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84981A - 击入设备 - Google Patents
击入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84981A CN102284981A CN2011101564188A CN201110156418A CN102284981A CN 102284981 A CN102284981 A CN 102284981A CN 2011101564188 A CN2011101564188 A CN 2011101564188A CN 201110156418 A CN201110156418 A CN 201110156418A CN 102284981 A CN102284981 A CN 10228498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tor
- application
- spring
- energy
- securing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5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4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3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806 elasto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5224 forefinge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381 potential ene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3811 finge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1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2430 Fibre-reinforced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98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036 cure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393 encapsul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1 fibre-reinforced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573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566 seal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748 Basalt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ZOXJGFHDIHLPTG-UHFFFAOYSA-N Boron Chemical compound [B] ZOXJGFHDIHLPT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049 Carbon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106 Liquid crystal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7 Liquid-crystal polymers (LCP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914 Metallic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459 Nitrile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60 aram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235 aromatic polya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22 bl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6 bo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17 carbon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65 glass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168 hydrated nitrile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932 little finge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07 modif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728 polyest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994 synthetic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209 synthetic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813 thumb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73 vulcan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8—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combustion pressure
- B25C1/1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combustion pressure generated by detonation of a cartridge
- B25C1/18—Details and accessories, e.g. splinter guards, spall minimis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6—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electric pow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01—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03—Nail feeding devices for belts of nai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08—Safety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7/00—Accessories for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e.g. suppor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击入设备。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用于将紧固件击入基础构件的设备具有一个用于将能量传递到紧固件上的能量传递元件。优选所述能量传递元件在初始位置与安置位置之间可运动,其中,所述能量传递元件在击入过程之前位于初始位置而在击入过程之后位于安置位置。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所述设备包括用于储存机械能量的机械蓄能器。所述能量传递元件优选适用于将能量从所述机械蓄能器传递到紧固件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将紧固件击入基础构件的设备。
背景技术
这样的设备通常具有一个用以将能量传递给紧固件的柱塞。其中,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提供为此所需的能量,因此,例如在所谓的弹簧钉枪中,首先要将弹簧张紧,该弹簧在击入过程中将张紧势能瞬间释放到柱塞上并使柱塞向紧固件加速。
在这样的设备中,借以将紧固件击入基础构件的能量具有上限限制,因而,所述设备并不是可以任意地被用于所有紧固件和所有基础构件。因此希望能够提供可以将足够的能量传递到紧固件上的击入设备。
发明内容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用于将紧固件击入基础构件的设备具有一个用于将能量传递到紧固件上的能量传递元件。优选所述能量传递元件在初始位置与安置位置(即实施紧固件击入安置时的位置)之间可以移动,其中,所述能量传递元件在击入过程之前是位于初始位置而在击入过程之后是位于安置位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该设备包括用于储存机械能量的机械蓄能器。这样,所述能量传递元件优选适用于将能量从机械蓄能器传递到紧固件上。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该设备包括用于将能量从一能量源传递给机械蓄能器的能量传递装置。为了将能量瞬间释放到紧固件上,优选击入过程所用的能量被暂时储存在机械蓄能器中。优选所述能量传递装置适用于将能量传递元件从安置位置移送至初始位置。优选地,所述能量源为一个特别的电蓄能器,特别优选为电池或者蓄电池。优选该设备具有能量源。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能量传递装置适用于在不传递能量给机械蓄能器的情况下将能量传递元件从安置位置向初始位置方向移送。由此就能实现:在不使能量传递元件运动到安置位置的情况下,机械蓄能器可以吸收和/或释放能量。也就是说,在紧固件未从设备中被击出的情况下,蓄能器可以被卸载。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能量传递装置适用于在不移动能量传递元件的情况下将能量传递到机械蓄能器上。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能量传递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将动力从蓄能器传递到能量传递元件上和/或用于将动力从能量传递装置传递到机械蓄能器上的动力传递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能量传递装置包括一同步元件,为了使能量传递元件从安置位置向初始位置移动,所述同步元件可以与能量传递元件啮合。
优选地,所述同步元件允许能量传递元件从初始位置向安置位置移动。特别是,所述同步元件仅贴靠在能量传递元件上,这样,所述同步元件只是在两个相反的移动方向之一上带动能量传递元件。
所述同步元件优选具有一个长形体,特别是杆。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能量传递装置包括一个可直线移动的直线输出机构,该直线输出机构包括所述同步元件并且与动力传递装置相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该设备包括一个具有电机输出机构的电机,其中,所述能量传递装置包括一个具有可由电机驱动的旋转驱动机构和直线输出机构的、用于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运动转换器以及一个用于将扭矩从电机输出机构传递给旋转驱动机构的扭矩传递装置。
优选地,所述运动转换器包括一个具有螺杆和设置于所述螺杆上的螺杆螺母的螺杆传动机构。根据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螺杆构成旋转驱动机构,而螺杆螺母构成直线输出机构。根据另外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螺杆螺母构成旋转驱动机构,而螺杆构成直线输出机构。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通过特别是同步元件在一个同步元件导轨中导向,使直线输出机构借助所述同步元件被设置为相对旋转驱动机构不可旋转。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能量传递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将扭矩从电机输出机构传递给旋转驱动机构的扭矩传递装置和一个用于将动力从直线输出机构传递给蓄能器的动力传递装置。
优选地,机械蓄能器被设置为用于储存势能。特别优选的是,机械蓄能器包括一个弹簧,特别是螺旋弹簧。
优选地,机械蓄能器被设置为用于储存旋转能。特别优选的是,机械蓄能器包括一个飞轮。
特别优选的是,为了使弹簧张紧,弹簧的两个特别是相对置的端部是可移动的。
特别优选的是,弹簧包括两个彼此间隔并且特别是相互支承的弹簧元件。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能量传递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将能量从能量源传递到机械蓄能器上的能量馈给装置和一个与该能量馈给装置分离的以及特别是独立工作的回位装置,该回位装置用于将能量传递元件从安置位置移送至初始位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该设备包括一个在初始位置暂时保持能量传递元件的离合装置。优选该离合装置适用于仅在初始位置暂时保持能量传递元件。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该设备包括一个具有可直线移动的直线输出机构的能量传递装置,用于将能量传递元件从安置位置向初始位置移送,直到离合装置为止。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被设置在安置轴线上或者绕安置轴线基本上对称设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能量传递元件与直线输出机构被设置为相对于离合装置特别是沿安置轴线方向可移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该设备包括一个壳体,在该壳体内收纳有能量传递元件、离合装置和能量传递装置,其中,离合装置被固定在壳体上。由此保证了:使离合装置的特别是敏感部件免受加速力作用,不象特别是能量传递元件那样。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弹簧包括两个彼此间隔并且特别是相互支承的弹簧元件,其中,离合装置被设置在该两个彼此间隔的弹簧元件之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离合装置包括一个可横向于安置轴线移动的止锁元件。优选所述止锁元件为滚珠形状。优选所述止锁元件有金属材质和/或合金材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离合装置包括一个沿安置轴线找正定向的内套和一个包围所述内套的外套,所述内套具有横向于安置轴线延伸的、用于容纳止锁元件的空隙部,所述外套具有用于支承止锁元件的支撑面。优选所述支撑面相对于安置轴线倾斜一个锐角。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直线输出机构相对能量传递元件被设置为特别是沿安置轴线方向可以移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离合装置还包括一个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沿安置轴线方向给外套施加一个力。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该设备包括一个保持部件,其中,处于该保持部件的闭锁位置的该保持部件使外套保持克服复位弹簧的力的状态,并且处于该保持部件的释放位置的该保持部件允许外套在复位弹簧的力的作用下移动。
优选能量传递元件由刚体构成。
优选能量传递元件具有用于容纳止锁元件的接合凹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能量传递元件具有一凹部,其中,特别是不仅是在能量传递元件处于初始位置时而且也在能量传递元件处于安置位置时,动力传递装置均延伸至所述凹部中。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凹部被构造为通孔并且不仅是在能量传递元件处于初始位置时而且也在能量传递元件处于安置位置时,动力传递装置均穿过所述通孔延伸。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动力传递装置包括一个用于使由动力传递装置传递的动力的方向转向的动力转向装置。优选该动力转向装置延伸进入凹部或者穿过通孔,特别是不仅是在能量传递元件处于初始位置时而且也在能量传递元件处于安置位置时。优选的是,动力转向装置被设置为可以相对机械蓄能器和/或相对能量传递元件移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该设备包括:一个离合装置,该离合装置用于暂时将能量传递元件保持在初始位置;一根拉杆,该拉杆用于将拉力从能量传递装置、特别是从直线输出机构和/或旋转驱动机构传递到离合装置上。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拉杆包括一个与离合装置固定连接的旋转轴承和一个与旋转驱动机构固定连接并且可旋转地被支承在旋转轴承中的旋转件。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动力转向装置包括传动带。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动力转向装置包括绳索。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动力转向装置包括链条。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能量传递元件还包括一个用于暂时接合到离合装置上的接合插件。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接合插件包括用于容纳离合装置的止锁元件的接合凹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能量传递元件包括一根特别是指向紧固件的柄杆。优选该柄杆具有一个凸起锥形的柄杆部段。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凹部特别是通孔被设置在接合插件与柄杆之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当能量传递元件将能量传递到紧固件上的时候,动力传递装置、特别是动力转向装置和能量传递装置、特别是直线输出机构相互施加动力。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能量传递装置包括:一个运动转换器,该运动转换器用于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并且具有旋转驱动机构和直线输出机构;一个用于将动力从直线输出机构传递给蓄能器的动力传递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动力传递装置、特别是动力转向装置、特别是传动带被固定在能量传递装置上,特别是被固定在直线输出机构上。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能量传递装置、特别是直线输出机构包括一个通孔,其中,动力传递装置、特别是动力转向装置、特别是传动带被引导穿过该通孔并且被固定在止锁元件上,该止锁元件与动力传递装置、特别是与动力转向装置、特别是与传动带一起具有一个横向于通孔的伸展长度,该伸展长度横向于通孔超过通孔的尺寸。优选止锁元件为销钉。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止锁元件被构造为环。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动力传递装置、特别是动力转向装置、特别是传动带包围止锁元件。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动力传递装置、特别是动力转向装置、特别是传动带包括一个减振元件。优选该减振元件被设置在止锁元件和直线输出机构之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直线输出机构包括减振元件。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传动带包括掺加了增强纤维的塑料基。优选该塑料基包括弹性体。优选所述增强纤维包括绞合线。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传动带包括由织物纤维或稀松纤维(Gelegefasern)构成的织物布或稀松布(Gelege)。优选织物纤维或者稀松纤维包括合成纤维。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织物布或稀松布包括与织物纤维或者稀松纤维不同的增强纤维。
优选增强纤维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聚酰胺纤维特别是芳香族聚酰胺纤维、金属纤维特别是钢纤维、陶瓷纤维、玄武岩纤维、硼纤维、聚乙烯纤维特别是高性能聚乙烯纤维(HPPE-纤维)、液晶聚合物制纤维特别是聚酯制纤维,或者它们的混合物。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该设备包括一个用于延迟能量传递元件的延迟元件。优选该延迟元件有一个用于能量传递元件的止挡面。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该设备包括一个容纳延迟元件的容纳元件。优选该容纳元件包括用于轴向支承延迟元件的第一支承壁和用于径向支承延迟元件的第二支承壁。优选该容纳元件包括金属和/或合金。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壳体包括塑料以及容纳元件仅通过所述壳体被固定在驱动装置上。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壳体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加固筋。
优选第一加固筋适用于将由延迟元件作用于容纳元件的力传递给驱动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延迟元件沿安置轴线方向比容纳元件具有更大的伸展长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该设备包括用于紧固件导向的、与容纳元件相连接的导向通道。优选该导向通道可移动地被设置在一导向轨中。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导向通道或者导向轨与容纳元件固定地、特别是整体不可分割地连接在一起。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容纳元件与壳体、特别是与第一加固筋固定连接,特别是用螺栓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容纳元件沿安置方向支承在壳体上。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壳体包括伸入壳体内部的支承元件,其中,机械蓄能器被固定在所述支承元件上。优选该支承元件包括一法兰。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壳体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特别是与所述支承元件相连接的第二加固筋。优选的是,第二加固筋与所述支承元件固定地、特别是整体不可分割地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罩、第二壳体罩和壳体密封件。优选所述壳体密封件使第一壳体罩相对第二壳体罩密封。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第一壳体罩具有第一材料厚度,第二壳体罩具有第二材料厚度,同时壳体密封件具有密封材料厚度,该密封材料厚度不同于第一和/或第二材料厚度。
在该设备中,第一壳体罩包括第一壳体材料、第二壳体罩包括第二壳体材料,以及壳体密封件包括密封材料,该密封材料不同于第一和/或第二壳体材料。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壳体密封件包括弹性体。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第一和/或第二壳体罩设置有槽,壳体密封件被安装在该槽中。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壳体密封件与第一和/或第二壳体罩材料接合地相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柱塞密封件使导向通道相对能量传递元件密封。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该设备包括:一个压紧装置,该压紧装置特别具有一个用于识别所述设备与基础构件的间距的压紧传感器;一个压紧传感器密封件。优选压紧传感器密封件使压紧装置、特别是压紧传感器相对第一和/或第二壳体罩密封。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柱塞密封件和/或压紧传感器密封件具有圆环形状。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柱塞密封件和/或压紧传感器密封件具有折纹。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该设备包括用于使电蓄能器与所述设备电连接的接触元件、用于连接电机与电机控制装置的第一电线和用于连接接触元件与电机控制装置的第二电线,其中,第一电线长于第二电线。
优选地,电机控制装置通过第一电线以相位换向方式(inkommutierten Phasen)为电机提供电流。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该设备包括一个用于使用者握持所述设备的手柄。优选地,壳体和控制系统壳体被设置在手柄的对置的两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壳体和/或控制系统壳体与手柄相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该设备包括一个用于识别使用者握持和松开手柄的手柄传感器。
优选地,控制装置被设置为:一旦通过手柄传感器识别出使用者松开手柄,便放空机械蓄能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手柄传感器包括一个开关元件,只要手柄被松开,该开关元件便使控制装置处于运行准备状态和/或关断状态,并且只要手柄被使用者握持,该开关元件便使控制装置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优选开关元件为机械式开关特别是电流闭合开关(galvanischerSchliessschalter)、磁开关、电子开关、特殊的电子传感器或者非接触的接近开关。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手柄具有手柄表面,当使用者抓握手柄时该手柄表面被使用者的手握持,其中,手柄传感器、特别是开关元件被设置在该手柄表面上。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手柄具有一个用于触发将紧固件击入基础构件过程的触发开关和手柄传感器,特别是开关元件,其中,触发开关被设置为由食指操作,而手柄传感器、特别是开关元件被设置为由与所述食指为同一个手的中指,无名指和/或小拇指操作。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手柄具有一个用于触发将紧固件击入基础构件过程的触发开关和一开关,其中,所述触发开关被设置为由食指操作,而手柄传感器、特别是开关元件被设置为由与所述食指为同一个手的手掌和/或鱼际操作。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驱动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将扭矩从电机输出机构传递给旋转驱动机构的扭矩传递装置。优选该扭矩传递装置包括一个具有第一旋转轴的电机侧的旋转元件和一个具有相对第一旋转轴平行错开的第二旋转轴的运动转换器侧的旋转元件,其中,电机侧的旋转元件围绕第一旋转轴的旋转直接导致运动转换器侧的旋转元件的旋转。优选的是,电机侧的旋转元件相对电机输出机构不可移动地而相对运动转换器侧的旋转元件沿第一旋转轴可以移动地设置。通过电机侧旋转元件与运动转换器侧旋转元件的脱联,使电机侧旋转元件连同电机与运动转换器侧旋转元件连同运动转换器冲击脱联(schlagentkoppelt)。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电机侧的旋转元件相对电机输出机构抗扭(即二者不能相对旋转)地设置并且特别是被构造为电机小齿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扭矩传递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另外的旋转元件,该另外的旋转元件将扭矩从电机输出机构传递到电机侧的旋转元件上,其中,这个或者这些另外的旋转元件的一个或者多个旋转轴相对于电机输出机构的旋转轴和/或相对于第一旋转轴被错开地设置。这个或者这些另外的旋转元件因此连同电机与运动转换器冲击脱联(schlagentkoppelt)。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运动转换器侧的旋转元件相对旋转驱动机构被抗扭地设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扭矩传递装置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另外的旋转元件,该另外的旋转元件将扭矩从运动转换器侧的旋转元件传递到旋转驱动机构上,其中,这个或者这些另外的旋转元件的一个或者多个旋转轴相对于第二旋转轴和/或相对于旋转驱动机构的旋转轴被错开地设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电机侧的旋转元件具有电机侧的齿和运动转换器侧的旋转元件具有驱动元件侧的齿。优选电机侧的齿和/或驱动元件侧的齿沿第一旋转轴方向延伸。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减振元件,该电机减振元件适用于吸收电机相对于运动转换器的运动能量、特别是振动能量。
优选电机减振元件包括弹性体。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电机减振元件被设置在电机上,特别是呈环状环绕着电机。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驱动装置包括一个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适用于针对转动固定住电机输出机构。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电机减振元件被设置在固定装置上,特别是围绕固定装置呈环状。
优选电机减振元件被特别是材料接合地固定在电机和/或固定装置上。特别优选电机减振元件被硫化胶接在电机和/或固定装置上。
优选电机减振元件被安装在壳体上。特别优选壳体具有一个特别是环状的装配元件,所述电机减振元件被安置、特别是被固定在该装配元件上。特别优选电机减振元件被硫化胶接在装配元件上。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电机减振元件使电机和/或固定装置相对壳体密封。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电机包括一个电机侧的减轻拉力元件,通过该减轻拉力元件,第一电线与电连接保持间隔地被固定在电机上。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壳体包括一个壳体侧的减轻拉力元件,通过该减轻拉力元件,第一电线被固定在壳体上。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壳体包括用于电机沿第一旋转轴方向导向的电机导槽。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为了针对转动将旋转元件固定住,固定装置被设置为:可以被移向旋转元件,特别是沿旋转轴方向。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固定装置可以被电操控。优选在通电情况下固定装置对旋转元件施加保持力,并在断电时松开旋转元件。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固定装置包括一个电磁线圈。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固定装置借助摩擦锁合固定住旋转元件。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固定装置包括一个扭簧式离合器(Schlingfederkupplung)。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固定装置借助形状锁合固定住旋转元件。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能量传递装置包括一个具有电机输出机构的电机,该电机连续动力耦联地与机械蓄能器相连。电机输出机构的运动导致蓄能器的加载或卸载以及反过来。电机输出机构与机械蓄能器之间的动力流不会被中断,例如借助一个离合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能量传递装置包括一个具有电机输出机构的电机,该电机连续扭矩耦联地与旋转驱动机构相连。电机输出机构的旋转导致旋转驱动机构的旋转以及反过来。电机输出机构与旋转驱动机构之间的扭矩流不会被中断,例如借助一个离合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该设备包括:一个用于紧固件导向的导向通道;一个相对导向通道可以沿安置轴线方向移动设置的压紧装置,特别是带有一个用于识别从设备到基础构件沿安置轴线方向的间距的压紧传感器;一个闭锁元件,该闭锁元件在闭锁元件的释放位置中允许压紧装置移动而在闭锁元件的闭锁位置中阻止压紧装置移动;一个可从外部操作的解锁元件,该解锁元件在所述解锁元件的解锁位置中使闭锁元件保持于闭锁元件的释放位置,在解锁元件的等候位置中允许闭锁元件移动进入闭锁位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只有当压紧装置识别出从设备到基础构件沿安置轴线方向的间距未超出规定的最大值的情况下,压紧装置才允许将能量传递到紧固件上。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该设备包括一个将闭锁元件移入闭锁位置的推进弹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导向通道包括一个发射区段,其中,被置入该发射区段的紧固件使闭锁元件保持在释放位置中,特别是克服推进弹簧的力。优选发射区段为此而设置,即,使确定要击入基础构件的紧固件位于该发射区段中。
优选的是,导向通道特别是在发射区段内具有一个喂给空隙,特别是一个喂给孔口,通过该喂给空隙,紧固件可以被送入导向通道。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设备包括一个用于将紧固件送入导向通道的喂给装置。优选喂给装置被构造为料匣。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喂给装置包括一个进给弹簧,该进给弹簧将置入发射区段的紧固件保持在导向通道中。优选的是,进给弹簧的作用在处于发射区段的紧固件上的弹力大于推进弹簧的作用在同一紧固件上的弹力。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喂给装置包括一个被进给弹簧向导向通道加载的进给元件。优选所述进给元件可以由使用者从外部进行操作,特别是可移动,以便将紧固件装入喂给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该设备包括一个将解锁元件移入等候位置的分离弹簧。
优选地,闭锁元件可以在释放位置与闭锁位置之间沿第一方向往返移动,并且同时解锁元件可以在解锁位置与等候位置之间沿第二方向往返移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进给元件可以在第一方向上往返移动。
优选第一方向倾斜于第二方向,特别是成直角倾斜。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闭锁元件包括相对于第一方向的呈锐角倾斜的第一顶压面,该顶压面与解锁元件相对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解锁元件包括相对于第二方向呈锐角倾斜的第二顶压面,该顶压面与闭锁元件相对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进给元件包括相对于第一方向呈锐角倾斜的第三顶压面,该顶压面与解锁元件相对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解锁元件包括相对于第二方向呈锐角倾斜的第四顶压面,该顶压面与进给元件相对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解锁元件包括第一卡锁元件,而进给元件包括第二卡锁元件,其中,当解锁元件移动到解锁位置中时,第一和第二卡锁元件相互卡合。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进给元件可以被使用者由外部移离导向通道,特别是相对进给弹簧可张紧,以便将紧固件装填入喂给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当进给元件被从导向通道移开时,解锁元件与进给元件之间的卡合便松开。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在一种使用该设备的方法中,电机克服被机械蓄能器施加给电机的负载扭矩而以放慢的转速运行。特别是,机械蓄能器中储存的能量越多,所述负载扭矩就越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电机首先在第一时段期间以增加的转速克服负载扭矩运行,紧接着在第二时段期间以连续放慢的转速克服负载扭矩运行,其中,第二时段长于第一时段。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最大可能的负载扭矩大于电机可以产生的最大可能的电机扭矩。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在机械蓄能器储能的过程中,供给电机的能量在减少。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在机械蓄能器储能的过程中,电机的转速被降低。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电机设置为:以放慢的转速克服被机械蓄能器施加给电机的负载扭矩进行运行。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电机控制装置适用于:当电机为了在机械蓄能器中储能而工作期间,减少电机的能量供给或者降低电机的转速。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该设备包括一个中间蓄能器,所述中间蓄能器设置为:当电机为了在机械蓄能器中储能而工作期间,暂时储存由电机发出的能量并将其传给机械蓄能器。
优选的是,中间蓄能器设置为用以储存旋转能。特别是中间蓄能器包括一个飞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中间蓄能器、特别是飞轮与电机输出机构抗扭地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中间蓄能器、特别是飞轮被收纳在电机的电机壳体内。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中间蓄能器、特别是飞轮被设置在电机的电机壳体之外。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延迟元件包括:一个由金属和/或合金构成的止挡元件,该止挡元件具有用于能量传递元件的止挡面;一个由弹性体构成的冲击阻尼元件。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冲击阻尼元件的质量至少为止挡元件的质量的15%,优选至少为20%,特别优选至少为25%。因此在节省重量的同时可以提高冲击阻尼元件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冲击阻尼元件的质量至少为能量传递元件的质量的15%,优选至少为20%,特别优选至少为25%。因此同样在节省重量的同时可以提高冲击阻尼元件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冲击阻尼元件的质量与能量传递元件的最大动能之比至少为0.15g/J,优选至少为0.20g/J,特别优选至少为0.25g/J。因此同样在节省重量的同时可以提高冲击阻尼元件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冲击阻尼元件材料接合地与止挡元件相连接、特别是硫化胶接到止挡元件上。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弹性体包括HNBR,NBR,NR,SBR,IIR和/或CR。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弹性体具有至少为50Shore A的肖氏硬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合金包括一种特别是硬化处理的钢材。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金属、特别是合金的表面硬度至少为30HRC。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止挡面包括一个凹面锥形部分。优选所述凹面锥形部分的锥面与能量传递元件的凸面锥形部分的锥面一致。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在一种方法中,电机首先沿复位方向转速调节地和基本上空载地运行,紧接着沿张紧方向调节电流强度地运行,以便将能量传递到机械蓄能器上。
优选能量源由电蓄能器构成。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在电机沿张紧方向运行之前,根据规定的准则来确定额定电流强度。
优选所述规定的准则包括电蓄能器的充电状态和/或温度和/或设备的运转时间和/或寿命。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电机设置为:沿张紧方向克服负载扭矩运行并且沿反向于张紧方向的复位方向基本上空载运行。优选电机控制装置具有在电机沿张紧方向转动时将电机消耗的电流强度调整到规定的额定电流强度以及在电机沿复位方向转动时将电机的转速调整到规定的额定转速。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该设备包括能量源。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能量源由电蓄能器构成。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电机控制装置适用于根据规定的准则来确定规定的额定电流强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该设备包括一个保险装置,通过该保险装置,电能源如此地与设备可耦接或者进行耦接,即,当电能源与设备分开时,机械蓄能器被自动释放。优选的是,机械蓄能器中储存的能量受监控地被耗散。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该设备包括一个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使储存的能量保持在机械蓄能器中并且当电能源与设备分开时自动允许机械蓄能器卸载。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保险装置包括一个机电促动器,当电能源与设备分开时,该促动器使一个闭锁装置自动解锁,所述闭锁装置将储存的能量保持在机械蓄能器中。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该设备包括一个离合和/或制动装置,以便在机械蓄能器被卸截时,使机械蓄能器中储存的能量受监控地被耗散。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保险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保险开关,当机械蓄能器被卸载时,为了使机械蓄能器中的能量受监控地被耗散,所述保险开关短接驱动电机的相位。优选地,该保险开关构造为自传导(selbst leitend)电子开关,特别是J-Fet。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电机包括三个相位并且由带有空载二极管的3相位电机-电桥线路系统进行控制,所述空载二极管对在机械蓄能器卸载时所产生的电压进行整流。
附图说明
下文将参照附图借助实例进一步阐述用于将紧固件击入基础构件的设备的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为击入设备的侧视图;
图2为壳体的分解图;
图3为机架钩的分解图;
图4为壳体被剖开的击入设备的侧视图;
图5为电蓄能器的立体图;
图6为电蓄能器的立体图;
图7为击入设备的局部视图;
图8为击入设备的局部视图;
图9为包括配线的控制装置的立体图;
图10为电机的纵向剖视图;
图11为击入设备的局部视图;
图12a为螺杆传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12b为螺杆传动机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13为张紧装置的立体图;
图14为张紧装置的立体图;
图15为辊支架的立体图;
图16为离合器的纵向剖视图;
图17为接合状态的柱塞的纵向剖视图;
图18为柱塞的立体图;
图19为包括延迟元件的柱塞的立体图;
图20为包括延迟元件的柱塞的侧视图;
图21为包括延迟元件的柱塞的纵向剖视图;
图22为延迟元件的侧视图;
图23为延迟元件的纵向剖视图;
图24为击入设备的局部视图;
图25为压紧装置的侧视图;
图26为压紧装置的局部视图;
图27为压紧装置的局部视图;
图28为压紧装置的局部视图;
图29为击入设备的局部视图;
图30为销钉导向装置的立体图;
图31为销钉导向装置的立体图;
图32为销钉导向装置的立体图;
图33为销钉导向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34为销钉导向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35为击入设备的局部视图;
图36为击入设备的局部视图;
图37为击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8为击入设备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39为击入设备的状态示意图;
图40为击入设备的状态示意图;
图41为击入设备的状态示意图;
图42为击入设备的状态示意图;
图43为击入设备的纵向剖视图;
图44为击入设备的纵向剖视图;和
图45为击入设备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的是用于将紧固件例如钉子或者销钉击入基础构件的击入设备10的侧视图。该击入设备10具有一个未示出的用于将能量传递给紧固件的能量传递元件以及一个壳体20,在该壳体中收纳有所述能量传递元件和一个同样未示出的用于移送所述能量传递元件的驱动装置。
另外,击入设备10还具有一个手柄30、一个料匣40和一个将手柄30与料匣40连接起来的桥架50。料匣是不可拆卸的。在桥架50上固定有一个用于将击入设备10挂在一个架子或者类似设备上的机架钩60和一个构造为蓄电池590的电蓄能器。在手柄30上设置有扳机34以及构造为手动开关35的手柄传感器。另外,击入设备10具有用于紧固件导向的导向通道700和用于识别击入设备10与未示出的基础构件的间距的压紧装置750。借助于一个找正辅助器45,使击入设备垂直于基础构件定向。
图2示出的是击入设备10的壳体20的分解图。壳体20包括第一壳体罩27、第二壳体罩28以及壳体密封件29,该壳体密封件使第一壳体罩27相对第二壳体罩28保持密封,保护壳体20的内部防止灰尘和类似物体侵入。在一个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壳体密封件29由弹性体构成并且被注射成型在第一壳体罩27上。
为了增强抵抗将紧固件击入基础构件时的冲击力的能力,壳体设置有加固筋21和第二加固筋22。固定环26用于固定未示出的被收纳在壳体20内的延迟元件。固定环26优选由塑料制成,尤其优选注塑而成,并且是壳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固定环26上设置有一个用于压紧装置未示出的连接杆导向的压紧导向件36。
此外,壳体20还具有一个用于收纳未示出的电机的具有通风槽口的电机壳体24以及具有料匣轨42的料匣40。除此之外,壳体20还具有一个手柄30,该手柄包括第一手柄表面31和第二手柄表面32。所述两个手柄表面31、32优选为喷塑到手柄30上的塑料膜层。在手柄30上设置有扳机34以及一个构造为手动开关35的手柄传感器。
图3示出的是机架钩60,其包括一个定距件62和一个挂持元件64,该挂持元件具有一根销轴66,该销轴被固定在壳体的桥架50上的桥架穿孔68中。同时一个螺栓套筒67起到固定的作用,该螺栓套筒由一个固定弹簧69防止松动。例如为了在工作小憩中将击入设备10悬挂在支架或者类似的物体上,设置了可以利用挂持元件64挂在支架或者类似物体上用的机架钩60。
图4示出的是壳体20被剖开的击入设备10。在壳体20中收纳有用于移送在图中被遮盖住的能量传递元件的驱动装置70。驱动装置70包括:一个将蓄电池590的电能转换为旋转能量的未示出的电动机;一个包括减速器400的扭矩传递装置,该扭矩传递装置将电动机的扭矩传递给构造为螺杆传动机构300的运动转换器;一个包括辊组260的动力传递装置,该动力传递装置用于将动力从运动转换器传递给被构造为弹簧200的机械蓄能器以及用于将动力从弹簧传递给能量传递元件。
图5示出的是构造为蓄电池590的电蓄能器的立体图。蓄电池590具有蓄电池壳体596,该蓄电池壳体上设置有把手凹槽597以提高蓄电池590的易抓握性。此外,蓄电池590还具有两根固定轨598,通过该固定轨,蓄电池590如同一个滑块那样插入壳体上未示出的对应的卡槽内。蓄电池590具有接电用的未示出的电池触点,该电池触点被设置在触点护盖591下面以防溅水打湿。
图6示出的是蓄电池590的另外一个立体图。在固定轨598上设置有防止蓄电池590从壳体中脱落的卡锁榫599。蓄电池590一旦被插入壳体,锁扣便被卡槽的相应的几何构造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推向侧方并且卡合。通过挤压把手凹槽便解除卡合,使用者可以借助手的大拇指和其他手指将蓄电池590从壳体上取下。
图7示出的是包括壳体20的击入设备10的局部视图。壳体20包括一个手柄30以及一个由手柄端部基本上垂直伸出的、上面固定有一个机架钩60的桥架50。此外,壳体20还具有一个收纳蓄电池的电池座591。电池座591被设置在手柄30的端部,桥架由该端部伸出。
电池座591具有两道卡槽595,蓄电池的未示出的相应的固定轨可以插入该卡槽内。电池座591具有多个接电用的构造为设备触点594的接触元件,所述接触元件包括导电用接触元件和通讯用接触元件。电池座591例如适用于收纳图5和图6中示出的蓄电池。
图8示出的是壳体20被剖开的击入设备10的局部视图。在将手柄30与料匣40连接起来的壳体20的桥架50中设置有被收纳在控制系统壳体510内的控制装置500。控制装置包括一个功率电子器件520和一个用于冷却控制装置、尤其是冷却功率电子器件520的冷却元件530。
壳体20上设置有一个具有与未示出的蓄电池接电的设备触点594的电池座591。被收纳在电池座591内的蓄电池通过蓄电池连线502与控制装置500电连接并且这样给击入设备10供电。
此外,壳体20上还设置有一个通讯接口524,该通讯接口包括一个对于设备使用者来说可视的显示屏526和一个与读取机进行光学数据交换的优选光学的数据接口528。
图9示出的是击入设备中的控制装置500以及从控制装置500中导出的配线的立体图。控制装置500与功率电子器件520和冷却元件530同时被收纳在控制系统壳体510内。控制装置500通过蓄电池连线502与未示出的蓄电池接电用的设备触点594相连。
电缆束540用于控制装置500与击入设备的众多部件之间的电连接,诸如电机、传感器、开关、接口或者显示元件。例如,控制装置500与压紧传感器550、手动开关35、风扇565的风扇传动装置560和通过相位导线504及电机支架485与被固定在所述电机支架上的未示出的电机相连接。
为了防止电机480的运动对相位导线504的触点接触造成损伤,相位导线504被固定在电机侧的去张力元件494和在图中隐藏的壳体侧的去张力元件上,其中电机侧的去张力元件直接或间接地被固定在电机支架485上以及壳体侧的去张力元件直接或间接地被固定在击入设备的未示出的壳体上,尤其是电机的电机壳体上。
电机、电机支架485、去张力元件494、风扇565和风扇传动装置560被收纳在图2中示出的电机壳体24中。电机壳体24相对其余的壳体通过导线密封件570保持密封,特别是防尘密封。
由于控制装置500与设备触点594一样被设置在未示出的手柄的同一侧,所以蓄电池连线502比穿过手柄延伸的相位导线504要短。由于蓄电池连线比相位导线要输送更大的电流强度和具备更大的横截面积,因此缩短蓄电池导线与延长相位导线的成本相比总体上要合算。
图10示出的是包括电机输出机构490的电机480的纵向剖视图。电机480被构造为无刷直流电机并且具有推动电机输出机构490的电机线圈495,所述电机输出机构包括永久磁铁491。电机480被一个未示出的电机支架支承和通过压接触点506进行供电以及通过控制导线505进行控制。
在电机输出机构490上通过压配合抗扭地固定有一个被构造为电机小齿轮410的电机侧的旋转元件。电机小齿轮410被电机输出机构490驱动并且它再驱动未示出的扭矩传递装置。固定装置450一方面通过轴承452可转动地被固定在电机输出机构490上并且另一方面通过一个环状的装配元件470抗扭地与电机壳体连接。在固定装置450与装配元件470之间设置有一个同样为环状的电机减振元件460,该电机减振元件用于缓冲电机480与电机壳体之间的相对运动。
优选的是,电机减振元件460作为选择或者同时起到防尘和防止类似物质的密封作用。连同导线密封件570一起,电机壳体24相对其余的壳体保持密封,其中风扇565通过通风槽口33吸入空气冷却电机480并且其余的驱动装置受到防尘保护。
固定装置450包括一个电磁线圈455,该电磁线圈在通电时对一个或多个衔铁456产生吸力。衔铁456延伸进入电机小齿轮410上的构造为通孔的衔铁孔457中并且因此抗扭地与电机小齿轮410以及与电机输出机构490相连接。由于吸力的作用,衔铁456被压向固定装置450,这使得电机输出机构490相对电机壳体的旋转运动被减速或者被阻止。
图11示出的是击入设备10的另外一个局部视图。壳体20具有手柄30和电机壳体24。电机480与电机支架485被收纳在仅仅部分被示出的电机壳体24中。设置有衔铁孔457的电机小齿轮410和固定装置450被安装在电机480的未图示出的电机输出机构上。
电机小齿轮410驱动被构造为减速器400的扭矩传递装置的齿轮420、430。减速器400将电机480的扭矩传递给螺杆齿轮440,该螺杆齿轮与未进一步示出的运动转换器的被构造为螺杆310的旋转驱动机构抗扭地连接。减速器400具有一定的减速比,以使施加在螺杆310上的扭矩比施加在电机输出机构490上的大。
在击入设备10的击入过程中会出现大的加速,尤其是在壳体20内出现大的加速,为了在该大加速度时保护电机480,所述电机480与壳体20以及螺杆传动机构断开连接。由于电机480的旋转轴390与击入设备10的安置轴线380平行设置,希望能够沿旋转轴390方向断开与电机480的连接。这一点可以通过使电机小齿轮410与直接由电机小齿轮410驱动的齿轮420互相沿安置轴线380和旋转轴390的方向可移动的设置得以实现。
因此,电机480仅仅通过电机减振元件460被固定在与壳体固定连接的装配元件470上并进而被固定在壳体20上。装配元件470通过切口475与壳体20上的相应的互补轮廓啮合而防止旋转地固定。此外,电机被只可沿其旋转轴390方向移动地支承,即通过电机小齿轮410沿齿轮420和通过电机支架485的导向元件488沿电机壳体24上相应成形的未示出的电机导槽移动。
图12a示出的是被构造为螺杆传动机构300的运动转换器的立体图。螺杆传动机构300具有一个被构造为螺杆310的旋转驱动机构以及一个构造为螺杆螺母320的直线输出机构。此外,螺杆螺母320中未示出的内螺纹与螺杆的外螺纹312啮合。
当通过抗扭地固定在螺杆310上的螺杆齿轮440使所述螺杆310被驱动并旋转时,螺杆螺母320沿螺杆310做直线运动。螺杆310的旋转运动这样便被转换为螺杆螺母320的直线运动。为了防止螺杆螺母320与螺杆310一起旋转,螺杆螺母320上设置有形式上为固定在螺杆螺母320上的同步元件330的防旋转装置。此外,同步元件330被导入击入设备的壳体上的或者与壳体紧密固定连接的部件上的未示出的导向槽中。
另外,同步元件330被构造为使未示出的柱塞返回其初始位置的回位杆并且具有倒钩340,该倒钩与柱塞的对应的回位栓相啮合。沟槽状的磁体容纳槽350用于容纳未示出的衔铁,未示出的螺杆传感器对所述衔铁产生响应,以便确定螺杆螺母320在螺杆310上所处位置。
图12b示出的是包括螺杆310和螺杆螺母320的螺杆传动机构300的局部纵向剖视图。螺杆螺母具有与螺杆的外螺纹312啮合的内螺纹328。
在螺杆螺母320上固定有动力传递装置的被构造为传动带270的动力转向装置,该动力传递装置将动力从螺杆螺母320传递给未示出的机械蓄能器。此外,螺杆螺母320除了位于内部的螺纹套筒370以外还有位于外部的夹套375,其中,在螺纹套筒370与夹套375之间延伸的间隙形成了穿通空腔322。传动带270包绕止锁元件324并重新被引导返回到穿通空腔322中,在该处传动带端部275与传动带270缝合在一起,以此方式,传动带270被引导穿过所述穿通空腔322并且被固定在止锁元件324上。优选止锁元件如同穿通空腔322一样以环绕方式构造为止锁环。
横向于穿通空腔322,即相对于螺杆轴线311沿径向方向,止锁元件324与形成的传动带套圈278共同达到一个大于穿通空腔322的宽度。因此止锁元件324与传动带套圈278不会从穿通空腔322中滑脱,这样传动带270就被固定在螺杆螺母320上。
通过将传动带270固定在螺杆螺母320上,保证了未示出的特别是被构造为弹簧的机械蓄能器的张紧力通过传动带270被转向并且被直接传递给螺杆套320。张紧力从螺杆螺母320经过螺杆310和杆柱360被传递给一个未示出的离合装置,该离合装置固定有一个同样未示出的相连接的柱塞。杆柱具有一个螺杆心轴365,该螺杆心轴一端与螺杆310固定连接而另一端可旋转地支承在螺杆轴承315中。
由于张紧力也被施加在柱塞上,但是是沿相反的方向,所以作用于杆柱360上的拉力基本上被抵消,这样,未示出的支承、特别是固定杆柱360的壳体得以卸荷。传动带270与螺杆螺母320利用张紧力相互加载,同时,柱塞朝一个未示出的紧固件被加速。
图13示出的是一个动力传递装置的立体图,该动力传递装置被构造为辊组260并且将动力传递给弹簧200。辊组260具有由传动带270构成的动力转向装置以及安装有前部辊291的辊支架281和安装有后部辊292的辊支架282。辊支架281、282优选由特别是纤维强化塑料制成。辊支架281、282具有用于在击入设备的未示出的壳体中、尤其是壳体的导槽中为辊支架281、282导向的导向轨285。
传动带与螺杆螺母以及柱塞100啮合并被置于辊291、292之上,由此构成辊组260。柱塞100与未示出的离合装置接合。辊组使从弹簧端部230、240的速度到柱塞100的速度的减速比达到倍数2。
此外,还示出了一个包括前部弹簧元件210和后部弹簧元件220的弹簧200。前部弹簧元件210的前部弹簧端部230被收纳在前部辊支架281中,而后部弹簧元件220的后部弹簧端部240被收纳在后部辊支架中。弹簧元件210、220在其相互面对的侧面支承在支撑环250上。由于弹簧元件210、220的对称式构造,而使弹簧元件210、220的反作用力得以抵消,因此提高了击入设备的操纵舒适性。
此外还示出了包括螺杆齿轮440、螺杆310和被设置在后部弹簧元件220中的螺杆螺母的螺杆传动机构300,其中可以看到固定在螺杆螺母上的同步元件330。
图14示出的是弹簧200处于张紧状态下的辊组260。此时,螺杆螺母320位于螺杆310上离合器侧的端部并且将传动带270拉入后部弹簧元件。由此,辊支架281、282相向运动并且弹簧元件210、220被张紧。柱塞100此时由离合装置150克服弹簧元件210、220的弹力地保持固定。
图15示出的是弹簧200的立体图。弹簧200构造为螺旋弹簧并且由钢材制成。弹簧200的一端被收纳在辊支架280中,弹簧200的另一端被固定在支撑环250上。辊支架280具有辊290,该辊在辊支架280的背向弹簧200的那侧从辊支架280上伸出。辊被可旋转地固定在彼此平行的轴上并且允许将未示出的传动带拉入弹簧200的内部。
图16示出的是与能量传递元件特别是柱塞瞬时接合的离合装置150的纵向剖视图。此外,还示出了包括螺杆轴承315和螺杆心轴365的杆柱360。
离合装置150包括一个内套170和一个相对内套170可以移动的外套180。内套170上设置有被构造为通孔的空隙部175,其中,构造为滚珠160的止锁元件被安装在所述空隙部175中。为了防止滚珠160脱落掉入内套170的内腔,空隙部175向内缩小特别是呈锥形截面,滚珠160无法穿过该截面。为了能够借助滚珠160锁住离合装置150,外套180上设置有支撑面185,如图16所示,在离合装置150被锁止的状态时,滚珠160向外支承在所述支撑面上。
在锁止状态中,滚珠160便向内套的内腔突起并且使柱塞保持接合。一个构造为锁爪800的保持元件使外套克服复位弹簧190的弹力保持在图示的位置。锁爪在此被一个锁爪弹簧810预加应力地压向外套180并且反卡从外套180向外伸出的接合销。
为了释放离合装置150,例如通过操纵扳机,使锁爪800克服锁爪弹簧810的弹力被从外套180移开,这样所示外套180被复位弹簧190如图中所示向左边推动。外套180在其内侧面上设置有沉凹部182,该沉凹部可以收纳沿倾斜的支撑面滑入该沉凹部182的滚珠160并且释放内套的内腔。
图17示出的是包括接合状态的柱塞100的离合装置150的另外一个纵向剖视图。在此,柱塞具有一个带有接合凹部120的接合插件110,离合装置150的滚珠160可以嵌入所述接合凹部中。此外,柱塞100还设置有一个凸缘125以及一个传动带穿孔130和一个凸起锥形的部段135。滚珠160由优选经过硬化处理的钢材构成。
柱塞100往离合装置150中的接合开始于离合装置150的解锁状态,在该状态,受复位弹簧190推压的外套180允许滚珠160进入沉凹部182。因而柱塞100在柱塞100插入内套170的过程中向外挤压滚珠160。然后,借助凸缘125柱塞100克服复位弹簧190的力推移外套180。锁爪800一旦与接合销195嵌合,离合装置150便被保持在锁止状态。
柱塞100包括一根柄杆140和一个头部142,其中柄杆140与头部142优选被相互焊接在一起。凸缘144形式的形状锁合防止在焊接连接146开焊的情况下柄杆140从头部142中脱落。
图18示出的是构造为柱塞100的能量传递装置的立体图。柱塞具有一根柄杆140、一个凸起锥形的部段135和一个构造为传动带穿孔130的凹部。传动带穿孔130被构造为长孔并且为了保护传动带只具有经倒圆的棱和经调质处理的表面。传动带穿孔处连接有一个带有接合凹部120的接合插件110。
图19示出的是柱塞100连同延迟元件600的立体图。柱塞具有一根柄杆140、一个凸起锥形的部段135和一个构造为传动带穿孔130的凹部。传动带穿孔处连接有一个带有接合凹部120的接合插件110。此外,柱塞100还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未示出的同步元件啮合的回位栓145,该同步元件例如附属于螺杆螺母。
延迟元件600具有用于柱塞100的凸起锥形的部段135的止挡面620并且被收纳在一个未示出的容纳元件中。延迟元件600通过一个固定环而保持固定在容纳元件中,其中,固定环贴靠在延迟元件600的支承凸缘625上。
图20示出的是柱塞100连同延迟元件600的侧视图。柱塞具有一根柄杆140、一个凸起锥形的部段135和一个传动带穿孔130。传动带穿孔处连接有一个设置有接合凹部120的接合插件110。延迟元件600具有用于柱塞100的凸起锥形的部段135的止挡面620并且被收纳在未示出的容纳元件中。
图21示出的是柱塞100连同延迟元件600的纵向剖视图。延迟元件600的止挡面620与柱塞100的几何形状相匹配并且因此同样具有一个凸起锥形的部段。由此保证了柱塞100针对延迟元件600的平面式止挡。这样柱塞100的过剩能量被延迟元件充分吸收。另外,延迟元件600具有一个柱塞通孔640,柱塞100的柄杆140穿过该柱塞通孔延伸。
图22示出的是延迟元件600的侧视图。延迟元件600具有一个止挡元件610以及一个冲击阻尼元件630,该止挡元件和冲击阻尼元件沿击入设备的安置轴线S相互连接。未示出的柱塞的过剩撞击能量首先被止挡元件610接收,然后被冲击阻尼元件630缓冲,就是说在时间上被延迟。最终撞击能量被未示出的容纳元件所吸收,该容纳元件包括作为沿冲击方向支承延迟元件600的第一支承壁的底座以及作为横向于撞击方向支承延迟元件600的第二支承壁的侧壁。
图23示出的是包括支架650的延迟元件600的纵向剖视图。延迟元件600具有一个止挡元件610以及一个冲击阻尼元件630,所述止挡元件和冲击阻尼元件沿击入设备的安置轴线S相互连接。止挡元件610由钢材构成,而冲击阻尼元件630由弹性体构成。冲击阻尼元件630的质量优选在止挡元件的质量的40%至60%的范围内。
图24示出的是壳体20被剖开的击入设备10的立体图。在壳体中可以看到前部辊支架281。延迟元件600被固定环26保持固定在其位置上。前凸部690主要包括压紧传感器760和解锁元件720。压紧装置750具有导向通道700,优选该导向通道包括压紧传感器760,和一根连接杆770。料匣40具有进给元件740和进给弹簧735。
此外,击入设备10还具有解锁释放导向通道700用的解锁开关730,这样,例如为了能够更加便捷地清除被卡住的紧固件,可以将导向通道700拆下。
图25示出的是压紧装置750的侧视图。该压紧装置包括一个压紧传感器760、一根上部推杆780、一根连接上部推杆780和压紧传感器760的连接杆770、一根与前部辊支架281相连接的下部推杆790和一根与上部推杆780和下部推杆790相连接的横杆795。扳机拉杆820的一端与扳机34连接。横杆795上设置有一个长孔775。此外,还图示出了被锁爪800保持在锁止位置的离合装置150。
图26示出的是压紧装置750的局部视图。在此示出的有上部推杆780、下部推杆790、横杆795和扳机拉杆820。扳机拉杆820上设置有一个从扳机拉杆820的侧面伸出的扳机转向器825。另外示出的还有销元件830,该销元件具有一个扳机销840并在锁爪导轨850中被导向。扳机销840本身在长孔775中被引导。另外可以清楚地看到,下部推杆790具有一个销锁860。
图27示出的是压紧装置750的另一个局部视图。在此示出的有横杆795、包括扳机转向器825的扳机拉杆820、销元件830、扳机销840、锁爪导轨850以及锁爪800。
图28示出的是扳机34和扳机拉杆820的立体图,但是与前面的视图不同的是从设备的另一侧出发进行观察。扳机包括一个扳机操作键870、一个扳机弹簧880以及扳机拉杆弹簧828,该扳机拉杆弹簧对扳机转向器825加载。另外还可以清楚地看到,扳机拉杆820上设置有一个销切口822,该销切口被设置在扳机销840的高度上。
为了使击入设备的使用者通过扣动扳机34可以触发击入过程,扳机销840必须与销切口822啮合。然后扳机拉杆820的向下运动才可以带动扳机销840以及进而通过锁爪导轨850使锁爪800向下运动,这样,离合装置150便被解锁并触发击入过程。在任何情况下扣动扳机34都会通过被制成斜面的扳机转向器825而引起扳机拉杆820的向下运动。
扳机销840与销切口822啮合的先提条件是横杆795上的长孔775处在其最后部的位置,即图中的右边。在例如如图26中所示的位置中,长孔775以及还有扳机销840的位置过于趋向前部,以致扳机销840不能与销切口822啮合。这样扣动扳机34也是徒劳。其原因是:上部推杆780位于其前部位置,因此表明击入设备没有被压在基础构件上。
当一个未示出的弹簧未被张紧时,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于是前部辊支架281以及还有下部推杆790处于其各自的前部位置,这样,长孔775则又使扳机销840与销切口822处于非啮合状态。如果所述弹簧未被张紧的话,即使扣动扳机34其结果也是徒劳的。
在图25中描述了另外一种情况。该图中击入设备处于击入准备就绪状态,即弹簧已经张紧,而且也被压在基础构件上。因此上部推杆780和下部推杆790均进入其各自的最后部位置。横杆795上的长孔775以及还有扳机销840同样处于其各自的最后部位置,图中的右侧。然后扳机销840与销切口822啮合以及扣动扳机34便会借助扳机拉杆820通过销切口822带动扳机销840向下。经过销元件830和锁爪导轨850,锁爪800同样克服锁爪弹簧810的弹力被向下转向,这样离合装置150进入其解锁位置并且离合装置150中被解锁的柱塞将弹簧的张紧势能传递给紧固件。
为了避免例如当使用者不经意地放置弹簧处于张紧状态的击入设备时锁爪800由于振动被偏移的危险,而为下部推杆790配置一个销锁860。这样击入设备就会处于如图26中示出的状态。通过销锁860阻止销840以及锁爪800向下移动,保证击入设备不会发生类似由于疏忽而触发击入过程的现象。
图29示出的是其他情况下不会详细描述的壳体的第二壳体罩28。第二壳体罩28由特别是纤维强化塑料构成并且具有手柄30的一部分、料匣40的一部分和连接手柄30与料匣40的桥架50。此外,第二壳体罩28具有用以支撑于未示出的第一壳体罩上的支撑元件15。另外,第二壳体罩28还具有用于未示出的辊支架导向的导向槽286。
为了收纳未示出的用于延迟动力传递元件的延迟元件或者支承延迟元件的支架,第二壳体罩28设置有支撑法兰23以及支承法兰19,其中,延迟元件或者支架被收纳在处于支撑法兰23与支承法兰19之间的间隙18中。此外,延迟元件或者支架特别是被支承在支撑法兰上。为了将由于柱塞撞击延迟元件而产生的撞击力在降低峰值应力后导入壳体,第二壳体罩28中设置有与支撑法兰23和/或支承法兰19相连接的第一加固筋21。
为了固定被收纳在壳体内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在初始位置与安置位置之间往返移送能量传递元件,第二壳体罩28中设置有两个构造为法兰25的支承元件。为了传递特别是在两个法兰25之间产生的张力和/或将其导入壳体,第二壳体罩28中设置有与法兰25相连接的第二加固筋22。
支架仅仅通过壳体被固定在驱动装置上,这样,未完全被延迟元件吸收的撞击力仅仅通过壳体被传递给驱动装置。
图30示出的是将紧固件击入基础构件的装置的前凸部690的立体图。前凸部690包括紧固件导向用的具有后部端部701的导向通道700和一个相对导向通道700沿安置轴线方向可移动设置的支架650,该支架用于支承未示出的延迟元件。支架650包括具有喂给空隙704的销钉容纳部680,通过该喂给空隙,具有大量紧固件706的钉条705可以被送入导向通道700的发射区段702。导向通道700同时起到压紧装置的压紧传感器的功能,该压紧装置具有连接杆770,该连接杆随着导向通道700的移动也同样被移动并且由此表明装置被压到基础构件上。
图31示出的是前凸部690的另一个立体图。导向通道700是判别击入设备至基础构件沿安置轴线S方向的间距的压紧装置的一部分。此外,前凸部690具有一个闭锁元件710,该闭锁元件在释放位置允许导向通道700移动,而在闭锁位置阻止导向通道700移动。闭锁元件710由在图中被隐藏的推进弹簧(Einrückfeder)推向钉条705方向。只要导向通道700的发射区段702内没有紧固件被置入的话,闭锁元件710就处于闭锁位置,如图31所示,在该闭锁位置中,导向通道700被锁住。
图32示出的是前凸部690的另外一个立体图。只要有紧固件被置入导向通道700的发射区段702内,闭锁元件710就处于释放位置,如图32所示,在该释放位置中,允许导向通道700通过。因此击入设备可以被压到基础构件上。在这种情况下,连接杆770被移动,因此压紧可以保障触发击入过程。
图33示出的是前凸部690的横截面。导向通道700具有发射区段702。闭锁元件710在接近发射区段处具有一个闭锁凸台712,该闭锁凸台可被钉条705或者也可以由单根钉加载。
图34示出的是前凸部690的另一个横截面。闭锁元件710处于释放位置,这样,闭锁元件710在沿安置轴线S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允许导向通道700通过。
图35示出的是包括前凸部690的击入设备10的局部视图。另外,前凸部690还具有可由使用者从外部操作的解锁元件720,该解锁元件在解锁位置时使闭锁元件710保持在其释放位置,在等候位置时允许闭锁元件移动至其闭锁位置。在解锁元件720的与观察者相反的一侧设置有一个未示出的分离弹簧(Ausrückfeder),该分离弹簧将解锁元件720推离闭锁元件710。另外还示出了解锁开关730。
图36示出的是包括前凸部690的击入设备10的另一个局部视图。一个构造为料匣40的向发射区段输送紧固件的喂给装置具有进给弹簧735以及进给元件740。进给弹簧735对进给元件740施压并且因此还在必要时将料匣里的紧固件压向导向通道700。解锁元件720在解锁元件720的突伸部721上设置有第一卡锁元件746,而进给元件740具有第二卡锁元件747。当解锁元件720移动进入闭锁位置时,第一和第二卡锁元件相互卡合。在该状态下单个的紧固件可以沿安置轴线S被引导进入导向通道700。只要料匣40被重新装填,解锁元件720与进给元件740之间的卡锁便被解除,击入设备可以重新正常使用。
图37示出的是击入设备10的示意简图。击入设备10包括壳体20,在该壳体中收纳有:一个柱塞100;一个由被构造为锁爪800的保持元件保持连接状态的离合装置150;具有前部弹簧元件210和后部弹簧元件220的弹簧200;具有被构造为传动带270的动力转向装置、前部辊支架281和后部辊支架282的辊组260;具有螺杆310和螺杆螺母320的螺杆传动机构300;减速器400;电机480和控制装置500。
另外,击入设备10还具有一个紧固件用的导向通道700和一个压紧装置750。此外,壳体20还具有一个设置有手动开关35的手柄30。
为了掌握击入设备10的运行状态,控制装置500与手动开关35以及多个传感器990、992、994、996、998相连。传感器990、992、994、996、998各自具有检测未示出的衔铁的运动的霍耳探头,所述衔铁被设置、特别是被固定在各个被检测的元件上。
通过导向通道传感器990获取压紧装置750向前移动的信息,由此表示:导向通道700被从击入设备10上取下。通过压紧传感器992获取压紧装置750向后移动的信息,由此表示:击入设备10已经被压紧在基础构件上。通过辊支架传感器获取前部辊支架281的移动信息,由此表示:弹簧200是否被张紧。通过锁爪传感器996获取锁爪800的移动信息,由此表示离合装置150是否被保持在其连接状态。通过螺杆传感器998最终获取螺杆螺母320或者被固定在螺杆螺母320上的回位杆是否处于其最后部位置的信息。
图38简化地示出击入设备的控制系统的构造。位于中央的矩形是表示控制装置1024。如箭头所示,开关装置和/或传感装置1031至1033为控制装置1024提供信息或者信号。击入设备的手动开关或者主开关1070与控制装置1024相连。控制装置1024与蓄电池1025的连接由双箭头表示。自闭锁电路1071由另外的箭头和一个矩形表示。
根据本实施例,手动开关检测使用者的握持状态并且控制装置对开关的释放做出反应,即,将储存的能量予以耗散。由此提高了在出乎意料的失误时的安全性,诸如销钉安置工具的摔落。
电压检测和电流检测由另外的箭头和矩形1072和1073表示。另外一个矩形1074表示断路器。另外一个矩形1075表示B6-电桥。这里涉及的是控制驱动电机1020的具有半导体元件的6-脉冲-电桥系统。该电桥优选由驱动器模块(Treiberbausteine)进行控制,该驱动器模块则又优选由控制器(Controller)进行控制。除了适合控制电桥以外,这种集成的驱动器模块还具有在出现电压不足时使B6-电桥的开关元件进入指定状态的优点。
另外一个矩形1076表示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与断路器1074和控制装置1024连接。通过另外一个箭头表示控制装置1024在显示器1051上输出信息。另外的双箭头表示控制装置1024与数据接口1052连通以及控制装置1024与服务接口(Serviceschnittstelle)1077连通。
为了保护控制系统和/或驱动电机,除了B6-电桥的开关之外,优选串接使用一个另外的开关元件,该开关元件根据运行数据,诸如过电流和/或过热,通过断路器1074切断蓄电池到用电器的供电。
为了使B6-电桥更好地和稳定地运行,使用如电容器的储能电路是有益的。电流峰值会加速电触点的损耗,为了在连接蓄电池和控制系统时不会产生由于这样的储能部件迅速充电而引起的电流峰值,这些储能电路优选被设置在其他的开关元件和B6-电桥之间,并且在接通蓄电池后通过适当控制其他的开关元件而受监控地充电。
另外的矩形1078和1079表示风扇和定位制动器(Feststellbremse),所述风扇和定位制动器由控制装置1024进行控制。风扇1078使冷空气环流冷却击入设备的部件。定位制动器1079在蓄能器1010释放时使运动放慢和/或使蓄能器保持在张紧或充电状态。为此目的,例如定位制动器1079可以与带传动1018共同作用。
图39示出的是状态示意图形式的击入设备的控制流程,在该流程中每个圆圈代表一种设备工况或者运行方式以及每个箭头代表一个过程,通过该过程击入设备从第一设备工况或者运行方式进入第二设备工况或者运行方式。
在设备工况“蓄电池取出”900中是指电蓄能器例如蓄电池被从击入设备中取出。通过将电蓄能器装入击入设备,击入设备进入设备工况“关”910。在设备工况“关”910中,电蓄能器虽然装入了击入设备,但是击入设备依然是关机状态。通过接通图37中的手动开关35进入设备方式“重置”920,在该设备方式中击入设备的控制电路被初始化。经过自检后击入设备最终进入运行方式“张紧”930,在该运行方式中击入设备的机械蓄能器被张紧。
如果在运行方式“张紧”930中击入设备被手动开关35关掉电源的话,击入设备由未张紧的击入设备直接退回到设备工况“关”910。在击入设备已经部分张紧的情况下,击入设备而是进入运行方式“释放”950,在该运行方式中击入设备的机械蓄能器被释放。另一方面,如果在运行方式“张紧”930中已经达到了规定的张紧行程的话,击入设备进入设备工况“使用准备就绪”940。借助在图37中的辊支架传感器994获得达到张紧行程的信息。
通过手动开关35切断或者经过确定,即从达到设备工况“使用准备就绪”940起时间已经超过规定的时间,例如经过的时间已经超过60秒,击入设备从设备工况“使用准备就绪”940转入运行方式“释放”950。相反如果击入设备及时地被压向基础构件的话,击入设备进入设备工况“击入准备就绪”960,在该设备工况中击入设备为击入过程做好准备。同时借助图37中的压紧传感器992获得压紧的信息。
通过手动开关35切断或者经过确定,即从达到设备工况“击入准备就绪”960起时间已经超过规定的时间,例如经过的时间已经超过6秒,击入设备从设备工况“击入准备就绪”960转入运行方式“释放”950并且紧接着进入设备工况“关”910。当击入设备在运行方式“释放”950中相反地通过操作手动开关35被重新接通的话,击入设备从运行方式“释放”950直接进入运行方式“张紧”930。通过将击入设备从基础构件上移开,击入设备从运行方式“击入准备就绪”960返回设备工况“使用准备就绪”940。借助压紧传感器992获取移开的信息。
通过扣动扳机击入设备从运行方式“击入准备就绪”960进入运行方式“击入”970,在该运行方式中紧固件被击入基础构件并且能量传递元件移向初始位置以及与离合装置接合。如图37中所示,扣动扳机通过所属的锁爪800的偏移导致离合装置150松开,借助锁爪传感器996获得锁爪偏移的信息。击入设备一从基础构件上移开,击入设备便从运行方式“击入”970转入运行方式“张紧”930。借助压紧传感器992再次获取移开的信息。
图40示出的是运行方式“释放”950的更加详细的状态示意图。在运行方式“释放”950中,首先进入运行方式“电机停”952,在该运行方式中使当前可能旋转着的电机停止。如果设备通过手动开关35被关机的话,可以从任何一个其他的运行方式或者设备工况进入运行方式“电机停”952。在经过事先规定的时间间隔后,进入运行方式“电机制动”954,在该运行方式中电机暂时停止并且作为发电机工作以使释放过程减慢。经过另一个事先规定的时间间隔后,进入运行方式“电机启动”956,在该运行方式中电机主动地继续使释放过程减速和/或使直线输出机构进入事先定义的最终位置。最终达到设备工况“释放完成”958。
图41示出的是运行方式“击入”970的更加详细的状态示意图。在运行方式“击入”970中,首先进入运行方式“等待击入过程”971,然后在柱塞到达其安置位置后进入运行方式“电机快速运转和固定装置开放”972,然后进入运行方式“电机低速运转”973,然后进入运行方式“电机停”974,然后进入运行方式“柱塞接合”975以及最终进入运行方式“电机关和等待装钉”976。通过图37中的螺杆传感器998识别柱塞与离合器的接合完毕。最终通过确定,即从达到设备工况“电机关和等待装钉”976起时间已经超过事先规定的时间,例如经过的时间已经超过60秒,击入设备从实时状态转入设备工况“关”910。
图42示出的是运行方式“张紧”930的更加详细的状态示意图。在运行方式“张紧”930中首先进入运行方式“初始化”932,在该运行方式中控制装置借助螺杆传感器998检测直线输出机构是否处于其最后部位置,以及借助锁爪传感器996检测保持部件是否使离合装置保持接合状态。如果直线输出机构处于其最后部位置以及保持部件使离合装置保持接合状态的话,设备立刻进入运行方式“机械蓄能器张紧”934,在该运行方式中机械蓄能器被张紧,因为已经确定能量传递元件与离合装置处于接合状态。
当在运行方式“初始化”932中得到确定,直线输出机构处于其最后部位置,保持部件却未使离合装置保持接合状态的话,首先进入运行方式“直线输出机构前进”938以及在事先规定的时间间隔后进入运行方式“直线输出机构后退”936,以便直线输出机构使能量传递元件向后朝向离合器移动并且接合。当控制装置确定直线输出机构处于其最后部位置和保持部件使离合装置保持接合状态后,设备马上进入运行方式“机械蓄能器张紧”934。
当在运行方式“初始化”932中得到确定,直线输出机构未处于其最后部位置的话,便马上进入运行方式“直线输出机构后退”936。一旦控制装置借助螺杆传感器998确定,即直线输出机构处于其最后部位置和保持元件使离合装置保持接合状态的话,设备再次进入运行方式“机械蓄能器张紧”934。
图43示出的是击入设备10的纵向剖视图,该击入设备处于借助柱塞100一个紧固件向前、即在图中向左被击入基础构件后的状态。柱塞位于其安置位置。前部弹簧元件210和后部弹簧元件220处于释放状态,在该释放状态中所述弹簧元件实际上还具有一定的残余应力。前部辊支架281位于其运行过程中最前部位置以及后部辊支架282位于其运行过程中最后部位置。螺杆螺母320位于螺杆310的前端部。由于弹簧元件210、220被释放至可能仅剩残余应力,传动带270基本上处于无负载状态。
一旦控制装置500通过传感器识别出柱塞100位于其安置位置时,控制装置500马上实施回位过程,在该回位过程中柱塞100被移动至其初始位置。为此电机通过减速器400驱动螺杆310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这样不可转动的螺杆螺母320被向后移动。
回位杆在此与柱塞100的回位栓啮合以及同时也使柱塞100向后移动。柱塞100同时带动传动带270,可是弹簧元件210、220没有因此被张紧,因为螺杆螺母320同样带动传动带270向后移动以及通过后部辊292释放的传动带的长度与柱塞拉入前部辊291之间的传动带的长度完全一样。所以传动带270在回位过程中基本上保持无负载状态。
图44示出的是击入设备10在回位过程之后的纵向剖视图。柱塞100处于其初始位置并且以其接合插件110与离合装置150相接合。前部弹簧元件210和后部弹簧元件220依然处于其相应的释放状态,前部辊支架281处于其最前部位置和后部辊支架282处于其最后部位置。螺杆螺母320位于螺杆310的后部端部。由于弹簧元件210、220处于被释放状态,传动带270依然基本上保持无负载状态。
如果击入设备现在从基础构件移开的话,那么压紧装置750就相对于导向通道700被向前移动,控制装置500实施张紧过程,在该张紧过程中弹簧元件210、220被张紧。此时电机通过减速器400使螺杆310向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旋转,这样不可旋转的螺杆螺母320被向前移动。
离合装置150此时保持接合插件110固定不动,这样被螺杆螺母320拉入后部辊292之间的传动带的长度就不能从柱塞处得到释放。辊支架281、282然后相对移动并且弹簧元件210、220被张紧。
图45示出的是击入设备10在张紧过程后的纵向剖视图。柱塞100依然位于其初始位置并且以其接合插件110与离合装置150相接合。前部弹簧元件210和后部弹簧元件220处于张紧状态,前部辊支架281位于其最后部位置以及后部辊支架282位于其最前部位置。螺杆螺母320位于螺杆310的前部端部。传动带270在辊291、292处使弹簧元件210、220的张紧力转向并且将所述张紧力传递给柱塞100,离合装置克服所述张紧力将柱塞夹紧。
击入设备现在已经做好实施击入过程的准备。只要使用者扣动扳机34,离合装置150就释放柱塞100,该柱塞然后便将弹簧元件210、220的张紧势能传递到紧固件上并将该紧固件击入基础构件。
Claims (15)
1.用于将紧固件击入基础构件的设备,其包括:一个在初始位置和安置位置之间沿安置轴线可运动的用于将能量传递到紧固件上的能量传递元件、一个用于紧固件导向的导向通道、一个相对于导向通道沿安置轴线方向可移动地设置的用于识别所述设备与基础构件的沿安置轴线方向的间距的压紧装置、一个闭锁元件和一个从外部可操作的解锁元件,所述闭锁元件在闭锁元件的释放位置中允许压紧装置移动而在闭锁元件的闭锁位置中阻止压紧装置移动,所述解锁元件在所述解锁元件的解锁位置中使闭锁元件保持在闭锁元件的释放位置而在解锁元件的等候位置中允许闭锁元件移动进入闭锁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只有当压紧装置识别出从设备到基础构件沿安置轴线方向的间距未超出规定的最大值的情况下,压紧装置才允许将能量传递到紧固件上。
3.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此外还具有一个将闭锁元件移入闭锁位置的推进弹簧。
4.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导向通道具有一个发射区段,并且其中,一个设置在该发射区段的紧固件将闭锁元件保持在释放位置中,特别是克服推进弹簧的力。
5.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导向通道特别是在发射区段内具有一个喂给空隙,特别是一个喂给孔口,通过该喂给空隙,紧固件可送入导向通道。
6.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此外还具有一个用于将紧固件送入导向通道的喂给装置。
7.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喂给装置具有一个进给弹簧,该进给弹簧将一个设置在发射区段的紧固件保持在导向通道中。
8.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给弹簧的弹力大于推进弹簧的力。
9.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喂给装置包括一个被进给弹簧向导向通道加载的进给元件。
10.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此外还具有一个将解锁元件移入等候位置的分离弹簧。
11.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闭锁元件在释放位置与闭锁位置之间沿第一方向可往返移动,并且同时解锁元件在解锁位置与等候位置之间沿第二方向可往返移动,并且特别是第一方向倾斜于第二方向,特别是成直角倾斜。
12.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给元件沿第一方向可往返移动。
13.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解锁元件具有一个第一卡锁元件,而进给元件具有一个第二卡锁元件,其中,当解锁元件移动到解锁位置中时,第一和第二卡锁元件相互卡合。
14.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给元件被使用者可由外部移离导向通道,特别是相对进给弹簧可张紧,以便将紧固件装填入喂给装置。
15.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进给元件被从导向通道移开时,在解锁元件与进给元件之间的卡合便松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10030091A DE102010030091A1 (de) | 2010-06-15 | 2010-06-15 | Eintreibvorrichtung |
DE102010030091.8 | 2010-06-1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84981A true CN102284981A (zh) | 2011-12-21 |
CN102284981B CN102284981B (zh) | 2015-09-09 |
Family
ID=44741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156418.8A Active CN102284981B (zh) | 2010-06-15 | 2011-06-13 | 击入设备 |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499991B2 (zh) |
EP (1) | EP2397263B1 (zh) |
JP (1) | JP5819645B2 (zh) |
KR (1) | KR20110136727A (zh) |
CN (1) | CN102284981B (zh) |
AU (1) | AU2011202817B2 (zh) |
CA (1) | CA2742545A1 (zh) |
DE (1) | DE102010030091A1 (zh) |
ES (1) | ES2531435T3 (zh) |
RU (1) | RU2580774C2 (zh) |
TW (1) | TWI587989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38873A (zh) * | 2017-10-25 | 2018-03-27 | 宁波市鄞州永佳电机工具有限公司 | 一种打钉机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3125467U (zh) * | 2013-01-17 | 2013-08-14 | 郭景煌 | 一种新型射钉器 |
EP2851157A1 (de) * | 2013-09-19 | 2015-03-25 |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 Eintreibvorrichtung mit pneumatischem Speicher |
EP2851158A1 (de) * | 2013-09-19 | 2015-03-25 |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 Eintreibvorrichtung mit beheiztem pneumatischem Speicher |
EP3037217A1 (de) * | 2014-12-23 | 2016-06-29 |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 Nagelgerät |
WO2016127101A1 (en) | 2015-02-06 | 2016-08-11 |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 Gas spring-powered fastener driver |
DE102016002493A1 (de) | 2016-03-03 | 2017-09-07 | Bhb Gmbh | Vertikales Schiebefenster für ein Gebëude |
CN107097067B (zh) * | 2017-06-02 | 2023-08-08 |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 自动加解锁装置、换电机器人、充换电站及加解锁方法 |
EP3670090A1 (de) * | 2018-12-18 | 2020-06-24 |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 Vorrichtung, eintreibgerät und verfahren |
US11130221B2 (en) | 2019-01-31 | 2021-09-28 |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 Powered fastener driver |
CN114012672B (zh) * | 2021-11-09 | 2023-03-14 | 正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495421B (en) * | 1999-10-19 | 2002-07-21 | Hilti Ag | Setting tool for fastening elements |
US20030029898A1 (en) * | 2001-07-18 | 2003-02-13 | Ulrich Rosenbaum | Portable, internal combustion-engined, setting tool |
EP1319476A2 (en) * | 2001-12-13 | 2003-06-18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Lockout mechanism for fastener driving tool |
US20060169735A1 (en) * | 2005-01-28 | 2006-08-03 | Ming-Han Wen | Brake devicefor de-actuating a nail driver without nails therein |
CN1929957A (zh) * | 2004-03-12 | 2007-03-14 | 美克司株式会社 | 燃烧气体式打钉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228007Y2 (zh) * | 1985-05-16 | 1990-07-27 | ||
JP3300677B2 (ja) * | 1998-12-10 | 2002-07-08 | 株式会社シンコー | 釘打機 |
RU2329136C2 (ru) * | 2003-04-09 | 2008-07-20 | Борис Михайлович Гусев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забивания гвоздей или скрепления скобами |
DE102006000254A1 (de) * | 2006-05-30 | 2007-12-06 | Hilti Ag | Handgeführtes Setzgerät |
DE102006035459A1 (de) * | 2006-11-27 | 2008-05-29 | Hilti Ag | Handgeführtes Eintreibgerät |
DE102006035304B3 (de) | 2006-12-22 | 2008-09-04 |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 Handgeführtes Eintreibgerät |
EP2127815A1 (en) * | 2008-05-30 | 2009-12-02 | Black & Decker, Inc. | Fastener driving tool |
DE202008016727U1 (de) | 2008-12-10 | 2009-04-30 |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Corpor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 Freischaltadapter für Einzelsetzungen mit handgeführten Setzgeräten |
-
2010
- 2010-06-15 DE DE102010030091A patent/DE102010030091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1
- 2011-05-13 ES ES11165949.6T patent/ES2531435T3/es active Active
- 2011-05-13 EP EP11165949.6A patent/EP2397263B1/de active Active
- 2011-05-17 TW TW100117178A patent/TWI587989B/zh active
- 2011-06-09 CA CA2742545A patent/CA274254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1-06-13 CN CN201110156418.8A patent/CN102284981B/zh active Active
- 2011-06-13 KR KR1020110056856A patent/KR20110136727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1-06-13 US US13/158,735 patent/US8499991B2/en active Active
- 2011-06-14 RU RU2011123858/02A patent/RU2580774C2/ru active
- 2011-06-14 JP JP2011132641A patent/JP5819645B2/ja active Active
- 2011-06-14 AU AU2011202817A patent/AU2011202817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495421B (en) * | 1999-10-19 | 2002-07-21 | Hilti Ag | Setting tool for fastening elements |
US20030029898A1 (en) * | 2001-07-18 | 2003-02-13 | Ulrich Rosenbaum | Portable, internal combustion-engined, setting tool |
EP1319476A2 (en) * | 2001-12-13 | 2003-06-18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Lockout mechanism for fastener driving tool |
CN1929957A (zh) * | 2004-03-12 | 2007-03-14 | 美克司株式会社 | 燃烧气体式打钉机 |
US20060169735A1 (en) * | 2005-01-28 | 2006-08-03 | Ming-Han Wen | Brake devicefor de-actuating a nail driver without nails therein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38873A (zh) * | 2017-10-25 | 2018-03-27 | 宁波市鄞州永佳电机工具有限公司 | 一种打钉机 |
CN107838873B (zh) * | 2017-10-25 | 2021-02-26 | 宁波市鄞州永佳电机工具有限公司 | 一种打钉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819645B2 (ja) | 2015-11-24 |
EP2397263B1 (de) | 2015-01-21 |
JP2012000754A (ja) | 2012-01-05 |
EP2397263A2 (de) | 2011-12-21 |
TW201201974A (en) | 2012-01-16 |
US8499991B2 (en) | 2013-08-06 |
ES2531435T3 (es) | 2015-03-16 |
RU2580774C2 (ru) | 2016-04-10 |
CN102284981B (zh) | 2015-09-09 |
CA2742545A1 (en) | 2011-12-15 |
KR20110136727A (ko) | 2011-12-21 |
EP2397263A3 (de) | 2013-09-18 |
RU2011123858A (ru) | 2012-12-20 |
DE102010030091A1 (de) | 2011-12-15 |
AU2011202817B2 (en) | 2014-05-08 |
AU2011202817A1 (en) | 2012-01-12 |
TWI587989B (zh) | 2017-06-21 |
US20110303719A1 (en) | 2011-12-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84928A (zh) | 击入设备 | |
CN102284942A (zh) | 击入设备 | |
CN102284981A (zh) | 击入设备 | |
CN102284944A (zh) | 击入设备 | |
CN102284930A (zh) | 击入设备 | |
CN102284984A (zh) | 击入设备 | |
CN102284931A (zh) | 击入设备 | |
CN102284929A (zh) | 击入设备 | |
CN102284983A (zh) | 击入设备 | |
CN102284943A (zh) | 击入设备 | |
US9731408B2 (en) | Driving device | |
US20110303733A1 (en) | Driving device | |
CN102284982A (zh) | 击入设备 | |
US20110303721A1 (en) | Driving device | |
CN102284932B (zh) | 击入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