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27048B - 可取出的煨煮区 - Google Patents

可取出的煨煮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27048B
CN102327048B CN201110162346.8A CN201110162346A CN102327048B CN 102327048 B CN102327048 B CN 102327048B CN 201110162346 A CN201110162346 A CN 201110162346A CN 102327048 B CN102327048 B CN 1023270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lling
district
holding mechanism
working plate
ventilating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6234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27048A (zh
Inventor
H.蒂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SH Hausgeraete GmbH
Original Assignee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aete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aete GmbH filed Critical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aete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2327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70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270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70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2Cooking devices
    • H05B6/1209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 H05B6/1245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with special coil arrangements
    • H05B6/1263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with special coil arrangements using coil cool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10Tops, e.g. hot plates; Rings
    • F24C15/101Tops, e.g. hot plates; Rings provisions for circulation of ai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Ventilation (AREA)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可取出的煨煮区(20)的煨煮装置(10),其中煨煮区(20)具有用于加热菜肴的电的加热单元(25),煨煮装置(10)包括用于煨煮区(20)的容纳机构(30、30′),在容纳机构(30、30′)与煨煮区(20)之间设置有可断开的电的连接机构(22、32)。在这里,通过通风口(28、38)设置有用于冷却容纳在容纳机构(30、30′)中的煨煮区(20)的空气循环机构。

Description

可取出的煨煮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带有可取出的煨煮区(Garfeld)的煨煮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加热菜肴的装置是普遍公知的,其中,如下面的DE 20 2005 016 787 U1所述,工作板的加热装置可取出,然后可在另一地方连接,例如在餐桌上连接。以此方式可以多功能地即静止地和移动地使用煨煮区。在这种情况下,加热装置或煨煮区通常整合到厨房碗柜及电器炊具中的容纳机构中。
这种实施方式的一个问题是,其中容纳有煨煮区的容纳机构对煨煮区的在旁侧和向下辐射的热量的热量排放起到阻碍作用,致使煨煮区过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取出的煨煮区,从而将客户喜欢的设计方案与高效的冷却结合起来,此外将致力于实现多功能性。
该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实现。
本发明的煨煮装置包括可取出的煨煮区,特别是烧煮区,其中煨煮区具有用于加热菜肴的电的加热单元。煨煮装置包括用于至少部分地容纳煨煮区的容纳机构。在容纳机构与煨煮区之间设置有可断开的电的连接机构。在这里,通过通风口设置有用于冷却容纳在容纳机构中的煨煮区的空气循环机构。通风口的优点是,能实现利用外围空气高效地给煨煮区通风。
根据一种改进设计,煨煮区具有带通风机的加热单元。在这里,在加热单元的至少一个侧壁上开设有通风口,容纳机构呈槽形,且带有基底和侧壁。这里优选在容纳机构的至少一个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风口,从而所述通风口在煨煮区插入到容纳机构中的情况下与加热单元的通风口正相对。以此方式实现一种基本上水平流动的冷却气流。向下的通风口很少起作用,因为它们在煨煮区放到餐桌上时几乎没有作用。由于这些通风口相互直接对准,故气流不转向或者很少转向,由此实现高效的冷却。
特别地,基底没有通风口。如果有些水汽进入到容纳机构中,则水汽不会经由开口向下排出。更确切地说,容纳机构侧壁上的通风口决定了有相应多的水可以留在容纳机构中。例如,容纳机构可以用于滴干菜肴如色拉,因为接下来能利用抹布轻易地将多余的水去掉。
煨煮装置能以有利的方式装入到工作板中,使得能从工作板下方抽吸空气,且可在工作板上方在背离使用者的一侧吹出空气,由此产生高效的空气流,同时确保吹出的空气不会紧接着又被抽吸。因而如果既从工作面下方吸入,又将受热的空气吹出,就会发生此种情况。
另外,插塞耦接机构的连接接触机构在竖直方向上位于侧壁的最下面的通风口的上方。以此方式确保在有过多的水汽进入到容纳机构中的情况下不会溢过电的接头,而是液态能够经由通风口向下排出。由此溢出的水可以被下面的收集板收集起来,并被引导至排放机构。
煨煮装置特别是具有用于煨煮区的标准电网插头的电网耦接机构。容纳机构具有洗涤槽,电网耦接机构与洗涤槽间隔开地布置。标准插头例如欧洲插头、冷却设备插头或保险插头,能实现将所取出的煨煮区例如放到餐桌上,并在那里与任一电源连接。为了防止遭受水汽,实现了洗涤槽与电网耦接机构间隔开。
此外,煨煮装置可装入到工作板中,从而能从工作板上方抽吸空气,且能在工作板上方在背离使用者的一侧吹出空气。在这种设计中,在侧面和向下并没有容纳机构的开口,而液体经由所述开口会不受控制地流出,因而例如可以避免溢到其下面的抽屉。
此外,与电网耦接机构邻接地设置有水汽传感器,用于在探测到水汽的情况下中断煨煮装置的电源。利用这些电组件来实现防止不经意的短路的安全性。
电网耦接机构也可以具有用于防止遭受水汽的遮盖机构,其特别是防止受到喷淋水,由此实现防止电短路的防护。
此外,煨煮装置在煨煮区被插入的情况下具有基本上封闭的工作面,带有可打开的翻板,利用该翻板可实现能让使用者的手取出煨煮区的把持区域。特别地,可打开的翻板能由基本上水平的封闭的位置,克服机械阻力,摆动到容纳机构中。如此在翻板的封闭状态下产生的无凹陷的平面易于清洁,且具有怡人的外观。
替代地,煨煮装置也可以适当地装入到工作板中,使得在可取出的煨煮区设置有用于引导煨煮区冷却气体流的引导区域,该引导区域适合于让使用者手指取出煨煮区。使用者用手指伸入到通风口中,由此使用者可以抬起煨煮区。因而通风口还用作把持部件,从而无需其它有损于整体外观的把持部件。只要通风口位于煨煮区的与使用者邻接的位置,使用者就不会感觉到不雅的缝隙。
附图说明
下面对照附图借助优选的实施方式示范性的介绍本发明。附图示出:
图1为工作板的立体草图,其中分解性地示出煨煮区;
图2为煨煮区与容纳机构的电接触机构的视图;
图3为带有连接线缆的煨煮区的立体草图;
图4为带有空气引导机构的煨煮区的剖视图;
图5为煨煮区的前部区域的剖视图;
图6为煨煮区的后部区域的剖视图,其带有关闭的手动翻板33;
图7为图6的剖视图,其示出用于取出煨煮区的手;
图8为煨煮区的立体图,其中插塞耦接机构以替代的方式设置;
图9示出用于取出煨煮区的手的运动情况;
图10示出煨煮区的后部区域的替代的变型设计;
图10a示出煨煮区的取出情况;
图11为煨煮区的容纳机构和插座的位置的替代设计方案的纵剖视图;和
图12为插座的位置的另一种变型方案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工作板12,其例如在厨房碗柜及电器炊具(Küchenzeile)中经常使用。在工作板12中整合有容纳机构30,容纳机构的形状和大小经过适配设计,以便容纳煨煮区20。此外,在工作板中还示出了其它烧煮部件,如煤气烧煮区14。
图2示出煨煮区20是如何可插入到容纳机构30中的。为此,容纳机构30在基底35处具有插塞耦接机构32,该插塞耦接机构与煨煮区20的适配的插塞连接器22可嵌接,并按照由烧水器已知的原理,将电流传递给煨煮区20。就该插塞连接器而言,接触机构同轴地成型到相应的壳体部分上,且两个插头部分均成型到相应的壳体部分上。导向斜坡负责在接合时使得两个组件自动地相互对中。
煨煮区20包括(见图4)玻璃陶瓷板23和加热单元25,玻璃陶瓷板具有矩形基本面,加热单元的基本面小于玻璃陶瓷板23,该加热单元布置在玻璃陶瓷板23的下面,使得在周围产生至少约为10mm的边缘。加热单元例如可以配备有电阻式加热系统或电感式加热系统。
如果煨煮区20如图4所示那样容纳在容纳机构30中,则煨煮区的底脚28就竖立在容纳机构30的基底35上。玻璃陶瓷板23的顶面平齐地处于与容纳机构30的至少部分环绕的上边缘41相同的高度。替代地,也可以仅将加热单元容纳在容纳机构30中,而玻璃陶瓷面位于容纳机构上方。煨煮区也可以仅贴靠在玻璃陶瓷板23的边缘上,使得底脚28相距基底35具有间隔。
图4在右侧示出容纳机构30的一段,煨煮区20的陶瓷板的环绕边缘的一部分容纳在该段中。该侧朝向使用者。图5详细地示出带有工作板12的该区域。工作板具有矩形的凹缺,容纳机构30就容纳在该凹缺中。在此,容纳机构30具有环绕的边缘,该边缘适当弯曲,使得它能靠在工作板上。优选环绕地封闭的密封件13负责使得不会有湿气进入到工作板12与容纳机构30之间。
另一密封件27固定在煨煮区处,并位于容纳机构30与煨煮区20的环绕的边缘之间。该另一密封件27(如所述)位于煨煮区的前边缘及其相邻两侧。在煨煮区的后边缘,即远离使用者的一侧,没有设置密封件27,而是代之(根据图6)以翻板33。图7示出,使用者的手指能穿过翻板,翻板由此克服未示出的弹簧的力向下摆动打开。于是,使用者的手指到达煨煮区的把持区域56。使用者抬起煨煮区,由此,插塞连接器22与插塞耦接机构32的连接松开,使用者可以取出煨煮区。重新装配(Wiedereinbau)允许相应地相反操作(umgekehrt)。
如果已取出煨煮区,则例如可以将其放置在餐桌上,以便在那里对菜肴进行煨煮或保温。为此,煨煮区要么包括连接套管,连接线缆可以通过连接套管而连接(未示出),要么如图3中所示,可以在煨煮区20中用滚筒卷绕(auftrommeln)包括(标准)插头29的线缆。如果通过滚筒的开卷将插头29连同线缆从煨煮区抽出,则可以在餐桌上相应地连接煨煮区。
在正常情况下,翻板33被未示出的弹簧保持在封闭位置。由此,容纳机构30的上边缘和翻板33与玻璃陶瓷23的顶面产生连续的平面。撇开两个部分之间的一定间隙外,该表面没有其它凹陷,因而可以简单地清洁。图5还示出位于容纳机构30的竖直的前侧壁38上的通风口31,这些通风口通过模压(Stanz)和冲制(Präge)过程在容纳机构的板上形成。可以在与该前侧壁38相邻的纵侧壁37上开设相应的通风口。
图4示出带有通风机24的空气循环机构60,该通风机设置在煨煮区20中,以便一方面经由煨煮区的通风口21且经由容纳机构30的通风口31从工作板12的下方抽吸空气。这些通风口是缝隙,煨煮区20的通风口21与容纳机构的通风口31处于一条直线上,以便实现尽可能无干扰的空气流。在用于冷却的空气被引导经过加热单元25之后,在容纳机构的与使用者相邻的位置,经由在容纳机构30的位于工作板12上方的边缘上的开口将空气吹出。此点由箭头60示出。插头通过线缆连接在插塞耦接机构32上,根据图4的设计,通过插头进行供电,但在实际应用中,在此最好没有插头,而是设置有线缆-夹头/螺旋连接机构(Kabel-Klemm/Schaubverbindung)。
目前已观察到的情况是,在容纳机构的下面的中央基底35上设置有插塞耦接机构32。替代地,可以与容纳机构30间隔开地,和/或在其顶面上,设置有形式为通常的插座的耦接机构39。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在容纳机构30的侧壁上未设置通风口,则产生封闭槽30′。该设计方案在图8、9、11和12中示出。为了通风,可以在煨煮区20的前面区域20a及其后面区域20b设置用于通风的开口。在此,图8示出,煨煮区20在插入之前与容纳机构30隔开一定距离,该容纳机构可以具有洗涤槽30′。通过煨煮区20的沉降来接触插塞耦接机构32′。该插塞耦接机构被设计成防止遭受水汽。
图9一方面示出冷却的空气流的箭头60,另一方面示出使用者的手,该手试图经由通风口21′取出煨煮区20。通风间隙的厚度约为6-10mm,从而在此恰好能伸入人的手指。图10示出如何能让使用者简单地取出煨煮区20。为此分割煨煮区的端部20b,从而产生板条20c。根据图10a,该板条可摆动约30°的角度,由此增大用于使用者手指的间隙,这便于取出煨煮区。替代地,可以(未示出)在板条20c上设置弯弓件,从而使用者能轻易地沿竖直方向首先抬起板条20c,以便接下来更好地用手指向下移动,以便轻易地取出煨煮区20。
图11和12示出与通常的插座/电网耦接机构39的电连接的替代方案。该插座/电网耦接机构一方面可以与容纳机构30间隔开地嵌入到工作板12中,从而通过该间隔避免或者至少显著减小由洗涤槽30′中的水汽引起的危害。如图3中所示,煨煮区可以包括连接线缆。将连接线缆轻易地从煨煮区抽出,由此可以将其连接插头29与电网耦接机构39连接。
由于设计的整体外观有可能受从煨煮区20引出的线缆及其插头29的干扰,所以可以(根据图9)使用快速耦接机构32′。也可以根据图12在容纳机构30中提供一段提高的梯段,在该梯段上插入插座39′。出于电保护的原因,这里必须有遮盖机构,用于免遭湿气。为明了起见,此种情况未示出。该遮盖机构可以是翻板,或者是可移动的遮盖机构。在弹簧辅助下(未示出),翻板自动封闭,如果未将插头插入。替代地或附加地,可以设置有断电器(未示出),其仅给插座39提供供电电压,如果煨煮区20完全插入到容纳机构30中。
就具有洗涤槽30′的容纳机构30的所述设计方案而言,需要一种排放机构(Abfluss)34。洗涤槽用作附加的洗涤槽,例如用于干燥的餐具,或者用作蔬菜的滴干槽(Abtropfbecken)。在这种设计中,在洗涤槽30′或容纳机构30的侧壁上未设置通风口,因为否则在液位过高时,水会经由通风口排出。
根据图10,还示出了空气循环机构的一种替代方案。在此将避免在煨煮区的前面区域20a中吸入空气,因为由此会产生外观不雅的间隙,经由该间隙还会进入污物。替代地,在煨煮区的后面区域20b处分割空气流的宽度,且在间隙的一部分上抽吸空气,然后在煨煮区中用于冷却并U形地返回,且在通风口21′的另一部分上再次吹出。
附图标记列表
10 煨煮装置
12 工作板
13 密封件
14 煤气烧煮区
20 煨煮区
20a 煨煮区的前面区域
20b 煨煮区的后面区域
20c 板条
21、31 通风口
21′ 通风口/引导区域
22 插塞连接器
23 玻璃陶瓷板
24 通风机
25 加热单元
26 侧壁
27 密封件
28 底脚
29 (标准)插头
30 容纳机构
30′ 洗涤槽/封闭槽
31 通风口
32、32′ 插塞耦接机构
32a 连接接触机构
33 翻板
34 排放机构
35 基底
36 后侧壁
37 纵侧壁
38 前侧壁
39、39′ 电网耦接机构/插座
41 容纳机构30的上边缘
56 把持区域
60 空气循环机构

Claims (11)

1.一种具有可取出的煨煮区(20)的煨煮装置(10),其中煨煮区(20)具有用于加热菜肴的电的加热单元(25),煨煮装置(10)包括用于煨煮区(20)的容纳机构(30、30′),在容纳机构(30、30′)与煨煮区(20)之间设置有可断开的电的连接机构(22、32),其特征在于,通过通风口(21、21′、31)设置有用于冷却容纳在容纳机构(30、30′)中的煨煮区(20)的空气循环机构,其中煨煮装置具有用于煨煮区(20)的标准电网插头(29)的电网耦接机构(39),容纳机构(30)具有洗涤槽(30′),电网耦接机构(39)与洗涤槽(30′)间隔开地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煨煮装置(10),其中加热单元(25)具有通风机(24),在加热单元(25)的至少一个侧壁(26)上开设有通风口(2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煨煮装置(10),其中容纳机构(30)呈槽形,且带有基底(35)和侧壁(36、37、38),其中在容纳机构(30)的至少一个侧壁(36、37、38)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风口(31)。
4.如前述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煨煮装置,其中容纳机构(30)的基底(35)没有通风口。
5.如前述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煨煮装置,其中煨煮装置能装入到工作板(12)中,使得可从工作板(12)的下方抽吸用于冷却的空气,且可在工作板(12)的上方在背离使用者的一侧吹出空气。
6.如前述权利要求3所述的煨煮装置,其中电的连接机构(32)的连接接触机构(32a)在竖直方向上位于侧壁(36、37、38)的最下面的通风口(31)的上方。
7.如前述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煨煮装置,其中煨煮装置可装入到工作板(12)中,从而能从工作板(12)的上方抽吸空气,且能在工作板(12)的上方在背离使用者的一侧吹出空气。
8.如前述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煨煮装置,其中与电网耦接机构(39)邻接地设置有水汽传感器,用于在探测到水汽的情况下中断煨煮装置的电源。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煨煮装置,其中电网耦接机构(39)具有用于防止遭受水汽的遮盖机构。
10.如前述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煨煮装置(10),其中煨煮装置在煨煮区(20)被插入的情况下具有基本上封闭的工作面,带有可打开的翻板(33),利用该翻板可实现能让使用者的手取出煨煮区的把持区域(56),其中特别地,可打开的翻板(33)能由基本上水平的封闭的位置,克服机械阻力摆动到容纳机构(30)中。
11.如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煨煮装置(10),其中煨煮装置(10)可适当地装入到工作板(12)中,使得在煨煮区(20)设置有用于引导煨煮区(20)的冷却气体流(60)的引导区域(21′),该引导区域(21′)适合于让使用者的手指取出煨煮区。
CN201110162346.8A 2010-06-16 2011-06-16 可取出的煨煮区 Active CN1023270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0030192.2 2010-06-16
DE201010030192 DE102010030192A1 (de) 2010-06-16 2010-06-16 Entnehmbares Garfel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27048A CN102327048A (zh) 2012-01-25
CN102327048B true CN102327048B (zh) 2015-08-12

Family

ID=45091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62346.8A Active CN102327048B (zh) 2010-06-16 2011-06-16 可取出的煨煮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27048B (zh)
DE (1) DE10201003019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104156B4 (de) * 2012-05-11 2022-02-10 Matthias Weibel Verfahren zum Absaugen von Kochdämpfen im Bereich eines Kochfeldes und Vorrichtung für die Zuführung von Zuluft im Bereich eines Kochfeldes
DE102018204110A1 (de) * 2018-03-19 2019-09-19 BSH Hausgeräte GmbH Netzanschlussgehäuse für Kochfelder und Kochfeld dami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3751U (zh) * 1991-10-19 1992-05-06 林金涛 分离式多功能加热炉
DE202005016787U1 (de) * 2005-10-25 2006-01-05 Hochschule für Künste Bremen Vorrichtung zum Erwärmen von Speisen
CN1849020A (zh) * 2005-04-06 2006-10-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加热烹调器
CN200955787Y (zh) * 2005-10-19 2007-10-03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电磁炉
CN101611266A (zh) * 2006-12-29 2009-12-23 Lg电子株式会社 内置的烹饪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3751U (zh) * 1991-10-19 1992-05-06 林金涛 分离式多功能加热炉
CN1849020A (zh) * 2005-04-06 2006-10-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加热烹调器
CN200955787Y (zh) * 2005-10-19 2007-10-03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电磁炉
DE202005016787U1 (de) * 2005-10-25 2006-01-05 Hochschule für Künste Bremen Vorrichtung zum Erwärmen von Speisen
CN101611266A (zh) * 2006-12-29 2009-12-23 Lg电子株式会社 内置的烹饪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0030192A1 (de) 2011-12-22
CN102327048A (zh) 2012-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91061U (zh) 户外配电箱
CN102327048B (zh) 可取出的煨煮区
KR101230072B1 (ko) 수배전반
CN105852697A (zh) 一种沥水设备
CN201277612Y (zh) 一种吸烟口可独立控制的家用厨电集成灶
CN205563311U (zh) 一种中置柜的温控装置
CN102498757A (zh) 带有外罩的逆变器
CN103945747B (zh) 手干燥装置
CN205885841U (zh) 维修方便快捷的嵌入式消毒柜
CN208062536U (zh) Ggd配电柜
CN211720940U (zh) 一种多功能综合布线柜
TWM642730U (zh) 具電路控制裝置之抽屜式電器櫃
CN201641837U (zh) 洗手烘干机
CN103807886B (zh) 微波炉
CN216976873U (zh) 抽油烟风机及控制装置
CN111895735A (zh) 多功能烘干消毒器
CN2350659Y (zh) 吸排油烟机
KR102484780B1 (ko) 세면대 하부장 모듈
CN210897071U (zh) 一种电源开关按钮防水防触电装置
CN201213432Y (zh) 一种具有通风结构的豆浆机
CN106300073B (zh) 具有保护功能的计量箱
CN207865403U (zh) 一种节能环保裂解炉
CN218038932U (zh) 一种带机械联锁插件箱
CN208835510U (zh) 一种新型配电箱
CN208835547U (zh) Ggd低压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Munich, Germany

Applicant after: BSH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Munich, Germany

Applicant before: BSH Bosch and Siemens Household Appliances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ATE GMBH TO: BSH HOME APPLIANCES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