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10789A - 车辆座椅 - Google Patents

车辆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10789A
CN102310789A CN2010102188962A CN201010218896A CN102310789A CN 102310789 A CN102310789 A CN 102310789A CN 2010102188962 A CN2010102188962 A CN 2010102188962A CN 201010218896 A CN201010218896 A CN 201010218896A CN 102310789 A CN102310789 A CN 1023107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rest
regulating mechanism
wrap angle
main
switch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1889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10789B (zh
Inventor
彭志雄
林亦宁
宋海红
梁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21889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107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107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07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107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078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座椅,其包括靠背和设于所述靠背上方的头枕,头枕包括主头枕和设于主头枕旁侧的侧头枕。车辆座椅还包括头枕调节装置,头枕调节装置包括:侧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其用于调节侧头枕从旁侧包裹头部的角度,包括侧头枕传动机构和与侧头枕连接的侧头枕驱动部件,侧头枕驱动部件与侧头枕传动机构连接;动力源,其与侧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连接,并经侧头枕传动机构和侧头枕驱动部件驱动侧头枕;以及控制器,其与动力源电连接,用于控制动力源。与传统车辆座椅手动调节侧头枕相比,本发明的车辆座椅,能够自动调节侧头枕的位置,满足乘坐人员的舒适性要求。

Description

车辆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座椅,尤其是具有侧头枕的车辆座椅。
背景技术
现代车辆早已摆脱了作为代步工具的传统概念,设计思想提倡人与车的融合,更加注重人性化。随着当今社会人们对生活质量及健康指数越来越看重,对车辆的舒适性和驾车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车辆不仅注重性能安全,而且更加追求个性化的享受和人性化的关怀,这就对车辆的操控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CN200420076496.2公开了一种带侧枕的座椅。其包括靠背、靠背上部的头枕。侧枕通过转轴与头枕连接。在未打开两侧枕时,该座椅与普通座椅相同。当通过转轴打开侧枕后,使用者的头部可以侧靠在侧枕上。然而,在该带侧枕的座椅中,侧枕通过手动展开,位置单一,不能满足车辆舒适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传统车辆座椅的侧头枕位置不能自动调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车辆座椅,其能够自动调节侧头枕的位置,满足乘坐人员的舒适性要求。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车辆座椅,包括靠背和设于所述靠背上方的头枕,所述头枕包括主头枕和设于所述主头枕旁侧的侧头枕,其中,所述车辆座椅还包括头枕调节装置,所述头枕调节装置包括:侧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侧头枕从旁侧包裹头部的角度,包括侧头枕传动机构和与所述侧头枕连接的侧头枕驱动部件,所述侧头枕驱动部件与侧头枕传动机构连接;动力源,与所述侧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连接,并经所述侧头枕传动机构和所述侧头枕驱动部件驱动所述侧头枕;以及控制器,与所述动力源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动力源。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车辆座椅中,所述侧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与所述动力源之间设有接通或隔断动力传递的开关部件,所述开关部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车辆座椅中,所述动力源包括动力马达、减速机构和驱动轴,所述动力马达的输出轴经减速机构与所述驱动轴相连。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车辆座椅中,所述动力源的动力马达设置在靠背的下部。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车辆座椅中,所述减速机构包括与所述动力马达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蜗杆、与所述蜗杆啮合的蜗轮、与所述蜗轮同轴旋转且固定连接的齿轮以及一体设于所述驱动轴的下部的齿条,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车辆座椅中,所述开关部件包括开关马达、双向丝杆、两个滑块、连杆、两根握杆以及壳体,所述双向丝杆由一根左旋丝杆和一根右旋丝杆连接为一体,所述开关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双向丝杆连接,所述两个滑块分别具有与左旋丝杆和所述右旋丝杆配合的螺纹孔,各握杆的一端经连杆与滑块连接,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两根握杆关于所述驱动轴对称设置,且其形状与所述驱动轴的形状相适配。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车辆座椅中,所述车辆座椅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头枕的固定板,所述侧头枕驱动部件为置于所述侧头枕内部的侧头枕内板,所述侧头枕内板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车辆座椅中,所述侧头枕传动机构包括侧头枕连杆、扇形齿轮、丝杆、齿轮、滑块、中间连杆,所述侧头枕连杆与所述开关部件的壳体连接,所述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丝杆上,所述侧头枕传动机构将所述壳体的移动动作转换成所述侧头枕内板的旋转动作,所述侧头枕连杆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在所述扇形齿轮的侧面上,所述扇形齿轮与所述丝杆上的齿轮配合,所述滑块具有与所述丝杆配合的螺纹孔,所述中间连杆铰接在所述滑块和所述侧头枕内板之间。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车辆座椅中,所述头枕调节装置还包括头枕高度调节机构,所述头枕高度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动力源连接的头枕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车辆座椅中,所述头枕高度调节机构与所述动力源之间也设有所述开关部件。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车辆座椅中,所述头枕调节装置还包括主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所述主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主头枕从上方包裹头部的角度,所述主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与所述动力源连接。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车辆座椅中,主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动力源连接的主头枕包裹连杆和主头枕包裹曲杆,所述主头枕包裹曲杆可旋转地内嵌于所述主头枕内。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车辆座椅中,所述主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与所述动力源之间也设有所述开关部件。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车辆座椅中,所述侧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的开关部件、所述头枕高度调节机构的开关部件、以及所述主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的开关部件上下对齐,且所述驱动轴依次穿过所述头枕高度调节机构的开关部件、所述侧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的开关部件、以及所述主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的开关部件。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车辆座椅中,所述靠背的背部设有滑槽,所述侧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的开关部件的壳体、所述头枕高度调节机构的开关部件的壳体、以及所述主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的开关部件的壳体均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与传统的车辆座椅手动调节侧头枕相比,本发明的车辆座椅具有侧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动力源以及控制器,其中,所述侧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侧头枕传动机构和与侧头枕连接的侧头枕驱动部件;所述动力源经所述侧头枕传动机构和所述侧头枕驱动部件驱动所述侧头枕;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动力源,因此,本发明的车辆座椅能够自动调节侧头枕的位置,满足乘坐人员的舒适性要求。
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特征以及方面。
附图说明
图1为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车辆座椅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车辆座椅的接通或隔断动力源与侧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头枕高度调节机构、主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之间的各开关部件间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3为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车辆座椅的接通或隔断动力源与侧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头枕高度调节机构、主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之间各开关部件间的机构间图,其显示了开关部件的接通状态;
图4为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车辆座椅的接通或隔断动力源与侧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头枕高度调节机构、主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之间各开关部件间的机构间图,其显示了开关部件的隔断状态;
图5为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车辆座椅的头枕高度调节机构的机构简图;
图6为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车辆座椅的侧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的第一部分的机构简图;
图7为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车辆座椅的侧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的第二部分的机构简图;
图8为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车辆座椅的主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的机构简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靠背            12  滑槽
20  固定板          102 动力马达
104 蜗杆            106 蜗轮
108 齿轮            110 驱动轴
112 齿条            204 头枕支撑杆
308 侧头枕连杆      310 扇形齿轮
312 扇形齿轮支架    314 丝杆支架
316 丝杆            318 滑块
320 中间连杆        322 侧头枕内板
408 主头枕包裹连杆  410 主头枕包裹曲杆
500 壳体            502 开关马达
504 向丝杆支架      506 向丝杆
508 滑块            510 连杆
512 握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本文中,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车辆座椅包括坐垫、靠背10和头枕等。头枕设于靠背10上方。头枕包括主头枕和设于主头枕旁侧的侧头枕。一般而言,在主头枕的两侧各设有一个侧头枕。图1中未显示车辆座椅的外形,其显示了车辆座椅的内部构造。车辆座椅的外形可以为各种现有形状。而且,在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车辆座椅后,车辆座椅的外形可以与传统座椅不同。
在本发明的车辆座椅中,车辆座椅具有头枕调节装置。头枕调节装置用于调节主头枕和侧头枕的位置,以满足乘坐人员的舒适要求。所述头枕调节装置包括侧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头枕高度调节机构、主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动力源以及控制器。其中,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侧头枕从旁侧包裹头部的角度,头枕高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主头枕和侧头枕的高度,主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主头枕从上方包裹头部的角度。动力源用于为侧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头枕高度调节机构、主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提供动力源。控制器用于控制动力源等。而且,控制器与动力源电连接,以便控制动力源。
侧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侧头枕传动机构和侧头枕驱动部件。侧头枕传动机构与动力源连接,将动力源的动力经过速度调整和换向传递给侧头枕驱动部件,最终使侧头枕旋转至合适的位置,侧头枕驱动部件与侧头枕连接。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侧头枕驱动部件为置于侧头枕内部的侧头枕内板。侧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与动力源之间设有接通或隔断动力传递的开关部件。
如图2所示,动力源包括动力马达102、减速机构和驱动轴110,动力马达102的输出轴经减速机构与驱动轴110相连。其中,动力马达102设置在靠背背部的下部,避免马达运转所带来的振动和噪声影响。优选的是,动力马达102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其原因在于,步进电机可以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而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
减速机构包括与动力马达102的输出轴连接的蜗杆104、与蜗杆104啮合的蜗轮106、与蜗轮106同轴旋转且固定连接的齿轮108以及一体设于驱动轴110的下部的齿条112,齿轮108与齿条112啮合。当然,关于动力源的配置,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构思出其它方案。例如,蜗杆104和蜗轮106也可以由齿条和齿轮代替。另外,驱动轴110一体地设有齿条112,齿条112的长度根据具体情况设定。动力马达102及减速机构与座椅的靠背10的骨架连接,带驱动轴110与后述开关部件的壳体500中的固定滑轨配合。而且,所述开关部件与靠背10上设置的滑槽12配合。
当动力马达102启动时,动力马达102的输出轴带动蜗杆104旋转;蜗杆104旋转,带动与其啮合的蜗轮106旋转;由于蜗轮106与齿轮108固连,所以齿轮108与蜗轮106同轴旋转;齿轮108与驱动轴110下部的齿条112啮合,齿轮108的旋转运动被传递给齿条112,齿条112上下移动,使得驱动轴110基本上在竖直方向上上下移动。
换言之,动力源由动力马达102、蜗杆104、蜗轮106和齿轮108组合、带有齿条112的驱动轴110四部分组成。动力马达102与蜗轮106、蜗杆104固定在座椅的靠背10骨架右侧中偏下,带有齿条112的驱动轴110靠近骨架左侧。通过控制动力马达102的运转,带动带有齿条112的驱动轴110上下升降运动。动力马达102运转,带动与之固定的蜗杆104运动,通过蜗轮蜗杆实现减速并实现动力的垂直换向,并通过与蜗轮106固定的齿轮108,带动驱动轴110实现上下运动。
如图1所示,动力源与侧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之间设置有开关部件,该开关部件可以控制动力源与侧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之间的动力传递。如图3和图4所示,该开关部件包括开关马达502、双向丝杆506、两个滑块508、两根连杆510、两根握杆512以及壳体500。其中,双向丝杆506由一根左旋丝杆和一根右旋丝杆形成为一体。而且,双向丝杆506可旋转地支撑于双向丝杆支架504上。双向丝杆支架504固设于所述壳体500。如后所述,壳体500可滑动地设于靠背10的滑槽12内。开关马达502的输出轴与双向丝杆506连接。
另外,开关马达502、双向丝杆506、两个滑块508、两根连杆510、两根握杆512可以随壳体500一起上下运动。在本实施例中,开关马达502、双向丝杆506、两个滑块508、两根连杆510、两根握杆512可以设置在所述壳体500内部。两个滑块508分别具有与左旋丝杆和右旋丝杆配合的螺纹孔。各握杆512的一端经连杆510与滑块508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壳体500上。两根握杆512关于驱动轴110对称设置,且其形状与驱动轴110的形状相适配。优选的是,开关马达502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其原因在于,步进电机可以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而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
开关马达502也与控制器电连接,以便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开关马达502的启动和停止。这样,可以通过控制动力马达102和开关马达502两者,操作侧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
图3显示的动力接通的状态的实现方式如下:通过控制器启动开关马达502正转,与开关马达502的输出轴相连的双向丝杆506旋转,分别与左旋丝杆和右旋丝杆配合的两个滑块508朝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各滑块508移动,带动与其连接的连杆510运动;连杆510运动后,带动与其连接的握杆512运动。两根握杆512在两根连杆510的作用下朝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从而夹紧驱动轴110。两根握杆512将驱动轴110抱死,亦即,两根握杆512与驱动轴110被固定在一起。因此,在驱动轴110由动力马达102驱动上下运动时,由于两根握杆512抱死驱动轴110,所以驱动轴110的动力经由握杆512带动壳体500上下运动。
另一方面,图4显示的动力隔断的状态的实现方式如下:通过控制器启动开关马达502反转,与开关马达502的输出轴相连的双向丝杆506旋转,分别与左旋丝杆和右旋丝杆配合的两个滑块508朝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各滑块508移动,带动与其连接的连杆510运动;连杆510运动后,带动与其连接的握杆512运动。两根握杆512在两根连杆510的作用下朝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从而松开驱动轴110。因此,在驱动轴110由动力马达102驱动上下运动时,由于两根握杆512离开驱动轴110而不接触,无法传递动力,所以驱动轴110的动力经由握杆512不能带动壳体500上下运动,壳体500保持静止。
换言之,所述开关部件通过控制开关马达502的运转,实现握杆512对带驱动轴110的抱紧与松开动作,从而实现对动力传输的接通与隔断。锁紧状态是通过低速的开关马达502运转带动双向丝杆506(即丝杆两侧螺纹恰好相反,一端为左旋另一端为右旋)旋转,丝杆带动其上的两个滑块508(其各自内孔位相反螺纹)靠近运动,从而最终实现握杆512抱紧驱动轴110,即开关部件的接通状态;反之亦然,通过开关马达502反转实现由锁紧状态变为松开状态,即开关部件的隔断状态。
如图1、图6和图7所示,侧头枕传动机构包括侧头枕连杆308、扇形齿轮310、丝杆316、套设于所述丝杆316上的齿轮(未标号)、滑块318、中间连杆320。其中,侧头枕连杆308的动力输入端与开关部件的壳体500连接。侧头枕传动机构将壳体500的移动动作转换成侧头枕的旋转动作。侧头枕连杆308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在扇形齿轮310的侧面上,扇形齿轮310与套设在丝杆316上的齿轮配合,滑块318具有与丝杆316配合的螺纹孔,中间连杆320铰接在滑块318和侧头枕内板322之间。此处,侧头枕传动机构也可采用其它方式,或改变其中的零部件,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构思出的,例如,扇形齿轮310可以利用圆形齿轮代替,扇形齿轮310与丝杆316上的齿轮的配合可以利用齿轮齿条配合代替、或蜗轮蜗杆代替。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车辆座椅具有左右两个侧头枕,相应地,侧头枕传动机构的数量也为两个。该两个侧头枕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相同,且零部件设置位置对称。
如上所述,开关部件的壳体500可滑动地设置在靠背10的后部。另外,车辆座椅还包括用于安装头枕的固定板,侧头枕驱动部件为置于侧头枕内部的侧头枕内板,侧头枕内板可旋转地设置在固定板上。更具体地,壳体500与靠背10上的滑槽12滑动配合。当开关部件的握杆512抱死动力源的驱动轴110时,壳体500随驱动轴110上下运动。由于侧头枕连杆308的下端与壳体500连接,所以侧头枕连杆308也上下运动。侧头枕连杆308的下端运动,带动侧头枕连杆308的上端运动。由于侧头枕连杆308的上端与扇形齿轮310连接,所以扇形齿轮310会绕扇形齿轮支架312旋转。扇形齿轮310旋转,带动与其啮合的丝杆316上的齿轮旋转。丝杆316和丝杆316上的齿轮由丝杆支架314可旋转地支撑。而且,丝杆316上配置有与其配合的滑块318。由于丝杆316的旋转,带动滑块318旋转。由于滑块318与中间连杆320的一端铰接,所以,中间连杆320也会相应地转动。中间连杆320的另一端与可旋转地设置在固定板20上的侧头枕内板322铰接,所以侧头枕内板322也相应地转动,进而使侧头枕转动。作为举例,侧头枕的外部柔软部分可以将侧头枕内板322包覆。以上述方式,调节侧头枕的包裹角度,以满足乘坐人员的舒适要求,提高车辆座椅的自动调节性能。
如图1、图2、图3、图4以及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头枕调节装置还包括头枕高度调节机构。头枕高度调节机构用于调整整个头枕的高度,即调整主头枕及其两侧的侧头枕的高度。该头枕高度调节机构的头枕支撑杆204通过螺栓与固定板20固定联接。支撑杆204与动力源连接。而且,头枕高度调节机构与动力源之间也设有上述开关部件。该头枕支撑杆204具有水平延伸部和竖直延伸部。所述水平延伸部从开关部件的两侧分别水平延伸。竖直延伸部的一端与水平延伸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20固定连接。水平延伸部和竖直延伸部相互垂直。优选的是,在水平延伸部和竖直延伸部的相交处,倒有圆角。
如图5所示,在通过控制器控制动力马达102启动时,经减速机构驱动驱动轴110上下运动。此时,若通过控制器控制头枕高度调节机构的开关部件的马达502启动,使握杆512抱紧驱动轴110,则头枕高度调节机构与动力源之间的动力传递接通。此时,若驱动轴110向下运动,则头枕高度调节机构的开关部件的壳体500也相应地向下运动,从而带动支撑杆204向下运动。由于支撑杆204与支撑主头枕和侧头枕的固定板20固定联接,所以固定板20也向下运动。同理,可以控制驱动轴110向上运动。以这种方式,调节主头枕和侧头枕的高度,以满足乘坐人员的舒适要求,提高车辆座椅的自动调节性能。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头枕调节装置还包括主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亦即,所述头枕调节装置同时包括侧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头枕高度调节机构和主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应当注意,主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主头枕从上方包裹头部的角度。亦即,主头枕是从上方向下方包裹乘坐人员的头部,而侧头枕是从旁侧包裹乘坐人员的头部,即一个是竖直方向上的包裹运动,一个在水平方向上的包裹运动。
具体而言,如图1、图2、图3、图4以及图8所示,主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主头枕包裹连杆408和主头枕包裹曲杆410。而且,主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与动力源之间也设有开关部件。其中,主头枕包裹连杆408经开关部件与动力源连接。主头枕包裹曲杆410可旋转地内嵌于主头枕内。
如图8所示,在通过控制器控制动力马达102启动时,经减速机构驱动驱动轴110上下运动。此时,若通过控制器控制主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的开关部件的马达502启动,使握杆512抱紧驱动轴110,则主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与动力源之间的动力传递接通。此时,若驱动轴110向下运动,则主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的开关部件的壳体500也相应地向下运动,从而带动主头枕包裹连杆408向下运动。由于主头枕包裹连杆408和主头枕包裹曲杆410铰接,所以主头枕包裹曲杆410会随之运动。主头枕包裹曲杆410的中部具有铰接点,主头枕包裹曲杆410会绕该铰接点旋转,从而带动主头枕绕水平轴线旋转。主头枕的旋转方向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动力马达102的正转和反转来控制。以这种方式,调节主头枕的包裹角度,以满足乘坐人员的舒适要求,提高车辆座椅的自动调节性能。
在上述优选实施例中,车辆座椅具有头枕多向调节的装置,通过控制器实现头枕升降、侧头枕旋转、主头枕旋转的单独或同时调节。而且,可以在该基础之上可以进一步开发出座椅头枕调节的记忆功能。更具体地说,本发明通过一个动力马达102带动驱动轴110上下滑动,并开关部件给予头枕升降、侧头枕旋转、主头枕旋转的原动力。通过车辆座椅头枕多功能的一体化设计,以满足不同驾驶员的个性需求,紧扣以人为本的理念,使驾车体验更加高贵与舒适。
而且,车辆往往由多个成员共同驾驶。当不同的乘员驾车或车内休息时,由于个人身体条件差异,所需要的座椅头枕位置也各不相同,需调节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或角度,本发明的车辆座椅能够满足多成员驾驶对座椅的位置要求,提高车辆座椅的自动调节性能。
另外,在本发明的车辆座椅中,将动力马达102布置在座椅的下部,尽可能消除因动力马达工作带来的噪声和振动。将动力源与各侧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头枕高度调节机构、主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分开布置,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因动力马达102和侧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头枕高度调节机构、主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的各开关部件的开关马达502运转带来的负面影响。
如上所述,开关部件共有三个,侧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头枕高度调节机构、主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与动力源之间各有一个。该三个开关部件分别控制侧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头枕高度调节机构、主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的动力传输的断开与闭合。而且,驱动轴110穿过该三个开关部件。亦即,三个开关部件上下对齐排列。
在本发明的车辆座椅中,控制器可以具有操作面板。例如,操作面板上布置有多个按键,分别对应动力马达102和三个开关马达502的启动、停止以及其正反转的控制。控制器可以与车辆上的电源连接,也可以自身配置电源。电源可以为车辆电瓶,也可以与车辆上的其它电源相连,或专门为所述控制器布置的电源。控制器可以为单片机。通过控制器准确地控制动力马达,从而控制主头枕、侧头枕的位置。而且,控制模块与动力马达102和三个开关马达502分别电连接,以便进行控制。另外,控制器可以扩展功能,例如主头枕、侧头枕的位置测量、位置信息存储功能,从而实现懒人功能。在本发明的车辆座椅中,控制器的功能为控制动力马达102和三个开关马达502的启动和停止,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选用各种现有的成熟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车辆座椅具有如下特点:
1.能够调节侧头枕的包裹角度,满足乘坐人员对与两侧包裹的舒适性要求;
2.能够同时调节主头枕和侧头枕的高度;
3.能够调节主头枕的包裹角度,满足乘坐人员对上方包裹的舒适性要求;
4.能够实现头枕高度、侧头枕包裹角度、主头枕包裹角度的独立控制;
5.能够实现头枕头枕高度、侧头枕包裹角度、主头枕包裹角度三中的两个或三个同时进行的自动控制。
另外,动力马达102靠下布置,开关马达502运转速度慢且运行时间短,只在实现抱紧和松开驱动轴时才运行,从而避免动力马达102因功率较大、转速较高而带来的明显振动和较大噪声等负面影响;
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知道,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确定。

Claims (15)

1.车辆座椅,包括靠背和设于所述靠背上方的头枕,所述头枕包括主头枕和设于所述主头枕旁侧的侧头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座椅还包括头枕调节装置,所述头枕调节装置包括:
侧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侧头枕从旁侧包裹头部的角度,包括侧头枕传动机构和与所述侧头枕连接的侧头枕驱动部件,所述侧头枕驱动部件与侧头枕传动机构连接;
动力源,与所述侧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连接,并经所述侧头枕传动机构和所述侧头枕驱动部件驱动所述侧头枕;以及
控制器,与所述动力源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动力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与所述动力源之间设有接通或隔断动力传递的开关部件,所述开关部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包括动力马达、减速机构和驱动轴,所述动力马达的输出轴经减速机构与所述驱动轴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的动力马达设置在靠背的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构包括与所述动力马达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蜗杆、与所述蜗杆啮合的蜗轮、与所述蜗轮同轴旋转且固定连接的齿轮以及一体设于所述驱动轴的下部的齿条,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部件包括开关马达、双向丝杆、两个滑块、连杆、两根握杆以及壳体,所述双向丝杆由一根左旋丝杆和一根右旋丝杆连接为一体,
所述开关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双向丝杆连接,
所述两个滑块分别具有与左旋丝杆和所述右旋丝杆配合的螺纹孔,
各握杆的一端经连杆与滑块连接,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壳体上,
所述两根握杆关于所述驱动轴对称设置,且其形状与所述驱动轴的形状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座椅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头枕的固定板,所述侧头枕驱动部件为置于所述侧头枕内部的侧头枕内板,所述侧头枕内板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头枕传动机构包括侧头枕连杆、扇形齿轮、丝杆、齿轮、滑块、中间连杆,所述侧头枕连杆与所述开关部件的壳体连接,所述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丝杆上,所述侧头枕传动机构将所述壳体的移动动作转换成所述侧头枕内板的旋转动作,所述侧头枕连杆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在所述扇形齿轮的侧面上,所述扇形齿轮与所述丝杆上的齿轮配合,所述滑块具有与所述丝杆配合的螺纹孔,所述中间连杆铰接在所述滑块和所述侧头枕内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调节装置还包括头枕高度调节机构,所述头枕高度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动力源连接的头枕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高度调节机构与所述动力源之间也设有所述开关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调节装置还包括主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所述主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主头枕从上方包裹头部的角度,所述主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与所述动力源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主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动力源连接的主头枕包裹连杆和主头枕包裹曲杆,所述主头枕包裹曲杆可旋转地内嵌于所述主头枕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与所述动力源之间也设有所述开关部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的开关部件、所述头枕高度调节机构的开关部件、以及所述主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的开关部件上下对齐,且所述驱动轴依次穿过所述头枕高度调节机构的开关部件、所述侧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的开关部件、以及所述主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的开关部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的背部设有滑槽,所述侧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的开关部件的壳体、所述头枕高度调节机构的开关部件的壳体、以及所述主头枕包裹角度调节机构的开关部件的壳体均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CN 201010218896 2010-06-29 2010-06-29 车辆座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107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18896 CN102310789B (zh) 2010-06-29 2010-06-29 车辆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18896 CN102310789B (zh) 2010-06-29 2010-06-29 车辆座椅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10789A true CN102310789A (zh) 2012-01-11
CN102310789B CN102310789B (zh) 2013-03-13

Family

ID=45424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21889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10789B (zh) 2010-06-29 2010-06-29 车辆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10789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206569A1 (zh) * 2016-06-02 2017-12-07 广东肇庆爱龙威机电有限公司 齿轮箱总成以及包括该齿轮箱总成的头枕驱动器
CN108082016A (zh) * 2017-12-05 2018-05-29 郑州郑先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有效保持头部水平的舒适头枕
CN108099726A (zh) * 2017-12-05 2018-06-01 郑州郑先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矫正保护头部功能的头枕
CN108836004A (zh) * 2018-07-27 2018-11-20 东莞市伟宏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头枕同步升降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488278A1 (en) * 2004-12-13 2006-06-13 Anthony An-Tao Yang Vehicle crash protection and prevention system
US20060181117A1 (en) * 2003-03-20 2006-08-17 Schmuda Von Trzebiatowski Pete Headrest,particularly for a motor vehicle seat
CN101472761A (zh) * 2006-04-17 2009-07-0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活性材料促动的头枕组件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81117A1 (en) * 2003-03-20 2006-08-17 Schmuda Von Trzebiatowski Pete Headrest,particularly for a motor vehicle seat
CA2488278A1 (en) * 2004-12-13 2006-06-13 Anthony An-Tao Yang Vehicle crash protection and prevention system
CN101472761A (zh) * 2006-04-17 2009-07-0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活性材料促动的头枕组件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206569A1 (zh) * 2016-06-02 2017-12-07 广东肇庆爱龙威机电有限公司 齿轮箱总成以及包括该齿轮箱总成的头枕驱动器
US11261949B2 (en) 2016-06-02 2022-03-01 Guangdong Zhaoqing L&V Co. Ltd. Gearbox assembly and a headrest actuator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8082016A (zh) * 2017-12-05 2018-05-29 郑州郑先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有效保持头部水平的舒适头枕
CN108099726A (zh) * 2017-12-05 2018-06-01 郑州郑先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矫正保护头部功能的头枕
CN108082016B (zh) * 2017-12-05 2020-05-26 泉州憨鼠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有效保持头部水平的舒适头枕
CN108099726B (zh) * 2017-12-05 2020-06-02 郑巧玲 一种具有矫正保护头部功能的头枕
CN108836004A (zh) * 2018-07-27 2018-11-20 东莞市伟宏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头枕同步升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10789B (zh) 2013-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71011B2 (en) Seat cushion extension apparatus
CN101677692B (zh) 车辆用座椅装置
CN102310789B (zh) 车辆座椅
JP2009513180A (ja) ヘッド・レストの上下位置調整装置
JP2004141664A (ja) シートボルスタシステム装置および方法(seatbolstersystemapparatusandmeathod)
CN106029437A (zh) 座垫长度调节装置及座垫长度调节方法
CN113954712B (zh) 一种腰托位置可调节的汽车座椅结构
CN104228638B (zh) 一种汽车座椅及采用该座椅的汽车
WO2018034903A1 (en) Head restraint follower
KR101724915B1 (ko) 차량용 시트의 리클라이닝 장치
CN206217695U (zh) 应用于扶手的升降装置、扶手总成和汽车
CN111469733A (zh) 电动四向头枕机构
CN204915354U (zh) 一种实现多种形态变化的适调座椅机构
CN112895996A (zh) 一种可形成床垫的电动汽车座椅
CN217495888U (zh) 座椅本体、座椅和车辆
CN102476599A (zh) 一种座椅头枕的调节装置
CN210881767U (zh) 带有双向角度调节机构的汽车座椅骨架
KR101326492B1 (ko) 자동차용 전동식 시트 구동 장치
CN201423956Y (zh) 座椅腿托调节机构
CN208359987U (zh) 座椅及车辆
KR101220944B1 (ko) 자동차용 럼버서포트 어셈블리
CN209320782U (zh) 汽车座椅头枕调节装置、汽车座椅及汽车
CN209112005U (zh) 一种汽车头枕支架
KR101956985B1 (ko) 차량용 프런트시트의 틸팅장치
CN215154084U (zh) 汽车座椅和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