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84191B - 一种三相溶剂气助萃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相溶剂气助萃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84191B
CN102284191B CN201010209891.3A CN201010209891A CN102284191B CN 102284191 B CN102284191 B CN 102284191B CN 201010209891 A CN201010209891 A CN 201010209891A CN 102284191 B CN102284191 B CN 1022841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transfer zone
air
mass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0989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84191A (zh
Inventor
刘会洲
于品华
赵君梅
黄昆
安振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01020989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841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84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41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841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419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raction Or Liquid Replacement (AREA)
  • Degasification And Air Bubbl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相溶剂气助萃取方法。该方法是在使用一种三相溶剂气助萃取设备上进行的,所述设备包括底部带有气体入口的气浮柱,气浮柱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填充有含有待分离的疏水性有机物或离子型物质的盐水相的下相传质区、填充有聚合物相的中相传质区和填充有有机溶剂相的上相传质区,所述下相传质区还包括位于下相传质区底部的气体分布器;将气体从气体入口通入气浮柱中,产生的气泡携带着所述盐水相中的待分离的疏水性有机物或离子型物质向上传递,下层盐水相中的疏水性有机物或离子型物质被萃取到中相传质区中填充的聚合物相中和上相传质区中填充的有机溶剂相中,完成三相溶剂气助萃取过程。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实现多组分目标物质的一步分离。

Description

一种三相溶剂气助萃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相溶剂气助萃取方法。 
技术背景
液-液萃取是一重要的分离过程的化工单元操作,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背景。近年来,在传统的有机溶剂-水溶液两相萃取的基础上,许多新型的萃取技术不断涌现,例如胶团、反胶团萃取,浊点萃取,双水相萃取,液-液-液三相萃取技术等。这些萃取技术从分离介质本身入手,利用成相物质的物理化学特性进行调控,达到目标组分的选择性分配。然而,在包含有机溶剂的萃取体系中,常规的完全混合型萃取技术,往往不能解决有机溶剂在水相的溶解损失和对水相的二次污染,萃取过程受相平衡限制而难于进一步提高其分离效率,而提高萃取效率和降低有机溶剂相的溶解损失往往是相互矛盾的。 
由有机溶剂-高聚物-盐水组成的液-液-液三相体系,是近年来提出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萃取分离技术。该萃取体系特别适用于多组分复杂体系如生物发酵体系、多组分废水体系、天然产物体系及多金属体系中目标组分的一步分离纯化。从传质模式上入手也是一种改善三相体系萃取分离效果的一种好的方式。气助溶剂萃取就是利用气泡表面的粘附、气泡液膜夹带、气相携带及液液界面分子扩散等机理,在气体辅助作用下,完成溶质从水相向有机溶剂相或者聚合物相的传递过程,所适用的分离溶质为具有一定挥发性的和疏水性的少量有机物或离子型物质。气助溶剂萃取的传质模式同样可以应用到三相体系中来,这样既充分利用了气助溶剂萃取的优势如减少有机溶剂损失和对水相的二次污染,又可利用三相体系的优势实现多组分的一步富集分离纯化。研究三相萃取和气助溶剂萃取的耦合技术,提出新的萃取方法,开发新的萃取设备,将促进溶剂萃取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同时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气助三相萃取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将是一个崭新的研究方 向,不仅能够实现多组分溶质的精细分离而且能够解决一般的混合萃取工艺中有机溶剂相在水相的残留问题,对三相萃取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背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新的三相溶剂气助萃取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实现多组分目标物质的一步分离,同时减少有机溶剂的用量,降低有机溶剂在水相中溶解而造成的二次污染。 
本发明的三相溶剂气助萃取方法是在使用一种三相溶剂气助萃取设备上进行的,其中,所述设备包括底部带有气体入口的气浮柱,所述气浮柱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下相传质区、中相传质区和上相传质区,其中,所述下相传质区包括位于下相传质区底部的气体分布器,在所述下相传质区中填充有盐水相,所述盐水相中含有待分离的疏水性有机物或离子型物质;所述中相传质区中填充有聚合物相;所述上相传质区中填充有有机溶剂相; 
将气体从所述的气浮柱底部的所述气体入口通入气浮柱中,通入的气体通过所述的气体分布器后进入所述的下层盐水相中进行鼓泡,产生的气泡携带着所述盐水相中的所述的待分离的疏水性有机物或离子型物质向上传递,下层盐水相中的待分离的疏水性有机物或离子型物质经过所述的中相传质区和所述的上相传质区,下层盐水相中的疏水性有机物或离子型物质被萃取到中相传质区中填充的聚合物相中和上相传质区中填充的有机溶剂相中,完成三相溶剂气助萃取过程。 
所述下相传质区的体积占气浮柱的总体积的60~90%,优选为70~80%;中相传质区的体积占气浮柱的总体积的5~20%,优选为10~20%;上相传质区的体积占气浮柱的总体积的5~20%,优选为10~20%。 
在本发明中,需要控制通入的气体的速度为大于0ml/min小于等于40ml/min;优选通入的气体的速度为10~30ml/min。如果通入的气体的速度过快,则很容易导致有机溶剂相返混入聚合物相中,如果通入的气体的速度过慢,又不利于提高传质速率,因此,需要控制通入的气体的速度为大于0ml/min小于等于40ml/min;优选通入的气体的速度为10~30ml/min。所述的气体可以选自任何不与盐水相、聚合物相和有机溶剂相中物质反应的任何气 体,优选情况下,所述的气体选自惰性气体(如氮气、氩气)或者空气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下相传质区中填充的盐水相是由水和无机盐组成,其中盐水相中的无机盐的质量百分浓度范围为20~40%。 
按照本发明,由于不同的待分离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疏水性(溶解度不同),因此,可以根据待分离物质的种类来选择能满足其要求的盐、聚合物和有机溶剂。一般情况下,所述盐水相中的无机盐可以选自盐析能力较强的各种盐,例如,可以选自硫酸盐、磷酸盐、碳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按照本发明,所述下相传质区中填充的盐水相中含有的待分离的疏水性有机物或离子型物质可以为各种疏水性有机物或离子型物质。优选情况下,所述疏水性有机物可以选自色素、苯酚、取代的苯酚、卤代烃、卤代芳烃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待分离的离子型物质为无机金属离子或非金属离子。根据盐水相所含疏水性有机物为可电离的有机弱酸或弱碱时,可用无机酸和/或无机碱调节盐水相的pH值至相应数值(依据酸碱的pKa或pKb值确定,一般pH值为2~11),以利于控制弱酸和/或弱碱之间的相互分离。 
所述取代的苯酚是硝基苯酚、氯代苯酚或它们的混合物等。 
所述卤代烃是C6~C12的卤代脂肪烃,卤素为F、Cl或Br。 
所述卤代芳烃是卤代苯或卤代联苯,卤素为F、Cl或Br。 
所述的无机金属离子可以选自Fe、Cu、Ir、Rh、Cr、U、Co、Cd、Pd、Pt等金属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非金属离子是I、As等非金属离子或它们的混合物等。 
所述中相传质区中填充的聚合物相是聚合物的水溶液,其中聚合物相中的聚合物的质量百分浓度为40~60%。 
所述聚合物相中的聚合物可以选自聚乙二醇(PEG)、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无规共聚物或者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三亲嵌段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上相传质区中填充的有机溶剂相是有机溶剂,所述的有机溶剂选自C6~C12的烷烃、芳烃、取代烷烃、醇类、酮类、醚类、酯类、膦类、胺类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芳烃为苯、甲苯、二甲苯、乙基苯中的一种。 
所述的取代烷烃为C6~C12卤代烷烃(卤素为F、Cl或Br)中的一种。 
所述的醇类为辛醇、二乙基己基醇中的一种。 
所述的酮类为甲基异丁基酮、2-庚酮、环己酮中的一种。 
所述的醚类为丙醚、异丙醚、丁醚中的一种。 
所述的酯类为乙酸丁酯、醋酸戊酯、苯甲酸甲酯中的一种。 
所述的膦类为磷酸三丁酯、磷酸二(2-乙基己基)酯、2-乙基己基磷酸单(2-乙基己基)酯中的一种。 
所述的胺类为三辛胺、三烷基胺、氯化三烷基甲胺中的一种。 
所述的气体分布器是常用的砂芯漏斗,优选孔径为4~70微米的砂芯漏斗。如本领域常用的型号为G1系列的孔径为50~70微米的砂芯漏斗,型号为G2系列的孔径为30~50微米的砂芯漏斗,型号为G3系列的孔径为16~30微米的砂芯漏斗,型号为G4系列的孔径为4~7微米的砂芯漏斗。 
为了便于鼓气操作,实现所述三相溶剂气助萃取方法的萃取设备还可以包括辅助设备,例如转子流量计、缓冲罐和气瓶;其中,所述的气瓶通过管路与所述的缓冲罐的进气口相连通,缓冲罐的气体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的气浮柱底部的所述气体入口相连通,向气浮柱中提供气体;在所述的缓冲罐的气体出口与所述的气浮柱底部的所述气体入口相连通的管路上安装有所述的转子流量计,同时可进一步在该管路上加装阀门,并可以通过转子流量计控制气体流量。此外,气泡的大小可以通过控制气体分布器的孔径大小来实现控制,制造方便。 
为了便于实时的取样分析和卸料,在所述的上相传质区的气浮柱上进一步设置有第一取样孔;在所述的中相传质区的气浮柱上进一步设置有第二取样孔;在所述的下相传质区的气浮柱上,自上而下进一步设置有第三取样孔、第四取样孔、第五取样孔。 
优选情况下,在所述的气浮柱的上相传质区的顶部还可以设置有扩大分相区,以便于进料和进行气液分离;所述扩大分相区为倒锥形的容器,锥形容器的下口与所述气浮柱相接,锥形容器的上口的直径大于所述气浮柱的直径。 
本发明的萃取方法优选为以间歇进料的方式,依次将盐水相、聚合物相和有机溶剂相通入气浮柱中并填充于各种对应的传质区中,然后从气浮柱的下相传质区的底部通入气体进行鼓泡,产生的气泡使得所述盐水相中的待分离的疏水性有机物或离子型物质在上升的微小气泡的作用下向上传递,并从 盐水相向聚合物相和有机溶剂相中传递。也即,由于是间歇操作,气浮柱的进料口优选设置在气浮柱的顶部(如图1所示),在进行气助操作前,依次向气浮柱内加入盐水相、聚合物相和有机溶剂相,以易于实现和操作。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气瓶中的气体通过减压阀经转子流量计控制气速,气体在经过气浮柱下相传质区底部的气体分布器时,被分散为许多微小气泡,这些微小气泡在含有溶质(待分离的疏水性有机物或离子型物质)的盐水相中边上升边通过在气泡表面的吸附、气泡液膜夹带及掺杂在气泡中的气体中等,把盐水溶液中所含的浓度比较低的待分离的疏水性有机物或离子型物质带入到上层聚合物相中,聚合物相吸收一部分微小气泡所携带的溶质(待分离的疏水性有机物或离子型物质)并进行聚合物相和盐水相的界面溶剂萃取,同时由于微小气泡的作用聚合物相和盐水相界面不断更新的溶质(待分离的疏水性有机物或离子型物质)也通过分子扩散的方式进入聚合物相,这样就完成了溶质(待分离的疏水性有机物或离子型物质)从盐水相向聚合物相的传质。 
与此同时,一部分微小气泡所携带的溶质(待分离的疏水性有机物或离子型物质)随着微小气泡的上升被上层的有机溶剂所捕获,同时在有机溶剂相和聚合物相之间的界面层上进行液液萃取,由于有机溶剂相界面和聚合物相界面在微小气泡的作用下不断更新溶质(待分离的疏水性有机物或离子型物质),部分溶质(待分离的疏水性有机物或离子型物质)通过分子扩散作用进入有机溶剂相,易溶解于有机溶剂相的溶质(待分离的疏水性有机物或离子型物质)不断地从聚合物相传递到有机溶剂相,而在有机溶剂相中不溶或者溶解度小的溶质(待分离的疏水性有机物或离子型物质)则继续停留在聚合物相中。这样在微小气泡的促进作用下,溶质(待分离的疏水性有机物或离子型物质)就完成了从盐水相向聚合物相、聚合物相向有机溶剂相的相转移,并且不同的溶质(待分离的疏水性有机物或离子型物质)通过控制体系的工艺条件如pH值,有机溶剂的种类等而分配到不同相中,这就实现了多组分溶质(待分离的疏水性有机物或离子型物质)的三相一步分离。同时由于有机溶剂相和盐水相被聚合物相所隔开,避免了有机溶剂与盐水的直接接触,降低了有机溶剂在盐水中的溶解损失,同时减少了传统溶剂萃取中的二次污染问题,可以达到较高的分离效率和富集率。 
本发明提供的三相溶剂气助萃取方法耦合了气助溶剂萃取技术和液-液-液三相萃取技术,集成了二者的分离优势,既能够适应多组分复杂体系中目标组分的分级分离,又能够降低有机溶剂的消耗,减少有机溶剂在盐水相中的溶解损失和因此造成的对水相的二次污染,特别适用于低浓度多组分溶质体系,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气助三相萃取的优势,降低有机溶剂相、聚合物相的相体积,物料处理量大,且有机溶剂相和聚合物相反萃和再生容易处理,有利于整个工艺的循环优化。由于有机溶剂和聚合物用量少,可以充分发挥它们的萃取容量,避免了传统的溶剂萃取中由于有机溶剂相或聚合物相和水相相比接近而无法发挥有机溶剂相或者聚合物相的萃取容量问题,同时本发明由于有机溶剂和聚合物量少,降低了有机溶剂和聚合物后处理的能耗,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包括辅助设备的本发明的三相溶剂气助萃取设备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气浮柱          2.下相传质区         3.中相传质区 
4.上相传质区      5.气体分布器        13.盐水相 
14.聚合物相      15.有机溶剂相        17.扩大分相区 
18.转子流量计    19.缓冲罐            20.气瓶 
21.第一取样孔    22.第二取样孔        23.第三取样孔 
24.第四取样孔    25.第五取样孔        26.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1 
请参见图1。一种三相溶剂气助萃取设备包括底部带有气体入口的气浮柱1(气浮柱内径为21mm,总长为550mm),在所述的气浮柱1的顶部进一步设置有扩大分相区17;所述扩大分相区17为倒锥形的容器,锥形容器的下口与所述气浮柱1相接,锥形容器的上口的直径大于所述气浮柱1的直径,以该锥形容器的上口作为进料口26。所述气浮柱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下相传质区2、中相传质区3和上相传质区4,其中,所述下相传质区还包括位于下相传质区底部的气体分布器5(所述气体分布器5采用本领域常用的型号为G4规格的孔径为4~7微米的砂芯漏斗),在所述下相传质区2中填充有盐水相13,所述盐水相13中含有待分离的疏水性有机物或离子型物质;所述中相传质区中填充有聚合物相14;所述上相传质区中填充有有机溶剂相15。 
所述下相传质区2的体积占气浮柱1的总体积的80%;中相传质区3的体积占气浮柱的总体积的10%;上相传质区4的体积占气浮柱1的总体积的10%。 
一气瓶20通过管路与缓冲罐19的进气口相连通,缓冲罐19的气体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的气浮柱1底部的所述气体入口相连通,向气浮柱1中提供气体;在所述的缓冲罐19的气体出口与所述的气浮柱1底部的所述气体入口相连通的管路上安装有的转子流量计18,在该管路上加装阀门,并可以通过转子流量计控制气体流量。 
在所述的上相传质区的气浮柱上设置有第一取样孔21;在所述的中相传质区的气浮柱上设置有第二取样孔22;在所述的下相传质区的气浮柱上,自上而下设置有第三取样孔23、第四取样孔24、第五取样孔25。 
利用上述萃取设备进行三相溶剂的气助萃取: 
对作为待分离的有机物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多组分模拟废水体系进行了气浮三相萃取研究。所述盐水相是由水和硫酸铵组成,其中盐水相中的硫酸铵的质量百分浓度为25.74%(300g/L),聚合物相采用质量百分浓度为50%的聚乙二醇的水溶液,有机溶剂相为正己烷溶剂。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在盐水相中的浓度均为200mg/L。根据现有工艺条件采用20wt.%H2SO4和10wt.%NaOH调节盐水相体系的pH值为4,有机溶剂相∶聚合物相∶盐水相的相比(体积比)为1∶1∶8。 
具体操作方式为:在间歇操作的情况下,通过气浮柱顶部的进料口依次向气浮柱1内加入含有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硫酸铵的水溶液至下相传质区2的区域、加入聚乙二醇的水溶液至中相传质区3的区域、加入正己烷溶剂至上相传质区4的区域;打开气瓶,调节转子流量计的流速,在20ml/min的气速下,将氮气从所述的气浮柱底部的所述气体入口连续向气浮柱中鼓气70分钟,通入的氮气通过所述的砂芯漏斗后进入所述的含有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硫酸铵的水溶液中进行鼓泡,产生的气泡携带着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向上传递,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经过所述的聚乙二醇的水溶液和正己烷溶剂,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被萃取到聚乙二醇的水溶液中和正己烷溶剂中;在气助萃取过程中,每隔10分钟,从各个取样口取样分析三相中各种溶质的浓度变化,计算出溶质在各相中的分配情况。 
硫酸铵的水溶液中含有的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初始含量分别为203mg/L和190.8mg/L;气助萃取30分钟后,硫酸铵的水溶液中含有的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含量分别降至27mg/L和23mg/L;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8.6%和85.6%。 
在通气30~70分钟内,硫酸铵的水溶液中的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浓度基本不变,而正己烷溶剂中的邻硝基苯酚的浓度一直在升高(此时,虽然完成了盐水相到聚合物相的传质,但聚合物相到有机溶剂相的传质仍在进行),从开始10分钟后的524mg/L升至70分钟后的1522mg/L,70分钟后邻硝基苯酚在正己烷溶剂中的富集率达到68%,而对硝基苯酚在正己烷溶剂中几乎检测不到(盐水相中的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浓度不变说明完成了从盐水相向聚合物相的传质,但是聚合物相向有机溶剂相的传质较慢,在30分钟内并没有完成,所以随着时间的进行,邻硝基苯酚仍然在从聚合物相向有机溶剂相中传质)。 
对硝基苯酚在聚乙二醇的水溶液中的富集率70分钟后达到83.11%,取得了较好的分离效果。 
实施例2 
采用实施例1的三相溶剂气助萃取设备及工艺进行三相溶剂气助萃取,其中的不同之处是:待分离对象由有机物换为离子型物质,聚合物由聚乙二醇换为EOPO嵌段共聚物,有机溶剂由正己烷换为硫醚的正壬烷溶液,聚合物相∶有机溶剂相∶盐水相的相比(体积比)由1∶1∶8换为1.5∶1.5∶7。 
所述的盐水相中含待分离的离子型物质为Pd和Pt的二元组分,体系采用1mol/L的盐酸作为Pd和Pt的捕收试剂,然后配制成Pd离子和Pt离子在盐水相中的浓度均为100mg/L左右的盐水溶液;所述聚合物相采用质量百分浓度为50%的EOPO的水溶液,有机溶剂相为硫醚的正壬烷溶液(硫醚体积分数为40%)。 
带孔分布板上铺设有占中相传质区2体积2~5%的玻璃珠填料,玻璃珠的直径为2.5mm。 
具体操作方式为:在间歇操作的情况下,通过气浮柱顶部的进料口依次向气浮柱1内加入含有Pd离子和Pt离子的硫酸铵的水溶液至下相传质区2的区域、加入EOPO的水溶液至中相传质区3的区域、加入硫醚的正壬烷溶液至上相传质区4的区域;打开气瓶,调节转子流量计的流速,由0ml/min逐渐增大至20ml/min,将氮气从所述的气浮柱底部的所述气体入口连续向气浮柱中鼓气70分钟,通入的氮气通过所述的砂芯漏斗后进入所述的含有Pd离子和Pt离子的硫酸铵的水溶液中进行鼓泡,产生的气泡携带着Pd离子和Pt离子向上传递,Pd离子和Pt离子经过所述的EOPO的水溶液和硫醚的正壬烷溶液,Pd离子和Pt离子被萃取到EOPO的水溶液中和硫醚的正壬烷溶液中;在气助萃取过程中,每隔10分钟,从各个取样口取样分析三相中各种溶质的浓度变化,计算出溶质在各相中的分配情况。 
结果表明,在气浮萃取30分钟后,硫酸铵的水溶液中的Pd离子和Pt离子的浓度已经基本保持不变,分别为19mg/L和12mg/L,Pt离子和Pd离子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8%和81%。继续萃取,萃取到70分钟后,硫醚的正壬烷溶液中的钯离子占钯离子总含量的百分数达60%。EOPO的水溶液中的铂离子占铂离子总含量的79%。 

Claims (10)

1.一种三相溶剂气助萃取方法,其是在使用一种三相溶剂气助萃取设备上进行的,其特征是:所述设备包括底部带有气体入口的气浮柱,所述气浮柱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下相传质区、中相传质区和上相传质区,其中,所述下相传质区包括位于下相传质区底部的气体分布器,在所述下相传质区中填充有盐水相,所述盐水相中含有待分离的疏水性有机物或离子型物质;所述中相传质区中填充有聚合物相;所述上相传质区中填充有有机溶剂相;
将气体从所述的气浮柱底部的所述气体入口通入气浮柱中,通入的气体通过所述的气体分布器后进入所述的盐水相中进行鼓泡,产生的气泡携带着所述盐水相中的所述的待分离的疏水性有机物或离子型物质向上传递,盐水相中的待分离的疏水性有机物或离子型物质经过所述的中相传质区和所述的上相传质区,盐水相中的疏水性有机物或离子型物质被萃取到中相传质区中填充的聚合物相中和上相传质区中填充的有机溶剂相中,完成三相溶剂气助萃取过程;
所述的待分离的离子型物质为无机金属离子或非金属离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溶剂气助萃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下相传质区的体积占气浮柱的总体积的60~90%;中相传质区的体积占气浮柱的总体积的5~20%;上相传质区的体积占气浮柱的总体积的5~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溶剂气助萃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通入的气体的速度为大于0ml/min小于等于40ml/mi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相溶剂气助萃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通入的气体的速度为10~30ml/min。
5.根据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三相溶剂气助萃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气体选自惰性气体或者空气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溶剂气助萃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下相传质区中填充的盐水相是由水和无机盐组成,其中盐水相中的无机盐的质量百分浓度范围为20~40%;
所述无机盐选自硫酸盐、磷酸盐、碳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中相传质区中填充的聚合物相是聚合物的水溶液,其中聚合物相中的聚合物的质量百分浓度为40~60%;
所述聚合物选自聚乙二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无规共聚物或者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三亲嵌段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上相传质区中填充的有机溶剂相是有机溶剂,所述的有机溶剂选自芳烃、取代烷烃、醇、酮、醚、酯、膦、胺、C6~C12的烷烃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相溶剂气助萃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芳烃为苯、甲苯、二甲苯、乙基苯中的一种;
所述的取代烷烃为C6~C12卤代烷烃中的一种,卤素为F、Cl或Br;
所述的醇为辛醇;
所述的酮为甲基异丁基酮、2-庚酮、环己酮中的一种;
所述的醚为丙醚、异丙醚、丁醚中的一种;
所述的酯为乙酸丁酯、醋酸戊酯、苯甲酸甲酯中的一种;
所述的膦为磷酸三丁酯、磷酸二(2-乙基己基)酯、2-乙基己基磷酸单(2-乙基己基)酯中的一种;
所述的胺为三辛胺、三烷基胺、氯化三烷基甲胺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溶剂气助萃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疏水性有机物选自色素、苯酚、取代的苯酚、卤代烃、卤代芳烃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金属选自Fe、Cu、Ir、Rh、Cr、U、Co、Cd、Pd、Pt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非金属是I、As或它们的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相溶剂气助萃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取代的苯酚是硝基苯酚、氯代苯酚或它们的混合物;
所述卤代烃是C6~C12的卤代脂肪烃,卤素为F、Cl或Br;
所述卤代芳烃是卤代苯或卤代联苯,卤素为F、Cl或Br。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溶剂气助萃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气体分布器是砂芯漏斗。
CN201010209891.3A 2010-06-18 2010-06-18 一种三相溶剂气助萃取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841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09891.3A CN102284191B (zh) 2010-06-18 2010-06-18 一种三相溶剂气助萃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09891.3A CN102284191B (zh) 2010-06-18 2010-06-18 一种三相溶剂气助萃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84191A CN102284191A (zh) 2011-12-21
CN102284191B true CN102284191B (zh) 2014-02-26

Family

ID=45331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0989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84191B (zh) 2010-06-18 2010-06-18 一种三相溶剂气助萃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841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4190B (zh) * 2010-06-18 2013-08-21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三相溶剂气助连续萃取方法
CN103122408B (zh) * 2013-01-28 2014-11-05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萃取分离镨和钕的方法及装置
CN103736295B (zh) * 2014-01-07 2015-07-01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气泡表面有机液膜大相比萃取装置
CN107352677A (zh) * 2017-07-05 2017-11-17 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染料染色残液的脱色工艺及脱色系统
CN111841325B (zh) * 2020-07-21 2022-04-19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用于分离锂同位素的萃取体系
CN111850297B (zh) * 2020-07-21 2022-04-19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锂同位素的萃取分离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4795A (zh) * 2000-05-23 2001-12-05 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 三相萃取一步法萃取纯化青霉素
CN1806881A (zh) * 2005-01-21 2006-07-26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用于液—液—液三相体系的成相剂
CN1962017A (zh) * 2005-11-10 2007-05-16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气助溶剂萃取方法与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4795A (zh) * 2000-05-23 2001-12-05 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 三相萃取一步法萃取纯化青霉素
CN1806881A (zh) * 2005-01-21 2006-07-26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用于液—液—液三相体系的成相剂
CN1962017A (zh) * 2005-11-10 2007-05-16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气助溶剂萃取方法与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液-液-液三相萃取研究进展及其在生化分离中的应用;谭显东,常志东,梁向峰,孙兴华,胡欣,刘会洲;《化工进展》;20031231;第22卷(第3期);244-249 *
液-液萃取及新型液-液-液三相萃取机理研究进展;于品华,常志东,金声超,王森健,刘会洲;《化工进展》;20091231;第28卷(第9期);1507-151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84191A (zh) 201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84191B (zh) 一种三相溶剂气助萃取方法
CN104667579B (zh) 一种强化冷低压分离器中油水分离及耦合除盐功能的方法及装置
US20040031742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il demulsification and separation of oil and suspended solids from produced water
CN105451888A (zh) 用于将浮力材料和盐类从水中分离的溶气浮选、抗溶剂结晶和膜分离
JP2016526482A (ja) 加圧浮上装置
CN101298058A (zh) 一种改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531082B (zh) 一种用于2,4-d农药生产废水处理的萃取剂
CN102284190B (zh) 一种三相溶剂气助连续萃取方法
CN100420508C (zh) 一种微乳液和制备方法及在处理含酚工业废水中的用途
Carleson Adsorptive bubble separation processes
CN204447409U (zh) 一种强化冷低压分离器中油水分离及耦合除盐装置
Laguel et al. Removal of Europium (III) from water by emulsion liquid membrane using Cyanex 302 as a carrier
CN104016520A (zh) 一种气浮耦合混凝预处理煤化工废水的装置及利用该装置预处理煤气化废水的方法
CN113926324B (zh)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液气相变制备微泡的方法及微泡的应用
CN202020936U (zh) 一种快速澄清的萃取槽
CN105112092B (zh) 凝析油纤维液膜脱硫醇及碱液再生溶剂反抽提装置及方法
CN104843817B (zh) 一种水平气浮耦合波纹板除油方法及其装置
CN110683670B (zh) 油田配聚污水曝气除硫除铁和脱氧装置及方法
CN102500460A (zh) 一种气助超顺磁性萃取方法
CN102233199B (zh) 三相溶剂气助萃取分段进气可控返混连续萃取装置
CN206521302U (zh) 利用微界面纤维的油水分离装置
JPS62500918A (ja) イオン浮遊法を使用し、固体を含有する液体から固体を分離し、回収する方法の改良およびかかる改良を実施するための装置
CN106745442B (zh) 一种炼油碱渣酸化反应装置及酸化方法
CN201871247U (zh) 液氨分油装置
CN103395746B (zh) 3,4-二氯硝基苯生产中副产品盐酸的提纯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26

Termination date: 201706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