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35239B - 一种降血脂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血脂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35239B
CN102335239B CN201110209358.1A CN201110209358A CN102335239B CN 102335239 B CN102335239 B CN 102335239B CN 201110209358 A CN201110209358 A CN 201110209358A CN 102335239 B CN102335239 B CN 1023352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fat
chinese medicinal
reducing blood
medicinal composition
chinese medic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0935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35239A (zh
Inventor
何秀峰
刘冬
赵展荣
李娜
高天星
王爱国
张天泰
杜冠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ehe Pharmaceutical Second Factor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ehe No2 Pharmaceutical Fac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ehe No2 Pharmaceutical Factor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ehe No2 Pharmaceutical Factory
Priority to CN20111020935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352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352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52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352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52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血脂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含有以下中药原料的提取物:何首乌1-6重量份、三七0.5-4重量份、灵芝0.3-3重量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显著降低血脂的良好功效。经初步药理学实验结果表明:该中药组合物无毒副作用,某些指标优于对照药;此外,还具有服用方便、价格低廉,制备方法简单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降血脂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血脂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变,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和脑中风)已成为人类的头号杀手,约占总死亡人数的30%以上。近几年在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每年达到约350万。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脂血症,俗称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轻度高血脂通常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重度高血脂会出现头晕目眩、头痛、胸闷、气短、心慌、胸痛、乏力、口角歪斜、不能说话、肢体麻木等症状,最终会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疾病。
目前,治疗高血脂的化学药物较多,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以及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刺激、肝肾功能损伤、口干等,而且难以根治。研究证实,中医药治疗高血脂,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的优势,已日益受到国外学者的普遍重视。常用的预防、治疗高血脂的中药原料多达几十种,现有的预防、治疗高血脂的中药或保健品中,其原料成分较多,制备工艺繁琐,此外,存在疗效不确切、见效慢、副作用多、价格偏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降血脂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疗效确切、服用方便、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降血脂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降血脂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含有以下中药原料的提取物:何首乌1-6重量份、三七0.5-4重量份、灵芝0.3-3重量份。
进一步,该中药组合物含有以下中药原料的提取物:何首乌2-5重量份、三七1-3重量份、灵芝0.5-2重量份。
进一步,在制备成制剂时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在制剂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0.1-99.9%。
再进一步,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选自阿斯巴甜、柠檬酸、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滑石粉、淀粉、微粉硅胶、甲基纤维素、磷酸氢钙、碳酸钙、乳糖、蔗糖、甘露醇、山梨醇、糊精、羧甲基纤维素、交联聚维酮、聚乙烯吡咯烷酮K30、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再进一步,所述制剂为口服液、片剂、胶囊剂、颗粒剂、膏剂或散剂。所述制剂优选为口服液、片剂、胶囊剂。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降血脂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中药原料经过提取或加工,得到其有效成分,然后,以该有效成分为原料,需要时加入药学可接受的载体,按照制剂学的常规技术制成的所需剂型。
进一步,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比例称取中药原料,将原料切片、洗净,加入原料8-15倍量的水,浸泡0.5-3小时;
(2)在85-105℃温度下,加热回流提取0.5-4小时,过滤,取滤液;
(3)向剩余药渣中加入药渣6-12倍量的水,在85-105℃温度下,加热回流提取1-4小时,过滤,取滤液,如此重复2-4次;
(4)将多次提取得到的滤液合并,在60-90℃温度下,蒸发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3-1.13,得到水提物浓缩液,冷却至室温;
(5)向上述冷却后的水提物浓缩液中加入体积浓度为80-95%的乙醇,调节醇度至体积百分比为50-80%(相对密度为0.85-0.96),静置12-36小时,过滤得滤液,在0.02Mpa-0.3Mpa压力、40-70℃温度下,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稠膏状。
本文中,相对密度均指相对于水的密度,下同。
为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使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进行了降血脂方面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显著降低血脂的良好功效。经初步药理学实验结果表明:该中药组合物无毒副作用,某些指标优于对照药;此外,还具有服用方便、价格低廉,制备方法简单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以下实施例中的试剂均可自市场购得。
下述实施例中,均以10g作为一个重量份,分别按配方比例称取所需中药原料。
实施例1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降血脂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分别称取原料何首乌10g、三七5g和灵芝3g,将原料切片、洗净,向上述原料中加入150g的水浸泡0.5小时,在温度为85℃的条件下加热回流提取3小时,过滤,取滤液;向剩余药渣中加入药渣6倍量的水,在温度为85℃的条件下加热回流提取2小时,过滤,取滤液,重复2次;将多次提取后的滤液合并,在温度为90℃的条件下蒸发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3-1.13,得到水提物浓缩液;向上述水提物浓缩液中加入体积浓度为95%的乙醇,调节醇度至体积百分比为50-80%(相对密度为0.85-0.96),静置18小时,过滤得滤液,减压浓缩(0.07Mpa、65℃)至相对密度为1.02-1.08,得到浸膏。
实施例2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降血脂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分别称取原料何首乌20g、三七20g和灵芝10g,将原料切片、洗净,向上述原料中加入500g的水浸泡1小时,在温度为100℃的条件下加热回流提取3小时,过滤,取滤液;向剩余药渣中加入药渣8倍量的水,在温度为100℃的条件下加热回流提取2小时,过滤,取滤液,重复2次;将多次提取后的滤液合并,在温度为90℃的条件下蒸发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3-1.13,得到水提物浓缩液;向上述水提物浓缩液中加入体积浓度为95%的乙醇,调节醇度至体积百分比为50-80%(相对密度为0.85-0.96),静置18小时,过滤得滤液,减压浓缩(0.07Mpa、65℃)至相对密度为1.02-1.08,得到浸膏。
实施例3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降血脂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分别称取原料何首乌30g、三七20g和灵芝20g,将原料切片、洗净,向上述原料中加入700g的水浸泡2小时,在温度为95℃的条件下加热回流提取3小时,过滤,取滤液;向剩余药渣中加入药渣10倍量的水,在温度为95℃的条件下加热回流提取2小时,过滤,取滤液,重复3次;将多次提取后的滤液合并,在温度为80℃的条件下蒸发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3-1.13,得到水提物浓缩液;向上述水提物浓缩液中加入体积浓度为95%的乙醇,调节醇度至体积百分比为50-80%(相对密度为0.85-0.96),静置36小时,过滤得滤液,减压浓缩(0.07Mpa、65℃)至相对密度为1.04-1.07,得到浸膏。
实施例4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降血脂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分别称取原料何首乌30g、三七20g和灵芝10g,将原料切片、洗净,向上述原料中加入600g的水浸泡1小时,在温度为100℃的条件下加热回流提取3小时,过滤,取滤液;向剩余药渣中加入药渣8倍量的水,在温度为100℃的条件下加热回流提取2小时,过滤,取滤液,重复2次;将多次提取后的滤液合并,在温度为65℃的条件下蒸发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3-1.13,得到水提物浓缩液;向上述水提物浓缩液中加入体积浓度为95%的乙醇,调节醇度至体积百分比为50-80%(相对密度为0.85-0.96),静置24小时,过滤得滤液,减压浓缩(0.07Mpa、65℃)至相对密度为1.04-1.07,得到浸膏。
实施例5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降血脂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分别称取原料何首乌60g、三七30g和灵芝30g,将原料切片、洗净,向上述原料中加入1800g的水浸泡3小时,在温度为105℃的条件下加热回流提取3小时,过滤,取滤液;向剩余药渣中加入药渣12倍量的水,在温度为105℃的条件下加热回流提取3小时,过滤,取滤液,重复3次;将多次提取后的滤液合并,在温度为90℃的条件下蒸发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3-1.13,得到水提物浓缩液;向上述水提物浓缩液中加入体积浓度为95%的乙醇,调节醇度至体积百分比为50-80%(相对密度为0.85-0.96),静置36小时,过滤得滤液,减压浓缩(0.07Mpa、65℃)至相对密度为1.04-1.07,得到浸膏。
实施例6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降血脂中药组合物制成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向实施例1制得的浸膏中加入重量为制剂总重量1%的阿斯巴甜和重量为制剂总重量2%的柠檬酸,搅拌均匀,静置12小时以上,滤过、分装、灭菌即得。
实施例7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降血脂中药组合物制成片剂的制备方法。
向实施例2制得的浸膏中加入重量为制剂总重量25%的微晶纤维素和重量为制剂总重量4%的羧甲基淀粉钠,混合均匀,制软材,用16-20目筛制粒,在50-60℃下干燥至含水量为5-8%(重量),采用16目筛整粒,加入重量为制剂总重量2%的硬脂酸镁,采用压片机压制即得。
实施例8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制成胶囊剂的制备方法。
向实施例3制得的浸膏中加入重量为制剂总重量25%的淀粉和重量为制剂总重量0.5%的微粉硅胶,混合均匀,再加入重量为制剂总重量5%的淀粉浆制软材,16-20目筛制粒,在50-60℃下干燥至含水量为5-8%(重量),采用16目筛整粒,装入空心胶囊即得。
试验例1
本试验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中药提取物对高血脂小鼠血脂的影响。
试验动物:健康小鼠60只,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雄性。
试验药物:实施例2的中药提取物(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对照药为化学药物阿托伐他汀。
其他材料:高脂饲料,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血脂检测试剂盒,购自北京北化康泰临床试剂有限公司,操作完全按照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
试验内容及结果:
将6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成6组,其中10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50只饲以高脂饲料,正常饮水,造模14天。将造模完成后的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高剂量组(400mg/kg)、中剂量组(200mg/kg)、低剂量组(100mg/kg)、对照药组(5mg/kg),其中3个剂量组和对照药组按上述剂量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同体积的水,每天上午1次,连续30天,取血检测各鼠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水平。各组数值以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结果如下表。
表1
注:同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0.01
从表1所示结果可以看出,给予本发明不同剂量中药提取物的样品组与不给药的模型对照组相比,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检测值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中、低剂量组与对照药组相比,检测值无显著性差异,这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提取物与常用的对照药阿托伐他汀具有相同的降血脂作用。
试验例2
本试验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提取物对高血脂大鼠血脂的影响。
试验动物: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雄性,SD大鼠。
试验药物:实施例4的中药提取物,对照药为另一种中药提取物丹酚酸A和化学药物阿托伐他汀;本发明中药提取物的给药剂量为250mg/kg,对照药中,丹酚酸A和阿托伐他汀的给药剂量分别为0.3mg/kg和5mg/kg。
其他材料:血脂检测试剂盒购自北京北化康泰临床试剂有限公司,操作完全按照试剂和操作说明进行。
高脂饲料: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
试验设计:试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预防组、治疗组、阿托伐他汀组、丹酚酸A组,每组8只动物。
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在给予高脂饲料的同时,预防组和对照药组(即丹酚酸A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即给予相应药物;给予高脂饲料一个月后,治疗组给予药物。试验过程中,每4周,大鼠清醒状态下内眦取血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水平。各组数值以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连续给药2个月后和连续给药3个月后的检测结果分别如下表2和表3所示。
表2
表3
注:同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0.01
从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连续给药2个月后,给予本发明中药提取物的样品组与不给药的模型对照组相比,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检测值均具有显著性差异;连续给药3个月后,给予本发明中药提取物的样品组与分别给予不同对照药的两个对照药组相比,检测值均无显著性差异,且部分指标优于对照药组,这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提取物与常用的对照药丹酚酸A和阿托伐他汀具有相同的降血脂作用,甚至某些指标优于对照药。
本发明配方中所使用的中药原料是根据多年临床应用经验,从用于预防、治疗高脂血症常用的几十位药材中筛选出来的。何首乌具有较强的降血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其降血脂与抗胆固醇作用的有效成分包括蒽醌类、二苯烯化合物以及卵磷脂等;三七能够抑制凝血酶诱导的从纤维蛋白原至纤维蛋白的转化,并能激活尿激酶,促进纤维蛋白的溶解,从而显著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灵芝及其所含多糖可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降低肝脏中三酰甘油含量,同时,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并能明显提高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性,降低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的浓度。也就是说,灵芝多糖能调节大鼠高脂血症的脂代谢和增强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药理实验证明,本发明中药原料中的灵芝与何首乌、三七合用,具有协同作用,可相互增强疗效。
本发明配方中所使用的中药原料可以用适当的具有相同药性的中药材替换,或增加、减少本配方中的中药材以达到降血脂效果,如在中药原料中增加山楂、红曲等中药材;替换、增加或减少后参照上述提取、制备方式制得的中药制剂其药理作用不变。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是通过将中药原料经过提取或其他方式加工,制成药物活性物质,然后,以该活性物质为原料,需要时加入药学可接受的载体,按照制剂学的常规技术制成的。所述活性物质可以通过分别提取中药原料得到,也可以通过共同提取中药原料得到,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得到,如:通过粉碎、压榨、煅烧、研磨、过筛、渗漉、萃取、水提、醇沉、酯提、酮提、层析等方法得到,这些活性物质可以是浸膏形式的物质,可以是干浸膏也可以是流浸膏,根据制剂的不同需要制成不同的浓度。
本发明的降血脂中药组合物,其药物活性物质是经过水提、醇沉加工制得的,但加工时可以根据中药原料的特点采用上述方法中的任何组合,以达到提纯其有效物质的目的。
上述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的举例说明,本发明也可以以其它的特定方式或其它的特定形式实施,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要旨或本质特征。因此,描述的实施方式从任何方面来看均应视为说明性而非限定性的。本发明的范围应由附加的权利要求说明,任何与权利要求的意图和范围等效的变化也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降血脂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的有效成分由以下中药原料的提取物组成:何首乌1-6重量份、三七0.5-4重量份、灵芝0.3-3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血脂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的有效成分由以下中药原料的提取物组成:何首乌2-5重量份、三七1-3重量份、灵芝0.5-2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降血脂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制备成制剂时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在制剂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0.1-99.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血脂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选自阿斯巴甜、柠檬酸、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滑石粉、淀粉、微粉硅胶、甲基纤维素、磷酸氢钙、碳酸钙、乳糖、蔗糖、甘露醇、山梨醇、糊精、羧甲基纤维素、交联聚维酮、聚乙烯吡咯烷酮K30、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血脂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口服液、片剂、胶囊剂、颗粒剂、膏剂或散剂。
6.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血脂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中药原料经过提取或加工,得到其有效成分,然后,以该有效成分为原料,需要时加入药学可接受的载体,按照制剂学的常规技术制成的所需剂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降血脂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比例称取中药原料,将原料切片、洗净,加入原料8-15倍量的水,浸泡0.5-3小时;
(2)在85-105℃温度下,加热回流提取0.5-4小时,过滤,取滤液;
(3)向剩余药渣中加入药渣6-12倍量的水,在85-105℃温度下,加热回流提取1-4小时,过滤,取滤液,如此重复2-4次;
(4)将多次提取得到的滤液合并,在60-90℃温度下,蒸发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3-1.13,得到水提物浓缩液,冷却至室温;
(5)向上述冷却后的水提物浓缩液中加入体积浓度为80-95%的乙醇,调节醇度至体积百分比为50-80%,静置12-36小时,过滤得滤液,在0.02Mpa-0.3Mpa压力、40-70℃温度下,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稠膏状。
CN201110209358.1A 2011-07-25 2011-07-25 一种降血脂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3352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09358.1A CN102335239B (zh) 2011-07-25 2011-07-25 一种降血脂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09358.1A CN102335239B (zh) 2011-07-25 2011-07-25 一种降血脂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35239A CN102335239A (zh) 2012-02-01
CN102335239B true CN102335239B (zh) 2015-03-18

Family

ID=45511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09358.1A Active CN102335239B (zh) 2011-07-25 2011-07-25 一种降血脂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35239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88539C (zh) * 2006-12-26 2009-05-20 昆明明珠医院 一种血脉康药物组合物丸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88539C (zh) * 2006-12-26 2009-05-20 昆明明珠医院 一种血脉康药物组合物丸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35239A (zh) 2012-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66280C (zh)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US20180369308A1 (en)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omposition having a function of relieving hypothyroidism,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JP2002154979A (ja) I型アレルギー用医薬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524441A (zh) 一种降脂减肥的中药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67863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84796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15887568A (zh) 一种治疗脂质代谢紊乱引起肝损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62743B (zh) 一种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751450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组合物
CN102335239B (zh) 一种降血脂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99501B (zh) 降脂护肝的保健食品红洋胶囊或片剂
CN100528186C (zh) 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药复方注射剂的制备工艺以及应用
CN103505664A (zh) 一种含有决明子的降血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3505518A (zh) 一种含有葛根的降血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3623138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氧化应激药物中的应用
CN106109951A (zh) 防治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87497B (zh) 含莲子心黄酮类化合物的组合物及其在降血脂方面的应用
CN105169187B (zh) 一种组合物及其应用,其制备方法以及含有该组合物的药物、食品
CN103961551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藏药
CN103505505A (zh) 一种含有银杏叶的降血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8743885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41117A (zh) 一种治疗乙肝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653418A (zh) 一种降脂宁中药浓缩水丸的制备方法
CN107669860A (zh) 一种具有降糖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225014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藏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XIEHE NO. 2 PHARMACEUTICAL FACTOR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UNION PHARMACEUTICAL FACTORY

Effective date: 2015011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113

Address after: 102600, Beijing, Daxing District Huang Town, Xingye North Road, Beijing Concord pharmaceutical factory two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XIEHE PHARMACEUTICAL SECOND FACTORY

Address before: 102600,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Huang Town, Xingye Road, Beijing Concord pharmaceutical factory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Union Pharmaceutical Factory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2600 Beijing Daxing District Yongwang Road 37 Courtyard 2 Building 1-3 Floor 101

Patentee after: Beijing Xiehe Pharmaceutical Second Factory Co.,Ltd.

Address before: Beijing Xiehe Pharmaceutical No. 2 Factory, Xingye North Road, Huangcun Town,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2600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XIEHE PHARMACEUTICAL SECOND FAC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