缘48和第二倾斜边缘50上,从而使坐垫12根据座椅靠背14的位置而处于第一倾斜位置或第二倾斜位置,稍后会对其进行详细论述。
参照图8,座椅靠背框架40包括一对横向隔开的内侧管76和外侧管78。内侧管76和外侧管78均在上端80和下端82之间延伸。上端80由上横管84互相连接。端部托架86稳固地固定到每个内侧管76和外侧管78的下端82。应该理解的是,端部托架86可一体地形成为内侧管76和外侧管78的下端82的一部分,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每个端部托架86限定一对相反延伸的臂88、90以及一个朝下的V形凹口92。
参照图2到图4,座椅靠背框架40通过一对四杆连杆机构可操作地耦联到内侧座椅升降器30和外侧座椅升降器32,所述四杆连杆机构包括长形的前控制连杆94和长形的后控制连杆96。每个前控制连杆94在上端98和相对的下端100之间延伸。每个前控制连杆94的上端98都可枢转地耦联到从相应的内侧管76和外侧管78延伸的端部托架臂88。每个前控制连杆94的下端100都可枢转地耦联到横向延伸的前控制杆102,该前控制杆102稳固地固定到相应的内侧座椅升降器30和外侧座椅升降器32并且从相应的内侧座椅升降器30和外侧座椅升降器32向外延伸。应该理解的是,前控制杆102可选地也可以是在隔开的座椅升降器30、32之间延伸并穿过隔开的座椅升降器30、32的单个的前控制杆,而并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
类似地,每个后控制连杆96都在上端104和相对的下端106之间延伸。每个后控制连杆96的上端104可枢转地耦联到从相应的内侧管76和外侧管78延伸的端部托架臂90。各个后控制连杆96的下端106稳固地固定到横向延伸的后控制杆108的相对两端,从而通过枢转后控制连杆96而转动后控制杆108。该后控制杆108在隔开的座椅升降器30、32之间延伸并穿过所述隔开的座椅升降器30、32。通过使前控制连杆94和后控制连杆96绕各自的下端100、106转动,可以使座椅靠背框架40从而使得座椅靠背14在如图2所示的第一竖直位置和如图4所示的第二竖直位置之间运动。
如图2和5所示,当坐垫12处于第一倾斜位置时,形成于端部托架86中的V型凹口92与后撞针54接合,用于将座椅靠背14支撑在第一竖直位置。类似地,如图4所示,当坐垫12处于第二倾斜位置时,凹口92与前撞针52接合,用于将座椅靠背14支撑在第二竖直位置。此外,参照图5和图6,座椅靠背14由一个双向闩锁机构110可释放地保持在各个第一竖直位置和第二竖直位置。该双向闩锁机构110具有可枢转地耦联到端部托架86的第一端112以及相对的凸轮端114,该凸轮端限定钩部116,用于根据座椅靠背14的位置而接合前撞针52或后撞针54的其中一个。卷簧118耦联在端部托架86和闩锁机构110之间,用于将闩锁机构110偏置至锁定位置。推拉式鲍登型缆索120连接到凸轮端114,用于将闩锁机构110释放到与前撞针52和后撞针54脱离的解锁位置。
参照图7,座椅组件10还包括总体以122示出的坐垫控制机构或连杆,用于响应于座椅靠背14在第一竖直位置和第二竖直位置之间的运动而自动地控制坐垫框架38的角位置,从而在第一倾斜位置和第二倾斜位置之间自动地控制坐垫12。该控制机构122可操作地耦联在后控制杆108和主枢转杆72之间。更具体地,控制机构122包括第一连杆124、第二连杆126和第三连杆128。第一连杆124在稳固地固定到后控制杆108的近端130以及相对的远端132之间延伸。第二连杆126在稳固地固定到主枢转杆72的近端134以及相对的远端136之间延伸。第三连杆128在与第一连杆124的远端132可枢转地耦联的第一端138以及与第二连杆126的远端136可枢转地耦联的第二端140之间延伸。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三连杆128在第一端138和第二端140之间具有曲率或者进行了弯曲。
如图2到图4所示,拉伸卷簧142在后横杆36和后控制杆108之间延伸,用于将座椅靠背14偏置至位于第一竖直位置和第二竖直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更具体地,弹簧142在后横杆36以及安装到后控制杆108的弹簧凸片144之间延伸。当座椅靠背14处于中间位置时,弹簧凸片144朝向后横杆36水平延伸,使得弹簧142不伸长。当座椅靠背14从中间位置朝向第一竖直位置或第二竖直位置运动时,后控制杆108转动,并且安装到后控制杆108上的弹簧凸片144沿着远离后横杆36的方向运动,这使得弹簧142伸长。弹簧142伸长会产生力,为了使座椅组件10运动到前向就座位置A或者后向就座位置B,就必须克服这个力。
参照图8,座椅组件10还包括总体用由146示出的一对座椅靠背控制机构或连杆,用于响应于座椅靠背14在第一竖直位置和第二竖直位置之间的运动而自动地控制内部悬挂支撑框架148相对于座椅靠背框架40的位置,同时控制头枕26的角位置。头枕26包括总体由150示出的大致为U形的头枕框架,头枕框架可枢转地耦联到座椅靠背框架40的上横管84。一对肘杆152具有稳固地固定到头枕框架150的近端154以及相对的远端156。内部悬挂支撑框架148包括一对隔开、长形并且圆柱形的支撑杆158,所述支撑杆平行于内侧管76和外侧管78在第一端160和第二端162之间延伸。大致垂直于支撑杆158的圆柱形上横杆164在所述第一端160之间延伸。稳固地固定到上横杆164的一对上控制臂166可枢转地耦联到肘杆152的远端156。第二端162连接到圆柱形的下横杆168,该下横杆大致垂直于支撑杆158并在内侧管76和外侧管78之间延伸。下横杆168的相对的端部向下弯曲,从而形成控制臂170。
下面将会参照座椅组件10的外侧来详细描述一对座椅靠背控制机构146的其中一个。控制机构146可操作地耦联在前控制连杆94和内部悬挂支撑框架148之间。控制机构146包括在枢轴174处与端部托架86可枢转地耦联的控制凸轮172。控制凸轮172包括第一凸起部176和第二凸起部178。下控制臂170可枢转地耦联到第一凸起部176。座椅靠背控制连杆180在第一端182和相对的第二端184之间延伸,该第一端182在上端98和下端100之间可枢转地耦联到前控制连杆94,相对的第二端184可枢转地耦联到第二凸起部178。当座椅靠背14处于第一竖直位置而使得座椅组件10处于前向就座位置A时,如图2所示,内部悬挂支撑框架148设置在座椅靠背框架40后方,并且头枕26向前倾斜(未示出)。可选地,当座椅靠背14处于第二竖直位置而使得座椅组件10处于后向就座位置B时,如图4所示,内部悬挂支撑框架148设置在座椅靠背框架40前方,并且头枕26向后倾斜(未示出)。
最后,参照图5,座椅组件10的内侧包括自动调节的安全带带扣186。该带扣186在可枢转地耦联到端部托架86的近端188以及相对的远端190之间延伸,用于接收座椅安全带的舌状物或凸形连接器,这一点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导向连杆192在第一端194和第二端196之间延伸。第一端194与上端98相邻地以可枢转方式耦联到前控制连杆94,第二端196在朝向近端188并与近端188隔开的位置处可枢转地耦联到带扣186。当座椅靠背14在第一竖直位置和第二竖直位置之间运动时,导向连杆192自动地移动带扣186,使得带扣186相对于座椅组件10的角方位处于座椅安全带适于使用的位置。即,当座椅靠背14运动时,前控制杆94与带扣186之间的距离变化,使得导向连杆192推或拉带扣186,从而使得带扣186相对于座椅靠背14枢转以实现适当的角方位。
操作时,座椅组件10初始为处于前向就座位置A,通过操纵缆索120将闩锁机构110从后撞针54释放,从而使座椅靠背14从第一竖直位置向第二竖直位置运动。使座椅靠背14从第一竖直位置向第二竖直位置运动会促使前控制连杆94和后控制连杆96绕其相应的下端100、106沿逆时针方向枢转(从图2的方向观察)。后控制连杆96的枢转运动促使后控制杆108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后控制杆108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又使得坐垫控制机构122被致动。更具体地,后控制杆108的逆时针转动使得第一连杆124沿逆时针方向枢转,第一连杆124通过第三连杆128传递向上的运动,从而使得第二连杆126沿逆时针方向枢转。第二连杆126的枢转运动迫使主枢转杆72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主枢转杆72沿逆时针方向的旋转使得坐垫12从第一倾斜位置向第二倾斜位置枢转。
在座椅靠背14从第一竖直位置向第二竖直位置枢转的过程中,前控制连杆94和端部托架86之间的距离减小,从而使座椅靠背控制连杆180推动控制凸轮172上的第二凸起部178,从而使得控制凸轮172绕枢轴174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当控制凸轮172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凸起部176作用在下控制臂170上,使得内部悬挂支撑框架148枢转至座椅靠背框架40前方的位置。同时,内部悬挂支撑框架148的枢转运动促使上控制臂166拉动肘杆152以使头枕框架150倾斜,从而使头枕26向后倾斜。
当座椅靠背14到达第二竖直位置时,闩锁机构110的凸轮端114与前撞针52凸轮式地接合,迫使闩锁机构110沿逆时针方向朝解锁位置枢转,从而允许钩部116在其内接收前撞针52。然后弹簧118使闩锁机构110返回到与前撞针52接合的锁定位置,从而使座椅靠背14处于第二竖直位置并且坐垫12处于第二倾斜位置。座椅组件10现在处于如图4所示的后向就座位置B。
另外,当座椅靠背14从第一竖直位置向第二竖直位置运动时,前控制连杆94和带扣186之间的距离减小,使得导向连杆192推动带扣186,促使带扣186绕近端188枢转,从而使得带扣186在座椅组件10处于后向就座位置B时处于合适的角方位。
为了使座椅组件10返回到前向就座位置A,通过操纵缆索120将闩锁机构110从前撞针52释放,从而使座椅靠背14从第二竖直位置向第一竖直位置运动。使座椅靠背14从第二竖直位置向第一竖直位置运动会促使前控制连杆94和后控制连杆96绕其相应的下端100、106沿顺时针方向枢转(从图4的方向观察)。后控制连杆96的枢转运动使得后控制杆108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后控制杆108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又使得坐垫控制机构122被致动。更具体地,后控制杆108的顺时针旋转使得第一连杆124沿顺时针方向枢转,第一连杆124通过第三连杆128传递向下的运动,从而使得第二连杆126沿顺时针方向枢转。第二连杆126的枢转运动迫使主枢转杆72绕顺时针方向旋转。主枢转杆72沿顺时针方向的旋转使得坐垫12从第二倾斜位置向第一倾斜位置枢转。
在座椅靠背14从第二竖直位置向第一竖直位置运动的过程中,前控制连杆94和端部托架86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使座椅靠背控制连杆180拉动控制凸轮172的第二凸起部178,使得控制凸轮172绕枢轴174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当控制凸轮172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凸起部176作用在下控制臂170上,使得内部悬挂支撑框架148枢转至座椅靠背框架40后方的位置。同时,内部悬挂支撑框架148的枢转运动促使上控制臂166推动相应的肘杆152以使头枕框架104倾斜,从而使头枕26向前倾斜。
当座椅靠背14到达第一竖直位置时,闩锁机构110的凸轮端114与后撞针54凸轮式地接合,迫使闩锁机构110沿逆时针方向朝解锁位置枢转,从而允许钩部116在其内容纳后撞针54。随后弹簧118使闩锁机构110返回到与后撞针54相接合的锁定位置,从而将座椅靠背14保持在第一竖直位置并且将坐垫12保持在第一倾斜位置。座椅组件10现在处于如图2所示的前向就座位置A。
另外,当座椅靠背14从第二竖直位置向第一竖直位置运动时,前控制连杆94和带扣186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导向连杆192拉动带扣186,使得带扣186绕近端188枢转,从而使得带扣186在座椅组件10处于前向就座位置A时有合适的角方位。
参照图9至图15,其中相似的主要附图标记表示如上所述相似的元件,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坐垫控制机构122’包括总体由200示出的一对隔开的前连杆以及总体由202示出的一对隔开的后连杆。前连杆200和后连杆202将坐垫框架38’可操作地耦联到相应的内侧座椅升降器30’和外侧座椅升降器32’,以对坐垫框架38’进行支撑和引导,并因此根据座椅靠背14’的位置而在第一倾斜位置和第二倾斜位置之间对坐垫12’进行支撑和引导。
参照图14和15,每个前连杆200包括上连杆204、下连杆206以及导向连杆208。一对隔开的上部前托架210稳固地固定到坐垫框架38’的前侧管56’,一对隔开的下部前支架212稳固地固定到前横杆34’。参照前连杆200,每个上连杆204都在可枢转地耦联到其中一个上部前托架210的近端214以及相对的远端216之间延伸。每个下连杆206都在可枢转地耦联到其中一个下部前托架212的近端218以及与相应的上连杆204的远端216可枢转地耦联的相对远端220之间延伸。每个导向连杆208在第一端222以及第二端226之间延伸,其中第一端222与稳固地固定到前控制杆102’的安装凸片224可枢转地耦联,第二端226可枢转地耦联到位于上连杆204和下连杆206的远端216、220之间的可枢转连接件上。
类似地,每个后连杆202包括上连杆228、下连杆230以及导向连杆232。一对隔开的上部后托架234稳固地固定到坐垫框架38’的后侧管58’上,一对隔开的下部后托架236稳固地固定到后横杆36’上。参照后连杆202,每个上连杆228在可枢转地耦联到其中一个上部后托架234的近端238以及相对的远端240之间延伸。每个下连杆230在可枢转地耦联到其中一个下部后托架236的近端242以及与相应的上连杆228的远端240可枢转地耦联的相对远端244之间延伸。每个导向连杆232在第一端246和第二端250之间延伸,其中第一端246与稳固地固定到后控制杆108’的安装凸片248可枢转地耦联,第二端250可枢转地耦联到位于上连杆228和下连杆230的远端240、244之间的可枢转连接件上。
在此实施方式中,内侧座椅升降器30’和外侧座椅升降器32’各自包括设置在其前端42’和后端44’之间的向上延伸的中间部分252。所述中间部分252包括延伸穿过所述中间部分的竖直狭槽254。第一安装托架256稳固地固定到坐垫框架38’的内侧管60’上,第二安装托架258稳固地固定到外侧管62’上。主枢转杆72’在安装托架256、258之间横向地延伸,并设置为穿过各个隔开的座椅升降器30’、32’上的竖直狭槽254。当前连杆200和后连杆202引导坐垫12’在第一倾斜位置和第二倾斜位置之间运动时,竖直狭槽254允许主枢转杆72’以及坐垫12’的中心竖直地上下运动。如图9所示,当坐垫12’处于第一倾斜位置时,每个前连杆200的上连杆204和下连杆206线性地对齐,同时每个后连杆202的上连杆228和下连杆230折叠在一起。可选地,如图11所示,当坐垫12’处于第二倾斜位置时,每个后连杆202的上连杆228和下连杆230线性地对齐,同时每个前连杆200的上连杆204和下连杆206折叠在一起。
座椅靠背框架40’通过由前控制连杆94’和后控制连杆96’组成的一对四杆连杆机构可操作地耦联到内侧座椅升降器30’和外侧座椅升降器32’。每个前控制连杆94’的上端98’可枢转地耦联到从相应的内侧管76’和外侧管78’延伸的端部托架臂88’。每个前控制连杆94’的下端100’稳固地固定到前控制杆102’的相对的端部,从而枢转前控制连杆94’能够转动前控制杆102’。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前控制杆102’在隔开的座椅升降器30’、32’之间延伸并穿过所述座椅升降器30’、32’。
类似地,每个后控制连杆96’的上端104’可枢转地耦联到从相应的内侧管76’和外侧管78’延伸的端部托架臂90’。每个后控制连杆96’的下端106’稳固地固定到后控制杆108’的相对的端部,从而枢转后控制连杆96’能够转动后控制杆108’。后控制杆108’在隔开的座椅升降器30’、32’之间延伸并穿过所述座椅升降器30’、32’。使前控制连杆94’和后控制连杆96’绕其相应的下端100’、106’枢转能够移动座椅靠背框架40’,从而使座椅靠背14’可以在第一竖直位置和第二竖直位置之间运动。
参照图14和15,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座椅组件10’包括两个拉伸卷簧142’。一个弹簧142’在前横杆34’和前控制杆102’之间延伸,另一个弹簧142’在后横杆36’和后控制杆108’之间延伸,用于将座椅靠背14’偏置到中间位置,如图10所示。更具体地,每根弹簧142’都在分别安装到前横杆34’和后横杆36’上的第一弹簧凸片260、262以及分别安装到前控制杆102’和后控制杆108’上的第二弹簧凸片264、266之间延伸。当座椅靠背14’处于中间位置时,第二弹簧凸片264和266朝向相应的前横杆34’和后横杆36’水平地延伸,从而使弹簧142’不伸长。当座椅靠背14’从中间位置移向第一竖直位置或第二竖直位置中的任何一个竖直位置时,前控制杆102’和后控制杆108’转动,并且安装到前控制杆102’和后控制杆108’上的第二弹簧凸片264、266向远离前横杆34’和36’的方向运动,从而导致弹簧142’拉伸。弹簧142’拉伸会产生力,要使座椅组件10’运动到前向就座位置A’或后向就座位置B’,就必须克服该力。
参照图9至11,在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头枕框架150’包括与座椅靠背框架40’的上部横管84’可枢转地耦联的水平管268以及一对隔开的从所述水平管向上延伸的竖直支柱270。内部悬挂支撑框架148’包括一对隔开、长形的圆柱形支撑杆158’,所述支撑杆158’在第一端160’和第二端162’之间与内侧管76’和外侧管78’相平行地延伸。第一端160’可枢转地耦联到上部横管84’。第二端162’可枢转地耦联到圆柱形的下横杆168’,下横杆168’大致垂直于支撑杆158’并且在内侧管76’和外侧管78’之间延伸。下横杆168’的相对的端部包括从端部向下延伸的控制臂272。每个控制臂272包括延伸穿过控制臂的线性狭槽274。
所述一对座椅靠背控制机构146’响应于座椅靠背14’在第一竖直位置和第二竖直位置之间的运动而自动地控制内部悬挂支撑框架148’相对于座椅靠背框架40’的位置。参照图12中座椅组件10’的外侧来详细描述这一对座椅靠背控制机构146’的其中一个。该控制机构146’包括在枢轴278处可枢转地耦联到端部托架86’的控制凸轮276。该控制凸轮276在第一端280和第二端282之间延伸。控制凸轮276的第一端280可枢转地并且可滑动地耦联到控制臂272上的狭槽274。座椅靠背控制连杆284在第一端286和第二端288之间延伸。第一端286与上端104’相邻地以可枢转方式耦联到前控制连杆94’的远端290。第二端288在位于枢轴278和第一端280之间的枢轴289处可枢转地耦联到控制臂276。如图9所示,当座椅靠背14’处于第一竖直位置、从而座椅组件10’处于前向就座位置A’时,内部悬挂支撑框架148’设置在座椅靠背框架40’后方。可选地,如图11所示,当座椅靠背14’位于第二竖直位置、从而座椅组件10’处于后向就座位置B’时,内部悬挂支撑框架148’设置在座椅靠背框架40’前方。
座椅靠背控制机构146’还响应于座椅靠背14’在第一竖直位置和第二竖直位置之间的运动而自动地控制头枕26’的角度位置。参照图9和13中的座椅组件10’的内侧,头枕杆292在上端294和下端296之间延伸。上端294与稳固地固定到头枕框架150’的水平管268上的肘杆298可枢转地耦联。下端296与控制凸轮276上的第二端282可枢转地耦联。如图9所示,当座椅靠背14’处于第一竖直位置、从而座椅组件10’处于前向就座位置A’时,头枕26’向前倾斜。可选地,如图11所示,当座椅靠背14’位于第二竖直位置、从而座椅组件10’处于后向就座位置B’时,头枕26’向后倾斜。
操作时,座椅组件10’初始为位于前向就座位置A,如图9所示,通过操纵缆索120’使得闩锁机构110’从后撞针54’释放,从而使座椅靠背14’从第一竖直位置向第二竖直位置运动。座椅靠背14’从第一竖直位置向第二竖直位置运动会促使前控制连杆94’和后控制连杆96’绕相应的下端100’、106’沿逆时针方向枢转(从图9的方向观察)。前控制连杆94’和后控制连杆96’的枢转运动促使前控制杆102’和后控制杆108’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前控制杆102’和后控制杆108’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又使得坐垫控制机构122’被致动。更具体地,前控制杆102’的逆时针转动促使安装凸片224也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安装凸片224从而向下拉动导向连杆208。向下拉动导向连杆208促使上连杆204和下连杆206折叠到一起,从而降低坐垫12’的前端20’。同时,后控制杆108’的逆时针转动促使安装凸片248也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安装凸片248向上推动导向连杆232。向上推动导向连杆232促使上连杆228和下连杆230线性地对齐,从而将坐垫12’的后端22’抬起,并使得坐垫12’从第一倾斜位置运动到第二倾斜位置。
在座椅靠背14’从第一竖直位置向第二竖直位置运动的过程中,前控制连杆94’拉动座椅靠背控制连杆284,座椅靠背控制连杆284又使得控制凸轮276绕枢轴278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控制凸轮276绕顺时针方向的转动迫使第一端280在狭槽274内枢转和滑动,从而移动控制臂272,使得内部悬挂支撑框架148’枢转至座椅靠背框架40’前方的位置。同时,控制凸轮276沿顺时针方向的转动迫使第二端282向上,从而抬起头枕杆292,这使得头枕框架150’的水平管268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头枕26’向后倾斜。
当座椅靠背14’到达第二竖直位置时,闩锁机构110’的凸轮端114’与前撞针52’凸轮式地接合,迫使闩锁机构110’沿逆时针方向朝解锁位置枢转,从而允许钩部116’在其内接收前撞针52’。随后弹簧118’使闩锁机构110’返回到与前撞针52’接合的锁定位置,从而将座椅靠背14’保持在第二竖直位置并且将坐垫12保持在第二倾斜位置。现在座椅组件10’处于如图11所示的后向就座位置B’。
为了使座椅组件10’返回到前向就座位置A’,通过操纵缆索120’使得闩锁机构110’从前撞针52’释放,从而使座椅靠背14’从第二竖直位置向第一竖直位置运动。座椅靠背14’从第二竖直位置向第一竖直位置运动会促使前控制连杆94’和后控制连杆96’绕相应的下端100’、106’沿顺时针方向枢转(从图11的方向观察)。前控制连杆94’和后控制连杆96’的枢转运动促使前控制杆102’和后控制杆108’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前控制杆102’和后控制杆108’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又使得坐垫控制机构122’被致动。更具体地,前控制杆102’沿顺时针方向的转动促使安装凸片224也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安装凸片224向上推动导向连杆208。向上推动导向连杆208促使上连杆204和下连杆206线性地对齐,从而将坐垫12’前端20’抬高。同时,后控制杆108’沿顺时针方向的转动促使安装凸片248也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安装凸片248向下拉动导向连杆232。向下拉动导向连杆232促使上连杆228和下连杆230折叠到一起,从而将坐垫12的’后端22’降低,使坐垫12’从第二倾斜位置运动到第一倾斜位置。
在座椅靠背14’从第二竖直位置向第一竖直位置运动的过程中,前控制连杆94’推动座椅靠背控制连杆284,座椅靠背控制连杆284又使得控制凸轮276绕枢轴278沿逆时针方向枢转。控制凸轮276沿逆时针方向的旋转迫使第一端280在狭槽274中转动和滑动,从而移动控制臂272,使得内部悬挂支撑框架148’枢转至座椅靠背框架40’后方的位置。同时,控制凸轮276沿逆时针方向的转动迫使第二端282向下,从而降低头枕杆292,这使得头枕框架150’的水平管268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头枕装置26’向前倾斜。
当座椅靠背14’到达第一竖直位置时,闩锁机构110’的凸轮端114’与后撞针54’凸轮式地接合,迫使闩锁机构110’沿逆时针方向朝解锁位置枢转,从而允许钩部116’在其内容纳后撞针54’。随后弹簧118’使闩锁机构110’返回到与后撞针54’接合的锁定位置,从而将座椅靠背14’保持在第一竖直位置并将坐垫12保持在第一倾斜位置。现在座椅组件10’处于如图11所示的前向就座位置A’。
已经用示例的方法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应该理解的是,所使用的术语本质上都是说明性的词语而并非限制性的词语。根据上述教导,本发明可有许多改型和变化形式。因而,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可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以不同于所具体描述的方式实施。

Claims (28)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中的可换向式座椅组件,包括:
一对隔开的座椅升降器,其适于将所述座椅组件安装到车辆的地板上,所述座椅升降器在前端和后端之间延伸并包括第一倾斜边缘和第二倾斜边缘;
坐垫,其由在所述座椅升降器之间延伸的主枢转杆以可枢转方式耦联到所述座椅升降器,所述坐垫能够在与所述第二倾斜边缘相邻的第一倾斜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一倾斜边缘相邻的第二倾斜位置之间枢转;
座椅靠背,其包括一对平行的前控制连杆和后控制连杆,所述前控制连杆和后控制连杆将所述座椅靠背以可操作方式耦联到所述座椅升降器,所述前控制连杆在以可枢转方式耦联到所述座椅靠背的上端以及以可枢转方式耦联到所述座椅升降器的下端之间延伸,所述后控制连杆在以可枢转方式耦联到所述座椅靠背的上端以及由后控制杆以可枢转方式耦联到所述座椅升降器的下端之间延伸,所述后控制杆在所述座椅升降器之间延伸;以及
坐垫控制机构,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用于响应于所述座椅靠背在与所述座椅升降器的所述前端相邻的第一竖直位置和与所述座椅升降器的所述后端相邻的第二竖直位置之间的运动而对所述坐垫在所述第一倾斜位置和第二倾斜位置之间进行自动控制,从而限定前向就座位置和后向就座位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杆在稳固地固定到所述后控制杆的近端以及相对的远端之间延伸,所述第二连杆在稳固地固定到所述主枢转杆的近端以及相对的远端之间延伸,并且所述第三连杆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延伸,所述第一端以可枢转方式耦联到所述第一连杆的所述远端,所述第二端以可枢转方式耦联到所述第二连杆的所述远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换向式座椅组件,包括使得所述座椅升降器的所述前端和后端互连的前横杆和后横杆,所述前横杆和后横杆的相对的端部包括前撞针和后撞针,所述前撞针和后撞针在所述座椅升降器的外侧稳固地安装到所述前横杆和后横杆的相对的端部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换向式座椅组件,其中所述座椅靠背包括设置在其内的座椅靠背框架,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在上端以及相对的下端之间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换向式座椅组件,其中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所述下端包括一对端部托架,每个所述端部托架具有朝下的凹口,所述凹口用于在所述座椅靠背位于所述第一竖直位置时接合所述后撞针并且在所述座椅靠背位于所述第二竖直位置时接合所述前撞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换向式座椅组件,包括闩锁机构,所述闩锁机构以可操作方式耦联到其中一个所述端部托架,以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在锁定位置,所述座椅组件位于所述前向就座位置或后向就座位置,所述闩锁机构接合所述前撞针和后撞针的其中一个,在解锁位置,所述闩锁机构从所述前撞针和后撞针释放,以允许所述座椅靠背在所述第一竖直位置和第二竖直位置之间运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换向式座椅组件,包括在所述后控制杆和所述后横杆之间延伸的弹簧,用于朝向位于所述第一竖直位置和第二竖直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偏置所述座椅靠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换向式座椅组件,包括安装到所述后控制杆的凸片,所述弹簧在所述凸片和所述后横杆之间延伸,当所述座椅靠背位于所述中间位置时,所述凸片朝向所述后横杆水平地延伸。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换向式座椅组件,其中所述座椅靠背包括内部悬挂座椅靠背框架,该内部悬挂座椅靠背框架以可操作方式耦联到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用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座椅靠背位于所述第一竖直位置并且所述内部悬挂座椅靠背框架位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后方,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座椅靠背位于所述第二竖直位置并且所述内部悬挂座椅靠背框架位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前方,所述内部悬挂座椅靠背框架在上端和具有下控制臂的下端之间延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换向式座椅组件,包括座椅靠背控制机构,所述座椅靠背控制机构以可操作方式耦联在其中一个所述前控制连杆和所述下控制臂之间,用于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对所述内部悬挂座椅靠背框架进行自动控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换向式座椅组件,其中所述座椅靠背控制机构包括控制凸轮和座椅靠背控制连杆,所述控制凸轮以可枢转方式耦联到其中一个所述端部托架并具有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以可枢转方式耦联到所述下控制臂,所述座椅靠背控制连杆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延伸,所述座椅靠背控制连杆的所述第一端以可枢转方式耦联到其中一个所述前控制连杆的所述上端和下端之间,所述座椅靠背控制连杆的所述第二端以可枢转方式耦联到所述第二凸起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换向式座椅组件,包括头枕,所述头枕以可枢转方式耦联到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所述上端,并且以可操作方式耦联到所述内部悬挂座椅靠背框架,用于在向前倾斜的位置和向后倾斜的位置之间枢转地运动,其中在所述向前倾斜的位置时,所述座椅靠背位于所述第一竖直位置,在所述向后倾斜的位置时,所述座椅靠背位于所述第二竖直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换向式座椅组件,包括座椅安全带带扣,所述座椅安全带带扣在以可枢转方式耦联到其中一个所述端部托架的近端和相对的远端之间延伸。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换向式座椅组件,包括导向连杆,所述导向连杆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延伸,用于当所述座椅靠背在所述第一竖直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时,使得所述座椅安全带带扣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自动地枢转,其中所述导向连杆的所述第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前控制连杆的所述上端相邻地以可枢转方式耦联到该其中一个所述前控制连杆,所述导向连杆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座椅安全带带扣的所述近端相邻地以可枢转方式耦联到所述座椅安全带带扣。
14.一种用于机动车辆中的可换向式座椅组件,包括:
一对隔开的座椅升降器,其适于将所述座椅组件安装到车辆的地板;
坐垫,其在前端和后端之间延伸,所述坐垫以可操作方式耦联到所述一对座椅升降器,用于在第一倾斜位置和第二倾斜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在所述第一倾斜位置,所述前端比所述后端离所述地板更远,在所述第二倾斜位置,所述后端比所述前端离所述地板更远;
座椅靠背,其由一对平行的前控制连杆和后控制连杆以可操作方式耦联到所述座椅升降器,所述前控制连杆在以可枢转方式耦联到所述座椅靠背的上端和由前控制杆以可枢转方式耦联到所述座椅升降器的下端之间延伸,所述后控制连杆在以可枢转方式耦联到所述座椅靠背的上端以及由后控制杆以可枢转方式耦联到所述座椅升降器的下端之间延伸,所述前控制杆和后控制杆在所述座椅升降器之间延伸;以及
坐垫控制机构,其包括一对前连杆和一对后连杆,所述前连杆以可操作方式耦联在所述坐垫的所述前端和所述座椅升降器之间,所述后连杆以可操作方式耦联在所述坐垫的所述后端和所述座椅升降器之间,用于响应于所述座椅靠背在与所述坐垫的所述后端相邻的第一竖直位置以及与所述坐垫的所述前端相邻的第二竖直位置之间的运动而在所述第一倾斜位置和第二倾斜位置之间对所述坐垫进行自动控制,从而限定前向就座位置和后向就座位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换向式座椅组件,包括使得所述座椅升降器互连的前横杆和后横杆,所述前横杆和后横杆的相对的端部包括前撞针和后撞针,所述前撞针和后撞针在所述座椅升降器的外侧稳固地安装到所述前横杆和后横杆的相对的端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换向式座椅组件,其中每个所述前连杆包括上连杆、下连杆和以及前导向连杆,所述上连杆在近端和远端之间延伸,所述近端以可枢转方式耦联到所述坐垫的所述前端,所述下连杆在近端和远端之间延伸,所述下连杆的近端以可枢转方式耦联到所述前横杆,所述下连杆的远端以可枢转方式耦联到所述上连杆的所述远端,所述前导向连杆在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的所述远端以及所述前控制杆之间延伸,并且每个所述后连杆包括上连杆、下连杆以及后导向连杆,所述后连杆的上连杆在近端和远端之间延伸,所述后连杆的上连杆的近端以可枢转方式耦联到所述坐垫的所述后端,所述后连杆的下连杆在近端和远端之间延伸,所述后连杆的下连杆的近端以可枢转方式耦联到所述后横杆,所述后连杆的下连杆的远端以可枢转方式耦联到所述上连杆的所述远端,所述后导向连杆在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的所述远端以及所述后控制杆之间延伸。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换向式座椅组件,其中当所述坐垫位于所述第一倾斜位置时,所述前导向连杆促使所述前连杆的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线性地对齐,所述后导向连杆促使所述后连杆的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折叠到一起,并且当所述坐垫位于所述第二倾斜位置时,所述前导向连杆促使所述前连杆的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折叠到一起,所述后导向连杆促使所述后连杆的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线性地对齐。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换向式座椅组件,其中所述座椅靠背包括座椅靠背框架,所述座椅靠背框架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内,并在上端以及相对的下端之间延伸。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换向式座椅组件,其中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所述下端包括一对端部托架,这对端部托架中的每个托架都具有朝下的凹口,用于在所述座椅靠背位于所述第一竖直位置时接合所述后撞针,并在所述座椅靠背位于所述第二竖直位置时接合所述前撞针。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可换向式座椅组件,包括闩锁机构,所述闩锁机构以可操作方式耦联到其中一个所述端部托架,用于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在锁定位置,所述座椅组件位于所述前向就座位置或后向就座位置,在解锁位置,所述闩锁机构从所述前撞针或后撞针释放,以允许所述座椅靠背在所述第一竖直位置和第二竖直位置之间运动。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可换向式座椅组件,包括在所述前控制杆和所述前横杆之间延伸的第一弹簧以及在所述后控制杆和所述后横杆之间延伸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朝向位于所述第一竖直位置和第二竖直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偏置所述座椅靠背。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可换向式座椅组件,包括安装到所述前控制杆的第一凸片以及安装到所述后控制杆的第二凸片,所述第一弹簧在所述第一凸片和所述前横杆之间延伸并且所述第二弹簧在所述第二凸片和所述后横杆之间延伸,当所述座椅靠背位于所述中间位置时,所述第一凸片朝向所述前横杆水平地延伸,所述第二凸片朝向所述后横杆水平地延伸。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可换向式座椅组件,其中所述座椅靠背包括内部悬挂座椅靠背框架,所述内部悬挂座椅靠背框架在上端和具有控制臂的下端之间延伸,所述内部悬挂座椅靠背框架的上端以可枢转方式耦联到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上端,所述内部悬挂座椅靠背框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枢转,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座椅靠背位于所述第一竖直位置并且所述内部悬挂座椅靠背框架位于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后方,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座椅靠背位于所述第二竖直位置并且所述内部悬挂座椅靠背框架位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前方。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可换向式座椅组件,包括座椅靠背控制机构,所述座椅靠背控制机构以可操作方式耦联在其中一个所述前控制连杆和所述控制臂之间,用于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对所述内部悬挂座椅靠背框架进行自动控制。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可换向式座椅组件,其中所述座椅靠背控制机构包括控制凸轮和座椅靠背控制连杆,所述控制凸轮以可枢转方式耦联到其中一个所述端部托架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以可枢转并且可滑动的方式耦联到所述控制臂,所述座椅靠背控制连杆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延伸,所述座椅靠背控制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上端相邻地以可枢转方式耦联到其中一个所述前控制连杆,所述座椅靠背控制连杆的第二端在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以可枢转方式耦联到所述控制凸轮。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可换向式座椅组件,包括头枕,所述头枕以可枢转方式耦联到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所述上端,并以可操作方式耦联到所述座椅靠背控制机构,用于在向前倾斜的位置和向后倾斜的位置之间枢转地运动,其中在所述向前倾斜的位置时,所述座椅靠背处于所述第一竖直位置,在所述向后倾斜的位置时,所述座椅靠背位于所述第二竖直位置。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可换向式座椅组件,其中所述头枕包括设置在其内的头枕框架,所述头枕框架包括水平管以及从所述水平管延伸的一对隔开的竖直支柱,所述水平管以可枢转方式耦联到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所述上端。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可换向式座椅组件,包括头枕杆,所述头枕杆在上端和下端之间延伸,所述头枕杆的上端与稳固地固定到所述头枕框架的所述水平管上的肘杆以可枢转方式耦联,所述头枕杆的下端以可枢转方式耦联到所述控制臂的所述第二端。
CN2006800423828A 2005-11-16 2006-11-16 可换向式座椅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098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73732005P 2005-11-16 2005-11-16
US60/737,320 2005-11-16
PCT/CA2006/001864 WO2007056850A1 (en) 2005-11-16 2006-11-16 Reversible seat assembl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09813A CN101309813A (zh) 2008-11-19
CN101309813B true CN101309813B (zh) 2010-09-29

Family

ID=38048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4238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09813B (zh) 2005-11-16 2006-11-16 可换向式座椅组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644982B2 (zh)
EP (1) EP1948470B1 (zh)
KR (1) KR20080069185A (zh)
CN (1) CN101309813B (zh)
CA (1) CA2626555A1 (zh)
WO (1) WO20070568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75599B2 (en) * 2008-03-14 2010-08-17 Lear Corporation Vehicle seat assembly with fore-AFT adjustable back portion
CN102343929B (zh) * 2010-07-29 2015-11-25 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婴儿承载装置及其调整方法
CN102416975B (zh) * 2010-09-27 2016-06-29 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婴儿承载装置及其背靠组件的调整方法
CN201822343U (zh) * 2010-10-21 2011-05-11 上海申宏凯林进出口有限公司 一种带保险的触发机构
DE102011113789B4 (de) * 2011-08-29 2014-04-24 Keiper Gmbh & Co. Kg Fahrzeugsitz, insbesondere Kraftfahrzeugsitz
CN103569147A (zh) * 2012-08-08 2014-02-12 吉林省金越交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客车旋转座椅
US9045062B2 (en) * 2012-11-16 2015-06-02 Zodiac Seats Us Llc Reversible airline seat
US9315238B2 (en) 2013-09-13 2016-04-19 Grady-White Boats, Inc. Lounge assembly
US9199553B2 (en) 2013-11-20 2015-12-0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Autonomous vehicle with reconfigurable seats
US9096150B2 (en) 2013-11-20 2015-08-0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utonomous vehicle with reconfigurable seats
US9150178B1 (en) * 2014-03-11 2015-10-0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atbelt restraint system for reversible vehicle seat
CN104553891B (zh) * 2014-12-23 2017-02-22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公共交通车辆中的换向座椅
US10173569B2 (en) * 2015-11-30 2019-01-08 Windsor Machine and Stamping (2009) Ltd. Head restraint assembly
DE102016104568A1 (de) * 2016-03-14 2017-09-14 Teamobility Gmbh Fahrzeug mit einer Mittelsitzposition
CN105818717A (zh) * 2016-03-30 2016-08-03 徐晓峰 多功能汽车安全座椅
US10689120B2 (en) * 2016-08-29 2020-06-23 Textron Innovations, Inc. Stowable reversible seat
DE102016011048A1 (de) 2016-09-12 2018-03-1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 d. Staates Delaware) Sitz für ein Kraftfahrzeug
GB2556037A (en) * 2016-11-10 2018-05-23 Ford Global Tech Llc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ecure seating configurations
US10442327B2 (en) 2016-12-23 2019-10-1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at bottom tension member
US10166900B2 (en) 2017-02-09 2019-01-0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Internal upper seatback support for driving and sleeper seats
US10434905B2 (en) 2017-03-02 2019-10-0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ollapsible lift mechanism for H-point lift
US10065535B1 (en) 2017-03-02 2018-09-0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atback lift mechanism for a supine motor vehicle seating assembly
US10166887B2 (en) 2017-03-02 2019-01-0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atback lift mechanism for a supine motor vehicle seating assembly
US10569674B2 (en) 2017-03-02 2020-02-2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chanism for a supine motor vehicle seating assembly
US10081270B1 (en) 2017-03-03 2018-09-2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ront seat sleeper seat and features
US10279720B2 (en) 2017-03-22 2019-05-0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Leg support options for sleeper seats
US10525861B2 (en) 2017-03-22 2020-01-0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Leg support options for sleeper seats
US10562417B2 (en) 2017-03-28 2020-02-1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eclining seat assembly having tension reacting member
US10286815B2 (en) 2017-04-03 2019-05-1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H-point lift options for sleeper seats
US10513204B2 (en) 2017-11-13 2019-12-2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ating assembly pivot bracket
US10442326B2 (en) 2017-11-13 2019-10-1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ating assembly with suspension
CN107839842A (zh) * 2017-12-08 2018-03-27 江龙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靠背可前后调节的固定座椅
WO2019178585A1 (en) 2018-03-16 2019-09-19 Magna Seating Inc. Secondary stabilization striker for reversible seats
EP3768549B1 (en) 2018-03-23 2021-12-22 Magna Seating Inc. Cable driven head restraint for a reversible seat
CA3038553C (en) 2018-03-30 2023-09-05 Magna Seating Inc. Diving cushion for a reversible seat
US10632873B2 (en) 2018-04-04 2020-04-2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at structure dual motion recliner pivot mechanism
US11479157B2 (en) * 2018-04-27 2022-10-25 Magna Seating Inc Retractable bolsters for a reversible seat
FR3089900B1 (fr) * 2018-12-18 2022-05-27 Renault Appui-tête pour dossier de siège réversible
US11007908B2 (en) 2019-06-25 2021-05-1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Upper thoracic support paddle attachment assembly
EP3778295B1 (en) * 2019-08-13 2022-06-22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 Ltd. Vehicle seat adjustable between a forward facing setup and a rearward facing setup
EP3778296A1 (en) 2019-08-13 2021-02-17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 Ltd. A vehicle seat arrangement
EP3778294B1 (en) 2019-08-13 2022-08-31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 Ltd. A vehicle seat arrangement
US11660985B2 (en) 2020-06-04 2023-05-30 Uatc, Llc Passenger seats and doors for an autonomous vehicle
US11752911B1 (en) * 2022-04-22 2023-09-12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Llc Occupant support with foldable headres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99609A (en) * 1951-09-14 1953-11-11 Karl Heinz Eickhor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reversible seats
US3877746A (en) * 1973-12-04 1975-04-15 Gen Seating And Sash Company I Reversible seat
US5149171A (en) * 1990-07-16 1992-09-22 Coach And Car Equipment Corporation Walkover seat with inertial latch
DE4336710A1 (de) * 1992-10-27 1994-04-28 Ikeda Bussan Co Umstellbarer Fahrzeugsitz
CN2470183Y (zh) * 2001-03-01 2002-01-09 葛锡秋 翻转辊移汽车座椅
US6715825B2 (en) * 2001-03-22 2004-04-06 Magna Seating Systems, Inc. Multi-positionable and reversible seat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9081A (en) 1901-04-15 1901-07-23 Frank G Koehler Car-seat.
US1140097A (en) 1913-10-28 1915-05-18 John Edward Anger Reversible seat for tram-cars and other purposes.
US1488659A (en) 1921-02-05 1924-04-01 American Car & Foundry Co Walk-over seat
US4081051A (en) * 1976-12-27 1978-03-28 Caterpillar Tractor Co. Adjustable support for reversible seat of a dual-purpose vehicle
US4720143A (en) * 1987-06-05 1988-01-19 Chrysler Motors Corporation Easy entry assist mechanism for vehicle pivotal seat
US5224750A (en) * 1992-05-18 1993-07-06 Chrysler Corporation Vehicle pivotal seat structure
JP2658774B2 (ja) 1992-10-27 1997-09-30 池田物産株式会社 方向転換型シート
US5362124A (en) 1992-11-13 1994-11-08 Schlidt Richard S Seat locking and adjustment mechanism
US6793285B1 (en) * 2000-03-13 2004-09-21 Magna Seating Systems Inc. Safety mechanism for a fold and tumble seat assembly
DE60129675T2 (de) 2000-03-22 2008-04-30 Magna Seating Systems Inc., Aurora Mehrfach positionierbare und umkehrbare sitzeinrichtung
JP3481552B2 (ja) * 2000-05-12 2003-12-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
US6719366B2 (en) * 2001-04-19 2004-04-13 Jon Lane Railroad passenger seat
US7108305B2 (en) * 2003-02-04 2006-09-19 Intier Automotive Inc. Automotive seat assembly having a rear latch lockout and spring assist
US7281761B2 (en) 2004-05-03 2007-10-1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at configuration system for an automotive interior
US7188883B2 (en) * 2005-01-07 2007-03-1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ollapsible seat assembly
JP4900916B2 (ja) * 2006-07-07 2012-03-21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車両用シートのハイト機構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99609A (en) * 1951-09-14 1953-11-11 Karl Heinz Eickhor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reversible seats
US3877746A (en) * 1973-12-04 1975-04-15 Gen Seating And Sash Company I Reversible seat
US5149171A (en) * 1990-07-16 1992-09-22 Coach And Car Equipment Corporation Walkover seat with inertial latch
DE4336710A1 (de) * 1992-10-27 1994-04-28 Ikeda Bussan Co Umstellbarer Fahrzeugsitz
CN2470183Y (zh) * 2001-03-01 2002-01-09 葛锡秋 翻转辊移汽车座椅
US6715825B2 (en) * 2001-03-22 2004-04-06 Magna Seating Systems, Inc. Multi-positionable and reversible seat assembly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N 2470183 Y,全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644982B2 (en) 2010-01-12
EP1948470A4 (en) 2010-04-07
US20080290700A1 (en) 2008-11-27
EP1948470B1 (en) 2011-05-11
CA2626555A1 (en) 2007-05-24
CN101309813A (zh) 2008-11-19
WO2007056850A1 (en) 2007-05-24
EP1948470A1 (en) 2008-07-30
KR20080069185A (ko) 2008-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09813B (zh) 可换向式座椅组件
EP1945478B1 (en) Front row seat assembly having fold flat mechanism with forward cushion movement
EP2064089B1 (en) Fold flat seat assembly with rearward folding motion
JP6237465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CN101578197B (zh) 直立和跪撑座椅
US8186758B2 (en) Automobile seat having a four-link backrest pivoting mechanism and a two-link seat portion pivoting mechanism
US20090001795A1 (en) Fold Flat Seat Assembly
CN105452054A (zh) 用于下沉式车辆座椅的便捷进入调整机构以及座椅装置
CN101636293B (zh) 车辆座椅,特别是机动车辆座椅
US5697674A (en) Vehicle seat having a seat proper that is adjustable in height
CN201472186U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多功能座椅及具有多功能座椅的机动车辆
CN101267962B (zh) 包括具有座垫向前运动功能的折叠放平机构的第二排座椅组件
CN102059966B (zh) 车辆用座椅装置
US8276983B2 (en) Manual retracting head restraint
CN101987587A (zh) 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构造
EP2855196B1 (en) Fold and kneel seat wtih rearward folding motion
US11059396B2 (en) Diving cushion for a reversible seat
CN112088109B (zh) 用于可反向座椅的可收回支架
US11975639B2 (en) Seat back frame for impact deform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29

Termination date: 201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