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34505A - 一种含有噁唑菌酮和乙膦铝的杀菌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有噁唑菌酮和乙膦铝的杀菌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34505A
CN102334505A CN201010234106XA CN201010234106A CN102334505A CN 102334505 A CN102334505 A CN 102334505A CN 201010234106X A CN201010234106X A CN 201010234106XA CN 201010234106 A CN201010234106 A CN 201010234106A CN 102334505 A CN102334505 A CN 1023345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tericidal composition
ethyl phosphine
aluminium
phosphine aluminium
bacterium ket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3410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乔桂双
张姗姗
白复芹
冯涵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Audis Bio &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Audis Bio &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Audis Bio &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Audis Bio &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3410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34505A/zh
Publication of CN1023345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45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噁唑菌酮和乙膦铝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杀菌组合物其特征是含有噁唑菌酮、乙膦铝和其他助剂,其中噁唑菌酮与乙膦铝的重量比为70∶1~1∶70。可应用于多种作物真菌引致的病害的防治。该组合物安全环保、成本低、效果好。田间药效试验证明该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含有噁唑菌酮和乙膦铝的杀菌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复配领域,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尤其是一种以噁唑菌酮和乙膦铝为主要活性组分的杀菌组合物及其该杀菌组合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噁唑菌酮(famoxadone):3-苯胺基-5-甲基-5-(4-苯氧基苯基)-1,3-唑啉-2,4-二酮
Figure BSA00000201400600011
熔点140.3-141.8℃;蒸气压6.4×10^-7Pa(25℃);分配系数(pH7)LogP=4.65;溶解度(20℃)水52ppb。能量抑制剂即线粒体电子传递抑制剂;对复合体III中细胞色素C氧化还原酶有抑制作用。多种抑制呼吸的杀菌剂抑制作用比较(IC50,ppb):JE874(4.5);ICIA 5504(170.0);BAS490F(75.0);SSF-126(3500.0)。其它作用于机理在进一步研究中。其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活性,与苯基酰胺类杀菌剂无交抗性。
乙膦铝(fosetyl-aluminium):三-(乙基膦酸)铝
Figure BSA00000201400600012
无色粉末,蒸气压<0.013mPa(25℃),Kow0.002(pH4),溶解度水120g/L(20℃)?甲醇920,丙酮13,丙二醇80,乙酸乙酯5,乙腈5,己烷5(mg/L,20℃),一般贮存条件下稳定,遇强酸水解,能被氧化剂氧化,>200℃分解,无熔点。内吸性杀菌剂,在植物体内能上下传导,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发明内容
在试验过程中,工作人员惊喜的发现,噁唑菌酮和乙膦铝按一定比例混配有很强的增效作用,又针对乙膦铝抗性增加等问题,故提出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个适用范围广、成本低、效果好的含有噁唑菌酮和乙膦铝的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该杀菌组合物的用途。
本发明的措施是通过下列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杀菌组合物,它含有噁唑菌酮和乙膦铝,其中噁唑菌酮和乙膦铝的重量比为70∶1~1∶70。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噁唑菌酮和乙膦铝的较优重量比为50∶1~1∶50。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噁唑菌酮和乙膦铝的累积重量占制剂总量的百分比为2~82%。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噁唑菌酮和乙膦铝与助剂、载体等加工成农药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可加工成的剂型是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禾谷类和果树、瓜类、蔬菜等的多种病害方面的应用,尤其是对疫病、霜霉病、疫霉病等有非常优异的效果。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为可湿性粉剂,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噁唑菌酮  1~70%
乙膦铝    1~70%
分散剂    3~20%
润湿剂    3~10%
填料      10~70%
该杀菌组合物可湿性粉剂具体加工步骤为:按上述配方将噁唑菌酮和乙膦铝以及分散剂、润湿剂和填料混合,在搅拌釜中均匀搅拌,经气流粉碎机后在混合均匀,即可制成本发明组合物的可湿性粉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为水分散粒剂,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噁唑菌酮    1~70%
乙膦铝      1~70%
分散剂      3~20%
润湿剂      3~10%
崩解剂      2~5%
填料        10~70%
该杀菌组合物水分散粒剂具体加工步骤为:按上述配方将噁唑菌酮、乙膦铝和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以及填料混合均匀,用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经捏合,然后加入流化床造粒干燥机中进行造粒、干燥、筛分后经取样分析,制得本发明所述的含有噁唑菌酮和乙膦铝的杀菌组合物的水分散粒剂。
所述的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湿润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拉开粉BX.、润湿渗透剂F、烷基萘磺酸盐、聚氧乙烯三苯乙烯苯基磷酸盐、皂角粉、蚕沙、无患子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崩解剂选自:膨润土、尿素、硫酸铵、氯化铝、柠檬酸、丁二酸、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填料选自: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淀粉、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涉及的两种化合物结构,经试验证明,相互混配不会产生抵触,可协同增效,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而且噁唑菌酮和乙膦铝的复配尚未有报道。
2、对已产生抗性的病原菌仍有很高的药效,可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3、降低了农药使用量,增强了对环境的友好性。
4、降低了农药使用量,也降低了用药成本,增强了该配方的市场竞争力。
应用实施例:噁唑菌酮与乙膦铝的复配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1.1供试药剂
95%噁唑菌酮原药,由江苏省如东众意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95%乙膦铝原药,由武汉市盛宝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
1.1.2供试病原菌
黄瓜霜霉病菌,从寿光温室大棚中采集新鲜黄瓜病叶配制黄瓜病菌孢子囊悬浮液
1.2试验方法及增效作用测定
1.2.1单剂毒力测定
药液配制:
原药用甲醇为溶剂溶解,配成1000μg/ml母液,再用0.1%吐温水溶液的吐温水溶液将母液稀释成5~6个浓度梯度;乙膦铝用无菌水溶解,稀释成5~6个浓度梯度。
试验采取黄瓜幼苗盆栽法,试验时选用2片真叶平展的黄瓜盆栽幼苗,剪去生长点,用喉头喷雾器进行人工手动喷雾。处理后的试验材料均在药液晾干后,第二天接种黄瓜霜霉病孢子悬浮液,然后放置人工气候箱中培养。培养温度:昼23℃,夜间20℃;相对湿度:90%-100%。保湿培养7天后调查防治效果,按农业部药检所《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的分级标准分级记载,以病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并计算EC50值。
在预备试验的基础上,用以上方法分别对单剂噁唑菌酮和乙膦铝进行毒力测定,二者EC50值分别为6.67mg/l和13.91mg/l。
1.2.2混配组合设置
45%噁唑菌酮·乙膦铝水分散粒剂质量比分别为3.46%+41.54%、5%+40%、6.43%+38.57%、9%+36%和15%+30%共5个混配组合。
1.2.3混剂毒力测定
用单剂毒力测定方法按照混配比例进行混剂的毒力测定。
按照孙云沛法将测定的各处理的EC50值换算成实际混用毒力指数(ATI);根据混剂的配比,获得理论混用毒力指数(TTI),按下列公式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
单剂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混用)EC50)×100
TII=A的毒力指数*A在混用中的含量(%)+B的毒力指数*B在混用中的含量(%)
CTC=(ATI/TTI)×100
若共毒系数大120,表明有增效作用;若明显低于100(80以下),表明为拮抗作用;100~120之间,表明为相加作用
数据见表1
表1不同配比噁唑菌酮·乙膦铝混剂对黄瓜霜霉病菌的毒力
Figure BSA00000201400600041
表2噁唑菌酮·乙膦铝复配对黄瓜霜霉病菌的联合毒力
Figure BSA00000201400600051
2结果与分析
根据杀菌剂联合毒力测定结果,噁唑菌酮·乙膦铝质量比为1∶8时共毒系数为134.1,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余表现为相加作用,所以认为噁唑菌酮和乙膦铝的最佳配比为1∶8。
3田间试验测定对黄瓜霜霉病和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3.1田间试验测定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3.1.1施药方法
试验共施药3次,对照区喷等量清水。配药时,先用少量水将药剂充分溶解后,再加入适量水进行全株喷雾处理,均匀喷雾。喷药时采用机动喷雾器,工作压力为2.0~2.3kg/cm2,喷头孔径1.2mm。小区喷液量按675升/公顷施用,将药液均匀的喷施到黄瓜叶正、反两面,以欲滴未滴为最佳。
3.1.2调查方法
试验地设在寿光日光温室中,黄瓜品种为津春2号,为黏质土壤,肥力中等,管理完善。
每小区随机4点取样,每点固定2株黄瓜,共计8株,每株调查全部叶片,统计病害发生情况。
每片叶按病斑占叶面积的百分率分级,记录总叶数、各级病叶数,计算叶片发病率、病情指数,与对照病指比较,计算相对防效。
病情分级标准(以叶片为单位)
病级受害情况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0%;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5%;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5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0%以上;
3.1.3调查时间和次数
试验共调查4次,药前、第1次药后7天、第2次药后7天、第3次药后10天各调查1次。
3.1.4药效计算方法
病叶率(%)=病叶数/调查总叶数×100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9)×100
防治效果(%)=〔1-(空白对照区药前病情指数×处理区药后病情指数)/(空白对照区药后病情指数×处理区药前病情指数)〕×100
3.1.5药害调查方法
施药后连续7d目测药剂对作物是否有药害。
3.1.6试验结果及分析
各处理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效果见表3
表3各处理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效果
Figure BSA00000201400600061
结果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45%噁唑菌酮·乙膦铝1∶8的混配组合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效果十分显著。试验证明复配制剂在高浓度的用量下防治效果显著优于低浓度用量下的效果。在每亩20克的用量下第3次药后10天的最高防效可达到85%左右。而噁唑菌酮和乙膦铝的防效分别在80%和76%左右显著次于复配制剂。复配制剂的速效性和持效性都比较突出,为理想的防治黄瓜霜霉病的药剂。试验期间观察,其对黄瓜安全,未产生不良影响。
3.2田间试验测定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3.2.1施药方法
试验共施药3次,对照区喷等量清水。配药时,先用少量水将药剂充分溶解后,再加入适量水进行全株喷雾处理,均匀喷雾。喷药时采用机动喷雾器,工作压力为2.0~2.3kg/cm2,喷头孔径1.2mm。小区喷液量按675升/公顷施用,将药液均匀的喷施到作物叶正、反两面,以欲滴未滴为最佳。
3.2.2调查方法
每小区随机4点取样,每点固定2株葡萄,共计8株,每株调查全部叶片,统计病害发生情况。
每片叶按病斑占叶面积的百分率分级,记录总叶数、各级病叶数,计算叶片发病率、病情指数,与对照病指比较,计算相对防效。
病情分级标准(以叶片为单位)
病级受害情况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0%;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5%;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5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0%以上;
3.2.3调查时间和次数
试验共调查4次,药前、第1次药后7天、第2次药后7天、第3次药后10天各调查1次。
3.2.4药效计算方法
病株率(%)=病叶数/调查总叶数×100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9)×100
防治效果(%)=〔1-(空白对照区药前病情指数×处理区药后病情指数)/(空白对照区药后病情指数×处理区药前病情指数)〕×100
3.2.5药害调查方法
安全性调查:在药后7、14、21d目测观察施药对试验作物生长、叶色等的影响情况,考察药剂对试验作物植株的安全性。
按照药害分级方法记录每小区的药害情况,以-、+、++、+++、++++表示。
药害分级方法:
-:无药害。
+:轻度药害,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
++:中度药害,可复原,不会造成作物减产。
+++:重度药害,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对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
++++:严重药害,作物生长受阻,产量和质量损失严重。
3.2.6试验结果及分析
各处理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效果见表4
表4各处理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效果
Figure BSA00000201400600081
结果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45%噁唑菌酮·乙膦铝1∶8的混配组合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效果十分显著。试验证明复配制剂在高浓度的用量下防治效果显著优于低浓度用量下的效果。在每亩20克的用量下第3次药后10天的最高防效可达到84%左右。而%噁唑菌酮单剂和乙膦铝单剂的防效分别在75%和72%左右显著次于复配制剂。试验期间观察,其对葡萄安全,去产生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本发明含有噁唑菌酮和乙膦铝的杀菌组合,对黄瓜霜霉病和葡萄霜霉病菌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其对靶标作物安全。与单剂相比,本发明杀菌组合物具有持效期长,使用方便,对环境污染少,不易产生药害的优点。适用于防治卵菌、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等病原真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通过复配,提高杀菌活性,扩大杀菌谱,拓宽使用范围,降低成本,对多种病害起到一药兼治的作用,减轻人力物力,提高生产效益。所以,本复配制剂的发明与推广对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Claims (5)

1.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噁唑菌酮和乙膦铝两种活性组分,其中噁唑菌酮和乙膦铝的重量比为70∶1~1∶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噁唑菌酮与乙膦铝的较优重量比为50∶1~1∶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噁唑菌酮和乙膦铝累积所占制剂的重量百分比为2~8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噁唑菌酮和乙膦铝与助剂和助溶剂复配成农药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可加工成的剂型是可湿性粉剂和水分散粒剂等剂型。
CN201010234106XA 2010-07-23 2010-07-23 一种含有噁唑菌酮和乙膦铝的杀菌组合物 Pending CN1023345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34106XA CN102334505A (zh) 2010-07-23 2010-07-23 一种含有噁唑菌酮和乙膦铝的杀菌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34106XA CN102334505A (zh) 2010-07-23 2010-07-23 一种含有噁唑菌酮和乙膦铝的杀菌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34505A true CN102334505A (zh) 2012-02-01

Family

ID=45510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34106XA Pending CN102334505A (zh) 2010-07-23 2010-07-23 一种含有噁唑菌酮和乙膦铝的杀菌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3450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04078A (zh) * 2020-12-30 2021-04-27 江阴苏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噁霉灵和三乙膦酸铝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7723A (zh) * 2009-10-29 2010-04-28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含有噁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7723A (zh) * 2009-10-29 2010-04-28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含有噁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04078A (zh) * 2020-12-30 2021-04-27 江阴苏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噁霉灵和三乙膦酸铝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99356B (zh) 一种含有氟吡菌胺和甲霜灵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239865A (zh) 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和丙环唑的杀菌组合物
CN102308825A (zh) 一种与乙嘧酚磺酸酯复配的杀菌组合物
CN102283228B (zh) 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和丙森锌的杀菌组合物
CN102334503A (zh) 一种含有代森锰锌和氟硅唑的高效杀菌组合物
CN102239864A (zh) 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和烯酰吗啉的杀菌组合物
CN104365611B (zh) 一种含吲唑磺菌胺与双炔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
CN104054712B (zh) 一种含有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2293200B (zh) 一种含有苯酰菌胺和松脂酸铜的杀菌组合物
CN102007929B (zh) 一种含有噻呋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4542611A (zh) 一种含有双炔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3348986B (zh) 一种含有戊菌唑和宁南霉素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334505A (zh) 一种含有噁唑菌酮和乙膦铝的杀菌组合物
CN102369938B (zh) 一种含有代森锌和春雷霉素的杀菌组合物
CN102258023A (zh) 一种含有咯菌腈和甲霜灵的杀菌组合物
CN102379291A (zh) 一种含有苯醚甲环唑和春雷霉素的杀菌组合物
CN102334480A (zh) 一种含有啶酰菌胺和氟环唑的杀菌组合物
CN102960349A (zh) 一种含有唑菌酯与噻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2405911A (zh) 一种含有环唑醇和松脂酸铜的杀菌组合物
CN107467025A (zh) 一种含精甲霜灵和三乙膦酸铝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31239B (zh) 一种含有活化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2258042A (zh) 一种含有咯菌腈和甲基硫菌灵的杀菌组合物
CN105532677B (zh) 含苯并烯氟菌唑与四氟醚唑的复配杀菌剂
CN105123724A (zh) 一种含有啶氧菌酯和丙硫咪唑的杀菌组合物
CN104304290A (zh) 一种含吲唑磺菌胺与异丙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