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09945B - 一种多组分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组分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09945B CN102309945B CN201010245174.6A CN201010245174A CN102309945B CN 102309945 B CN102309945 B CN 102309945B CN 201010245174 A CN201010245174 A CN 201010245174A CN 102309945 B CN102309945 B CN 10230994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rfactant
- acid
- active agent
- surface active
- complex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组分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对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多羟基有机碱或/和多羟基有机酸及其盐类、以及它助剂进行复配,形成性能优越的多组分表面活性剂,提高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和对阴离子型有机物的稳定性,使之与现有单组份表面活性剂相比具有更强的配伍能力和更好的适用性,可以在日用洗涤、工业清洗、生命科学研究、医疗诊断试剂、生物化学试剂配制等领域广泛应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表面活性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组分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开报道过的复合型表面活性剂的组分一般是包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三种组分,或者由至少两种烷基芳族磺化物、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低烷基醇、芳香族溶剂、二元醇、碱以及水混合而成的体系,不管是哪一种,它们都具有以下缺陷:
1、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度偏小,其水溶液的pH值偏大,导致其在特定领域的适用性不佳;2、在溶液中有重金属离子和阴离子型有机物等杂质存在的情况下稳定性偏低,有可能导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组分的析出;3、使用后,溶液的pH值未受控有可能超出特定范围,不利于蛋白质(酶)等活性物质的长期保存;4、对阴离子型有机物的配伍能力不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多组分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提高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解度,同时显著提高对阴离子型有机物的配伍能力。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多组分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控制目标溶液的pH值,抑制活性剂溶液中因微生物繁殖造成的有效成份失效。
所述多羟基有机碱包括乙酰苯胺、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等烷基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多羟基有机酸为葡萄糖酸、乙二胺亚氨基乙二酸、山梨酸、水杨酸、对羟基苯甲酸、邻苯二甲酸、丙二酸、丁二酸、戊二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多羟基有机酸盐类为葡萄糖酸、乙二胺亚氨基乙二酸、山梨酸、水杨酸、对羟基苯甲酸、邻苯二甲酸、丙二酸、丁二酸、戊二酸的钠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含有至少一种亲水基的季胺盐化合物为辛基三甲基氯化铵、十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双辛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壬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四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三辛基甲基氯化铵、三丙基甲基氯化铵、三丁基甲基氯化铵、三壬基甲基氯化铵、三-十烷基甲基氯化铵、三-十二烷基甲基氯化铵、三-十四烷基甲基氯化铵、三-十六烷基甲基氯化铵、三-十八烷基甲基氯化铵、四甲基氯化铵 、四乙基氯化铵、四丙基氯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辛基氯化铵、二乙基乙醇基氯化铵、苯基三甲基氯化铵、苄基三甲基氯化铵、苄基三乙基氯化铵、苄基三丙基氯化铵、苄基三丁基氯化铵、辛基三甲基溴化铵、十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双辛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双壬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双十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双十四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铵、三辛基甲基溴化铵、三丙基甲基溴化铵、三丁基甲基溴化铵、三丁基乙基溴化铵、三丁基丙基溴化铵、三壬基甲基溴化铵、三-十烷基甲基溴化铵、三-十二烷基甲基溴化铵、三-十四烷基甲基溴化铵、三-十六烷基甲基溴化铵、三-十八烷基甲基溴化铵、四甲基溴化铵、四乙基溴化铵、四丙基溴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四辛基溴化铵、二乙基乙醇基溴化铵、苯基三甲基溴化铵、苄基三甲基溴化铵、苄基三乙基溴化铵、苄基三丙基溴化铵、苄基三丁基溴化铵、咪唑啉、月桂基异喹啉氮鎓溴化物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物。
所述的其它助剂为吡啶硫酮钠、羟乙基六氢均三嗪、咪唑烷基脲、曲拉通、醋酸氯已定、硫酸奎宁、2-甲基-4-异噻唑啉-3-酮、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羟基酸是分子中既含有羟基又含有羧基的复合官能团化合物,羟基酸分子中的羟基或羧基的数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本发明中提到的多羟基有机酸为葡萄糖酸、乙二胺亚氨基乙二酸、山梨酸、水杨酸、对羟基苯甲酸、邻苯二甲酸、丙二酸、丁二酸、戊二酸及它们的衍生物。
更优的方案是:包括双十四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对羟基苯甲酸和乙酰苯胺、以及醋酸氯已定;双十四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对羟基苯甲酸:乙酰苯胺:醋酸氯已定的重量比为40:5:5:0.6。
更优的方案是:包括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羟基苯甲酸和吡啶硫酮钠;并且,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羟基苯甲酸:吡啶硫酮钠的重量比为49.5:10:0.5。
更优的方案是:所述的亲水基的季胺盐化合物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所述的多羟基有机酸为葡萄糖酸和乙二胺亚氨基乙二酸,多羟基有机碱为乙酰苯胺,其它助剂为咪唑烷基脲;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葡萄糖酸和乙二胺亚氨基乙二酸:乙酰苯胺:咪唑烷基脲的重量比为40:9:5:0.6。
所述多组分表面活性剂为一种水溶液制剂,并且使用盐酸溶液下调该水溶液制剂的pH值至7.0~8.0;或者使用饱和NaOH溶液上调该水溶液制剂的pH值至5.5~8.0;
所述多组分表面活性剂也可以制备成凝胶制剂、或固体制剂等以备使用和储存。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制备前述任意一种多组分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预先添加纯水的容器中,添加所述多羟基有机碱或多羟基有机酸及其盐类,待其完全溶解后,再在中速搅拌下慢慢加入所述含有至少一种亲水基的季胺盐化合物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使其充分溶解;
B)再滴加所述其它助剂并继续搅拌约8-15min,然后使用盐酸溶液下调所得的水溶液的pH值的范围至7.0~8.0;或者使用饱和NaOH溶液上调所得的水溶液的pH值至5.5~8.0。
本发明还公开了另外一种制备前述任意一种多组分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干燥密闭的容器内充分混合所述含有至少一种亲水基的季胺盐化合物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多羟基有机碱或/和多羟基有机酸及其盐类,以及其它助剂,形成混合干粉;
B)将所述混合干粉缓慢加入容器里的纯水中,使用中速搅拌至充分溶解,形成均匀的水溶液;或者将所述混合干粉置于容器中,然后缓慢滴加纯水,中速搅拌,直至粉体完全溶解,形成均匀的水溶液;
C)再用饱和NaOH溶液上调所获水溶液的pH值至5.5~8.0,或者用HCl下调所获水溶液的pH值至7.0~8.0。
本发明通过对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多羟基有机碱或/和多羟基有机酸及其盐类及其它助剂进行复配,形成了多组分表面活性剂,明显提高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同时显著提高了对阴离子型有机物的配伍能力。通过对目标溶液的pH值进行调节,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增大了溶液对金属离子的稳定性,提高了对酶活性物质的保持能力,满足了生命科学研究、医疗诊断试剂、生物化学试剂配制等专用领域的应用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主要解决单一使用以季铵盐为代表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解度偏小和遇到阴离子型有机物(含两性离子)组分容易产生沉淀的问题。其核心组分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各种季铵盐)和多羟基有机碱(如二乙醇胺、三乙醇胺)或多羟基有机酸及其盐。实验发现后者的加入能增大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并提升表面活性;其它助剂主要是起到消泡、防止组分被微生物降解而失效等辅助作用。
单组分表面活性剂是指整个表面活性剂体系中只含有唯一的一种组分,如只含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这单一组分,或只含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这一单一组分。而多组分表面活性剂则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的表面活性剂,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等。
正常情况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加入阴离子有机物时会生成沉淀,而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加入多羟基碱后阴离子有机物在体系中的溶解度会升高(配伍性增强)。
羟基酸是分子中既含有羟基又含有羧基的复合官能团化合物,羟基酸分子中的羟基或羧基的数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本发明中提到的多羟基有机酸为葡萄糖酸、乙二胺亚氨基乙二酸、山梨酸、水杨酸、对羟基苯甲酸、邻苯二甲酸、丙二酸、丁二酸、戊二酸及它们的衍生物。
实施例1
在150mL的烧杯里加入50mL的纯水,中速搅拌下慢慢加入40g双十四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又加入5g对羟基苯甲酸,持续搅拌,溶解完全后再加入5g乙酰苯胺,待其完全溶解后滴加适量(1‰)醋酸氯已定继续搅拌约10Min,然后用盐酸调pH至7~8,所得混合液即为一种复合表面活性剂。
在本实施例中,添加的顺序可以改变;如果先加多羟基有机酸或有机碱,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溶解性能就越好;而先添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再加多羟基有机酸等,可以看到原本不溶解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逐渐溶解掉了,成了均匀的水溶液。
本发明是制备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效含量为指征的高浓度复合型表面活性剂。与用户直接采用固体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相比,本发明的产品在操作上更方便、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成份的溶解度高且稳定性更好、对目标溶液的pH值更可控。对于含有生物酶、抗原抗体类具有生物活性的最终产品而言,必须保证溶液的PH值在5.5~8.5之间,否则会导致生物活性组分的失活。本发明的液体产品能保证这一点,而单纯或直接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是不能保证这一点的。
提高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是本实施例的关键;溶解度越高,配制的产品浓度越高。本发明产品的最终使用形式是液体溶液,不允许有杂质或成分析出。溶解度越高,离饱和溶解度值越远,晶体析出的可能性就越小、液体形式的产品表现出来的稳定性就越好。
对实施例1所得复合表面活性剂进行溶解度性能测试发现:
当不添加对羟基苯甲酸时,双十四烷基二甲基氯化铵的溶解度约为10%,加入对羟基苯甲酸后,双十四烷基二甲基氯化铵的溶解度可达到40-99.5%,由此可知,当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多羟基有机酸及其盐类结合时,它的溶解性会大大增加;
该复合表面活性剂能很好地溶解含苯环阴离子镁盐,一般可达5g/100mL,若该复合表面活性剂不添加水及双十四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则含苯环阴离子镁盐是不溶或微溶于此混合液的。由此可知,实施例1所得复合表面活性剂清洗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
对实施例1所得复合表面活性剂进行稳定性测试发现:将该复合表面活性剂混合液不管是放置在0-8℃的冷库还是放在30-50℃的烘箱里,均无析晶现象发生,此表明该复合表面活性剂混合液在不同的高低温下均具有优越的相稳定性;
对实施例1所得复合表面活性剂进行微生物检测测试发现:若将不加吡啶硫酮钠的混合液放置在2-8℃的环境下会有絮状物产生,即有微生物出现的迹象。而实施例1所得的混合液(添加有吡啶硫酮钠)则不会出现此现象,表明其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防止上述复合型表面活性剂的有效成分遭到微生物的破坏。
实施例2
先将10g对羟基苯甲酸、49.5克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0.5克吡啶硫酮钠在干燥密闭的容器内充分混合摇匀,形成60g混合干粉。然后再150mL的烧杯里加入50mL的纯水,缓慢加入上述60g混合干粉进行中速搅拌并充分溶解后,用饱和NaOH溶液调pH:5.5~8.0,所得混合液即为一种复合表面活性剂。
在本实施例中,添加的顺序可以改变;可以将上述60克混合干粉缓慢加入纯水中,也可以先在容器中放置干粉,然后缓慢滴加纯水,加入50mL纯水后开始中速搅拌,直至粉体完全溶解,形成均匀的水溶液。
对实施例2所得复合表面活性剂进行溶解度性能测试发现:
1) 当不添加对羟基苯甲酸时,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溶解度约为10%,加入对羟基苯甲酸后,双十四烷基二甲基氯化铵的溶解度可达到40-99.5%,由此可知,当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多羟基有机酸及其盐类结合时,它的溶解性会大大增加;
2) 该复合表面活性剂能很好地溶解含苯环阴离子镁盐,一般可达5g/100mL,若该复合表面活性剂不添加水及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则含苯环阴离子镁盐是不溶或微溶于此混合液的。由此可知,实施例2所得复合表面活性剂清洗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
3) 对实施例2所得复合表面活性剂进行稳定性测试发现:将该复合表面活性剂混合液不管是放置在0-8℃的冷库还是放在30-50℃的烘箱里,均无析晶现象发生,此表明该复合表面活性剂混合液在不同的高低温下均具有优越的相稳定性。
4) 对实施例2所得复合表面活性剂进行微生物检测测试发现:若将不加吡啶硫酮钠的混合液放置在2-8℃的环境下会有絮状物产生,即有微生物出现的迹象。而实施例2所得的混合液则不会出现此现象,表明其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防止上述复合型表面活性剂的有效成分遭到微生物的破坏。
实施例3
在150mL的烧杯里加入50mL的纯水,中速搅拌下慢慢加入40g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又加入5g葡萄糖酸和4g乙二胺亚氨基乙二酸,持续搅拌,溶解完全后再加入5g乙酰苯胺,待其完全溶解后滴加适量(1‰)咪唑烷基脲继续搅拌约10Min,然后用饱和NaOH溶液调pH:5.5~7.0,所得混合液即为一种复合表面活性剂。
在本实施例中,添加的顺序可以改变;如果先加多羟基有机酸或有机碱,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溶解性能就越好;而先添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再加多羟基有机酸等,可以看到原本不溶解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逐渐溶解掉了,成了均匀的水溶液。
对实施例3所得复合表面活性剂进行溶解度性能测试发现:
1) 当不添加葡萄糖酸和乙二胺亚氨基乙二酸时,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的溶解度约为10%,加入葡萄糖酸和乙二胺亚氨基乙二酸后,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的溶解度可达到40-99.5%,由此可知,当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多羟基有机酸及其盐类结合时,它的溶解性会大大增加;
2) 该复合表面活性剂能很好地溶解含苯环阴离子镁盐,一般可达5g/100mL,若该复合表面活性剂不添加水及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则含苯环阴离子镁盐是不溶或微溶于此混合液的。由此可知,实施例3所得复合表面活性剂清洗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
3) 对实施例3所得复合表面活性剂进行稳定性测试发现:将该复合表面活性剂混合液不管是放置在0-8℃的冷库还是放在30-50℃的烘箱里,均无析晶现象发生,此表明该复合表面活性剂混合液在不同的高低温下均具有优越的相稳定性。
4) 对实施例3所得复合表面活性剂进行微生物检测测试发现:若将不加吡啶硫酮钠的混合液放置在2-8℃的环境下会有絮状物产生,即有微生物出现的迹象。而实施例3所得的混合液则不会出现此现象,表明其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防止上述复合型表面活性剂的有效成分遭到微生物的破坏。
实施例4
在200mL的烧杯里加入100mL的纯水,中速搅拌下慢慢加入90g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又加入7g葡萄糖酸,持续搅拌,溶解完全后再加入3g乙酰苯胺,待其完全溶解后滴加适量(1.5‰)咪唑烷基脲继续搅拌约10Min,然后用饱和NaOH溶液调pH:5.5~7.5,所得混合液即为一种复合表面活性剂。
在本实施例中,添加的顺序可以改变;如果先加多羟基有机酸或有机碱,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溶解性能就越好;而先添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再加多羟基有机酸等,可以看到原本不溶解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逐渐溶解掉了,成了均匀的水溶液。
对实施例4所得复合表面活性剂进行溶解度性能测试发现:
1) 当不添加葡萄糖酸时,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的溶解度约为10%,加入葡萄糖酸后,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的溶解度可达到40-99.5%,由此可知,,当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多羟基有及其盐类钠盐结合时,它的溶解性会大大增加;
2) 该复合表面活性剂能很好地溶解含苯环阴离子镁盐,一般可达5g/100mL,若该复合表面活性剂不添加水及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则含苯环阴离子镁盐是不溶或微溶于此混合液的。由此可知,实施例1所得复合表面活性剂清洗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
3) 对实施例4所得复合表面活性剂进行稳定性测试发现:将该复合表面活性剂混合液不管是放置在0-8℃的冷库还是放在30-50℃的烘箱里,均无析晶现象发生,此表明该复合表面活性剂混合液在不同的高低温下均具有优越的相稳定性。
4) 对实施例4所得复合表面活性剂进行微生物检测测试发现:若将不加吡啶硫酮钠的混合液放置在2-8℃的环境下会有絮状物产生,即有微生物出现的迹象。而实施例4所得的混合液则不会出现此现象,表明其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防止上述复合型表面活性剂的有效成分遭到微生物的破坏。
实施例5
在150mL的烧杯里加入50mL的纯水,中速搅拌下慢慢加入20g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又加入25g乙二胺亚氨基乙二酸,持续搅拌,溶解完全后再加入5g乙酰苯胺,待其完全溶解后滴加适量(1‰)咪唑烷基脲继续搅拌约10Min,然后用饱和NaOH溶液调pH:5.5~7.5,所得混合液即为一种复合表面活性剂。
在本实施例中,添加的顺序可以改变;如果先加多羟基有机酸或有机碱,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溶解性能就越好;而先添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再加多羟基有机酸等,可以看到原本不溶解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逐渐溶解掉了,成了均匀的水溶液。
对实施例5所得复合表面活性剂进行溶解度性能测试发现:
1) 当不添加乙二胺亚氨基乙二酸时,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的溶解度约为10%,加入乙二胺亚氨基乙二酸后,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的溶解度可达到40-99.5%,由此可知,当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多羟基有及其盐类钠盐结合时,它的溶解性会大大增加;
2) 该复合表面活性剂能很好地溶解含苯环阴离子镁盐,一般可达5g/100mL,若该复合表面活性剂不添加水及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则含苯环阴离子镁盐是不溶或微溶于此混合液的。由此可知,实施例5所得复合表面活性剂清洗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
3) 对实施例5所得复合表面活性剂进行稳定性测试发现:将该复合表面活性剂混合液不管是放置在0-8℃的冷库还是放在30-50℃的烘箱里,均无析晶现象发生,此表明该复合表面活性剂混合液在不同的高低温下均具有优越的相稳定性。
4) 对实施例5所得复合表面活性剂进行微生物检测测试发现:若将不加吡啶硫酮钠的混合液放置在2-8℃的环境下会有絮状物产生,即有微生物出现的迹象。而实施例5所得的混合液则不会出现此现象,表明其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防止上述复合型表面活性剂的有效成分遭到微生物的破坏。
上述实施例中核心组分的重量比例是在大量复配后形成的,利用多羟基有机碱(如二乙醇胺、三乙醇胺)或多羟基有机酸及其盐提高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继而提高表面活性剂的功效。
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本发明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多羟基有机酸及其盐类以及其它助剂按本发明所述的重量分数比例混合能显示出优越的相稳定性,即使在0℃的低温条件下也不会有表面活性剂组分分离出来。多羟基有机碱(如二乙醇胺、三乙醇胺)或多羟基有机酸及其盐具有提高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继而提高表面活性剂功效的效果。
具体针对各个组分来说,在本发明的复合表面活性剂体系中,阳离子是在其结构中包括至少一种亲水基的季胺盐化合物,当其与多羟基有机酸及其盐类结合时,它的溶解性能提高20%以上,从而显示出优越的表面活性,使得清洗能力、发泡性、对硬水的稳定性、溶液的表面张力表现出更优越的性能。
同时多羟基有机酸及其盐类能调节体系的pH值,起到pH缓冲剂的作用,从而有利于蛋白质(酶)等活性物质的长期保存。
其它助剂主要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抑制剂,防止上述复合型表面活性剂的有效成分遭到微生物的破坏。
与直接采用固体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相比,本发明的产品在操作上更方便、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成份的溶解度高且稳定性更好、对目标溶液的pH值更可控。对于含有生物酶、抗原抗体类具有生物活性的最终产品而言,必须保证溶液的pH值在5.5~8.5之间,否则会导致生物活性组分的失活。本发明的液体产品能保证这一点,而单纯或直接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是不能保证这一点的。
产品的最终使用形式是液体溶液,不允许有杂质或成分析出。提高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并缓解其对含有阴离子型有机物的沉淀反应是本发明的关键。溶解度越高,配制的产品浓度越高。溶解度越高,离饱和溶解度值越远,晶体析出的可能性就越小、液体形式的产品表现出来的稳定性就越好。
本发明的核心组分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各种季铵盐)和多羟基有机碱(如二乙醇胺、三乙醇胺)或/和多羟基有机酸及其盐。大量研究后发现后者的加入能增大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并提升表面活性,改变单组份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含阴离子型有机物适用性不佳等问题,从而扩展该类表面活性剂的适用范围。而其它助剂主要是起到消泡、防止组分被微生物降解而失效等辅助作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多组分表面活性剂,其特征是,包括下述组分:10g对羟基苯甲酸、49.5克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0.5克吡啶硫酮钠。
2.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分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 将10g对羟基苯甲酸、49.5克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0.5克吡啶硫酮钠在干燥密闭的容器内充分混合摇匀,形成60g混合干粉;
B)在150mL的烧杯里加入50mL的纯水,缓慢加入上述60g混合干粉进行中速搅拌并充分溶解后,用饱和NaOH溶液调pH至5.5~8.0,所得混合液即为一种复合表面活性剂。
3.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分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将10g对羟基苯甲酸、49.5克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0.5克吡啶硫酮钠在干燥密闭的容器内充分混合摇匀,形成60g混合干粉;
B)往容器中缓慢滴加纯水,加入50mL纯水后开始中速搅拌,直至粉体完全溶解,形成均匀的水溶液,用饱和NaOH溶液调pH至5.5~8.0,所得混合液即为一种复合表面活性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45174.6A CN102309945B (zh) | 2010-07-05 | 2010-07-23 | 一种多组分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24358.4 | 2010-07-05 | ||
CN201010224358 | 2010-07-05 | ||
CN201010245174.6A CN102309945B (zh) | 2010-07-05 | 2010-07-23 | 一种多组分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09945A CN102309945A (zh) | 2012-01-11 |
CN102309945B true CN102309945B (zh) | 2012-12-19 |
Family
ID=45423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45174.6A Active CN102309945B (zh) | 2010-07-05 | 2010-07-23 | 一种多组分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30994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24656B (zh) * | 2014-09-30 | 2017-01-11 | 广州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十二醇葡萄糖双子表面活性剂复配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596834B (zh) * | 2018-10-18 | 2021-09-10 | 东软威特曼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体外诊断试剂的表面活性剂组合物 |
CN109511228B (zh) * | 2018-12-21 | 2020-12-04 | 苏州美吉纳纳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选择性pcb黑孔化前整孔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385087B (zh) * | 2019-07-16 | 2021-06-15 | 邱越 | 一种含季铵盐的复合型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 |
CN113308699B (zh) * | 2021-05-26 | 2023-02-03 | 廊坊市冀方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4214131B (zh) * | 2021-12-29 | 2023-10-20 | 福建省佑达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晶圆衬底抛光制程后清洗液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28853A (zh) * | 2003-10-09 | 2004-09-15 | 西南石油学院 | 可作为驱油剂的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 |
WO2005003439A1 (en) * | 2003-06-27 | 2005-01-13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Surfactant system for use in a lipophilic fluid |
-
2010
- 2010-07-23 CN CN201010245174.6A patent/CN10230994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5003439A1 (en) * | 2003-06-27 | 2005-01-13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Surfactant system for use in a lipophilic fluid |
CN1528853A (zh) * | 2003-10-09 | 2004-09-15 | 西南石油学院 | 可作为驱油剂的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09945A (zh) | 2012-0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09945B (zh) | 一种多组分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 |
Reed et al. | A23187: a divalent cation ionophore | |
Xue et al. | A novel water-in-ionic liquid microemulsion and its interfacial effect on the activity of laccase | |
WO2012019844A2 (de) | Stabilisierte flüssige enzymhaltige tensidzubereitung | |
Russell et al. | Use of certain alcohol ethoxylates to maintain protease stability in the presence of anionic surfactants | |
US10836984B2 (en) | Method for stabilizing both lipase and protease in liquid enzymatic laundry detergent | |
CN101695645B (zh) | 逆胶束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纤维素酶解中的应用 | |
CN108130064A (zh) | 一种利用微生物表面活性剂制备稠油降粘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4792981B (zh) | 一种酶标记抗体结合物稳定剂及其应用 | |
CN103432165B (zh) | 缓释多功能兽用补铁注射剂及其生产工艺 | |
Xu et al. | Calcium-based MOFs as scaffolds for shielding immobilized lipase and enhancing its stability | |
Zepik et al. | Oligomerization of thioglutamic acid: Encapsulated reactions and lipid catalysis | |
Verma et al. | Activity, stability and kinetic parameters for α-chymotrypsin catalysed reactions in AOT/isooctane reverse micelles with nonionic and zwitterionic mixed surfactants | |
CN106667808A (zh) | 一种宠物用清洁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483684A (zh) | 水处理药剂及其加药方法 | |
CN101735869B (zh) | 一种微乳化燃料油添加剂及制备方法 | |
JP2013203775A (ja) | 衣料用液体洗浄剤組成物 | |
CN103790071A (zh) | 一种锂皂石与聚乙烯吡咯烷酮协同稳定的asa施胶剂乳液 | |
CN104726105B (zh) | 土壤渗透剂 | |
CN107500895A (zh) | 一种酵素菌液体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3755845A (zh) | 以软化水为补充水的循环水系统用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 |
Trenholm et al. | Substrate Activation of Trypsin. The Effect of Enzyme Acetylation1 | |
CN106242726A (zh) | 一种保水缓控释肥料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
CN105734036A (zh) | 一种单宁酸为模板的介孔硅固定化胰蛋白酶的制备方法 | |
WO2023005617A9 (zh) | 磁珠的保存液及其保存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628 Address after: 523808, Guangdong, Dongguan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ongshan Lake, Taiwan hi tech park, Taoyuan Road, No. 1, Dongguan biotechnology cooperation and breeding center, building 3, 5 floor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pat El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9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city Baoan District town Longhua Dalang street, Huaning road to the high road, Ming Jun Industrial Park A2 building four floor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Maxchetech Co.,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