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33170A - 图像扫描装置和用于校正所扫描的图像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扫描装置和用于校正所扫描的图像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33170A
CN102333170A CN2011100611181A CN201110061118A CN102333170A CN 102333170 A CN102333170 A CN 102333170A CN 2011100611181 A CN2011100611181 A CN 2011100611181A CN 201110061118 A CN201110061118 A CN 201110061118A CN 102333170 A CN102333170 A CN 1023331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image
amount information
documen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6111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33170B (zh
Inventor
清水孝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33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31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331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31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07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pparatus or devices
    • H04N1/00018Scann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26Methods therefor
    • H04N1/00034Measuring, i.e. determining a quantity by comparison with a standar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26Methods therefor
    • H04N1/00045Methods therefor using a reference pattern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 e.g. a test cha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26Methods therefor
    • H04N1/0005Methods therefor in service, i.e. during normal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26Methods therefor
    • H04N1/00055Methods therefor automatically on a periodic basi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26Methods therefor
    • H04N1/00063Methods therefor us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apparatus itself, e.g. self-tes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71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taken
    • H04N1/00082Adjusting or controlling
    • H04N1/00087Setting or calibra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04N1/401Compensating positionally unequal response of the pick-up or reproducing he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 H04N2201/0402Arrangements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one of the scanning methods covered by groups H04N1/04 - H04N1/207
    • H04N2201/044Moving a scanning element into cooperation with a calibration element, e.g. a grey-wedge mounted on the document support, or vice vers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图像扫描装置和用于校正所扫描的图像的方法,该图像扫描装置包括:图像扫描单元,其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和光接收部,光接收部接收发光元件发射出并被文档反射的光,并且图像扫描单元扫描文档上的图像;光量信息获取单元,其在使发光元件用光照射基准部件时获取与光接收部所接收的光量有关的光量信息;校正单元,其基于光量信息,对所扫描的图像进行校正;以及异常检测单元,其检测发光元件的异常。如果异常检测单元检测到异常,则光量信息获取单元在使发光元件用光照射基准部件时获取新光量信息,并且校正单元基于新光量信息对所扫描的图像进行校正。

Description

图像扫描装置和用于校正所扫描的图像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扫描装置和用于校正所扫描的图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图像扫描装置,该图像扫描装置具有排列有多个发光元件的阵列型光源构成的照明系统。
日本已公开专利申请公报No.2004-64406提出了一种包括控制器的图像扫描装置,所述控制器以下述方式执行控制:如果确定异常发光元件照射到文档扫描范围之外,则使图像传感器执行扫描文档上所记录的图像的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如下的图像扫描装置等,其即便在光源的一部分出现异常时也能够扫描文档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扫描装置包括:图像扫描单元,其包括多个发光元件以及光接收部,所述光接收部接收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发射出并被文档反射的光,并且所述图像扫描单元扫描所述文档上的图像;光量信息获取单元,其在使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用光照射基准部件时获取与所述光接收部所接收的光量有关的信息作为光量信息;校正单元,其基于所述光量信息获取单元所获取的光量信息,对所述图像扫描单元所扫描的图像进行校正;以及异常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发光元件的异常。如果所述异常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发光元件的异常,则所述光量信息获取单元在使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用光照射所述基准部件时获取与所述光接收部所接收的光量有关的信息作为新光量信息。如果所述异常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发光元件的异常,则所述校正单元基于所述光量信息获取单元所获取的新光量信息对所述图像扫描单元所扫描的图像进行校正。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所述图像扫描装置的第一方面中,所述图像扫描装置还包括:扩散部件,其使所述多个发光元件朝向所述文档发射的光扩散。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所述图像扫描装置的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如果在扫描文档的图像时所述异常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发光元件的异常,则所述图像扫描单元停止扫描所述图像,并且所述图像扫描单元在所述光量信息获取单元获取所述新光量信息之后从头开始扫描所述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所述图像扫描装置的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所述异常检测单元以预定时间间隔执行检测是否出现所述异常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所述图像扫描装置的第三方面中,所述异常检测单元以预定时间间隔执行检测是否出现所述异常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图像扫描装置包括:图像扫描单元,其包括光源以及光接收部,所述光接收部接收从所述光源发射出并被文档反射的光,并且所述图像扫描单元扫描所述文档上的图像;光量信息获取单元,其在使所述光源用光照射基准部件时获取与所述光接收部所接收的光量有关的信息作为光量信息;校正单元,其基于所述光量信息获取单元所获取的光量信息,对所述图像扫描单元所扫描的图像进行校正;以及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光源的一部分的输出下降。如果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光源的所述一部分的输出下降,则所述光量信息获取单元在使所述光源用光照射所述基准部件时获取与所述光接收部所接收的光量有关的信息作为新光量信息。如果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光源的所述一部分的输出下降,则所述校正单元基于所述光量信息获取单元所获取的新光量信息对所述图像扫描单元所扫描的图像进行校正。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所述图像扫描装置的第六方面中,所述光源构造成具有多个发光元件组,在每个发光元件组中多个发光元件串联地相连接,并且所述检测单元基于下述值中的至少任一个来检测所述光源的所述一部分的输出下降:施加给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组中的每个发光元件组的电流的电流值和施加给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组中的每个发光元件组的电压的电压值。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在所述图像扫描装置的第六方面或第七方面中,所述基准部件具有白色表面,并且所述光量信息获取单元通过获取所述光量信息来获取用于明暗校正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校正图像扫描装置所扫描的图像的方法,所述图像扫描装置包括图像扫描单元,所述图像扫描单元包括多个发光元件以及光接收部,所述光接收部接收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发射出并被文档反射的光,并且所述图像扫描单元扫描所述文档上的图像,所述图像扫描装置还包括检测所述发光元件的异常的异常检测单元。所述方法包括:在使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用光照射基准部件时,获取与所述光接收部所接收的光量有关的信息作为光量信息;如果所述异常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发光元件的异常,则在使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用光照射所述基准部件时获取与所述光接收部所接收的光量有关的信息作为新光量信息;以及如果所述异常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发光元件的异常,则基于如此获取的新光量信息对所述图像扫描单元所扫描的图像进行校正。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可提供一种如下的图像扫描装置:其即便在发光元件出现异常时也能够扫描文档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与不采用本发明的情形相比,可以提高所扫描的图像的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与不采用本发明的情形相比,可以提高所扫描的图像的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和第五方面,与例如在给出开始执行图像扫描的指示时检测发光部件的异常的情形相比,可以使从给出开始执行图像扫描的指示至开始执行图像扫描之间的时间间隔缩短。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可提供一种如下的图像扫描装置:其即便光源的一部分出现输出下降时也能够扫描文档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与不采用本发明的情形相比,可以容易地检测光源的一部分出现的输出下降。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即便光源的一部分出现输出下降,也可以减少在所扫描的图像中产生的黑条纹。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即便发光元件出现异常,也可以使用图像扫描装置来扫描文档的图像。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显示应用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扫描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显示处理器的细节的框图;
图3A和图3B是显示在出现熄灭的情形下的扫描结果的示意图;
图4A和图4B是显示再次获取的明暗数据和通过采用该再次获取的明暗数据进行明暗校正的结果的示意图;
图5是显示明暗数据的获取处理的流程图;以及
图6是显示初始化操作之后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显示应用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扫描装置的示意图。图像扫描装置大致分成:文档馈送器10,其顺次地传送堆叠的文档;扫描仪70,其通过扫描读取图像;以及处理器80,其处理如此读取的图像信号。
文档馈送器10包括:文档堆叠部11,由多个文档组成的文档束堆叠在该文档堆叠部11上;以及升降器12,其使文档堆叠部11升高和降低。文档馈送器10还包括:传送辊13,其传送被升降器12升高的文档堆叠部11上的文档;馈送辊14,其进一步向下游传送由传送辊13传送来的文档;以及阻滞辊15,其将借助传送辊13所馈送的文档逐页地分开。
文档首先被传送到其上的第一传送路径31设置有拾取辊16、预定位辊17、定位辊18以及输出辊20。拾取辊16朝着下游侧的辊逐页地传送由此分离开的文档。预定位辊17朝着下游侧的辊传送文档并且形成文档卷环(loop)。定位辊18在暂时停止之后伴随着扫描的开始定时再次开始旋转,并且在相对于第二台板玻璃72B(将在下文说明)执行定位调节的同时馈送文档。输出辊20在文档的传送方向上设置在第二台板玻璃72B的下游侧并且进一步向下游传送经扫描的文档。第一传送路径31还设置有挡板41,该挡板41根据正被传送的文档的卷环状态围绕枢轴旋转。此外,在面对导向部件68(将在下文说明)的位置设置有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IS)(未示出),该图像传感器读取正被传送的文档的背面。
在输出辊20的下游侧设置有第二传送路径32和第三传送路径33。还设置有:传送路径切换门42,其在第二传送路径32和第三传送路径33之间切换传送路径;文档排出部40,完成扫描的文档被堆叠在该文档排出部40上;以及第一排出辊21,其向文档排出部40输出文档。还设置有:第四传送路径34,在其上使经过第三传送路径33的各个文档转回;反转辊22和反转夹持辊23,它们均设置在第四传送路径34上,并且实际用于使文档转回;以及第五传送路径35,其用于将已在第四传送路径34上被转回的文档再次导向包括预定位辊17等的第一传送路径31。还设置有:第六传送路径36,其用于将在第四传送路径34上转回的文档输出至文档排出部40;第二排出辊24,其设置在第六传送路径36上,并且朝着第一排出辊21传送被反转且待输出的文档;以及排出切换门43,其在第五传送路径35和第六传送路径36之间切换传送路径。
传送辊13在待机期间被提升并且保持在退避位置,并且在文档传送期间被降低至夹持位置(文档传送位置)以传送文档堆叠部11上的最上面的文档。传送辊13和馈送辊14通过与馈送离合器(未示出)接合来传送文档。预定位辊17通过使文档的前端抵靠正处于暂停的定位辊18而形成文档卷环。在形成文档卷环时,定位辊18使已进入定位辊18的文档的前端移动以返回到夹持位置。
一旦形成上述提到的文档卷环,则挡板41围绕着枢轴打开,从而不与文档所形成的卷环干涉。在扫描期间,拾取辊16和预定位辊17保持文档卷环。文档卷环的形成允许调节扫描定时,并抑制在扫描时伴随文档传送的歪斜,因此增强对准调节特性。与扫描的开始定时相吻合,处于静止的定位辊18开始旋转并且将文档导至第二台板玻璃72B(将在后面说明)的上方,从而使用CCD图像传感器78(将在下文说明)从下方读取图像数据。
在完成单面文档的扫描和完成双面文档的同时双面扫描后,切换传送路径切换门42,以将已经经过输出辊20的文档引导至第二传送路径32,并且将文档输出至文档排出部40。另一方面,在双面文档的顺次扫描中,为了将文档反转,切换传送路径切换门42,以将文档引导至第三传送路径33。在双面文档的顺次扫描中,反转夹持辊23随着馈送离合器(未示出)的关断而解除夹持状态并且退避开,并且将文档引导至第四传送路径34。此后,反转夹持辊23被置于夹持状态,并且将经反转辊22反转的文档引导至预定位辊17,并且朝着第六传送路径36上的第二排出辊24传送被反转且待输出的文档。
扫描仪70从下方支承上面所述的文档馈送器10。具体地,扫描仪70利用装置框架71从下方支承文档馈送器10。在构成壳体的装置框架71中,扫描仪70包括:第一台板玻璃72A,在该台板玻璃72A上静止地放置图像待扫描的文档;以及第二台板玻璃72B,其包括扫描正被文档馈送器10传送的文档所采用的光的开口部。导向部件68设置在第一台板玻璃72A和第二台板玻璃72B之间并用于引导由文档馈送器10传送来的文档。在导向部件68的下方设置有沿第一扫描方向延伸的白色基准板69(基准部件的实例)。白色基准板69具有在明暗校正中用作基准的白色表面。
此外,扫描仪70包括作为图像扫描单元的实例的图像扫描部65。图像扫描部65包括:全速滑架73,其在第二台板玻璃72B的下面保持静止或者横越整个第一台板玻璃72A进行扫描来读取图像;以及半速滑架75,其将从全速滑架73所获取的光提供至成像部。全速滑架73设置有用光照射文档的光源74。全速滑架73还设置有扩散板98(扩散部件的实例)。扩散板98沿第一扫描方向进行设置且形成为板形形状,并且具有已经经受例如喷砂处理等粗化处理的一个表面,用于使来自光源74的光扩散。全速滑架73还设置有接收从文档所获取的反射光的第一反射镜76A。此外,半速滑架75包括第二反射镜76B和第三反射镜76C,该第二反射镜76B和第三反射镜76C将从第一反射镜76A获取的光提供至成像部。
图像扫描部65还包括:成像透镜77,其光学地缩小从第三反射镜76C获取的光学图像;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78(光接收部的实例),其接收来自成像透镜77的光并且对由成像透镜77形成的光学图像进行光电转换;以及驱动基板79,其安装有CCD图像传感器78。由CCD图像传感器78获取的图像信号经由驱动基板79传送至处理器80。即,在扫描仪70中,通过采用所谓的缩小光学系统在CCD图像传感器78上形成图像。
CCD图像传感器78包括与三种颜色R、G、B相对应的三个线阵传感器(line sensor)(未示出),使得能够检测三种颜色R、G、B的成分。每个线阵传感器设置成沿第一扫描方向延伸。此外,每个线阵传感器包括大量沿第一扫描方向排列的光电转换元件(光电二极管(PD)、光接收元件)。更具体地,CCD图像传感器78具有以预定间隔排列的三个线阵传感器,每个线阵传感器包括n个沿第一扫描方向排列的光电转换元件。
发送至处理器80的图像信号经过预定处理,然后被发送至个人计算机(PC)300或者图像形成部400。在图像形成部400中,例如,利用电子照相系统将图像形成在例如纸张等记录介质上。应注意的是,利用省略示出的导向机构、由金属丝、滑轮等形成的动力传递机构,使全速滑架73和半速滑架75沿着第二扫描方向移动。全速滑架73和半速滑架75借助共用滑架电动机(未示出)沿着第二扫描方向移动。
当扫描放置在第一台板玻璃72A上的文档的图像时,全速滑架73和半速滑架75以2∶1的比率沿扫描方向(由图1中的箭头指示的方向)移动。在此时,从全速滑架73的光源74发出的光发射至文档的扫描目标表面,并且文档所反射的光依次地被第一反射镜76A、第二反射镜76B以及第三反射镜76C反射,并被引导至成像透镜77。然后,引导至成像透镜77的光在CCD图像传感器78的光接收面上形成图像。接下来,沿扫描方向(第二扫描方向)移动全速滑架73,以扫描文档的下一行。通过在整个文档上重复上述处理而完成对整个一页文档的扫描。
同时,第二台板玻璃72B由例如长板状的透明玻璃板制成。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由文档馈送器10传送来的文档在第二台板玻璃72B上经过。在此情形下,全速滑架73和半速滑架75在图1中实线所指示的各位置处保持静止。另外提及,全速滑架73位于第二台板玻璃72B的下方。
当扫描由文档馈送器10传送来的文档的图像时,文档的第一行所反射的光通过第一反射镜至第三反射镜76A、76B、76C在成像透镜77处形成图像,并且该图像由CCD图像传感器78读取。具体地,与正被文档馈送器10传送的文档的沿第一扫描方向的一行相对应的图像数据由作为一维传感器的CCD图像传感器78同时处理。然后,读取文档的沿第一扫描方向的下一行。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文档的前端到达第二台板玻璃72B的扫描位置后,当文档的尾端经过第二台板玻璃72B的扫描位置时,完成沿第二扫描方向对整个一页文档的扫描。
图2是显示处理器80的细节的框图。在此图中还示出了CCD图像传感器78、光源74等。
处理器80包括:CPU 81,其控制整个处理器80;模拟处理电路82;A/D转换电路83;明暗校正电路84;延迟电路85;以及图像处理电路86。尽管上文没有说明,但是如图2所示,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扫描装置设置有驱动CCD图像传感器78的CCD驱动电路78A。CCD驱动电路78A向CCD图像传感器78输出驱动信号,从而使得CCD图像传感器78输出图像信号R、G、B。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光源74由多个发光二极管(LED)74A(发光元件的实例)形成,并且设置有用于驱动光源74的LED驱动电路90。
CPU 81控制模拟处理电路82、明暗校正电路84、图像处理电路86、CCD驱动电路78A、LED驱动电路90等,并且从这些电路接收输出信号。模拟处理电路82对从CCD图像传感器78输出的RGB模拟图像信号执行例如放大等处理。A/D转换电路83将从模拟处理电路82输出的RGB模拟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图像信号。作为校正单元实例的明暗校正电路84对从A/D转换电路83输出的RGB数字图像信号执行明暗校正。然后,将由明暗校正电路84执行过明暗校正的RGB数字图像信号输入至延迟电路85。将从延迟电路85输出的图像信号输入至图像处理电路86。
明暗校正为一种用于校正CCD图像传感器78在光分布方面的不均匀性(例如,形成CCD图像传感器78的各个光电转换元件在灵敏度方面的不均匀性)和光源74在光量方面的不均匀性的处理。通常基于预先收集的明暗数据来执行明暗校正。利用CCD图像传感器78,通过扫描白色基准板69(见图1)获取作为光量信息实例的明暗数据。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明暗数据针对每个像素校正文档的扫描结果,从而消除上述不均匀性。
上述延迟电路85使明暗校正电路84所输出的图像信号G和B延迟例如分别与四行距离和八行距离对应的延迟时长,并且输出该信号作为与图像数据R同相位的图像数据。此外,图像处理电路86对从延迟电路85输出的图像信号G和B和从明暗校正电路84输出的图像信号R执行诸如缩放处理、底色去除处理以及二值化处理等图像处理。
现详细地说明光源74。
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光源74包括沿第一扫描方向排列的多个发光二极管(LED)74A。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多个LED 74A之中的一部分LED 74A串联成一个区段BK(发光元件组)。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设置有多个区段BK,并且每个区段BK均与LED驱动电路90连接。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LED驱动电路90对每个区段BK执行点亮控制。此外,本示例性实施例的LED驱动电路90监视每个区段BK的电压值或电流值。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此结构使得可以检测出由于例如LED 74A的故障等异常造成的一些区段BK变为熄灭状态。LED驱动电路90可被视为如下的检测单元:其检测出光源74的一部分的输出下降。LED驱动电路90也可被视为检测LED74A的异常的异常检测单元。
如果一些区段BK由于LED 74A的故障等变成熄灭状态,则如图3B(示出在出现熄灭现象的情形下的扫描结果的示意图)所示,在图像信号(所扫描的图像)中产生黑条纹。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明暗校正电路84执行明暗校正。但是,在此情形中,明暗校正通过采用在区段BK变为熄灭状态之前所获取的明暗数据(见图3A)来执行,因此,不能避免产生上述黑条纹。
因此,如果LED驱动电路90检测出一些区段BK已变为熄灭状态,则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扫描装置再次获取明暗数据。为了再次获取明暗数据,首先将全速滑架73移至白色基准板69(见图1)的下方。然后,使光源74用光照射白色基准板69。此后,获取从CCD图像传感器78所输出的图像信号。通过此操作,利用明暗校正电路84获取新的明暗数据(新光量信息)。
图4A和图4B是显示再次获取的明暗数据和通过采用该再次获取的明暗数据执行明暗校正的结果的示意图。图4A显示了在部分区段BK处于熄灭状态时所获取的明暗数据。如果部分区段BK处于熄灭状态,则再次获取的明暗数据在与熄灭区段BK对应的位置处具有暗区域。如果获取该明暗数据,则将该明暗数据设置为基准白色水平。因此,即便部分区段BK处于熄灭状态,如图4B所示,明暗校正后的图像信号的输出水平也变为恒定的。在上述说明中,当一些区段BK变为熄灭状态时,再次获取明暗数据;然而,也可以在一些区段BK的亮度下降时,再次获取明暗数据。即,可以在一些区段BK的输出下降,例如,发生熄灭状态以及亮度下降的情况时,再次获取明暗数据。可以利用LED驱动电路90检测亮度是否下降,例如,监视每个区段BK的电压值或电流值。
现在,进一步说明明暗数据的获取处理。
图5是显示明暗数据的获取处理的流程图。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扫描装置中,CPU 81判断图像扫描装置的电源是否开启(步骤101)。如果CPU 81判断出图像扫描装置的电源已开启,则CPU 81执行初始化操作(步骤102),然后结束处理。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初始化操作包括明暗数据的获取处理。作为光量信息获取单元的一部分的CPU 81当在步骤102中执行初始化操作时也执行明暗数据的获取处理。如上所述,通过使光源74用光照射白色基准板69(见图1)并获取从CCD图像传感器78输出的图像信号来执行明暗数据的获取处理。以此方式,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开启图像扫描装置的电源时,执行明暗数据的获取处理。相应地,如果开启电源时部分区段BK已经处于熄灭状态(故障状态),则将获取与此熄灭状态对应的明暗数据。
图6是显示初始化操作之后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在初始化操作完后之后,CPU 81监视LED驱动电路90的输出,并且基于该输出判断是否有部分区段BK熄灭(步骤201)。然后,如果CPU 81判断出有部分区段BK是熄灭的,则CPU 81判断是否正在扫描文档的图像(步骤202)。如果CPU 81判断出不在扫描文档的图像,则CPU 81再次获取明暗数据(步骤203),并且结束处理。如上所述,通过使光源74用光照射白色基准板69(见图1)并获取从CCD图像传感器78输出的图像信号来再次获取明暗数据。利用此操作,获取如图4A中所示的明暗数据。
同时,如果在步骤202中CPU 81判断出正在扫描文档的图像,则CPU 81利用图像扫描控制器(未示出)停止(暂停)该文档的图像扫描(步骤204)。此后,如上所述以相同的方式再次获取明暗数据(步骤205)。然后,CPU 81再次执行对步骤204中被停止图像扫描的文档进行图像扫描(步骤206)。
另外提及,从头重新开始对步骤204中被停止图像扫描的文档进行图像扫描。例如,如果文档被放置在第一台板玻璃72A上(见图1),则从头重新开始对此文档进行图像扫描。执行该操作可以防止在所扫描的图像的一部分中产生黑条纹。如果在扫描被文档馈送器10(见图1)传送的文档时部分区段BK熄灭,则可以在用户接口(UI)(未示出)上显示提醒重新放置文档的通知。从而,也可以从头重新开始对被文档馈送器10传送的文档进行图像扫描。
还提出了如下一种图像扫描装置:在该图像扫描装置中,如果熄灭的区段BK设置在除了面对文档的位置之外的位置处,则继续扫描操作而不再进行处理。例如,如果文档尺寸小并且熄灭的区段BK布置在光源74的边缘部处,则该熄灭的区段BK是被布置在除了面对文档的位置之外的位置处。在此情形中,可以扫描文档的图像并且防止出现故障时间。但是,在采用此构造时,如果熄灭的区段BK布置在面对文档的位置处,则继续文档的图像扫描是困难的,因此会导致出现故障时间。另一方面,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即使熄灭的区段BK布置在面对文档的位置处,也可以通过再次获取明暗数据来继续执行图像扫描。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可减少出现故障时间的概率。
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设置扩散板98以使来自光源74中所排列的LED 74A的光扩散。由于从光源74中所排列的LED 74A发出的光具有方向性,所以如果利用来自LED 74A的光直接照射文档,则第一扫描方向上的光量具有大的变化。由于此原因,所以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光源74和文档之间设置扩散板98,从而使第一扫描方向上的光量均匀。
如果在没有扩散板98的条件下部分区段BK如上所述熄灭,则出现熄灭的位置变得更加暗。另外提及,光量的变化会变得更大。这里,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再次获取明暗数据。但是,与采用在光量变化小的条件下再次获取的明暗数据的情形相比,如果通过采用在上述光量变化大的条件下所再次获取的明暗数据来执行明暗校正,则明暗校正的质量趋于下降。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设置的扩散板98允许在光量变化小的条件下再次获取明暗数据,因此提高了明暗校正的质量。
光源74的光量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发生变化。因此,如果在没有任何修正的情况下使用最初获取的明暗数据,则在一些情形中不能适当地执行明暗校正。因此,优选地,校正明暗数据自身。例如,可通过将比率(光量变化率)与明暗数据结合来校正明暗数据。这里,光量变化率为在电源开启时所获取的白色基准数据(可以在下文中称为“初始化时的白色基准数据”)与紧接在扫描文档之前所获取的白色基准数据的比。已在上文中作为实例描述了当部分区段BK熄灭时再次获取明暗数据的情形;然而,除了可以再次获取明暗数据之外,也可以再次获取上述初始化时的白色基准数据。应注意的是,如同明暗数据的情形,通过扫描白色基准板69获取白色基准数据。
可以以预定时间间隔检测是否存在熄灭的区段BK。这里,检测是否存在熄灭的区段BK的处理可以在例如用户给出开始执行图像扫描的指示时进行。然而,如果当给出开始执行图像扫描的指示时部分区段BK为熄灭的,则在再次获取明暗数据之后开始执行图像扫描。在此情形中,从给出开始执行图像扫描的指示到开始执行图像扫描之间的时间间隔变长。如上所述以一定时间间隔进行检测增加了在用户给出开始执行图像扫描的指示之前再次获取明暗数据的可能性。这减少了如下问题的发生:即,使得给出开始执行图像扫描的指示到开始执行图像扫描之间的时间间隔变长。
出于解释和说明的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前述说明。其本意并不是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许多修改和变型。选择和说明该示例性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因此使得本技术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所适用的各种实施例并预见到适合于特定应用的各种修改。目的在于通过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内容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图像扫描装置,包括:
图像扫描单元,其包括多个发光元件以及光接收部,所述光接收部接收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发射出并被文档反射的光,并且所述图像扫描单元扫描所述文档上的图像;
光量信息获取单元,其在使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用光照射基准部件时获取与所述光接收部所接收的光量有关的信息作为光量信息;
校正单元,其基于所述光量信息获取单元所获取的光量信息,对所述图像扫描单元所扫描的图像进行校正;以及
异常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发光元件的异常,
其中,如果所述异常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发光元件的异常,则所述光量信息获取单元在使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用光照射所述基准部件时获取与所述光接收部所接收的光量有关的信息作为新光量信息,并且
如果所述异常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发光元件的异常,则所述校正单元基于所述光量信息获取单元所获取的新光量信息对所述图像扫描单元所扫描的图像进行校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扫描装置,还包括:扩散部件,其使所述多个发光元件朝向所述文档发射的光扩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扫描装置,其中,
如果在扫描文档的图像时所述异常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发光元件的异常,则所述图像扫描单元停止扫描所述图像,并且所述图像扫描单元在所述光量信息获取单元获取所述新光量信息之后从头开始扫描所述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扫描装置,其中,
所述异常检测单元以预定时间间隔执行检测是否出现所述异常的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扫描装置,其中,
所述异常检测单元以预定时间间隔执行检测是否出现所述异常的处理。
6.一种图像扫描装置,包括:
图像扫描单元,其包括光源以及光接收部,所述光接收部接收从所述光源发射出并被文档反射的光,并且所述图像扫描单元扫描所述文档上的图像;
光量信息获取单元,其在使所述光源用光照射基准部件时获取与所述光接收部所接收的光量有关的信息作为光量信息;
校正单元,其基于所述光量信息获取单元所获取的光量信息,对所述图像扫描单元所扫描的图像进行校正;以及
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光源的一部分的输出下降,
其中,如果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光源的所述一部分的输出下降,则所述光量信息获取单元在使所述光源用光照射所述基准部件时获取与所述光接收部所接收的光量有关的信息作为新光量信息,并且
如果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光源的所述一部分的输出下降,则所述校正单元基于所述光量信息获取单元所获取的新光量信息对所述图像扫描单元所扫描的图像进行校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扫描装置,其中,
所述光源构造成具有多个发光元件组,在每个发光元件组中多个发光元件串联地相连接,并且
所述检测单元基于下述值中的至少任一个来检测所述光源的所述一部分的输出下降:施加给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组中的每个发光元件组的电流的电流值和施加给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组中的每个发光元件组的电压的电压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图像扫描装置,其中,
所述基准部件具有白色表面,并且
所述光量信息获取单元通过获取所述光量信息来获取用于明暗校正的数据。
9.一种用于校正图像扫描装置所扫描的图像的方法,所述图像扫描装置包括图像扫描单元,所述图像扫描单元包括多个发光元件以及光接收部,所述光接收部接收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发射出并被文档反射的光,并且所述图像扫描单元扫描所述文档上的图像,所述图像扫描装置还包括检测所述发光元件的异常的异常检测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在使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用光照射基准部件时,获取与所述光接收部所接收的光量有关的信息作为光量信息;
如果所述异常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发光元件的异常,则在使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用光照射所述基准部件时获取与所述光接收部所接收的光量有关的信息作为新光量信息;以及
如果所述异常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发光元件的异常,则基于如此获取的新光量信息对所述图像扫描单元所扫描的图像进行校正。
CN201110061118.1A 2010-07-13 2011-03-14 图像扫描装置和用于校正所扫描的图像的方法 Active CN1023331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58703 2010-07-13
JP2010158703A JP5585255B2 (ja) 2010-07-13 2010-07-13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33170A true CN102333170A (zh) 2012-01-25
CN102333170B CN102333170B (zh) 2015-07-22

Family

ID=45466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61118.1A Active CN102333170B (zh) 2010-07-13 2011-03-14 图像扫描装置和用于校正所扫描的图像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654409B2 (zh)
JP (1) JP5585255B2 (zh)
CN (1) CN10233317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6560A (zh) * 2016-03-28 2018-11-23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装置以及图像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57340B2 (ja) 2009-10-30 2011-08-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その照明装置を備える画像読取り装置、その画像読取り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198390A (ja) * 2014-04-02 2015-11-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5654608B (zh) * 2014-11-10 2018-05-22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纸币处理方法和装置
JP6864453B2 (ja) * 2016-10-03 2021-04-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読取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00934A (ja) * 2001-04-06 2002-10-15 Kokuyo Co Ltd 椅 子
JP2007235441A (ja) * 2006-02-28 2007-09-13 Canon Finetech Inc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68412A (ja) * 2008-09-12 2010-03-25 Canon Inc 照明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読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00394A (ja) * 2001-03-30 2002-10-11 Ricoh Co Ltd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JP2004064406A (ja) * 2002-07-29 2004-02-26 Canon Inc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3775409B2 (ja) * 2003-10-29 2006-05-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4310751B2 (ja) * 2006-01-27 2009-08-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8236128A (ja) * 2007-03-19 2008-10-02 Ricoh Co Ltd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25441A (ja) * 2007-07-18 2009-02-05 Seiko Epson Corp 光源装置および原稿読み取り装置
JP5267239B2 (ja) * 2008-12-26 2013-08-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画像読み取り方法、画像読み取り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00934A (ja) * 2001-04-06 2002-10-15 Kokuyo Co Ltd 椅 子
JP2007235441A (ja) * 2006-02-28 2007-09-13 Canon Finetech Inc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68412A (ja) * 2008-09-12 2010-03-25 Canon Inc 照明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読取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6560A (zh) * 2016-03-28 2018-11-23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装置以及图像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8886560B (zh) * 2016-03-28 2020-08-21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装置以及图像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585255B2 (ja) 2014-09-10
US8654409B2 (en) 2014-02-18
CN102333170B (zh) 2015-07-22
JP2012023484A (ja) 2012-02-02
US20120013952A1 (en) 2012-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92818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CN102333170A (zh) 图像扫描装置和用于校正所扫描的图像的方法
CN100559823C (zh) 图像读取组件
CN103973927A (zh)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读取方法
CN103685831A (zh) 图像读取装置及纸张类处理装置
CN101150643A (zh) 图像读取设备
US10554847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ading method
US20120105921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
CN101267484A (zh) 扫描设备、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US20110286060A1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US20090185243A1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CN102905046B (zh) 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读取方法
CN1645898A (zh) 扫描图像校正设备及其方法
US7764410B2 (en) Image scanner and copying apparatus
JP2008124997A (ja) 画像読取装置、ファクシミリ装置及び複写装置
CN103491273A (zh) 具有校正功能的馈纸式扫描装置
US20140002871A1 (en) Sensor and sensor control method
US9535637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for reducing start-up time
JP2014049941A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複合機
US20110096371A1 (en) Duplex scanning
CN107181887B (zh) 图像读取装置
CN201274522Y (zh) 具有转动式间隙感应器的文件处理装置
US20070045510A1 (en) Contact image sensor
JP5075172B2 (ja) 画像読取装置、複写機及び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US7944592B2 (en) Image capture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