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41664A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41664A
CN102341664A CN2010800106114A CN201080010611A CN102341664A CN 102341664 A CN102341664 A CN 102341664A CN 2010800106114 A CN2010800106114 A CN 2010800106114A CN 201080010611 A CN201080010611 A CN 201080010611A CN 102341664 A CN102341664 A CN 1023416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ive ingredient
electrode unit
insulator spacer
discharge
refrig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1061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口友宏
大江纯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416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16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42Air treating means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4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 F25D2317/041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by pur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4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 F25D2317/041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by purification
    • F25D2317/0415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by purification by deodoriz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4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 F25D2317/041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by purification
    • F25D2317/0416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by purification using an ozone genera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 Oxygen, Ozone, And Oxid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将有效成分释放到储藏室(3)内的有效成分生成器(56),包括有效成分生成器,当出现放电时所述有效成分生成器生成所述有效成分;以及有效成分生成通道(54),其中设置有所述有效成分生成器。所述有效成分生成器包括电极单元(58)以及设置成与所述电极单元接触或者在其附近的绝缘隔离件(57)。在所述电极单元上施加高压,使得在沿着所述绝缘隔离件所形成的狭窄放电区域(S)中出现放电。形成所述有效成分生成通道,使得被送到所述有效成分生成器内的气流流经所述放电区域和所述电极单元的外围表面。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有效成分生成设备的冰箱。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平公开专利No.2002-125642描述了一种用放电所产生的有效成分对食物保鲜的冰箱。该冰箱包括一个放电设备,该放电设备通过用在放电电极处出现的电晕放电来产生比如原子团之类的有效成分。但是,当使用电晕放电技术时,难以稳定地供应大量的有效成分。
发明内容
相应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使用通过放电而稳定产生的大量的有效成分的冰箱。
要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冰箱,其包括具有储藏室的冰箱主体。在所述冰箱主体内设置有效成分生成设备,将有效成分释放在所述储藏室内。所述有效成分生成设备包括一个有效成分生成器,它在发生放电时产生有效成分。一个有效成分生成通道容放所述有效成分生成器。所述有效成分生成器包括一个电极单元和一个设置成与所述电极单元接触或者在其附近的绝缘隔离件。在所述电极单元上施加高压,使得在沿着所述绝缘隔离件所形成的狭小的放电区域中出现放电。形成所述有效成分生成通道,使得送到所述有效成分生成器中的气流流经所述排放区域和所述电极单元的外围表面。
在这种结构中,所述有效成分生成器在所述狭小的放电区域产生高密度的等离子体,从而产生大量的有效成分。另外,送到所述有效成分生成器内的气流当将在所述放电区域产生的大量的有效成份向下游送时,从所述电极单元有效地散发出热量。这样稳定地产生大量的有效成分,并释放很长一段时间。
优选的是,所述放电区域是延伸穿过所述绝缘隔离件的穿孔(bore)或者形成于所述绝缘隔离件和所述电极单元之间的间隔之中的至少一个。在这种结构中,所述穿孔、所述间隔或者所述穿孔和所述间隔的组合能形成各种高自由度的放电区域。
优选的是,所述冰箱主体进一步包括一个供应设备,给所述有效成分生成通道内的绝缘隔离件的上游侧或下游侧中的至少一侧供水。在这种结构中,水是直接供给所述放电部分。这样增强了所述有效成分的生成反应。
优选的是,所述供应设备将所述储藏室内产生的冷凝水供给所述有效成分生成设备。在这种结构中,使用冷凝水给所述有效成分生成设备的放电部分供水,而不需要用户添水。这样增强了所述有效成分的生成反应。
优选的是,所述冰箱主体进一步包括多个储藏室,所述供应设备使用相邻的储藏室之间的温差产生冷凝水。所述多个储藏室包括,例如,冷藏室、切换室和冷冻室。在这种结构中,有效地使用所述储藏室之间的温差会高效地产生冷凝水。再者,通过使用所述冷凝水,可以给所述有效成分生成设备连续供应足量的水来增强所述生成反应。
优选的是,所述供应设备使用所述储藏室中较冷的一个的温度来冷却设置在所述储藏室中比较暖和的一个储藏室的制冷构件,以产生所述冷凝水。在这种结构中,在所述制冷构件的表面高效地生成冷凝水。
作为另一种产生冷凝水的结构,优选的是,所述冰箱主体进一步包括一个将冷气送到所述储藏室内的气流通道,所述供应设备使用所述储藏室的温度和所述气流通道的温度之间的差产生所述冷凝水。在这种结构中,有效地利用了所述储藏室和所述气流通道之间的温度差。这样高效地产生了所述冷凝水。此外,通过使用所述冷凝水,可以给所述有效成分生成设备连续供应足量的水来增强所述生成反应。
当使用所述储藏室和所述气流通道之间的温差时,优选的是,所述供应设备使用所述气流通道的温度,该温度比所述储藏室的温度低,来冷却设置在所述储藏室内的制冷构件,并产生所述冷凝水。在这种结构中,在所述制冷构件的表面上高效地产生冷凝水。
作为所述供水单元的另一种结构,优选的是,所述冰箱主体进一步包括一个给制冰器供水的供水单元,所述供水单元将该供水单元内的一些水供给所述有效成分生成设备。在这种结构中,使用所述制冰器的水给所述有效成分生成设备的放电部分供水,而不需要用户添水。这样增强了所述有效成分的生成反应。
优选的是,所述放电区域包括至少一个延伸穿过所述绝缘隔离件的穿孔,所述电极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绝缘隔离件的穿孔对准或者不对准的穿孔。在这种结构中,当所述绝缘隔离件的穿孔与所述电极单元的穿孔对准时,所述有效成分生成器以高流速释放所述放电区域内产生的大量的有效成分。进一步地,流经所述电极单元的穿孔的气流高效地吸收所述电极单元的热量。当所述绝缘隔离件的穿孔与所述电极单元的穿孔没有对准时,进入到所述电极单元和所述绝缘隔离件之间的间隔中的气流流速增加。这样进一步高效地吸收了所述电极单元和所述绝缘隔离件的热量。
优选的是,所述有效成分生成通道包括与所述电极单元的穿孔和所述绝缘隔离件的穿孔相通的第一流动通道,以及与所述第一流动通道分开并沿着所述电极单元的外围表面和所述绝缘隔离件的外围表面延伸的第二流动通道。在这种结构中,使用所述分开的第一和第二流动通道避免了送到所述放电区域内的气流流速出现很大变化。
优选的是,所述电极单元设置在位于所述绝缘隔离件的上游的所述有效成分生成通道中,所述有效成分生成器包括设置在所述绝缘隔离件的下游的进一步的电极单元。所述进一步的电极单元包括直径比所述绝缘隔离件的穿孔的直径大的穿孔。这种结构抑制了所述放电区域内所生成的所述有效成分聚集在所述电极单元的下游侧。
优选的是,所述有效成分生成设备进一步包括一个与所述放电区域的下游侧相通的蓄液池,以及一个使所述蓄液池中所含的液体雾化或者汽化的设备。在这种结构中,通过使溶解有所述有效成分的所述液体雾化或者汽化来稳定地供应所述有效成分。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有效成分生成设备,将有效成分在冰箱主体的储藏室内。所述有效成分生成设备与在上文描述的第一方面中的冰箱中的有效成分生成设备具有同样的结构和优点。
优选的是,所述放电区域包括一个延伸穿过所述绝缘隔离件的穿孔,以及一个形成于所述绝缘隔离件和所述电极单元之间的间隔。所述有效成分生成通道包括将抽入到所述有效成分生成器中的一些气流从所述电极单元的外围表面送到所述放电区域的第一流动通道,以及将抽入到所述有效成分生成器中的残留气流从所述电极单元的外围表面送到所述绝缘隔离件的外围表面的第二流动通道。所述第二流动通道与所述第一流动通道通过所述放电区域连通。在这种结构中,通过使用所述穿孔以及所述电极单元和所述绝缘隔离件之间的间隔,稳定且有效地生成大量的有效成分。进一步地,从所述电极单元和所述绝缘隔离件中有效地辐射出热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剖视图;
图2是显示在图1的冰箱中的有效成分生成设备的示意剖视图;
图3A和3B各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冰箱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剖视图;
图4A和图4B各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冰箱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剖视图;
图5A和图5B各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冰箱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剖视图;
图6A和图6B每个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冰箱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剖视图;
图7A和图7B每个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冰箱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剖视图;
图8A至8D是显示图2的有效成分生成设备的修改例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剖视图;
图9是显示图2的有效成分生成设备的另一个修改例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剖视图;
图10A和10B是显示图2的有效成分生成设备的进一步修改例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剖视图;
图11是显示图2的有效成分生成设备的再一个修改例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剖视图;
图12是显示图2的有效成分生成设备的再一个修改例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来讨论本发明。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剖视图。
这个实施例的冰箱包括冰箱主体1,其具有被多个水平隔板2垂直分成多个储藏室3的内胆。在图示的例子中,储藏室3包括冷藏室4、切换室5、蔬菜室6和冷冻室7。
冷藏室4的温度保持在大约3℃至5℃。当用作局部冷冻室时,切换室5的温度保持在-3℃附近,-当用作冷藏室时保持在0℃附近。蔬菜室6的温度保持在5℃至7℃左右,冷冻室7的温度保持在约-18℃。
在储藏室4、5、6和8的后方形成输送冷气的气流通道8。由搅拌风扇(agitation fan)形成的鼓风装置(图中未示)给储藏室4、5、6、7中的每一个输送冷气,该冷气是由制冷器9通过热交换产生的。
气流通道8与储藏室4、5、6和7经由垂直隔板10区隔出来,垂直隔板10朝冰箱主体1的内胆的前方延伸。从制冷器9输送的冷气使气流通道8中的温度保持在大约-20℃至-30℃。相应地,储藏室温度从冷到暖依次为气流通道8、冷冻室7、切换室5(局部室和冷藏室)、冷藏室4和蔬菜室6。
蒸发器11用作制冷器9。蒸发器11与设置在蒸发器11的下方的压缩器12、冷凝器(图中未示)以及解压缩设备(图中未示)一起形成冰箱设备,解压缩设备包括膨胀阀或者毛细管。所述冰箱设备通过用联接在所述设备(蒸发器11、压缩器12、冷凝器和解压缩设备)的管道使制冷剂流通,形成制冷循环。蒸发器11设置在冷冻室7的后方,由垂直隔板10区隔开。压缩器12和蒸发器设置在机室13内,机室13形成于冰箱主体1的底部。
冰箱主体1进一步包括有效成分生成设备50,进行放电来产生各种类型的有效成分。在图示的例子中,有效成分生成设备50设置在蔬菜室6中的顶部表面上,进行放电来产生释放到蔬菜室6内的各种类型的有效成分。
下面参考图2来详细讨论有效成分生成设备50的结构。
如图2所示,有效成分生成设备50包括一个盒体51,它形成整个设备的外壳。盒体51包括入口52和出口53。有效成分生成设备50还包括有效成分生成通道54,它连接入口52和出口53。有效成分生成通道54具有一个里面设置有鼓风单元55的上游侧;和里面设置有有效成分生成器56的下游侧。鼓风单元55包括一个独有的风扇,驱动和转动它来将空气从盒体51的外部经过入口52抽入到有效成分生成通道54中,然后经由出口53从有效成分生成通道54将空气驱出。
有效成分生成器56在小的放电区域S内生成微米大小的、高密度的微等离子体。举例来说,有效成分生成器56包括圆盘状的绝缘隔离件57和圆盘状的电极单元58。电极单元58的直径比隔离件57的直径小,设置在绝缘隔离件57的上游,并靠近它。绝缘隔离件57和电极单元58的形状不局限于圆盘形状。在隔离件57和电极单元58之间形成几百微米(μm)宽度基本均一的间隔59。直径为几百微米(μm)的狭小的穿孔60延伸穿过绝缘隔离件57的中心。
电极单元58可以是由众所周知的、可优选作为电极的材料形成。此外,电极单元58的材料不局限于金属,可以是导电树脂之类。绝缘隔离件57可以是由适当的材料形成。但是,优选的是用比如氧化铝之类的陶瓷材料作绝缘隔离件57。
在绝缘隔离件57和电极单元58之间形成具有狭小宽度的间隔59,它包括外围部分和中心部分。所述外围部分与其周围的有效成分生成通道54相通。所述中心部分与延伸穿过绝缘隔离件57的穿孔60相通。穿孔60包括与间隔59连通的上游端和与有效成分生成通道54的下游侧连通的下游端。
相应地,如图2的箭头所指,鼓风单元55所产生的气流先吹到在有效成分生成通道54的上游侧的电极单元58的平整表面上,并绕过电极单元58的外围表面。然后气流被分岔成流经间隔59的流和沿着绝缘隔离件57的外围表面运动的流。这两股流在穿孔60的下游侧汇合,然后经出口53从盒体51排出。
高压施加单元61具有连接在有效成分生成器56的电极单元58的负极侧,给电极单元58施加高压。这样开始在绝缘隔离件57的穿孔60内以及在绝缘隔离件57和电极单元58之间所形成的间隔59内进行微等离子体放电。在这个例子中,狭窄的放电区域S是由间隔59和穿孔60所限定,穿孔60与间隔59的下游侧连通,在放电区域S发生微等离子放电。
在这个例子的有效成分生成设备50中,要产生有效成分并使有效成分排出盒体51,鼓风单元55将周围的空气抽入到有效成分生成通道54内,高压施加单元61在有效成分生成器56的电极单元58上施加高压。结果在所述放电区域S出现微等离子放电。微等离子放电产生的有效成分的密度比在放电区域S(即,间隔59和穿孔60)的电晕放电的密度高很多。
被鼓风单元55引导朝向有效成分生成器56的气流沿着电极单元58的平整表面和电极单元58的外围表面流动,所述电极单元58的平整表面朝向有效成分生成通道54的上游侧,所述气流朝这样一个位置流动,在该位置气流击打到绝缘隔离件57的外围边缘。击打绝缘隔离件57的外围边沿的一部分气流被送到间隔59内,余下的气流被送到绕着绝缘隔离件57的流动通道。
送到间隔59内的气流携带着在放电区域S内所生成的大量的有效成分向下游流动,而吸收电极单元58和绝缘隔离件57的热量,所述放电区域S是由间隔59和穿孔60形成。绕着绝缘隔离件57的气流吸收绝缘隔离件57的热量,与从穿孔60中排出的气流汇合。接着汇合后的气流被以足够的流速从出口53排出。所述具有足够流速的输出气流携带有大量的有效成分,这些有效成分是由于有效成分生成器56的微等离子放电所产生的,并被有效成分生成设备50有力地排出。
这个例子中的有效成分生成设备50以这种方式通过在所述放电区域S内进行微等离子放电生成大量的有效成分,而用气流从有效成分生成器56的电极单元58和绝缘隔离件57有效地辐射出热量。另外,随着气流从穿孔60向下游流动,所述气流从穿孔60有效地带走在所述放电区域S中所产生的大量的有效成分。此外,从穿孔60排出的气流和已经从绝缘隔离件57的外围空间吸收了热量的分支气流汇合。这样使气流以足够的流速从有效成分生成设备50中排出。
所生成的和释放的有效成分可以是,例如,氢氧根、超氧自由基、硝酸根离子或者氧化氮。上述有效成分的生成平衡是可以通过调节放电条件来调节的。当足够量的超氧自由基或者氢氧根释放到有效成分生成设备50的外部之后,会达到除臭效果、消毒效果、过敏源钝化效果、农药的降解效果、有机物质降解(清洁)效果等等之类效果。
对于产生有效成分的放电,优选的是以几百微安(μA)至几十毫安(mA)进行放电。所述放电使电极单元58的温度升高到几十到几百摄氏度(℃)的范围。但是,在当前发明中,有效成分生成器56设置在有效成分生成通道54内。因此,来自于鼓风单元55的气流,当它吸收电极单元58的热时,经过有效成分生成器56的放电区域S,或者绕过并经过电极单元58的外围表面。这样抑制了温度的升高。
此外,在包括带有图2所示的有效成分生成设备50的冰箱主体1的冰箱中,从有效成分生成设备50的出口53释放出来的各种类型的有效成分扩散在蔬菜室6内。通过释放足量的氢氧根、超氧自由基、或者诸如有效成分等等之类,为像存储在蔬菜室6内的蔬菜之类的食物(图中未示)产生保鲜效果,比如消毒效果。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有效成分生成设备50设置在蔬菜室6的顶部表面(即,区隔蔬菜室6和切换室5的水平隔板2的下表面)。但是,有效成分生成设备50可以被设置在其它位置,比如蔬菜室6的侧表面、后表面或者底部表面。此外,在图1和图2所示的例子中,出口53开口在水平方向上,有效成分从所述顶部侧沿水平方向释放。但是,所述有效成分可以向其它方向释放,比如朝下的方向。
其中设置有有效成分生成设备50的储藏室不局限于设置在蔬菜室6内。换句话说,甚至当有效成分生成设备50设置在另一个储藏室3内时,比如在冷藏室4、切换室5和冷冻室7内,通过释放有效成分到对应的储藏室3可以保持所存储的食物的新鲜度。
图3A和3B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冰箱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为了避免冗余,给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的对应部件相同的部件予以类似或者相同的参考标号。这样的部件将不再详细描述。在下文中仅描述那些和第一实施例不同的特征。
在所述第二实施例的冰箱中,有效成分生成设备50设置在蔬菜室6的后表面上。有效成分生成设备50的入口52设置在盒体51的侧壁。
此外,在所述第二实施例的冰箱中,给有效成分生成通道54供水的供应设备14设置在冰箱主体1上。供应设备14包括产生并容纳冷凝水的水箱15和将水从水箱15输送到有效成分生成设备50的水输送体16。举例来说,如图3A所示,水输送体16将水从水箱15输送到有效成分生成通道54中在绝缘隔离件57的上游的一个位置。可替换的是,如图3B所示,水输送体16将水输送到有效成分生成通道54中位于绝缘隔离件57下游的一个位置。
水箱15与蔬菜室6的顶部表面(即,区隔蔬菜室6和切换室5的水平隔板2的下表面)连续地并朝下地设置。此外,水箱15是由高导热性材料形成。在水箱15中形成多个通风孔20,从蔬菜室6抽入空气。
比蔬菜室6的温度低的切换室5设置在蔬菜室6之上,水平隔板2位于它们之间。相应地,水平隔板2冷却水箱15的表面。从而保持这个表面为低温,而产生冷凝水。换句话说,在所述第二实施例中,水箱15还作为制冷构件17,产生冷凝水。在水箱15的内部表面上产生的冷凝水存储在水箱15内,并被水输送体16输送给有效成分生成设备50。
水输送体16,利用毛细现象从其一端给另一端输送水,是由毛毡之类形成。但是,水输送体16可以代之以管状结构。此外,可以用泵来从水箱15给有效成分生成设备50输送水。
在图3A所示的结构中,水输送体16的一端位于水箱15内,水输送体16的另一端位于有效成分生成通道54内的绝缘隔离件57的上游靠近所述放电区域S之处。结果是将水供应给水输送体16位于有效成分生成器56的上游侧的另一端,以便直接将水供应到所述放电区域S的上游附近。
供应到放电区域S的上游附近的水由气流的压力送到在所述放电区域S内的放电部分,极大地增强了所述有效成分的生成反应。具体而言,所增强的发生反应可以是水分子(H2O)和氧分子(O2)生成氢氧根(·OH)。此外,氮分子(N2)或者由氮分子(N2)获得的各种成分会与水分子(H2O)发生反应,生成氢氧根(·OH)。而且,所述反应强化进一步增强了产生双氧水(H2O2)的反应。
在图3B所示的结构中,水输送体16的一端位于水箱15内,水输送体16的另一端位于在有效成分生成通道54内的绝缘隔离件57的下游,靠近放电区域S。结果是,按顺序将水供应给水输送体16位于有效成分生成器56的下游侧的一端,以将水直接供应到放电区域S的下游附近。
在有效成分生成通道54内的实际放电区域被气流的压力扩大到放电区域S的下游侧。这样,通过将水供应给放电区域S的下游附近而极大地增强了所述有效成分的生成反应。此处增强了的生成反应与图3A中描述的反应是一样的。
水输送体16可以将水输送到绝缘隔离件57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在这种情况下,水输送体16其一端位于水箱15中,另一端岔开成两路,即第一端和第二端。在这种结构中,所述岔开的第一端可以位于绝缘隔离件57的下游侧,所述岔开的第二端可以位于绝缘隔离件57的上游侧。包括图3A中所示的水输送体16和图3B中所示的水输送体16中的每一个的结构也是优选的。
在所述第二实施例的冰箱中,通过使用在所述蔬菜室内产生的冷凝水,可以增强所述有效成分的生成反应,而不需要用户来供水。水箱15还可以与蔬菜室6的底部表面(即,区隔蔬菜室6和冷冻室7的水平隔板2的上表面)连续地设置在一起,用蔬菜室6和冷冻室7之间的温差产生冷凝水。
同样的结构可以用在另一个储藏室3中。当使用冷藏室4和位于冷藏室下方的相邻的切换室5之间的温差在冷藏室4中产生冷凝水时,优选的是水箱15是与冷藏室4的底部表面(即,区隔冷藏室4和位于冷藏室4下方的切换室5的水平隔板2的上表面)连续设置在一起。
图4A和图4B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冰箱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为了避免冗余,给那些和第二实施例中的部件相同的部件予以类似的或者同样的参考标号。这样的部件将不再详细描述。下文将仅描述与所述第二实施例不同的特征。
包括在所述第三实施例的冰箱中的供应设备14与所述第二实施例相同,其相同之处在于用相邻的储藏室3之间的温差来产生冷凝水。但是,所述第三实施例不包括以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方式产生冷凝水的水箱15(制冷构件17),以及从水箱15给指定位置送水的水输送体16。相反,制冷构件17直接在所述指定位置产生冷凝水。换句话说,所述第三实施例的供应设备14不包括所述第二实施例的水箱15和水输送体16。
所述第三实施例的制冷构件17是杆状的,并且是由高导热材料形成,比如铝。例如,如图4A所示,制冷构件17被设置在位于绝缘隔离件57的上游侧的有效成分生成通道54中,以直接在这个位置产生冷凝水。可替换的是,如图4B所示,制冷构件17被设置在有效成分生成通道54内,在绝缘隔离件57的下游侧,以直接在这个位置直接产生冷凝水。
在图4A所示的结构中,制冷构件17一端联接在蔬菜室6的顶部表面(即,区隔蔬菜室6和位于蔬菜室6上方的切换室5的水平隔板2的下表面)上。此外,制冷构件17的另一端暴露到在绝缘隔离件57的上游侧、靠近所述放电区域S的有效成分生成通道54中。水平隔板2冷却制冷构件17,并保持所暴露出来的表面为低温,以直接在所暴露出来的表面上产生冷凝水。这样允许将水直接供应到放电区域S的上游附近。
在图4B所示的结构中,制冷构件17的一端联接在蔬菜室的顶部表面上,另一端暴露到在绝缘隔离件57的下游侧、靠近放电区域S的有效成分生成通道54内。水平隔板2冷却制冷构件17,并保持所暴露出来的表面的温度低,从而在暴露表面上产生冷凝水。这样允许直接将水供应到所述放电区域S的下游附近。
制冷构件17可以在绝缘隔离件57的上游侧和下游侧都产生冷凝水。在这种情况下,制冷构件17其一端联接在蔬菜室6的顶部表面,另一端分岔成两路,即,第一端和第二端。在这个结构中,所述岔开的第一端可以位于绝缘隔离件57的下游侧,所述岔开的第二端可以位于绝缘隔离件57的上游侧。包括图4A所示的制冷构件17和图4B所示的制冷构件17中的每一个的结构也是优选的。
制冷构件17还可以联接到蔬菜室6的底部表面(即,区隔蔬菜室6和位于蔬菜室6下方的冷冻室7的水平隔板2的上表面),并利用蔬菜室6和冷冻室7之间的温度差,在制冷构件7暴露出来的另一端的表面产生冷凝水。
同样的结构可以用在另一个储藏室3中。当使用冷藏室4和位于冷藏室4下方的相邻的切换室5之间的温差直接在冷藏室4中产生冷凝水时,优选的是,制冷构件17的一端联接在冷藏室4的底表面(即,区隔冷藏室4和位于冷藏室4下方的切换室5的水平隔板2的上表面)。
图5A和图5B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冰箱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为了避免冗余,给那些和所述第二实施例对应的部件相同的部件予以类似的或者同样的参考标号。这样的部件将不再详细描述。在下文中仅描述那些和所述第二实施例不同的特征。
包括在所述第四实施例的冰箱中的供应设备14不像在所述第二实施例那样使用相邻储藏室3之间的温差来产生冷凝水。而是使用储藏室3和气流通道8之间的温差产生冷凝水。
在所述第四实施例的供应设备14中,与所述第二实施例的水箱类似的水箱15(制冷构件17)和蔬菜室6的后表面(即,区隔蔬菜室6和位于蔬菜室6后面的气流通道8的垂直隔板10的前表面)连续地设置在一起。水箱15(制冷构件17)是由高导热材料形成,并具有一个上方开口。
温度比蔬菜室6的温度低的气流通道8设置在蔬菜室6的后面,垂直隔板10位于它们之间。相应地,垂直隔板10冷却水箱15的表面,并保持这个表面的温度低。这样在所述表面产生冷凝水。在水箱15的内表面上产生的冷凝水存储在水箱15中,被水输送体16输送给有效成分生成设备50。
例如,如图5A所示,水输送体16被设置成从水箱15给在有效成分生成通道54中的绝缘隔离件57的上游侧输送水。可替换的是,如图5B所示,可以设置水输送体16从水箱15给有效成分生成通道54中的绝缘隔离件57的下游侧输送水。
以与所述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方式,水输送体16可以给绝缘隔离件57的上游侧和下游侧都输送水。这这种情况下,水输送体16其一端位于水箱15中,另一端分岔成两路,即,第一端和第二端。在这个结构中,所分岔的第一端位于绝缘隔离件57的下游侧,所分岔的第二端位于绝缘隔离件57的上游侧。包含图5A的水输送体16和图5B的水输送体16中的每一个的结构也是优选的。
和所述第四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可以用在另一个储藏室3中,即,冷藏室4、切换室5和冷冻室7。当在任何一个储藏室3中产生冷凝水时,优选的是水箱15和垂直隔板10连续地设置在一起,所述垂直隔板10区隔对应的储藏室3和气流通道8,从而利用该储藏室3和气流通道8之间的温差从储藏室3中的水汽产生冷凝水。
图6A和图6B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冰箱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为了避免冗余,给那些和所述第四实施例对应的部件相同的部件予以类似的或者同样的参考标号。这样的部件将不再详细描述。在下文中将仅详细描述那些和所述第四实施例不同的特征。
包括在所述第五实施例的冰箱中的供应设备14与所述第四实施例类似,其类似之处在于它也是利用其中一个储藏室3和相邻的气流通道8之间的温差来产生冷凝水。但是所述第五实施例不与所述第四实施例类似,不包括产生冷凝水的水箱15(制冷构件17)和将水输送到预定位置的水输送体16中的每一个。第五实施例代之以用制冷构件17直接在期望位置产生冷凝水。换句话说,所述第五实施例的供应设备14不像第四实施例一样,不包括水箱15和水输送体16。
所述第五实施例的制冷构件17是杆状的,且是由高导热材料形成,比如铝。例如,如图6A所示,制冷构件17设置在有效成分生成通道54中,在绝缘隔离件57的上游侧,直接在这个位置产生冷凝水。可替换的是,如图6B所示,制冷构件17被设置在有效成分生成通道54中,在绝缘隔离件57的下游侧,以直接在这个位置产生冷凝水。
在图6A中的结构所示,制冷构件17其一端联接在蔬菜室的后表面(即,区隔蔬菜室6和位于蔬菜室后方的气流通道8的垂直隔板10的前表面)。进而,制冷构件17的另一端暴露在绝缘隔离件57的上游侧靠近放电区域S。垂直隔板10冷却制冷构件17,并保持所暴露出来的表面上的温度低,以直接在所述暴露出来的表面上产生冷凝水。这样允许将水直接供应到放电区域S的上游附近。
在图6B所示的结构中,制冷构件17其一端联接在蔬菜室的后表面,另一端暴露在有效成分生成通道54中,在绝缘隔离件57的下游侧靠近放电区域S。垂直隔板10冷却制冷构件17,并保持所暴露出来的表面温度低,以直接在所暴露出来的表面上产生冷凝水。这样允许将水直接供应到放电区域S的下游附近。
制冷构件17可以在绝缘隔离件57的上游侧和下游侧都产生冷凝水。在这样的情况下,制冷构件17其一端联接在蔬菜室6的后表面,另一端分岔成两路,即,第一端和第二端。在这个结构中,所岔开的第一端可以位于绝缘隔离件57的下游侧,所岔开的第二端可以位于绝缘隔离件17的上游侧。具有图6A的制冷构件17和图6B的制冷构件17中的每一个的结构也是优选的。
与所述第五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可以应用在其它储藏室3内,即,冷藏室4、切换室5和冷冻室7。当在任何一个储藏室3中产生冷凝水时,优选的是,制冷构件17与垂直隔板10连续设置在一起,所述垂直隔板10区隔对应的储藏室3和气流通道8,通过使用与气流通道8的温差由储藏室3中的水汽产生冷凝水。
图7A和图7B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冰箱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为了避免冗余,给那些和所述第一实施例对应的部件相同的部件予以类似或者同样的参考标号。这样的部件将不再详细描述。在下文将仅描述那些和所述第一实施例不同的特征。
在所述第六实施例的冰箱中,有效成分生成设备50设置在蔬菜室6的后表面上。有效成分生成设备50的入口52设置在盒体51的侧壁内。
此外,在所述第六实施例的冰箱中,将水供应到有效成分生成通道54内的供应设备14设置在冰箱主体1上。供应设备14包括将在冰箱主体1内的水箱18中的一些水输送给有效成分生成设备50的水输送体16。
在所述第六实施例中,水输送体16,使用毛细现象从其一端给其另一端供水,是由毛毡之类材料形成。但是,水输送体16可以代之以管状结构。此外,可以用泵来从水箱18给有效成分生成设备50输送水。
水箱18含有供给冰箱主体1内的制冰器(图中未示)的水。水箱18还连接到另一个供水线路(图中未示),形成供水单元19,给制冰器供水。水输送体16可以连接到不包括水箱18的供水线路,从供水单元19给有效成分生成设备50供水。
例如,如图7A所示,水输送体16给有效成分生成通道54在绝缘隔离件57的上游的一个位置输送水。可替换的是,如图7B所示,水输送体16将水输送到有效成分生成通道54内在绝缘隔离件57的下游的一个位置。
在图7A所示的结构中,水输送体16的一端位于水箱18内,水输送体16的另一端位于在有效成分生成通道54内的绝缘隔离件57的上游靠近放电区域S之处。结果是,将水供应给位于有效成分生成器56的上游侧的水输送体16的另一端,使得直接将水供应到放电区域S的上游附近。
供应到放电区域S的上游附近的水由气流的压力送到放电区域S的放电部分,极大地增强了所述有效成分的生成反应。这个增强后的生成反应与所述第二实施例的生成反应相同。
在图7B所示的结构中,水输送体16的一端位于水箱18中,水输送体16的另一端位于在有效成分生成通道54内的绝缘隔离件57的下游靠近放电区域S之处。结果是,将水按顺序供应给位于有效成分生成器56的下游侧的水输送体16的另一端,使得直接将水供应到放电区域S的下游附近。
在有效成分生成通道54内的实际放电部分由于气流的压力而被扩大到所述放电区域S的下游侧。因而,所述有效成分的生成反应通过将水供应到所述放电区域S的下游附近而极大地增强了。在这里,增强了的生成反应与所述第二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反应相同。
水输送体16可以将水输送到绝缘隔离件57的上游和下游侧两处。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水输送体16其一端位于水箱15中,另一端分岔成两路,即,第一端和第二端。在这个结构中,所分岔的第一端可以位于绝缘隔离件57的下游侧,所分岔的第二端可以位于绝缘隔离件57的上游侧。具有图7A所示的水输送体16和图7B所示的水输送体16中的每一个的结构也是优选的。
在所述第六实施例的冰箱中,可以增强有效成分的生成反应而不需要用户通过用供给制冰器的水来供水。水箱15还可以与蔬菜室6的底部表面(即,区隔蔬菜室6和位于蔬菜室6下方的冷冻室7的水平隔板2的上表面)连续设置在一起,使用蔬菜室6和冷冻室7之间的温差产生冷凝水。
在根据所述第一至第六实施例的冰箱的有效成分生成设备50中,有效成分生成器56是由绝缘隔离件57和穿孔60形成的,绝缘隔离件57通过具有狭小宽度的间隔59与电极单元58的下游侧间隔开,穿孔60具有细小的直径并延伸穿过绝缘隔离件57的中心(参考图2)。但是,有效成分生成设备50的结构不限于这样一种方式,可以做出各种改动。
仅要求根据本发明的有效成分生成设备50的有效成分生成器56包括电极单元58和绝缘隔离件57,绝缘隔离件57被设置成与电极单元58接触或者在其附近,以及要给电极单元58施加高压,造成在沿着绝缘隔离件57所形成的狭小放电区域S中放电。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放电区域S可以是穿孔60,它具有狭小的直径并被设置在绝缘隔离件57中,或者是间隔59,它具有狭小的宽度并被设置在绝缘隔离件57和电极单元58之间。所述放电区域S还可以是由穿孔60和间隔59二者形成。
现在参考图8至图12对有效成分生成设备50的各种修改例进行描述。为了避免冗余,给那些和图2所示的有效成分生成设备50或者在其它修改例中所描述的对应的部件相同的部件予以类似的或者相同的参考标号。这样的部件将不再详细描述。
图8A显示的是一个修改例,其中除了穿过绝缘隔离件57之外,穿孔62还延伸穿过电极单元58的中心。电极单元58的穿孔62和绝缘隔离件57的穿孔60与设置在电极单元58和绝缘隔离件57之间的间隔59对准。电极单元58和绝缘隔离件57是圆盘状的,具有大约相同的直径。
在图8A的修改例中,气流被从电极单元58的穿孔62直接送到穿孔60中,穿孔60形成放电区域S。这样是有优点的,因为在所述放电区域S所产生的大量的有效成分会以高流速释放到有效成分生成设备50之外。此外,一个优点是,流经穿孔62的气流有效地吸收电极单元58的热量。
可以消除绝缘隔离件57和电极单元58之间的间隔,使得绝缘隔离件57和电极单元58以彼此接触地设置。在这种情况下,与电极单元58接触的绝缘隔离件57也作为热辐射翅片(fin)。
图8B显示的修改例与图8A所示的修改例不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电极单元58的中心周围形成多个穿孔62。电极单元58的穿孔62与穿孔60在有效成分生成通道54的轴向方向上分开,与绝缘隔离件57的穿孔60不对准。在图8B的修改例中,从上游侧来的气流流经电极单元58的穿孔62,进入间隔59,然后流经绝缘隔离件57的穿孔60。这样是有优点的,因为气流有效地吸收来自于电极单元58和绝缘隔离件57的热量。为了进一步有效地吸收电极单元58的热量,可以屏蔽电极单元58,以包括多个穿孔62。
图8C显示的是与图8A所示的修改例不同的修改例,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绝缘隔离件具有多个穿孔60,电极单元58也具有多个穿孔62。绝缘隔离件57的每个穿孔60与电极单元58的穿孔62中的一个对准,间隔59设置于它们之间。图8C的修改例使用多个穿孔60作为放电区域S,增加了整体的有效成分生成量。另外,气流被从电极单元对应的穿孔62送到每个穿孔60。这是有利的,因为大量的有效成分可以以高流速释放到有效成分生成设备50之外。
在图8C的修改例中,当绝缘隔离件57和电极单元58被设置为互相接触在一起时,绝缘隔离件57还作为热辐射翅片。
图8D显示的是与图8A的修改例不同的修改例,其不同之处在于绝缘隔离件57中形成多个穿孔60,并在于穿孔60与电极单元58的穿孔62在有效成分生成通道54的轴向上隔开。图8D的修改例使用多个穿孔60作为放电区域S,并增加了整体的有效成分生成量。此外,气流流经电极单元58的穿孔62,进入间隔59,然后流经绝缘隔离件57的穿孔60。因此,所述气流有效地吸收电极单元58和绝缘隔离件57的热量。
图9显示的是一个修改例,其中金属片状的电极单元58设置成在厚度方向上与片状的绝缘隔离件57的相对侧接触。换句话说,绝缘隔离件57被保持在一对电极单元58之间。所述电极单元58对电连接到高压应用单元61,使得在两个电极单元58之间施加高压。延伸穿过绝缘隔离件57的穿孔60和延伸穿过每个电极单元58的穿孔62在厚度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形状。由于绝缘隔离件57和电极单元58的接触布局,绝缘隔离件57的穿孔60与两个电极单元58的穿孔62相通,并在厚度方向上对准。穿孔60和62的直径大约为几百微米(μm)。
此外,有效成分生成通道54从设置有效成分生成器56之处被分叉成第一流动通道R1和第二流动通道R2。来自上游侧的一些气流流经第一流动通道R1到穿孔60和62中,然后流出穿孔60和62,朝下游侧流动。来自于上游侧的残留气流(即,在送到有效成分生成器56中的整个气流中,排除进入所述第一流动通道那部分后的那部分气体)流经第二流动通道R2,绕着两个电极单元58的外围表面,然后流出第二流动通道R2,朝向下游侧流动。
在第一流动通道R1和第二流动通道R2的分叉处设置调节阀63,调节流入第一流动通道R1和第二流动通道R2的气流速率。调节阀63被控制为保持流入到第一流动通道R1的气流的流速稳定。
隔板64区隔第一流动通道R1和第二流动通道R2。隔板64包括一个管状的区隔壁64a和管状的区隔壁64b。区隔壁64a隔开第一流动通道R1的上游部分(即,其中的气流从所述岔开部分抽到穿孔60和62内的那一部分)和第二流动通道R2的上游部分。区隔壁64b隔开第一流动通道R1的下游部分(即,其中流出穿孔60和62的气流被抽到接合部分的那一部分)和第二流动通道R2的下游部分。两个区隔壁64a和64b中每个区隔壁的一端设置成与对应的电极单元58的平整的表面接触。
在图9的修改例中,当高压施加单元61在两个电极单元58之间施加高压时,在放电区域S开始微等离子放电,所述放电区域S是由绝缘隔离件的穿孔60形成。这样生成高密度的有效成分。
进入到第一流动通道R1的上游部分并流入有效成分生成器56的穿孔60内的气流携带着所述在放电区域S中所产生的高密度的有效成分,并从下游侧释放所述有效成分。进入到第二流动通道R2的上游部分的气流沿着上游电极单元58的平整表面和外围表面、绝缘隔离件57的外围表面以及下游电极单元58的外围表面和平整表面流动,当从边上看时,形成U形流。这股气流吸收两个电极单元58的热量,并在它们的下游侧释放热量。
控制调节阀63的打开量,使得进入第一流动通道R1的气流基本上保持恒定。结果是在穿孔60中稳定地进行微等离子放电,而不受整体气流的流速的影响。在图9中,使用两个电极单元58。但是,可以仅使用两个电极单元58中的一个,例如,上游电极58。此外,两个流动通道R1和R2可以应用在图8A至图8D所示的修改例的结构上。
图10A所示的修改例和图9所示的修改例不同之处是,在绝缘隔离件57和上游以及下游电极单元58之间形成通常具有几百微米(μm)的均匀宽度的间隔59。此外,图10A的修改例和图9的修改例不同之处在于,在下游电极单元58中的穿孔的直径大于绝缘隔离件57中的穿孔60和上游电极单元58中的穿孔62的直径。图10A的修改例与图9的修改例不同之处还在于取消了隔板64和调节阀63。
进入到有效成分生成通道54内的气流首先击打上游电极单元58。然后所述气流被分成进入到上游电极单元58的穿孔62并到达绝缘隔离件57的穿孔60的流,以及绕着上游电极58的外围表面的流。流经绝缘隔离件57的穿孔60的流,经过延伸穿过下游电极单元58的大直径的穿孔62,进一步被送向下游。绕着上游电极单元58的外围表面的流被沿着绝缘隔离件57的外围表面和下游电极单元58的外围表面进一步向下游发送,然后与流经下游电极单元58的穿孔62的流汇合。
沿着上游电极58的外围表面的流穿过上游电极58和绝缘隔离件57之间的间隔59被部分地送到绝缘隔离件57的穿孔60。此外,从上游电极单元58的外围表面流到绝缘隔离件57的外围表面的流穿过绝缘隔离件57和下游电极单元58之间的间隔59被部分地送到下游电极单元58的穿孔62。
在图10A所示的修改例中,当在两个电极单元58之间施加高压时,在绝缘隔离件57的穿孔60、绝缘隔离件57和上游电极单元58之间的间隔59以及绝缘隔离件57和下游电极单元58之间的间隔59中开始微等离子放电。换句话说,绝缘隔离件57的穿孔60以及上游和下游间隔59沿着绝缘隔离件57形成狭小的放电区域S。如上文所描述的,下游电极单元58的穿孔62具有大的直径。这样抑制了在所述放电区域S中产生的所述有效成分聚集在下游电极单元58中。
图10B所示的修改例和图10A所示的修改例不同之处在于绝缘隔离件57和上游电极单元58彼此接触。在图10B所示的修改例中,沿着绝缘隔离件57由绝缘隔离件57的穿孔60和绝缘隔离件57与下游电极单元58之间的间隔59形成狭窄的放电区域S。
放电区域S的间隔59可以被设置在绝缘隔离件57和上游电极单元58之间,下游电极单元58可以被设置成与绝缘隔离件57接触。在这个例子中,同样,在所述放电区域S内所产生的大量的有效成分被携带到下游,有效地吸收了有效成分生成器56的热量。
除了图9所示的修改例的结构之外,图11所示的修改例包括蓄液池76、液体供应装置66和雾化单元67。蓄液池76被设置成与下游电极单元58的下游端连通。液体供应装置66给蓄液池76供应液体。雾化单元67使所述蓄液池中的液体雾化。和图10A和图10B所示的修改例的方式相同,这个修改不包括隔板64和调节阀63。-
例如,液体供应装置66包括具有用于产生冷凝水的制冷表面68的制冷设备69,以及设置在制冷表面68和蓄液池76之间的供液管70。制冷设备69包括多个帕尔贴(Peltier)元件71、连接到帕尔贴元件71的热辐射侧的热辐射翅片72、和连接到帕尔贴元件71的制冷侧的制冷板73。
有效成分生成通道54包括制冷通道74,它从延伸穿过所述放电区域S(穿孔60)的主要气流通道分岔,绕过所述有效成分生成器56之后,与在下游侧的所述主要气流通道接合。制冷设备69的制冷板73暴露在制冷通道74中。制冷设备69的热辐射翅片72暴露在一个位置,该位置在制冷通道74从有效成分生成通道54中的主要气流通道开始分岔的点的下游,并在有效成分生成器56的上游。
形成于制冷板73的表面上的制冷表面68将从空气中的水汽产生于制冷表面68上的冷凝水,通过供液管70供应给管状的蓄液池76。在图示的例子中,液体供应管70和蓄液池76包括成为曲柄形状的一系列的管。不用供液管70,可以用毛毡之类的纤维构件或者是由泡沫材料或者陶瓷材料形成的多孔构件来供液。进一步地,可以改变供液装置66的结构,使用硅胶或者沸石之类的吸湿剂从空气中恢复水汽并释放水汽。
雾化单元67包括,例如,超声波震荡器75,通过超声波震荡使蓄液池76所供应的液体雾化,并送出雾化后的液体。雾化单元67不限于上文描述的结构。例如,雾化单元67可以具有一个用表面声波来雾化液体的结构、一个将加压的液体吹到一个壁部表面的结构、或者一个使用泵来喷洒液体的结构。此外,可以使用一个汽化单元代替雾化单元67,用热量或者气流来使蓄液池76内的液体汽化,并送出汽化后的液体。
在图11的修改例中,在有效成分生成器56的放电区域S(穿孔60)中生成的有效成分被直接送入到蓄液池76中,溶解在蓄液池76内的液体中,然后由雾化单元67进行雾化。换句话说,从有效成分生成器56中释放出其中的有效成分以浓缩状态溶解的水汽M。
当显著地生成超氧自由基或者氢氧根作为有效成分溶解在水中时,产生过氧化氢水。相应地,从有效成分生成器56释放的水汽M包括过氧化氢水,具有除臭和消毒效果。在放电区域S中产生的有效成分溶解在液体中(冷凝水),重新形成冷凝水,添加了除臭和消毒效果。
此外,与有效成分生成器56的下游侧接触的蓄液池76的布置获得了对电极单元58和绝缘隔离件57冷却的效果,电极单元58和绝缘隔离件57在放电期间被加热了。穿孔60和62具有非常小的直径。这样避免了蓄液池76内的液体进入到穿孔60和62中。
位于放电区域S的下游附近的蓄液池76获得了极大地增强了有效成分生成反应。这是因为从所述放电区域S送出的空气在蓄液池76内产生小气泡,在放电区域S附近气泡内出现放电。给小气泡中的被放电部分的供应来自于周围液体的水汽。这样增强了所述有效成分的生成反应。增强后的生成反应与所述第二实施例的生成反应相同。
在图11的例子中,电极单元58设置在绝缘隔离件57的相对侧。但是,电极单元58可以仅被设置在绝缘隔离件57的一侧(例如,上游侧)。在这种情况下,同样,蓄液池76被设置成与绝缘隔离件57的穿孔60连通。从而将所述有效成分直接送入并被溶解在蓄液池76内。
图12显示的修改例与图11的修改例区别点在于,使用静电雾化现象作为雾化蓄液池76内的液体的手段。
在这个修改例中,电极单元58被设置成与绝缘隔离件57的上游侧接触。此外,设置一种罐型的蓄液池76与绝缘隔离件57的下游侧接触。换句话说,绝缘隔离件57内的穿孔60的下游端与蓄液池76连通。在蓄液池76中设置与上游电极单元58成对的下游电极单元58。当通过包含在蓄液池76内的液体在两个电极单元58之间施加电压时,在绝缘隔离件57的穿孔60中出现微等离子放电。
此外,在图12的修改例中,在蓄液池76内的下游电极单元58的作用还是静电雾化电极。液体输送单元77从蓄液池76中伸出,供应蓄液池中的液体用于静电雾化。在蓄液池76中的电极单元58通过毛细现象给输送到液体输送单元77的末梢端的液体施加高静电雾化电压。
将高压施加到输送给液体输送单元77的末梢端的液体,形成泰勒锥(Taylorcones),静电雾化现象产生大量的水汽M。以这种方式,雾化单元67应用一个雾化结构来在蓄液池76内的液体上进行静电雾化,使所述液体雾化。这个结构是有优点的,因为将其中溶解有有效成分的液体释放成水汽M,水汽M是带电的,并包括具有极小直径的颗粒,比如纳米尺寸的颗粒。不用下游电极单元58作为静电雾化电极,可以使用独有的电极进行静电雾化。
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范畴之内,本发明可以体现为许多其它具体形式。因此,要认为当前的例子和实施例是用于说明的,不是来限制的,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处所给出的细节,但是可以在附属的权利要求范畴和等同物内进行修改。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冰箱,包括:
具有储藏室的冰箱主体;以及
设置在所述冰箱主体内并将有效成分释放到所述储藏室内的有效成分生成设备,该有效成分生成设备包括:
有效成分生成器,当出现放电时产生所述有效成分;以及
有效成分生成通道,所述有效成分生成器设置于其中;
其中所述有效成分生成器包括电极单元以及设置成与所述电极单元接触或者在所述电极单元附近的绝缘隔离件,在所述电极单元上施加高压,使得在沿着所述绝缘隔离件所形成的狭窄放电区域中出现放电;
所述有效成分生成通道形成为,使得被送到所述有效成分生成器内的气流流经所述放电区域和所述电极单元的外围表面,以及
所述放电区域包括延伸穿过所述绝缘隔离件的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冰箱,其中所述放电区域进一步包括形成于所述绝缘隔离件和所述电极单元之间的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冰箱,其中所述冰箱主体进一步包括供应设备,给在所述有效成分生成通道内的绝缘隔离件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中的至少一个供水。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冰箱,其中所述供应设备被形成为,给所述有效成分生成设备提供在所述储藏室内产生的冷凝水。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冰箱,其中所述冰箱主体进一步包括多个储藏室,所述供应设备被形成为利用相邻储藏室之间的温差来产生冷凝水。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冰箱,其中所述供应设备使用所述储藏室中较冷的一个的温度来冷却设置在所述储藏室内较暖和的一个之中的制冷构件,以产生冷凝水。
7.根据权利要求4的冰箱,其中所述冰箱主体进一步包括气流通道,将冷气送到所述储藏室内,所述供应设备被形成为用所述储藏室的温度和所述气流通道的温度之间的差来产生冷凝水。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冰箱,其中所述供应设备使用所述气流通道的比所述储藏室冷的温度来冷却设置在所述储藏室内的制冷构件,并产生冷凝水。
9.根据权利要求3的冰箱,其中所述冰箱主体进一步包括给制冰器供水的供水单元,所述供水单元被形成以将所述供水单元中的一些水供应给所述有效成分生成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冰箱,其中所述放电区域包括至少一个延伸穿过所述绝缘隔离件的穿孔,并且所述电极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绝缘隔离件的穿孔对准或者不对准的穿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冰箱,其中所述有效成分生成通道包括与所述电极单元的穿孔和所述绝缘隔离件的穿孔连通的第一流动通道,以及与所述第一流动通道隔开并且沿着所述电极单元的外围表面和所述绝缘隔离件的外围表面延伸的第二流动通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0的冰箱,其中所述电极单元是设置在所述有效成分生成通道中、位于所述绝缘隔离件的上游,所述有效成分生成器包括设置在所述绝缘隔离件的下游的进一步的电极单元,该进一步的电极单元包括直径比所述绝缘隔离件的穿孔的直径大的穿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冰箱,其中所述有效成分生成设备进一步包括与所述放电区域的下游侧连通的蓄液池,以及使所述蓄液池内的所含液体雾化或者汽化的设备。
14.一种有效成分生成设备,将有效成分释放到冰箱主体的储藏室内,所述有效成分生成设备包括:
在出现放电时产生所述有效成分的有效成分生成器;以及
有效成分生成通道,其中设置所述有效成分生成器;
其中所述有效成分生成器包括电极单元和设置成与所述电极单元接触或者在其附近的绝缘隔离件,在所述电极单元上施加高压,使得在沿着所述绝缘隔离件形成的狭窄的放电区域中出现放电;以及
所述有效成分生成通道形成为,使得送入到所述有效成分生成器内的气流流经所述放电区域和所述电极单元的外围表面;以及
所述放电区域包括延伸穿过所述绝缘隔离件的穿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有效成分生成设备,其中所述放电区域进一步包括形成于所述绝缘隔离件和所述电极单元之间的间隔;以及
所述有效成分生成通道包括第一流动通道,将抽入到所述有效成分生成器中的一些气流从所述电极单元的外围表面送到所述放电区域,以及第二流动通道,将抽入到所述有效成分生成器内的残留气流从所述电极单元的外围表面送到所述绝缘隔离件的外围表面,所述第二流动通道与所述第一流动通道经由所述放电区域连通。

Claims (15)

1.一种冰箱,包括:
具有储藏室的冰箱主体;以及
设置在所述冰箱主体内并将有效成分释放到所述储藏室内的有效成分生成设备,该有效成分生成设备包括:
有效成分生成器,当出现放电时产生所述有效成分;以及
有效成分生成通道,所述有效成分生成器设置于其中;
其中所述有效成分生成器包括电极单元以及设置成与所述电极单元接触或者在所述电极单元附近的绝缘隔离件,在所述电极单元上施加高压,使得在沿着所述绝缘隔离件所形成的狭窄放电区域中出现放电;以及
所述有效成分生成通道形成为,使得被送到所述有效成分生成器内的气流流经所述放电区域和所述电极单元的外围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冰箱,其中所述放电区域是延伸穿过所述绝缘隔离件的穿孔和形成于所述绝缘隔离件和所述电极单元之间的间隔其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冰箱,其中所述冰箱主体进一步包括供应设备,给在所述有效成分生成通道内的绝缘隔离件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中的至少一个供水。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冰箱,其中所述供应设备被形成为,给所述有效成分生成设备提供在所述储藏室内产生的冷凝水。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冰箱,其中所述冰箱主体进一步包括多个储藏室,所述供应设备被形成为利用相邻储藏室之间的温差来产生冷凝水。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冰箱,其中所述供应设备使用所述储藏室中较冷的一个的温度来冷却设置在所述储藏室内较暖和的一个之中的制冷构件,以产生冷凝水。
7.根据权利要求4的冰箱,其中所述冰箱主体进一步包括气流通道,将冷气送到所述储藏室内,所述供应设备被形成为用所述储藏室的温度和所述气流通道的温度之间的差来产生冷凝水。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冰箱,其中所述供应设备使用所述气流通道的比所述储藏室冷的温度来冷却设置在所述储藏室内的制冷构件,并产生冷凝水。
9.根据权利要求3的冰箱,其中所述冰箱主体进一步包括给制冰器供水的供水单元,所述供水单元被形成以将所述供水单元中的一些水供应给所述有效成分生成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冰箱,其中所述放电区域包括至少一个延伸穿过所述绝缘隔离件的穿孔,并且所述电极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绝缘隔离件的穿孔对准或者不对准的穿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冰箱,其中所述有效成分生成通道包括与所述电极单元的穿孔和所述绝缘隔离件的穿孔连通的第一流动通道,以及与所述第一流动通道隔开并且沿着所述电极单元的外围表面和所述绝缘隔离件的外围表面延伸的第二流动通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0的冰箱,其中所述电极单元是设置在所述有效成分生成通道中、位于所述绝缘隔离件的上游,所述有效成分生成器包括设置在所述绝缘隔离件的下游的进一步的电极单元,该进一步的电极单元包括直径比所述绝缘隔离件的穿孔的直径大的穿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冰箱,其中所述有效成分生成设备进一步包括与所述放电区域的下游侧连通的蓄液池,以及使所述蓄液池内的所含液体雾化或者汽化的设备。
14.一种有效成分生成设备,将有效成分释放到冰箱主体的储藏室内,所述有效成分生成设备包括:
在出现放电时产生所述有效成分的有效成分生成器;以及
有效成分生成通道,其中设置所述有效成分生成器;
其中所述有效成分生成器包括电极单元和设置成与所述电极单元接触或者在其附近的绝缘隔离件,在所述电极单元上施加高压,使得在沿着所述绝缘隔离件形成的狭窄的放电区域中出现放电;以及
所述有效成分生成通道形成为,使得送入到所述有效成分生成器内的气流流经所述放电区域和所述电极单元的外围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有效成分生成设备,其中所述放电区域包括延伸穿过所述绝缘隔离件的穿孔,以及形成于所述绝缘隔离件和所述电极单元之间的间隔;以及
所述有效成分生成通道包括第一流动通道,将抽入到所述有效成分生成器中的一些气流从所述电极单元的外围表面送到所述放电区域,以及第二流动通道,将抽入到所述有效成分生成器内的残留气流从所述电极单元的外围表面送到所述绝缘隔离件的外围表面,所述第二流动通道与所述第一流动通道经由所述放电区域连通。
CN2010800106114A 2009-03-12 2010-03-12 冰箱 Pending CN1023416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60075A JP2010210218A (ja) 2009-03-12 2009-03-12 冷蔵庫
JP2009-060075 2009-03-12
PCT/JP2010/054719 WO2010104215A2 (en) 2009-03-12 2010-03-12 Refrigerato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41664A true CN102341664A (zh) 2012-02-01

Family

ID=42728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106114A Pending CN102341664A (zh) 2009-03-12 2010-03-12 冰箱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314864A1 (zh)
EP (1) EP2406565A2 (zh)
JP (1) JP2010210218A (zh)
CN (1) CN102341664A (zh)
WO (1) WO2010104215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4043118A (ja) * 2022-09-16 2024-03-29 日立グローバルライフ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冷蔵庫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8205179U (zh) * 1988-04-28 1988-12-14 张勤 冰箱电子保鲜除味器
US5484570A (en) * 1992-11-24 1996-01-16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Microbe propagation prenvention method
EP1348923A1 (en) * 2000-12-27 2003-10-0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torage unit and refrigerator
JP2005030651A (ja) * 2003-07-10 2005-02-03 Toshiba Corp 冷蔵庫
JP2006242556A (ja) * 2005-02-07 2006-09-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蔵庫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18346A5 (en) * 1977-05-31 1980-07-31 Medicor Muevek Device for improving the sterilising effect of a chilling room/chamber.
JP2002125642A (ja) * 2000-10-27 2002-05-08 Toto Ltd 食品や食材の保存装置および保存方法
JP4070447B2 (ja) * 2001-11-16 2008-04-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トイレ用殺菌装置
JP4720550B2 (ja) * 2006-03-08 2011-07-1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冷蔵庫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8205179U (zh) * 1988-04-28 1988-12-14 张勤 冰箱电子保鲜除味器
US5484570A (en) * 1992-11-24 1996-01-16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Microbe propagation prenvention method
EP1348923A1 (en) * 2000-12-27 2003-10-0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torage unit and refrigerator
JP2005030651A (ja) * 2003-07-10 2005-02-03 Toshiba Corp 冷蔵庫
JP2006242556A (ja) * 2005-02-07 2006-09-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蔵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104215A2 (en) 2010-09-16
WO2010104215A3 (en) 2010-11-18
US20110314864A1 (en) 2011-12-29
WO2010104215A4 (en) 2011-01-13
JP2010210218A (ja) 2010-09-24
EP2406565A2 (en) 2012-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01059B2 (en) Thermally driven heat pump for heating and cooling
US6738452B2 (en) Gasdynamically-controlled droplets as the target in a laser-plasma extreme ultraviolet light source
JP5308188B2 (ja) 空気調和機
ES2938646T3 (es) Procedimiento y aparato para pintura electrostática
US8979000B2 (en) Ultrasonic atom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4984378A (zh) 一种过氧化氢灭菌装置及方法
JP2001276189A (ja) 殺菌液ガス化装置
RU2377462C1 (ru) Испаритель криогенной жидкости
CN101301480A (zh) 用于消毒制冰机、冰筒仓和/或送冰通道的装置和方法
JP2007240056A (ja) 冷蔵庫
JP4868005B2 (ja) 髪ケア送風装置
WO2013046689A1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CN102341664A (zh) 冰箱
JP6017353B2 (ja) 電子機器冷却システム
JP2010194439A (ja) 除湿装置
JP3716003B2 (ja) 白煙発生装置
JP2004351267A (ja) マイクロミスト発生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10196959A (ja) 加湿装置
WO2002052203A1 (fr) Generateur d'ions negatifs, et systeme et procede de generation d'ions negatifs
JP2010084201A (ja) 還元水発生装置
CN102198431A (zh) 静电雾化装置
JP5167167B2 (ja) 照明器具
JP5368718B2 (ja) 噴霧装置
US11541325B2 (en) Device for evaporating a liquid medium in a filling product filling system
CN102961841A (zh) 一种超细水雾全淹没灭火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Japan Osaka City gate door really true 1006 bit characters

Applicant aft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Japan Osaka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TO: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