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96196B - 一种跨尺度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跨尺度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96196B
CN102296196B CN201110287163.9A CN201110287163A CN102296196B CN 102296196 B CN102296196 B CN 102296196B CN 201110287163 A CN201110287163 A CN 201110287163A CN 102296196 B CN102296196 B CN 1022961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e material
particle
scale
enhanced
ref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8716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96196A (zh
Inventor
陈刚
赵玉涛
张勇
张振亚
侯文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11028716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961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961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61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961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61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体而言为涉及一种跨尺度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Al-Si合金熔化,按复合材料中不同尺度增强颗粒体积分数的配比要求,加入10~25wt%的SiO2进行熔化,升温到800-850oC,保温5~10min后进行精炼,随后进行超声作用,边超声处理边加入1~2wt%的钛粉和0.3~0.5wt%稀土,静置5~10min,然后扒渣,调整温度浇注,最终形成(Si+Al3Ti)微米颗粒与Al2O3纳米颗粒共同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整体反应温度较低,铝烧损少。

Description

一种跨尺度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体而言为涉及一种跨尺度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根据增强颗粒的来源可以分为外加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和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外加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由于增强颗粒由外部加入,存在着颗粒尺寸大、颗粒表面有污染、颗粒-铝(合金)基体界面结合差以及易生成脆性副产物等一系列缺点,为此,近年来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增强颗粒是通过内生或反应合成在铝基体中原位形核、长大,是热力学稳定相,表面无污染,颗粒-铝界面结合好,在众多反应合成技术中,熔体直接反应法是将含有增强颗粒形成元素的固体颗粒或粉末在一定温度下加到熔融的铝或铝合金中,使之充分反应,从而制备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周期短,易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实现工业化应用的新技术,采用熔体直接反应法制备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所生产的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成分、组织均匀,增强颗粒的体积分数一般在20%以下。
在实际应用场合,如汽车发动机活塞,对材料的主要要求是密度小、线膨胀系数低、耐磨性及体积稳定性较高;铝合金活塞导热性好,工作表面温度低,顶部的积炭也较少,但耐热、耐磨性还有待提高,初步研究已经表明,外加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活塞具有应用的可行性,但同时也暴露出材料成型性差、颗粒-基体界面结合不良等问题,在其它零部件,如发动机缸体、缸盖,也同样有材料强度以及耐热、耐磨的综合要求,因此,成型性与使用性能的协调是铝基复合材料开发的关键,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中,陶瓷或金属间化合物增强颗粒原位形成,材料尺寸稳定性好、耐磨性能优异,同时保持了铝合金基体的良好的导热性能,因此,以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为基础,可望开发出具有良好成型性且力学性能优异的新型铝基复合材料。
在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中,尺寸处于不同数量级(微米和纳米)的增强颗粒共同作为增强体增强铝合金基体,这样就形成了跨尺度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表明,尺寸不同的增强颗粒在复合材料中的作用和特点不同:大尺寸有利于提高耐磨性,分散相对容易,但出现缺陷的几率高;小尺寸的增强效果明显,但分散相对困难,难以获得大体积分数。从目前的增强机理分析,在颗粒体积分数相同的情况下,尺寸越小增强作用越强,但是,据文献(龙祥愿,章爱生。原位反应生成纳米TiB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近况,热加工工艺(铸锻版),2006年第3期)报道,当原位增强颗粒尺寸小于1μm时,增强颗粒的体积分数只能达到5%左右,否则,颗粒增强团聚倾向严重,铝液铸造性能变差,难成型,不同尺度的增强颗粒以一定比例共同存在于复合材料中,有利于发挥各自的优势,对于开发新型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原位纳米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往往采用外加物理场辅助化学反应和促进增强颗粒分布,制备工艺已有较多的研究;原位微米尺寸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相对成熟,然而,同时采用纳米与微米原位颗粒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由于体积分数相对较高,且不同尺寸的颗粒可能相互影响,在国内外尚没有相关的报道,本发明希望通过采用适当体积分数的原位纳米颗粒,并设法在凝固过程中形成的微米尺寸颗粒,既保证材料的成型性,又使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跨尺度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其构成是:采用原位反应形成的适当体积分数的Al2O3纳米颗粒和少量Al3Ti微米颗粒,以及在凝固过程中形成的微米尺寸硅颗粒,对铝合金进行联合增强,制备出跨尺度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本发明提出一种采用熔体反应技术在铝合金体系中合成跨尺度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技术方法。其与原理是:通过超声作用,使SiO2与Al-Si合金反应,生成Al2O3纳米颗粒,同时提高铝合金的硅含量;同时使钛粉与Al-Si合金反应,生成少量Al3Ti微米颗粒;通过变质处理,在凝固过程中,Al-Si合金中的硅以颗粒状的初生硅析出,从而提高复合材料增强颗粒的体积分数,这样,在复合材料浇注过程中,由于Al2O3纳米颗粒和Al3Ti微米颗粒的体积分数相对较小,保证复合材料有良好的成型性;凝固过程中又形成了微米尺寸硅颗粒,增大了增强颗粒的体积分数,从而使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特征是:
将Al-Si合金熔化,按复合材料中不同尺度增强颗粒体积分数的配比要求,加入10~25wt%的SiO2进行熔化,升温到800-850oC,保温5~10min后进行精炼,随后进行超声作用,边超声处理边加入1~2wt%的钛粉和0.3~0.5wt%稀土,静置5~10min,然后扒渣,调整温度浇注,最终形成(Si+Al3Ti)微米颗粒与Al2O3纳米颗粒共同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
所述的Al-Si合金,是指含硅3~15wt%的铝合金。
所述的不同尺度增强颗粒体积分数的配比要求,是指纳米级增强颗粒与微米级增强颗粒之间的体积分数比,1:4~1:1。
所述的熔体精炼,是按照常用的Al-Si合金精炼方式对熔体进行精炼,并加入0.3~1.0%的(P+S)复合变质剂或者0.4~1.2%的P-Cu中间合金,然后降温到液相线温度以上40~90oC。
所述的超声作用,是指采用频率20kHz、功率密度为400~1200kW/cm2的超声,对熔体处理15~25min。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利用熔体反应技术可以调整铝合金中的硅含量及反应合成Al2O3颗粒的体积分数,因此跨尺度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可设计性强;
2、在不同阶段生成微米尺度Al3Ti、初生硅颗粒以及纳米尺度的Al2O3颗粒,既实现了颗粒的跨尺度复合强化,又保证浇注时熔体具有足够的流动性;
3、由于生成的初生硅颗粒、Al3Ti和Al2O3颗粒均为原位颗粒,与Al润湿性好,且可一次成型,因此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
4、整体反应温度较低,铝烧损少。
总之,通过本发明可以成功地制备跨尺度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附图说明
图1  跨尺度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XRD图;
图2  跨尺度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SEM图。
具体实施例
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术语,除非有另外说明,一般具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只是为了举例说明本发明,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以下的实施例中,未详细描述的各种过程和方法是本领域中公知的常规方法。
实施例1
要求制备出纳米Al2O3颗粒体积分数为1.5%、微米级(Si+Al3Ti)颗粒体积分数为6%的跨尺度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将Al-10wt%Si合金熔化,按Al-Si合金的10wt%加入SiO2进行熔化,升温到800oC左右,保温10min后进行精炼,加入0.3%的(P+S)复合变质剂并降温到710℃,随后采用频率20kHz、功率密度为400W/cm2的超声,对熔体进行超声处理25min,边超声处理边加入1wt%的钛粉和0.3wt%稀土,静置5min,然后扒渣,调整温度浇注,最终形成(Si+Al3Ti+Al2O3)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图1为跨尺度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XRD图,可见主要增强相为(Si+Al3Ti+Al2O3)。
图2为跨尺度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SEM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既有微米尺度的颗粒,也有纳米尺度的颗粒。
分析表明,Al2O3、Al3Ti、Si颗粒的体积分数分别为1.4%、0.8%、5.3%。在载荷为2.0MPa、滑动速度为200r/min的试验条件下,以经过淬火加低温
回火处理的40Cr为摩擦副,对复合材料进行3h的销-盘式干滑动摩擦磨损试验,该复合材料的磨损量为1.6g,与增强颗粒体积分数为7.5%的TiB2颗粒增强A356基复合材料(磨损量为1.5g)大致相同,但其室温拉伸强度为280MPa,伸长率为10%,均明显高于后者(后者分别为240MPa与8%)。
实施例2
要求制备出纳米Al2O3颗粒体积分数为3%、微米级(Si+Al3Ti)颗粒体积分数为9%的跨尺度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将Al-15wt%Si合金熔化,按Al-Si合金的18wt%加入SiO2进行熔化,升温到850℃,保温5min后进行精炼,加入1%的(P+S)复合变质剂并降温到810℃,随后采用频率20kHz、功率密度为1200W/cm2的超声,对熔体进行超声处理15min,边超声处理边加入1.5wt%的钛粉和0.5wt%稀土,静置10min,然后扒渣,调整温度浇注,最终形成(Si+Al3Ti+Al2O3)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分析表明,Al2O3、Al3Ti、Si颗粒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1%、1.2%、8.0%。在载荷为3.0MPa、滑动速度为200r/min的试验条件下,以经过淬火加低温
回火处理的40Cr为摩擦副,对复合材料进行3h的销-盘式干滑动摩擦磨损试验,该复合材料的磨损量为1.8g,与增强颗粒体积分数为12.0%的TiB2颗粒增强A356基复合材料(磨损量为1.6g)大致相同,但其室温拉伸强度为362MPa,伸长率为8%,均明显高于后者(分别为290MPa与5%)。
实施例3
要求制备出纳米Al2O3颗粒体积分数为4%、微米级(Si+Al3Ti)颗粒体积分数为4%的跨尺度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将Al-3wt%Si合金熔化,按Al-Si合金的25wt%加入SiO2进行熔化,升温到830℃,保温8min后进行精炼,加入0.6%的P-Cu中间合金并降温到760℃,随后采用频率20kHz、功率密度为800W/cm2的超声,对熔体进行超声处理20min,边超声处理边加入2wt%的钛粉和0.4wt%稀土,静置8min,然后扒渣,调整温度浇注,最终形成(Si+Al3Ti+Al2O3)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分析表明,Al2O3、Al3Ti、Si颗粒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9%、1.6%、2.6%。在载荷为2.0MPa、滑动速度为200r/min的试验条件下,以经过淬火加低温
回火处理的40Cr为摩擦副,对复合材料进行3h的销-盘式干滑动摩擦磨损试验,该复合材料的磨损量为1.5g,与增强颗粒体积分数为8.0%的TiB2颗粒增强A356基复合材料(磨损量为1.4g)大致相同,但其室温拉伸强度为344MPa,伸长率为13%,均明显高于后者(分别为250MPa与7%)。 

Claims (4)

1.一种跨尺度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如下:将Al-Si合金熔化,按复合材料中不同尺度增强颗粒体积分数的配比要求,加入10~25wt%的SiO2进行熔化,升温到800-850oC,保温5~10min后进行精炼,随后进行超声作用,边超声处理边加入1~2wt%的钛粉和0.3~0.5wt%稀土,静置5~10min,然后扒渣,调整温度浇注,最终形成(Si+Al3Ti)微米颗粒与Al2O3纳米颗粒共同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所述Al-Si合金指含硅3~15wt%的铝合金;所述的熔体精炼,是按照常用的Al-Si合金精炼方式对熔体进行精炼,并加入0.3~1.0%的(P+S)复合变质剂或者0.4~1.2%的P-Cu中间合金,然后降温到液相线温度以上40~90oC;所述的超声作用,是指采用频率20kHz、功率密度为400~1200kW/cm2的超声,对熔体处理15~25min。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尺度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同尺度增强颗粒体积分数的配比要求,是指纳米级增强颗粒与微米级增强颗粒之间的体积分数比为1:4~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跨尺度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Al-Si合金熔化,按复合材料中不同尺度增强颗粒体积分数的配比要求,加入10~25wt%的SiO2进行熔化,升温到800-850oC,保温5~10min后进行精炼,随后进行超声作用,边超声处理边加入1~2wt%的钛粉和0.3~0.5wt%稀土,静置5~10min,然后扒渣,调整温度浇注,最终形成(Si+Al3Ti)微米颗粒与Al2O3纳米颗粒共同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所述Al-Si合金指含硅3~15wt%的铝合金;所述的熔体精炼,是按照常用的Al-Si合金精炼方式对熔体进行精炼,并加入0.3~1.0%的(P+S)复合变质剂或者0.4~1.2%的P-Cu中间合金,然后降温到液相线温度以上40~90oC;所述的超声作用,是指采用频率20kHz、功率密度为400~1200kW/cm2的超声,对熔体处理15~25min。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跨尺度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同尺度增强颗粒体积分数的配比要求,是指纳米级增强颗粒与微米级增强颗粒之间的体积分数比为1:4~1:1。
CN201110287163.9A 2011-09-26 2011-09-26 一种跨尺度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2961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87163.9A CN102296196B (zh) 2011-09-26 2011-09-26 一种跨尺度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87163.9A CN102296196B (zh) 2011-09-26 2011-09-26 一种跨尺度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6196A CN102296196A (zh) 2011-12-28
CN102296196B true CN102296196B (zh) 2014-08-20

Family

ID=45356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87163.9A Active CN102296196B (zh) 2011-09-26 2011-09-26 一种跨尺度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961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43198B (zh) * 2012-12-05 2014-10-1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双尺寸碳化硅颗粒混杂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436728B (zh) * 2013-08-27 2016-11-23 西北工业大学 强韧化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643071B (zh) * 2013-11-11 2015-11-18 江苏大学 一种高体积分数颗粒增强Al-Si-O系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313384B (zh) * 2014-09-30 2017-05-24 南昌大学 一种原位Al3Ti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756152A (zh) * 2016-12-19 2017-05-31 镇江创智特种合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细化变质高铁铝硅合金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8251668A (zh) * 2018-04-17 2018-07-06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二氧化硅的新用途
CN109022948B (zh) * 2018-09-13 2020-08-14 同济大学 具有高温耐磨性的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55831B (zh) * 2018-10-08 2020-04-28 上海交通大学 纳米过共晶铝硅合金复合变质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234561B (zh) * 2018-10-31 2020-11-20 江苏大学 一种原位双相纳米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609814B (zh) * 2018-12-27 2020-03-20 吉林大学 一种双尺度陶瓷颗粒混杂高弹性模量高强度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41288B (zh) * 2019-12-18 2021-10-12 江苏大学 一种高强韧、抗疲劳原位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58610B (zh) * 2021-11-05 2023-05-05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双金属自润滑复合轴套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工程机械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46368A (ja) * 2003-05-21 2004-12-09 Ngk Insulators Ltd 複合材料の製造方法、及び複合材料
CN101368237A (zh) * 2008-10-15 2009-02-18 江苏大学 一种硅颗粒增强锌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418402A (zh) * 2008-12-12 2009-04-29 大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轮毂用亚微米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46368A (ja) * 2003-05-21 2004-12-09 Ngk Insulators Ltd 複合材料の製造方法、及び複合材料
CN101368237A (zh) * 2008-10-15 2009-02-18 江苏大学 一种硅颗粒增强锌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418402A (zh) * 2008-12-12 2009-04-29 大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轮毂用亚微米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6196A (zh) 2011-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6196B (zh) 一种跨尺度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nwar et al. Fabrication methods of particulate reinforced Aluminium metal matrix composite-A review
CN102102158B (zh) 微纳米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06793B (zh) 碳纳米管-氧化铝复合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Rauber et al.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iC particle reinforced magnesium composites processed by injection molding
CN109321767B (zh) 一种复合强化法制备混杂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Mondal Aluminum or its alloy matrix hybrid nanocomposites
CN100436615C (zh) 铝、钛、碳、钇中间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Gupta et al. Fabrication of ceramic reinforcement aluminium and its alloys metal matrix composite materials: A review
Mirjavadi et al. Effect of hot extrusion and T6 heat treatment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10Zn-3.5 Mg-2.5 Cu nanocomposite reinforced with graphene nanoplatelets
CN104878238A (zh) 纳米颗粒弥散化的超细晶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514409A (zh) 原位Mg2Si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Xu et al. Effect of Al-3 wt% Al2O3 master alloy fabricated by calcined kaolin on grain refinement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356 alloy
CN103243236A (zh) 含有细晶粒的高韧性耐磨锌合金及其制备工艺
CN100567537C (zh) 低温原位生成TiC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Bhasha et al. Studies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6061/RHC/TiC hybrid composite
CN1718808A (zh) 高强耐热铝合金
CN109055831B (zh) 纳米过共晶铝硅合金复合变质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004426A (zh) 一种双相原位纳米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Gurunagendra et al. Mechanical, wear and corrosion properties of micro particulates reinforced ZA-27 hybrid MMC by stir casting: A review
Li et al. Effect of in situ Mg 2 Si p contents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g 2 Si p/AZ91D composite s
CN100491566C (zh) 原位自生氮化铝和镁二硅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79710B (zh) 一种原位纳米TiC颗粒增强Al-Si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492066A (zh) 一种汽车制动盘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62909B (zh) 一种碳化物纳米颗粒改性的压铸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