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14249A - 触控感测方法及触控感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触控感测方法及触控感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14249A
CN102314249A CN2010102207450A CN201010220745A CN102314249A CN 102314249 A CN102314249 A CN 102314249A CN 2010102207450 A CN2010102207450 A CN 2010102207450A CN 201010220745 A CN201010220745 A CN 201010220745A CN 102314249 A CN102314249 A CN 1023142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control
block
pairing
sen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2074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辉宏
吴协益
吴孟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22074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14249A/zh
Publication of CN102314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42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感测方法及触控感测系统,该系统包括触控界面及处理单元。触控界面具有多个独立的触控区块。处理单元耦接触控界面。处理单元包括内插单元,其在相邻两触控区块的间隔内沿第一方向内插多个间隔点,以在第一方向产生多个第一坐标值。间隔点与触控区块分别对应第一坐标值。处理单元依据门限值以及触控区块所分别对应的感测值决定中心区块,并选取触控区块中相邻中心区块的至少一触控区块以作为周边区块,以及依据间隔点的个数、周边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周边区块的位置、中心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与该中心区块的位置决定触控界面上的触控位置。本发明利用简单的制程便能达到细致坐标系统的功效,进而提升了触控位置的判断精确度。

Description

触控感测方法及触控感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感测方法与感测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感测方法及触控感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今信息时代中,人类对于电子产品的依赖性与日俱增。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器(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为:PDA)、数码随身听等电子产品均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应用工具。上述的电子产品均具有一输入界面,用以供使用者输入指令,以使电子产品的内部系统自动执行此项指令。
为了提供更人性化的操作模式,厂商开始在电子装置上配置一个例如是触控板(touch pad)或触控面板(touch panel)等输入界面,以让使用者能通过触控板或触控面板来输入指令。市面上的触控装置例如有电容式触控装置,其常需要使用到细致的坐标系统。一般而言,现有作法是通过在触控界面上配置两层各沿不同方向排列的感测串列来实现细致的X-Y坐标系统。不过,由于此种作法在制程上较为复杂,目前已发展出一种制程较为简单的单层布局技术。
然而,在使用单层布局技术的电容式触控装置中,为避免感测点所对应的感应信号变化过小而影响触控灵敏度,现有技术会将每一触控点的触控面积设计得较大。如此一来,便会使触控点的数量受到限制,而在触控点数量不足的情况下,触控位置的判断精准度便会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感测方法,其利用内插法产生多个触控坐标值,进而能提升触控位置的判断精确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感测系统,其利用内插法产生多个触控坐标值,进而能提升触控位置的判断精确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感测方法,适用于一触控感测系统。触控感测系统包括一触控界面,且触控界面上具有多个独立的触控区块。触控感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相邻两触控区块的间隔内沿一第一方向内插多个间隔点,以在第一方向产生多个第一坐标值,其中间隔点与触控区块分别对应第一坐标值。再来,依据一门限值以及触控区块所分别对应的感测值决定一中心区块。再来,选取多个触控区块中相邻中心区块的至少一触控区块以作为一周边区块。最后,依据间隔点的个数、周边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周边区块的位置、中心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以及中心区块的位置决定触控界面上的一触控位置。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决定中心区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沿一单一方向依序侦测触控区块所分别对应的感测值。判断触控区块所分别对应的感测值是否大于门限值。若触控区块之一所对应的感测值大于该门限值,将所述感应值大于所述门限值的所述触控区块定义为中心区块。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触控感测方法还包括以包括中心区块且沿一第二方向排列的触控区块为基准,将触控区块区分为一第一组触控区块与一第二组触控区块。其中第一组触控区块中触控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与第二组触控区块中触控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分别对应相反的运算符号。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计算触控位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断周边区块为第一组触控区块或第二组触控区块,以决定周边区块所对应的运算符号。依据间隔点的个数、周边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周边区块所对应的运算符号、中心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以及中心区块所对应的第一坐标值计算触控界面上的触控位置。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触控感测方法还包括依据周边区块所对应的一比例因子计算触控界面上的触控位置。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触控感测方法还包括在相邻两触控区块的间隔内沿一第二方向内插多个间隔点,以在第二方向产生多个第二坐标值,其中间隔点与触控区块分别对应第二坐标值。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触控感测方法还包括以包括中心区块且沿第一方向排列的该些触控区块为基准,将触控区块区分为一第三组触控区块与一第四组触控区块,其中第三组触控区块中触控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与第四组触控区块中触控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分别对应相反的运算符号。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计算触控位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断周边区块为第三组触控区块或第四组触控区块,以决定周边区块所对应的运算符号。依据间隔点的个数、周边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周边区块所对应的运算符号、中心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以及中心区块所对应的第二坐标值计算触控界面上的触控位置。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触控感测方法还包括依据周边区块的一比例因子计算触控界面上的该触控位置。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触控感测系统,其包括一触控界面以及一处理单元。触控界面具有多个独立的触控区块。处理单元耦接触控界面。处理单元包括一内插单元,其中内插单元在相邻两触控区块的间隔内沿一第一方向内插多个间隔点,以在第一方向产生多个第一坐标值。间隔点与触控区块分别对应第一坐标值。处理单元依据一门限值以及触控区块所分别对应的感测值决定一中心区块,并选取触控区块中相邻中心区块的至少一触控区块以作为一周边区块,以及依据间隔点的个数、周边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周边区块的位置、中心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与中心区块的位置决定触控界面上的一触控位置。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单元还包括一侦测单元。侦测单元沿一单一方向依序侦测触控区块所分别对应的感测值,并判断触控区块所分别对应的感测值是否大于该门限值。若触控区块的其一所对应的感测值大于门限值,处理单元将所述感应值大于所述门限值的所述触控区块定义为中心区块。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中心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为触控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中最大的。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单元以包括中心区块且沿一第二方向排列的触控区块为基准,将触控区块区分为一第一组触控区块与一第二组触控区块。其中第一组触控区块中触控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与第二组触控区块中触控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分别对应相反的运算符号。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处理单元判断周边区块为第一组触控区块或第二组触控区块,以决定周边区块所对应的运算符号,并依据间隔点的个数、周边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周边区块所对应的运算符号、中心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以及中心区块所对应的第一坐标值计算触控界面上的触控位置。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组触控区块中触控区块所对应的运算符号为加号,且上述第二组触控区块中触控区块所对应的运算符号为减号。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内插单元还在相邻两触控区块的间隔内沿一第二方向内插多个间隔点,以在第二方向产生多个第二坐标值,且间隔点与触控区块分别对应第二坐标值。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处理单元以包括中心区块且沿第一方向排列的触控区块为基准,将触控区块区分为一第三组触控区块与一第四组触控区块。其中第三组触控区块中触控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与第四组触控区块中触控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分别对应相反的运算符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处理单元判断周边区块为第三组触控区块或第四组触控区块,以决定周边区块所对应的第二系数的极性,并依据间隔点的个数、周边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周边区块所对应的运算符号、中心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以及中心区块所对应的第二坐标值计算触控界面上的触控位置。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三组触控区块中触控区块所对应的运算符号为加号,且上述第四组触控区块中触控区块所对应的运算符号为减号。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单元还依据周边区块的一比例因子计算触控界面上的触控位置。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触控感测方法及系统通过在两相邻触控区块间内插多个间隔点以产生多个坐标值,进而提升触控位置的判断精确度。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感测系统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使用者的手指与触控界面接触的示意图。
图1C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又一种使用者的手指与触控界面接触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计算触控位置的一种方法的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计算触控位置的又一种方法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计算触控位置的再一种方法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计算触控位置的另一种方法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一种使用者的手指与触控界面接触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又一种使用者的手指与触控界面接触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再一种使用者的手指与触控界面接触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另一种使用者的手指与触控界面接触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使用者的手指与触控界面接触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又一种使用者的手指与触控界面接触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再一种使用者的手指与触控界面接触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感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1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感测方法的详细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触控感测系统;                110、210:触控界面;
120:处理单元;                    122:内插单元;
124:侦测单元;                    130:手指;
P1~P5、P2’、P3’:触控位置;     G1:第一组触控区块;
G2:第二组触控区块;               G3:第三组触控区块;
G4:第四组触控区块;               (XP4,XP4)、(XP5,YP5):触控坐标;
SX+1、SX、SX-1、SY、SY-1、SY+1:平均值;
S110~S130、S122~S126:步骤;
112、112a~112k、112m~112t、00~05、10~15、20~25、30~35:触控区块。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述的实施例中,将分别以触控面板及使用者的手指作为触控界面及触控物件的范例实施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触控面板以及使用者的手指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触控界面及触控物件,任何具有触控功能的输入界面及触控物件皆为本发明所要保护的范围。
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感测系统的示意图。触控感测系统100包括触控界面110以及处理单元120。触控界面110具有多个独立的触控区块112(图1A示出24个)。进一步而言,触控区块112彼此电性不导通,也即触控区块112非沿两方向排列且为非在同一方向上彼此电性相连的感测串列。在本实施例中,触控界面110例如是触控显示器的触控面板或是其他具有触控感测功能的触控板(touch pad)。另外,触控区块112例如是由铟锡氧化物(ITO)或其它材料所形成的按键(button)。
如图1A所示,处理单元120耦接触控界面110,且处理单元120包括一内插单元122。内插单元122在相邻两触控区块112的间隔内沿X方向内插多个间隔点,以在X方向产生多个X坐标值,其中间隔点与触控区块112各分别对应这些X坐标值。详细而言,本实施例是以触控区块112a为起始点,在各触控区块112间沿X方向内插31个间隔点以产生32个间隔(step),进而在触控界面110的X方向上对应产生数值范围为0~160的X坐标值。
另一方面,内插单元122还在相邻两触控区块112的间隔内沿Y方向内插多个间隔点,以在Y方向产生多个Y坐标值,其中间隔点与触控区块112各分别对应这些Y坐标值。类似地,内插单元122是以触控区块112a为起始点,在各触控区块112间沿Y方向内插31个间隔点以产生32个间隔,进而在触控界面110的Y方向上对应产生数值范围为0~96的Y坐标值。如此一来,利用上述的内插法,触控感测系统100便能在仅有24块触控区块112的情况下产生161×97个触控坐标。值得注意的是,间隔点的个数可依使用需求作调整,并不受限于图1A的个数。举例而言,在其他实施例中,各触控区块112间可被插入63个间隔点以产生64的间隔,进而使触控感测系统100在仅有24个触控区块的情况下产生321×193个触控坐标。
另外,处理单元120会依据一门限值以及触控区块112所分别对应的感测值决定一中心区块。详细来说,本实施例的处理单元120还包括一侦测单元124。其中侦测单元124沿一单一方向(例如为X方向)依序侦测触控区块112所分别对应的感测值,并判断触控区块112所分别对应的感测值是否大于门限值。当触控区块112之一所对应的感测值大于门限值时,处理单元120会将大于门限值的触控区块定义为中心区块。
换句话说,在本实施例中,侦测单元124侦测感测值的方式是以一维的顺序从触控区块112a开始依序侦测到触控区块112k。也即,侦测的顺序是从Y=0开始并沿+X方向依序扫到Y=96的触控区块112k。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侦测单元124侦测感测值的顺序也可X=0开始并沿+Y方向依序扫到X=160的触控区块112k。而在侦测单元124执行侦测的过程中,若触控区块112之一所对应的感测值大于门限值,处理单元120便将触控区块112定义为中心区块。
图1B与图1C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两种不同的使用者的手指与触控界面接触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B,进一步而言,当手指130触碰靠近触控区块112b的触控位置P1时,侦测单元124在侦测的过程中例如是侦测到触控区块112b所对应的感测值大于门限值。接着,处理单元120会将触控区块112b定义为中心区块(后续也将称之为中心区块112b)。在本实施例中,中心区块112b所对应的感测值例如是所有触控区块112所对应的感测值中最大的。
接着,处理单元120会选取触控区块112中相邻中心区块112b的至少一触控区块以作为一周边区块。在本实施例中,中心区块112b的周边区块例如为触控区块112c~112j(后续也将称之为周边区块112c~112j)。最后,处理单元120再依据间隔点的个数(或间隔的个数)、周边区块112c~112j所对应的感测值、周边区块112c~112j的位置、中心区块112b所对应的感测值以及中心区块112b的位置计算触控界面110上的一触控位置,也即触控位置P1。在本实施例中,感测值例如为触控区块112上的电容感应变化量、电流变化量或电压变化量。
详细来说,处理单元120会以包括中心区块112b且沿Y方向排列的触控区块112f、112b、112g为基准,将触控区块112c~112j区分为第一组触控区块G1与第二组触控区块G2。其中,在执行触控位置P1的X坐标值计算时,第一组触控区块G1中触控区块112h~112j所对应的感测值与第二组触控区块G2中触控区块112c~112e所对应的感测值分别对应相反的运算符号。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触控区块112h~112j所对应的运算符号例如为加号,而触控区块112c~112e所对应的运算符号例如为减号。另外,本实施例的处理单元120也可依据周边区块112c~112j所对应的一比例因子(scale factor)来计算触控界面110上的触控位置P1。
详细来说,本实施例的触控位置P1的X坐标值XP1可表示如下公式(1):
XP1=Xcen+(S112i/Scen)(N/F1)-(S112d/Scen)(N/F1)
+(S112h/Scen)(N/F2)-(S112c/Scen)(N/F2)
+(S112j/Scen)(N/F3)-(S112e/Scen)(N/F3)           (1)
在公式(1)中,Xcen为中心区块112b所对应的X坐标值,也即64。Scen为中心区块112b所对应的感测值,而S112c~S112j分别为触控区块112c~112j所对应的感测值。进一步而言,Scen、S112c~S112j例如分别为触控区块112b、触控区块112c~112j上的电容感应变化量、电流变化量或电压变化量。N为间隔的个数,而本实施例的N=32。另外,F1~F3分别代表各触控区块112c~112j所对应的比例因子,其中F1、F2、F3例如分别为2、4、8。
如公式(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触控区块112h~112j属于第一组触控区块G1,也即触控区块112h~112j位于中心区块112b的右侧,其对应X坐标值较大的位置,故在公式(1)中,感测值S112h~S112j所对应的运算符号为加号。相对地,由于触控区块112c~112e属于第二组触控区块G2,也即触控区块112c~112e位于中心区块112b的左侧,其对应X坐标值较小的位置,故感测值S112c~S112e所对应的运算符号为减号。如此一来,通过将中心区块112b所对应的坐标值Xcen与左右两侧触控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作加减运算,便能精确地计算出触控位置P1相对于中心区块112b的X坐标值SP1,也即能够决定触控位置P1相对于中心区块112b偏左或偏右。
类似地,请参照图1C,本实施例的处理单元120也以包括中心区块112b且沿X方向排列的触控区块112d、112b、112i为基准,将触控区块112c、112f、112h、112e、112g、112j区分为第三组触控区块G3与第四组触控区块G4。其中第三组触控区块G3中触控区块112e、112g、112j所对应的感测值与第四组触控区块G4中触控区块112c、112f、112h所对应的感测值分别对应相反的运算符号。举例而言,触控区块112e、112g、112j所对应的运算符号例如为加号,而触控区块112c、112f、112h所对应的运算符号例如为减号。另外,本实施例的处理单元120也依据周边区块112c~112j所对应的比例因子计算触控界面110上的触控位置P1。
进一步而言,本实施例的触控位置P1的Y坐标值YP1可表示如下公式(2):
YP1=Ycen+(S112g/Scen)(N/F1)-(S112f/Scen)(N/F1)
+(S112e/Scen)(N/F2)-(S112c/Scen)(N/F2)
+(S112j/Scen)(N/F3)-(S112h/Scen)(N/F3)      (2)
在公式(2)中,Ycen为中心区块112b所对应的Y坐标值,也即32。其余参数皆与公式(1)同,故在此不加以赘述。
请继续参照图1C,由于触控区块112e、112g、112j属于第三组触控区块G3,也即触控区块112e、112g、112j位于中心区块112b的下方,其对应Y坐标值较大的位置,故在公式(2)中,感测值S112c、S112g、S112e所对应的运算符号为加号。相对地,由于触控区块112c、112f、112h属于第四组触控区块G4,也即触控区块112c、112f、112h位于中心区块112b的上方,其对应Y坐标值较小的位置,故感测值S112c、S112f、S112h所对应的运算符号为减号。如此一来,通过将中心区块112b所对应的坐标Ycen与上下两侧触控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作加减运算,便能精确地计算出触控位置P1相对于中心区块112b的Y坐标值YP1,也即能够决定触控位置P1相对于中心区块112b偏上或偏下。
应注意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设计者也可依据触控界面110的触控灵敏度来增减周边区块的个数。举例而言,也可不将触控区块112c、112e、112h、112j列入触控位置P1的坐标计算。或者,也可将触控区块112a、112m等更多其他触控区块112列入坐标计算。换句话说,设计者可依需求自行设定周边区块的个数与位置以及计算手指130的触控位置P1,周边区块的个数与位置并不受限于图1B与图1C。
图2A与图2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计算触控位置的两种不同方法的示意图。请参照图2A,在图2A中,触控位置P1的X坐标值XP1可表示为公式(3)所示:
XP1=Xcen+(SX+1/SX)(N/2)-(SX-1/SX)(N/2)    (3)
其中,Xcen为中心区块112b所对应的X坐标值,也即64。SX+1为感测值S112h、S112i、S112j的三者平均值,也即SX+1=(S112h+S112i+S112j)/3。SX为感测值S112f、S112b、S112g的三着平均值,也即SX=(S112f+S112b+S112g)/3。SX-1为感测值S112c、S112d、S112e的三者平均值,也即SX-1=(S112c+S112d+S112e)/3。N为间隔的介数,而本实施例的N=32。
图2A的算法与图1B的算法相似,在公式(3)中,由于触控区块112h~112j属于第一组触控区块G1,也即触控区块112h~112j位于中心区块112b的右侧,故平均值SX+1所对应的运算符号为加号。相对地,由于触控区块112c~112e属于第二组触控区块G2,也即触控区块112c~112e位于中心区块112b的左侧,故平均值SX-1所对应的运算符号为减号。如此一来,通过将中心区块112b所对应的坐标值Xcen与左右两组触控区块所对应的平均感测值作加减运算,便能精确地计算出触控位置P1相对于中心区块112b的X坐标值XP1,也即能够决定触控位置P1相对于中心区块112b偏左或偏右。
类似地,在图2B中,触控位置P1的Y坐标值YP1也可表示为公式(4)所示:
YP1=Ycen+(SY+1/SY)(N/2)-(SY-1/SY)(N/2)    (4)
其中,Ycen为中心区块112b所对应的Y坐标值,也即32。SY+1为感测值S112e、S112g、S112j的三着平均值,也即SY+1=(S112e+S112g+S11j)3。SY为感测值S112d、S112b、S112i的三着平均值,也即SY=(S112d+S112b+S112i)/3。SY-1为感测值S112c、S112f、S112h的平均值,也即SY-1=(S112c+S112f+S112h)/3。N为间隔的介数,而本实施例的N=32。
图2B的算法与图1C的算法类似,在公式(4)中,由于触控区块112e、112g、112j属于第三组触控区块G3,也即触控区块112e、112g、112j位于中心区块112b的下方,故平均值SY+1所对应的运算符号为加号。相对地,由于触控区块112c、112f、112h属于第四组触控区块G4,也即触控区块112c、112f、112h位于中心区块112b的上方,故平均值SY-1所对应的运算符号为减号。如此一来,通过将中心区块112b所对应的坐标值Ycen与上下两组触控区块所对应的平均感测值作加减运算,便能精确地计算出触控位置P1相对于中心区块112b的Y坐标,也即能够决定触控位置P1是相对于中心区块112b偏上或偏下。
应注意的是,本实施例虽以触控区块112c~112j作为周边区块,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周边区块的选取个数与位置并不受限于此。
举例而言,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计算触控位置的再一种方法的示意图。在图3中,周边区块例如是中心区块112b上下左右的四个触控区块112f、112g、112d、112i。假设当手指130触碰触碰位置P2时,会使触控区块112b、112d、112g、112j对应较大的感测值S112b、S112d、S112g、S112j。然而,由于此时触控区块112j未被选取作为周边区块而导致较大的感测值S112j被忽略,故最后内插所得的触控位置P2’会与实际的触控位置P2有所偏移。
另外,如图4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周边区块也可是4个触控区块112c、112e、112j、112h。假设当手指130触碰触碰位置P3时将会使触控区块112d、112b、112g、112j对应较大的感测值S112b、S112d、S112g、S112j。然而,由于此时触控区块112d、112g未被选取作为周边区块而导致较大的感测值S112d、S112g被忽略,故最后内插所得的触控位置P3’会与实际的触控位置P3有所偏移。
由上述可知,虽然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制周边区块的选择,然而由于图2A与图2B的计算方法是考量较多的周边区块,也即周边区块112c~112j所对应的感测值S112c~S112j皆纳入触控位置P1的坐标计算,故能产生较精确的触控坐标。
图5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一种使用者的手指与触控界面接触的示意图。图5与图1B类似,二者主要差异之处在于:图5为触控界面110处于多点触控的状态。请同时参照图1A与图5,详细来说,侦测单元124在侦测的过程中会先侦测到触控区块112d、112n所对应的感测值S112d、S112n大于门限值。接着,处理单元120会将触控区块112d、112n定义为中心区块(后续也将称为中心区块112d、中心区块112n),并例如选取触控区块112a、112s、112t、112c、112e、112f、112b、112g作为中心区块112d的周边区块,以及选取触控区块112i、112j、112r、112m、112o、112p、112q、112k作为中心区块112n的周边区块。在计算触控位置P4时,处理单元120会使用类似图1B、图1C的坐标内插法计算出触控位置P4的触控坐标(XP4,YP4)。举例来说,触控位置P4的X坐标值XP4可表示为公式(5)所示:
XP4=32+(S112b/S112d)(N/F1)-(S112s/S112d)(N/F1)
+(S112f/S112d)(N/F2)-(S112a/S112d)(N/F2)
+(S112g/S112d)(N/F3)-(S112t/S112d)(N/F3)     (5)
触控位置P4的Y坐标值YP4可表示为公式(6)所示:
YP4=32+(S112e/S112d)(N/F1)-(S112c/S112d)(N/F1)
+(S112t/S112d)(N/F2)-(S112a/S112d)(N/F2)
+(S112g/S112d)(N/F3)-(S112f/S112d)(N/F3)    (6)
另一方面,在计算触控位置P5时,处理单元120也使用类似方法以内插计算出触控位置P5的触控坐标(XP5,YP5)。由于触控坐标的计算方法可以由图1B、图1C或图2A、图2B的范例实施例的叙述中获得足够的启示、建议与实施说明,因此不再赘述。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参照前述内容后,应可自行类推3个以上的触控位置的触控坐标计算,故所有应用上述任一方法来计算触控位置的装置或方法皆为本发明所要保护的范围。
图6至图8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三种不同的使用者的手指与触控界面接触的示意图,其中不同的触控位置对应不同的周边区块以计算该触控位置所对应的触控坐标。
请参照图6,当手指130触碰的是触控区块05时,触控区块05便被定义为中心区块,而其对应的周边区块例如为触控区块04、14、15。也即,当手指130触碰的是位于角落的触控区块时,处理单元120例如会选择相邻于中心区块的3个触控区块作为周边区块。
另外,如图7所示,当手指130触碰的是触控区块15时,触控区块15所对应的周边区块便例如有触控区块04、14、24、05、25这5个触控区块。相比于图6,图7的周边区块较图6又多了2个触控区块24、25。
除此之外,请参照图8,当手指130触碰的是内部的触控区块14时,触控区块14所对应的周边区块便例如有触控区块03、13、23、04、24、05、15、25这8个触控区块。由上述可知,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周边区块的选取可依据中心区块的位置而有不同变化。
图9至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三种不同的使用者的手指与触控界面接触的示意图。图9至图11与图6至图8类似,二者差异之处在于:图9至图11为触控界面处于多点触控的状态。
如图9所示,当手指同时触碰2个触控区块14与22时,触控区块14所对应的周边区块为触控区块03、13、23、04、24、05、15、25,而触控区块22所对应的周边区块为触控区块11、21、31、12、32、13、23、33。
请参照图10,当手指同时触碰3个触控区块04、21、24时,触控区块04所对应的周边区块为触控区块03、13、14、05、15,触控区块21所对应的周边区块为触控区块10、20、30、11、31、12、22、32,而触控区块24所对应的周边区块为触控区块13、23、33、14、34、15、25、35。
另外,如图11所示,当手指同时触碰4个触控区块04、11、24、31时,触控区块11所对应的周边区块为触控区块00、10、20、01、21、02、12、22,触控区块31所对应的周边区块为触控区块20、30、21、22、32,而触控区块04与触控区块24分别所对应的周边区块在前面提过,故在此不加赘述。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感测方法的流程图。此触控感测方法适用于一触控感测系统。触控感测系统包括一触控界面,且触控界面上具有多个独立的触控区块。
请参考照图12,首先在相邻两触控区块的间隔内沿一第一方向内插多个间隔点,以在第一方向产生多个第一坐标值,其中这些间隔点与这些触控区块分别对应上述第一坐标值(步骤S110)。再来,依据一门限值以及上述触控区块所分别对应的感测值决定一中心区块(步骤S120)。接着,选取触控区块中相邻中心区块的至少一触控区块以作为一周边区块(步骤S130)。最后,依据间隔点的个数、周边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周边区块的位置、中心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以及中心区块的位置决定触控界面上的一触控位置(步骤S140)。
图13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感测方法的详细流程图。在图13中,图12的步骤S120可包括子步骤S122~S126。首先,沿一单一方向依序侦测触控区块所分别对应的感测值(步骤S122)。接着,判断触控区块所分别对应的感测值是否大于门限值(步骤S124)。最后,若触控区块之一所对应的感测值大于门限值,将上述触控区块定义为中心区块(步骤S126);反之,将返回步骤S122,继续侦测触控区块对应的感测值。
由于本实施例的触控感测方法可以由图1A~图1C或图2A~图2B的范例实施例的叙述中获得足够的启示、建议与实施说明,因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触控感测系统通过于两相邻触控区块间内插多个间隔点以产生多个坐标值,并利用一维顺序侦测各触控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进而计算对应的触控位置。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触控感测系统利用简单的制程便能达到细致坐标系统的功效,进而提升触控位置的判断精确度。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适当修改或等同替换,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4)

1.一种触控感测方法,适用于一触控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测系统包括一触控界面,且所述触控界面上具有多个独立的触控区块,所述触控感测方法包括:
在相邻两触控区块的间隔内沿一第一方向内插多个间隔点,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产生多个第一坐标值,其中所述多个间隔点与所述多个触控区块分别对应所述多个第一坐标值;
依据一门限值以及所述多个触控区块所分别对应的感测值决定一中心区块;
选取所述多个触控区块中相邻所述中心区块的至少一触控区块以作为一周边区块;
依据所述多个间隔点的个数、所述周边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所述周边区块的位置、所述中心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以及所述中心区块的位置决定所述触控界面上的一触控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决定所述中心区块的方法包括:
沿一单一方向依序侦测所述多个触控区块所分别对应的感测值;
判断所述多个触控区块所分别对应的感测值是否大于所述门限值;以及
若所述多个触控区块之一所对应的感测值大于所述门限值,将所述感测值大于所述门限值的所述触控区块定义为所述中心区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感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为所述多个触控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中最大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以包括所述中心区块且沿一第二方向排列的所述多个触控区块为基准,将所述多个触控区块区分为一第一组触控区块与一第二组触控区块,其中所述第一组触控区块中触控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与所述第二组触控区块中触控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分别对应相反的运算符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感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触控位置的方法包括:
判断所述周边区块为所述第一组触控区块或所述第二组触控区块,以决定所述周边区块所对应的运算符号;以及
依据所述多个间隔点的个数、所述周边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所述周边区块所对应的运算符号、所述中心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以及所述中心区块所对应的第一坐标值计算所述触控界面上的所述触控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感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触控区块中触控区块所对应的运算符号为加号,且所述第二组触控区块中触控区块所对应的运算符号为减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感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据所述周边区块所对应的一比例因子计算所述触控界面上的所述触控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相邻两触控区块的间隔内沿一第二方向内插多个间隔点,以在所述第二方向产生多个第二坐标值,其中所述多个间隔点与所述多个触控区块分别对应所述多个第二坐标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感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以包括所述中心区块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所述多个触控区块为基准,将所述多个触控区块区分为一第三组触控区块与一第四组触控区块,其中所述第三组触控区块中触控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与所述第四组触控区块中触控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分别对应相反的运算符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感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触控位置的方法包括:
判断所述周边区块为所述第三组触控区块或所述第四组触控区块,以决定所述周边区块所对应的运算符号;以及
依据所述多个间隔点的个数、所述周边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所述周边区块所对应的运算符号、所述中心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以及所述中心区块所对应的第二坐标值计算所述触控界面上的所述触控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感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组触控区块中触控区块所对应的运算符号为加号,且所述第四组触控区块中触控区块所对应的运算符号为减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感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据所述周边区块的一比例因子计算所述触控界面上的所述触控位置。
13.一种触控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触控界面,具有多个独立的触控区块;以及
一处理单元,耦接所述触控界面,所述处理单元包括一内插单元,其中所述内插单元在相邻两触控区块的间隔内沿一第一方向内插多个间隔点,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产生多个第一坐标值,且所述多个间隔点与所述多个触控区块分别对应所述多个第一坐标值,所述处理单元依据一门限值以及所述多个触控区块所分别对应的感测值决定一中心区块,并选取所述多个触控区块中相邻所述中心区块的至少一触控区块以作为一周边区块,以及依据所述多个间隔点的个数、所述周边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所述周边区块的位置、所述中心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与所述中心区块的位置决定所述触控界面上的一触控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包括一侦测单元,所述侦测单元沿一单一方向依序侦测所述多个触控区块所分别对应的感测值,并判断所述多个触控区块所分别对应的感测值是否大于所述门限值,若所述多个触控区块之一所对应的感测值大于所述门限值,处理单元将所述感应值大于所述门限值的所述触控区块定义为所述中心区块。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为所述多个触控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中最大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以包括所述中心区块且沿一第二方向排列的所述多个触控区块为基准,将所述多个触控区块区分为一第一组触控区块与一第二组触控区块,其中所述第一组触控区块中触控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与所述第二组触控区块中触控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分别对应相反的运算符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控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判断所述周边区块为所述第一组触控区块或所述第二组触控区块,以决定所述周边区块所对应的运算符号,并依据所述多个间隔点的个数、所述周边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所述周边区块所对应的运算符号、所述中心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以及所述中心区块所对应的第一坐标值计算所述触控界面上的所述触控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控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触控区块中触控区块所对应的运算符号为加号,且所述第二组触控区块中触控区块所对应的运算符号为减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控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依据所述周边区块所对应的一比例因子计算所述触控界面上的所述触控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插单元还在相邻两触控区块的间隔内沿一第二方向内插多个间隔点,以在所述第二方向产生多个第二坐标值,且所述多个间隔点与所述多个触控区块分别对应所述多个第二坐标值。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触控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以包括所述中心区块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所述多个触控区块为基准,将所述多个触控区块区分为一第三组触控区块与一第四组触控区块,其中所述第三组触控区块中触控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与所述第四组触控区块中触控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分别对应相反的运算符号。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触控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判断所述周边区块为所述第三组触控区块或所述第四组触控区块,以决定所述周边区块所对应的运算符号,并依据所述多个间隔点的个数、所述周边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所述周边区块所对应的运算符号、所述中心区块所对应的感测值以及所述中心区块所对应的第二坐标值计算所述触控界面上的所述触控位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触控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组触控区块中触控区块所对应的运算符号为加号,且所述第四组触控区块中触控区块所对应的运算符号为减号。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触控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依据所述周边区块的一比例因子计算所述触控界面上的所述触控位置。
CN2010102207450A 2010-07-02 2010-07-02 触控感测方法及触控感测系统 Pending CN1023142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207450A CN102314249A (zh) 2010-07-02 2010-07-02 触控感测方法及触控感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207450A CN102314249A (zh) 2010-07-02 2010-07-02 触控感测方法及触控感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14249A true CN102314249A (zh) 2012-01-11

Family

ID=45427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207450A Pending CN102314249A (zh) 2010-07-02 2010-07-02 触控感测方法及触控感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1424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5418A (zh) * 2012-05-23 2013-12-04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触碰控制方法与移动装置
TWI494810B (zh) * 2013-02-08 2015-08-01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觸控裝置及應用在觸控裝置的物件判斷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5418A (zh) * 2012-05-23 2013-12-04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触碰控制方法与移动装置
TWI494810B (zh) * 2013-02-08 2015-08-01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觸控裝置及應用在觸控裝置的物件判斷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24886B2 (en) Touch-panel device
US8514193B2 (en) Touch sensing method and touch sensing system
JP5615235B2 (ja) 座標検出装置及び座標検出プログラム
US8542213B2 (en) Touched position detection method for touch panel
EP2638458B1 (en) Touch device for determining real coordinates of multiple touch points and method thereof
US8760435B2 (en) Touch panel
KR20100054274A (ko) 터치입력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접촉위치 및 힘의 세기 획득방법
JP5958974B2 (ja) タッチパッド入力装置およびタッチパッド制御プログラム
WO2014021907A1 (en) Peak detection schemes for touch position detection
CN102945109A (zh) 互电容屏检测触摸区域的方法
US20100328233A1 (en) Touch panel with unbalanced conductive patterns, and touch-controll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multi-touch thereof
CN108984033B (zh) 触控显示模组、触控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
CN102314249A (zh) 触控感测方法及触控感测系统
CN109101127A (zh) 具有浮动接地或薄触摸面板的触摸屏设备中手掌触摸检测
US20120127120A1 (en) Touch device and touch position loc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5159595A (zh) 一种实现侧面功能键的方法及系统
CN102859473A (zh) 触摸板的指向位置确定设备、触摸板设备、包括触摸板设备的电子设备、确定触摸板上的指向位置的方法及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
KR100931365B1 (ko) 공통 전극 구조의 멀티터치 스크린 및 이를 위한 좌표 인식 방법
CN108604146A (zh) 触控装置和确定触控装置的电容感应量的方法
TWI507960B (zh) 觸控系統及其座標修正方法
JP6308528B2 (ja) 静電容量式入力装置
CN106598364A (zh) 压力侦测方法
JP7020707B2 (ja) 静電容量方式タッチパネルのマルチモード作業方法
JP6006487B2 (ja) 入力装置
JP5610216B2 (ja) 電子機器用の入力装置及び入力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20111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