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17141A - 调节设备 - Google Patents

调节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17141A
CN102317141A CN2009801567416A CN200980156741A CN102317141A CN 102317141 A CN102317141 A CN 102317141A CN 2009801567416 A CN2009801567416 A CN 2009801567416A CN 200980156741 A CN200980156741 A CN 200980156741A CN 102317141 A CN102317141 A CN 1023171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ing device
rotating shaft
equipment
positioning rotating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674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17141B (zh
Inventor
M·罗默
J·普里斯
D·雍格特
B·赫尔曼
J·保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 Ing HCF Porsche AG
Original Assignee
Dr Ing HCF Porsche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r Ing HCF Porsche AG filed Critical Dr Ing HCF Porsche AG
Publication of CN1023171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71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171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71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5/00Vehicl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streamlining
    • B62D35/007Rear spoi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7/00Stabilising vehicle bodies without controlling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2D37/02Stabilising vehicle bodies without controlling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by aerodynamic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5/00Vehicl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streamlin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调节在机动车辆上的导流装置(2)的设备(1),这种设备包括:用于调节该导流装置(2)的一种线性展开的至少一个线性调节装置(3);以及用于调节该导流装置(2)的迎角的至少一个角度调节装置(4);其中,这些调节装置(3,4)是以一种用于调节所述导流装置(2)的力传输方式被连接到该导流装置上。

Description

调节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调节在机动车辆上的导流装置(Luftleitein-richtung)的设备(Vorrichtung)。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装置,这种装置包括一个导流装置以及一种用于对其进行调节的设备。最后,本申请涉及一种机动车辆,这种机动车辆带有一个以这种方式可调节的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机动车辆的导流装置用来改善所述机动车辆(特别是在较高速度下)的道路附着稳定性(Straβenlage)以及空气动力学特性。在此方面,令人希望的是能够使导流装置的位置与特定的要求和环境相适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基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导流装置的改进的可调节性的设备。
这个目的是通过权利要求1、14和15的特征实现的。本发明的核心之处在于在这种调节设备中将一个用于调节导流装置的展开的线性调节装置与一个用于调节导流装置迎角的角度调节装置相结合。
这些调节装置优选是彼此独立地可致动的。以这种方式,该导流装置的迎角可以独立于该导流装置的展开高度而进行调节。
在任何中间位置的无级(stufenlos)可变的可锁定性改善了这种调节设备的灵活性。以这种方式,导流装置的位置可以最佳地与多种要求和环境相适配。
带有一个转轴致动器的这些调节装置的结构是高度牢固的并且此外允许了导流装置的精确及可靠的调节性。
一种整合的构造改进了这种调节设备的空气动力学性能以及视觉外观。
一个中央安排的驱动单元确保了这些侧向地安排的线性调节装置的同步调节。
对这些调节装置的转轴进行的双重安装改进了其牢固性及精度。
附图说明
一种运动学机构允许将一种线性运动简单地转换成一种斜置运动(Kippbewegung)。在此方面,一种多接头式运动学机构和/或一个偏心件是特别有利的。本发明另外的优点及其特征以及细节从参见附图的多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说明中体现出,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带有根据一个第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一种调节设备的导流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2示出了沿着根据图1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线II-II的截面图解,
图3示出了根据图2的图解,其中导流装置是展开的,
图4示出了根据图3的图解,其中导流装置被枢转,
图5示出了根据图1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侧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第二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图2的图解,
图7示出了根据图6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图解,其中导流装置被定位,
图8示出了根据图6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图解,其中导流装置是展开的,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第三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图2的图解,
图10示出了根据图9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图解,其中导流装置被展开并且被定位,
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第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一个截面图解,
图1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另一个截面图解,
图13示出了根据图11的图解,其中导流装置被定位,
图14示出了根据图12的图解,其中导流装置被定位,
图15从上方示出了第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示意图,并且
图16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第五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截面图解。
具体实施方案
以下参见图1至图5对本发明的一个第一示例性实施方案进行说明。一种用于调节在机动车辆上的导流装置2的设备1包括相对于该机动车辆的一个中央纵向平面7对称地安排的两个展开装置3以及定位装置4。这些展开装置3形成了一个线性调节装置并且用来沿着一个展开方向11调节导流装置2的线性展开。这些定位装置4形成了一个角度调节装置并且用来调节导流装置2的迎角wA。迎角wA是指导流装置2相对于一个水平面5的角度。在下文中迎角wA的精确数值是不重要的。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导流装置2中在何处或者如何测得所述值是不要紧的。
设备1包括一个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被中央地安排在形成了该线性调节装置的这些展开装置3之间并且被设计为一台电动马达6。电动马达6通过一个驱动轴8联接(gekoppelt)到这些展开装置3上。驱动轴8是围绕一条垂直于中央纵向平面7安排的驱动轴的轴线10可转动地安装的。驱动轴8优选被设计为是刚性的。以此方式,改善了从电动马达6到这些展开装置3的力的传输。为了减轻重量,驱动轴8可以被设计为一个空心轴。然而,实心设计是同样有可能的。驱动轴8是通过一个齿轮传动机构9联接到这个展开装置3上。这个齿轮传动机构9优选被设计为一种蜗杆齿轮系或伞齿轮系。
这些展开装置3进行安排的方式为使得导流装置2借助于这些展开装置而沿着展开方向11是可调节的。展开方向11垂直于这个驱动轴的轴线10。
由电动马达6产生的扭矩可以经由驱动轴8通过齿轮传动机构9而传输到展开装置3的一个转轴12上。转轴12沿着一条平行于这个展开方向11的转轴轴线13对齐。
齿轮传动机构9优选具有自锁式设计。它具体被设计为一个减速齿轮,其减速比的范围是1比10至1比200,优选范围是1比50至1比100。
转轴12在其与齿轮传动机构9相对的一端处通过一个第一安装件14安装在展开装置3的一个壳体15内。转轴12还在其与第一安装件14相对端的区域中通过一个第二安装件16而同样安装在壳体15内。转轴12通过这种双重安装以一种特别稳定的方式安排在壳体15中。
第一安装件14包括一个轴向轴承17、一个自由轮18、一个挡座(Mitnehmer)19(它通过一个套环21而安排在一个轴承衬套20内)、以及一个制动盘22。
第二安装件16具体包括一个径向轴承。
在转轴12上安排一个转轴螺母24。转轴螺母24具有与转轴12相匹配的一种内螺纹39。该转轴螺母被抗扭转地安装在壳体15内。因此转轴螺母24被安装成以便通过转轴12的转动而在转轴的轴线13的方向上在壳体15内是可移位的。转轴12和转轴螺母24形成了一个第一转轴传动器,即展开转轴传动器25。
展开转轴传动器25在多个无级可变的中间位置中是可锁定的。展开转轴传动器25的锁定可以由转轴12的第一安装件14中的制动盘22来协助。因此这个展开装置3被可靠地紧固而防止无意的调节。它可无级调节的,即允许对导流装置2的展开高度进行无级的调节。
转轴螺母24被固定地连接到一个潜管(Tauchrohr)26上。潜管26例如被黏附性地连接到或者焊接到转轴螺母24上。潜管26还可以与转轴螺母24形成整体。潜管26以一种防止转动的紧固方式被安装在壳体15内。为此目的,所述潜管具有多个径向突出的延伸部分27,这些延伸部分接合在壳体15的一个内壁29上的多个引导槽28中,这些引导槽在平行于转轴轴线13的方向上延伸。然而,潜管26还能够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15内。这在导流装置2被安装在调节设备1上时是特别有利的。潜管26在尺寸上是稳定的。它优选是由金属制成的。
通过转轴螺母24沿着转轴轴线13的移位,潜管26与所述转轴螺母一起平行于展开方向11是可移位的。它可以被引导到壳体15之外。为此目的,壳体15具有一个发送开口30。在发送开口30的区域中,潜管26通过一个潜管安装件31而安装在壳体15内。
潜管安装件31(如同转轴12的第二安装件16)优选安排在壳体15的一个盖32中,这个盖是可从所述壳体15拆卸的。盖32是壳体15的一部分。它被固定地连接到该壳体上,具体通过多个盖件螺钉33被拧固到其上。通过这种方式,盖32是从壳体15上可拆卸的。这就允许这种调节设备1的简单组装和特别简单的检查及维护。
下面对这些定位装置4进行更详细的说明。这些定位装置4各自包括一个定位马达34,这个定位马达形成了用于这个定位装置4的一个驱动装置。在此优选提供一台电动马达作为定位马达34。定位马达34被抗扭转地安排在展开装置3的潜管26中。此外,定位马达34在一个平行于转轴轴线13的方向上被固定地连接到潜管26上。定位马达34因此被整合在这个展开装置3之中。
定位马达34经由一个螺旋电缆82而连接到具有一个能量供应单元的一个控制装置83(仅示意性地展示)上。为此目的,螺旋电缆82被引导穿过壳体15的底座85中的一个电缆引入开口84。原则上,控制装置83和/或能量供应单元还可以安排在壳体15中。螺旋电缆82还用于一个用来控制定位马达34的编码器到控制装置83的传输数据和/或传输能量的连接。这个编码器被设计为一个旋转的或者线性的编码器。它优选包括一个霍尔传感器。
此外,定位装置4包括一个定位转轴35。定位转轴35围绕一条定位转轴轴线36被可转动地(具体的讲是以一种转动地可驱动的方式)安装。为此目的,所述定位转轴以一种扭矩传输的方式联接到定位马达34上。定位转轴轴线36平行于转轴轴线13延伸。
在定位转轴35上安排一个定位转轴螺母37。定位转轴螺母37具有与定位转轴35相匹配的一种内螺纹38。因此定位转轴螺母37通过定位转轴35的转动在一个平行于定位转轴轴线36的方向上是可移位的。
定位转轴螺母37被固定地连接到一个约束元件(Anbindungs-Element)87上。定位转轴螺母还可以是与约束元件87整体形成的。定位转轴螺母37以及约束元件87在下文中一起被称为定位转轴螺母37。
定位转轴35(与定位转轴螺母37一起)形成了一个第二转轴传动器,即定位转轴传动器40。定位转轴传动器40与潜管26一起通过展开转轴传动器25在一个平行于定位转轴轴线36(即,平行于展开方向11)的方向上是可移位的。定位转轴传动器40在多个无级可变的中间位置中是可锁定的。导流装置2的迎角wA因此是可无级调节的。
定位装置4以及展开装置3是彼此独立地可致动的。
在潜管26上提供一个第一紧固元件41以便将导流装置2结合到调节设备1上。第一紧固元件41被设计为潜管26的一个伸长部分42。在伸长部分42中提供了一个孔43,这个孔垂直于定位转轴轴线36而对齐。孔43限定了一条定位枢转轴轴线44,围绕这条定位枢转轴轴线导流装置2可以被定位装置4枢转。为此目的,一个枢转轴销45围绕定位枢转轴轴线44被可枢转地安装在孔43中。定位枢转轴轴线44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支承。枢转轴销45被固定地连接到导流装置2的一个紧固元件46上。所述枢转轴销优选可以与紧固元件46形成整体。紧固元件46(就其情况来说)被固定地连接到(具体地讲被螺钉拧到或焊接到)导流装置2上。它还可以是与导流装置2形成整体。
当然,同样有可能的是将枢转轴销45固定地安排在潜管26的伸长部分42上并且为紧固元件46配备用于接收枢转轴销45的孔43。优选地提供了一种对应的连接,用于将导流装置2到定位装置4上的第二结合。为此目的,一个定位轴销47被固定地连接到定位转轴螺母37的一个伸长部分48上。定位轴销47被引导穿过一个在紧固元件46中的约束开口,这个约束开口被设计为一个狭长的孔49。这个狭长的孔49的尺寸被精确地确定为使得定位轴销47垂直于这种纵向对齐被可移位地引导在狭长的孔49中而无任何游隙。这避免了由于导流装置2的振动而造成的不希望的摇振噪声。狭长的孔49形成了一个可移动的支承(Loslager)。
定位转轴传动器40优选具有自锁式设计。为了使定位装置4与紧固元件46特别准确地合作,带有伸长部分48以及定位轴销47的定位转轴螺母37和/或带有狭长的孔49的紧固元件46可以被设计为CNC铣削的部件。
通过狭长的孔49,在定位枢转轴轴线44与定位轴销47之间距离的变化可以在定位转轴螺母37在定位转轴轴线36的方向上移位时通过定位转轴35来补偿。所述狭长的孔因此形成了一种补偿装置。
导流装置2通过安装在孔43中的枢转轴销45以及安装在狭长的孔49中的定位轴销47到定位装置4上的结合形成了一种定位的运动学机构50,通过这个定位的运动学机构定位转轴螺母37在平行于定位转轴轴线36的方向上的一种线性运动(这种线性运动是由定位转轴传动器40引起)可以被转换为导流装置2围绕定位枢转轴的轴线44的一种枢转运动。
对导流装置2的迎角wA和/或展开高度的设置是通过控制装置83可控制的。这个控制装置可以优选的根据关于环境条件以及特别关于机动车辆速度的输入(例如通过多个传感器)来确定导流装置2的最佳设置,并且所述设置可以通过启动这些马达6、34来设置。当然,在此可以允许由使用者进行单独的适配。
下面对调节设备1的功能进行说明。为了调节展开高度,通过电动马达6经由驱动轴8以及齿轮传动机构9来致动这个展开转轴传动器25的转轴12,即,使该转轴围绕其转轴轴线13转动。在这种情况下,驱动轴8的转速被齿轮传动机构9减速。转轴12的最终转速优选低于每分钟1000。这允许了特别精确并且安静地调节导流装置2的展开高度。齿轮传动机构9的一种自锁式设计通过展开装置3协助了导流装置2的展开高度的无级可调节性。通过转轴12的转动,转轴螺母24在一个平行于转轴轴线13的方向中在转轴12上被移位。而这个转轴在一个第一转动方向51上的转动导致了转轴螺母24在展开方向11上的移位,转轴12在相反方向上的转动导致了转轴螺母24在与展开方向11的相反方向上的移位。导流装置2因此通过这些展开装置3既可以展开又可以缩回。
通过转轴螺母24的移位,潜管26(它被连接到该转轴螺母上)并且因此导流装置2(它通过紧固元件46被约束到所述潜管上)同样在一个平行于展开方向11的方向上被移位。这种通过展开装置3在平行于展开方向11的方向上对导流装置2的调节是独立于通过定位装置4对迎角wA的调节。
为了调节这个导流装置2的迎角wA,将用于驱动这个定位转轴传动器40的定位马达34致动。以此方式,定位转轴35围绕定位转轴轴线36转动,这导致了定位转轴螺母37在一个平行于定位转轴轴线36的方向上的移位。定位转轴螺母37在一个平行于定位转轴轴线36的方向上的移位导致了导流装置2围绕定位枢转轴线44(它相对潜管26被固定在位并且因此相对于定位装置4的在潜管26中安排的定位转轴35被固定在位)进行枢转。取决于定位转轴35的转动方向,迎角wA由此被增加或者减小。
在借助于定位装置4通过在定位转轴35上被移位的定位转轴螺母37对导流装置2的迎角wA进行调节时,在定位轴销47(它被固定地连接到定位转轴螺母37上)与定位枢转轴线44之间的距离上的变化是由定位轴销47在紧固元件46中的狭长的孔49中的移动来补偿的。
以下参见图6至图8对本发明的一个第二示例性实施方案进行说明。完全相同的零件采用了如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的相同的参考数字,特此参见对第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说明。功能完全相同但是结构不同的零件在相同的参考数字后跟随一个字母a。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案不同之处在于定位运动学机构50a的设计,通过这个定位运动学机构导流装置2被约束到这些定位装置4a上。定位运动学机构50a被设计为一个多杆式运动学机构,尤其被设计为一个四杆式运动学机构。定位运动学机构50a的设计还被称为一个多接头式运动学机构,尤其称为一个五接头式运动学机构。
定位运动学机构50a包括一个第一运动杆52和一个第二运动杆53、一个驱动杆54、以及一个约束杠杆55。第一运动杆52通过一个第一安装件56连接到一个延伸部分58上,其方式为它可以围绕垂直于定位转轴轴线36延伸的一个第一枢转轴线57枢转。这个延伸部分58被固定地连接到潜管26上。优选,它与潜管26是整体形成的。然而,它还可以被螺钉拧到、被黏附地连接到或焊接到潜管26上。第一运动杆52被设计为是成角度的或弯曲的。在其与第一安装件56相对的一端上,第一运动杆52通过一个第二安装件59连接到第二运动杆53以及驱动杆54上。此外,驱动杆54通过一个第三安装件60联接到定位转轴螺母37上。在其与第二安装件59相对的一端上,第二运动杆53通过一个第四安装件61连接到约束杠杆55上。所述约束杠杆通过一个第五安装件62最终连接到另一个延伸部分63上。延伸部分63优选是与延伸部分58整体形成的。这些安装件56、59、60、61以及62各自限定了枢转支承,这些枢转支承允许了这些对应的杆围绕平行于第一枢转轴线57的多条轴线是可枢转的。这四根杆52、53、54以及55具体通过这五个安装件56、59、60、61、62而围绕这些彼此平行延伸的枢转轴线可枢转地彼此相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以及第五安装件56、62各自形成了被固定地连接到潜管26上的一个固定的支承。
第二、第三和第四安装件59、60以及61各自形成了一个可移动的支承。
通过在定位转轴螺母37与这两个固定的支承56、62之间的这些多杆式连接,定位运动学机构50a形成了一种补偿装置用于补偿在定位转轴螺母37与这两个固定的支承56、62之间的距离上的变化,所述的距离上的变化在定位转轴螺母37在定位转轴35上移位时是必然发生的。
约束杠杆55具有成角度的设计。它还可以具有弯曲的设计。它围绕第五安装件62(它形成了定位枢转轴线44)是可枢转的。约束杠杆55包括一个第一部分腿状件(ersten Teil-Schenkel)64以及一个第二部分腿状件65。这些部分腿状件64、65彼此是整体形成的。第一部分腿状件64将第五安装件62与第四安装件61相连。第二部分腿状件65形成了紧固元件46a并且用于到导流装置2上的结合。它被固定地连接到(优选被螺钉拧固到)导流装置2上。
在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方案中,定位运动学机构50a被设计为一个可互换的模块。它以一种简单的方式可连接到潜管26上用于安装。为此目的,它被插到潜管26的面向导流装置2的一端中并且被连接到(例如被黏附地连接到或者焊接到、优选被螺钉拧到)所述潜管上。在此它与潜管26的内壁29被一个O形圈86密封隔开。
定位转轴35被安装在一个定位转轴支承66中。定位转轴支承66具体被设计为一个轴向轴承。然而,也有可能是一个径向轴承。在此提供了一个连轴器67以便将定位转轴35结合到定位马达34上。连轴器67具有套管型设计。它优选是可封锁的并且因此允许了定位装置4a的无级锁定。
为了调节迎角wA,提供了驱动杆54。驱动杆54在一端通过第二安装件59连接到这些运动杆52和53上并且在另一端通过第三安装件60连接到定位转轴螺母37上。还在这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导流装置2的迎角wA是通过定位转轴35围绕定位转轴轴线36的转动而调节的,其结果是定位转轴螺母37(它被连接到驱动杆54上)在定位转轴35上被移位。驱动杆54因此通过定位装置4a的定位马达34的致动是可移位的。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安装件59可以被引导经过在第一安装件56与第四安装件61之间的连线上的一个止点位置。导流装置2因此在定位装置4a的定位转轴35上的定位转轴螺母37的两个彼此相对的末端位置中被定位在动态方面稳定的多个位置中。这尤其意味着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由导流装置2施加在运动学机构50a上的力精确地阻碍了导流装置2从该末端位置的偏转。因此自动并且可靠地避免了从所述末端位置对导流装置2的无意识的和不希望的调节。
第二安装件59的止点位置位于对应于定位转轴螺母37的一个最大延伸位置的一个位置的附近。具体通过定位转轴35从定位转轴螺母37的延伸的末端位置开始的少于两圈的旋转可以达到该止点位置。
通过这三个间隔开的安装件56、60、62使导流装置2到定位装置4a上的这种结合是特别稳定的并且导致将导流装置2可靠地紧固到机动车辆上。通过定位运动学机构50a作为一个带有多个止点位置的多接头式运动学机构的这种设计进一步改善了设备1a的稳定性。
以下参见图9至图10对本发明的一个第三示例性实施方案进行说明。完全相同的零件采用了如在以上这些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的相同的参考数字,特此参见对这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说明。功能完全相同但是结构不同的零件在相同的参考数字后跟随一个字母b。
在这个第三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定位运动学机构50b具有一个偏心件68作为补偿装置用于补偿在调节迎角wA时在可移动的支承与定位枢转轴线44之间的距离的变化。偏心件68被设计为带有一条圆柱轴线69的一个圆形的柱式
Figure BDA0000083304130000141
元件。圆柱轴线69被对齐为平行于定位枢转轴线44。此外,偏心件68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偏心件中的一个偏心插入件70。偏心插入件70优选同样具有圆形的柱式设计。它被安装在偏心件68中以便围绕一条偏心插入件轴线71是可转动的。偏心插入件轴线71被定向为平行于圆柱轴线69。偏心插入件轴线71被安排为间隔离开圆柱轴线69。因此通过偏心件68围绕圆柱轴线69的转动,在偏心插入件轴线71与定位枢转轴线44之间的距离是可变化的。通过这种方式,在调节迎角wA的过程中当定位转轴螺母37在定位转轴35上移位时在圆柱轴线69与定位枢转轴线44之间的距离变化是可以补偿的。在定位转轴螺母37沿着定位转轴轴线36移位并且作为结果的第二延伸部分63b平行于定位转轴轴线36移位时,偏心件68围绕圆柱轴线69精确地转动这样使得偏心插入件轴线71与定位枢转轴线44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
而如在第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第二延伸部分63b被固定地连接到潜管26上,在第三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第一延伸部分58b被固定地连接到定位转轴螺母37上。因此通过定位转轴35围绕定位转轴轴线36的转动,第一延伸部分58b是与定位转轴螺母37一起、平行于该定位转轴轴线可移位的。
偏心插入件70用于将定位转轴传动器40结合到导流装置2上。所述偏心插入件被固定地连接到紧固元件46b上。偏心插入件70优选是与紧固元件46b整体形成的。
在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方案中,定位运动学机构50b被设计为一个可互换的模块。它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方式连接到潜管26上用于安装。为此目的,它被插到潜管26的面向导流装置2的一端中并且被连接到(例如被黏附地连接到或者焊接到、优选被螺钉拧到)所述潜管上。在这种情况下它被一个O形圈86密封在潜管26的内壁29上。
以下参见图11至图15对本发明的一个第四示例性实施方案进行说明。完全相同的零件采用了如在以上这些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的相同的参考数字,特此参见对这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说明。结构不同但功能完全相同的零件在相同的参考数字后跟随了一个c。在这个第四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定位装置4c被整合在导流装置2之中。潜管26在其面向导流装置2的一端被一个约束元件72闭合。约束元件72具有砧型设计。在约束元件72中安排了用于将导流装置2结合到潜管26上的第一安装件56c以及这个限定了定位枢转轴线44的固定支承。通过以一种杆的方式被设计的紧固元件46c,导流装置2被安装为可枢转地围绕定位枢转轴线44。紧固元件46c形成了一个基体,导流装置2被固定地连接到这个基体上。导流装置2还可以是与紧固元件46c整体形成的。
在第一安装件56c中安装了一个第一链接杆74。第一链接杆74通过一个第二安装件59c被可枢转地连接到一个第二链接杆75上。第二链接杆75进而通过第四安装件61c被可枢转地连接到紧固元件46c上。定位运动学机构50c因此具有彼此平行地对齐的四条枢转轴线。它形成了一个补偿装置用于补偿在调节导流装置2的迎角wA时在第四安装件61c与第一安装件56c之间的距离的变化。
一个齿轮78被紧固到第二链接杆75上。这个齿轮78相对于第四安装件61c被同中心地安排。通过这个齿轮78,通过定位马达34c第二链接杆75围绕由第四安装件61c所限定的枢转轴线是可枢转的。因此第二链接杆75以一种旋转的可驱动的方式联接到定位马达34c上。这个齿轮78是齿轮传动机构76的一部分。这个齿轮传动机构76优选被设计为一个减速齿轮传动机构。因此驱动轴77旋转一圈导致这个齿轮78旋转小于一整圈。
然而,第二链接杆75还可以直接联接到一个由定位马达34c旋转的可驱动的驱动轴77上。驱动轴77优选被设计为在相对于中央纵向平面7被对称地安排在这两个定位装置4c之间的一个连接轴。这确保了左侧及右侧定位装置4c的同步致动。
通过第二链接杆75围绕第四安装件61c枢转,第二安装件59c可以被引导经过一个止点位置。在此,当第二安装件59c位于从第一安装件56c到第四安装件61c的连线上时精确地占据这个止点位置。
为了限制这个导流装置2的可枢转性,提供了一个可移位的停止元件79。停止元件79限定了一个末端位置,在这个末端位置中第一链接杆74开始支撑抵靠在停止元件79上。此外,优选地提供一个第二对应的停止元件用于限定一个第二末端位置。
通过第二链接杆75围绕第四安装件61c的枢转可以调节导流装置2的迎角wA
以下参见图16对本发明的一个第五示例性实施方案进行说明。完全相同的零件采用了在以上这些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的相同的参考数字,特此参见对这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说明。结构不同但功能完全相同的零件在相同的参考数字后跟随了一个字母d。在这个第五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这些展开装置3d的电动马达6被整合在壳体15d之中。在这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驱动轴轴线10d被对齐为平行于转轴轴线13。由电动马达6可驱动的驱动轴8在其与电动马达6相对的一端处被安装在壳体15d中。在这个驱动轴8上提供了一个驱动齿轮80。所述驱动齿轮与一个从动齿轮81处于啮合。这个驱动齿轮80与这个从动齿轮81形成了齿轮传动机构9d。从动齿轮81被抗扭转地连接到转轴12上。在这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这个角度调节装置以对应于以上说明的这些实施方案之一的一种方式来设计。

Claims (15)

1.一种用于调节在机动车辆上的导流装置(2)的设备(1;1a;1b;1c;1d),该设备包括:
a.至少一个线性调节装置(3;3d),用于调节该导流装置(2)的一种线性展开,以及
b.至少一个角度调节装置(4;4a;4b;4c),用于调节该导流装置(2)的一个迎角(wA),
c.其中这些调节装置(3,4;4a;4b;4c;3d)以一种用于调节该导流装置(2)的力传输方式被连接到该导流装置(2)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这些调节装置(3,4;4a;4b;4c;3d)是彼此独立地可致动的。
3.如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这些调节装置(3,4;4a;4b;4c;3d)中的至少一个在多个无级可变的中间位置上是可锁定的。
4.如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线性调节装置(3;3d)以及该至少一个角度调节装置(4;4a;4b;4c)两者在多个无级可变的中间位置上都是可锁定的。
5.如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这些调节装置(3,4;4a;4b;4c;3d)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至少一个转轴致动器(25,40)。
6.如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角度调节装置(4;4a;4b)被整合在该至少一个线性调节装置(3;3d)之中。
7.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角度调节装置(4c)被整合在该导流装置(2)之中。
8.如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调节装置(3,4;4a;4b;4c;3d)包括一个双重安装的转轴(12)。
9.如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角度调节装置(4;4a;4b;4c)具有至少一个运动学机构(50)用于将一种线性运动转换成一种枢转运动。
10.如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调节装置(3,4;4a;4b;4c;3d)是通过至少两个间隔开的连接点连接到该导流装置(2)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角度调节装置(4;4a;4b;4c)到该导流装置(2)上的这些连接点是彼此相距一个可变的距离。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提供了一个补偿装置(49;50a;50b;50c)用于补偿在这些连接点之间在距离上的变化。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补偿装置被设计为一个狭长的孔(49)、多杆式接头(50a;50c)或者偏心件(68)。
14.一种装置,包括:
d.一个用于机动车辆的导流装置(2),以及
e.一种如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设备(1),该设备是以一种用于调节所述导流装置的力传输方式连接到该导流装置上。
15.一种机动车辆,带有如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导流装置。
CN200980156741.6A 2008-12-16 2009-12-08 调节设备 Active CN1023171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8062150A DE102008062150A1 (de) 2008-12-16 2008-12-16 Verstell-Vorrichtung
DE102008062150.1 2008-12-16
PCT/EP2009/008727 WO2010072322A1 (de) 2008-12-16 2009-12-08 Verstell-vor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17141A true CN102317141A (zh) 2012-01-11
CN102317141B CN102317141B (zh) 2015-05-20

Family

ID=41503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6741.6A Active CN102317141B (zh) 2008-12-16 2009-12-08 调节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602486B2 (zh)
EP (1) EP2379400B1 (zh)
KR (1) KR101621117B1 (zh)
CN (1) CN102317141B (zh)
DE (1) DE102008062150A1 (zh)
RU (1) RU2490157C2 (zh)
WO (1) WO201007232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16692A (zh) * 2018-08-07 2020-02-21 劳士领汽车集团 具有可同步运行的执行器的机动车
CN112793675A (zh) * 2019-11-13 2021-05-14 毕勤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调节机动车辆中的空气偏转设备的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0004560A1 (de) * 2010-01-14 2011-07-21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70435 Personenkraftfahrzeug mit heckseitiger Luftleitvorrichtung
DE102011111456B4 (de) * 2011-08-30 2022-05-05 Apollo Vredestein B.V. Luftleit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13100518A1 (de) * 2012-10-02 2014-04-03 Hs Genion Gmbh Luftleiteinrichtung
DE102012221023A1 (de) * 2012-11-19 2014-05-22 Suspa Gmbh Vorrichtung zur Verlagerung eines Gegenstands und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derartigen Vorrichtung
JP2015067222A (ja) * 2013-09-30 2015-04-13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スポイラ装置
JP6528363B2 (ja) * 2014-06-30 2019-06-12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スポイラ装置
US9950751B2 (en) * 2015-09-25 2018-04-2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erodynami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agnosing the aerodynamic system and verify downforce estimation based on electric motor current
CN105501314B (zh) * 2016-01-21 2018-01-16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气流导向装置及汽车
DE102016118890B4 (de) * 2016-10-05 2021-01-07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Anbindungsvorrichtung zur Anbindung eines verstellbaren Spoilerblattes an einem Fahrzeug
FR3070942B1 (fr) 2017-09-08 2019-09-13 Compagnie Plastic Omnium Ouvrant arrier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comprenant un module amovible
DE102018114493A1 (de) * 2018-06-18 2019-12-19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
CN112292307B (zh) * 2018-06-21 2023-01-13 麦格纳外饰公司 主动式空气动力学应用扭矩驱动连杆
US20200114985A1 (en) * 2018-10-10 2020-04-1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erodynamic wing assembly
CN109606485B (zh) * 2019-01-23 2023-05-05 吉林大学 一种方程式赛车电控可调尾翼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E102019128309B3 (de) * 2019-10-21 2021-02-04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Antriebsvorrichtung für ein verstellbares Luftleitelement eines Kraftfahrzeugs und eine Luftleitvorrichtung
DE102019128305B3 (de) * 2019-10-21 2021-04-01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Antriebsvorrichtung für ein verstellbares Luftleitelement eines Kraftfahrzeugs und Luftleitvorrichtung
DE102019128307A1 (de) * 2019-10-21 2021-04-22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Antriebsvorrichtung für ein verstellbares Luftleitelement eines Kraftfahrzeugs und eine Luftleitvorrichtung
DE102019128308A1 (de) * 2019-10-21 2021-04-22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Antriebsvorrichtung für ein verstellbares Luftleitelement eines Kraftfahrzeugs und Luftleitvorrichtung
DE102019128304B3 (de) * 2019-10-21 2021-02-04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Antriebsvorrichtung für ein verstellbares Luftleitelement eines Kraftfahrzeugs und Luftleitvorrichtung
CN111038409A (zh) * 2019-12-11 2020-04-21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的主动式空气套件装置
DE102021105567A1 (de) 2021-03-09 2022-09-15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Luftleitvorrichtung einer Kraftfahrzeugkarosseri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12265A (ja) * 1991-10-21 1993-05-07 Nissan Motor Co Ltd 可動翼装置
JP2005212719A (ja) * 2004-02-02 2005-08-11 Toyota Motor Corp スポイラ装置
CN2851060Y (zh) * 2005-10-13 2006-12-27 耕联实业有限公司 汽车导流板装置
CN101068706A (zh) * 2004-09-18 2007-11-07 约斯特-韦克两合公司 用于降低鞍式牵引车空气阻力的调整装置、导流板系统、控制器和装置
WO2008041757A1 (fr) * 2006-09-28 2008-04-10 Yoshiaki Takida Dispositif fonctionnel pour une automobi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58603C2 (de) * 1997-06-05 2001-06-07 Porsche Ag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heckseitigen Luftleitvorrichtung
RU2169679C1 (ru) * 1999-12-15 2001-06-27 Надолинский Витали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Система регулируемых аэродинамических стабилизаторов для автомобиля
DE10002511A1 (de) * 2000-01-21 2001-08-02 Porsche Ag Strömungsleitv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RU2163207C1 (ru) * 2000-02-04 2001-02-20 Гуляев Дмитрий Анатольевич Аэро(гидро)динам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DE10016334A1 (de) * 2000-03-31 2001-10-11 Porsche Ag Anordnung zur Steuerung der Bewegung einer heckseitigen Luftleitvorrichtung an Kraftfahrzeugen
US6814395B1 (en) * 2003-10-01 2004-11-09 Yung-Fa Lin Electronic spoiler having adjustable heights
US20050077753A1 (en) * 2003-10-09 2005-04-14 Burg Donald E. Vehicle braking aerostabilizer
DE102004004360B4 (de) * 2004-01-29 2007-01-25 Dr.Ing.H.C. F. Porsche Ag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Luftleiteinrichtung
FR2867442B1 (fr) * 2004-03-09 2006-05-05 Renault Sas Vehicule automobile comportant un aileron escamotable
DE102004033175B3 (de) * 2004-07-09 2006-02-16 Dr.Ing.H.C. F. Porsche Ag Befestigungselement für einen Spoilerflügel eines Kraftfahrzeugs
DE102005008001A1 (de) 2005-02-22 2006-08-31 Dr.Ing.H.C. F. Porsche Ag Heckseitige Luftleitv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7287798B2 (en) * 2005-03-18 2007-10-30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Tailgate assembly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DE202005021669U1 (de) * 2005-07-08 2009-03-12 Stabilus Gmbh Vorrichtung zum motor- und kraftbetätigten Bewegen einer um eine Schwenkachse schwenkbaren Klappe eines Fahrzeugs
DE102006059724B4 (de) * 2006-12-18 2011-03-17 Hs Genion Gmbh Luftleit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DE102010004560A1 (de) * 2010-01-14 2011-07-21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70435 Personenkraftfahrzeug mit heckseitiger Luftleitvorrichtung
DE102011001054B4 (de) * 2011-03-03 2022-08-04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heckseitigen Luftleitvorrichtung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12265A (ja) * 1991-10-21 1993-05-07 Nissan Motor Co Ltd 可動翼装置
JP2005212719A (ja) * 2004-02-02 2005-08-11 Toyota Motor Corp スポイラ装置
CN101068706A (zh) * 2004-09-18 2007-11-07 约斯特-韦克两合公司 用于降低鞍式牵引车空气阻力的调整装置、导流板系统、控制器和装置
CN2851060Y (zh) * 2005-10-13 2006-12-27 耕联实业有限公司 汽车导流板装置
WO2008041757A1 (fr) * 2006-09-28 2008-04-10 Yoshiaki Takida Dispositif fonctionnel pour une automobil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16692A (zh) * 2018-08-07 2020-02-21 劳士领汽车集团 具有可同步运行的执行器的机动车
CN112793675A (zh) * 2019-11-13 2021-05-14 毕勤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调节机动车辆中的空气偏转设备的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11127700A (ru) 2013-01-27
CN102317141B (zh) 2015-05-20
EP2379400A1 (de) 2011-10-26
WO2010072322A1 (de) 2010-07-01
EP2379400B1 (de) 2012-09-19
US8602486B2 (en) 2013-12-10
US20110285168A1 (en) 2011-11-24
KR101621117B1 (ko) 2016-05-13
KR20110094350A (ko) 2011-08-23
RU2490157C2 (ru) 2013-08-20
DE102008062150A1 (de) 2010-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17141A (zh) 调节设备
US7143513B2 (en) Method of forming a housing for gear elements
CN102164804B (zh) 用于机动车的转向装置
CN102741071B (zh) 用于调节外倾或者轮距的设备
CN104540732A (zh) 致动器系统和方法
CN104968554A (zh) 用于机动车的转向柱
CN101213106A (zh) 车座导轨系统
CN102427987A (zh) 具有行星齿轮系的转向阀
CN104379924A (zh) 风力涡轮机转子
CN102555889A (zh) 一种自适应车灯及其转向执行器
US20100176601A1 (en) Bearing arrangement for a wind turbine
CN106794103A (zh) 用于医用吊架装置的轴套、承载臂和承载系统
CN102317107B (zh) 驱动装置
JP4831302B2 (ja) 車両用パワー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US6244190B1 (en) Tilting mechanism
CN101600615B (zh) 具有带驱动机构的电动动力转向系统
WO2020067166A1 (ja) 操舵機能付ハブ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車両
CN102589864A (zh) 转向管柱试验台
CN206494118U (zh) 一种无人机用平衡调节机构及无人机
WO2021182312A1 (ja) 操舵機能付ハブ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車両
CN209650461U (zh) 转向装置及具有其的滑板车
CN114013472A (zh) 一种悬挂式轨道单开车辆换线系统
US11124040B2 (en) Torsion spring arrangement for a wheel suspension arrangement of a motor vehicle, and wheel suspension arrangement for a wheel of an axle of a motor vehicle
RU2343027C2 (ru) Вспомогательное установ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валков для прокатной клети
CN102282028A (zh) 弹簧悬架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