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86955A - 钢筋混凝土桩式堤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钢筋混凝土桩式堤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86955A
CN102286955A CN2011101834990A CN201110183499A CN102286955A CN 102286955 A CN102286955 A CN 102286955A CN 2011101834990 A CN2011101834990 A CN 2011101834990A CN 201110183499 A CN201110183499 A CN 201110183499A CN 102286955 A CN102286955 A CN 1022869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ed concrete
concrete
stake
steel
p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834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86955B (zh
Inventor
俞相成
谢先坤
汪巍巍
张丽芬
何刚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ater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ater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ater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ater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18349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869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86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69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869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69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11Hard structures, e.g. dams, dykes or breakwater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钢筋混凝土桩式堤,其包括:两排平行封闭设置且插入地基中的钢筋混凝土板桩;设置在两排钢筋混凝土板桩之间且与钢筋混凝土板桩桩顶连接的堤顶;填充在两排钢筋混凝土板桩间的泥面线以上的填充物;设置在两排钢筋混凝土板桩外侧的护滩结构。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体积小,占地少,投资省;2、所需土石方量少,而且可利用工程附近土方,解决筑堤砂、石料紧缺问题;3、钢筋混凝土板桩工厂化制作,现场施打,机械化施工程度高;4、适用于软土地基,整体稳定性好;5、结构外围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抗波浪冲击作用强。本发明可用于围垦工程的围堤,尤其适用于深水软土地基筑堤。本发明还公开了该钢筋混凝土桩式堤的施工方法。

Description

钢筋混凝土桩式堤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深水围垦工程软土地基筑堤技术,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适用于深水软土地基上的钢筋混凝土桩式堤结构设计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深水软土地基上筑堤,传统的土石堤结构体积大,需耗用大量的砂石料,挖山采石影响自然环境,对于砂石外购的地区来说,砂石的费用非常高,从而造成筑堤成本高。土石堤占地面积大,对于土地缺少的地区来说,筑堤占用过多的土地实在可惜。为满足土石堤稳定要求,一般还需做地基处理,跨汛期海上深水施工受自然条件制约,施工风险高、难度大,施工周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针对传统的土石堤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桩式堤结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上述钢筋混凝土桩式堤的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钢筋混凝土桩式堤,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排平行封闭设置且插入地基中的钢筋混凝土板桩; 
设置在两排钢筋混凝土板桩之间且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板桩桩顶连接的堤顶; 
填充在两排钢筋混凝土板桩间的泥面线以上的填充物;
设置在两排钢筋混凝土板桩外侧的护滩结构。
所述堤顶由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板桩桩顶的钢筋混凝土导梁、沿堤轴线方向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且连接于两排钢筋混凝土板桩桩顶上的钢筋混凝土导梁之间的钢筋混凝土联系梁和铺设在相邻两钢筋混凝土联系梁之间的钢筋混凝土叠合式面板;所述钢筋混凝土板桩、钢筋混凝土导梁、钢筋混凝土联系梁及钢筋混凝土叠合式面板相互联接成整体结构。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钢筋混凝土叠合式面板由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和现浇在所述钢筋混凝土联系梁、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上的钢筋混凝土面板构成,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与现浇的钢筋混凝土面板形成叠合式受力结构。
所述堤顶还包括设置在钢筋混凝土导梁上的防浪墙。
所述钢筋混凝土联系梁为倒T形钢筋混凝土联系梁。
每排钢筋混凝土板桩由间隔设置的长板桩和短板桩构成,长板桩的桩顶与短板桩的桩顶平齐,长板桩打入地基中的部分大于短板桩打入地基中的部分;所述长板桩与短板桩之间通过企口连接。
在所述长板桩与短板桩的企口之间还可以根据止水要求预埋橡胶止水条。
为防止填充物流失,本发明还包括铺设在两排钢筋混凝土板桩之间泥面线上以及两排钢筋混凝土板桩内侧面上的土工布,所述土工布围成一用以填充填充物的空间,所述填充物填充在所述空间中。
所述填充物为充泥管袋或级配石料。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护滩结构包括紧邻两排钢筋混凝土板桩且铺设在滩地面上的砂肋软体排和混凝土预制块软体排以及抛填在砂肋软体排上的碎石包、块石或石笼;所述混凝土预制块软体排位于所述砂肋软体排的外侧。
为了提高整个钢筋混凝土桩式堤的稳定性,增强结构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减少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及变形,降低板桩的内力,根据结构需要,钢筋混凝土联系梁在背浪侧挑出一定长度,挑出端下设斜支撑桩,斜支撑桩的下部插入地基中,所述斜支撑桩与所述背水侧钢筋混凝土板桩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
本发明上述钢筋混凝土桩式堤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向筑堤区域内打入两排平行的钢筋混凝土板桩;
B:在每排钢筋混凝土板桩上浇筑钢筋混凝土导梁和起连接作用的钢筋混凝土联系梁;
C、在两排钢筋混凝土板桩外侧的滩地面上进行护滩施工,所述护滩施工是首先在紧邻两排钢筋混凝土板桩的滩地面上铺设砂肋软体排,在砂肋软体排外侧的滩地面上铺设混凝土预制块软体排,在砂肋软体排上抛填碎石包、块石或石笼至设计高程;
D:在两排钢筋混凝土板桩之间泥面线上以及两排钢筋混凝土板桩内侧面上铺设土工布,铺设的土工布围成一用以填充填充物的空间,然后将填充物填充在所述空间中至设计高程;
E:在钢筋混凝土联系梁之间铺设预制钢筋混凝土板;
F: 在钢筋混凝土联系梁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上现浇钢筋混凝土面板,使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与现浇钢筋混凝土面板形成叠合式受力结构;
G: 在钢筋混凝土导梁上部浇筑防浪墙。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根据结构需要,在步骤A中包括斜支撑桩施工,所述斜支撑桩施工是在背水侧钢筋混凝土板桩外侧的滩地面中打入与背水侧钢筋混凝土板桩成一定夹角的斜支撑桩,然后在步骤B中将钢筋混凝土联系梁与斜支撑桩的顶端浇筑在一起。
在所述步骤D中,所述填充物为充泥管袋或级配石料。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结构体积小,占地少,投资省;
2、钢筋混凝土板桩在工厂预制,现场施打,机械化施工程度高;
3、适用于软土地基、整体稳定性好;
4、所需土石方量少,两排钢筋混凝土板桩之间填土质量要求低,可充分利用工程附近土方,影响范围小;
5、结构外围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抗波浪冲击能力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的钢筋混凝土桩式堤结构断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B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看图1、2、3,所示的钢筋混凝土桩式堤,包括两排平行设置的钢筋混凝土板桩100、100a,每排钢筋混凝土板桩100、100a均由相间设置的长板桩101和短板桩102构成(参见图2),长板桩101和短板桩102均为预制桩,长板桩101的桩顶与短板桩102的桩顶平齐,长板桩101插入地基中的部分大于短板桩102插入地基中的部分。长板桩101和短板桩10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企口连接,在长板桩101与短板桩102的企口之间还可以根据止水要求预埋橡胶止水条(图中未示出)。两排钢筋混凝土板桩100、100a沿堤线方向每隔一定距离设一道变形缝,以减少不均匀沉降及温度变化对结构的不利影响。变形缝两侧的钢筋混凝土板桩100、100a间横向布置钢筋混凝土板桩110,增强桩式堤的横向整体稳定。
为了提高两排钢筋混凝土板桩100、100a的整体稳定,增强结构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减少结构在水平作用的位移及变形,减少钢筋混凝土板桩的内力,根据结构需要,在背水侧钢筋混凝土板桩100a外侧的滩地面中打入与背水侧钢筋混凝土板100a桩成一定夹角的斜支撑桩700。
如图2所示,接着在两排钢筋混凝土板桩100、100a桩顶浇筑钢筋混凝土导梁200和钢筋混凝土联系梁300。钢筋混凝土导梁200起连接一排长板桩101和短板桩102作用,沿钢筋混凝土导梁200方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根钢筋混凝土联系梁300。在本实施例中,钢筋混凝土联系梁300为倒T形钢筋混凝土联系梁。浇筑钢筋混凝土联系梁300时,在背浪侧挑出一定长度,挑出端与斜支撑桩700的顶端浇筑在一起。
然后及时在钢筋混凝土板桩100、100a外侧进行护滩施工,以防止波浪水流对板桩两侧滩地的冲刷。护滩施工首先在紧邻两排钢筋混凝土板桩100、100a的滩地面上铺设砂肋软体排920,在砂肋软体排920外侧的滩地面上铺设混凝土预制块软体排900,在砂肋软体排920上抛填碎石包、块石或石笼910至设计高程。同时在两排钢筋混凝土板桩100、100a之间泥面线上以及两排钢筋混凝土板桩100、100a内侧面上铺设土工布500,使土工布500围成一用以填充填充物600的空间,然后将填充物600填充在空间中至设计高程;填充物600为充泥管袋或级配石料。
接着在相邻两钢筋混凝土联系梁300上铺设预制钢筋混凝土板400,钢筋混凝土板400铺设好以后,在钢筋混凝土联系梁300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板400上现场浇筑钢筋混凝土面板800,再在迎浪侧的钢筋混凝土导梁200上浇筑防浪墙810。
以上内容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例的限制,上述实例和说明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将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4)

1.钢筋混凝土桩式堤,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排平行封闭设置且插入地基中的钢筋混凝土板桩; 
设置在两排钢筋混凝土板桩之间且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板桩桩顶连接的堤顶; 
填充在两排钢筋混凝土板桩间的泥面线以上的填充物;
设置在两排钢筋混凝土板桩外侧的护滩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桩式堤,其特征在于,所述堤顶由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板桩桩顶的钢筋混凝土导梁、沿堤轴线方向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且连接于两排钢筋混凝土板桩桩顶上的钢筋混凝土导梁之间的钢筋混凝土联系梁和铺设在两相邻钢筋混凝土联系梁之间的钢筋混凝土叠合式面板;所述钢筋混凝土板桩、钢筋混凝土导梁、钢筋混凝土联系梁及钢筋混凝土叠合式面板相互联接成整体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桩式堤,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叠合式面板由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和现浇在所述钢筋混凝土联系梁、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上的钢筋混凝土面板构成,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与现浇钢筋混凝土面板形成叠合式受力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桩式堤,其特征在于,所述堤顶还包括设置在钢筋混凝土导梁上的防浪墙。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桩式堤,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联系梁为倒T形钢筋混凝土联系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桩式堤,其特征在于,每排钢筋混凝土板桩由间隔设置的长板桩和短板桩构成,长板桩的桩顶与短板桩的桩顶平齐,长板桩打入地基中的部分大于短板桩打入地基中的部分;所述长板桩与短板桩之间通过企口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桩式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长板桩与短板桩的企口之间预埋有橡胶止水条。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桩式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铺设在两排钢筋混凝土板桩之间泥面线上以及两排钢筋混凝土板桩内侧面上的土工布,所述土工布围成一用以填充填充物的空间,所述填充物填充在所述空间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桩式堤,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为充泥管袋或级配石料。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桩式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滩结构包括紧邻两排钢筋混凝土板桩且铺设在滩地面上的砂肋软体排和混凝土预制块软体排以及抛填在砂肋软体排上的碎石包、块石或石笼;所述混凝土预制块软体排位于所述砂肋软体排的外侧。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桩式堤,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联系梁在背浪侧挑出一定长度,挑出端下设斜支撑桩,斜支撑桩的下部插入地基中,所述斜支撑桩与所述背水侧钢筋混凝土板桩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
12.一种钢筋混凝土桩式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向筑堤区域内打入两排平行的钢筋混凝土板桩;
B:在每排钢筋混凝土板桩上浇筑钢筋混凝土导梁和起连接作用的钢筋混凝土联系梁;
C、在两排钢筋混凝土板桩外侧的滩地面上进行护滩施工,所述护滩施工是首先在紧邻两排钢筋混凝土板桩的滩地面上铺设砂肋软体排,在砂肋软体排外侧的滩地面上铺设混凝土预制块软体排,在砂肋软体排上抛填碎石包、块石或石笼至设计高程;
D:在两排钢筋混凝土板桩之间的泥面线上以及两排钢筋混凝土板桩内侧面上铺设土工布,铺设的土工布围成一用以填充填充物的空间,然后将填充物填充在所述空间中至设计高程;
E:在钢筋混凝土联系梁之间铺设预制钢筋混凝土板;
F: 在钢筋混凝土联系梁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上现浇钢筋混凝土面板,使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与现浇钢筋混凝土面板形成叠合式受力结构;
G: 在钢筋混凝土导梁上部浇筑防浪墙。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桩式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增加斜支撑桩施工,所述斜支撑桩施工是在背水侧钢筋混凝土板桩外侧的滩地面中打入与背水侧钢筋混凝土板桩成一定夹角的斜支撑桩,在步骤B中将钢筋混凝土联系梁与斜支撑桩的顶端浇筑在一起。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桩式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D中,所述填充物为充泥管袋或级配石料。
CN2011101834990A 2011-07-01 2011-07-01 钢筋混凝土桩式堤及其施工方法 Active CN1022869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834990A CN102286955B (zh) 2011-07-01 2011-07-01 钢筋混凝土桩式堤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834990A CN102286955B (zh) 2011-07-01 2011-07-01 钢筋混凝土桩式堤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86955A true CN102286955A (zh) 2011-12-21
CN102286955B CN102286955B (zh) 2013-08-07

Family

ID=45333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834990A Active CN102286955B (zh) 2011-07-01 2011-07-01 钢筋混凝土桩式堤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86955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26720A (zh) * 2013-09-26 2014-01-22 浙江钱塘江水利建筑工程公司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式丁坝施工工法
CN104480897A (zh) * 2014-11-28 2015-04-01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陆域占地少应用范围广的防汛墙
CN105350500A (zh) * 2015-11-06 2016-02-24 孟现坤 灌注闸
CN105421291A (zh) * 2015-11-09 2016-03-23 孟现坤 不透水t形灌注坝及施工方法
CN106759252A (zh) * 2017-02-27 2017-05-31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深厚软土地基的双排板桩墙驳岸结构
CN109208534A (zh) * 2018-10-22 2019-01-15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桩基透空型防波堤及其施工工艺
CN109487747A (zh) * 2017-09-11 2019-03-19 广东省航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带双排钢板桩的海堤结构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50810A (ja) * 1983-02-17 1984-08-29 Sumitomo Metal Ind Ltd ケ−ソンによる海岸構造物およびその施工方法
JP2002004240A (ja) * 2000-06-23 2002-01-09 Nkk Corp 二重矢板式港湾土木構造物
CN101298776A (zh) * 2008-06-16 2008-11-05 胜利油田胜利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桩板组合结构
CN201459674U (zh) * 2009-09-01 2010-05-12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phc管桩丁坝
JP4542290B2 (ja) * 2001-08-31 2010-09-08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老朽化矢板護岸の修復護岸構造および修復工法
CN202170498U (zh) * 2011-07-01 2012-03-21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 钢筋混凝土桩式堤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50810A (ja) * 1983-02-17 1984-08-29 Sumitomo Metal Ind Ltd ケ−ソンによる海岸構造物およびその施工方法
JP2002004240A (ja) * 2000-06-23 2002-01-09 Nkk Corp 二重矢板式港湾土木構造物
JP4542290B2 (ja) * 2001-08-31 2010-09-08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老朽化矢板護岸の修復護岸構造および修復工法
CN101298776A (zh) * 2008-06-16 2008-11-05 胜利油田胜利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桩板组合结构
CN201459674U (zh) * 2009-09-01 2010-05-12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phc管桩丁坝
CN202170498U (zh) * 2011-07-01 2012-03-21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 钢筋混凝土桩式堤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姚慰城: "探讨海堤工程采用桩墙结构的可能性", 《上海水利》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26720A (zh) * 2013-09-26 2014-01-22 浙江钱塘江水利建筑工程公司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式丁坝施工工法
CN103526720B (zh) * 2013-09-26 2016-06-08 浙江钱塘江水利建筑工程公司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式丁坝施工工法
CN104480897A (zh) * 2014-11-28 2015-04-01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陆域占地少应用范围广的防汛墙
CN105350500A (zh) * 2015-11-06 2016-02-24 孟现坤 灌注闸
CN105421291A (zh) * 2015-11-09 2016-03-23 孟现坤 不透水t形灌注坝及施工方法
CN105421291B (zh) * 2015-11-09 2017-10-27 孟现坤 不透水t形灌注坝及施工方法
CN106759252A (zh) * 2017-02-27 2017-05-31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深厚软土地基的双排板桩墙驳岸结构
CN109487747A (zh) * 2017-09-11 2019-03-19 广东省航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带双排钢板桩的海堤结构
CN109208534A (zh) * 2018-10-22 2019-01-15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桩基透空型防波堤及其施工工艺
CN109208534B (zh) * 2018-10-22 2024-04-02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桩基透空型防波堤及其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86955B (zh) 2013-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86955B (zh) 钢筋混凝土桩式堤及其施工方法
CN1837511B (zh) 一种双排围堰及其制作方法
CN103774675B (zh) 组合双排桩联合竖向预应力锚杆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
CN201722704U (zh) 一种预应力悬臂对拉式置筋挡墙
CN210482200U (zh) 高陡河道岸坡生态护岸结构
CN101899839A (zh) 一种预应力悬臂对拉式置筋挡墙
CN202170498U (zh) 钢筋混凝土桩式堤
CN211200426U (zh) 一种微型钢管桩挡墙抗滑支挡结构
CN111622234B (zh) 一种斜竖向组合钢管桩承托的卸荷式薄壁箱型挡墙及施工工艺
CN105887804A (zh) 一种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槽形板桩
CN205776154U (zh) 一种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槽形板桩
CN210439090U (zh) 一种新建或拓宽高路堤的结构
CN111005389A (zh) 卸荷板式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4016544B (zh) 多级加筋土挡墙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3808101U (zh) 混凝土面板加筋挡土墙
KR102116085B1 (ko) 환경친화적 옹벽구조물
CN211665773U (zh) 卸荷板式支护结构
CN109338909B (zh) 一种整体式桥墩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0482331U (zh) 边坡的支档结构
CN208251014U (zh) 一种复合地基基础空箱直立堤结构
CN103821106B (zh) 小型渔港及河道护岸结构
CN113186869A (zh) 一种桩基预制砼方块墙式护岸和施工方法
CN113047215A (zh) 一种中板桩高桩码头结构
CN208309626U (zh) 一种浮式管桩及其堤坝挡土结构
CN107059888B (zh) 一种钢筋石笼边坡支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SHANGHAI WATER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SHANGHAI WATER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0000 No. 193, Hankou Road, the Bund street, Shanghai, Huangpu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Water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000 No. 193, Hankou Road, the Bund street, Shanghai, Huangpu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Water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