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00633A - 用于处理颗粒状材料的具有双股流动底面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处理颗粒状材料的具有双股流动底面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00633A
CN102300633A CN2010800063547A CN201080006354A CN102300633A CN 102300633 A CN102300633 A CN 102300633A CN 2010800063547 A CN2010800063547 A CN 2010800063547A CN 201080006354 A CN201080006354 A CN 201080006354A CN 102300633 A CN102300633 A CN 1023006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t
zone
bottom panel
departure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635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00633B (zh
Inventor
赫伯特·许特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tor vehicle
Original Assignee
赫伯特·许特林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赫伯特·许特林 filed Critical 赫伯特·许特林
Publication of CN102300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06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006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06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8/00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 B01J8/18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with fluidised particles
    • B01J8/24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with fluidised particles according to "fluidised-bed" technique
    • B01J8/44Fluidisation gr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Processes or devices for granulating materials, e.g. fertilisers in general; Rendering particulate materials free flowing in general, e.g. making them hydrophobic
    • B01J2/16Processes or devices for granulating materials, e.g. fertilisers in general; Rendering particulate materials free flowing in general, e.g. making them hydrophobic by suspending the powder material in a gas, e.g. in fluidised beds or as a falling curtai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lanulating (AREA)
  • Devices And Processes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REA)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处理颗粒状材料的设备,具有用于容纳和处理材料的过程室,其中,过程室的底面(10)具有狭缝(14、20),通过狭缝能够将具有水平的运动分量的过程空气引入过程室中,其中,狭缝(14、20)的定向方式为,在径向上外部的区域(17)中产生第一流,第一流具有由外向内指向的运动分量,以及在径向上内部的区域(23)产生第二流,第二流具有由内向外指向的流动分量,其中,两个反向的流体沿圆形的出发区(26)相遇。建议狭缝(14、20)竖直向底面(10)观察大致切向地引导到圆形的出发区(26)上。

Description

用于处理颗粒状材料的具有双股流动底面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处理颗粒状材料的设备,具有用于容纳和处理材料的过程室,其中,过程室的底面具有狭缝,通过该狭缝可以将过程空气以水平的运动分量引入过程室中,其中,狭缝的设置方式为,在径向上的外部区域中产生第一流,其具有由外向内指向的运动分量,以及在径向上的内部区域中产生第二流,其具有由内向外指向的流动分量,其中,这两个反向的流沿圆形的出发区相遇。
背景技术
此类设备从EP1395358B1中公开。
此类设备用于干燥、粒化或涂料颗粒状材料。
气态介质、所谓的过程空气通过平坦的底面引入过程室中且穿过大量的狭缝以水平指向的运动分量进入过程室。狭缝分别为圆形的且通过相叠设置的并且在狭缝的区域中相叠的环形金属板构成。
在径向外部区域中分别有一个环形金属板设置在最靠近的径向内部的环形金属板上方并且将其大致叠置。由此当过程空气穿过狭缝时产生由外向内指向的过程空气流。
在径向内部的区域中放置环形金属板,其径向上最靠近外部的环形金属板叠置。由此产生从径向上内部向径向上外部指向的第二流。
两个流在圆形出发区相遇,由此使过程空气竖直向上转向。
如果底面放置颗粒状材料,则该材料通过过程空气相应地运动,即在径向外部的区域由外向内运动到出发区,在径向内部的区域由内向外指向地运动到出发区。在环形出发区的区域中发生由于向上指向的过程空气流的特别强烈的混合和起漩涡。这开辟了在出发区中输送用于处理材料的介质可能性,比如粒化时的胶状液体或涂料时涂覆在表面上的物质。径向外部的区域的向上运动的材料粒子获得径向向外指向的运动分量,径向内部的区域的向上运动的材料粒子获得径向向内指向的运动分量。在将处理介质涂覆到材料粒子上之后,材料粒子立即相互离开,从而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以干燥喷射的介质。
径向外部的区域的材料粒子朝过程室的径向外部的壁的方向运动且之后通过过程室转向地由于重力再次落回到底面上。径向内部的区域的材料粒子获得朝居中的中心的方向的运动分量,从而使其朝那里运动且之后由于重力落下。大多数情况下存在居中的锥形体,其将落下的材料粒子再次有针对性地输送到底面的内部的区域。
由于过程空气以水平的运动分量穿过底面进入过程室,产生一种空气垫,起漩涡的材料粒子在其上搅拌。因此不仅在径向外部的区域而且在径向内部的区域产生起漩涡的材料粒子环。
如果过程空气也还强加圆周分量,则环转动,从而使在环中起漩涡的粒子穿过旋转的环中的环形运动。
由此在出发区实现了涂覆的介质和待处理的材料之间的特别强烈的接触,通过环形旋转的环开辟了一种可能性,在一个个处理循环之间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或路径,用以确保在一个个处理循环之间流经的进程。比如在涂料时干燥物质。
整体上强烈的但同步的循环
Figure BDA0000080526840000021
开辟了在过程持续时间上非常均匀地处理所有材料粒子的可能性,从而比如在粒化时产生特别密集的颗粒大小分布曲线,在涂料时层厚位于非常紧密的公差极限内。
非常强烈的循环允许较短的处理时间以及较少的能量消耗,但同时带来的危险在于,粒子或多或少地不受控制地相遇或不均匀地被处理介质喷射,这会对之前所希望的处理结果产生负面的影响。
从US6241951B1中公开了一种设备,其平坦的底面具有多个孔,它们相互成排地设置在多个同心环中。
在相互成排的孔的每个环上设置由双金属板构成的倒立的V形帽子。过程空气在竖直方向上向上指向地穿过孔并且在帽子的双金属板之间再次向下朝底面转向并且在帽子的底面侧的端部出来。由此避免了细颗粒的材料穿过孔出来。
DE10015597A1公开了一种底面板,在其中留出了大量径向指向的直线延伸的狭缝开口。狭缝开口也可以呈波纹地或弯曲的延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流体技术上进一步优化文章开头所述类型的具有出发区的设备,使得在空气滑动层条件的情况下发生更好地定向的循环且因此能够实现改善的处理结果。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如下实现,竖直朝底面看,狭缝大致切向地引导到圆形出发区上。
该措施具有下列优点。
在文章开头所述的空气缝隙的定向中将径向引导到出发区上的粒子突然大致以90°竖直向上转向。
通过将粒子切向地引导到出发区,或多或少地影响转向角并且产品粒子随着空气量相对平缓地向上偏转。通过切向引导强加给产品粒子围绕竖直轴线的旋转运动,其直接在出发区上方形成产品中的旋转涡流。
这种旋转涡流的形成可以比如额外地积极影响涂料结果,其中,有待处理的固体预制件在应用液体的覆盖介质的区域中除了强加以水平轴线的翻转运动之外同时也强加以竖直轴线的翻转运动,而不会由此产生明显的摩擦、即材料磨损。该额外的翻转运动在产品位于非常松散的阶段的区域中产生,即强烈地流化。这意味着,一个个粒子已经明显地通过空隙相互间隔开来。从上向产品上看,粒子的额外的围绕竖直轴线的翻转效应仅在圆形居中的出发区上方作为紧密地成排设置的水平漩涡链展示出来,在涂料时可以开辟大得多的固体预制件的可能性。其在粒化过程中也可以被展示为是有益的,因为在竖直和水平轴线上的翻转运动促进粒化的粒子的球体的成形,前提是小的颗粒,比如小药丸或颗粒材料。
此外确定,在涂料药片时比如还可以实现均匀的层厚。这样在出发区两侧产生在圆形居中的竖直的出发区的内部和外部的两个近似相互独立的螺旋状的产品围绕运动(Produkt-Schlingbewegung),它们在其相遇时相互转入水平涡流链中,即其相互混合,不会产生不利的摩擦。
这样该目的得以完全实现。
在本发明的一种设计中,从出发区的中间圆的圆周方向看,径向上外部的区域的狭缝以及径向上内部的区域的狭缝同向地大致切向于圆形的出发区引导。
在同向地引导到出发区时升起的颗粒倾向于在出发区上方的同向的涡流链中继续运动。这实现了特别平缓的无产品磨损的产品粒子处理。该设计可以特别是在临界产品的相互机械相遇时提出。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中,从出发区的中间圆的圆周方向上看,在径向上外部的区域中的狭缝和在径向上内部的区域中的狭缝反向地大致切向于圆形出发区引导。
在产品引导中确定,可以产生更进一步升起的强烈的翻转的产品运动,其允许更高的且因此更有效的处理。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中狭缝在底面中设计成弯曲的。
该措施的优点在于,狭缝在起整个长度上看是弯曲的,从而得到环形悬浮的且在圆周方向上运动的环。这实现了一种可能性,设计具有相对笔直的径向上的延伸的狭缝,用以负责圆周的运动方向,该曲度在朝出发区的方向上设计得相应更大,用以实现在出发区上的切向引导。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中,在底面上倾斜地留出狭缝。
该措施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底面中留出的倾斜的狭缝,根据倾斜角的不同,形成过程空气的或多或少地强烈描绘出的水平运动分量,这有助于直接在底面上形成气垫,环形循环的产品环在气垫上旋转。
当然力求由于重力再次落下且重新朝处理过程输送的循环过的粒子通过该垫子弹起且转向,从而在转向区域中不存在破坏材料粒子的危险。
如果在坚固的底面中留出狭缝,比如通过激光或水喷射铣磨切除材料,之前提到的改变曲度和倾斜度的措施在产品技术上特别简单地实施。
这也实现了一种可能性,即针对对于不同的产品大小或不同的产品量的不同的处理方法相应地进行最佳地匹配。
另一方面也同时实现了一种可能性,即设置长度、曲度、倾斜度和狭缝宽度的一种优化的折中方式,用以利用唯一的底面通过改变比如参数实施的过程空气量可变地与不同的产品形状和特殊的密度、不同的处理以及不同的装料大小相匹配。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中,从圆周方向上看,狭缝具有大致相等的相互间距。
该措施的优点在于,由此可以实现用于形成比如使产品运动的气垫的均匀以及可较好地控制的流体比例。
圆周上的间距选择为,不管使用哪种产品、哪种产品大小以及哪种装料大小,无论如何都可以引导这种空气量穿过,即粒子在圆周上经过一个狭缝和随后的狭缝之间的间距期间不掉落到底面上。另一方面,如前所述,实现了通过改变参数输送的空气量在不同的产品特性或产品装料时确保了在圆周上相邻的两个接连的狭缝之间始终存在足够的空气量,从而确保了稳定的气垫。
在另一种设计中,在圆周方向上看,狭缝具有大致相同的狭缝宽度。
这不仅在制造技术上具有简单生产的优点,而且也确保了在一定的过程空气参数的情况下有相应地针对每个长度单元的相同的空气量穿过每个狭缝。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中,底面具有第一底面板,在第一底面板中通过切除材料留出狭缝。
该措施如前所述具有的优点在于,通过机械上相对简单的且也非常准确控制的措施可以通过在这种底面板上切除材料来产生狭缝。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中,底面板具有外部环,其占据径向上外部的区域并且还具有径向上内部的部件,其占据内部的区域。
底面的内部区域和外部区域通过圆形的出发区相互分离。
这实现了底面在第一底面板的区域中由两部分构成的可能性,即具有外部区域的狭缝的外部环以及具有内部区域的狭缝的内部部件。该内部部件可以根据所希望的居中的中心空气引导的不同设计成板或又设计成环。
这实现也开辟了一种可能性,即外部区域或内部区域的狭缝的几何尺寸和特性在制造时不同地设计。
特别是由此特别简单地实现了改变切向定向,其中,环设计成,狭缝要么同向要么反向地向圆形的出发区输送。
这也具有优点,在设备中比如外部环可以保持不变,而根据如何设计内部部件的狭缝的孔的不同,提供内部的底面部件,利用其提供了同向地切向引导或另一种反向切向引导的可能性。
很明显,这种部件可以简单地更换,从而可以非常灵活地与不同的产品相匹配。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中,在出发区中设置环形缝隙喷嘴。
这种措施的优点在于,能够有针对性地在出发区中利用这种环形缝隙喷嘴实施比如粒化和涂料的处理。针对竖直向上指向的环形缝隙,处理介质可以准确地喷射在需在两侧运动到出发区上的产品粒子(切向同向或切向反向)之间,且因此在竖直转向时非常均匀地涂覆在起漩涡的粒子上。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中,与第一底面板间隔地在流入侧设置第二底面板,其可在入流侧运动到第一底面板上并且在该状态下封闭第一底面板的狭缝。
该措施的优点在于,在处理非常细颗粒(其颗粒大小小于狭缝宽度)的材料时,确保没有材料粒子穿过狭缝且因此穿过底面落下。
特别是在制药学的领域中,常常要加工非常精细粉尘的粉末,出于卫生和安全规定,完全不希望产品粒子会穿过底面,并且附着在底面的入流侧的区域中的任何地方存在的空气输送中。这代表了在清洁时非常巨大的耗费。
通过在朝第一底面板的入流侧设置第二底面板,能够在运行中持续地有过程空气穿过第一底面板的狭缝引导,这样使材料粒子保持持久地循环地经过第一底面板的上侧面涌入。如果该过程结束,则第二底面板在保持穿过第一底面板的空气引导的情况下驶到第一底面板上,直到其封闭狭缝,从而使材料粒子在所有情况下进入第一底面板的狭缝中,但从不会穿过其掉落。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中,在第二底面板中具有开口,通过该开口可以将过程空气引导到第一底面板的下侧面上。
该措施的优点在于,通过开口可以有针对性地将过程空气引导到第一底面板的下侧面上,从而为了移动设备在接近时或在离开时始终确保了通过过程空气防止精细粉末的产品可以穿过第一板的狭缝。这样特别在制药学工业上能够满足要求。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中第二底面板中的开口设计成狭缝,其狭缝与第一底面板的狭缝一致,其中,第二底面板在向第一底面板的下侧面的状态下在圆周上如下设置,即第二底面板的狭缝通过第二底面板的狭缝之间的材料桥被覆盖。
该措施具有多种优点。
由于第二底面板中的狭缝图与第一底面板中的狭缝图一致,在运行中(其中第二底面板从第一底面板的下侧面运动离开)有针对性地流入或吹入第一底面板的狭缝。因为通过下部板中的狭缝形成相应的吹入流图(Anblasstroembild)。由于将上部的第一底面板的狭缝可靠地完全地封闭是下部的第二底面板的一个功能,第二底面板要么从一开始就大致圆周地错开,要么在移到下侧面上时将其略微转动,由此实现圆周上的错开。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中,第二底面板中的狭缝比第一底面板中的狭缝更宽。
该措施的优点在于,过程空气可以相对无阻力地穿过下部的第二底面板的狭缝并且引入第一底面板下方的空间中,当然一如既往地由于类似的狭缝图是向目标定向的。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中第二底面板中的狭缝准确地垂直于板平面延伸,因此不倾斜。
该措施不仅具有制造技术上简单得多的制造狭缝(必要时通过冲压制造)的优点,而且通过不倾斜的布置可以特别准确定向地吹向第一底面板中的倾斜的狭缝的各下侧面。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中在底面下方设置风室,其具有可加以过程空气的第一室,该第一室向径向上外部的区域中的狭缝供给过程空气,并且还设置可加以过程空气的第二室,从第二室将径向上内部的区域中的狭缝加以过程空气。
该设计允许源于一个且同一个过程空气源单独地与狭缝或需流经的横截面的几何尺寸、数量以及大小相匹配。
如果出发区大致径向上居中地位于底面上,则在径向上外部的区域具有多得多的狭缝,这是因为从圆周上看具有长得多的路程,其中,特别要注意的是,环形循环的环应悬浮在气垫上。
切向地引导到出发区上的外部区域和内部区域的狭缝的数量可以是相同的,用以实现之前所希望的可准确调整的以及可控的涡流。
由于外部环形板的较大圆周,必要的可以是,在两个相邻的切向地引导到出发区上的狭缝之间至少在径向上外部区域中设置另一个必要时更短的狭缝,其简易地以及简单地负责将足够的过程空气量输送到底面上以维持气垫。这又展示了该设备的较高的可变性。
在另一种设计中,在风室中设置第三室,通过第三室能够向出发区供应过程空气。
该措施展示出有利的改进,又从一个且同一个过程空气源出发,还可以单独地向出发区输送过程空气。
显而易见,前述的特征和下面还将说明的特征不仅可以在给出的组合中而且也可以在其他的组合中应用,不会脱离本发明的范畴。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附图详细描述和说明本发明。其中:
图1为以同向地、大致切向地将狭缝引导到出发区上的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底面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以反向的、大致切向地引导到出发区的底面的相应的示图,
图3为图2的底面的立体示图,
图4为图1的底面的立体示图,其中展示了在入流侧以一定间距在下方设置第二底面板,
图5为将第二底面板驶到上部的第一底面板的下侧面上的状态并且其狭缝是闭合的,
图6为在以流动图或产品运动的运行中沿图5中的直线VI-VI的截面图,其中,第二底面板略微下沉,
图7为在用于说明流动图或产品运动的运行中的与图1类似的示图,
图8为运行中的与图4类似的示图,
图9为具有居中地插入的锥形体的与图6对应的示图,
图10为设备的竖直截面图,其中插入了由两个底面板构成的根据本发明的底面,而且具有驶到第一底面板的下侧面上的下部的第二底面板,
图11为与图10类似的示图,其中展示了简单的拆卸和在底面下方的风室的构造,
图12为穿过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进气风室的横截面图,具有朝出发区的反向输送的狭缝,以及
图13为与图12对应的示图,在该设备中具有同向地切向对齐的狭缝。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展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底面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底面在其整体上以附图标记10表示。
底面10具有平坦的第一底面板11,其具有平坦的外部第一金属环12。
在环12中通过激光切割刀掏空出了大量狭缝14。可以看到大量同向设计得相对较长的狭缝14以及在其间设置的相应数量的较短的狭缝15。
较长的狭缝14从这里未详细示出的环12的外边缘延伸直到其内边缘16。此外在纵向延伸上看,狭缝14的线路走向、即在径向上的延伸的方式为,其首先仅略微弯曲延伸且之后以增大的弯曲大致切向地引导到内边缘16上。圆周上看,所有狭缝14或15具有恒定的间距。两个相邻狭缝之间在圆周方向上的间距为大约50mm,狭缝14和15的宽度位于1.0-1.5mm的范围中。
因此外环12展示了底面10的外部区域17。
底面10或上部的第一底面板11还由第二部分构成,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为内环18,其同样由平坦的金属板构成,在其中留出大量狭缝20,其中,其同样通过激光处理实现。狭缝20从中央的圆形开口24出发,与其有一些间隔地在弯曲的导向中在径向上向外且同样大致与环18的外边缘22相切地引导。可以看到,狭缝20可选地一次大致远离,一次大致靠近地到达中心开口24。
这样在外环12和内环18之间存在空间,该空间表示所谓的出发区。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出发区26被设计成环形的环缝隙喷嘴28,其具有环形的、通向上的环形缝隙30,其大致居中地位于出发区26中。
也设置成,在出发区26的环形区域中采用两个在径向上相对立的3材料直线喷射喷嘴或在较小的实验室设备中采用两个3-材料-圆形喷射喷嘴(Rundstrahlsprühdüsen)。
如特别是从图6中可见,环形缝隙喷嘴28具有一种宝塔顶(Pagodendach)29。该宝塔顶29引起后面还将描述的在出发区中的首先水平指向的流的平缓转向。
环18占据了或代表了底面10或第一底面板11的内部区域23。
在图2中展示了底面40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相应的俯视图,其与在图1中所示的底面10类似地构建。
底面40也具有上部的第一底面板41,从图2的俯视图中可见,其具有外环42。在环42中留出前面结合环12所描述的狭缝44,其与内边缘46切向地引导。这里又设置较短的狭缝45。
换句话说环42与环12相同地设计。
在图2中设计的内环18同样类似于前面所示的实施例的内环进行设计,只是狭缝50如此对齐,使得其反向于狭缝44大致与外环52相切地引导。环48也具有中心开口54。由此又产生环形出发区56,如前所述,在该出发区插入环形缝隙喷嘴58。
从图3的立体的以及“透明的”示图中可见,外环42的狭缝44和45以及内环48的狭缝50朝各环形平面倾斜地延伸,且相对于竖直线大致以30°倾斜。由此向穿过狭缝流过的过程空气强加圆周地或水平地指向的运动分量,这对于已经多次提到的气垫的形成是必要的。
从图4和5的示图中可见,在第一底面板11(对于底面40的第一底面板41也同样有效)的下方以一定间距且在入流侧设置第二底面板60。第二底面板60也具有外部的金属环61,其中留出狭缝62。狭缝62的狭缝图如在上部的第一底面板11中的狭缝14和15的狭缝图一样。
当然狭缝62的宽度64比狭缝14和15的宽度62(如前所述,大约为1.0-1.5mm)大得多,大约大出3mm。
第二底面板60也具有内环67(见图6),内环67具有狭缝68,其狭缝图与底面40或10的内环48或18的狭缝的狭缝图一致。
但如从图6的截面图可见,狭缝62不倾斜,而是竖直地穿过底面板60延伸。在工作中第二底面板60以一定间距相对于第一底面板61的下侧面设置,如从图6和9的截面图中可见,在图4中为了清晰地观察结构上的设计将该间距放大示出。如果下部的第二底面板60完全驶到上部的第一底面板41或11的下侧面上,比如在图5中所示,第二底面板60封闭了上部的第一底面板41或11中的狭缝。
为此将第二底面板60的狭缝图以上部的第一底面板41或11中的狭缝之间的一半间距圆周上错开,从而使下部的第二底面板60中的狭缝62之间的材料桥接触上部的第一底面板11、41中的狭缝的下侧面并且将其封闭。
如特别在图6至9中所示,在工作中将过程空气77引导到第二底面板60的下侧面上,穿过其竖直定向的狭缝62并且流入第一底面板41或11中的倾斜的狭缝的下侧面或下部的进入口。由于狭缝是倾斜延伸的,也向过程空气强加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分量,其负责形成气垫。
位于底面10或40的上侧面上的材料75通过过程空气77相应地运动和循环。在将狭缝切向地同向地引导到出发区26上时,如在图7中所示,将材料粒子竖直向上转向,如从图6中可见。由于环形缝隙喷嘴28位于出发区26中,可以通过其向起漩涡的材料粒子75强加处理介质。
如特别是从图6的流动图中可见,材料粒子75在上升到出发区26上方之后立即相互离开地运动,即要么径向向内要么径向向外并且根据切向引导的定向的不同将材料粒子还以额外的涡流分量起漩涡,如文章开头所述。过程空气77从起漩涡的材料粒子中出来且在上端部通过这里未详细示出的出口离开设备,如公知的那样。
之后起漩涡的材料粒子由于重力再次朝底面40或10的方向落回并且通过穿过狭缝的过程空气再次朝出发区26的方向运动。总体上看产生两个起漩涡的材料粒子环,其由于圆周上的运动分量还额外地穿过弯曲的狭缝旋转,从而获得材料粒子不仅在外部区域17中而且在内部区域23中的环形循环的环形运动,如特别是从图6中可见。
如在图9中所示,可以在居中的中心开口中插入锥形体74,其将径向上内部的落下的材料粒子75平缓地转向地再次朝内部区域23输送,在此又由穿过的过程空气加速且径向向外朝出发区26运动,用以经受重新的处理循环。
在图10中大大示意性示出了设备70的竖直截面图,该设备具有空心圆柱形双壁的外部壳体72。在壳体72中插入底面10,其由上部的第一底面板11以及贴靠在第一底面板的下侧面上的第一底面板60构成。在中间插入锥形体74。
壳体72在底面侧通过可拆卸的基板78封闭。
底面10下方的区域展示了所谓的风室80。
风室80如此构建,即具有第一室82,其可通过接口83从外侧面供以过程空气77。通过第一室82以过程空气77供给底面10的外部区域17。
第二室84设计成,向底面10的内部区域23供给过程空气77,其中,第二室82通过接口83供给。此外第一室82气密地同第二室84分开,这通过相应地这里未详细示出的环围的环形壁实现。
此外具有第三室86,其通过接口87供给过程空气。第三室87用作向底面10在出发区26的区域中供给过程空气。
这开辟了通过设计上简单的方法,将底面的不同区域单独地以相应适当的过程空气量供给,其中,过程空气可以来自一个且同一个这里未详细示出的源头。
壳体72的上侧面以这里未详细示出的盖子封闭,其具有用于过程空气的相应的出口。在这里未详细示出的盖子下方以及在底面10上方的区域代表专门的过程室76,在过程室中容纳、运动以及处理待处理的材料75。材料75可以通过倾翻设备通过打开的盖子清空或者装入,但也可以设置相应的输入和输出设备。
在图10中示出,下部底面板60可经过圆柱体88或90竖直运动,其中,在图11中示出了略微下沉的状态。
从图11的分解图中可见,通过设置简单的中间板92或这里未详细示出的圆周竖立的壁可以形成或相互分开三个室82、84和86。安装和拆卸相应地特别简单,从而要么可以为了清洁设备简单地拆卸要么比如更换底面的某种构件,比如将图1所示的底面通过图2所示的底面来替换。
在图12和13中还可见相应的风室的横截面的其他实施例,其中可见用于流入第一、第二和第三室82、84和86的流体引导。
在图12中展示了风室,其展示了如图2中的底面,即以反向引导的切向地引导到出发区上的狭缝。
图13对应于用于底面的空气引导,如在图1中所示。

Claims (18)

1.一种用于处理颗粒状材料(75)的设备,具有用于容纳和处理材料(75)的过程室(76),其中,过程室(76)的底面(10、40)具有狭缝(14、20;44、50),通过狭缝能够将过程空气(70)以水平的运动分量引入过程室(76)中,其中,狭缝(14、20;44、50)的定向方式为,在径向上外部的区域(17)中产生第一流(19),所述第一流具有由外向内指向的运动分量,以及在径向上内部的区域(23)中产生第二流(25),所述第二流具有由内向外指向的流动分量,其中,两个反向的流(19、25)沿圆形的出发区(26、56)相遇,其特征在于,竖直地向底面(10、40)观察,狭缝(14、20;44、50)大致切向地引导到圆形的出发区(26、5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出发区(26)的圆周方向上观察,径向上外部的区域(17)中的狭缝(14)与径向上内部的区域(23)中的狭缝(20)同向地大致切向地引导到圆形的出发区(2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出发区(56)的圆周方向上观察,径向上外部的区域中的狭缝(44)与径向上内部的区域中的狭缝(50)反向地大致切向地引导到圆形的出发区(56)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狭缝(14、20;44、50)被设计成上弯曲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狭缝(14、20;44、50)越接近出发区(26、56),狭缝(14、20;44、50)的曲度越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底面(10、40)中倾斜地留出狭缝(14、20;44、5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狭缝(14、20;44、50)在圆周方向上看,相互间具有大致相等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狭缝(14、20;44、50)在圆周方向上看,相互具有大致相等的狭缝宽度(62)。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底面(10、20)具有第一底面板(11、41),在第一底面板中通过材料切除留出狭缝(14、4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底面板(11、41)具有外环(12;42),其占据径向上外部的区域(17),并且还具径向上内部部件(18、61),其占据径向上内部的区域(23),其中,出发区(26、56)位于这两个区域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出发区(26、56)中设置环形缝隙喷嘴(28、58)。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相对于第一底面板(11、41)成一定间隔地在入流侧设置第二底面板(60),所述第二底面板在入流侧能够运动到第一底面板(11、41)上,并且在该状态中将第一底面板(11、41)的狭缝(14、20;44、50)封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底面板(60)中具有开口,通过所述开口能够将过程空气(77)引导到第一底面板(11、41)的下侧面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底面板(60)中的开口被设计成狭缝(62),其狭缝图与第一底面板(11、41)的狭缝的狭缝图一致,其中,第二底面板(60)在运动到第一底面板(11、41)的下侧面上的状态下在圆周上错开,使得第一底面板(11、41)的狭缝通过第二底面板(60)的狭缝(62)之间的材料桥被遮盖。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底面板(60)中的狭缝(62)比第一底面板(11、41)中的狭缝更宽。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底面板(60)中的狭缝(62)刚好垂直于板平面、因此无倾斜地延伸。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底面(10、40)下方设置风室(80),其具有能够加以过程空气(77)的第一室(82),所述第一室向径向上外部的区域(17)的狭缝(14、44)供给过程空气,还设置能够加以过程空气(77)的第二室(84),所述第二室向径向上内部的区域(23)中的狭缝(20、50)供给过程空气(77)。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置第三室(86),通过第三室能够向出发区(26、76)供给过程空气(77)。
CN201080006354.7A 2009-10-21 2010-10-19 用于处理颗粒状材料的具有双股流动底面的设备 Active CN1023006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0910051584 DE102009051584A1 (de) 2009-10-21 2009-10-21 Vorrichtung zum Behandeln von partikelförmigem Gut mit einem doppelflutigen Strömungsboden
DE102009051584.4 2009-10-21
PCT/EP2010/065703 WO2011048085A1 (de) 2009-10-21 2010-10-19 Vorrichtung zum behandeln von partikelförmigem gut mit einem doppelflutigen strömungsbod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00633A true CN102300633A (zh) 2011-12-28
CN102300633B CN102300633B (zh) 2016-05-11

Family

ID=43589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6354.7A Active CN102300633B (zh) 2009-10-21 2010-10-19 用于处理颗粒状材料的具有双股流动底面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490797B1 (zh)
CN (1) CN102300633B (zh)
DE (1) DE102009051584A1 (zh)
ES (1) ES2539587T3 (zh)
WO (1) WO20110480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02750B (zh) * 2011-06-16 2016-02-10 赫伯特·许特林 用于处理颗粒状物质的设备
ITMI20111125A1 (it) * 2011-06-21 2012-12-22 Nicomac S R L Apparato a letto fluido per il trattamento di particelle solide e disco distributore di gas di fluidizzazione per tale apparato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100527A1 (de) * 2001-06-12 2002-12-19 Huettlin Herbert Vorrichtung zum behandeln von partikelförmigem gut
EP1407815A1 (de) * 2002-10-07 2004-04-14 Herbert Dr. h.c. Hüttlin Vorrichtung zum Behandeln von partikelförmigem Gut mit einer Höhenverstellvorrichtung
DE10258414A1 (de) * 2002-12-13 2004-06-24 Becke, Christian, Prof. Dr.-Ing. Schlitzboden
DE102006006379A1 (de) * 2006-02-11 2007-08-30 Lurgi Ag Vorrichtung zur gleichmäßigen Verteilung von Stoff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41951B1 (en) * 1997-07-31 2001-06-05 General Kinematics Corporation Material fluidizing assembly
DE10015597A1 (de) * 2000-03-29 2001-12-20 Huettlin Gmbh Bodenelement für eine Vorrichtung zum Behandeln von partikelförmigem Gu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100527A1 (de) * 2001-06-12 2002-12-19 Huettlin Herbert Vorrichtung zum behandeln von partikelförmigem gut
EP1407815A1 (de) * 2002-10-07 2004-04-14 Herbert Dr. h.c. Hüttlin Vorrichtung zum Behandeln von partikelförmigem Gut mit einer Höhenverstellvorrichtung
DE10258414A1 (de) * 2002-12-13 2004-06-24 Becke, Christian, Prof. Dr.-Ing. Schlitzboden
DE102006006379A1 (de) * 2006-02-11 2007-08-30 Lurgi Ag Vorrichtung zur gleichmäßigen Verteilung von Stoff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09051584A1 (de) 2011-05-05
EP2490797A1 (de) 2012-08-29
ES2539587T3 (es) 2015-07-02
WO2011048085A1 (de) 2011-04-28
CN102300633B (zh) 2016-05-11
EP2490797B1 (de) 2015-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06035B (zh) 用于排除流体和/或固体的设备
CN104350346B (zh) 粉粒体供给机中的气体送给装置
CN1132669C (zh) 处理颗粒状物品的装置
JP2015200483A (ja) 被処理物の乾燥方法、および横型回転式乾燥機
US20170014830A1 (en) Agitator ball mill
CN102300633A (zh) 用于处理颗粒状材料的具有双股流动底面的设备
CN105142770A (zh) 流化设备
JP4230459B2 (ja) 振動式コンベヤ
JP5000532B2 (ja) 少なくとも1種の粒状材料を容器内へ分配する装置、充填装置、およびそのような装置を用いた充填方法
US335827A (en) Pulverizer
CN102149455B (zh) 用于在喷动床中处理细颗粒材料的方法和设备
US3817696A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fluidized bed treatment of solids or liquids
CN203971871U (zh) 一种高效流化床制粒包衣装置
DK2720785T3 (en) DEVICE FOR TREATMENT OF particulates
JP5746391B1 (ja) 横型回転式乾燥機
CN100445690C (zh) 用于处理危险或高能材料的装置
JP5113308B2 (ja) 超微粒子製造装置
RU2220763C1 (ru) Смеситель сыпучих материалов
JPS5933279Y2 (ja) 粉粒体の流動層焙焼装置
CN102300632B (zh) 用于处理颗粒状材料的具有竖直喷射的缝隙喷嘴的设备
JP2653991B2 (ja) 流動層炉
JP6162035B2 (ja) 流動層装置
RU152561U1 (ru) Вихревая мельница
KR20130035688A (ko) 분체 공급 장치
RU2060832C1 (ru) Вихревая камера для тепломассообменных процессо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205

Address after: German Shi Tainen

Applicant after: Motor vehicle

Address before: German Shi Tainen

Applicant before: Herbert. Hitli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