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25330A -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设备及无线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设备及无线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25330A
CN102325330A CN2011102260601A CN201110226060A CN102325330A CN 102325330 A CN102325330 A CN 102325330A CN 2011102260601 A CN2011102260601 A CN 2011102260601A CN 201110226060 A CN201110226060 A CN 201110226060A CN 102325330 A CN102325330 A CN 1023253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tilization
information
frequency
wireless
dest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2606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25330B (zh
Inventor
安本知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Client Comput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25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53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253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53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20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optimising the interference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021Auxiliary means for detecting or identifying radar signals or the like, e.g. radar jamming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及记录介质。对于具有DFS功能的无线通信设备以及与无线通信设备的DFS功能相对应的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系统,缩短了运行DFS功能而导致的通信中断时段。在具有用于在特定的使用频率上检测到诸如气象雷达电波的非目标电波时改变使用频率的频率改变功能的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系统中,在检测到非目标电波时通知与具有不同使用频率的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并根据与该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通过切换频率来改变连接目的地。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设备及无线通信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6年11月16日、申请号为2006101467011、发明名称为“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设备及无线通信方法”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无线LAN(局域网)接入点设备与通信终端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设备之间的控制操作。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具有动态频率选择(DFS)功能的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设备、无线LAN系统、无线LAN接入点设备、无线LAN终端设备、无线通信方法以及记录有无线通信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根据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802.11a,将5[GHz](5.25至5.35[GHz])的频带用于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LAN。该频带被分配给气象雷达,并且无线LAN接入点接收气象雷达的电波。气象雷达的电波对无线LAN接入点而言是非目标电波。在无线LAN接入点处,检测气象雷达的电波,并运行DFS功能,从而改变通信期间的信道。通过DFS功能,在检测到气象雷达的电波时改变信道,从而防止气象雷达电波的干扰。与美国或欧洲相似,在日本,无线LAN的使用频率被分配为与气象雷达电波的频率相同的频带。因此,需要改变频率和改变信道。
对于该DFS功能,PCT日本专利译文第2004-535095号公报公开了对多个频率进行连续或准连续地监测和估计,并将表示共享该频率的可能性的品质参数分配给每个频率,以控制频率选择(参见发明内容等)。
同时,运行该DFS功能,并且中断连接之间的通信,即无线LAN终端设备与无线LAN接入点之间的通信。显然,信息的接收和发送在通信中断期间受到破坏。这样,需要缩短通信中断时段。
PCT日本专利译文第2004-535095号公报没有公开这一问题,也没有提出或公开该问题的解决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缩短在具有DFS功能的无线通信设备或无线通信系统中由于运行DFS功能而导致的通信中断时段。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缩短在与具有DFS功能的无线通信设备相对应的无线通信设备中由于运行DFS功能而导致通信中断时段。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根据本发明,对于具有频率改变功能(该频率改变功能用于在特定的使用频率上检测到诸如气象雷达的非目标电波时改变使用频率)的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系统,在检测到诸如气象雷达的非目标电波时通知与具有不同使用频率的连接目的地相关的通信,并且根据与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通过切换频率来改变连接目的地。通过这种结构,在由于频率改变功能而导致的通信中断时段期间改变连接目的地,并且在短时间内进行通信,从而缩短了通信中断时段。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在使用频率上检测到非目标电波时改变使用频率,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第一通信设备,其在检测到非目标电波时,将表示与具有不同使用频率的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的通知发送到连接目的地;以及第二通信设备,其根据从正连接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通知的与所述连接目的地有关的信息改变连接目的。通过这种结构,连接目的地的改变导致频率的改变,从而缩短中断通信时段。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优选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可以包括用于搜索另一连接目的地的搜索单元,并根据所述搜索单元的搜索结果将已改变的使用频率作为与所述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发送到所述第二通信设备。该结构也实现了所述目的。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优选地,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可以根据与所述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连接到除了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以外的通信设备,或者通过所述已改变的使用频率连接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该结构也实现了所述目的。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优选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可以包括用于将连接改变到具有不同使用频率的连接目的地的连接目的地改变功能,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无线LAN接入点设备,当在所述使用频率上检测到非目标电波时,该无线LAN接入点设备发送包括与所述连接目的地有关的信息的分组(packet)。该结构也实现了所述目的。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优选地,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可以是无线LAN终端设备,该无线LAN终端设备接收包括与所述连接目的地有关的信息的分组,并改变所述连接目的地的无线LAN接入点设备。该结构也实现了所述目的。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当在使用频率上检测到非目标电波时,该无线通信设备改变连接目的地,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包括:通信单元,该通信单元根据与所述非目标电波相关的检测信息,向当前连接目的地发送一通知,该通知表示包括具有不同使用频率的连接目的地在内的与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通过这种结构,所述当前连接目的地接收与所述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从而将所述连接目的地切换为新的连接目的地。此外,缩短了通信中断时段。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在所述无线通信设备中,优选地,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可以是具有发送单元的无线LAN接入点设备,该发送单元根据与所述非目标电波相关的检测信息,向正连接的无线LAN终端设备发送分组,该分组包括与连接目的地的具有不同使用频率的无线LAN接入点设备相关的信息。该结构也实现了所述目的。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优选地,所述无线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频率改变单元,其改变所述使用频率;以及控制单元,其控制所述通信单元,以在所述频率改变单元改变所述使用频率之前,将包括与具有不同使用频率的连接目的地有关的信息的分组发送到所述无线通信设备。该结构也实现了所述目的。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设备,该无线通信设备连接到具有频率改变功能的连接目的地,该频率改变功能在检测到非目标电波时改变频率,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包括:接收单元,其接收从所述连接目的地发送的与具有不同频率的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以及连接切换单元,其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与所述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切换连接目的地。通过这种结构,接收到与所述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并将所述连接目的地快速地切换为新的连接目的地。此外,缩短了通信中断时段。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频率改变功能的无线LAN系统,该频率改变功能在使用频率下检测到非目标电波时改变该使用频率,所述无线LAN系统包括:无线LAN接入点设备,其在检测到非目标电波时发送包括与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的分组;以及无线LAN终端设备,其接收正连接的无线LAN接入点设备的分组,并根据所述分组中的与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来改变连接目的地。这种结构也实现了所述目的。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LAN系统,该无线LAN系统具有无线LAN接入点设备,该无线LAN接入点设备具有用于改变使用频率的频率改变功能,所述无线LAN系统包括:无线LAN终端设备,其在检测到非目标电波时将包括与所述非目标电波相关的信息的分组发送到无线LAN接入点设备;以及无线LAN接入点设备,其接收所述无线LAN终端设备的分组,并将包括与具有不同使用频率的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的分组发送到所述无线LAN终端设备。该结构也实现了所述目的。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频率改变功能的无线LAN接入点设备,该频率改变功能在检测到非目标电波时改变使用频率,所述无线LAN接入点设备包括:发送单元,其根据与所述非目标电波相关的检测信息,将分组发送到正连接的无线LAN终端设备,该分组包括与连接目的地的具有不同使用频率的无线LAN接入点设备相关的信息。该结构也实现了所述目的。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优选地,所述无线LAN接入点设备还可以包括:频率改变单元,其改变所述使用频率;以及控制单元,其控制所述发送单元,以在所述频率单元改变所述使用频率之前,将包括与连接目的地的具有不同使用频率的无线LAN接入点设备相关的信息的分组发送到正连接的无线LAN终端设备。该结构也实现了所述目的。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LAN终端设备,该无线LAN终端设备连接到具有频率改变功能的无线LAN接入点设备,该频率改变功能在检测到非目标电波时改变使用频率,所述无线LAN终端设备包括:接收单元,其接收从所述无线LAN接入点设备发送的包括与连接目的地的具有不同频率的无线LAN接入点设备相关的信息的分组;以及连接切换单元,其根据包括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分组中的信息,将连接切换至连接目的地的无线LAN接入点设备。该结构也实现了所述目的。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在检测到非目标电波时改变使用频率,所述无线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检测到非目标电波时,向当前连接目的地发送一通知,该通知表示包括具有不同使用频率的连接目的地在内的与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该结构也实现了所述目的。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在检测到非目标电波时改变使用频率,所述无线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与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将连接改变为包括在从所述连接目的地通知的与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中的连接目的地。该结构也实现了所述目的。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在检测到非目标电波时改变使用频率,所述无线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来自当前连接目的地的分组接收包括具有不同使用频率的连接目的地在内的与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以及根据与所述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切换连接目的地。该结构也实现了所述目的。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记录可以由设置在无线通信设备中的计算机执行的无线通信程序,该无线通信设备能够在检测到非目标电波时改变使用频率,所述无线通信程序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与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以及将与所述连接目的地相关的所述信息存储到存储单元。通过这种结构,在检测非目标电波之前获得新的连接目的地的与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在检测到所述非目标电波时可以快速地将所述新连接目的地通知给所述无线通信设备,从而实现所述目的。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在所述记录介质中,优选地,所述无线通信程序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根据与所述非目标电波相关的检测信息搜索将要通知给连接目的地的与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该结构也实现了所述目的。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记录可由设置在无线通信设备中的计算机执行的无线通信程序,该无线通信设备具有改变使用频率的功能,所述无线通信程序包括以下步骤:根据从连接目的地通知的与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执行改变连接目的地的处理。该结构也实现了所述目的。
根据本发明,根据在改变使用频率之前通知的与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来改变并重新连接到连接目的地。因此,缩短了通信中断时段。
此外,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通过参照附图和实施例而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无线LAN系统的图;
图2为表示第一通信设备的示例的图;
图3为表示存储单元的结构示例的图;
图4为表示第二通信设备的示例的图;
图5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无线LAN接入点设备的结构示例的图;
图6为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无线LAN终端设备的结构示例的图;
图7为表示无线LAN接入点设备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图8为表示无线LAN终端设备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图9为表示无线LAN接入点设备和无线LAN终端设备之间的协作处理的处理序列的图;
图10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无线LAN接入点设备以及无线LAN终端设备之间的处理序列以及它们之间的协作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将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图1为表示无线LAN系统的图。
无线LAN系统2为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并且包括作为第一通信设备的具有DFS功能的多个无线LAN接入点设备(以下,简称为接入点)APx,以及作为第二通信设备或接入点APx的客户端的多个无线LAN终端设备(以下,简称为“LAN终端”)CLx。
在接入点APx和LAN终端CLx中,标号x代表1、2、...、N。在这种情形下,接入点APx包括接入点AP1、AP2、...、APN,而LAN终端CLx包括CL1、CL2、...、CLN。此外,接入点AP1、AP2、...、APN通过LAN电缆连接,从而构成了单个网络4。
接入点APx和LAN终端CLx采用5[GHz]的频带,具体为(5.25至5.35)[GHz]。使用频率f被分为多个信道(x),并且使用频率根据不同的信道(x)而改变。例如,接入点AP1使用信道1、接入点AP2使用信道2、...、接入点APN使用信道N。LAN终端CL1、CL2、...、CLN通过对应信道频率的无线电波而连接到接入点AP1、AP2、...、和APN。
在接入点AP1、AP2、...、APN处,附图标记6表示用于接收和发送的天线。同样,在LAN终端CL1、CL2、...、CLN处,附图标记8表示用于接收和发送的天线,并且附图标记f1、f2、...、fN表示单个或不同信道的电波。
对接入点AP1、AP2、...、APN指定连接目的地。此外,将接入点信息(AP信息)存储到接入点AP1、AP2、...、APN,作为包括使用频率(使用信道)的连接目的地信息。AP信息包括以下信息。
(a)BSSID(基本服务集标识符)
(b)信道
BSSID代表接入点AP的无线LAN接口的ID(标识符),而信道代表可切换无线LAN的使用频率。
在无线LAN系统2中,接入点AP1检测气象雷达的电波,即使用频率1的信道1处的非目标电波。在这种情况下,运行DFS功能,从而将操作转换为用于改变使用频率的操作。在转换之前,将作为与不同使用频率的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的上述AP信息通知给LAN终端CL1。LAN终端CL1接收到该通知,并进一步根据所通知的AP信息改变连接目的地。如果所通知的AP信息包括接入点AP2,则连接切换到作为新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AP2。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接入点AP2的使用频率为f2(与信道2相对应),则LAN终端CL1将使用频率切换为使用频率f2。
这样,可以防止对非目标电波的串扰。可以在比由于接入点AP1的DFS功能引起的等待频率改变功能的操作结束而导致通信中断时段短的时间内重新连接到LAN终端CL1。可以缩短LAN终端CL1的通信中断时段,或使其最短。此外,LAN终端CL1接收与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从而在接收到与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的定时快速切换连接目的地。在非目标电波对应于气象雷达电波时,可以防止对气象雷达电波的影响。在本示例中描述了接入点AP1和LAN终端CL1之间的关系,接入点AP2至APN和LAN终端CL2至CLN之间的关系与之类似。
接下来,将参照图2至图4给出对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的描述。图2为表示第一通信设备的示例的图。图3为表示存储单元的结构示例的图。图4为表示第二通信设备的示例的图。在图2至图4中,与图1的引用部分相同的引用部分附加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如上所述,接入点AP1为第一通信设备的示例。参照图2,根据第一实施例,接入点AP1包括无线通信单元10、DFS功能单元12、控制单元14、有线通信单元16、以及存储单元18。无线通信单元10包括通过天线6发送无线LAN的使用频率的发送单元、以及通过天线6接收无线LAN的使用频率的接收单元。DFS功能单元12从来自无线通信单元10中的接收单元的接收信号中检测诸如气象雷达的电波的非目标电波,并在检测到非目标电波时,通过改变信道来改变无线通信单元10中的发送单元的使用频率,从而防止对气象雷达电波的串扰。有线通信单元16包括其它的接入点AP2至APN(参见图1)以及用于更新网络4的收发器单元。控制单元14获取AP信息,将AP信息存储至存储单元18,搜索AP信息并进行各种控制操作,这些控制操作包括:对用作功能单元的无线通信单元10的通信控制、通过利用DFS功能单元12对频率的切换控制、以及通过执行存储单元18中的无线通信程序对有线通信单元16的控制。即,控制单元14以及存储单元18构成用于搜索连接目的地的搜索单元。
存储单元18包括用于对存储信息进行存储的可读/可写的记录介质,例如闪存ROM(只读存储器)或S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参照图3,存储单元18包括程序存储区域181、AP信息存储区域182、工作区域183等。程序存储区域181存储各种控制程序以及这些无线通信程序,而AP信息存储区域182存储同一网络4中的AP信息。工作区域183为RAM(随机存取存储器)的功能区域。
图2与图3所示的结构与其在接入点AP2至APN的结构相同。
如上所述,LAN终端CL1为第二通信设备的示例。参照图4,第一实施例包括无线通信单元20、控制单元22、存储单元24。无线通信单元20包括通过天线8发送无线LAN的使用频率的发送单元、以及通过天线8接收无线LAN的使用频率的接收单元。控制单元22例如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并获取AP信息,将AP信息存储至存储单元24,并进行各种控制操作,这些控制操作包括:对用作功能单元的无线通信单元20的通信控制、以及通过执行存储单元24中的无线通信程序对频率和连接目的地的切换控制。即,形成连接目的地改变功能单元以通过在漫游定时使用控制单元22和无线通信单元20改变使用频率来改变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APx。该连接目的地改变功能单元包括用于重新连接到使用频率已改变的先前接入点APx的功能。
图4示出的结构与其它LAN终端CL2至CLN的结构相同。
将参照该结构来描述无线通信方法的示例。无线通信方法包括AP信息的获取处理以及利用DFS功能进行的漫游处理。漫游处理包括非目标电波的检测处理、DFS处理、AP信息的通知处理、以及用于改变连接目的地的处理。
(1)AP信息的获取处理
在检测到非目标电波时,接入点APx获取表示新连接目的地的与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具体地,指定同一网络4中的接入点APx,并通过有线通信单元16获取AP信息(例如表示使用频率的信息)。将该AP信息存储至存储单元18。漫游定时的新连接目的地可以是在接入点APx处预先检查到的可以漫游(即,能够无线连接)的附近的接入点APx。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另一连接目的地,则连接目的地可以是所连接的自身接入点APx。因此,可防止由于频率变化而导致通信中断。
(2)非目标电波的检测处理
在执行通信的过程中,检测非目标电波和使用频率。例如,在接入点AP1处执行与LAN终端CL1的通信。在该执行过程中,非目标电波到达接入点AP1,并在该接入点AP1处对那些电波进行检测。非目标电波包括无线LAN的使用电波以外的电波,并且可以包括气象雷达的电波、另一无线通信电波或诸如噪音的未知电波。
(3)DFS处理
根据非目标电波的检测来执行DFS处理。如上所述,DFS处理改变了使用频率。在这种情况下,在下一AP信息的通知处理之后,根据非目标电波的检测来执行DFS处理。如果先前的使用频率为频率f1,则使用频率改变为另一频率f2。
(4)AP信息的通知处理
根据非目标电波来执行AP信息的通知处理。在上述DFS处理之前,从存储单元18搜索AP信息,然后将作为搜索结果的AP信息通知给作为连接目的地的LAN终端CL1。在该处理中,AP信息被发送到连接目的地的LAN终端CLx,该AP信息包括与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例如Deauth(取消认证)分组中的另一使用频率。
(5)用于改变连接目的地的处理
在用于通知AP信息的定时执行用于改变连接目的地的处理。即,接收AP信息通知的LAN终端CLx将连接目的地从正连接的接入点APx改变连接目的地,并将接入点APx切换到另一连接目的地。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连接目的地不存在,则在用于改变正连接的接入点AP1的频率的处理之后,将LAN终端CLx重新连接到接入点AP1。
该处理使得能够缩短对LAN终端CLx的通信中断时段或使之最短。LAN终端CLx接收与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因此,可以在接收与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的定时快速且平稳地切换连接目的地。此外,如果非目标电波为气象雷达的电波、另一无线通信的电波、或诸如噪音的未知电波,则可防止对其的串扰。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将参照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设备。图5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接入点的结构示例的图。在图5中,与图1和图2中相同的部分附加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接入点AP1(或AP2、...、APN)用于无线LAN系统2中的第一通信设备。在接入点AP1处,无线通信单元10为用于与LAN终端CL1、CL2、...、CLN进行无线通信的功能单元,并包括作为通信控制单元的基带处理器(processing)100、作为无线单元(RF)的收发器102、以及功率放大器单元(Power Amp)104。此外,无线通信单元10连接到天线6。此外,通过控制单元14中的CPU(中央处理单元)106来控制无线通信单元10,并且无线通信单元10通过收发器102对经由基带处理器100输出的数据信号进行调制。此外,数据信号的功率被功率放大器单元104放大,并作为电波从天线6发送出去。天线6接收到的电波由收发器102解调。此后,基带处理器100再现发送信息。另选地,对包括除LAN电波以外的气象雷达电波、噪音、另一无线通信的电波、以及未知电波在内的非目标电波进行检测。根据该检测,在DFS功能单元12的频率改变之前,将与新的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从无线通信单元10通知给正连接的LAN终端CLx。
根据该第二实施例,上述DFS功能单元12(参照图2)包括基带处理器100、收发器102、以及控制单元14的CPU 106。在这种情况下,当从使用频率中检测到非目标电波时,改变无线通信单元10的频率。
有线通信单元16根据到外部设备(例如独立于接入点AP1安装的或安装到网络4上的服务器设备)的连接来进行有线通信。有线通信单元16包括作为有线通信所需的组件的LAN物理(LAN PHY)单元108、MAC(介质存取控制)单元110、以及LAN连接器112。在CPU 106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接收和发送中,LAN物理单元108设置物理地址,而MAC单元110设置MAC地址。将诸如RJ-45连接器的预定的标准连接器用于LAN连接器112。
存储单元18包括闪存ROM 114以及RAM 116。闪存ROM 114与程序存储区域181和AP信息存储区域182相对应(参照图3),并存储控制程序和AP信息。RAM116与工作区域183相对应(参照图3)。存储在存储单元18中的AP信息由CPU 116读出。因此,根据第二实施例,CPU 106构成AP信息的搜索单元。
电源单元118为稳定的电源,并向CPU 106的各种电路供给稳定的输出。
将参照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设备。图6为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LAN终端的结构示例的图。参照图6,与图1和图4相同的部分附加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无线LAN系统2中,LAN终端CL1(或CL2、...、CLN)用于第二通信设备。在LAN终端CL1中,无线通信单元20是执行与接入点AP1、AP2、...、APN的无线通信的功能单元,并包括:作为通信控制单元的基带处理器200、作为无线单元(RF)的收发器单元202、以及功率放大器(Power amp)单元204,而且无线通信单元20连接到天线8。无线通信单元20由CPU 206控制,以从连接目的地接收数据并向连接目的地发送数据。经由基带处理器200输出的数据信号通过收发器202调制,并且通过功率放大器204放大数据信号的功率。此后,从天线8作为电波来发送经放大的信号。天线8接收到的电波由收发器202解调,并由基带处理器200再现为接收信息。
在作为当前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AP1检测到LAN电波以外的诸如气象雷达电波、噪音、其它无线通信电波、以及未知电波的非目标电波时,LAN终端CL1通过从接入点AP1发出的分组来接收AP信息的通知,并将电波改变为AP信息代表的使用频率。频率的变化是通过无线通信单元20和控制单元22来改变的。因此,根据第二实施例,无线通信单元20以及控制单元22构成频率改变功能单元。频率改变功能单元包括在新的连接目的地不存在时重新连接到正连接的接入点AP1的功能。
接下来,将参照图7给出在接入点处的处理的描述。图7为表示接入点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根据处理序列,将接入点AP1作为示例示出。此外,其它接入点AP2和APN的处理序列与接入点AP1的处理序列相同。
该处理序列包括在运行DFS功能时的漫游处理。在所使用的信道中检测到诸如气象雷达电波的非目标电波并通过DFS功能中断该电波之前,接入点AP1将Deauth分组发送到正连接的LAN终端CL1,并使得Deauth分组可以包括与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例如与将要新连接的接入点APx的BSSID(x)和信道(x)相关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新的连接目的地可以是由接入点AP1预先检查到的可以漫游的附近接入点AP2。另选地,新的连接目的地可以为接入点AP1。接收Deauth分组的LAN终端CL1基于与BSSID和信道相关的信息来执行连接至新的连接目的地的处理。
在接入点AP1处,获取与能够漫游并存在于同一网络4中的另一接入点APx相关的信息。当通过检测气象雷达的电波而执行DFS功能时,执行用于将该信息通知给LAN CL1的处理。
接入点AP1预先获取与BSSID(x)和信道(x)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用作与能够通过有线LAN(有线通信单元16)进行漫游的另一接入点APx相关的信息),并将与BSSID(x)和信道(x)相关的信息存储到存储单元18(步骤S11)。在BSSID(x)和信道(x)中,标号x也代表1至N。如上所述,BSSID代表接入点的无线LAN接口的ID,而BSSID(x)代表接入点APx处的BSSID。此外,信道(x)代表接入点APx处的无线LAN的频率信道。
在该设置之后,接入点AP1开始正常的操作(步骤S12),并在该操作期间检测气象雷达的电波(步骤S13)。
在检测气象雷达电波的定时,确定正连接的LAN终端CL1是否包括能够漫游的接入点APx(步骤S14)。如果在步骤S14中为是,则从接入点AP1中的存储单元18读取与能够漫游的接入点APx的BSSID(x)和信道(x)相关的信息(步骤S15)。向连接到接入点AP1的所有LAN终端CLx发送断开请求(步骤S16)。该断开请求使得表示该断开请求的Deauth分组能够存储与BSSID(x)和信道(x)相关的信息(其表示用于重新设置标识的目标),并将该分组发送到正连接到接入点AP1的所有LAN终端CL1、CL2、...、CLN。这里,Deauth分组是包括用于在无线站之间重新设置标识的代码的帧。
在该处理之后,重新启动接入点AP1(步骤S17)。在重新启动之后,运行DFS功能并切换信道(步骤S18)。在改变信道后重新开始操作(步骤S19)。
如果正连接的LAN终端CL1不包括能够漫游的另一接入点APx(步骤S14中为否),则保留以前的接入点AP1,并且将x设置为1(步骤S20)。在这种情况下,接入点APx变为AP1,并且将与接入点AP1相关的信息存储在表示断开请求的Deauth分组中,并将其发送给LAN终端(包括CL1)。因为对BSSID(1),在运行DFS功能之后的与信道相关的信息是未知的,所以设置空值(null)(步骤S21)。
在该处理之后,重新启动接入点AP1(步骤S22)。在重新启动之后,运行DFS功能并切换信道(步骤S23)。在改变信道后,重新开始操作(步骤S24)。由此结束该处理。
接下来,将参照图8描述LAN终端上的处理。图8为表示LAN终端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LAN终端CL1具有下述的功能:读取存储在从接入点AP1发送的Deauth分组中的与漫游目的地的BSSID(x)和信道(x)相关的信息,并任意改变连接目的地。
LAN终端CL1从发送自接入点AP1的Deauth分组读取与漫游目的地的BSSID(x)和信道(x)相关的信息(步骤S31)。LAN终端CL1连接到接入点AP1(步骤S32)。LAN终端CL1通过接入点AP1进行网络通信(步骤S33)。
在通信期间从接入点AP1接收表示断开请求的Deauth分组(步骤S34)。LAN终端CL1从接入点AP1获取与能够进行LAN终端CL1的漫游的接入点APx的BSSID(x)和信道(x)相关的信息。
对于由LAN终端CL1获取的信息BSSID(x)和信道(x),确定表示接入点APx的值x(步骤S36)。如果值x不是“1”(x≠1),则如下改变LAN终端CL1的连接设置(步骤S37)。
BSSID(1)→BSSID(x)
信道(1)→信道(x)
基于与BSSID(x)和信道(x)相关的信息来指定接入点APx。在这种情况下,由于x≠1,所以x=2、3、...、N。
这样,LAN终端CL1连接(漫游)到接入点APx(步骤S38)。通过接入点APx进行网络通信(步骤S39)。由此结束该处理。
如果作为根据由LAN终端CL1获得的与BSSID(x)和信道(x)相关的信息确定指定接入点APx的值x的结果,x为“1”(x=1),则LAN终端CL1的连接设置为BSSID(1)和固定信道(1),并搜索是否存在接入点AP1(步骤S40)。
因此,LAN终端CL1重新连接至接入点AP1(步骤S41)。通过接入点AP1进行网络通信(步骤S42)。结果,结束该处理。
接下来,将参照图9描述接入点和LAN终端之间的协作处理。图9为表示接入点AP1和LAN终端CL1之间的协作的处理序列的图。在图9中,与图7和图8相同的步骤添加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对于接入点AP1和LAN终端CL1,在接入点AP1的操作(步骤S12)开始后,连接该接入点AP1和LAN终端CL1(步骤S32)。如果在接入点AP1处检测到非目标电波(步骤S13),则将Deauth分组从接入点AP1发送到LAN终端CL1(步骤S16)。LAN终端CL1接收Deauth分组(步骤S34)。
LAN终端CL1进行新连接目的地的连接处理。如果该连接目的地不存在,则执行重新连接处理(步骤S41)。此外,LAN终端CL1重新连接到其使用频率经改变的先前的接入点AP1。
在该处理序列中,附图标记CN1表示连接处理,附图标记CN2表示Deauth分组的接收和发送处理,而附图标记CN3表示重新连接处理。
作为该处理序列的结果,LAN终端CLx可以在接入点APx处在运行DFS功能之前获得与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并快速且平稳地连接到新的连接目的地。另选地,LAN终端CLx可以重新连接到以前的连接目的地。如果接入点的信道随着DFS功能而改变,则可以防止LAN终端的通信中断长时间持续的不便,并且可以防止与非目标电波的串扰。
[第三实施例]
接下来,将参照图10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图10为表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接入点与LAN终端之间的处理序列以及它们之间的协作处理的流程图。
这些处理使用无线LAN系统2(参照图1)、接入点APx(参照图2和图5)、以及LAN终端CLx(参照图4和图6)。
根据第三实施例,接入点APx存在于同一网络4中,获取与能够漫游的另一接入点APx相关的信息,并在检测到气象雷达的电波而运行DFS功能时执行用于将表示该信息的通知发送到LAN终端CLx的处理。
接入点AP1在正使用的信道上检测气象雷达的电波(步骤S51)。
在用于检测气象雷达电波的定时,将Deauth分组从接入点AP1发送到正连接的LAN终端CL1(步骤S52)。该Deauth分组存储用于到无线LAN的连接的AP信息。该AP信息包括以下信息。
(a)BSSID
(b)信道(channel)
如上所述,附图标记“BSSID”表示接入点的无线LAN接口的ID,而附图标记“channel”表示可切换无线LAN的频率。
在接入点AP1处,运行DFS功能并切换信道(步骤S53)。此后,运行接入点AP1(步骤S54)。
在LAN终端CL1处,在与接入点AP1进行连接和通信(步骤S55)的过程中,从接入点AP1接收AP信息,并通过改变连接目的地的设置来设置相同或不同的(a)BSSID和(b)信道。
在接收到该设置并且接收到的信息与接入点AP1的AP信息相同时(在BSSID为AP1时),LAN终端CL1重新连接到接入点AP1(步骤S57),并且处理转到步骤S54。另一方面,在接收到的信息与接入点AP1的AP信息不同,而与另一接入点AP的AP信息相同时,LAN终端CL1例如重新连接到接入点AP2(在BSSID为AP2时)(步骤S58)。
这些处理序列可以获得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其它实施例]
(1)LAN终端CLx可以检测除了LAN电波以外的诸如气象雷达电波、噪音、其它无线通信电波、以及未知电波的非目标电波。因此,接入点APx可以基于LAN终端CLx检测到的非目标电波从LAN终端CLx接收通知,并且可以将与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发送到LAN终端CLx,从而可以执行DFS功能。
(2)根据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第一通信设备具有DFS功能,而第二通信设备为客户端。另选地,第二通信设备可以具有DFS功能。
(3)根据第一至第三实施例,接入点APx可以包括服务器功能。另选的,服务器可以连接到接入点APx。
如上所述,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和变化。此外,这些修改和变化显然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在与具有DFS功能的无线通信设备的通信中,在运行DFS功能之前提供表示新连接目的地的与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可以在比通过DFS功能改变频率之后在重新连接时的通信中断时段短的时间内执行重新连接,从而有利地保持通信连续性。
本申请基于2006年6月30日提交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No.2006-181951,并要求其优选权,这里通过引用并入其全部内容。

Claims (17)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在使用频率上检测到非目标电波时改变该使用频率,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
第一通信设备,其在检测到所述非目标电波时,将包括与不同使用频率的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的断开请求发送到连接目的地,以通过所述断开请求将与连接目的地相关的所述信息通知给所述连接目的地,所述信息具有所述不同使用频率的连接目的地的ID和频率信息;以及
第二通信设备,其根据从所连接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通知的与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来改变所述连接目的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包括用于搜索另一连接目的地的搜索单元,并根据所述搜索单元的搜索结果将已改变的使用频率作为与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发送到所述第二通信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与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连接到除了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之外的通信设备,或者通过所述已改变的使用频率连接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包括用于将连接改变到不同使用频率的连接目的地的连接目的地改变功能,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是无线LAN接入点设备,当在所述使用频率上检测到非目标电波时,该无线LAN接入点设备发送所述断开请求的分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是无线LAN终端设备,该无线LAN终端设备接收所述断开请求的分组,并改变所述连接目的地的无线LAN接入点设备。
6.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当在使用频率上检测到非目标电波时,该无线通信设备改变连接目的地,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通信单元,该通信单元根据与所述非目标电波相关的检测信息向连接目的地发送包括与不同使用频率的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的断开请求,以通过所述断开请求将与连接目的地相关的所述信息通知给所述连接目的地,所述信息具有所述不同使用频率的连接目的地的ID和频率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设备是具有发送单元的无线LAN接入点设备,该发送单元根据与所述非目标电波相关的检测信息,将断开请求分组发送给正连接的无线LAN终端设备,该分组包括与所述连接目的地的具有不同使用频率的无线LAN接入点设备相关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该无线通信设备还包括:
频率改变单元,其改变所述使用频率;以及
控制单元,其控制所述通信单元,以在所述频率改变单元改变所述使用频率之前,将断开请求的分组发送给所连接的无线通信设备。
9.一种无线通信设备,该无线通信设备连接到具有频率改变功能的连接目的地,该频率改变功能在检测到非目标电波时改变使用频率,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其接收从连接目的地发送的包括与不同使用频率的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的断开请求,所述信息具有所述不同使用频率的连接目的地的ID和频率信息;以及
连接切换单元,其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断开请求中包括的与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来切换连接目的地。
10.一种具有频率改变功能的无线LAN系统,该频率改变功能在使用频率上检测到非目标电波时改变使用频率,所述无线LAN系统包括:
无线LAN接入点设备,其在检测到所述非目标电波时,发送包括与不同使用频率的无线LAN接入点设备相关的信息的断开请求分组,所述信息具有所述不同使用频率的无线LAN接入点设备的ID和频率信息;以及
无线LAN终端设备,其接收所连接的无线LAN接入点设备的断开请求分组,并根据所述断开请求分组中的与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来改变连接目的地。
11.一种具有频率改变功能的无线LAN接入点设备,该频率改变功能在检测到非目标电波时改变使用频率,所述无线LAN接入点设备包括:
发送单元,其根据与所述非目标电波相关的检测信息,将断开请求分组发送给所连接的无线LAN终端设备,该断开请求分组包括连接目的地的不同使用频率的无线LAN接入点设备的ID和频率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LAN接入点设备,该无线LAN接入点设备还包括:
频率改变单元,其改变所述使用频率;以及
控制单元,其控制所述发送单元,以在所述频率单元改变所述使用频率之前,将所述断开请求分组发送给所连接的无线LAN终端设备。
13.一种无线LAN终端设备,该无线LAN终端设备连接到具有频率改变功能的无线LAN接入点设备,该频率改变功能在检测到非目标电波时改变使用频率,所述无线LAN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其接收从无线LAN接入点设备发送的、包括连接目的地的不同使用频率的无线LAN接入点设备的ID和频率信息的断开请求分组;以及
连接切换单元,其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断开请求分组中包括的ID和频率信息,将连接切换至所述连接目的地的无线LAN接入点设备。
14.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该无线通信方法在检测到非目标电波时改变使用频率,所述无线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检测到所述非目标电波时,向当前连接目的地发送包括与不同使用频率的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的断开请求,以通知与连接目的地相关的所述信息,所述信息具有所述不同使用频率的连接目的地的ID和频率信息。
15.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该无线通信方法在检测到非目标电波时改变使用频率,所述无线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从连接目的地通知的断开请求中所包括的与不同使用频率的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将连接改变到与连接目的地相关的所述信息中包括的连接目的地,所述信息具有所述不同使用频率的连接目的地的ID和频率信息。
16.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该无线通信方法在检测到非目标电波时改变使用频率,所述无线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来自当前连接目的地的断开请求分组接收与不同使用频率的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所述信息具有所述不同使用频率的连接目的地的ID和频率信息;以及
根据与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切换连接目的地。
17.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该无线通信方法在检测到非目标电波时改变使用频率,所述无线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检测到非目标电波时,第一通信设备向连接目的地发送包括与不同使用频率的连接目的地有关的信息的断开请求,并通过所述断开请求向连接目的地通知所述与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所述信息包括所述不同使用频率的连接目的地的ID和频率信息,
第二通信设备根据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通知的与连接目的地相关的信息,改变连接目的地。
CN201110226060.1A 2006-06-30 2006-11-16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设备及无线通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253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81951A JP4899665B2 (ja) 2006-06-30 2006-06-30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プログラム
JP2006-181951 2006-06-30
CN200610146701.1A CN101098554B (zh) 2006-06-30 2006-11-16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设备及无线通信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46701.1A Division CN101098554B (zh) 2006-06-30 2006-11-16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设备及无线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25330A true CN102325330A (zh) 2012-01-18
CN102325330B CN102325330B (zh) 2015-07-08

Family

ID=3865408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4670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98554B (zh) 2006-06-30 2006-11-16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设备及无线通信方法
CN20111022606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25330B (zh) 2006-06-30 2006-11-16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设备及无线通信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4670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98554B (zh) 2006-06-30 2006-11-16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设备及无线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559878B2 (zh)
EP (1) EP1873970B1 (zh)
JP (1) JP4899665B2 (zh)
KR (3) KR100889893B1 (zh)
CN (2) CN10109855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0429A (zh) * 2012-05-29 2014-11-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18097B2 (en) * 2007-11-28 2014-12-23 Motorola Mobility Llc Managing service in an access network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P2356844A1 (en) 2008-11-14 2011-08-1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 method of sensing
JP4924626B2 (ja) * 2009-01-30 2012-04-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JP5611489B2 (ja) 2012-05-10 2014-10-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JP6069702B2 (ja) * 2013-03-22 2017-02-01 株式会社バッファロー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電波監視装置
JP6179170B2 (ja) * 2013-04-18 2017-08-16 株式会社バッファロー 通信システム
JP6161393B2 (ja) 2013-05-14 2017-07-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送電装置、送電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145879B2 (ja) * 2013-10-28 2017-06-14 サイレックス・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無線基地局装置
WO2015118577A1 (ja) * 2014-02-10 2015-08-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WO2016204177A1 (ja) * 2015-06-19 2016-12-2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電子機器、電波設定方法
JP6689546B2 (ja) * 2017-01-26 2020-04-28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6680706B2 (ja) * 2017-02-20 2020-04-15 株式会社 日立産業制御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および、無線クライアント
JP7243200B2 (ja) * 2019-01-15 2023-03-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接続制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接続制御プログラム
JP7478519B2 (ja) * 2019-05-31 2024-05-07 アイコム株式会社 無線中継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無線lanシステムならびに無線中継方法
JP7311757B2 (ja) * 2019-05-31 2023-07-20 アイコム株式会社 無線中継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無線lanシステムならびに無線中継方法
JP7092377B2 (ja) * 2019-12-09 2022-06-28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無線lanシステム、無線lan通信装置、無線lan端末及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JP7371775B2 (ja) * 2020-05-20 2023-10-31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lanフレームキャプチャ方法、無線lanフレームキャプチャ端末、及び無線lanフレームキャプチャ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56336A1 (en) * 2003-01-30 2004-08-12 Atheros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a dynamic frequency selection (DFS) and a temporary channel selection feature for WLAN devices
EP1562333A2 (en) * 2004-02-09 2005-08-10 Son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implementing radar wave detection
CN1675954A (zh) * 2002-08-23 2005-09-28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中的动态频率选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61627A (en) * 1991-12-24 1995-10-24 Rypinski; Chandos A. Access protocol for a common channel wireless network
US5572528A (en) * 1995-03-20 1996-11-05 Novell, Inc. Mobile network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02538699A (ja) * 1999-02-26 2002-11-12 クゥ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非同期cdma基地局と同期cdma基地局とのハンドオフ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US6400305B1 (en) * 2000-12-13 2002-06-04 Escort, Inc. Wide band radar detector with three-sweep input stage
US7496368B2 (en) * 2001-04-03 2009-02-2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frequency selection with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248477A1 (en) 2001-04-03 2002-10-0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dynamic frequency selection with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152151B2 (en) * 2002-07-18 2006-12-19 Ge Fanuc Embedded Systems, Inc. Signal processing resource for selective series processing of data in transit on communications paths in multi-processor arrangements
WO2003001742A1 (en) * 2001-06-25 2003-01-03 Commprize Ventures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on of and dynamic adaptation to radio interference in a shar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nvironment
US7120138B2 (en) * 2001-07-02 2006-10-10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ynamic frequency selection with recovery for a basic service set network
JP3600568B2 (ja) 2001-09-28 2004-12-15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lanアクセスポイント
US7222175B2 (en) * 2002-02-28 2007-05-22 Intel Corporation Dynamically configurable beacon intervals for wireless LAN access points
JP3845347B2 (ja) * 2002-08-28 2006-11-15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高速ローミング方式
JP4211529B2 (ja) * 2003-08-06 2009-01-2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チャネル選択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無線局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4438054B2 (ja) * 2004-05-31 2010-03-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アクセスポイント、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0703683B1 (ko) 2004-08-27 2007-04-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네트워크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채널 이동 방법
KR100582727B1 (ko) * 2004-12-08 2006-05-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랜의 송신전력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US7653357B2 (en) * 2005-08-22 2010-01-26 Toshiba America Research, Inc. Access point interference control and selection method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5954A (zh) * 2002-08-23 2005-09-28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中的动态频率选择
US20040156336A1 (en) * 2003-01-30 2004-08-12 Atheros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a dynamic frequency selection (DFS) and a temporary channel selection feature for WLAN devices
EP1562333A2 (en) * 2004-02-09 2005-08-10 Son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implementing radar wave detection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0429A (zh) * 2012-05-29 2014-11-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
CN104170429B (zh) * 2012-05-29 2018-06-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011387A (ja) 2008-01-17
CN101098554A (zh) 2008-01-02
EP1873970A3 (en) 2009-06-24
KR20080003167A (ko) 2008-01-07
US20080002624A1 (en) 2008-01-03
KR20080072799A (ko) 2008-08-07
KR100933104B1 (ko) 2009-12-21
KR100889893B1 (ko) 2009-03-20
CN102325330B (zh) 2015-07-08
KR100933105B1 (ko) 2009-12-21
US8559878B2 (en) 2013-10-15
EP1873970A2 (en) 2008-01-02
CN101098554B (zh) 2014-04-23
KR20090052310A (ko) 2009-05-25
EP1873970B1 (en) 2018-01-10
JP4899665B2 (ja) 2012-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98554B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设备及无线通信方法
US6600917B1 (en)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broadcasting of service capabilities
CN102781050B (zh) 通信装置
US733990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communication device on two networks
US7546111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base station device
EP3111701B1 (en) Access point initiated neighbor report request
CN107306386B (zh) 接入点触发终端漫游的方法及接入点
CN101911825B (zh) 无线终端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1395856A (zh) 用于多网络覆盖的系统及方法
JP2002544727A (ja) 通信システム
US2017016427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selection of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EP2748945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 repeater
US9319960B2 (en) Establishing mobile connectivity conditions for mobile subscriber uni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9906290B2 (en) Method for network merging and configuration sharing and associated apparatus
CN102480731A (zh) 用于设置自适应切换参数的系统和方法
JP5565978B2 (ja) 領域変換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20230164675A1 (en) Access point in mesh network for initiating dynamic frequency selection flow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the same
KR100724992B1 (ko) 이종 통신 시스템 시스템에서의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장치
JP6539891B2 (ja) 基地局システム、通信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通信端末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0401821C (zh) 载波搜寻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CN108141761A (zh) 无线资源确定方法、装置及业务服务器
CN115699874A (zh) 邻近小区的配置方法及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218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Fujitsu Personal Comput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Kawasaki, Kanagawa,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tsu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

Termination date: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